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7 15:09: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顶管施工技术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技术要点
一、顶管施工技术分析
顶管施工技术又可以称为非开挖管道敷设技术,这种技术下不用开挖地面层就能够穿越地面的建筑物以及地下的管线,因此与开挖敷设技术相比,更加能够节约投资成本、施工时间也会大大减少。与此同时,这种技术产生的噪音也很少、能够有效地减少粉尘,对城区的交通条件与环境污染与破坏都将降低,是一种真正的污染小、效率高的施工技术,正是顶管施工技术具有上述的优点,才能在市政管线工程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顶管施工技术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具体体现在市政工程施工环节的一些方面,下面我们将具体地分析下:首先是施工工序,我们以市政工程的给排水工程为例,这类工程中的排水管道直径较大、管道埋藏得也比较深地下土层挖过之后,就需要尽快进行支护处理。如果地下水位较高,那么就需要开展降排水处理工作,这就给给排水工程的工作增加了难度与工作量。顶管施工技术则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些技术虽然不能够全部取消这些施工环节,但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省去一些施工程序。其次是工程进度,顶管施工技术与传统的开挖管方法相比,能够有效地减少施工的工序、减小开方工程量与回填作业量,缩短工期的长度,确保在规定时期内保证质量地完成施工任务,减少对地面交通与环境的消极影响。最后就是管道的地基施工,顶管施工技术使用的是管道与土同体交换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减少管道的地基沉降、并降低对土层的打扰。[2]
二、市政工程顶管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明确了顶管施工技术之后,我们就来分析下这种技术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注意的要点,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下它的技术要点。
(一)树立正确的认识,清楚顶管施工的概念
实施这项技术之前,首先应该明确这项技术,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去除片面的认识,例如很多人都认为这种非开挖的顶管施工技术是在地表进行工作的,因此不需要挖沟,这是错误的认识,大多数管道施工都是需要进行开挖工作沟的,这种顶管施工技术只不过是微开挖,而并不是不挖沟,因此在实际施工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二)做好现场调查与勘查工作,做好准备工作
为了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市政工程顶管设计单位的工作人员要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与调查,从而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具体的调查与勘查工作内容如下:1、勘察施工现场或者是周围场地的地下管道网的情况,准确对水、煤气等管道进行现场的定位,分析出需要停止工作或者是需要搬走的管道,随后及时地用记号将其清楚地标注出来。2、调查施工现场的交通道路情况,主要是现场的路面人流、车流等情况,交通路口要设计交通指示牌,让专人指挥道路交通,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安排施工交通路线。3、将施工现场以及附近的排水管道的情况调查清楚,设计出最佳的排污水路线,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搭建临时排污管道,防止污水流入其他地方,造成污染。4、了解施工现场是否有建筑物或是桥梁等,减少管道施工对这些建筑物的消极影响,减少对其的破坏性。[2]
(三)顶管施工技术准备工作
接下来就是顶管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了,施工设计人员应在实地调查勘探之后,分析现场的数据资料与施工现场的技术条件,确定具体的施工技术、并展开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技术准备工作如下:1、了解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地貌情况,例如这个地方的含水量、岩石的性质、透水性等。对于土层中含有的砂石或者是岩层,设计人员都要对这些砂石或者是岩层进行分析、搞清楚这些岩石的基本情况,选择使用符合地质条件的地方实施顶管施工技术。2、分析施工地的地下水位情况,总结出规律,清楚地描述出水的来源、高度以及涨潮情况。3、掌握具体的施工技术的要点,例如水平螺旋钻进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顶管施工技术。
(四)施工路线设计工作
技术准备可以为施工路线的设计打下基础,按照设计好的平面图,利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标注出管道的路线与具置,计算管道的长度、工作井的位置、数量等。路线的设计过程中尽量地避开那些树木根茎等实物,避免与这些实物产生冲突。
(五)钻孔工作要点
钻孔关系着导向孔的轨迹,影响着管道施工的精密度,工作人员在平面位置要根据深度要求进行操作、开展定向的钻机工作,钻孔作业之前要严格检查导向仪,控制钻孔的深度与方向,确保钻孔的精确度。
(六)扩孔以及顶进施工要点
钻孔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开始扩孔工作,应该使用钻扩口对导向孔进行回扩工序,这个过程中要时刻保持适当的泥浆量,扩孔的速度也要控制好。导孔完成之后,进行最后的顶进施工工艺顶进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检查过后没有问题,再正式运行管道线路。
三、结语
市政工程顶管施工技术在城市的建设中十分重要,能够有效改善城市交通与环境问题,减少环境污染与交通堵塞,给人们带来更多便利。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顶管设计工程的施工技术,为市政建设作出贡献。(作者单位:廊坊盛翔道桥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关键词】顶管施工技术;市政;给排水;应用
一、顶管施工技术及优越性
(一)顶管施工技术
顶管施工技术是一种用于市政施工的非开挖掘进式管道铺设施工技术,具有噪音小、施工场地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及不影响交通顺利通行等优势。由于城市地下管道种类多、管道错综复杂,采用传统的开挖埋管法必然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和影响,因而提出了顶管技术―非开挖施工技术。非开挖技术是指利用微开挖或不开挖技术对地下管线、管道和地下电缆进行铺设、修复或更换的一门科学,具有经济、高效、保护环境、地面建筑不用搬迁、不影响交通等特点,是一种高科技且实用的技术。
(二)顶管施工技术优越性
与传统的开挖埋管法相比,顶管施工技术在施工工序、工程进度及管道地基施工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具体内容如下:
施工工序:以市政给排水工程为例,由于该工程中排水管道直径较大、管道埋深大,土层开挖后需要进行支护处理。如果遇到地下水位较高情况,还需要进行降排水处理,无形中增加了施工工序。尽管顶管施工技术不能全然取消这些施工环节,但一定情况下可以不采用某些施工工序,比如支护。
工程进度:与传统的开挖埋管法相比,顶管施工技术工序相对较少、开方工程量小、回填作业量小,使得工期长度相对短一些,有助于在规定日期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并降低对地面交通、环境过分影响。
管道地基施工:顶管施工技术由于采用的是管道和土同体置换的方式,与传统开挖埋管法相比,能够有效减少管道地基沉降现象,并减少对土层过分扰动。
二、顶管施工技术的适用范围
目前,国内的工业水平在不断提高,工业废水越来越多,新建的工厂也越来越多,那么需要铺设的排污管道也就越来越多,通过排污管道这些工业废水将进入污水处理厂。在铺设这些管道的工程中,顶管施工技术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通过不断地实践总结,其结果表明,顶管施工技术在铺设管道时主要具备以下几点优势:施工时不会导致工地地面建筑的拆迁,遇到地下管道时也不必重新设计,减少了设计者的工作量;施工不会破开地面,占用地表面积小,对人们的生活和道路交通影响小;机械是施工的载体,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还可以提高作业效率;然而有人担心地下挖隧道会使地面下沉,关于这一点顶管施工技术也可以完美解决,这项施工技术对周围的环境和建筑不会产生影响;在人们的印象中工地是很嘈杂的,但这项技术产生的噪音却很小,并且是在地底工作,所以噪音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不会出现干扰人们正常生活的情况。
三、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中顶管施工的应用
(一)顶管施工前的前期准备
前期的准备工作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现场平面布置。平面布置包括注水系统、管片堆场、自动控制室、弃土坑和起重设备等的布置工作。主推千斤顶、顶管机等顶进设备和始发工作井发射架以及下井扶梯设施的布置工作。第二部分是顶进管的进出口、后靠土体的加固工作。对顶进管进出口和后靠土体尽进行加固工作能有效提高顶管机出洞的绝对安全,在工作井洞口安装止水装置可以减少泥水在顶管机进出预留洞时的流失和触变泥浆在顶进过程中的压注流失。
(二)顶管井的设计
经常用到的顶管井结构一般是钢筋混凝土的,建造结构复杂繁琐。目前情况下,顶管井有两种类型,分别是接收井和工作井。其形状大部分是圆形、方形和矩形,受力性能最大的是圆形结构其次是方形和矩形。建造时,工作井与接收井按照一定间隔来进行布置,间隔距离和设计井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施工完成后按要求进行检查井的施工工作。
(三)工作坑
工作坑需要各种机器设备相互配合工作,先要采用先进的仪器检测工作井情况,然后根据情况实施方案,开挖基坑机器和管线设备需要配合好才可以把工作处理好。有的施工地方需要进行铺层,砂垫层的工作对于巩固地基很重要,各项步骤需要按照流程进行。对井壁的处理工作也很重要,它应用模板组装形成系统,为避免其他施工问题影响模板系统,需要把模板系统和井下脚手架分开。
(四)管口防水
保证顶管道正常作业,需要在工作井口预留一个跟管口相比较大的口,当市政给排水工程完成以后需要对原先预留的洞口进行封闭,这样不会影响管道的工作。也可以在其他施工中应用洞口止水的方法,这样可以改善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在顶管作业中.进出洞流程非常重要,这个环节出现问题对整个施工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四、顶管技术施工要点
(一)将触变泥浆压入到管道外壁形成一个泥浆套,以此来减小管外壁和土层间相互作用的摩擦力。摩擦力减小的幅度与泥浆套环的形成好坏直接相关。泥浆套还具有支撑作用,可以通过减少粘土坍塌来控制地面沉降。一般顶管机头尾端的压浆工作需要与管道顶进工作同步并且及时跟踪补充中继间、中间管节处所需要的泥浆量。通过采用上述压浆的施工方法,可以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
(二)进行顶进工作时,严格按照设计路线实施。超提刀和千斤顶的结合能进行纠偏的工作。为保证顶进轴线不偏离设计轴线,需要对顶进轴线进行相关的测量工作。每次顶进入节混凝土管时就需测量1次。为保证测量具有较高的精度,对测量控制点进行多次检测。以便及时控制相邻管间错口在15%的壁厚以内,竖向偏羞稳定在30~40mm以内。
(三)在顶管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作井预留洞口一般均会大于管外节径以保证管子能够顺利的出洞。一般会采取洞口止水方式进行顶进时间隙的封闭工作。有关研究者在沉井制作时,采用一个10毫米厚的钢法兰和钢板以及16厚毫米的橡胶法兰来进行洞口止水的工作。此方法不仅阻止了地下水和泥沙进入工作井,还节约了材料-使用过的压板和橡胶法兰可以再次回收利用。
(四)进出洞,顶进中遇障碍物后的处理以及风化或者是微风化地质的处理也是顶管工程中决定施工质量的关键工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既要提防泥沙的大量涌入和塌方以及管道顶进方向的准确性,又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给出解决障碍物的技术方法,还要钻研相关地质钻探资料,为处理中分化和微风化的地质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顶管施工技术作为市政工程常用的一种施工方式,为了保证地下管网规划与施工质量,相关人员必须分析与掌握市政工程施工中顶管施工技术要点,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这些关键问题。除了文中提到的一些施工关键点,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及设备先进程度等内容都是影响管道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施工单位应从各个方面分析与控制市政工程中顶管施工技术和工艺,全面保证地下管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凌三福,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顶管技术的应用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2):206-207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污水管顶管;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分布于城市每一个角落,是保证城市地面水及时排除、防治城市水污染并使城市水资源保护得以良性循环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其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管道内表面光滑,密封性能好,施工安全性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区域周围环境或者影响很小,施工场地小、噪声小、作业深度较深等优点。但是,顶管施工周期较长,工程造价昂贵,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质量控制,保证施工技术工艺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从而达到市政污水管施工的顺利实施。
一、市政道路排水工程顶管施工技术概述
1、顶管施工技术简介
顶管施工技术是一种专门用于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的非开挖管道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其优点是施工速度快,管道内壁较光滑,因此管道的密封性非常好。此外,该技术的安全性非常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很低。但是顶管施工技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顶管施工的周期较长,相比其它施工技术工程造价更昂贵。目前来讲,污水管顶管施工技术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其施工工艺及方法也是层出不穷。
2、顶管施工技术原理分析
顶管施工技术是一种比较新型的管道施工技术,它能够在不开挖地面的前提下,仅通过沿着垂直方向开挖一个施工工作井,然后应用液压千斤顶将水泥注入到地下。该技术主要是应用地下管道间中继站以及主顶
油缸等方面的作用力,从而将设备从井内推至地质层,与此同时,随着排水管道紧随顶管顶进的设备进行埋设,便实现了泡水管道的非开挖铺设。
3、顶管施工工艺及流程
就目前来讲,我国常采用的顶管施工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开放型顶管施工方式以及密封型顶管施工方式。其中,密封型顶管施工方式是应用的最为广泛的,密封型顶管施工技术又可以细分为泥水式推进法、泥浓式推进法以及土压式推进法。下面就密封型顶管施工技术的三种推进法进行介绍。
3.1泥水式推进法
通过使用刀盘掘进机对正面压力进行平衡,通过调节循环水压可以起到平衡地下水压的作用。该推进法的优点是能够保证施工过程的延续性,因此,该施工工艺速度非常快,此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对地表的沉降作用较小,因此不需要对地基进行任何改良处理。
3.2土压式推进法
通过向工作切削仓投入一定比例的混合材料,从而起到平衡地下水压以及正面土压的作用,和泥水式推进法不同,土压式推进法不需要泥浆泵等输送设施,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造价;此外,土压式推进法不需要对泥浆进行特殊处理,因此简化了施工步骤。该方法的掘进机能够同时选用单刀或多刀平衡掘进机,其施工管道的直径一般在1.0-3.0m之间。
3.3泥浓式推进法
泥浓式推进法主要采用二次注浆处理方法,不仅降低了掘进机与地层间的阻力,而且能够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及时排出,保证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泥浓式推进法比较适合运用于排水管道较长的城市排水工程施工中。在该工艺施工过程中,通过将底层下的废弃物分成两部分,然后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将其运出。因此,泥浓式推进法的应用范围较前两种更广,它的施工管道直径一般在0.7-2.5m之间。
3.4顶管施工工艺流程
管材制作调试顶进设备安装吊装机轨道安装洞口之水圈连接各种电缆顶进开始出泥回收千斤顶各种管线的拆进第一节管材的吊进安装管材接口中继间顶进管道的最后贯通置换泥浆拍泥线以及各种电缆的拆除注浆口的封堵洞口的接缝处理管井的彻查闭水实验路面恢复。
二、保证顶管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1、穿墙止水
为避免地下水和泥土大量涌进工作井,在穿墙管内事先填埋经夯实的黄粘土,打开穿墙管闷板,应立即将工具管顶进。此时穿墙管内的黄粘土受挤压,堵住穿墙管与工具管的环缝,起临时止水作用。当工具管尾部接近穿墙管而泥浆环尚未进洞时,停止顶进,绕盘根,表轧兰,再借助管道顶进的顶力,带动轧兰将盘根压入穿墙管环缝。盘根压得不宜过紧,以不漏浆为宜留下一定的压缩量,以便盘根磨损后再次压紧止水。
2、顶进阶段的测量和纠偏
2.1 测量与放线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施测污水管线的中心线和高程桩。根据中线控制桩用全站仪将顶管中线桩分别测设在顶管工作坑的前后,使前后两桩互相通视,并与管线在同一条线上。顶管工作坑内的水准点由坑上一次引测,经过校核,误差不得大于±5mm。每座顶管坑内设2个水准点。
2.2 顶管测量与纠偏
在顶第一节管时,以及在校正偏差过程中,测量间距不应超过30cm,以保证管道入土的位置正确;管道进入土层后的正常顶进,测量间隔不宜超过 300cm。常用的纠偏方法有以下两种:
2.2.1顶木纠偏:偏差大于 2cm时,在超挖纠偏不起作用时采用。用圆木或方木的一端顶在管子偏向的另一侧内壁上,另一端斜撑在钢板或木板的管前土壤上,支顶牢固后,在顶进过程中配合超挖纠偏法,边顶边支。利用顶进时的斜支撑分力产生的阻力,使顶管向阻力小的一侧校正。
2.2.2 千斤顶纠偏法:方法基本同顶木纠偏法,只是在顶木上用小千斤顶强行将管慢慢移位纠正。
2.3 泥浆减阻措施
为减小后座顶力,利用工具管尾部的压浆孔压入以澎润土为主的泥浆作减阻手段,可把管壁摩阻力减到 1.0t/m2以下。顶管进入接收井的预留洞时,其允许进洞误差平面为±10cm,高程为±8cm。要求是相当高的,为确保顺利进洞,应提高轴线测高精度,特别是把轴线设至井下时尽量减少精度损失,在确认进洞无误后,在接收井内做好接收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接收平台的搭设等。
2.4 接 口
接口是顶管工程的关键部分,保证做好接口部分是顶管工程成败的关键,因此对组成接口的每一部分都必须严格遵照有关规程的要求逐一分别严格制作。顶进前必须在现场作试安装,对不合格的混凝土成品管应予以剔除。
结束语
随着我国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顶管施工技术得到飞速地提升和发展,尤其是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中起到了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有效地降低对附近城市构筑物和道路、管网的影响,彻底解决管道埋设施工中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道路交通的堵塞等难题,尤其对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地面建筑物众多、地下管线复杂的城市来说尤为重要,是一种安全、环保、高效、经济的施工方式。因此,对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污水管顶管施工技术进行深入总结分析是具有一定必要性的。
参考文献
[1]江东胜.浅谈顶管技术在市政污水管中的应用.中国科技博览,2011(08):133.
[2]剑.探讨污水顶管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市政工程,2010(23):14.
[3]张凤青.探讨城市污水顶管施工技术要点与控制.科技论坛,2012(22):60.
[4]吉金凤.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污水管顶管施工技术[J].中国行技术新产品,2010,(3):85.
关键词:顶管 施工技术 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顶管施工技术与一般开挖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1. 1 从施工时对社会生产和群众生活正常秩序的影响来讲,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在顶管施工中,变平面交叉为立体交叉。因为在地面下层进行穿越施工,与地面明开挖施工相比,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房屋拆迁或对周边房屋进行加固,避免了对现有交通道路的阻断或修建临时便道,同时也避免对各类管线的迁移和维护。因此,在顶管施工期间,对社会生产、交通运输、群众生活的影响可以降低到最低程度,有时还可以完全避免这种不良影响。
1. 2 从对周围的环境来讲,则非常有利于环境保护。在对地面进行明开挖敷设管道时,很多时候需要进行房屋拆迁,修建交通便道,对相关管道实施迁移等等,这些都会产生噪音、扬尘和泥浆水,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而采用顶管施工方案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了施工时噪音、扬尘和泥浆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受周围群众的大力支持。
1. 3从施工工程资金投入上来讲,将大大节省工程投资。单独就施工方法而言,顶管施工要比对地面明开挖成本可能要高,但是进行综合比较,对地面明开挖敷设管道要进行的房屋动迁和维护、生产单位的停产、修建临时交通便道、各类管网道的迁移维护等等,费用就会很大。因此,采用顶管技术施工将大大节省造价,经济效益将是非常明显的。
1. 4 从工程的质量和使用期限来讲,将非常有利于工程的质量控制和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顶管施工时对管壁土层扰动很小,管道的管节间也不易产生断错变形,因此管道使用寿命将大大优于开挖法埋管。
2、顶管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2.1在施工前期要加强现场勘查与调查。为了确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设计单位工作人员需要进入施工现场勘察与调查实际情况,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具体勘察与调查工作包括以下内容:一要勘察清楚施工现场或邻近施工现场地下管网情况,对给水、煤气、通讯、电力等管道进行现场定位,并严格分析那些管道需要停止工作或搬走,之后将其清楚标注出来。二要考察施工现场路面车流、人流等交通情况,必要时在路口设计交通导向牌、安排专人指挥,并根据道路交通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路线。三要清楚掌握施工现场及附近排水管道情况,规划与设计最佳排污路线,必要时还可搭建临时排污管道,避免施工污水流入其他位置。四要如果施工现场有桥梁或其他建筑物,设计人员一定要摸清楚桥墩、桥台基础、建筑物基础桩等情况,避免管道施工为其带来破坏性影响等等。
2.2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要加强施工技术准备。经过系统而周详勘测与调查后,设计人员应分析相关资料信息得出施工现场的一些施工技术条件,并根据勘察情况与技术分析确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一要掌握施工现场地质情况,比如,含水量、透水性质等。如果土层中含有砂层或岩层,设计人员则需要进一步摸清砂层及岩层具体情况,然后选择符合地质条件的顶管施工技术。二要分析与总结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并将其来源、水面高度及潮汐情况清楚描述出来。三要掌握各种顶管施工技术的相关要点。比如,水平螺旋钻进法、微型隧道施工法、水平定向钻进施工法等施工方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施工工艺和程序,设计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顶管施工技术。工作井位置应考虑足够的施工场地,良好的交通条件,并要与周围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工作井施工时对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沉降影响。预留距离的大小应根据工作井深度、施工方法、地质情况、周围建筑物的结构,按照有关规范进行计算确定。在设计施工线路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尽量使其避开树木根茎、建筑基础、桥台桩基等实物,严格设计施工线路,避免与其他实物产生冲突。另外,如果顶进深度范围内土层较为复杂,施工人员会同设计人员商议是否降低或抬高标高,避免为施工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2.3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在导向孔轨迹设计与施工时要加强管道施工的精度测量。完成测量放线工作后,施工人员便可以在管道平面位置按照深度要求操作定向钻机作业。钻孔作业前,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检查导向仪,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钻头深度与方向,避免产生较大误差。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钻压突变、扭矩、泥浆漏失等情况,施工人员必须及时采取处理措施,确保导向孔的精度。并且,设计导向孔轨迹时设计人员必须综合考虑现场地质情况、地下管网布置及其他障碍物布置状况,在此基础上才能确保轨迹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导向孔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便可利用钻扩口对导向孔进行回扩工序。进行回扩工序时,应始终保持适当的泥浆量,并根据实际需要合理控制钻进速度,以便排渣。回扩工序一般分为几次完成,并在最后一次中采用挤扩式钻头,以便使孔壁定型和稳定。在顶进施工时,应严格注意以下内容:顶进时,顶铁上不准站人;顶进就位后,应立即回复施工线路;顶进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必须对管道线路进行全面修整与巩固,并进行相关实验。待一切无任何问题时,管道线路便可以正式运行。
3.顶管过程中的应急处理
3.1对于较大的偏差,要进行全面排查。要切实查出导致偏差的原因,然后分次纠正,多调整少纠偏;对于超出限定范围的偏差,要立即停止顶进,查明偏差原因并采取纠偏措施,纠正后方可继续顶进。
3.2对 0.5°以上的大动作的纠偏尽量避免。如发生时,也应争取在非重要地段进行纠偏并加强观测次数。纠正偏差后,如无折角变动必须停止顶进,设备检修部门应立即对电路及液压管道进行检查,查明故障部位和故障原因,将轴线偏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3合理使用调整纠偏工具。顶进时,可通过调整纠偏千斤顶来纠正偏差,如果顶管左则千斤顶采用左伸右缩方法,反之亦然,如果高程与轴线方向同时发生偏差,首先对偏差较大一方进行纠偏。
3. 4 洞口止水的处理。顶管工程中,为了使管子能顺利进、出工作井及接收井洞口,井的预留洞口要比管节外径略大些,顶进时此间隙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止水封闭,否则地下水和流砂就易从该间隙流到工作井内,从而造成洞口上部地表的塌陷,甚至会造成事故,殃及周围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同时也有利于顶进过程中出、进洞口时压注的泥浆不流失。
3. 5 顶管施工安全控制。要抓好管道通风, 采用防爆型电器,加强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保护,尤其是沉降控制。
结语:综上,本文通过对顶管施工技术的优势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顶管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及应急处理措施,切实对于提高当前顶管施工技术水平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奋涛,汪润青. 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顶管施工技术[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19)
[2]李晓冬.常用的顶管工艺技术及特点分析[J ].大众科技,2008(06).
[3]凌振文.顶管施工在穿越公路干道时的运用[J ].广东科技,2006(03).
[关键词]泥水平衡法顶管;市政施工;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124-01
随着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开槽施工显然不适合现代施工的发展需要,泥水平衡法顶管技术凭借其安全可靠的施工效果,较低的施工影响等优势,逐渐成为市政排水工程的优先方案。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泥水平衡法顶管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
1 工程概况
某道路改造工程中,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的管径和长度如表1所示。
施工区域地下静止水位在地面以下3-4m左右,施工场地较为狭窄,地上存在电杆、树木,地下存在电缆管线,并且管线埋深较大,距离较长,为了保证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为了避免阻碍交通,因此不宜采用大开挖施工,经过商讨之后,本项目决定采用泥水平衡法顶管,本文在此以该工程为例,分析泥水平衡法顶管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泥水平衡法顶管工艺
2.1施工优势
首先,有利于保障挖掘面的稳定,防止地表下沉。因为本次施工不允许破坏绿化带和路面结构层,所以通过该工艺,利用全封闭式顶进,对管道周围的土地扰动很小,同时也不必进行土质改良或降水处理;其次,本次施工速度较快。由于本次施工距离较长,工期较紧,而顶管施工总推力小,施工速度快且适宜本次的长距离施工;最后,本次施工地下水位高,地下水压对施工具有优势,同时工作井的环境较高,为本次施工提供了很强的安全保障。
2.2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工艺
首先,在施工设备的选择上,本次施工泥水平衡顶管设备选用了NPD1000、NPD1800、NPD2000掘进机,用于地面遥控操作。其次,在施工工序上,根据施工管理的组织安排全都有条不紊的进行,主体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测量放样,顶管工作井制作的相关工作,顶管设备的安装,顶进,送排泥泵,泥水分离,弃土外运,主顶的推进和回缩,管内线安装,顶管机出洞,砌筑检查井和工作井回填。各项施工工序都在统一协调的安排下顺利进行。最后,在施工组织方面,重点控制了在施工过程中的八项工作:1.布置工作井。本次施工段一共布置了7个工作井,2个雨水单管工作井,5个雨污同井工作井,在检查井位置设顶管工作井。2.工作井周围打搅拌桩,做好止水施工工作。3.保证顶进设备就位,对顶进设备进行安装。4.利用高程测量和左右偏差测量对顶管进行测量和控制。5.遵循“先开动切刀挖泥然后顶进,随挖随顶”的原则进行顶管顶进工作。6.为降低顶进阻力,做好顶管注浆工作。7.在顶管跟踪注浆和顶管结束后补浆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沉降问题。8.控制好顶管机械在洞口的进出。
2.3泥水平衡法顶管在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结合本次市政施工工程的实践,对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
2.3.1机头下沉问题
在本次施工的一些粉细砂土地段中,经常出现顶管机在顶进过程中偏下走,通过纠偏也难以改善。分析这一问题的成因,主要是由于顶管机自身的重量太大,泥水平衡顶管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剧烈的振动,使土质发生液化,导致了承载力的下降。或者也可能是因为遇到了两层不同性质的土,下层土软,泥水压力难以控制。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施工中放慢进度,调低泥浆浓度,或将泥水平衡顶管机的机头略微上调,防止机头下沉的问题。
2.3.2泥水管堵塞问题
在本次施工的一些砂土层地段中,经常会出现泥水管的沉淀或堵塞,导致泥水管里的泥水流动不畅通,顶管机在推进方面自然也受到阻碍。分析这一问题的成因,主要可能是排泥泵的效率不高,流量不足,导致临界流速超过了泥水管内的流速,进而形成了泥水管堵塞。也有可能在顶管机停止工作时对管内冲洗不到位。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的应对措施。首先,净化泥浆,提高泥浆的冲击力,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大送水量;其次,全面检查排泥泵的性能,换掉不达标的排泥泵,每次停止推进的间隙,要加大对排泥管道的清洗,以免发生管道沉淀、堵塞。
2.3.3排水管上浮问题
虽然泥水平衡顶管的施工方法对周围的土地扰动很小,但随着裹力减弱,会导致泥水平衡顶管机上浮,同时又因为压注泥浆方法在一些操作过程中的不当,导致浆液难以形成有效的环箍,全部聚集在管道底部,造成了排水管上浮的问题。在顶进过程中,会造成顶进压力过高。针对排水管道上浮的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首先,要严格控制泥浆,保证注浆和顶进的同步进行,在顶进过程中的建筑空隙要及时填补;其次,要在施工顶进过程中对补压浆进行严格控制,严格按照全线,平均的施工原则来进行,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某个区域注浆超量等问题;最后,要制定一些补救措施,当施工过程中某一部门上浮问题严重,可及时采取上注下放等措施进行补救,以缓解排水管上浮的问题。
总结
综上所述,泥水平衡法顶管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施工技术,它对于施工周边的环境影响较小,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都有充足的保障,值得在市政工程施工中推广应用。结合本次的施工实践经验来看,泥水平衡法顶管在一些软土地层、黏土层、长距离的顶管施工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伴随我国市政施工的发展,顶管施工在众多排水工程中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这也要求相关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深入掌握泥水平衡法顶管技术的要点,严格控制施工各环节的质量,将市政施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葛春辉.顶管工程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韩选江.大型地下顶管施工技术原理及应用[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 梁仁礼,梁杰彬,谭沛林,劳兆鹏.顶管技术在祥龙环岛线截污工程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2,04:53-55+45.
关键词:顶管技术;非开挖技术;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105-02
1 管网及非开挖技术
给水排水工程中俗称“水”专业,是一门与公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是以水的社会循环、输送和处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及消防等有关的理论与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与生物学、化工产业、环保产业和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学科,而其中的对于城市净水和污水的处理更是重中之重。管网是城市给排水工程的一项基本元素更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时每刻都在为公民的生活生产保驾护航。城市管网主要布置于地下,它包括自来水的输送、污水的处理、燃气与暖气的输送等等都要依托于城市地下管网。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建筑的新建、改建和扩建,进而也需要施工人员按照要求进行管道施工。传统的挖槽式管道施工对地面影响较大,施工周期长,如果在人口密集区域还会给交通增加压力,给公民的出行带来不便。有些特殊区域不允许挖掘,更是对施工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给水排水工程为了使这些安装施工对城市的影响降低,尽可能的缩短施工周期,就必须研究非开挖技术。
非开挖技术是指利用少量的挖掘或者不挖掘技术来进行地下管路的敷设或更换的工艺。而顶管技术就是应运而生的一种非开挖技术。随着顶管技术在国内的普遍应用,随之也带来一些施工上的技术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下讨论和阐述。
2 顶管施工的概念及特点
顶管法施工顾名思义就是在工作区内借助于顶进机械设备产生的推进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钢筋混凝土管或其他材质的管材沿设计好的角度和坡度顶入地下,并将多余土方输送走。后一段管材沿前一段的坡度继续顶进施工土层以两管中继间的推进力为动力,把顶进设备或连接设备一起穿越工作区直至接收坑,然后将顶进机等机械设备取出,这样管路就埋设在工作区了。
相比开挖敷设技术,投资和工期大幅度缩短,同时顶管技术对居民生活环境影响较小,减轻对人口密集区的交通压力和地面的破坏。他能穿越河流、铁路、桥梁、隧道和其他几乎所有的地面建筑物,不影响正常公民的生活、不破坏环境,施工不受气候和环境影响,施工管道可弯曲,可以在很深的地下或水下敷设。使用该技术敷设管路,能有效的节省拆迁费用、降低施工周期。
3 顶管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过程
世界上最早的应用顶管技术的记录实在1892年,最初的施工是在1896-1900年由美国北太平洋公司完成的。我国的顶管技术起步较晚,上世纪50年代初由国外引进,早期的发展由于技术条件和施工条件的限制发展较慢,是以人工为主,设备技术都十分欠缺,更是缺少专门的研究人员。直至1964年,在上海首次试验使用机械式顶管,一些单位进行了机械式顶管的各种基础试验和相关的一些理论研究。当时,利用中继间的相关技术,口径在2m左右的钢筋混凝土管的一次可顶进距离可达一百余米。不久之后,在我国其他大型城市相关的、不同形式的顶管实验也相继启动。由于当时的顶管和顶管掘进机的研究都还是起步阶段,既没有和参照研究的实例,也没有专业人员做相关指导,所以尽管在顶管施工上取得了些成果,但还远远不够。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又率先研制成功适用于软质粘土和淤泥质粘土的顶管挤压法,这种方法要求的管路上覆盖的土方量较大,但施工效率却比之前有了显著的提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顶管技术在我国开始了迅速发展,在技术层面和施工层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1983-1986年,我国的几大一线城市像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先后引进国外先进的顶管施工设备及技术。尤其是上海引进了日本逸势机(ISEKI)公司的800mm直径Telemale顶管掘进机之后,国外的先进理论技术也进入了中国。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展了多项非开挖技术自动化的研究,逐步替代手动操作,近些年由于数控设备的普及不少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向将电子、数码引入顶管技术的研究上。2000年后,许多开设工科的高等院校对顶管技术开展了不少专项研究,至今为止取得了不少成绩。2002年中国成立了非开挖技术协会,非开挖管线技术及顶管技术的研究将越来越深入。
4 顶管技术在我国的现状及施工应用分析
通过近些年的大量实际施工应用和理论研究,我国的顶管施工技术持续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在某些方面已经于世界领先技术并驾齐驱。2001年,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苏常州完成了2050m、直径2m的钢筋混凝土顶管施工,是当时最长的顶管工程。2002年9月,全长3600m、埋深为23-25m、直径为1.8m的钢制管,成功穿越黄河,无论从管路的顶进长度、下管深度、和复杂的地理环境,还是钢管直径大小在国内尚属首次。其中最长的一段长达1259m,要穿越黄河而且土质还是较厚的砂砾层,既是我国非开挖技术创新突破的关键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复杂地质条件下大直径钢管一次性顶进距离最长的顶管工程。2008年,中铁十局十公司在长江引水工程中采用国产直径2200mm钢管,双管齐下同步顶进2500m。这些例子表明我国的顶管施工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里程碑,与世界先进水平不相伯仲。
顶管施工中,顶进管一般选用钢筋混凝土管和钢管,其中钢管要求没有腐蚀的情况下可以敷设。在选择顶进管材料后,要对其长度和直径进行设计和计算,一次性使用越长的管,其相对的经济成本就越低,可调控性也越高;而直径方面,由于有工人在上面施工作业,所以内径不小于500mm,然后根据顶进管所受荷载和工程性质来确定管壁厚度,进而计算出外径。
5 顶管技术目前在我国所存在的问题
顶管技术在我国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人才不足,机械设备陈旧,地区与地区之间水平良莠不齐。现下而言,顶管基础施工设备还都购买自国外,国内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明显差距,掘进机型号很少特别是大中型号,我国尚无适于中强度岩层以上的岩盘掘进机,机械上横向扩展的能力较小,且自动化性能还有待提高。从地域上说,顶管技术的发展与我国地理环境相佐,与经济发展一样呈现出一种自西向东的“阶梯式”状态,我国东部的顶管施工技术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只是由于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才有了少量的顶管施工,这种地域式的明显差异极大的阻碍了中西部地区非开挖技术的进步。顶管施工技术在城市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在东部、沿海大城市顶管技术的研究和理论技术应用比较普遍,但在中小城市实例很少,有的在施工的某一环节不得不采取,而并非最初的设计意图,在中西部地区更是凤毛麟角。在同一城市内的不同企业所拥有的技术和施工水平也不尽相同,有些施工单位往往刚一接触顶管技术就碰到阻碍,而又找不到良好的解决办法,这样极大的限制了非开挖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影响非开挖技术应用的另一个因素是,大量缺乏专业人才,目前活跃在施工一线的多半都是“半路出家”一些是原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后来转行来的,有的又是其他行业,而这些人只有比较少的专业知识,难以适应多变的施工需求。所以,想要解决我国顶管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就要从设备、技术、理念、地域、人才等等各个方面来寻求解决之道。
6 顶管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及前景
伴随着我国计划经济的快速增长,顶管技术的前景越来越被看好。加之现在研究非开挖技术的学者越来越多,研究的深度也在逐步增加。非开挖技术必将向良好的方向发展,顶管技术将在我国地下管线的施工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非开挖技术也将因顶管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地书写新篇章。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研究的渐渐深入,原来的手动化、半自动化、短管式等等都将会被数字化、全自动化、加长管式所代替。掘进机的精密程度,管道的方向控制都将得到大幅度提高。根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成立四个非开挖研究中心,尖端技术人才已过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非开挖的研究中来,最近的几十年一定是我国非开挖事业蓬勃发展的辉煌时期。
7 总结
顶管设计在给水排水工程施工中,特别是人口密集交通繁忙的城市中心区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给排水设施的完善,地下管道建设量将会大大增加,顶管技术及非开挖技术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我们要抓住顶管施工技术快速发展的良好契机,完善和改进我们自身原有的技术,发展和创新先进技术,使综合水平与国际接轨,将最好的技术、最高质量的施工应用到祖国的建设上。
参考文献:
[1]廖霞柳.洛河电厂取水工程顶管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13-14,17.
[2]邓雅婷.地下建筑与工程专业揭密及院校介绍[J].高校招生,2002,(07):58.
[3]张振宇.盾构法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26-28,36.
关键词:顶管;超长距离;曲线顶管;施工监测
中图分类号:TU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258-03
1引言
近年来顶管施工技术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取排水管道工程中。由于城市地下空间的限制及现有管线的存在,使近距离双线平行管道的施工成为不可回避的课题。许多学者也针对顶管工程进行了研究,其中邹长中以吴闵污水外排穿越黄浦江顶管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顶管施工的步骤和顶管施工中的一些问题[1];胡熹竹、万尚武等人介绍了运用大口径管道前后同步平行顶进施工法完成内径为3500的双排平行钢筋混凝土管道顶进工程的成功实例及施工措施,为顶管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工程依据[2,3];徐迎伍也进行了顶管施工的设计和优化的理论研究,为顶管施工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持[4];孙玉国、刘成军研究了顶管施工过程中的纠偏技术[5]。
因此,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以杭州某污水处理厂进厂主干管顶管工程为例,对长距离曲线顶管在顶进过程中采取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进行探讨和总结。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杭州市某污水处理厂进厂主干管工程是杭州市污水处理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程总长10km,管道内径2200~2400mm,采用污水双管输送,埋管采用PCCPE管,双胶圈接口;顶管采用F-B型钢承口式钢筋混凝土管,楔形橡胶圈接口。全程共分有7个顶管段,主要穿越钱江二桥、和睦港、运河二通道、四格排灌站等不适宜埋管施工部位,顶管距离从100~700m不等,其中穿越和睦港排涝箱涵、运河二通道为本工程中顶管难点(图1、图2)。
3施工难点和关键技术
3.1顶管穿越对周围影响的控制技术
3.1.1进、出洞技术措施
出洞的封门采用外封门,外封门用30#槽钢封门,槽钢封门内外用防水玻璃布与防水涂料涂布。出洞前,先在洞口处安装止水带,其作用是防止顶管机出洞时正面的水土涌入工作井内,其另一个作用是防止顶进施工时压入的减阻泥浆从此处流失,保证能够形成完整有效的泥浆套,两层橡胶止水板间可以压注触变泥浆,使管节一出洞便被泥浆包裹。出洞后,顶管机和其后的第一节至第三节管节用拉杆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顶管机和管节连在一起后增加了稳定性,对出洞后的第一个阶段的顶进施工十分有利,同时也便于在以后的顶进施工中对顶管机进行控制。
3.1.2顶进施工
顶进时,发生偏差及时纠偏,严格控制正面土压力,将土压力波动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同时对轴线也要加强观测,使轴线具备良好的走势,尽量少做纠偏动作,即使纠偏,也切忌动作过大,以免对土体产生较大扰动。顶管机通过后,经常进行补压浆,支护土体,减少后期沉降量。
为保证泥水舱压力与正面土压力平衡,必须有效控制顶进速度,如顶进速度过快,会引起顶管机正面压力过大,造成地面隆起。反之如顶进速度过慢则出土太多,正面土体过多流失,从而引起地面沉降。为此通过控制顶进速度,使正面水土压力保持稳定平衡,从而有效地防止地面隆起及沉降。为安全、顺利地穿越地面,顶进速度宜控制在5cm/min左右。
避免管节接口、中继间、工作井洞口及顶管机尾部等部位的水土流失和泥浆渗漏,并确保管节接口端面完好。通过信息化施工,优化顶进的控制参数,使地层变形最小。
3.1.3地表沉降控制及保护措施
在推进过程中,引起建筑物沉降的主要原因,是推进土压控制不稳定,顶速过快扰动周围土体,造成土体沉降。为防止类似的情况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土压力及出泥情况,合理控制推进速度,保证连续均衡施工。在需要保护的施工段,顶进速度不宜过快,适当放慢速度,减少保护对象下方受扰动土体范围,避免较长时间的搁置。
(2)平衡处理出土量、顶进速度、顶进力三者关系。施工中不许空转刀盘、不准闷顶。
(3)减少工具管纠偏引起的地层移动。顶进施工纠偏中,加强监测,做到产生微小偏移时就及时进行纠偏,产生较大偏移时,采用分次逐步纠正,勤调微纠,避免因纠偏幅度过大产生较大的地层移动。
(4)严格对膨润泥浆的压注管理,控制压浆量,在施工中,做到同步压浆和二次补浆结合,保证浆套的形成,防止管道土体塌下填充空隙。
3.1.4地表后期沉降控制
尽管在顶进中采用压注触变泥浆的方法来填充空隙减少沉降量,但要控制最终的沉降量还要采取注浆加固的措施。
顶进结束后,对管道外土体进行注浆加固。用水泥浆置换膨润土泥浆以固结土体,减少地表的最终沉降量。水泥浆由管道内的压浆孔压注,浆液压注的影响范围应达到管壁外50cm。注浆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由管道的预留注浆孔向外压注,注浆压力大于0.25~0.6MPa,注浆速率为30L/min。水泥浆不仅可以置换顶进过程中使用的触变泥浆,同时也起到了加固土体的作用。
3.2曲线顶管技术
顶管采用曲线顶进。顶管管径大,又是采用曲线并排双管顶进,双管之间的净距离为2.66m,距离偏小。
(1)曲线顶管轴线控制:顶管采用曲线顶进和直线顶进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对轴线的控制方法不同。目前直线顶进采用的方法是激光经纬仪控制,由井内的激光经纬仪发射一束相当于设计轴线的激光投射到顶管机的光靶上,顶进过程中可以从监视器内很直接地观察到轴线上下左右的偏差,操作人员依据偏差作出调整。
曲线顶进由于管道的阻挡,激光不能投射到顶管机的光靶上,曲线顶进采用的方法是事后法控制,具体是由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在管道内测量出顶管机的坐标,通过电脑配合计算出偏差,操作人员及时进行有效的纠偏,使顶管机不致偏离较大。施工时还要经常对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测,以保证测量的精度。一般偏差量较小时,可以顶进两节测量一次,偏差量较大时,需要增加测量密度,顶进一节测量一次。
(2)双管之间的净距离为2.66m,距离偏小,这会带来一个问题:第一段顶管顶过后,对周边的土体进行了扰动,不利于第二段顶管的顶进施工。另外,本次顶管施工,由于赶工期的原因,需要两条管线前后同时顶进,这样有一个非常不利于顶管施工的因素:注浆时容易形成相互击穿,不利于浆套的形成。这就要求顶管施工中严格控制顶管顶进轴线和设计轴线的偏差,顶进轴线发生偏差时,通过调节纠偏千斤顶的伸缩量,使偏差值逐渐减小并回至设计轴线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应贯彻“勤测、勤纠、微纠”的原则。
(3)顶管覆土较大,该工程的顶管覆土达到11.9~12.0m。顶管覆土较大的好处是,碰到地下障碍物的可能变小,有利于对地面沉降的控制,但顶管覆土较大的坏处也同样是明显的,一旦碰到地下障碍物处理起来也非常困难。为了防止顶管遇到障碍,在顶管施工前采用定向钻技术在顶管断面位置进行排摸,保证顶管一次成功。
3.3监测
顶管工作井和接收井,无论采用沉井还是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都会对周围土体产生一定的扰动。顶管施工时,由于土体超挖或机头纠偏等原因,也会对上部土体的结构产生影响。所以,该工程除了必要的施工监测外,另外由第三方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全程监测。一方面为了施工过程中,及时反馈地层沉降等相关信息,指导“信息化”施工;另一方面是监测周围建筑、管线、桥梁等在施工过程中的位移变化,避免发生破坏。
4结语
本文以杭州某污水处理厂进厂主干管顶管工程为背景,在施工方案优化分析的基础上,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穿堤水平平行顶管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顶管顶进全过程进行了现场监测。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使用恰当,方案组织严密,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使顶管工程圆满结束,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也为同类型复杂顶管施工技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希望能对推动顶管穿堤的合理设计和施工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邹长中,吴闵. 污水外排穿越黄浦江顶管的施工[J]. 地下空间,1998,18(增):413~418,428.
[2]胡熹竹. 大口径管道前后同步平行顶进施工法初探[J]. 上海市政工程,1999(1):30~33.
[3]万尚武. 大口径3500 双排平行顶管的施工措施[J]. 上海建设科技,2001(1):16~17.
关键词:深井沉井长距离顶管 施工技术造价确定
中图分类号:TE245文献标识码: A
2011年12月10日,集团公司组织设计、监理和造价公司等一行15人现场考察了珠海某工地DN1600顶管穿江工程,通过施工进展情况介绍,沉井和顶管施工技术交流,现场实地踏勘、拍照、询问和相关案例总结交流等环节全面了解了沉井顶管施工的情况。在考察学习过程中,大家还分别从设计、监理、施工和造价等不同角度求证各自在专业工作中的疑惑,以弥补欠缺,增强工作自信心,同时加强了归纳总结,触类旁通,在类似的复杂工程中学以致用。下面,主要从合理确定沉井顶管施工造价的角度讲述本次参观学习的详细情况和心得体会。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由顶坑、DN1600顶管和接收坑三部分组成。顶坑为圆形,外径为16.5m,壁厚为1m/1.3m,顶坑深度约30m;顶管长度980m,材质为钢管,待顶管施工完毕后,管内敷设DN700塑料管,作为近期污水收集管道;接收坑外径9.6m,深度20多米。目前,顶坑已经施工完毕,顶管施工长度达200多米。
施工费用方面,顶坑、接收坑实体工程费用约550万元,沉井和刃脚处旋喷桩等施工措施费用超过600万元,DN1600顶管约1万元/m,合计施工费用约2500万元。
二、沉井顶管施工的技术要点和难点
1、本次沉井顶管施工工序为:
测量放线围挡挖顶管坑上部土方铺设工作坑坑底分节制作沉井沉井下沉封底导轨,顶管后背安装顶进设备安装下管挖土顶进测量校对接口处理。
在上述工序中,接收坑应在顶管过江前施工完毕,以便确定接收坑预留孔洞位置,保证顶管顺利及时顶进接收坑中。
2、顶坑和接收坑都采用沉井的方法施工,顶坑施工前先进行了两圈旋喷桩施工,一圈在沉井的外圈,主要起稳固周边土体的作用,桩底深度高于刃脚约10m,另一圈在刃脚的下方,桩底深度低于刃脚9m,桩顶高于刃脚一定高度,起到增大土体承载力的作用,防止沉井到达设计标高后因下部土体承载力不够而继续下沉。
3、沉井施工分为排水下沉(干沉)和不排水下沉(湿沉)两种方式,由此碰到的问题是排水后封底和水下封底两种情况。通常排水下沉施工难度小,易于控制下沉速度、纠正水平标高、便于封底和保证封底质量,但是需要充分考虑排水的难度和排水降水费用的高低。相反,不排水下沉尽管能节约降水、排水费用,但是施工难度相对较大,不便于控制施工进度和水平度,水下封底时难度也大,封底效果不佳。
4、顶管口径为DN1600mm,长度980m穿越江底,顶管中间不另设工作坑,如此长距离大口径的顶管显然需要克服很多技术难题。据施工方项目经理介绍,本工程最关键的技术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保证顶管有足够的顶力,在碰到不利地质条件和障碍物时也能顺利前进,不至于因顶力不足而前功尽弃,损失惨重。另外就是如何保证顶管到达接收坑时偏差可控,并顺利进入接收坑中。针对上述难点,施工方有针对性的采取了相应措施,如间隔200m设置中继间,确保阻力增大时管道仍有足够顶力前进。另外,在顶进过程中实时监测、纠偏,将误差控制在±20cm以内,保证在管道过江后顺利进入预留DN2000孔洞的接收井内。
5、关于中继间的安拆。中继间是长距离顶管施工的关键设置,起分段克服摩阻力的作用,中继间的选用型式和设置数目直接影响着顶管的施工质量和顶进速度,关系长距离顶管的成败和整个投资。施工单位本次顶管预计设置4-5个中继间,间距约200m,每个DN1600mm中继间安拆及使用费约2.5-2.8万元。
6、钢管防腐要求。本次顶管的外防腐还是采用常规的环氧煤沥青和玻璃纤维布,做法同常规敷设的钢管,内防腐没有用水泥砂浆内涂,而是刷的防腐漆。施工方项目经理介绍,钢管每节2m,现场焊接成8m/段吊入沉井内顶进,管道的中间段在顶进时防腐层摩擦损坏的程度不大,薄弱环节在沉井内管道相连的焊接部分。
7、我们在现场还关注到沉井脚手架搭设,池壁对拉止水螺栓设置,预留孔封堵板,顶管后座设置,沉井内顶管轨道,临时用电、通风、供水、排泥设施,泥浆池设置,预制沉井盖梁,履带式起重机械等。
三、本实例值得类似水厂取水泵房和引水管道工程借鉴之处
在实地踏勘现场,充分熟悉施工过程之后,我们以类似水厂取水泵房及原水引水管道设计施工为案例,进行了详细和深入的交流。讨论的具体问题有:
1、紧邻长江边的取水泵房是采用干沉还是湿沉?
2、是否需要考虑排桩支护和刃脚下土体加固?采用何种桩型?
3、是否需要降水和设置止水帷幕?
4、DN1200引水钢管能否采用顶管方式施工?
5、取水泵房能否作为原水管道的顶坑?
6、顶管伸入江心处覆土深度有何要求?
7、顶管工具头能否从江底取出,如何取出?
8、取水头部水下施工技术要点和施工机械?
施工方对上述问题一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结合实例论证了方案的可实施性。而这些问题不仅是设计和施工中需要充分考虑的,更重要的是能有效指导如何合理确定相应的施工费用。
四、沉井顶管施工中合理确定造价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通过本次深入全面的实地考察,并结合以前做过和接触过的类似工程,现将沉井顶管施工中合理确定造价的要点、难点总结如下:
1、熟悉沉井的适用条件,判断何时采用沉井施工估算指标进行前期估算工作。沉井施工的适用条件为:(1)上部荷载较大,而表层地基土的承载力不足,扩大基础开挖工作量大以及支撑困难,但在一定深度下有好的持力层,采用沉井基础与其它深基础相比较,经济上较为合理时;(2)在山区河流中,土质虽好,但冲刷大或河中有较大卵石不便桩基础施工时;(3)岩层表面较平坦且覆盖层薄,但河水较深;采用扩大基础施工围堰制作有困难时。
2、确定沉井的下沉方式。沉井施工分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两种,一般根据场地的现场条件,地质水文情况结合现场施工条件确定。排水下沉需要在沉井四周布置井点降水和排水明沟,通过降水排水将地下水降低到沉井底板以下,这样不仅易于沉井施工,还可以做底板垫层,并进行干封底。不排水下沉是采用水力机械冲土下沉,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水下浇筑混凝土封底。
3、分析沉井施工相关的技术措施费。沉井排水下沉时,需考虑井点降水、抽排水费,土方开挖的垂直运输费等;沉井不排水下沉时,需考虑泥浆池建造和污泥处置费,水下浇筑混凝土增加费等。
另外,沉井施工相关的措施还有压重助沉措施,垂直运输机械场外运输、安拆及使用费,沉井桩支护和刃脚下土体加固费等。
4、掌握顶管的适用条件,区分顶管与非开挖牵管施工的不同之处,并根据不同的施工方式,收集、整理相应管材和管径的造价指标。
顶管和非开挖牵引管施工情况对比表如下:
顶管和非开挖牵引管施工情况对比表
施工方式 顶管 非开挖牵引管
工作井 顶进井、接收井 无
挖掘机械类型 手掘式、挤压式、泥水平衡式、三段两铰型水力挖土式、多刀盘土压平衡式 定向钻机
适用条件 适用于粘土、较稳定的砂性土层和淤泥质土层,单次顶距长,顶进效率高、质量好 适用于管径不大于800mm,自重较轻,垂直标高要求不高的管线施工中
常用管材 钢管、混凝土管 塑料管、钢管
常用管径 DN800—4500 ≤DN800
单次最大施工距离 1500m 200m
5、确定顶管中继间数目。长距离顶管施工中,需考虑设置中继间增大顶力,克服摩阻力。造价工作中,可按间距70-200m设置,间距长短根据后背顶力大小、地质条件、施工单位经验和技术实力、安全系数、工期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Abstract: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examples, according to construction standard, the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key parts of pipe-jacking construction,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improvement.
关键词: 普通顶管;出土;纠偏;技术;应用
Key words: ordinary pipe-jacking;be excavated;rectifying;technology;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6-0110-02
0 引言
目前我国顶管施工技术已较先进和成熟,普通顶管技术适应性强、成本低。下面将结合工程实例,以总结的形式对普通顶管施工的各个阶段分别加以论述,以便更好地将该技术推广到一般工程应用中。
1 工程概况
我公司所承包的是禹州市城市污水治理工程中的一部分,即桩号为1+220—2+210段,全长1037米,(其中?准1200mm的顶管512米,?准1000mm的顶管525m)。工程中最大管道埋深为6.43米,最大的顶进长度是75米,全程共筑18座,其中沉沙井4座,跌水井一座。
2 工程实施
2.1 顶管工艺 本工程采用的是开放式的顶管施工法,主要程序如下:首先就是在顶进管两端分别建立一个顶进工作坑和接收坑,然后准备安装设施,分别通过起吊装置把安装设备吊入导轨上,确认位置调整准确后,由工人进入工作面开始运作。这些程序完成后反复进行循环,因此被顶进管道方可缓缓前进。循环过程如下图:
2.2 工作坑布置 工作坑就是顶管施工现场临时性的设施,因为工作坑是一个竖井,所以在顶进过程中,需要把顶管的管节吊入工作坑内进行安装,而在管内的土方将被陆续运走。
本工程的特点就是检查井的位置,而且为了能够提高工作坑的利用率,就需要在每个空中采用调头双向顶进方式。因此在井里设立9个顶进工作坑分别在w26、w28、w30、w32、w34、w35、w37、w39、w4l处共设立,其余井位均作为接收坑,共9个,如下图。
通过计算,工作坑平面尺寸为7.0×4.0m。
2.3 起吊装置 起吊设备选取的是能吊起2.5T重管节的CDl—3—9型电动葫芦,既能满足出土时起吊频繁的要求,也比吊车实用率高。电动葫芦运行轨道与顶管轴线在同一垂面上。
2.4 后背墙 后背墙采用装配式简易型,而为了保证后背的承受力和稳定性,我们选择由20mm厚,长*宽=1.8*1.8m的钢板作后垫、再堆叠一排15×15cm的方木组成一个3×2m的简易后背墙。一般来说,后背墙面与顶管轴线垂直。
2.5 顶进设备和传力机具 管道最终顶入是靠QY-200型活塞式双作用液压千斤顶来完成的,由顺铁和环铁组成的顶铁为主要的传力工具。而千斤顶的主要功能就是保证在液压作用下顶力能够自动伸、缩。保证因为受压后变形的空隙因为顶力的作用被压缩,各部件能够接触紧密,复原空隙。在选择千斤顶的时候尽量选择行程大一些的。
2.6 导轨 导轨的作用就是控制管道的高程、轴向和坡度,为工作坑中的安装提供参照体系。在本工程安装中,我们采用的是滑动式导轨。在安装时,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轨道面的高程等。
2.7 内胀圈及管口垫圈 顶管管材为平口钢筋混凝土管时,我们采用的是内胀圈。而内胀圈主要作用就是将两节相邻的管子连接起来,使接口处于韧性连接,这样能够避免内胀圈因为受力产生错口,能够保证顶进过程中管节高程和方向的准确性。为了防止内胀圈移动,本工程所使用的都是由8mm厚的钢板卷焊成的,由两个半圆组成,内胀圈直径比砼管内径小30mm,宽度为200mm的内胀圈,这样在进行接口的时候,把内胀圈用两个半圆固定住即可。为保证两管节连接不漏水,规范规定在两管节间应留有10—15mm宽、40mm深的缝隙,以便后期接口填封。
2.8 工具管 在普通顶管法施工中,工具管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减少切土的阻力;二是防止管檐下土方坍塌。
2.9 掘进与出土 根据施工设计的有关资料介绍,当管径小于1500mm时,管内出土利用的是弧形斗车装载,卷扬机水平牵引完成,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种工艺有以下问题:a.弧形斗车使用不当,滚轮易受到侧向压力,至使转动显得笨拙;b.弧形斗车的轮轴是按管内行走设计的,在地面运输时因侧向张力很大(如图3),滚轮极易变形损坏,造成转动不灵活,使用不方便;c.用卷扬机牵引的时候,斗车不易控制,操作不当就会翻车,尤其是轮子被卡后,容易发生安全质量事故。
2.10 测量 为了控制好管道的顶进方向,就需要保证管道的设计坡度和高程,以此来对管道的走向进行观测。
测量过程中还要强调“对首节管中与管中心线平行的管道前后两点的观测,来分析掌握管道的走向,从而制定出纠偏措施”这句。
2.11 纠偏 管道在顶进的过程中,由于阻力分布不均,极易造成工具管前进的方向发生偏移或旋转。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对管道的施工进行纠正,避免施工偏差超过允许值。因此,在顶管过程中要做到“勤顶、勤挖、勤测、勤纠”。
3 经济效益分析
本工程虽然采用普通顶管施工技术,但按常规施工要求,也需配置如油缸、工具管、卷扬机及全站测距仪等基本设备,这些设备的购置至少需100余万元。经过一番论证、分析后,对施工方案进行了优化,最终只购置了两台千斤顶、一套经纬仪和两套水准仪,其它机具全部采用自制加工,经一番调试改进,其性能均接近或超过同类成套设备,而全部投资仅15万元。在土方的挖运方面,由于改用双轮斗车运土,共节约电费和人工费12万元。通过改变测量方案,实行先挖后顶的施工工艺,采用双轮斗车运土等,提高了工效,使整个工程工期提前了26天,节约人工工资14万元。利用刨花板垫圈替代油麻垫圈,共节约材料费3万元。由此可见,该技术的应用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另外,该技术与开槽施工相比具有占地少、投资小、地面干扰少、施工管理方便等诸多优点,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柳金海.不良条件管道工程设计与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2.
【关键字】拖管;铺管技术;旧路改造
管道的不开槽施工是指不开挖地表的条件下完成管线的铺设、更换、修复、检测和定位的工程施工技术。地下管道不开槽敷管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拖管法、顶管法、盾构法、夯管法等等,根据实际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拖管是管道不开槽施工技术中的比较常用的一种施工技术,在钻先导孔过程中利用膨润土、水、气混合物来、冷却和运载切削下来的土到地面,先导孔施工完成后,采用回扩,即在拉回钻杆的同时将先导孔扩大,随后拉入需要铺设的管道。
1.拖管法与板桩井顶管法费用对比
100米过路管铺设采用拖管法与板桩井顶管法费用对比(管径DN400)如下:
拖管法:工作场地费用-29208元,管材费用102443元,合计131651元,单价1316.51元/米,工作场地占总费用比例22%,管材占总费用比例78%。
板桩井顶管法:板桩井费用150108元,管材费用196406元,合计346514元,单价3465.14元/米,板桩井占总费用比例43%,管材占总费用比例57%。
在工艺技术、穿越长度、施工场地、施工周期、管材选用、工程地质等方面,都可以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对比拖管法和顶管法的施工费用不难发现,同样穿越100m长度,从施工费用上看,拖管法比顶管法更经济。
2.拖管施工的操作要点
⑴施工准备
①前期调查
施工区域内管线探查,地质勘查,施工空间调查等。
②机械的选用
选用坑内发射钻机,在预定的位置挖好发射井和接收井。
⑵挖工作坑、下管坑
在施工管道的两端挖工作坑和下管坑,工作坑、下管坑的大小根据管径和管道埋深来确定,一般为5.4m*3.6m。坑内上部土方采用机械开挖,下部开挖用人工开挖。
⑶打导向孔
目前常采用射流辅助钻进方式,导向钻杆前端为梭形,后部为中空的圆筒形,圆筒外径为108毫米。
导向孔的钻进是整个定向钻施工的关键,根据测量的轴线,操作定向钻机水平钻进,路面上部采用ELLIPSE导向仪等导航设备控制钻头的方向,每钻完一根钻杆要测量一次钻头的实际位置,以便及时调整钻头的钻进方向,保证所完成的导向孔曲线符合设计要求,第1根钻杆钻进时应采用轻压慢转,稳定钻进导入位置和保证入土角,且入土段和出土段应为直线钻进,其直线钻进宜控制在20m左右。水平段采用轻压快转以保持钻具的导向性和稳定性,根据地层变化和钻进深度,适时调整钻进参数,直到钻头在预定位置出土,完成整个导向孔的钻孔作业。
⑷导向孔回转扩孔
扩孔时为保证管道可以顺利回拖,终孔孔径宜控制在回托管节外径的1.2~1.5倍,并用泥浆护壁,防止钻孔坍塌,保证土体对管壁无损坏。
以确保安全高效为前提,根据管径、管道曲率半径、地层条件、设备能力、扩孔器类型等参数,确定为分次扩孔,分次扩孔每次回扩的级别宜控制在100~150mm。以DN500管为例,分次扩孔为:φ300mmφ400mmφ500mmφ600mmφ700mm。
扩孔孔径达到终孔要求后应及时进行回托管道施工。
⑸导向孔整形及高程、高差校正
导向孔整形及高程差校正是通过三米长的整形钢管进行的,通过反复拉整形管,拖平孔底和调整高程高差。
⑹管道连接
用电热熔带将已水平对齐的管道的要连接部分紧紧包住,电热熔带接头应重叠100mm~200mm。包的时候又连接线的一端在内圈。PE棒也插在此端,插入约50mm。外面用钢扣带套住,钢扣带不带衬板的端头应与电热熔带内圈同向并在同一位置。用夹钳上紧,使电热熔带与管壁紧紧地靠在一起。钢扣带边缘要与焊接片的边缘对齐。
⑺穿设管道(拖管)
回拖是定向穿越的最后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铺设PE管应计划好,以使回扩和管道拖进能在同一天完成。在回拖时采用边回转边回拖的方式。在回拖时进行连续作业,避免因停工造成回拖力增大。铺管完成后,用高压泵清除管内泥浆,管外用液压注浆泵注浆,充填PE管与土层间空隙。在施工过程中重点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①拉管头连接牢固可靠,管头焊接牢固;
②钢丝绳无断头毛剌,绳卡卡牢不打滑;
③拉管时管头采用木塞或胶带封堵、管前加末级扩孔钻头顺孔;
④发现阻力较大时,加入适量剂。
3.拖管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⑴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以及业主、监理的质量标准进行质量管理。
⑵强化施工技术管理及其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措施。
⑶对各道工序和各种工艺操作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并作好钻机轨迹记录及施工记录。
⑷严格把好质量关,搜集各类质保单,作好规定的原材料试验。
⑸对导向孔轴线、标高等实行专人测量、专人复测,并经业主及监理复测认可。
⑹内业资料尤其是质量验收资料应与实际施工同步进行,由专人保管。
⑺导向孔质量标准:导向孔的轴线最大偏差控制在10cm以内。
4.结束语
【关键词】市政施工;技术管理
市政工程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近几年我国城市建设不花不断加快,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开展有效的技术管理,成为施工单位普遍关注的问题。从当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来看,其中存在多方面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体施工质量。因此,需要从市政工程中的各个施工阶段入手,结合不同阶段的施工质量控制要求,对技术管理做进一步优化,推动施工技术管理实现现代化。
1、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方法存在缺陷
管理方法存在缺陷是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由于市政管理单位未有效发挥自身职能,导致其对施工的指导能力减弱,管理具有空洞性。部分管理单位积极的参与到工程管理中,但未在科学的管理标准上实施管理方法,容易诱发严重的质量管理问题。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未结合施工标准就制定了让施工管理方法,导致施工中出现严重的施工材料浪费现象,最终影响工程整体质量。
1.2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当前,我国施工建设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管理制度在推动其自身发展中的作用,纷纷制定一系列制度。但就这些制度自身而言,其内容虽然多,但多数为低水平的制度,再加之安全措施中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方法,容易埋下安全隐患。
2、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方法
在市政工程各阶段的技术管理中,应结合不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
2.1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方法
在市政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为提高工程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施工准备阶段的准备工作。
2.1.1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由于低水平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会对施工质量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需要制定严格的技术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明确不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求与技术管理目标,并结合本市区传统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风险问题,制定风险预防措施。结合不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求确定技术管理目标,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当某一阶段的工程结束之后,施工单位能直接根据技术管理目标判断本次施工中的可行性;同时,加强对传统施工中的质量风险研究能最大程度上的避免风险,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2.1.2明确监理单位在工程施工中的作用
监理单位是保证工程质量关键,因此在施工准备阶段,就需要科学的明确监理单位在工程施工中的作用,为各阶段的技术管理奠定基础。
从整个市政工程的施工流程来看,监理单位的工作涵盖了从工程准备到最后完工的全过程。本文统计了监理单位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工作内容与作用,其具体资料见表1。
表1 市政工程中监理单位质量控制流程与内容
序号 监理质量 基本工作内容
1
分项工程质量控制 结合不同施工内容质量控制要求,有计划的开展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工作,其质量控制内容可总结到具体施工内容,例如,道路压实频次、混凝土拌合情况等
2
分部工程质量控制 以施工地点、性质等为标准,将市政工程质量质量管理发划分为多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相对应的质量控制内容
3 单位工程质量 结合本次工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开展工程质量检测工作
4
单项工程质量控制 将整个工程划分为建筑工程质量、安装工程质量、设备工程质量三方面内容,分别指派技术人员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2.1.3完善技术交底工作
针对当前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的现象,需要完善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的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图纸交底、质量控制交底、施工规范交底等。做好技术交底,能保证所有施工人员在工程中做到心里有数,提高工程质量。
2.2施工过程技术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针对施工现场技术操作、施工组织等进行有效管理,其主要包括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管理方法等诸多内容。从现阶段市政工程施工情况来看,影响工程施工的要素主要分为施工进度、质量控制能力、投资控制方法三方面内容。因此,在开展施工过程技术管理过程中,应该从施工工艺、经济投入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本文以顶管施工为例,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方法进行讨论。
2.2.1施工方法
在当前的顶管施工中,已经从传统的人力施工发展到机械施工,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有效推动了施工质量的提高。
在当前顶管施工技术管理中,大部分地区主要通过以静压推力为主到应用振动冲击原理来完成。如气动穿孔机的应用,气动穿孔机是通过高压空气推动活塞作往复运动冲击,将管道压入土中。从该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上述方法具有可行性。一般情况下,顶管施工工艺为:测量放样、放样复核、基坑、安装工作坑设备、挖土运土、推进测量、安装接口、进洞、取工具管、全线测量、收坑。
2.2.2质量控制方法
(1)测量工作
在顶管施工中,测量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要做好水准点及坐标控制点的保护工作,认真执行测量复核制度,重点为顶管测量控制。在井位轴线导入中,需要在坑内做好轨道枕木基础之后在进行。在测量中,可根据井位轴线方向,使用经纬仪将地面轴线投测到工作坑内的枕木上,一般所确定的点不会小于4个,而这4个点就可作为管道在顶进过程中的轴线控制点。
(2)顶进施工
在施工开始之时,应缓慢向前顶进,确定不同接触面部位的接合效果良好后,再按照正常速度顶进。整个顶进过程要坚持不间断顶进,以避免因中途停止而导致摩擦力增大,最终影响顶进效果。顶进测量的首管在顶进时测量间隔不应超过30cm,正常顶进时测量间隔不应超过lm,若测量结果提示出现偏差,则要立即开展纠正工作。
(3)管道纠偏
管道向偏离是顶管施工中的常见现象,主要表现为中线偏差±20mm或高程偏差±10mm等,若发现偏差则要及时纠正。纠偏用调整部分内统一布置在一个断面上的4个可调式千斤顶调正机头,通过控制各方位的千斤顶的伸缩。在纠偏过程中,每顶进20cm就需要测量一次,第一接管的质量控制是整个纠偏的重点,为减少顶起误差,需要严格控制千斤顶受力点、管底滑道等施工内容。
结束语:
技术管理在市政工程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对质量控制人员而言,在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到整个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施工环节,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市政工程技术管理内容,实现市政工程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杨良春.浅析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J].管理锦囊,2014(13):58-59.
[2]宗志忠.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J].中华民居(政工・管理),2013(09):228-229.
[3]童鑫刚.深度探讨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管理科学),2012(07):210-212.
Abstract: Long distance oil and gas pipeline construction commonly used pipe jacking method through roads, rivers and railway. In some rock geological cross point, it needs to use the muddy-water balance. The paper tries to summarize a set of standardized and general muddy-water balance pipe jacking in rock geological condition.
关键词: 长输石油天然气管道;泥水平衡法;顶管
Key words: long distance oil and gas pipeline;muddy-water balance method;pipe jacking
中图分类号:U1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098-02
0 引言
适用条件:本文涉及的顶管穿越,主要为岩石地层,顶管沿线的最小覆土层的覆土厚度不小于管外径的两倍,且有一定厚度的不透水层。
1 工作井、接收井施工
采用钻爆法进行开挖施工和喷锚支护。竖井下部结构施工流程图如下:
2 现场准备工作
根据工作井周边场地的情况,在工作井侧配置汽车吊一台,负责顶管机头、砼管和地面的其他吊装工作。工作井后背墙侧为顶进控制室,内设自动控制台、通讯设备等。工作井前侧设泥浆池,进场方向堆放砼管、半成品材料。
掘进机选型:
采用具有岩石破碎功能的泥水平衡顶管机。顶管机应具备以下特点:①适用于各种土层条件:通过更换切削刀盘能够适应于各种土层。②大功率:具有强大的二次破碎能力。③利用电机变频技术,刀盘转速可调。
3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2。
4 顶管施工设备配置
4.1 顶进系统 工作井主顶装置均分两列布置,为四只千斤顶,主顶千斤顶总行程为1.1m,每只最大顶力为4000KN,总顶力可达16000KN,主顶千斤顶也是单冲程千斤顶。在用千斤顶进行实际施工时应该控制油压。油路控制系统也可根据施工需要,进行调整主顶装置的合力中心来进行辅导。
4.2 出渣系统 当在施工时随顶进距离的增加管道内进水、出泥效率差时,可在进水管路中串联增压泵,及在排泥管路中串联排泥泵接力。并先将泥浆排入工作井内的泥浆箱中,然后再启动渣浆泵或备用提升水利机械到二级段。
泥水输送平衡系统和泥水处理系统是泥水系统的两大最主要组成部分。
4.3 泥浆系统
①泥浆减阻。在施工过程中,在顶管的管子注入泥浆,就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保护套,用泥浆减租效果很好,因为泥浆是减少顶管摩阻力最重要的步骤之一。一般情况阻力可由12~20KN/m2减至5~9KN/m2。
②注浆设备。为了保住砼管,就要用压浆泵通过总管、支管、球阀、管节上的预留注浆孔压到管子与外管土体之间,这样也能达到泥浆的物理性能要求,如下图所示。
4.4 通风系统 顶管施工不到位,会直接影响至管内工作人员的健康,所以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获得更理想的通风效果,就要将进风口的净化装置处理号,把含氧较高的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系统送到掘进机头部。
4.5 供电系统 为了达到供电配置电容补偿柜,每台变压器容量需要满足以下用电的总量,就需要在工作井现场提供两台变压器供电。
第一路:泥浆间:2×10KW 各工种间:10KW 现场照明:20KW
第二路:后座油泵:2×22KW=44KW 电焊机:4×10KW=40KW
第三路:泥水加压平衡150kw (含出泥系统) 管内照明:10KW
5 顶管施工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5.1 洞口加固及顶管掘进穿墙措施 为了加固洞口的顶管掘进机能安全穿墙,就要在工作前把所有设备全部安装到位,需要试用设备运转情况。
5.2 初始顶进管道防后退措施 顶进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初始顶进。初始顶进在顶管工作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要穿过操作坑洞口,在这过程中保证洞口结构不被破坏及洞口止水系统不被破坏,同时水和泥流不进入顶坑。二要保证高程、中心偏差最小,为以后顶进打下良好的基础。初始顶进长度、机头和第一节管2.0m。初始顶进后的阶段中操作手要边顶进边熟悉地层的地质特性,掌握顶管机在此地质条件下的顶进规律及趋势特性,为下一步顶进打下良好基础。
5.3 顶管轨迹控制措施 顶管轨迹控制措施开始需要均匀出渣,如果初始有偏差,需要及时调整后座的千斤顶的合力中心来控制偏差。通过前期的顶进,保持初始状态的稳定和轴线顺直,然后调整好螺栓控制出渣机出渣的速度,结合地面观测,选择出最佳的掘进参数,以此把地面沉降量控制在+10mm和-30mm之间。
5.4 顶管接口
①接口是顶管工程的关键部分,保证做好接口部分是顶管成败的关键,困此对组成接口的每一部分都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程的要求逐一分别严格制作。
②顶进前应对成品管、承插口、橡胶密封圈和软木衬垫从尺寸、规格、性能、数量等均作详细调查,必须符合标准设计图的要求。顶进前还必须在现场作试安装,对不合格的成品管应予以剔除。
③砼管接头的槽口尺寸必须正确,光洁平整无气泡。
④橡胶圈的外观和任何断面都必须质密、均匀、无裂缝、无孔隙或凹痕等缺陷,橡胶圈应保持清洁、无油污,不能在阳光下直晒。
⑤橡胶圈粘贴时应采用特制的支架,使管口离地至少保持0.4m,以保证粘贴质量,粘贴工作区应设置遮阳蓬,防止工作时受阳光直晒或雨淋。
5.5 顶管允许最大顶力控制措施 设计工作井内钢筋砼最大允许顶力为10000kN,我们选用的主推千斤顶达16000kN。为防止顶力超过允许值,在主顶泵站设备调试时,调整压力阀以使系统总顶力控制在10000kN以下。且用螺栓锁压死压力阀,这样施工中就避免了超过允许顶力的发生。
5.6 顶进时管道防扭转措施 顶进过程由于沿线穿越不同土制裁或多或少对纠偏有一定影响,管内设备的不均匀性会造成管道发生不同程度的扭转,直接影响工作顺利进行,严重时导致设备无法工作。因此主要采用以下措施:
在管内设备及管道安装时,要消除人为造成管道扭转的因素,还要根据重量平衡原理,在安装管材的时候,使管道顶进时保持足够的平衡;还要在顶进时设有管道扭转指示灯,一旦发现错误的方法要及时进行纠正;掘进机推出越长,扭抗力就越大,所以保持掘进机保持平衡状态即可。
5.7 减阻泥浆管理及控制 顶进时应贯彻同步压浆与补浆相结合的原则,工具管尾部的压浆孔要及时有效地进行跟踪注浆,确保能形成完整有效的泥浆环套,管道内的压浆孔进行一定量的补浆孔,具体补浆孔位位置设置于机头后面一节管节,其它10m设置一道,补压浆的次数及压浆量根据施工情况而定。压浆时必须坚持“先压后顶、随压随顶、及时补浆”的原则。为保证泥浆的稳定,确保泥浆满足施工要求,每拌泥浆应进行测试,浆液质量指标一般按PH值9~10,析水率
V=π(D1-D2)/4×150%
D1—工具管外径(m) D2—管节外径(m)
5.8 顶管导轨安装
①导轨安装时,轴线误差应小于2mm,水平误差小于2mm,导轨靠近穿墙孔处可略高于后端2mm,导轨的前端应尽量靠近穿墙孔。
②导轨前端应设钢支撑,防止在顶进中由于顶铁与导轨滑道摩擦力导致向前位移。
③导轨就位后,两侧用型钢铺左右并撑牢,上部铺满走道板。
5.9 后座千斤顶支架安装
①本次顶进选用400t的顶进千斤顶,安装时总顶力合力作用点应低于管道中心。
②安装千斤顶时,每只千斤顶前后高差控制在2mm以内,防止在顶进中由于千斤顶作用点上下变化而产生顶进管段旋转。
参考文献:
[1]王晓惠,罗树德.浅谈顶管施工技术[J].科技风,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