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

时间:2022-09-22 21:27: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叙事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叙事研究

第1篇

叙事,通俗地说就是“讲故事”,它是人类的一种表达、交流的方式。它源于人类种族经验延续的需要。在理论思维不发达的原始社会,人们很难从自己或他人的生活经验中抽象出概念化的理论。人与人之间是借助讲述自己或他人的故事,保存和传递种族经验。这种讲述的形式是面对面的交流,内容是包容性很强的故事。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人们逐渐采用抽象、概括的“范式”方式提炼、传递人类认识成果,而叙事的方式受到压制和被遗忘。通过这种方式,感受到实践中的教育原原本本,不仅让教育理论获得实践的滋养,同时也让教师过一种反思的生活,感悟一种自我教育。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发挥着自己的教育潜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问题的提出

从教育活动的发展来看,教育学的语言源于教育者的语言,早期的教育者首先是在口语这个层面上来思考和表达教育的含义。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在教育领域里说着互不相干的话,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渐渐扩大。可以说,教育者日常教育话语的缺失乃是造成今日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沟壑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一)、教育叙事研究产生的背景

叙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被引入教育研究领域,在国外不过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在国内的时间更短。关于教育叙事研究方法的兴起,目前国外学者大致有这样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叙事研究是基于对教育科学化追求中的研究方法的反思。由于对自然科学领域的规则、模式过分地迷信,教育研究一度追求精确,但越如此,其与人类的联系就越少。而叙事则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中间道路,因为叙事主义者相信,人类经验基本上是故事经验。人类不仅依赖故事而生,而且是故事的组织者。

第二种看法强调,教育叙事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学科渗透与方法借鉴的结果。教育中的叙事主要来源于文学领域。叙事不仅体现在个体的层面上,在社会层面上更是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思想模式和组织知识的方式,或者如有的学者所分析的,叙事作为一种基本结构性的人类经验,具有整体主义的品质。这使得它能在文学以外的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哲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学科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

第三种观点强调,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必然性的方法转向。有论者从当前国际的教师研究的三种趋向出发,阐述了教师叙事研究的重要性:1)教育叙事是教师反思性实践的主要途径。2)教师叙事与教师的知识的本质紧密联系着。3)教师叙事来自于对教师声音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希望叙事研究能够提供一条倾听教师声音、从教师内部来理解其文化的途径。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

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中的叙事学理论

这是教育叙事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或者说,文学理论是教育叙事研究首要的智慧源泉。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叙事学成为文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叙事学中关于叙事的情节、结构、语言、语境、合理性以及口头叙事与书面文本间的转换等,都成为当前教育叙事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同时,新时期叙事学研究由“所指之事”向“所用之叙”的重心转移,以及由经典叙事学向多元叙事学或新叙事学的转向,也对教育中的叙事运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后现论

后现代思想家们关于主体的消亡、元叙事、对实在深层模式的否定、历史本身、任何最终意义的不可能性、理解世界的理性的失败、对差异的颂扬等对叙事研究影响很大。反过来,叙事、故事、语境等词汇也成为后现代思想家们高频率使用的语词。

3.现代知识论观点

现代以来不同类型知识的划分表明了人们对知识理解的深入,尤其是加涅和安德森的知识分类的观点,极大地拓宽了传统知识的内涵,并确立了如今日益被广泛接受的一些新的知识观念。比如,不同类型知识的生成、组织与表征的内在机制是不同;只有个体积极建构的知识对个体才有意义;像智慧技能、认知策略等默会知识常常以潜隐的方式存在着,等等。如前所述,教育引入叙事研究的背景之一就是基于对教师专业的发展,尤其是教师知识构成的分析。

三、研究的现实状况

国内开始关注并介绍国外教育叙事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特别是2000年以后。《全球教育展望》杂志曾在2003年第3期和第4期辟专栏刊登了这方面的文章。丁钢教授主编的《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近来也开辟了专栏探讨这一问题。从今几年总体上来看,散见于其他杂志的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现对我国近几年的关于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做一罗列,基于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和学新等(2004)学者从元研究的视角对教育叙事研究做出初步的研究,(2004)从教育理论的多维视角系统地分析了教师的叙事研究,谌启标等(2005)学者认为教师叙事研究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指出教师叙事研究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课堂现场叙事,教师成为倾听者;教师自我叙事,教师成为反思者;教师合作叙事,教师作为合作者。罗红(2005)从解释学的视野分析了个人实践理论与叙事研究。从文献分析来看,多数学者强调了教师的叙事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了叙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当然,也有学者(许锡良,2004)提出,对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要作理性的反思。

总之,从已有的研究的内容来看,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从学理的方面探讨教育叙事的本体问题、价值问题和方法规范问题;二是依据理论从事实地研究的个案。从国外研究的情况来看,欧美等国家的研究比较集中、成熟,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而国内(包括港台)目前仍停留在理论介绍和实践探索阶段,显得有点零散和缺乏系统性。

四、研究的反思

本文通过对近十几年国内外对教师教育叙事研究成果的简单梳理,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一些研究设想。

其一,教育叙事研究要在多维度、跨学科的视野下进行研究,对教育叙事研究的视阈研究,在重视教师教育叙事研究与专业发展研究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叙事研究与具体的学科领域和教学的研究,叙事研究情景中的国家及地区间教育文化传统、价值体系的比较研究等。

其二,在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和过程中涉及的问题的把握,不可理解的过于偏狭。要包括对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使用的方法、合作叙事中研究者与参与者的关系、叙事文本的叙述与写作的思考等。

其三,关于叙事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的评价研究方面的深化。由于人们对标准的迷信,可能回出现篡改资料来撰写虚构的叙事文本,或像讲述真理那样轻松地讲述一个骗局,由此导致叙事的真理和意义很可能被谬误所取代。我国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传统影响了叙事研究的开展,长久以来,我国教育研究中存在着很强的逻辑推演和量化取向,所以觉得叙事缺乏科学性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第2篇

一、叙说自己的故事

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独特的质的研究形式,它的一个本质特点是关注个人,“通过搜集故事来建构田野文本数据,报告个人生活经历,并探讨这些经历之于此一特定个人的意义。”[2]在教育叙事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首先要描述研究参与者的个体生活,搜集和叙说作为个人的研究参与者的生活故事,撰写基于研究参与者个人生活经历的叙事故事。当研究者和研究参与者同为一个个体时,研究者则首先要叙说自己的故事。

刘剑华是一位小学教师,曾针对班上有学生说脏话骂人的现象,给学生编了个佛祖释迦牟尼建议退还礼物的故事,之后同学们都把骂人现象戏称为“送礼”,从而有效地遏制了说脏话骂人的现象。后经刘剑华整理和提炼的故事《送礼》在《内蒙古教育》杂志上获得了发表。于是,他又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收集并记录下来,同时将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感受、理解和感悟也书写出来,整理成包括“有一种爱叫触动”、“教育要让学生享受幸福”、“一次有效的生成”等一组教育故事,并形成了“教师应让学生在触动中享受真正的人文关怀”、“当我们的教育使学生享受到幸福时我们的教师才是幸福的”、“有效的生成可以促进有效的学习”等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结论[3]。

舒晓杨是一位电视大学的年轻教师,在教学中有相当的困惑,包括“对于开放教育这种以面授课为辅,网上自主学习为主的特殊的教学形式,教师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扮演知识传递者和者的角色?还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路人甚至是伙伴?教师和学生到底应该如何去适应这种教学模式?”于是,她“以本人为原型”,通过上课、访谈、聊天、写教学日志以及看学生的网上留言等手段,记录和描述自己在教学中发现以及解决问题的故事,然后分析自己是如何逐渐成长为一名反思型教师的,以启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般途径[4]。

研究者叙说自己故事的过程中,一般都以第一人称进行。如,刘剑华叙说自己几则教育故事的导语分别是:“一天中午,我刚进教室,小旭就跑过来说……”;“课上,为了给小旭一次锻炼的机会,我叫他站起来读一段话……”;“看着一张张因陶醉而微笑的脸,或是因争辩而发红的脸,我不禁暗暗为自己的教学预设及生成的精彩而得意……”;“教学《卢沟桥的烽火》第一节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咽喉’理解、体会卢沟桥的战略位置……”[3]。舒晓杨在教学日记中主要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等形式记录自己的教育事件,如“问:以前是怎么上课的呢?答:更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引导性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4]。虽然表面上这些“问”与“答”都没有主语,其实省略的都是“我”。

二、采写别人的故事

教育叙事研究与建立在客观主义基础上的寻求普适性结论的研究不同,它主要是研究者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或“领会”,或者是研究者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对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做出解释[5]。因此,教育叙事研究的研究者和研究参与者经常不是同一个个体,这样,叙事就更多地来源于研究者对被研究者生活或教育故事的采写。采写被研究者的故事,可以是一个对象,也可以是一组对象。

2001年底,在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读硕士研究生的徐丽玲,准备参加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优秀教师教学风格的个案研究”时,接触到了广西某小学一位28岁的优秀女教师刘敏,这时她眼前一亮,“这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通过对优秀教师个案的研究,看看他们到底有哪些跟别的教师不一样的地方,这些特点跟他们的成功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她便选择了“一位优秀女教师特质的叙事研究”作为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她通过对刘敏的访谈、现场观察和实物资料的收集,梳理出了刘敏的职业生涯故事和生活故事,从中分析得出了“优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逐步发展和积累起来的”等有关结论[6]。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是教师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日常生活、教育教学实践与专业理论学习中,基于对学生发展特征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主观性认识而形成的有关教育的个体性看法,主要包括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师生观和自我效能感等。教师专业成长主要表现为教师观念的变化与教育行为的改善,所以,探究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有利于了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但是个人教育观念具有个体性和内隐性特征,对它进行研究必须回顾当事人丰富的生活世界和独特的生存境遇,并对它们加以细致描述与深入剖析。为此,笔者曾运用教育叙事研究探讨过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当时以张某、于某和费某等为研究对象,在对他们进行必要访谈的基础上,归纳出了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一般规律[7]。

研究者采写的被研究者的故事,可以用研究者的口吻进行叙事,如“刘敏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始终给予她无私的爱和大力的支持。刘敏的奶奶是一位古文老师,所以她很小就在奶奶的指导下背唐诗宋词、诗词,奠定了很好的古文基础……由于从小跟着奶奶在教工宿舍中长大,刘敏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一种本能的兴趣……当老师是她从小到大比较稳定的理想。”[6]也可以用被研究者的口吻进行叙事,如“我工作的第四年,很幸运和一位资深教师搭班,她的教学能力有口皆碑。我观摩了这位搭班师傅一年内的各种教学活动,这种经历对专业提升是巨大的,边观摩边讨教,我在一年内的成长超越了过去迷茫的三年。”[7]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被研究者不属于公众人物,或某些故事不便公开当事人的身份,应该遵循研究的伦理,隐去有关人员的真实姓名。像上文中的刘敏就是一个化名,张某、于某和费某的身份也没有完全公开。

三、裁剪文献中的故事

由于教育叙事研究属于质的研究,而质的研究资料可以包括现场记录、访谈记录、官方文件、私人文件、备忘录、照片、图表、录音带、录相带等。所以,教育叙事研究中的故事,除了叙说自己的故事和采写别人的故事以外,还可以利用已经形成文本的别人自己叙说的故事,也就是别人的自述或自传材料。而且对文献中的故事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裁剪,但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与原意相违背。裁剪文献中的故事,同样可以是一个对象,也可以是一组对象。

李吉林老师是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的语文教师,因为情境教育的开创性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李吉林老师1956年中师毕业,坚守小学教育岗位50余年,这位“我的大学在小学”、“小学成了我的大学”的小学教师,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成长为“从教师中走出的教育专家和儿童教育家”,更是“小学教师中走出的教育家”。虽然李吉林老师的专业境界是许多教师难以达到的,但她的成功经历对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诸多的有益启示。于是,有研究者在研读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透析出了李吉林老师专业发展的足迹,即“专业情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生活境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关键事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飞跃契机,实践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8]

对于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人认为是“自己培养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这给教师专业成长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为了消除广大教师对专业成长过程的神秘化理解,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定有效的教师培养措施,有研究者以2009年《小学语文教学・人物》全年刊载的12位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物”为例,对他们有关“成长之路”自述的内容进行分析,以揭示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因。结果表明,影响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动因,其中“重要他人”、“关键事件”、“制度文化”、“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动力;在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时期,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作用的力度不同,越是专业成长早期外部条件越重要,越到后期个人自我实现理想的作用越大[9]。

以文献为对象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被称作内容分析法。而上述的两项研究都是以文献中的教育故事为研究对象,所以也可以称为教育叙事研究。如,为了说明“关键事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飞跃契机”,研究者从文献中选择了发生在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研究初期对坚定情境教学的探索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三则故事作佐证[8];再如在以2009年《小学语文教学・人物》为例探讨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动因的过程中,研究者选择了十二位优秀教师的十六段自述作为有关结论的佐证[9]。同样是研究“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因素”,曾有研究者以《人民教育》杂志2003-2005年《名师人生》栏目中三十六位特级教师撰写的人生经历为样本,从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个人背景因素、影响优秀教师职业选择和职业成功的因素、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关键事件进行了定量的描述与分析[10]。该研究过程对优秀教师的自述进行了定量化处理,整个分析没有引用任何一个具体的故事,所以该项研究仅属于内容分析法,而不能称为教育叙事研究。另外,在呈现裁剪过的文献中的故事时,同样既可以用研究者的口吻叙事,也可以用被研究者的口吻叙事,不过一般以保留文献中的叙事角度为宜。

参考文献

[1] 冯晨昱,和学新.教育叙事研究述评.上海教育科研,2004(7).

[2] 张希希.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教育研究,2006(2).

[3] 刘剑华.我的教育故事.中国教育学刊,2006(12).

[4] 舒晓杨.对一位反思型教师成长的追索――一项质的个案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07(1).

[5] 王景.教育叙事研究的“冷思考”,当代教育科学,2010(9).

[6] 徐丽玲.一位优秀女教师特质的叙事研究.江西教育科研,2003(8).

[7] 彭云.幼儿园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个案叙事研究.幼儿教育,2009(27).

[8] 梅云霞.李吉林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中国教育学刊,2010(9).

第3篇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或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人们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领悟到教育是什么或者应该怎么做。概括地说,教育叙事研究有如下几个特点。

1.客观性

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的内容是已经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对未来的展望,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客观事实,而不是叙事者的主观想象。

2.情节性

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事件。

3.体验性

教育叙事要有叙事者及事件关系人的情感体验,以产生生动、感人、引起共鸣的效果。

4.反思性

作为一种研究,仅用事例说话是不够的,还应当有作者的反思,并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写作,这样可以增加教育叙事的理性色彩,从而产生“研究”的效果。

下面是一则简短的教育叙事案例,题目叫作《一包口含片》,我们从中可以具体地了解教育叙事研究的上述特点。

面对总是惹我生气的学生,我的方法便是“疾言厉色”地吼叫,可时间长了,便不再有效。

五年前的一天,有位同事在办公室里告诉我,如果孩子们闹得越欢,你的音量就要降得越低,这样没准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按照同事的建议,再次遇到问题时,我就尽量压低声音。这一招果然见效,那几个淘气包似乎因为听不见我在说什么,也收敛了许多,做到尽量不出声。

没费力就把学生们“治”住了,今天我心情特高兴,回到家便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提包准备明天的课。

“什么东西?”我自语道。一个用草纸包着的长方体映入了我的眼帘。不管是什么,拆开看看吧,总不可能是炸弹吧!怀着好奇的心情,我拆开了纸包,原来是一盒金嗓子喉片。谁放进去的?我的嗓子又没病。我的心中画了一大堆问号。

这时,手机响了一声。打开一看,是一条短信:“老师,您看到我在您包里放的金嗓子喉片了吗?我听见您的声音沙哑了,给您买的。――您的学生卢小月。”

我的心为之一动,这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呀!她的心是那样的细,她的眼睛是那样的尖,老师的举动都在她的眼中,都在她的心中……泪水不禁模糊了我的眼睛。

我连忙拿起手机给卢小月发短信:“谢谢,真让老师感动!”几分钟后,一条简短的信息又回复过来:“不客气。”

虽然这条短信之后,我们再也没有交流,但这几行字已深深地植入我的心间。今天这个小小的手段“收获”了一份师生间难得的真情,让我激动不已。五年了,我和孩子们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师生,更多的是朋友,是亲人。也许爱不是用来说的,行动才是爱的最高境界。这一盒小小的口含片,让我坚信最初的选择是正确的,让我更坚定自己的步伐,做孩子们喜爱的老师。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题材

教育叙事通常包含三种基本题材,即教学叙事、生活叙事和自传叙事。

1.教学叙事

教学叙事即教师将某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或课堂教学的某一方面(比如课堂提问、课堂评价、生成性资源的把握和利用等)相对完整地叙述出来。教学叙事不是对课堂教学进行“录像”,不是简单的“课堂实录”。“课堂实录”不能表现教师的反思以及反思之后得到的教学改进策略,而教学叙事则需要将叙事者对教学的理解以及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写入相关的“故事情节”中,用“当时我想……” “现在想起来……” “如果再有机会上这一节课,我会……”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教学改进”的考虑。

2.生活叙事

生活叙事是指课堂教学之外的教育工作叙事。大家都知道,教师的育人活动并不限于课堂教学,课堂之外的教育活动还有很多,比如与学生谈话、家访等。因此,教师的“叙事”除了“教学叙事”,还包括教师本人对课堂教学之外所发生的教育生活事件的叙述,包含“德育叙事” “管理叙事” “社会实践叙事”等。

3.自传叙事

自传叙事就是研究者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每个教师从“新手”到“熟手”,从“实习教师”到“骨干教师”,都会有自己的困惑和反思、汗水和欢乐。教师以“自传叙事”的方式学会“自我反思”,并经由“自我反思” “自我评价”而获得某种“自我意识”。读“故事”的人则可以从这样的“叙事”中了解到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转变,看到他们专业素养和专业绩效的提升。

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无论是何种题材的教育叙事,都将使自己的“专业故事”不再随时间的流逝而流逝,而是以研究的形式保留“历史”,赋予那些看似平凡、单调、重复的教育活动以独特的体验和韵味,从而沉淀一份难忘的人生感悟。

三、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若干策略

1.要勤于学

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虽然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叙事研究,进行校本科研,不必像专门从事教育研究的人员那样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但并不是说不需要理论,理论的价值在任何方式的研究中都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可以根据研究课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有计划地、深入地、系统地阅读一些教育理论专著和文章,提倡同伴共读,及时交流读书心得,分享学习体会。

2.要敏于事

一些中小学教师常常感觉没有什么可说的话题、可做的课题和可写的东西。这种现象也许是教师长期忙于教学工作、为各种事务所困、对教育问题缺乏敏感性的缘故。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教师有意识地留意课堂现象、关注身边的问题,就可以找到很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话题。教书育人活动方方面面的内容都可以成为叙事研究的课题。如果能够养成记教育日记、写课后反思的习惯,教师可讲的教育故事就会越来越多,教学也会越来越有意思。

3.要善思考

勤于思考是中小学教师开展叙事研究的根本要求。教师试图发现和讲述自己所遇到的某个教育问题或教育事件时,需要认真思考;当问题或事件发生后,教师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深入思考;对问题或事件的解决过程、解决到什么程度、方式方法如何、总体效果如何等,更需要深刻反思。思考是研究的灵魂。通过叙事研究中的思考,教师不仅可以深刻领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改进教育教学行动。

4.要得于法

教育叙事研究的范围广、主题多样、内容丰富。可以说,教师的教育活动范围有多宽,其叙事研究的领域就有多广;教师的工作有多少,其叙事研究的主题就有多少;教师工作的内容有多广泛,其叙事研究的内容就有多丰富。因此,叙事研究似乎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格式、统一的规范和统一的要求。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叙事研究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教师在开展叙事研究时就更需要体现针对性,发挥创造性,使之产生更为明显的研究效果。

第4篇

参与者:罗玉英 李之音 吕 飞

陈 蕾 陈家彦 杨震华

主持人(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教研室、静安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主任):叙事研究是近几年来颇受我国基础教育界关注的研究方法之一,这种草根式的教研方式较好地吸引并推动一批中小学教师由此逐步走上教学研究之路,走进教育科研和学术的殿堂。但是,随着教学叙事资源的不断丰富,人们对教育叙事研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众多中小学教师都有着“教育叙事泛滥”的认同和感慨时,人们对教育叙事的成果表达已不再满足于对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一般性的追忆与描述上,许多人在以新的目光关注这一教学研究的方式,对教育叙事的内涵和质的要求悄然提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关键事件为核心进行教育叙事的创新研究与实践,成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今天,我们就围绕“怎样进行基于关键教育事件的叙事研究”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方式

陈家彦(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教师):拜读汤立宏老师的专著《校本研修专论》一书后,我对汤老师提出的“基于关键教育事件研究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命题非常感兴趣,也深有同感:关键教育事件伴随着每一位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及其专业发展之路由若干重要事件串联而成,这些事件看似平常,却对教育教学活动、学生的发展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无论成功抑或失败,其总的特点都是具有相对重要的意义、相对深刻的影响。我们应认真而及时地捕捉出这些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事件,科学地分析隐藏在其背后的若干因素、影响及意义,进而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准确地揭示出成功事件后面所蕴涵的教育原理,在新的教育教学场景中加以再现、改造应用,或者是有效地避免失败事件的重复再现,以此矫正、调整来自师生的不当教育教学行为和活动。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围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若干事件所做的反思与研究是有价值、有意义、有影响的。

发掘关键性事件是灵魂

李之音(上海市徐汇区第四中学教师):关键教育事件是指能强化当事者(或者参与者)原有教育认知或者能引起当事者(或者参与者)原有教育认知冲突的事件,它的内容可以是一个完整的事件过程,也可以是一个重要的片段,或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关键教育事件对教师个人或团队教学效果及其专业发展往往产生决定性影响。从发掘关键教育事件的视角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展教育叙事,具有双重的效果:一是使关键教育事件的研究趋于深入;二是使教育叙事从目前的迷惘和困顿中走出,赋予教育叙事以更强的活力。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便可以看到,其教学反思经常伴随着对一些关键事件的分析而进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没有“关键性”的支撑,基于关键教育事件的叙事研究也便失去了灵魂,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在教学领域,一般的教育叙事之所以泛滥而“倒胃口”,与其没有“关键性”是有很大关系的。

杨震华(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关于关键教育事件的关键性特点如何得到有效发掘,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从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目标或者是课堂教学的整个流程加以审视,分析教师对某一个教学细节、某一种教学思想与方法策略的运用是否有效地推进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是否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和对学生学业和身心发展的最大人文关怀,是否获得了单位时间内最大的教育教学活动效益?一般说来,一些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进程的关键事件普遍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我们捕捉了其中的关键意义,也就是发现了关键教育事件的关键性。

二是从研究者本人的直接感受出发,提取某一特定场景下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意义。有些教育教学活动在一般教师看来,也许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对于一些具有特定的人生阅历、文化背景的教师,其感受就可能不一样。他们可能将别人忽略的事件视为自己教育教学经历中的重要借鉴而加以铭记,那么,这一教育事件的关键意义是由特定的个体所赋予的,因而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关键教育事件。在开展关键教育事件分析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会为某一教育事件的关键性而展开激烈的争论,这实际上是因为,由于观察者的个人体验不一样,对一部分教育事件会的关键点及其影响作用的认识产生了差异。

所以,我认为,只要是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作用的事件,就是有影响、有意义的事件,都可以把它们作为关键教育事件进行研究分析。

重视细节,提炼主题很关键

罗玉英(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静安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基于关键教育事件的叙事要重视细节的捕捉和描写。有很多时候,听到的课或者自己上的课,值得一说的“关键细节”似乎真不少,一、二、三、四可以列出若干条。其中,有些实际上是很多人的共性特点或问题。比如近几年来,“多元化解读”风靡语文课堂,结果,对经典篇目出现了一些令人难以接受的解读。像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中,父亲爬过月台为“我”买橘子,被某些人解读为“违反交通规则”,并呼吁取消这篇课文,以免误导学生。除“多元化解读”外,还有语文教学中的拓展问题、朗读教学问题、公开课作秀问题、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中的生成预设问题、作文教学中何为“真情实感”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当前的共性问题。如果能做这方面的有心人,每次从叙事中提取某个方面的主题,久而久之,叙事者可以用列文件夹的形式积累主题并作归类,教学智慧就慢慢积累起来了。笔者曾经针对《沉默的芭蕉》一课教学中的拓展问题,写过《拓展:拓得恰当自能灵动飘展》,发表在《语文学习》杂志上;还曾就《雷雨》一课教学中的朗读问题,写过《〈雷雨〉中的朗读教学策略》,发表在《语文学习》杂志上。

有些时候,课堂教学中的关键事件所反映的是教学的小技巧、小智慧,或者是小失败、小糊涂,但是因为它可能对课堂教学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加以思考追叙,我们就可以积累起鲜活的资料、素材,最终使自己具有比较高明的教学智慧,实现教学专业发展上的大进步。比如,笔者曾经听过某市语文教研员执教的《美容新术》一课,感到其教学构思极有创新,而且贴近文本内容特点,符合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于是我想到了教学设计应当重视教学流程的内在逻辑结构,又进而联想到曾经听过的另一位教师执教的《蒹葭》一课,其中有个环节在逻辑上安排得不尽合理;再深想一步,我发现,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有非常流畅的逻辑结构。我因此写了《关注大方向研究小细节》一文,发表在《语文学习》杂志上。

我们在开展基于关键教育事件的叙事研究时,不一定要把跟它相关的时、地、人、事的起因经过和发展结局都交代清楚,要紧的是集中笔墨,突出事件中的关键细节。比如,我在叙述《沉默的芭蕉》一课教学中的问题时,重点罗列了该课教学中引用的所有古诗词和作业中要求学生鉴赏的古诗词,意在说明该课具体拓展了什么内容,分析它们为什么不都是合适的拓展,举例说明了合适的拓展应该是什么内容的。这样,就“拓展”这一关键教育事件,我就可以思考得比较深广了。

揭示故事背后的原因及普适性道理不可少

陈 蕾(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一般教育叙事提供给读者的只是故事而关键事件的叙事不同。因为关键教育事件是在发现并捕捉到事件背后的原因、发现并捕捉到事件中所蕴涵的普适性道理之后被创造出来的,所以关键教育事件的叙述应该包含两个重要部分:其一,叙述与一定主题有关的教育故事;其二,叙述故事背后的原因及普适性道理。

一方面,基于关键教育事件的叙事研究应叙述与一定主题有关的教育故事,其情节应归于简单。比如,我在“分离混合物――分享设想”的关键教育事件叙事中是这样描述情境的――

学生A:我们做一个纸盘子,用针在下面戳几个洞。然后,我们把沙和米倒进去,沙会从洞里掉下来,而米会留在上面。

教师:有什么建议,可以向他们小组提出来?

学生B:如果你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在纸盘的两边用针再戳几个洞。

学生A:知道了。

学生C:你是用什么戳的?为什么要用短针戳呢?

学生A:我是用短针戳的。因为用短针戳下去不像用长针那么难戳。

以上是用师生对话作为叙述方式的,当然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叙述。

另一方面,在教育叙事的基础上,恰当地揭示出教育叙事背后的原因及普适性道理非常重要。这一部分似乎比第一部分更重要。因为它是对前文所述片段内涵的叙述与解析,关系到前文所述的片段能否被创造成能提高教师专业判断力的关键事件。我在本则关键教育事件叙事中对基于上述片段的普适性道理作了如下叙述与解析――

“勇于提出问题”“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意见,乐于与同伴交流”都是小学自然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科学态度培养的要求。然而,很多教师即使认识到这一要求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也会担心学生不能针对性较强地提出见解、建议或批评,担心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因此,往往不敢将此要求贸然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在上述实例里,我们看到这位执教者没有运用更多的言行指导,但是他给了学生充分自由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也就是在这个时间与空间里,学生A、B、C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到一个勇于提出问题、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尊重他人意见、乐于与同伴分享的过程。例如,学生A认真回应了学生B的建议以及学生C的困惑,体现出“尊重他人意见”的科学态度;又如,学生B婉转地提出了改进建议――“如果你有多余的时间,可以……”,体现出“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的科学态度;再如,学生C对学生A在介绍中未作阐述的、同时又是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了疑问,体现出“勇于提出问题”的科学态度。

至此,关键教育事件的叙述主要部分基本完成了。当然,也有人会在第二部分叙述不同教师的不同观点。我想,假如是这样,我们就应该增加第三部分,用来解析为什么不同的教师会提出不同的观点,其背后原因及普适性的道理是什么。这样一来,我们创造出来的关键教育事件已与先前的完全不同了。前者能提高教师的专业判断力,有助于改进课堂教学;后者能提高研究者的专业判断力,有助于改进师资培训。

行为跟进是研究归宿

吕 飞(上海市浦东新区进才中学北校教师):在基于关键教育事件的叙事研究之后,我们千万别忘记进行有意义的行为跟进。这是研究的目的和归宿,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得到理论提升。无行为跟进的叙事充其量只是流水账或是对平时生活的记录。所以,教育叙事的模式往往是“主题实践观察描述案例总结反思提炼观点”这样的顺序。可是光有理念和思想,还是不够的,应该将这些理念和思想转化为新的教育行为。在基于关键教育事件的叙事研究报告中,行为跟进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是我想到,在提炼观点的后面是否应该再加上一点:行为跟进。

我感到,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中,教师最需要的是有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在课堂实践中,上完一节课下来,我们需要静心沉思。通过这一堂课,摸索出了哪些教育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新发现,组织教育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思路有无突破,启迪学生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要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然后,思考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如何改进的对策,写出“再教设计”的教案。如有可能,再来一次及时的、全新的教学行为跟进,达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的目的,这样可望把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第5篇

高校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强调在生命感悟、生命体验的基础上追求生命的价值,建构生命的意义。但在实际的生命教育实施过程中,由于理论表达与语言述说的紧张性,致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难以发挥对大学生教育的实际效应。因此,本文在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语境下,从教育叙事的角度出发,探究生命教育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生命教育的独特性:理论表达与语言诉说的紧张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的教育,是以“生命”感悟“生命”的教育活动。作为主体的“生命”(教师)以“生命”的丰富性与发展性为教育内容,通过对生命的感悟与体验,对每一个个体之“生命”(学生)的教育。①生命教育就是要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它强调人的精神生命的主动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它关注人际交往中精神能量的转换;在保障机制上,它注重生命主体自主能动的投入和合作。②

由此可观,生命教育的“生命”既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目的,既指向一种教育的内容,又包纳了教育的对象,同时还涉及教育的方式。生命是一种动态的多维关照,无法用一种逻辑性的、纯理论的言语对其进行诉说和表达。因此,在生命的事实中无法找到理论与现实的绝对符合,难以用某种理论去解释生命的现实,从而造成理论的有限表达和意义的不完整诠释。

二、教育叙事与生命教育独特性的契合

叙事既是一种推理模式,也是一种表达模式。人们可以通过叙事“理解”世界,也可以通过叙事“讲述世界”。叙事打破了科学逻辑推演的语言局限,解释了现实社会生活领域的复杂行为关系及其随时间流动的变迁特征。因此,它也是一种思维的模式和意义生成的工具。随着时间不断的发展,叙事学逐步向教育研究领域扩展,成为广大教育者表达自我教育生活中的教育经验、体验的有效方式。它通过叙事来描述教育者的教育经验、行为以及作为群体和个人的生活方式。教育叙事研究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通过教育生活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寻找一种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话语方式或理论方式,为普通教师、学生以及其他读者提供一种能让他们参与进来的生活语言风格的研究文本。③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一种活动,就其本意来说,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④生命教育的价值诉求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达到对生命真正意义的追寻,培养受教育者对自我生命、他人生命的珍重,从而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升。在生命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从生命的基本知识出发,从珍爱生理层面的生命入手,在引导受教育者感悟与体验生命的过程中,通过拨开围绕在日常生活中的迷雾与困顿,从而升华至精神层面的、形而上的内在生命,并最终达到生命教育的价值回归。同时不断完善学生的经验世界,帮助学生体会、感悟和思考真实生活中的一切问题,不断建构生命的意义。

生命教育的价值诉求规约了教育者的理论表达。在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时,任何理论性话语都难以表达出人类最真实的情感。而叙事从现实生活中摄取题材,讲述经验的方法为生命教育的有效进行开辟了新的途径与方法。教育者在生命教育中,用叙述的方式对生命经验进行表达,对生活故事进行述说,引导学生在学习叙事和进行叙事的过程中,或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或分析和诠释文本或故事,在交流互动中建构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并获取知识与文化的意义,在意义的生成中,实现对生命的诗意追求。⑤

三、叙事视角下生命教育教学的策略构建

生命教育的真正意义蕴藏于日常生活中,在不断重构的生命灵动中。生命教育教学中叙事的运用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生命的存在本质,通过收集并叙述现实生活中的生命故事,在注重叙事伦理的基础上,对生命事件、个人的生命故事进行诠释,以求透过生命现象寻求生命的真实,探求生命的意义。

1.收集生命故事,挖掘最真实的生命事实

生命教育需要面对来自不同地域文化环境、不同个性特征、不同生命往事的生命个体。因此,只有切合不同生命个体的需求,才能契合教育实践的诉求。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生命事件,着力关注生命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感受和体验,通过这些来表达不同的生命诉求,彰显出丰富多样的教育意义。

因此,生命教育叙事的有效表达首先要进行生命经验的收集。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有关生命的事件都可以是叙事之物。在教育叙事中自我与社会均是叙事之物,社会条件、话语和叙事实践交织在一起,塑造了自我及其身份的属性。⑥对于社会的叙事之物,可以通过对典型的关乎生命事迹的故事叙述,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可贵,进而尊重一切生命。个体自我的叙事故事包括讲述者与一系列意义重要的个人经历联系起来的故事,这里既包括了发生在自我身上的生命故事,也包含了自我所经历的生命事件。通过对个体成长轨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的叙述与分析,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运用积极的方法去面对痛苦和失落,从而追寻更高的生命意义。

2.诠释生命意义,构建温情的生命世界

叙事不仅仅是记录和叙述故事,而是要对故事本身进行持续的反思与追问,进行经验的重组和意义的诠释。当一个鲜活的生命故事呈现在面前时,不仅仅是对它做一个简单的描述,而是要去挖掘隐藏在这些故事背后的意义。通过对这些事件的诠释,使这些故事和经验的内在意义让受教育者领会和把握。无论是对社会生命现象的诠释,还是对个人生命经历故事的诠释,首先都可以从需要探究的主题出发,将事件的关键点或个人生命经历故事的关键阶段提炼出来,然后对这些关键的事件和阶段进行分析,分析关于这些现象事件的基本特征和状况说了什么,最后进行关乎生命意义的重构。并通过生命意义的追寻,构建起一个充满温情的生命世界,而在这一充满温情的生命世界中师生双方的感情就能得到升华,人性得到丰富,心灵得到沟通,生命得到关爱和呵护。当然,合理的叙事语言是必要的。教育者通过叙事性的语言,将抽象的社会生命现象以叙述的形式具体地呈现出来,同时需要确定好叙述的顺序,是运用顺叙、倒叙还是插叙的方式把这些事实或事件组织起来,从而使叙述过程条理清晰、主题鲜明、详略得当,有助于他人进行理解和把握。而对于个体生命经历的叙述则要求个体语言叙事关切生命“实存”状态,抒发个体语言认知体验,描述个体生命的发展轨迹。通过语言叙述,表达出受教育者的生命感悟,构成生命意义的统一体,并在意义统一体中产生更多的体验,实现更多的生命价值的提升和生命意义的发现。

3.体验与对话,促进学生主体对理论知识的内化

叙事不是单个生命体的内心独白,叙述也不是单纯的个体行为,而是存在于说着与听着间的交互关系。哈贝马斯认为,“交流的经验,如这个名称所表露的,起源于至少把两个主体结合在一起的交互行为的关系,它发生于通过语言而建立起来的对稳定的意义的理解的主体际框架中。”⑦因此,生命教育的过程其实是知行双向结合的过程,唯有如此,才能把生命的意义内化为学生主体自身的思想,而内化过程只能在学生主体自身的体验与教育教学主体的对话中才能完成。在生命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通过叙事将抽象的概念融入具体的叙事经历中,以生动有趣的叙事方式提出一个合乎生命教育价值主旨,合乎个体特征的命题进行探讨。同时,教育者要引导全体学生参与,让学生成为个体生命经历的叙事主体,并通过各自生命事件的叙述与交流,形成生命意义生成的共同体。在叙事活动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点评和总结。总结叙事活动中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已为学生内化和吸收的知识,并针对在学生叙事活动中出现的认知偏向、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以促进叙事活动的良性循环。

4.注意叙事伦理,尊重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生命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真实存在的生命个体,涉及到以师生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会涉及到伦理问题。因此,教育者必须充分考虑教育过程中要持守的伦理底线,担负的伦理使命,并在这种底线与使命之下对涉及到的教育事件、教育人物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判断。对于社会生命事件的叙述,教育者一定不能超出事件本身的伦理底线,哪些是该讲的,哪些是不该讲的。尤其是从人性或者尊重生命的角度看,生命叙事不仅要帮助受教育者认清生命的产生与逝去,同时也要预防道德安全问题的出现。而在个体生命经验的叙述中,教育者要确保叙述参与者自愿对他们的生命经历进行叙事,教育者不能强迫性的要求学生叙述不愿讲述的事情,同时不能妄加评论。

四、结语

教育叙事为生命教育提供了新的、行之有效的表达方式。生命教育中叙事的运用,将从生活中撷取的教育真实转化成教育意义,将文本、理论和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中,消解理论表达与言语诉说的内在紧张性,促使学生实现对生命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实现生命基本知识的传授,生命教育价值的彰显,完成生命意义的构建,真正实现其育人功能。

注释:

①郑晓江.生命教育教学方法初探[J].昆明学院学报,2010,

32(2):1-7.

②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8-9.

③邓达 熊沐清.外语教学的叙事表达:一种教学论视角[J].外国语文,2010,(3):106.

④叶澜.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⑤邓达,熊沐清.外语教学的叙事表达:一种教学论视角[J].外国语文,2010,(3):105.

⑥丁纲.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3):73.

第6篇

体育教师个人教育观念是指体育教师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教育教学实践与专业理论学习中, 基于对学生发展特征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主观性认识而形成的有关教育的个体性看法。探究体育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研究方法及对象

(一)研究方法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揭示各种教育存在方式或行为关系当事人在此行为关系中的处境和感受。教育叙事的旨趣和教育观念的研究趋向比较契合,是表达和揭示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适宜的话语形式。

(二)研究对象

姜,46 岁,我校教科室主任;徐,42 岁,我校体育教研组长;许,26 岁,淮安外国语体育教师。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专业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推动力

姜:大学阶段学习了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但工作中用得上的只有专业技能。在淮阴师范培训时,不少教授都是体育教育各领域的专家,学历进修是对教师专业技能与专业理论的一次系统集中的训练与普及,更新了我的观念,也开阔了我的眼界,我了解了很多新概念,如Strops(快乐体育)等,对实际工作也颇有启发。

(二)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职业境遇中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1.重要他人

姜:我工作的第二年,很幸运和我校的一位资深教师的师徒结队,他的教学能力有口皆碑。我观摩了师傅一年内的各种教学活动。这种经历对专业提升是巨大的,边观摩边讨教,我在一年内的成长超越了过去迷茫的大学的几年。

徐某:在扬州假期培训时我还认识了一位淮阴中学的老师,他进取、博学、善思,也许是志趣相投,我们成了很要好的朋友。他不断地跟我分享他对教育、体育高考训练的独特见解。他深深影响了我的教育观念,在很多方面甚至颠覆了我原来的观念。毕业后我们仍经常沟通,我们常常通电话,互相介绍现在的教学、科研动态,让我对外面的体育教育动向保持一种敏感与熟知。遇到重要事情,我会向他咨询,总能得到有益的指点。

2.关键事件

(1)成功型事件。①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许:我工作时恰逢“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实施。作为大学毕业生,我和我们体育组实施新课程改革,体育课按兴趣分班教学上课。半年后市领导视察,学校安排我上示范课市领导对我的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课模式给予高度评价。我认为,前期努力获得的成功对今后的成长很重要。 ②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姜:有个学生刚训练时候很孤僻,和家长交流后了解到他从小就有一点自闭症,不喜欢和别人沟通。我就特意在训练队里让他做队长,告诉其他队友他的优点,帮助树立威信,叫他做简单的示范,等等。后来这个学生开朗自信,考上一本,发展很好。这个学生的转变使我很欣慰。

(2)挫折型事件。许:在一次校运动会大获成功后,校长宣布获得一二三等奖班级名单,结果下面一片哗然。原来是在最后名次编排的时候由于个人失误,一二三等奖有些班级发错了,这次事件以后,我深深地内疚了好几天,教育了我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细心认真地处理好每一件小事。

3.制度文化

(1)业务竞赛。制度化的校、区、市、省各种层次的竞赛、公开课和运动会,体育教师的一年一度的体能检查, 都可以促使体育教师高度关注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

(2)同行交流。无论是正式的上课、体育训练课、相互听课还是私下里的自发交流, 这种同行交流通常都是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研讨,不但贴近现实,也很实用,会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直接显著的影响。许:我们喜欢集体备课,老教师多讲经验,新教师多出点子,定好的教案就是集体资源,大家共享。

(三)在实践和理论之间不断修正与生成个人教育观念

徐:我是一个不迷信书本、讲究实效的人。比如,很多教学参考书上设计《蛇形单足跳》一课,都是告诉学生游戏怎么玩,然后在游戏,最后评价游戏,而实际上学生对游戏怎么玩不感兴趣。我就改进为直接先游戏,然后让学生自己一起讨论怎么玩就比其他队伍好,一节课玩下来学生都兴趣盎然,使想象、语言、动作能力综合发展。我认为这样放弃既成预设、跟随学生兴趣的做法应该就是学生中心论。

四、思考

(一)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性是情境性、自主性、阶段性、连续性与多样性

体育教师首先关注的主题是自己置身于其中的教育情境的改善和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并以解决实践性问题为指归,“为了实践、关于实践、在实践中”构成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主线。教育本质的实践性决定教师成长的情境性与自主性。情境意味着生活世界,由纯粹观念世界或所谓科学世界向教师的生活世界回归,回到教室,回到操场。行动意味着解决问题,不是坐而论道,体育教师应该在具体教育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二)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是反思研究与自主建构

体育教师的成长以反思研究为途径。在教育实践中如果出现师生之间的冲突或学生练习的消极行为,教师不是寻找客观理由推卸责任,而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是否正确,教育行为是否恰当,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尝试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教育的优化与自身的成长。体育教师的成长以自我构建为形式。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以教师的经验、省察、认识为媒介的“学会教学”的过程和“自我发展”的过程。自我的建构意味着体育教师不仅能动地把握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且把自身的发展当做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改造的对象。

第7篇

关键词 教育叙事;博客;微博;整合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6-0009-03

随着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及其研究形式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西方叙事学的引入,开拓了学科视野和研究方法,对教育教学产生很大影响。教育叙事研究通过对教育叙事经验的叙述和分析,促进人们对教育意义的理解。它作为一种质的研究方法进入教育研究领域,引起教育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受到广大不具备丰厚科学研究方法理论的一线教师的喜爱,使得中小学教师成为教育研究者。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形式,凭借其易用性、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成为许多教师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平台。而短小精悍,集音频、视频表现为一体的微博的出现,更为这个研究平台注入新的活力,使教育叙事研究向简洁、立体化方向发展。

1 教育叙事研究

1.1 教育叙事研究的含义

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1]。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教师叙述教育经历,反思教育体验,提炼教育事件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1.2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既充当叙事者又充当记述者,所有的活动主要由教师自己实施,通过自我陈述、自我记录来反思教育事件,构建有价值的教育理念;另一种是教师只充当叙事者,而记述者由研究者来充当。在这种方式的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是被观察者、被访谈者,而研究者通过对教师的观察和访谈,揭示或者解释教育事件中所蕴含的教育理论。教育叙事的运用有利于教师的不断反思,促使教师在原有教学理论及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不断创新,促进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1.3 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

教育叙事具有真实性、故事性、情感性、教育性、反思性的特点。真实性指所记叙的故事都是教师的真实经历,是可信可靠的;故事性指叙述具有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完整性结构的故事;情感性指故事包含真实的情感,能打动读者引起共鸣;教育性是指故事中蕴涵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寓教育理论于教育故事中,是教师通过理性思考后阐述的有意义的教育事件;反思性是指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多角度进行审视、探究与评价,对教学教育行为的成功与失败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分析[2],这也是叙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博客与微博

Blog是WeBlog的简称,又称“网志”,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3]。它的页面形态很像个人Web网站,可以免费申请,页面容易生成,能够不断保持更新。其简单、快捷、容易操作的特点使其具有广泛的使用群体,而促使其逐渐推广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为民众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故博客被认为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工具,是“互联网的第四块里程碑”。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它允许用户通过登录网页、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和即时聊天软件等方式随时随地信息,信息内容多在140字以内,可以嵌入链接,同时可上传图片、音乐、视频。基于这一平台,用户可以交友、组建个人网络社区,更新信息,实现即时分享。它的主要功能有、转发、关注、评论、搜索、私信这六大功能,其中关注和转发这两项功能极大地推动了信息的传播效率。微博凭借其平民化、高效性、立体化、交互性等特点,使其得以广泛传播,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2年7月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网民中使用微博的比率已经过半[4]。中国的微博时代在不断发展。

3 整合平台对教育叙事的优化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存在大量的显性知识,还存在大量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相对显性知识而言,是教师自己获得的、难以明确意识与清楚表达、不能以规则的形式加以传递的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知识。隐性知识显性化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教育叙事作为教师自我实践的讲述,可引起教师的共鸣,使一定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以博客和微博相整合的交流平台作为个性化、结构化的流水记录方式,其具有的高效性、个体性、开放性、交互性的传播特征,对教育叙事具有促进作用。

3.1 高效性

通过博客和微博相整合的交流平台,教师在信息时可以提供一个摘要,将文章的主要内容呈现出来,而读者通过这些精炼的介绍,能够大致明白所的信息是什么,以此来决定是否阅读、讨论。这为读者快速筛选、过滤信息提供了帮助,把类似于教育生活流水账似的叙事排除在外,提高了教师阅读文章的速度和质量。

3.2 个体性

通过整合的交流平台,教师可以在这个自由、私有的空间里,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按照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记录发生在身边的教育故事,反思隐藏的教育理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关注其他教师所的信息,参与讨论;还可以根据喜好对自己的页面进行个性化设计,强化个人的拥有感,促进教师表达、记录的欲望。

3.3 开放性

平台的开放性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便捷、及时,也使得知识和思想得以广泛的传播和共享。博客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而微博具有传递音频和视频信息的功能,将二者相整合的交流平台打破了单一媒体表达的局限性,详实的文字再配上生动的教学视频,使教师的叙事更加丰富,确保了信息传播和共享的真实性、借鉴性。

3.4 交互性

博客和微博都是个人通过互联网来、管理信息的,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既是传者又是受者,在自己的页面与他人的页面中实现互动。整合的平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教师可以随时发表信息来进行个体与平台间的交互,通过转载、关注、评论其他教师的文章来进行教师间的交互,通过加入群组、评论、讨论某一共同话题实现教师与专家、教师与教师组成的实践共同体的交互。教师之间在交互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对个人来说也是一种提升。

4 围绕叙事的博客与微博整合策略

目前,有的博客网站已提供了添加音频和视频的功能,但其主要用于娱乐,在教育叙事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且微博短小精炼式的摘要作用也没有得到运用。笔者认为,围绕叙事的博客与微博整合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4.1 充分发挥校园网优势

以校园网为依托,建立博客和微博相整合的交流平台,使每个教师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个性化的叙事。博客和微博都以网络为依托,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等特点,这为建立虚拟学习社区提供了条件。虚拟学习社区不仅提供文字、图片、音视频供学习者浏览,更重要的是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空间。通过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取长补短。

4.2 加强教师间交流

博客和微博所呈现的信息均按时间倒序排列,最新的文章往往排列在最前面,这为教授同一科目的教师了解同行教学进展情况及规避教授相同课程内容时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帮助。整合平台所具有的多媒体性,也为不擅长书写的教师提供了“说、演”的机会,他们可以上传教学视频为其他教师提供思考,通过他们的反馈来修正自己的教学。

4.3 促进教师与专家间交流

教育叙事为缺少科学研究方法和教育理论的一线教师提供了学术研究的途径,通过他们的教学实践,总结出的教育理论不够深刻,仅仅停留在个人感悟和同伴反馈上,缺乏专业性的指导和意见,这不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因此,整合平台为教师和专家间交流搭建一个互动的桥梁,使得教师在实践中那些模糊、不够完整的教学理论在专家的指引下转化成系统的个人知识,再将这些知识显性化加以推广成为群体知识,促进更多教师将理论服务于实践。

4.4 建立有效反馈和激励机制

教师通过整合平台写教育叙事,需要制定相关的规则及评价指标对提交的教育叙事进行评估,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促进其不断进步。此外,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比如同伴和专家的鼓励、教育叙事评比、学校奖励等,激发教师写教育叙事的热情,推动其不断反思,促进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教育叙事探究的本质在于寻找一种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话语方式或理论方式,传统教育叙事研究所具有的封闭性、个人性等局限,严重影响其生命力[5]。整合的交流平台使教育叙事数字化,叙事研究更容易保存、共享,为每个教师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交流空间,使得知识和思想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1]邱瑜.教育科研方法的新取向:教育叙事研究[J].中小学管理,2003(9):11-13.

[2]周跃良.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87.

[3]刘丽霞,杨淼.把Blog植于教育:Blog是什么[J].现代教学,2001(7):5.

第8篇

[关键词]教师专业自我发展教育叙事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科学领域的研究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在研究方法上表现为从传统实证主义和规定性模式向现象学和“描述—解释性”模式转移。教育叙事研究在教育研究范式转型的背景中兴起,它以独特的研究视角,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与理解,强调教育情境的整体性体验和意义建构,真正使教育问题的学术研究回归到鲜活的现实中去,使理论研究回归到思想的故里,使教育研究融入实践的滋养。教育叙事研究给广大教师以契机.教师完全可以寓研究于叙事之中,通过教育叙事探索改进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一、教育叙事的价值

教师每天都在经历着一个个的教育事件,教师的教育生活就是由一个个教育事件累积而成。教育叙事就是讲述教师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故事,讲述那些蕴涵着教育意义的故事。那些影响着学生和教师自身生命成长的细微脉络可能在故事叙述的过程中清晰地展现出来,同时也展示出教师的教育生活如何发展的可能路径。正因为如此,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的教育叙事,因其对复杂教育生活中的细微脉络的揭示而使之区别于一般性的故事讲述,成为教师对自身教育生活的反思性研究,。成为增长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提升这种实践性知识品格的重要形式。教育叙事独特的存在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促进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

传统的教育研究运用教育学的逻辑语言,用理性的、哲学的、科学实证主义的方法来进行凌驾于教育实践之上的绝对理性的研究。它的观点不可辩驳,结论不容置疑,是一种“由上而下”的研究范式。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教育文化权力,教师作为教育的参与者,他们的声音经常被忽略掉了,教师只能从一个教育的实践者退化为一个执行者。被动地执行教育行政规范、指令。这就极大地压制了教师的教育热情,使其成为了教育领域的“沉默的大多数”。教育叙事研究使教育研究回归教师的教育经验本身,回归教育生活本身,使每一个教师都有机会参与,发出自己的声音。获得话语权。

(二)增强教师对教育生活的自我理解

教育叙事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不仅是一种介入教育研究的方式,而且是作为一个“教育者”反思地、探究地存在的基本方式。一个人对周围世界的发现往往同时就是对自我心灵世界的发现。教育叙事,使教师与自己经历过的活生生的教育生活进行对话,增进了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理解.丰富对教育生活的理解与认识。教师在教育叙事中发现与重识自己的生活,修正或强化自己的人生观,使自己的心灵世界得到丰富和充实。

(三)实现教育理论的实践转向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一直是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追求的理想目标。但在以往“宏大叙述”的研究范式下,这个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而教育叙事凭借其丰富的生活内涵有机地结合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方面,专家学者对教育理论的内涵领会精深,对问题的思维方式多样.不局限于现实的视角,可以透过教育叙事分析研究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从而更好地从宏观上指导教育改革;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叙事,反省和探究自身的实践经验,运用理论分析去解决教育实际的问题。

转贴于 二、教育叙事的方式

教育叙事的方式很多,若从其叙述的内容来划分,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片段叙事、生活叙事和传记体叙事三种。

(一)教育教学片段叙事

教育教学片段叙事是指对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某个印象深刻的片段的叙述,显示事件发生的细节,对教育教学效果的影响因子进行思考、反思。这种方式不仅强调所叙述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情节,而且强调叙述者应是教师本人而不是外来者。同时,作为叙事的行动研究,教师所叙述的教育教学事件除了“偶发事件”之外,应更多地属于教师本人的有意识的改变,是对改变之后所发生的事件的叙述。

(二)生活叙事

生活叙事是指对教师教育生活故事的叙述,借以显明其中所蕴涵的教师的生活体验以及对教师教育生活的细微关涉。教师的日常生活与教师成长、教育状态、教育经历密切相关。生活叙事不仅使教师倾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声音,真切感受到自己主观世界的波澜起伏,而且在反思中重新塑造和不断成就自己,并由此带来整个教育思想的全面升华。

(三)传记体叙事

传记体叙事是指对教师成长过程乃至教师教育生涯的整体叙述,借以显明教师生命成长的历程,揭示教师平凡生活中细微的个人生命颤动。教师以传记体叙事的方式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进一步发展自我意识。教师在反思日常生活和教育生活中发生的教育事件时,其教育理论常常蕴涵其中,且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教育信念。

三、教育叙事的策略

(一)选择适当主题,切入生活

教育叙事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主题,切入日常教育生活.对亲历的教育生活加以梳理、选择、整合和贯通,从而在一种基于对教师亲历的现场感的叙述之中,把真实的教育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同时在众多偶然多变的现场中去透析种种关系,剖析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真实,从而使教育生活故事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魅力。教育叙事之不同于一般的故事,就在于作为叙事者的教师并不只是讲述自己的教育经历,而且是理性地对教育生活作出意义的梳理与提炼。教师专业成长一般有两种知识来源:一种是外来的教育知识、教育理念等,另一种是个体经验提升的知识。教育叙事就是要将原初的教育经验提升成为知识性的经验。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叙事实际上是拓宽了教师教育生活的内在知识基础,也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教师个体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外在的、被规定的。

(二)审视反思生活,升华生活

第9篇

(一)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戴炜栋、王雪梅(2011)提出,现代信息化环境赋予了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新的内涵,包括教师信息与通信素养、网络元评价能力以及网络教育叙事研究能力。从宏观来看,教师信息与通信素养(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ICT)和媒介素养已经成为了新内涵和高要求。就微观而言,网络教育叙事研究能力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随着微博、微信、微课、慕课(MOOC)等网络新名词的出现,学习者似乎不用中规中矩地坐在教室就可以听课,可以获得知识,于是学习习惯趋于碎片化、泛在化,随时随地拿起手机、平板等便携上网设备,短暂的时间内就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文秋芳教授称这种泛在化的学习方式为4A学习(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在颠覆传统的学习模式变革之下,高校青年外语教师更应该借助网络,利用叙事研究方法,通过描述和记录个体教育生活,搜集和讲述教育故事,在解构和重构教育叙事材料过程中对个体行为和经验进行分析和解释,以超脱故事本身,获得隐含在故事中的教育规律和价值,最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二)可行性和优势

首先,高校青年外语教师相对年轻,因专业特点经常接受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熏陶,多有出国接受教育或进修的经历,因此网络媒介素养较高,网络媒体使用频繁,多媒体操作能力强,更易于借用网络媒介帮助教学和科研,这是他们的自身优势,也为他们进修网络叙事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无线wifi等的快速普及,使得网络教育叙事较之传统的教育叙事有其独特的优势。传统的教育叙事研究往往是教师通过纸和笔记录下有关的校园生活和教育教学事件及其反思,花费时间较长,易受时空限制,局限在个人经验中难以共享和互评,且随着量的增多,难以管理和查阅。而高校外语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量已非常繁重,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师,普遍反映每周平均课时可达16节,忙碌的工作生活往往会让他们疲于奔命,很难有时间静下来专门撰写教育故事,等到终于抽出空来,留在脑海中的教学问题和冲突细节又寻不到踪迹,而有了网络,教师则可以摆脱时空限制,及时记录(或录制)现场文本,即时,即时更新,具有强大的云存储功能,可以时间为轴自动归档,便于查阅,更容易交流和分享,相互促进。

(三)提倡基于微视频的网络教育叙事研究

目前,网络教育叙事研究主要通过文字方式进行记录。张仙、黎加厚(2004)总结了基于网络博客教育叙事的特点:开放型、共享型、动态型、发展型、展示型。笔者认为,教师研究者们可以借助影音方式来记录,通过微视频等方式直接录制现场“文本”。在高像素手机等便捷设备普及之下,微视频相比文字记录而言,更加快捷、直观、真实且生动地反映当时当地的教学细节、思维变化等过程。学术界对叙事当中的教育故事虚实问题有过很多讨论,例如刘良华(2007)认为,叙事研究并不拒绝虚构的叙事,也没有必要否认虚构的叙事。而鲍道宏(2007)则强调教育叙事研究不宜虚构教育之事。笔者以为,文学叙事适用的虚构手法不能否认教育叙事研究“求真”的态度,所以视频录制的方式避免了叙述者在文字符号转码过程中偏离了研究对象的第一本意,主观歪曲也好,客观误解也罢,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一定的“失真”,而视频录制则尽最大可能避免这种不必要的“失真”。因此,微视频应该作为一种更为有效的网络教育叙事手段被研究者们广泛使用。好莱坞生化大片里经常有这样一幕:一位生物学家用视频录制自己试验进程,汇报试验数据、重大调整、研究突破等,这个过程就是客观、理性的记录和分析,以备后续跟踪研究。只是在网络教育叙事研究环境中,镜头里的叙事者不是生物学家,而是描述教育故事、试图掌握教育价值和规律的教师科研者,研究对象不是某种新型药物对大猩猩智力提升的影响,而是通过对教育问题和冲突的描述、分析和解释,得出对教师教学、科研、学生学习成果的促进效果。视频录制的客观性、真实性、科学性对一门系统且严谨的科学研究而言,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四)有助于构建生态化的教学研究网络环境

教师叙事研究对象可以是教师自己本人,也可以是其他教师,还可以是你的学生。例如某教师对一位年轻教师或者教学经验丰富老教师教学行为的叙事研究,抑或是对某一种类型学生学习特点的叙事研究,抑或是针对新入职青年教师在科研意识觉醒、科研理论和方法掌握、科研成长和进步质变过程的研究。简言之,一切与教师教育、教学、科研、专业成长有关的故事、反思、评价都可以作为网络教育叙事研究的内容。而教师、学生、同行、教与学、教学与科研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元、复杂的共同体。教师、学生、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建立网络教育叙事平台,试图构建一个和谐的网络授课、信息共享、经验交流、网络叙事教学反思、师生互评、同行互评与指导的生态网络环境。包括教学科研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教学科研专业领域创新平台、教学科研专业成长交流平台。

(五)局限性

首先,高校青年外语教师教育理论储备不足。高校青年教师立足于高等学校教育环境中,而高等教育学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不同于普通教育学,研究方法和范式还需要教育学者们的不断探索,高校青年外语教师更要注意弥补高等教育学理论基础,用于指导教学和科研实践。其次,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应系统学习教育叙事研究理论。从发现教学问题、检索前人教学研究成果、设计研究方案、执行和调整方案、收集分析数据到撰写叙事研究报告,这是一个教师本人亲身参与的完整过程。虽然叙事研究注重个人经验和参与,但绝不等于日常教学活动的流水账,需要系统严谨的理论指导。苗洪霞、徐瑞(2007)指出,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厚重的,研究视野是宽阔的。后现代哲学、现象学、解释学、文学叙事理论、现代知识论、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理论为叙事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近年来,高校教师招聘往往注重高学历,而忽略了教育教学和科研理论方面的储备,青年外语教师往往学历较高,语言专业知识基础牢固,但是教育教学科研理论不足,需要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主动培养和加强教育叙事研究方面的理论素养和指导。例如补充年代学方法和理论,因为叙事的基本因素就是以时间为线索追踪丰满的教育故事,这必然涉及年代学的分析方法和思路。又如学习多种叙事结构,掌握如何对原始故事(现场文本)进行编码和转录,使其再现(retell-ing)。关于叙事结构,可以借鉴目前比较权威的基本叙事结构,一种是Creswell(2002)提出的组织故事元素成为问题解决的叙事结构,将故事所包含的基本要素分解为:背景、人物、活动、问题和解答五个方面;另一种是Clandinin与Connelly(2003)提出的三维空间叙事结构:相互作用、连续性和情境。限于篇幅,笔者不在此赘述。另外,要特别注意教育叙事和教育叙事研究的区别。既是研究,就要体现其科学性。目前教育叙事研究的困境在于,教师(研究者们)由于缺乏叙事研究理论指导,容易将叙事流于形式,变成了单纯的记流水账,这不是叙事研究,仅止于叙事而已。教育叙事研究固然离不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讲述,但是在叙事过程中更应该记录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思维变化过程,并对这些过程做出分析、解释和评价,企图找到理论依据,发现教育规律和价值。卜玉华(2003)在纵观西方教育学领域的叙事研究之后指出,“在叙事研究中,研究者必须以对话者、倾听者的身份同时与三种声音(至少)进行交流:叙事者的声音(包括录音带或文本作者的声音)、理论框架(为解释提供概念和思考的工具)以及对解释与阅读的反思性批判(即对材料所作结论的自我评价与反思)”,笔者以为这是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要求。所以教育叙事的本质是教师的反思,没有反思、没有总结和评价,即使视频制作再精彩,教育故事描述得再丰满,也很难从根本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结语

第10篇

随着“教师专业化”、“行动研究”、“校本研究”、“科研兴校”、“反思性教学”、“教师成为研究者”等教育观念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开始与教育研究者一起开展教育理论研究。不少研究者鼓励教师留心收集自己的研究资料,然后整理成“教育论文”并争取公开发表。中小学教师最初对“发表教育论文”往往很有兴趣,而且教育行政单位还将教师的教学论文的数量作为教师评选先进职称晋升的硬性指标,这对教师争相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可是,发表教育论文似乎并不能促进教师教育实践的改进,也很难说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的教师为了个人荣誉或者职称晋升不得不粗制滥造,人云亦云地说一些让自己脸红的套话,这也是好多教师都遭遇过的尴尬。

在本次的国培教育中,高兴的看到我们的教育专家对我们教师提出的建议,他告诫我们教师不要再写那些从理论到理论的纯理论的教学论文了,这些工作还是让我们的教育专家去作。他建议我们教师最好记叙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或困惑,自己遇到这个教育问题的情境;问题发生之后,又是怎样想办法解决的,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了一些有意义的教育事件,是否有值得叙说的细节,也就是建议我们教师写教育叙事。教师做研究可以采用“叙述教育故事”的方式,甚至提出“教师做研究就是讲教育故事”。我们这里的不少教师很愿意接受这种研究策略,并感受到“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对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那么,教育叙事是否算教育论文呢?

我的解释是:叙述出来的教育故事显然不是教育论文,它是一种“教育记叙文”,我们称之为“教育叙事”。它为我们提供的是生动鲜活的第一手教育素材,但又有谁能够说只有教育论文才算是教育成果而教育叙事就不是教育成果那?

就实际效果来看,教育叙事对教师本人确实是比较有效的研究方式。如果教师引经据典地写“教育论文”而对自己所发表的“教育论文”中的观念并不相信的话,这种“教育论文”不仅不能说比“教育叙事”更有理论水平,而且简直不能算是研究成果。相反,如果教师将自己遇到的教育事件叙述出来,这种叙述不仅可以启示他人,引起共鸣,而且可以在自我叙述中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并在反思中回过头来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通过叙述教育事件来改进、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这才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真正目的,更是我们教师的教育成果。

教师以多种方式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这本身就是一种种教研活动,这种研究方式称为“叙事研究”或“叙事的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的内容包括教学叙事、管理叙事或德育叙事。由于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最日常的教育生活,所以,教师的教学叙事作为所有叙事研究的重点。 转贴于

“教学叙事”即教师将自己的某节“课堂教学”叙述出来,使之成为一份相对完整的案例。为了让教师有话可说,学校可以配合“集体备课制度”和“公开课制度”(或称之为“研讨课制度”)个人将自己的这节“公开课”相对完整地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一份“课堂教学实录”。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为“用钢笔录像”。由于“课堂教学实录”很难反映教师“反思”之后所引起的“教学改进”与“教学重建”,所以,我们教师可以“夹叙夹议”,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对这一节课某个“教学事件”的反思插入到相关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用“当时我想……”、“现在想起来……”、“如果再有机会上这一节课,我会……”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教学改进”、“教学重建”的考虑。我们有教师将这种“夹叙夹议”的方式称为“插入”或“涂抹”,即教师将自己对本节课的感想“插入”到课堂教学实录中,将自己对整个教育或相关教育理念的理解“涂抹”到相关的课堂教学实录中。之所以强调要配合学校的“集体备课制度”和“公开课制度”,主要考虑到这两种制度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合作,而且经过集体备课和公开课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讨论中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以及讨论中所发现的教学收获与教学遗憾,更有效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有教师将这个过程总结为“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个人叙事”。

这种“教学叙事”的方式同样适合于学校的德育工作、管理工作,可分别称之为“德育叙事”、“管理叙事”。比如教师可以将班级管理中发生的某些学生生活事件叙述出来,使之成为一份有教育意义的“班级管理叙事”。如果教师针对某个教育事件做一些追踪研究,那么,这种“班级管理叙事”会显得更有价值。同样,这种叙事也适应于校本的行动研究。校本的行动研究或叙事的行动研究的基本理念是:第一,“叙述”其实是一种行动方式,如果教师不行动,如果教师不改变自己的教学,教师就无话可说。第二,教师“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实质是“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教师参与教育研究不只是为了发表教育论文,不是为了炫耀某种研究成果。第三,对教育研究者而言, “听教师讲述自己的故事”为他们可以提供第一手的教育素材。

让我们把自己过去教育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幽微细节重新审视,去发现其中细微的教育蕴涵,从而把作为叙事者的教师自身的思维触角引向自我教育生活的深层,使看似平淡的日常教育生活显现其并不平凡的教育意义。

第11篇

教育叙事是一种将外来知识与个人经验性知识整合,引导教师教育意识不断提升的有效方式。通过教育叙事,教师不仅能够正确认识自我,重构经验,而且也有助于形成教、学、研合一的专业工作方式。

一、教育叙事研究方法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实践智慧或隐性知识,是自下而上的教育研究方法的一个反映,其最大的意义在于让教师真正成为研究的主体,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分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从复杂的教育和教学实践中挖掘那些艰深的理论或实验数据来概括抽象的含义和深层规律。重视研究人的心理和情绪活动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体现,注重行动与反思,对不切实际的说辞,倡导“一个典型,胜千言万语”,以促进移植和参考,强调理论来自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和校正,可以应用在实际情况中的才是有价值理论。这是当前教育叙事研究逐渐受到尊重的问题。

二、网络教育叙事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策略

1.教师以叙事的方式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就要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包括自己的生活阅历、求学经历、文化底蕴、思维风格和个性特长。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一书中曾讲述过自己的成长经历。早期,他拼命模仿他导师那滔滔不绝的讲课方式,但后来他意识到,他那廉价的模仿吸引不了学生,而他的同学依靠天分却做得很好。于是,他试着去理解作为一个教师所拥有的个性,并顺着本性去学习可能有帮助的策略。他终于发现,对话法能让他保持活力。因此,教师要想深入系统地认识和了解自我,教育叙事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教师进行叙事研究,不是为了认识他人或他物,而是为了认识自己;教育叙事研究的结果不是为了弄清楚主体之外的事物是什么,而是为了进一步清楚自己的“认识”是什么。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故事解释着自己是谁,自己在做什么,自己想做什么,自己将向何处去。

2.教师以叙事的方式重构经验

杜威在谈到经验与教育的关系时指出,在各种不确定的情况中,有一种永恒不变的东西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那就是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以经验为基础的教育,其中心问题就是从各种现实的经验中选择那种在后来的经验中能富有成效并具有创造性的经验。正如在访谈中一位教师所言:“教师这个职业是有冒险性的……这个学生是转变好了,如果他的心理素质不好,一旦有极端行为,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啊……我觉得教学经验非常重要,我工作教学已28年,但自己没意识,可是事后想想,我上课很多话并不是有意识准备的,也不是教案上写好的,而是教学中的一种灵感,看到学生的眼神,那句话就会冒出来,事后想想,这句话特别好。”可见,教师以叙事方式重述和重写那些能够导致自己觉醒和转变的教育故事,即在叙事中追问日常教学情境中遭遇到的困境,并质疑习焉不察的教育教学行为,研究自己的经验,反思自己的经验,看到经验的未来发展方向,从而搭造经验连续沟通的桥梁,并在反思与追问中重组原有经验,从而促成经验的重构,由此,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在叙事中显现。

3.教师以叙事的方式促使教、学、研合一

教、学、研合一是指教学教育与学习和研究合为一体,这是教师应有的专业工作方式,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师的研究与教学本身就存在着“共生互补”的关系。教师所进行的研究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问题所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有赖于教师特定的教学实践为其提供具体的观察情境,一旦离开了这种具体的观察情境,教师就失去了研究的条件。在实践性研究中,教师以叙事的方式描述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遭遇到的问题或质疑习惯化的教学行为,故事本身就蕴含着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领悟,以及重述故事时的再反思。这种“双重反思”使得教师在撰写故事的过程中重新认识教育,意识到自己缄默的教育观念,并促进自己观念的更新和教育经验的积累。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叙事是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使教师自觉而科学地思考自我的经验,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教育叙事可以促进教师研究素养的形成,提升教师课程理念或意识,加速教师专业实践的更新。学习是贯穿于教师专业发展始终的活动,没有学习,教学将缺乏生命力,反思就没有方向,研究就会失去基础。教师将所获得的理论应用于解决实践问题则已进入了研究过程,正确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观念可以保证教育叙事的方向性和科学性,从而使教师在叙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时,能够在正确、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

总之,教育叙事是教师综合运用知识、教学话语的实践。教育叙事努力恢复的科学话语所遗忘和压制“教育案例”,“教育事件”, 重申教师的知识和教学话语对理论教育研究的意义。教育叙事鼓励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总结,质疑教育的终极意义,从而不断结合自己的实际知识,对发展教育做出独特理解。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知识和教育叙事建设,体现了师者的实践智慧和手段。教育叙事研究是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第12篇

关键词:叙事;道德叙事;道德教育

美国学者戴蒙和考贝曾指出:“过去几十年里,德育领域面临着一个令人不快的困境:领域本身‘欣欣向荣’,新方法、新理论层出不穷。同时这个领域所关注的最基本的问题——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无论用哪种标准来衡量都在下降。”西方国家的德育与我们国家有着根本性质的不同,但两位学者所说的情况确有某种程度的类同表现。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品格教育运动重新使“道德叙事”运用到核心价值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新形势下,以何种方式来传授和学习符合我国社会的价值观,是我们值得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借鉴西方道德叙事方式,重续中国的道德叙事传统,以此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核心价值教育是具有建设性意义的事情。

一、道德叙事缺失的表现

叙事原本是一个文学中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的几位课程学者将叙事研究引入了教育领域。教育叙事以“教学故事”、“课程故事”的方式走进课程与教学研究,并不断地渗透到各个不同的领域。因此,近年来中国有学者把叙事的方法引入到了道德教育中,并认为叙事是当前道德教育方式的一种走向。道德叙事,就是指叙事主体描述自我的或他人的道德故事,通过对道德生活事件的表达关注人们既有的道德经验,从而获得对道德的理解。因此,它所致力的不再是抽象的、普遍的道德规范的灌输和约束,而是更加关注人们道德经验的存在意义,在充分尊重个体生活现实的基础上,通过故事、口述、日记、访谈、自传等多种形式的叙事,来逼近人们的道德生活本身。道德叙事强调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希望直接呈现生活故事的内在情节,而不以抽象的概念压制生活的情趣,让叙事者自己说话或让历史印记自己显露出它的意义。

道德叙事曾经是中西方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然而近些年随着知识观的转型,道德叙事似乎被高等学校中的道德教育工作者所遗忘。人们常常过分地依赖道德知识与理论灌输,忽视了大学生的日常道德生活、道德体验。

如果德育领域的叙事知识以客观逻辑化的语言形态来建构,或者在理论灌输的“缝隙中”夹带一些道德故事,试图以科学化、精确化的语言来描述道德教育的事实,就会导致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被抽象成一个“高高在上的形象”,高得不可企及,远得不可触摸。个体的日常道德修养就这样被强行纳入到某种宏大的社会历史目标中,忽视了大学生的内在体验与感悟,从而使得大学生的道德生活、审美生活乃至整个精神生活需要都不能得到满足。道德实践也就会出现两种不同趋向的脱离实际:一种是形式主义或教条主义的脱离,表现出来就是大学生说空话、套话、假话的语言“空壳化”现象;另一种是庸俗主义的脱离,这种趋向直接导致灰色甚至黑色语言的流行。这两种脱离在实践中并行不悖,导致了一些人的双重人格。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往往忽视个体生命自身的经历、经验与感受,不顾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事件而灌输抽象的道德原则与规范,从而导致道德教育的弱效、无效,甚至失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知识化”。道德原则与规范本身没有问题,可是用同一种标准模式来要求和规范每个生命个体,结果就抹杀了人们生命的丰富性与独特性,导致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同质化与均等化。二是教师以“道德专家”的身份自居,过分强调单向灌输社会既定的“圣化”道德规范。慑于强大的道德权威,受众不得不禁闭自己的心灵、封锁自己的意志,从而使生命失去了灵性。

二、道德叙事回归的要求

叙事给人们提供了教育人们和传达思想的有力方式,道德叙事使道德教育摆脱了原有的灌输式和说教式的困境,使听者和述者都有了情感的渲染和自主意义的建构,使思想道德教育有了可资学习的榜样或警示,更使得道德教育从知性逻辑转向鲜活的真实事例,从道德知识回归生活世界,从故事中体验他人的生活,激发自身的道德情操。

(一)道德叙事回归生活世界

“道德的知识原本就不是靠道德推理获取和证实,而是靠人们的道德生活体验和体认,也就是通过亲切可心的情感和心灵感应来传递和生成的”。换言之,道德知识并非那种“可编码化(codifica-tion)”的科学知识,而是一种需要意会、体悟的“非科学的知识(non-scientific knowledge)”或“意会性的知识(tacit knowing)”。因此,道德知识的教育过程最为重要的不是逻辑推理,而是体悟、理解、形象、感动。把道德教育的视野由知性逻辑转向真实、本源的生活,把有关人伦道德的理论和思想引入鲜活的叙事之中,使受教育者远离虚幻的道德生活,在日常的世界中,体验活着的价值,并通过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不断地揭示生活世界的意义。“生命渴望表达、叙述,进入怡然的对话之境,在那里,个体建构生成并且展现,个体找到自我生命的德性之路。美的灵魂,美好的人性正是发生在活生生的生命的实践中”。

(二)叙事主体回归多元化

叙事主体要多元化,主体不仅仅是故事文本的作者与德育工作者,还可以是大学生自己。大学生不应成为永久性、被动静态的德育叙事的“听众”,教师应该给予他们表达自己或自己身边感人道德故事的机会,从而实现叙事者主体的多元化。叙事主体的多元化,实质上打破了德育的研究者、传授者与接受者之间人为的分离状态,使参与德育活动的所有主体真正联系在一起。这样突破了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封闭、沉闷状态,大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道德主体。而大学生主体性只有得到充分体现的时候,大学生才有被重视、被接纳的感觉,才会形成自信、自尊、包容、同情、责任、友谊、勇气、毅力、诚实、自律等价值取向。需要注意的是叙事者和听众之间在对话过程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双方都有平等地表达自己思想的权利和机会,任何一方都不能以道德权威自居,去压制另一方的观点和行为。但是,教师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引导性,引导大学生寻求“共享的价值观”作为共同生活的基础,同时启发大学生承认并尊重价值的多样性,促进自我建构和自主发展。

(三)叙事内容回归知识与经验的统一

道德叙事本身并不等于道德知识与经验的形成,只有把具有叙事性的道德资源与叙事形式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避免道德教育变成知识的灌输或者经验的宣讲。把道德知识暂时放到相对次要的位置,突出德育过程的倾诉与倾听,充分实现师生交流 和互动,让受众“以一种情感体验方式建构和理解故事”,这就给德育活动铺设了一条主体之间的对话通道,使说教性德育转向叙事性德育成为可能,让大学生真正感知道德、理解道德、反思道德、发现道德、评价道德、选择道德、实践道德,使道德故事上升为道德认识,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表现,最终促成大学生道德知识与经验的统一,从而达到预期的德育目标。

道德叙事要求高校道德教育者在日常教育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敏锐的视角,锤炼叙述事件的能力。教育者要将历史观、社会学等外在视角与个人叙事的内在视角相结合,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叙事方式逐渐引导受教育者正确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养成。

三、道德叙事应避免的误区

(一)道德叙事是呈现事实与诠释意义的互动

道德叙事仅仅是“事实”的无声的呈现吗?仅仅为叙事而叙事吗?当然不是。我们倡导道德叙事,绝不能贬低理论的作用。虽然道德叙事不应有事先的理论假设,但不等于叙事者没有理论、没有观点,只是说理论不是叙事的先定假设,不是起限制性作用的框框,而主要是作为一种背景,一种精神气质,一种对研究结论有潜在影响的场域。意义诠释与事实呈现应处于互动之中,让现实主义故事、忏悔故事、批判故事、规范故事、文学故事以及人生叙事反映意义诠释上体现开放性。通过道德叙事,促使受教育者自主地建构故事的教育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吸取价值澄清法、道德认知法、人本教育理论以及道德灌输等方法的优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受教育者接受的主体性,注重处理好道德叙事中消极与积极、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形成大多数人认可的基本价值观,增强我国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别人和我比父母,我与别人比明天,打工子弟和城里的小朋友一样,都是中国的娃,都是祖国的花”。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群农民工子女的诗朗诵节目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也感动了亿万的观众。孩子们用自强不息的心里话,道出了他们与父母亲的生存境遇,也向我们展现了在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今日这些处于社会低层的孩子们的坚强与理想。而从孩子们的叙事中,也引领我们对叙事背后的社会现实的反思与体认。

(二)道德叙事要厘清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

现代叙事的发展历程分为两种,即“人民伦理的宏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前者“看起来围绕个人命运,实际上让民族、国家、历史目的变得比个人生命更为重要”,而后者则只是一种“个体生命的叹息或想象,是某一个人活过的生命印痕或经历的人生变故”。宏大叙事有着明显的以道德原则、价值标准来压制个体生活感悟的倾向;个体叙事的取向是“自下而上”的、消解霸权的、落实到个人的,个体叙事的具体目的也许各式各样,但根本归宿是人的解放——实现大学生与教师身心的全面、自由的最大发展。因此,区分这两种叙事至关重要,否则,又将回到过去的老路上去。个体的日常道德生活所面对的并不都是轰轰烈烈的英雄伟人、阶级矛盾,也不会经常面临着英勇献身、舍生取义的生死抉择,以著名人物、突出事件为基本素材的英雄主义的、社会剧本取向的道德叙事,好像是站在空中楼阁上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主义教育,以完美无瑕的主人翁的形象代替其完整的、现实的生命感觉,以至于主人翁的形象被形式化和非人格化,也使得大学生知难而退、望而却步。

南京林业大学在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个体叙事尝试,每次学习选取大学生中间的典型事件,营造一些大学生所熟悉的事情和信息,述说他们比较熟悉的事情或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在这种情境下,大学生就会有话可说,也比较容易唤醒大学生的道德体验。同时,我们还注重道德叙事研究,从大家熟知的故事或者从同学的叙事当中挖掘新的认知,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让大学生探讨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有人说,故事控诉了资本主义吃人的本质;有人说,我们也看到了同情;还有人说,作者在提倡大爱。我们引导同学,一个冻饿将死的小女孩在火柴燃烧的火焰旁憧憬着另一个世界的美好——穷人也可以得到快乐,快乐不是财富决定的,这难道不是纯朴的人性?

(三)注意文学叙事与道德叙事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