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心理学认识自我论文

心理学认识自我论文

时间:2022-07-12 19:04: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学认识自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心理学认识自我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逆反心理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当代大学生虽未进入社会,但却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然而他们的年龄、心理、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及社会阅历和社会实践都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距离,表现出一种不适应,常常处于一种困惑的矛盾焦灼状态.因此大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待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现实态度。

“逆反心理”一词在近几年广泛流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提到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每个人都可以举出不少例子。比如:对于先进人物的宣传,他们的反应不仅冷淡,而且反感,甚至贬低宣传及宣传者:当见到商品广告出现“价廉物美”字跟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这种商品的质量肯定是次的”,还有人说:“我一见到他就反感.一听到他讲话就不舒服”……凡此种种,都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究竟逆反心理的本质是什么.目前争议很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各种关于逆反心理的说法中,《心理学大词典》的解释基本上把它的本质属性揭示了出来,是比较规范的:“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换言之,逆反心理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进一步分析,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结构来看.逆反心理是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三者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知觉、理解及评价;情绪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抵触情绪,即人们对逆反对象是反感或厌恶的:行为倾向是指对逆反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即逆反行为的准备状态。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基础,如果不对客观环境是否符合个体需要关系进行认识,是不可能有相应的情绪与行为倾向的。抵触情绪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当逆反心理形成之后,只要逆反对象一出现,主体往往使认知、行为倾向服从它,从而维持整个态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

第二,从特性来看,逆反心理是社会依存性与相对独立性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与其它社会心理一样。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赖于它所反映的对象,即社会存在,另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逆反心理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它产生于客观存在不符合主体需要之时,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则不会产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简单被动的反映,而是经过加工改造的能动反映。

第三.从作用来看.逆反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现在有一种倾向,提到逆反心理,不是认为它是好的,就是认为它是坏的,甚至认为它是一种变态心理。把逆反心理说成是一种变态心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逆反心理是人脑对一部分客观事物的正常反映,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成员都可能产生。至于评价逆反心理的好与坏.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抽象地谈论它积极与消极与否是不正确的.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其判断标准是看某一逆反心理能否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反映。

大学生历来都受到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及家长的特殊关注。十八、九岁到二十、二岁,是大学生生理上完全成熟,认识和情感有了飞速的发展,理想、信念、世界观趋于定型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表现十分突出。

一是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大学生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高度上把握现实,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二是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者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大学生,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有些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予以排斥和嘲笑。

三是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一些大学生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那些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大学生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出现正不压邪的局面。例如我所带的班级中有个甲同学因为对正在和女朋友聊天的乙同学多看了几眼,导致乙同学不满,从而引发矛盾,双方还约定找个时间、地点私下解决这个问题。所幸的是我通过其他同学了解到了这个情况.并及时找到了甲、乙两位同学调解.最后化解了两位同学的矛盾。当时问到甲同学为什么不告诉老师,让老师来解决矛盾时,甲的回答是,告诉老师是小学生的做法,他们现在长大了,要自己解决问题,不管用什么方式。

对待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教育者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首先,要认识到逆反心理是一种跨文化的社会心理现象,这种现象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出现。只要根源存在,它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因此,对于大学生中出现的逆反心理,应泰然处之才是。其次,要正确分析逆反心理的性质。逆反心理虽是一种抵触性很强的态度,但是,积极的逆反心理却是一面明镜,如能加以正确地利用和引导,既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能促进我们改进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对待大学生中消极的逆反心理应注意分析原因,进行克服、矫正和教育。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努力增强大学生的信任感。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育者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大量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我们不能用老眼光看新问题,根据21世纪大学生的特点,改革和更新教育内容和方法,努力克服宣传教育中的模式化、八股调、“假、大、空”。要实事求是,改进工作作风,尽力教育、引导和满足大学生的政治期待。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发挥非权力因素,增强大学生的信任感。在充满信任的环境中,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和稳定的心理系统.奠定克服逆反心理的心理基础。

第二,开展科学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按照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科学的教育。首先应认识到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们会出现五大高峰:体力高峰、智力高峰、社会需要高峰、创造高峰、超常行为高峰。这五大高峰反映了大学生心理上的五大特点:好胜、好奇、好变、好动、好疑。相应地会出现三大矛盾: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广阔性、灵活性与传统思维模式及正统思想的矛盾;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和社会依附关系的矛盾;强烈的需要与道德、法制观念及社会物质文化条件的矛盾。只有了解了这些矛盾。善于调节和处理好这些矛盾,才有可能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

第2篇

一、女性专业榜样的影响作用

就这样被影响……

任何人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去脉络化的。我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职场中的“我”?

要回答这个问题,一定要回顾在我成长过程中对我具有深远影响的那些女性榜样们。

1.青少年阶段的接纳、包容与鼓励是建立自信的重要影响因素

1977年秋,读小学四年级时,我们班新来了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一下子点亮了我的小学生活。这位教师刚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大大的眼睛、长长的辫子,性格温和,时常微笑地看着我们。她完全不同于以往教授我课程的其他稍微年长的教师:他们很少微笑,批评起人来相当严厉,我从心眼儿里害怕他们。

这位女教师会跟我们说,如果我们专心听讲,授课结束后的时间就给我们读故事,于是那些常常捣乱的同学听课也变得格外专心。最让我难忘的是,那时刚开始学习写作文,每次我的作文中都有红色波浪线画过“好句子”和鼓励点评语。我喜欢看老师写的那些句子和红色的波浪线,于是更喜欢写。老师在全班朗读我的作文,有时候还给年级中的其他班级朗读。而我的写作信心也由此起航。课下,我和同学们喜欢围绕在她的周围,她也欣然接受我们的邀请从办公室出来跟我们一起跳皮筋。跟她在一起,对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我来说,真是十足的开心和满足。

在那个有着严肃的师道尊严、以批评为核心教育方式的年代,小学教师的平易近人、平等对待和持续的鼓励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实在弥足珍贵。

1980年秋,读初二时,增加了物理课,恰在此时,迎来了新大学毕业的物理老师,大大的眼睛、短短的辫子,性格温和、讲课条理清晰,与其他老师最为不同的是她的耐心。那时的我对种种物理现象充满了好奇,脑子中的问号奇多。老师温和可亲的态度使得我有胆量去提各种问题,而老师总是耐心倾听并与我讨论,这使得我对物理更加感兴趣,并积极地找物理课外读物来读,甚至萌生了做居里夫人那样的女物理学家的梦想。老师的耐心大大地激励了我,使得我敢想问题、敢提问题、敢讲出我对问题的理解而从不必担心我说错了。至今我都认为,初中二年级是我青少年时期智力发展最为突飞猛进的时期,我想是与遇到耐心、包容的物理老师有重要关系的。

1984年,读高三时,我的英文课老师,大眼、短发,美丽、知性是她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她教课轻盈活泼,条分缕析,课下对学生也很是友好,总是能站在学生角度替学生着想。她会跟同学们在课间谈吃什么东西对大脑好,女生适合上哪些专业等等,这样体贴式的谈心跟很多教课后即离去的老师相比,让学生体验到除了成绩之外的关心。因此,同学们都打心底里喜欢她。

1985年进入大学,接触到了更多知性的女教师,她们关心我的个人心理体验,与我分享她们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发展故事,并持续不断给予我在事业发展上的鼓励。这种朋友式的、亲近的师生关系是我青年时代最宝贵的财富。

回顾这些优秀女士的共同特点是:在职场中不但具有端庄的外表,还很好地掌握有专业知识并能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或周围的人。跟她们在一起让人感到舒心和愉悦,她们不只是教师,她们真诚地呈现出自己女性的一面,与学生一道分享人性中的温暖、关爱与成长的部分,尤为难能可贵。

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在青少年阶段,是建立勤奋感和自信最为重要的阶段,而此时老师给予我的接纳、包容和鼓励恰恰是成长过程中最好的精神食粮,使我始终保有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对世界探索的热情,这与功利的考试无关。

后来我也成了中学教师,成了受学生欢迎的女教师。

2.清晰的“理想自我”是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重要参照

工作10年,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荣耀与波折之后,我从原来学习、工作的生物学科转向了心理学。完全出于兴趣的转移。在这转轨的关键时刻,我遇到一位刚从希腊回国的海归派女博士。她是协助我建立自我同一性、实现职业承诺的良师益友。

端庄的外表、大大的眼睛、温和的笑容、睿智而缜密的思维、浓浓的书卷气息,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当我听她的学术报告时,我的脑海里浮现的旋律就是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那时,对于处于职业发展转折期的我来说,正需要重新整合自我,建立新的职业发展目标,她的出现使我明晰了自己未来新型自我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与她之间有关个人事业与家庭的主题交流,让我坚信我需要做独立的自己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也正因为她,我才走入了原先想都不敢想的心理学女博士的群体,成为一名从事青少年心理教育的专业人员。

随着工作平台的不断延伸,我遇到了不同的出色女性,她们身居领导岗位,有教育部女部长、教委女处长、教育厅女厅长、教育局女局长、大学女教授、企业女老总等等,她们无一例外都是大大的眼睛、温和的个性、睿智的思维、雷厉风行的行为方式。跟她们一起工作,常有如坐春风的感觉,受益颇多。

那一双双大眼睛究竟象征了什么,让我如此印象深刻?青少年时期看她们,那双大眼睛代表了她们对我温和的关注和接纳。后来出现在我职场中的大眼睛代表了她们思维逻辑清晰、工作干练以及谦和优雅、包容豁达的个性。我深深地知道,这些我欣赏和向往的女性给了我无穷的榜样力量。

二、作为心理教育专业工作者介入社会工作与实践反思

作为心理教育的专业工作者,我介入的社会工作场域主要是大学和中小学。

1.我的大学工作场域

多年来的心理学学习与教学研究实践使我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将自己作为“工具”来进行教书育人。如同罗杰斯的“以当事人为中心”的理论,身为咨询师的角色,那个自我要清楚明晰地出现在来访者身边,每一刻当下临在。教师也一样,教师必须对自我有清晰的认识,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才能够如平面镜一样如实地反映所听到的、所感受到的,不扭曲、不忽视、不夸大,如实客观地反映。

我在大学主要从事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辅导方面的教学与研究。选修我课程的研究生群体主要是女生,男生很少,这是师大的特色之一。他们未来的职业定向是从事基础教育的心理辅导教师。因此,在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协助他们个人规划自我发展也是我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女生个性中的突出特点:温和细腻、敏感敏锐、外露情感、叙事性的表达风格、重视关系的建立与维持。我在激发她们领导力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具体实现的机制是:与学生平等对话,同时促进同学之间的平等对话;鼓励她们积极参与,将个人经验进行分享,带入到公共空间,实现个人经验向公共知识的转化;教育戏剧手法的运用,为学生搭建互动的平台,激发学生建立起生命的联盟。

而身为女性角色,我的教学与班主任工作会带有我所倾向的女性榜样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在引导女生通过改变认知走向包容、豁达,通过缓解情绪走向力量方面,我适时地运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她们搭建平台。

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他们的特点展开设计。

(1)重视团体安全氛围的建立。每次上课伊始,我都会把我的这一设计告诉学生们,让他们考虑在课程中如果做这样的内容安排,他们有什么样的顾虑和担忧,他们共同期望有什么样的环境,渴望在怎样的场域中如何被对待……他们发表各自的观点后,我们达成共识。这是彼此建立安全联系的第一步。

每节课,我都会用5~10分钟的时间,与全体同学做一些集体的热身游戏,让他们彼此之间有一些身体的接触,让他们的肢体和呼吸做一些调整和舒展,让他们放松身体和心情,然后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开始课程学习。

我的课程教学打破传统研究生教学的课堂模式,只要空间允许,我就会让学生把桌子搬离,只留下椅子,围圈而坐,让彼此可以看到彼此,便于交流互动。

(2)案例式教学带入自我成长经历。案例是生动的、具体的、形象的、叙讲式的。每节课的案例教学,由他人故事引发学生个人案例故事的续讲,由理论回到学生自己的经验。有时,我会运用戏剧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让他们体验角色,开始与不同的角色对话,寻找解困之道。学生反馈,这样的方式对他们自身深有触动,是他们喜欢和需要的教学,一节课下来深感有所收获。

学生常常会谈到爱情、友情、家庭,处于这个年龄,这些正是困扰他们的重要问题,所以,我的课堂总是留空间给这些话题,从社会性别角色的视角引导他们去看,来自家庭的、社会的、历史的、体制的因素是如何影响到他们今天的恋爱、婚姻与性的。这也成为我给学生做心理辅导的平台。

首先,在课堂上我会借由青少年的心理现象与成长中的问题切入,引发学生对自身成长历程与现状的关注,将他人的案例与学生自己的经验勾连,让他们从中回看自己,从而给他们一个认识自我的空间。我教学的特色之一,就是从社会性别意识视角出发,引入社会性别视角看待男生、女生的成长,男性与女性的互动关系。回看他们在成长历程中,那些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社会性别意识的有来自家庭中父母、亲属,学习中的有关教材,社会中的有关媒体等诸多因素。由此,他们原来不自觉的社会性别意识开始觉醒,认识到在传统男权社会中不合理的社会文化因素对男性和女性心理成长的挤压。

比如带领他们观看案例视频“我要做男孩”。案例中的女孩儿就因为身为女孩子,从一出生起就不为爸爸和奶奶接受,认为爸爸与妈妈离婚是因为自己是女孩儿,妈妈离婚后的独自哭泣使女孩子萌生出要做男孩子要保护妈妈的信念,于是她剪掉自己的长发、穿男孩子的衣服,以男孩子的行为方式行事。看了这个案例,有一些女生也开始坦言说,自己不喜欢自己的女性角色,“从小一直很努力,就是要做得像男生一样好”,经过讨论发现,原本这个好,其实不必牺牲自己很多女性外在特征来像“男生一样”,而是本身女性也可以做到很好。

另一位女生则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由于贫困和重男轻女的观念,一个家庭如果只能供一个孩子读书的话,一般会竭尽全力供男孩子,女孩子只能放弃甚至要出去打工供哥哥或者弟弟读书。“从小到大,父母以及其他长辈都比较重视我哥哥,我妹妹是老幺,也是比较受疼爱的,作为老二又是女娃的我处境比较尴尬。我记得我是几乎过了上学年龄,父母才想起来让我上学。父母从来没有送我去过学校,包括上学第一天。我哥哥把我送到校门口就去上课了,而我既不知道应该去几年级几班,也不认字。父母也几乎没去给我开过家长会,总是忙忘了。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差不多9周岁的样子,家里所有家务活几乎都是我在做,包括蒸米饭、点炉子、倒泔水、洗衣服、擦炕扫地、交水费电费、购买生活物品之类的,还要照顾妹妹。印象最深的就是冬天洗衣服,水彻骨的凉,两只手都冻僵了,所有手指关节现在都能嘎巴嘎巴响,而且大件的衣服比我个子都高,衣服浸饱水非常沉,我经常拎不动。一开始承担家务倒不是因为我懂事儿,我也曾质疑过为什么不让哥哥、妹妹干,父母说家务活本来就是女孩子的事儿,没有让男孩子做的道理,而妹妹年纪小,姐姐应该让着妹妹,所以家务理所应当就是我的任务。这些道理显然不能说服还是小学生的我,所以经常提出抗议,结果总是以挨打收场……”

这样一种经历使得她对学习和工作有了非同一般的感受:“从小我学习非常刻苦也非常好强,方方面面都不甘人后。毕业后工作更是拼命,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工作狂一般地投入工作追求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她自己从中了悟到,“从我的经历来看,我从小刻苦学习、努力表现的动机:一是害怕因为是女孩儿而遭遇辍学;二是希望争取到更多父母的赞赏和疼爱。我对于成就感的渴望就是源于此。”听到她说,“世界上有一种鸟没有脚,生下来就不停地飞,飞得累了就睡在风里。一辈子只能着陆一次,那就是死亡的时候,我觉得我就是这种鸟。”我心中感到丝丝心疼。幸好她能从这样的经历回看中看到过往童年经历对她现在做事风格的影响,我给予她的回复中肯定并鼓励她的勤奋,也引导她可以适时地放下重负,从一生长远的发展来规划和看待所做的事情,能够活在当下。

“我要当第一”的案例视频为学生讲述了一位在家排行老五的女孩,出生时一度被父母考虑送人,自小被母亲忽视,所以她立志要争得第一向母亲证明自己的存在:长大结婚后依然抛下自己6个月大的女儿一心去拼命工作。学生看到,“从小被忽视,让她一生都在与这种忽视做斗争。她的幼年,是在等待母亲的关爱中度过的,而现在的她抛下孩子去努力争得工作中的第一,实际上是在重蹈她母亲的覆辙,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的女儿也将重蹈她的覆辙。如果没有对生命的反思,这样的轮回也许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面临职业和家庭,特别是有了小孩的母亲们,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是需要经过激烈思想斗争的。每个人都希望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其中既包括社会价值,也包括个人价值。上天赐予了女性成为母亲的特殊能力和荣誉,成为合格尽职的母亲能最大限度上实现个人价值,这种幸福感和责任感是无可替代的。但是人处于开放的社会,单纯的家庭角色不能满足一般人的需求,职业定位和工作成绩同样能带给人巨大的成就感。同时来自经济上的压力也迫使很多女性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而必须去工作赚钱,特别是对于孩子没到上学年龄的家庭,这种矛盾尤为突出。既然二者不能兼得,就只好牺牲一方面。节目中心理学家说得很好,孩子的成长不可重来,宝贵的时光值得每一位母亲珍惜并好好利用,个人工作上的追求可以推后延迟。其次,女主人公在被引导的情况下,说出了自己童年时没有母亲关怀照顾的伤心往事,这些事给她造成的伤害一直影响着她接下来的人生,所以,决不应该让同样的事情再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孩子的年纪也许很小,但是一些经历过的事情却有可能留下终身的烙印,这提醒着每一位为人父母的成年人多注意自己的角色、自己的责任、自己的言行,同时也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这样的案例分析,使得未来都会要经历职业发展与家庭生活冲突的学生们思考,究竟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自己不同阶段生活工作的重心与意义是什么。

在“早恋风波”案例引发的思考中,一起与学生讨论女生与男生的交往问题,学生提出暗恋要不要表白?如何拒绝男生爱的表达?如何避免少女怀孕?男女之间存在真正的友谊吗?等十几个问题,内容涉及有关如何看待两性的差异,如何站在两性的视角互相参看,有关尊重的价值观、观、爱情观等内在价值观等。这些讨论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看清楚个人在两性相处中的误区,辨识其中的价值观及其影响,更多地了解和理解当今青少年的情感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男生在其中获得的启示与收获也非常大,有男生记得“从小父母就不让自己委屈时哭泣”形成他压抑内向的性格,觉得自己承担了太多家庭的期望,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现在他知道,他也可以放松流眼泪,不用再强忍着。

(3)建立生命联盟。我担任班主任的研究生班中有25人,23名女生,2名男生。工作中,我深刻地体验到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以及学业与事业发展问题的困扰。除了通过信件、个别谈话辅导可以协助部分同学外,我根据自己这几年来在“一人一故事剧场”学习和演练的经验,邀请在北京我们自己组成的“一人一故事剧场”演员为学生们做了一场“一人一故事剧场”的演出。

“一人一故事剧场”秉承的理念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每个人的生命故事都是值得尊重的。叙讲个人生命故事的人,在讲述完自己的一段故事后,演员就立刻即兴地把故事中体现的突出情绪或者情节演绎出来,作为一个特定的礼物反馈给讲故事的人。演员充分尊重讲故事人的感受,并较为准确地传达出来这种感受,反馈给讲述人,这种尊重、理解的关系与表达,对讲述人来说,本身就具有对自我再认识的作用,对情绪是一个很好的宣泄表达,对其中经历的创伤也具有一定的疗治作用。在剧场营造的安全氛围中,学生可以将压抑多年的故事讲述出来,关于与初恋对象被迫分开的故事、曾经在初中被同学孤立的故事、因为自己一次任性而失去了最好朋友的故事、那个挣扎在是与男友相处多一些还是与同寝室同学相处多一些的故事、那个毕业时说好不流泪但最终还是任眼泪四溢的故事……这些有关爱情、友情的故事对他们来说都那么相似,撞击着每个同学的内心。讲故事与听故事、看故事与演故事,让他们彼此可以看到对方也看到自己,从情绪的释怀中学习成长,拥有前行的力量,从而学习如何建立起学生彼此间的互信与互助关系,学习站在他人立场想问题看问题。这样的情感互动使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的同时也建立起生命联盟,相互支撑前行。

2.中小学工作场域

作为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我来说,不断出入中小学,与中小学教师打交道是我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我自己也曾在中学做过10年教师。因此对中小学教师的辛劳与坚持,幸福感与无力感并存的感受亦深有体会。

我曾在一所县级高中调研,听到那里一个办公室8个35岁左右的青年女教师有7人患子宫肌瘤,女主任对我说,“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快乐起来吗?我们要快乐!”

我牢牢记得她的话。我一直想,作为一个女性教育科研工作者,我究竟能为她们做些什么?

我读博士做论文时,女儿上小学,我与她讨论我论文的主题词:尊重。我问她,“你觉得‘尊重’是什么意思呢?”她对我说,“你可以问我什么是‘快乐’,为什么你不研究一下‘快乐’呢?快乐多重要啊!”

我也牢牢记得女儿说的话,“快乐”最重要!

作为一个母亲,一个研究青少年教育的女性专业工作者,我能为孩子们的幸福快乐做些什么?

(1)关怀和尊重。所以,我的课题紧紧围绕着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方向。在一所小学里,我鼓励校长与女教师们一起建立起行动研究团体,运用教育戏剧来做教师培训、设计教学、开展班级活动,至今我们已经一起工作了两年。这期间,我给她们做访谈,倾听她们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和关于职业发展的打算以及遇到的困难,交流中的一位女教师眼睛里闪着泪光说:“从来没有人可以这样听听我都做了什么、在想什么、困难是什么,以后怎么发展的想法,这种感觉真好!”

在课题的进展过程中,始终会遇到研讨、培训时间不能完全保障的问题。这些教师大部分需要下班后赶去接孩子,我们活动时她们有时候需要请假带孩子,父母有病时她们需要到跟前去照顾,虽然她们有时会表现出焦虑、不耐烦、抱怨,但是她们还是一路坚持下来。我特别能理解她们的不容易,因为自己同样经历过。因此,我知道此时她们最需要的是理解、关怀和尊重。

(2)目标引领。在课题进行中,我不断地在与教师们交流,问她们做这个课题对她们自身的意义是什么?无论是在对她们的访谈中、培训中、设计课程中、结题总结中,我都自始至终不断地追问她们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不断明晰的过程,也是她们不断开始职业承诺的一个过程。一旦建立起这样的意义联结,她们就会把进行行动研究真正看做是自己的事情,投入地去做,为改善她们自己的处境而努力。

(3)自我获得新的发展。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她们开始迅速成长。一位教师这样说,“我觉得自己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在教育方式上都是一次真正的蜕变和突破。作为一个从教20多年的班主任,传统教育的观念在我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更多的教育方法来自于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方法,班会课和思想品德课都以课本讲解为主;学生犯了错误,也是以严肃的谈话、批评的方式解决;有不良的班级风气出现时,更多的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因为这种方式是我所擅长的,不用过多思考的,是手到擒来的,思维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沿着惯性一直走下去。我会把所有我认为正确的观点和理念认真而操心地灌输给学生,当然学生对你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时候会有一些感动,但是当你一再重复那些老掉牙的道理和人生格言时,孩子眼神中的厌倦、烦躁告诉我:我们已经听够了,你的话已经说过n遍了。现在的学生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学生了,他们厌倦说教,他们讨厌婆婆妈妈。我发现,这种传统的灌输、说教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需要了。”“通过课题研究过程,我发现其实自己的内心深处还潜藏着如此的热情和动力,我可以和学生一起疯狂,我可以在学生面前不正襟危坐、道貌岸然,我可以在学生面前展现自己的笑容,我可以是课程中的一个角色,我可以和学生一起进入角色的表演。总之,在学生面前,我放下了教师的架子,摘下了自己的面具,又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这种感觉很轻松,很快乐。更重要的是,在自我改变的同时,我发现学生眼里的我也在发生着变化。许多学生在周记中告诉我,他们在戏剧课上得到了从来没有享受到的快乐,他们感觉上这样的课非常愉快,更让他们吃惊的是原来严肃的王老师居然这样会讲故事,居然能够如此快乐地和他们一起说笑。他们告诉我,你笑起来非常好看!”这个蜕变过程让这位教师自己欣喜不已。

(4)自我效能感提升。随之,职业成长也逐渐展开。“我感觉通过戏剧教育课上的沟通和交流,我和学生的关系更融洽了,我们相处得更加温暖和谐了,彼此的心灵贴得更近了,这也是我从教几十年来很少体会到的感觉,师生的界限几乎不存在了。”“通过近两年的学习,我收获颇丰,尤其是在自我成长方面有了突破性地进步,开阔了视野,打破了以往僵化的思维定式,为我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成长的平台。”

另一位教师则发现原来给高年级学生上课时没有几个主动发言的,课堂很沉闷。而现在“在教学《自己他人社会》这一课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生们的小剧表演。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交通事故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严重后果,更牢固地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我设计了让孩子们表演交通事故后,再现肇事司机家庭和受害者家庭生活场景的小剧表演。学生们淋漓尽致的表演让我震惊:他们设计了大量的台词,准备了必要的道具,很多道具都是他们自己制作的;很多孩子还自编了动作。看着他们夸张的动作,投入的表情,我感受到他们前所未有的热情。这样的课堂上,再没有单纯的大道理的讲述,也没有被老师和同学遗忘的‘沉默角落’,每一个孩子都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表演形式表达自己的心声,传达自己的见解,借剧中人物角色的扮演深刻体会课堂带给自己的感悟,进而达到思品课的教学目标。”这些都是很少有的欣喜现象,让教师们看到她们自己改变后带给学生的新的变化,她们教学的自我效能感和愉悦感不断地增强。

最近我们的课题正在进入结题总结阶段,她们的文字让我深切地看到了我们共同坚持了两年的这件事的意义所在。我尤其感到欣慰的是她们自身的成长,是她们带给学生的新的教师形象、新的课堂氛围和新的师生关系,我想这可能就是女儿要的那种快乐!那些女教师要的那种快乐!

第3篇

[关键词]复杂性;复杂性科学;课程: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一0008(2012)01―0046―06

一、复杂性科学的缘起与发展解析

复杂性科学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和修正的理论体系,经常性的关注点是现实的存在问题,研究开展的方式则是合作伴随着竞争,相似伴随着差异,个体伴随着集体,联系伴随着分离,必要的差异伴随着必要的一致,部分的可预测性伴随着部分的不可预测性,唯我论也伴随着集体主义。复杂性科学直接结束了因果模型、线性预测,以及理解事物的那种还原论、原子论和片段分析方法,代之以自组织的、非线性的和整体分析的方法,而“关系”被视为这种互相联系的网络结构的流行词语。就某种意义来说,复杂性科学的一些核心元素既不是崭新的,也不是夺人眼球的,但是如果使这些核心元素组织和构建为一个相对统一的理论体系时,复杂性科学将充满力量和吸引力。

源白不同知识体系的复杂性科学取得显著的发展,它的发展要归功于20世纪40年代的控制论,五十年代的一般系统理论,60-70年代的动态系统环境下的混沌学和突变理论,以及80年代圣菲研究所(the Santa Fe Institute)的复杂性系统理论。过去一段时间内,复杂性科学的研究工作的关注点在抽象数学系统和简单物理系统,如沙滩实验(sand oiles ex―periment)。直到近来开始关注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如社会系统、生物系统和技术系统。90年代不断增强的应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兴趣,掀起了对于人造生活和模拟适应的研究热潮。

到了21世纪,复杂性科学吸收了所有以往这些研究领域的丰富工作成果,并使之应用于各种技术系统的运行中,例如,网络课程系统在扩大规模和连通性的时候,需要知道如何设计、管理、建构和控制系统,所建构的系统通过运用自组织、自适应和自我修复等生物系统的功用,实现具备可升级性、鲁棒性和适应性等关键特征。因此,复杂性科学的当代运用受到了丰富的理论工作背景的影响,在继续定位于关于自然深层科学问题探索的同时,将其与跨学科领域的应用推动性研究结合起来,使复杂性科学所属的研究领域处于一个非常完美的位置。

复杂性科学是一个宽泛的和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体系,计算模型用来承担系统行为的研究,数学推导和模拟方法用来更好地了解系统行为,软件工程与系统生物学领域的专门技术用来激发新的通路和应用新的成果。在复杂性科学视野中,组织系统中的一个有机体感知系统环境和对环境做出反应,从而改变系统环境或改变自身(也可以是前摄的),其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和持续性的递归变化:每个有机体自身是通过其在系统环境中相互关系来定义,而其身份的边界是不明确的和基于系统情景的,只是作为关系网络中的一员而存在;对于有机体的考量必须是基于系统环境的,关注点应是集体的、相关的和整体性的行为,而非孤立的、个别的和唯我的;组成整体的部分之间的交互是动态的和多元化的,并因此生成新的实在、新的集体和新的关系。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和要求的强烈推动下,对于复杂性科学研究内容。尤其是组织系统的研究旨趣也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水平。各种不同社会组织都逐渐意识到传统的设计与工程方法,将无法与当前不断增长的系统规模相匹配,所出现的管理和设计问题将导致确保社会与经济发展所倚仗的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在可靠性、可用性、鲁棒性、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进化性等方面都面临巨大的隐忧。在这样一个相互联系日渐强化的世界里,系统理念和视野显得越发重要,其中复杂系统的运行机制研究就是一个中心议题。复杂系统的运行机制研究涉及物理学、情报学、心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内容,并在职业培训和教育教学领域创造了不少崭新的研究亮点,其中应用极其广泛和发展极为迅速的网络课程系统就是其中之一。

二、复杂性科学与教育教学和网络课程研究的相关性分析

尽管复杂性科学理论在自然科学、人类学和经济学领域有过一段短暂而辉煌的应用历史,但其纳入教育研究视野还是非常有限、间断性和零碎的,复杂性教育理论研究还处于非常初步的阶段。实际上,教育系统、教育机构和教育实践都反映出许多复杂系统所具备的特征,在不可预知的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发生着动态的、自然涌现的,有时候还是非确定性的,非线性组织的运行。这些系统、机构和实践不断地通过自组织、反馈和环境的改造来发展和适应宏观以及微观的社会变迁。这是一种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在此过程中学习、适应和发展随之发生。

复杂性科学提供了唤醒一些教育主题的机会,这些主题在那种教育生态的高度控制、教育内容的严重预设和要求、教育评价系统的高风险,以及教育个体表现的持续监督的氛围中是极少涉及的。复杂性科学重新定义了教育的基本要素,远离了高度约束和控制的基于主题的教育,面向一种发现的、跨学科的、涌现的建构主义课程和课程的必不可少的自由再主张。复杂性科学使我们走向了传统教育与学习的目标、内容、教学法和评价的对立面,而这种传统意味着单一直白、过分确定、整齐划一、泰勒主义、外部控制以及政府的严格规定。复杂性科学倡导通过自下而上的运动寻求发展和变化,制定区域性和部门性的教育决策,儿童中心主义、经验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再主张,拒绝严格的政策规定和线性教育计划,走向非线性学习和课程派生(defivafive)。复杂性科学强调的是学习过程,而非学习内容,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和相关元素是非确定的。涌现和自组织需要发展的空间,严格规定的、程序化的课程教学和形式,以及标准化教学进程是与复杂性科学理论完全背道而驰的,网络课程作为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承载体,与传统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环境、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归根结底是源于网络课程系统运行机制的独特性,它具备了复杂系统所涉及的众多特征和规律。

网络课程系统通过相关的互动机制时刻扫视和感知外部环境,并由执行主体根据运行机理做出内部的调整和发展以便于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生存,其过程导致涉及课程自组织和自催化的变化,而随之引起变化的是学习有机体自身(参与课程的学习个体)。学习有机体在课程环境中进化自身,当课程自组织系统正常有效地运行时,其表现出适应性、开放性、学习、反馈、交流和涌现等动态特征和行为。然而,处

于稳定平衡状态的封闭性系统,则要么死亡,要么走向绝对的一致,系统需要不平衡性才能存活,变化、不平衡性(dise,quilibrium)和不确定性(unpredictability)是系统存活的必要条件。于是,作为学习有机体的学生在参与动态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人机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网络课程系统的运行状态,不断地从不平衡走向平衡,又再一次走向不平衡,也正是通过这个动态过程网络课程系统的构成要素无论在时效性,还是在实效性方面经历了不断的更新和提高,这也是整个网络课程赖以生存的基础。

在网络课程组织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学习有机体在演绎着自我生成的过程,并由此拥有了身份和本质,这是有效参与教学和学习的前提。同时,网络课程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竞争”和“生存战斗”创造了差异性和唯一性,尽管“竞争”有时是温合的,有时却是残酷的,而“生存战斗”更是强制的,在此过程中思想和理念的火花在强烈的碰撞中得到绽放,学习有机体由此在充满荆棘,但又满布鲜花的网络课程环境中赢得长足的发展。当然,过于不同与过于一致都对网络课程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威胁。独特性和集体性的学习有机体身份的创造为网络课程系统,以及其组成元素提供了生存的能力,而唯一性则为他们提供了独特的生存环境以利于它们的存活和发展。同一的物种、系统和有机体因其复制性而比独特的,或者说多样化的物种、系统和有机体更具危险性,也离灭亡更加近。

因而,尊重学习有机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鼓励多样化的课程学习策略要素选择是有效推进网络课程运行的强大动力。在对网络课程的运行机制进行总体解构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复杂性科学所包含的结构复杂性理论、自适应系统理论、系统动力理论和混沌理论四个角度来对网络课程系统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重构。

三、结构学派理论与网络课程目标研究

结构学派理论(Structure-Based School Theory)是由美国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的沃菲尔德(John N_Warfield)教授提出的,沃菲尔德强调从分类学的角度对复杂性科学的内在结构和运行机理进行详尽而深入的分析,根据对替代性组织实践fAlternative Organizational Prac―rices)、合乎复杂性的教育实践(Educational Practices Appro.priate to ComDlexity)、科学的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of Sei―ence)、复杂科学的组织应用(Applications of the Science ofComplexity in Organizations)和有效组织实践的实现条件(En,abling Conditions for Effective Organizational Practice)五个指标主题的考量和解析,总结出了十二类共二十个复杂性科学法则,并提供复杂性的度量方法作为参照。

结构学派理论最著名的复杂系统分析方法是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ISM方法),它是沃菲尔德教授于1973年首次提出,并很快被证实为理解复杂性关系和环境,形成复杂性策略和方案,以及做出合适的决策的最有效方法。ISM分析法适合于小组或个体通过描述复杂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复杂关系以获得对复杂系统的基础性理解,从而为问题的解决和付诸行动提供合适的路径或策略。在运用ISM分析法的过程中涉及许多计算的问题,如果在计算机的协助下可以更加快速和有效地获得数据,但在缺乏计算机的情况下依靠小组或个体的实践经验和纸笔式运算同样也能获得相关的数据,并根据数据信息构建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作为策略导引,因此,它是一种适合在多种环境中广泛运用的方法。

ISM分析法涉及一系列活动,针对不同应用对象和环境具体的执行步骤会有所差异,由于网络课程所处的环境的特殊性,在考虑计算机参与复杂事件运算的情况下,大体可以分为七个部分:(1)明确研究的事件(检验一系列组织目标的相互关系以设置优先次序和辅助组织设计);(2)决定执行建构的解释结构模型的类型(目的结构、优先结构、促进结构、过程结构和量化结构):(3)选择参与的小组和促进者(根据环境情况和成员的内容知识相关性来决定参与者和参与的规模);(4)生成元素组合(探寻影响项目有效执行的因素);(5)完成元素交互作用的矩阵(根据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建立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6)呈现解释结构模型(完成可达矩阵分解以建立结构模型);(7)讨论结构和修正(收集各方意见和反馈,纠正错误以重构模型)。

网络课程目标是用来衡量网络课程系统在完成所设定的教育教学项目和活动以达到的若干片段要求。设定明确的网络课程目标可以将教育教学者的思想和理念成型,也可以控制和引导教学进程,还可以为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以及学生学习成长提供纲领性的指导。影响网络课程目标的因素非常之多,包括当前研究领域专家的主导思想和倾向性观点、课程知识的基本属性和科学规律、课程教学的主要规则和基本原理、个体的自然本质和发展规律、家庭的需求导向和动力支持,国家的政策导向和法规制订,以及来自社会的多元化要求和接受程度等。作为网络课程这样一个复杂系统的重要元素,有必要对其复杂的关系结构进行分析和阐释,并将课程目标与各种因子之间的复杂、纷乱的关系分解和组合成清晰的多级递阶的结构形式。

按照ISM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我们从以下七个步骤来对网络课程目标的决策过程加以解析。第一,明确网络课程目标所涉及的相关事件构成,包括其组织架构的清晰呈现、执行策略倾向性的识别,以及了解一系列组织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重要性程度。第二,根据课程目标结构分析的倾向性来选择结构类型,目的结构倾向于呈现各级子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优先结构倾向于根据主导思想和资源分配情况对各种课程系统元素按照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品质强化结构倾向于通过展示一系列因子,问题和机会之间相互关系以掌握关键品质或要素、过程结构倾向于按照不同的要求对一系列课程活动进行排序、量化结构倾向于采用定量的数学方法来刻画课程系统元素之间的关系。第三,根据网络课程环境的背景情况,以及相关课程参与人员与课程内容的专业倾向和实践关系来选择合适的课程目标结构分析人员以组成决策小组,并邀请一定规模的专家团队提供指导和参考意见,从而确保课程目标结构分析的任务达成。第四,通过主题分析和技能分析把网络课程内容概念化为众多的知识元素,再通过对这些知识元素的相互关系、优先次序和层级水平的分析进行适当重组,形成符合教育规律的知识元素集合体,即网络课程子目标。第五,在决策小组和专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根据网络课程各级目标的直接关系和优先次序做出目标矩

阵。第六,在对网络课程目标矩阵的目标集合与先行集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解目标矩阵,先按照区域所属罗列目标集合与先行集合,再将所有目标由下而上排列成若干个等级,依次将各个元素抽取出来形成层级要素,再用有向图进行连接,从而建立网络课程目标结构模型。第七。在专家团队和相关意见小组的积极参与下,对网络课程目标结构模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行综合评价,并提供参考建议,最后由决策小组决定是否对结构模型进行重构。

四、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网络课程环境研究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onplex Adaotive System Theory)源于著名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圣菲研究所成立十周年之时,霍兰德教授(John H_Holland,1994)在其著名报告“隐含的秩序”(Hidden Order)中首次提出的,并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复杂适应系统的完整理论架构。该理论认为,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组成元素是主体(agent),主体根据发生的各种变化与进化现象通过扫视环境和建立框架来表征行为规则:复杂适应系统是一个包含多个并行处理的适应主体(可以表征为细胞、物种、个体、组织和国家)的动态网络。这些主体之间处于持续的运动过程中,并对其他主体的运动做出反应:系统的控制处于高度分散和非中心化的状态,任何一致和连贯的行为都源于主体内部的竞争与合作,而系统的全部行为取决于许多适应主体每时每刻所做出的庞大数量的决策:系统的运动和进化遵循三个关键性的原则:秩序是涌现的而非确定性的:系统的历史进程是不可逆的:系统的发展前景是不可预知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系统发展理论和达尔文进化理论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实现了运用达尔文进化原则来解释从宏观宇宙世界到微观物质世界,以及客观社会现象的目的。

综上所述,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1)组成系统的主体是一个个主动、积极和活动的实体,正是有了动态主体之间和主体与环境之间相互的适应性作用,才造就了复杂性,以及复杂系统的运动和进化:(2)主体与主体之间和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丰富多彩的交互作用,推动了系统进化过程,并使之变得复杂多变和不可预测,而运动和进化的结果充分证实了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可以小于部分之和,整体也可以既大于又小于部分之和;(3)复杂适应系统主体的主动性和适应性使得有关运动和变化的微观分析超越了基于数学计算的定量研究方法,而是把宏观的人类和社会进化理论与微观的物质主体运动分析紧密地结合起来,拓展了跨层次与跨学科的事物认识和理解方式,从生物、生态、经济、社会等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复杂系统中抽象和概括出共同的规律。

网络课程环境是网络课程得以实施和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在开展课程教学过程中提供资源获取、通信交流和教学指导等服务的基础设施。网络课程环境作为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涉及教师、学生、课程单元、学习工具和交流工具等多种元素的相互作用,所创建的数字环境允许学生和教师对相关对象进行符合规则的操作,而环境系统能全自动或半自动地动作或对行为做出相应判断,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整个环境做出反应和调整。同时,在网络课程环境中学生和教师可以借助于电子邮件、论坛、BBS、聊天室等网络通信工具围绕某个主题一起进行讨论或对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在网络课程环境中得到显著的体现,一个设计科学的网络课程环境能够持续地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和进化过程中,为学习主体提供源源不断和不断更新的学习外在动力支持。

首先,作为网络课程环境主体的学生或教师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与常规系统中的物质主体有着本质的区别,具有天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而自由且开放的环境更是强化了学习主体的这种鲜明特征,为整个课程环境系统的良好运动和进化提供了前提性的条件。不过,技术支撑的环境虽然丰富多彩,但如果管理者的思维无法有效转变,就无法真正发挥数字环境的强大作用,活生生的主体也可能陷入技术的牢笼,挣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将成为泡影。

其次,网络课程环境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处于持续的运动和进化过程中,而其前进的动力源之于学生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教师之间基于数字环境和数字工具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尽管经由数字技术来实现,但由于所传输的信息和内容还是由独立的主体决定,因而,必然给网络课程环境带来复杂多变性和不可预测性。当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产生了意料之外的效果时,验证了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的结论;当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时,验证了整体可以小于部分之和的结论:当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无法确定其效果,陷入“思维与结构困难”时。验证整体也可以既大于又小于部分之和的结论。

最后,网络课程环境中的主体具有明显的主动性和适应性,但同时也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数字环境提供了大量测量工具可以对其运动和变化进行微观的数据分析,从而为强化网络教学效果和效率提供参考。然而,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单纯的定量研究方法无法全面地解析其本质特征,只有融入宏观的基于人类和社会进化理论的定性分析,并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采取跨层次与跨学科的事物认识和理解方式,从而以更加广泛深入的视野和视角解析复杂的网络环境系统,探寻网络课程环境运行和进化的规律。

五、系统动力学理论与网络课程实施研究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福雷斯特(J_dv Wright Forrester)教授是系统动力学理论(Systems Dynamics Theory)的创始人,他于19世纪50年代末基于对动力学环境下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模拟研究提出了系统方法论,并将其应用于各个领域。系统动力学理论是系统理论的分支理论,它是理解复杂性系统行为历史的有效手段,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影响整个系统行为的内部反馈回路和时间延迟问题。

系统动力学理论认为,任何复杂系统都可以划分为多个子系统,而子系统基于其性质和特征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事件和任务中又被细化为个体元素,所有个体元素之间基于反馈机制和因果关系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这种交互关系正是系统动力学的研究的关键,通过对系统框架的识别了解个体元素之间循环的、相互锁定的。有时候甚至是时间延迟的关系,从而才能或多或少地掌握系统的行为趋向和基本规律。系统动力学过程基本上是一个迭代的,或者说反复进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受到各种内部和外部非预知变量的影响作用,因而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测和控制,为了更好地了解动力学系统的运动和发展过程,有必要引入框架机制以提供过程模型。

系统动力学过程模型大体包括六个过程:定义问题:明确变量;参考模式;现实验证;动态假设;模拟生成。系统动力学是一个跨学科研究主题,包括对任何形式动力学系统的研究:对于一个产品工程师来说,动力学涉及金属材料削减过程;对于一个数学家来说。动力学涉及随机数的生成:对于

一个生物学家来说,动力学涉及疾病传播的方式: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动力学涉及资本市场的波动:对于一个环境学家来说,动力学涉及天气变化的途径:对于一个生态学家来说,动力学涉及植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对于一个教育研究者来说,如果要将网络课程这样小型主题作为研究对象,那么网络课程的实施过程则是系统动力学的主要关注点。

对于网络课程实施的分析和研究至关重要,一方面涉及众多教育教学思想的应用和验证问题,另一方面涉及对网络教学的效果和效率的考量问题:一旦网络课程实施出现问题,或者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网络课程的发展与推广。同时,网络课程实施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动力学过程,期间受到多种因子和变量的影响作用,如何科学地处理这种影响作用关系到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采用严格的科学研究框架加以解析和论证。以系统动力学过程模型作为研究框架,网络课程实施的研究从以下六个步骤展开:

第一,明确存在的问题和对问题的阐释有助于过程模型的顺利开端,网络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诸如目标学生的定位、数字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软件与工具的灵活运用、课程评价的客观性,以及突发教学事件的处理等多种问题,因此课程实施之前应该首先明确这些问题以利于有效监督和控制研究进程。

第二,基于提出的问题罗列影响系统行为的关键变量和子变量,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分析。尽管很多时候相关变量的罗列是基于某种假设,并不一定存在必然的关系,但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掌握影响因子的作用,避免陷入混乱的局面,且系统动力学的迭代过程可以通过重复地演示修正影响因子的序列。

第三,参考模式的运用可以更加有效地分析和预测系统的行为趋势,以及掌握系统的显著特征。以网络教学模式为例,由于涉及多种影响因子,对于网络课程教学过程的分析存在很大的困难,但是如果融入某种网络教学模式(学生中心、教师中心、问题中心、任务中心等)以开展综合分析就会带来很大的便利性和有效性,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系统环境中各种参与因子的特征和运动规律。

第四,现实验证是考量模式有效性的必要过程,包括检查模式与关键事件的契合度,对一些不可预知交互关系的整体性了解,以及研究问题与系统要求和供给支持的关系等方面。还以教学模式为例,由于基于不同的教学理念和运行框架,以及作为最活跃元素的学生的不确定性影响作用,现实的网络教学模式千变万化,要找到合适的分析依据必须与现实验证加以结合。

第五,通过调查研究,尽管假设有可能被证实为谬误,但在系统动力学中只有经历实践的假设才具备更强的生命力。动力学假设是执行模拟运行的前提条件,不断的实践重构和修正可以强化假设的有效性,甚至有可能使其达到完美的地步。以网络课程教学过程师生之间的关系分析为例,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以采用一种动力学假设来展示,但是现实的复杂性又必须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对此假设进行调整和修正以达到分析目标。

第六,模拟生成是系统动力学过程模型的最后一步,是验证动力学假设的过程,也是最终在明确系统元素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情况下运用数学方程表征,并在虚拟环境中演绎其发展和运动的过程。模拟生成在网络课程实施过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包括在虚拟课堂、虚拟实验室、虚拟会议室、虚拟伙伴关系的建立,以及智能的有效运用等多方面应用广泛。

六、混沌理论与网络课程评价研究

混沌理论(Chaos Theory)是对确定性系统中所存在的随机过程和无序状态的演化机制开展研究的专业领域,由于其基本的理论框架和研究体系尚处于完善过程中,因此,尚未形成独立和完整的学科。混沌理论始于数学和物理学领域关于不规则结构和自相似的问题研究,从中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一些表面上混乱和随机的系统中隐藏着潜在的规律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气象学家洛伦茨(Edward Lorenz,1963)在运用计算机模拟气候模式时由于计算机的存储问题和数据错误问题而导致首先发现了混沌现象,揭示出混沌现象具有非预知性和初始条件敏感性这两个特点,以及混沌表面现象下仍然具有某种条理性的规律。

中国学者李天岩和美国的约克教授fTien―Yien lJi&James A.Yorke.1975)在他们的合作论文《周期3意味着混沌》(Period Three Implies Chaos)中提出了著名的Li-York定理,从而正式引入和定义混沌的概念框架。之后,更多学者通过或会议组织形式参与到混沌现象的实验和讨论中来,并在许多确定性系统中发现混沌现象,代表人物包括吕埃勒(David RueUe,1977)、梅(Robert May,1977)、肖(RoberI Shaw,1977)、菲根鲍姆(Mhehe Feigenbaum,1978)、利比查伯(Albert J Libchabe~1979)、胡伯尔曼(Bernardo Hu。berman.1980)、巴克(Per Bak.1987)等著名学者。历经多年的发展,混沌理论在混沌系统的显著特征方面已经初步形成共识,包括初始条件敏感性(Sensitive to Initial Conditions)、时间不可逆性(Time Irreversibility)、奇怪吸引子(Strange Attrac―tot's)、不规则形态(Fractal Forms)和分形(Bifureafion)。对于混沌理论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使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不少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认为社会组织系统具有与飓风、疾病传播和力学作用等自然现象一样的特征,组织系统的一些长期行为是不可预知的,但是对于处于混沌边缘的焦虑的科学管理和对于变化与挑战的日常不间断处理,可以有效解决系统问题。

网络课程作为一种信息时代的复杂系统,其主体是由大量变动起伏的独立个体组成的,具备高度随机性和不可预知性,与此同时网络课程系统的运行仍然遵循着一些基本的教育准则和规律,完全符合混沌理论的分析框架,因而,也非常容易产生无法预期的结果,为网络课程评价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不过,以混沌理论的显著特征作为依据,将其与网络课程评价实践结合起来,在长期数据积累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是可以从混沌中找出规律性,强化网络课程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相对于严整的传统课程评价,网络课程评价尽管依然是对课程的目标制订、方案设计、结构组成和实施效用等组成要素进行系统性和总结性的检查以促进课程的修正、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但网络课程评价更加注重参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大大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对于评价结果的影响作用,因而评价过程是一个充满混沌的复杂性过程。不过,只要有效地掌握混沌理论的显著特征,并将其适当地应用于评价过程就有可能突破混沌的“迷雾”,探寻到“迷雾”之下的真谛。初始条件敏感性的典型案例是“蝴蝶效应”,意味着十分微小的初值变化在经过持续的放大以后可以对未来的结果

造成巨大影响。任何评价元素都不可能永远遵循简单规则的交互,无法事先预测涌现必然会在评价过程中出现,因此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各种变量的影响作用,同时又要深入分析微小事件的相关性和规律性,实现一定程度的可预测性,在两极之间达到评价的动态平衡。时间不可逆性是指在复杂系统中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可能重复出现完全相同的情景,或者本质相同和特征相似的团队或个体不可能出现完全相同的行为表现,而其典型案例是“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跨越同一条河流”。对于不同的评价主体,差异性评价方式是理所当然的,而对于同一个评价主体。不同时间、不同情景和不同目标也意味着应该运用不同的评价逻辑,复杂的网络课程系统波谲云诡,任何固化的评价运算只会导致失败。吸引子可能是一个单一固定点、一个点集合、一个复杂轨道,或者是无穷数目的点,从相空间上看代表着系统演化过程的终极状态,即目的态,而奇怪吸引子是稳定的具有无穷嵌套的自相似结构的吸引子,其典型案例是“湍流现象”。

网络课程系统这样一个耗散结构具有多个层次的功能结构,存在着吸引趋势与排斥趋势的相互作用,网络课程评价只有抓住各个层次上的共同特征和本质规律后,才有可能达到遍历各种可能状态的结果,构造出局部的、间断的奇怪吸引子,从而可以顺利解释网络课程系统中各种奇特背后的本质和考量解决问题的不同视角与方法。不规则形态是指任何一种与尺寸无关的曲面,其组成的片段在经过放大以后与整体相比表现出相似性。网络课程评价体系本身就包含不同水平的组织层次,无论是宏观水平的,还是微观水平的,只需要掌握整体系统的特征和本质,就可以自由地在不同形式的评价框架和层级中切换。

换句话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对于网络课程评价来说都是不足取的,兼顾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才有可能真正提高评价效能,分形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创造过程,当有机体和系统通过自组织临界状态至混沌状态开展进化活动,一个微小的变化可以引发巨变,从而达到非平衡状态,而此时使系统保持最佳的创造性、想象性和适应性的线性可预测性与基于混沌理论的完全不可预测性,这两种相反的性质是同时要求的。网络课程评价是一个具有高水平复杂性和差异性非平衡行为的过程,涉及反馈、递推、干扰、自催化、连通和自组织等多种作用形式。

网络课程评价作为一个分形过程,集活动性、事先预防和事后应对于一身,而非简单的被动过程。基于网络课程分布式知识系统中知识的非集中性和中央控制特征,交流和协作是网络课程评价的关键元素,评价规则为自由而生,本能地涌现,而非外部控制的产物。

[参考文献]

[1]Lesley Kuhn,Complexity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A Critical Re―flection[J].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2008,(1):17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