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儿科护理查房

儿科护理查房

时间:2022-05-31 11:19: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儿科护理查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儿科护理查房

第1篇

o理教学查房能全面反映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传统教学形式是由老师教学,学生被动接收老师教的知识,没有学习热情。本研究在儿科临床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查房模式,即整个护理查房中,以实习学生所分管的患儿作为床边查房对象,汇报患儿情况、按照护理程序护理患儿,并进行健康教育、现场操作等环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由带教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6 ~ 11个月在2015年衡阳市城市三级医院儿科实习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全日护生118名为研究对象。

分组方法:在科室总务教师协商并通知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招聘自愿参与儿科教学教师,从愿意开展该类教学带教老师所在病区中随机选择三个病区病房作为实验组,以匹配三种疾病、学生和教学教师背景相似的病房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查房模式;实验组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查房模式。

1.2.1 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查房

老师提前根据教学计划,写教学查房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通知学生查房的日期和要提的问题。在每个病房带教老师的讲课以后,把四名实习生分为一组。视查儿童病房时由一名学生报告查房情况,老师挨个示范护理程序项目,完成家庭健康教育。然后回到小教室,以老师解释说为主,总结刚才分析收集到的历史,参考各小组查房心得,提出护理程序全过程,最后由老师总结。

1.2.2 以学生为中心的儿科教学查房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查房模式有如下特点。1)制定计划:在儿科护理4周的实习时间里,由护生独立查房,教师主要起支持和指导作用,事先做好护生的角色分配并提出具体质量目标。2)培训护生:对护生进行护理评估方法的培训,使护生知晓护理查房的操作要求和流程。3)选择合适的案例:学生提前2-3天和老师商讨选择典型检查案例,并获得患儿家属的许可。查房当天,老师在床边指导,确保孩子的安全。4)协作学习:两名护理学生分为一组,第二轮检查时两名学生的角色互换。其中一名同学负责收集患儿的既往史、健康教育、护理操作,另一名护生负责查找疾病相关资料,书写报告,制作多媒体课件,汇报患儿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和措施,遇到问题,咨询老师。5)分享和评价:护生护理查房后,在示教室由每个小组互相报告病例资料,并由其他小组成员给予肯定或提出分析问题,对本次护理查房实践经验相互交流,进行评判性分析,评价每位护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沟通能力、对儿童关爱的人文社科能力以及查房需要提高的地方,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解释不明白的问题。

1.3 评价指标及方法

1.3.1 案例分析测试卷

每轮学生儿科实习结束前,护理部门人员组织所有学生进行案例分析问题测试,以闭卷的形式来评估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总分100分,60分为合格。批卷工作由其他部门地区1名总教学教师参照给定的标准负责评分。

1.3.2 学习效果评价问卷

在阅读相关文献,咨询超过5名的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护理教育专家,在此基础上设计的学习效果评价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主观评价和心理感受。评价共6项,内容包括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对疾病相关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使用Likert5等级评价方法,分值由低到高各5分。经验证,其内容效度指数为0.94,克伦巴赫α为0.93。学生参与评价的案例分析问题,在每一轮查房结束,给护生发放自我评价问卷,共118份,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l7.0软件统计分析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 ±s 用t检验,比较和分析了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差异显著,以P

2.结果

2.1 两组儿科实习生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有可比性。

2.2 案例分析测试卷成绩比较

实验组实习生的平均得分为(81.97±9.00)分高于对照组(74.63 + 10.49)分,有统计学差异(t=4.069,P< 0.01)。

2.3 两组儿科实习生学习自我评价,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分析疾病的相关信息能力、发现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学生,通过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查房教学中,每位护生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做好查房的准备,复习教科书上相关章节,对所查房患儿病情有初步了解,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查房中减少不必要的对患儿的刺激。在婴儿腹泻时候,注意水和电解质的平衡,特别是对血清钠离子的检测,对一些儿科液体张力的配比铭记于心。做好每次教学查房,使每个学生积极的到儿童病房了解患儿病史特点,每天照顾孩子病情变化,通过病例采集、护理评估、具体措施,通过整个护理过程,丰富学生的临床经验,提高儿童的健康与信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参考文献:

[1]杨玉霞,戴莉,刘红.护生主查式床边查房对提高本科护生临床综合能力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3):100-101.

第2篇

二、深进展开整体护理,全面进步职业素质

1、组织学习《儿科学》,熟习了相干疾病的病因、病理及病发机制,丰富健康宣教内容,责任护士深进到病房,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进步了用护理手段解决题目的能力,增进患儿早日康复。

2、让有经验的老护士为新护士讲课,传授整体护理经验,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题目。

3、每个月组织了一次护理查房,分析题目,提出整改措施。

三、重视护理职员素质培养,加强业务学习,技术练习,进步应急急救能力

1、抵年资护士加强了十五项护理技术练习,进步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进步了技术水平。

2、年资护士加强应急急救能力练习,工作中老护士给低年资护士做好榜样,言传身教,让儿科团结、协作的良好作风得到了发扬光大。

3、加强了护理职员的法律意识,强化了法律观念,组织学习了相干法律知识,并灵活应用到工作中往。

四、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进步了护理工作质量,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秩序,使小儿科护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静脉穿刺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每次操纵前洗手,每晚医治室紫外线消毒,病房空气消毒,严防了医源性感染。

2、严格执行了早班制度,切实帮好了晨晚间护理、基础护理到位,保持患儿床单清洁整齐,环境温馨、舒适。

3、严格执行床头交***制度,对病人病情做到九知道,在交***时向放工护士做好了具体报告。

4、配合护理部做好月护理质量检查、夜查房,确保各项护理指标到达二级甲等医院标准。

5、展开了婴儿抚触,拓展护理技能。

第3篇

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每月召开一次全科护士思想素质教育大会,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对态度好、工作好的大力表扬,对有损病人和科室利益的人予以大力批评,弘扬正气、鞭策后进,在我科每月召开的工休座谈会及病人满意度测评中,多次受到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扬。

二、深入开展整体护理,全面提高职业素质

1、组织学习《儿科学》,熟悉了相关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丰富健康宣教内容,责任护士深入到病房,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提高了用护理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让有经验的老护士为新护士讲课,传授整体护理经验,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每月组织了一次护理查房,分析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加强业务学习,技术训练,提高应急急救能力

1、抵年资护士加强了十五项护理技术训练,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技术水平。

2、年资护士加强应急急救能力训练,工作中老护士给低年资护士做好表率,言传身教,让儿科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得到了发扬光大。

3、加强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化了法律观念,组织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去。

四、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秩序,使小儿科护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静脉穿刺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每次操作前洗手,每晚治疗室紫外线消毒,病房空气消毒,严防了医源性感染。

2、严格执行了早班制度,切实帮好了晨晚间护理、基础护理到位,保持患儿床单清洁整齐,环境温馨、舒适。

3、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对病人病情做到九知道,在交接班时向下班护士做好了详细报告。

4、配合护理部做好月护理质量检查、夜查房,确保各项护理指标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

5、开展了婴儿抚触,拓展护理技能。

五、护理人员较出色的完成护理工作

第4篇

儿科疾病季节性强,周转快,儿科护理工作繁杂,业务技术难度大,儿科护理对象除了患儿,更多涉及到的是患儿的家长,患儿处理能力差,需成人监护。因此,儿科开展健康教育,与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患儿及家长的配合密切相关,掌握儿科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1 影响儿科健康教育的因素

1.1 儿科护理工作自身存在因素的影响 儿科护理工作繁杂,任务重,家长要求高,护理人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致使健康教育时间减少。静脉治疗耗时多,患儿头皮静脉穿刺难度大,因患儿好动,致针头脱出需重新穿刺。用药复杂,用药量小,输液速度要求严格。治疗护理时间护患不易同步。在常规治疗时间内,患儿可能在进食、排泄、睡眠、游戏,打乱正常工作程序。基础护理量大,需占用大量的时间。另外,儿科疾病住院时间短,周转快,护士在短时间内需要完成大量的治疗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与患儿及家长沟通;儿科急危重症患儿多,难以把握教育时机。

1.2 患儿自身因素的影响 患儿表达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配合护理要求;患儿自制能力差,使健康教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1.3 陪护人员多、不固定及陪护人员文化层次的影响 患儿自理能力差,生活护理需家长帮助完成,其需求也要家长代为表达。陪护对患儿照顾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独生子女多,一个患儿3~4名陪护轮流换班,他们共同了解的是患儿的生活习惯,而对患儿的治疗护理情况缺乏连贯性的认识,不利于健康教育的实施。陪护人员知识结构的差异直接影响健康教育的传播和实施。

1.4 护士自身因素的影响 由于我国大部分学校还没有设置独立的健康教育课程,多数护士没有系统地接受健康知识的学习,毕业后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也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护士既缺乏自觉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的理念,也缺乏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护士在专业知识、人文科学知识、沟通技巧、交流方法的掌握上还远远满足不了患者的需要。

2 对策

2.1 根据各年龄段患儿的心理特征,按需宣教,适时宣教 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护士用声、光、色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减轻其恐惧感;对3~7岁的学龄前期患儿,用讲故事、做游戏来满足其好奇心。与其建立友好关系;对学龄期患儿,多表扬、讲道理;在患儿安静、陪护者注意力较集中时进行重点宣教,主要宣教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主要用药及注意事项、管床医生、护士、安全防护等。我们还通过手势、表情、触摸、拥抱患儿等方式建立护患感情交流,使患儿在较短时间内适应住院环境,减轻恐惧心理,配合治疗。

2.2 针对疾病特点,健康教育个性化 为患儿及家长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可改变住院家庭的“生命方程式”,即:未知的恐惧=紧张=疼痛,减少因疾病无知而产生的恐惧感。针对患儿住院时间短、周转快的情况,我们应找出影响患儿的主要健康问题进行针对性教育,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患儿或家属确立健康信念、建立健康行为[1]。

2.3 根据陪护人员文化素质的不同,交流沟通艺术化 面对来自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文化层次、性格迥异、素质参差不齐的家长,我们按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基本步骤,重视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适时按需反复宣教。包括疾病的症状特点、饮食、用药原则、输液部位的保护、大小便标本的留取方法等。通过病区宣传栏、宣传画板、电视等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科普宣传,同时现场示范或纠正。患儿家属对护士的择优心理很强,因此在给婴幼儿输液或抽血时,一般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执行,年轻护士在给患儿进行静脉穿刺时,如第一次未成功,就应主动邀请病房中技术熟练的高年资护士帮忙完成,满足患儿家属的择优心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健康教育打好基础。

2.4 运用多种形式对护士进行培训,提高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 在健康知识、护理程序知识的运用方面,护士学历不同,其对知识的运用也不同,因此必须对护士进行培训。(1)开展健康教育课堂,提高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促进护士专业能力的提高。儿科护士既要具备同感心,又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感心是指进入并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并将了解的内容传达给对方的一种能力,它是沟通和心理辅导技巧中最重要的—个环节[2]。健康教育是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和医学知识传递的过程,护士必须用通俗易懂、形象化的语言将深奥的医学知识简单化的传输给患儿,使患儿自觉形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护理的独特职能就是帮助患者在体力、精神、知识等方面恢复、维持和促进健康,而护理工作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是促进这一独特职能得到发挥的有效方式[3]。(2)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及儿科疾病健康教育手册,人手一册,由高年资、高学历的护士逐一对每种疾病进行讲解,并结合临床病例现场示范。根据护士存在的问题定时组织病例讨论、护理查房,由护士长、责任组长、管床护士一起对每位患儿进行护理查房和健康指导,帮助护士提高健康教育水平。积极参与其他科组织的讲座、小讲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结合临床实践,有效地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

2.5 改善住院环境,满足患儿的心理需求 儿科病房的管理应该以最大限度满足患儿生长发育的需求为根本,在为他们提供及时、安全、可靠的医疗、护理的同时,保证患儿有一个健康、愉快的治疗休养环境。根据儿童活泼的天性和喜欢色彩的特点,护士着装为粉红色,窗帘为蓝色卡通画,被服为粉色卡通画,病房的墙上挂一些患儿喜欢的动物饰物等,以消除患儿的不安全感,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和亲近感。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培养高尚情操,尽量满足患儿及家长的要求,提高静脉穿刺技术,掌握健康教育的时机和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提高儿科健康教育的关键,充分发挥陪护人员的作用,是儿科健康教育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张胡,高德彰,吴光煜.患者教育的起源、现状及发展方向.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66—367.

第5篇

【关键词】责任制整体护理;小组责任制;满意度;优质护理服务

责任制整体护理是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根据责任护士能级分管不同的病人,每位护士负责病人数量根据病情动态调整,以护理程序开展工作,护士长对责任包干实行扁平管理。我科自2011年1月以来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的需求结合儿科护理工作特点,改变了原来的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实行了护士长扁平管理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实行责任大包干,实现人人都是责任护士,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科室资料 科室开放床位40张,护理人员19名,床护比为1:0.46,护理人员年龄21-44岁,平均28岁。职称:主管护师3名,护师8名,护士8名。护理本科以上学历8人。

1.2方法

1.2.1 对照组

1.2.1.1工作模式 在传统早、中、夜班模式下开展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将全体护士分为两大组,设护理组长2名(白班),责任护士3名(早班)每月轮换,助理护士2名(白班),轮班护士8名(中班、夜班),主班护士1名(白班),机动护士2名(替休班),护士长一名(白班)。共19名。

1.2.1.2 工作职责 护理组长负责本组工作安排,落实环节质量控制,负责解决本组疑难问题,负责对助理护士的带教及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业务指导,负责重点患者的护理工作。责任护士负责患者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工作、及时完成治疗及病情观察、健康教育、护理文书的书写等。助理护士在责任组长的带教下进行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工作。主班护士负责处理医嘱及药品的领取。

1.2.2 实验组

1.2.2.1工作模式 实行APN派班、护士长扁平管理模式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实行责任制护理大包干,落实人人都是责任护士。

1.2.2.2 APN派班 A班7:30-15:30;P15:30-22:00;N22:00-8:00. A班6人,P班4-5人,N班2人。派班时兼顾护士的意愿。每个班次均有1位年资高的护士任组长,负责解决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分管危、重及重点病人。

1.2.2.3 责任管理 根据护士的学历、职称、工作能力由低到高分为N1、N2、N3、N4四个层次,人人都是责任护士。护士长进行扁平化管理,每位护士平均管病人不超过8人,每天根据病房病人及病情进行动态调整,实现能级对应。护士长每天查房,对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参与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定期组织专科护理查房和危重疑难病例讨论,同时,人人参与病房一级质量控制,成立一级质控委员会,进行责任包干,每两周进行一次护理工作点评,及时讨论整改,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1.2.2.4 工作职责和工作方法 根据护士层级分别制定工作职责和各班工作流程。责任护士每天评估患者,掌握所负责患者的病情和诊疗护理信息。负责患者从入院至出院所分管病人健康评估、入院介绍、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及时准确完成各项治疗,认真观察疗效和用药后反应,适时进行入院宣教、疾病知识宣教、用药指导,及时送达辅助检查单,并认真告知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标本的留取,关注辅助检查结果,及时与医生沟通,按照护理级别巡视病房,全面掌握病人的病情动态,了解病人的心理,必要时给予心理疏导,康复期给予康复指导,出院前一日或出院当日给予出院指导。责任护士对病人实施全面、全程、连续的整体护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

1.2.3 评价方法 比较两种护理工作模式下病房患者、医生、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满意度统一采用护理部制定的对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调查表。护理质量采取河南省一级质控表。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3 讨论

3.1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有利于提高患方的满意度 在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下,实行责任制大包干,我们对全体护士探索实施了分层管理,按照层级从低到高分为N1-N4四个层次。护士长进行扁平管理,每天根据病人动态和护士层级进行分管病人的动态调整,每一名护士管理6-8名患者,每一名患者都有一位责任护士对其全面负责,护士工作职责明确,标准量化,考核透明,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改变了小组制一名患者有几名责任护士管理、患者缺乏安全感的现状。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连续的整体护护理。护士不仅关注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更关注患儿的心理,从患者的需求出发、以家庭为中心实施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3.2 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满意度 我们儿科病房面向农村,留守儿童多,农村患者多,患者存在心理、生理问题多,而患儿家长又缺乏科学的健康育儿知识,患儿住院,不仅需要我们精湛的技术使患儿恢复身体的健康,更需要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健康知识。通过深入分析,我们提出了“用心服务,用情呵护”的服务理念,引领护士用心工作,培养护士的爱心和责任心,病人的满意和肯定增强了护士的工作成就感,使护士转变了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

3.3 护士长的关注引领是关键 对照组小组制护理由责任组长每天对组内工作进行安排,而护士更是注重治疗护理措施的实施,习惯了执行医嘱和完成任务,很难主动发现问题和关注病人的身心,主动服务意识不强,而实验组实行护士长扁平管理,护士长每天评估科室全体患者,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对护士合理分工,实现能级对应。护士长每天查房,督促指导责任护士工作的落实。护士长直接参与危重病人护理,工作中更注重环节质量的控制,及时发现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护士沟通,了解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及时进行整改,才能实现责任制整体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3.4 专科理论和技能的提高是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保障 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有效实施,要求护士不仅要有精湛的专科技术操作能力,还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要在病人需求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关注病人的心理,这些就要求护士要具有深厚的专科理论知识。我们开展了护理查房、病历讨论、理论讲座、晨间小讲课等多种形式的业务学习,进行专科理论和技能的培训。

4 小结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开展以来,各医院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护理工作模式,综合医院的儿科病房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两年来我们根据住院人群的特点及儿科专科特点,不断探索改革护理工作模式,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极大的提高了患者、医生、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临床护理质量更适合以“患儿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冯艮娇,关莹,叶柳红. 层级全责护理排班方法的实施与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07,7(5):45-46.

第6篇

实习内容:熟悉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处理和手术适应症。

个人自我鉴定:本人在外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在带教老师指导下,熟练掌握外科无菌技术操作,手术前备皮,术前术后护理,熟悉换药,拆线,包扎,各种引流管与胃肠减压的使用与装置,掌握了外科常见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污染敷料的处理。希望在下一个科室学到更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带教老师评语:该生在外科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了外科常见病的术前护理以及护理宣教,了解了心电监护和各种仪器的使用,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能完成各项技术操作,以及静脉输液,给氧,肌肉注射等,较好完成实习计划。科室考核成绩:考核评定;优

内科

实习内容:学习并熟练应用护理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整体护理。

个人自我鉴定:本人在内科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管理制度,尊敬老师,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按时参加护理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能正确回答带教老师提问,规范熟练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和专科护理操作,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无菌操作技术,及时完成护理记录及交接班记录。熟练掌握护理文件书写,病情观察等。希望在以后学习工作中能够更完善自己。

带教老师评语:该生在内科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常规,较好完成实习计划。

科室考核成绩:考核评定;优

妇科

实习内容: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

个人自我鉴定:本人在妇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早退。基本掌握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及阴道分娩,产程观察处理。熟练掌握听诊胎心音,骨盆外测量,阴道冲洗,灌肠。

带教老师评语:该生在妇科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基本掌握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及阴道分娩的基础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产前产后护理等知识,望能继续努力,能争取更大进步。

科室考核成绩:考核评定;良

急诊科

实习内容:初步掌握各类急诊病人的处理原则,护理实施及各项施救技术。

个人自我鉴定:本人在急诊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熟练掌握了急诊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及鼻饲,吸痰,给氧,洗胃,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心电监护等技术操作规程。

带教老师评语:该生急诊科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积极,责任心强,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熟练掌握急诊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及鼻饲,吸痰,给氧,洗胃,皮下注射等技术操作,圆满完成实习计划。

科室考核成绩:考核评定;优

儿科

实习内容:熟悉疾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了解其诊疗常规,常见急症的处理方法。

个人自我鉴定:本人在儿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早退。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能完成生命体征的测量,新生儿的各项生活护理,以及新生儿培养箱,蓝光箱,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希望在接下的科室能更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第7篇

尊敬的领导,老师,各位同仁:

大家好!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有了春天,就会有花开”。

**月*日,是我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结束了五年的医学院校学习生涯,来到了医院。在这里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我被分配到了icu。在我们自己的监护中心,面对

自己的父老乡亲,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那一句句质朴的言语,使我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也更加领悟到这身洁白的神圣,icu的老师们,从最基础的护理记录手把手的教起,每周的护理查房,业务学习,理论考试,操作考试,让我们象上紧了的发条一样,丝毫不敢怠慢,生怕一不小心,就被甩在身后。新技术,我们争相学习,难做的操作,我们一遍遍练习,就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我的工作能力有了全面的提高。

五年的大学理论学习,并没有让我进入临床之后“如鱼得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脑出血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喷射性呕吐,我一时束手无措,喊来了带教老师,只见她有条不紊的把病人头偏向一侧,立即清理呼吸道,及时通知了医生。下班之后,翻开课本,上面写着:防止误吸导致窒息,及时清理呼吸道,这十五个字,字字珠玑。再印证了“陆老先生”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谛。

icu是一个医院抢救,护理水平的象征,它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高度负责的态度,过硬的技术。在这里,我建立起自己的工作态度,也学到了原来在学校,实习医院没有的一些新技术,新仪器的使用。我感谢icu的老师们,是她们给了我最耐心的带教,最宽容的体谅,最严格的要求,是她们扶持我一路走来,帮助我完成了从一名医学生到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角色转变。

六个月之后我转科来到了小儿科。小儿科是个忙碌的科室。当时患儿达到60之多。面对一个个可爱而又被病痛折磨的面孔,我每次在操作时都告诉自己,轻点轻点再轻点,好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少一些疼痛的记忆。几个月之后,失去了当初的新鲜感,整天与药品打交道,有了一些倦怠。直到有一天,一名实习同学问我药品的药理作用,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名老师了,整理了一下小儿科的常用药品的药理作用,发现当时上课时很多东西没有理解透彻。小儿科的护士长也经常把我拉到一边,指出我工作中的不足,将人生的经验与我共享,帮助我走出情绪的低落期,重新拾回信心。

神经内科是我现在的“娘家”,特色专科护理的特点,让我的职业生涯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团结,紧张,和谐,有条不紊的工作氛围,老师们每天与我交流她们的工作经验,不断完善我自己的工作旅程。护士长经常教育我们,工作中从细微处做起,换位思考,把病人当亲人。给病人送上最会心的微笑,最贴心的服务,病人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

第8篇

护理部  孙艳玲

转眼,2019年已经进入第二季度。护理部第一阶段的工作计划以及培训、考核计划基本未受春节的影响,均按计划完成;临床各护理单元也按照护理部的工作要求基本完成各项工作和培训任务。

2019年4月1日,董事会召集医院全体中层干部进行第一季度院务公开会议。马总,李总分别对医院及社区第一季度各项工作进行通告,并对2019年第二季度之后的工作进行部署。响应医院号召,会后护理部根据护理队伍现状进行阶段性总结及下一步护理工作展望。

2018年,是医院突飞猛进的一年,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一年。护理队伍也在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壮大,无论业务技术还是护理服务都有了较大进步。

但仍然存在需要改进和继续完善的问题。

一、护理部已全层覆盖的护理工作及下一步护理工作展望。

(一)已覆盖全部护理单元的工作:

1、静脉留置针全覆盖;2、月护理质量检查持续进行及护理安全质量专项检查的新启动;3、月运行病历科室内质控;4、本院护理文书考核细则的制定和投入使用;5、护理新入院评估、护理危险5大因素评估表的制定和启用;6、护理安全各项评估项目的集中培训,全面考核;7、护理安全警示教育的分期培训;8、综合护理查房的开展

(二)工作展望:

1、秉承“一日从医,四季为民”的服务宗旨,紧抓护理十六项核心制度,重抓服务质量,进一步推开优质护理覆盖全部护理单元。

2、今年护理部计划在保证护理队伍理论及技术稳定进步的基础上,紧跟医院发展的脚步,主开护理安全质量主线,紧抓护理安全,确保安全行护,为医院的稳定和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3、护理工作中应急情况启动预案演练的重点训练--庆祝5.12护士节活动方案。

二、各护理单元在配合、支持完成护理部要求的全覆盖的内容和工作展望的基础上,单项覆盖工作及今后要求:

外科:无陪护优质护理持续开展并更加细致;骨科专科护理培训全科护理人员覆盖;责任制护理试运行,保证质量,不流于形式。内科:胃肠镜洗消、术中配合,全员掌握并更加熟练;责任制护理试运行。手术室:手术护士、巡台护士技术全方位不局限,全员熟练配台。儿科:重在护理技术操作全面性,以医院护理延伸项目为突破口,全员全面提高各项护理技术。门诊部:门诊优质服务的精细化,流程制定并切实执行到位;提高输液技术及应急情况的处理能力。

第9篇

【关键词】儿科 临床带教 难点 护理对策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而护理临床带教的好坏关系到护生能否胜任将来的护理工作[1]。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多年来一直担负着护理本科,大专教学和临床带教工作。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独生子女的普及,给儿科临床带教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为进一步提高儿科护理带教的质量,先就儿科的带教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 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难点

1.1环境难以适应

1.1.1儿科病房的综合气味,让护生难以适应 由于儿科病房没有干燥室,通风设备不好,工作人员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直接危害儿科师生的身体健康。

1.1.2噪声污染 跟成人科很大的区别,经常会听到患儿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操作的时候连续不断的叫喊声,监护人的吵闹声,责备声混杂在一起,护生一时难以适应,有的甚至产生恐惧感,手足无措,不敢动手操作。

1.2心理压力大 儿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工作环境,工作分险有直接关系,刘宇[2]等对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的研究显示:一方面儿科护理工作责任大,操作技术难度大,工作负荷重,导致护理人员自身极度疲劳。另一方面,儿科护士心理承受很大的压力,主要是对患儿家属对护士暴力事件的发生,护士缺乏同行,社会,家庭的支持。实习护生看到儿科护士工作的难度常有紧张,胆怯,恐惧的心理,她们同样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

1.3儿科护理技术和专科知识的缺乏 暖箱,蓝光箱,微注泵等一系列儿科专用仪器都要求有一定的专科知识,而这些仪器从实习的第一天起几乎从未曾谋面,而一些基础护理如生命征的测量,口护,小剂量保留灌肠等与成人科不同,还有头皮静脉,学习内容多,难度大,而且实习时间仅有四周,要学好繁多的知识和操作也蛮有难度。在目前护生抱着“毕业后我不太可能会去儿科”的心态,动摇了其将来从事儿科护理的信心,从而没有形成良好的儿科专业认同感,对儿科临床护理工作缺乏耐心和信心,且部分护生不太愿意从事他们认为技术含量不太高的操作,如测体温,晨晚间护理等,常采取躲避态度,给临床护理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1.4沟通能力欠佳 面对儿科患者这样一个特殊的护理人群,在当今家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一个孩子生病住院,前来看护的人总是一群,问题也很多,这就需要我们运用交流的技巧,既抓住问题所在,又使交流成功进行,有些实习护生不但临床知识缺乏,而且沟通能力也欠佳,小的失误,就会得不到患儿及家属的谅解,甚至招来投诉。

1.5带教时间不足 儿科护理工作繁杂,琐碎,工作量大,护士编制相对不足,护生入科后带教老师常常忙于应付日常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解释,操作示范,常被指派去打杂跑腿。而出现护生充当“劳动力”,只做不学的现象[3],也或多或少影响护生的带教。

2 对策

2.1加强护生入科宣教 由护长或总带教详细讲解科室环境,布局,物品放置,主要病种,工作流程及工作特点,以帮助护生尽快熟悉儿科环境和设施;讲各种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医用垃圾分类以及操作中的自我保护等,强化医德医风教育,严格按照《实习生管理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护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特别强调查对制度,如新生儿的查对和成人科的有何不同,避免实习中差错事故的发生。

2.2学会减压 压力对健康的影响是双向的,适当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带教老师要体谅护生的心理感受,疏导不良情绪,努力提高护生心理调节能力,加强意识锻炼,提高心理耐受力[4]。

2.3医护联合,共同带教护生 护理实习并非单纯护理操作的学习,要在熟悉患者病情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做好护理工作,所以必须借助管床医师的配合。让护生定期参加医生查房,熟悉患者的病情变化,这样护理工作才能真正到位。

2.4采用多措施,多形式的进行带教

2.4.1一对一的理论教学 每周安排一次小讲座,每四周安排一次护理查房,为增加教学效果,每次教学相对要少。由一位带教老师有针对性结合临床病例给两个或三个实习护生进行理论性讲解。主要讲解儿科不同给药方法,药物剂量如何换算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与护理等等。

2.4.2一对一的实践操作教学 每位实习护生配备一个有经验的老师,按照实习教学计划,指导护生运用护理程序,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护理操作,指导时注意防止学生机械地跟着老师做操作,指导护生如何收集资料,找准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及如何进行效果评价等。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患儿本身大多对护理操作具有恐惧,拒绝的心理和行为,同时大多数患儿家属也拒绝实习护生操作,让她们反复多次跟随老师熟悉各项操作的每个细节,并强调某些关键步骤,多给她们操作机会。带教中,做到放手不放眼,护生进行护理操作时,老师应在旁协助。(如静脉注射时选血管较粗,患儿及家属较配合的患儿作为护生的操作对象)。在进行儿科护理操作时,尽可能的做到让家属和陪护人员离开病房,从心理上给护生壮胆等。

2.5教与学双向评定

2.5.1定期测评护生,适时调整带教方案 以教学计划中要求护生掌握的内容为主,由护士长利用晨间交班时间每周提问。护生出科前要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做出实习鉴定及有关记录,填写好考核登记表,考试不合格者不能转科,以确保实习质量。

2.5.2组织学生评价教师,及时调整带教队伍 要充分重视护生的反馈意见,让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教学方法给予评估,鼓励其提出建议,方法及改进意见,帮助发现及解决问题,不断的调整带教方法,提高带教质量。每一批护生出科前及时组织学生对带教教师进行无记名评价,对评价结果及时反馈,以确保带教质量。

2.6培养实习护生的交流能力,帮助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语言是沟通护患关系的桥梁,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必备条件,带教教师应教育实习护生多用鼓励安慰的语言对待病儿,使护患双方相互了解,积极配合治疗,以便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重视人际关系的护理的重要性,注意疏导及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在工作中,我们要投身处地为患儿及家属着想,理解患者的感受,体谅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维护患者的权利,对患者的需要及时作出反应,并多用形体语言和患者交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患者和家属很好的配合,护理操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大多数患者对其所熟悉的医护人员产生依赖和依赖感,对实习的医护人员产生怀疑和抗拒感[5]。临床带教首先要教育护生着装整洁,举止文雅,端庄大方,和蔼可亲,给患儿及家长以稳重,利落的美好形象,从而乐意接受护生的护理。平时要深入病房,与患儿共同参与游戏,使用儿童语言与患儿的交谈,关心爱护他们,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成为患儿的朋友。

3 总结

护生通过4周的儿科临床实习,无论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沟通技巧,还是在护理文件的书写方面均取得一定的提高,经考核,全部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护生的反馈也真实的反映了护理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及带教老师的知识储备,指导方法等方面的情况。因此,通过护生的反馈,护理工作可以不断改进,而对于带教老师来说,由于带教的需要,老师会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处处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

临床护理带教是培养护理人员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过程,如何带好一个护生直接关系到今后护理队伍的质量。作为实习教学医院,我们要采取积极地措施,不断提高带教质量。只有针对现在儿科护理的特点及护生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带教措施,才能提高儿科护理的临床带教质量,培养出适应于时代的专业护理人才。

参 考 文 献

[1]缪宇燕.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10) .

[2]刘宇,何国平.护士工作压力源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1):856.

[3]霍孝蓉.中澳基础教育中课程设置,临床实习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52.

第10篇

【关键词】前馈控制;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价值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50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273-02

前馈控制作为一种工业控制管理理念,近年来在医学护理风险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因其良好的预估性可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1-2]。由于住院患儿认知能力弱,普遍缺乏危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实施前馈控制十分有必要,不仅有助于强化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还能催其加强对潜在风险的预判,并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3]。为进一步探讨前馈控制在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实施前馈控制后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减少,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也有所提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儿科门诊现有护理人员45例;年龄22-47岁,平均(303+35)岁;工作年限2-24年,平均(51+24)年;全部护理人员学历分布:中专9例,大专22例,本科及以上11例。职称分布:主管护师8例,护师15例,护士19例。

12前馈控制实施流程

121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1年6月我院儿科门诊收集52例护理风险事件,对事件类型、原因等进行归类整理,据此排查分析儿科门诊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为实施前馈控制提供依据。

122搭建前馈控制机制在儿科门诊组建前馈控制实施小组,包括前端的护理管理组、基础护理组、病区环境与安全组及中末端的感染控制组、健康宣教组、护理技术操作组、护理文书处理组等,明确以上每个小组工作内容及检查标准,并对其实施不定期检查。

123强化执行和落实前馈控制制度最终能否得到有效运行,关键在于执行与落实:①独立的监督组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尤其是查对医嘱,做到“解释病情要科学,签字手续要完善,执行制度要严格,说话办事要谨慎”;②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依照护理级别对患儿进行巡视,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③实现交接班零失误,保证每次交接时有效沟通,除常规药品、物品交接外,还格外对危重、吸氧及正处于输液状态的患儿做好交接过渡;④严格不良反应事件上报,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要及时上报护理管理组,忌瞒报、谎报。组织由主管护师、护师等权威护理人员组成事件调查小组对护理事件进行研究分析,重在查找事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之后对对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确保对策有效贯彻执行;⑤建立护理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可尝试依据护理事件程度将护理缺陷事件分为一级:严重护理差错、事故;二级:中度护理差错、事故;三级:轻度护理差错、事故;四级:无护理差错、事故。依据上述级别建立预警评估体系,一旦达到或超过三级,可认为超越警戒值,此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整改[4]。

124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培养,提高其操作技能护理人员素质是确保前馈控制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基础。因此护理管理组应强化对全体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尤其是护理查房操作技能培训,并进行定期考核以确保培训效果。另外,对实习和新入职年轻护士应制定专门培训计划,实施一对一传与代方式进行培训,使其尽快掌握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其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宣传教育组在实施培训过程中要重点培训如何发现潜在护理风险因素,提高护理人员意外事件处置能力[5]。

125注重护患沟通,确保和谐,以此改善患者对前馈控制体系认知和配合有报道说,沟通不到位是儿童护理中容易被忽视的潜在风险因素,实际上由于儿童认识能力差,描述能力缺乏,使得其无法较为贴切完整地表达对疾病的感受,以至护理人员忽略可能存在的风险。因此,对患儿入院时,就应及时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入院宣教,告知家属住院环境、住院期间一些注意事项,选配具有亲和力的护士对患儿进行情感交流,提高患儿依从性。总之,通过有效沟通来消除患儿、家属与护理人员、医院的天然隔阂,促进护患关系和谐融洽,也为前馈控制正常运转奠定基础。

2结果

21我院实施前馈控制前后儿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22实施前馈控制前后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调查比较,结果实施前馈控制后的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

3讨论

从前馈控制定义来看,前馈控制就是综合考虑患者大致情况及疾病信息,主动寻找规律,预测走势,尽可能科学预估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将潜在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的一种管理方法,由此看来,前馈控制具有显著的预估性、预判性和预警性“三预”特点,或者说是优势,能对潜在的风险及时分析研判,并提前制定出应急预案,从而有效化解不安全事件发生可能性。而临床上,护理风险无处不在,护理安全事件也层出不穷,特别是对儿科住院患儿来说其本身机体抵抗力差,发育上认知能力差,缺乏必要的危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在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事件的潜在风险系数要更高于成人[6]。据研究,医院发生的绝大部分护理安全事件多系“人”的因素所致,而控制人为因素致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前馈控制管理方法无疑是一种较为优越的方法,前馈控制内容及流程运行本身已对护理人员护理意识做出了强化要求,另外“前馈”则要求必须提高风险预知能力和预警性,一意识强化,二方法指导,这对降低和预防护理风险事件十分必要,也代表了当前护理风险事件预控的主流方向。本组资料显示,实施前馈控制后,在“给药错误”、“投诉”等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实施前(P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应用前馈控制能一定程度上预控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改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评价,建议临床加强对前馈控制的应用研究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邱小雪,童静,陈秀榕,等应用前馈控制理论防范护理教学风险[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1):114-115

[2]张燕浅谈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8):90-91

[3]王敏,王英,田仲侠浅谈前馈控制在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意义[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10):625-626

[4]许巧玲,冯娟,李少萍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6):2760-2761

第11篇

 

儿科护理工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患儿因为自身抵抗力不强,年龄小,同时心智和生理不成熟,再加上疾病的发展也比较快,所以也就增加了儿科护理工作的难度。 如果患儿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哭闹,患儿家长就可能出现各种负性情绪,进而影响患儿的临床治疗和医院工作的正常开展 [2-4]。特别是在部分特殊检查中,因为患儿自身抵抗力不强,对疼痛存在较高的排斥度和敏感度,进而影响治疗和护理依从性, 患儿家长面对患儿的过激反应,会比较担心,对医护人员不信任,甚至导致医疗纠纷事件 [5] 。所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重视加强服务意识和与小儿患者的沟通能力,同时还要给小儿患者一个更加人性化的护理环境,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首先转变护理服务思想,优化护理工作。通过组织儿科护士和护士长等护理人员开展有关文件纪律精神实质的学习,深入把握护理服务的实质理念,转变不良工作思想,加深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开展护理工作必须做到“四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爱心。以患儿为中心,将患儿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让患儿戒除焦虑、恐惧情绪,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护士要变顶撞、推脱、态度生冷等行为,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主动关心患儿疾病状况,满足患儿的护理需求,拉近与患儿的距离,让患儿感到自己是自由的、安全的,不会有恐惧和焦虑,从而消除患儿的不良情绪,促进患儿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治疗。要认识到患儿安全则护士才安全。护士日常要主动关心患儿疾病状况,及时安抚、给予称赞并且与患儿家属经常沟通交流,使患儿家属放心、安心、有信心。

 

其次营造温馨的病区环境 (1)我们根据幼儿生理及心理特点,对病区环境进行全面的改装。墙面采用温暖的卡通图案,让病区环境充满童趣。被服均采用暖色调纯棉质地,配以卡通图案,就像家庭中的儿童被。通常医护人员穿着白色工作服会让人感觉庄严恐惧,因此,我们选择粉色护士服以增强亲近感,消除患儿对医院的恐惧[6]。(2)针对儿童好动的个性,地面采用防滑材质,床全部带有可自动调节高度的床栏,保证患儿住院期间的安全,预防跌倒及坠床。(3)护士进行治疗与护理中应动作轻柔,与患儿交流时应面带微笑,对患儿使用充满鼓励的语言,经常表扬她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宝贝,主动关心、爱护患儿。

 

第三进行全方位的宣教。健康宣教既包括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 项,同时还涵盖到了心理干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以及出院宣教等,其宽广的涵盖范 围是常规护理所不能及的,这对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度、增强治愈的信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我们的健康教育方式多样。墙上宣传栏每月根据季节和多发病更新一次健康材料,每月开展公休座谈讲座。时间从入院至出院,甚至出院1年内。开始进行入院安全宣教、病区环境介绍以及设施使用等。护士站放有宣教小处方,免费向家属提供。出院时由责任护士进行出院指导,告知复诊时间,居家护理的注意事项。我们所出示的书面宣教内容活泼、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让家属及时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建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减轻患儿家属的心理负担,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出院后我们还会家访,了解患儿疾病恢复、家长掌握疾病知识、居家护理等情况。(2)儿科的健康宣教主要的对象是家属,将相关康复知识加入护理工作,适时帮助家属照管患儿,与家属建立有效的沟通,正是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也是人性化护理最重要的体现,会沟通才是好的医者。

 

第四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护士要开展优秀的护理工作,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护理理论和操作水平。按照计划进行扎实的人员素质培养工作。由护士长管理实施,护士对患儿剪指趾甲、换衣裤、尿布,翻身、进行臀部护理等。提高护理实践操作水平,增强护患关系,加强家属的认可度。每月进行护理知识学习、基本护理规范、疑难护理技术的实践,纠正输液、打针等错误方法,增强护士的急救能力,开展一次护理理论和专业技术考试,按照患儿的疑难病历,进行护理查房。对于护理难度大的操作,护士长要积极实行以老带新,保证每位护士都可以熟练掌握操作技巧。与此同时,做好日常基础护理工作,及时更换床罩被单,做好病房的清洁,使病房的环境整洁、舒适。

 

第五强化护理检查、考核奖励工作。儿科的护理质控小组必须充分发挥护理职能。加强护理的措施,逐步完善考核奖励机制,将护理工作细化、量化,规范考核指标,主要内容有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护士临床工作完成数量等。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议座谈,展开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意见箱的投放,以及从各种渠道获得家属的意见,奖励责任心强、护理服务标准、护理技术能力强的优秀护理工作者,惩罚那些护理态度差、患者差评的护士,并将其晋升、评优资格取消,从而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工作动力,增强护士的忧患意识,使护理工作朝着质量上升、患者满意、家属放心的方向发展。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改进护理措施前后,开展满意度调查问卷及各项护理指标检查。病人满意度开展前80.93%,开展后97.62%;护理质量综合指标提高,开展前84.76%,开展后95.91%,取得较好的效果。

 

儿科患者对医疗资源要求较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是精益求精,因此将优质护理应用到儿科服务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优质护理服务必须长期坚持,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才能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进一步扩大 [7]。

 

儿科病房通过各种优质的护理方法实践,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质量以及良好的护患沟通技能,病人的满意度上升,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提高,社会好评增加,医患关系进一步缓和,大大减少了医患纠纷,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第12篇

实践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①实行护士分层分级管理:各科病区实施护士分层分级管理,按照技术能力、理论水平、综合素质分层分级,明确各级岗位职责,实行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②转变传统的排班模式:实行APN排班、AN排班模式,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基础护理工作及健康宣教时间。③发挥绩效管理机制,稳定护理队伍:运用绩效杠杆机制,完善责任包干制的护理工作模式,进一步优化绩效考核的激励机制。科室人员直接参与绩效方案的制定,达成共识后实行绩效分配,实现了绩效分配向高技术含量、值夜班护士倾斜。院部对高风险特殊护理岗位给予政策扶持,提高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系数。对编外聘用护士实行绩效同酬制管理,稳定了编外聘用护士队伍。明显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保证护理质量。④减少护士非护理工作时间,等同减少人力,减少护士非护理工作时间,真正落实将时间还给护士,将护士还给患者。⑤严把护士上岗准入制度关,确保护理安全。

临床护理模式的转变:①突破传统的护理工作模式,实行“分组责任制”。根据医院的实际在科室推行扁平化的护理管理模式,实行了小组制包干、护理组长负责、责任护士责任到患者的护理工作模式,责任分工细化,目标明确。由年资高、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组长,责任护士具体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的实施与落实。②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内涵。各病区的专科护理重点是与专科疾病特点相结合,责任护士主动深入病房,完成各项护理操作,给予专业健康指导,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1]。此外,各科室制定出各种健康教育资料,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患者的入院到出院及出院后的指导。

护理质控模式的转变:①实行护理部主任跟班查房制。护理部主任不定期深入病区了解病区交接班情况、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操作规范执行及护士长的管理水平,掌握临床一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帮助护士长做好病区管理,提高护理内涵质量。②成立优质护理病房考核质控小组,每月对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进行目标质控,将结果及时向上级领导和各科室进行反馈,让全院从上至下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发展动态。③利用好护理质控体系,确保护理安全。责任组长、护士长,每天上下班前要对病房的护理质量给予评价[2]。确保医疗安全,减少护患纠纷,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提倡人文关怀,提供妇幼卫生特色服务:从去年开始推行“首问负责制”,护理操作过程中实行“三告知”。责任护士图像上墙。病区每个月的工休座谈会,或不定期询问患者和家属,让患者提出他们心中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提高,提醒平时我们看不见的问题。制作心形“健康贺卡”,介绍了产后相关母乳喂养知识、降消项目及产后盆底康复相关健康教育资料。完善便民措施,各个病区制定出入院流程图,方便患者及家属了解办理手续。落实出院患者回访,拓展护理服务内容。为达到护理服务的连贯性,把医疗护理服务由院内扩展到院外,乃至延伸到各个家庭,妇科、产科由病区护士为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为患者提供超预期的服务。

服务成效

患者满意:夯实基础护理,通过生活护理的落实,满足患者需求,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护士主动与患者交流,在治疗、护理等方面给予患者及时指导,密切了护患关系,使患者感到舒心、贴心。产科红灯呼叫率减至“0”,服务满意率不断上升。

医生满意:护士对于医生制定的诊疗计划能更加及时、准确、连续的执行,医护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协作更加密切,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使得医护关系和谐发展,获得医生认可。

护士满意:护士从以往的“要求我”转变为“我愿意”,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护士自身更具有紧迫感,主动积累专业知识,提高了护士病情观察与分析能力、专业护理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得到医生、患者的肯定,增加了护士的工作成就感。

讨 论

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护士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的途径[3]。目前,我们的工作离患者的要求还有差距,在护理管理中我们要不断完善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护士的培训、强调护士自我控制。在操作技术上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学习及护理查房,提高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1 万盈璐,耿力,余莉华,等.扁平化管理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2,27(8):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