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酒店空间设计论文

酒店空间设计论文

时间:2022-06-28 03:03: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酒店空间设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酒店空间设计论文

第1篇

1.场地

对于度假型酒店而言,场地是酒店在设计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建筑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于项目建设的最佳用地需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最大程度地发挥周边的自然景观,通常酒店作为休闲和娱乐的场所需要针对现场的最佳特征,对各个部分进行有效地契合,从而能够让游客获得积极的体验。例如,海景度假酒店和内陆度假酒店在选址上本身存在很大的差异,那么在后期的设计过程无疑需要根据酒店的环境进行针对性地设计。

2.环境

景观往往是吸引人们进入度假酒店度假最为重要的因素,一般而言,度假酒店的景观和选址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景观和建筑是否能够融为一体,关键是建筑设计师的设计问题,例如,在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师常常将建筑场地进行改造,从而呈现出田园风管的景象。生态旅游概念的出现对度假酒店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一概念衍摩出了度假酒店的生态性设计原则,而与生态设计密切相关的地域性表达包括地域场所营造。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负面影响,为当地经济做出项献的基础上进行,这就为度假酒店环境的选择提出了严格的界限。在建筑生态性的要求下,地域性成为实现生态型酒店不可缺少在手段,地域发展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对原来的环境进行破坏,在原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就地取材,充分考虑不同地方的人文环境和风土人情,讲究酒店和环境合二为一,让旅客有一种回归自然的亲切感。

3.规范和政府审批

度假酒店常常布局非常的分散,而且相对而言占地的位置较大,这样常常爱设计的过程中和国家的相关政策相冲突,例如,国家在规定环绕建筑的措施和景观本身在消防上存在一定的矛盾,而建筑设计和穿过建筑的通道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建筑设计师一方面要满足国家相关的规定,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自身设计的艺术性。

二、度假酒店生态空间设计的要点

1.酒店对自然生态的要求

酒店对于生态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根据酒店对于生态的需求,我们常常可以将酒店分为旅游酒店和非旅游酒店,这两种酒店对于生态的要求也不相同。非旅游酒店一般在城市中心,建造在市区内,非景区酒店的目的是为了商务和会议等,这种类型的酒店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较低,而针对度假酒店而言,其目的是为了客户提供旅游度假的,自然优美的环境是吸引客户到酒店进行度假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度假酒店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较高。度假酒店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服务,度假酒店因为生态环境的提高而提高,因此,度假型的酒店往往建造在一些近郊或者山林以及名胜古迹较多的位置,这些地方往往自然环境优美,而且地域非常的广阔,非常幽静,适合人们休息。

2.空间关系

对于度假酒店而言,无论酒店建设的位置在哪儿,或者是酒店进行哪一种主题,空间布局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最大可能的将最多的房间可以看到自然景观,公共空间尽可能的保证最大,而服务区应该远离公共的客房区域。对于酒店建筑而言,不同于其他的酒店,酒店建筑是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室内装潢设计师会进行第二次的创作,好的室内设计无疑能够提升整个酒店的品味,度假酒店在室内设计上一般是以优雅为主旨,因此在材料和家具的选择上需要着重的对这个主题进行烘托。好的度假酒店一般是将自然景观直接放在建筑中,这充分说明了自然景观对对于度假酒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度假酒店对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为了保证度假酒店的生态特性,一般将景观植物,自然的水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三亚喜来登酒店和凯宾斯基酒店皆在贴临客房楼处设计了景观泳池,客人从客房阳台举步即可到达其中,充满了休闲的乐趣。当然,在度假酒店的设计过程中,场地内的元素也已经成为了自然景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态型体现在设计过程中红的整体性,从室内到室外,以及到建筑环境和人都已经和自然景观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因此,水在酒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常常称水是由灵性的,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制约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还给人带来了视觉和精神方面的享受。

三、度假酒店节能设计几点重要内容

1.保温屋面施工节能技术

保温隔热材料的选用。保温屋面的产品的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需要对产品技术规范和施工设计进行非常严格的选择,因为这些都是对于其性能有着关键的影响的,最为重要的就是对这些材料的相关相关系数做一定的选择主要包括的是导热系数以及吸水率等。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施工工艺的适宜程度,对于施工中屋面的坡度以及厚度的设计是目前在节能技术上面的重点,不仅在厚度的控制上不能形成桥热,而且一定需要注意通风的问题。施工的过程中一定需要考虑到天气的问题,要拒绝在雨天或者是阴天进行施工,对于隔热层的施工需要注意的是保持干燥,因此对于隔热层而言,如果在潮湿的天气进行施工是会导致房屋的防水性出现问题。如果特殊需要,可以进行隔汽层的施工。

2.墙体保温施工节能技术

墙体在建筑结构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墙体的保温无疑在节能是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在选择墙体材料的使用就应该选择那些质量较好的材料。而现在市场上推广最好的就是空心墙以及复合墙,这些墙体能够有效地起到隔热的效果。对于空心砌块的墙体而言,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图进行施工。尽量排除砌块建筑中相关的墙体热阻值低以及裂缝中经常会出现的渗漏等不利因素对墙体施工造成不利的影响。在进行砌块的过程中,砌筑砂浆质量和灰缝的饱满度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粉刷层和砌块原则上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对于砌块的稳定性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空心砖的整体质量也很重要。对于墙体保温施工而言,是整套节能施工中的关键。外侧或内侧设置保温层都对整个建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施工方式多样化,基本上以抹灰、喷涂、干挂、粘贴和复合为主。对于内侧保温层设置而言,不用非常复杂,但是内测的保温效果和外侧而言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施工选择的材料应该和设计应该一致,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温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一般情况下,不要在温度太低的情况下进行施工,而且夏季炎热应注意养护和保湿。

3.门窗安装施工节能技术

门窗的密封性和传热系数对于外墙的节能而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木和塑料门窗的相比于钢、铝门窗而言,在传热系数上面是低30%左右,当然双层玻璃比单层玻璃在传到系数上也有非常大的区别,大概在40%左右。外门窗的耗能其实是非常大的。所以在采光和通风等施工条件能够满足的情况下的时候,需要做的是应尽可能减小门窗洞口的面积,同时减少冷风渗透和传到过程中的损失,对于门窗的保温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门窗的气密性无疑也是在保温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4.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

建筑施工节能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新节能技术的运用,还要加强对已有建筑细节的节能改造工作非常重要。根据已有建筑的实际使用以及耗能的特点,应该对这其中机型技术改造。例如,对墙体使用新型节能保温材料,减少耗能设施以及减少热量的传递;同时太阳能热水器供暖或供应热水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够减少对于石化燃料的消耗。目前我国对于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研发无疑是非常重视,发展也非常的不错。但是对于节能技术而言,不仅仅是涉及到一个方面,对于很多方面的很多事情都是非常关键的,因此这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都会导致节能。因此可以说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技术体系,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进行改进。相关技术研发和管理人员而言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

四、结语

第2篇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

教务处

1.论文的开题报告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规范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特印发此表。

2.学生应通过调研和资料搜集,主动与指导教师讨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

3.此表填写一式三份,一份教学系留存,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学生本人自存。

4.开题报告需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方可正式开始论文写作工作。

5.本表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一、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1.

选题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选题的目的:

这个题目是以市中心繁华地段的闲置地做一个餐饮空间的创意设计。选择餐饮空间设计作为本人的毕业设计题目,原因有,一是因为考虑到本人以后的就业方向与室内,以及室内与室外景观向协调和搭配,当然这和自己对室内设计的兴趣有关,也有对这方面内容的多角度思考和研究;二是想通过毕业设计的全过程对自己大学四年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的总结,让自己设计的锻炼,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现,使自己学到更多就业创业时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将会对自己以后工作的发展提供支持,是一笔很丰厚的财富。

(2)

(2)选题的理论意义:怎样促成设计作品中的“概念性”、“实施性”两者间的完美统一结合,我认为设计师充分把握作品所包含的审美价值持续存在的时间性,使作品中塑造的空间容器能够准确传达出一个符合商业需求与机能美感兼具的全新表象意志。何为设?就是要应该事先预定某种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何为计?就是要罗列这种预定的概念,发挥这种概念并最终锁定概念,从设计思维的无到有、到思维的膨胀、乃至一泻万里的思维奔腾。正是在罗列这种特定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时,使我感悟出设计思维的秩序的矛盾变异,并在这种矛盾中,让我反省、自我发挥、最终使之推进。

(3)

(4)

(3)选题的现实意义:餐饮空间除了作为饮食场所满足人们的客观需要外,还要通过其自身环境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一种营造餐饮环境的重要方式。餐饮空间的主题性设计是围绕某一中心思想或以突出某种要素对餐饮空间进行整体环境空间规划,包括它的的装饰材料、装饰色彩、陈设、空间造型以及服务和菜品等都为藏着的中国这主题服务,使主题的中式设计成为顾客容易识别其他餐饮空间的特征。消费者在主题性餐饮空间进行消费时经过观察和联想,进入期望的主题情境。好的餐饮空间主题设计有利于餐饮文化的创新和繁荣;有利于形成企业的品牌标志,从而创造品牌效益。

2.

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

(1)国内的研究和发展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不同的地域、文化、经济条件下衍生出来的饮食文化各有风格和内涵,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朝着人们生活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国内,70年代以前,人们对餐饮空间的研究不多,大多数都是按照旧时代的设计布置思路来设计餐馆,虽然当时已经有梁思成与林徽因等有先见之明的设计大师引进了西方现代工业设计理念。

中外合资五星级大酒店xx宾馆,xx、xx等一代岭南建筑大师设计而成,是在现代岭南建筑中将外来建筑形式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相结合的一个成功作品,即使xx宾馆在传统意义上不算是真正纯正的餐饮空间,但是xx宾馆的设计继承了中国传统园林与岭南传统园林设计的精华,中庭以璧山瀑布为主景的焦点,形成别有洞天的岭南风情,整体有历史气息与文化内涵融入建筑空间的功能。xx宾馆对岭南建筑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是中国第一个采用大型室内中庭设计的酒店。当时建造xx宾馆的时候,曾有人提出别的建议,说做接待外宾用的第一间五星级宾馆应该设计得西方化一点,但xx认为西化不能体现我国文化。于是,xx用了中西合璧的设想。xx宾馆的外观是完全现代化的建筑,而内部设计是完全中国化的。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0年第一家连锁餐饮“麦当劳”进驻深圳的时候,麦当劳以现代简约的风格对国人带来了一次视觉的冲击,简练的设计风格不再像中式那样繁琐,一切从简,让人们意识到原来餐饮空间原来可以这样设计布局,这也是日后都市化进程后都市的缩影,在空间布局的设计上多了浮躁少了内涵。

(2)国外的研究和发展情况:

国外,工业革命之后,人们就研究餐饮空间里面的:功能、陈设、色彩、材料、心理等种种的方面进行了很深的研究,这些要求在设计上必不可少的,但是,先前,我们没发现。

比如在空间上,国外的餐饮空间不同中式的传统餐饮空间。国外的餐饮空间上灵活多变,不会只均布餐桌在大厅就餐,那样会使人乏味。他们往往会在单一的空间内用一些实体来进行围合或分割,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形态各异,相互流通、相互因借的空间,从而增加空间的趣味性。

比如色彩运用:就餐环境的色彩配置,对人们的就餐心理影响很大。一是食物的色彩能影响人的食欲,二是餐厅环境的色彩也能影响人们就餐时的情绪。餐厅的色彩因个人爱好和性格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勒温认为,行为是个人和环境组成的,并提出人类行为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即人的行为,单体和群体人行为都是行为主体与环境,包括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双重作用结果。深层说色彩影响人的食欲与心情,从而影响人的消费,这对一家营业性餐饮空间是异常重要的一点。

所以西方在餐厅的色彩运用上面颇为讲究,而国内相对便显得单调。西方在设计上面中式设计,又不同于中国的中式设计。中国的符号、中国的哲学意境、材质、形式经验,这些是真正开始被认可了的。家具、窗格、太极、园林式意境。

(3)总结:

现代化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传统建筑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古老国家。传统美学的没落,很多有识之士都希望打救传统的文化,从九十年代初楼房顶上盖凉亭,到现在新中式的兴起。

现在中式设计很多设计师已经把中式运用在建筑设计,家具设计等领域上,并应用得如鱼得水。同样的元素谁都可以运用,那中国设计师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严格说,是文化。但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环境,这块偏偏又失去了。我们总觉得外国设计师“抽取得不地道”,但让咱们说什么,又说不清楚。能感觉不地道,因为我们血脉里,潜移默化的物事接触中,汉字语言中国风俗下,能感觉出这未必是真正的神韵。但说不清,就是因为文化修养不够,找不到准确的表达方式,不管是通过文字语言还是设计语言。

中式设计由中国设计发扬光大,这是毫无疑问的好事,我相信也是必然。毕竟一个老外太极拳打得再好,也不会有一个国家的老外都把太极拳打得多好,底蕴还是我们近水楼台的最大优势。

于是中西合璧的设计便应运而生,取各家之精华,去各家的糟糠。如,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上海世博会的东方之冠,苏州的苏州博物馆,万科的深圳中国园等等。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预期的结果

研究的基本内容:

(1)作品的总体概述

作品名称:餐饮空间设计——“藏着的中国”餐饮空间设计

工程概况:

一是项目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要求根据原始平面图设计;

二是建筑内部空间布局合理,与环境有机协调,适应地方气候,造型富有创意,空间丰富、立意新颖;三是充分满足就餐、接待等各方面使用功能的要求,有利于人流疏散和安全保卫,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之能随未来社会的发展,不断作出适应性的调整。

(2)设计方案及评价

从设计构思方面,首先,餐饮空间是人们休息的场所,设计一定要充分展现出舒适的效果,营造一个安静的氛围。其次,探索空间环境的文化意境与都市文化的完美结合,创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环境供忙碌的都市人休憩。

总之一句话:秉承与创新,为了更好的“以人为本”。

设计理念方面,首先,现代进入信息社会,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也随之提高,人们对就餐环境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求,体现在观念、内容、功能和形式等方面。如今,饮食内容变的格外丰富,人们对就餐内容的选择包括着对就餐环境的选择,就餐成为了一种享受和一种体验,成为人与人的一种交流方式,同时也成为一种身份和个人品位的展示,这些都体现到了就餐的环境之中。因此,着意去营造吻合人们心理、生理和情感等要求的就餐环境,将设计理念和人性化交织起来进行思考,从而达到人性化与餐饮空间设计的完美融合,就成为餐饮空间运营成功的根本。

藏着的中国餐饮空间设计,是位于都市商业中心的一家餐厅,设计不能偏离充分利用现有空间让人们休憩,休闲的各种需求,结合现有地基的整体布局特点,设计采用中式复古的设计手法,引导餐饮空间能达到新一个层次的飞跃,餐饮空间不仅仅只是餐饮,更是一种放松和享受。

餐饮空间分为三大区域:餐饮功能区、制作功能区、内部管理区。

餐饮功能区包括:如门面和顾客进出口功能区、接待和候餐功能区、用餐功能区、配套功能区、服务功能区等。

制作功能区包括:消毒间、清洗间、制作区、血餐间、活鲜区、点心房等。

内部管理区:办公区、接待区、更衣区。

入口门厅,这是独立式餐厅的交通枢纽,是顾客从室外进入餐厅就餐的过渡空间。门厅装饰华丽,视觉主立面设店名和店标。根据门厅的大小,一设置迎宾台、顾客休息区、餐厅特色简介等。结合楼梯设置灯光喷泉水池或装饰小景。

休息等候区,是从公共交通部分通向餐厅的过渡空间。休息厅与餐厅可以用门、玻璃隔断、绿化池或屏风来加以分隔和限定。

中餐厅空间的陈设

“中餐厅”环境陈设设计以中国传统风格为基调,结合中国传统建筑构件,斗拱、红漆柱、雕梁画栋、沥粉彩画,经过提炼塑造出庄严、典雅、敦厚方正的陈设效果,同时也通过题字、书法、绘画、器物,借景摆放,呈现出高雅脱俗的性灵境界。此外巧用中式百宝阁、大红灯笼以及传统风景古香缎的妙用,都能孕育出浓郁的中国传统风格。

一个完美的中式餐厅,只有中式风格的设计与装修是远远不够的。缺少了视觉中心的设计是不能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的。因此,在空间和交通的视觉焦点,以及一些墙面的“留白”部分,以一些带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和工艺品来进行点缀,丰富空间感受,烘托传统气氛。

预期效果:

餐厅建设好之后,人们可以在建筑内进行就餐,休闲,娱乐,聊天等活动,室内是交通繁华的路段,车水马龙,然室外设计可以作为逛街,看戏等短暂停留的人们稍息的一个场所。总体来说,设计的预期效果让人们得以在繁华的市区中心地带找到一片宁静的乐土。

2.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用照相,目测,实地观察等方法进行实地勘察地形与现状地貌,利用原有的环境作为依托来进行设计。

(2)参考各类相关专业书籍,报刊,网站,实例,帮助方案的设计构想。

(3)再利用相关专业书籍,报刊,网站,实例,收集各类所需的信息,完善设计构想。

(4)调查社会上人们对餐厅设计的要求和爱好,作为方案设计的参考依据。

(5)与老师和同学还有专业人士讨论研究,进行方案的起草与设计。

(6)用软件和手绘的方式进行方案的分析,设计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

(7)最后用动画来展示设计方案。

3.研究所需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1)研究所需条件:

在论文与设计中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际案例作为参考依据,需要对所有设计场地和周围环境空间的掌握,还需要合理的安排时间,以保证按时,按质的制作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在设备方面,需要优良配置的电脑设备,相机,勘察工具,绘图工具等,以保证3D、CAD、PS、SU等软件以及数据,草图、构思等能够精确,顺利的操作。

(2)可能存在的问题:

对主题设计的把握不够好,实地勘察工具不完善,对勘察效果有一定影响,所需参考文献资料庞大,可能找资料的过程有一定的难度、工作量大,所需时间较多,时间的合理安排有一定难度;所需电脑配置要求较高,对设计与制作的进度和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三、研究进度安排、参考文献及审查意见

1.

研究进度安排

具体安排如下:

前期阶段

2019-10-25

2019-10-30

完成开题报告;进行实地调查,照相,数据,地形分析,周围环境分析以及各项设定工作开始进行

2019-11-01

2019-11-30

完成风格设定,草稿设计和平面绘制

中期阶段

2019-12-01

2019-03-20

完成设计工作,主要包括:

(1)完成各二维,三维场景的绘制与制作

(2)完成节点图和施工图的绘制工作

(3)完成效果图的绘制工作

(4)完成动画场景模型的制作

(5)完成全片各分镜头的制作

(6)完成各特效的制作

(7)完成影片后期配音与音乐合成工作

(8)完成影片剪辑与合成工作

后期阶段

2019-03-21

2019-04-20

完成论文部分,还有部分内容丰富工作,主要包括:

(1)拟定论文提纲

(2)大致完成论文,达到要求字数

(3)校对论文,补漏补缺,删减重复和不必要的文字

(4)最后校对论文

(5)完成各功能分区的说明工作

(6)完成效果图的渲染工作

(7)完成动画影片的最后检查工作

(8)完成作品集的编制

(9)完成展板制作

2.

应收集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系意见:

系主任签名:

第3篇

关键词:简约风格;空间设计;形式美

中国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27-1

一、绪论

如今的简约设计,作为一种风格,不单只是单纯的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该通过艺术的表达,传递空间的档次、文化、定位及目标群体,倾向于空间的文化理念。简约设计理念强调自由,让空间和形式摆脱其它干扰来表现出它们自己的本来面貌,但是现今简约设计的空间在形式的表现上存在着越来越多的问题,设计趋于模式化,缺少特色和创造性,空间结构之间缺乏一定的关联性。论文主要是从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的角度入手,解析简约设计的艺术魅力。

二、简约设计在空间中的艺术表现

(一)简约设计空间规划的处理方法

空间规划是确定空间风格的基础,在简约设计中最好保持原有的空间结构,再对其整体空间进行设计,这也是设计师在室内设计中首要考虑到的设计问题。简洁、利落、通透性的整体空间,现代简约设计主要是以简单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简单的线条就是表现简单形式的一种方法,即可避免因繁复的雕琢造成的整体空间的视觉沉重感。另外一点是自由的界面,创造有效率的动线[1]。

(二)简约设计空间中色彩的艺术特点

简约设计之所以能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信息,其中色彩的选择和使用在简约空间设计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人们现代简约风格的色彩运用可以运用冷调,也可以把暖调运用其中。相对于其他风格,简约的设计用色基本上有很多自由的选择,但在简约的风格上要注意用色的清爽原则,使整体效果统一在一种氛围中。

1.单一用色的整体效果

要想营造出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我们就可以运用单一色彩,将使空间变得更单纯、更干净。现代简约空间最常使用的是白色、灰色、黑色包括棕色等一些较没感情的中性色彩,这些颜色是被认为最没倾向的颜色,对人的干扰性最小[2]。

2.运用色块创造领域感

运用色块创造出空间领域感,空间往往没有用固定的墙面将各区域划分开来,随着色彩的视觉移动,可以创造空间的领域感。如果想要明显的区隔的话,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墙面色彩必须要选择差异性较大的颜色。

(三)简约设计空间中材质的搭配运用

材质也是体现简约风格的重要手段,室内运用的材质也越来越多。合理的运用材质也是简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材质的选择也直接影响不同风格的产生,现代简约主义设计在材质的运用上更有创意发挥的空间。

1.材质的运用因地制宜

装饰材料的选择可以融入地域特征,选择当地的天然材料。在满足室内设计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以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吸收地域文化的精髓,通过材质在设计中为人们创造出富有文化意味、地方风格和个性特征的简约空间。位于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别克斯岛W度假酒店,材质的设计主要采用的是岛上的有机植物作为装饰,风景绝佳的自然环境和大胆新潮的内部设计将完美生活进行了最终的诠释,展现了小岛的独有的文化特色与地域风情。

2.材质的运用需要创新

另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更多富有创新的、新颖的材质进行空间的搭配运用。在不同材质之间进行合理搭配,使整体设计风格相互吻合,突出主题特色。使空间效果更为亲切,增加趣味性。巴黎文华大酒店的餐饮空间,墙面的材质是运用纤维织物以及巴黎高级时装区内最顶尖时装店里同等级别的细节处理。整个酒店餐厅渗透出异常平静而又极具革新与优雅的感觉。

(四)简约设计空间中陈设的审美情趣

室内陈设在简约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增加空间内涵,烘托气氛,对空间的环境气氛进行柔化与调节。家具的摆放以及装饰的合理搭配,能让空间风格更为突出。主要包括家具、装饰品等方面对简约设计中的功能性陈设艺术进行阐述[3]。家具是主要的陈设物,也是空间的主要功能物品,不但具有实用,还具备调节室内空间气氛的作用。从精神功能上看,家具又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它不仅能陶冶人们的审美情操,还能反映一定的地域文化。简约设计的家具通常线条简单,不带太多曲线条,造型简单,富含设计或哲学意味但不夸张。

三、总结

通过对简约设计的学习、调查和研究,人们对简约设计的艺术形式表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简约设计已经成了当代人追求的一种心态。而我们如何设计出这种空间意境,是值得大家更深入研究探讨的。现如今世界各地都在提倡环保,简约风格的发展形式也越来越趋于环保。让我们创造一个具有心灵的环境,将功能发挥到极致,不断地去创新,将新的元素融入在其中,留心观察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绮曼.室内设计的艺术流派与风格[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美]安・麦阿德著,杨玮娣译.简约主义[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第4篇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空间;室内设计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室内空间是建筑的主要内容也是建筑的最终结果,如何设计一个美观、舒适、适用的室内空间是我们对建筑的最重要求。最近几年,室内装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居住、办公空间质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室内设计也越显得重要。空间是建筑的主体,但是室内设计也不是孤立的,它是依托建筑空间而存在的。现在我国的室内设计由于受到过来因素的影响,显得越来越轻浮,缺失了我国文化内涵,尤其是与其息息相关的建筑文化内涵,面对现有的建筑室内设计,重新思考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可能会在室内设计中发现一条全新道路。

一、我国建筑文化的内涵

在世界建筑文化体系中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它与西方建筑文化保持了平行发展并保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和结构特征,雕梁画柱、斗拱飞檐那种美仑美奂的造型是人们比较熟悉的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部分。我国传统建筑文件究竟包括哪些,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在哪里,哪些是值得我们现在室内设计借鉴和发扬的呢?

多元性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值得我们室内设计借鉴和发扬的主要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美学原则和人文思想,这也是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所在。它是引导我国建筑形式的深层次的东西,凝聚了我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例如,人们所熟悉的我国建筑的结构独特的形态,它同样具有美学原则和建筑形态,崇尚天人合一的精神、关注环境和建筑形态、崇尚人性文化和自然美所演绎的物性共鸣的构成原则。这种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建筑文化并不落后,和今天西方建筑文化的追求倒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现在倡导发扬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并不是倒退、复古、而是在寻求我国建筑文化的根源。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可以用博大精深形容,是我国文化精神的凝聚形成的。只有探讨影响我国几千年的的传统文化,才能找寻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根源。儒家、道家、禅宗、诸子百家都是我国文化的根源。

创作我国的建筑文化一定要引进西方的建筑文化。但是西方的经验文化并不可能成为我国新的建筑文化。我们要以传统建筑文化为根,重新审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发扬其精髓,我国建筑文化拥有不可估量的空间,这对我们的建筑室内设计会起到很大的指导意义。

二、建筑文化和室内设计的关系

我们之所以在室内设计中提到建筑文化,领悟其内在含义,找寻其根源,正是因为室内设计和建筑文化息息相关。没有建筑就没有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开始于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深化;室内空间是建筑的灵魂,是人与环境的联系。它不是建筑设计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它是建筑设计的有机组成,其设计过程自始至终都应保持与建筑的一致性,即强调的是二者在文脉上的关联连续性。

(一)室内设计的主要任务

内部空间是建筑的主体和主要内容,而室内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建筑的内部空间进行重新的创造和完善。室内空间是由许多不同的因素构成的,例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围合、室内摆设、绿化、材质、光线、色彩等等,这些因素都对室内设计效果产生重要效果。如果一个建筑单纯的把外部做得很华丽、很堂皇,看起来像是一个艺术作品,但是室内设计却是一团糟,那么这就不会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我认为室内设计的第一任务就是对建筑的内部空间进行完善,是建筑设计的延伸,并不是脱离建筑设计之外的重新设计。室内设计的任务是对建筑空间进行完善,对空间进行再创造,使其它的每个部分都能更好地发挥自身功能作用。室内设计第二个任务是美化环境,美化我们居住的环境。在我们的建筑空间完成之后,不能随便找几个破烂板搭起,分开就行了,要把其提高到人们艺术的角度去完善它,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因此全面理解室内设计是完善空间和美化环境。只有全面了解了室内设计的任务,才能比较全面地把握室内空间的设计。

(二)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功能的延伸、继续和发展

室内设计本质上和建筑设计是一致的,二者都是为了给人们创造一个舒适、适用的内部空间。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后期,为的是弥补建筑设计存在的缺憾,完善我们生活的内部空间。因此可以说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在功能上的继续与发展。所以建筑功能的延伸给室内设计提出了很重要的任务。建筑功能的延伸更重要的是建筑精神功能的延伸,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心态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细腻的一个过程,对这个细化过程进行研究,研究人在空间里的感受,也是精神上的功能要求。

建筑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室内设计应当是最集中、最为容易让人感悟的一种文化现象。一个良好的室内设计应该是建筑文化的继续、延伸和发展。如果室内设计脱离了建筑设计文化,那么其就不可能与建筑本身很好地结合,就不能称之为良好的室内设计。

三、室内设计中如何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影响室内设计也迅速发展,现在人的追求不仅仅是一个能够遮风避雨的空间,而是对生活空间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于是人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室内空间设计。但是我国的室内设计长时间一直处于一个较为疲软的状态,行业内照抄照搬之风盛行,没有形成自己特色。对于室内空间我们怎样进行设计?如何才能从我国博大精深的建筑文化中汲取营养,走出现在的困局呢?对西方建筑文化我们应该持一种怎样的态度?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继续探讨。

(一)自然和谐共生

我国传统文化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可以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很多成就极高的传统建筑几乎都取材于大自然。我国文化对自然态度不是对抗关系,而是那种极尽亲和、顺乎自然,是将自然移植到建筑设计中,而不是把其作为仅供游人认知的事物。也因此形成我国建筑文化中独有的自然审美观和认识观。

自然景物在我国传统建筑空间设计中多被作为背景,是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最大程度的达到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空间设计上也始终贯彻着和自然亲和与自然共生的思想。用抽象和象征的手法将自然景色融合到建筑设计和空间设计中,以使达到内部空间各种形式都和自然环境关联起来,自然因素也以多种形式应用到内部空间设计中。

(二)礼乐合一的人本思想

从本质上说我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人的文化”。这便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人论的核心内容。晋商多推崇儒家学说,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大部分晋商谋生的思想关键是“儒贾相通”。他们的一言一行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儒学的约束和支配,其中儒学中的礼乐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深入到了建筑领域。

我国传统文化中深层观念衍化形成了空间环境营造的主旨和审美价值标准。《乐记》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儒家美学最重人伦教化,强调礼、仁、乐及礼乐中和,将古礼之祀神变为祀人,主张以礼治国,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级秩序,倡导依顺天地阴阳秩序。在建筑体系,他强调的是主次等级秩序。基于和乐的人本思想,“礼”这种分别尊卑关系不能够给予差别对待的社会制度被移植到了空间营造过程中,突出的变现为主轴语法原则及空间组织,传统建筑的主轴空间组织最大的特色是,通过主轴的空间是院落与建筑的厅堂,所组合而成的参差空间,其动线的行进,是通过连串实体空间及经过虚实不同的空间变化。在合院式住宅中,通常为了机能上或者象征上的意义将最重要的空间置于主轴的末端,作为空间组织的终结,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登记次序需要。

室内设计中也应该借鉴这种“礼”,在室内设计中应有重点的区别。同时也要考虑所有因素的关系,这既包括室内空间设计的各种因素,也包括建筑这一主题要素,使各要素“和乐”,共同为人服务,达到以人为本的这一设计目的。

(三)继承传统,兼收并蓄

我国建筑体系博大精深,自成一派,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源远流长的建筑和室内装饰文化,无不值得我们自豪与骄傲。但是伴随着社会国际化和统一化的趋势发展,未来的设计是多元化的设计,每个国家的设计文化特色与鲜明的地方风格设计作品理应受到尊重和推崇。不可否认,外国的建筑和室内设计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优点,不能一味地排斥,也不能一味地推崇,只有取众家之长,避自己之短,才能达到更高的成就。

国虽然外来文化中有一部分糟粕在我国落地,但是这并不能代表我们要抗拒所有的外来文化。对待外来文化不能以偏概全,必须加以区别对待。正如现在我国建筑界前辈、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说的:中国一切有抱负的建筑师都应当学习外国的先进东西,但是各种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从我国的实际需要出发并探索,创造自己的道路。比如著名的华裔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在设计北京香山饭店时就注重吸收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园林和民居的设计语言,将其融于现代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使我国的地方风格与国际化语汇交融,开创了现代建筑与民族文化结合的典范。同时,贝聿铭先生在设计北京中国银行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中在建筑室内四季厅的大空间中融入了北京四合院的神韵,并与庭园绿化设计有机结合,使其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文化性受到了较高的评价。由此可以看到,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一味抄袭西方商业化的设计模式实不可取。

近年来一大批有理想的室内设计师,立足本民族的文化根基继承、超越传统,创造出了一系列具有我国文化特色,又有时代精神风格的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作品。比如,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中国工艺美术馆、上海大剧院、浦东国际机场、浦东时代广场花园酒店等等,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当代室内创作设计的水平。它们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又与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材料及装饰技艺有机结合,从而创造出既有文化特色又有时代美感,令人耳目一新的当代建筑室内空间环境来。

四、结论

室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设计艺术学科,其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建筑室内设计应该结合时代的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博大精深的建筑传统文化精神,并广泛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有时代特点的文化成果,才可能使我国的建筑室内设计走向世界与未来。让我们以满腔的热情去开辟我国当代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传承中国建筑文化,走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陆峰,开先洪. 住宅室内空间的组织[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1):10-12.

[2]李竹. 室内装饰到室内设计演变的历史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2):24-27.

[3]裴雪静,王卫军. 居住小区室外空间环境设计与园林造园艺术探讨[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 2006,(04):19-21.

[4]王丽君. 现代中式室内设计对传统色彩文化的传承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

[5]向正祥. 传统与当代——中国传统居室文化与当代居室文化的发展趋势[J]. 艺术·生活, 2006, (04):14-21.

[6]李玉堂. 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风格及其发展的趋势[J].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1999, (04):11-14.

第5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材料;作用

人们对室内空间的要求不仅仅满足其功能,更多的是注重室内环境的艺术氛围。随着对室内设计的深入了解,要创作出好的室内作品首先必须要了解装饰材料的特性和其与室内空间之间的关系,其次要了解材料及室内设计的发展及未来趋势。通过对此论文的探讨与研究,自己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材料与室内设计的关系,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也将大大受益。

1 室内设计含义

室内设计是运用技术手段和美学原理,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双重需要的科学。室内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装饰材料的制约,因此,装饰材料是室内设计方案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只有充分的了解或掌握装饰材料的性能,按照使用环境条件合理地选择所需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优点,做到材尽其能、物尽其用,才可以创造出环境艺术设计意想不到的效果。室内设计应该是艺术、科学与生活的整体性结合,通过物质条件的塑造和精神品质的追求,掌握时代的特征、地域的特点和技术的可行性,来创造出好的室内作品。

2 装饰材料与室内设计之间的关系

室内装饰材料作为室内设计、装修的基本载体和最基础元素,是传达思想、观念与艺术形式的物质媒介。它们作用于人们的视觉、触觉,能够影响人们的视觉和心理,同时承载着设计者的设计理想与观念的表达。设计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是每一次新材料的出现,都会引发一场新的设计运动,形成设计文化发展的推动力。因为人类是在发掘和认识材料中提高设计的进取意识,材料提供了设计家创造的丰富灵感。材料是室内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室内空间的功能和形态设计与气氛营造必须通过材料来维持,每一个设计最终都要落实到材料的应用上去,所以材料与室内设计是紧密相联的。材料性能的熟练掌握,加工技术与形体之间的配合,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合理有效的使用材料,可以创造出崭新的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室内空间新形态。室内设计应结合现代装饰材料发展趋势,将材料重新进行拆分与组合,在原创设计的同时更多的融入人性化设计和本土文化的精髓,因地制宜,打造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室内空间艺术形态。

3 如何处理材料与室内设计之间的关系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认为:“所有的材料不管是人工的还是自然的都有其本身的性格。设计师在处理这些材料之前,必须知道其性格。材料及方法不一定是最上等的。材料的价值只在于用这些材料能否制造出什么新的东西来。”材料通过一定的形式的体现出来,而材料又是形式的载体。在室内设计中,设计仅仅是赋予材料以一种形态的手段而非其他,材料只有经过造型才有存在的意义。在室内设计中,设计师们只有认识到材料本身特点,才能充分发挥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性能,创造出新的室内空间形态。材料是客观存在的,每一种材料都有其固有的特性。但是在室内设计中我们却可以通过改变它们的形式来营造不同的室内空间。粗犷或是细腻,坚硬或是柔软。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中,每种材料都有适合表现的领域和形式,因此材料在室内设计中要扬长避短,使其在不同室内空间的表现中都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通常室内设计中,材料用法的对比与协调都是相对而言的。

室内空间的不同类型也将决定室内装饰设计的风格。住宅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除了工作时间以外,人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住宅空间里度过的。因此,住宅的室内装饰应围绕着为人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而进行。办公室、图书馆、酒店、酒吧等一些公共空间,所选择材料的档次应有所不同。例如花岗石镜面板材耐磨,装饰效果好,适合用于高级宾馆中人流较多的公共部分;而一般住宅的客厅,则较适合铺设陶瓷地砖。木质地板舒适、保温,则适合铺设在卧室、起居室;塑料地板耐磨、有弹性,适合用于办公室;化纤地毯、混纺地毯防滑、消音、价格较高,适合用于酒店。一方面,材料有其自身固定的物理性质,万物万事都是以各异的形态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的,这样每种材料都具有自身的硬度、韧度、色彩及肌理特点。在具体的室内创作过程中设计师应考虑材料的物理特性,石材与木材的不同,陶瓷与金属的光泽。室内设计中,明与暗、光与涩、粗与细、纹质与肌理的对比与均衡,都蕴含了设计师表达情感的艺术语言。另一方面,材料的性格来源于人们的心理情感。同时,材料的肌理表现必然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形成材料的内在美。在现代室内设计之中,当材料作为独立的审美要素加以考察时,它是具有表情的,这种表情原本并不是材料固有的,因为有了人的参与,材料才有了令人感动的能力。情感性也是材料具有表现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材质美包括材料的物理性和精神性两个方面,二者且是共存的,同时对人们的视觉和心理产生作用。发现并体现材质美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材料个性不同,因此要取长补短,物尽其用。不同室内空间在选择装饰材料时,必须正确把握材料的性格特征,使之与所装饰的空间特点相吻合,从而赋予材料以生命。

4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型材料的诞生,为室内空间的创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丰富了其感染力、表现力。国外的室内设计更多的风格是个性化、天然化,对室内设计的熟悉是整体的,空间的,而非表面的、装饰的,注重创新设计,而非表面装饰,更多的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创造出生态的绿色设计。国内室内设计起步较晚,落后于国外。对设计方面的了解较浅最重要的是缺乏原创设计。室内装饰材料仅仅只是盲目的使用高档材料从而掩饰设计上的缺陷,但实际上材料不管高档还是低档,都有其本身的性格和魅力,我们应研究材料本身的特性和艺术表现力,以及给人带来的视觉和心理反应。我们应充分了解现代室内设计发展局势,学习国外新技术新材料,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民族特色的室内设计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张书鸿.室内设计概论[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 王峰.设计材料基础[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3] 李瑞君.环境艺术设计概论[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4] 矢代真己(日).田所辰之助.滨崎良实.20世纪的空间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第6篇

关键词:小城市;新区规划空间;优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全国各地参与到新区规划与建设开发的浪潮中来,并取得了初步成就。但是在发展与规划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部分问题,成为阻碍城市新区规划发展的瓶颈,导致建筑基础设施滞后,盲目开发泛滥。只有进行正确的前期新区规划与建设开发才能实现城市的合理化发展与协调性重组,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一、江苏省东海县城市发展状况分析

江苏省东海县是著名的“水晶之都”,处于江苏省北部与山东省接壤,属于国家首批重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与经济建设先进县。其连接连云港与徐州两大港口,又属于重要的交通枢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江苏省东海县出现扩张与新区建设的趋势,从整体上看其新区主要位于西双湖东北方向,北面达到府苑路,西面到达西双湖,南面也呈现一定程度延伸,总面积比较大,初步规划形成重点商务中心,实现商务与公共的服务。初步建设规划两条城市主干线,围绕城市主干线建设众多功能组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善的管网配套工程,建设水晶博物馆及部分大型商务酒店及写字楼,吸引金融、文化企业投资入驻,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最终在新区建设后形成功能完善,规划清晰的文化行政区、产业区、生态观光旅游区等城市空间规划体,真正推动江苏省东海县 “西双湖时代”的到来,为当地经济发展赢得新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机遇。

二、小城市新区规划空间理念分析

(一)生态建设,人居和谐

在城市新区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生态建设,将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融入到新区的规划与设计中,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关系。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充分发挥当地环境资源优势,遵从当地的山水布局及生态性网络,借助资源的整合形成清晰的布局发展脉络。可以以山位天然建设屏障,以双湖为自然曲水流觞,实现人工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创造园林式的生态聚居地。

(二)注重整体,团块状发展

在传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对于城市规划整体性认识不足,导致城市道路分割严重,大小不一,错落繁杂。在进行新区规划与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城市建设的整体性,突出城市建设的完整性,形成连续的城市内部建设空间,增强空间本身的节奏感与韵律感,构筑其完整连续的城市空间结构。在东海县的城市新区设计与规划中将环形的绿化带作为各地块串联的纽带,形成完善的城市布局规划结构。

(三)动静区分,商住两用

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到城市商住两用的不同特点,商业区的繁杂与居住区的安静设计理念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要求在城市新区空间规划时要合理设计住宅区与商业区,实现二者的分离,做到动静有序,互不干扰。除了住宅区与商务区,城市新区在规划布局时还要配套设计农贸市场及小学、中学等一系列公共建筑,实现多样的城市新区功能,在新区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中都要充分考虑,通过合理的城市新区规划与设计减小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居民住宅造成的干扰,又能保证城市发展民众公共基础服务的有效满足。

三、江苏省东海县城市新区空间规划设计分析

初步拟定江苏省东海县在城市新区规划与建设时分为核心商务区、中档居民住宅区及环形生态公共基础绿化带三部分。我们结合每一部分的设计规划进行具体阐述。

(一)核心商务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分析

我们初步拟定在主干道两侧建立规划商务核心区,基于小城市商业规模相对较小,沿街设市的传统浓厚,商业内核设计了商业内街与集中商业中心的两种商业空间设计规划,实现街市与大型商务广场的结合。这样设计的初衷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满足小城市居民购物的传统,另一方面便于形成浓厚的城市商务氛围。商业中心以广场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形成商业建筑群,沿着主干道向南部延伸形成主要商业地段。广场设计上以绿色环保为主题,考虑与商业带相连,形成商业步行街,方便市民的购物与休闲。在商务中心的设计规划上形成以线性商业空间,连接面状的商业中心。商业中心广场基于广场向外发散,形成视觉性通道,增强广场本身与城市空间的彼此呼应,使得城市新区与老城区的有机融合。

(二)中档住宅区的设计规划分析

与商业区的繁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住宅区的安静祥和,如果说商业内核受四周用地商业活动的影响较大,那么居住区的环境相对安静,景观条件一般的情况下可以定义为中档住宅区。在中档住宅区的设计规划中,住宅区内的建筑垂直于主干道和绿化带,形成布局整齐有序的住宅区,这样设计一方面减少商业活动带来的住宅干扰,另一方面便于接受建筑与绿化带的彼此渗透,实现较好的建筑朝向选择。组团的住宅布置上可以考虑发散状,实现规划方案整体的有序感,逐渐产生渐变的住宅效果,建设上以多层为主,兼有小高层,突出住宅建筑设计的集中化设计取向。

(三)环形绿化带的设计规划分析

除了商业用地与住宅用地外,在城市新区规划与建设中环形绿化带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其高差较大,地段相对集中,借助连通的台地处理,实现绿化分区,将中间复杂地段设计成公共集中绿地。整体设计上的公共绿化带呈现出流线型特点,贯穿于整个规划范围,增强空间流动性,在建筑绿化带内设计健身道路及健身场地,主要停车场、绿色观光场所、主要的项目活动场地等。主要绿化带沿着住主干道分布,集中布置室外活动场所满足市民活动锻炼需求,提升品位,改善生活。

结束语:江苏省东海县作为江苏省重点发展县市,在新区规划与城区扩展的过程中做好前期规划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商业中心的划分到住宅区域的设计再到城市绿化带的建构,每一个环节的建设与发展都渗透着中小城市设计规划最新理念,推动建构最适宜的人居环境与产业新区。

参考文献:

[1] 陆婧婧.中小城市新区规划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3.

[2] 陈珍珍,朱建达.苏州地区城镇新区空间发展研究[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2010:11.

第7篇

[关键词]饭店行业实践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饭店行业已经走过了将近三十余年的历程,因而总结与回顾我国饭店行业实践发展与理论研究,将有利于在未来饭店发展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提升与完善。

一、中国饭店业发展历程综述

1.发展综述

回顾我国饭店业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得知:我国饭店业经历了萌芽阶段、起步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回落阶段、恢复上升阶段、提高上升阶段。

(1)萌芽阶段(1980年以前):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总体数量少、设施陈旧、功能单一、条件简陋、全国地区性分布不平衡。

(2)起步阶段(1980年~1982年):通过引进外资,逐步兴建了一大批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饭店。这一时期的饭店经营管理依然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制约和影响,饭店仍在很大的程度上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3)高速发展阶段(1983年~1993年):在这一时期,中国饭店业走过了一个以质的提高为核心内容的发展时期,主要表现为对饭店产品与服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意识及服务方式等的建设与发展,我国饭店发展还相对处于初级阶段。

(4)回落阶段(1994年~1998年):1993年以后,饭店业逐步完成其利润平均化过程,建设开始回落,同时由于市场不景气、经营不善等方面原因的促动下,盲目建设的恶果已开始突现,饭店业的利润率在逐年下降,1998年全行业出现负利润现象。

(5)恢复上升阶段(1999年~2001):这一时期,行业内的竞争日益加剧,平均房费下降。饭店产品、开发、建设等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也进一步激化了采用简单价格竞争的倾向。在此阶段,饭店行业开始注重人力资源的作用、更加注重员工的培训等问题,旅游教育也为饭店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后备军,但我国旅游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及方法问题等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饭店领域的研究质量、范围也不断地提高与拓展,研究成果相对以前更成熟,但总体上还未呈现较高的研究水平,其研究成果应用在饭店产业的实践发展还相对比较薄弱。

(6)提高上升阶段(2002年目前):随着走出97年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行业发展负面影响后,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饭店业的发展。同时,由于景观房地产项目大量涌入、培训中心的转向和社会旅馆升级改造,国际饭店设计公司与投资人员大量进入,以及对饭店建筑及景观环境认识的提高,饭店的建设将不断提高硬件水平,所展示出来的理念与国际饭店行业的发展逐渐接轨。另外,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经济、社会与文化进一步的发展,各种类型的饭店开始得到巨大的发展,并且伴随着对各种新理念,比如体验经济、消费经济与消费社会等的认识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饭店设计、建设与发展等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饭店呈现出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在饭店实践中也逐渐意识到特色与产品差异化发展必要性问题。我国饭店业本土自主投资、管理发展起来的饭店单体企业也表现了良好的成绩,并且出现了凯莱、如家等一大批有着良好发展理念、管理技术等的大型饭店集团、也出现了大量的饭店管理公司,它们在国内已经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品牌关注、但与国际饭店管理集团比较来看,在各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2.发展评述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走的是超常规发展的道路,中国饭店业从一开始就是改革开放的窗口行业,也是一种非常规或超常规的路径。同时,在饭店业发展短短的不到三十年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经历了发展道路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认识与完善,经济发展的转型,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国内竞争国际化进程、国内竞争国际化等问题,从饭店行业的发展萌芽时期迅速地经过了若干了发展阶段,因而也使我国饭店业的发展呈现出相当出的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饭店行业发展对科学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研究成果的重要性认识及实践应用尚有待提高和缺乏迫切性,随着竞争地加剧,对饭店实践领域诸如,如何提高饭店企业竞争力、饭店产品竞争力,如何建立饭店产品品牌,如何建立与市场消费观念、需求相匹配的互动与沟通体系等,相关深入的基础研究成果需求将日益提升。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我国饭店业中还处于非理性的竞争环境中,我国饭店业的发展也更多地呈现出简单、最初级竞争手段——价格竞争。另一方面,我国饭店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饭店的竞争还更多地依赖资源的竞争,比如饭店更多的依赖规模、档次、政府的支持、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等来获得竞争优势,利用品牌、战略、竞争力体系等科学管理专业理论仅仅得到重视但未完全应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以及与国际接轨程度进一步提升,将会有力地推动我国饭店业在提高产品吸引力、竞争力理论研究等的成果提升。

(2)我国饭店行业将在产品设计、饭店类型建设与发展等方面需要更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以及更新以往的建设思路,提高在饭店产品开发、设计、建设与发展方面的创新能力与策略,进而提高我国饭店行业的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未来饭店发展实践中,将会迫切地需要更系统、深入地饭店产品内涵与构成体系、开发、建设与发展理论。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饭店业发展初期以接待团队旅游者为主,因而,我国的大多数饭店都是基本统一的城市观光饭店。但随着国内外饭店市场客源的旅行经验的成熟,行业竞争的加剧,将对更多饭店类型、细分市场饭店产品的需求与品质有提升的要求,比如会议饭店、度假饭店、精品饭店、家庭旅馆、农家乐饭店、经济型饭店、高级商务饭店等。因而,以探究饭店产品内涵与构成,功能,发展趋势等为核心基础理论的饭店产品的设计、开发、竞争力提升等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迫切;另一方面,随着饭店行业竞争环境不断规范,饭店市场客源对饭店品质与特点的关注,客源对所入住饭店选择权利与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未来饭店的实践中将更多地会趋向关注饭店产品自身品质、设计、特色等的提升与完善,也将进一步对饭店产品构成、饭店产品特色塑造与体现、影响饭店产品设计与开发的观念、提高饭店市场吸引力、饭店产品竞争力提高等基础性理论有着迫切与巨大的需求。目前,随着饭店投资者不断地引进国外饭店设计公司进行饭店开发、建设,以及饭店投资者对大量新近开业饭店、国际饭店管理集团旗舰饭店开发、设计、建设等的考察,已经在实践中逐渐反映出与国际接轨的饭店开发、设计等敏锐意识与经验判断能力,尤其表现在对饭店环境景观、建筑、室内设计与装饰等方面的提高与完善上。比如,九寨沟天堂度假酒店、浙江富春山居度假村等。

(3)在饭店发展实践中,对于饭店产品质量的评判标准以及品质、功能认识等不断提高与完善,饭店产品的市场满足领域也不断突破传统观念上的局限——主要满足外来旅游者的需要,目前饭店不仅能满足外来旅游者住宿的需要,更成为当地社区交际的中心、当地社会的时尚与奢华的风向标与聚集地,也成为满足综合休闲、娱乐等需求的社会消费场所,甚至有些饭店也已经成为一种梦想之地与梦幻之地,它们能带给消费者更高的精神需求与享受等。另外,饭店的市场领域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在不断地扩大。同时,各种新型消费观念、观念意识价值等都将对饭店产品品质、设计、建设与开发等提出了客观的新要求。比如,对高档饭店硬件设施除了精美、豪华等要求之外,也提出了更高的审美意义上的精神要求,更加推崇饭店产品中的文化含量与表现,视饭店为一种文化的载体,需要从中寻找与体验到历史的纵深感,同时也关注消费者审美情趣地满足。此外,饭店消费者也开始追求饭店产品中孕含的文化符号社会意义及消费意义,全方面的消费感知与体验,追逐一种特殊身心经历与学习的收获与期望等。因而,在未来的饭店实践发展中,客观地需要基于饭店产品理论之上,关注饭店产品开发、设计、建设、发展等理论;也需要形成更多非价格竞争的手段与能力,比如除了质量与服务之外,还可以借助文化、酒店景观环境、内部装饰、品牌等,可以获得更多的附加价值。目前,我国一些具有前瞻意识的饭店业界人士已经进行了良好的探索,比如,上海天禧嘉福酒店。

二、我国饭店领域理论研究综述

1.理论研究综述

在饭店理论研究领域,相关研究人士也随着饭店业的起步、发展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饭店领域的研究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1)介绍国外理论与实践经验以供国内参考,比如,谷慧敏2001年主编的《世界著名饭店集团管理精要》等。

(2)中外饭店管理比较研究:浙江工商大学管婧婧、郭鲁芳2005年做过《中外酒店业HRM研究进展及比较》等。

(3)饭店行业宏观、中观、微观领域研究都全面展开,介入国家、地区、行业、集团、企业层面饭店发展问题研究:比如,黄静波2007年做过《中国省域星级饭店业的优势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等。

(4)饭店领域技术应用领域研究:比如,林璧属、王赞强2000年做过《中国旅游饭店业Internet应用现状评估》等。

(5)不同等级、类型、规模、产权饭店的发展研究:比如,胡敏2007年做过《乡村民宿经营管理核心资源分析》等。

(6)饭店经营管理方法、手段、科学理论、观念探索、影响因素、评价、投资等方面研究:在此方面尤其在具体诸如对服务与内部管理问题的研究、饭店总体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对饭店环境研究等是占相当数量的,同时,饭店理论研究者也非常注重对新观念进行探索,并注重新观念在饭店领域实践中的应用,比如,随着区域经济及企业集群在其他行业的发展,张俐俐等2006年做过《酒店业竞争力提升的新途径:集群发展》;随着体验经济理论广泛传播,以及对旅游活动文化本质、饭店产品文化性探索的深入,田敏2007年做过《文化元素在旅游饭店空间产品中运用的实证研究》、张明、廖培2006年做过《主题酒店主题文化选择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王燕与唐飞2006年做过《我国精品酒店发展之条件分析》;随着对生态环境与社会责任感问题与观念的关注与认识,陆诤岚与陈天来2002年做过《论“绿色饭店”及其标准的制定》等。

(7)基于管理或其他学科理论,以及新观念进行的在饭店经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研究:比如,黄燕玲等2006年做过《基于SEM的饭店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研究》等。

(8)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定性研究之外,近年来在饭店经营管理领域中也开始逐步引入了定量研究:比如,彭建军与陈浩2004年做过《基于DEA的星级酒店效率研究——以北京、上海、广东相对效率分析为例》等;同时,也在研究中更关注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比如,四川大学旅游规划与开发专业季哲文硕士论过的《主题饭店的规划建设研究——以成都市饭店业为例》等。

(9)在饭店阶段方面不仅进行了饭店发展现状研究,同时也伴随着国家经济转型等宏观背景,开始探索饭店转型、升级、可持续等方面研究。比如,饶勇2002年做过《我国旅游饭店业向成熟转化时期的竞争的竞争特征和战略对策》等。

(10)对饭店业界具体发展实践、成功人物等进行专门介绍与研究:比如,对如家品牌、锦江饭店集团等的介绍、对希尔顿等的人物介绍等。

与此同时,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也开始不断地介入到饭店领域中来,比如,西南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在硕士论文中曾做过《主题酒店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论过《与历史环境相协调的酒店建筑设计——以阙里宾舍、唐华宾馆和苏州喜来登大酒店为例》的研究、南昌大学工业设计系硕士研究生齐瑞过《休闲度假宾馆的配套织物及其陈设设计研究》、2007年北京林业大学室内装饰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章曲做过《现代酒店室内空间中的织毯装饰》、湖南大学建筑系硕士研究生甘露做过度假酒店地域性研究》等。

2.理论研究述评

通过大量阅读饭店理论研究文献,可以得知我国饭店领域的理论研究,从整体看,对于饭店领域的研究已经涉及了几乎所有方面,饭店管理教育也已经成为一个正式的、庞大的培养体系。因而,形成了大量、丰富的饭店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总结、研究教材,但教材水准层次不等,也存在着百家争鸣的现象,反映了饭店领域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普遍共识的基础理论体系和理论基础还未建立。学术研究成果也数量巨大,研究层次也逐渐提高,从地区研究课题到国家课题都有进行,并且也随着香港的回归,出现了大陆饭店业与香港研究机构在饭店理论研究方面的合作趋势。学术成果大多以期刊论文的形式,而研究专著比较少,戴斌做过《国有饭店业重组与集团化管理》等,这也反映饭店理论研究还整体缺乏深入性与系统性,对饭店领域的相关问题研究还仅仅局限在点的认识与思考。随着旅游高等教育尤其是硕士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饭店领域进行的相关硕士论文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饭店领域相关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并形成了一定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推进了饭店从研究点的认识与思考向纵深方向发展。由于博士教育还处于刚开始阶段,相关高质量研究成果还相对缺少,比如东北林业大学李红做过博士论文研究《我国酒店提升国际竞争力研究》、南开大学徐虹做过博士论文研究《饭店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该研究也已出版为专著。少数业界实践人士也参与到饭店领域的论述与观点表达,比如海岩曾出过发表对行业观点的行业书籍——《海“眼”看酒店——关于酒店行业问题的对话》、活跃在饭店业界奚晏平博士也做过一些饭店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出版过专著。

除此之外,饭店领域理论研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1)饭店领域理论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比较忽略,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对饭店经营管理、产品设计、开发、建设等的认识与提升。比如,饭店产品的内涵与构成、饭店产品构成各部分的内涵及设计、开发、建设等的理念,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对饭店产品如何随着市场消费观念、新价值与认知而发生演变、外延的认识与判断。目前,对饭店概念或内涵的认识还仅仅处于比较笼统的状态,因而对各种饭店类型的认识、建设思路、管理经营模式与方法等也缺乏清晰的认识,饭店产品创新与提升缺乏基础理论。现阶段,在饭店理论研究领域中,对饭店产品内涵、构成等基础理论的研究还相当少,有些研究还仅仅借鉴与引用其他行业产品的内涵,缺乏对饭店产品内涵深入、系统地研究,从而也使得饭店基础理论研究呈现匮乏与薄弱的状态。

(2)在目前的饭店理论研究中,研究方向和成果与饭店业界需求等还有一定的距离与脱节。比如,饭店理论研究人员普遍在产品对饭店企业生存与发展重要性,以及提高饭店产品竞争力对饭店发展的推动方面达成共识。饭店产品及竞争力提升问题是业界尤其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对饭店企业具体实践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与影响作用的理论之一。但在饭店理论研究中,在饭店企业如何提高产品竞争力具体思路、途径、手段等方面,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虽然该方面研究数量巨大,但从整体看大多研究相对比较宽泛,缺乏深入性与系统性。因而,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饭店理论研究对业界的现实指导效果与影响,也影响了我国饭店理论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地位。

(3)我国饭店理论研究还大多以经营管理理论为基础与主流,缺乏与其他学科在饭店领域研究的结合与交叉,因而,在对饭店理论建立与研究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局限。目前,建筑与设计、景观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文化学、社会学等领域研究为饭店建设与开发等,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思路与角度,在未来的饭店理论研究中,还有待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以更好地提高饭店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饭店业界实践。

(4)饭店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尤其是对新的消费理念、观念、理论在饭店实践中的应用问题。从而,在使饭店产品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引导市场需求,创造更多的异质与良好品质、类型饭店的同时,推动饭店实践与理论的发展。目前,饭店理论研究人员已经普遍关注文化、体验、符号与消费社会等对饭店设计、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等的影响与作用,并进行了相关探索,但总体上来说,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与系统化。同时,饭店理论研究还应该关注更多的饭店产品形式,比如精品酒店、主题酒店、农家乐等;也要关注饭店企业发展模式趋势等,比如景观房地产、旅游房地产、旅游企业集聚、区域一体化、CBD发展等对饭店实践的影响。在未来的饭店理论研究中,研究人员需要在饭店实践认识与研究的基础上,将饭店理论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综上所述,饭店实践还需要饭店核心基本理论进行引导与借鉴;对于饭店管理的研究来说,自身的研究框架体系和方法还不完善。未来的饭店服务、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将更为专业,伴随着饭店管理学科的成熟,饭店管理需要发展自己的理论、尤其需要以饭店产品、饭店产品竞争力体系等为核心的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系统以及细致的研究,以展开本领域的研究以更好地为学科发展和饭店管理实践服务。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城市空间;建筑设计

The high-rise building reflects the modern new technical achievement, to bring new energy to the city and image, but because the present many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and urban spatial antipathetic, make people produced on it, the coldness of distance. Analysis of urban spa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and discussed the city space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Keywords: high building; The city space;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供地的日趋紧张,我国的一些大中型城市涌现出了大量的高层建筑,它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使用空间,同时,这些建筑与城市的空间环境立体融汇,构成了宏伟的立体城市景象,大大丰富的城市景观。但随之而来的是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足,许多高层建筑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忽略了城市环境,孤立地存在于城市环境中,显得非常突兀,没有亲切感,破坏了城市环境的平衡。高层建筑也成为城市空间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中以美国的高层建筑发展最为活跃,如1885年的芝加哥家庭保险大楼被公认为第一幢摩天建筑,而纽约的曼哈顿区更是高楼云集;近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也发展迅速,如上海的金茂大厦88层,高420.5米。如下图:

这幢集现代办公楼、豪华五星级酒店、商业会展、高档宴会、观光、娱乐、商场等综合设施于一体,深富中华民族文化内涵,溶汇西方建筑艺术的智慧型摩天大楼,已成为当今沪上最方便舒适、最灵活安全的办公、金融、商贸、娱乐和餐饮的理想活动场所。

1.城市空间与高层建筑的关系

1.1城市空间密集度

城市建筑的聚集和分散是城市空间形态中最为主动的力量,主导着城市三维形态特征的演变。高层建筑建设往往集中在某些城市中心区,促使这些片区的空间聚集度大大提高,改变了那里传统的高密度、低容积率的城市空间形态。

1.2城市尺度和天际轮廓线

城市中的建筑高度不断增长,使城市整体空间尺度随之改变。高层建筑以条带式、簇群式或散点式等布局方式大量出现,逐渐改变整座城市的三维空间形态,而向高空伸展。优美而独特的天际轮廓线是良好城市整体和局部空间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识别城市的标志之一。

1.3城市山水景观视廊

高层建筑的发展既给城市的自然山水景观和人工环境融合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一方面,它改变了以往建筑高密度的状况,提供了更多开敞空间,其本身高耸的建筑形体具有很强的识别性,还为城市提供了新的眺望点;另一方面,高层建筑在高度上容易造成视线阻隔,把具有城市特征的山水景观和城市内部分隔开来,破坏了城市整体空间体系。

2.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高层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选择合理的造型就显得尤为重要.高层建筑由于其结构形式的限制以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在造型上往往追随于建筑的结构形式,而不能有太多的变化,有的高层建筑甚至直接将结构形式外露不加修饰.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是它的塔楼,塔楼的表现形式对高层建筑的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今国外和国内的许多高层建筑都有着独特的外形和明显的识别性,对一个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可以说是高层建筑存在的一个原因。

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一裙房虽然对整个城市影响较小,但它对于街道的尺度和人情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却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的裙楼立面设计一般不同于上部立面,需要进行细致的设计,从而使下部空间丰富多彩而不至于感到苍白,并要体现人的尺度,因为裙房部分跟公众视觉接触较密切,对街道空间感影响也较大.而高层建筑的最上部分~屋顶对整个建筑形象起到强化个性的作用,虽然它较少影响到生态环境,但对塑造建筑的标志性、丰富城市天际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建筑的基座、楼身等因素加以塑造。

3.加强对高层建筑顶部造型处理

造型独特的顶部设计对高层建筑的整体形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并成为林立在建筑群中区别于其他建筑的重要标志,即是城市的标志。在十分重视城市空间设计的今天,高层建筑顶部造型在保护传统街道空间特色和维护城市空间形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识,肤浅甚至盲目地把它仅仅当作权利财富和技术的象征,极力追求所谓的个性,而产生了一批极尽奢华甚至怪异的高层建筑顶部,或者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制造了大量平庸的复制品,这个结果导致了整个城市空间的破坏,城市整体性的支解和千城一面的局面。高层建筑是城市空间的元素,优秀的高层建筑并论文格式范文排斥城市空间的明星建筑而是创造人性的场所,又融入文脉的关系,而不去破坏城市空间的和谐。 优秀的高层建筑要考虑使用者的需要,以城市的公众利益为追求的目标,我们必须在高层和城市的发展中取得平衡,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城市景观和适合人们生活的环境,才能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健康地发展下去。

4.高层建筑生态设计与城市空间

随着近几年来资源短缺问题的出现,全球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而高层建筑就环保节能方面来说是很浪费的,随之就出现了生态型建筑的概念,这是在当今建筑设计思想中的一种新思潮。高层建筑生态设计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它们都注重把绿化引入建筑楼层,考虑日照、防晒、通风,以及与城市环境的有机结合等因素。此外,屋顶绿化也是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做法,可以看出建筑的第五立面显得尤为重要,最重要的是使城市空间更加丰富。伴随着建筑物的增加,大块的绿地面积锐减,相应的环境条件愈加恶化,致使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可看到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都充分利用各块绿地,增加绿地面积,即便这样,还是达不到人们预期的目的,而现代建筑物大多为平屋顶,屋顶多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结构,现代的建筑方法是在预制板上面做隔热防水层,从空中鸟瞰,一栋栋楼群好似戴着黑帽子,住在屋顶的居民也备受沥青之害,过着冬冷夏热的生活。近两年许多人开始建造屋顶花园,让死气沉沉的屋顶生机盎然。

5.城市空间环境的影响

城市空间环境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与城市人文环境的互动和与城市物理环境的互动。一个城市的人文环境由许多因素综合形成,超高层建筑作为物质载体能够反映出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文化心理,其实现途径包括外部形象的文化表达、空间组织的内涵彰显、技术与情感的动态平衡以及城市文脉的开拓创新。借助超高层建筑的庞大体量,城市的文化内涵被成倍放大,并传递到城市各个角落,而那些经久不衰的建筑也必然是在文化表达上最大限度地获得群众认可的建筑。

城市物理环境是城市文化环境的基础保障,高尚的人文环境离不开舒适的物理环境。超高层建筑的建设通常会使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局部区域的城市交通网络和市政工程质量得到改善 但却很难避免对城市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普遍追求绿色建筑的今天 超高层建筑的生态化设计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减少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每个建筑师都应肩负的责任。

第9篇

关键词:生态宜居城市 中心城市 城市规划

河北省于2008年始提出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及“三年上水平”之举措,城市建设活动在省内各地如火如荼展开,尤其各个中心城市的建设量之大为史所罕有,城市环境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为之一新。大规模建设活动为河北省多层次、全方位的宜居性中心城市建设的诞生提供了一个极为宝贵的良好契机,中心城市的宜居性建设存在较高的投资效率,不仅能够为中心城市自身内部相对较多的人口提供更加优质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同时周边地区发生良性影响。其中,生态性宜居评价作为城市宜居评价的首要条件,应作为城市规划设设计策略中的重要课题予以重视和研究。

结合相关技术性学科发展的研究成果与城市规划设计学科所积累的一般性设计经验,可以较为理想地实现或者接近城市宜居性规划理念,而中心城市在生态性宜居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特殊性,在现今河北的大规模建设中体现出较普遍的特征。

1.“生态足迹”理论的运用

生态性宜居的重要特征为:生态系统在满足对城市的资源供给后自身运作是否健康、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是否取得平衡;对此可以用著名的“生态足迹”理论来进行量化判定。生态足迹理论为加拿大生态学家William和其博士生Wacher Nagel 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用来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测算和评价。生物足迹理论的切入点为:城市居民对生态资源、能源的消耗量和废弃物的数量可以确定;所消耗资源与能源及废弃物的消耗能够折算成为生产和消纳这些资源和废弃物流的生产面积或者生态面积,由此,所谓生态足迹的概念即为:生产一个城市人口所消耗的资源和消纳相应废弃物所需占用的生物生产土地和海洋的面积的总和,计算公式为:

EF=N·ef =N·Σ(aai)=Σ(ci/pi)

其中:

i为消费商品与投入类型;

pi为i中消费产品的平均生产能力;

ci为i种产品的人均消费量;

aai为人均i种交易产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

N为人口数,EF为总的生态足迹。

理论中另一重要概念为“生态承载力”,即一个城市所能够提供的一个城市人口所消耗的资源和消纳相应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土地和海洋的面积的总和,这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生态警戒线,其计算公式如下:

ec=aj·rj·yj (j=1,2,3,… 6)

显而易见,当一个城市或者区域的生态足迹的量化值超过生态承载力的量化值的时候,此城市或者区域的生态系统将出现“生态赤字”,即该城市或区域的生态系统在理论上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生态系统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出现冲突,需要进行深度调整。例如河北省中心城市之一保定市在三年大变样之前的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1156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 0.6530hm2;减去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后,可利用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5746hm2,人均生态赤字为 0.5410hm2,人均生态足迹是人均生态承载力的1.94倍,当时其可持续发展情况已经不容乐观。石家庄市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1996年的0.3616hm2/人下降到2006年的0.3227hm2/人,而同期的人均生态足迹从2.4893hm2/人增加到4.690hm2/人,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水平远超过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水平。

利用生态足迹的量化结果,结合相关生态性宜居城市规划的定性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1)将生态足迹的量化计算作为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前的第一调研对象来应对当前生态急剧恶化的现状,对规划城市或区域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的现状作以详细分析,针对生态系统的具体现状,对改善生态环境的相关生物生产土地和海洋面积予以严格保护,在总体规划中列入限建区,并对其中人为的、有可能改变和破坏生态体系运作的活动予以严格禁止(例如因人工养殖而出现的水体富营养化),并将上述内容列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以此种方法来满足城市生态性宜居性规划的先行条件。而非像过去的城市规划理念一样,仅仅将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实现经济社会目标的生产生活空间分配,将生态系统置于附属、服从的地位。对于河北省来讲,大规模的建设活动的生态足迹前后对比评价可以为后来的三年上水平的建设活动提供重要参考,对于城市生态性宜居规划的的理念更新和思路调整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

2)城市行政体边界的严格分区不意味着生态体系的明确划分,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涉及到较广的地理区域,对于某些具备较为突出生态特征的中心城市尤为明显,由此在进行城市生态性宜居规划时应同时考虑中心城市生态性的“自宜居”与“他宜居”双赢格局的实现及评价,不能以邻为壑,宜居了自己、害死了别人。中心城市的生态性宜居规划中生态足迹的评价可以进行多地域范围的综合对比研究,考察其在整个城镇体系中的生态影响作用,而非仅仅以中心城市的行政区域内部一个地理范围进行计算,当然,具体范围的界定和参数选取还待更多的实践来进行总结。

3)仍以河北省大规模建设背景下的中心城市为例,保定市的大规模建设可能在表面看仅仅是城市自身的问题,但由于保定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白洋淀生态体系、作为生态屏障的西部山体等)使其作为大北京地区的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而无法独善其身,需要进行广义地域评价,尤其保定早在2007年已经出现生态赤字,后续的大规模建设应重点考虑这一生态安全问题。再者,中心城市由于已经具备良好的经济、社会、文化基础,进一步的大规模建设会使中心城市优势地位进一步提高,但是正是由于此种预期反而容易使人们轻视生态安全的问题,无限制发展中心城市,最终使生态赤字长期居高不下,当生态状况一旦恶化至无可挽回,中心城市必然将会走向衰败,如问题进一步严重将导致极大的经济损失并使周边城镇体系趋于瓦解,由此可再次证明“自宜居”与“他宜居”之关联效应的存在。

2.新型能源的使用与影响

提到生态问题,新型清洁能源的使用应是一个重点内容,大量、广泛地使用新型清洁能源是生态性宜居城市的重要特征,能够避免传统能源所带来的污染和用地耗费。新型 能源的一个突出代表为即为光伏系统的使用,当这种新型能源系统与城市中的建筑物结合设计、即成为光伏一体化建筑时,建筑将成为能源生产 的载体。一般来讲,新型能源的使用将对使用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例如风能的运用会出现干扰本地的降雨的状况,同理,光伏建筑所组成的城市微气候也会随着光伏系统的采用和性能发生变化,经过初步研究,光伏一体化建筑对城市微气候的改善作用显著。

光伏组件的安装会明显改变建筑外表面的温度,主要是因为光伏组件的自冷却(self-cooling)和通风流道的作用。当传热系数为10W/(m2·K)、AM1.5、效率为0.2条件下,光伏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建筑外表面温度下降约10摄氏度, Boer 将这种效应称为自冷却。根据计算,与普通街谷相比,安装光伏组件后屋顶和墙面的最高温度分别下降了 9.4摄氏度和 5.6摄氏度,晚上温度则几乎没有差别,建筑由此在产生清洁能源的同时可以降低建筑自身温度,起到间接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同时,Mills和Sugawara的研究表明城市街谷尺寸(如街谷高宽比、建筑密度)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如平流项等)是影响城市冠层空气温度的主要因素。带通风流道的光伏组件明显地改变了城市的表面型热岛。

由上述研究可见得出如下结论:

1)从生态性宜居策略之新型能源广泛使用的角度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研究,将突破以往单纯从城市空间和城市形象出发进行考虑的局限,使城市自然环境更加舒适宜人,尤其可以对令人头疼的城市微气候问题(如热岛效应)有着初步的改善效应。在中心城市中尤其如此,由于中心城市相对来讲普遍规模较大,更容易产生城市微气候的失调,而在我国的中心城市在大规模的建设过程中往往为体现城市地位而过于注重“形象工程”“地标建筑”这种城市传媒效应,忽视城市最终实质性环境是否确实宜于人居住,尤其在河北这样的大省,大规模的建设中会在某种程度上忽略生态方面的细节性问题,当然,城市环境的传媒效应亦不容忽视,但是由于生态性宜居的先决性地位,需要城市规划师进行多层次考虑,避免单向思维所导致城市的畸形发展。

2)在河北省大规模建设中,中心城市保定在光伏系统的应用和研究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保定电谷锦江国际酒店即为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典型代表。在后续的城市建设中可利用现有的有利资源,进一步积极采用交叉研究的方法,大幅度增加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普及率,并对相应的规划成果进行城市微气候的量化评价,将城市规划中的空间设计、新技术应用和由此所产生的生态宜居效应控制联系起来,由此借助中心城市在技术与文化方面的强势渗透,为未来光伏一体化建筑的普及起到示范作用。

3)如前所述,建筑密度与街谷的高宽比和建筑密度均会影响光伏一体化建筑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程度,由此可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以街谷的高宽比和建筑密度为参数,在光伏一体化建筑的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进行多方案的量化对比评价,在淘汰不符合城市生态宜居要求的方案后,再结合其他城市的宜居标准进行多重评定。此种规划设计方法在河北省大规模建设中将避免不必要的投资浪费,提高投资效率,较快接近宜居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当然,在获得成熟的定量性规划技术(如计算机模型)之前,经济投资将相对较大,但是从长远来讲,则获益将远远大于投入,尤其对中心城市来讲,其效益直接或者间接地涉及到生态、经济、社会、人文等各个层面。

3. 结语

生态危机已经迫在眉睫,人类首先应重新认知自身在大自然中地位,建立生态观念、开发可持续性生态技术。在此过程中,中心城市城市将扮演重要角色,对其生态性宜居规划策略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对河北省的大规模建设存在适应性,亦对其他建设活动产生普遍性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媛,夏热冬冷地区基于节能的气候适应性街区城市设计方法论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