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1 21:11: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职业技能培训心得体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提要:第一,加强法治教育,增强法律意识。第二,加强技能培训,提供就业能力。第三,加强思想交流,增强团结意识。第四,加强思想引导,增强创业意识。第五,关注留守儿童,解除后顾之忧。
春节临近,外出务工人员已陆续返乡,为了能让他们度过一个喜庆、祥和、充实、有意义的春节,河南省舞钢市远程办及早动手制定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为广大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第一,加强法治教育,增强法律意识。一是以村为单位,利用远教平台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 让他们知法、懂法,进而合理用法;二是联合市司法局、市劳动监察大队等单位面对面为外出务工人员详细讲解《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有效地增强他们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切实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二,加强技能培训,提供就业能力。为了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市远程办积极协调各成员单位,组织各方面专业人士,依托市职业中专、市航海学校和舞钢公司技工学校等教学单位,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增强外出就业的竞争力。
第三,加强思想交流,增强团结意识。市远程办以村为单位组织外出务工人员开展谈心活动,鼓励大家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外出务工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使大家在增长见识的同时进一步增进了解,不断增强相互间的团结力和凝聚力。
第四,加强思想引导,增强创业意识。市远程办充分利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的时机,通过组织收看专题讲座、邀请优秀返乡创业人员现身说法等形式,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让他们不断增强“干事创业,建设家乡”的意识,真正实现“走出去,开阔眼界、学习经验、积累资金;回家来,干事创业、发家致富、建设家乡”。
第五,关注留守儿童,解除后顾之忧。市远程办针对外出务工人员放心不下家中孩子教育问题的情况,通过开展“关注留守儿童,远教助你成长”活动,组织每个村的大学生村官站点管理员依托网络平台对留守儿童进行辅导,同时将此项措施制度化并在时间上延伸至节假日、寒暑假,让每个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都能跟得上、学得好,让在外务工的家长都能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在外工作。
【关键词】准能公司 员工培训 系统 流程
准能公司是集煤炭开采、坑口发电、铁路运输为一体的特大型综合能源企业。1990年开工建设,1999年末正式移交投产,是国家“八五”、“九五”重点建设项目。2008年6月末,公司用工总量近12000人,其中被派遣劳动者近4000人,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2302人,取得初级以上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6280人。
一、目前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第一,培训需求不明确。企业对职工的培训需求缺乏科学、细致的分析,计划的制定不能完全从企业、个人、市场三方面的需求出发,和企业的发展存在脱节。第二,基础工作管理薄弱,人员信息、岗位要求、任务目标等信息量缺乏,培训工作不到位。第三,职工与企业的关系固化,传统的“正式工”观念为员工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而放弃提高和完善自我创造了条件。第四,对员工的物质激励不足。员工收入与劳动付出存在脱节,也一定程度挫伤了员工对企业长远发展考虑的积极性。另外,培训与岗位晋升、晋级没有联系,参加培训只是听任于行政命令,职工不愿培训、躲避培训的现象严重。第五,培训返岗后,不能将培训所学内容运用到工作中,造成培训与实际生产服务脱节。
二、员工培训系统的构建
培训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的培训工作需要科学、规范、有效的培训系统来保障。
1、员工培训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全员培训与重点提高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讲求实效的原则;激励的原则。
2、员工培训系统的内容
第一,培训机构。准能公司属于国有特大型能源企业,员工人数较多,涉及煤炭、电力、铁路等行业,建立一个培训中心负责公司整个培训工作的管理至关重要。
第二,培训对象。根据培训人员不同,公司可分为:高层管理人员培训、中层管理人员培训、普通职员培训和科技人员、技能操作人员培训。
第三,培训方式。有岗位培训和脱产培训,岗位培训指工作教导、工作轮调、工作见习和工作指派等方式,脱产培训指在专门的培训现场接受履行职务所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训,脱产培训的方法很多,可采用传授知识,发展技能训练以及改变工作态度的培训等。
第四,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以各二级单位为主体,充分考虑各段、队、车间、班组的实际情况,将培训工作开展到最基层。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应当因循拟定的管理程序,先由职工培训中心分发培训需求调查表,经各二级单位人员讨论填写完毕主管核定后,培训中心汇总,拟定培训草案,提请人力资源部主管审定,在年度计划会议上讨论通过,在年度内组织实施。
第五,培训计划实施。应该注意几个问题:执行培训时最好与考核相结合,重视过程控制,观察培训过程中参训者的反应及意见;培训计划执行时应当注重弹性原则和例外管理。对于计划内的培训项目,可以由培训中心组织,培训中心应将执行结果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审核、评估。对于特定性的培训,应采用例外管理,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具体情况弹性处理;培训活动应注意事前沟通,塑造学习气氛,从而加强学习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逐步建立学习性组织。
第六,培训评估。培训的成效评估和反馈是不容忽视的。可采用以下方法:如果培训的目的在于了解参训者的反应,可以利用观察法、面谈或意见调查等方式,从而了解参训者对培训内容、主题、教材、环境等的满意程度;如果为了解参训者的学习效果,可以利用笔试或者心得体会,了解其知识增加程度;如为了解参训者行为的改变,可以对其行为观察或访谈其主管或同事。
3、员工培训系统的构建流程
第一,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的分析必须包括三个环节:组织需求分析、岗位需求分析和员工个人需求分析:组织分析。主要是通过对组织的目标、资源、特质、环境等因素的分析,准确地找出组织存在的问题与问题产生的根源,以确定培训是否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工作分析。目的在于了解有关工作的内容、标准、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分析的结果是将来设计和编制相关培训课程的重要资料来源。需要富有工作经验的员工积极参与,以提供完整的工作信息与资料。可分为一般工作分析和特殊工作分析。公司应对大型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等详细内容,开展详细的工作分析,使培训工作更有针对性。工作者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工作人员个体现有状况与应有状况之间的差距,来确定谁需要和应该接受培训以及培训的内容。公司可将组织分析,工作分析,工作者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实际观察等方式,将信息有效的综合、归纳及分析,了解员工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技能培训,需要补充什么知识,了解上一次培训无论是培训者还是受训员工存在哪些问题,为制订新的培训计划提供依据。
第二,拟定培训方案。为了确保培训有效,作为培训部门还应善于营造培训的良好氛围,调动企业高层及培训参与角色的热情,提高培训在全员中的满意度,实现培训需求与培训内容界定之互动,才能实现企业培训计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解决如下几方面的内容:培训项目名称;明确培训目标;培训持续时间及课程的时间;培训的人数及参与角色;培训课程的内容及难点、重点;培训所需的各类资源(师资、场地、物品和经费等);学员的活动安排。另外,还须考虑有关培训质量、评价方法指导、与工作业务的关系、技术发展水平与趋势等,培训部门只要将上述事项综合考虑即可制定出详细的培训计划,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在进行技能培训时应重点通过案例、到现场进行的“即时培训”模式来进行。对于管理人员则以日常工作中发生的鲜活案例进行剖析培训,且将培训的管理考核单变为培训单,利用每月例会、每日的日清会、专业例会的方法。
第三,实施培训方案。用制度保障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公司要树立“培训与鉴定并重,立足于开发使用”的战略思想,逐步健全完善的培训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培训资源,逐步形成以培训促鉴定,以鉴定检验培训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与技能竞赛为一体的职业技能开发体系。一是公司纪检监察、人力资源部门、培训中心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施全过程监督和指导,形成“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公司及各直属单位严把选送关,鉴定资格关,特别对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国家特种作业资格证和操作证的一律不准上岗和参与技能鉴定,保证职业安全。二是全面优化培训内容,形成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不论外培,还是内培,都要坚持按需施教,通过“四定”工作,对公司所涉及12个行业229个工种,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工人技术等级标准》进行细划,并对每个工种的岗位要求、工作规范及任务进行详细的描述。三是建立考评员考核制度,加快特殊工种试题开发。现已精心选拔培养246名考评员和高级考评员,实行动态管理。要同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和院校专家教授合作,共同开发自有工种的培训教材、职业标准和试题库。四是克服实际操作与生产之间的矛盾,强化实作基地建设和安全保障措施。要将设备维修中心、大准铁路公司多个站场建成大批量实作的重要基地,形成固定的场所台位和工器具。五是坚持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由用人单位通过使用评价和反馈培训鉴定效果,将员工技能水平的提高作为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员工技能晋升作为参与分配和提拔的重要依据。其次,要加强技能人员培训,公司每年要选派100名左右优秀管理、技术和技能人员出国考察和学习新工艺和新技术,解决多种引进设备的重大技术疑难问题。公司还要通过内部集中办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以师带徒和一专多能等多种办法和途径,把鉴定前的再培训作为进一步提高技能的有效形式,在确保鉴定质量的前提下,求得技能人才数量的稳定增长。最后,要完善多方面的激励措施,在注重人才开发的同时,更加注重合理使用。一是用企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美好愿景加以激励;二是用身边的全国劳模精神和企业文化激励;三是用薪酬收入倾斜政策激励;四是吸收优秀劳务派遣人员转为全员劳动合同制员工;五是建立首席技师制度。鼓励技术工人一专多能,全面推行职业资格持证上岗制度,在其对应的技术岗位工作享受相应的岗位津贴。
第四,培训的评估和反馈。应建立一套灵活有效的培训评估和反馈机制,制定培训追踪和监测制度。目前,绝大部分单位培训系统的弱点是对需求计划的制定、培训组织实施过程缺乏有效性评估。柯氏四层次评估模型是在国外企业培训中较为通用的评估模型,包括第一层,反应;第二层,学习;第三层,行为;第四层,结果。柯氏评估模型作为较为成功的模型,代表了目前国际较为先进的管理水平。培训评估层面的有效性及方法主要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层,培训项目的评价。主要是培训需求计划评估,由单位评价培训项目的可行性、技术要求、培训规模、时间和地点要求,学员评价培训的内容、讲师水平、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环境。具体采取的方式有调查问卷、访谈、电话调查等,一般采用的尺度5分法(极好、很好、好、一般、差)来衡量,操作性强。这种评价的缺陷是主观性太强,为初等评估。第二层,学习情况的考核。包括培训师对学员学习情况的考核,培训主管部门对基层培训基地的培训组织实施考核,培训基地对培训班的组织考核等几个方面,多采用考察、评比、考试、知识竞赛、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这个层次的评估与培训项目的目标较为接近,参考指标明确,对比清晰,为深层次评估。第三层,学员培训后,能力意识的改变程度。主要是是对比学员受训后3个月的表现与受训前的表现,反应个体的培训成果。评价方法有组织观察考核、领导的评价、客户的反应、同事的评价等。这个层面的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三级评估。第四层,培训项目对公司全局的影响程度。主要评估培训项目对企业发展贡献率,从宏观的角度,把企业生产经营综合指标,如产量、劳动生产率、安全情况、利润等与培训前进行比较。这种评估方式反映企业投资培训的根本目的,指导培训项目投资方向。这一层次评估要建立在目标数据组和参照数据组与实际数据的分析与对比上,是四级评估也即终极评估。只有通过培训评估和反馈机制,才能验证出培训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培训期望,从而完善培训管理,促使培训活动规范化、科学化,也才能为培训需求分析、拟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计划与管理提供有科学价值的反馈信息,为改进培训系统与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关淑润:人力资源管理[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2] 陈启明:企业培训计划的框架及内容[J].人力资源,2001(5).
[3] 企业员工管理方法研究组:企业员工培训方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根据《2012—2016年中国火电行业深度分析及市场调查产业洞察》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火力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的80%以上,由此可见火电在我国电力供应中仍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科技发展的同时,全社会着重强调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上大压小”、“绿色电力”等都引领着中国现代火电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每一个火电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从《2013—2017年中国火力发电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得知,“十一五”期间,全国供电煤耗平均累计下降37克标准煤/千瓦时。2010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下降到333克标准煤/千瓦时,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值22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以上成绩的实现与火电企业一线工人的辛勤工作密不可分,与技术人员的科研攻关紧密相连,同时要求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必须与新型机组同步提高,而火电企业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便在此刻显现出来。
二、教育培训现状
1、企业领导和员工对培训认识程度不够。
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企业领导带好队伍的关键。要与生产任务同考核、同奖惩,培训观念的落后是影响企业培训诸多问题中的首要因素。员工对培训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未充分了解,仍停留在任务性阶段。培训中要求完成的书面资料未必能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催化剂,若碰到机组大小修时期,培训反而成为影响工作进度的“阻力”。
2、高技能人才比例很少。
高技能人才是熟练掌握专门知识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操作性难题的人员。在目前火电企业中大致包含技师、高级技师和拥有高级职称(如高级工程师)的员工。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计分析显示,全国电力行业140万职工中,高级技师仅有1630名,技师2.3万名,加起来还不足职工总数的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以笔者所在企业为例,公司现有400人,技师只占总人数的3.4%。
3、教育培训资源缺乏。
目前大部分企业只有负责公司教育培训管理的专责人员,并没有实地进行教育培训的专责教师,与员工面对面进行培训的大多数是班组的班长和技术员,讲解的也大多数是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如果碰到机组大小修时期,他们往往忙于生产任务,无暇顾及培训工作。其次,以上兼职培训教师大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指导,在讲课时不免出现“心理明白讲不出”的现象,以至于授课主题不系统,授课内容不条理,授课效果不明显。另外,针对不同专业需建立不同的培训场地,如仿真机室、多媒体教室等,但往往企业培训经费有限,只能多场地合并,甚至存在某些教育场所根本性缺失的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三、对教育培训提出的几点建议
1、从企业高层开始,转变观念
认识到培训是一种可以使企业获得持续综合收益的投资行为,加大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调整好培训与工作的关系,树立企业员工“边干边学、终身学习、学以致用”的理念,强化员工参与培训的意识。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培训、学习氛围,激发员工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使“要我学”变“我要学”。
2、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
从企业实际需求入手,设立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培训项目,以培训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目标,避免培训与生产需求脱节。明确各级责任,实现“一岗一责、奖惩分明”,提高培训教师和兼职培训教师的待遇,设立培训专项奖励,按照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对相关培训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3、建立合理的人才开发机制。
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建议一个有效的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制定有关培训工作程序,规范培训行为,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不断提高培训质量[4]。提高企业高技能人才比例。突显高技能人才重要性,提高高技能人才各方面待遇,拓宽员工职业晋升渠道,切实将员工工作能力、技能水平、奖惩晋升等相结合,让员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有更清晰的认识。
4、改变单一、枯燥的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方式,让员工主动参与培训,从而实现良好的培训效果。
自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党组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以党员为主体,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坚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创新;突出实践特色,确保取得实效;贯彻群众路线,发扬党内民主;正面教育为主,明确努力方向“四条原则”,紧紧围绕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紧密结合劳动工作实际,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着力创新,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
一、着眼于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学习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之中
我局牢牢把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提高认识,高标准启动,认真研究制度学习实践活动方案,把学习教育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之中。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认真开展研讨和交流。局党组先后召开了多次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围绕促进就业再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机关效能等问题进行专题学习讨论。各党支部每周至少利用半天的时间,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对因病、因公外出等原因不能参加学习的,安排专人进行补课,保证了学习时间。对退休老党员,采取灵活的学习方法,鼓励他们在自学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共组织集中学习10余次,局党组班子成员和全局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体会文章每人4篇,撰写读书笔记每人1万字以上。通过学习,全局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了推进劳动事业科学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局上下在事关劳动工作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形成了广泛共识:一是就业还不够充分是我区劳动事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二是发挥我区人力资源市场作用,缓解目前就业压力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责任。三是提高理解力、执行力、操作力,确保政令畅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四是增强干部的事业心,强化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不断加强劳动队伍能力建设,是确保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最重要的保障。
二、着眼于倾听民意、汇集民智,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之中
坚持“请进来开门教育、走出去广纳谏言”的思路,积极探索学习实践活动与群众参与的有效途径,采取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设置意见箱、开通征求意见热线电话、发放征求意见表(函)、在网上开辟征求意见专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做到了“四延伸”和“四结合”,即征求意见对象向街道(管委会)、社区延伸;向服务对象延伸;向系统内基层单位延伸;向兄弟单位延伸。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与推动劳动工作相结合;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征求分管部门或单位意见与指导学习实践活动相结合;主动征求下级单位意见与帮助协调解决问题相结合;窗口部门积极征求服务对象意见与转变作风、优化服务相结合。组织开展了“我为劳动事业科学发展建言献策”活动,引导全局干部职工立足新的起点,正确认识我区劳动工作发展的现实,反思查找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解放思想中深化认识、理清思路、改革创新,积极为我区劳动工作科学发展建真言、献良策。为开好局党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我们采取发放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表的形式,收集意见和建议13条,归纳出就业再就业方面,公共就业服务能力薄弱;职业技能培训方面,重量轻质问题突出;劳动关系调整方面,监管还存在死角;工作作风方面,服务质量不高等四个影响和制约劳动工作科学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局党组初步形成了有利于劳动工作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发展劳动事业,服务青山建设”这个主题,组织全局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劳动工作在促进百姓安居乐业、构建社会和谐稳定、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解放、作风务实、能力出色的劳动干部队伍,使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劳动工作的各个方面,使人民群众在劳动事业科学发展进程中得到更多实惠,不断开创全区劳动工作发展新局面。
三、着眼于重在实践、破解难题,把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和调查研究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之中
结合我局确立的“四个十”(即:十个调研课题、十项专项行动、十件实事、十项政策)工作目标,我们进一步引导党员强化忧患意识,破除安于现状、小进则满的思想观念;强化责任意识,破除重权益、待遇,轻责任、怕负责的思想观念;强化创新意识,破除墨守陈规、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强化大局意识,破除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的思想观念;强化和谐意识,破除自我为中心、封闭狭隘的思想观念,以思想的新解放,推动劳动事业的新发展。在认真梳理群众意见、建议和内部自查的基础上,局党组领导班子成员按确立的“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重点抓好劳动事业科学发展”、“积极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强劳动行政执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十个调研课题,采取“沉下去”深入调研的方式,深入职能部门和基层、群众中开展调研,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广泛收集掌握第一手资料,形成了10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我局第一阶段工作还被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区作了经验交流。
四、着眼于取得实效、取信于民,把关注民生解决实际问题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之中
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民生主活会查摆的问题,我们始终坚持边学边改、边议边改,采取区内问计、区外取经的办法,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已经解决了困难群众就业难、民营企业招工难等问题。在充分吸收群众意见、充分运用领导班子的调研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出台了十项政策,完善了机关办事程序,通过制度的约束,使决策更为科学,工作更为理性,程序更为规范。一是突出困难群体帮扶,切实解决就业问题。通过建立完善“零就业家庭”就业动态管理机制和每周通报制度,采取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帮助3851名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免费办理《再就业优惠证》5839本,减免各类税费2183万余元。为12个商贸服务型企业,1146人次,办理社保补贴104.61万元,为灵活就业人员8200人次办理社保补贴382万余元,组织全局党员开展“一对一”的帮扶结对,为困难户送慰问物资折合人民币2万余元。二是提高创新的能力,在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上有新突破。我们以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为重点,加强与市、区、担保公司、银行及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着力打造我区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全力推动全民创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制发政策性、指导性文件7个,与区财政局、担保公司、汉口银行红钢城支行等部门召开协调会8次,全面启动区级小额担保贷款平台,审批时间由以前的15天缩短到10天。印制宣传资料1万余份,组织创业典型事迹演讲会10余场次。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62笔,1600万元,带动2000多人就业。三是加大劳动关系协调力度,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共接受群众投诉举报370件,开展劳动用工年检1032户,巡查用工单位313户,为2450名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督促8户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清退风险抵押金0.9万元,劳动监察案件立案136件,法定办案期限内结案率均为100%。各类劳动争议案件立案93件,结案91件,结案率达98%。推进企业改革转制,参与了5户企业的改制工作,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确保了全区劳动关系的稳定。四是“两手抓,两促进”,劳动各项工作目标圆满完成。全区新增就业16192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7170人,就业再就业培训6465人,开展创业培训779人,培训农民工5200人,推荐农民工就业2219人,人力资源市场推荐介绍就业11659人次,全区自主创业2190人,创业带动就业673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
经过前阶段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我局学习实践活动进展顺利,并取得了初步成绩,为后阶段的展开奠定了较好基础。我们将以这次汇报会为契机,学习各兄弟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实践特色,抓好学习实践活动各阶段、各环节任务的落实,真正达到思想认识显著提高、突出问题得到解决、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科学发展有效推进的总体要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供用电;课程;培养;
1.加强兴趣培养,注重实践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训练就可以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学校除了可以对学生进行讲解和引导外,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成立电子制作协会,建立电工制作和维修兴趣小组,通过制作简单的电路,培养学生的兴趣。制作内容要从简单到复杂,从知识性到创造性。制作时,注意选择电路,充分考虑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制作兴趣。对于出现的故障,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找出故障产生的原因,提高学生的维修技巧。制作结束时,可把产品拿到校橱窗进行展示,树立其榜样,产生良性效应。
可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报纸、杂志,开拓学生视野。也可鼓励学生去网上搜索相关网页,了解维修电工行业发展情况及专业发展有关知识,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维修教学实践中,可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电器维修入手,学会一些简单的维修技巧。随着维修经验的积累,可鼓励学生到校外进行义务维修,提高其维修技能和社会适应性。学生在维修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起好示范作用,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维修活动,既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向学生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又能使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得以长久保持。
2.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考核体系
对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必须摆脱完全由学校自我评价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传统观念。必须走出去、请进来,通过广泛、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根据实践能力的基本结构,与社会共同界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合格标准,进而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建立教师、学生、劳动部门、企业多维评价体系。评价的方式宜采用学分制。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检测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一是运用试卷考试,检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水平;二是通过对电气设备故障的判断、分析和排除,检测其运用技能技巧从事专业生产的能力;三是积极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促进学生职业操作技能的提高,增强其就业能力;四是吸收企业参与评价,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接近实际情况,更富时代气息,更符合企业的需要。
3.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在理论内容的改革上,以“必需· 够用”为度,实行整体优化和整合,强调“新、精、少”,增强理论内容的针对性,突出实用性、先进性。如《工厂电气控 制》与《电机与拖动》整合为 《电机与控制》课程,《自动控制原理》与《自动控制系统》整合为《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工厂供电》和《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整合为《工厂供配电》课程。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模式采用模块化、渐进式的教学方式,注重每个实践教学模块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坚持实践教学不断线的原则,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内容安排上,第一学年以电工基本操作技能为重点;第二学年以专业能力训练为重点,兼顾综合能力的培养,学 生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工矿企业的变电站设备(如供配电设备和电气自动化设备等)进行操作、安装、调试、维修和初步设计;第三学以专业综合能力训练为重点,学生能够进行供配电一、二次设备的安装、接线、调试与校验。毕业后,基本能够顶岗工作。
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室,把计算机辅助手段引人教学,实施教学手段多样化,最大限度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转变。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 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教学目标由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向使学生在知识、素质、能力三方面协调发展转变。课堂教学方法可以采取案例式、现场实训、模拟训练、产学结合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如:《继电保护》等课程采用案例式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电力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操作规程、检修规程、试验规程。《电机与控制》等课程采用现场实训教学法,使普通的教室变成“教、学、做”相结合的特殊教室。《工厂供配用电技术》课采用产学结合方式,让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利用企业提供的工作场所和生产设备、顶岗实习、进行职业综合能力训练,为以后就业创造条件。
考核与评价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建立考评体系。考评体系以能力考核为主,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相结合进行。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注重过程控制,着重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和从业本领。在具体实施中,可采用口试、现场操作测试、分析讨论等多种模式综合进行成绩评定,一些能力考核还可以走出课堂,采取社会认证或学生取得相关资格证书来进行。
4.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产学合作在人才培养的实施中,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在产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方面逐渐与企业建立“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的协作关系。如邀请行业、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审定等工作。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或短期培训,为未来岗位的“零适应”奠定基础。通过产学联合办学,在企业中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与企业协作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等等。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形式,学生毕业时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且学生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与本专业的核心能力相一致。按照这个原则,将要求学生取得中级电工证书调整为取得电力行业颁发的高压进网电工操作证和特种作业电工上岗操作证两种证书。
校企合作是现代高职院校高速发展的必经途径。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和企业的沟通,面向技术创新,主动地探索不依附于理论教学,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同时可以加大和企业的合作力度,尽快建立校外与企业合作的实习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实践教学课程应该以相对独立的形式,与理论教学体系紧密配合,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始终,相互交叉、互相渗透、互相弥补、互相促进。
5.结语
总而言之,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职业教育比较重视知识、技能的传递,教学的着力点主要在掌握现有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不够。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如何搞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作者单位: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一)完善内部管理
1、完善各项制度,规范物业操作
在20__年,物业公司以夯实基础、建立完整的标准化体系为目标,为明年全面走向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借助编写百花村软件园物业管理方案,把工程、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制度进行了全面编写,方案约1000多页,对今后规范管理和实施ISO认证体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进一步实现行业的规范管理。通过对建筑面积规范划分、物业公共区域规范界定、公共设施设备的明确区分以及公共维修基金、物业费的规范使用,给物业公司打下了规范运作的基础。在乌鲁木齐市物业管理条例和国家物业管理条例颁布后,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和讨论,对物业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对物业的规范管理起到促进作用。文秘站网
2、制定并实施工效挂钩工资制度
为确保各项指标的完成,修改了效绩工资考核方案,将分解的指标纳入工资效绩考核,使各部门经营指标与工资收入挂钩,力求转变以往认为工资收入与经营指标无关、工作与企业经营状况无关的思想。
3、做好减员增效
在20__年,物业公司在岗人员120人,较去年平均146人减少用工26人,而且在减少用人基础上还增加了服务面积和项目;累计发放工资总额较去年减少15万元,但人均月工资增长了17元。因实行了经营班子分别与各自分管部门绩效挂钩,实施了部门工资总额承包的工资管理制度,合理确定各部门工资额度和各部门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的办法,使各部门的用工都有了不同幅度的降低,从而降低了人力成本。
4、加强员工培训
(1)公司对员工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市场营销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培训及岗位技能考核,聘请了专业人士给全体员工讲解物业服务理念、素质培养等理论,并将培训考核的结果纳入效绩考核中。
(2)加强新员工岗前培训工作,如物业概论、企业概况、仪容礼节、企业基本制度、安全操作、本工种的应知应会等,使新员工上岗后很快能投入工作。
5、做好内部的节流:
(1)严格采购审批手续,采取先踩价后填单,严格按财务程序购进的办法,保证所购材料质优价廉,降低成本费用;
(2)及时掌握加各公共区域的照明开关时间和控制部门情况,通过不定时检查来加强照明用电管理,尽可能降低用电;
(3)不定时检查开关水电空调开关,根据部门上报的区域巡查计划,对大厦的各部位水电和空调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跑冒滴漏并告知维修,达到实质节能;
(4)做好办公用品的控制工作:如在纸张的使用上初稿、草案尽可能使用废纸背面或旧纸,用过的公文纸背面接着使用,能在电脑中录入的文字尽量不使用公文纸等。
(二)努力提升服务质量
(1)为加强客户服务工作,公司设立了24小时服务专线,办公室为此制定了客户回访、投诉处理、接待、档案管理制度,以为客户服务的规范运作打好基础。为切实体现服务质量,对办公室人员的礼貌礼节、接听电话的文明用语都进行制度规范。
(2)通过组织开展“服务意识大讨论”、“提升服务品质”等活动,从思想上彻底树立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观念,切实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
(一)加强基层联系 调动员工积极性
通过制定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物业公司效绩考核办法》、《加班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实行集体讨论形式,加强了与一线员工的联系,在“提合理化建议、为企业献一计”活动中收集并整理建议71条(其中可行性建议36条、付诸实施11条),对公司通讯、办公、招待等费用和每月的效绩考核在企务公开栏上进行公布,维护了员工的合法权益,体现了工会、职代会的职能作用,调动了员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二)加强企业宣传工作
企业宣传工作方面,全年共计出黑板报10期,加班加点制作横幅近40条,向《信息通报》书写稿件192篇(其中修改并投稿96篇,发表50篇)。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协助经营工作开展
学习“十六大”精神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第二个“公民道德建设月”等重大工作中,办公室在领导组织机构的领导下,制定了工作计划,进行了宣传动员付诸实施:在贯彻学习“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员工进行了30多小时、600多人次的学习和讨论,以不定期抽查提问、理论考试和在学习园地中公布“心得体会”等形式保证了学习的质量,在参加股份公司举办的知识竞赛和演讲活动中选派的选手获得第一名。
(四)丰富员工文化生活,增强企业凝聚力
组织参加股份公司举办的春节联欢会、“五一趣味运动会”、“第二届书法、绘画、手工艺品制作比赛”和街道组织的运动会等活动共计5次,参赛项目16项、200多人次,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同时组织举办了“卡拉OK比赛”、“登山比赛”、“迎春联谊会”、“中秋联欢会”、开展为困难员工家属、地震灾区捐款等活动,从而丰富了员工业余文化生活,使员工感受到了企业的温暖,增强了企业凝聚力。
(五)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公司将《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把计生工作以责任制的形式责任到人,并施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的办法,通过完善计划生育管理、计划生育例会会议等制度、详细调查,建立完整各类数据台帐、做好生育指标申报、发放及调整、保证已婚育龄妇女采取节育措施、加强避孕节育和药具使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和建立公开栏等方法,将计划生育管理纳入企业的管理活动中。
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办公室人员管理水平整体较低,严重影响了工作正常开展,需在来年加强培训。
2、虽然设立了24小时服务电话,但仍存在无人接听现象,说明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没有真正体现出“客户至上”的思想。
3、工作方法和形式比较单一,与员工的直接沟通缺乏办法。
4、规章制度的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方法和力度,如《效绩考核》的检查、考勤机的监督等做的都不到位,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
四:20__年工作要点
以公司对物业管理规范操作的要求为主线,着重在强化管理水平和岗位技能、规范服务标准和质量、不断创新员工培训内容等方面做扎实有效的工作。
在今年下半年开展的岗位培训和技能达标考核所取得的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好此项工作。
继续组织开展好“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品质”的培训工作,在切实提高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形成一整套各部(室)、各岗位的工作标准作业规程,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同进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和技能培训活动,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并具备独立开展本岗工作的能力。
通过继续完善建章立制,使各项工作的管理有张有弛,有合有分,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不断完善效绩考核制度,制定合理的检查制度,使效绩考核制度成为促进公司正常、有序开展工作的核心内容。
协助公司领导班子制定各部门各项指标,细化指标内容,在对后勤部门管理中,逐步改变目前商务中心、员工餐厅、市场部的核算形式,施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管理。
1.1问题
普通高校网络远程教育试点的启动和奥鹏中心的成立,推动了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成效也十分显著。然而关于试点过程中的教学质量问题,从一开始就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质疑”,远程教育在教学质量上存在着严重问题。作为开展远程教育教学试点的68所高校,在进行远程远程教育教学的初期,对自己网络学院的定位就不明确,各高校在校外设立的学习中心,条件也参差不齐,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以及质量保证体系各不相同,致使远程教育教学教学质量得不到根本保证。
1.2建议
(1)课程设置:①发展电子学习课程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课程开发要与院校的整体战略目标和质量提升相统一;②电子学习课程要对课程学习对象有明确的了解和界定,必须考虑学习群体的特征;③要培养称职的设计、管理、运行、评估人员,包括课程管理者、教材编辑、导学教师、技术指导者和质量管理人;④要为学习者预先提供有关学习电子学习课程的相关信息,要他们了解电子学习的特点,为进入电子学习的学习状态做准备。
(2)教学方法:①电子学习课程目标符合相关的专业教学方法的目标;②电子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应体现在课程中;③课程结构应容纳多样化学习方法和多种教学方式;④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是电子学习课程的主要特征,这种互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以促进;⑤电子学习课程内容与课程大纲和测评体系相统一;⑥对课程开发与设计以及使用第三者内容等方面设定基本原则,要明确最低标准;⑦对教材定期审定,以确保它们能够始终符合课程目标和标准要求;⑧对学生作业要及时反馈,对学生问题要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⑨学习目标、学生作业和学生测评的关系应遵循一种连贯性,形成统一的框架结构;⑩测评的依据是相应的专业标准,要对实现目标有效力。
(3)基金筹划:①在发展电子学习的过程中,院校提供的资源(包括资金、软件与硬件)应符合课程设计的目标;②课程的运作、发展与资金应把握一种平衡,特别是对课程中包含的电子学习比率要做到合情合理。
(4)技术设施:①选择技术应注重技术对教学法的实用性,要从学习者和教学人员两个方面考虑;②设计电子学习应有信息技术策略,对近期使用的技术要加以描述,同时对维修和未来技术发展要有所考虑;③对技术传输系统的可靠性要给予控制,要有文字记录。软硬件服务防议要到位,从而保证运行的可靠度;④电子学习传输要采纳从最佳实践中总结的建议,充分重视科学性和可用性;⑤采用的技术应保证对内容和未来的再利用,要支持内容与信息的可持续研发。
(5)组织结构:①院校能够通过现有运行的必要基础设施支持课程提供;②院校能够对参与设计和管理课程人员的能力进行开发,并发展相应人员进修策略,特别是要重视那些参与电子学习课程开发人员的能力培养;③院校制定的有关实施电子学习课程的工作程序要非常明确,以便使所有参与者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一目了然;④院校要对一门课程进行连续的质量评估,以便使课程得到改进;⑤院校要重视学员的投诉,特别是对学员提出的有关电子学习课程中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答复。
2教学过程监控
2.1问题
目前,远程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是学员们关心最多的往往是课程的终结性考试,而对学习过程质量如何并不在意。笔者认为,对成人在职教育,终结性考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教学过程。因为远程学习者与普通高校学生有着很大差异,因而在质量控制上不能简单采用传统教育中以终端结果为准的办法,应当把过程质量和课程终考结合起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向过程质量倾刹。
2.2建议
(1)入学测试:成人远程教育教学虽然属于开放教育范畴,但它却不同于自学考试等形式,入学测试是必要的。可能由于利益的驱使,部分高校为了广揽生源,从中获得丰厚经济收益,以“开放”为由,放松了入学测试环节,使入学测试完全流于形式。远程教育教学与传统教育相比,它的最大优势是学习过程中有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从现在参加成人远程教育教学的学习者看,很大一部分对远程教育教学的理念、教学过程和学习方式并不理解,始终摆脱不了传统教育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网络知识也比较缺乏,对远程教育教学很长一段时间并不适应。因此,加强学前教育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前教育和培训,让有意参加远程教育教学的对象明确远程教育教学的特点、优势和基本学习程序,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有关网络知识以及学习方法,然后进行相应内容的考试。考试过程严格把关,不放松要求,只有成绩合格者,才能进入网络学院学习。
(2)改进、完善在线作业系统:通过作业,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我国网络课程的大部分在线作业系统还是停留多为基于某门课程的形式,实现的功能大多是单项选择题的在线作答与提交。现有的可以跨学科的在线作业系统并不成熟,使用功能也十分有限。
(3)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作业评价应体现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主体得到尊重,使学生更多地品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在WebAssign中,学生的一份作业可以多次提交。教师从这一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一定的反馈意见;学生也能从教师的反馈中,感受到教师的激励和希望,这有益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关心自身的学业提高、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潜能。
(4)提高形成性考核分值比例:远程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教学过程至关重要。为了引导和激励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建议形成性考核成绩作如下调整:平时作业20%,参加课程学习讨论5%,学习笔记5%,实践活动10%(包括调查报告,心得体会,应用课程理论解决问题方案,小论文等),这样形成性考试成绩在终结性成绩中可以占到40%,以后可以逐步提高到50%。
3网上学习效率
3.1问题
(1)学习时间利用率低: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网络学员上网条件一般都能保证,但学习者在上网的这段时间里又有多少能够做到有效学习?!他们经常是一边观看网络课程一边聊天,网络课程的讲授有时成了他们聊天、看小说或打游戏的背景声音,娱乐成了主题,学习却成了“见缝插针”或“走马观花”的事。
(2)学习资源利用率低:在远程远程教育教学中,学习资源主要指网络学院(或其它机构)提供的网络课程(课件)、教学服务信息、课程练习、教学大纲、学习进度指导、BBS,E-mail信息、其他Internet资源等。看似内容非常丰富、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的“魅力”似乎没有发挥作用,学习者对这些资源并不感兴趣,所以许多资源还是被白白地浪费。
(3)学习成效低:许多学员只为能够轻松拿到文凭才参加远程学历教育,学习目标低、缺乏学习动力。他们不会主动地充分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去认真系统地学习,关心的只是网上的期末考试复习题或模拟试题。
(4)自我评价低参加远程教育的在职学员,一般对自己的学习评价都不高。他们对自己目前学习的方式、所处环境和学习现状并不满意,认为这种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质量从来就没有高要求。
3.2建议
(1)学习者方面:①从学习者来源即生源方面严格把关。远程远程教育教学并不是适合所有求学者的教育形式。学习基础较低,自觉性、主动性和自学能力较差的学习者,仍然需要采用以传统面授为主,辅之以网络学习的形式;②强化学习动机,确立科学学习观。心理准备、思想准备、技术准备,是引导学生参加远程教育教学的前提。在心理准备阶段,让学员了解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在思想准备阶段,要求学生制订个人学习计划,撰写学习心得,转变学习观念;在技术准备阶段,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在培训的基础上测试,要求人人过关;③多方引导、全员指导、全程督导。多方引导是指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对学生上网学习进行引导,引导的内容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着重从远程教育教学的优势进行引导;全员指导是指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对学生上网进行指导,主要包括技术指导和学习指导两个方面;全程督导是指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对学生上网学习进行督导;④培养学习者学习策略。远程教育教学机构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习者这方面的训练和指导,学习者自身也要通过学习相关理论,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我监控和自我管理能力,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
(2)学习环境方面:①设计探索性学习环境,基于问题的探索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观念,它强调“把学习过程放置于有典型意义、综合运用知识的情景中”。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理解和掌握内含在问题中的知识点,并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形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②建立答疑辅导与防作学习环境,现代网络教学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信息反馈,缺乏学生之间的防作气氛,致使教师不能对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监控,也不能获得调整教学方案的信息反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BBS系统进行非实时交互;通过聊天室的文字、语言实现在线实时交互;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求助专题解答,进行异步交互。
4校企结合,开展职业教育和实训教育
4.1问题
去年引发学者争论的“成人教育偏离本义面临转型之痛”,在远程教育领域引起强烈反响。教育部在普通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启动时就明确提出:“在试点阶段以非学历教育为主,同时举办少量的成人本、专课的学历教育,以及研究生专业学位的非学历教育”。然而,现在我们的远程教育教学,绝大多数网络学院是以学历教育为主,始终存在着一种过于注重学历教育而忽视职业技能培训的现象,与企业合作越来越少。
4.2建议
在远程教育多元化的办学模式中,校企合作应该是最主要也是最实际的一种办学模式。继续教育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合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形式。校企合作办学的具体模式有:①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指用人单位根据企业自身需求情况,向远程教育学院提出订单,并与学院签订培养防议。学院根据培养防议从社会上组织生源进行培养。学员学成后,主要协议单位就业;②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制订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一起指导和培养学生。这种校企合作培养方式有利于培养有针对性的高素质、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人才;③工学交替式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签订工学交替人才培养防议,共同制订培养方案,把整个培养过程分为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熟悉和掌握不同岗位的技能和流程。培养完成后,学生最终还是进入防议企业或同类企业工作;④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既降低了远程教育的教学成本,又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使学校、学生、企业以及政府都满意。
参考文献
[1]陈东.开放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评价[G].外国教育资料,2005,(2).
[3]贺丹丹、丁兴富.美国远程教育指导原则及对我国网院的适用性分析[J].远程教育,2005,(5).
[4]杨清珍.美国远程教育及其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3).
[5]李嘉岭.远程教育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J].现代远程教育,2006,(2).
摘要:近年来,由于规模的迅速膨胀和经验的相对不足,致使现代远程教育问题林立、质量难保、社会信誉下降。面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作为教育工作,只有敢于正视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认真全面地分析这些问题,找出原因、研究对策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才会使现代远程教育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对我国当前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结合目前社会上的需求、远程教育教学机构的实际,提出一定的改进措施和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技工院校;后勤管理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后勤管理工作处于服务于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最前端,是学校中心工作的“生命线”,发挥着服务教学工作、提供基础保障的重要功能。后勤管理和服务保障水平不仅事关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关乎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关系校园和谐氛围的营造,也与优化办学环境、规避校园风险、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招生就业、节约办学成本、提升办学效益等方面息息相关。实践表明,后勤管理工作水平、服务质量、保障能力,将直接影响学校财物管理的有效性、长远发展的持续性、节能节支的实效性和师生利益的保障性。因此,推动技工院校快速健康发展,必然要求有全方位、高标准、低成本、高效率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做支撑。
一、当前技工院校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技工院校住宿生较多,服务内容增加、管理需求加大。“衣食住行睡、桌椅板凳柜”都需要学校及时足额供给,致使后勤保障工作点多面广、繁琐复杂、任务艰巨、难度大增,“五加二、白加黑”成为后勤人员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技工院校的发展,学校基础能力建设资金投入增多,资金使用的时限性增强,投资效益评估审计更趋严格,致使学校财务管理、后勤管理、项目建设、政府采购等专业性、政策性、实效性极强的工作大量增加。随着技工院校后勤管理范围的扩大和风险点的集中,服务和供给的风险也进一步加大。技工院校“小后勤、大社会”的工作现实,致使后勤保障的支撑作用凸显,急需技工院校优化后勤人员配置,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后勤服务管理,提升后勤管理质效。纵观技工院校后勤管理工作现状,笔者发现,一些学校在管理制度、运作规范、人员配置、运行模式、精细管理、风险防范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管理制度缺乏规范性,管理模式粗放
部分学校后勤工作还没有完全纳入到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岗位职责不清、人员缺编严重,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现象表现突出。后勤管理模式过于粗放,管理细节存在明显漏洞,管理过程缺乏严格监督,管理效果评价、奖惩制度和激励机制缺失,导致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着因循守旧、应付了事、不敢创新、墨守成规、凭经验办事、凭感情工作的现象。
2.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性,服务方式被动
一些学校后勤部门季节性、临时性、辅用工过多过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文化知识水平有限,整体沟通协调能力弱,队伍的专业化、技能化水平低。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如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缺乏适应性,办事效率不高,实效性不强,服务跟进不及时,保障措施不到位,工作常常陷于被动,从而导致后勤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缺乏有效保障。
3.节约措施缺乏长远性,运行成本过高
一些工作人员习惯于开支大手大脚,节约意识不强,节能措施还欠精细周密。存在不同程度资产管理体系不健全、运行机制不规范,日常管理不严密,固定资产、大件物资出入库流程不明确、登记不及时、记录不完整。后勤管理制度缺乏刚性,水电暖气、笔墨纸砚和实习实训耗材、零星维修材料浪费现象时有发生等诸多问题,致使学校后勤管理运行成本居高不下。
4.风险防控缺乏有效性,应对措施不强
一些学校在实施基础工程建设、财务资金支付、资产账务处理、报废资产处置、设施养护维修管理等方面,风险管控意识普遍薄弱,导致后勤管理风险分析不及时,防控手段不完善,预警措施不到位,风险防控能力整体偏弱。尤其是作为学校发展财力支撑的财务管理中无预算、超预算列支费用,专项资金滞留和资金使用的时效性不强等现象依然存在。
二、技工院校后勤管理工作应当具有的特色理念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要坚持“理念先导”的原则,全面增强“后勤无小事、事事是服务,做人有境界、服务无止境”的精品意识,培育和养成后勤人员的工匠精神、匠心品质,教育和引领他们自觉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质量观念,并有效运用到具体的管理、服务和保障工作之中。
1.要在全校工作中自觉树立“排头兵”的理念
后勤工作人员要始终坚持有旗必扛、有先必争的工作精神,形成站位高远、胸怀全局、超前谋划、未雨绸缪、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办事风格,主动服务于教育教学,精准服务于广大师生,使后勤保障工作队伍在思想上合心、行动上合力、能力上达标、步调上合拍。
2.要在管理水平上自觉树立“升级版”的理念
后勤管理人员要本着“问题导向、持续改进、助力发展、进位升级”的工作原则,严格执行后勤保障制度和行为规范,提高自身的行动力。切实使各项规章制度落地生根、使工作规范开花结果,努力在提高后勤服务标准上搞创新、在创新工作保障机制上出亮点。
3.要在服务大局上自觉树立“助推器”的理念
后勤工作人员要自觉树立工匠精神,时刻保持履职尽责、务实进取、精细精确的工作状态,养成快速反应、雷厉风行、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服务广大师生时坚持“换位”思考,在提供保障时增强“补位”意识,对本职工作做到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把关、高效率完成。
4.要在服务效果上自觉树立“好管家”的理念
后勤管理人员要自觉养成勤俭持家、节俭办事的工作习惯,大力改革“粗放型、放任型”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成本控制机制,科学管理校内资产,发挥办学资源最大效益。做到各项保障工作周密安排,节能节支修旧利废,一点一滴杜绝浪费。
三、加强技工院校后勤管理应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1.健全制度体系,创新监督考核机制
后勤管理和保障工作具有极强的“服务性”、严格的“时限性”和极高的“精准性”等特性,决定了技工院校后勤管理必须依托制度保障。因此,后勤部门要结合服务特点和所面临的工作任务,建立健全有针对性的制度体系,确保后勤服务有章可循。(1)要坚持聚财理财、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强大的财力保障和科学严谨的理财技能是办好技工教育的基础。为此,要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规范,按照学校重点建设项目要求,严格执行《预算法》和《预算管理办法》,提高财务人员政策水平,严守法律和制度红线,按照国家财经法规要求,健全资金运营安全与成本核算管理规范,增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强化财务风险意识,增强化解风险能力,保证财务管理工作依法依规、科学规范运行。(2)要本着“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原则,加强饮食服务管理。将爱校如家的优秀品德与打造平安校园的现实要求紧密结合,健全校园卫生管理规范、饮食饮水管理规范、校园超市管理规范,构建学校食堂、超市食品安全防控体系。加强对米面油肉蛋奶等主食辅料的进出库管理,坚持食品安全卫生日查制、台账制,定期邀请食药监部门进行安全检查,不留死角和盲区。对于过期食品要及时处置,从根本上杜绝食物中毒、设施设备故障等危及师生安全、影响校园秩序的事故发生。(3)要本着“保障有力、服务到位”的原则,加强日常服务保障管理。围绕创建节约型校园,努力培养后勤服务人员的经济价值观,凡涉及校内物资采购、水电气暖管理、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国有资产出租出借、使用学校人力物力等,都要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和考察论证,并严格履行各项资产的评估、审批手续。根据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性、价值性、社会性、效益性的原则,做到货比三家、物美价廉、性价相宜、实用有效,使办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建立运行顺畅、厉行节约、服务高效、制度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凡涉及物资供应、添置日常资产、公务活动费用报销等动用学校财务资金的行为,都要建立监督制度,尤其是要全面建立工程项目建设、大宗物资采购、政府采购招标AB角监督规范。明确监督人员、监督方式和监督流程,必要时,邀请上级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机构全程参与监督,堵塞监管漏洞、杜绝监管盲区。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有效实施过程监控,切实使各项制度在强化后勤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厉行节能增效等方面发挥刚性约束作用。
2.明确工作职责,发挥服务保障职能
技工院校后勤工作具有服务性、实效性、及时性、协调性和繁琐性等显著特征。因此,实施科学化分工、明确具体工作职责、搞好精细化操作,对于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至关重要。为此,应注重把握好以下各项工作环节。(1)要优化专业人员配备。按照学校后勤服务管理规范和服务标准要求,合理配备财务会计人员、饮食卫生管理人员、项目建设人员以及水暖、电气、木器、机修等专业技术人员,并形成技能结构合理、梯次结构均衡的后勤队伍。同时,要以提升思想境界、强化作风建设、提振精神状态、狠抓工作落实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后勤干部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业务技能和干事创业能力为核心,科学设置后勤岗位、明确岗位工作职责、建立绩效目标考核、完善质量标准规范、理顺各项工作流程、提高后勤服务保障的管理绩效。(2)要主动加强沟通协调。后勤人员要主动适应物业管理社会化、市场化的要求,对引入校内的经营项目,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严格监督、及时收缴管理费用,另一方面要提供必要的经营环境、经营场所、水电供应、设施设备。通过沟通协调、提供必要服务,建立良好的互助合作关系,推进后勤保障工作走向高端化。对于收缴的各项管理费用,要严格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真实地核算收支情况,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杜绝虚列支出和私设“小金库”等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3)要加强各类资产管理。要从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实施科学管理入手,坚持源头管理、抓早抓小,建立资产管理采购、登记、入账、使用、保管、报废的长效机制,加强各类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账实相符”。对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要建立健全领用保管制度、维修养护制度、清查盘点制度、使用登记制度、定期报废制度、资产核销制度、残值入账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保障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闲置和流失,提高学校各类资产的使用效能。
3.坚持以人为本,搞好后勤人员培训
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是迅速提高后勤人员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后勤人员只有在培训过程中真学真懂,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会真用,也才会有效契合“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这一职工学习培训的目标要求。(1)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提质、以赛提效。要鼓励后勤人员积极参加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努力使他们成为精通本职岗位知识技能、熟悉相关岗位操作技能、了解其他岗位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以有效应对后勤工作复杂性的需求。在培训方式上,要坚持校内培训为主的原则,校内培训既可以保证后勤人员与本职岗位不脱离、与工作任务不脱钩,又能保证在培训中能够直面真实的服务场景和服务对象,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培训氛围。(2)要紧密结合后勤保障工作实际,精心设计培训专题。开展后勤人员培训,既要培训专业理论知识、工作技能技巧,又要重点培养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法律常识、岗位意识、责任意识、节约意识、风险防范知识和沟通协调能力。根据当前技工院校开放性办学模式和后勤服务逐步社会化等特点,还要增加工商税务、食品监督、安全监察、财经纪律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内容,引导后勤人员形成遵纪守法、崇德尚能,遇事找法、办事用法的工作作风。(3)要坚持转变学习理念、注重培训实效的原则。教育和引导广大后勤人员自觉实现培训上的“四个转变”,即:由学习了什么向学会了什么转变,由学会了什么向会用什么转变,由拥有知识向拥有能力转变,由注重学习理论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转变。在培训过程中还要加强节约意识的引导,有机融入节约能力和节约手段等培训内容。通过邀请本校后勤节能标兵谈心得体会、说经验做法,切实树立“节流就是开源、节支就是增收”的理念,有效降低后勤运行成本。
4.实施高效管理,打造后勤保障铁军
技工院校后勤管理工作与教育教学等其他各项工作相比,属于事务杂、花钱多、责任重、风险大的岗位。为此,作为后勤管理者要发扬“工匠精神”,以严谨细致、精雕细琢、专心专注的追求和情怀,认真履行好“一岗双责”。(1)要在思想上自觉树立新时期“后勤人”精神。技工院校后勤工作承担着为广大师生提供精准精细服务的重要职责,后勤保障部门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宗旨,努力激发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在思想上要自觉把握技工教育后勤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在技能上查遗补缺,在知识上丰富内涵,努力完善自己的专业结构;在工作上要主动提高业务能力,增强创新性和创造性,做到思维缜密、反应敏捷、分析问题透彻、解决问题迅速,促使本职工作科学化、规范化。(2)要教育后勤保障人员成为创建节约型校园的主力军。后勤部门领导要以创建节约型校园为目标,带头弘扬“节约光荣、勤俭办事”的建校爱校理念,健全与绩效考评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机制,以严明的工作纪律、精湛的业务技能、严格的工作流程,努力营造优质服务新风尚。切实做到带着感情去服务、充满激情做工作、以担当精神搞保障,依靠精准到位的服务让师生信任,依托积极主动的沟通交流让师生理解,凭借高超过硬的技能技巧让师生信服,以真诚朴素的智慧涵养让师生满意。(3)要构建后勤工作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后勤工作属于高风险岗位,既要带好队伍、抓好业务、搞好服务、高效管理、有效供给、保障有力,又要在工作过程中有所敬、有所畏、有所止。为此,要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后勤人员补足精神之钙、筑牢理想之魂、打牢技能之基、夯实廉政防线,确保整个后勤服务队伍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把得住底线、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以“两学一做”为统领,以“三严三实”为标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的稳步实施,对技工院校后勤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针对服务保障的特点和规律,牢固树立“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意识,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效能,强化保障力度、打造后勤品牌,进而构建管理更加规范、功能更加健全、质量持续提升、运作更加科学的后勤管理服务平台,仍需广大技工院校后勤工作者继续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