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6 23:59: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出纳实训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内涵、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一)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主要是为教学、科研提供丰富的,多元化的教学素材,并以各种媒体形式,以多种展示方式组织,存储、管理,便于使用者查询、下载、应用等,主要包括多媒体素材(3D动画)、教学课件、案例库、试题库和相关文献资料等。教学资源库是伴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过程而形成的一种将资源合理积累、存储、使用的一系列网络系统。
(二)教学资源库的主要内容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内容范围很广泛,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即媒体素材、试题库和教学课件等。
1.媒体素材
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和3D动画类素材等。
2.试题库
试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的教育测量工具。
3.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是为执行一个或多个教学任务而按照一定教学策略设计的计算机应用程序,一般包含多种媒体素材。根据开发工具可以分为网页课件、PPT课件等。
(三)教学资源库的主要特点
教学资源库在很大程度上扩充了知识量,让学生以最快速、最便捷的方式在第一时间学习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因此,笔者认为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能增加课堂教学的知识总量
运用教学资源库能节省现有规定知识的教学时间,能在课堂教学中大量补充与课程相关的其他知识,扩充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2.能提高课堂教学知识传授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教学资源库,能提高教育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精确性,降低教学难度,使学生学得更快速、更直接;教学资源库里有大量的3D动画资源和微视频资源,他们可以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其次,利用教学资源库系统可极大地实现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和个性化,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学资源库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空间的灵活性,有利于学生自主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灵活有效地安排学习,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能充分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的信息共享,及时更新实训资料及各类素材资料;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教师实现探讨式交流或直接式双向交流。这些都是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下无法实现的。
二、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在《出纳实务》课程中的运用
(一)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在《出纳实务》课程中的运用
《出纳实务》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通过课堂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出纳实务教学内容传递或灌输给学生,即单纯强调知识传授,进行单向“填鸭式”课堂讲授教学,学生则是单纯获取知识,进行机械被动式的知识吸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主角,处于主宰地位,学生则扮演着听众角色,处于较被动地位。
在《出纳实务》课程的实训环节,多数中职学校专门建立了会计实训室,在实训室里,学生可以在仿真的会计环境中,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模拟处理各种出纳实务相关的会计事项,编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等资料。虽然能达到了一定的实训效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单纯地停留在手工记账程序上,实训单据较陈旧,专业教师更新一套实训资料所学时间较长;实训室硬件设备比较简陋、实验设施较落后,更新较困难;实训项目基本上局限在具体的会计核算上,对于与会计信息系统密切相关的先进的财务软件和其他最新的计算机系统等很少接触。
从考核评价体系上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要了解自己真正掌握知识的程度,只能通过教师课堂上提供的复习资料或单元测验方式进行,而这种方式的时间基本上都控制在教师手中,而且有时由于课时紧、课程内容较多情况下,时间测试的效果很难把握。这样,学生自测不及时,不利于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
(二)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在《出纳实务》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1.变更学习中心,增强中职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资源库的教学辅助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在家完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论坛讨论等多个教学环节的内容。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资源库的帮助下完全可以得以实现。比如:在点钞和反打传票技能模块,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微视频学习点钞和反打传票的基本技能,并跟着微视频的操作步骤完成相应的预习和巩固练习部分。在微视频内容里,视频的主角本身就是中职学生,一方面可以起到榜样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这就完全改变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学生简单跟着做的教学方式。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得以顺利实现,更贴近“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实一体化职教理念。
2.共建共享各类教学资源,提升专业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教学资源库是集各类教学素材为一体,囊括了众多先进的教学元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个教学平台。从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开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比如:采取翻转课堂的形式,行动导向的方式以及角色体验法等。把教学资源库作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度。教学资源库的建立,还可以促进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专业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的学习各类信息化教学软件的操作,借助各类新型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水平。再者,教学资源库平台可以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功能,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互通性,让全地区、全市乃至全国的专业教可以共同利用这些资源并及时更新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3.优化学生专业理论认知结构,完善学生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全面考核学生的出纳职业能力,笔者认为教学资源库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基于出纳实务实训的全过程,实行基本技能、学习态度、工作能力等多元化的考核评价内容,采用阶段测试、课堂观察、专题调查、问卷调查、实训报告、案例分析等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并结合校内教师评价、学生之间自评和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最终综合评价一个学生的多方面出纳岗位的职业能力。这比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仅看一份单元测验卷,完成一次综合实训作业效果要好得多。
三、教学资源库在《出纳实务》课程运用中的几点思考
1.资源库具体运用中,要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综合能力必须要全员参与
《出纳实务》教学资源库的构建是团队合作、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从社会企业的平台开发到教师团队的理论支撑,再到学生试用模式的具体演练。凝结了全体成员共同智慧的力量。但是,@个平台的运行和学生使用效果的跟进在短时间内是不明显的,因此,它需要一个长期调整和试用的过程。这就需要得到全员的共同努力,比如:软件开发人员及时更新教学资源库后台,适时清理资源库中的多余信息;中职教师对出纳理论知识库的更新,与时俱进地添加最新的出纳法规的相关内容等;学生使用平台的体验心得反馈;等等。
2.资源库具体运用中,必须切实加强双师型中职教师的队伍建设
绝大多数专业教师是从校门走出的大学生,尽管学历高,有些还取得了会计职称资格,但实践能力较弱,不了解企业的出纳岗位工作过程、内容、流程和具体工作任务,也不知会计职业出纳岗位能力需求,教学与实际难以对接。针对该问题可从以下方面解决。即:真正意义上实现“双师型”教师,鼓励会计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一则能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技能,学到书本和课堂中无法学到的会计工作技巧;二则获得第一手真实会计资料;三则能熟悉会计各岗位工作内容、过程、流程,具体任务;四则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便于满足最新会计专业教学的基本需求。
3.资源库具体运用中,必须及时更新教材的知识储备,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发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校本教材
一、技校会计一体化课程模式探索背景
目前,中小型企业对技校会计人才有较广泛的需求,然而技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却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究其原因是传统的会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学以致用,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均无法与各个会计岗位相适应。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融入企业,快速适应会计岗位,就应该改善传统的会计教学方式,因此走教学结合、融理论于实践中的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
二、技校会计一体化课程模式实施过程
基于教学理念的改变,会计课程按照会计日常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将实现三个“一体化”,即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理论与实训一体化、课程与工作一体化。
首先,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要将传统的教室、实验室、电脑室组合起来,根据会计特点分别组建手工账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财务系统实验室。其中手工账实验室集模拟实验凭证、账簿、报表、计算器、账册装订工具、点钞机、模拟财务章等财务部门专用设施,结合多媒体设备,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不同会计岗位、不同业务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的会计处理流程。电算化实验室包含老师服务器、学生电脑、会计电算化软件等相关实验资料与设备,可同时进行理论教学及电算化实操,也可以使用电算化软件进行单项会计业务的处理。财务系统实验室和电算化实验室大体相类似,但是对财务的电脑操作要求更加高,根据若干公司的具体案例进行综合实训与专项实训。
其次,即理论与实训一体化。主要包括手工实训、电算化实训、财务系统实训。
1、手工实训。这包括了两个主要的手工实训,即是出纳手工实训与财务会计手工实训。其中出纳手工实训包括了点钞练习、真假币辨认、支票的填制、银行本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等各种票据的填制,让学生较大程度上的模拟出纳的日常工作业务。再者,就是财务会计实训,根据一个企业一个月甚至一年的日常经济业务,从建账到填制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分类账、科目汇总表、总账,到最后出报表、财务报告,保证学生在熟悉会计业务每个环节的基础上,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
2、电算化实训。电算化业务操作的流程、电算化岗位的设置和不同角色的操作权限,包括总账与工资、报表、固定资产、应收应付账款核算等模块,都可以按工作流程和数据传递这条主线联系起来,通过上机练习详细讲解手工与电算化的异同点,让学生在完成一整套模拟实验的过程中明白其中的原理,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3、财务系统实训。通过该系统的学习,让学生熟悉并掌握期初建账、处理各种会计业务、登记各种账簿、成本核算、对账、结账、利润的分配及结算、财务报告的编制整个财务核算过程,通过对企业会计实务模拟实训,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企业经济业务核算。由于本门课程是新开的课程,很多东西都还在摸索中。因此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多与学生交流互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逐渐根据具体教学需要完善自己本门课程的题库、试卷、案例。另外,老师应在实训中帮助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学习。下面是财务系统教学的一个基本框架,老师课根据课程的具体教学任务来对下列各项实训重点难点的侧重讲解。
1)单项实训。分别对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存货、持有至到期投资及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和长期待摊费用、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财务报表分析、会计变更与差错更正各项目进行记账凭证的填制,熟悉并掌握对会计凭证的电脑操作。
2)综合实训。模拟一个上市的机械制造企业12月全盘帐的经济业务和模拟一个企业从组建期到成熟期的近四个月的经济业务练习。让学生模拟期初建账、处理各种会计业务、登记各种账簿、成本核算、对账、结账、利润的分配及结算、财务报告的编制整个财务核算过程,通过对企业会计实务模拟实训,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3)会计知识的学习。加深对会计理论,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有对会计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并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4)通过系统在线考试,使学生掌握本财务系统的全面操作,为以后的财务信息化操作奠定基础。
再者,课程与工作一体化。在设计本门课程时,也要安排该专业的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走进企业进行见习、实习,最大程度地融入会计实际工作中去。
三、技校会计一体化课程模式局限性以及改善办法
技工学校会计一体化课程模式是积极有效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首先,技校的学生通常学习气氛较散漫,学习兴趣不大,因此要最大程度上的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让他们乐于学,勤于参与,勇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出纳实训时进行点钞比赛,胜出者可以获得有意义的奖品,还可以创造机会让其中的优胜者去代表学校参加各种省市的比赛,让学生有欲望去参与,在愉快的比赛、学习氛围中得到锻炼。
其次,会计一体化课程模式系情景教学法是比较典型的一种,但其在会计教学中真正意义上的实施还有一定的难度,难度在于难以创设真实的工作活动情境。其一,如何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抓好课堂纪律,规范好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下学习到真本领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其二,企业会计资料的保密性使得该专业的学生真正接触到其精髓与关键也是难度比较高。
【关键词】会计;职业岗位;职业能力
会计专业实践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以实验、实训和实习等形式进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一般分为校内实践教学体系与校外实践教学体系两部分。校内的实践教学体系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根据会计工作过程进行手工仿真训练;二是在实训中心使用财务软件对各会计工作任务进行角色模拟演练。
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尽管也开设了诸如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以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的技能培养问题,但由于岗位情境的设置和职业氛围欠缺,学生在仿真环境中训练仅仅局限在一个课程内的动手.,不能将相关课程串联起来,变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生所学知识与实务操作训练缺乏融会贯通,影响了学生会计职业能力和职业态度的培养和形成。
校外的实践教学则是通过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或学生自己联系的企业进行会计实习,尽管校外的实践接触的是真实岗位情境,有利于学生尽快实现专业知识与实践的对接,但企业对会计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以及网络的畅通性要求高,学生很难接触核心业务,实习效果不显著。
一、会计职业岗位分析
会计实践教学要立足于会计职业岗位任务和工作过程分析,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职业性、综合性的会计专业人才,以满足中小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现时需求。
会计职业是通过对单位资金运动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加工、整理、传输,连续、系统、综合、完整地反映单位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并生成反映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所有者权益变动等信息,从而为会计信息需求者进行管理和决策提供客观信息,以达到实时控制现在,准确预测未来,做出正确决策的目的。企业会计职业岗位主要包括: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会计监督岗位、财务管理岗位。
出纳岗位业务、会计核算岗位业务是专业基础能力与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财务管理岗位业务,会计监督岗位业务是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实习报告、毕业调查、毕业论文设计是专业拓展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
二、会计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以上岗位分析,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依次为: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四个能力的递进过程。
专业基础能力:能够处理和管理出纳业务;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具有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技能。
专业核心能力:能够依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工作规范在会计核算岗位进行资产核算、权益核算、收益核算、往来业务核算、税费计算与申报、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编报等业务,具有在各岗位对各种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操作技能。
职业综合能力:注意体现在会计管理岗位、财务管理岗位和会计监督岗位。要能从事或参与会计信息管理、会计制度执行、会计人员管理、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要能胜任企业内部资金筹集管理、投资业务管理、收益分配管理、成本控制、会计报表分析和全面预算管理等工作;参与处理单位内部年度审计计划的编制、日常经济业务合理合法效益性审计、年度审计报告的编制等业务;协助处理社会中介机构签订审计约定书、编制项目审计计划、进行业务循环审计、撰写审计报告等业务。
专业拓展能力:能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就业签约,要具有毕业调查、统计汇总数据的能力;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调查资料完成毕业论文撰写。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四段式学训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上四种能力的培养采用校企联合的“四段式学训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来完成。“四段式学训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将6个学期划分为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专项核心技能训练、职业综合能力训练和专业拓展能力训练的四个能力递进的培养阶段。
第一阶段:认知会计岗位,进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完成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进行公共基础课、基础会计、会计职业道德与财经法规等课程的课堂实验教学。开展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流程认知活动、使学生对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完成过程及原始凭证的产生、传递过程有直观的认识,培养专业兴趣;分角色进行原始凭证编制与审核、出纳收付、记帐凭证填制与审核、记账汇总、编制报表的模拟训练,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核算程序,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出纳岗位以及总账岗位的基本操作技能。
第二阶段:掌握专项技能,进行专业核心技能训练。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根据会计工作基本规范,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如税务核算岗位进行税费计算及交纳;成本核算岗位进行成本计算与分析;总账报表岗位进行总账核算及编制报表等专业技能训练,各岗位进行会计电算化角色模拟训练;这一阶段是专业核心课程知识授完后,集中在某一时间段内完成的专业技能训练,它强调某一课程实务的连贯性和综合性,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
第三阶段,岗位综合应用,进行职业综合能力训练。根据会计岗位要求,在会计、审计综合模拟实训室开展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分岗轮岗实训、公司理财及财务报表分析实训、内部稽核技能及内控评价技能实训。本阶段应设置模拟公司,模拟企业会计核算过程和经营运作过程,使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明确经营活动的来龙去脉以及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进行会计综合、财务管理、内部稽核等岗位和部门的流转训练,突出其综合性和岗位流转性,实现课程间实践内容的衔接与贯通。培养学生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会计监督等职业综合能力。
第四阶段:工学交替,进行专业拓展能力训练。在校外进行预就业的顶岗工作,包括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调查、毕业论文等,学生在企业中进行真实业务操作,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检验,在顶岗实习中,重要的是对实习的监控。应与实习单位师傅一起,加强实习指导,定期开展实习巡视,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收集、归纳相关数据,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实际数据完成实习调查报告、毕业论文设计及撰写。通过实习完成工学交替,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养成良好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培养其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会计岗位的适应能力,为学生即将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四段式学训一体”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现了从初级的会计岗位认知、技能训练、岗位综合实训,逐步走向企业顶岗工作的递进式培养过程,在每一阶段中,按规定的能力培养目标和要求,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实践教学注重模拟岗位实训与真实企业环境的对接,实现职业能力的递进上升、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转换。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容.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会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1):268-269.
[2] 夏秀娟.高职会计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探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6):46-48.
[3] 刘欧,龙海雯.创新人才培养下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时代金融,2013(17):233-234.
关键词:会计 核心课程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设置。开设会计专业的高职院校很多,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依托水运行业优势,于2008年开设了会计专业水运方向。与其他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相比,起步晚、差距大,在教学过程中和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中发现现有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毕业生问卷调查和用人单位反馈情况
由于2010级学生尚未就业,因此仅对2011届(2008级)和2012届(2009级)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所处行业以物流和航运相关企业为主,占到33%和26%,其他行业如贸易、药品零售、建筑、服装纺织、餐饮旅游等都有零星分布。从企业规模来看,以中小企业为主。从岗位来看,出纳占46.8%,其次是会计(未细分具体会计岗位),占18.7%,除此以外,还有统计、库管、行政、销售、客服等。而且,在小企业就业,普遍存在兼任会计岗位和非会计岗位的情况。此外,未在会计岗位就业的学生,除了个别是兴趣原因,都是由于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
“在校学习期间掌握最好的课程”前三名是基础会计、成本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感觉学习难度最大的课程”前三名是税法、审计、中级财务会计;“工作后觉得对会计工作最有帮助的专业课(不一定是学过的)”依次是基础会计、税法、出纳实务、成本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财务管理、经济法、审计,其中出纳实务和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是没有开设过的。“对工作最有帮助的专业技能”依次是会计核算和报告、银行结算与往来、会计电算化、成本核算与控制、税费计算与申报、财务管理与分析。
而通过对相关行业、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部门和会计部门的访谈,发现毕业生初次就业,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等账务处理工作比较熟悉,但是出纳岗位的胜任能力不足, 涉税的会计账务处理和纳税申报更是适应能力薄弱。可以看出,学生和就业单位的反馈意见中,对于课程设置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
2 优化前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分析
2.1 专业核心课程时间集中,学生学习压力大 高职院校的学制通常为3年,以我院为例,学生从第一学期的第2周进校报到,接着进行3周军训,第6-19周上课。在校第1-2学期以公共基础课为主,专业课每学期只有一门,2008级第2学期才有一门专业核心课,2009级是第1学期和第2学期各有一门专业核心课。这样专业核心课主要集中在3-5学期,第5学期只有1-14周上课,期间还有双选会,第15周开始实习。此时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学生想要落实理想的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的心情更为迫切,上课缺勤率高,学习效果很不理想。这样学习专业课的时间都集中在了第3-4学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如果将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完整系统地讲授一遍,还要保证学生能懂会用,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
2.2 理论课时占绝对优势,实践项目和课时偏少 每门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课时在70-80%,占绝对优势。实践项目和课时的安排有两种: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有购置的相应的实训教学软件,这两门课的实践课就是软件练习,但是学生能操作的时间非常有限;其他的课程无配套软件可用,实践课时仅用于做习题或是案例分析。而单独开设的整周实训项目只有会计技能实训和会计综合实训,前者是做手工账,后者是会计综合实训软件操作。由于平时学习的大多是理论,要想在短短1周的时间内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是不现实的,结果只是忙着赶作业填实训报告。这样既不能使学生得到应有的技能训练,也模糊了学生对会计职业岗位的认识。
2.3 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存在一些交叉重复 例如:①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之一的基础会计,其内容逐年在增加,有些本来在中级财务会计中才会学到的内容,已经在会计基础考证教材中出现,以江苏为例,比如应收账款减值(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原材料的收发以计划成本计价,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的不同核算等等。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部分内容的交叉。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文章进行了探讨,需要相关任课老师进行协调界定。
2.4 重职业技能培养,轻职业道德提升 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是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但是高素质不能仅仅体现在高技能上,还要注重对会计人员遵守法律法规和坚持职业操守的培养。但是目前开设会计专业的院校中,单独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方面课程的很少,我院也没有此类课程,与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现实要求是很不相称的。同时,我院的人才培养计划中明确规定了取得会计证是毕业条件之一,而《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是必考科目之一,从学生的职业发展角度也需要。
3 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优化的依据和主要表现
要准确把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优化的方向,必须准确地界定人才培养目标,而明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依据专业所面向的工作岗位来进行。进行岗位定位时,首先要与高职教育层次相适应,不能抬高也不要降低;其次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不仅仅是面向初次就业的岗位,还要考虑就业若干年后能达到的预期岗位;对于会计这样成熟的专业,要考虑到依据学校特色与其他学校之间进行错位竞争。然后对某一财务会计岗位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可以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真正选择出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准确细致地定义职业能力提供基础。经分析确定,我院会计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定位是核算层岗位,预期岗位是中层管理岗。由于本项目立项是2010年8月,此时2010级的专业培养计划已经确定,所以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是从2011级开始实施的,并在2012级进行动态调整,主要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核心课程课程标准的优化。
3.1 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采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符合高职会计专业目标特色的、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会计专业所需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具备会计、财务管理、金融、审计、国际贸易、海上货物运输的实务与法规知识,系统掌握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有着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社会需求,能从事会计及相关业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2 专业核心课程学时分配和计划进程的变化 ①增加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与《基础会计》一起开设在第1学期,改善了专业核心课程过于集中在3-5学期的弊端。而且这两门课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授课时就直接选用了考证教材,学生在第1学期学完,第2学期复习巩固后期末就可以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得会计证是毕业条件之一,尽早通过,学生就可以更为有序地安排后续学习,不至于一直被这个任务牵扯精力。2011级学生第一次参加会计证考试的通过率为45.5%,可以看出这种调整是有效果的。②将《中级财务会计》调整为第2-3学期授课,因为该课程内容多,难度相对较大,原先在一学期内学完,看似各个内容都学了,但是掌握情况不理想。③将《成本管理》和《管理会计》整合为《水运企业成本管理》,并与《水运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协调,划分各自授课的内容界限和重点,避免重复授课。同时这两门课的授课内容也不再以工业企业为主,而是增加了水运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内容。这两门课和《经济法》一起,都安排在第3-4学期。④《税法》则安排在第4-5学期。这样调整以后,第5学期只有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安排一些与专业方向相关的专业选修课,比如海上货物运输、现代物流概论、水运法规概论等,帮助学生提前熟悉就业行业的主要业务,提高其综合适应能力。⑤同时,在第3-5学期分别安排了两周的实训,既有会计手工技能实训,也有会计电算化实训,通过对预置的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多家实习企业,涉及到不同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的运用。尤其是针对出纳岗位技能的实训,由于有关出纳人员应具备的有关货币资金的控制、管理、结算、核算及职业道德等内容分别在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课程中介绍,通过出纳实务软件的操作,可以将这些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的整合。
3.3 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的制定 课程标准是对某门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及教材编写与实施要求等要素的规定。与之前所用的教学大纲相比,两者的立足点不同,课程标准的立足点是完整的课程本身,在课程标准中,需要明确各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性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教材选用、教学建议、教学条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教学评价等内容,而教学大纲的立足点是教学过程,只要明确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以及课时分配和课堂教学内容即可,研究的范围相对与课程标准要小得多。目前,我院已安排专业教师对确定的专业核心课程编制了相应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依据,接下来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比如教学资源库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教材的编写等等。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2]陈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科教导刊2011年1月(上).
[3]刘斌,范洪军.论会计专业航运方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4]王信平.对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理性思考,新课程研究,2010年1月(中).
[5]王海波,刘志宏.基于岗位分析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探索,职教论坛,2008年2月(下).
[6]周文根,何杨勇.论构建高职教育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体系,职教论坛,2008年第4期.
【关键词】 会计岗位实训; 实训教学改革; 实训教学内容
一、加强高职会计岗位实训教学改革的意义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的要求,高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对于高职学生的教育,应侧重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会计岗位实训》课程正是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会计岗位的任职要求而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通过会计岗位实训教学,要求学生必须了解会计各个岗位。如出纳、应收、应付、薪资、固定资产、存货、总账报表等岗位的职责、工作任务、工作流程;熟练掌握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告等核算方法,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岗位工作的实际动手能力。可以说,会计岗位实训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实践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高职会计岗位实训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各会计岗位中处理问题、分析问题及动手操作的技能,实现会计教学与会计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为学生走向社会尽快胜任会计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二、目前高职会计岗位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岗位实训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然而,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会计岗位实训教学在实训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软硬件条件及教学考核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和问题,客观上影响了实训教学质量,不利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会计实训教学体系与实际会计岗位工作相脱节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往往只是从事某一个具体岗位的会计工作,如出纳、应收、应付、薪资、固定资产、存货、总账报表等岗位,岗位分工非常明确。然而现有的会计教学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相关的会计实训课程,例如:基础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会计手工综合模拟实训等,但是会计实训教学各个环节互相缺乏有机联系,没有形成有机整体,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上没有体现会计分岗的客观需求。如会计岗位划分、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限、各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财会部门各岗位间的关系等,在教材、教学、实训中即使涉及也不是很明确,没有形成体系,导致会计实训教学与会计实际工作相脱节,使得学生学完会计专业全部课程后,仍然不知道该怎样从事会计工作,也不知所学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应用,很难实现会计教学与会计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二)会计实训教材缺乏实用性、针对性,仿真性差
目前高职会计实训教材中所使用的经济业务资料通常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根据实训的目的、内容和要求直接编造,业务类别单一化和模式化,不能反映现实工作中企业会计核算时遇到的各种繁杂的经济问题,与企业会计实际操作存在较大差距,使实训失去真实感,缺乏实用性;二是完全引用企业一定时期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往往导致使用的经济业务缺乏代表性和针对性。同时实训中使用的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都是从商店直接购买,其格式与实训内容和要求存在差异性,需要在实训过程中不断加以修正,给实训教学操作带来诸多不便,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会计实训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分岗位实训操作
现在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内容,无论是基础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还是会计手工综合模拟实训,都重点强调“凭证一账簿一报表”循环流程,在实训教学中,一般每个参加实训的学生都配给一本教材、一套凭证和若干的账页和账簿,一个学生就相当于一个财务科,每个学生都完成相同的全套的账务处理,实训教学中缺乏具体的会计岗位分工,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限等内容,在实训中一般都不涉及。同时会计实训教学往往忽视会计查账和用账的技能训练,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均有待进一步拓宽。
(四)会计实训教学的软硬件条件均比较薄弱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逐步建设了会计模拟实训室,其实训教学多是在实训室进行,但是很多学校的会计实训仍然停留在手工阶段,没能做到手工会计模拟操作和电算化模拟操作的有效结合。这种偏重手工操作,忽视会计电算化模拟的教学现状显然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学生参加工作后仍然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来学习各种财会软件的应用。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实践环节却非常薄弱,缺乏实际企业的会计工作经验,无疑会使会计岗位实训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五)会计实训教学考核制度欠缺系统性
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管理较为松散,没有建立一整套实训教学的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与评价规范,对教学管理全过程缺乏动态有效的管理。同时会计实训教学考核制度欠缺系统性,教师对学生实训成绩的考核评价主要根据学生上交的实训课作业、实训纪律、实训报告来作一个综合评定,而学生在完成实训课作业过程中往往存在抄袭现象。这种偏重于实训结果忽视实训过程的办法缺乏科学性,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亦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职业技能水平。
三、加强高职会计岗位实训教学改革的思路
高职会计岗位实训教学改革应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围绕会计岗位需要,不断拓展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善实训教学的软硬件条件,强化教学管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训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岗位工作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一)以能力为本位,拓展会计岗位实训教学内容
首先,要更新会计岗位实训教材内容。实训教材中所使用的经济业务资料不应该完全由教师主观编造,应该来源于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经过教师的加工,剔除代表性较差及企业发生的特殊经济业务,确保数据前后的勾稽关系正确无误,才能作为实训资料,确保会计实训教材内容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仿真性。同时,实训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凭证、账簿和报表也要尽可能与企业实际以及所选择的经济业务相吻合,便于学生的实训操作。
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根据不同工作岗位(主要包括总账报表、出纳、薪资、固定资产、应收款、应付款、存货等岗位)安排设计实验单元,让学生深刻理解各会计岗位的划分,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限,各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财会部门各岗位间的关系等;同时根据能力要求综合安排实训内容,包括手工会计与电算化环境下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编制会计报表,整理会计档案等,做到从教学内容上保证学生对各会计岗位工作的流程及主要技能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二)以学生为主体,改革会计岗位实训教学方法
在会计岗位实训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原则,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技能训练要求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学组织形式应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环境仿真和角色模拟设计学习过程,实施分工轮岗制,让每个学生在对经济业务资料的加工处理过程中都有机会担当不同角色(如会计主管、总账、出纳、制单、仓库保管员、经办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广泛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参与式教学、情境模拟教学、解答疑难问题及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进行指导,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领会相关知识与理论的运用,培养学生运用会计信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融为一体的特殊功能,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学生完成手工操作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处理的优势,进行会计电算化模拟,从原始凭证的输入、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到会计报表的生成,通过会计电算化软件来真实再现企业的实际会计操作。如此不仅可以检验学生手工会计实训中实训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使教学更贴近现实,缩短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适应期”。此外,还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网络技术,将教学资料全部上网,这样,不仅可以把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还可以使教师与学生更好地交流。
(三)围绕实训教学需要,改善会计岗位实训教学的软硬件条件
为了不断提高会计岗位实训教学质量,各高职院校要不断完善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教学条件,从实训室的管理、实训资料的准备、实训财务软件到实训室的布置都要接近于企业实际,力争具备高度模拟仿真性和方便的教学功能,便于小组讨论和分岗操作,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促使他们尽快进入自己担任的角色,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同时各高职院校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增加专业会计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青年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训教学能力。同时可大量聘请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训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或“双师型”教师讲授的机制,以激发学生对会计实训课程的兴趣,提高会计实训教学的效果。
(四)以岗位要求为标准,完善实训考核评价机制
各高职院校不仅要不断完善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应以岗位要求为标准,建立科学的实训考核评价机制。教师可根据学生就业中各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其中过程考核包括学生操作的独立性及学习态度,组内成员互相评价等;结果考核包括提交会计档案资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个人的实训报告以及小组汇报情况等),对学生进行全面而有效的考核,来综合评价每位学生的实训成绩。这也要求教师在平时实训过程中注意多观察,多了解,客观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实训情况,力争做到公平、公正,这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耿保荃.论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改革[J].文教资料,2007(15).
[2] 王素珍.加强高职《会计实训》教学工作实探[J].内江科技,2007(7).
[3] 唐淑文.高职会计专业技能设计型实训模式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
[4] 张翠英,罗伟.学分制条件下的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6(11).
本次外出实习,部里安排我到xx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主要任务是协助各注册会计师到各街道进行查账,主要工作有编制工作底稿,查阅凭证,帐簿,报表发现问题,提出审计意见,进行现金盘点,资产清查,编制审计报告等。
本次外出实习,我感觉收获特别大 。第一 :收集了很多教学素材案例,在审计过程中,一旦我发现有对我以后教学有用的东西,我都会用笔记本记录下来。故此,这次外出企业实习,我做的笔记就有3本。我相信这些素材将会对我以,后教学提供很多帮助。本学期我讲授企业单项实训课程,在授课时就经常顺手拈来我外出审计中碰到的很多案例感觉教学效果很好。第二:了解目前企业会计现状以及他们在做帐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种种舞弊现象。第三:向注册会计师学习了很多知识,对于我在审计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我都会虚心地向xx会计师事务所的老师询问,对于我提出的各种轰炸式提问,他们都很耐心地给予回答。第四:近距离接触,真正了解到对会计人员各方面素质及要求,为我以后在讲授课程时对于授课内容如何有所侧重更有帮助。本次发言,张部长主要让我谈一谈目前企业对会计人员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知识.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会计电算化知识
本次外出企业查帐,我发现大部分企业已实现用电脑做帐,而且大部分企业公司都是采用金蝶财务软件做帐,少部分采用用友软件做帐。故此,我们应重点加强这方面知识讲授,让每位同学都能达到熟练运用这2个财务软件.既然是用电脑做帐,对打字速度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学生每分钟要达到40-50个字左右。
二,税务知识
本次外出企业查帐,我发现很多公司因为规模较小,只设有一名会计人员,会计人员可以说是一名多面手、做帐、报税等均是他的工作。所以,我们以后应加强税务知识讲授,尤其是税务实务操作练习,教会每会学生如何申请报税、计税、缴税、尤其是几个主要税种,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房产税等更要重点讲授。
三,出纳方面知识
由于我们的学生学历较低,很多同学毕业后只能担任出纳,故此,对于出纳工作主要职责(如登记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空白发票、支票印章)以及应具备技能(如点钞、计算器、辩别真假钞票)等应让学生熟练掌握。
四,财会法规知识
还有很多单位存在白条抵库问题,我到一个单位查帐,出纳有一张借条,金额为32万元,只有董事长一人签字同意,没有写明借款理由,时间已长达5年,严重违反财经法规关于不能白条抵库等明文规定。再比如现金盘点,很多出纳人员对于我们提出现金盘点,非常不配合,竟然说出“多了也是我自已的,少了也是我往里贴。”这样的话来,竟然把单位现金与自已钱包混在一起严重违反财会法规的行为来,有些固定资产业务没有工程合同,有些记帐凭证没有附原始凭证。比如我查到有一笔购买食品的费用7万多元,既无食品名称也无食品去向,无法证实该费用的真实性。所以,我们以后应加强这门课程讲授,让学生从现在起就树立起法律意识,熟练掌握《企业会计制度》、《现金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
年度工作计划(一)
20xx年在一如既往地做好日常财务核算工作,加强财务管理、推动规范管理和加强财务知识学习教育。做到财务工作长计划,短安排。使财务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的良好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特拟订20xx年公司财务工作计划:
一、参加财务人员继续教育
每年财务人员都要参加财政局组织的财务人员继续教育,但是11月底,继续教育教材全变,由于国家财务部最新公告:20xx年财务上将有大的变动,实行《新会计准则》《新科目》《新规范制度》,可以说财务部20xx年的工作将一切围绕这次改革展开工作,由唯重要的是这次改革对企业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参加财务人员继续教育,了解新准则体系框架,掌握和领会新准则内容,要点、和精髓。全面按新准则的规范要求,熟练地运用新准则等,进行帐务处理和财务相关报表、表格的编制。参加继续教育后,汇报学习情况报告。
二、加强规范现金管理,做好日常核算
1、根据新的制度与准则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业务核算,做好财务工作。
2、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处理好同其他部门的协调关系。
3、做好正常出纳核算工作。按照财务制度,办理现金的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努力开源结流,使有限的经费发挥真正的作用,为公司提供财力上的保证。加强各种费用开支的核算。及时进行记帐,编制出纳日报明细表,汇总表,月初前报交总经理留存,严格支票领用手续,按规定签发现金以票和转帐支票。
4、财务人员必须按岗位责任制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做出表率。
5、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个人见意措施要求财务管理科学化,核算规范化,费用控制全理化,强化监督度,细化工作,切实体现财务管理的作用。使得财务运作趋于更合理化、健康化,更能符合公司发展的步伐。
总之在新的一年里,我会借改革契机,继续加大现金管理力度,提高自身业务操作能力,充分发挥财务的职能作用,积极完成全年的各项工作计划,以最大限度地报务于公司。为我公司的稳健发展而做出更大的贡献。
年度工作计划(二)
财务部作为公司的核心部门之一,肩负着对成本的计划控制、各部门的费用支出、以及对销售工作计划的配合与工作总结等工作任务,在领导的监督下财务部各工作人员应合理的调节各项费用的支出,保证财务物资的安全;服务于公司、服务于员工、服务于客户,以促进公司开拓市场、增收节支,从而谋取利润最大化,以最优的人力配置谋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0xx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刻警示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财务部工作人员应在厂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制定对全厂其他部门的考核制度或者相关办法。我做财务工作已经好多年,深知20xx年公司财务部财务工作计划对加强财务管理、推动规范管理和加强财务知识学习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新20xx年财务工作计划最新20xx年财务工作计划。为了做到财务工作长计划,短安排。使财务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的良好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特拟订了20xx年财务工作计划。在国家各项财务法律、法规的监督下制定如下考核制度:
一、继续开展会计规范化管理工作,防范和化解操作风险。
在去年会计工作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会计规范化管理工作,提高会计核算管理水平,防范和化解操作风险。具体从8个方面抓起:会计基本规定;会计核算质量;会计报表质量;计算机管理;联行结算管理;会计档案管理;信用社网点管理及其它;会计经营管理。特别是会计档案管理历年来有所欠缺,每年的会计凭证虽然都归了档,但未按档案管理办法归类整理,需要进一步规范。
二、继续抓好增收、节支,进一步提升增盈创利水平。
紧紧抓住增收、节支两个环节,外抓收入,内抓管理,力争全年实现在足额提取应付利息,提高拨备水平的前提下,实现利润xxx万元,确保社社盈余和专项票据兑付全县信用社资产利润率逐年上升的目标。针对目标,制定出台《xx县农村信用社20xx年增盈创利实施方案》,围绕增收、节支两个环节进行了安排。外抓信贷质量管理,积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应收尽收。内抓财务管理,降低经营成本,特别要加强营业费用的管理,在确保个人费用的前提下,压缩公费用,确保专项票据兑付全县信用社资产费用率逐年下降目标。
具体抓好五项操作:
一是财务开支操作:对营业费用实行费用额和费用率控制,严格实行了“ 以收定支、先提后支、多收多支、少收少支、以率定额,超支自负”的费用计提开支原则,将费用控制在核定比例之内。
二是比例操作:即在费用开支方面针对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养老保险,待业保险金等按比例准确计提。对招待费、宣传费等要在规定比例之内节约使用。
三是预算操作:对培训费、会议费、修理费、电子设备费购置及运转费实行了预算制,做到了在具体操作中严格按照预算控制支出。
四是包干操作:对差旅费、邮电费、水电费、公杂费等我们结合区域实际和市场物价情况合理制定包干使用办法,无正当理由超出包干限额的社,其超额部分扣减个人费用。五是成本操作:严格加强了其他成本项目和营业外支出的管理,坚持按月监控,防止以其他名义列支。
三、继续做好信用社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工作,确保安全无事故。
在重要空白凭证管理上,今年我们还将继续加大检查力度,近年来,通过每年的序时检查,使得各营业网点对重要凭证使用,管理达到了加强,但此项工作不敢懈怠,20xx年5月份我们要组织人员对20xx年5月至20xx年4月的重要空白凭证领用进行了专项序时检查。从联社领回开始一直查到各社使用,逐项逐类凭证跟踪进行检查。同时要求信用社主管会计每月对所辖网点的重要空白凭证检查一次,每次检查认真登记《重要空白凭证检查登记簿》,责任明确。
四、继续规范股金,大力开展增资扩股工作
去年12月份,市银监局分局批复我县信用社自然人股入股起点为xxx元,法人股入股起点为xxxx元,投资股比例xxx%。入股起点的提高,给规范股本金带来了巨大困难,20xx年虽然开展了此项工作,但离票据兑付要求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规范。20xx年底投资股比例xxx%,还差xx个百分点, 需在一季内达到比例。20xx年要大力开展增资扩股工作,虽然20xx年底县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已达到xxx%,但如果按票据兑付考核办法,我县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还不足以兑付专项票据, 还需进一步加大增资扩股的力度,确保专项票据兑付时不受影响。
五、按标准开展信息披露工作。
信息披露工作直接影响到专项票据兑付工作,今年3月份之前,要组织信用社按专项票据兑付标准认真开展信息披露,具体对20xx年度的各项经营指标完成情况、股金分红情况、“三会”召开情况、利润分配情况等进行披露,将信息披露报告和信息披露表放于相关场合,以便广大社员和利益相关者能真实准确地了解我县农村社各项业务经营的真实情况。
六、配合职能科室,搞好统一法人工作。
七、开展新财务制度的培训工作。
八、做好其它各项财务工作。
1、搞好会计报表、项目电报的汇总上报工作。
2、做好重要空白凭证订购、保管、分发等管理工作
3、认真搞好全年各项财务制度和政策文件的上传下达。
4、做好信用社业务和微机操作的日常指导。
5、保证信用社日常会计核算的正确无误等各项工作。
6、认真编写财务分析和项目电报分析。
7、加强信用社无息资金管理。
8、继续做好信用社帐户、现金、大额支取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
年度工作计划(三)
一、制定岗位职责、完善业务操作规程、加强各项制度落实工作
1、制定信用社会计、出纳、储蓄操作规程
今年,我们财务科将按照新编财务制度和信用社日常会计、出纳工作实际,结合省联社下发的各项制度文件,制定出适用于我辖的会计、出纳、储蓄日常操作流程在财务管理和支付结算上,优化会计、出纳操作的各个环节,使各项操作统一口径,统一标准,让信用社会计、出纳工作真正步入规范化的渠道,切实杜绝盲目操作和操作方式多样化这一现况最新20xx年财务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另外,我们还着重抓一个试范点,由我们财务科牵头,现场指导,及时解决信用社在运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待规范化之后,再组织信用社会计、出纳人员进行学习和交流,从而,彻底统一会计、出纳操作流程,使信用社会计、出纳工作逐步向高效科学的方向发展。
2、建立信用社业务操作考核办法,完善奖罚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信用社措施落实力度,提高内勤员工业务操作能力,切实促进员工按操作规程办理业务,今年,我们财务科将全面建立、健全信用社业务操作考核办法,将日常业务和微机处理充分结合,加强内勤员工在制度落实上的考核力度,制定出详细的奖罚办法,以此来有效提高员工按规程进行业务操作意识,确保我辖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转和全年业务操作安全无事故,促进我县年底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
3、建立信用社内勤各岗位职责
为了使信用社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财会人员岗位职责更加明确,今年,我们财务科将依照市办精神,制定出《××县农村信用社内勤员工岗位职责》,职责中,对会计、储蓄、微机、出纳等内勤岗位制定出明确的权责范围,规定出各岗位的业务范围,同时在岗位职责中对各岗位的协同操作提出要求,以此,进一步规范了会计操作、统一了操作口径;提高员工的职责意识和思想觉悟,指导员工按权操作、按规定办理业务,提高了内勤员工的自律性
二、搞好信用社费用核定,继续做好信用社各项常规检查
1、科学核定信用社财务费用
信用社费用指标及各项财务经营指标核定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信用社全年目标计划的完成。今年,我们将按照上级行和联社办公会要求,认真测定、科学核算各项财务费用指标。为此,我们财务科将着重从三方面入手:
(1)以年终决算报表数字为基础,认真分析上年财务数据,合理核定当年各单位费用支出。
(2)组织信用社进行一次全年经营情况预测,并结合有关金融。
年度工作计划(四)
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越来越大,市场变化不好预测,我们将面临更加繁重的工作任务。财部作为公司的核心部门之一,肩负着对成本的计划控制、各部门的费用支出、以及对销售工作的配合与总结等工作任务,在领导的监督下财务部各工作人员应合理的调节各项费用的支出,保证财务物资的安全;服务于公司、服务于员工、服务于客户,以促进公司开拓市场、增收节支,从而谋取利润最大化,以最优的人力配置谋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xx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刻警示着我们。财务部工作人员应在厂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制定对全厂其他部门的考核制度或者相关办法。我做财务工作已经好多年,深知xx年财务工作计划对加强财务管理、推动规范管理和加强财务知识学习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做到财务工作长计划,短安排。使财务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的良好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特拟订了20xx月财务工作计划。在国家各项财务法律、法规的监督下制定如下考核制度:95、你的美丽我只能用植物人来形容:脸是"瓜子";腰是"杨柳";眉毛是"柳叶";眼睛是"桂圆";嘴是"樱桃";手是"莲藕"。
一、继续开展会计规范化管理工作,防范和化解操作风险。
在去年会计工作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会计规范化管理工作,提高会计核算管理水平,防范和化解操作风险。具体从8个方面抓起:会计基本规定;会计核算质量;会计报表质量;计算机管理;联行结算管理;会计档案管理;信用社网点管理及其它;会计经营管理。特别是会计档案管理历年来有所欠缺,每年的会计凭证虽然都归了档,但未按档案管理办法归类整理,需要进一步规范。
二、继续抓好增收、节支,进一步提升增盈创利水平。
紧紧抓住增收、节支两个环节,外抓收入,内抓管理,力争全年实现在足额提取应付利息,提高拨备水平的前提下,实现利润xxx万元,确保社社盈余和专项票据兑付全县信用社资产利润率逐年上升的目标。针对目标,制定出台《xx县农村信用社xx年增盈创利实施方案》,围绕增收、节支两个环节进行了安排。外抓信贷质量管理,积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应收尽收。内抓财务管理,降低经营成本,特别要加强营业费用的管理,在确保个人费用的前提下,压缩公费用,确保专项票据兑付全县信用社资产费用率逐年下降目标。具体抓好五项操作:
一是财务开支操作:对营业费用实行费用额和费用率控制,严格实行了“ 以收定支、先提后支、多收多支、少收少支、以率定额,超支自负”的费用计提开支原则,将费用控制在核定比例之内。
二是比例操作:即在费用开支方面针对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养老保险,待业保险金等按比例准确计提。对招待费、、宣传费等要在规定比例之内节约使用。
三是预算操作:对培训费、会议费、修理费、电子设备费购置及运转费实行了预算制,做到了在具体操作中严格按照预算控制支出。
四是包干操作:对差旅费、邮电费、水电费、公杂费等我们结合区域实际和市场物价情况合理制定包干使用办法,无正当理由超出包干限额的社,其超额部分扣减个人费用。
五是成本操作:严格加强了其他成本项目和营业外支出的管理,坚持按月监控,防止以其他名义列支。
年度工作计划(五)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系按照学院工作部署,圆满的完成了北迁大学城,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常规教学,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任务,全系教师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取得了显著的工作业绩和效果.展望20xx年,我系将严格按照学院的工作安排和要求,根据新的一年学院提出的发展目标以及我系的实际情况,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一)指导思想
以xx大精神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围绕学院20xx年总体工作思路,在认真落实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抓好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课程建设工作,努力实现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工作重点
1,教学管理工作
2,专业建设特别是课程建设工作
3,加强各项规章制度建设
4,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5,毕业生就业工作
6,学生管理工作
二,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完成各项常规教学任务
完善的常规教学管理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我系的常规教学管理工作运行良好,但在评估工作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为此,在新的一年,我们将一方面坚持计划,规划的规范性,制度性,减少弹性;同时,加强教学管理工作中检查,督促的经常性,持续性,有效性.
1,要求各任课教师根据所任教课程的特点,认真完成好各教学环节,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各项相关工作.
2,吸取迎评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建立,健全相关教学文件,加强档案建设与档案管理工作.齐全,完整,高质量的教学文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在新的一年将大力加强相关教学文件的建立,健全工作.如理论教学中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学档案,教案,教学日志,听课记录,点名册,作业及作业批改纪录等;实践教学涉及到的基本教学文件如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任务书,计划书,审批表,总结,实习/实训报告(含报告批改记录,报告成绩),实习/实训指导记录等都要建立健全,并在教学检查和期末评定中作为考核项目.
3,各任课教师应在遵循教学规律,坚持教学原则的前提下,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积极探索高职高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文化素质及专业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杜绝照本宣科.
三,加强专业建设,突出课程建设
1, 办学模式的探索
财务会计专业已经有了四届毕业生,在办学上有了一些成熟的经验,力争在20xx年形成关于高职财会专业的示范性办学模式;投资理财专业属于新兴专业,目前各高职院校尚未形成成熟的办学模式,我们应在此领域抓紧探索,尽早摸索出一套可行的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今后要继续加强该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争取尽快办出鲜明的专业特色.
2,20xx年上半年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论证涉外会计,金融与保险,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三个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可行性,并通过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对投资理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素质能力结构和教学计划等进行调整与修订.
3,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我们要首先抓好核心专业课程的建设,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进而推动专业建设的步伐.在20xx年,我系各专业课程建设的重心是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修订,力争尽快建立起科学的,完善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4,加强教学方法改革
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的提高.在新的一年,我们鼓励教师加强教学方法改革,推广案例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敢于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实践实训环节教学中,探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和现场教学方法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加强实践教学
一、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
(一)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含义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就是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它的实质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教学组织上一体化设置;讲授与操作等教学手段一体化实施;教室、实训室和岗位实习一体化配置;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能力要求一体化训练。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最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专业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是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特点,以专业职业能力及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实践环境的构建、工学结合的实践运作为重点,注重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学校、企业、政府紧密结合,创造真实(仿真)的学习环境,让学校教育与社会接轨、学校教育与企业接轨,使学生走出校门就具备岗位职业能力,真正实现“工学结合”“零距离”和“零适应期”的教学要求,从而实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型会计电算化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能否较好地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应关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过程的设计、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和一体化考评机制的构建等一系列问题。
(二)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课程体系通过行业调研和与行业专家研讨,社会对会计的需求主要为中小企业和事业单位会计、出纳、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等岗位,在建立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时要充分考虑市场环境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变化,结合会计工作任务的特点,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课程体系。具体包括:珠算技术与点钞技能实训;手工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出纳基本技能实训;电算化会计基本技能实训;手工会计单项岗位技能实训;手工会计混合岗位综合技能实训;会计电算化维护管理技能实训;电算化会计综合技能实训;校外实践培训;多证强化训练;顶岗实习。按照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标准,结合毕业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建立各门课程的质量标准。
(三)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环境与运作模式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是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情境式教学,传统的教室往往难以满足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要,因此,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最好场所就是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1.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学院实行开放式办学,让行业企业专家走上课堂,指导学生实训实习,投入资金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实训室建设方案制订和建设过程指导,确保实训基地建成企业化、岗位化、模块化,使学生在学校就能体验企业工作氛围,强化职业素养。目前我们已建成“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手工会计实训室”“纳税申报实训室“”财务咨询公司”等实训基地。制定《会计电算化专业校内实训教师岗位职责》,建立《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校内实训管理细则》,建立满足实训用的资料库、编写会计模拟实训指导书等,开发了仿真度高、职场氛围浓的虚拟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成,让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为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创造了良好条件。2.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始终把学生综合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养成放在企业、放在职场,同时不断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在重庆市涪陵水利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有限公司、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财瑞财务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正凯空调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场地的建成,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在校外实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学生进行会计电算化顶岗实习奠定了企业平台,也为“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与常规教学相比,顶岗实习教学学习场地在企业,学校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学生顶岗实习实行“双导师制”指导,明确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及学校指导教师的各自责任。针对顶岗实习学生,除保证每个实习学生有企业指导教师外,还安排足够的校内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管理。学校指导教师一方面要定期进行现场指导;另一方面要与企业指导教师进行沟通,使其加强对学生岗位技能的指导、答疑。学生实习期间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并定期写出顶岗实习报告。
(四)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技能,必须优化教学手段。我院教师从传统教学法中脱离出来,进行“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模块化教学”“案例教学”“顶岗实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初步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三层双轨六位一体”的开放式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即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岗位技能三个层次;手工做账和计算机做账双轨并行;单项岗位实训+混合岗位综合实训+技能竞赛+考证强化+校外培训+校外顶岗实习的“六位一体”。同时,我们创新了“教、演、学、练、做”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实现了“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定学、多证培养、教学做一体、理实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上方法,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课证融合,保证了学生顺利取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五)加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尤其重要。我院一是让教师“走出去”,即鼓励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或财务公司等机构兼职,为企业做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和税务咨询等;也让教师轮流到企业顶岗实践,开展产学研合作,为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提供支持;同时还鼓励专业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通过这些措施,来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双师队伍素质。二是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即聘请校外行业企业专家为学生授课、指导实践教学。
(六)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考评机制检验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效果,就是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以职业能力考核为要素,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与标准体系,主要包括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考核方式包括形成性考试与终结性考试两部分。形成性考试对于学生行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考核,包括作业、实训过程、实训结果、实训报告、单元测验、学习态度、进步系数等。终结性考试分为笔试和实务考试。(1)笔试主要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固化在试题库中,理论知识的试题库全部采用客观题。试题库按照教学大纲组建,题库系统可以通过对考核范围、难度系数、分值分布等进行定制的方式自动组建试卷并评卷。学生随时可以申请在机房参加考试。(2)实务考试主要针对课程教学目标中职业技能进行考核,主要包括学生珠算技术与点钞能力;手工会计基本技能;出纳基本技能;电算化会计基本技能;手工会计单项岗位技能;手工会计混岗综合技能;电算化会计综合技能;顶岗实习报告;技能竞赛;多证强化等方面的考核。评价标准分为优、良、中、合格和不合格几个等级。
二、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探索与实践的意义
“教学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为学生就业实习创造了条件,有利于落实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还能实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目标。课程教学从职业岗位的典型任务出发,明确课程的技能培养要求,采取“教、学、做”一体化进行“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让学生在真实案例环境中,体会到工作实际要求,掌握所学专业知识,掌握实际问题解决方法的要领。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完善了过去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了人才培养的目标。
作者:姜琴单位: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财经贸易系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职会计专业的就业现状及会计制度所面临改革进行的简要分析,提出了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必要性,并探讨了该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中职 会计专业学生 问题解决能力
一、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必要性
1.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需要
相较于高职、本科及以上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和就业情况的多样性,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较为明确,主要面向的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笔者在走访调查当地企业的过程中,听到了一些关于毕业生在公司中的真实现状-——一个在建筑公司当出纳的学生居然给企业开出了一张空头支票,一个在电脑公司上班的学生在盘点好库存商品后不知如何填写盘点表,一个在工艺品公司上班的学生在给企业报税时一脸茫然,无从下手……这些公司对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整体印象就是缺乏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笔者通过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调查进行分析,发现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提出了业务能力、职业素质、独立处理问题、自学等多种综合能力的要求。
2.会计制度、准则改革的需要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技术革新的飞速进步,知识淘汰更新的周期也不断缩短,会计改革亦是如此。2013年1月1日起,《小企业会计制度》停止执行,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中小企业的会计处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14年,财政部相继对《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第2号、第9号、第30号、第33号、第37号进行了修订,并了第39号、第40号和第41号三项具体准则。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政策变动,会计人员如果不进行自身会计知识的及时更新,如果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势必要被新形势所淘汰。
二、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途径
1.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因为解决问题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涉及相关知识,没有相应的知识作为基础,不仅很难发现问题,也缺乏分析问题的基础以及提出假设所必需的依据。在对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调查中,毕业生认为工作中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包括凭证编制、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纳税申报、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及其他专业技能。因此,笔者总结出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点钞与小键盘知识、出纳基本业务知识、凭证填制知识、会计核算知识、编制报表知识、成本计算知识、电算化知识、税收知识、财经法规知识等。同时,会计专业学生也需具备其他学科知识,如语数英等文化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电子商务知识、国际贸易知识等。这不仅符合用人市场需求,也可以为学生在会计问题解决过程中提供必要的知识关联。
知识经济时代已到来,学校应培养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使之养成通过多种途径来查询资料、利用多样资源去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会计专业学生可以经常浏览以下网站:中国会计视野、会计网、中华会计网校、东奥会计在线、凤凰财经等。同时学校应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进行图书借阅、期刊浏览,以开发学生的信息需求,初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此外,学校还应该组织各种特色的读书报告会、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汲取自己所需资源充实自己的知识面,为今后学习、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解决积累知识储备。
2.完善学校的实训环境
中职学生偏向于喜欢需要动手、接近实际工作的实操类课程的学习。因此学校可以适当、合理地加大此类课程的设置,在经费可行的情况下可以引进具有场景模拟形式的财务软件,同时完善教学所需的硬件,调动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解决会计问题的热情。一是开设手工模拟实验室,主要用于手工模拟教学,在实验室内应设置相应的会计岗位牌,如出纳、总账报表、薪资、固定资产、往来款、存货等岗位,以利于操作时的分工协作。同时,应模拟财务办公环境的设置,配备装订机、验钞机、印章等会计实训用具,以会计岗位为导向,同时设置银行结算、纳税申报模拟工作台,为学生提供仿真的职业环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通过与实际就业环境相一致的会计岗位体验,正面感受到了社会激烈竞争,不仅能起到验证和巩固理论教学的作用,还能有效地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有利于升华学生的会计职业情感。二是学校同时应开设电算化会计模拟实验室。这些实训环境的改善都能使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锻炼,无形中也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3.优化教材的内容设置
中职会计教学必须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不仅要考虑教学层次,而且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就业情况,调整教学侧重点。笔者发现目前会计专业毕业生中,少数成绩优秀的通过高考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除此之外,其他的毕业生有少部分集中在临海市的中小企业,从事与财务相关的小岗位,如负责出纳、统计、收银、仓管、基层办税等工作,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毕业生就业的岗位是不对口的,比如从事文秘、售货员、营销员等职业。
因此,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要依据就业岗位进行调整教学,因毕业生在出纳、仓管、统计等岗位就业较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这些岗位进行倾斜,对原教材相关内容作些补充、延伸,突出岗位的问题解决训练。例如,在讲解企业财务会计中货币资金的核算时,可以结合出纳实务进行扩充;在讲解存货的取得与发出时,可以结合仓管业务进行实操等。这样学生在解决实际会计问题时才会融会贯通。
当地的社会需求是中职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就台州当地经济而言,中小企业居多,而小微企业数量更是达到10万家之多。财政部要求2013年起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而台州中小企业数量如此庞大,就要求我们要在现有的课程中适当增加小企业核算课程,使毕业生一进入小企业就能上手做业务,提高解决实际业务的能力。
4.提升教师的师资水平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教师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从目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构成来看,绝大部分并非师范出身,其中,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占了很大比例,而从事过企业财务工作、具有一定实战经验的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因此中职学校要加强会计教师素养,提升会计师资力量。
《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要求,中职专业教师每2年必须有2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
因此,学校应积极与当地各类企业合作,开展交流,有计划地安排会计专业教师下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践。教师在参与实践中增长自身的业务能力,同时积累丰富的会计教学素材,使教与学更加生动,贴合实际问题的解决。另外,中职学校可以拓宽会计教师引进渠道,从会计师事务所、企业中选拔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担任学校的实训指导师,提高实训教学质量,使学生更易在实际经验中获得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适时更新会计知识,时常关注财经热点,给学生最新、最正确的会计信息,这样才能给学生的问题解决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关键词】 ERP沙盘 会计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
会计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会计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和理解会计,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仍然偏重于会计理论教学,而将会计实践教学放在辅助教学的位置。这与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不符合的。为此,许多院校设置了ERP沙盘课程,并将将ERP沙盘引入到了会计实践教学中。但是在利用ERP沙盘进行会计实践教学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一、什么是ERP沙盘
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缩写,即企业资源规划。它是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识别和规划个业资源,从而获取客户词单,完成加工和交付,最后得到客户付款。《ERP沙盘实战》是将进入该课程的学生组成若十团队,分别接管几个相同的若干个业,构成相互竞争的市场。他们得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为自己的个业制定规划,付诸实施。该课程整合了多个学科并通过模拟的方法将专业知识用于企业经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前沿性。在课程中,学生将进入场景担任角色亲身体验企业经营的完整流程,亲自操作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及其协同,亲验团队的力量和自己的作用。
二、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课程体系设置不利于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的展开。目前的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大多采用按学科型的设计体系进行教学,如设置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务会计、金融企业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和审计等专业课程。这种教学体系的设计可使学生对会计学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但在ERP沙盘的运用上却相当困难,因为许多课程都涉及到ERP 沙盘的相关内容,但却不完整,在教学实施中存在着困难。为了弥补传统教学课程体系的不足,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对会计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尝试,采用按岗位流程进行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如设置出纳岗位核算与管理、成本核算与管理、财产物资核算与管理、往来账款核算与管理、资本核算与管理、财务成果核算与管理、纳税申报与核算和财务报告及分析等课程。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较利于ERP沙盘的运用,将ERP沙盘的内容进行分解讲授与运用,可使学生一出校门就能对某一岗位有所认知。但却缺乏对会计流程的整体认识,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第二,实践教学环境不利于ERP沙盘的运用。实施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需要ERP沙盘教具、专门的实验室。一些高职院校可能由于经费的问题,无法开展ERP沙盘课程,因此无法实施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只能让实践教师拿着一本实训教程,口授完成会计实践的模式来进行会计实践教学。这种会计实践教学环境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善实践环境,部分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采用仿真会计环境,引入了ERP沙盘课程,在会计实践教学中按会计岗位进行了分步实习。这种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已有了极大的改善,但这种教学方法与模式对实践环境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一些硬件的支持,如专业实验室、专业的教学用具、配备计算机等。同时,对实践的学生人数也要有一定限制,要控制在40人左右不能过多。许多院校的实验室不能满足上述有关硬件或软件方面的条件,影响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的展开。
第三,实训教材不利于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目前许多会计实训教材是将某些企业的某时间段的真实的业务资料全部照搬,这种实训教材固然能对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有帮助,但某个企业发生的许多经济业务不具备代表性,使得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受到影响。再有这种会计实训教材使用后,学生的实践结果都是一致的,由于学生对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不感兴趣,造成学生对会计实践应付了事,许多学生会将其他人做过的会计资料照抄照搬,影响了会计实践教学的效果,无法实现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还有一些ERP沙盘实训教材,侧重于企业的经营运作过程,淡化会计方面的教学内容,或将会计部分的内容简化,都不利于会计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巩固。
三、改进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的建议
第一,合理设置会计课程体系。按照传统的会计课程体系设置,可让学生从会计理论上总体把握会计知识结构与会计业务流程,但这种课程体系缺少对会计岗位的介绍。因此,本文认为应在传统的会计课程体系中注入新的血液,加入会计岗位课程和ERP沙盘课程的设置,从而使课程体系设置更趋于合理化和先进化。如,在第一学期设置了基础会计和初级ERP沙盘课程,则在本学期末留有两周的时间,实施初级ERP沙盘会计实践,在实践中按基本会计岗位设置,着重进行出纳岗位和核算、审核与记账等会计岗位的介绍与实践,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掌握出纳岗位、会计岗位的基本知识、职责与工作范围;在第二、三学期设置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和中级ERP沙盘,也在学期末留两周时间进行中级ERP沙盘会计实训,实训中全面开设会计岗位课程,进一步介绍各种核算会计岗位、稽核岗位、总账岗位、报表编制岗位等的岗位职责与业务流程,并进行综合实践练习;在第四学期开设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和高级ERP沙盘课程后,同样在学期末留两周时间进行高级ERP沙盘会计实训,介绍财务主管的岗位职责与业务内容,让学生根据模拟企业的ERP沙盘实践产生的财务报表进行报表分析和财务管理的分析与决策。这样通过不同层次的ERP沙盘课程与相关的会计课程的结合,逐步地让学生通过ERP沙盘来掌握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济业务,并对发生的有关业务信息进行加工与整理,形成相关的财务数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据的产生、形成及运用,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
第二,改善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环境。为了让ERP沙盘发挥其为会计专业学生服务的真正目的,改善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环境,真正让学生感悟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与过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大ERP沙盘仿真模拟会计实验室的建设。引入不同的ERP沙盘,实施不同企业环境的会计模拟,如设置工业企业ERP沙盘、商品流通企业ERP沙盘、建筑施工企业ERP沙盘、金融企业ERP沙盘等多种形式的ERP沙盘。这样可以通过不同的企业环境的模拟来完善模拟会计环境。在ERP沙盘中要设置企业的外部环境,如工业企业ERP沙盘的环境中可设置税务部门、银行部门、审计部门、工商部门、保险部门、供应商企业和客户企业等多个部门,让学生感受到企业真正置身于社会的环境中,让其感受到企业经济业务发生的真实性。将企业的会计环境按岗位设置,如设置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稽核岗位、总账岗位、财务报表编制岗位等各种会计岗位。这种ERP沙盘会计实践环境需要将会计模拟实验室在布置和设计上都要有一定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充分发挥ERP沙盘会计实验室的作用,为会计实践教学更好地服务。其次,参观企业流程是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的有益补充。有了ERP沙盘仿真实践的感受之后,可让学生参观一些企业的实际业务流程,目前一些知名企业为了扩大宣传,均进行有关的企业流程参观。学校可借助这些公益活动带领学生感受真实企业的流程,在进行参观时,让学生感受仿真环境与现实环境的不同,让学生根据参观后的感受来反映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完善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
第三,完善ERP沙盘会计实训教材的编制。在会计教学中,可借助于ERP沙盘的操作来完成会计实践的教学,目前许多院校已将ERP沙盘课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因此,需要编制一些能将ERP沙盘与会计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教材,以完善会计实训教材的编制。在ERP沙盘会计实训教材的编写中,一方面可将会计岗位与ERP沙盘结合,另一方面要将会计业务的整体流程注入到教材中,这样既体现了按岗位也体现了按会计流程来完成会计实践。
第四,多渠道培养教师的实践业务能力。在高职院校中,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没有普及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强所造成的,许多教师未参加过会计实践,对实践中的问题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说服力。为了让会计实践教学真正发挥作用,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让教师参加ERP沙盘的培训。高职院校实施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教师必须要掌握ERP沙盘的运用,教师没有接触过ERP沙盘,就无从谈起ERP沙盘的会计实践教学。目前用友公司和金蝶公司等财务公司都开展了ERP沙盘课程的培训与竞赛,让教师参与这些公司的培训与学习,可以为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做好准备。其次,让教师参加会计实践。应当鼓励那些没有会计实践经历的教师利用假期或定期到企业参加会计实践,从而让教师本身对会计实践有整体的认知,这样才能在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做到胸有成竹。第三,让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设计ERP沙盘模拟会计实践流程。对于有实践经验的会计教师,可通过进行不同ERP沙盘模拟会计实践的设计,来提高其业务的综合能力,使其能从整体上把握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的方向,完善高职院校的会计实践教学。最后,让教师参加与会计实践相关的社会实践。会计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在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中,模拟企业的会计人员不可避免会与工商、税务、银行、审计等部门发生业务联系。因此,为了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应让教师多参加一些上述部门组织的培训与学习,或亲自到有关部门进行实践锻炼,从而增强其业务能力。这样的教师才能在ERP沙盘会计实践中,对学生组成的模拟企业与相关部门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有效的指导,更好地实施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
总之,将ERP沙盘运用于会计实践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只有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ERP沙盘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的效果,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服务,更好地完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阴丽美:ERP沙盘模拟与会计实践教学改革[J].会计之友,2009
(7).
[2] 贾宗武、王惠珍:关于提高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质量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8(7).
[3] 牛冬艳:ERP沙盘与会计实践教学[J].科技信息,2008(18).
摘 要 本文以《会计岗位综合实训》课程为例,在该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训任务,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把所学的会计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项目 任务 实训 能力
一、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会计岗位综合实训是一门独立开设的会计专业实践性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运用手工和计算机操作手段,对模拟会计资料进行分岗位综合实训,增强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感性认识,提高会计业务综合处理能力,树立分工协作意识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熟悉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提高会计综合实践能力。
在会计岗位综合实训过程中,以企业真实情况为背景,以典型经济业务为主线,通过从建账到日常会计核算、期末会计事项处理,再到编制财务报告全过程的模拟操作,不仅使学生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还能亲身体验会计主管、稽核、出纳、会计核算等各会计工作岗位之间的业务传递及内部控制关系,这样可以补充学习理论教学上没有讲到的实践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分析实践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提高学生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法,是基于探索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一种模式,其本质是既强调学习者的认识主体作用,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一种将工作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即按照工作的相关性来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不是根据知识的相关性组织课程内容。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学设计者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之中,即教学进程由任务来驱动,而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线性讲解,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采用相对开放的教学组织方式,以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
基于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相关课程,我院普遍在大二下学期开设《会计岗位综合实训》课程,该课程选用孙万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学生反映教材贴近实际,教学内容设计合理,难度适宜,尤其是毕业生对该教材赞不绝口,认为对实际工作有借鉴意义。该教材设计了八十笔经济业务,涉及了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成本计算、利润分配、税款缴纳等事项,涵盖了企业可能发生的各种类型的经济活动,原始凭证的设计仿真度极高,几乎和实际工作中使用的凭证一样,学生在参加工作后不至于手忙脚乱,能够较好的融入到工作中。
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评价,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进行讲评,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老师让我学”为“我要主动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和职业道德精神。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员设置
在实训中分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4名学生,分别担任会计主管、出纳、制单会计和记账会计,分组的要求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差的学生相互搭配、男生和女生搭配,避免有些小组实力较差,得过且过,不能完成实训任务。
(二)任务设置
首先把该课程的内容按照难易程度分成若干个任务,上课前把要完成的任务告诉学生,教师指出每个任务中哪些是难点、重点,可能出现哪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列出工作计划,会计主管分配工作任务,决定工作步骤,分配工作时间。
(三)任务实施
在小组实施任务的时候,教师要观察每个小组是否按照基本流程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对任务完成较慢的小组进行督促,确保所有小组在固定时间内都能完成任务。
小组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不能给出明确的“对”或“错”的答案,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在职业判断上更要鼓励学生更多的依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任务。在设计任务时可以故意设置障碍,迫使学生积极的面对困难;或者教师故意犯错误,让学生把辛苦完成的工作推到重来,可以锻炼学生承受困难的意志。在实际工作中会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好不容易完成的工作因为某个瑕疵或者领导的偏好导致全部否定,一切从头再来,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就无法继续完成工作。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可以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例如凭证的书写,如果有一点错误,必须要求学生马上重新填制,绝不允许乱涂乱画,敷衍了事,只有从小事做起,从基本功抓起,才能培养一个合格的会计人才,让学生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常在每个任务结束前由会计主管进行综合评价,从小组人员的工作到完成的任务要面面俱到,同时要求所有人员围成环形,会计主管向所有小组介绍情况。经过多次的训练,大多数学生在人多的时候都能够流畅的表达自己。
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完成任务节点后,每个人都要撰写书面总结,总结自己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如何解决问题,获得的经验和教训等,这样的总结在实训中至少有两三次并计入期末总成绩,学生很重视,这样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文字综合能力。
为了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要求学生保持工作桌面整洁,凭证、账簿、票据摆放整齐,工作用品如曲别针、大头针、胶水、笔等有序摆放,工作时产生的垃圾及时清理,离开工作桌时椅子摆放整齐。通过细节的训练让学生养成整洁的工作环境。
(四)岗位训练
在进行实训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岗位进行强化训练。例如出纳岗位,要求学生填制现金、银行凭证,能够根据凭证分别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按日结出、借贷方发生额和余额,每次任务结束时都要报送现金和银行存款的余额;学生能够按照任务要求填写银行结算凭证,严格按照《会计基本工作规范》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相应的账簿,发现错误及时更正,不让学生偷懒,让学生养成严于律己的工作态度。
对于制单会计、记账会计和会计主管也按照岗位进行强化练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综合评价
该课程评价方法多样,可以把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结合起来,期末考核的内容是任务的完成效果和质量,把任务细化为凭证、账簿、报表、分析四大项,每一项还有若干个小项。或者通过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根据小组和岗位的不同,分别就完成的任务进行专项答辩。
以上这两个方法比闭卷考试的效果都好,学生们感兴趣,在完成各个任务的同时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能够客观的评价小组其他成员,能够建立基本的职业道德,对毕业后从事的会计工作有初步了解。
三、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对于实训教学,大多数学生都非常喜欢,课堂气氛活跃,都积极主动参与,但是在完成任务的时候通常核算流程不流畅,任务分配不均匀,有的人干活多,有的人干活少,没有承担自己的责任。作为指导教师应当及时通知会计主管,指出存在的问题,要求马上采取措施进行改进,确保每个人的工作量饱满。
(二)实训教材的使用
实训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错误。作为指导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应及时告知学生,可以让学生提出解决的办法。当小组拿出解决方案后,教师要指出各种办法存在的优缺点,然后再选择一种最合适的处理方法。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找到解决办法。
(三)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水平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人为设立障碍,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学会主动学习,发挥学生团队的作用,进行适当的激励,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使学生得到提高。
在细节上严格要求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会计人才,使得他们在工作时忘掉学生的身份,全身心投入到任务中。
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目的,合理设置实训任务,控制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够置身在仿真的模拟工作环境中进行会计核算,把理论知识和实训任务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在实训中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职业道德精神。
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的建设任务。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专业群”建设成为高职院校实现特色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我院会计专业是省级品牌专业,并以会计专业为核心,以会计信息管理、审计专业为支撑建立会计专业群。从会计核心岗位的工作领域出发,探析高职财经类专业群建设的途径,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职院校专业群概念
高职院校的专业群主要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以及基本技能要求,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由若干个紧密相关或专业技术基础相同的专业组成的一个集群。专业群中的各专业可以是不同专业大类中的专业,也可以是同一专业大类中的专业。归为一个专业群主要需满足两个基本的条件:其一,,是否能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专业群中的各专业或专业方向所必需的实践教学;其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能是否共同拥有。总的来说,高职院校的专业群既要反映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又要体现产业变迁的最新要求,进而适应经济运行机制的最新变革。从这个角度讲,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专业群的概念可以表述为:以会计专业技术为依托,按照社会岗位的需求来开办的一些类似或者相近专业的集合。其具体专业有,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审计实务和财务管理等。
三、财务会计岗位群
高职会计专业群的建设应该以会计职业岗位为基础进行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会计职业包括的岗位主要有:出纳、核算、监督和管理等岗位,则相应的高职会议专业群也应该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设计。其中出纳和会计核算这两个岗位的业务能力是所有专业的基础和核心,而管理岗位则是综合能力培养的必须能力,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岗位则是拓展能力的主要依托。所以,各岗位的要求不同,相对应的专业也各有不同,如下表所示:
制定审计策略、对审计计划进行拟定、对审计程序实施、通过审计方法运用、对审计证据进行收集、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工作总结、撰写审计报告。
对实施审计所需资料能熟练收集;对审计程序、审计时间能熟练确定;掌握审计约定书的要素以及签订的方法;掌握审计整体计划及项目计划的编制;通过审计证据的收集,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掌握审计意见的阐述方法;能撰写审计报告初稿,协助相关人员完成审计工作;整理审计资料并对审计档案进行保管。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也是大前提,立足于中小型企业组织自身的业务和特点,和高职会计专业基于会计岗位的设计出发,高职人才的培养应具有实践和职业的综合特性,高职会议专业培养的学生的方向应该以中小型企业或者非营利组织等机构。其就业定位要求高职学生可能要具备一人多岗的能力,以适应中小型企业和单位的要求。所以,在专业设置上,尽可能的有交叉和替代性,这也就意味着,财会专业群的每个专业的学生可以交叉到其它岗位群中的岗位去工作。
四、结合岗位群的财务会计类专业群建设的途径
(一)构建“岗位、课程、证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会计职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技能、职业价值观与态度的要求,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入手,与行业企业合作,引入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和会计职业规范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规范标准组织教学,重组课程体系,规划课程内容,明确课程要求,探索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职业资格标准的一致、课程内容与企业最新技术发展的一致,使学历文凭与会计职业证书制度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按照会计职业岗位对人才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引导课程设置,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及实训教材,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共同制定教学考核与评价标准。在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训的同时,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要体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说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观念,使教与学双方实现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建设由行、企、校共同参与的师资队伍
以会计专业为核心,提高专业群内各专业教师教学水平与综合素质。把完善“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作为为重点,从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带头人建设、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几方面入手,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
首先,选好核心专业带头人,鼓励其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和海外培训,使专业带头人的行业影响力增强;其次,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推荐中青年教师参加国培和省培计划,推动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和资产评估师等专业资格考试,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三是,强化中青年教师到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大中型企业财务部等进行顶岗实践,增强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四是,在专业群建设中依照师资共建和共享的原则,聘请具有丰富财务经验的行业和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到制订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开发校本教材等工作中,建立兼职教师的长效机制,作为专业教学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建设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按照市场调研分析,借鉴国际会计认证标准,参照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专业技术标准,引入行业企业岗位职业标准。构建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培养出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修养,掌握出纳、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会计监督等岗位知识和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内容融入到《会计核算基本技术》、《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操作》等课程中,将会计专业技术考试内容融入到《初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企业纳税实务》、《初级经济法应用》和《中级经济法应用》等课程之中,将ERP资格证书内容融入到《会计电算化操作》等课程之中,实现课程与职业证书的对接。从职业素质、 职业能力、职业证书三个方面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会计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建设内容均包括:课程定位、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学习情景安排及学时分配、学习情境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方案设计、课程考核评价、教学实施条件和教学建议等项目。建设特色教材。并将课程标准、教学课件、教案、教学录像、习题集、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等课程资源补充完善,增加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自检参考指南,网上自测题库、技能训练库、考试题库、虚拟企业实践教学案例、案例精选(或选读)、其他教辅资源等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四)建设共享的实训基地
高职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训基础是必要的教育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素质的关键。建设财会专业群的实训基地要求以会计专业技能做为基本基础,对校园内外的各方面资源进行融合,建设一个综合性强的会计综合中心。其项目可以有,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手工实训室、审计、税收实训室、银行业务实训室等。通过共享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对设备进行整合,提高利用率,也节约办学成本。也可以在相邻各校之间协商共建实训中心,进行办学模式的创新和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11-16
[2]马必学等.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基本问题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