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3 05:07: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八年级下册历史提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优化资源;创新教法;落实;思品活动;德育功能;策略
在2006年新课改进行时,初中思品课程增加了实践活动课,本课程结合思品课的某一教学任务和内容,以所学知识为工具,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趣味性、多样性、创造性的活动为载体,进行学生品德素养开发,全面提高学生生理、心理、品质、智能、技能等素质,对于学生情感、态度、能力、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落实德育功能具有很强针对性。她以新的理念、新的方法焕发着蓬勃生机,以崭新的姿态展示在大家眼前,受到师生的欢迎。对于如何提高活动课实效性,落实好其德育功能,笔者也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做法,与同行交流,以期指正。
一、优化课程资源落实德育功能
课程资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能否最优化,直接决定活动课的效果和德育功能落实。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除相关教材外,自然、社会、人文都能成为思品课程资源,要结合实际对资源进行整合,达到最优。
1.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资源
在实践活动材料和案例的选择上,要选取贴近学生年龄的人或故事主人公开展教学,做到迅速有效地抓住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想学”。如:在陕教版七年级思品下册十课《我来当回观察家》,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现实社会,感受生活的变化,体验生活的复杂和美好。课本上提供了:公园、街道、农贸市场等,我进行了认真分析:觉得公园、街道、农贸市场都在城里,农村观察这些事物并不容易,而且学生也不感兴趣。那什么是学生感兴趣,切近学生生活的呢?在和学生交流中,我确定了观察手机的变化。通过学生收集不同型号手机、了解功能、思考手机对学生的利弊,学生很快将学到的书本知识应用在活动中,形成了深刻的感悟、体验。选用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开展思品实践活动教学。
2.整合其他学科资源
思品实践活动教学不少内容和语文历史数学等学科交叉,教学中一些发人深思的小故事、一些小工具巧妙地应用到带到思品实践活动课堂,让学生感觉亲切、新奇,可以在用中学,在学中用,生成新的体验感受,实现课堂效果,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我家的变迁》主要是为了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增强人文关怀。课程设计有制定调查计划,设计访谈提纲,调查问卷。我觉得不如就用学生现学的数学统计初步,手机家庭电器数量变化数据,制成统计图,来反映家庭变化更好。虽然我对学生的要求并不高,但学生运用已有数学知识,“跳一跳”就能顺利的摘到果实,让学生在动脑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3.选用具有时代性的资源
每个时代都有一些流行事物。当今的中学生关注的流行事物比如:明星、网络、QQ、动漫等,只要他们一有时间就想接触这些事物,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教师可以借助初中生喜欢流行事物作为教育的一个契机,以真实的典型材料进行活生生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隐私权受保护》中,引入一段QQ聊天记录,记录中涉及了同学的隐私。从而结合如何正确QQ聊天、如何保护隐私,展开实践活动,学生交流起来无障碍,各执一词,争论纷纷,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活动总结中有新知识的把握也有旧知识的回顾,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而且最可贵的是学生自己生成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
4.选取具有地域特色的资源
立足本地,从本地区的人文环境、地理条件、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具体的问题出发,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资源是对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学的有效探索。笔者所在的学区谢村镇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资源有不少,但是“孝老敬亲”和“酒文化”最突出。在八年级学习孝敬父母的课程时,谢孙桥的故事探索就成为一个特色资源,参观谢孙桥-探访谢孙桥的故事-交流谢孙桥的心得,一切都显得水到渠成。在九年级学习弘扬传统文化时,探寻谢村黄酒的制作工艺也成为一个特色资源。当时开展这两个实践活动时,学生的激动和参与热情至今历历在目,地域特色的资源,极大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动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落实德育功能
1.角色互换,学生当老师
每个人都从经验中学习事物,而经验主要来源于“参与”,来源于“体验”。我在上八年级《防患于未然》加强自我防范这一内容时,发现书本上有不少案例,如果都让老师讲解,时间不够,也不科学,我又考虑到很多孩子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于是我大胆想到角色互换,学生当老师。由同学自主组队,选择案例,推荐小老师上台讲解。让学生们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受。任务一布置,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有的同学离开座位找自己的搭档;有的同学跑到教室后面认真排练。一幕幕险情,一步步化解困境,通过表演来体验孩子内心的思想斗争,展示自我保护技巧的掌握。这个活动开展后,每班都有好几组同学主动走上讲台,给大家展示成果,展示风采。借助自主活动,学生袒露了自己的心声,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同时通过双方的唇枪舌战,生生互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参与中落实了德育功能。
2.课堂大翻转,立足思品超越思品
思品课堂是否就是固定的模式呢?我尝试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开展各种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动手、动嘴、动脑,达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实践能力,丰富学生思想情感,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目的。思品课堂变成了与音乐课、美术课……。如感悟青春-歌唱比赛、可贵的生命――图片展示、消费者的权利-小品编演、改革开放新变化-办主题小报、隐私的权利――开展模拟小法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寓教于乐,活跃气氛,还可以让生生之间的情感在活动中互相感染和沟通,以学生之情激发学生之情,产生感情上达到共鸣。
3.活动系列化,增强扩张力
一、课时教学目标的清晰度
历史教学目标对历史教学的有效实施,以及建立历史学业评价的科学体系至关重要。教学目标有三个层次,一是宏观目标,即教育的培养目标,这是对任何学科教学都有的共性要求;二是中观目标,即学科课程目标,带有鲜明的学科特性,在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三是微观目标,即课时教学目标,是指某一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应达到的预期状态,是宏观的共性要求与中观的特性要求的具体体现。
课时教学目标的清晰度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导和定向的作用,即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式的选择与应用都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课时教学目标还为学业评价提供了标准与依据。但笔者在听课调研中发现,课时教学目标不清晰所导致的历史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等现象仍很普遍。笔者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主因有三:一是部分教师对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只凭经验进行教学,以为讲完了教科书某一节课的内容就达成了该课时的教学目标;二是部分教师只是从教参或教辅资料上简单照搬教学目标,而没有从“以学定教”的高度去设计契合学情的教学目标,缺乏导向作用;三是部分教师未能区分教学目标的层次,导致教学目标的预设空泛、虚化乃至远离实际。请看以下课时目标预设实例。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材,下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1. 知识与能力:掌握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中国社会习俗的演变概况。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提升学生历史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在深化认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历史发展观和文明史观,在探究中培养合作意识,树立为中华之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显然,这位教师把教学的宏观目标、中观目标都纳入了课时目标,导致课时目标空泛和虚化。同时,在预设目标的陈述句中,学习主体不明,目标指向模糊。这样大而不当的课时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既不具有操作性,也不具有检测性,难以为实际教学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作为某一具体学习活动的结果而呈现的课时目标,应具有“行为目标”“达成目标”“可测量目标”的性质,[1]它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在某一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是可以检测的。因此,教师基于研读课标,依据学习者的需要和学习内容的分析来确定课时教学目标,首要考虑的应是将教学目标具体化。请看以下课时目标预设实例。
八年级下册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 通过阅读教材及课外收集资料(条件),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和就业制度、社会保障机制体系的发展情况(行为),提高搜集资料和有效获取信息的能力(目标)。
2. 采用分组学习的方法(条件),让学生借助图片课前对家人、朋友进行访谈,按教师提供的相关材料对实际数据进行分析(行为),并尝试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目标)。
3. 通过本课学习活动(条件),学生能感受到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巨大变化(行为),从中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之处(目标)。
该课时目标的预设清晰明了,目标定位落在了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它既规范了教与学的行为,又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业评价的实施。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注重在具体的问题情境和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通过亲身历验实现对历史的感悟与认同。由此可见,关注课时教学目标的清晰度,应在课时目标预设时予以全面考虑: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应具体化;教学目标的行为条件应明确;教学目标应是可测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务实、多元。
二、教学内容优化的适切度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一线教师对优化历史教学内容已形成了共识,但仍有不少教师对如何把握优化的适切度仍深感困惑。笔者认为,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适切度,首先应分清历史课程内容、历史教科书内容和历史教学内容三个概念。
关键词:有效教学;学习方法;思维能力
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凸显教学效果的学习。随着新课改和高效课堂的逐步深入,每位老师都力求在有限的45分钟之内,把一堂课课本内外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既要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又要教给他们学习方式,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从教多年来,我认为要凸显课堂教学效果,除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以外,更主要的在于方法的应用和引导,同时情感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堂课的有效与堂堂课的有效,需要一个磨炼过程。做到这一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想求知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顺势引导他们去求知探索,等他们想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时候,课堂教学就变得容易多了。
上好一堂历史课,首先课堂导入要做到“抢耳”“抢眼”“抢心”,要用最快的形式,突出重点,打动学生。例如,在教学“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时,以东西方探寻人类起源问题的神话故事作为导言,尤其是“女娲造人”,更能增加历史的神秘感,这样的历史课开始就强烈吸引学生,让其欲罢不能。上课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堂课学生注意力分散、疲倦,甚至开小差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要求课程设计有波澜,能不时提出诱发学生兴趣的问题。例如,在教学“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观察中山靖王的金缕玉衣,再向学生介绍汉代玉衣使用的规制,学生自然明白诸侯都已经超越规制、富可敌国了,削弱封国势力势在必行,这样学生探究的兴趣被重新激发起来。课堂结束时也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教学“拿破仑的文韬武略”后总结引导:“拿破仑不但有文韬、武略,更重要的是他传奇的一生,就是他的死也成为世界未解之迷,等待着我们当中的奇人异士去寻找答案,我们盼望着这一历史学家诞生的这一天的到来。”学习任务完成了,但学生的思维仍在活跃、仍在继续,或许兴趣会永远存在着。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关键。一堂课从导入到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从合作探究到知识拓展,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方法,教师的任务就在于筛选出适合课堂内容的方法教给学生,如时间分段,人物归类,事件找要素,地点找特征等,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可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总结、归类、提炼有效信息,这样会事半功倍,大有收获。
1.理清线索,整合教材内容
上九年级历史课,可重新整合教材内容,把容易理解的内容压缩完成,比如,“古老印度的抗争”和“‘解放者’的风采”,大纲要求识记的内容不多,教材编排也很简单,一节课能完成。如,“疯狂的战车”和“正义的胜利”两节内容非常多,而正好又是重点,可以分割成三节课的时间来进行,让学生详细了解二战爆发到胜利的全过程,这样做突破了教材的重难点,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教师的知识水平得以充分体现、尽情发挥。
2.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
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归纳总结,变散为聚,精练识记内容。如甘肃省张掖市2014年中考题“简答人权宣言的内容”,教材用了将近200字来阐述,学生要完全记忆有难度,将内容归纳为三点,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自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样总结简洁明了,学生容易识记。教师要把识记有难度的内容,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顺口溜,可化难为易。比如八年级下册讲到的成就时,如果总结编排成:“一汽一飞一鞍钢,三条公路通,长江大桥在武汉,克拉玛依出油田。”四句话概括了的全部成就,而且很有诗歌的韵味,学生容易记住。
3.运用图表对比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点
图表能提纲挈领地表列事物,既缩减资料的体积,又扩大对资料的记忆量。九年级历史会考,注重学生对比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如百家思想的争鸣、两次世界大战、三次科技革命、三大资产阶级革命文献、两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等,在九年级综合复习时就将这些内容归纳为图表,这样对比不但给人带来视觉的美感,引起形象思维活动,更能使所要记的内容清晰、条理分明、有规律可循。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终身受益,它包括:主动学习、及时完成学习任务、预习、认真听课、主动回答问题、多思善问大胆质疑、做笔记、课后复习、及时完成作业、阶段复习等。学生要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重点和关键,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形成单元、章节知识结构体系,在大脑中勾画图式。只有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才能牢固掌握知识,形成学科能力,运用起来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总之,一堂高效的历史课,是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只有和谐与默契,才能达到情感的共鸣,才能完成知识的内化和习惯思维能力的养成。做到了这点,才能体现历史是“察古知今,鉴往今来”的学问,更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学科。历史老师也会非常自豪、有成就感。
回顾历史,日本数学从中国得到过三次输入,中国的数学在日本的数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日本的数学教育在观念、方法和内容上都有着东方文化的印记但近几年来,日本惊人的技术成就、经济实力及在教育方面的巨大进步,引起了越来越多人对日本数学教育的关注TIMss即第三次国际数学与科学研究通过对日本、美国和德国三国八年级数学课的比较研究,表明日本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最好的,
我国的数学教学重视系统训练,注重知识的梳理和结构的掌握,“精讲多练”成为我国的普遍模式,规范统一的教学管理和学习要求,使我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较强的意志力,以及勤奋努力的精神,取得的成绩和效果也是值得肯定的,自2001年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国的数学课程也不断人性化,生活化,整合化,不断趋于国际数学教育的发展,但是毫无疑问,新课程在实施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问题,
通过中日初中数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可以为我国的数学课程改革,尤其是教科书编写,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2 选取比例与反比例的原由
本文选取“比例与反比例”这一单元,从微观层面对中日初中数学教科书进行比较,
函数是数与代数的延伸,也是数与代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函数也可看作是刻画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模型,是数学联系实际的基础,是联结两类对象的桥梁,是数形结合的载体之一,此外,从现在的高中、大学教科书可以看出,函数是贯穿整个高中、大学数学课程的主线,德国数学家克莱因曾说过:“函数概念,应该成为数学教育的灵魂,以函数概念为中心,将全部数学教材集中在它周围,进行充分地综合,”强调了函数概念的重要性,比例与反比例是函数的入门,也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第一次接触到变量、常量的概念,是否能学好比例与反比例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另外,从中国数学教科书演变史中可以了解到,中国在建国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比例与反比例(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是初三的内容,而现在却将其放在了初二的内容里,而日本初中教科书这部分内容以前是高中的内容,而现在也将其放到了初中,不难看出比例与反比例已经在初中数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选取这部分内容来进行比较研究,
3 内容比较
中国教科书选用人教版的初中数学教科书《数学》,日本教科书选用泽田列夫领衔主编、教育出版株式会社出版的《中学数学》,
3.1编排的比较
《中学数学》:共一章,三小节,分别为比例、反比例、比例与反比例的应用,其中比例又分为比例的式、坐标、比例的图像;反比例又分为反比例、反比例的图像,
《数学》将比例与反比例放在不同的章节,正比例放在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二节,反比例函数放在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反比例分为反比例函数(包括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和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中学数学》将坐标也放在了比例这一小节中,而《数学》在七年级上册用一章来介绍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数学》的内容量明显大于《中学数学》,相同内容的难度与深入程度也比《中学数学》大得多,比如,《中学数学》在介绍坐标时,只用了一小节,简单地介绍了横纵坐标,而《数学》则很详细地介绍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坐标的应用,在介绍正比例函数时,《数学》将正比例放在了一次函数这一章中,作为特殊的一次函数,而《中学数学》只是简单地介绍了正比例函数,并没有介绍一次函数,难度与《数学》比小很多,另外,相同的内容《中学数学》比《数学》有明显的滞后性。
不可否认,内容丰富、知识讲解详尽,对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以及丰富学生的数学情感都是十分必要的,这也说明了单一的编排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内容的深入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但是知识是无穷的,不可能全部都在教科书上讲到,教科书只是知识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结目标,学生的学习并不在于所学内容的多少,而在于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和数学的思想方法,这会使学生更加受益,《中学数学》虽然内容量少,但是介绍很到位,重点突出,基础性强,将正反比例放在同一章中介绍,学生可进行对比学习和记忆,没有对其作深入的介绍,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探索空间,
3.2导人的比较
《中学数学》比例的导人如下:
画出放水的时间和水面高度的的关系图,并研究两者的数量关系,
《数学》正比例函数的导人如下:
1996年,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支燕鸥套上标志环;大约128天后,人们在25600万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它,
(1)这只百余克重的小鸟大约平均每天飞行多少千米?
(2)这只燕鸥行程y与飞行时间x有什么关系?
(3)这只燕鸥飞行一个半月(一个月按30天算)的行程大约是多少?
《中学数学》反比例的导人如下:
把下图的点A作为顶点,画出各种面积为12厘米的长方形
思考:横的变长,则竖的长度将如何变化?
《数学》反比例函数导人如下:
思考:
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关系时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1)京沪线铁路全程1463km,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口随此次列车全程运行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
(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面积为1000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随宽的变化而变化;
(3)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8×104平方千米,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S随全市总人口n的变化而变化,
从中日两种教科书正比例的导人可以看出日本教科书引入的问题更加贴近实际生活,而且用图来代替文字叙述,更加直观、形象,使课堂不那么枯燥,有助于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更容易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数学》引入的问题,很明显就没有《中学数学》吸引人眼球的效果,虽然也结合了实际,但就是给人以距离感,没有图形的直观感受,也没有具体数量的比较,难以发现规律性,而且这个例子也不是完全的正比例函数,书中也提到是近似的,但可以作为反映行程与时间的一个模型,另外,《数学》在引入问题后,没有进行适当的引导式分析,就直接给出问题的解,忽视了学生自己思考的过程,而《中学数学》并没有接着问题就给出了解答,而是在后面的新课内容中一步一步来解决,留给了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的空间和时间,
对于反比例的导人,《中学数学》用等面积的长方形来引入,结合图形,给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通过找到合适的点,在图像上描绘出来,就是反比例的图像,进而引入反比例,用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要点,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研究,而不是灌输式的教学,
而《数学》以思考的形式给出三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其特点和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发
现共同点,这种形式的导人多数情况下会在上课时被忽略掉,老师就直接给出几个反比例的式子,然后给出概念,完全没有起到导人应有的作用,只是流于形式罢了,学生只有被动的接受,没有主动地思考发现,
3.3概念与性质的比较
《中学数学》中的相关概念如下:
变数%与y的关系可用y=ax(a为定数)表示时,y与x成比例,此时,a为比例定数,
变数z与y的关系,可用y=u来表示时,y与z成反比例,此时,a称为比例定数,
反比例关系y=a/x的图形,称为双曲线
《数学》中的相关概念如下:
形如y=kx的函数(k为常数,k不等于0),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一般的,形如y=k/x(k为常数,K不等于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
《中学数学》着重指出z与y是变量,特别定义了rz为比例定数,但没有给出a的取值条件,《数学》没定义k,但是说明了k为常数,且不为0,《中学数学》指明了反比例的图形称为双曲线,为日后学习双曲线埋下伏笔,但是这样引进双曲线很容易使学生误认为双曲线就是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中学数学》中比例的性质:
y=ax的图和值得变化
《数学》中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一般的,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不等于0)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当k>0时,直线经过第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当k
《中学数学》用表格的形式给出a>0和a
3.4实际应用的比较
《中学数学》比例选用了折纸的纸张数与重量关系这个例子,给出了两个思考方法:一个是表格法,一个是图像法,反比例选用了天平平衡原理来求解离支点的距离和秤砣重量的关系,
《数学》正比例没提到实际应用,反比例用了三个实际例子,第一个是定体积求底面积与高的关系,第二个是卸货总量定求卸货时间和卸货速度的关系,第三个和中学数学类似的杠杆原理的应用,这些例子都是生活中常会用到的,比如我们求一些轻小物的重量,就会用到中学数学第一个例子的模型,将大量的轻小物累计在一起称出重量,然后求出单个的重量,第二个例子在实际生活中的原型就是杆秤,杆秤的原理就是根据这个例子来的,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这个例子探索出杆秤的制作原理,总之这些例子都很好地将数学和实际生活联合在一起,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5其它
《数学》章首都会介绍本章要学的知识背景以及要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有“知识导向”作用,以便后面的内容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数学》在章节后设置了信息技术应用,例如:在反比例这节后介绍了用计算机制图软件画准确的图像,这是新版教科书反应数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体现,也是数学与时俱进的体现,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形象生动地描绘数学问题,用计算机来呈现以往教学中很难呈现的课程内容,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兴趣的提高和一些较抽象数学的理解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中学数学》在每一章最后都有一个学结,与《数学》不同,《数学》只是大致的将一章的要点讲一下,或者是用结构图来表示一下个小节的联系,而《中学数学》的学结是提纲性的,将这一章所有的概念、定义、性质等重新回顾一遍,而且还会设置一些空格由学生自己填进去,这样可以起到巩固已学知识的效果,还有利于以后的复习,
“挑战角”也是《中学数学》的一个内容,是对新学知识的深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数形结合能力等,也可以给成绩好的学生一个展示自己并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
4 对我国数学教科书编写的启示
4.1加强探究式学习,重视启发学生
《中学数学》反比例的导人是画出各种面积为12厘米的长方形,先从很简单的数学知识人手,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并自己动手画图,学生在教科书的指引下,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得出新的知识,这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教科书引导学生自己一步一步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再是问题后直接给出问题的解答,而《数学》就缺少了这种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和思考的过程,比如在反比例导人时,给出了三个问题,却没有设计一些必要的启发学生的问题式引导,问题的答案也就直接给出,完全没有让学生进行自己的探索和发现,《中学数学》中的“挑战角”是对已学知识的深入应用,学生要将已有知识与新知识和实际有效结合,才能解出,这也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验,这并不是说《数学》中完全没有探究式学习,只是教科书还不够完善,
4.2注重数学实验,加强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教学既要充分体现教学的抽象化一面,又要重视数学创造过程中的具体化一面,而数学实验则是针对数学具体化一面而产生的数学教学模式,虽然现在我国的教科书已经开始有这方面的尝试,但是并不多,在教学中能够充分体现的更是少,从《数学》与《中学数学》的比较可以看出,日本在创造性、动手能力方面对学生的训练较多,这也体现了日本新数学学习指导要领对数学教学内容所特别强调的要丰富学生的教学活动,要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等具体活动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发现新结论,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而我国注重的还是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以及通过练习来强化所学的知识,对学生动脑要求较高也较多,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相对低得多,
4.3注重问题的解决,而不是结果
在正反比例导人的比较上可以看出,《数学》中例子的引入似乎只是为了引出其概念,要的只是问题的结果,对结果是如何得出的似乎不是很重视,而《中学数学》同样使用例子来引导,却极其地重视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总是在问题的恰当创设下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发现规律,《中学数学》的习题数量较少,但是题目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趣味性,题目的范围也较广,有反应日常生活的、有具挑战性的、有综合运用的,也有与其他学科联系的等等,从这些例题都可以看出日本对问题解决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