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力设计

电力设计

时间:2023-01-21 22:20: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力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力设计

第1篇

践行宗旨

践行企业宗旨,彰显文化魅力。紧紧围绕“为顾客创造价值,为我们谋求发展”的企业宗旨,设计院制定了《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创建先进企业工作总体方案》。经过4年的实践,创先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在技术上,系统规划、超高压变电、特高压直流输电、超超临界、核电三代、数字化电厂电网等重点领域有新突破;在管理上,以“协同工作”为中心,项目管理、设计过程管理、设计产品管理等集成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在服务上,“贴心服务、贴近服务”深入人心,真正做到了为业主做好“高参”,深受客户、业主好评。

据统计,几年来,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呈现平稳增长的良好趋势,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不断增长,注册资金大幅提高,连续七届入选美国ENR、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全国电力设计行业排名前3名,连续两年荣获 “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称号。

强化管理理念,向管理要效益。企业在管理中始终以“尊重、信任、激励、规范、创新、高效”为向导,全力推进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流程化、信息化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平台,大力强化设计管理系统、总承包项目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科标项目信息化平台、电网项目工程三维信息化设计和知识管理系统,不断细化工作要求和实施步骤,形成了具有激励性、规范性、创新性、高效性和广泛认同性的专业条线工作平台,实现了“管理见效益、管理出实力”。

培育团队精神,打造攻坚队伍。企业通过开展 “和谐文明作表率,打造品牌作贡献,推进创先出成效,科学发展上水平”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培育了员工 “全心投入、严谨细致、团队协作”的工作作风,打造了一支可以打硬仗的队伍,尤其是在 2008年冰雪灾害、2010年亚运保供电等危难关键时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

机制保障

在推动企业发展过程中,设计院注重构建全方位、一体化机制建设,形成了企业内部多层次、和谐统一的良好局面。

强化组织管理。为确保企业文化为生产经营提供强大的内动力,企业建立了目标明确、权责分明、关系协调、渠道畅通、注重创新的企业文化管理机制,成立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党政领导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第一责任人,各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督促指导,各部门负责人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在部门内部的贯彻实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强化过程管理、动态检查和定期评价,推行了由上而下、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

实施绩效管理。企业实施以提升员工素质能力为重点的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不仅成为评价员工个人工作业绩的手段,更成为控制和优化整个管理过程的手段,切实发挥了赏优罚劣、激发潜能的作用,实现了把绩效管理变成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工具。

健全监督体系。企业通过建立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和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并把教育、制度、监督的具体做法经常化、制度化,形成了“清白做人,干净干事”的良好氛围,有效抵制了各种腐蚀和诱惑,为企业“想干事、干成事”创造了良好的廉政环境。

塑造形象

注重新闻宣传,聚人心塑形象。企业以《广东电力设计资讯》为载体,全方位、全景式地宣传报道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点点滴滴,并借助网络优势,开辟主题实践活动专题,报道生产经营过程中普通员工爱岗敬业的先进事迹,起到了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作用。

勇担社会责任,展示文明形象。2008年,在南方冰雪灾害的关键时刻,广大党员、员工积极响应广东电网的号召,组织专业技术骨干奔赴韶关、清远等抗冰一线,充分体现了企业勇担责任、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2010年,在玉树地震危急时刻,企业广大党员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共捐款84 750元,送去了“玉树站立成树”的希望。

第2篇

1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概述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进行大规模电力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只有做好线路设计、负荷预测等方面的规划才能高效、有序进行电力建设,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电力不仅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同时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来说电力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做好电力规划设计,在进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不同区域的电力需求,并结合城市建设等进行线路优化设计,并进行合理的电力负荷预测,使得前期规划设计充分结合实际,并对多个方案进行论证比对,从而选择最优的电力规划设计方案。对于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而言,首先要进行电力负荷预测,之后才能根据负荷需求及所能提供的负荷能力进行相应的电网电源设计,其次要进行线路的勘察及选择,从而进行电力网络及建设规划,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出实用性强的电力规划设计方案,这也正是电力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之所以要进行一系列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目的就在于对电力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科学的设计及选择,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分析并加以解决,最终以优化的设计方案来确保电力建设的有序进行,为电力供应的稳定安全奠定基础。

2科学地进行电力负荷预测

电力系统只有提供充足的负荷能力才能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为此必须进行科学的电力负荷预测,结合地区以往发展实际进行电力需求预测,主要的预测方法如下:2.1回归分析及单耗法。这种建立在以往用电负荷基础上的定量分析法被广泛使用,主要是通过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来对未来的电力负荷需求进行估算,这不仅需要本地区以往的用电数据及各功能分区的用电负荷数据,更需要对本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合理评估,从而确定未来的用电负荷。这种预测方法能够对地区综合用电负荷进行评估,且具有较高精确度的预测性,尤其适用于短期及中期电力负荷预测,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难以测算各供电区的电力负荷发展水平。为弥补回归预测的不足之处,常结合单耗法进行电力负荷预测,工业和部分农业用电量常常能统计出具体的单耗指标,结合单耗指标进行用电负荷的预测具有针对性,能够对不同功能分区区域进行较为准确的用电负荷预测,从而为电源规划等奠定基础。2.2灰色系统法。这是建立在灰色系统理论基础上的预测方法,能够对含有不确定因素的系统进行预测,在数据不多的情况下找出某个时期内起作用的规律,从而建立起负荷预测模型,对于短期负荷预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这种预测方法对负荷数据要求较少,不考虑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便捷性,但是当数据离散程度逐渐变大的情况下,负荷预测精度将下降。2.3趋势分析法。这种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建立在对未来地区发展趋势进行多方面了解的基础上,这是一种确定的外推,在对历史负荷数据及拟合曲线进行分析之后得到模拟曲线,不考虑随机误差,在具体使用中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加以利用,主要的趋势模型有线性、多项式、对数、指数趋势模型等。

3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技术分析

3.1做好电力规划要点设计。之所以进行全面的电力规划设计就是要通过更低更合理的成本投入来利用电力资源,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尤其是在制定电力扩容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对传统的供应侧资源和可再生能源加以考虑,具体来说主要是社会总资源供应侧、需求侧的利益及应满足的可靠性约束,同时对财政上的完整性、投资额度和装机容量等加以考虑,需求侧资源的影响将会导致电力规划内容的变化,规划设计中的目标函数应是满足用电需求侧成本最小,并对不同目标负荷形式的需求侧资源分别进行约束;同时进行经济计量、负荷预测、资源评估、电价分析及财务分析等,从而通过综合资源规划来为电力规划设计奠定基础。具体来说是将多种需求侧管理措施产生的影响视为出力,通过一系列的规划手段综合考虑供需双方的资源选择。3.2通过同时法和DSM消去法进行资源组合。3.2.1同时法。这种通过需求侧与供应侧措施的直接比较来对系统成本进行估算的方法就是同时法,即同时考虑需求和供应的相互影响,毕竟电力供应最终是满足用户需求,而用户需求的变化也在影响着电力供应,这种方法能够评价其可靠性、运行能力,对需求侧进行动态管理,同时能够对需求侧管理的规模和时间特性进行直接估算,但该方法需要较为详细的需求侧信息,并需要复杂的用电估算模型进行一系列的测算。3.2.2DSM消去法。这主要是负荷需求满足的问题,如果需求侧管理的规模不大,那么电力系统运行会较为稳定,而DSM消去法首先要利用边际成本来对需求侧管理措施进行选择,然后将所有的具有成本有效性的需求侧管理措施消去,这样才能实现供应侧资源的优化组合,进而实现满足剩余负荷需求的目的。但是一旦需求侧管理措施在新资源中所占比重过大,那么可能会降低系统可靠性,带来运行能力问题;另外,该方法忽略了电价对用电需求的影响。3.3在设计中采取灵活的交流输电系统技术。近年来,随着现代控制理论、系统工程、新材料的开发等一系列成果的不断出现,电力系统分析和计算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优化了电力规划设计模型和方式方法,为提升电力规划水平奠定了基础。交流输电系统技术FACTS运用了电力电子学的最新成就,并结合现代控制技术来实现对交流输电功率的灵活控制,在电力规划设计时充分利用该技术能够将现有高压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显著提升,并明显增强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FACTS技术不断向复合型发展,两台及以上控制器通过复合组件一组FACTS装置,并通过共同的、统一的控制系统进行管理控制,在电力电源及线路设计中要合理运用。3.4串联补偿技术及电力系统频谱分析。输电系统跨度较大,在远距离传输中稳定性成为主要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合理采用串联电容补偿技术来提升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能。利用串联电容器能够构建LC串联回路,一旦串联电容补偿度达到一定程度,则系统中某一点会发生扰动,同时可能会和发电机、变压器、送电线路电容发生串联谐振,其频率通常位于次同步频带上,假如谐振频率和发电机机械系统质量弹性体的扭转振荡频率发生互补的话,极容易导致机组的损坏,这一点必须在电力规划设计中加以考虑。随着非线性负荷的不断增加,同时在电力电子技术的运用下,电力系统的不对称和谐波日趋明显,串联、并联谐振和系统不对称对电力设备与用户的影响已不容忽视。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和发生扰动时系统频率不变的传统假设已经明显不能满足现代电力需求,因此有必要开拓频谱分析的研究,以丰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思维。3.5在设计中注重大区互联。通过大电网之间进行互联不仅能够带来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同时能充分利用能源和减少装机容量,将电力系统运行和供电安全、可靠性、经济性加以提升,改善电能质量。

4结语

电力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诸多影响因素,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必须在进行电力负荷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开展电力线路设计、荷载设计等规划设计工作,在此过程中注重道路桥梁等市政设施带来的规划影响。

作者:张馨方 单位:国网焦作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张云飞.电力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7.

第3篇

1电力规划设计现状分析

电力是重要的能源,因此电力工业的发展就成为了重要的产业,关乎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不断加快,加大了对电能的需求,给电力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电力市场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加大了对电力基础工程建设的投入,使的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更深一步优化了投资结构,促使电力市场发生重大转变。电力规划和设计是电力工程设计中的组成部门,随着发展也逐渐凸显出实际作用,对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2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应用

单项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规划设计具有指导性作用,一般也包含了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两种,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一般反映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2.1系统专业提资

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对方案进行对比、资料整理分析及综合,最终确定项目工程的建设相关内容,包括建设的步骤、建设时间、建设规模以及投产时间等。将最佳组合接入到方案中。

2.2方案比较

要使电力项目实现经济性、安全性、节能性,提高可靠性,方案比较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更是后期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对方案的优劣比较,可通过各种计算结果进行,并综合经济方面、发展方面及可实施性和安全可靠性等多方面开展分析,以帮助最佳方案的选取。

2.3电气计算

第一,潮流计算,这是电力设计中最基础的计算,包含了电网中线路功率计算和设备元件计算等,不仅是主系统稳定和继电保护的重要参考,也是元件和设备量程的重要依据。潮流计算可对电力潮流分布、网络元件损耗及电网节点电压等情况进行摸底,进而得出正确的电气计算。对于电力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潮流计算也可直接进行检测。第二,电力系统的稳定评价,稳定计算是最主要的途径。在电力系统中,会有些常出现的故障,潮流计算可进行故障模拟、影响程度评估,其中包含了三个方面内容:频率稳定计算、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计算、电压稳定计算。第三,短路电流计算。这种计算方式主要针对确定网架进行的。在已经确定了的系统及网架结构中,很多时候由于电路会出现短路现象,导致电流值异常。在此时,应用短路计算就为正确的电气元件、电气设备、继电器的选型提供参考和依据。实现熔体的额定电流和继电保护定值,并能快速的切断短路电流,降低短路故障的持续时间,提高电路安全运行效率。

2.4接入系统方案

项目接入系统是电力系统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程序。在确定好设计后,政府审批部门会对设计进行审核,在确认了设计并符合电网发展需求的前提下,结合网络特性,实现对规划设计的系统接入。规划设计的接入,一定要遵循就近经济原则、节能降耗原则、电网新技术原则等,确实保证电力接入具有经济性、安全性及稳定性。除此之外,还应将当前的发展需求作为参考,并考虑项目的规模及电力输送方式等,最好是在原电网运行的基础上实现电力的高效运行。

2.5电力电量平衡

电力电量平衡是电力系统中的一种约束平衡,一般是指对项目区域的电力系统配电情况采取平衡性的计算,以促使区域全年的电量保持在一定水平上。在进行电力电量平衡时,一般是以变电设备容量、发电设备规格作为重要依据的。

2.6电源规划情况及出力

一般来说,电源规划是指对电力工程周边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规划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对工程建设的评价和分析。根据工程基地的不同,可分为地方电源和统调电源两种。地方电源,一般是指企业自备的发电机组,或者是地方性的小型水电站。统调电源是指由有电网统一调度,并供电网统一供电的各类大型发电厂。根据电力建设时期的不同,电源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有区别的,因此在进行电力规划时,必须对周边电力电源情况做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合理安排电力电网的输送,为电力工程的设计提供便利。

2.7电力负荷预测和分析

拟建电力工程区域中对电力负荷进行检测和分析是电力规划设计中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在开展电力工程设计的时候,要对历年来的国民生产需求、社会发展及电力规模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经济发展规律,并在分析基础上对电力负荷做出十年左右的预测。针对中短期在建项目要和已建项目进行对比,分析负荷的特性,并对电网供电产生的影响做好评价。对于负荷预测,一般采用的方法有传统的序列预测法,也有专家系统、模糊理论等新方法。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可以电力工程作用、电力工程类型或电力工程规模等作为依据,结合采用单种或多种方法进行预测。如对大流量输送线路及枢纽变电站等进行预测时,可首先针对其负荷增长、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之后就可对其负荷水平进行有效预测了。

3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3.1设计阶段的注意事项

设计阶段就是准备阶段,我们除了要对各个数据进行收集,还要对收集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才能深入的理解指导性意见对电网设计的作用,促进电网规划设计工作的更好开展。同时还要多关注电力主网规划报告,并注意信息的收集,及时对电网的发展和变化进行掌握,并在电网资料数据库中做好记录,以便形成各规划水平年的网架基础数据。

3.2工作开展中的注意事项

时刻关注电力系统的变化并及时对数据库做出更新,对各地区的电力负荷情况进行及时的收集、研究,并对各大型电厂、变电站工作开展及数据资料做好搜集和掌握,为电力系统设计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新的项目工程,要掌握好当地的负荷情况,并对相关的资料及时做出更新。之后开展有效的电气计算,以为项目工程设计的充分开展做好准备。电力系统规划中,电力网络基础数据是关键性要求,关系着电气计算的有效进行。为此,必须做好基础数据的及时更新,并通过长久的完善,才能保证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顺利进行。

作者:王润心 单位:吉林市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电力规划设计;电李工设计;工作环节;分析

在世界范围内,电力工业都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支柱产业,也与居民的生活密不可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中,都离不开电能的使用,因此,稳定安全的电力能源是人民乃至国家都迫切需求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导致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电力工程的建设在不断的加速和扩张,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就需要电力规划设计,这就像一座大楼的基石,电力规划设计合理与否,是电力工程建设成功的前提。

1电力工程中所涉及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1.1 电力负荷的预测和分析

在电力工程之前,需要对电力工程建设的现场进行电力负荷的愈合分析,这也是电力规划设计的前提与基础。在电力工程的实施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对十年时间内中短期电力负荷进行全面和详细的预测分析,预测分析的依据则是国民经济的发展。设计师不仅对国民经济的数据进行总结,也需要依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规划对它的最大负荷进行准确预测。除此之外,设计者还需要对已经有的电力工程、正在建设当中的电力工程和处在规划设计当中的电力工程进行电力负荷的仔细分析,并且在分析的同时要了解其负荷对电网的运行所产生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预测电力负荷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为常见最普遍的有模糊理论法、序列预测、专家系统法等等。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对枢纽变电站、大容量大电机组等进行电荷预测,从而得出准确数据。

1.2 电源的电力规划情况

电力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是电源的电力规划。要想论证单项电力工程的建设必要性就要依据于对拟建电力工程周边电网的电力规划所进行的统计和电源处理情况的分析。电力电源分为两类,一种是统调电源,另一种是地方电源,同调电源,顾名思义,是指归电网统一调度的各类大型发电厂;地方电源则是包括了给类型的小水电站和企业自备的发电机组等。在不同的水文期,各种电源的出力情况也各不相同,与此同时,新建的电源机组会出现在规划期间逐年投入生产的情况,因而对电源的出力情况进行详尽的分析与统计是下一步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

1.3 电力电量的平衡

任何工程项目都要有约束条件,电力规划设计也不例外,电力电量平衡在电力规划设计中就起着约束条件的作用。设计师依据电力负荷预测以及电源出力情况的分析,从而开展项目所在地区和供电区域的电量、电力平衡的计算,并且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以此来确定电力工程需要的规模和布局。设计师通常通过电力负荷预测确定出各个水平年的系统所能承受的系统最大负荷,再结合各个电源的出力情况分析,计算出电力电量盈亏,以此确定出电力熊所需要的发电量、和变电设备容量。

1.4 系统接入的方案

设计者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原有的网络特点、电源负荷分布以及电网发展规划等情况来说明在电力系统中项目工程所占据的地位以及其作用,依照电网规划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建议,提出项目接入系统的几个比较反感。在对系统方案进行论述时,应当周全考虑,比如远近相结合、节约用地、环保节能和电网新的技术的应用等等。

1.5 电气的计算

电气计算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第一是潮流计算,潮流计算主要针对电力网络中的电压和功率的分布来进行计算,潮流是确定系统运行方式的发发,能够检查各个元部件是否符合规格和运行要求,除此自外还能为系统提供继电保护并稳定计算机所提供的初值和依据。第二是稳定计算,稳定计算是指在要求规定的范围内,对电力系统中出现的各种故障问题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和分析,以此来确定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稳定计算是检验各接入系统方案的运行参数是否能满足稳定运行的有效途径,如有必要,可以提出安全稳定的策略以及保障措施。第三是短路电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的主要功能是验算在给定的网架中,因为故障短路而引起的电气元件上所长生的异常的电流值。计算各种工程工程项目系统节点处的短路电流,从而为电气设备在选型方面提供依据。第四是进行合适的无功补偿,可以为电力网络中的感性负荷提供相对应的无功功率,以此来减少网络元件在传输无功功率时所引起的电能损耗。在具体的电力工程中,需要根据无功平衡,提出无功补偿装置的总容量和分组容量,如有必要,则需要对单组低压电容器的电压波动进行校核以及对近区的无功平衡进行分析和专题计算。

1.6 项目接入方案的比较

对项目接入方案的比较需要建立在各种电气类型计算结果的基础上面,从实施性、安全性、发展适应性以及经济性等多个方面进行仔细分析,对各个方案的设计和运行做出优劣总结,从而选出其中最为优秀的方案把它设为推荐方案。总而言之,电力网络的基础数据在电力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为所有的电器计算都是电网数据的基础之上开展的。电力系统正在向“大”的方向发展,比如大机组、高压电以及远距离电力传输等,因此电力规划设计将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 电力规划设计中的经验和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电网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建之中,要想保质保量的完成电力工程的设计,则需要规划设计好电力系统,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下面将就此方面展开一些讨论。

2.1 电力规划设计的准备阶段

准备工作时是开展规划设计之前所必须的,准备充分才能事半功倍。准备工作的内容包括:对拟建区域附近电力系统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了解大范围内的基本状况以及特点,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严格的分析统计。收集现有的电网系统资料,录入数据库,为电力规划设计做好准备。与此同时,不仅要收集过往的数据,还要收集最新的电力主网的规划报告,掌握附近区域电网的发展走向以及与过往电网的不同之处,将这些数据资料也录入数据库,从而形成完善的网架基础数据。

2.2 如何开展工作

准备工作做好后,就是工作的开展了,如何高效的开展工作,不走弯路,直达目标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首先,设计者需要时刻关注电力系统最近的变化情况,了解第一手数据资料,不仅要收集更要研究其他地区的电力负荷情况以及特点,更要把大网内各种变电站、电网和电力线路的不同地理分布情况和资料数据掌握在手,为马上开始的系统设计做好充足的准备并有充足的把握。对于新的工程项目,要实时跟进工作进度,掌握当地的电力负荷情况,对周边地区的电力系统资料进行及时的更新。而后,需要配合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对各种类型的电气进行周密计算,保证工程设计的顺利进行。同时,要不断完成对于电力系统有着重要意义的电网基础数据的更新,这将是一个长期而富有挑战力的工作。

3 结语

如前文所说,电力规划设计就如同一座大楼的地基,规划设计好了,以后的电力工程设计也会事半功倍,尤其是在这个电力系统朝着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以及远距离传输的时代,电力工程设计的难度在增加,电力规划设计也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在工程设计之前,设计者必须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完善电力规划设计,将风险降到最低,达到电力工程设计的保质保量完成。

【参考文献】

[1]钟俊强.分析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2,(3):66-67.

第5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电力工程设计;应用

电能是当今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基础能源之一。对电能的合理开发、利用可以有效减少能源的损耗,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从而促进我国整体综合国力的提升。而电能是电力工程设计中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基础。

1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中的设计原则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因此,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现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并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划设计工作,减少设计过程中带来的不必要风险。其次,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原则,实际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做好配电系统与使用周期的监测工作,找出其在实际运行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为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减少其在运行期间存在安全问题,为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础[1]。最后,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做好成本的控制工作,并由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师来实现电系统功能,减少电力系统设计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

2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应用分析

2.1电源工程规划设计

电力系统在实际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想保证设计工作顺利进行下去,就应该加强对电源规划设计,熟悉周边的电源规划以及电源运行状况。在开展电力工程规划设计工作时,应该从以下两点进行:首先,做好地方电源的分析工作。地方电源主要由大小水电站、企业事业单位中的私有发电机组组成。其次,对统调电源进行分析。统调电源主要对电网系统规划中的各类大型发电机进行统一调度、管理,找出其在运行期间存在的不足,及时为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保证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2]。在电源机组规划设计完成之后,还应该做好各个电源运行现状的分析研究工作,为电力系统在接下来的设计规划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础。

2.2提高电力系统的专业性

要想做好电气系统的规划设计工作,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系统规划计算,根据所得的计算结果制定出一项科学、合理系统规划方案,明确电气系统工程投资时间与电气工程项目的建筑规模,保证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

2.3电气的计算

在开展电器计算工作时,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操作:1)稳定计算:稳定计算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开展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时,应该加强对电力系统在运行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事故进行模拟计算,找出其在运行期间存在的不足,及时制定出解决对策。另外,在开展稳定计算工作时,还应该做好稳定计算基础工作,并在单个电力工程项目中合理使用计算系统,稳定电力系统计算频率;2)无功补偿计算:通过进行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计算而更好的利用电力系统的感应负荷进行无功功率补偿,从而减少电力系统实际传输过程中所造成的电能损耗问题。在电力系统实际运行期间,还可以通过无功补偿的形式来维持电力系统平衡,对无功补偿装置、容量进行合理分组。在开展单组低压电容器投切工作时,可以对其中的电压波动现状进行合理校正,明确电力系统无功平衡,对其进行分析,并根据所得分析结果进行调相调压计算;3)潮流计算: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期间,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对电压功率进行分析。而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确定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做好电力系统元件的检查工作,根据所得结果制定出一项科学、合理的蓄电保护对策,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础。

2.4电力负荷的预测与分析

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电力负荷预测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基础。因此,在开展电力负荷预测工作时,首先要做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并对电力行业在未来5年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在对电力负荷进行短期预测时,还可以对其运行期间存在的不良因素进行全方面分析,并及时为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保证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促进我国电力行业快速发展。

2.5平衡电力电量

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平衡电力电量的分析,根据电力系统电源运行现状进行电力负荷预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项目中的电量平衡计算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

3总结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各个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力行业也不例外。电能是保证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在开展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时,应该根据大电网区的基本情况与特点收集周边地区的电力系统数据,了解电网基本运行现状,并将其发展规划录入到数据库中,为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础。电力系统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根据电力工程的施工现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将其合理利用,保证电力系统的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黄敏均,赵亮宇,陈建峰.浅析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3):150.

第6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设计;设计校审

校审工作作为电力工程设计的重要技术保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在许多设计单位一直以来都将好的设计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与最重要的环节,不断强调着校审的重要作用。但是设计图纸出现了错误却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电力设计与校审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随意行与片面行,校审的结果都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校审人员对校审内容的侧重点难以把握。

一、电力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校审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契机,国家电力企业也提出了构建“三集五大”的体系,积极变革与组织架构,能够改变管理方式,优化电力企业的业务流程改革。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电力工程设计单位的工作量与工作任务经常会处于一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导致他们工作压力大,工作难度大。这样很可能因为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忽略了电力工程的复杂性、短期内的设计以及承受着强大的工作压力等等一些原因,都可能造成设计过程中出现问题,这就需要校审单位加强对设计图纸的质量把关。一旦出现了部分出版的设计图纸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都可能会对设计单位与电力工程单位造成致命的威胁,一旦出现了工程质量的问题,将会对国家经济造成威胁、对社会正常运作带来影响,更会威胁着人们的日常用电需求。所以,对于电力工程设计质量的校审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所以需要严格控制好电力工程设计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二、根据电力工程设计的特点如何做好校审工作

(一)规范化特点下如何实现规范化校审工作在实践的过程,许多设计与校审人员电力工程的规范的理解都无法做到全面的考虑与理解,然而校审工作大多数都是通过表格的形式,将国家对电力设计的规定相关的法律条文以及国家电网的规定要求具体贯彻落实到每一个校审工作节点上,让整个校审工作能够更加标准化、流程化,促使每个与设计相关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有效的避免校审工作的随意性与片面性,有效的减少人为因素对设计的影响。(二)提高设计成果优化对于每一个电力工程项目设计主要目标:一方面,能够确保电力工程设计不出现任何差错;另一方面,需要在保障每个设计环节不出现差错的基础上能够有效的优化设计方案,真正发挥电力工程设计校审工作的作用,避免工程设计过程出现的错误,促使工程设计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设计的质量,最终达到最优化。最主要的就是能有效解决设计过程正确性的问题,从而能够使得设计质量水平达到最优化。(三)加强设计过程中质量监督国家对于电力工程设计质量方面有着严格的法律要求,其中每一项电力工程设计都有着相关的规范作为国家电网要求作为重要依据,能够以电力工程设计的校审相关数据作为控制的相关参考。能够不断完善对电力工程设计校审质量监督与考核的标准。这需要配合校审工作对每一个项目与不同项目负责人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考核,通过强调与突出质量的关键节点的重要性,有效的保障电力工程设计的质量。(四)能够在设计的过程充分了解业主的意见在进行电力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也属于不可控制因素的范畴。针对于不同的电力工程的特点,可能会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以及工程所在地用户需求的影响。需要充分关注不同地区人群对电力的需求特点,能够因地制宜有效的做好电力工作,切实保障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设计质量。能够根据设计人员对客户的需求与意见充分的了解以后,作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同时需要设计单位多进行对业主的防范,能够将相关的信息不断完善补充到校审工作中去,从而能有效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五)确保工作流程以及人力资源的有效运行对于电力工程设计校审的应用在电力设计工作中,如何能够确保每一项项目都能够有效的落实,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工,促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各司其职,实现了项目的各项工作流程的清晰,保障人力资源的充足性与合理运用性。

三、结束语

在电力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工程设计质量的好坏都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项目设计的管理与效率都与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关系。然而工程设计的校审工作又是设计工作的核心,只有在设计的过程严格把握好校审工作能够将涉及质量的管理工作细化,通过质量的管理实现飞跃,保障电力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军.电力设计过程中的人因可靠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2]陶佩军.电力设计企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第7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设计;实际工作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智能电网的应用更为广泛。电力设计工作是智能电网中建立中最为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伴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大量先进科学技术也开始在电力设计工作当中得到应用,有效提升我国电力设计研究工作水平。因此,电力企业应更为注重电力设计工作质量,借此提高智能电网的建立水平。

1.智能电网电力设计特点

1.1 可靠性。智能电网电力设计工作当中,供电的可靠、稳定是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通常情况下,当一般电网的线路发生故障或是事故时,电网便无法继续正常运行,也无法向用户继续供电,这便需要建立智能电网对这一缺点进行弥补。智能电网不仅需要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还需要保证线路在承受外力破坏之后,信息数据不会泄露,以此降低国家电力系统所受到的损害以及经济损失。此外,电网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因相关计算机病毒所引发的系统缺陷问题,进而对电力系统造成损害。智能电网应具备隔离这一缺陷的能力,借此确保电力信息的安全传送,以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

1.2 自愈性。电力企业应用自动化传感设备过程中,智能电网可自动对电力系统部分电路所承受的损害程度进行预测,并在短时间做出反应,从而抑制事故范围,避免出现因事故范围不断扩大致使电力企业承担大量经济损失的现象,尽可能降低电力企业经济损失。智能电网的建立可有效降低电路故障范围扩大以及供电质量下降的机率,以此避免因电力系统部分线路出现故障导致线路出现大规模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

1.3 兼容性。我国依靠风力发电的电力企业多集中于内陆区域,上述区域电网覆盖相对较小,承受的极限值与用电负荷不高,大部分电力未得到充分利用。如此一来,便导致我国大量能源被浪费。风力强弱程度不稳定,且变化间隔时间较短,甚至有无风能存在也难以确认,上述问题对风力发电形成影响,进而利用并网对既有电网形成了_击。传统电网无法满足以上要求,所以,电力企业若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不断提高电网质量。针对较大的电力冲击,智能电网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可以对电流强弱实施有效调节,将电力系统调节控制能力发挥至最大化。就目前而言,我国现有电力系统的回报率并不高,仅有8%,难以吸引投资方前来投资,使得电力行业部分工作处于滞后状态。智能电网建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充分、高效地利用电力资源,借此满足当今社会对清洁环保的要求。智能电网是既有电路系统同当前先进可续技术相融合所形成的电力系统,基本可以满足当今社会对电能的需要。

1.4 互动性。智能电网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对电力具体影响的分析、强化电价管理工作以及更改用户当前用电行为以及缓和用电实际需求与电力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就目前而言,我国已经通过削峰填谷以及按季节限制用电等方式,同意用户将现代化电气与智能电网相接,同时将转让多余的电能。

1.5 节能效果。智能电网的节能效果是智能电网于实际电能传输时,最大限度节省电能,避免电能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浪费现象。具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智能电网在输送电能过程中,每年可节省约10%的电能,将节省的电能转化为经济,则可折合为3000亿人民币。由此可见,智能电网所具有的技能效果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2.电力设计技术与智能电网中的实际运用

2.1 即时信息收集技术与处理技术。该技术主要指设计人员自电网电量的角度对电网所形成的电能、频率以及电流当前的状态进行考虑。同时,可以实现在短时间内转化各类型二次信号,既保证了取值的精确度,同时也可以及时检测到出现故障的电流,并基于检测所得相关数据计算当前的电流以及电压,借此获得相对的电力参数。智能电网不仅需要获取即时数据,同时也需要对数据进行存储,要求数据的交换工作应处于安全稳定的环境下完成,此时便需要通过即时信息数据收集与处理技术,完成对智能电网内所有信息数据的管理以及控制工作,大幅提高故障的排查能力以及事故处理效率,借此提高我国智能电网的整体质量。

2.2 能源转化技术。就目前而言,较为常用的能源以风能与太阳能为主,上述两种能源较为环保,不会造成污染,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能源。我国目前应用的大范围并网技术,为之后各类型能源转换技术体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光伏光电为例,由于其本身稳定性较为优秀,辐射范围相对较大,已然成为当前能源转化技术研究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然而,这一技术并未得到大范围应用,我国对能源转化技术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存在一定缺陷与不足,部分技术存在不成熟的问题。特别是该技术在智能电网当中的运用,还需要我国科研人员投入的更多的经历进行研究,从而兼顾能源消耗以及环境保护,确保能源可以确实转化为电能,这也成为智能电网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2.3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既有的直流输电系统中,大部分构件均使用间流电,然而在输电时却依旧使用直流供电的方式。高压直流输电方式可通过控流设备使电网处于逆变或是整流的工作状况。部分直流输电系统质量较轻,换流设备往往有部分可以关断的电气元件构成,以便令电流输送工作更为经济,且输送过程更为稳定,使得智能电网不仅适用于短距离直流输电工作,同时也可应用于长距离直流输电工作,如为处于孤立状态的岛屿供电。该技术与我国长距离输送电能中的应用颇为广泛,且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2.4 柔流输电技术。该技术的主要应用目的是将清洁度高的能源转化至电网系统内,其属于其他学科交叉形成的技术,其中涉及多个领域,如通信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主要用以管控智能电网中的交流输电工作。就我国既有智能电网的输变电状态而言,等级较高的电压与清洁能源相互渗透,必然会应用该类型技术,以此对智能电网内的各类型参数进行调整,并保证调整与优化的合理性,使得智能电网的运行更为科学、合理、高效。

2.5 电能质量优化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以对电能当前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同时根据评估结果为工作人员提出合理、具体的解决方案,从而不断优化与提高智能电网输送点的质量。电力企业若要最大化发挥该技术的作用,便需注意如下方面的工作:第一,工作人员必须建立并健全评估电能质量的等级机制,将电网供电质量以及电网经济效益纳入考虑范围当中。第二,工作人员在运用该技术的同时,还需结合其他类型技术,如持续调谐波设备、电能质量管控技术等,以此建立智能型电网,确保电网供电质量科持续提高,电能所消耗的资源数量随之降低。

结语

电力设计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智能电网效能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对智能电网的构建、运营以及本身质量均产生一定影响。故而,作为电力企业,应强化对电力设计阶段的管控工作强度进行强化,同时加大科研人员在该方面投入的研究力度,以便智能电网体系可以长时间稳定发展,以此提升智能电网电能供应水平,保证用户的用电体验。

参考文献

第8篇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在电力电缆运行过程中综合监控系统具有重要作用。电力电缆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将电网一次设备有线网络监控转变为无线通信网络监控,大大降低了一次设备的监控成本,未来电力电缆综合监控系统的发展有很大市场前景,能够为我国电网的发展带来明显效益。因此,本文基于B/S软件架构,对电力电缆综合监控系统的架构、工作流以及功能进行设计,试图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电力电缆 监控系统 B/S 设计

随着我国电网的发展,国家开始重视电力电缆的设计,在电力电缆维护管理方面,综合监控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在电力电缆设计中,综合监控系统起到的作用是有效监控一次设备运行状态。研究得知,以往综合监控系统对电网一次设备的监控采用的有线网络技术,缺点是布线难、成本高、维护困难,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和使用将对一次设备的监测转变为无线网络,采用无线监控技术,有效提高了监控效率。

1 电力电缆综合监控系统的架构设计

1.1 系统组成

电力电缆综合监控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前端系统、网络传输系统和监控中心系统。系统图如图1所示。

1.2 工作原理

前端系统摄像头将采集的信号经过模拟线缆传输到视频编码服务器中,信号在视频编码服务器中经过编码和压缩之后,经过网络传输系统,传输至监控中心系统。

2 电力电缆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

2.1 前端系统

电力电缆综合监控系统的前端系统,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网络视频编码器、信号采集摄像机和云台,主要作用是对重点区域进行视频监控。前端系统通过信号采集摄像机采集模拟信号,再将模拟信号传输至网络视频编码器中,模拟信号在网络视频编码器中会被压缩和编码处理,然后输出数字信号。通过数据通信网络,电力部门将数字信号传输至监控管理中心,监控管理中心将数字信号解压得到视频信号,并且通过信号转换在显示屏进行播放。

2.2 网络传输系统

网络传统系统采用是光同步数字传输网络。该网络的组成部分是不同类型的网元设备,组成载体是光缆路线。光同步数字传输网络通过这些不同类型的网元设备,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比如:同步复用、交叉连接和网络故障自检、自愈等。长距离传输会使得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影响,但是光同步传输网络的自愈功能可以对光信号进行放大和整形处理,得到质量较高的光信号。如果光同步数字传输网络的某个传输通道出现故障时,交叉连接功能可以有效保护复接段的通道,并且将信号接入保护通道。

2.3 监控中心系统

电力电缆综合监控系统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监控客户终端、监控管理系统和图像监控服务器。远端和近端现场监测设备的管理,由监控中心负责,为了确保还原后的信号能够准确传输至主控计算机中。主控计算机接收到还原信号后会在屏幕上显示相应的图像,并且自动详细记录下监测设备和仪表的运行情况,此时,监控中心的外置大屏幕会与主控计算机屏幕显示同样的图像信息。监控中心系统能够随意切换和控制前端系统的信号采集摄像机,一旦现场出现紧急情况,前端系统摄像头会在联动机制的作用下自动发出声光报警,并且将摄像头对准紧急情况发生区域,自动录像并进行光盘刻录。

3 可靠性及关键技术的评价

3.1 可靠性

该系统采用B/S架构,具有分布式特点,业务扩展及维护简单,具有良好的共享性。开发语言采用成熟的JAVA编程语言,数据库采用企业版SQL Server 2008,此外,综合监控系统的安全运行是监控工作的有利保障。电力电缆中继电保护系统是维护电网安全稳定工作的最后保护关口,因此,它需要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就要求在设计电力电缆综合监控系统过程中,将继电保护系统与综合监控系统分离,确保两者的独立性,严禁继电保护系统的控制回路与综合监控系统相连,从而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2 关键技术

电力电缆综合监控系统,将过去监测一次设备的有线网络替换成无线网络,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具有较好的灵活性,能够在监测区域合理布置节点,方便实现对一次设备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彻底消除了有线监测网络布线难的问题,并且有效降低了电力电缆一次设备监测系统的建设成本和工作复杂程度。

4 总结

综上所述,电力电缆综合监控系统的运用,能够大大提高输电线路故障监测效率,具有显著效益。电力电缆综合监控系统设计是基于无线传感网络,因此,电力电缆综合监控系统与卫星通信技术结合,可以实现全国不同区域的电网运行状态的无线在线监控,以便在地方电网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得到技术服务支持,及时消除电网故障,确保各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唐忠,杨春旭.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及其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1(05).

[2]戴金源.高压电力电缆绝缘在线监测[A].2009年全国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交流研讨会[C],2009.

[3]李华春.基于FPGA的XLPE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J].电线电缆,2009(03).

作者简介

耿芳远(1974-),男。大学本科学历。现供职于山东科华电力技术有限公司,从事电力自动化方向的研究。

第9篇

关键词:低压电网,电力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U665文献标识码: A

一、关于低压电网电力设计及施工重要问题的分析

1.低压电网电能损耗过大

在低压电网的使用过程中,电能损耗太大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①低压电网的低压导线截面较小,许多低压电网线路使用的是铝芯主干线而不是铜芯主干线,铝芯主干线的截面大多数都比 16 2 要小,导线的绝缘效果较差,往往会存在安全隐患;②低压电网功率因数较低,会导致电能损耗;线路老化现象较为严重,致使线路阻抗力过大,损耗电能;③三相负荷不平衡,致使不平衡电流的产生等,这些现象的出现很容易导致低压电网电能损耗过大。

2.线路超负荷运行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低压电网的建设根本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导致低压电网的线路不得不超负荷运行,来应对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而且部分地区使用的线路导线都较为纤细,导致公用配电变压器承担负荷较重,供电能力较差。因此,在用电高峰期,往往会导致电力网络供电不稳定,供电质量降低,停电、跳闸等现象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3.没有合理的规划、建设低压电网

在部分城市的低压电网建设中,缺少对环境、市容市貌、线路走向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致使低压电网的不合理建设,低压线路在空中架设的随处可见,甚至一些地区形成重复建设的现象,导致输配电不合理,较多的电能被损耗,对电力资源造成了很严重的浪费。

4.低压电网使用的安全性较差

低压电网的安全性是设计者思考的重中之重,但部分低压电网使用的导线较纤细,容易老化和断线;线路与房屋、树木及其他线路等物体之间安全距离紧凑;线路走线较为混乱,私拉乱接现象较为严重等因素,加大了火灾、触电等事故发生的机率。

二、低压电网建设中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在电网建设中,电力线路多放置在外面,难免会受到大风、气温、雷电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为此,在进行低压电网电力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外界因素的影响,采取相关措施来保证电网的可靠性,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保证低压电网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

1.1绝缘子的使用。绝缘子是用来支撑和悬挂导线的,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将导线和电杆之间绝缘。根据其应用情况,得知绝缘子需要有足够的强度和抵抗能力,以便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在架空线时,常用的绝缘子包括针式绝缘子、蝶式绝缘子等。一般在10千伏配电线路直线杆上,采用针式绝缘子或者瓷横担绝缘子,而在0.4千伏的配电线路直线杆上,需要采用针式绝缘子、瓷横担绝缘子等。

1.2配电设备的安装。在进行配电设备的配备工作时,要根据电力需求和当地发展来进行,选择合适的配备方式,保证容载比的合理性,尽量选择节能型变压器,提高配电设备的可靠性。在进行变压器配电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配电方式,既可以采用户外杆架式,也可以采用用户屋顶式来进行安装。

1.3配变台区的布置。在进行布置配变台区的工作时,要考虑到当地的电力需求和发展情况,尽量减少低压线损情况。在靠近负荷的地方,要采取密布点和短半径,这样才能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留出一定的发挥空间,避免重复建设。

1.4低压电路的配置。在进行低压电路的配置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首先做好配电箱出线的设计,将出线按照三相四线制来进行设计,或者按照五线制来进行,还要做好绝缘处理或者理线处理;其次是导线截面的设计,根据相关技术条件来进行截面设计,使电流与导线截面形成正比;最后是弛度大小的判断,弛度是导线仟一点到最低点的垂直距离,一旦弛度过小,就会加大导线的拉力,增加荷载。为此,我们要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气象条件、电感档距等因素,将弛度大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三、对低压电网电力设计及施工方案的几点建议

1、供电路径的选择。

在选择供电路径时,要考虑外界因素对线路的影响,在用地理线进行敷设时,要避免鼠害、地下水及其它管道等外在因素对线路的破坏。与此同时,也要了解当地的经济情况,减少迂回问题、档距问题、转角问题等,依据科学原理,选择合理的供电路径。

2、.配电变压器的选择。

配电变压器的选择对电网规划尤为重要,如果选择的变压器过小,就会使负荷增加,损坏变压器。如果选择的变压器过大,就会增加变压器的损耗,造成设备浪费问题。在进行配电变压器选择时,既要考虑正常负荷,又要考虑最大负荷,根据用电情况,选择合适的配变容量。一般情况下,在用电忙季要将两台配电变压器并联进行,而在用电淡季不要再安装容量较大的变压器,这样就可以减少变压器的损耗。另外,在安装配电箱时,要尽量安装在网络负荷中心位置,并把供电半径控制在 500 米以内。在进行线路分布工作时,要注意线路分布的合理性,以便于日后的线路检修工作,尽量减少停电面积,避免迂回的现象。

3. 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

3.1 选择合理的金具

在低压电网建设时,安装横担、拉线、导线及绝缘子等需要用到的铁件都可以称为金具。线路金具能够对拉线进行紧固,而且在支持、保护避雷线及导线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金根据不同种类,其所起到的作用也就不同。比如支持金具,其主要作用就是将避雷线悬挂在直线杆上;将导线固定在直线杆的绝缘子串上。而连接金具则是以将绝缘子组装成绝缘子串,或将绝缘子串、线夹及横担等的相互连接为主要目的。

3.2 导线及电杆的选择

在选择电杆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勘测选择,考虑好架设导线后的安全距离。如果需要架设双层线路,那么就要考虑好两层线路间的距离,并确定好下层导线与大地之间的距离。如果需要跨越房屋、草垛来架设线路,需要做好绝缘措施,使其保持一定的距离。在选择导线时,要根据以往的负荷情况,结合发展需求,准确的估计负荷的预留空间。为了选择合理经济的导线截面,还要考虑电压损失、温度、机械损伤等因素。如果选择中性线,就要采用截面较小的导线,使中性线截面与相线保持一致。如果在密集地方架设低压线路时,要选择绝缘导线,禁止使用单股线或者是有破损的导线。

4、.对低压电网的设计及施工进行整体规划

低压电网的建设对民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建设低压电网之前,供电企业需要根据当地政府的相关发展规划,对低压电网的设计及施工做出相应的规划,以方便低压电网进行施工建设。根据用电用户的分布情况,对电网的设计进行合理规划,使得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及电能互送的能力能够得到提高,以避免停电现象的出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地下电缆输送电能的方法,将输电线埋入地下,这样既能降低外界因素对输送电力造成影响,又能对市容市貌进行很好地维护。

四、结束语

在对低压电网进行规划时,供电企业应该对电网规划中遇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低压电网电力设计能够顺利进行。同时,要对电网建设的质量进行把关,选择合理的施工材料,以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对低压电网的设计和施工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以提高电网使用的可靠性,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效地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荣海,刘畅.浅析低压电网电力设计及施工[J].电源技术应用,2013(10).

第10篇

关键词:电力电缆;技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 电力电缆特性及选用

1.1 电缆额定电压的规定

对于电力电缆的额定电压是要适应目前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用U0/U(Um)表示,其中U0 表示每一导体与屏蔽间的额定工频电压,U 表示任何两导体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Um 表示每一导体与屏蔽间的最大工频电压。

1.2 使用电缆的系统电压

1.2.1 系统标称电压U

表示的是标识系统的相与相之间的电压有效值,它与电缆的额定电压U 是一致的。

1.2.2 雷电过电压Up

表示的是由于雷电放电或某些原因而导致系统指定位置上产生了相对地或相对相过电压。

1.3 使用在不同类别电网系统中的电力电缆的选择

GB/T12706 建议使用中性点有效接地的A 类或B 类电网系统完全绝缘的电缆;而中性点不是有效接地的C 类电网系统应该使用增强绝缘水平的电缆,B 类电网系统也可以使用增强绝缘水平的电缆

二、 10 kV 电力电缆的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10 kV 电力电缆的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事项:①为了确保10 kV 电力电缆预期的使用寿命及增加其使用安全性,应尽可能避免电力电缆在地面和支架间产生摩擦拖拉现象的发生。在进行敷设电缆时,建议从电缆盘的顶端把电缆引出,首先将电缆整齐地排列在一起,接着对其进行加固措施,确保电缆接头彼此保持一定的距离;②对于同一层桥架里面的电缆,需进行分层敷设、将其整齐地排列在一起,确保转弯处具有相同的弧度。当所设计的电缆与交通运输要道交叉时,应在其外面加上钢管使其不受车辆直接冲击;③当电力电缆的设计工作快结束时,需要做好防火封堵等工作,此外,对于铺设有电缆的路段建议设置明显的提示标志。

三、 10 kV 电力电缆设计方案

3.1 电缆选型

现阶段,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电力电缆(以下简称XLPE 绝缘电缆)在电力系统建设中的使用最为广泛。因为交联电缆所具有的难燃性以及其PVC 的外护套本身也是阻燃的,并且具有一定的低毒低烟性,不仅如此,阻燃交联聚乙烯电缆具有相对成熟的技术及广泛应用的经验。所以在电缆设计工作时宜选用阻燃PVC 套的交联聚乙烯电缆。

3.2 电缆护套的选择

对于电缆的外护层的选择要满足几点:①对于交流单相回路的电力电缆,避免出现未经非磁性处理的金属带、钢丝铠装;②对于在潮湿、含化学腐蚀环境及易受水浸泡的电缆,其金属套、加强层以及铠装上应设置挤塑外套;③除了温度在-20℃以下、药用化学液体浸泡的场所以及有低毒难燃性要求的电缆挤塑外套宜用聚乙烯外,其他的可用聚氯乙烯外套;④用在有水或或化学液体浸泡环境的6~35 kV 重要联聚乙烯电缆,应具备满足使用要求的金属塑料复合阻水层等防水构造。

3.3 电缆外护层的选择

外护层主要有PE 护层及PVC 护层两种类型。PE 护层的机械性能及电气性能都比PVC 护层要好,且施工安装方便,但阻燃性缺乏,主要用在直埋和穿管敷设方式。PVC 护层则具备阻燃性,适用于明敷于隧道中。

为方便电缆设计后的维护及试验,外护层外应有一层外电极。外电极可与外护套一起挤出,但常用的办法是在外护套上涂一层石墨的办法。

3.4 电缆附件的选择

电缆附件的选择:①户内终端在室内使用,不受大气环境的影响。现阶段用于XLPE 绝缘电缆的户内终端多种多样。接插式附件终端用于无电压、有电压无电流以及有电压有负荷等状态下,方便运行检修;②户外终端环境较差,其附件要能够承受复杂的外环境且要确保良好的运行;③护层绝缘保护的选择,要求符合在使用环境条件下可靠、耐久、监视维护方便,并且利于安装;④回流线的阻抗及其两端接地电阻,应该与系统内最大零序电流以及回流线上感应电压相匹配来进行。均压线的自然接地端的电阻值要大于均压线本身阻抗的30 倍以上。回流线或着均压线的排列配置方式,要使得在正常工作电流时产生的损耗是最小的。

3.5 电缆的敷设

对于各种不同的电缆敷设现场应了解敷设总长度、工井位置、各转变点位置、上下坡度以及地下管线位置特性等各方面的因素。

在对电缆线路的总长度进行检查时,应该首先检查线路上是否有预留位置。要为后期电缆检修工作预留一定的的电缆余量,应该将其设置在终端、接头、过马路穿管以及过建筑物等处。为了增强电缆运行的可靠性,应尽可能多的减少电缆接头。在电缆中间接头处应进行防水处理工作,这是因为XLPE绝缘电缆的接头通常总低于原电缆护套,特别是中低压电缆,密封处一旦进水,就会使得绝缘部分直接暴露于水中。高压电缆接头虽设置有金属护套,但金属护套的连接处仍存在一定的弱点。所以接头位置最好在电缆沟道、直埋处增加防水措施。比如说直埋,可在接头位置处修建水泥槽,在进行密封处理后,再填砂盖板,然后进行直埋处理。

3.6 电缆金属护套的连接与接地的方式

3.6.1 护套两端接地

当电缆线路比较短,且传输功率很小时,护套上的感应电压也非常小。当护套两端接地后形成通路时,护层中的环流变得很小,所带来的损耗不多,对电缆的载流量影响很小。当电缆线路很短,利用小时数也较低,且传输容量有较大裕度时,电缆线路就可以采用护套两端不经任何保护器接地的形式,如图1 所示。

3.6.2 护套一端接地

当电缆线路长度不长于500 m 时,电缆护套就可以采用一端直接接地(一般在终端头位置接地),而另一端经保护器接地的方式,且要求护套其它部位对地绝缘,这样就使得护套没有构成回路,能够尽可能大的减少护套上的环行电流,增强电缆的输送容量。为了确保人身安全不受到伤害,非直接接地一端护套中的感应电压要低于50 V,其接地方式如图2 所示。

四、 10 kV 电力电暖运行新技术展望

4.1 采用单相接地故障指示仪

目前大量使用的线路短路故障指示仪,对于快速判断短路故障区域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对电缆线路,该技术比较成熟,正确率也相当高。但它对于单相接地故障的判断较困难,虽然现在有些厂家推出了单相接地故障指示仪,但其在现场的运行效果到底如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4.2 应用电缆修复液注入技术

电缆导体中的水份将大大缩短电缆的使用寿命。电缆修复液注入技术是通过向电缆中注入一种特制修复液,从而消除电缆体内的水份,阻止水份对绝缘体的进一步劣化。修复液遇水后生成一种胶状物附着在受损电缆绝缘内表层。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水树侵蚀所造成的缺陷,可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4.3 利用红外成像仪对电缆中间接头进行在线监测

电缆中间接头的故障不是一蹴而就,往往通过长期运行逐步暴露出来,其间必有一个发展阶段,如内部产生电弧、 温度升高等。理论上红外成像仪具备测试物体内部温度的功能,可以通过测试电缆中间接头处和电缆其它部分的环境温度,来发现其是否存在温度升高的情况。该技术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

4.4 采用模塑电缆中间接头

它是通过在现场将两根电缆浇铸而成,相当于使两根电缆成为一个整体,安全可靠性大大增加。该类中间接头几乎没有一个发生过故障。但它的缺点是制作时间比目前常用的热缩和冷缩型中间接头长许多。

五、 结束语

10 kV 电力电缆的设计工作应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在具体工程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电缆走径、敷设深度以及腐蚀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在确保线路安全要求的前提下,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地进行设计,以便于电力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和施工,最大范围地降低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贾虹霓.关于高压电力电缆的设计技术[J].宁夏电力,2005(S1).

第11篇

智能家庭要求家用电器经网络(总线)实现互联、互操,总线协议是其精髓所在。目前,国际上占主导地位的家庭网络标准有:美国的X10[1]、消费总线(CEBus)[2]、日本的家庭总线(HOME BUS)[3]、欧洲的安装总线(EIB)[4]。

    消费总线使用五种类型的介质(电力线、无线、红外、双绞线和同轴电缆),其中以电力线的应用最为广泛。消费总线得到IBM、Hownywell、Microsoft、Intellon、Lucent、Philips、Siements等大公司的支持,1992年成为美国电力工业协会的标准(EIA600、EIA721)。1997年,EIA600成为美国ANSI标准;2000年6月,微软和CEBus委员会共同宣布支持CEBus的简单控制协议SCP。SCP是未来微中UPNP协议的子集。

1 CEBus电力线物理层

鉴于家庭中电力线载波通讯的特殊性,CEBus采用价格低廉、简单易行的线性调频(chirp)扩频调制技术。摒弃了传统电力线载波通常应用的直接序列扩频、调频扩频、跳时扩频等设备复杂、价格昂贵的扩频调制技术。

图2 通用通讯模块的原理图

消费总线的物理层有四种码,分别是:“0”、“1”、“EOF”和“EOP”。均为扫频信号,正弦信号载波,从203kHz经过19个周期线性地变为400kHz,再经过1个周期变为100kHz,然后在5个周期中变为203kHz,整个过程用时100μs,也就是1个UST(Unit symble time,在消费总线中用多少个UST来度量时间)。其波形如图1所示。

    chirps扫频载波需经过放大耦合到电力线上,放大后的幅度应适中。幅度太低,给接收电路带来困难;幅度太大,又会对电力线上的设备产生干扰。CEBus的规定如表1[5]所示。

表1 不同条件下的载波幅度值

设备工作电压最小幅值最大幅值负载范围~120V2.5Vpp7Vpp10Ω~2kΩ~240V5Vpp14Vpp39Ω~8.2kΩ表2 不同条件下的设备输入阻抗值

设备工作电压设备输入阻抗(在频率20kHz~50000kHz)载波幅值~120V>150Ω6Vpp~240V>300Ω12Vpp同时也规定了电器设备对信号的阻抗。如果阻抗很小,就会将信号吸收从而无法传送国。规定如表2[5]所示。

线性调频技术实现宽带低功率密度传输,从而大大提高抗干扰性能和传输距离。同时,chirps具有很强的自相关性和自同步性。这种自相关决定了所有连接在网络上的设备可以同时识别从网上任意设备发出的这种特殊波形。

2 通讯模块的设计

根据P89C51RD2和P300的芯片手册[6][7],设计的通用通讯模块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P89C51RD2和P300之间采用SPI接口通讯,用模拟的I2C总线和串行EEPROM通讯。这样,中断口、串口和有足够的I/O口可以用于实际设备的设计。

3 通讯模块电力线接口电路的设计

从P300输出的信号幅度小、驱动能力弱而且还有高次谐波,因此必须经过滤波和放大,然后才能通过耦合电路将信号调制到电力线上。耦合电路将高压和低压隔离开,防止高压击穿通讯电路。另一方面,从电力线来的载波信号又要由P300接收,而电力线上的干扰很大也很不确定,所以需要一个带通滤波器,通过100kHz~400kHz之间的信号,再送到P300的接收端。电路的方框图如图3所示。

其中左边的3根线来自P300,TS是数字信号,控制收发转换。实际上P300的收发类似半双工方式,因为当它在“发送”劣态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有输出信号。因此,这个时候它可以处于接收状态,如果接收到了优态,就表示发生了竞争。

3.1 滤波电路

输入滤波器电路如图4所示。

这个滤波器有6阶,对高频干扰有很好的抑制,图5是它的频率响应曲线。在高频段400kHz处衰减为3dB。高于400kHz的平均衰减为3dB,高于400kHz的平均衰减为128dB/dec,可以有效地过滤干扰信号。

    P300输出的信号包含丰富的高次谐波,为了减小对电网的干扰,先经过带通滤波器再进行放大。滤波器也采用无源电路,原理与上面类似,这里不再多述。

3.2 放大电路

P300的输出信号经过滤波之后,其内阻很大,没有驱动能力,而且电压幅度不符合消费总线的要求,必须放大后才能够驱动电力线。放大电路不仅要有强有力的输出能力,还需有禁止输出功能,这样才能使P300接收其它节点发出信号。

电网的性能不确定,有时是容性负载,有时是感性负载。这样就给末级电路采用反馈带来很大困难。因为当负载的阻抗特性变化时,输出的信号相位会发生变化,最终有可能是负反馈变成了正反馈,从而引起振荡。

图6 电力载波放大电路

    设计的电力载波放大电路如图6所示,虚线的左边的原理图,右边是实现电路图。可以看出,这个电路有两个输入,一个输出。输入信号来自P300的电力载波,输出使能控制放大器运行。图6的左半部分,T1和T2接成互补式OTL输出,它们的偏置电压来自电阻R1、R2的分压。来自P300的信号经过运放U1放大达到期望的幅度,然后通过电容耦合到T1和T2的基极。如果开关S1和S2合上,则T1和T2正常输出电信,P300可以发送数据;如果S1和S2都断开,那么T1和T2的基极都处于悬空状态,输出端也成为悬浮状态,从而不会吸收由电力线传来的信号,P300可以接收信号。

在图6的右边,开关S1和S2也被T7和T8取代,T1和T2被复合管取代,其中的电阻R11用来消除三极管漏电电流的影响。采用复合管是为提高放大倍数,这样可以尽量减小级间耦合,即使输出信号发生了畸变,也不会影响到前级而发生振荡。实际证明这种做法是很可行的。其对容性负载、感性负载以及纯电阻的负载都有较稳定的输出,输出阻抗小于2Ω。

图7 P300与电力线的耦合电路

    3.3 耦合电路及保护措施

图7中J1接到电力线,R1是压敏电阻,它可以使尖峰脉冲短路,变压器T1实现了高压与低压的隔离。因为载波的频率比较高(100kHz~400kHz),远远大小电网的频率,这样就使载波信号畅通无阻,而能够隔断高压。电容C1阻断低频高压,阻止变压器饱和;电阻R2取值比较大,作用是在离线时使电容放电,防止在设备插头的两端出现高压。Z1是瞬变抑制二极管(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或称TVS),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后而电路被高压击穿。L1、D1、D2也是为防止高压击穿放大电路而设计的。电力线上的设备接入或者是断开,都有可能引起尖峰脉冲,并导致收发电路的永久损坏。所以高压保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第12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能量采集;采集终端

0.引言

电能量采集系统的发展是随着电力工业的体制改革,电网的运营和管理已逐步走向商业化而开始的。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逐步发展完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在运行的电能量采集系统对采集终端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完全能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的用户的所有表计对数据同步采集和存储的要求。主站系统中相关软件的发相对比较落后,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新一代的主站系统需要能胜任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系统规模的应用需要。本文设计天富电能量采集系统将在总结以往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提升用电服务能力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政府、相关产业和电力用户的要求、满足双向互动用电服务对系统功能的需求并具备拓展空间,统一技术方案、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

1.天富热电电能量采集现状

新疆天富热电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主营发、供电、供热、供天然气及煤炭生产、销售,担负着石河子垦区的电、热、气集中统一经营及大部分煤炭的生产经营管理,也是新疆唯一一家热电联产,水火电并举、发、供、调一体化的能源工业企业。目前公司电能量采集现状如下:

(1)供电公司用电营销科所管辖的变电站有12座(110kv:8座;35kv:4座),关口表308块。

(2)农电公司用电营销科所管辖的变电站26座,关口表241块;台区总表164块。

(3)目前抄表情况为人工抄表,供电公司关口表数据每月25号抄收;而台区用户数据每月17号抄收,不能实现实时采集,线损无法统计。电厂的关口表数据处于无人抄收状态。

(4)供电公司采用线路线损考核;台区没有总表线损无法进行考核,因不在同一梯次上,既有高压又有低压用户,只能靠人工算费。(没有考核表)

(5)农电公司有台区总表,线路比较规范,线损统计有依可查。

(6)调度所热电联产电厂关口表计量相对准确,热力公司关口表计量不完善,造成数据统计不统一。

2.总体构架设计

2.1系统的逻辑构架

电能量采集系统从逻辑上讲包括主站层、网络通信层、终端设备层三个层次。

主站层又分为综合应用层、业务处理层、数据处理交换层、前置采集层四大部分。综合应用层,利用各种数据完成基础应用和一些高级应用。业务处理层,完成营销各种业务处理逻辑、主站运行维护管理功能;业务处理层,完成营销各种业务处理逻辑、主站运行维护管理功能;数据处理交换层,主要用于存储档案数据、采集的现场数据以及运行数据,对业务需求数据的预先计算,抽取存储综合应用数据,与外部营销、调度自动化等系统接换数据等;前置采集层,接入终端进行通讯。按照既定通讯协议解析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并且对远程终端的通信进行管理和调度。

网络通信层是连接主站与采集设备之间的纽带,提供各种有线和无线的通信信道,为主站和终端的信息交互提供基础。主要采用的通信信道有:GPRS/CDMA无线公网、PSTN以及光纤专网、230MHz无线专网。

终端设备层是电能量采集系统的信息采集层,负责收集和提供整个系统的原始电能量信息,该层又可分为计量设备子层和终端子层。计量设备层实现用电计量等功能;终端子层收集计量设备的信息,并处理和冻结有关数据,通过通信信道实现与上层主站之间的信息交流。

2.2系统的物理构架

电能量采集系统从物理结构上讲包括主站、通信信道、采集设备三部分。

主站是通过通信信道发出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管理的各种指令,从而管理整个系统。它主要由数据库服务器、磁盘阵列、应用服务器、前置服务器、接口服务器、工作站、GPS时钟、防火墙设备以及相关的网络设备组成。主站部分应该独立组网,它与SCADA、MIS和其他系统以及公网信道通过防火墙进行安全隔离,从而保证系统的信息安全。

通信信道是指系统主站与终端之间的远程通信信道,主要包括GPRS/CDMA公用网络信道、PSTN以及光纤专网、230MHz无线电力专用信道等。

采集设备是指安装在现场的终端及计量设备,主要包括专变终端、可远程传送的多功能表、集中器、采集器以及电能表计等。

天富热电电能量采集系统在公司侧建设一套主站系统,各分公司工作站通过公司内部专用的远程通信网络接入系统。前置机通讯部分与业务管理部分进行网络分层管理,对公网信道采用防火墙进行安全隔离。

3.系统功能构架

通过对天富热电各层面对电能量采集系统的应用需求分析,系统实现的总体框架可归纳为“一库三平台”:统一的数据库管理、业务应用管理平台、综合应用管理平台和终端通信平台。

3.1统一的数据库管理

所有数据存储统一在统一的数据库服务器系统和磁盘阵列上,采用统一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统一的外部数据交换。后台数据库用于存储档案和采集数据,根据数据的应用特性,采用关系数据库存储数据。具体功能包括:档案、参数数据存储;原始数据的存储于备份;应用数据的计算与存储;多维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数据。

3.2业务应用管理平台

实现系统的实时运行监控,对档案的管理、随时抄表、终端实时报警、错峰分析、负荷控制的功能。具体功能有:数据采集与处理;设备监测与工况管理;档案管理;系统管理;设计处理;开放的数据交换平台。

3.3综合应该管理平台

针对具体的应用功能实现业务逻辑的灵活封装,满足不同业务部门提出的具体的业务功能需求。可以方便的和电力营销系统、其他系统的相关模块进行集成,实现系统应用后的科扩展性。具体功能包括:四分线损计算;各级电量统计;四分线损报表;报警分析;需求侧管理;系统管理。

3.4终端通讯平台

能够同时支持不同设备供应商提供的厂站遥测终端、负荷大客户专变终端、配变终端及低压集中器终端等计量自动化终端的远程接入,支持通过手持抄表设备采集到的现场数据的导入。

4.结论 (下转第390页)

(上接第378页)在当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情况下,电力企业要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该大力发展企业的信息化。电能量采集系统是建设是电力企业实现信息化的重要补充,对提高电网管理水平、强化科学决策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科]

【参考文献】

[1]黄志强,王新民.电能量采集系统在电网管理中的应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6,25(4):70-72.

[2]沈伟,兴化供电公司电能量采集系统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