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会管理职业学院

工会管理职业学院

时间:2022-09-16 01:34: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会管理职业学院

第1篇

以“梦上海,我的上海印象”为主题的第七届(2015年)“上海轻工杯”上海特色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2015年1月5日起开始举行。

本次大赛的内容为具有上海地域文化、特色、风情的旅游商品、旅游纪念(礼)品,以“英雄”品牌为商标的制笔文具用品,由上海市轻工业协会和上海轻工业工会联合会联合举办。上海市总工会为指导单位,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为支持单位,上海英雄(集团)有限公司、老凤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刘维亚原创设计策划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东华大学产品设计系、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上海建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设计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上海陶瓷科技艺术馆为支持单位。

参赛对象分为专业组和学生组。企业、院校教师参赛为专业组;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学生为学生组。凡热心于旅游商品、旅游纪念(礼)品创作设计的各地人士,包括企事业单位、院校、设计机构和设计师、学生、设计爱好者,均可以集体或个人名义报名参赛。评审标准:创新性占30%(设计应为原创作品,结合上海旅游产业特色进行创新,具备新颖的构思和概念,充分考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同时强调绿色与环保的理念);实用性占20%(设计要有实用的功能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便于收纳和携带,符合旅游商品的属性和特征);审美性占20%(设计要符合美学形式法则,具备持久的美感和观赏性,并且符合新时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市场性占30%(设计要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生产,有较强的量产可行性,同时关注设计的市场可行性,成品的价格区间应符合旅游商品的行业属性)。为保证评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主办单位将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等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

奖项设置:专业组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颁发奖杯、证书及奖金;评委推荐特等奖1名,颁发奖杯、证书及奖金;特等奖、一等奖选手授予“上海轻工旅游商品创意设计能手”称号。特等奖选手按程序申报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学生组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颁发奖杯、证书及奖金;评委推荐特等奖1名,颁发奖杯、证书及奖金;特等奖、一等奖选手授予“上海轻工旅游商品创意设计新锐”称号。为表彰团体单位参与和支持,大赛另设优秀组织奖若干名和优秀指导奖。优秀作品奖将推荐给上海知名景点和纪念品制造企业。作品和《报名表》上传截止时间为2015年4月15日。详情可登录上海市轻工业协会门户网站《公告栏》浏览下载。

第2篇

关键词:企业;劳动关系;运行规则;单决制;工会;职能;博弈空间;分析

随着企业运营发展中对于工会职能部门的建设以及对于工会维权作用意识的越来越重视,近年来,我国政府各部门以及企业运营建设中,工会对于职工民益和劳动经济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也越来越大,但是,结合我国当前工会部门在进行职工合法权益维护中的实际情况,基层工会职工合法权益维护困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对于工会职能的发挥作用影响仍然比较大。根据这一情况可以看出,国家在进行管理制度的设计过程中,虽然对于工会进行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平衡的职能作用有一定的考虑,在进行劳动关系运行的制约规范与要求制定中,也给予了工会在企业内部运行中职能发挥的相应保障和空间,使得工会在企业内部运营发展中的作用影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和保障,但是,结合现实中企业内部制度的制定运行以及工会作用影响实际情况,企业内部劳动者权益受侵害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其中,以劳动关系为例,企业内部劳资关系失衡就直接体现在企业内部的劳动方与投资方之间权力的不平衡和不对等。针对这一情况,工会要想实现充分的维权以及在企业劳动关系博弈中起到平衡作用,就需要对于这一不平衡现象与问题进行打破,这也是工会在企业内部关系博弈中的重要前提。

一、企业劳动关系运行规则及单决制形成分析

1.1 企业劳动关系运行规则及其作用意义分析

在企业内部的运营管理中,企业劳动关系运行规则既关系到企业内部的劳动方以及投资方之间的权利和利益关系,同时还关系到企业内部运营管理中,劳动方与投资方之间出现利益或者是权利矛盾时,应当如何处理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总之,企业劳动关系运行规则对于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建立以及运行、调整等所有过程具有制约与规范的作用,它主要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发生关系以及形成关系、劳动关系运行过程中的规则,实质上就是进行两者利益关系约制的规则。在实际管理应用中,从宏观方面来讲,企业劳动关系运行规则主要表现为国家的法律形式,是对于两者之间权利关系的规定,同时也是进行两者关系调整的一般原则;而从微观方面来讲,企业劳动关系运行规则是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建立以及运行、调整等处理的规则,它在企业运营管理中具体表现为,与劳动关系运行有关的各项企业规章制度,主要是进行企业内部劳动关系主体之间具体利益关系的约制。根据劳动关系运行规则的两层面含义,尽管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运行规则是相对微观并且具体的,但是它对于宏观层面劳动关系运行规则的规划制定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不仅制约宏观层面劳动关系运行规则在企业中的渗透情况,还对于劳动关系的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1.2 单决制的形成原因以及影响分析

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体制结构的转变,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体制与环境要求下,国家在进行劳动关系运行规则的制定与设计中,从微观层面减弱了对于企业内部运营与发展的控制作用,期望借助于宏观的法律、政策对于企业内部权力进行规范,通过企业工会介入到企业内部的利益安排中,通过有效博弈,实现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平衡。但是,结合现阶段企业内部劳动关系运行规则的制定情况,对于制定权的模糊与软性规定,导致了企业规章制度建立中的单决制情况出现,也制约着工会在企业内部利益关系平衡中的博弈行为,加剧了企业内部劳动关系运行不平衡情况。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中单决制的形成,首先,导致企业分配领域中分配权的规则也是单决制的情况,使企业劳动者与投资者之间不仅存在工资收入与管理权力方面的差别,同时还存在有获得不同产权权益的等级差别。其次,单决制的形成,对于工会在企业内部的活动空间也具有极大的局限作用,使得工会在职能发挥中具有较大的困难性,更加影响工会在企业内部的博弈制衡作用。最后,单决制的形成,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利用不合理制度避免法律制裁的行为发生。

二、单决制形势下工会博弈空间分析

结合上述单决制形成的原因与影响分析,单决制形式不仅影响着工会职能作用的发挥,更造成了工会在企业内部活动中的空间受到限制,失去通过有效博弈行为实现企业内部利益关系制衡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受到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特征的影响,企业内部的劳动方以及投资方之间,作为一个非完全共同利益的群体必然会存在有合作与博弈的双重关系,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国家进行制度的设计中应注意通过工会的博弈制衡来实现企业内部平衡稳定劳动关系的建立和构成实现。而结合现阶段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现状,要实现工会博弈制衡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打破单决制形式,形成劳动方与投资方的共同决定制度形式,而由单决向共决转变,关键是要在进行国家法律制度的设计中,对于劳动者在企业内部设计劳动关系运行规则的共决权进行明确和加强保障,同时资产所有者主动进行有利于自身规则的单决改变,此外,处于博弈主体的工会积极进行打破单决制形式的方法途径寻求,也是单决向共决转变的重要因素。

三、结束语

总之,企业劳动关系运行规则单决制是我国当前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重要特征,对于企业内部劳资双方权益平衡十分不利,只有通过由单决向共决转变,才能够充分发挥工会在企业内部劳动关系中的博弈制衡作用,扩大工会博弈空间。

参考文献:

[1]班晓娜.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实证研究——基于大连地区的企业调查[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1).

[2]赵炜.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控制下的工人和工会——来自H省一家汽车配件企业的个案研究[J].人文杂志.2010(6).

[3]孙中伟,贺霞旭.工会建设与外来工劳动权益保护——兼论一种“稻草人机制” [J].管理世界.2012(12).

[4]曾煜.让农民工享有社会保障、体面劳动和有尊严的生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

第3篇

关键词:健康管理专业;健康管理学;人才培养

健康管理(Healthmanagement)是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是健康管理行业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然而,目前我国拥有的健康管理人才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加快培养健康管理专业人才是当前发展健康管理服务行业的重中之重。

1国内外健康管理学科发展概况

1.1国外发展情况

健康管理理念源自20世纪50年代末最先在美国保险行业提出的概念(ManageCare),其初衷是为了控制客户的患病风险、降低健康医疗费用支出的可能性。1969年美国政府将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医疗保健计划,并开始出现区别于医院等传统医疗机构的专业健康管理公司,提供系统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迄今为止,健康管理学已经形成涉及医学、心理学、管理科学、社会科学、环境科学、公共政策和法律等多个学科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在欧洲很多国家,健康管理早已经发展成为完整、系统、规范化的学科体系。美国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有健康管理专业,多数在设立在公共卫生学院、公共政策/事务学院下,健康管理专业也多以卫生政策与管理或健康管理与政策的名称出现。学位从大专、本科、硕士到博士4种,学时也分别从2年到5年不等。但无论哪个层次的人才都是专业的医疗管理人员,都必须遵从严格的从业标准方能执证上岗。与美国不同,英国的健康管理的生源则相对较广,拥有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等教育背景的人也同样可以学习健康管理专业。日本在亚洲国家中健康管理发展较快。其本身很重视居民的健康教育,在每一级别的卫生保健服务组织中都有健康管理人员的身影。其服务内容也比较广泛,诸如目前正在实施“健康日本21”的健康行动计划,服务内容大到诸如规划、指导和协调医疗卫生服务、医疗设备区域管理,小到为个人提供健康评估服务、制定健康计划、提供专业的疾病管理服务等。相对而言,欧洲国家健康管理就业岗位也很多,有医疗保健管理、医疗保健操作监督、医疗行政(如医疗保健经理等)不同岗位。

1.2国内发展现状

中国的健康管理思想古已有之,最早可追溯到《素问》中的“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论点。防患于未然,防止疾病的发生是古人对健康管理最朴素的理解。但健康管理一词在国内出现才10余年的时间。健康管理行业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首家健康管理公司注册于2001年。迄今为止,国内已设立了6家国家级的健康管理协会或学会。2007年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成立,同年《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创刊。《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也在同年颁布,“健康管理师”成为被政府部门认可的新兴职业。2009年中国健康管理专家达成《健康管理概念与学科体系的中国专家初步共识》。2016年,“健康中国2030”以及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也对发展健康产业提出了更确切的要求,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及健康管理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体系框架日益清晰。但总的来说,我国目前所谓的健康管理服务尚未形成全面的服务体系,服务机构中常见的健康管理公司也多是涉及产业链的一小部分,比如健康体检、健康养生等,多是偏重健康管理的某个环节。在服务和产品设计覆盖了健康管理整个环节的服务机构少之又少。

2我国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状况

2.1专业挂靠院系

国内高等院校对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尚属于起步阶段,大部分高校健康管理是作为一个方向挂靠在公共管理或是公共卫生专业下。杭州师范大学设立有我国首个健康管理学院,2011年由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更名而来。除此之外,我国高校中的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多以健康管理作为一个专业方向,挂靠在公共卫生专业、医药/卫生管理专业、临床医学、社会工作专业、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家政服务专业等专业下面[5]。如江苏建康职业学院的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健康管理方向)、重庆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健康管理方向)、安徽医科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健康管理方向)、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公共事务管理专业(食品安全与健康管理方向)、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健康管理方向)、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家政服务专业(健康管理方向)等。目前,也有休闲体育专业在探讨开设健康管理方向的可行性,安徽宿州卫生学校也在尝试开设“健康管理”专业课程。

2.2学历教育层次

与美国高校的健康管理专业多为硕士学位不同的是,我国的健康管理专业则以职业教育和高等院校的本科教育居多,研究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较少,毕业后一般授予管理学学位。健康管理的职业教育一般学制3年,重点是培养其岗位胜任能力。如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开设有健康管理专业,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2015年开设健康管理大专班。江苏建康职业学院、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则都是将健康管理作为专业方向。截止到2016年初,国内有5所院校(浙江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成都医学院、滨州医学院等)成立健康管理专业。杭州师范大学健康管理学院是全国首个健康管理学院,并拥有健康管理学硕士点和博士点资格。浙江农林大学是全国第一所开设健康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与2007至2013年招生健康管理专业本科生。2009年重庆医科大学率先在全国医学院校招收临床医学(健康管理方向)学生。海南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辽宁医学院等医科院校也充分利用医学教育的资源优势,在公共事业管理下开设健康管理方向。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开始招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健康管理方向)本科生。

2.3专业课程设置

各校对健康管理的内容及其外延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认识,所以专业课程设置上差异较大。目前,开设健康管理专业的高校的课程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人文社科类课程、专业基础类和专业核心课程。相对来说,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差异较小,基本都是围绕如管理文秘、人际关系等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由于各院校的特色和教学优势不同,差异较大。专业基础课程多以公共管理类和基础医学类课程构成,前者包括社会工作理论、组织行为学;后者则包括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中医学概论、医疗保险、卫生经济、流行病与卫生统计等。专业核心课程则主要围绕健康管理类展开,如健康管理概论、健康教育、健康法规、健康信息管理等。另外每个学校还会开设一些特色课程体现自身院校特点的职业性,如社会工作类(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社区、老人、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社会工作实务);家政服务类(护理、信息、保健);食品监管类(营养与食品安全、食品监督检验);旅游管理类(如旅游健康、休闲养生保健、旅游信息学);或者是休闲养生类(中医养生、运动健康管理、针灸和推拿学等)。

2.4毕业去向

健康管理产业涉及医药、保健养生、疾病预防、健康保险等多个方面,所以毕业生就业岗位也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四类岗位。第一类是健康产品生产及监管机构,包括医药/器械生产及经营企业、药品监督部门等,从事药物检测/检验、医疗器械生产、化妆及保健品生产经营、医药及企业营销、新药研究和开发、药物制剂生产与管理等工作。第二类是医疗卫生服务及行政管理机构,如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医疗预防机构、社区卫生服务、健康体检机构、计生部门、医药监管部门等,从事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指导咨询、健康状况调查、健康标本采样和卫生事务管理。第三类是健康服务业,如在健康会所、养老院、休闲/饮食中心、护理中心等机构从事健康保健服务、健康咨询、健康指导指导、私人健康维护、健康信息管理、食品安全监管、员工健康档案馆和健康状况监测等。最后还有健康保险企业或管理机构,从事健康损害保险理赔,健康救助、社会健康保证服务等。

3我国健康管理学科建设思考

3.1鼓励高校尤其是医学院校设立健康管理专业

从目前的培养院校看,我国的健康管理专业尚未形成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健康管理人才必须通过建专业、立学科的规范教育培养体系以保障合格的人才的培养。应在坚持学历、职业和继续教育多层次培养基础上,加大学历教育力度。医学院校拥有医学、公共卫生、健康保险等相关教育资,在设立健康管理专业上更具优势和责任。“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提出要推动医疗、养老、旅游等行业的深度融合以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随着健康管理的外延不断扩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营养保健、护理康复、疾病预防、健康保险、卫生管理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等应成为健康管理人才培养的基本知识体系,着重培养其在健康保险、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服务和产品生产、康复保健、养老护理领域的岗位胜任力,以提供医、养、护为一体的健康服务。

3.2规范化课程置,完善学科体系

相对国外,我国健康管理专业的设立院校层次偏低,缺乏研究生及其以上的高等教育模式,即使本专科的教育模式也尚不成熟,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也未达到系统化和规范化,促使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参差不齐。目前学者对健康管理学的共识是该学科应该集医学、管理学与信息科学为一体,所以在核心课程中这几类课程是必不可少的。总体上相应的课程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设置,首先是人文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第二类是医学类,如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中医学、护理学、康复医学、食品卫生和营养、行为心理学等课程。第三类是管理类课程,对以后从事相关健康产业的管理方面工作有积极意义,具体课程可以包括医院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健康法规、卫生监督、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卫生经济、医药营销等。第四类健康管理类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包括健康信息管理、健康测量与评价方法、健康风险检测技术、健康评估技术、健康管理服务提供途径等内容。开设院校可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师资情况对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进行调整,在保留基础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提出自身学术特色。

3.3强化教材建设,促进专业人才细分由于我国健康管理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工作实践和应用,专业的教育师资与教材体系也比较缺乏。虽然不同院校的培养在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的同时突出专业特色,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健康管理教育缺乏统一的理论和教材体系。健康管理相关专业众多、知识面全而散,一本教材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所以根据专业特色细分教材,培养专项人才是大势所趋,如专业营养健康师,儿童健康师、医疗行政助理等。相应地教材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健康管理师就业岗位编写更具专业性的教材。在目前笔者接触到的教材中,郭清主编的全国“十二五规划教材”以及王培玉主编的《健康管理学》,可供卫生管理及相关专业使用。对于没有相关医学背景知识学生参考使用的黄建始和陈君石主编的“健康管理师”。另外还可根据不同的职业特点,选择使用武留信主编的“健康管理师社区管理分册”,以及王陇德主编的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系列教程用书。

3.4开拓示范基地,强化实践教学

如今的健康管理体系的建设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应倡导健康管理的学院理论教学和基地实践教学的结合统一,注重学历教育和职业胜任力的培养。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健康管理已经不再局限于保险行业的风险控制,还包括疾病的预防、健康保健、疾病防控等内容。可与居民社区、大型企业、职业场所、保险公司、健康管理公司等不同类型机构开展合作、设立教学基地,完善健康管理职业培训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的发展。依托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以期形成全面系统的健康管理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1]郭清.“新医改”应致力于公众健康管理[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9):885-888.

[2]熊伟平,余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健康管理方向的可行性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86.

[3]于建琳.美国高校健康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探析与思考[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6(5):56-59.

[4]苏连久,邹世清,靳鸣.我国医学院校健康管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4(11):94-96.

[5]朱晓卓,米岚,赵凌波,等.高职院校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2):141-143.

[6]余刚,夏云建.休闲体育专业开设健康管理方向的可行性分析[J].运动,2013(20):124-125.

[7]邓斌菊.卫生职业学校“健康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

[8]应宇辰.我国高校健康管理专业发展现状(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并与台湾义守大学比较)[Z].杭州: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学术年会,2014.5.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专业;职业素养

酒店是服务行业的典型代表,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服务质量,酒店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酒店的经营。因而,高职酒店专业在对人才的培养上,除了培养学生必须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外,更要从人才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但目前酒店人才的开发培养过程中,重技能、轻素养的问题较为突出,不少高职酒店专业基本上都是围绕岗位培养相关技能,而目前高职酒店专业学生存在的诸多就业方面问题又都与职业素养有关。由此可见,高职酒店专业应该在职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酒店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关于职业素养的内涵,探讨的文献比较多,对职业素养涵义的理解,有不同观点。有人认为职业素养就是职业技能;有人认为职业素养主要包含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1];有人认为职业素养包括合作素养、创新素养、道德素养、专业素养等方面[2];也有人通过调查认为沟通、敬业、诚信、协作、崇实、拓新为高职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内涵[3];还有人认为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素养、敬业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态度等,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式概念[4]。酒店行业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对酒店专业的学生的培养,不仅应重视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更应该重视对其工作态度、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人际关系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情绪控制等职业素养的培养。

综合来看,根据职业素养能够被评价的难易程度,本文认为高职酒店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显性的职业素养,包含职业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的容易被评价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是隐性的职业素养,主要包含不容易被评价的职业意识、道德、态度等方面的隐形素养。其中隐性职业素养是基础,好比一颗大树的树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属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而显性职业素养则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反映,好比这颗树的树枝,是通过学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的。对于酒店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两者缺一不可,尤其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更加重要。

二、如何培养酒店专业学生职业素养

第一,专业构建职业素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首先,对学生进校后开设并职业素养课程并加大相关课程的课时,使酒店专业的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专业还应开展多种职业训练活动,提升校园职业氛围,促进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其次,专业实习课程内容的教学重点侧重隐性职业素养,尤其是进入酒店进行实习过程,充分融入酒店氛围之中,感受企业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团队精神和独特的企业文化,从而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最后,提高职业素养教育的教师素质,高职教师本身职业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成败,要制定专门的制度,并强化监督和考核,引导和鼓励专业课教师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

第二,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更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方法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比如运用小组讨论、同伴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通过小组成员间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对于培养酒店专业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职业素养都大有益处;利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模拟酒店员工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使其在学校就熟知酒店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总之,改变后的教学模式,应当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应当是将学生视为一名员工的教育教学模式。

第三,酒店与专业共同确定行业所需要的职业素养[5]。作为用人单位的酒店,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保证自己准员工的质量,非常有必要同相关院校加强沟通,共同设计职业素养培养计划。同时, 作为酒店专业必须走出去, 广泛了解征求用人单位的意见,根据需要完善职业素养课程内容,把职业素养培养目标贯穿在课堂中。专业尽可能地为酒店和学生提供机会,促进企业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使学生明确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酒店可以利用走进校园开设讲座, 邀请学生参观企业、体验企业文化等形式, 向学生渗透、说明企业的特点及要求,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放矢。

第四,通过加强对酒店专业学生在校的日常管理强化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有了正确的职业意识,并不等于有了良好的职业习惯。对酒店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要使其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贯穿到他们的日常行为中去。学生在校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度过, 学生宿舍作为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表现最真实的场所, 也是实施严格管理,规范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切入点。构建宿舍养成教育平台,施以严守纪律、热爱集体、诚实守信等为主要内容的素养教育,可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导向、规范、协调和激励作用。为此, 专业在做好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在校期间日常生活管理,积极构建立体化养成教育平台,确保酒店专业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综上所述,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酒店专业人才培养中一个十分严肃、紧迫和重要的问题,必须认识到,只有抓紧抓好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才能提高高职酒店专业的教育质量,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优秀的酒店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伟民,刘兴.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1(7).

[2]陆刚兰.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3]张汉芳,王九程,黄俊亮.高职生基本职业素养及培育途径[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4]许亚琼,徐国庆.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J].职教论坛,2009(7).

第5篇

【关键词】陶瓷文化 素质教育 实现途径

中国古陶瓷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制作技艺和强烈的人文精神,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精髓,体现了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和文明成就。在古陶瓷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其中蕴含了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丰富的教育资源。陶瓷文化在当代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审美修养、培养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陶瓷文化的内涵

中国古陶瓷不仅是一种日用品或者工艺品,而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古陶瓷承载的这种传统文化可称之为陶瓷文化。具体地说,陶瓷文化是指在陶瓷的泥做火烧与销售、消费的过程中和各个环节中所呈现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形态和情感、心理、观念、习俗等精神文化的面貌。陶瓷文化以功能性与审美性相统一为特色,以满足人们实用的和审美的需要为目的,以科学技术和造型艺术相统一为特性,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粹之一。①

陶瓷文化是唯一贯穿中华文明发展进程而未中断的物质文明,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黑陶,到夏商周时期的白陶、釉陶,乃至秦汉以后相继出现的青瓷、白瓷、釉上彩、釉下彩、单色釉,虽然形式上有发展创新,但内涵上却是一脉相承。而考古发掘资料证明,中国陶瓷在唐代就开始沿陆路和海路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宋、元、明、清一直延续。古代外销瓷是中国陶瓷文化中的华丽篇章,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熠熠生辉的亮点。瓷器的外销对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经济的繁荣,以及对世界文明进程的推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陶瓷文化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富于创造的民族精神。由于古代陶瓷工匠的不懈努力与大胆创新,中国古陶瓷历代窑场竞胜、名品辈出。在隋唐时期,“南青北白”平分天下;两宋时期,以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为代表,陶瓷艺术发展到历史顶峰,瓷器生产遍布全国;元明清时期,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等品种如春芽破土,竞相出现,瓷器生产发展到另一个高峰。中国古代瓷器品种的不断创新,正是各个时期的中国古代工匠对中国文化与物质生活的演绎,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

陶瓷文化精致地表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文思想。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作为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品,却把人与自然紧紧融合在一起。先民们对于点、线、面的熟练融合,对花纹繁密的组合,以及对于旋纹与弧线的审美感,表明自然界已经脱离了其原貌,插上了人类想象力的翅膀,充分体现了人类童年的稚气以及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中国古代瓷器上的装饰花纹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山水风景、花草植物、飞禽走兽、神话传说、人物故事以及民风民俗等,不仅题材丰富,技法巧妙,且“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在这些纹饰中,总是执着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深刻揭示古人内心纯真的感情和潇洒的风度。瓷器所表现出的人文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二、陶瓷文化的素质教育功能

党的十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坚持立德树人”。这不仅规定了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而且凝聚了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要求,指明了我国各类教育的根本使命。立德首要是立政治品德,着力于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确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坚定信念。②十报告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质量的关键。素质教育是把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培养成现实的人、人性的人、智慧的人、创新的人的教育。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通过对我国千年制瓷史和丰富陶瓷文化的了解,我们会被古人的聪明、智慧、质朴、勤劳所震撼,将极大地增强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中国古陶瓷的辉煌离不开文人高雅的文化审美品位与民间能工巧匠的结合,也是东西方高端审美碰撞产生的精粹。因此,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古陶瓷陶冶高尚情操,也是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提高民族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研究陶瓷文化不仅能够探索陶瓷科技中的一些学术问题,更能够激发现代人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从古至今,中国古陶瓷在不断地创新,从原始制陶材料和简陋的制作条件,逐步发展到利用各种工具,使用瓷土、高岭土和各种釉料,运用划花、刻花、剔花、印花、雕塑、彩绘等不同方式,创造出各种风格和样式的陶瓷装饰艺术。可以说,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生动鲜活的创新史诗。通过鉴赏历代古陶瓷,我们能深刻感受历代陶瓷在造型上的变化、釉彩上的变革、绘画上的变幻,能极大地扩展僵化的思维模式,培养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陶瓷文化教育的实现途径

借助古陶瓷承载的文化内蕴和艺术魅力,来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审美修养和创新能力,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载体、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同时也为如何在校园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提供了新的思路。陶瓷文化教育可以采取专题展览、选修课、课外陶艺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实施。

(一)举办古陶瓷专题展览

与博物馆等文博系统的相关单位合作,通过古陶瓷实物或介绍展板等形式举办专题展览进校园活动。展览的内容可以专题展示中国古陶瓷的发展史,也可以和当地的历史和出土的陶瓷文物相结合,着重介绍中国古陶瓷的发展过程、制作工艺和对世界的影响。陶瓷文化以物质的形态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往往比说教、书面的教育更具感染力,这是其他教育手段不能替代的。通过展览,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古老的文明、灿烂的文化,领悟中华民族的伟大,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开设陶瓷文化选修课

开设公共选修课是多数学校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打破传统学科壁垒的重要手段。作为科技、艺术与文化的结合,陶瓷文化连接诸多学科,包括物理学、化学、经济学、美术学、设计学、材料科学等。因此,陶瓷文化非常适合作为公共选修课在各类学校中开设。开设陶瓷文化选修课,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陶瓷文化的无穷魅力,而且还能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陶瓷的烧造技术不同,陶瓷造型与装饰艺术也各异,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美学观念和文化心理特征,陶瓷文化课程还可从艺术不同的表现形势中区分出其中美的含意,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

(三)开展课外陶艺活动

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在各级学校开展课外陶艺活动是非常必要的。陶艺活动不仅是一种有关创造的体验式教育,更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陶艺制作过程中大脑智力活动通过外部动作表现出来,具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共同参与的特点,充分发挥了认识主体的记忆、思考、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陶泥易于塑造且可塑性极强,具备触觉感知、视觉审视、启发想象等诸多方面的优势,陶泥塑造成型的过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创造意识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一件陶艺作品,从塑型、上釉、到烧制的过程,需要反复修改和制作,只有耐心、细心、用心才能完成,因此,陶艺制作还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而优良的人格。

爱因斯坦认为,“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纵观世界上的杰出人才,他们取得成功都是得益于对优秀文化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发挥。因此,在高校中加强陶瓷文化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对社会、民族和人生的理性认识,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审美修养和创新意识,能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注:本文为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2014年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ghjk2014-05)

注释:

①陈雨前,杨丽莎.陶瓷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的探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4).

②王建南.把立德树人作为大学的根本任务[J].求是,2014(8).

第6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关系着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关系着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职工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通过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改革国有企业内部的相关管理制度,是调动企业职工工作热情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和壮大的有效途径。

1 国有企业职工缺乏工作热情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职工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上班迟到,工作中懒散,缺乏工作热情等,主要是因为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国有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及获得发展优势。国有企业职工工作热情不高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企业领导对于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视程度不够,在管理中未能充分体现出职工管理效果,因此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比较淡漠,缺乏工作积极性;第二是由于受到平均主义影响,例如存在分配不公等现象,因此阻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是职工缺乏良好的自我发展空间,由于国有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职工激励机制,同时未能形成职工的成长培育规划,因此职工的发展缺乏良好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

2 国有企业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的策略分析

(一)实施民主管理,为职工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国有企业应该逐步转变职工的管理模式,通过实施民主管理模式,在国有企业内部营造出“工作一起干”的境界,这样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国有企业的工作氛围,进而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影响到全体职工的事情,例如企业发展的重点,目前企业内部令职工感到不满的地方等,甚至是企业的内部分工等问题,都可以采取民主管理的方式,征集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企业职工都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营造全员参与的工作氛围。通过职工的全员参与还能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这种民主的管理方式能更好的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2]。

(二)通过与职工沟通,发挥激励作用

通过沟通能对职工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首先应该对企业职工保持尊重。现代人都渴望获得他人的尊重,作为企业的职工更希望获得领导的赏识,而领导对职工的尊重就是对职工最好的赏识,因此国有企业领导在于职工相处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对职工的尊重,并于职工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主动关心职工,了解职工的需求,这样才能使职工感受到尊重和关怀,在工作中也才能更好的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3]。

(三)引入竞争机制,调动职工工作热情

竞争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促进企业职工发挥自身优势的有效策略,因此国有企业领导者应该在企业职工的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机制来激发企业职工的内在动力,并使员工自觉的提升自我修养和自身素质。例如可以引入考评机制,通过考评当中设定的内容以及方式等,将直接调动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等能更好的朝着正确的方向中发展[4]。在引入竞争机制的过程中应该确保竞争中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否则将起到消极作用;另一方面还应该掌握好竞争中的度,在竞争中还应该强调职工之间的团结协作,避免是企业内部形成互相打压、互相拆台的不良工作氛围。

(四)完善职工保障制度,解决职工后顾之忧

国有企业职工的后顾之忧主要源自于家庭,若职工家庭负担较重,则会影响职工在工作中的效果,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因此国有企业在管理中应该注重职工的家庭层面,要及时掌握职工家庭情况,例如孩子的入托问题、父母的健康状况等,针对特困职工,除了应该进行精神上的抚慰之外,企业还应该实施一定的经济帮助,帮助职工共渡难关,这样才能通过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而更好的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充分发挥国有企业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是企业职工的工作榜样,同时领导的行为会对职工的心理、情绪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带头作用,为企业职工树立良好的模范带头榜样,在工作中认真学习、认真执行相关管理制度,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廉洁、务实、公正、奉献的领导形象,这样才能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与威信,才能在员工中间树立榜样,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还应该实施激励机制,奖励员工的创新,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发挥职工的作用,职工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国有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充分调动国有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在国有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职工工作热情的重要性,同时应该充分发挥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或者实施奖励制度等,充分调动企业制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阳冰. 强化国企职工源头参与 充分发挥民主监督职能[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3,03:73-74+77.

[2]姜巧艳. 浅析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机关女工工作[J]. 新经济,2013,26:90.

[3]张勇. 国企实现“四力”目标中的劳动关系新命题[J].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6,01:8-12.

[4]李沂恩. 新时期加强国企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03:67-69+73.

[5]吴爱明.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J]. 科技创新导报,2011,06:204-205.

第7篇

【关键词】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化;模式;评价

[ 中图分类号 ]G 511.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673-5838-(2009)12-0030-03

20世纪6O年代,在私立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网络化、连锁式大型教育机构已蓬勃发展起来。比如印度的DPS私立职业学校连锁网络创建于1949年,美国的阿波罗职业教育集团创始于1973年。进入90年代后,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快速发展,1983年新加坡英华美咨询控股有限公司成立,目前在全世界3O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300多家分院,培训的学生达35万。印度NIIT集团公司,目前为全球数百万人提供了职业培训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在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先进地区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式和特色,有选择地引入和借鉴国外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的有益经验和模式,将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主要模式

(1)政府主导型。该类型主要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所遇到的相关教育和社会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主要是通过特定人才培养的计划或方案来解决或缓解这些问题,是国外职业教育集团数量上是最多的,在模式上也是最丰富的,可分为如下几种典型的集团联盟:以横向贯通和纵向衔接为核心目的的校际联盟,如美国的技术准备计划;以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技能结构为核心目的的校企联盟,如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培训制度;以增强综合实力为核心目的的区域联盟,如日本模式的双元制。

(2)院校主导型。要求院校具有相当的实力,其选择的联盟对象包括不同类型的院校、不同层次的院校以及企业和行业。该模式按照联盟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以构建学制上的立交桥为目的的衔接式联盟,如日本的技术教育一体化;以技术上的合力开发为目的的研发式联盟,如德国的网络化的技术转移中心;以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为目的的补充式联盟,如印度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办企业。

(3)企业/行业主导型。这类模式是以企业或行业的需求为核心的集团化办学,其目的是培养企业或行业所需要的相关职业人才或技术人才。按照办学目的和机构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以服务地区经济为核心目的的教育机构,如德国的职业学院;以提供行业人力资源为核心目的的培训机构,如印度的NIIT;以提升集团综合实力为核心目的的一体化教育培训研究机构,如荷兰的鹿特丹航运中心(STC-Group)集团。

(4)以拓展品牌影响力为核心目的的连锁化办学机构。以美国的阿波罗职业教育集团为代表,这类模式的核心特点:一是办学完全是市场驱动的,由学校决定如何办学、如何收费;二是联盟关系最为紧密,职业院校要么是企业提议发起创办的,要么是企业集团的部分资产;三是强调实践教学带来的能力提升;四是重视软技能带来的全面职业素养的提高。

(5)自愿联盟型。其合作方式包括院校之间的合作、校企之间、企业与政府的合作。此类模式的基本特点:一是联盟的目的明确,双方都有意愿合作;二是合作的深度和持续时间依合作内容的需要而定;三是合作往往是互补性合作。

(6)中介主导型。该模式并不多见,但具有特殊性和代表性,是一种创新性的探索,中介组织承担的是资金的投入者、信息的沟通者和中间协调者的角色,如美国的高级技术教育计划,它是一项由联邦政府倡导,1993年由美国国家基金会发起的一项旨在满足技师人才需求、有效整合产业与教育的高级技术教育计划。

二、职业教育集团化模式成功实例

(一)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与精华,是企业与职业院校、联邦与州、经济界与工会等多方共同参与下进行的一种职业培训活动。“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础是企业自主与国家调控相结合的体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行公共财政与私营经济共同资助的多元混合经费保障体系。它的经费主要包括企业直接资助、企业外集资资助、混合经费资助、国家资助和个人资助等五种;二是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灵活分流。各个层次以及它们与普通教育之间可以交叉和相互沟通,形成了“H”型结构网络,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学生在基础教育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之间可以互相转学;三是企业的广泛参与。企业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或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四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法律保障。德国相继出台了《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促进法》等法律,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长短、办学条件、管理制度等方面,均设立了一套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实施监督系统,以法律形式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促进了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五是坚持以教学质量要求生存。注重以制订周密的教学(培训)计划、教学大纲;坚持学用结合、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学员德、智、体会面发展;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管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建立一套比较严格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制度。

(二)澳大利亚“新学徒制” 教育模式

澳大利亚霍华德(Howard)政府将学徒制与受训生制合并,统一称之为“新学徒制”。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有确定的培训项目和依据标准。项目和标准是澳大利亚全国统一的资格框架和培训包,各培训机构依据标准来进行培训和开设课程,使学徒在培训学习结束后获得全国认可的资格证书;二是培训方式的灵活性。采用 “灵活教学”和“用户选择”的方式,“用户选择”是指雇主和受培训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等级的技术技能培训,不同的培训时间、地点、方式和教师;三是培训对象的多样性。放宽年龄的限制,学徒可以从事全职工作,也可半工半读,同时还面向在校学生;四是培训的广泛性和培训证书的通用性。培训包含3500多个职业,学徒培训结束后,可获得全国认可的资格认定,突破了澳洲政府各洲分别立法的局限;五是培训经费的强大支持。政府给予任何有资质的培训机构经费支持,对社会急需的职业培训政府重点支持,拨款高于其它职业,对招收学徒培训的企业,则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六是调动培训各方的积极性。政府通过提供经费,给学员提供工资,解决就业问题,充分调动了雇主、学徒和培训机构的积极性。

(三)荷兰的行业/企业主导教育模式

以荷兰的鹿特丹航运中心(STC-Group)集团为代表的是企业主导型模式,该模式主要特点有:一是集团成员多元,合作关系密切。由学校、培训中心、企业以及研究中心等几大部分组成,由董事会管理,以连锁投资形式将各种资源有机地连接起来,并以品牌、师资、管理模式 、教育理念为纽带,形成自身的经营运行机制;二是集团行业化、国际化特点十分明显。为专业行业提供全球服务,业务跨全球,积极探索国际知名教育机构、投资机构作途径;三是集团实行多层次模式办学。办学层次纵向发展,包括职前教育、在职教育;既包括中等教育,又涉及高等教育,本科生甚至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都涵盖其中;四是集团全方位多功能发展。包括教育、培训、研究与顾问四大块,集团不同成员分别承担不同任务。

(四)美国的职业教育集团国际化联盟模式

美国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大量涌现了以赢利为目的的职业教育集团,这些集团采用企业化运作,在股票市场上公开上市,发展迅速,已经走出美国,走向世界。如阿波罗教育集团是一个把教育作为生意去经营的上市公司,采用企业化办学机制,目前下设5个教育分支机构和一个经营性公司,发展迅猛。美国职业教育集团治理的特点有:一是职业教育引入市场竞争坚持以市场主导。根据地区差异全力发展自己的特色教育服务,以客户为导向满足学生、家长、社区、企事业单位等群体组织的教育需求。引入市场机制,优化了职业教育资源,满足了多元化的需求,提高了自身的竞争能力;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无论从职能上、学生的来源上、师资队伍建设上、管理上、资金来源上都求创新、开放。三是职业教育的主体是社区学院。

(五)各国(地区)职业教育集团化的主要模式

世界各国由于集团化办学的组织方式和联盟方式多种多样,连接的层次、行业内的跨度等方面都有各自特点。用五个维度建立来分析其模式。(1)主导类型。即由哪个实体主导,如政府主导、院校主导。(2)联盟方式。即以什么方式联盟,如校际联盟,校企联盟。(3)联结关系。即实体间如何联结,包括契约型、资产型和资产一契约混合型。(4)联合跨度。即联盟的宽度,如跨教育类型、跨行业。(5)合作结合点。即各实体在哪个方面的合作,如专业对口、地理位置。

根据比较,我们得出:第一,世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重头戏是政府主导型。其比例占到一半左右;第二,世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主要联盟方式是校际和校企联盟;第三,各国及地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主要是通过契约来联结的;第四,世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跨度较大,包括跨教育类型、跨教育层次、跨行业、跨区城等;第五,世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合作结合点主要是以专业为纽带。

三、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化的评价

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运行机制中,政府扮演投资者或购买者、统筹者、协调者、规范者的主要角色。

(1)职业教育集团的根本办学理念源于“大职教观”。 其核心理念是:普教职教渗透、职前职后一体、教育培训结合、中职高职贯通。这种理念的践行需要相应政府管理中的“大部门”来对接。

(2)模式的丰富性和主体的多元化是职业教育集团的基本特征。它涉及到校际间的联盟、校企间的联盟、多种综合联盟的形式。集团主体的多元化,有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行会;还有依托社区、基金会及社会中介组织等等。

(3)政府在职业教育集团办学中起到重要作用。运用多元杠杆实施统筹和调控,政府主导型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政府尽可能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管理、监督和推动,专项拨款,主要管理和运行责任在于院校,政府主要采用投资、拨款和政策优惠的方式协助院校管理和运行;政府需要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协助院校运作,协调校际和校企关系,特别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4)职业教育集团管理和运行完全由集团治理。针对企业/集团主导型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政府主要采取政策支持和奖励的措施来鼓励企业/集团办学,但管理和运行完全由企业/集团承担。对于这类模式,经费的主体来源于企业/集团本身,不需要政府大力资助,但政府的引导仍然非常重要,其主要手段是支持性的政策或奖励措施。

(5)正确处理企业参与、利益均衡和入与集团外机构的关系。企业参与的程度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协调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相关利益、均衡各实体的社会责任是职业教育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否能够吸引游离于集团外的机构加入集团是职业教育集团社会效益最大化能否实现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马俊涛.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及对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启示 [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9).

[2] 严璇.德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主要模式及特色[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1).

第8篇

关键词:劳模育人 高校 学生 志愿者 建设

课 题:此论文为2012年度上海学校德育研究立项课题。

一、高校学生志愿者现状及问题

1.高校学生志愿者及活动现状

自1993年起,高校学生志愿者作为我国青年志愿者的一支重要力量迅速成长起来。随着奥运会、世博会、大运会等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志愿者形象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且成为了我国部分城市的形象名片。

根据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统计,自1993年底团中央发起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经过规范注册的志愿者已达2000万人,全国累计已有1.5亿多人次的青年在扶贫开发、社区建设、海外服务、大型赛会、环境保护、应急救援等方面为社会提供了超过55亿小时的志愿服务。青年志愿者中,在校大学生和企业白领占绝大多数。2011年底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建立43万个志愿者组织,常年开展活动的志愿者已超过6000万人,其中全国注册青年志愿者人数达到3392万人,建立各类志愿服务站(服务中心、服务基地)17.5万个。

作为志愿者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志愿者队伍随着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得到教育和民政等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门均认可参与志愿服务是对当代高校学生教育的有效手段,志愿者活动是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平台;育人成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和办学宗旨。同时吸收、培养和组织志愿者活动也成了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基于此,目前大多高校均将志愿者工作列入学校团委日常工作内容,并接受同级党委及上级团委领导。

2.存在问题

目前,志愿者队伍发展壮大,速度快、覆盖面广。但是我国在志愿者工作方面(部分地区称义工)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个系统的运作、保障体系并不完善,将会阻碍志愿者队伍的壮大和可持续发展。高校的志愿服务工作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志愿者队伍流动性大、志愿者个人功利性强、服务项目区校联动不足等。尤其在志愿者队伍建设方面,一般来说,学生初次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较高,伴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积极性会逐次减退,从而造成队伍不稳定,服务的可持续性受到影响。在志愿者的培训、考核过程中,由于志愿者的不断流失,工作内容重复和局限于新志愿者的岗前培训,不仅增加了培训成本,也不利于提升服务质量。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于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已有研究,但主要局限于宏观层面的理论指导和微观层面的经验描述。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1.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建设经验总结

有关研究认为,志愿者队伍应进入社区,依托网络与固定地点,成立服务站,进行日常服务与项目建设。

2.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意义与作用

研究一致认为,志愿者队伍建设与服务项目的开展,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均起到积极作用,可以推动当代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3.志愿者队伍的制度保障探索

相关研究认为,目前志愿者队伍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相关保障还不够完善,政府有关部门应在制度、政策、鼓励措施等方面予以进一步扶持与倾斜。

我们的研究试图以全新的视野去总结、分析、探索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思路和方法,第一次试图了解劳模进校园对于高校学生教育产生影响的过程。尝试将劳模育人理念引入志愿者队伍建设和活动项目的开发,从而推动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自身建设。同时,将研究成果与学生的就业、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结合,探索高校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感。

三、研究意义

2010年,国家教育部思政厅下发了《关于组织劳模进校园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0〕17号)。目的是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让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都懂得并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真理的重要指示,用劳模的先进事迹感召青少年学生,用劳模的优秀品质引领青少年学生,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院建校初即依托上海市总工会的办学背景,长期将劳模育人作为办学特色和理念,并于2007年建立了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目前,该服务队由团委直接管理指导,参与各项活动。五年来,队伍不断壮大,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成为学院一张无形的名片。与其他高校的最大区别在于,学院的志愿者服务队虽挂靠团委,但由于学院行政人员编制问题,没有专门的老师负责指导工作,均由学生干部自行负责日常运作。但与此管理机制相悖,学院的志愿者工作运转良好。本现象引发了研究者的思考,从而确定本课题的研究问题:劳模育人机制与志愿者队伍建设是否具有某种共同性?两者是否在育人的环节和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领域相辅相成地助推了我们的教育成果转化?

由此,研究试图以微观方法论为视角,总结劳模育人机制对于高校学生从事志愿活动的影响,为其他学校提供志愿者队伍建设与管理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内驱力探索,以指导现有的高校志愿者工作,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育人工程。

四、志愿者活动内驱力及外射影响

考虑到学院是上海市仅有的一所以劳模育人为办学理念的高校,故调查对象确定在学校学生范围内。在研究中,我们考虑到实际情况,具体研究方法及过程如下。

1.小组访谈

在学校学生中,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随机抽取20名学生,就学院的劳模育人、志愿者活动及两者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访谈,反馈如下:

(1)劳模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学生希望可以通过学习劳模,将来在工作岗位成为像劳模一样的人物,得到单位和社会的认可与好评。

(2)劳模精神中的责任、坚持以及主动学习、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他人着想等品格,是学生们认为需要在进入职场之前通过大学生活不断累积和培养的优秀品格,也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具备了这些素质,才会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被信赖。

(3)志愿者活动在校园中普遍具有认知度和认可度。它和学习劳模一样,都是一种奉献精神,且对参与主体有较高的责任意识要求,两者互通。

2.问卷调查

在前期小组访谈的基础上,在学院中采用概率抽样,向1000名同学发放问卷,被调查学生,涉及各个专业。回收问卷853份,其中有效问卷796份,男生占36.67%,女生占63.33%。问卷就学生对学院劳模育人、志愿者活动的认知程度、认可程度以及劳模育人与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关系分别展开调查。

问卷反馈概述如下。

(1)学生对于学院劳模育人的认知度。被调查者100%接受过校内劳模教育,且参与过校园内劳模育人的活动,其中93.55%的学生至少了解1名劳模的事迹。

(2)学生对于学院劳模育人的认可度。100%的学生认可学院的劳模育人机制,认为劳模教育对青年人有启迪作用。83.87%的学生认为劳模教育未过时,其中38.71%的学生认为劳模教育永远不会过时,45.16%的学生认为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54.84%的学生认为用人单位会喜欢劳模这样的员工,并表明自己想成为劳模这样的人。

(3)学生对于学院志愿者活动的认知度。93.55%的学生知道并参加过学院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其中35.28%会继续报名参加此类活动,41.94%有继续参加的愿望。

(4)学生对于学院志愿者活动的认可度。87.09%的学生认为学院有必要组织志愿者活动。80.65%的学生认为参与志愿者活动对专业学习有帮助,74.2%的学生认为参与志愿者活动对就业有帮助。

(5)学习劳模与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关系。70.97%的学生认为学习劳模精神会促使其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83.87%的学生认为学习劳模精神会提升其在志愿者活动中的表现。93.55%的学生认为学习劳模精神与参与志愿服务有共同之处。

3.毕业生个别访谈

通过网络方式,对已毕业学生中,自学院劳模育人起,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开始,长期参与志愿服务和承担管理角色的10名学生进行个别访谈,并要求其完成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劳模育人、志愿者活动及毕业以后工作的想法,反馈如下:

(1)100%的受访者认同劳模的做法,并且想成为劳模这样的人,在大学期间接受过各种劳模教育,包括采访劳模、听劳模班会、为劳模服务、参加劳模讲解班等。

(2)70%的受访者在毕业以后继续从事志愿者服务,主要服务项目与大学期间的服务项目有所衔接,如敬老、关爱外来务工子女、公益场馆讲解员等。

(3)90%的受访者认为志愿者活动有助于专业学习与就业,在本次受访者中,50%的学生目前正在从事与大学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在自我评价中单位认可度为优秀,并表示会继续做好目前的工作,将来在稳定中求发展。

(4)100%的受访者认为大学期间接受的劳模教育像一个目标,他们通过参与各种志愿者活动进行自我锻炼,在实际毕业找工作及人际交往等方面收获颇丰,虽在工作单位时间较短,但将劳模作为自己崇拜的偶像会不断努力。

4.用人单位评价反馈

无论是劳模育人还是志愿服务育人,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品德高尚、思想健全和具有职业精神、具备职业素质的合格人才。为了进一步了解劳模育人与志愿者工作开展的互动效果及高校育人的最终目标,以2011级毕业生为调查对象,我们与1000个用人单位取得联系,就毕业生的工作完成情况、职业道德、主动性与责任感等能力分别进行了跟踪评价,反馈如下:

用人单位总体评价不合格的占到0.2%,优秀占81.2%。另外,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项目指标中,被提及最少的是团队合作与职业道德两项,被提及最多的是创新能力与专业技能两项。

5.活动设计与信息反馈

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我们开展了劳模进班会、走近劳模、服务劳模等与劳模有关的志愿者活动。随后召开座谈会了解参与活动前后学生对志愿者活动、奉献精神与助人为乐的一些看法差别。

6.社会考察与反馈

通过对深圳市志愿者队伍建设和香港大学社区服务活动的实地调研,笔者感受到当地志愿者队伍的保障来源于志愿者本身承担志愿工作的强大内动力。在没有任何补贴的情况下,他们将志愿服务作为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且在一定范围内从事义工成为了大家的共识和生活习惯。

五、结论

通过系统的研究与分析,笔者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劳模育人为高校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使他们有了新的奋斗目标。

学院自2005年开始大规模实施劳模育人以来,每年会邀请一批知名劳模进校,为学生授课,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与教育。作为刚踏进高校校门的学生,第一课不是专业技能课程,不是思想道德课程,而是职业道德与人生观的教育课程。在高校主体已成为90后的今天,劳模似乎离他们很遥远,像雷锋这样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形象更显得遥不可及。在未接触劳模以前,学生们都认为劳模是高高在上的,非常人所能企及。但经过与劳模的近距离接触,劳模平易近人的性格和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深深感动着这些学生。在他们步入社会前最后几年的学习中,他们认识到劳模的力量与感染力,并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劳模一样的劳动者,有了奋斗目标和衡量自己的标准。

第二,劳模育人在实际的专业学习与就业过程中不断贯穿,使得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修养、吃苦耐劳品质和敬业奉献精神。

学院大二学生的劳模专业导师以及大三学生的劳模就业导师为学生与劳模提供了日常交流的平台。在课堂中,劳模用自己的行动时刻在向学生展示着什么是坚持、什么是细心、什么是服务,以及热爱生活的人拥有健康阳光的心态,热爱工作的人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开拓创新。成功贵在坚持,细节决定成败。无论每个人在怎样的岗位上工作,像劳模一样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就能体现个人价值。

第三,通过志愿者组织的平台,学生们有了将学习劳模的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可能,这是一个提前接触社会、学以致用的机会。积极投入志愿服务,可以使自己的意志品格得到锻炼,不断培养与人沟通的能力,通过帮助别人来获得自身价值的体现,提前为了解社会、参与实践打下基础。志愿服务是公益行为,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事情。只有越多的人参与,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在劳模机制的不断保障下,学生们通过几年的坚守,在志愿者的身份中收获着信赖与感动。

在接受访谈的学生反馈中提到,被信赖是一种幸福,能因为自己的点滴力量帮助到他人会有很大的满足感。这种感觉与事业、爱情的成功截然不同,那是一种全社会各个阶层的肯定与鼓励,是渺小自我在浩荡人流中的自我价值体现。

由此,我们认为高校劳模育人机制需要进一步推广,它有助于高校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是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是志愿者本身参与活动的源动力,也为学生毕业以后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心态的社会公民打下了基础。

劳模是成功的,学生们也渴望成功。所以他们选择在提前进入社会之前,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来锻炼自己,这是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当代的学生思品教育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学生思想深处的精神构建,其核心是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实践活动,充分与社会接触,使高尚、良好的思想品德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转化为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曾王兴.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常态化社区志愿服务的实践分析--以广州医学院为例[J].青年探索,2011(5).

[2]孙会海,李艳.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浅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5).

[3]曲项艳,陈康,蒲丽娜,张秋梅.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探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1(21).

[4]周围,黄华丽.论青年志愿者活动在大学生思想品德建设中的作用[J].南华大学学报,2011(8).

[5] 徐春娣.浅谈高校志愿者活动的意义及发展对策[J].学术论坛,2011(8).

[6]张秀娟.浅谈青年志愿者工作运行机制社会化[J].现代经济信息,2009(23).

[7]张新霞,李丽华.石家庄学院青年志愿者活动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2011(10).

[8][比利时]莱丝里·休斯廷克丝,[美]费米达·汉庭,[美]拉姆·克那,[美]杰夫里·布鲁德尼,[芬兰]安尼·波格达·佩西,[日]山内直人.志愿者动机之社会和文化起源——六国大学生情况调查比较[J].青年探索,2011(5).

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法学课程

会展经济是一种智力经济。素质、学历、技能兼备的综合型人才是会展经济的质量与效益的保证。高职会展专业是顺应会展经济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既体现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体现了人才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然而,会展业内人士与有关学者指出,仅靠各院校现行的会展专业课程设置不足以培养出会展业急需的会展法律方面的人才,因此,笔者拟对会展专业法学课程的设置加以探讨。

会展专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设置会展专业院校放量增长与会展人才缩量需求之间的矛盾

会展产业是近年来高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成功,为我国会展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之而来的是设置会展专业的院校也在放量增长。

自2002年首个会展专业设立始,短短几年时间,我国的众多院校纷纷涉足会展专业领域,其规模、数量及发展速度令人吃惊。2004年,进入会展专业领域的教育机构从当年的12所猛增至57所,截止到2006年,开设会展专业或方向的教育机构已达89所。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攀升。可以说,我国的会展专业教育进入空前的旺盛发展时期(见图1)。

然而,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未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三大活动的举办,所需会展专业人才的实际状况并非人们所想的那样乐观。由于此类活动国际化程度较高,办会层次高、规模大,这些因素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从业经历等方面的要求极其严格,依靠短期教育培养会展专业人才的做法缺乏科学性。目前,国内的会展从业人员虽然不下100万人,但多数都是“半路出家”的杂牌军,缺乏专业化技能与素质,与会展行业发展日渐专业化的趋势不符。因此,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的举办并非必然导致单纯的岗位需求量的增加,二者不能相提并论。

(二)会展人才综合性与会展课程模糊性之间的矛盾

会展活动的增加对开设会展专业院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了解,我国大批会展从业人员尚未接受过正规的会展专业教育,一贯采取的经验培养的模式实际上带来的是资源的浪费和对会展模式创新的阻碍,因此,构建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广义的会展人才包括会展核心人才、会展业辅人才及会展业支持型人才。会展核心人才包括会展策划与会展高级运营管理人才,他们在行业中层次最高,专业性最强;会展业辅人才包括设计、搭建、运输、器材生产销售等人才;会展业支持型人才包括高级翻译、住宿旅游接待等人才。可见,会展人才不仅应是专业型人才,同时还必须是综合型人才。

然而,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对综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一方面,会展专业教育仍处于初级摸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课程设置仍然没有统一;另一方面,根据教育部精减与严格控制学科设置的规定,会展专业教育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门类的准确划分,学科归属与门类划分一直未能得到明确界定。到目前为止,会展专业的名称有很多种表述,如会展经济与管理、会展管理与策划、国际会展、会展商务、会展广告与设计、会展旅游等。

会展专业法学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一)会展实践对法学人才的需求

在会展业职业经理高峰会上,著名会展专家薛婷婷告诫会展业界人士:在中国展览业目前尚不能完全适应国际竞争的诸多因素中,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最易被忽视的环节,保护知识产权关系到中国展览业的健康发展。会展业内人士要学习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知识产权,避免展会出现侵权违法现象。

在会展业高速发展的近几年,会展业屡屡遭遇“骗展”的冲击,不仅在一些会展业不发达的中小城市,就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这样的会展中心城市,也频频出现“大杂烩”式、“移花接木”式的“野鸡”展会,严重影响了会展业的形象。更为荒唐的是,竟然出现了受骗参展商为自己讨说法遭到组展单位人员追打的恶劣事件。

2004年,排在我国展会前10位的行业是:房产建材、生产设备、人才招聘、文化体育、新兴技术、医疗保健、纺织服装、旅游酒店、食品饮料、综合展览。据粗略统计,印刷类的展览有100多个,包装类的展览有近百个,汽车类展览有几十个,房产建材展览有几十个,缝制机械展览有40多个,在40多个广告类展会中,冠名“广告四新展”的就有15个,高尔夫在我国仅有不长的历史,也有了十几个展会。有的展会属于非常明显的骗展行为,而这类行为的“成功”恰恰是由于会展人才本身缺乏基本的法律观念。

对于愈演愈烈的“骗展”现象,笔者认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会展行业自身缺乏专业法律机制的规范,会展人才缺乏对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展览管理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以后,一些并不具备办展资质的民营和私人公司蜂拥而至,由于某些会展管理者没有掌握会展公司登记备案的相关法律制度,使得一些展会组展公司在招展能力明显不足的情况下也能顺利办展。

针对现存的“会展人才不懂法律,法律人才不懂会展”的现状,必须培养依法办展的法律观念,加强会展人才的法律知识学习,增强自觉维护法律的守法意识,减少会展活动中屡屡发生的违法现象,这是时代赋予会展专业法律人才的素质要求,也是时代对我国会展专业课程体系提出的新要求。

转贴于

(二)会展专业课程设置中法学课程的薄弱

在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增加法律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树立依法办展、依法治展的意识,这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均会有很好的帮助。然而纵观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法律课程设置偏少。

以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为例,其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计划分为2006级和2007级两份,其中对法律课程的设置有明显的区别。

2006级会展专业总课程设置为2574学时(学制为3年),其中法律基础课54学时,占2.09%,会展法学课54学时,占2.09%,二者相加仅为108学时,占总学时的4.18%,与依法办展、适应实践需求的教育思路大相径庭。

2007级会展专业总课程的设置有了较大的修改。总课程为2623学时,其中法律基础课仍是54学时(占2.06%),但是会展法学的相关课程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会展相关问题分析(讲座),36学时,其中可能会涉及部分会展法律知识,如果以18个学时计算的话,仅占总学时的0.68%。二者相加也不过72学时,仅占总学时的2.74%,甚至有可能更少。从这样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当前的会展专业教育不太重视对学生法学知识的培养,仍然没有将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笔者认为,针对会展行业的发展现状,我国的会展专业教育应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提高法律基础课的比例,增加与会展业相关的法律课程,以期培养出高层次的集管理学、会展学、法学知识于一身的会展人才和法律人才。

会展专业法学课程设置构想

(一)构建会展学与法学相结合的知识结构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磊教授指出,会展业所需的人才综合性较强,比如,会展中的项目管理属于MBA的范畴,会展作为产业属于产业经济学范畴,同时,会展作为一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手段,又必须与法学专业相得益彰。会展业在我国健康有序地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因此,要培养复合型的会展业法律人才,必须构建会展知识与法律知识完美结合的知识结构。

从会展专业的内涵和新形势下依法办展的实际需要可以看出,会展专业人才必须是具备深厚的会展学与法学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依法举办会展的意识和依法监督会展的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各院校和教育机构在培养会展专业人才时,应将与规范会展业发展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作为专业背景知识予以介绍,使学生在获得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同时,提高法律意识,树立“依法办展、依法治展”的观念。

会展专业教学既应包括会展相关基础知识,又应包括法律知识,且法律知识是其根本保障。从法学课程的设置要求看,会展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会展组织者的法律规制、展品的法律规制与会展运行的法律规制三个基本单元,构成稳固的三角型结构,体现多层次、多角度的交叉融合。会展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会在会展公司就业,在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依法设立会展公司及其他组织、展品保险规制、展会及展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及会展合同签订等等。如果到会展执法部门就业,面临的将是如何依法对会展组织者的资质进行审批、对展品的海关监管与检疫检验等问题。无论是在哪个岗位,均要求学生具有较深厚的法律知识与较强的法律素质。这不仅要求教师在授课中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全面讲授和分析,更要求有足够的课时加以保障。

(二)构建会展法学的课程体系

按照会展专业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该专业课程应包括职业基本素质模块、职业理论模块、职业技能模块,其中法学课程属于职业理论模块,又可分为基础法学、会展组织者法学、展品法学与会展运行法学四个基础学科,其结构如下。

法学基础课包括法学基本理论、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诉讼法学等。这一部分是以普法知识为主体的基础法学课程,内容多而杂,54学时明显不够,建议改为72学时,在第一学年开设,分为上、下两个学期,每学期36课时,每周2学时。

会展组织者法学课程包括会展公司的法律法规、其他会展组织者的法律法规、会展组织者资质审批的法律法规等。这一部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合格的会展组织者的资质,内容简单而重要,建议在第二学年上学期开设,共36学时,每周2学时,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模拟等手段进行讲授。

展品法学课程包括文物展品的法律法规、展品海关监管的法律法规、展品检疫检验的法律法规、展品保险的法律法规、展品质量的法律法规、展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等。会展展品是整个会展活动的载体,是会展活动成败的关键。因此,规范展品的相关法律法规是比较多的,由于这一部分主要针对会展监管组织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简单介绍,课时可以控制在36学时左右,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开设较为适宜。

会展运行法学课程包括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会展合同的法律法规、会展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会展市场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会展活动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等。会展运行环节在会展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纠纷最多,此时会展人才运用法律法规也最频繁。因此,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需要保证一定的课时量,系统地讲授各知识点,辅以各种模拟实训手段,以保证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笔者认为,这一部分最好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安排54学时,每周3学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毕业生就业后对会展法学知识的需求,在该课程体系中,尤其要加强会展公司法律、会展合同法律、展会展品知识产权法律的课程,建议应将这几门课程重点列出讲授,使之与会展专业知识面宽、就业面宽的特点对应起来,并应结合会展业的现状和实践,加大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模拟实训的比例,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并重的方式提高会展专业学生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操作技能,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会展专业法学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任国岩.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20(4).

[2]张滨,戴敏华.试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中的法学课程设置[J].医学教育,2001,(3).

第10篇

学分设置上,清华大学本科生要选修13学分,必须选择包含2门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1门艺术与审美类课程。理、工、医类在规定课组内选课;文科生要跨专业学选课。南昌大学通识课程包括两个门类:“一类通识课”相当于公共基础课中的必修课,有思想政治、外语、军体和计算机类;“二类通识课”由历史与文化类等五大门类组成。在“二类通识课”中,全校本科学生都必须至少选择每个门类中的一门课。这样,人文通识课就达到了10学分以上,很显然学分要求太高,不适合其他普通本科院校,因其总学分共80个左右。为了符合这个标准,有的学校就把原本就有的课程,如两课类、体育算作人文通识课程,并不是真正的课程改革,不符合通识教育的宗旨。吴薇在以理工科院校为蓝本的、《大学教师发展与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基于某大学的问卷调查》中,用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许多大学生对此类课程不感兴趣,这一数据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7%;而57%的大学生认为校园文化环境的缺失,只是上好一两堂课不起什么作用;52%的大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讲授反映出其对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真正的重视,这一数据直接关联到38%的大学生,他们认为学校缺少高素质的人文教师与学者,大概是影响课堂质量的重要原因。还有23%的学生认为除了专业知识传授之外,很少有教师在专业课堂中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因此一些学生不满意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低。对此,超过80%的学生认为教师转变观念和提升教育思想是首要问题,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拓展视野,同时大部分学生希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表达艺术。虽然这份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传统文化素养薄弱,但是现行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一些院校似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厌其师烦其道”的现象,可见,在高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将其作为拓展知识、提高品位、健全人格、学会做人等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本应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育人效果却并不理想。

二、传统文化课实效性差:显性课程有待规范和提高,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待发挥

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是要从立德树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培养中华民族的一代新人。如果说高校中开设的传统文化类文化素质课属于显性课程,那么专业课教学以及校园人文环境熏陶所承担的就是人文素养的隐性课程。当前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实效性差的原因可以归为两个方面。

(一)显性课程有待规范和提高

1.适用的高质量的传统文化教材缺乏———选读相当比例的原著应成为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现在,专门为传统文化等通识课编写的教材比较少,更多的是比较专门的教材,而且教材普遍存在“大而空”的问题,缺乏以问题带经典作品原文,以作品印证问题的编排方式,不能引起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的兴趣。近百年来,经典教育在正规学校中被赶出课堂,而且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反对读经,导致学生基本上都未接触过经典的原著。因此,选读相当比例的原著应成为传统文化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至少要成为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课,尤其是师范学校文科学生的必修课。同时,继续并增加义务免费读经和经典的班。

2.教法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确定学习的次序、理清理念与佐证的关系是关键。许多传统文化课由一个教师将各家各门从先秦到清代、从天文地理到易道尝试列出专题,由学生自己先做一个策划或收集资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后教师再做相应的补充与总结;或者是由多位教师分主题分别讲授,这不失为好的尝试和创新。但是,无论是教师一言堂还是学生自主作业,都要注意理念为先,把握灵魂,知识或历史的梳理更应发挥到佐证的作用。由此,一切的前导其实应从中国传统文化灵魂最深厚和基础的儒家经典选读为前导课程,对于中国人所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及思维方式有所把握和了解,再以传统文学、艺术及民俗后续各单元知识和材料等来佐证,把握好传统文化思想的脉搏,在传统与现代性的追寻中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3.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可尝试模块组合以适应不同专业素养的培养需求。因为传统文化课程涉及面太广,也没有统一的教材样板,导致“因人授课”,授课教师只挑擅长部分讲授的情况较普遍,也缺乏专家进行正规课程建设;面对文科生、理科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如何进行课程建设,经验不足。开设通识类课程的目的在于人文基本素质养成。但是由于迫于应试压力等各种原因,学生有时并不能将其溶化于骨髓并迁移到专业素养中,达到慎笃的境界,所以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可尝试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教学设计可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素养要求来设置模块,结合专业及岗位实际添加和选择相应内容,强化教育,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

(二)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专业课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能否充分通过专业教学进行文化素质的关键。

1.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自觉性差。很多教师认为,专业课教学不同于文化素质课,没必要渗透文化素质教育,而且专业学习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即使教师讲得很枯燥,学生依然能够坚持学下去,这就使某些教师对在专业课中融入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要重视扭转高校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误解。首先,建议提倡高校教师读经,呼吁各大中专院校能够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其次,编订印发一些有助于澄清误解的小册子。其三,有的教师只把传统文化当成学术研究的对象,对修身和通经致用的重视不够。

2.专业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就承担专业课教学的教师来说,多数教师过去所接受的依旧是传统的分科的单科教育,所接受的人文教育的内容相对缺乏,因此难以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其中。

3.专业课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难以量化,缺乏激励机制。由于竞争机制的引入,大学教师大都承担着相当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工作量极其繁重。教师的文化素质良莠不齐,对教师在专业课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难以提出具体的要求,因而目前尚无法建立起完善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4.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化”系统存在问题文化素质的“内化”。首先是输入和吸纳,其次是实践中外界刺激与个人体验的互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融合为素养,最后为“悟”,主体完成自身素质的建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为主体的内化提供了契机,创设了情境,因此它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是关键的环节。而目前,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提升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效性

显性课程体系要科学化,隐性课程要有机制保障,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关键,切实提升传统文化课的实效性必须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作用相结合。

(一)显性课程体系要科学化、规范化

衡量传统文化类课程在校内全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位置,设定其课程的类型和课时;选用的教材既要因材施教,又要经典;教学方式要改变“一言堂”,可以采用讲座的形式,分成几个模块或专题进行讲解,以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专长,优势互补。

(二)隐性课程逐步形成机制上的保障

一是在教师的素养方面,专业课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深刻认识到在专业教学中挖掘人文素养因子对学生成为全面成长的人才的重要性;二是要建立一个较为有效的保障与激励机制。

1.建立完善的教师文化素养考评机制。(1)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增加以传统文化为主的文化素养考试科目。(2)高校教师的岗前培训要增添文化素养方面的内容。(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督导评教要设立教师人文素养的评价点。(4)教师职称评定时设立人文素养方面的评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