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3 17:15: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磨床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有效教学 尊重 差异 适量 主体地位 反思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是电工类专业必修的专业技能课,又是中级维修电工理论与技能考核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更好地学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即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专业课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有效教学就是让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合学生,让学生从听不懂、不想学、不会学转变到能听懂、想学、会学,使课堂有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谈几点做法。
一、学生的角色变换
应用工厂中的车间管理模式。在刚开始上课前,把整个班的学生分为几个电工班组,每个班组又包含三至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两个人。学生的实训任务就是电工的工作任务,实训作品就是工作成品。教师作为车间主任,根据工厂的车间中常见的规章制度制定实训室管理规定。每次实训课,教师根据实训室的管理规定、实训完成情况、实训报告(工作日志)给出学生实训成绩。每月评选最佳班组和每个班组中的最佳个人,教师给受奖励的学生加分。这样,使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更加明确学习目的,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实现有效教学创造条件。
二、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第四版,教材中内容的编排顺序先是常用低压电器的识别、检测和安装,随后是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过低压电器的内容后,再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时,学生已将基本控制线路中包含的低压电器的知识遗忘了,我们要先帮助学生复习有关低压电器的知识后,才能学习基本控制线路,否则,学生不知所云。我在教学中以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为主线(由简单到复杂),中间穿插低压电器的内容,也就是说,在学习某一基本控制线路时,先学习该线路所包含的低压电器的内容,这样既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又使学生更好地将低压电器与基本控制线路有机地结合起来,便于对基本控制线路的理解。
三、尊重差异,教学要适量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个性差异。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量统一要求,不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个性差异,就会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消化不良”,我们再用统一的标准去考核他们,结果是无效教学。我们要为每位学生确定合适的学习量和考核标准,让每位学生体验到进步和成功,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教学效果。
四、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让学生成为知识建构过程的主体,是主动、有目的地获取信息来实现学习目标和任务,使学习进入一种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状态,使学生成为有独立意识、独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个体,成为能自觉地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我认为应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学习;以教师为主导,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在学习“低压开关”时,学完低压开关中的负荷开关、组合开关和低压断路器的识别、检测和选用后,采用角色扮演法,要求学生扮演销售员和顾客,销售和购买低压开关。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也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三种低压开关的特点和区别。在学习“低压断路器”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应用学生已有的电磁理论知识和低压电器的检测及选用常识,依次完成DZ5系列低压断路器的识别、检测、分析工作原理和选用等任务,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果良好。在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时,采用对比分析法,比较接触器联锁和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设计出按钮、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使学生对这三种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印象深刻。在学习“M7475B磨床模拟电气控制线路操作与检修”时,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先在几台M7475B磨床实验装置中设置三处故障,这时假设某生产车间里有几台M7475B磨床发生了电气故障,学生作为车间的维修电工要去完成检修任务。同时也可用竞赛的方式激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一个小组或个人先完成检修任务。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动力和成就感。
五、重视反思
叶渊教授有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上完一次课后,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这次课的每个教学环节和细节,要反问自己: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这次教学更有效的教学?例如,在“低压开关”教学中,只是口头上要求学生总结和比较负荷开关、组合开关和低压断路器的异同,教学效果一般。课下,我经过反思,认为应采用角色扮演法,学生扮演销售员和顾客,在销售和购买中,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了三种低压开关的工作特点和工作原理,对它们的异同点也印象深刻。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一门课程,每次实训结束后,我要求学生仔细查看安装后的控制线路板,思索接线过程和低压电器的动作过程。课后,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实训报告,总结自己的收获并自查不足。认真反思的学生都取得了较快的进步。
教师还要从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适量、适度,教学方法等方面继续探索和尝试有效教学。实现有效教学任重而道远,我们要踏下心来,努力追寻、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
作者简介:
关键词:设备电气控制;综合实训;专业意识
高职学生与职高、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相比,其优势应该体现在专业意识方面。专业意识是指专业人士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所具有的独到的认识和思维。在这里尤指对专业问题的解决思路及方法。
一、专业意识与专业知识、专业常识的关系
如果把专业课程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专业知识、专业常识和专业意识的话,那么,专业知识就是最基本最容易获取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是指可以仅仅通过书本学到的概念、原理等。传统教学侧重于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一旦具备专业知识,考试就可以顺利通过了。但是在真正的工作岗位上学生大多感觉无从下手,上岗还需要工厂的专业常识培训。
专业常识是指在工作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获得专业常识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口传身授,或者自己在长时间的工作中积累。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以往主要依赖于岗前培训。而具备了专业常识,才可以得到专业人士的基本认同。
专业意识指的是在遇到专业问题时,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能力适时地拿出来应用,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专业意识的获得是在专业知识和专业常识的基础上,在亲身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
显然,专业知识侧重于理论,专业常识侧重于操作,而专业意识则上升到思维、方法论的哲学阶段。另外,也不难看出,普通高校的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占优,而高职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专业常识相对占优。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我们摒弃了传统的实验、课程设计这些侧重于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教学模式,采用了综合实训的方式。综合实训的内容源于生产实际,又高于生产实际,引领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具体而完整的工程项目,使学生不但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技能,而且逐渐建立了专业意识,尤其抓住了解决同类问题的根本思路。
二、设备电气实训中专业意识培养的方法
1.实训的准备
(1)项目的准备。项目应是一个本职业技术领域电气控制方面典型的工作任务,具备完整工作过程,既要有实用性又要兼顾先进性和创新性;项目不仅应涉及各类相关知识和技能,更主要的是能够凸显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根本方法,思路清晰,便于初学者理解和记忆。
(2)教师的准备。对项目内容及教学方法有具体而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提前了解即将参与实训的学生的情况,根据其知识能力水平对实训内容和方法进行微调。
(3)学生的准备。提前领取项目文件及相关资料,初步了解实训的目的和内容及难度,做好知识和心理的准备。
2.实训的内容及时间安排
实训内容采用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常规电气控制产品与系统。例如工厂生产车间供配电电气控制、车床的电气控制、磨床的电气控制等,这里以车床的电气控制系统为例。实训为时一周。学生每5-7人为一组,分组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资料收集。引导学生围绕本实训项目,收集各类车床电气控制系统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加工。
(2)决策。提出几种初步的项目设计方案,通过团队的集体研讨、决策选定本团队车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3)计划。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讨论形成完成本项目设计与制造生产的进程安排计划,落实团队内部分工合作。
(4)实施。学生按照所编制的生产工艺规程与图纸资料,分工合作,在实验台上进行现场施工。
(5)检查。通过检测检验与试运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完善产品性能,使之达到设计与生产工艺的要求。
(6)评估。每位学生总结自己的工作,评估本项目最终产品的得失与经验。除此之外,还要评价其他组其他同学的工作及结果,甚至还要当面评价老师。
3.实训教学方法
(1)突出学生主体,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如果把实训看作一场以假乱真的戏,那么学生就是主角,而老师则是导演。
(2)模拟职场环境,培养学生实际工作经验。综合实训的过程要按照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改变教学方式。教师身兼双职,既要做“师傅”,传授技能,又要做老师,在真正必要时及时出现,从思路上指点迷津。
(3)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发展。在遵循项目课程实施要领与规范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的项目开发并培养其项目组织管理能力;能力与学习水平较弱的学生多加具体指导,使其能尽快掌握技术要点进入角色。
4.实训的评价与总结
(1)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参加综合实训项目学习的成绩等第由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部分相结合给出,这样兼顾了过程与结果的考核;项目验收过程和学生上交的作业文件尽量符合真正的职场要求及国标要求;实训最终成绩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和老师评价,在实训结束前当面给出。
(2)对老师的评价。学生对老师的专业水平,态度,方法提出当面评价;督导组和其他教师不定期观摩、打分。
三、设备电气控制综合实训的结果
1.学生的收获
(1)抽象的专业意识在项目中具体地反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一条红线,使相关知识技能贯穿其中。较之传统的课程设计和专业体系更加清晰完整,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更加深化的专业理念。
(2)学生逐步了解了接受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培养了团队合作等职业素养。
2.教师的收获
(1)全新的教学方式对教师是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的综合挑战。
(2)与学生交流互动获取学生的各种信息,为以后的教学改革、竞赛、培训等积累了丰富的资源。
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建立理论教学体系,以专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实训基地为基础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线并行,既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又通过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实践教学以生产项目为载体,以生产实际为主线编排教学内容。
我们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性质的专业课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实践"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双向同步教学法"教学模式,努力贯彻"按需施教,学用一体"的原则,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的新路子,不断研究和尝试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 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1.1 启发式教学
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我们把它归纳为由浅入深式启发、思考性启发、实践性启发、总结式启发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举出浅显的例子启发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采用提问的方式巧妙地引入新课;在课内实训中,由实际现象启发学生去理解课堂教学中的理论问题;而课堂小结、阶段总结总能启发学生进行温故知新的回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融合式教学
融合式教学是融"理论、演示、练习、反馈"于一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果。比如《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就是在实验教学中,运用仿真软件,让学生编程并运行,观察内部RAM的内容变化以及内部寄存器的内容变化,将理论运用于实际中;在视频展台,展示老师在演示实验中的运行效果,以演示来直观地反映教学内容;在实训教学中,运用单片机仿真器和接口目标板,仿真运行接口程序,通过练习掌握学习的难点,加深对硬件的了解和学会简单的编程。
1.3 行为导向式教学
行为导向式教学就是通过规范的实训,培养学生的某一方面专业技能。比如《设备电气控制与维修》课程中,由专业教师自行研制的40台实训柜,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创造了规范、仿真的教学环境。教学实施过程中,既有理论教学、随堂实践教学,还有专用实践训练周。其中,随堂实践教学方法灵活、课时充足,实践技能训练按照"简单-复杂-综合"的顺序进行。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达到了1:1,理论与实践得到了充分的结合,学生在该项知识技能方面基本可以实现零距离就业,用人单位对该课程的教学表示满意。
1.4 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就是通过举一反三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演绎能力。
利用教学电梯进行案例教学,为提高学生对PLC技术的应用能力,专门编制了3层3站简易教学电梯的实训课题,结合电梯生产厂家的实际生产图纸,培养学生对PLC课题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对照教学电梯,学生很容易了解电梯的控制原理,明白控制要求,能够按要求编制控制电路梯形图,提高了学生学习PLC的兴趣和系统调试能力。
运用机床电气排障柜进行案例式教学,为了使学生能在模拟的实践环境中练习机床电气控制线路中常见故障的排除,以实际机床控制线路为例,进行故障排除的分析和练习。例如,采用M7120平面磨床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以及照明电路和信号电路、C650-2车床电气原理图等实际控制电路进行分析,并在实训柜上进行配线,实现相应控制,使学生能结合实际直观地进行演练。
在工厂供电课程中的案例教学,在介绍完基本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和计算知识以后,我们以我校新实训楼供配电系统为实例,借用学校档案室的图纸,让同学了解实训楼的供配电系统组成,相关设备,如:变压器、母线等的选型办法,供电线路等。并结合对工厂配电站现场的参观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2 充分开发多种教学手段
(1)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电力电子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和《单片机技术》的部分内容的教学。
(2)在《工厂供电》课程中采用投影仪进行实物教学,以直观形象地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工厂供电》课程中讲解发电内容时,放映录像片,让学生了解从发电到用电的整个过程,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对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课堂教学、课内实验、课外实训、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3 结束语
关键词:维修电工;项目教学法;实训教学;课程结构;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2-0006-05
为了适应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逐渐取代了以往的实验和认知课程。在“维修电工综合实训”课程改革探索和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整合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实践,按等级分模块地开展教学活动过程。在教学内容上,力求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题安排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和技能养成规律,一个项目即为一项职业能力,项目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要求,突出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的特点;职业技能教育依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力求培养出基本功好、灵活运用能力强的学生,使他们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知识,在为今后学习设备的装配、修理等技能打下扎实而又牢靠的基础,同时有助于学生通过技能鉴定考核,真正掌握本职业的实用技术与操作技能。
一、“维修电工综合实训”课程结构
项目教学法也称为“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是对一个完整项目共同实施的工作。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制定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适时安排教学计划,制定和设计项目合同,组织学生以小组工作的方式加以实施。其关键是如何有效调动被教育者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教学法”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将《维修电工综合实训》课程共分为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了若干项目,经过对项目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的分析,又将每个项目分解为若干任务,再将任务细化为各个知识点,具体内容为:
模块一:电子技术,包含的课题有:安装与调试RC阻容放大电路、RC桥式振荡电路、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晶闸管调光电路、晶闸管延时电路、晶体管稳压电路、78/79系列正负稳压电源电路、可调式正负稳压电源电路、OTL功率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共10个课题。
模块二:电气控制技术,包含的课题有:认识低压电器、液压控制机床滑台运动及机床滑台工作电气控制电路、双速电动机自动控制线路、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重联锁正反转起动能耗制动控制线路、通电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Y–Δ起动的控制线路、断电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Y–Δ起动的控制线路、三相异步电动机减压起动反接制动控制线路、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的控制线路、延边三角形减压起动的控制线路、带桥式整流的正反转能耗制动的控制线路、绕线式交流异步电动机自动起动控制线路共11个课题。
模块三:机床线路排故,包含的课题有:M7130平面磨床、Z3040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线路故障分析与排除共2个课题。
模块四:三菱FX2N系列PLC的应用,包含的课题有:认识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软件的使用、PLC的基本指令、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Y-启动主电路控制、4/2极双速电动机控制电路、水塔水位自动控制电路、装卸料小车的自动控制电路、传输带电机的控制系统、彩灯闪烁控制电路、智力竞抢答装置电路、加热炉自动上料控制电路、钻孔动力头控制电路、PLC控制仓库门自动开闭控制电路共13个课题。
以电子技术模块中的“晶闸管调光电路”项目为例,具体分析“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实施过程。“晶闸管调光电路”项目的任务分解及细化知识点教学要求如表1。
二、《维修电工综合实训》的考核评价
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工作态度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维修电工综合实训》课程在考核评价方面采用“成果评价+自我评价+小组间互相评价+工作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比例为6∶1∶1∶2。表2为项目成果评价表,表3为小组工作综合评价表,表4为学生任务训练总结报告。
在“维修电工综合实训”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使课题组教师对“项目教学法”的内容、理念、方法、评价都有了进一步认识,对如何选择与确定项目、如何制定项目活动计划、如何开展实施项目活动等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此外,不仅使学校的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l]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杜吉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何小刚.职业教育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4]赵海永.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职业,2011,3(中).
[5]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东部地区10个职教集团与滇西10个州市开展合作
2012年12月3日,教育部在云南省普洱市召开了东部10个职业教育集团与滇西10州市战略合作座谈会。
今年上半年,在教育部协调下,10个东部职业教育集团与滇西10所职业学校签署了对口合作协议,半年来,双方在师资培训、专业建设、合作办学、共建实训基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为更好地促进对口合作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拓展,决定将对口合作由学校层面扩大到州市层面,合作内容提升到协助滇西10州市制定发展规划,联合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共同促进特色产业发展,联合培养培训师资,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等六大领域。
关键词:模具教学;培养思路;可行性方案
一、前言
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工艺装备,应用于现代生产的各个行业,而模具制造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各类工业产品在现代模具的高速复制过程中,已达到了超大、超薄、超精、超复杂的水平。中国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模具设计人才奇缺是严重制约我国模具行业高速发展的瓶颈。
对具备综合知识、全面技能的模具人才的培养,是摆在当今各大专院校面前的重大课题。目前模具专业已表现出难教、难学、难懂的状况,分析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各大专院校及中职、中技学校,在没有充分了解当今模具技术状态的情况下,盲目开设此专业。
2、由于模具技术的不断改进,目前绝大多数模具专业教材脱离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技术现状,各种教材相互摘抄,它给学习者带来的只是陈旧的设计与制造理念。
3、许多院校,由于机制原因,师资没有机会去企业接受现代模具的新技术和新概念,只是机械专业的一般教师,他们没有见过模具从产品分析到设计制作的全部过程,对模具的了解只停留在书本上,根本无法将现代技术转化成教学资源。
综合以上所述,制定出一套适合于现代化模具设计与模具制造技术的教学方案,将决定我们培养出什么样的模具专业的学生。
下面提出培养真正的中技与高技模具人才的思路。
二、知识结构
(一)文化基础教育。培养学生自修及适应社会基本能力(以第一学年为主),我们培养中技和高技模具人才,应定为在模具企业的预备人才。
1、基本的文化素质教育、逻辑思维能力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吃苦耐劳教育,使他们先具备良好的人品,这是他们将来要进入企业的第一要素,也是对人生发展最主要的因素;2、英语,包括专业英语、计算机英语;3、体育;4、美术(以素描及造型为主,为产品设计打基础);5、计算机。
(二)基础理论。首先普通模具概论并通过实验室各类模具的基本讲解,从感性上认识各类模具及模具的生产过程,对模具的产品,设计制造成型的过程了解,并导向出学习各类课程的必须性。可设置如下课程:
1、模具概论,模具结构;2、模具设计与制造基本数学;3、机械制图;4、材料与热处理;5、金属切削;6、公差配合与测量;7、机械常识;8、机械制造工艺。
(三)基本技能(制造方向),以实训为主。
1、理论部分
①模具基本结构:掌握一般模具(五金模具和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②模具制图与识图:看懂模具结构图、零件图、产品图及技术规范;③电脑绘图:CAD绘工程图;④模具制造工艺学:各类加工工艺。
2、模具钳工实训部分:
①掌握修配与装配模具零件、开入水口、飞模、开排气槽、配凸凹冲模、配压边圈、配侧刃、装送料机构等。②加工电极及圆形模具配件,如冲头、压料板、退料板、模柄、冲套等。③学会开框、配行位、开斜导柱孔、开水口、开唧咀孔、配锁紧块、开水道、配顶针及顶针板等。④磨平面、内曲面、外曲面及零件的热处理。⑤线切割:YH、AUTOP加工软件、机床操作、掌握线割间隙及装夹校正、穿丝、紧丝等。⑥电火花:掌握放电参数的运用,学会看放电加工图,学会校铜公、装夹及设置加工工序等。⑦CNC加工:对各类型腔、型芯、凹凸模的CNC数控加工工艺规范。⑧制模综合实训:按工程图装配所有的零件、试模、修模、调试后出产品。
三、实验室配置
模具教学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一门学科,它必须按照先有感知再有认知的教学规律采取形象化教学法才能轻松完成教学。实验室配置方案分为:
1、原料展示柜:通过各种原料的展示,有形的反映各种材料的性能和特点。
2、产品展示柜:各类塑件和五金件,可让老师针对实物讲解产品与模具的关系。
3、耐高温彩色透明模具展示柜:用于课堂理论教学讲解,并配有相应的课件及动画,还可以在成型机上进行演示,并加工出产品,生动、活泼,学生易理解。
4、铝合金拆装模具展示柜:学生进行装配练习的专用模具,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并配有挂图,供学生按图装配。
5、微型成型设备:可在课堂上直接使用,可以快速装上各类模具进行成型演示,可看清楚进胶和成型的全部过程。
6、工厂旧模具展示:工厂旧模经修复后价格较便宜,特别适合教学,因为它经过多次修改后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这些修造之处正是我们对模具分析的实际依据,将大大启发学生的思考。
四、实训车间配置 (按80人2个班配置)
1、车间应有300至500平米左右。
2、钳工区:40工位,4台台钻,并用作模具装配。
3、铣工区:普通铣床是模具加工最重要的设备,模具的70%的工作量是在该设备上完成的。该设备配有数显机构,对模具制造工艺有飞跃的改进,并保证加工精度配置数量应在4台左右。
4、车工区:普通车床,用量较少,可少配置,2台即可。
5、磨工区:配置2台手动磨床(也可用于钳工磨料),该机床也是模具专用机床,再配置砂轮修整器,可完成模具多方面加工。
6、电加工区:线切割机、火花成型机,分别为各类模具进行凸凹模及型腔的加工。配置1至2台为宜。
7、数控加工区:配置数铣1至2台,数车1至2台,以供型芯和型腔的CNC加工。
8、工刀具及机床附件有完整的清单。
以上是实训车间的基本配置
五、CAD/CAM实训室
1、电脑配置40台;2、多媒体教学设施1套;3、光盘、教材、动画、挂图等配置。
六、师资培训
1、包含专业知识培训和教学流程培训。
2、培训内容包括:产品分析模具设计UG、Pro/E软件应用工艺制造实际动手制造一套模具普加工CNC加工电加工模具零件制造模具组装试模修模改模出产品参观大型模具企业模具成本预算企业管理综合总结1套自制模具及产品成果。
七、结束语
目前模具专业在全国作为热门专业,已形成遍地开花,但要教得好,还需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形成校企结合,尽快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转换成教学资源,采用形象教学法、复式教学法,横向交流教学法,尽快为我国模具工业培养出货真价实的预备人才。我们虽然不能培养出有高超技能的、企业拿来就用的人才,但我们完全可以培养出有素养、有职业道德、能在现有的技能平台上快速发展的优秀人才,并为完善模具专业教学而做出一份努力!(作者单位:常州冶金技师学院机电工程系)
参考文献:
[1]《模具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杜文宁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关键词】数控专业英语 英语原版资料 专业技能
一、前言
目前数控机床在我国制造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数控技术飞速发展,而大量数控技术的说明书等资料很多都是英文的,所以很多企业需要熟悉本专业又熟知英语的符合型人才,为适应市场需求,专业英语成为高职院校的必修课,我所担任的数控专业英语是我院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现结合实际工作总结一下数控技术专业数控英语的教与学。
二、高职数控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一)学生方面。
本学期我担任的10级数控技术两个班的专业英语课程,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上课听不懂,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所以学习兴趣差,不能集中注意力,往往被动听课,接受知识零散,未能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学习效果较差。
(二)教师方面。
数控专业英语的特点是有大量的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而英语专业的教师理解数控专业知识较费力,往往课堂变成了讲解单词,翻译句子,与专业知识脱节的教学,所以我院的专业英语大部分有专业教师上课,而专业教师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又不娴熟,导致课堂汉语讲解过多。
(三)教学方法方面。
由以上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原因,在教学中往往采用的是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即学习新单词,翻译课文,课后练习,作业讲解的步骤,使课堂教学比较平淡,加上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使本课程的教学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为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各专业、各课程都在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改革,制定新的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现结合实际工作总结数控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措施。
三、数控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几条措施
(一)选择实用性教材。
我们选用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黄星老师等主编的数控专业英语高职高专教材,该教材紧密结合数控专业的基础知识,控制面板等内容实用性较好,每个单元都是由专业阅读、了解控制面板、模拟套写、交际会话、开拓眼界等五部分组成,既密切联系实际掌握专业知识,又加入了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与他人简单交流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数控专业英语教材中是用英语讲授数控技术专业知识,有些知识比较枯燥,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把枯燥的内容用其他形式表达出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讲机床的种类及结构时,有车床lathe 、铣床milling machine、刨床planer、磨床grinder等把各机床的图片投影出来,加上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一定比一味的死记硬背效果好。
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英文视频资料给学生放,例如讲第一单元数控技术简介之前,给学生放一段介绍数控技术发展的英文视频资料,既锻炼学生的听力,又引用视觉刺激,提高其注意力。
(三)采用现场教学。
常用的数控系统的控制系统大多是英文的,机床控制面板上也是英文表达,在讲解机床控制面板等内容时若采用现场教学,把学生带到实训车间,有具体实物参照,不仅使学生很快掌握所学知识,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
(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数控专业英语的课文内容主要是介绍数控专业知识的,内容较枯燥,长时间听课学生的注意力会下降,所以要增加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高,可以安排每次课准备一个英文笑话,课间或一堂课抽出10分钟放流行英文歌曲,既放松了身心,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锻炼听力,长期坚持相信一个学期会有很大的收获。
(五)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
数控专业课教师讲授专业英语,虽具备了足够的专业知识技能,但其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需进一步提高,所以作为任课教师要坚持每天学习英语,有机会可以参加英语培训机构的培训强化听说能力,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四、结束语
关键词:能力本位 行动导向 教学方法 课程考核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132-02
1 课程开发思路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面向的工作岗位是机电设备电控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与检修。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以锻炼学生的技术能力和职业能力为目的,采用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着重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普通加工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为载体,选取常用的机床来设计学习情境,并将每个学习情境分解为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设计步骤。
1.1 企业岗位调研
在课程设计之初,深入企业广泛调研,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由学生反馈的岗位描述等内容。最终通过归纳整理确定课程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有维修电工、设备管理员等。
1.2 职业能力分析
对课程面向的工作岗位、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能力分析,同时兼顾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中、高级维修电工职业标准中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归纳总结了本课程的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
1.3 确定教学目标
由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1.4 设计学习情境
机床是机械制造行业中各类机械设备最典型的代表,并广泛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课程以普通加工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为载体,选取典型的钻床、车床、铣床和磨床设计学习情境。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能力,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不单纯局限于普通加工机床,也适用于其他机电设备,具有普遍适用性。
1.5 开发工作任务
以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设计理念,将每个学习情境又分解成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
1.6 教学方法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法、项目教学法,通过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 教学内容设计
“行动导向”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
本课程从应用的角度出发,依据由简到难的原则,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设立教学项目,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自立学习完成工作任务或项目,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职业能力。课程组选择了贴近工厂实际的九个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以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课程工作任务如图2所示。
3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内容组织与实施
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培养学生企业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安装、调试、维修等技能, 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而进行设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创设了真实氛围的工作环境,开展了一体化教学,将教室与实训室合二为一,形成仿真的工作场所,使教学过程变为生产过程,学习任务变为工作任务,使学生通过学习亲身体验工作。在课时安排上,4节课连上,相当于半个工作日。
首先在综合实训车间,老师讲解车床的工作过程,学生仔细观察。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相当于企业组织生产,选出小组长,各个成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使学生在完整的生产过程中,得到组织、协调、沟通等职业能力的锻炼。
然后老师下达工作任务,由学生自己设计车床的电气控制线路。学生收到任务书后,每个小组都要经过自主学习、讨论,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
各个小组代表阐述自己的设计方案,由老师和同学共同点评,指出优缺点,各个小组根据点评修整自己的方案。
制定完工作计划后,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设计方案,提交材料及工具申请,获得准许后领取所报材料及工具,开始进行线路的安装。连接完毕后,通电进行调试、故障诊断,从而学习电气设备的安装生产,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学生调试完毕后,由教师进行项目验收,相当于企业的产品质量检查。
在教学做一体的课程实施中,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也锻炼了学生热爱劳动、团队协作的能力,最终实现了从知识能力到素质能力的提升。
4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组成。过程性考核包括学习过程表现和工作表现,包括实践操作中的安全意识、团队协作、项目完成质量、正确使用元器件及工具等。
终结性考核包含理论知识(20%)+电气线路配盘(30%)+电气系统故障分析与检修(30%)+面试考核(20%)。通过多方面的考试形式,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质量意识等。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学科或专业知识,而是形成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或职业技能,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核心。通过能力本位的课程开发,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的组织与实施,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自我学习、自我认识能力、和责任心。
参考文献
[1] 黄日强,许惠清.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特征[J].外国教育研究,2000(5):56-58.
[2] NCVER.Skilling Australian-new Directions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2005.
关键词:项目教学;功能模块;师资队伍;设备建设;评价体系;培养途径
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盐城技师学院作为全国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成员单位,2008年起与10所技工院校共同开发了《电气维修专业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目前该课程体系已通过专家论证由国家人力资源部颁布实施。
我院作为该课程体系的开发牵头单位,为提高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的开发质量,保证职业功能模块课程教学顺利实施,我们边开发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2009年春季学期在06级(三年级)4个技师班(119人)开始施行电气维修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教学。一年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笔者认为要保证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有效运行,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实施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必须建立一支高质量的“一体化”师资队伍
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构建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符合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自身规律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掌握本专业扎实理论知识,又要掌握本专业娴熟的操作技能,还要有较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和实际教学经验。为了培养适应这一教学体系的教师队伍,我院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建立一体化教师奖励制度。鼓励教师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学历提高和技能提升,每年开展一次一体化教师考核评聘,对符合条件被评聘为一体化教师的人员按月发放一体化教师津贴,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方面向一体化教师倾斜;二是开展教师一体化教学竞赛。让竞赛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在全院开设一体化示范课,通过教学竞赛和示范教学提高全体教师的一体化教学水平;三是实施“青蓝结对”活动。让有丰富一体化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与青年教师一对一结对,通过以师带徒的形式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四是积极参加部、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组织的师资培训。有重点地选派教师到培训机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学习深造;五是建立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凡新进教师必须到企业实习锻炼一年,同时每年利用暑假和定岗实习期间有计划地安排教师下企业锻炼。此外我院还从企业引进了一批有较强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从高校引进一批硕士研究生充实到教师队伍。通过以上措施我院已初步建立起一支满足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
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教学项目多,共有10个模块55个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都不相同,教师不可能对每个教学模块的每一个教学项目都很精通,必须进行教学项目合理分工,我院采取的方法是将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中的教学项目按岗位能力方向分配给各个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实行学生交替轮换,教师相对固定。要求教师必须胜任各自承担的教学项目,这样教师就能做到学有方向、教有重点。例如“典型工业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模块中有14个教学项目,我们将传统的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安装、调试与维护项目分配给一位教师,将电梯、恒压供水控制、自动化立体仓库等现代控制技术项目分配给另一位教师,实现了教师的优化配置。
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以行动为导向,即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形成操作技能,这一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例如教学项目“单片机控制的直流脉宽调速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项目任务,自主完成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等各环节工作,最终完成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设计、元件采购、电路安装与调试任务。但就目前技师学院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实际能力,完全实现自主学习,完成上述工作非常困难。因为他们长期接受被动式学习,在新的教学体系实施中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做中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引导、合理组织、科学管理。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把握实际生产的各个环节,解决实际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此2009年暑期专门安排试点班的专业教师深入校企合作企业,让他们在一线生产岗位、班组长管理岗位充分锻炼,培养他们的生产实践能力和组织与管理能力。
二、实施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设备设施
职业功能模块课程教学体系提出“课程结构模块化、教学手段一体化、组织教学的项目化”的新思路。要实现教学手段的一体化、组织教学的项目化,就必须具有先进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设备条件。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中大部分教学项目是从典型工作任务中转化来的,因此对教学设备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设备设施,职业功能模块教学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
为了满足职业功能模块教学的需要,我院加大了教学设备设施的投入:一是与广东三向教学设备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机电一体化单片机实训装置,该装置可以满足“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课程项目的一体化教学;二是组织骨干教师,自主开发了PLC、变频器、触摸屏网络实训台及配套仿真设备,新建电梯控制实训室、恒压供水实训室等,基本满足了“典型工业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模块教学需求;三是改造了液压与气动实训室、直流调速实训室、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添置了液压压力机、平面磨床、注塑机、机械手实物以及MPS柔性生产线,满足了“常用机电设备液压与气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直流调速系统的调试与维护”、“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与维护”等课程项目的教学需求;四是新建了数控机床维修室、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室,满足了“数控车床电气维修”、“机床电气系统改造”等课程项目的教学需求;五是为每个实训室配备了现代化的音视频教学设备,主要包括投影机、展示台、摄像机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可以进行操作过程的视频展示,实现网络教学。目前,我院的教学设备条件能够满足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的教学需要,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完善。
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形成文明的工作习惯,与企业实现有效对接,我院将每个实训场所尽可能按企业生产实际进行布置,引入现代企业6S定置管理等企业管理规范,按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实施教学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实施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必须建构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职业功能模块课程教学实施的过程是非确定的、非固定的行为过程,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节中,其学习活动是不同的,传统的考试评价不适应职业功能模块课程教学体系,必须建构一个完善的、多元的学生过程评价体系。
职业功能模块课程评价体系分为教学任务评价、教学项目评价和模块课程评价。教学任务评价和教学项目评价又分为小组评价、学校(企业)评价。通过评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任务评价以学生形成的职业能力为依据,注重对任务实施过程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收集信息的质量、计划的可行性、完成任务的质量、操作的技能水平、工作的态度、发现和处理问题的及时性、小组统筹与合作能力等,涉及到态度、方法、知识、技能、合作、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教学项目由各个教学任务组成,教学项目评价建立在教学任务评价的基础上,着重评价学生在完成教学项目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完成的教学项目应以企业评价为主。如教学项目评价不及格,应安排时间重修该项目,重修成绩以60分计入。各个教学项目的评价结果乘以其考核权重累加后即为该课程模块的成绩,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四、实施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必须开辟校企合作的培养途径
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植根于企业,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实施教学必须走校企合作的道路。一是职业功能模块课程的教学任务是由企业的岗位工作任务转换过来的,只有结合企业实际,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二是由于学校或多或少地受到设备条件制约,综合实践性较强的教学项目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通过校企合作来完成;三是职业教育必须实现按需办学,满足企业的需要是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捷径。
在校企合作方面我院推行“随走制”,让课堂进车间。针对企业急需用人的实际,在学校完成主要课程模块教学后,选择条件较好的企业,大胆探索了“随走制”,让课堂衔接车间,实施半工半读,工学交替。一方面,教学任务“随着企业走”,教学计划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教学任务直接联系岗位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两者紧密结合过程中完成必修的教学项目。另一方面,任课教师“随着学生走”。实施现场教学和指导,组织学生管理,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让企业参与学生评价。目前我院电气维修专业已与盐城机床厂,盐城长虹涂装等企业紧密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机床电气维修”、“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改造”等教学项目得到进一步充实和提高。校企合作为加快学生技师成长拓展了空间,创造了条件。
五、实施职业功能模块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1.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虽开发于2008年,但由于电气控制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工艺日新月异,一些设备的控制技术已经发生较大改变,例如“电梯控制技术”教学项目中电梯2008年采用PLC、变频器控制,但现在大都已采用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因此建议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前技术发展情况及趋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充实“四新”知识,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电气技术的发展。
2.过程考核评价体系能全面反应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评价内容比较多,需要通过观察取证的考核点也比较多,评价的操作难度较大,量化指标难以确定,因此还要进一步探索与寻求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3.教学项目中任务设置不尽合理。经过实践教学发现,部分教学项目的任务分解不合理,存在个别任务内容过大、知识和技能容量多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设置。
论文摘要:技工学校培养一名合格的维修电工,实习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老师对学生要有爱心、信心和耐心。在实习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教学计划是完成实习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是一名技工学校电工实习指导教师,多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高级维修电工。看着他们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欣慰。多年的实习教学使我感触至深,实习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而技能的形成是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反复练习实现的。针对技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几点经验和体会。
1 培养学习兴趣
近几年来技工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对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学生对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学得不扎实。电工是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对电有一种害怕心理,不敢轻易动手,对学生来说,如果对电没有兴趣,就会直接影响实习训练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方能达到最佳效果。做为一名电工实习指导老师,设法让学生对电工实习产生兴趣,是搞好技能训练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
以实例激起兴趣。例如,讲电的应用时,突出电在家庭电气化及电化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使我们的教学贴近生活。通过讲解,使学生产生好奇心。
将训练内容与实际应用相联系。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往往对简单重复的操作不感兴趣。我们可以在实习课中针对具体课题,列举家庭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电路故障现象,并说明故障原因和维修要点,这样把训练内容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譬如在进行导线连接的基本功训练时,许多同学认为把导线接来接去,没什么意思,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列举家庭中灯泡有时忽明忽暗等故障现象。通过这些事例的分析,同学们体会到学习乐趣,学习劲头就更足了。
通过竞赛培养兴趣。我们可以组织个人之间,小组之间的竞赛。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这一活动,也促进了理论课的学习,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效果。
2 对学生要有爱心、信心和耐心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多年的实习教学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的爱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老师慈母般的爱还可以激励和感化他们,使他们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在快乐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就这样在实习过程中每两天安装一个控制线路,并且要求时间和质量,用考试的标准要求他们,最后为每一位学生通电实验线路板是否正确并做出讲评,公平的打出分数,我能看出来他们都很在乎每一次成绩,每个智嫩的脸上都挂着成功的喜悦。记得去年有几个基础较差的学生主动找我谈心说:老师我每天都觉得很开心,都会学到知识,都会看到老师的笑容和充满希望的目光,我们这些差生也得到了老师的宠爱,这是我以前从没有过的感受。学生的心理话使我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老师要有信心。信心是成功的资本,我经常告戒自己“没有不合格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克服对后进生的偏见。“朽木”可雕,对后进生要寄予希望,坚信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为此,教师要从增强自信心出发,做到“避其所短,扬其所长”,抓住时机,给予机会,激发其上进心。
教师要有耐心。以高度的热情,坚持不懈地为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每一个课题,手把手的传授技艺。我还经常告戒他们这样一句话“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在我们的严格要求下,学生们实习完毕,在参加省级技能鉴定的考试中,合格率都能达到95 %以上。
3 合理的教学方法
实习与讲授相结合。在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及故障排除的实习中,学生对线路的构成及功能原理很难理解。实际上控制电路的主要电器是各类接触器,继电器、开关等,了解这些电器的结构,掌握各部分的功能是学生正确使用和操作的前提。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利用实物讲清原理。如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图,我们在原理讲解过程中,反复模拟接触器线圈得电与失电,引导学生观察触头的动作情况,从而控制电路接通和切断,再通过实物示教板观察电动机正反转情况,把自锁和联锁的概念加以区别,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深的印象。这样把技能教学自然地渗透于理论教学之中,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然后为每位学生配好实习器材,让学生进行集中强化训练,在实习操作中狠抓基本功的训练,定时定量进行考核,使学生逐步掌握操作技巧。
操作与纸上练习相结合。对一些元器件较多、线路安装复杂的电路我们可以采用“纸上练兵”的方法。所谓“纸上练兵”是指学生在理解电路原理和掌握电路接法的基础上,在作业纸上练习布线的做法。通过这种练习,学生对理论知识进一步消化和理解,逐步熟悉其原理,对安装工艺做到心中有数。
专题操作练习和创造性练习相结合。专题操作练习是把一个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课题进行实习,这样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创造性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也是培养学生适应各种生产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在进行M 7130平面磨床电气线路故障排除训练时,要求学生首先要熟悉机床电气原理图,分析各控制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各元件的动作程序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根据故障现象,确定故障可能发生的区域范围,最后找出故障点。通过专题训练,学生在排除故障时,基本上都能准确、快捷地完成任务。
4 合理的教学计划
论文摘要:通过对河南工业大学机械类学生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反映了学校在该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与特色,为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
论文关键词: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基地建设;师资队伍;质量保障体系
面向2l世纪的机械类专业人才,不但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较强的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从人才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平时书本知识学的多,较系统。但是,接触工程实际少,学生不善于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工程实际中;课程中的实验教学零散,彼此孤立,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难以形成解决工程问题的完整印象。从培养者角度来看,教师自身的工程素质亟待提高。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教师队伍也在大幅度膨胀,年轻教师学历高,但往往实践经验少;教师忙于繁重的教学工作,与企业的联系少,真正从事工程设计研究的也少。从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培养条件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后,学生的生产实习面临很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生产实习更为重要,企业对人才的实践经验更为看重;另一方面,企业对学生的生产实习的态度较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消极了很多,主要原因是担心影响生产和怕出现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设计的能力,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我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定位,即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构建了由通识教育课程占32.9%、学科平台课程占28.6%、专业平台课程占13.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占25.3%组成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石,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河南工业大学机械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上一直坚持重基础、强实践的观念,课程体系能够保证英语、计算机类、实践环节四年不断线;确保通识类课程学时和质量;专业类课程形成有机的课程群;将基础实验串联起来,独立设课;课程设计循序渐进;社会实践扎实有效,丰富多彩;毕业设计真题真做,过程管理规范、严格。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收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一)理论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课程包含:思想政治类、体育、数学、物理、英语类、计算机类、人文素质类、集中实践类。学科平台课程:机械工程导论、机械制图、工程数学、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材料成型工艺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等。
专业平台课程按照专业方向设定,大三进行专业分流,即现代制造工程方向、机械电子工程方向。强调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将计算机知识与专业培育相结合,形成新型机械工程专业人才所必须的工程信息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如开设计算机仿真、CAD原理与应用技术、数据库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产品造型设计、机电一体化实验技术、电子商务技术、技术经济学等,以增加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二)实践课程设置
1、实验课
(1)独立开设专业基础实验课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含17个实验)是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所有实验都在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进行。本实验课与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等课程的理论教学相衔接。
(2) 课内实验
其它专业课程所含的实验主要有:液压与气动、控制与机电测试、材料及热处理、微机原理及应用、PLC应用、数控技术等。这些实验专业性较强,是机电设计制造必要的知识,这类实验主要在加强应用性上做文章,推出了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
(3)开放型实验
开放型实验拉近了学生与专家教授的距离,拓宽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应用水平,增加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自开设以来,参与的学生大量增加,也为学校参加诸如机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提供了人员和平台保证,取得了骄人成绩,连续取得全国机械设计大赛“二等奖”,河南省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各类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它们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学生理论初步联系实际的桥梁。因此,精心设计和安排这一环节对培养学生的意义重大。这些环节应该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随着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不断锻炼和提高。
(1)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一般安排在该课程结束后开始,常放在学期末或刚开学时集中进行,按顺序从机械测绘与计算机绘图、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造综合设计、机电系统综合设计等逐步展开。经过系统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使理论与实践得到了初步的联系。
(2)各类实习、实训
实习、实训是高校工科学生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能够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了解本行业传统技术、先进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增强劳动观念和职业素养,巩固所学知识,获得本专业初步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金工实习是机械类学生的第一个必经的环节,重点训练学生机械加工及工艺实践方面的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各类常用机床的操作与使用,钳工与焊接等工种的操作等,初步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概念。一般放在大二开学时进行,为陆续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基础。
数控技术实训紧连金工实习安排,让学生亲自操作数控机床通过模拟加工和实际加工演示,为数控技术课程和实验提供了必要的操作技能准备和感性认识。
生产实习在大三下(第六学期末)安排,在校外国家认可的专业实习基地进行,我校机械类学生一直与河南洛阳一拖集团、湖北十堰东风汽车公司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生产实习以亲身经历与现场感受等特征,有着其他教学过程无法替代的显著作用。学生还能够在与现场工程师、工人师傅的交流中获取宝贵的实践经验,培养观察力、交流能力、适应能力等。
毕业实习是毕业设计的必经环节,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对象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工作任务应包括:该设备设计制造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进展,关键技术有哪些,以及进行设计的必要资料和知识储备等。
(3)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机械类学生毕业前最后的综合教学实践环节,它要用学生所有的知识和能力去完成一项较为复杂、功能相对完整的机电设备的设计任务。要经过文献翻译、方案论证、初步设计、详图设计、计算制图、撰写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心得、答辩等环节。
毕业设计的选题应该尽量真题真做,若果条件达不到,也必须要有真实的工程背景。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应进行合理的分组和分工。大家互提设计资料,各自为战,还要协调配合。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与此同时还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毕业设计吸收企业专家参与指导也是提高实战经验的好的做法,大大提高了真题真做的比例。经学院论证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直接吸收一些学生到现场进行设计工作,企业导师辅以校内导师共同指导,设计题目即为企业的技术难题。
3、课外科技活动、竞赛、社会实践
其他实践教学模块包括学科竞赛、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课余时间接触社会,培养适应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学生通过这些科技活动与实践,把理论知识融入到研究过程,开拓了学术思想,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及创新精神。另外,拟通过请领域内专家、技术人员、校友来校作专题讲座形式,拓宽师生的知识面,了解技术的最新进展。
二、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一)实验平台建设
实验教学平台是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保证的硬件条件,它搭建的科学性直接影响专业建设的良性发展。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是追求的目标,总结起来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3]:
1、尽可能综合应用多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尽可能将实验系统模块化,通过提供实验组件的方法,实现实验系统的可组装和可重构。以满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和不同课程的教学需要。
3、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
4、具有开设创新型实验和开展科学研究的软、硬件扩展条件。
5、平台应该满足经济、安全、可靠、节能、低消耗、低嘈声和环保的技术要求。
6、鼓励和激励教师自行开发和研制。
我校的机械综合实验中心是河南省第一批批准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材料组织与性能、液压与气动、机电传动与控制、汽车、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包装、数控中心等实验室,实验设施省内一流,实验室管理上采取专兼职教师模式。
(二)建立工程技术实训中心
学校极为重视实践教学,在市场经济时代,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要立足自己建设,我校在新校区建成了总建筑面积12704平方米(其中生产场地3224平方米,教学实习场地8932平方米,地下设备间548平方米)的工程技术实训中心,主要功能为车工、铣工、磨工、磨床装配、磨料模具实习场地及现代制造技术中心,专职人员35人,拥有劳动部认可的《数控培训基地》,以及劳动部授权的合格证颁发资格。为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提供了国内一流的实训条件。
(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在继续保持好原有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单位的前提下,根据专业特点不断拓展合作企业,为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提供充足的基地。另外,通过与企业的接触也了解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对人才培养要求的第一手资料。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办学条件中非常重要的条件,对于机械类学生实践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加强“双师型”人才非常迫切。通过对新进教师进行企业培训,将新引进的有博士学位而无两年以上实际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安排到产学研合作企业锻炼半年到一年。一方面,可以充实企业的技术力量,与企业技术人员一道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真刀真枪的工作,年轻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际工作经验。
四、建立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领导重视、制度健全、管理有序是建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学校一名副校长负责全面工作,教务处一名副处长负责管理工作,教务处设有实践教学科、质量管理科、督导组;学院由主管副院长牵头,系主任、专业负责人负责具体工作。做到任务有布置,工作有检查,责任有分工,上下齐努力。
Abstract: taking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of Ningxi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teaching strategies on how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skill level of middle-level maintenance electrician,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fied rate of electrician theory certificate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based on teaching process, from learning situation analysis, teaching method, and review, which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vocational teachers to effectively guide the students' skill level theory certificate application.
关键词:职业院校;维修电工;考核;理论;合格率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maintenance electrician;assessment;theory;percent of pass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1-0229-03
0 引言
在我国由制造大国转型为制造强国的大环境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职业院校毕业生来说,仅有一张毕业文凭已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要,各专业还需要有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才符合职业院校的教育特点,才可以和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机电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供配电技术专业等专业的学生,在院学习期间除了要完成本专业规定的课程学习外,还要考取“维修电工”中级等级证书,为顺利毕业奠定基础。
1 在维修电工中级理论考核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学生在考取维修电工(中级)等级证书时,普遍反映维修电工(中级)的考核过程中,理论考核难于实操考核。几乎每一批次的学生在维修电工(中级)的考核中理论考核的及格率总是低于实操考核的及格率。大多数学生认为:维修电工(中级)考核中,理论考核比实操考核难。笔者通过长期从事维修电工教学工作,并且与相关教师、学生交流与探讨,认为维修电工(中级)考核过程中,造成理论合格率低于实操合格率的主要是学生和老师两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学习目标不明确
据不完全统计调查发现,职业院校的学生38、6%的学生几乎没有自觉学习的能力和要求,对于自己来职业院校的根本目的不明确,到职业院校似乎是无奈之举,对职业院校的认知少之又少,在院其间就业压力和忧患意识淡薄。调查的结果与平时的观察所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了解到的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但当我们虑及他们的前途询问他们时,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部分同学把自己的将来想得非常美好,甚至充满无穷的幻想,认为毕业之后自己当老板,创业会大获成功的;二是也有的同学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觉得离自己走向社会还很早,整天悠哉游哉,毕业离校前再说,完全自己没有目标。没有了目标当然也就没有了动力,没有了动力也就没有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教起来头痛,家长管起来苦恼,学校管起来棘手。
1.2 学习态度不端正
调查发现近70%的学生对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是十分不情愿、茫然、被动的,甚至有一些学生是家长逼着来到职业学校,这势必造成在进入院校之前,学生本人对院校的性质、所学专业、发展目标了解很少,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进入职业院校之后,也必然的会影响到学习态度,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对自己要求不严,得过且过,整个一个吃喝混日子,没有就业的危机感,对自己的现状更是一问三不知。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在相当长时间内,不能很好的适应学校的生活、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影响学习积极性。
1.3 学习基础差
由于职业院校部分学生在中学时文化基础较差,是在不被其他院校录取的情况下才来到职业院校的,因此部分学生读、写、算、思维等基本技能偏差,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基础课水平较低。而语文、数学、英语这三科科目具备的能力在学生学习准备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既是新生进入职业院校后学习数学、语文、英语等基础科目的基础,同时又是学习其他科目的重要工具。而职业院校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欠缺,势必成为学生入学后学习其他科目的障碍,导致他们在课堂上听不懂老师的讲解,看不懂教材中内容,理解不了抽象的概念,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学院正常教学进度地完成也产生了负面的效应。
1.4 学习自控能力差
表现为学生学习时的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从调查和课堂听课看:学习中学到一半儿就走神的占了51.2%,长时间集中在学习内容上的28%,始终集中不到学习内容上的达20%多。这充分表明了学生学习时的注意力分散严重,不能很好的听进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势必影响学习的质量。学生自控水平的低下,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愈发感到自己在学习上无能无力,因而产生自卑、厌倦的心理。
2 在维修电工中级理论考核中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师缺乏理解学生,存在教学惯性
随着各行各业对于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类职业等级证书的考核难度也不断提高。维修电工中级理论考核中理论考证的题库量大,涉及知识点面广大,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等专业的学生要想顺利取得维修电工中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只有二者结合方能顺利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消化,而大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好动又畏难心理的理解,还是习惯性地采用知识灌输型的教学模式和题海战术形式,还是按照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一味地为完成教学任务,较少的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
2.2 教师缺乏教学手段,存在教学惰性
一些教师在常年累月的教学中,形成了教学惰性,教师在理论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讲多练少,很少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讲课吸引力不够,课堂教学较少的关注学生的反应,课堂互动较少等因素,使学生缺少学习兴趣与动力。
2.3 教师缺乏了解学生,不能因才施教
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在教学上必然存在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指导教师基本功要扎实,理论水平要高,因地制宜的安排好教学内容的顺序;才能发挥这些学生的长处并增强其信心,提高他们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从而让学生由简到繁的掌握各个课题的控制原理和工艺要求。
3 在维修电工中级理论考核中采取的措施
3.1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做任何事,都要有足够的思想认识,才能真正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对于一门考证课程来说,在有限的课堂中,师生不仅要完成课程任务与目标,更要顺利通过考核。并且机电工程系要求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是能否顺利毕业的必要条件。对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重要性,教师须对学生以思想为先,加强教育,师生在思想上、行动上都要有足够的认识与重视,目标一致,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3.2 重视教学方法,做到灵活多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和情感等心理因素对其认识过程会产生重要影响,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和积极性时,就会从内心迸发出向往和求知的强烈欲望,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主动愉快的体验,学习效果也就会事半功倍。教师尤其要注意结合不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机电工程系采取的灵活多样教学方法主要有:
3.2.1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把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完成学习。
维修电工(中级)理论考核内容广泛,既有基础性知识,又有专业性强的知识。在校生缺乏工作实际的体验。有些知识没有亲身体验是难以接受的,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即便考核合格也用处不大,对实际工作起不到决定性作用。例如:典型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线路与常见故障的分析,由于学生对机床的认识主要来源于书本知识,而对于机床实际的工作状态了解还是比较少的,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分析机床的结构、电气控制、工作运动、故障是非常困难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班级带到实训中心参观各类机床,请相关老师对典型机床的简单加工功能介绍并操作示范,此时再回到课堂,授课教师发现,学生对于机床的知识点的学习兴趣高涨,大家一起积极探讨机床的结构、运动方式、电气控制等特点,对于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重点解决,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与记忆了。
3.2.2 多媒体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通常具有图、文、声像同步,三维动画演示,模拟实物动作等生动形象的特点。在维修电工(中级)理论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渲染教学气氛,还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3 网络资源教学
在强化复习阶段,需要大量的习题练习,习题批改,测评跟踪,无疑给教师带来大量的工作量。机电工程系在维修电工(中级)理论考核中充分利用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对所有参加维修电工(中级)考核的学生进行考前理论模拟测试。即利用维修电工(中级)考试资源库进行网上测试,维修电工资源库中所有的理论知识全部来自我区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维修电工(中级)试题库当中,学生在资源库中模拟考试时,采用计算机模拟练习与考核,可以自动评分与分析,大大帮助了教师,方便了学生。学生还可在家自我测试,整理错题,有效帮助学生,大大减少学生复习的工作量。机电工程系要求所有参加模拟考试的学生须在考前模拟三次,模拟成绩均为80分及以上方可参加维修电工的正式考试。这样学生在考前复习阶段,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提高了维修电工(中级)一次通过的及格率。
3.3 明确教学内容,做好总结归纳
维修电工应知考核的知识面广量大,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提高应知理论考证的合格率,必须要帮助学生进行简单有效的总结归纳。主要有以下方法:
3.3.1 系统总结法
维修电工中级理论考核中的知识具有系统连贯性的。有的知识一通百通,一个不懂就全部不懂。例如,电动机原理部分,学生往往感到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我们把它系统总结归纳下来,不外乎十一个字:即“电生动磁,动磁生电,电磁生力”。这样再来阐述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感觉容易很多,记忆起来也十分方便。
3.3.2 规律总结法
维修电工中级理论考核中要提高理论的考证合格率,学生需要记忆与理解很多的知识点。有些相似又不同的知识点,学生很容易混淆或搞错。这就要教师帮助他们找规律总结。例如,三相交流电路星形与三角形负载联结时,各电压、电流关系这一知识点,为了较好的理解并记忆,我们给学生总结规律为:大小的关系是■的倍数,相位关系是30°的倍数。这样找出规律特点,避免混淆。
3.3.3 口诀总结法
维修电工中级理论考核中的有些知识点是很零碎的,也很容易混淆,而这些知识点在考核时,如果只靠记忆十分困难。比如,X6132铣床控制线路中,工作台的六个方向的进给运动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较多,同时又是理论考核当中必考的知识点,所占分值又比较大,通过总结为可以概括为六字口诀:“前下右,后上左”,即行程开关SQ1控制工作台向右进给;行程开关SQ2控制工作台向左边进给;行程开关SQ3控制工作台向前、向下方进给;行程开关SQ4控制工作台向后、向上进给,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还真的简单、便捷,很有实效。
3.4 强化复习环节,把握适度节奏
要提高维修电工(中级)理论考证合格率,考前的强化训练是非常关键的。在复习强化过程中,针对考核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适度把握节奏,比如:X6132铣床、MGB1420万能磨床、20/5t桥式起重机这三台设备的识图、常见故障以及安装,在理论考核中所长比例在40%-60%之间,从而可以看出,这三台设备一定是理论复习的重点,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三台设备理论知识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维修电工最终的考核成绩。这样就要求在复习时,授课教师根据所涉及内容的比例,合理分配时间,适度把握节奏,在有限的时间内师生共同配合,步调一致,达到最佳效果。
4 结语
近几年,机电工程系的维修电工中级考证合格率均达到85%以上,有的班级合格率达到100%。鉴于此,笔者就如何提高维修电工技能综合水平,结合近几年的实践成效,深有体会:首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类型和实际情况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要善于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化,作练结合,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适当强化复习环节,把握适度的复习节奏,及时反馈与指导。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只要方法得当,师生目标一致,提高专业技能综合水平,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刚.最新高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务指南[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吴少怡.大学生人格教育[M].泰山出版社,2008.
[3]张力.高职学生学习状况分析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3):54-56.
摘要:民办高职质量特色延伸发展
浙江江南理工专修学院是一所民办高职学院,地处浙江东南玉环县,现有学生3000人,占地150亩。民办高职受教考分离的约束,要自筹经费、自找生源,如何生存和发展,需要创新、需要拼搏!从学院三年来的办学实践,我们的心得是摘要:质量是生命之源,特色是立身之本,延伸是发展之路;办大、办强、办出特色是学院追求的目标。
一、教育质量——“宽进”“优出”
民办高职在其他高校之后招生,生源质量相对偏低,学生缺乏刻苦的学习态度,文化基础较差,有的学生生活散漫,有逆反心理,不愿受管。将这样的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培养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并非一件易事。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我们提出了“宽进”“优出”的指导思想。对民办高职来说,“宽进”“优出”是个矛盾的统一体,不“宽进”,没有生源,“优出”无从谈起;只有实现了“优出”,培养出高质量的有用人才,学院的社会信誉才会提高、生源才会拓展;有了生源,资金、设备、师资就轻易解决。在“宽进”的条件下实现“优出”,不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必须做实实在在的努力,必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教育优化
1.要关爱尊重学生对“宽进”学生的情况,要实事求是去分析,他们也有许多优点,如大多数人幼稚中透露出单纯,倔强中反映出豪爽,固执中反射出开朗。他们需要关爱和尊重,关爱可消解他们不服管的逆反心理,尊重可重树他们的自信,鼓励可促进他们的转化。教师要有转化学生的信心,学生才有信心转化。
2.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中的新问题是多方面的。根本新问题在思想政治方面。一个人有了爱国主义思想,有了远大理想,就会坚持发奋学习,就会注重锤炼品德,就会勇于进取创新。因此,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要做细、做实,教育形式要多样化,要寓教于学、寓教于乐。
3.要重视教育管理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管理结合起来进行,要有配套的规章制度,要公布、宣传、实行这些规章制度。在执行规章制度中要重视检查、督促,要有奖有罚,奖罚公平得当,奖罚要能服众。有的学生对“管”有习惯性的反感,我们反复强调人的基本属性是社会性,生活在社会上的人,必须学会被人管,学会管别人,更要学会管自己。工作中,我们强调要重视过程管理,学院的领导和管理干部都着重抓过程管理、“事必躬亲”,以抓好过程管理来实现目标管理。
4.要培养学生干部要重视发挥团委、学生会各类学生干部的自治自管功能,全校学生干部的人数,约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假如这些干部都能起模范带头功能,那么管理工作就能好做得多。对学生干部要重培养、严要求,还要讲清工作任务,提供工作方法。我院的学生,以前在学校里大都没当过主要干部,干部该怎么起功能、有哪些职责、应讲究哪些工作方法,他们都不太了解,因此,学校领导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都要精心选择干部、耐心培养干部、大胆使用干部。
(二)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严格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学院从实际出发,制定了符合专修学院特征的教学计划,包括思想政治课、文化课、专业课、实践和军训等方面;在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授课学时上,要严格遵照上级规定,统考课加强,校考课开足;坚持“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培养职业型、应用型人才”的原则,委托主讲教师制定了所有校考课及大部分实践环节的大纲,使讲课、辅导规范,检查有据。教学计划中,还增加了某些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内容,增加一些课时,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工作。
2.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学校逐步完善教学规章制度,立下规矩,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教师、学生的考勤和考试制度,校考课区间学分制,考试资格认定制度,教师辅导制度,教和学的奖励制度,管理干部听课、下班检查制度等。
3.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教学中,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了“精讲多练、勤考核、细分析、有办法”的要求。“精讲”是指因材施教,以“必需、够用”为度;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把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善于把复杂的新问题简明化、抽象新问题形象化;重点、难点由浅入深反复讲,分散的知识点综合起来讲。“多练”、“勤考核”是按考纲要求,编出能覆盖全部知识点的练习题和考题,让学生反复练习,尤其是复习迎考阶段,一定要拿出规范的模拟试题给学生练习,并进行考核。“细分析”就是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对每次考试成绩,进行认真分析,细分成绩档次,分析教和学的经验或新问题,细找学不好的原因。“有办法”就是通过分析后进行查漏补缺,属于知识性方面的缺陷,由主讲教师和助教去解决,根据后进生面的大小,或个别辅导、或小组辅导和分层辅导;后进生面过大,可布置多个教师帮助辅导;对于学习思想、学习态度上有新问题的学生,则由班主任或教务处、学生处干部负责教育,务求人人有所进步和提高;对于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良的学生,可通过各种形式宣传表扬,努力营造勤学、好学的风气。
4.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江南理工专修学院自创办以来,就高度重视软硬件建设,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克服困难,以比较优惠的条件从知名和重点高等院校中聘请专家来治校、教授来教学,并依靠这些专家教授传、帮、带,培养青年教师逐步顶班上岗。学院给每位青年教师指定业务提高方向,指导他们制定三年进修计划,一般要求他们经两轮全程助教,经过几次试教后才开课主讲;对于课程设计、大型实验之类的实践环节,都要求在主讲教师指导下试做一遍,然后去指导学生,给青年教师打下扎实基础,使学院逐步形成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青年教师队伍。
二、办学特色——“明需求、高起点、重实践”
上级领导非常重视专修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要求专修学院办大、办强、办出特色。特色是专修学院的立身之本,有特色才能吸引到生源,才能将学院办大、办强。我们经过周密思索、准确定位,提出了“明需求、高起点、重实践”的办学特色。
(一)明需求
1.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开设急需专业玉环县原是个“小岛、小农、小企、小城”的小县,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人民弘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创造一流”的精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一跃成为全国经济百强县和浙江省教育强县;年销售上1000万以上的企业已有169家,其中年产值上亿元的6家;1978年到2000年工业总产值从4750万元增加到190亿元。民营企业飞速发展,已形成了科技、汽摩、机电、阀门、包装和眼镜六大县级工业园区。但县领导也清醒地看到,玉环企业装备落后,科技开发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偏低;科技人才匮乏,全县职工16222人,持有工人技术等级证书的仅300人,这已成为玉环县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玉环县办专修学院,突出理工,开设了机械设计制造、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工商企业管理和会计等最急需的五个专业。
2.根据社会和群众的需求,指导招生和就业学院一直将社会调查作为办学中一个经常性的课题。申办学院时,从社会需求的角度作过周密论证;各专业的招生,是分别对玉环经济发展的目前状况和前景,对各职业中专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受教育状况和升学意愿做了具体调查后确定的。学院还走访、调查了十几个工厂、企业,向厂长、经理、车间主任、工人师傅了解毕业生在实习中的能力和表现,征求他们对学院的意见和要求;向实习生了解进厂的感受,听取他们对学院的意见和要求,以有效地改进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指导。
(二)高起点
1.聘请高素质的教师学院从办学第一年起,就以比较优惠的条件,从多所名牌高校聘请领导干部和教授,到目前已聘请了43名正副教授,其中有专家,有原大学里的系主任、探究所所长,有探究生导师,有双博士生,有高级工程师。他们的管理水平、教学水平、教学态度、治学精神、人格魅力,吸引、教育了学生,社会影响很大,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也带动了青年教师的提高,通过老教授的传、帮、带和青年教师自已的努力进修,学校已有1名博士探究生、2名硕士探究生,有5位中青年教师参加了探究生课程班的学习,有15名青年教师被聘为助教,其中12名已能独立开课。
2.购置高标准的实验仪器设备办学初期,学院经济困难,在县领导和各企业大力支持下,经过三年努力,投入专项资金500多万元,添置了15台普通机床、10台数控机床、2台铣床、2台磨床、350台电脑,建立了多媒体语音室、财会模拟实验室、制图力学实验室、电子电工机床线路控制室和微机原理实验室等10多个实验室和3个金工实习车间。
(三)重实践
1.重视计划布置学院将学生实践教学分成设计型、操作型两大类;操作型实践教学又分成校内操作和校外实践基地、岗位实习两类。在计划布置中要保证实习、实践教学的时间,前5学期,每学期布置2星期校内或校外实习,最后一学期布置3个月社会实践。
2.提出明确要求在组织领导上,由院长亲自挂帅,教务处、学生处、实训处分工负责;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指导书),对实践教学的目的、要求、内容、步骤做出明确的规定;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也提出明确要求,要求他们写出说明书,画出课程设计的全部图纸,经领导审查后上岗指导学生,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规范化、正规化。
3.加强教学检查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做好实习生的思想工作;学院领导和管理干部,定期下实习单位检查毕业生实习情况,分析、探究、解决新问题;最后要抓好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写作,组织好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答辩,完善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办学特色是办学综合效果的体现。首先,要有一个素质高、团结、进取的领导班子,要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具有强烈事业心和创新意识的教育改革热心人,要有脚踏实地干工作、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思想作风;办任何事业,人是决定的因素,领导者和骨干教师的素质,是形成特色的关键。其次,要重视和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非凡要在有人才供需关系的企业建实践基地,既直接为当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服务,又为培养人才服务。第三,还要注重对学生德、智、体、能诸方面的全面素质教育。
三、延伸发展——大中专专业衔接、中高等教育融通、成职教同步发展
浙江江南理工专修学院,是由原坎门西台初中——坎门职技校、坎门文化技术学校——玉环县技工学校、玉环职业教育中心延伸发展而成的;目前的办学格局是三校一地,统筹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大中专专业衔接,中高等教育融通,成职教同步发展,并和国外几所职业技术大学达成了合作办学意向。目前在校3000学生中,高职生1200人,中专生1200人,成教学员600人,这种发展道路和办学格局,显然具有小县城民办高职的非凡性,也具有民办高职发展的共同规律。
1.大中专专业衔接、中高等教育融通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玉环县地方民营企业经历了从家庭作坊式的手工工场,到简单机器操作的工厂,到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上档次、上等级的工厂,再到自动化程度提高、流水线生产、产品畅销全国、远销国外的实业公司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各厂工人的数量从十几人增到几十人、几百人、上千人;这些工厂对工人素质的要求在逐步提高,过去只要求能干体力活的工人,现在既需要技术人员,又需要营销人员和管理人员;加入WTO后,更需要科研开发人员和外经贸人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及其家长对子女的就业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始只要求进厂找份工作,现在却要求有技术、有专长,目光远大的人还要求有学位;反映在就学的要求上,开始只是进职技校学点技术,现在却要求上大专,有的还想读本科,也有的想出国深造。上述发展趋向,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共同的。所以,学院大中专都办,中高等教育融通,相同专业大中专专业衔接,这是社会的需求,是时代的必然;同时,地方经济的发展、群众收入的增加,又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专修学院要以校养校、滚动发展,收费显然较高,但据我们在玉环当地调查,87%的家庭都能负担子女的学费;对于13%的困难学生,学院依靠企业的委培制度和投入的教学奖励基金,以及学院设立的奖学金、助学金可以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