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化论文

农业化论文

时间:2022-08-09 00:40: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安丘模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近年来,安丘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提高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这一做法得到了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论文参考。去年4月份,山东省政府在安丘召开全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现场会议,把安丘的做法确定为“安丘模式”,在全省推广。

1.主要做法

实施区域化建设,就是从源头控制和基础工作抓起,从出口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入手,通过加强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全过程监控,逐步在全市形成符合国际质量标准要求的出口农产品种植养殖区域,把住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道关口,从根本上确保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主要抓了“五个体系”建设:

1.1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

在严格实施已有国家级、省级标准的同时,研究制订了与农产品质量标准相配套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33个,参照出口国食品卫生标准制定了200多个生产标准,形成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业标准体系。按照“基地规模化、形式多样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已建成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30万亩、果品基地10万亩、标准化养殖基地400个。对所有基地,实行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组织生产、统一质量检测、统一收购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保证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全部按标准化要求实施。

1.2健全控制管理体系,搞好农业化学投入品的源头控制和规范使用

坚持把加强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管理作为实施区域化建设的关键措施来抓,制定出台了《安丘市农药管理办法》和《安丘市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农业化学投入品专营专供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农业化学投入品供应管理体制,一方面,强化对标准化基地农业化学投入品的供应管理,建设农业化学投入品专营店。论文参考。在专营店配备专职技术人员,在基地配备植保员,指导规范使用农业化学投入品。目前,已建成市级农药兽药专营总店1处,镇和农村社区直供店67家;设立市级化肥专营总店1处,镇和农村社区专营店60家。另一方面,加强对全社会化学投入品市场规范管理,确定15家化肥、农兽药批发企业,负责全市化学投入品的网络建设和批发供应,净化规范社会化学投入品使用的大环境。

1.3健全科技服务体系,为区域化管理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一是健全区域化管理科技服务组织。整合农业、畜牧、林业等职能部门的科技人员,落实区域化管理科研课题,积极开展良种的引进选育和试验示范,以及新农兽药的测试和推广应用。二是加强区域化管理的宣传培训。目前,已聘请检验检疫、农业、外经、畜牧等方面的专家进行骨干培训20次,培训人员2万多人次。通过电视台开辟专栏、编发科技宣传册、开展科技下乡等形式,培训农民10万多人次。三是开展区域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成立农业专家顾问组,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110免费服务热线,建立“安丘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110”网站,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组织321个,在全市形成了以农业、畜牧、林业等职能部门为龙头,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协会和生产合作社为纽带,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点面互动的科技服务网络。

1.4健全检验检测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对已有的农业、畜牧、质监等检测资源进行整合,建设了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重点蔬菜生产区和批发市场建立了快速检测点;在外贸食品公司成立了山东省首家自有出口蔬菜检测中心;在凌河镇、新安街道分别建设了高标准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初步形成了以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依托,以农产品加工企业检测资源为主体,农业、畜牧、质监、环保等部门检测机构共同参与、分工协作的检验检测体系。基本实现了出口农产品从农资、土壤到生产、加工各个环节全过程、无缝隙的监控和检验检测。

1.5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形成区域化管理整体推进机制

在国家出口检验检疫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了政府主导、龙头带动、部门联动、全民行动“一导三动”的区域化管理推进机制。政府主导,发挥好政府统筹协调、行政推动作用,制定实施规划,加强政策扶持,搞好组织协调,实施联合执法和监管。论文参考。龙头带动,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为支撑,扩大基地规模,提高基地管理水平,拓展国际国内市场,示范带动区域化管理的开展。部门联动,根据区域化管理的总体规划和重点工作,明确相关部门在区域化管理中的职责,做到既各负其责、分工把关,又协作配合、执法联动,强力推进区域化工作开展。全民行动,通过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农产品安全意识,真正调动全体农民群众参与和支持区域化管理的积极性,形成了区域化管理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

2.初步成效

2.1创新了管理模式,建立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

通过组建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协调组织和机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了政府部门的人力、技术和执法管理资源,形成了长期稳定、联合协作、富有成效的工作机制。

2.2扩大了标准化基地规模,降低了基地建设管理成本

全市标准化基地由原来的6.5万亩扩大到30万亩,有效解决了企业基地过于分散、管理费用过高等问题,降低了基地建设管理成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每建设一个300亩的标准化基地,可节约7.8%的用地,每年节约管理成本10万元,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成本降低15%。

2.3提高了安丘出口农产品质量和知名度,扩大了农产品出口创汇

安丘区域内各类蔬菜的药残检出率(含药残达标蔬菜)由实施区域化以前的17.2%下降到目前的2.4%。供港蔬菜从未发生投诉问题。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今日关注》、《东方时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大公报》、山东电视台等栏目对安丘市实施区域化建设的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

2.4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

规范使用农业化学投入品,有效地控制了农业污染,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

2.5培育了新型农民,加快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通过开展区域化建设,对农民进行大规模教育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了大批新型农民,壮大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促进了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2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农业院校;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其发展目标是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实际环境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工程学科不仅研究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还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设置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重点学科存在明显差别,其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于对学生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准备新设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类大学,一定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

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和研究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养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实验轻设计。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毕业只有毕业论文可做,而无毕业设计的内容供学生选择。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建设较晚,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设计及应用的教学、科研方面,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显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尚难以开展对学生进行毕业工程设计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们受专业课程设置所限,他们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科学生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他们感觉更为吃力的毕业设计工作。然而,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还是与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的公司和企业,而诸如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现在大多都呈人才饱和状态,可接受的本科毕业生非常有限。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弱势,在就业时与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设计基础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农业院校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优势。与工科院校相比,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组成和行业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上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学的方法,而应走有生态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出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护的人才。农业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态学科的优势地位,毕业生相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生态学知识。此外,当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发挥农业院校学生生态学基础扎实、生态知识结构较全面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要,为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评价的单位输送可用人才。

3.毕业论文(设计)立题与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约束性题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由于教师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来自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部分题目陈旧甚至经年不变,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旧知识旧问题,使得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在一方面打击了某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得某些本来就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同学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应付了事。

为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设置和指导上可以考虑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

1.加入一些和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相关的设计类题目。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大多是在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的内容上受给水排水专业的影响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为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农业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设计内容,由于专业基础所限,无法与之进行有力的竞争。因此,应在设计内容上着眼于和农村地区和农业环境相关的工程。如目前农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农村污水的处理都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程也建设了不少。可以设定一些如农村小型给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课题。在处理工艺选择上,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条件,一般应选择操作较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常规处理工艺,这样更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艺处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湿地处理畜禽类废水,都是可行的设计题目。学生经过这些设计工作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从事农村环保治理的相关工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为农村环境的治理培养可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上也要考虑有工程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可以通过帮助青年教师去设计类单位进行工程实践等措施,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和设计能力,从而达到辅导学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体现资源与环境的紧密结合,设置适量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题目。工科院校的环境专业一般更侧重于各种污染治理技术工艺的开发与研究,对环境与资源的重视不足。农业院校则注重于从宏观侧面上分析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将自身对土壤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优势体现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为进一步体现农业环境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有必要在毕业设计时通过设置合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课题来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在当前对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其中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做工作设计不同,由于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学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因此和工科院校学生相比并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他们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学生要更加深入,相关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全面。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设置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价课题,不仅发挥了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一些优势,也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当然,这同样也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加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个可取的方法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保障本科生培养的质量。

3.将毕业论文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或课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环境工程专业由于本科就业的压力较大,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选择毕业后继续攻读本专业的研究生。对于准备攻读研究生的本科生,特别是已取得报送推免资格的学生而言,在本科毕业阶段通过完成毕业论文来得到一定的科研能力的锻炼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无需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保送生,可以安排他们尽早进入毕业论文的课题。在课题的选择上,应尽量从老师的在研项目中选取适当的一部分让学生来参与并完成,而不是只是简单的让本科生给在读硕士生打下手。根据笔者的经验,只要老师进行有效的辅导,并选取学生力所能及的课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本科生同样可以参与到实际科研项目中,并做出较好的科研成果,有些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在高度上甚至不逊于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对于要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毕业生,也要尽早安排他们进入毕业论文的课题。老师要帮助学生按安排好时间,一方面要让他们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到学生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两头兼顾。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有必要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毕业内容的多样性,加强其实践性,并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为培育出更多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治理的人才而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蒋展鹏.环境工程学[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5.

[2]刘恒明等.环境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高等理科教育, 2007(1):121-123.

[3]齐向前等.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 (8):33-34.

[4]刘绮等.环境工程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研究[J].高教与经济,2008,21 (2):18-22.

[5]徐微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科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 (2):141-142.

[6]沈连峰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办学特色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1,1 (1):61-63.

第3篇

关键词:收入不均;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公共教育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02

从上世纪以来,关于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结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古典经济学学派认为,在后工业时期,收入不均有利于经济的发展(Keynes, 1920;Kaldor,1957)。后来兴起的新古典经济学假定消费者、生产者的同质性,认为对收入分配的研究并不能帮助人们理解经济增长的过程。这个变化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收入分配的研究再次成为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 。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证研究上,都表明收入分配确实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且与传统观点不一致。下面我们就收入不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内在机制的文献研究进行讨论。本文结构安排如下:一是理论模型;二是主要影响因素讨论;三是实证研究;最后是小结。

一、主要的理论模型

现代研究不断地演变,产生了数以百计的理论研究性论文,都表明收入不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面的。最近二十多年来的研究被广泛地分成两种类型:一类是资本市场不完美;一类是政治经济学模型。

1.资本市场不完美模型。资本市场尤其是信贷市场如果完美,任何人只要有可获利的投资机会,都能够通过借贷等市场活动筹集到所需要的充足的资金。但是正如世界银行(2006)所指出的,几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市场都是远非完美的。Galor 和 Zeira(1993)在资本市场不完美和教育投资有固定成本的假设下,人们不能自由地借贷,只有较少的人能够投资于人力资本,所以,收入分配会影响职业的选择。收入不均因此不利于宏观经济的活动和短期经济的发展,再者由于跨代传导,会产生持续的差距,这也会长期地影响经济的发展。Banerjee 和 Newman (1993) 分析了在资本市场不完美的假设下,收入不均对个人投资机会的影响。如果存在资本市场不完美和企业经营活动有固定成本,收入不均会增加资本对企业经营的投入倾向,因此对经济发展有害①。Aghion(1997)等人分析认为,在资本市场不完美和信贷资源稀缺且昂贵时,均衡时投资机会就会在个人中间不均等地分布。当得不到信用时,个人的均衡投资将会是他们初始财富的增函数,初始财富越大,投资规模也就越大,从而资本积累增加,利于经济的发展。反之,财富不均越大,越是滞缓经济的增长。

2.政治经济模型。Persson 和 Tebellini(1994)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政治经济模型,认为税收和转移支付时通过中间投票者来选择的。如果大多数选民比较贫穷,将会实施由富人向穷人再分配性政策,为再分配而征税会对资本积累产生负面影响,影响经济增长。与Persson 和 Tebellini的结论相似,Alesina 和 Rodrik(1996)的模型认为收入不均等直接引起社会不满和政治不稳定,政治不稳定又导致经济发展环境不稳定,从而抑制投资和经济增长。总体显示出,在收入分配不均恶化的社会里,分配政策可能更利于利益集团得到相对多的劳动成果,因此减少了投资和经济发展。

二、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的目的是验证资本不完美模型和政治经济学模型的理论预期。与理论预期的结论一致,如Alesina 和 Rodrik (1994), Person 和 Tabellini (1994)和 Perotti (1996) 早期的分析已经验证了收入不均对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比较重要的研究是,Perotti (1996)比较细致地分析了收入不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各种可能的不同方式。与现代诸多研究的观点类似,他的研究为Galor和Zeira结论提供了支撑,表明收入不均的确与低水平的人力资本构成密切相关,低水平的人力资本构成又与低的经济增长相关联。Deninger 和 Squire (1998)进一步支持资本市场不完美范畴内公共教育水平的预期,他们使用土地的分布情况作为资产分布的工具变量,发现最初的不均对教育和经济增长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并且,与资本市场不完美模型预期一样,信贷约束对穷人的个人投资决策有更大的影响,他们发现初始不均主要伤害的是穷人。

后来有一些研究偏离了模型所要研究的初衷,即收入不均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值得一提的是,Forbes (2000)和 Barro (2000)基于面板数据考察了收入不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分别是收入不均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和无影响,但解释这些结论须谨慎,他们的数据可能没有通过有效性检验,且不具备足够的综合信息。Barro (2000)分析,一旦固定教育、出生率和投资,在整个样本里收入不均与经济增长没有关系,就此得出结论,不平等对经济增长没有直接的影响,而是通过教育、出生率和投资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发展,暗示收入不均的影响方式可能仅在文献理论推理。另一方面, Banerjee 和 Duflo (2003)认为,以前线性结构回归与理论预期并不一致,线性回归的结论是个伪证。他们发现,收入不均的变化与经济增长率变化相关联;与理论预期的长期负面影响一致,经济增长与滞后的收入不均之间是负相关的。

最近,Easterly (2007)已经再次验证了现代研究一系列的理论结论,收入不均对人力资本构成和经济发展有负面的影响。他使用农业资产禀赋作为收入不均的工具变量,目的为了克服测量误差和收入不均的内生性,在跨国分析中,认为收入不均阻碍了公众的入学教育和经济的繁荣。

三、主要影响因素的讨论

1.人力资本积累代替实物资本积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Galor 和 Moav(2004)提出一个可以协调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研究两种矛盾观点的统一理论,也允许了现代研究的主流观点在更广阔的框架里被解释。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的积累之间的差异意味着,在信贷市场约束下收入分配更加平等才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也意味着如果边际储蓄倾向随财富增加而增加,收入平等不利于实物资本的积累。古典经济学的观点认为收入不均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是反映工业化早期的发展阶段,此时实物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相比之下,资本市场不完美模型认为收入不均对经济增长有阻碍作用,是反映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此时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因此,在存在信贷约束时,偏技术科技的发展强化了收入公平对人力资本积累的积极效应,推动经济增长。

2.农场主与资本家的利益分配矛盾。Galor, Moav 和 Vollrath (2009)认为,从农业化向工业化发展时,社会经济的主要矛盾的本质发生了变化。考虑到人力资本和土地都稀缺,提高教育水平在工业化社会里带来的劳动力生产率比在农业化社会里要高,因为劳动力流动和工业工资的提高降低了土地的收益率。国家间的土地分配差异产生了工业部门组成的不同,也使得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化。这些结论与Galor, Moav 和 Vollrath(2009)所阐述的历史实证一致,农场主的分布的确影响了农业化到工业化经济的转变本质,并且对国家间人力资本积累模式和经济增长模式差异产生显著的影响。另外,Galor, Moav 和 Vollrath 基于20世纪美国各州的数据,实证了农场主土地拥有集中度对教育支出的负面影响和土地分配不均的确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障碍。

3.制度歧视。Engerman 和 Sokoloff (2000) 提出另外一种理论来解释收入不均对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他们认为,由于地理位置导致收入的不均等,形成了一些诸如地方保护主义和教育歧视等扭曲性的制度,便于维护利益团体的特权,强调利益团体与公众之间的制度不平等会延缓公共教育政策的实施,然后影响经济增长。Acemoglu, Johnson 和 Robinson (2005)也同样地认为,国家间的经济繁荣的背后都有着早期欧洲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制度特征。Galor 和 Moav (2006) 和Galor, Moav 和 Vollrath (2009)认为,一种更为直接的经济机制能够反映收入不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尤其是,如果国家的政治结构不变,一旦农场主在工业部门所得的收益高于他们的综合收益,经济增长和所持资产的多样化最终可能会推动各种促进发展的政策得以实施,如公共教育政策。

4.性别歧视、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增长。Galor 和 Weil (1996, 1999)认为,在生产过程中,科技的进步创新和资本的积累极大地协助人类从事脑力劳动密集性的工作,替代了体力劳动密集性的工作。从男性具有体力劳动的比较优势和女性具有脑力劳动的比较优势来看,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增加,人口出生率下降,就业率明显增加,经济状况好转。后来,出现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探讨与教育有关的收入不均和人口出生率的关系,他们认为,收入不均程度的总体下降将会减少人口出生率,从而降低了教育投入及收益的总体水平。

此外,Galor 和 Moav 认为,社会阶层的变化和收入不均是工业化经济发展的副产品,并不是阶级斗争的结果。从收入不均与经济增长的统一论的研究脉络来看,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本积累加剧熟练劳动力的稀缺,促进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但是人力资本的投资却因为资本市场不完美只能达到次优,公共教育的投资因此就会促进经济发展。

四、结语

近来的研究从理论上看,绝大部分都认为收入不均不利于经济增长,但是从实证研究结果看,收入不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是完全确定的,所以,在未来可能还需要数据和估计方法。其中,资本市场不完美模型主要强调资本市场会影响投资机会,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政治经济模型认为,收入不均会通过政治与社会不稳定影响经济增长。

除了两模型以外,诸多研究也更深入地考察了其他因素,多角度地探究收入不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中,人力资本积累代替实物资本积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这个理论立足于人力资本积累和实物资本积累特征差异性,力图统一整个领域研究的成果;农场主与资本家在经济活动中的利益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进程;对同一类事物在不同区域实施不公平的规章制度,即歧视性的制度,还有性别歧视等不利于经济增长,当然,每件事情都有其两面性,收入不均在推动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前进中起了一定的作用。现代研究大都支持这样的观点,收入再分配有利于经济增长,特别是公共教育政策尤为重要。

注释:

①Aghion 和 Bolton (1997)认为再分配会提高了机会的公平和由富人到穷人的涓滴效应,能够促进经济效率。

参考文献:

[1] Galor, Oded ;Joseph Zeira.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Macroeconomics Implications[R].Working Paper No. 197,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Hebrew University,1988.

[2] Banerjee, Abhijit V. , Andrew F. Newman. Occupational Choice an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3,101(2):274-98.

[3] Aghion, Philippe ; Patrick Bolton. A Theory of Trickle-Down Growth and Development[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7,64(2): 151-172.

[4] Perotti, Roberto. Growth,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Democracy: What the Data Say[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1996, 1(2):149-187.

第4篇

我国农业的机械化进程已经由前几年的初级阶段转到了中级的探索发展阶段,而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农业重要的粮食出口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其农业化水平在全国都是占据着领先位置的,但是由于受到经济体制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使得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结构出现了偏差和矛盾,也间接地影响到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说发展农业机械化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本文根据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来进一步的确定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因素,最终制定出适合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教育体系;

1.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东北三省的农机装备水平一直是处于我国农机前列的,而且近几年还呈现出了结构性增长的特点,尤其是一些大中型的拖拉机的发展非常的快,以2005年为例,我国的东北地区小型拖拉机的拥有数量是其他省份的两倍到三倍,而且农业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也在不断的上升,再有就是农机队伍的不断壮大,因为在整个农业机械领域,农机服务体系的建设对农业的生产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农机服务体系也可以说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实施的有效手段。

2.目前我国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机械化的关注度不高

现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农机事业并没有引起基层政府部门的重视,很多的政府部门都还是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招商引资上,政府部门比较注重的是工业的发展,因为工业能够带动政府的政绩,所以就将农业这一部门忽视了,而且农机部门对自身在社会当中的宣传力度还有所不足,尤其是在农业生产的知名度上影响不是那么深,再有就是农机部门自身的体制存在问题,很多地区的农机编制常常被换用,很多被调到农机岗位的人员大部分都对农机了解不深刻,而且对农机管理人员的录用和调动也没有一个详细的具体的标准要求。

2.2专项资金紧缺

国家对农业机械的投资资金也是相对较少的,一部分农机部门选择的是将农机具一次性购入,但是这样的一种做法回收期较长,农民投入的风险较大,从整个东北三省的农机发展状况来看,其农业机械的投入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平衡性的,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的大型农机具都很难得到推广和应用,一些辅的配套设施也与农机具的发展不像匹配,新型的农机具发展滞后,这些问题都是目前制约农业机械发展的重要问题。

2.3对农机工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农机的制造业在整个农机机械化的实现过程当中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其实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也有过曲折的过去,当时东北地区的农机具大部分都是由南方生产的,北方地区的农机具产品所占的比列是非常少的,在东三省,辽宁地区的主要产业是重工业,农业的发展相对比较弱,而吉林是农业的主要生产地区,但是从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来看,吉林地区的农机工业也出现了下滑的现象,而黑龙江地区的农机行业近几年的状况一直不是很好,虽然黑龙江地区也尝试着发展多元化的农业,但是无奈受到市场经济的限制,使得很多的企业没有办法去进行配套生产,再加上农机制造企业的独立作业,最终导致大部分的企业都面临着破产倒闭。

3.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3.1转变农业发展理念

我国的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的响应农业机械的发展,尤其是东北地区,各级政府要积极的执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还要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来颁布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将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都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同时也在法律高度上有了一个明确的界定,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3.2加强政府对农机资金的补贴

资金投入和财政支持才是确保农机化事业顺利进行的前提,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根据国家的相关补贴政策去执行,一般的补贴额度在百分之三十以上,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农机具的使用效率过低,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农机具,像联合收割机这种回收期较长的农机具,购买者所承担的风险过大,这也是购买者不愿意去购买这些大型农机具的主要原因,所以说对这些大型的农机具进行农机补贴,不仅可以让大型农机具的使用量增加,而且还能够进一步的调动购买者的积极性。

(2)政府部门对农机购买者可以实行贷款支持,支持的贷款额度可以控制在百分之五十以内,贷款的期限最多可以延长至十年,虽然说承担的风险还是有的,但是这样的风险是我们购买者能够承担的范围。

3.3加强东北地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加对险库的维修费用。尤其是乡村小型水利建设、农田排灌设备建设、排灌机具的维修改造、电灌站建设等,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抗旱和排涝能力,加强水土林路综合治理,提高农田现代化建设标准,要建一块,成一块,发挥效益一块。

(2)东北三省要建立粮食生产、调出调入和贸易等方面信息的定期收集和制度,对粮食生产、流通、库存、消费等情况,当年粮食播种面积情况,农户种植意向和存粮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和定向定点的调查。

4.结语

第5篇

关键词:《》;重庆;对外交流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借用近代后签署的《》打开重庆大门一事,梳理重庆地区与日本的交流状况,厘清该条约对近代中国影响,为历史教育教学提供助益。

二、《》签订背景及对重庆的影响

1.《》选择重庆的缘由

《》签订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日本赤间关下P市马关港。根据《中日史》记载,李鸿章当年在日本与伊藤博文进行了七次谈判,最终,在日本的强权力势下,清政府以求自保,这个条约双方签字。条约签订后,在中国社会引发强烈的反应。对中国人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深重的灾难,更是精神上的沉重打击。陈旭麓先生曾说:的签订促进了以来的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长期战争的失败,给人们带来了警悟以及理性的思考,各个阶层人民的民族意识逐渐苏醒,不仅是知识分子的活跃,更包括了统治阶层顽固分子对洋务的接受。重庆,作为一个身居内陆的城市,一样受到列强势力的侵入。日本要求增开通商口岸,其中就包括了长江边上的山城――重庆。细看,日本所开的城市,沙市、重庆、苏州、杭州,这其中,苏、杭是东南沿海的重要城市,经济发展较快,而沙市、重庆这两个则是内陆城市。这里面,1890年3月31日,英国强迫清政府在北京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明文规定:“重庆即准作为通商口岸”。那么日本为什么要选择这座城市开放并要求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呢?

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口,曾一度作为西南地区以及长江沿岸的重要政治军事据点。在古代时期,由于重庆和附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于川西平原和嘉陵江中游地区,社会和文化也随之落后,常常被作为流放罪犯之地。经过隋唐和宋朝时期的开发,重庆才开始向人口密集,商业繁荣渐进。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中前期,是重庆城市形成的重要阶段。明末清初的战乱导致清的“人口西迁”,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以及国家政策的放宽,使四川地区经济逐渐恢复发展,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方面。当时重庆作为长江航线的重要枢纽,作为长江交流主干道和上游的商品集散中心,它所散发的这个商业网络遍布全国。同时,长久以来担任这样一个角色,重庆在商业方面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更多的商业移民的涌入,使得重庆的农业化因素逐渐少去。因而重庆可以被定义为是一个商业城市。它在地理上具有不可比拟的水运优势,通过对两江的开发,它运用自己的转口贸易优势,在长江流域各城市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也正是这样在政治军事和商业方面的优越地位,使西方列强对它的注意力逐渐提高。开辟重庆市场,是他们占领西南内陆的关键性一步。这样强大的吸引力同样也使日本在甲午战胜后,要求开重庆为通商口岸。同时,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对重庆这个重要战略性地区,各国都积极争取。19世纪60年代,英、法等国先后四次进入重庆境内探测、巡行、搜集水文航行及矿藏资料等,企图令重庆通航进而使之开埠。1867年英国提出,1981年,英国在重庆设立海关,这标志着重庆正式开埠。日本仍不满足在重庆取得的开放,并要求建立领事馆和工厂,并用片面优惠待遇取得英国已取得的特权。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重庆的地位及其重要性。《》规定日本轮船可以“从湖北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重庆府”后,从此大量的洋货得以逆川江而上,涌入四川重庆。最终实现了英国在之前并未取得的利益特权。

2.对重庆的影响

(1)商业贸易中心向综合经济体转变

从商业贸易中心向综合性经济中心转变是重庆被开放后的另一个结果。日本设立的工厂填补了重庆近代工业的空白,其中,火柴业便是一个显例。随着这些手工工场或近代工厂的大面积建立,随之带动的是重庆地区近代金融业的产生和教育、大众传播事业的兴起发展,这使重庆城市的经济功能由单纯的商业贸易中转中心向商业、工业、金融、交通等综合性经济中心以及近代科学技术和信息中心转变,呈现出日益近代化的趋势。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重庆的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人口快速扩张。飞速壮大的实力,才使得重庆最终建市(1929年)。

(2)激发民族意识觉醒

在日本势力入驻重庆时,重庆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人民的民族意识一点点觉醒,重庆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及思想文化诸方面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甲午后在全国掀起的维新思潮在重庆的传播更加深了文化领域的变革和思想观念的更新,重庆也因此成为四川维新思想和维新活动的中心。宋育仁就最早在重庆推崇维新变法、宣扬维新思想,为此创办了川渝第一份报纸《渝报》。1896年,宋育仁被派到重庆总理商务、矿务等事。其目的在于“保地产、占码头,抵制洋货,挽回利权”,主张“不招洋股,不借洋款,不动官款”“官归官本,商归商本,分设官厂商厂,彼此各不相涉”“官商股分开,各公司自主,商务局不过问”。《渝报》刊发了大量时论文章,疾呼救亡图存,宣传维新变法,从最初便连载发表宋育仁所写《时务论》作为该报主题。《时务论》批评洋务派官僚“舍本而逐末”,又抨击封建顽固派官僚“妨贤病能而不恤国家之急”,提出学习西方定天下之疑,统一思想定变法维新的大计。《时务论》还提出了“君民共治”的主张,推崇西方的两院制,主张改变君主专制制度,代之以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并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人士要求实行议院制,“选士于商”参加政权。《渝报》既刊载国内的变法消息和维新主张,又在“译文择要”中刊登外国近闻和介绍西方法制、经济的文章,较广泛地介绍和翻译了关于西方及日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著作。《渝报》开阔了重庆人的视野,促使其跟上时代维新变法的步伐,广受欢迎。随后越来越多的报纸在重庆涌现。开埠既促进了重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质文明水准,为重庆人文精神的近代化创造了良好的主体条件,又给民众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带来了深刻变化,促进了重庆文化的近代化,人文精神亦注入新的内涵,日渐凸显出极具特色的近代色彩。

综上看来,《》中对近代重庆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社会精神面貌上都有很大的影响,重庆的近代化城市化进程中,日本的力量都很不能忽视。随着英国、日本在重庆得到的利益日益显著,美国、德国也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发展自己的势力,纷纷建立领事馆,重庆由此成为列强们在中国西部地区进行经济掠夺的重要据点。重庆虽未在近代以前的中日交流中占据有利地位,但随着近代以来中国国情的转变,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变迁,重庆在对外交流中的优势地位也日益显著。

参考文献:

[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中国人民出版社,2012.

[2]谢放.重庆城市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第6篇

论文关键词:城市饮用水:存在问题;保护对策

论文摘要:文章探讨了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对策。

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中心。经济活动和人口高度密集,面临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饮用水是城市生存环境的基础和命脉。毋庸置疑,饮用水将成为21世纪我国最突出的城市问题。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审视这一问题,立足全局谋划发展,树立城市科学发展观,实现饮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饮用水供水现状

城市作为经济和生活中心,污水排放量大,加之我国城市的污水处理水平普遍不高,城市水环境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流经城市的河段今90%受到污染,城市内水湖水质较差。同时我国城市中有近2/3的城市供水不足,1/6的城市严重缺水。2004年全国总用水量5548亿m3,其中生活用水只占11.7%,与2003年比较,生活用水增加20亿m3来看,照这样下去,饮用水根本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水环境污染加剧了饮用水水源危机。由于水质污染,导致水传染病触目惊心,在全国187个城市中,水质稳定的有96个,地下水污染减轻的有39个,污染加重的有53个。全国约有50种疾病与饮用水水源污染直接相关,恶性肿瘤、肝炎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弱智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再加上城市水体供水基础建设陈旧和管理不善,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一)水资源严重短缺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尽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据统计,我国城市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经常闹水荒的城市,每日高峰供水保证率仅在65%-70%。沈阳有60%的楼房三层以上缺水。调峰供水的用户达20万户,占全市供水人口的30%;鞍山市定时和调蜂供水面积已占全市供水面积的87.5;西安市平均日缺水量达40万3。长春市日需水量76万m3,现日供水量50万m3,缺口26万m3,不得不向世界银行贷款,引松花江水解决供水不足问题。我国还是城市化进程发展较快的国家,随着城市人口的剧增,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供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影响人民正常生活的一个严峻问题。

(二)地下水超采态势严峻

由于地表水污染,而城市工业、公共卫生、生活用水量又日益增加,致使地下水的开采规模和强度不断增大。2004年,21个省级行政区对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以下简称漏斗)不完全调查,共统计漏斗76个(浅层漏斗和深层承压漏斗各38个),漏斗总面积7.2万km3。2004年末与年初相比,浅层漏斗面积扩大的有23个,中心水位下降的有21个;深层漏斗面积扩大的有16个,中心水位下降的有27个。而2005年,全国地下水降落漏斗188个,漏斗总面积扩大的有65个,尤其是沧州一德州—衡水地区,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继续扩大,深度加深,沧州第Ⅲ承压含水层降落漏斗扩大了2089km3,最大水位埋深达101m。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和地裂,造成地面塌陷、房屋倒塌、路基被毁等。由于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表水入渗增强,污染物随之下移,污染地下水。

(三)自来水浪费严重

我国北方城市因供水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加之恶劣的冷冻气候条件,管道设施漏水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在城市供水中,直接或间接用于饮用的部分只有5%~10%。绝大部分自来水用于工业、消防、建筑、市政及居民生活杂用上。而自来水厂不管用水要求的不同,一律采用饮用水标准来衡量出水水质,不仅增加了自来水加工处理的成本,而对没有必要达到饮用水标准的用户来说又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在水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饮用水处理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会越来越高。为了有效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可靠性,分质供水已经势在必行。

二、水源地污染物质的来源分析

水环境污染的污染源通常分为点源和非点源(面源)两类,而水源地污染主要是非点源污染。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主要放在企业排放污染物的末端治理上,对非点源污染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非点源污染具有受水文循环过程影响和支配的随机性、污染物来源排放点不固定和排放具有间歇性以及污染负荷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幅度大等特点,致使对其监测、控制和处理困难而复杂。

(一)暴雨径流的地表淋溶和侵蚀

暴雨径流是坡面地表侵蚀过程的动力因素,也是土壤颗粒和农用化学物质向外迁移的物质载体。当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能力时,就会产生坡面径流。影响坡面径流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降雨、地形、土壤和植被覆盖等。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有1/3的土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每年流失的N、P、K养分相当于4000多万吨化肥。

(二)农用化学制品的流失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土地产品在数量上的要求愈来愈高。在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超强度的情况下,增加农用化学制品的施用量就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农业以水为本。城市水源地上游通常是主要的农业耕作区。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势必提高土壤中人工化学物质的含量。特别是农业的粗放管理,更导致农业化学品利用率的降低,造成湖泊、水库富营养化。

(三)中小企业污染物质的非达标排放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渐增加。乡镇企业规模小(尤其在北方)。技术水平低、环保措施不到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企业少,加上乡镇企业设备简陋、资源浪费严重,造成污染物排放数量大、污染治理达标率低。由于乡镇企业(包括个体采矿点)污染类型复杂,从城市到农村、由于乡镇企业(包括个体采矿点)污染类型复杂,从城市到农村、由点到面,增加环境治理难度,加大了非点源污染的负荷。

(四)人工合成化学物质的迁移循环

人类为了文明的需要,通过各种生产活动人工合成数以千计的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有机化合物通过原材料处理、生产和加工及产品使用等多种扩散途径最终进入地表水环境。由于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毒性大、难降解等原因,国际上比较重视。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曾对松花江水第26个取样点进行监测,检出有机污染物152种,其中属于美国环境局首要污染物的有32种,占21%;有致癌、致突变性的有14种,占9%,足以反映我国北方河流有机物污染的状况。目前,自来水中已发现有2000多种有机物,其中致癌、促癌物质约占2.7%,致突变物质约占2.5%。硝酸盐是自来水中最常检出的污染物之一,摄入过量的硝酸盐可导致婴儿的高铁血红蛋白症。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转化为亚硝胺,则对人体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的作用。

(五)城乡生活污水的排放

限于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小城镇和广大乡村都还缺乏排水设施,大量的生活污水漫流排放后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有机污染十分严重。氮浓度高可能与畜、禽粪便污染有关,磷浓度高则主要是洗涤剂的使用所引起的。洗涤废水的排放增加了磷的负荷,对湖泊富营养化进程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三、保护对策

(一)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防在点源的治理上,对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当前必须转变观念,加强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研究,加强对地表饮用水源污染调查方法、污染负荷定量计算方面工作,研讨可行性较高、适用性较强的方法,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适应性强、精度高、理论性好的非点源污染符合定量计算模型,提出具有我国特色的水源地污染防治的对策和方法。要坚持科学治水,遵循自然规律,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合理配置水资源,统筹流域、区域和城乡的水利发展,统筹安排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要坚持节约保护水资源的原则,加强节水和水污染防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健全法律法规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法规系统和强有力的执法监督。要进一步加强水源保护的各项法规、条例的建设,使水源保护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管理体系上,要克服分头管理、条块分割现象,处理好统一监督管理与协同监督管理的关系。在目前我国经济技术实力还难以全面控制水污染的情况下,更有必要对涉及人民生命健康的生活饮用水源采取严格措施加强管理。

(三)充分发挥高科技作用

要利用知识创新工程改革旧的农业耕作方式,建立生态农林体系。充分利用湿地等土地处理系统削减氮、磷入江、入湖量,用“绿色肥料”替代部分化肥,实施测土施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广泛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选择性强、效益高的生物农药。植树种草,涵养水源;合理灌溉,防止水土流失。运用计算机模拟污染物迁移规律,建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准确进行水质控制和预测。利用遥感信息、地理信息系统为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水源保护的适时决策提供优质服务。应用先进的生物遗传技术,构建具有特殊降解基因的菌株,去除水中有毒、有害有机物。

(四)加大水源保护的宣传力度

我们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进行宣传,强化公众的资源、环境、生态意识,提高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性。让人民群众懂得保护水环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第7篇

农业信息化主要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农业技术进行科学的改造,并且通过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去推动农业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并且我国有着诸多的人口需要农业的支持,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必须要建立起一个发达的农业,推动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发挥农业的先进优势,实现我国农业向现代化的跨越。

一、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最基本的战略目标,其本质是实现农业科学技术发展,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装备农业,并且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关于信息化,全国首届信息化工作会议当中通过的决议就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义:主要是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化工具作为新生代的生产力,并且使之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历史过程。而农业信息化就是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化工具,并且将其应用于现代化农业的生产当中。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

义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措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为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粮食储备安全、生态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从根本上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农业信息化可以切实提高农业生产力,是依靠科技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方法,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措施。

2、是实现农业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由传统经济向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农村生产力提高,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当前农业发展的转型,需要给予农业生产经营以技术引领的方向,配以农业科技资源,来提高农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促进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

3、有效促进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转变。当前的环境下,应当充分的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以及加强结构的调整。通过明确职责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动态发展和管理,全面发挥政府相关部门职能的变化。

(二)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当前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速度较为迅速,但是过快的发展使得一些必备设施的发展没有配套,农业的信息化建设缺乏必要的指引,并且当前农业服务体系尚未完成建设,信息服务体系所需要的机制也不完整,信息资源的利用尚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没有得到有效地整合,难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农业信息化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信息化服务难以深入到最底层,信息不对称,影响到了整个农业信息化的进程。

2、农业信息化程度较低。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程度非常低,远远落后于农业发展的速度。信息化程度较低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是农业从业人员对于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到位,农业资金的投入不足。虽然当前许多地方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很高,也认识到了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但是对于农业信息化的实施以及支持的体系不够理解,只重视强调单一的目标,不能综合考虑。我国当前虽然已经完成了互联网的建设,但是相比之下,东南沿海的发展速度要远远高于中西部的发展速度,许多县、乡镇、村之间并没有实现网络的互通,这方面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并且在数据开发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农业信息化的服务网站大都建设在东南部的大中城市,而西北部和中部的站点则较少,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网络信息的重复现象较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农业信息的普及。

3、农业从业者素质偏低。我国当前农业从业者素质普遍偏低,许多农业生产者并没有完全融入到信息化生产当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并且许多农业信息网站并不能准确的向农民提供其最需要的信息,不能产生较好的互动作用,许多农业信息网站并不能做到及时更新网站内容,就更谈不上为农民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

三、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政府加强职能的转变

当前政府应当树立良好的工作理念,尤其是农业管理部门,更应当具备良好的工作理念。现在农村面临着从传统农业向信息化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农业信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充分的考虑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切实从转变自身职能的角度出发,并考虑转型的问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今后开展工作时,应当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加强农业信息化方面的科研和推广,要紧密的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努力为农民提供决策的支持,同时也要为政府各级部门决策提供良好的基础。要积极的加强职能的转变,切实做好不以行政命令干涉农业信息化市场,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为农民提供支持,并参与到农业信息化建设当中来,推动信息服务的社会化。

(二)构建完善的农村信息网络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一个变革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当前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以及农业发展的新格局。虽然当前我国农业处于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但是农业的增长受到市场需求的约束,政府部门要强化自身的转型意识,加强对农业信息化的改造及投入,加强对信息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加大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完善我国的农村信息网络。并且要将农业信息管理制度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当中。要以乡镇为最小单位,在各村建立专门的信息人员,负责预测市场的走向及价格趋势,为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完成信息的有效对接。并且要将这些采集到的第一手数据及时的上传到网络上,实现在网络当中的信息共享。

(三)整合现有的农业资源

要对现有的农业化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管理,因为当前拥有众多已经较为完整的农业资源,例如农业自然资源数据库、农业宏观经济数据库、农业实用数据库等等,这些资源分属不同部门,有着各自的运营团队,缺乏统一协调及运用。应当对现有的农业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实现农业网络资源的标准化、网络化,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统一协调管理。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标准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四)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当进行积极的引导,充分的发挥主体作用,加大资金等各方面的投入,承担起当前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任。当然,单凭政府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就需要政府加强相关政策的支持,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力量全面参与的农业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不断的加强对农业信息化的改造。通过引入外部资源,鼓励农业信息化技术设施的建设水平,尤其是在网络和网站方面的建设,投入资金支持,鼓励各村镇建立农业信息化机房,促使农业工作者在闲暇之余可以通过网络寻找适合自己的内容,以加强农村信息化的建设。

(五)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当前我国农民综合素质处于尚待提高的阶段,政府农业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民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农民信息员的素质,重视农村信息化的基础性教育,可以在农村开设信息教育课程,或者在农村开展农业信息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真正的利用网络来把握商机,使得信息化设备真正的发挥作用,提高农村生产力。

总结: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所以一定要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实现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新农业的建设发展提供充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英博.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研究[J].北京农业大学.2011:120-123

[2] 王宏艳.基层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初步探讨[J].榆林科技, 2008, (1).

[3] 韩雪冰.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探析[J].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8, (10).

[4] 丁杰.李莹.夏英成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期刊论文]-现代情报2007,27(11)

作者简介:王艳梅(1968-),女,江苏沛县人,大专,农业经济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第8篇

    论文摘要:文章探讨了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对策。

    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中心。经济活动和人口高度密集,面临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饮用水是城市生存环境的基础和命脉。毋庸置疑,饮用水将成为21世纪我国最突出的城市问题。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审视这一问题,立足全局谋划发展,树立城市科学发展观,实现饮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饮用水供水现状

    城市作为经济和生活中心,污水排放量大,加之我国城市的污水处理水平普遍不高,城市水环境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流经城市的河段今90%受到污染,城市内水湖水质较差。同时我国城市中有近2/3的城市供水不足,1/6的城市严重缺水。2004年全国总用水量5548亿m3,其中生活用水只占11.7%,与2003年比较,生活用水增加20亿m3来看,照这样下去,饮用水根本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水环境污染加剧了饮用水水源危机。由于水质污染,导致水传染病触目惊心,在全国187个城市中,水质稳定的有96个,地下水污染减轻的有39个,污染加重的有53个。全国约有50种疾病与饮用水水源污染直接相关,恶性肿瘤、肝炎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弱智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再加上城市水体供水基础建设陈旧和管理不善,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一)水资源严重短缺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尽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据统计,我国城市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经常闹水荒的城市,每日高峰供水保证率仅在65%-70%。沈阳有60%的楼房三层以上缺水。调峰供水的用户达20万户,占全市供水人口的30%;鞍山市定时和调蜂供水面积已占全市供水面积的87.5;西安市平均日缺水量达40万3。长春市日需水量76万m3,现日供水量50万m3,缺口26万m3,不得不向世界银行贷款,引松花江水解决供水不足问题。我国还是城市化进程发展较快的国家,随着城市人口的剧增,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供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影响人民正常生活的一个严峻问题。

    (二)地下水超采态势严峻

    由于地表水污染,而城市工业、公共卫生、生活用水量又日益增加,致使地下水的开采规模和强度不断增大。2004年,21个省级行政区对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以下简称漏斗)不完全调查,共统计漏斗76个(浅层漏斗和深层承压漏斗各38个),漏斗总面积7.2万km3。2004年末与年初相比,浅层漏斗面积扩大的有23个,中心水位下降的有21个;深层漏斗面积扩大的有16个,中心水位下降的有27个。而2005年,全国地下水降落漏斗188个,漏斗总面积扩大的有65个,尤其是沧州一德州—衡水地区,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继续扩大,深度加深,沧州第Ⅲ承压含水层降落漏斗扩大了2089km3,最大水位埋深达101m。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和地裂,造成地面塌陷、房屋倒塌、路基被毁等。由于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表水入渗增强,污染物随之下移,污染地下水。

    (三)自来水浪费严重

    我国北方城市因供水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加之恶劣的冷冻气候条件,管道设施漏水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在城市供水中,直接或间接用于饮用的部分只有5%~10%。绝大部分自来水用于工业、消防、建筑、市政及居民生活杂用上。而自来水厂不管用水要求的不同,一律采用饮用水标准来衡量出水水质,不仅增加了自来水加工处理的成本,而对没有必要达到饮用水标准的用户来说又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在水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饮用水处理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会越来越高。为了有效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可靠性,分质供水已经势在必行。

    二、水源地污染物质的来源分析

    水环境污染的污染源通常分为点源和非点源(面源)两类,而水源地污染主要是非点源污染。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主要放在企业排放污染物的末端治理上,对非点源污染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非点源污染具有受水文循环过程影响和支配的随机性、污染物来源排放点不固定和排放具有间歇性以及污染负荷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幅度大等特点,致使对其监测、控制和处理困难而复杂。

    (一)暴雨径流的地表淋溶和侵蚀

    暴雨径流是坡面地表侵蚀过程的动力因素,也是土壤颗粒和农用化学物质向外迁移的物质载体。当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能力时,就会产生坡面径流。影响坡面径流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降雨、地形、土壤和植被覆盖等。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有1/3的土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每年流失的N、P、K养分相当于4000多万吨化肥。hTtP://Www.XcHeN.COm.cn

    (二)农用化学制品的流失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土地产品在数量上的要求愈来愈高。在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超强度的情况下,增加农用化学制品的施用量就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农业以水为本。城市水源地上游通常是主要的农业耕作区。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势必提高土壤中人工化学物质的含量。特别是农业的粗放管理,更导致农业化学品利用率的降低,造成湖泊、水库富营养化。

    (三)中小企业污染物质的非达标排放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渐增加。乡镇企业规模小(尤其在北方)。技术水平低、环保措施不到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企业少,加上乡镇企业设备简陋、资源浪费严重,造成污染物排放数量大、污染治理达标率低。由于乡镇企业(包括个体采矿点)污染类型复杂,从城市到农村、由于乡镇企业(包括个体采矿点)污染类型复杂,从城市到农村、由点到面,增加环境治理难度,加大了非点源污染的负荷。

    (四)人工合成化学物质的迁移循环

    人类为了文明的需要,通过各种生产活动人工合成数以千计的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有机化合物通过原材料处理、生产和加工及产品使用等多种扩散途径最终进入地表水环境。由于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毒性大、难降解等原因,国际上比较重视。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曾对松花江水第26个取样点进行监测,检出有机污染物152种,其中属于美国环境局首要污染物的有32种,占21%;有致癌、致突变性的有14种,占9%,足以反映我国北方河流有机物污染的状况。目前,自来水中已发现有2000多种有机物,其中致癌、促癌物质约占2.7%,致突变物质约占2.5%。硝酸盐是自来水中最常检出的污染物之一,摄入过量的硝酸盐可导致婴儿的高铁血红蛋白症。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转化为亚硝胺,则对人体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的作用。

    (五)城乡生活污水的排放

    限于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小城镇和广大乡村都还缺乏排水设施,大量的生活污水漫流排放后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有机污染十分严重。氮浓度高可能与畜、禽粪便污染有关,磷浓度高则主要是洗涤剂的使用所引起的。洗涤废水的排放增加了磷的负荷,对湖泊富营养化进程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三、保护对策

    (一)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防在点源的治理上,对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当前必须转变观念,加强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研究,加强对地表饮用水源污染调查方法、污染负荷定量计算方面工作,研讨可行性较高、适用性较强的方法,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适应性强、精度高、理论性好的非点源污染符合定量计算模型,提出具有我国特色的水源地污染防治的对策和方法。要坚持科学治水,遵循自然规律,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合理配置水资源,统筹流域、区域和城乡的水利发展,统筹安排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要坚持节约保护水资源的原则,加强节水和水污染防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健全法律法规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法规系统和强有力的执法监督。要进一步加强水源保护的各项法规、条例的建设,使水源保护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管理体系上,要克服分头管理、条块分割现象,处理好统一监督管理与协同监督管理的关系。在目前我国经济技术实力还难以全面控制水污染的情况下,更有必要对涉及人民生命健康的生活饮用水源采取严格措施加强管理。

    (三)充分发挥高科技作用

    要利用知识创新工程改革旧的农业耕作方式,建立生态农林体系。充分利用湿地等土地处理系统削减氮、磷入江、入湖量,用“绿色肥料”替代部分化肥,实施测土施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广泛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选择性强、效益高的生物农药。植树种草,涵养水源;合理灌溉,防止水土流失。运用计算机模拟污染物迁移规律,建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准确进行水质控制和预测。利用遥感信息、地理信息系统为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水源保护的适时决策提供优质服务。应用先进的生物遗传技术,构建具有特殊降解基因的菌株,去除水中有毒、有害有机物。

第9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扩展知识;教学质量

我国高等教育超常规跳跃式发展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但我国又是穷国办大教育,一方面需要通过扩招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同时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推动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希望扩招不会降低高等教育质量。因此,如何保证高校教学质量就成了目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课堂教学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因此,课堂教学质量是高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过程。高校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基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建议。

一、高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生均教育资源占有量减少,教育资源相对短缺

随着大规模扩招,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经费需求和政府支持高等教育的有限财力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突出,出现办学经费不足,基础设施紧缺或折旧得不到补偿,相关教学设施(教学场所,校舍,图书馆,实验室等配套设施)满足不了扩招后的教学要求。

(二)师生比例严重失调

根据教育部规划司的统计资料表明,1998年全国高校平均每个教师负担学生数是8.4人,2001年上升到18.22人,1998~ 2001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增幅平均高达37.75%,而专任教师的增幅仅16.95,许多高校出现程度不同的专业教师紧缺现象。

(三)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由于高校教师职称、工资、奖金和课时费一般不与教学质量挂钩,教师不能凭借在教学上的“超常规”投入和突出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满意度获得额外收入,而从事与教学间接相关的的活动(如进修、科研、技术服务等)可大幅度增加经济收入,导致有些教师专注于科研项目,而对本科生的教学工作投入不足,致使教学工作投入不足。有些学校的收入分配方案和岗位津贴向行政干部倾斜,对教师专心教学的积极性造成消极影响。

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招生导致严酷的就业竞争,相当一部分学生忙于获得各种证书,而对该修的专业课程敷衍了事,影响教师的教学投入。

二、提高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以上因素严重影响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导致多数教师在教学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读教材,读课件等现象,学生课堂上看幻灯,打瞌睡,学英语等,对授课内容缺乏兴趣和激情,导致课堂效果差,师生互动少,课堂教学质量很差,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 课堂教学注重扩展知识内涵,提高综合素质

21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及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现代科技和生产的发展是以系统化、集约化为基本特征的,反映在高等教育中就是课程综合化,其实质是要从把知识分割过细、缺乏有机联系转变为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包括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又包含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笔者多年从事《土壤与农业化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该课程是在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所包含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以及知识形成了大农学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多数教师通常的做法是把该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之一,只为学生传授后续课程和生产所需要的知识,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层面上。

文章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以课程内容为载体, 结合理论知识和方法论, 揭示知识发生的细节, 表现知识发生的过程。在课堂教学和实验中, 演示前人的创新案例, 采用知识发现法去教学, 克服将知识“大餐”端上来而不讲烹饪方法的倾向, 要不断予以学生点点滴滴的启迪,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方法、开放的研究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的创新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授课中强调以知识为媒介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依据能力和素质有效地获取知识。要求教师能够将传统的知识单参数认识上升为知识、能力、素质三参数认识,升华教育教学理念, 要在课堂教学中炉火纯青地运用知识、能力、素质三参数理念。

授课中将传统人文精粹融入教学中,教书的同时肩负起育人的责任。《老子》中指出“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把传统文化引进现代教学中,在教书的同时潜移默化的进行育人,弘扬传统文化。通过类似的教学过程,扩大学生的知识内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 以线带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知识没有能力不灵, 而能力没有知识则不立。课堂教学要实现教研相长,在授课中采用“演示创新线,捕捉创新点”的方法。“线”指前人创造性成果的轨迹,“点”指在教学中,深入思考捕捉到的科研创新点。最终目的是使学生适度地从知识中超脱出来, 从对僵固的知识的学习中,发掘潜在的能力,挖掘学生潜在能力。

(三)形式多样的组织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课堂教学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应用图像把抽象理论用动画方式直观地演示给学生, 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

(下转第177页)(上接第175页)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特点,课堂中可以灵活应用以下教学方式:

习题课: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教师举一反三列举实例,使学生对知识点融会贯通。讨论课:选择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知识点,设计讨论问题,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给学生提供较大的发挥空间。

实验课:借助大学开放实验室, 让学生通过动手和观察进一步掌握课堂知识, 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课程论文:根据课程内容要求学生自由选题、自主研究,从查资料、定方案、做实验、写论文到交流会形式的小答辩(答辩委员会由学生代表组成, 教师是顾问),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以上几点措施,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付小锁,张知非,钮伟真.突出学科建设 展现教学特色[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

[2]巩芳芳.与时俱进.做好精品课程建设[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哲学版),2006.

第10篇

多孔介质中土壤溶质迁移课程研究的是溶于水体或多孔介质中的溶液的过程、规律和机理。多孔介质中的液相部分并非纯水,而是含有根中无机与有机溶质的溶液。溶质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不仅与水的流动相关,而且与溶质的理化性质以及在水力驱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等密切关系。多孔介质中土壤溶质迁移这门课程所包括的内容已不仅仅局限于土壤物理学,同时也包括了土壤化学的研究。因此,多孔介质中的土壤溶质运移这门课程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属于土壤学科,是土壤物理和土壤化学的交叉学科。而进一步从水文和水文地质学科角度分析,则属于土壤水文学或包气带水文学的范畴。从环境科学角度,则属于环境土壤或环境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因此,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掌握多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对地下水环境污染的预测防治理论及应用均有重要意义,同时该门课程中提出的理论和方法,亦可提高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监测的准确性,使之符合野外大区域尺度的实际情况。

一多孔介质溶质迁移课程的改革实践与创新

多孔介质中的溶质迁移课程是我校水利水电学院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教学目的以掌握多孔介质中的溶质迁移理论知识为主要目的。但近年来由于工业迅速发展,农业化肥农药的大量投入,土壤、地下水的污染日益严重,为我们土壤及地下水环境保护敲响警钟。因此,对于本课程知识的掌握就不能仅仅限定在教材的范围中,应该教会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本课程所述理论的“实践性”价值。

对于多孔介质溶质迁移课程,由于本课程知识理论抽象、枯燥,模型方程难理解,难求解,是学生普遍认为不仅难学而且用处不大的课程。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期望改变目前的现状,探索并建立了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教学方法体系,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的教学实践范例;提出了采用与研究型教学理念相适应的学习资料,以及授课与课堂讨论形式,课后作业类型、试验技能和考核方法;授课环节中采用中英文双语授课,课程讲授过程中将专业英语穿插授课环节,并加强传统教材,网络多媒体和电子教材的建设;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开展创新试验素质,强化研究型实验,完善实验方法,提升创新思维与科研实践能力。

多孔介质溶质迁移作为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与主干课程,课程知识面广,知识点较多和综合性强。因此,在授课环节中应注重基础理论的讲授,结合目前科研过程中已开展或正在开展的科研实践举例来充实课程内容,并采用启发式教学,提出一些与实践相关的思考问题以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讲授课程内容过程中,培养学生从整个课程章节的系统组成出发,了解每章在该课程中的作用以及各章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系统理解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在重点阐述基本测试理论和测试技术的基础上,介绍学科前沿发展方向和最新的实验技术,如新的测试新方法、新型传感器、数据记录仪与自动采集系统、虚拟测试技术和“3S”技术等,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二实验课程的组织和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在多孔介质溶质迁移课程的部分章节中,如溶质穿透曲线概念及研究方法、土壤溶质随坡面径流中,由于其溶质迁移物理过程复杂、研究机理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因此,我们将课程地点安排设置在实验室内,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挣脱教室的束缚,把实验室同样作为学习的场所,以学生亲自动手、实际模拟、实验观测和后期数据处理为主要手段,让学生充分理解什么是孔隙体积,什么是相对浓度及相对体积,什么是相对混合深度,通过课内穿插的现场实验教学,大大提升了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兴趣,同时亦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试验研究的程序、内容与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为以后的科研工作进行系统的方法、思路、综合能力和科研报告撰写等的训练,以期提高学生的科研工作能力。

同时依据本门课程的难点、重点,将本门课程的重要研究理论与相关动手实验相结合,学生通过前期实验准备充分了解本研究理论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际的实验过程操作,继续加深对本理论的理解,克服学生接受复杂理论的恐惧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

三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创新

对于农业水土工程专业选修课程体系的选择,我们在充分讲授本课程基础知识点的前提下,首次建立了以教师命题为主,学生自己兴趣爱好相结合的方式。授课环节中设立子专题,给学生较多的空间,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与研究专题相关的资料,获取与本课程相关的知识点,并严格按照科技论文的形式撰写读书报告,阐述对本课程的理解(学科发展综述、存在科学问题以及自己的认识等),转变老师作为知识权威和垄断者的角色,变“学科教师”为学生“导师”,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向社会学习、向他人学习。教学方式的改革不仅能培养学生独立查阅中英文文献和综合分析文献资料的能力,还能锻炼与培养学生形成相关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通过对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增强本科学习阶段的研究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素质与综合能力。

四通过多媒体课堂教学实现软件模拟教学的创新

由于本门课程公式、参数较多,一个模型有时甚至可以有数十几个参数,在授课过程中,若仅以简单的多媒体传授为主,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一知半解,其教学也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学生本专业发展也极为不利。因此,在本门课程理论偏多的章节,我们将能够处理相关模型,求解参数的模型、说明书及其相关已有的研究数据提前拷贝给学生。同时在授课时,安排4名学生携带笔记本电脑一台,在课堂上通过与教师同步软件操作处理实验数据,来用于课堂模型模拟学习。通过一步步教授学生如何学会使用相关软件求解复杂溶质迁移参数及溶质迁移过程模拟,获取独立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同时处理数据的过程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们对于本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几堂课下来,学生基本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课堂效果较好。

五课程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从2005年起,我们就本课程的教学借鉴了国外一流大学、中国科学院及国内重点大学多孔介质溶质迁移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国外大学相关专业的教学以启发型、自主型和开放型的教学方法为主,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考核方面尤为重视,多采用开放式题目,学生可自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题目,来进行专业课程考核,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完成命题的精神和意识,且日常作业以大作业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意识。

在此基础上,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借鉴国内外相关专业领域教学的先进经验,结合西安理工大学本科专业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探究与改革教学的考试方式了。传统考试形式多以一次性定时闭卷考试为主。传统考核方法具有诸多弊端。首先学生以临时突击应付考试为主,平时课堂学习及课后复习较少;二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不利于创新性思维的发挥。采用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改变传统的一考定终身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与激励。总成绩由平时作业、课堂讨论表现、实验研究和研究性创新、期末考试共4部分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10%、10%、20%、60%。

为考察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期末考试时我们采取闭卷考试方式,确保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和重点理论。而对于理解性的内容,以课程实验研究与创新性考核为主。通过考核学生制订实验方案和设计实验过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实验过程中的逻辑性性和完整性、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的逻辑性、正确性与可靠性,以及分析仪器操作步骤的合理性、对掌握仪器使用方法的熟练程度;实验报告编写的规范性、条理性与整洁性,图表数据的准确性与规范性;对实验思考问题解答的正确性与创新性等。同时考核中,我们还设立了创新性实验的考核,考察学生在创新实验中所展示的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科研实践技能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

与此同时,为增强课堂讲授的效果,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把本专业教师的相关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活动中,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培养开展研究型实验的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扩展学生自主研究思考空间。以达到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的主动接受事实的目的,注重学生的理论推理的逻辑思维、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此外也进行了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等实践,如开辟了免试通道,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国内外的创新型竞赛项目等多种考核方式来获得本课程成绩。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从应试性学习研究型学习方式转变,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总之,多孔介质溶质迁移课程教学改革是具有伟大意义的。尽管我们已经做了多年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能感受到,高校的课程改革创新之路还很长,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的事情。我们将遵循教学规律,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大量学生和家长认可、企业需要、就业前景良好、创业意识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承运,张大良.地学教育总体改革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1.

第11篇

    城市是人类社会 政治 、 经济 、文化、 科学 教育 的中心。经济活动和人口高度密集,面临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随着经济的 发展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饮用水是城市生存环境的基础和命脉。毋庸置疑,饮用水将成为21世纪我国最突出的城市问题。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审视这一问题,立足全局谋划发展,树立城市科学发展观,实现饮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饮用水供水现状

    城市作为经济和生活中心,污水排放量大,加之我国城市的污水处理水平普遍不高,城市水环境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流经城市的河段今90%受到污染,城市内水湖水质较差。同时我国城市中有近2/3的城市供水不足,1/6的城市严重缺水。2004年全国总用水量5548亿m3,其中生活用水只占11.7%,与2003年比较,生活用水增加20亿m3来看,照这样下去,饮用水根本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水环境污染加剧了饮用水水源危机。由于水质污染,导致水传染病触目惊心,在全国187个城市中,水质稳定的有96个,地下水污染减轻的有39个,污染加重的有53个。全国约有50种疾病与饮用水水源污染直接相关,恶性肿瘤、肝炎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弱智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再加上城市水体供水基础建设陈旧和管理不善,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一)水资源严重短缺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尽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据统计,我国城市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经常闹水荒的城市,每日高峰供水保证率仅在65%-70%。沈阳有60%的楼房三层以上缺水。调峰供水的用户达20万户,占全市供水人口的30%;鞍山市定时和调蜂供水面积已占全市供水面积的87.5;西安市平均日缺水量达40万3。长春市日需水量76万m3,现日供水量50万m3,缺口26万m3,不得不向世界银行贷款,引松花江水解决供水不足问题。我国还是城市化进程发展较快的国家,随着城市人口的剧增,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供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影响人民正常生活的一个严峻问题。

    (二)地下水超采态势严峻

    由于地表水污染,而城市 工业 、公共卫生、生活用水量又日益增加,致使地下水的开采规模和强度不断增大。2004年,21个省级行政区对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以下简称漏斗)不完全调查,共统计漏斗76个(浅层漏斗和深层承压漏斗各38个),漏斗总面积7.2万km3。2004年末与年初相比,浅层漏斗面积扩大的有23个,中心水位下降的有21个;深层漏斗面积扩大的有16个,中心水位下降的有27个。而2005年,全国地下水降落漏斗188个,漏斗总面积扩大的有65个,尤其是沧州一德州—衡水地区,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继续扩大,深度加深,沧州第Ⅲ承压含水层降落漏斗扩大了2089km3,最大水位埋深达101m。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和地裂,造成地面塌陷、房屋倒塌、路基被毁等。由于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表水入渗增强,污染物随之下移,污染地下水。

    (三)自来水浪费严重

    我国北方城市因供水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加之恶劣的冷冻气候条件,管道设施漏水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在城市供水中,直接或间接用于饮用的部分只有5%~10%。绝大部分自来水用于工业、消防、建筑、市政及居民生活杂用上。而自来水厂不管用水要求的不同,一律采用饮用水标准来衡量出水水质,不仅增加了自来水加工处理的成本,而对没有必要达到饮用水标准的用户来说又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在水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饮用水处理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会越来越高。为了有效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可靠性,分质供水已经势在必行。

    二、水源地污染物质的来源分析

    水环境污染的污染源通常分为点源和非点源(面源)两类,而水源地污染主要是非点源污染。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主要放在 企业 排放污染物的末端治理上,对非点源污染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非点源污染具有受水文循环过程影响和支配的随机性、污染物来源排放点不固定和排放具有间歇性以及污染负荷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幅度大等特点,致使对其监测、控制和处理困难而复杂。

    (一)暴雨径流的地表淋溶和侵蚀

    暴雨径流是坡面地表侵蚀过程的动力因素,也是土壤颗粒和农用化学物质向外迁移的物质载体。当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能力时,就会产生坡面径流。影响坡面径流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降雨、地形、土壤和植被覆盖等。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有1/3的土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每年流失的N、P、K养分相当于4000多万吨化肥。

    (二)农用化学制品的流失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土地产品在数量上的要求愈来愈高。在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超强度的情况下,增加农用化学制品的施用量就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农业以水为本。城市水源地上游通常是主要的农业耕作区。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势必提高土壤中人工化学物质的含量。特别是农业的粗放管理,更导致农业化学品利用率的降低,造成湖泊、水库富营养化。

    (三)中小企业污染物质的非达标排放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渐增加。乡镇企业规模小(尤其在北方)。技术水平低、环保措施不到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企业少,加上乡镇企业设备简陋、资源浪费严重,造成污染物排放数量大、污染治理达标率低。由于乡镇企业(包括个体采矿点)污染类型复杂,从城市到 农村 、由于乡镇企业(包括个体采矿点)污染类型复杂,从城市到农村、由点到面,增加环境治理难度,加大了非点源污染的负荷。

    (四)人工合成化学物质的迁移循环

    人类为了文明的需要,通过各种生产活动人工合成数以千计的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有机化合物通过原材料处理、生产和加工及产品使用等多种扩散途径最终进入地表水环境。由于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毒性大、难降解等原因,国际上比较重视。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曾对松花江水第26个取样点进行监测,检出有机污染物152种,其中属于美国环境局首要污染物的有32种,占21%;有致癌、致突变性的有14种,占9%,足以反映我国北方河流有机物污染的状况。目前,自来水中已发现有2000多种有机物,其中致癌、促癌物质约占2.7%,致突变物质约占2.5%。硝酸盐是自来水中最常检出的污染物之一,摄入过量的硝酸盐可导致婴儿的高铁血红蛋白症。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转化为亚硝胺,则对人体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的作用。

    (五)城乡生活污水的排放

    限于 经济 发展 水平,我国小城镇和广大乡村都还缺乏排水设施,大量的生活污水漫流排放后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有机污染十分严重。氮浓度高可能与畜、禽粪便污染有关,磷浓度高则主要是洗涤剂的使用所引起的。洗涤废水的排放增加了磷的负荷,对湖泊富营养化进程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三、保护对策

    (一)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防在点源的治理上,对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当前必须转变观念,加强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研究,加强对地表饮用水源污染调查方法、污染负荷定量 计算 方面工作,研讨可行性较高、适用性较强的方法,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适应性强、精度高、理论性好的非点源污染符合定量计算模型,提出具有我国特色的水源地污染防治的对策和方法。要坚持 科学 治水,遵循 自然 规律 ,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合理配置水资源,统筹流域、区域和城乡的水利发展,统筹安排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要坚持节约保护水资源的原则,加强节水和水污染防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健全 法律 法规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法规系统和强有力的执法监督。要进一步加强水源保护的各项法规、条例的建设,使水源保护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管理体系上,要克服分头管理、条块分割现象,处理好统一监督管理与协同监督管理的关系。在目前我国经济技术实力还难以全面控制水污染的情况下,更有必要对涉及人民生命健康的生活饮用水源采取严格措施加强管理。

    (三)充分发挥高科技作用

    要利用知识创新工程改革旧的农业耕作方式,建立生态农林体系。充分利用湿地等土地处理系统削减氮、磷入江、入湖量,用“绿色肥料”替代部分化肥,实施测土施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广泛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选择性强、效益高的生物农药。植树种草,涵养水源;合理灌溉,防止水土流失。运用计算机模拟污染物迁移规律,建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准确进行水质控制和预测。利用遥感信息、地理信息系统为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水源保护的适时决策提供优质服务。应用先进的生物遗传技术,构建具有特殊降解基因的菌株,去除水中有毒、有害有机物。

    (四)加大水源保护的宣传力度

第12篇

关键词:武汉“1+8城市圈”;区域经济辐射理论;孝武同城化

中图分类号:F29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123-0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探索和推进,中国城市圈发展迅猛,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进程中出现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圈,成为了全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风向标。武汉城市圈作为连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与环渤海和西部经济区的中部节点,已经形成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圈,不仅是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中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实现中部崛起战略不仅是与中部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且对于中国国民经济腾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实现中部崛起已经是刻不容缓,而壮大武汉城市圈正是举足轻重的一步。武汉作为“1+8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发挥了关键的领导作用和经济辐射作用。

一、武汉“1+8城市圈”和孝感概况

1.所谓武汉“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八个周边城市。该区域土地面积5.18万km2,占湖北省国土面积(18.59万km2)的31.25%,人口占全省的50.5% [2],在2008年(6 684.92亿元)提供了全省59%的国内生产总值(11 330.38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占全省的60.5%,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59%,社会商品零售额占全省的66%,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经济中心区,因此把这九个城市定义为大武汉的核心层。孝感等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工业科教基础好,综合实力雄厚,具有很强的域内经济联系和域外关联带动效应。

图1武汉城市圈坐标图

武汉城市圈建设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武汉城市圈的雏形,最早出现在陈文科的《关于发展“大武汉集团城市”的建议》的这篇论文中[1];2002年6月的湖北省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武汉城市圈这一概念;在2004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湖北作为中国中部的中部,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和文化中心,起着领跑“中部崛起”的作用。此后,两大城市群通力合作,有望打造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环渤海城市群三大经济发展区之后的中国的第四个经济增长极。这无疑给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如何利用好这个历史机遇,武汉城市圈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有力地弥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塌陷,明确在全国区域经济体系中的正确定位,从而必将提高整个中部地区的区域竞争力。

2.孝感的资源禀赋。(1)地理区位优势。孝感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因东汉孝子董永行孝感天而得名。现辖1区3市3县,总人口525万,国土面积8910 km2。孝感距离武汉市中心仅60公里,距天河机场仅32公里。境内有京广、汉渝、长荆三条铁路,107、316国道和京珠、孝襄高速公路贯穿全市,省道、市县区域干线纵横其间,公路密度居全省之冠。(2)资源状况。孝感市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素有“膏都”、“盐海”、“磷山”之称。具初步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锰、重晶石、蛇纹石、芒硝、重稀土等24种,其中,膏、盐、磷被誉为孝感“三宝”。孝感市经过资源整合和打造,初步形成了“一泉”(汤池温泉)“两山”(双峰山、白兆山)“三湖”(观音湖、龙潭湖、刁汊湖)[3] 等风格各异的旅游景区。其中,双峰山、泉水寨等三个国营林场已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3)产业发展情况。孝感的农业基础较好,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刁莲、焦湖藕、太子米、银杏、板粟和乌柏等名特优农副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已先后建成了11个国家级商品粮、优质棉、“两高一优”示范区和名特水产品、畜禽、林果生产基地,培植了孝感麻糖米酒、安陆银杏、汉川水产、南大市场等十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孝感农业正在进一步向基地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全市的汽车机电、盐磷化工、轻工纺织、食品医药、金属制品等五大支柱产业在2008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01.77亿元,同比增长32.3%。初步形成汉川市金属制品产业集群、汉川市纺织产业集群、应城市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应城市盐化工产业集群、孝南区纸制品产业集群、安陆市粮机产业集群、云梦县包装产业集群、云梦县盐化工产业集群、孝感市开发区纺织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4]。

从表1中武汉城市圈中九个城市的产业布局来看,孝感市的三大产业发展相对均衡,工业和第三产业并重,并且第三产业明显高于其他城市(除了中心城市武汉)。这说明,孝感市基本上渡过了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型的初级阶段,现在逐渐向发展工业和服务业方向转型。

二、辐射理论及其实证研究武汉的辐射作用

1.利用经济引力模型来计算武汉城市圈各城市间的经济作用强度。城市在空间上存在着相互作用,英国人口统计学家雷文茨坦(E.G.Ravenstein)将牛顿引力模型用于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经济引力模型 [5]。该模型将城市的经济能量看做是城市质量,城市的经济能量与两个因素相关:一是经济规模,可以用城市总人口来反映;二是城市经济增量,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经济引力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其公式为:

E=

其中,A和B为两个城市,E为该两城市间的经济引力,即相互作用强度,P为城市总人口,V为国内生产总值,r为城市之间的距离,K为能量折损系数。在交通、通讯等相关条件一定的情况下,K为常数,并可以用统计数据和数学方法求出。

假设K为1,则利用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武汉城市圈各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强度。

由表2可以看出,武汉与城市圈中各市间相互作用中,孝感与武汉作用强度最大,它们之间的强度高达389.23亿元/万人.km2,这是因为孝感离武汉的距离最近,经济联系强度最大;武汉的核心作用力很强,在武汉城市圈中,武汉市与其他8个城市的作用强度中有5个都大于100亿元/万人.km2,即使最小的潜江也有32.35km2亿元/万人.km2,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圈的强度。

2.在得到以上孝感市和武汉市经济作用强度后,本文打算进一步获得中心城市武汉的经济辐射力。经济辐射力采用经济圈内城市之间的GDP增长的相关度[6]来综合测量。在使用方法上,主要使用线性回归的方法,选取武汉和孝感两个城市的历年GDP,并将样本数据以1998年为基准年转化为比例指数形式,便于更加直观简明地观察。

我们首先选择GDP作为一项重要的分析指标。尽管促进城市GDP增长的要素多种多样,但假定:在武汉城市圈内,武汉这个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将发挥巨大作用,以至其GDP的增长将不同程度拉动或减缓周边城市GDP的增长。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回归,并对回归结果进行检验,从而验证假设的合理性。

利用SPSS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回归,列出武汉市和孝感市的一元线性回归计算结果为:

从输出结果可得:Y=122.196+0.117X ;通过参数显著性检验。

回归结果表明:从1998―2008年间,孝感市的经济增长保持在斜率为0.117 、截距为122.296的上升路径上。即当武汉市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孝感市的GDP增长4.117个百分点。

通过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作为经济圈中心城市的武汉市,对周边地区是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的。按照我们回归的结果,当武汉市GDP每增长1%,孝感市的GDP增长4.117%。中心城市的增长,带动了周边城市以更高速度进行增长,这说明我们中心城市辐射能力的假定是可以在GDP增长这一角度得到验证的。

三、孝感市利用武汉经济辐射作用来发展自己的基本思路

孝感市与武汉对接需要围绕城市圈的发展,发挥孝感同城化的先导作用,强化与武汉及圈内其他城市的分工协作,将孝感定位于旅游休闲度假基地、膏盐磷资源基地,重塑城市竞争力,促进孝感市与武汉市在经济、文化上的进一步融合。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孝武同城化的先导作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发和建设大都市经济圈的前提和保障[7]。武汉与孝感现在已经拥有 107 国道、京珠高速和汉十高速公路,而孝高速作为武汉到孝感的快速通道,2012年建成通车后,届时武汉到孝感的车程只需20分钟。2009 年 3 月开工的汉孝城际铁路建成后,20 分钟意味着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将实现全面的融通。基础设施的全面对接将带来显著的“同城效应” [8],而这种同城效应和整合效应,也必将作用于孝感的振兴和武汉城市圈的崛起。

2.孝感市应该加强与武汉市的分工协作,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构建产业转移的密集承接平台。从产业结构来看,孝感市产业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开发型为主,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其中,孝感市农产品资源丰富、特色明显,但缺乏明显的区域特色、高附加值的食品加工产品。从产业布局来看,孝武两市具有产业趋同的特点。武汉的工业领域几乎覆盖了武汉城市圈内所有二级城市主要产业,使得孝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领域不多,市场竞争力不足。“都市圈形成的动力在于中心城市、次中心和周边地区(城镇和农村)异质空间中” [9],通过对孝武同城化大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可以吸引外向型经济实体到孝感落户,进而引导孝感产业结构走向全球化的道路,实现产业差异性发展。

3.孝感市应该发挥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着眼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孝感城乡协调发展,呼应武汉城市圈总体发展要求,根据孝感的历史文化条件、经济基础和产业发展特点,发挥区位和资源两大优势,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形成与武汉协作紧密、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 [10],从而提升孝感市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开放水平。首先,建设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进一步加强与武汉大都市旅游圈的对接,加大旅游产品促销力度。其次,继续做好中国膏盐磷资源储备、加工、配送基地,在原有的出口优势上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最后,因地制宜,发挥孝感市各地的比较优势,坚持市场化、特色化。

参考文献:

[1]陈文科.关于发展“大武汉集团城市”的建议[J].要文摘报,2001,(5):16-19.

[2]赵伟.中心城市功能与武汉城市圈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300-305.

[3]赵丽艳.孝感市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16):7-9.

[4]邹国浩.加大融入力度着力打造六大产业基地[J].中国城市经济,2009,(2):20-23.

[5]许林,鲍宏礼.湖北黄冈与武汉城市圈对接的若干战略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262-263.

[6]牛华勇.中心城市对周边经济圈经济辐射力比较分析――基于北京和上海经济圈的案例[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2):29-31.

[7]高秀艳,王海波.大都市经济圈与同城化问题浅析[J].企业经济,2007,(8):90-91.

[8]秦尊文.武汉孝感同城化问题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3-17

[9]张建华,洪银兴.都市圈内的城乡一体化[J].经济学家,2007,(5):98-103.

[10]孝感市财政局.孝感市融入“武汉经济圈”的财政思考[J].湖北财税:理论版,2003,(9):28-30.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Xiaogan City When It Melts into Wuhan “1+8 Urban Cycle”

―Based on Regional Economic Radiation Theory

CHEN Mi,ZHAO Kai

(Northwest A&F University,Xianyang 712100,China)

Abstract:In Wuhan “1+8 urban cycle”,Xiaogan city is the closest one near to center city Wuhan;at the same time,Xiaogan has its advantageous resources and well-based industries.Strengths of interactions of nine cities in Wuhan “1+8 urban cycle” are measured by the economic gravity model,and it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Xiaogan and Wuhan has the biggest strength.Furthermore,it uses GDP growth rate between cities to evaluate Wuhan makes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economy of Xiaogan city.At last,the essay brings out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Xiaogan city so as to promote its better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