时间:2022-07-28 00:52: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智慧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教育论文也叫教育科研论文,简称教育论文。它是用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描述教育科研成果的文章。教育论文是学术研究的结晶,那些既无明确的研究目标,又无新的发现和认识,只停留在感性经验、工作过程描述上的工作总结,则不能称作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应有学术性,所以它是学术论文。
二、教育论文的特点。(1)学术性。教育论文是学术成果的载体,是学术研究所形成的产品。它侧重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抽象地、概括地叙述或论证,其它具有深思熟虑的学术见解,但不是偶感式的杂谈或社会性议论。内容是系统性的、专门化的。它不是教育现象的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而是教育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2)科学性。教育科研的任务是要揭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建立和丰富教育理论,使之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南。它包含在内容上的充实、成熟、先进、可行;表述上的准确、明白、全面,无暇可击。科学性是教育论文的生命。(3)创造性。教育论文应浸透作者的心血,闪耀作者智慧的光华,表现作者独到的见解。(4)理论性。教育论文的理论性是指论文的理论色彩。有理论高度,要符合教育规律、教育原则的新要求(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的整体发展与个别差异规律、认知规律、迁移规律,学习动机理论。中小学常见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想结合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想结合原则,整体性原则。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是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要从具体事物出发,把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论高度来分析,作出科学的结论,作到以理服人,要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专家对教育的论述以及专业性名词术语、理论概念,并融合为论文的内容,使论文具有较浓的理论色彩,可以说,理论性是教育论文深度的标志。(5)探索性。就是对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新的观点进行探讨、寻找、搜索、找到改革的突破口。(6)实用性。教育论文应面对现实针对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学术上的研究探索,并力求给予科学的解释和回答,达到“有的放矢”地指导人们新的教育实践活动。
第 1 页 共 5 页
三、什么是教育经验。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思想道德品质的系统影响活动。经验是指人们的经历和体验。在哲学上通常指感性认识。有的也泛指人们在实践中的知识和技能。教育经验总结则是指教育实践者在回溯性研究活动中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和相关理论,分析,归纳自己在驾御实践活动中的体会和所取得的成绩,并把这些感性认识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从中找到带规律性的东西,再通过加工、制作、整理,形成较为系统的、合符逻辑的、有借鉴价值的书面材料。它反映和评断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并指导教育的再实践。教育经验总结的层次按其对教育现象揭示的深度和对总结要求的不同可分为一般(即经验性)经验总结和科学性经验总结。一般教育经验总结带有“经历”的意味。主要叙述已发生的教育现象的过程和状况。回答这些现象“是什么”的问题。表现为一段教育经验中某些感觉的有序结合。我们把所感觉到的这些事物的时间和空间序列,如实地叙述出来,就是一般教育经验总结。科学性教育经验总结是教育经验总结的最高层次。它必须建立在一般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但它不满足于或停留在对教育现象的直观叙述,而要进一步对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作出解释和说明。回答这些现象“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即它要在一般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逻辑的、理性的分析,揭示经验的实质,主要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四、教学研究论文的类型
1.经验总结报告(最低层次,最常见)2.调查报告。对某个教育问题的调查(很实用)3.实验报告。对某种教育现象实验,要参与后。4.专论。5.评述。6.综述。7.学位论文
五、怎样把教育经验变为教育论文
(一)、教育经验和教育论文写作角度的异同
真实的、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育经验和教育论文写作的基础源泉。所以,
教育经验和教育论文在内容上相互联系,有相同之处:它们都源于实践高于实践,都要回答“为什么”、“是什么”、(什么是)“怎么办”(怎么做)的问题,都要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去揭示教育规律,阐明新观点、新思想、新成果。然而其写作角度却有所不同:
1.从写作目的看:经验是让读者相信并学习这一成功的做法,使其经验得到交流、借鉴;论文是让读者赞成其主张,吸取其学术观点,使其科研成果得到应用、推广。
2.从写作任务看:经验是揭示教育措施和教育效果获得的内在机制;论文则要以充足的论据阐明自己创新的学术见解。
3.从用笔着力点看:经验重在写做法,从有效的做法中说明成功的经验是什么;论文重在讲观点,从富有的逻辑的论证中阐明自己对某一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学术观点是什么。
4.从具体内容看:经验内在回答“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上多用叙述、说明的方法,落脚于从自己的做法上讲所取得的成效,说明经验之所在;论文在回答“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上多用,多用论证的方法,落脚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阐明的独到见解和创新观点上。为了论证自己观点(中心论点)形成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作者可以用自己的改革实践作例证,也可以调动自己平时的知识、经验,还可以站在局部的感性经验上从更广阔的背景上(直至古今中外)系统地搜寻组织论据(材料)。这就是说教育论文的所有内容,都是未了证明中心论点并被中心论点所统帅。
5.从构成要素看:经验由思想认识、具体做法、教育效果三要素构成,有一定的理论色彩;论文则由鲜明的中心论点、充分的论据、严密的论证三要素构成,有很浓厚的理论色彩。
6.从文章构思看:经验讲做法、谈体会、反映因果、探索规律上去介绍成功的做法(经验);论文从 论证观点、认识事物、得出结论上去阐明深邃的学术见解。
7.从思维运行特点看:经验总结要围绕工作(做法、结果、体会)做文章,可以纵向归纳几个步骤,也可以横向综合几个方面,以给读者真实、具体的印象;论文所
注重的不是清晰的过程、实在的结果、深切的体会,它探讨和研究的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透过对某个问题的探究,揭示出内在的规律,从而给读者一新鲜的认识和理性的启迪。
8.从表现方法看:经验主要采用描述、概述和说明的表现方法,在谈体会时行文比较自由;论文主要采用论证的表现方法,在逻辑推导上十分严密。
(二)、教育经验变教育论文
1.在文章观点形成上下功夫。要认识经验中的规律性联系,并把这种认识加以提炼,对原所阐述的每一条经验,形成一个完整的论证火车,经过论证后,进一步概括升华,使经验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上,形成自己创新的学术观点,并把每一个小标题变成相应的分论点。
2.在文章要素上变角度。要在论证的过程中,充分阐述自己的学术见解,把原来经验中的概括的成功“做法”,变为自己的“看法”(观点),再把经验中用来作为效果的材料,在论文中作为例证,作为论点、分论点的依据,而不要停留在说明成功做法的实效上。
3.在表现方法上做文章。在表现方法上,要处处注意自己是在论述阐述学术观点,而不是在说明做法、介绍经验。因此,行文时必须灵活用多种论证方法,并恰当地用好“可、要、宜、应、应该、能、就能、会将会、须、必须”等词表明观点;用“因为……所以……”、“既然……就……” “即使……也……”、“不但……而且……”等关联词语,使文章前后连贯,结构严谨。(如谈做法:在教学工作中我做到了教学“六认真”;一改传统的填鸭式为启发式。讲观点:在教学中要做到教学“六认真”;运用启发式教学。)
4.在理论色彩上增浓度。要特别强调增强文章的理论色彩,引经据典,给人以理性上的思考。(智力发展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动机理论:(1)动机因素论,(2)归因理论,(3)动机激发论。
当然,这仅是“变”的要领,而不是机械的模式,在“变”的过程中,要特别作到从理论上升华,抓住中心论点,从总体上考虑,进行逻辑严密的论证
举例讲做法:我在进行教学时,力图创设一个情景,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集中到这个情景之中,使学生进行情景再现有了基础。(概括自己成功的做法,谈了自己的认识,提炼出一条经验)
讲观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力图创设一个情景,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集中到这个情景之中,这是学生进行情景再现的基础。(把成功的做法,粗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一中理性认识,以形成自己的观点)
教育科研并不神秘,教师已进行了教育实践,有了教育实践经验,研究教育理论就有了基础和前提,只要教师们注意学习教育学理论。提高理论自觉性和视野,不囿于一己经验之所得,不怕付出脑力劳动的艰辛,注意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就能将教育经验上升为教育理论,丰富教育科学的宝库。
为生动;用优化的教学媒体呈现,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用到位的语言文字表达,启发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如何创建“生活化生物课堂”,来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本人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用准确的教学目标定位创建生活化生物课堂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就是倡导每一个学生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教育论文,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的活力在于课堂,学生学习的活力在于生活”,为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善于关注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生活情境,利用生物学本身的魅力,创建生活化生物课堂,使教学行为符合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定位到位,有的放矢,不做无用之功,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目标定位1,能对生活化的素材归纳和演绎获取新知识。如学习DNA的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例举如下材料供学生学习,要求学生用相关知识解释,并进行创新。
材料一:DNA指纹在案件侦破工作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刑侦人员将从案发现场得到的血液、头发样品中提取出来的DNA与犯罪嫌疑人的DNA进行比较,就可能为案件的侦破提供证据。
材料二:最近有许多商家隆重推出一种被称为“核黄素”的保健品,据说其主要成分是从一些生物细胞中提取的核酸,并吹嘘其有健脑作用和能够为人提供丰富的营养。核酸真的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吗?
材料三:美国911事件死难者身份确定。科学家将对每具尸体的细胞核DNA和线粒体DNA进行检查。由于很多尸体已经被分成了数块,据专家估计此次将被检查的碎片数有可能达到百万以上。所有的细胞核样本将被送到美国盐湖城的基因研究中心进行分析,他们的工作是要对死者的身份加以辨认,而线粒体DNA则将被送到马里兰州罗克威尔的细胞研究室去,他们的任务是要查出死者属于哪个家族。据称研究后得出的分析数据将与所有遇难家属提供的资料和样本进行核对,这将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DNA分析鉴定行动中心。
材料四:科学研究证明,一些困扰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例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癌症等都与基因有关。依据已经破译的基因序列和功能,找出这些基因并针对相应的病变区位进行药物筛选,甚至基于已有的基因知识来设计新药,就能“有的放矢”地修补或替换这些病变的基因,从而根治顽症。基因药物将成为21世纪医药中的耀眼明星。基因研究不仅能够为筛选和研制新药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利用基因进行检测、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了可能。比如,有同样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的人,由于具有不同基因序列,对同一种病的易感性就大不一样。明显的例子有,同为吸烟人群,有人就易患肺癌教育论文,有人则不然。医生会根据各人不同的基因序列给予因人而异的指导,使其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最大可能地预防疾病。
目标定位2,学生能把知识回归于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如平时布置学生作业应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应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为了知识点和考试而做题。例如学生在学习糖类、脂质、蛋白质之后,就可以布置学生把自己经常食用的食物进行归类,让学生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为他们自己或家人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如果家里有肥胖者,在平时的饮食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如果家里糖尿病的病人,他的饮食要注意哪些?等等。再比如,我们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小实验,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既能达到验证课堂中所学知识的功能,又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如要求学生在家中腌制咸菜和萝卜条,制作腐乳、果酒和果醋,检测家庭中常用食品的成分等。利用学生寒暑假期、周末在家的时间,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家庭作业。比如,、泡菜的制作、制作小生态瓶等;设计实验验证不同温度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等。还可以走上社会调查居住附近有无遗传病患者(如白化病、先天愚型等),并分析其家族系谱图找出遗传 方式;调查附近的商店中有哪些转基因食品;农村学生可以调查蔬菜大棚是否经常通风并思考原因;外出旅游时可以调查当地景区的生态系统结构、物种丰富度、某一种群的种群密度;身边有无生态入侵现象等等。通过生活中观察、验证课本上的生物学知识,会很好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为素质教育打下良好基? ?
通过这些生活问题、学生的生活经验创造生活课堂,即关注学生的主体和活生生的经验与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把知识技?艿慕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经验的改组,促进学生书本知识向实践能Φ淖化,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二、用智慧的教学方法创建生活化生物课堂
在教必修2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我讲到,如果孟德尔要直接验证他的假说,只能用显微观察的方法,确定遗传因子的真实存在和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进是分离的,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孟德尔应用假说-演绎法,事实上孟德尔所检验的不是假说本身,而是假说的推论,即从假说中逻辑地推导出来的个别现象或事件的推论。当我讲到“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教育论文,实际上检验的是演绎的‘推论’,是一个特例,孟德尔用实验验证这个特例,从而验证了规律”,学生仍然不理解。怎么办呢?这时我采用了生活化的知识进行解释。地球是椭圆的还是方形的呢?假说一,地球是方形的;假说二地球是椭圆的。如果地球是方形的,则在大海航行时,看到远方的船只时,应当是看到整个船身的;如果地球是椭圆的,则在大海航行时,看到远方的船只时,是应当先看到桅杆,而后慢慢地才看到整个船身。“在大海航行时,看到远方的船只情况”是依据假说演绎推理出来的一个特例,即推论,用亲身体验大海航行时,看到远方的船只的实际情况来验证这个特例(推论),若亲身体验在大海航行时,看到远方的船只是整个完整的船身,则大海是方形的;若亲身体验在大海航行时,看到远方的船只时,是应当先看到桅杆,而后慢慢地才看到整个船身,则大海是椭圆形的。这时我给学生说,孟德尔的测交实验就相当于“在大海航行时,看到远方的船只情况”是个假说基础上的一个特例,只验证了这个特例,则假说自然就被证明了。
智慧的教学方法,其作用就如同催化剂一样,有效的教学必然是采用恰当教学方法的教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中智慧程度越高,带来的教学效果就越好,因为智慧的教学方法往往产生于生活实践中。
三、用优化的教学媒体创建生活化生物课堂
在生活知识的内容上,体现选择性原则,更能带来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在讲解共同进化的知识时,我选择了生活化的一些媒体知识。
生活化的媒体知识1有趣的巢寄生杜鹃。巢寄生是一种鸟类将卵产在其它鸟的鸟巢中,由义亲代为孵化和育雏的一种特殊的繁殖行为。照片中所示的草地鹨(Anthus pratensis)喂食大杜鹃,就是一种种间巢寄生类型。大杜鹃是现有巢寄生鸟类80多种中最典型的一种鸟,它可把卵 寄生在125种其它鸟类的巢中。巢寄生行为表现在:宿主的选择,大杜鹃在繁殖期寻找与孵化期和育雏期相似、雏鸟食性基本相同、卵形与颜色易仿的宿主,多为雀形目鸟类。寄生时间上,大杜鹃多在宿主开始孵卵之前,乘宿主离巢外出时快速寄生产卵。巢寄生的协同进化,表现在宿主卵的形态特征上。寄生者的卵在颜色、大小、卵斑等许多方面与宿主相似,但存有不显差异。同时宿主对卵的分辨模糊也是一个方面。对宿主繁殖影晌,大杜鹃常表现在产卵前把宿主一枚卵移走,或全部推出巢外,迫使宿主重新产卵。而一旦巢寄生的雏鸟孵出,它有将义亲的雏鸟推出巢外的习性,从而独享 义亲抚育,这样对宿主繁殖成功率将降低。编者注:杜鹃又称布谷鸟,多数居住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树林中。大约三分之二的杜鹃,包括所有北美的种类,会筑巢且哺育自己的幼鸟;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杜鹃以寄生的方式养育幼鸟
生活化的媒体知识2 蜂鸟。在南美热带雨林中,蜂鸟是许多种植物的传粉者,蜂鸟的喙大致可分为2种类型:长而弯曲型和短而直型。第一种类型的鸟适于在略微弯曲的长筒状花中采蜜,这一类花分布广泛且产蜜量高;第二种类型的鸟适于在短小笔直的花中采蜜教育论文,这一类花分泌的花蜜一般较少,而且它们也经常吸引许多传粉的昆虫。尽管长喙蜂鸟也可以取食短筒花中的蜜,但它们一般更偏爱长筒花,而且在短筒花附近,它们往往受到其它短喙鸟类的驱赶。蜂鸟飞行速度快,可以长距离地飞来飞去取食那些不能被短喙蜂鸟利用的花蜜。蜂鸟是典型的通过一次飞行造访不同种类的花来提高摄入的能量,而不是只依赖一种植物的传粉动物。因此,对于种群数量小的植物来说,选择压力可能促使植物产生较多花蜜吸引蜂鸟。有趣的是,依靠蜂鸟传粉的植物几乎分泌同等数量的花蜜,这也许是因为蜂鸟不屑于光顾那些产蜜量不高的花。有些依赖蜂鸟传粉的花可能与蜂鸟密切地协同进化。笔者在亚马逊热带雨林考察时曾好奇地观察长尾蜂鸟(Phaethornis superciliosus)取食一种风
梨科植物的花蜜,这种植物花筒的形状似乎刚好能容纳进细长的蜂鸟喙;除蜂鸟外,似乎没有任何其它动物前来采食花蜜。
通过这些生活化媒体的呈现,学生对共同进化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共同进化理解深刻到位①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②促进物种的共同适应③维持生物群落的稳定性。
一、拓宽行政视野,提升管理能力
行政素养的短缺与教研员的经历有关。教研员一般来自于一线的优秀教师,由于他们大都没有担任过学校领导职务,缺乏教育行政工作的经历。有些教研员只关心自己的学科,全局意识比较弱,缺乏宏观、综合把握教研工作的行政素养。
为了提高教研员的行政素养,我们一是经常组织教研员外出学习,听上级领导、专家的有关专题报告,了解教改的前沿信息,不断明确教育管理的基本策略。二是组织教研员参加县教体局召开的有关校长工作会议,使教研员通过聆听局领导的讲话、校长们的发言,了解县教体局目前关注哪些工作,校长们在怎样干好这些工作。三是指导教研员通过组织各种教研活动参与学校管理,让教研员在与校长、师生的接触中,深入了解计划、执行、指导、检查、总结、考评等教学环节的内涵。四是通过加强教研室的自身建设,让教研员参与单位管理,理解单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要求、自身学习与提升、分工与协作的重要意义。教研员听得多了,看得多了,实践得多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就会不断发生变化,视野不断开阔,行政素养就会不断提升。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专业内力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教研员大多有着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但随着课改的深入,理论素养的提升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努力打造学习型团队,致力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局面。一是要求教研员从书本中学,从实践中学,从教师中学,从反思中学,要求教研员经常写学习体会与思考,教研室定期对学习笔记材料进行检查与评比,年终作为对其工作考评的一项指标。二是鼓励教研员参加业务培训和学历提高进修,并为其报销学习费用。三是引导教研员注重对教学实践进行深度提炼与提升,对已有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与归纳,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与升华,形成本土化理论。近年来,我县教研员在《中国教育报》《河南教育》等报刊上共发表了60余篇教育论文。
三、开展“室本研修”,提升研究能力
我们坚持的“室本研修”制度有效地促进了教研员的专业发展。每周一为教研员集中学习的时间,无特殊原因“雷打不动”。内容主要有三个板块:一是政策辅导或形势报告;二是教育教学学术报告和研讨;三是开展“教研员智慧论坛”,由教研室教研员自选主题,轮流上场做报告,原则上每年每人至少讲一次。
在“教研员智慧论坛”上,我常对教研员说两句话:“一个教研员要能讲出一些让其他学科教研员也能听得进去的东西,这说明你已经‘悟’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教育规律;如果你能从其他学科教研员那儿听出一些道道来,说明你已经开始超越你的学科。”事实上,每个教研员都很珍惜在全体同仁面前亮相的机会,希望把自己最精彩的东西讲出来,展示自我,提升自我,这就“逼着”教研员去学习与思考,进行自我修炼和自我发展。我们把“教研员智慧论坛”材料编印成书,其中《新课程探索与实践》《课改拾趣》两本书分别由珠海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四、发挥工作职能,提升服务质量
大的教研观要基于大的教育观,这是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如果教研员只关注自己的学科,他就会很少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每个教研员、教师都说自己学科重要,学生的课业负担就减不下来,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我们要求教研员在教研中要“基于学科、超越学科”,从全面育人的高度看待本学科的价值与责任,教研员应发挥教研工作职能,学会“借力”,增强服务本领。一是研究政策,借助行政力量;二是注重实证,依靠学术力量;三是培育典型,利用榜样力量;四是合作共享,发挥集体力量;五是完善自我,彰显自身力量。
2013年5月26日至6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华中师范大学承担的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在这十五天的紧张学习中,我们参观了四所中小学校,观摩了别样的课堂,和那里的老师、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聆听了众多专家的精彩报告,领略了他们的精湛理论和人格魅力。本次培训,我获益匪浅,感受颇多,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击与迸发,历经了一次“洗脑”的过程。专家教授言谈之中充满哲理的思考让我深深地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涤荡心灵、激发智慧、终生难忘的学习之旅。
一、专家引领, 理论提升
本次研修为我们创造了条件,搭建了一个与大师零距离交流的平台。我们先后听取了24位专家的讲座,夏循藻校长告诉我们要做终身学习的教师,谭细龙教授要我们做一个永不倦怠的教师,吴伦敦教授指导我们如何写教育论文,孙民校长为我们展现了什么才是教育,左斌教授和我们一起寻找“教师的幸福”,特级教师胡国新为我们解读了“骨干教师是怎样成长的”……这些专家教授见解独到、视觉独特,授课形式突破常规,能与学员适时互动。对我们提出的教学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能结合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入微解答,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拨云见日,使我们茅塞顿开。
教授们站在理论的高度,阐述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多角度、前瞻性的讲座,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更新、相关知识结构得到完善,我们享受着心灵碰撞带来的震撼与兴奋,享受着精神洗礼带来的幸福和喜悦。“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这是吴老师的点睛语,也会成为我成长的座右铭。培训中,我按要求认真撰写学习心得,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并不断梳理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环境优美,育人有方
华师大的校园,树木葱郁,鲜花盛开,幽静的小路不时传来动听的鸟鸣。每天走在那条绿树成荫的路上,心情愉悦,不时地听见学员们的赞叹声:“这种绿而发亮的花竟然在田间,而我们却把它养在花盆里,生活环境就是不一样,再大的风吹过来也不会起沙尘暴。”华师校园不仅散发着书香更释放着青春,这正如校园标语中写道“青春不是一段年华,而是一种心境”,观念的更新才是我们这次学习的精髓所在。学校人文素养高。专家、教授授课时提前20分钟到场,坚持到最后才肯离开,他们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习。他们的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出口成章,确实是学识渊博,文化底蕴深厚,授课的艺术高明。在这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我深深体会到了华师这所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幽静而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使我们的思想境界也得到提升,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只有追求教育的真谛,才能实现教师的幸福。培训中,我们先后参观了四所学校,含盖了小、初、高三个层次,各校的校园
文化各有千秋,校园外貌各具特色,但都书香弥漫,富有内涵。朴实无华的课堂教学,让我们感受到精彩的课堂来自真实,来自生活而并非做作; 敢思、敢说、敢做的学生,更让我们见识了不一样的学生,他们站起来滔滔不绝,思辨精彩纷呈,令听课的老师赞叹不已。观摩中,我们对新课程,对有效课堂有了更全面、更深刻、高层次的思索。
三、终生学习,智慧教学
听了专家的讲座,我为之一振,什么使他们变得博识多才、视野广阔、富有学识魅力?是来自于常年累月不断学习、吸收文化的成果。富有学识的教师才会为学生开智引慧,为学生打开知识之窗,但我们有些人却在庸庸碌碌的工作中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认为就是这样了,结果是教书教了三十年水平只有三年。通过这次的学习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师这个职业,并让我产生了无尽的向往。
教师的成长源于内心的觉醒,而内心的觉醒源于对幸福的追求。胡国新教授在讲骨干教师的自我修炼时强调:教师要把理念作为一种追求,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把反思作为一种习惯;学习是永恒的动力,今天的教师,每一位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每个教学过程都是一个教学相长的收获。我们不但要坚持自学、向专家教授、名师学习,更要向身边的老师学习,向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习,在教育故事中总结反思。正如夏循藻教授说的:学习可以滋养底气,学习可以丰富内涵,能让教师一次次精彩绽放,一次次化险为夷的唯有渊博的知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考虑到文学写作隐性的课程价值,选修课程部分还是明智地给它留了一席之地。教材编者们在面对文学写作的时候,也都是殚精竭虑,颇费思量。可是多年来,孩子们心无旁骛地盯着考纲和真题,从文学写作中倒是腾出了不少时间,议论文却是越做越死,记叙文也是越写越呆。殊不知,没有写虚的训练,写实注定走不远;没有诗性的滋养,理性永远长不高。当诗性被放逐,语文理想国终究是梦想剧场。
文学写作贫乏,一方面是受我国主流观念的影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叶圣陶的应需论:“学生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他主张,中学国文学科教学的是一般的文章,不是纯粹的文学,它并不以培养文学家为目的,文学家也不是可以教出来的。文学写作可以尝试,但它并非一般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应该说在政治话语遮蔽语文的时代,这一思想引领自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时过境迁,今天,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去重读叶圣陶。不妨对照着看看朱光潜是怎么说的。第一,文学并非纯然无用。“学问起于生活的需要,世间绝没有一种学问无用,不过用的意义有广狭之别”,那种“对于学问功用的狭隘而错误的观念必须及早纠正”。“它起于实用,要把自己所知所感的说给旁人知道;但是它超过实用,要找好话说,要把话说得好,使旁人在话的内容和形式上同时得到愉快。文学所以高贵,值得我们费力探讨,也就在此。”第二,人人能做文学。“文学的门本是大开的。迟钝者误认为它关得很严密不敢去问津。”“文学是用语言文字表现思想情感的艺术,一个人只要有思想情感,只要能运用语言文字,也就具有创作文学所必需的资禀。”第三,并非想当文学家才需做文学。“学问的功用也可以说有通有专。治数学即应用于计算数量,这是学问的专用;治数学而变成一个思想缜密、性格和谐,善于立身处世的人,这是学问的通用。”事实上,治文学也是这个道理,文学写作并非都是指望做文学家“专用”而去的,它当然可以求其“通用”的功能――超越工具性人格,生成诗性的人格,唤醒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而激发语文学习的动机、热情与潜能。或许是意识到文学写作有文学阅读难以替代的功效,叶圣陶后来在这个问题上似有几分犹疑。在1940年的《六年一贯制中学国文课程标准》中,叶老指出:要使学生“养成阅读书籍之习惯,培植欣赏文学之能力”,并且要“诱发文学上创作之能力”。显然,与此前相比,叶老对文学写作的态度已显得更为积极。
文学写作贫乏,另一方面也因西方理性主义的渗透。柏拉图之后,西方文化主要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受此影响,西方大国的语文高考通常限定写实用文,尤其是论说文。受此影响,国内部分专家遂大声疾呼,我们的高考理当“与国际接轨”,考查学生的论述能力,进而培养实用理性的精神。其实,西方高考虽然不考查文学写作,但这不代表人家平时不注重相关的训练。联系英美德法等国的母语课程标准和教材来看,无一不重视文学写作,而且,当西方文明进入后工业时代,许多语文课程论专家已在深切反思,这种理性至上的课程追求是否合适?它有没有充分激发人性的潜能?结合我们的国情来看,高考指挥棒若不指向文学写作,平时的相关训练基本是落空的(随着大分时代的来临,小作文或可做点新的尝试)。此外,中国人的思维是诗性思维,汉语是诗性语言,汉文也是诗性文字,中国文化更是诗性文化,它不尚思辨,而重整体观照、直觉体悟与意象建构。因此,从精神结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出发,汉语文教育应在语言教育的基础上,秉承祖先的诗性智慧,确立自己独特的诗性养成战略:一为文学阅读,二为文学写作。我们的文学阅读教学为何长期低效,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学生较少体验文学写作,而缺少这种独特的体验,文学阅读往往异化为文章阅读,直觉体验往往异化为理性分析,审美活动往往异化为认识活动。
当文学写作已经远离时代,远离课堂,我们有理由担心,学生的文学精神终将荒芜,汉语文教学的文化基因终将变异。作为学生精神的引领者――语文老师,如果深陷题海,缺乏超越的智慧,跟文学的趣味日益隔膜,那无论是文学教学还是语言教学,也都将迷失于荒原。
需要强调的是,笔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并非想以文学文体取代议论文的地位,只是想说明问题的存在,并能引发大家进一步去思考。
参考文献
[1][4][6]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A].朱光潜全集:新编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2:227~228;167;168.
[2]叶圣陶.叶圣陶集:15[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177.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43.
[5]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他;谈文学[A].朱光潜全集:新编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2:159~164.
《爱弥儿》与《庄子》虽属不同语境下的多维性专著,但它们都有自然主义教育的理论倾向。因文化时代背景各异,“自然”在他们各自的理论体系中有着特定的内涵。将卢梭与庄子的自然教育理念横加比较,二者虽因文化上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思想诉求,但我们也会惊喜地发现卢梭和庄子的思想有着微契合之处。厘清两位哲人的自然教育观,对现如今教育事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关键词:
《爱弥儿》;《庄子》;自然教育
教育本是一个多向度的概念,围绕这个概念生发的一系列教育原则是教育施行的依据。艺术、社会、自然都是教育的向度,它们在潜移默化中对人情感的陶冶、健康审美力的培养与健全人格的塑造都起着重要作用。教育与审美发生联系就具有了升华的维度,美育成为了现如今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被人们全方位地解读与发掘。自然教育是美育的一个扇面,自然教育原则在各种思想体系中又有不尽相同的内涵。笔者选取先秦时期道家哲学的代表性著作———《庄子》[1]与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卢梭的作品———《爱弥儿或论教育》[2]来进行跨文化的探视,这对我们理解自然教育丰富的内涵有较大的启示。
《庄子》与《爱弥儿》是分属不同时代、文化背景的产物:在那个“方今之时,仅免刑焉”(《庄子•人间世》)的社会,《庄子》这本书的思想意旨本就是复杂的。它的确是一部哲学专著,庄子站在道家哲学元范畴之上提出了如何“体道”的主张。但《庄子》的富饶让我们不得不对这样一部寓意丰赡的书产生拓展性的理解与诠释。在回归自然的“体道”中,庄子以神话隐喻的独特方式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怪诞的世界,美国学者爱莲心就认为《庄子》中的神话与隐喻形象的使用并非庄子无意的安排与拨弄,而是庄子有意为之的哲学策略,以此来实现庄子所要达到的哲学目的。“《庄子》文本中的不连贯和十分难解的文学方式跟达到自我转化的目的技术手段有一种系统的关联”[3]。庄子假借一系列怪诞的意象是与实现读者心灵转化的哲学意旨分不开的。虽然庄子没有明确提及此书是写给受教者的教育专著,但我们有理由从教育的角度去解读《庄子》。阅读本就是人对德行的自觉追求,庄子也成为了逻辑上的教者。况且,庄子的思想是有教育诉求的,在《庄子》中充斥了大量人物对话与独白,这往往给读者以另类的启示。特别是其以“游”的方式来完成对“道”的体悟,这种对人们直觉(诗性智慧)的唤醒与自然美育的原则暗中契合。卢梭的《爱弥儿或论教育》是启蒙语境下的产物,卢梭所处的时代是崇仰理性的时代,理性主义的过度猖獗让卢梭生发了培养“自然人”的想法。在卢梭看来,社会的“种种成见、权威、强迫、规范,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所有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人的自然天性”(《爱弥儿》)。那么,回归自然,用自然教育的原则来培养作者假想的儿童———爱弥儿就显得尤为必要。我们发现,卢梭明确地表示这本近小说似的作品是他对教育的论述,较之《庄子》有着更为明确的写作目的,即对教育的看法与评解。
1762年,在相继发表了早期两篇论文之后,卢梭发表了《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卢梭也多次强调《爱弥儿》在他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在致友人萨尔伯的信中,卢梭说:“我的全部精神智慧分散于前两篇论文和《伦教育》中,三部著作不可分割,构成一个整体。”[4]前两篇论文指《论科学与艺术》和《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尤其在《论科学与艺术》中,卢梭就敏锐地洞见了那个时代技术与文明对人类早期纯朴情感的破坏,充满了卢梭对科学启蒙及其后果的审慎思考。所以,我们在解读《爱弥儿》的同时应该注意到《论科学与技术》和《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两篇论文对《爱弥儿》的思想预设,这是进一步理解《爱弥儿》的先行前提。早在《爱弥儿》出版之前,《社会契约论》就出版了。此书一出版卢梭旋即被指控是在“攻击各国政体”。然而,卢梭却在给友人的信中说,《社会契约论》不过是紧随其后出版的《爱弥儿》的注释性附录。还说《爱弥儿》与《社会契约论》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主体,《爱弥儿》引用和改变了了《社会契约论》的许多东西[5]。由此可以想见,《爱弥儿》绝非一部单纯的教育论著,而是和其政治思想紧密相联的(《社会契约论》明显谈的是民主政体及其法律制度建设的问题,因此是关于政治制度设计和立法的书)。况且,一般认为,《爱弥儿》在有意模仿柏拉图的《理想国》。在书的开篇不久卢梭就写道:“你要想懂得公共教育的理念吗?读柏拉图的《理想国》吧。这可不是一部政治作品,像仅凭书名来判断的人所想的那样。它是从不曾有人写过的最佳教育论。”
我们可否断定,卢梭写作《爱弥儿》和柏拉图写作《理想国》有着相反的意图。《爱弥儿》不仅是一部论教育的小说,而且也是一部阐扬卢梭政治主张的专著。由此观之,《爱弥儿》中的自然教育至始至终都秉承面向社会、面向政治的教育原则,卢梭成为了自然教育原则的操控者。自然的教育,是《爱弥儿》的行文起点。在第一卷卢梭就告诉我们,他这部小说主要论述“自然人”的培养。他说“:一句话,必然了解自然的人。我相信,人们在看完这本书后,在这个问题上就可能有几分收获。”所谓“自然人”是将古代的忠诚、勇敢、道义等“自然的情感保持在第一位的人”,而与之相反的是“社会人”(即“文明人”)。我们应该注意到,卢梭“自然人”观念的提出是有一定启蒙语境的,“自然人”本就是那个时代哲学的公共产物。在《论不平等的起源》的本论中卢梭告诉我们,为了探究社会的基础及其政治性质,当今时代的哲人们提出了“自然状态”及其“自然人”的假设,以此作为研究政治制度或优或劣的参照系数。卢梭是赞成这种分类方法的,但他同时代哲人们对“自然人”假设的表述还差强人意,其结果必然是曲解人类社会的基础以及应该追求的完美政治的性质。在卢梭看来,古代人是“自然人”,而当代人是“社会人”,是一种被封建专制制度所腐蚀了的人。在《论科学与艺术》中,卢梭极力倡导回归自然的理念,《爱弥儿》在这方面必然有思想上的承袭性。自然的状态在卢梭看来是最理想的。他说“:自然让人曾经是多么幸福而善良,而社会却使人变得那么堕落而悲惨。”[6]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卢梭在暗指科学和艺术的进步没有带来人类道德的提高,反而带来普遍的堕落与罪恶。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非常早的对“文明”的反思。“社会人”已经被人类社会的种种成规陋习所污染“,回归自然”必然成为卢梭教导爱弥儿的首要原则。那么,如何培养“自然人”,如何“回归自然”呢?卢梭的回答是“: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卢梭为爱弥儿制定了一系列的培养计划,从幼儿时期的爱弥儿到情窦初开的爱弥儿,作者“细数了一生的苦难”[7],相应的采取培养策略,他认为这样才是自然教育应该做的。不难发现,“自然”在《爱弥儿》中显然参杂了“人为”的因素———那就是卢梭本人。卢梭从“社会人”相反的维度去思索“自然人”应然的存在状态,这只能导致主观化的自然。卢梭对自然的理解也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狭隘性。
较之《爱弥儿》,《庄子》在行文中所言及的“自然”具有不同的内涵。“自然”以纯哲学的姿态出现,显示出形上哲理色彩。以此生发的“自然教育”也显得难以为人所操控。道家处处言及“自然”,“自然”成为得道者的一种处事方式和行为准则。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高于“道”的存在物,“道”也可以说是“自然”的一种概括与描述。道家的“自然”近“自然之天,乃指自然之运行”[8],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简言之,“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它排除了一切可操控的因素,涵融万有,凌驾于万类之上,产生在万有之前(“象帝之先”,“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道家从纯哲学的角度来表述“自然”,这是形而上的哲理思辨。以此“自然”观导出的具有教育倾向的“体道”方式就与卢梭的自然教育原则大相径庭。我们注意到,不论是老子还是庄子,都没有明确表示自己在论如何教育,他们只是在表述如何以最淳朴的姿态归顺自然。在他们的思想中我们体察到了靠“自然”来实现自我教化的可行性。老子云“:我无为,而民自化。”这成为道家教化的首要原则———不去向外诉求,而是顺自然发展。那么,到底如何自我育化?《庄子》以“体道”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自育之法。《庄子》的首篇《逍遥游》以“鲲鹏”神话开场,这是暗指了读者直觉思维应该重启,而逻辑思维暂告休假[9]。“游”是一种态度,这是直觉对“道”的体悟,是纯娱乐性、非功利性的审美活动。以“游”的方式来完成对“道”的觉解,这是庄子美育的基本诉求。
游戏的心态本就是童真心灵所具有的基本特点,理性逻辑的思维方式宣告瘫痪,审美直觉被唤醒,这本身就是自我育化的自觉追求。庄子中“心斋”“、坐忘”,都是体道的具体途径。“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心斋”让人摒除杂念,心境纯一,通明大道,以虚空之心集道于怀,这是入道的关键,也是进入审美之境的起点。在《大宗师》中,庄子还提出了“坐忘”的修心方式,这是对身体感官机能的抛弃,也是对理性思维的扬弃:“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心斋”、“坐忘”是“悟道”的过程,“悟道”的主体是自我而非他人,也即是自我育化。我们发现,这种自然育化的过程是自我的修心活动,我是自在且自为的存在主体。庄子没有刻意地去接近“自然”,其美育策略本就自然而然,无须人为的操控。这种哲学范畴的自然教育观与卢梭从政治社会的反面提出的自然教育观是有很大不同的。
卢梭所处的时代是唯理论占据优势的时代,用洛克的著名说法“:我们生而自由,也生而具有理性……年龄带来自由,同时也带来理性。”[10]理性成为了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的助推器。但唯理论的过度发展必然导致独断论,导致另一场思想与文明的危机。在唯理论蓬勃发展之时,在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这一理论模式兴起于法国,卢梭力批理性,推崇感性,显现其不同凡响的哲思。他批判了当时颇为时髦的“用理性去教育孩子”的观念,他说:“用理性去教育孩子,是洛克的一个重要原理;这个原理在今天最时髦不过;然而在我看来,他虽然时髦却远远不能说明它可靠;就我来说,我发现,再没有谁比那些受过过多理性教育的孩子更傻的了。”他认为,理性教育不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只能起到负面效用。以此相对,卢梭却对感性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将感性看作人生存的基础与前提。他认为,在人身上“首先成熟的官能就是感官”,然而,“唯独为人们所遗忘,而且最易于为人们所忽略的,也是感官”。他说“:由于所有一切都是通过人的感觉而进入头脑的,所以人的最初的理解是一种感性的理解,正如有了这种感性的理解做基础,理智的理解才得以形成,所以说,我们最初的哲学老师是我们的脚、我们的手和我们的眼睛。”由此观之,在那个理性主义占统领地位的时代,卢梭对感官和感性教育的推崇可谓空谷足音,他将感官和感性提到人“存在的本身”与最有意义的生活的高度来认识的确是从未有过的。较之卢梭的美育观,直觉与感性在庄子看来是极为重要的,对“道”本体的体悟本身就非理性逻辑可以达到的,而是靠“体验”,这个过程是对人内在感性能力的一种培养与操练。而且,在《庄子》中,以神话和寓言形式出现的具有隐喻特点的故事俯拾即是,它们以不太连贯的方式串联成文本全部。然而,神话似的场面本就是摒除逻辑理性思维模式的,“以便平息心灵的分析功能同时又唤醒其直觉功能。”[11]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教育
一、前言
当代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就是指当代大学生“发现和捕捉商机,将各种资源组合起来,并创造出更大价值的能力”。[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 [2] 我国也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因此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素质教育论文,引导大学生走创业之路,把大学生培养成未来职业的创造者,为一个新世纪培养有创业能力的新人,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活动中,许多大学生的创业举步维艰,往往因创业能力不足和缺乏管理知识而以失败告终。创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其创业能力的提升,而创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发展。1989年11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
二、我国创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于1990年下半年,由当时的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劳技处牵头,在北京、江苏、四川等地开始进行创业教育的实验和研究。2002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虽然确定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九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但综合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中西部高校的创业教育普遍缺失,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还相当薄弱。突出表现在:
1.思想观念陈旧,认识不到位。对于创业教育,部分高校还缺乏明确的认识,更没有从行动上重视起来,无非是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重新包装。
2.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分离。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中的创业教育开展得还不普遍,对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没有统一的要求。我国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没有融合于学校整体育人的体系之中,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开展并未形成有机联系。
3.教育形式单一,创业教育师资匮乏。我国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缺乏多样性、系统性,教学模式局限于知识传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是制约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基于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体制
1.树立新的人才教育观
传统的教育是以它的知识观作为理论基础的,在教育教学中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的练习。建立在这种知识观点之上的传统教育,是束缚和压抑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3]传统的人才教育观已经不能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时代要求。教育要向学生提供创业的知识和机会素质教育论文,教育要强调培养创业能力,这种能力无论对工资形式的就业还是自谋职业都是极其重要的教育理念,已为所有发达国家普遍认同。为此,高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理念。“从教育观念上看,器具型教育应被智慧创造型教育所取代;从教育目标上看,知识型、专才型应被复合型、创造型、发展型和国际型培养目标所取代;从教育过程看,知识灌输式和知识习得式教育应被知识激发式和知识识得式教育所取代。” [4]
2. 建立教育服务的管理思想
创业教育不是单纯地进行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技能的训练,也是一个素质教育的过程。在应试教育中成长的大学生和习惯于应试教育的教师,不容易树立创造、创业、创新等观念。因此,特别要加强对教师创业教育观念的培养,使之建立教育服务的管理思想。要从观念上改变仅仅为创业而进行创业教育的思想,而要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高校的各方面教育中,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中。
3.改革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全球经济和科学技术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期,我国高校办学要改革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可实行开放办学,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沟通,为学校培养人才服务,比如,高校可以根据实用化、共性化教学的要求,聘请创办成功人士现身说法,也可请工商税务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专家,解答创业政策问题。同时,学校内部加强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资源共享。
(二)整合校内资源,构建创业教育的实现机制
1.加强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
高校要在自身的特色定位中推动创业教育,与传统应用型专业和新办应用型专业学科教学的融合,形成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创业知识素质和能力的特色人才。
首先,依据创业型人才培养标准来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在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时素质教育论文,就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将创业教育内容纳入到整个教学计划之中。大力推动适应创业教育的新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开设专业课程、创业案例课、模拟创业过程的活动课、实践课程。
其次,要根据创业培养要求,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创建符合创业能力要求的培养体系。要把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增加到培养体系中来,加强课程融合,形成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相结合,必修课、选修课相统一的创业课程体系。
2.建设适应创业教育的师资
高校必须尽力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使教师得到深造和实践,以提高他们的水平和素质,并通过教学、科研、实习和技术开发、企业挂职锻练、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创业教育教师。应从当前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出发,打破传统封闭的格局,积极进行创业师资的培训,不断提高创业教育指导的科学性。
3.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认真讲课、学生认真听认真记笔记,教师主要是传授知识。这种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教师应主动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体现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等,并充分表现出其创业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少讲结论,多讲过程,多讲方法,多提问题,让学生多思考,多争论,多实践。
4.加强社会实践环节的训练
社会实践环节是培养创业人才不可缺少的措施。高校要改变以往刻板单一、学用分离、简单管理的传统,要让学生利用见习、专业实习、岗位实习、社会调查等各种方式,直接参与广泛的社会实践,通过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发展学生谋生的真本领。
此外,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计划比赛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实践训练方式。通过参与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开拓了知识视野素质教育论文,锻炼了团队精神、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了分析和研究能力,学习积累了创业知识, 提高了创业的思想素养,培养了创业能力。
5.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
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创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应积极搭建实践活动平台。一方面,学校积极创建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战场所,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创业实践氛围。另一方面,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有前景的创意融入到校办企业中去,从事技术发明、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商务活动。
四、结语
着力打造提升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是时展的新要求,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创业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只要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加强创业教育,措施到位,当代大学生一定会激发创业热情,迅速提升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郁义鸿等.创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9.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蔡志勇.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培养持续创新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0,(1):14.
[4]邓和平:从就业型教育到创业型教育[N]光明日报,2004-03-24(C).
论文摘 要:教育学知识作为一种扎根于实践土壤的知识,具有重要的本真属性——实践理性。结合实践理性的特点,教育学的实践理性具体表现为教育学知识的现实性、理想性、创造性等方面。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从逻辑和本真意义上为教育学知识的实践转向提供佐证,这意味着教育学知识应回应日常教育实践,意味着教育研究应走进实践、批判实践、引导实践,教育理论研究者应具有基本的实践意识和实践态度。
教育学知识作为一种扎根于实践土壤的知识,具有重要的本真属性——实践理性。本文的教育学知识是指作为知识存在的教育学,也就是所有通过教育研究所获得的知识或者说是所有构成教育之学的知识。
一、实践理性的特点
1.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
理性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征。人类关于认识世界的观点就是理论理性,人类关于改造世界的观点就是实践理性。在两种形式中,实践理性是作为人类对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应如何”和人“应当怎么做”问题的观念掌握与解答,它高于仅以合对象、合规律为根本标准,也高于仅以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回答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如何”为主要目的的理论理性,是主体观念掌握外在世界和观念处理人与世界关系的最高形式。康德最早认识到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他认为,理论理性是机械的、必然的、因果的世界,实践理性是目的论的、自由的世界[1]。实践理性优先的基础在于:不是在理论理性那里,而是在实践理性那里才能达到对自由概念的确立;与此同时,在理论理性批判里不认为是矛盾但又没有得到确认的东西,在实践理性批判里却又被确认下来。
列宁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2]实践理性之所以高于理论理性,在于理论理性是求真,而实践理性不仅求真,还在此基础上求善,在理论理性提供的“是什么”和“怎么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应如何”、“怎么做”的问题,实践理性以合目的为根本标准,期望创造应当存在的东西。
2.实践理性的特点
第一,现实性。实践理性直面人的生活实践,是立足社会现实的实践智慧。实践理性源于人的生活实践,是人的生活实践的理性形式。真正的实践理性应是直面现实的。
第二,价值性。价值性是实践理性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对人与世界关系“应当如何”的反应,是“求善”的智慧。表现在:一是选择和确定实践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二是对实践活动能否实现预期目标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目标的价值判断;三是人们对实践活动是否适合社会行为规范等所做的社会价值判断。
第三,目的性。实践理性是人们为满足自身需要和实现自己目的的理性。目的性是实践的本质特点,也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属性之一,是建立在主体需要的基础上的。
第四,情境性。实践理性是特定情境中的选择。由于实践情境带有多种难以预料的可能性,需要主体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理性基础上的灵活的实践之知,情境性也决定了实践无限多样的可能性存在,从无限可能性中予以选择就需要实践智慧。
第五,创造性。实践理性包含着对现实的批判、否定和超越意识,且在这种批判否定和超越中实现对现实可能性的不断建构,实现有目的有计划地改变现实客体和创造新客体的过程。实践理性所选择和确立的客体发展的可能性趋向是一种对外部客体未来发展的“理想状态”的观念预设,是对理想客体的观念创造,特别是在对客体发展多种可能性的选择过程中也体现了高度创造性。
第六,理想性。实践理性意味着对当下人与世界关系现状的不满足,是一种含有超越现有人与世界关系状态,改造人与世界关系的理想欲求。实践理性的确立和建构,意味着主体按照自己的需求、意志、能力和客观条件来确立人与世界的关系应如何的实践目标,这一目标是对外界客体未来发展的理想状态的观念预设,是一种对主体所追求的未来实践活动结果——理想客体的观念创造。
二、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
教育学是植根于人类的生活实践和教育实践而且指向实践的实践之知。赫尔巴特最早强调实践对于教育学的基础性和优先性,杜威也曾主张“教育实践不能忽略,教育科学的最终的现实性,不在书本上,也不在实验室中,也不在讲授教育科学的教室中,而是在那些从事指导教育活动的人们的心中,在实际的教育生活中”[3]。
结合实践理性的特点,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具体表现在:
1.教育学知识的现实性
教育学知识是直面教育现实的知识,它不是一种建立在理论哲学基础上的思辨性知识,而是建立在实践哲学基础上的直面教育现实的实践之知。
教育学知识的现实性意味着:首先,教育学知识是指向现实中的人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如果它远离具体本原的教育世界与真正的教育实践中的人,就不能在具体的实践生活中促进和完善实践之知。
其次,教育的本质在实践。教育学知识的深层底蕴是实践的品性,教育学因思想实践而成为一种实践,思想也是生活,因为它也是与事物应对的一种方式——去思考事物。教育活动正是在本真的教育之思的不断追问、找寻、看护、批判、导引下不断地返回根本的地基中获得实践的品格,成就教育活动之为教育活动的。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言,“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4],而本质的获得就在于教育学作为一种实践之学的对教育实践的不断追问,甚至它“并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行动”[5]。教育学知识是一种守护教育存在,是一种
自身即是目的的生命实践。
2.教育学知识的理想性
教育学知识既具有丰富的现实性,又具有鲜明的理想性,教育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学者的理想。它始终充满主体的人对教育过程中的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理论预设,即教育理想。在实践的过程中,教育理想像光,指引着教育主体守住教育本真,引领人成为人,获得生命成长的路途。
3.教育学知识的价值性
价值性是实践理性的重要特点,而充满实践理性的教育学知识也蕴涵着彻底的价值色彩。教育学作为成人之学,一直贯穿着“成如何之人”及“如何成人”的主题,这显然是一个价值选择的过程。“成如何之人”直接决定“如何成人”,目的决定手段。通过教育,实现人的理性与非理性、情感与理智、思维与感知、身体与心灵的统一。教育作为生命展开的一种方式,在于引导人的解放,这也是教育最重要的一条价值选择。
4.教育学知识的创造性
任何一种知识都隐含着或多或少的创造性,可教育学知识作为建基于实践的知识,其创造性具有独特的表现。主要表现为,作为体现实践智慧的教育学知识是对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实践情境的反思和认知,充满着不确定性,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任何一种教育学知识都是知识主体基于对教育实践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结果,都体现着充满个体色彩的创造性。无论是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卢梭还是后来的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及今天的教育学者,体现他们教育学知识的教育学作品皆是建立在他们的丰富的实践经验或对实践的长期的学术反思基础上的,尤其是前者,更是无可辩驳地体现了知识主体的创造性。
5.教育学知识的目的性
实践理性作为“实践”的理性,有着鲜明的目的性。实践作为人特有的类本质活动在于其鲜明的目的性。“自身即是目的”是实践的本体特点。教育学知识作为直面教育实践的知识是充满以人为目的的目的之知,没有目的的活动不足以构成人的实践活动,而教育实践作为人的生命展开的一种存在的形式,始终贯穿着引导人的生命成长的目的。
6.教育学知识的情境性
教育活动是在特定情境中展开的活动,教育学知识具有情境性的特点。任何教育实践本身都与特定的时空场景关系密切,教育学知识是教育活动主体在特定教育时空中的知识。教育实践的时空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节奏、展开的形式和操作模式以及实践主体活动的方法和策略等等。教育情境是不断变化的,没有可以完全预测的教育情境,实践主体活动的情境是不断变化的,没有完全相同的教育情境。教育活动的情境性也为教育活动创造性和教育实践主体的实践智慧提出了要求。教育实践的情境性既体现了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也决定了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
三、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对教育研究的启示
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从逻辑和本真意义上为教育学知识的实践转向提供了佐证。教育学知识的实践转向意味着教育学知识应该回归日常教育实践,意味着教育研究应走进实践、批判实践、引导实践,教育理论研究者应具有基本的实践意识和实践态度。
从认识层面,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特质表明,教育学知识与客观的科学知识完全不同,不能盲目用“科学”的标准衡量教育学知识。有人认为,“知识是人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某一事物的相对稳定的理解和领悟”[6]。由于人类实践类型的多样性和理解类型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知识类型的多样性。教育实践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多重属性的结构,有事实层面的东西,但更多的是价值层面的意义,而“科学不是一种超越价值的事业”[7],所以不顾教育学知识的本真和特质,盲目追求科学性而一味地去说着“科学的话”,对教育学而言无异于寻求镜中花和水中月。“人文知识试图像科学那样成为自律自治的知识从来都是一种幻想。人文知识与其说是事实的知识(knowledge of fact),还不如说是命运的知识(knowledge of fate),就是说,人文知识不是一种科学意义上的知识,而是一种生
存智慧”[8]。所以,“我们或许应该跳出科学主义的视界下的教育学科学化的进程,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see)教育和教育学,将教育学理论降解到日常实际进行的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活动的观察与分析之中,呈现教学活动的真实过程,并将教学过程的意义建构活动与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分析联系起来,增强教育学研究的实践性”[9]。
从教育学知识研究的角度看,在教育学知识问题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是认识者和认识对象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教育学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关系问题。教育学研究者面对的研究对象有两个: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前者属于纯粹思辨的过程,而后者就不仅仅是思辨的结果,一定还要加上研究主体的体验,即使前者真正地从理论到理论的思辨也离不开教育实践的间接地确证和检验。“教育研究并不是作为主体的我对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纯客观性的研究,任何真正的教育的研究都是或者理应是我所体验的教育生活的研究,所以任何真正的教育研究都是或应是个体性的,是我在性的”[10]。教育学知识应是知识主体在教育实践中通过体验、反思和理性认识的结果,是知识主体和作为知识发源地的教育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主观臆测、闭门造车的结果。
回归日常教育实践并不意味着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分工的完全消失,而是强调教育学知识作为具有丰富实践之知的知识,理论主体应该具有基本的实践意识和实践的视角,实践主体则应该具有反思的理论素养,二者互相渗透,共同构成教育学知识创造主体的家族,在教育学知识面前共同享有平等的话语权。实际上,“在中国目前教育学研究领域,理论视角上的最大变化就在于一些研究者放弃了建构宏大理论的企图,从教育学科学化(学科化)的路途中停止下来,开始关注学校日常进行的教以及学的实践活动,让被研究者的声音和话语凸现出来”[10]。唯此,教育学知识才不会成为理论主体的自说自话。
参考文献:
[1][日]安信能成.康德实践哲学(中文版)[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22.
[2][苏]列宁.哲学笔记(中文版)[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30.
[3][日]火河内一南,等.教育学的理论问题[m].曲程,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2.
[4]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绪,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81:276~285.
[5][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4.
[6][美]卡洛斯?e?奥利韦拉.比较教育:一种基本理论在发展中[j]//李长伟.实践哲学:教育迷惘中的选择.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44.
[7]刘少杰.理解的追寻——实践理解论引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129.
[8][美]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1.
一、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创设德育教育氛围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生活的智慧,锻炼和培养学生道德生成的自觉性、习惯性,构建德育教育的有效环境,我校始终把“崇德尚学,有声人生”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墙壁文化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爱科学”的四有新人,引导学生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互助合作、尊老爱幼、团结友善,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使学生在欣赏图画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挖掘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走廊文化设置《弟子规》《三字经》便于学生诵读;名人故事时刻感染和熏陶着幼小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先贤憧憬未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班主任教师的智慧设置文化园地、生活园地、图书角、展示台等活动板块。留给学生自由发展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像小鸟一样在环境优美、温馨和谐的校园生活中,汲取营养,自由飞翔、快乐成长。
二、小学德育教育方法的探讨
2010年开始,我校就开始探究小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德育教育优先,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采取布置“家庭生活作业”为基本内容的探求方法。家庭生活作业不同于家庭作业,重在生活与实践。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得到教育。它的基本特征具有导向性、针对性、教育性、长期性、实践性和可操控性。各年龄段身体发展、心理发展、认知水平不同,所以我们要求“家庭生活作业”一定要适合每个学龄段分层布置。我们为学生设置了《课外生活作业记录卡》,卡中内容体现在六个方面:1.生活作业的内容;2.完成时段;3.生活作业完成的过程;4.我的收获;5.家长评价;6.教师评价。一、二年级教师布置,学生完成,通过定期召开班级生活会,邀请家长参加的方式让学生汇报自己在实践中收获的快乐。三至六年级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生活作业内容自己填写记录卡。另外,学校给教师配发《家庭生活作业记录本》,让教师记录填写每次布置作业的时间、内容、目标、学生完成的时限,教师检查跟踪记录,阶段性总结。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课外生活作业记录卡》,归档整理,载入学生成长记录袋,再在总结反思过程撰写德育教育论文。学校对“家庭生活作业”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期中、期末进行总结,并对教师学生事迹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学生奖设金卡、银卡、铜卡三个奖项。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让我们的学生收获了很多。在完成“家庭生活作业”的过程中,通过给爸爸妈妈洗脚,给爷爷奶奶端饭、倒水,学生学会了感恩;通过洗手绢、叠被子、洗碗活动,学会了生活自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动手完成;通过捡纸屑、清理街头小广告活动,树立了保护环境意识;通过洗脸、刷牙,学生知道了讲究卫生的重要性;公交车上主动给老、幼、病、残、孕乘客让座,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德,唤起了人与人的友善;学种花、学种菜、饲养一种小动物活动,学生学到了种植和养殖的知识;通过开展公益实践活动,学生主动为灾区的小朋友捐出纸和笔,礼物虽小可彰显了学生的爱心;读一本好书、看一部电影,给同学讲一个故事和童话,培养学生渴求知识,明辨是非的能力;参观革命圣地、祭扫革命烈士陵墓,点燃了学生爱国的激情,诸多事例证明了我们布置“家庭生活作业”的有效性。
三、结语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我们开展布置“家庭生活作业”的探索,来唤起社会家庭、家庭对儿童养成教育的责任,改变过去“育在家庭,教在学校”的观念。学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主阵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探索适合儿童道德品质生成的方法,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勇于担当,不断探索。
作者:张会恩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庄镇钟家庄小学
关键词:研究生 创新 教育
一、 教育观念的创新
“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研究生教育规模偏小、体制不够稳定、理论不够成熟,因此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思想研究都比较笼统地纳入到高等教育思想中来进行,研究生教育思想也就相应缺乏自身的独立性。” 所以要在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突出它的独特性,首先就要在教育观念上有所不同,在培养目标上有所不同。
我们一直提倡也在切实的实现着我们的素质教育,但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素质教育它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而在以高考这种应试为主要方式的选拔人才的制度面前,素质教育的实施步履维艰,我们的大学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选拔的,同样我们的研究生又再一次通过的同样的方式进行选拔。在这种人才选拔的制度下,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如同标准零配件一样没有自我个性的学生。
研究生基本上是经过了近20年这种统一规格的教育,所以在他们身上看到创新的观念,创新思维,创新的能力难之又难。所以我们要实现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首先就要解决他们个性不强的问题。
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首先在观念上改变,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学生要恪守学校的规则要遵从导师的理念,在这种束缚下,很难有创新人才的出现。所以学校、导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自由,空间自由。最重要的是学术自由。其次就要在培养的目标上创新,研究生的数量并不是很多,所以学校、导师不可以用那标本式的培养方案去应对每一个学生,针对不同人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传统的条条框框要做减法,传统的统一标准要做减法。突出学生个性,给予学生自由有要做加法。
二、 教学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研究生教学中常用的是以老师为主的讲授法,老师备好课,把那些已有的知识在课堂中重新呈现一遍。毫无新意,何来创新。而采取互动式教学的方法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互动式教学又称交互式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采用专题讨论、辨论演讲、小组学习、社会实践等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教学理念。” 而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就要在课堂中真正的实现导师与学生互动。
互动式教学讲求的是互动,这是互动式教学的关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互动式教学的根本。导师们的首先改变唯我独尊的观念要放下身份,从心理上与学生们站在统一战线。研究生们因为年轻他们会有一些突发奇想有一些异想天开,而这些灵光一现的想法通常以导师们冰冷的眼神为结束。而真正的互动就在这如何对待学生的突发奇想上,导师们要给予研究生参与科研的机会,给予沟通说话权利导师们对学生偶然的灵光一现进行雕琢,自然而然的就能给学生一个施展个性尽显创新能力的舞台。我们尊师但不唯师,导师在指导教育学生时要因材施教,突出培养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张扬个性的平台,发现学生的突出特点,从而加以引导改造。所以摒除一言堂这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措施。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创新理念的教育,很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文章中把创新理念的教育归类到研究生的德育中,这种观点很符合教育规律,德育应贯穿于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导师们给予学生创新理念的教育就合时合地。国内外前沿课题的介绍、新兴观念的探讨、科研创新的机遇、危机这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到学生的观念中。这就达到了创新观念教育的目的。
三、 评价方式的创新
我们的研究生都是一考定乾坤,所以应试的技能对于他们来说,早已是熟能生巧,而我们要培养拥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就不可以用一张张的卷子来测评他们的创新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一套别出心裁的评价体系。
首先,导师的评价。以往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关起门来会说学生的优缺点,在外定是自己的学生好,想培养有独特视角的学生就要有严苛的导师,所以导师们及时的评价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创新及其重要,但我们避免导师们学生都是自己的好的心理,就要细化评价表,不能只让导师笼统的评价学生。例如要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没有做出成果对科研的过程进行评价,并且还要有书面的结果体现。
其次,院校的评价。一般的院校对于研究生的评价都集中于学生们所发的论文,当然论文是研究结果的重要体现。我们从文章的水平上就能看出研究生是否拥有创新能力。但在我国高等院校对论文的评判均是优秀者佼佼者奖励。例如很多院校都设有创新基金等。但这种只奖不惩的评价方式,普遍得到一个结果,那就是一方面有创新观念、创新思维的研究生不断的在进步,进一步将自身的创新能力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另一方面那些不努力安于现状的研究生们依然止步不前,他们仅把论文的发表仅仅当做完成任务,而不是自身价值的体现。依然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以上所述的这种现象在我国各等级的高等院校都很常见,所以想让研究生们的创新水平得到根本的提高,高等院校必须在保留原有的奖励制度的前提下加入惩罚制度,例如对于发表研究水平过低,创新水平过低的论文的研究生要直接实施惩罚,惩罚的方式可以因校因地制宜。如通报批评论文作者和作者导师、扣部分学分、延迟答辩、延迟毕业等。
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而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始于社会经济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要向前的大步迈进,科学技术的创新是中流砥柱,创新人才是根本。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是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的硬性要求,所以创新能力的培养必然是研究生教育的一大主题。
参考文献:
[1]许克毅,赵 军,等.研究生教育思想的反思兼谈研究生教育思想的范畴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8):9.
[2]王惠来. 对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的再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2,3
一、读书――打好专业基础
读书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朱永新教授曾说过:“一位教师如果不善于学习,不充实自己,一切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要说创新超越了,可能连最起码的底气都没有。”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深刻地指出:“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读书――丰富知识和理念的“源头活水”,不仅是为人师者的发展所需,更是教师的职业尊严所系。
教师读书,首先对学生是一种引领、一种示范。只有不断获取新信息,补充新知识,吸收新理念,才能“与时俱进”,及时把握教学的最新动态,及时掌握一些新方法,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激活教学活动。阅读生成智慧,智慧的教师才能有智慧的课堂。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就应该是一个善于读书、知识渊博的读书人。
语文教师要多读书,读好书。阅读经典是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除了经典名著外,语文教师还应该广泛涉猎各种知识,要关注美学、哲学、经济、社会、自然等学科的常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酿造最香、最甜的蜜,才能带领学生在语文的大海里自由遨游。
二、教研――充实专业内涵
教师在课堂上能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只是一个教书匠,要想真正在语文专业之路上走得更远,就要走上科研兴教的道路,以大胆务实的钻研精神充实自己的专业内涵。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更要有扎实的写作基本功,能以流畅的语言叙述自己的教育观点。写作是语文教师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阶梯,这个过程是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丰富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语文教师写作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写教育随笔、教育论文、教育札记、教育反思、教育博客等。另外,教师写作时,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写身边的教育实例,这样的写作才有生命力。
同时,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不但是教学的实施者,还是教学的研究者,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规律一脉相承,语文教师不仅要掌握教什么、怎么教,还要懂得为什么要这样教、怎样教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探索语文教学规律。众所周知,语文教师是教学第一线的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经常思考有关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与方法,这就是笔者所说的“研究”。教师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应该成为教学研究的主力军。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在这一方面,我校因地制宜地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让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教师沙龙”上分享他们的科研成果、成长心得、细节处理等,鼓励年轻的教师认真学习,快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反思――夯实专业素质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迅速成长,已经成为教育专家和广大一线教师的共识。教师对自己平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这是一条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理想途径,也可使广大教师从生活的喧嚣和浮躁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充实。
反思实际是对本质的追问,是教学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教学反思是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行为的反思、教学艺术的反思。通过反思,教师可以积累教学经验,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校本教研 教师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091-02
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内容,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那么,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应具备深厚的文化根底,先进的教育理念,追求学术研究的意识。笔者认为发挥校本教研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以课例研究为切入点,提高教师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即为研究主体,目标在于研究和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因此,在开展校本教研中,教师应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典型课例研究,经过反复研究,实际反思,把问题具体化、目标化,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如针对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问题,以数学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作为课例,开展“三阶段、两反思、行为跟进”的教研形式,“三阶段”指: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原行为阶段,关注新理念下课例的新设计阶段,关注学生获得的新行为阶段。“两反思”: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完成更新理念的飞跃;反思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完成理念向行为的转移。具体实施步骤:(1)计划准备阶段。学科组制定课例实施计划、时间安排、具体教师详细的措施等。(2)实验阶段。首轮研究,分为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馈,即上课教师自己独立设计,上研究课,学年组全体听课,点评,反思找出主要问题。二轮研究,仍分为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馈。不同的是先由试点教师围绕要研究的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其他教师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上第二次研究课,再反思,再进行第三轮……(3)撰写课例。由实验教师执笔,学年组教师一道参与,认真撰写课例,包括导言、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主要事件及策略、反思等部分。课例研究增强了教研的实效性,保证了教师能力的迅速提高。
二 以课题牵动校本教研,提高教师学术研究水平
在基础教育实践中,不同深度、不同层次的各种问题很多,把研究的问题课题化,组织教师广泛深入地探讨和研究问题,可以发挥教师自身研究潜力,推动教师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我校本着科研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的原则,组织大量的科研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研究氛围,教师课题鉴赏、微格诊断、系列擂台赛、教育辩论等交流方式,激发并释放了教师们的学术研究热情。从“十一五”到现在,我校先后承接了国家级省市级课题九项,其中国家级课题《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模式的研究》等五项课题现已结题,课题研究为教师创设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 建立全新的互助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共同发展
1.以教育论坛形式,促进教育理论内化
教育论坛形式可以让教育理论通过交流互动,实现对理论的理解和认同,达到理论与实践交互作用。我校组织每月一期的教育论坛,论坛主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形成自己特色的教研活动。我校确立了五种论坛形式:确定主题自由辩论式;确定主席交互问答式;教改前沿报到式;教育叙事式;教育感悟朗诵式。这五种活动形式展示了教师个人能力,凝聚了集体智慧,教师在不断碰撞、矛盾、感悟、理解和升华中受益,把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抽象的思想变得鲜活,教师的思维变得灵动,工作目标变得清晰。
2.以沙龙对话形式,提高教师文化底蕴
学习是提升理论素养、完善知识结构的有效途径,教学沙龙和读书沙龙则是为教师群体提供一个思维碰撞、理论交锋、实践交流的大平台。这些沙龙活动,促使教师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当作人生最精彩的部分。如采用定期向教师推荐书目,推出读书沙龙和教学沙龙内容,教师设计和完善和修改方案,形成全新的沙龙模式。教学沙龙:提出专题——搜集资料——专题讨论,发表见解——梳理观点——形成共识。读书沙龙模式:好书推荐——熏香品茗——探骊寻珠——校长书架。互动沙龙能分享经验、交流感悟、探究实验,从而形成共识。
3.以教学诊断形式,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
教学诊断是教师面对不同层面的优质课、精品课、常规课进行剖析、学习和改进的必要手段,便于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完善课堂教学。为此,可采取三种方式,即鉴赏式诊断(教师欣赏品味名家名课);对照式诊断(把自己的教学课例与典型课例进行比较,群评群议);反思式诊断(教师现场作课,进行二次、三次修改,达到最佳效果)。教学诊断丰富了教师经验,使教师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克服了教师的保守倾向。
四 构建开放式校本教研平台,优化教师专业素质成长环境
校本教研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自我封闭,完全在内部构建教学研究的平台,而应构建“大校本教研”体系,从学校管理者到一线教师需要以开放的心态,自觉参加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1.内引
参加市里举办的各种“开放日”活动,组织各科骨干教师到外省参加学习教研活动,并将先进学校的经验带回学校供大家研讨学习。
2.外联
通过与先进学校建立共建关系,共享信息平台,定期开展交流研讨,互助学习。还可以聘请教育专家来校讲学活动,和专家面对面交流,研究解决课改中遇到的新问题。
通过“内引”、“外联”构建一个开放的校本教研平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最佳成长环境。
五 建立新型的教研评价机制,引领教师向正确的专业化轨道前进
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是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改革,而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好坏同样也需要一种新型的评价制度。必须彻底改变以往只重视考试分数而忽视过程评价的方式,要淡化考试选拔与甄别功能,强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功能,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确立为:学习记录、教学设计、论文、教学反思、日记、体会、课改模式课、课题研究成果、开发校本教材、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校本记录、教学成绩等内容,并装入个人档案,全面衡量后将结果与个人评优挂钩,用教研评价机制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