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旅游产业考察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考察报告

时间:2022-09-06 09:06: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旅游产业考察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旅游产业考察报告

第1篇

【关键词】 清源山风景区;闽南文化;闽南古镇;开发设想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泉州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遗产、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10处,其中国家级32处,此外还有非物质的闽南文化生态资源,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27项。虽然拥有诸多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但泉州旅游产业发展却一直停滞不前,因为没有一个很好的载体把这些分散的闽南文化整合在一起,让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感受并体验到。因此,本文提出依托泉州旅游龙头5A景区——清源山,打造具有地标性的“闽南古镇”旅游产业园,让闽南文化在这里得到很好的包装和整合,使古镇成为泉州旅游龙头品牌,从而推进城市综合竞争力,以实现泉州旅游的跨越发展。

一、清源山风景区旅游现状

1.资源分析

(1)资源优势

清源山风景区是福建省第6家、泉州唯一一家5A级旅游景区、1988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首批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景区面积62平方公里,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清源山是闽中戴云山余脉,自然景色秀丽,人文景观荟萃,名胜古迹遍布,有 “秀出东南”、“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誉。山上现存完好的有宋、元时期石雕造像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600多方,元、明两代花岗岩仿木结构的石室多处。最负盛名的宋代老君造像,系全国最大的、艺术价值最高的道教石雕;九日山祈风石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书法艺术的珍贵历史遗存;灵山伊斯兰圣墓,被誉为“世界第三圣地麦加”;碧霄岩三世佛,是位于最东南,保留最完整的藏传佛教雕像。当代著名学者易中天曾在《走进清源山》一文中赞道:“如果哪天有一块石头从清源山滚下来,没准就会发现上面赫然刻着唐宋元明清某个朝代的年号。”可见其文化底蕴十分的丰富。

(2)政策扶持优势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依托泉州历史文化名城,是“海西”、泉州地区最重要的旅游景点,泉州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泉委发〔2012〕8)号)中明确指出:为增强泉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打造以清源山为龙头,融海丝文化、闽南文化等为一体的都市文化休闲旅游产业。清源山做为泉州市的旅游品牌龙头,必须进一步发挥作用,积极推进环清源山大文化旅游经济圈的构建,打造与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旅游产业。因此近年来,政府陆续投入2亿多元对清源山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宣传营销等。在政策的优先扶持下,2012年10月,清源山顺利通过了国家旅游质量评定委员会的审核,荣升5A级旅游景区,成为福建省第六家,泉州第一家5A景区。为泉州市旅游产业带来品牌和经济双效益。2013年春节黄金周,清源山游客量达7.59万人次,比增137.3%,门票收入173.53万元,比增104.5%。

2.存在问题

(1)旅游产品单一

清源山虽然拥有众多的文物资源,历史积淀深厚,但仍属于传统文化旅游项目,以文物古迹和静态展示为主,旅游产品单一,缺乏体验性和深度游览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多元化,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对文化旅游的新要求。清源山做为泉州人民的母亲山,闽南文化在这里的遗存只能通过单一的名胜古迹展现出来,游客无法深度旅游。如老君岩造像,最具代表闽南道教文化发展的历史文物,游客在这只能欣赏这尊石雕,不能在宫观里看到泉州道教的宗教仪式,参与道教的祈福和祭祀活动,同时也没有现代化科技影视手段让游客了解到泉州石雕作品的制作工艺。

(2)缺乏配套的旅游服务产业

作为现代旅游观念,不能不注重旅游服务设施方面的跟进,让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享受,才能留住客人,增加旅游消费。由于清源山景区离泉州市区比较近的原因,一直以来,景区管理一直以保护为主,未曾开发配套的旅游服务产业,游客的休闲娱乐、美食购物、体验参与活动一直依赖泉州大市区,不仅如此,清源山虽有62平方公里,但大景区格局未形成,区间旅游交通不便,如九日山、灵山与主景区清源山没有旅游公交线路,游客参观景区非常不便,这样导致了不能留客过夜,景点成了快餐式的消费,无法为景区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缺乏科学规划和系统营销

62平方公里的清源山风景区环构成了闽南泉州人的生态走廊,多元宗教文化遗存遍布山中;贤才俊杰、文臣武将在清源山上留下了众多宝墨;海丝祈风展现了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的辉煌……,这一切承载闽南文化的遗迹由于太过分散,清源山在总体规划中未能系统科学建立一个合理的旅游线路,同时缺乏整体系统营销、网络营销、品牌营销和体验营销,宣传工作主要依靠在新闻报道和电视传等传统营销渠道,难以适应个人自驾游、文化深度游和体验式游览的发展趋势。

3.解决办法

清源山景区虽荣升为5A级旅游景区,但崭露头角的优势并不能取代未雨绸缪的心态,面对新的发展瓶颈,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地能推动对景区更深、更远层次的思考。清源山要实现科学、有效、跨越的发展,必须构建与泉州经济社会相匹配的文化旅游产业,让5A景区确实发挥在泉州旅游产业中的品牌、支撑与带动作用。去年泉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构建环清源山文化旅游圈。作为闽南泉州人民的母亲山,清源山的发展离不开闽南文化的支撑。为此,清源山应考虑把闽南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2012年底,清源山管委会在市领导的指示下,组织专业人员前往云南楚雄彝人古镇考察,发现融入地方特色及各类旅游文化元素的古镇建设项目对泉州极具借鉴意义。市政府专题会议对考察结果的报告予以了肯定,认为建设闽南文化聚集地——“闽南古镇”(暂命名),既有利于弘扬泉州闽南文化,丰富环清源山文化旅游圈内涵,也有利于推动泉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泉州打造一座融合闽南传统文化的“闽南古镇”极具可行性,落成之后必将成为我市乃至全省旅游业的“标兵”。

二、泉州闽南传统文化

1.泉州闽南传统文化丰富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是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之一,是闽南文化遗产富集区,也是国家确定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泉州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10处,其中国家级32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41个,其中世界级4个、国家级31个。南音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实践名册,“海丝”、“闽南红砖建筑”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南音、南戏、南建筑、南拳、南派工艺,构成了泉州独具特色的“五南”文化。泉州闽南文化包含了民俗、方言、戏曲、建筑、、民间文艺、手艺等。如方面有通淮关帝圣君、清水祖师、保生大帝、广泽尊王、玄天上帝等;戏曲方面有南音、高甲戏、梨园戏; 民间手艺有木偶头、刻纸、木雕、石雕手艺等; 民俗方面有普度、尾牙、抢头香、做功德、巡镜、镇五营、巡安等;闽南民间文艺有舞狮、踩高跷、拍胸舞、火鼎公火鼎婆等。

2.闽南传统文化分散,传承保护有待加强

虽然泉州拥有众多的闽南文化,但一直散落于民间街巷中,没有作为一种整合的旅游资源较集中地展示给游客,更不用说体验了。泉州传统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经营模式传统、观念相对保守,有的项目自生自灭式的濒危型约占35%,这些非物质文化面临着老艺人相继去世、年轻人转业,得不到及时帮救与扶持,市场萎缩乃至濒临消亡的境地,有些民俗由于新时代逐渐被人们放弃。近年来,泉州市政府有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普查、传承及保护,截止到2013年元月,共有38人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闽南文化要得到一个很好的保护和传承,还需一个规模化、有影响力的闽南文化载体,通过其市场运作,整合包装,使之既成为一个旅游项目,产生经济效益,又能起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三、以闽南文化为载体,打造“闽南古镇”,丰富景区内涵

1.何为“古镇”

所谓的闽南古镇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商业旅游项目。在仿古建筑群内注入古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色彩,贯穿当地的民俗表演、民风展示及体验,便称之为“古镇”。闽南古镇将整合闽南风俗、闽南建筑、闽南宗教、闽南戏曲、闽南工艺等,是一处人文旅游景点,一个展示闽南文化的大观园,有利于延伸清源山旅游文化内涵。

中国目前有许多商业旅游项目开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云南楚雄彝人古镇。楚雄是中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拥有彝族50多个支系,彝族文化风采绚烂,遗憾的是广大彝族民众居住分散,当地又没有高知名度的文化景点,长期以来,楚雄彝州都缺乏一个规模化、有影响力的彝族文化载体。2005年,当地政府在大理国德江城旧址,把民族文化、建筑文化、旅游文化相结合,开发建设集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为一体的地方文化精品项目——彝人古镇。古镇按功能布局有七大分区,建有场馆,集萃了楚雄彝族的人文、文化、民俗、歌舞古乐、动人传说,展现了彝人的历史变迁、世事沧桑。很多游客被这里的古老与深厚的韵味所吸引,大多数人会留下来住上几天,甚至几个月。在彝人古镇天天都上演百人竞歌,千人起舞的场面。每到夜晚,彝人古镇各景点人流涌动,川流不息,欢歌达旦,把自然风光与古彝文化、旅游度假、休闲体验相交融,重点展示黔西北民族文化特色。

这种将旅游文化与商业运做相结合的仿古镇开发模式, 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旅游特征, 它以模拟的手段, 创造性地为旅游者提供真实性的人文风情体验场所, 成为云南旅游的一种典范。

2.“闽南古镇”规划建设

“闽南古镇”的建设要以规划为前提,体现闽南特色的“生态、人性与文化”, 建筑宗旨于“人与自然和谐,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选址应考虑环清源山旅游圈内,最好的位置在清源山花博花附近,因为这样离清源山最近,可以作为景区配套的旅游服务产业,而且它区域内有清源山、泉州南少林寺、锦绣庄民间艺术园、西湖公园、泉州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和泉州木偶剧院,自然与人文旅游景点集中。

此外,古镇的建设以闽南红砖民居为主,结合模拟建些历史名人宅第、近现代洋楼、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楼群等,尽显出砖入石、燕尾脊、雕花等闽南古建筑的古老韵味。环镇可以种植刺桐树,或布局象鲤鱼,以体现泉州历史上的别称“刺桐城”或“鲤城”。

3.“闽南古镇”设想

“闽南古镇”是一处以闽南古大厝为平台、泉州古街巷为支脉,闽南文化为“灵魂”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

泉州古街巷是闽南泉州的文化底蕴,是泉州城历史的活化石,有的记录着泉州历史上的名人,有的反映着泉州的,有的折射着泉州人崇尚的道德观念,有的反映着泉州的生活、生产风貌。如旧馆驿、承天巷、奉圣巷、三朝巷、甲第巷、花巷、裴巷等等,每一个巷名都留下了历史的印痕。因此,在闽南古镇的开发中,这些承载历史的巷名可以通过布局后的古民居巷子展现出来,使许多游客游览古镇后,就知道泉州的许多地方典故和历史文化。

闽南文化元素众多,可惜分布在各处,而且很多文化细腻、高雅、多样,需要旅游者花时间耐心品味。在古镇里,游客可在广场欣赏到泉州提线木偶、高甲戏、布袋戏、拍胸舞、火鼎公婆、南少林武术、永春白鹤拳等泉州独有的戏曲文艺;也可在古厝内通过电子声控等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采用情境体验、动漫形象、影视场景、游戏玩法等感受普度、尾牙、抢头香、做功德等宗教民俗文化;也可亲自参与诸如闽南“妆糕人”、“金苍绣”、陶瓷制作、包棕子、制茶、影雕、刻纸、花灯制作……传统手工艺体验活动;也可以在小巷中吃到老字号的闽南小吃,如面线糊、海蜊煎、牛肉羹、土笋冻、肉粽、润饼菜、汤圆等等。

4.运作模式

闽南古镇如何把其地域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旅游的6个元素 “吃、住、行、游、购、娱”融合到一起,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需要一个好的市场运作。

(1)引入多项产业,形成产业的互动。旅行社是景区与游客的枢纽,一个好的景区如没有旅行商的推介营销,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古镇的开发应邀请旅行商的加入,成为利益共同体。如:彝人古镇与云南最具实力的康辉旅游集团联手打造景区,景区建成后,他们将以转让部份股份的形式,与康辉强强合作,康辉保证每天100辆旅游大巴进入古镇,提升古镇品牌知名度。(2)配套旅游产业的进入。泉州旅游没有一个可以“留客过夜”的景点,常被称做厦门的“后花园”。这是因为泉州景点特别是清源山景区除名胜古迹外,缺乏特色,如住宿环境、饮食环境、服务环境、娱乐环境及其他文艺演出等。另一方面,缺乏一些配套旅游的观赏产业及产品,这大大影响了旅游综合收入水平。因此重视软环境的打造,下足功夫留住游客;升级旅游配套特色产业,促进消费,是未来闽南古镇应努力解决的问题。(3)打造旅游业的六大要素。闽南古镇需成立专门的招商部,招商特色化,在古镇上形成了陶瓷、酒吧、特色餐饮、茶叶、旅游商品、酒店等特色一条街,让众多商家入驻与古镇共发展,为古镇旅游提供了完善而特色鲜明的旅游软硬件配套。(4)大型文化活动带来高人气。文化活动是一种观赏性强,能活跃气氛,提高游兴的一种典型动态文化。如果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属于“形”的话,那节庆文化支就属于“神”,只有“形神结合”的精品旅游才能更好地吸引旅游者。年轻的彝人古镇就是一个可借鉴的样本。它通过成功举办了火把节、彝族年、春节、圣诞节、楚雄州民歌大赛等商贸文化活动,仅2006年火把节一天,彝人古镇就迎来游客近十万余人。2013年泉州成功举办的世界闽南文化节,让众多海内外嘉宾流连忘往、赞不绝口,一致认为泉州文化最闽南。所以,“闽南古镇”可以大力打造闽南文化节,使之成为传统旅游品牌节日,营造一个令游客可以停下脚步驻足甚至流连数日的氛围。(5)加强策划,引入现代营销观念。闽南古镇的建设开发及营销应以政府为主导,制定中、长期营销规划,加大整合营销和网络营销,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注重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服务培训,树良好形象,建立口碑效应和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

四、结语

泉州要改变现在闽南文化旅游元素太分散、不聚集的现状,选择一个最有闽南特色的地方作为旅游文化聚集地,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可行的方式。建议政府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尽快让闽南古镇这样的规模化产业在泉州落地,加快项目引进的步伐,让清源山名副其实地成为泉州旅游产业中的“标兵”,成为弘扬打造闽南文化的里程碑,实现泉州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强市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杨行健.试论闽南传统文化与两岸文化交流[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5).

[2]许添源.清源山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清源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Z].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2006.

[4]清源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规划[Z].华侨大学旅游科学研究所,2011.

[5]聚零为整,拧丝为绳——清源山管委会主任黄环生一行云南考察报告[R].2012.

第2篇

2004年6月,我参加团组赴台湾公务交流,有机会考察了台湾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对福建省如何加快发展旅游业和加强闽台旅游业合作做了一些思考。这里将自己的感想和建议提出来,谨供参考。

一、台湾旅游业发展概况

台湾的旅游业是从1956年起开始有计划地发展起来的。近半个世纪来,依次经历了外国人来台观光、民众出岛观光和民众岛内观光三个重点发展阶段,现已实现入境旅游(“境”特指关境,下同)、出境旅游和岛内旅游“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但是,台湾基本上属于旅客产出地区,出境旅客多于入境旅客,观光收益逆差较大。总体而言,台湾旅游业落后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其入境游客接待量占全球出境游客人数的0.33%,观光收益约占全球观光收益的2.5%。目前,台湾正实施“二十一世纪发展观光新战略”,力图打造“观光之岛”,争取一跃成为亚洲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各旅游企业也使出浑身解数“深耕旅游业”,以使台湾旅游业在国际市场上令人耳目一新。

(一)产业地位与产业政策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台湾当局首次把旅游业列入九项“施政重点”,标志着旅游业被正式认定为一项产业。但是,台湾长期以来靠发展制造业支撑经济,旅游业实际上一直没能受到充分的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旅游业的产业主导政策,进而影响到旅游业的实际产业地位。近几年,随着制造业向岛外转移和经济的持续低迷,当局才逐渐把目光转移到旅游业上面,扭转以往“以工业经济为帅”,改以“观光产业为主,使观光成为新兴产业的火车头”,出台了“振兴观光五大施政重点”,实施了“观光客倍增计划”(列为“国家”发展十大重点投资计划之一)。为此,当局制定了不少重点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例如,今年开始实施“外籍旅客购物退税”制度,以塑造“购物之岛”新形象,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

(二)旅游资源开发

台湾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尤以自然旅游资源最为突出,复杂奇特的地貌景观、变化多端的气候和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使得台湾像一座海上大公园,从清代开始便有“八景十二胜”之说。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传统的自然风景区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许多主题公园或乐园如剑湖山、九族文化村等相继被开发出来。台湾还日渐重视对人文旅游资源如文物古迹、建筑、民间艺术、民俗风土、特色美食等的开发,使其与自然景观融合一起,充分体现历史价值和人文特色。此外,旅游资源的开发范畴不断向都会景观、工农业生产景观、科技园区、博物馆、展览馆等延伸,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内容。

台湾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较为重视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如推行“生态保育、环境永续”理念,制定并实施了“观光资源永续发展策略”,辅导旅游业界推广生态旅游,建立观光资源退场与养息机制、观光环境监测机制等,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旅游产业发展

台湾旅行社成长的分水岭是当局1979年开放民众出境观光,并于次年开放台湾人民赴大陆观光,旅行社的数量迅速发展,业务经营范围更加扩大。截至2003年,全台湾旅行社共计1923家,从业人员40740人。但台湾的旅行社存在家数多而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近年来,台湾景气持续低迷,旅行社恶性削价竞争、裁员和减薪频繁,倒闭的也有不少,目前正是重整旅行社行业的时候。

台湾旅游饭店依规模与设备分为国际观光旅馆与一般观光旅馆。截至2003年底,台湾计有国际观光旅馆62家、客房18776间,一般观光旅馆25家、客房3120间。旅馆业平均住房率在60%左右,总营业收入每年约有300多亿元台币,从业人员19853人。近十年来,台湾旅馆业朝向国际化发展,饭店等级不断提高,新建的饭店多是四、五星级的国际观光旅馆,出现了福华、长荣等连锁经营的本岛大型饭店集团。

台湾的旅游景点景区星罗棋布,全岛观光游憩区共计279处,较具代表性的有100处左右。这些景点景区的经营管理因行政体制隶属不同,分为“国家”风景区(12处)“国家”公园(6处)、“国家”森林游乐园(16处)、“国家”农场、自然保留区和保护区以及县、市级风景区等。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山、阳明山、太鲁阁、垦丁、东部海岸等处景区的开发已具有世界级水准。

(四)旅游市场

入境旅游方面,根据台湾观光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台湾入境旅游人数1989年突破200万人次,到2002年达到2726411人次,2003年受伊战、SARS疫情影响,入境旅游人数负增长24.5%,说明入境旅游市场增长速度十分缓慢。与亚洲主要旅游目的地如香港、泰国、新加坡、韩国、印尼等相比,到访台湾的国际旅客数明显偏少。例如与香港比较,台湾的面积与人口远多于香港,旅游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也毫不逊色,但赴台湾的游客仅相当于香港的20%。究其原因,与台湾只满足于民众岛内休闲的功能,长期忽视开发赴台的旅游市场有很大关系。

出境旅游方面,台湾于1979年开放出境观光旅游,到2002年出境旅游人数达到750.7万人次,23年间增长500倍。2000年以来,每年台湾民众出境率超过20%,平均每人出境次数0.4次左右、停留天数约10天。可见相较于成长缓慢的入境旅游,台湾的出境旅游成长却是猛烈的。如此大量的出境情况,造成了每年旅游外汇逆差约23亿美元。由于近年来台湾对大陆的投资和两岸贸易的增长,台湾每年出境旅游人次有近五成前往港澳或经由港澳进入大陆。

台湾岛内旅游市场快速发展,依据台湾观光局2001年的《旅游状况调查》中估算,岛内游客人次为9745万人次,旅游总花费约台币2417亿元,民众出游率为86.1%,平均每人出游5.26次,平均停留天数1.7天,平均到访据点数1.5个,每人每次旅游花费台币2840元。除了平均每人每天花费、停留天数和到访据点数略有降低外,其他指标都是增长的,显示出岛内旅游市场有持续增长的相当潜力。

二、对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综观台湾旅游业发展的历程,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当局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发挥较强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1、实施重点扶持措施,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从2003年开始,当局针对60万公务员实行“国民旅游卡”制度,当年即创造了近800亿元台币的岛内旅游消费额。2、加强行业管理,一方面通过完善旅游业行政管理机构,建立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体制,另一方面通过法令法规的颁布,加强对旅游企业经营的宏观管理。3、加大资金投入,开发建设旅游资源和接待设施。近年来当局加大对观光巴土路线、环岛列车、旅游资讯服务网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当局还实行公私并进,鼓励民间资本发展旅游业的政策,中长期贷款与投资由当局和公营机构执行,较短期投资则多鼓励私人投资,由旅游管理部门给予辅导。

二是科学规划和精心开发,把旅游资源的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1、科学规划,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当局就邀请国际著名专家来台考察旅游资源,编制了“台湾地区观光事业综合性开发计划”,将全台旅游资源分区分类分级开发与管理。最近又实施了“套装旅游线路整备机制”和“观光资源永续发展策略”,对旅游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和总体规划,以适应发展入境观光的需要。2、突出文化和生态主题,深度开发各种特色旅游和精品旅游,如银发族之旅、青年旅游。高尔夫球之旅、自驾旅游等“精致之旅”,小火车怀旧之旅、花卉生态农特产之旅、原住民传统祭典之旅、温泉之旅、潜水之旅等主题旅游,提高旅游的品位。3、不断创新,开发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修学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旅游产品的种类结构明显优于我省。

三是大力开展宣传促销。当局较重视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宣传和品牌打造,各旅游企业则密切配合,形成高效率的旅游营销网络。促销手段也较为多样化,如制定“国际观光宣传推广计划”,邀请知名媒体、旅游作家与旅游业者赴台考察、采访报道;在机场、车站设置统一识别标志的旅游服务中心,向旅客推介旅游线路、景点;利用国际互联网开展旅游宣传和电子商务,据统计在讲华语的大中华圈内,台湾旅游业的e化率居首位。

四是在加强联合中求发展。近年来,台湾旅游业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强了行业内外部的合作。例如,岛内的航空公司、饭店与旅行社间密切配合,形成共进退的合作伙伴关系。旅游业与其它行业、部门间的联合,则进一步拓宽了市场,产生协同发展的效应。由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而成的新兴产业———休闲农业就是成功的范例,目前台湾休闲农场每年接待岛内游客达100万人,约占台湾人口的4.4%。

随着福建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的提出,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受到高度重视。最近,省委卢展工书记明确指出,今后旅游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要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相呼应、相衔接,把旅游业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新兴支柱产业来抓。

当前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势头很好,存在许多新机遇和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如2003年我省接待境外游客人数已被江苏、浙江两省赶上并超过,从长期保持的全国第四位落到第六位。总体上看,我省旅游业的区域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如果用一个产业的综合指标来衡量,我省旅游业的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和产业竞争力与一些旅游业发达省份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是:旅游开发水平低,缺乏大手笔项目和特色鲜明的旅游精品;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满足不了现代游客的多种需求;旅游宣传促销的力度不够,市场知名度不高;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的现象突出,龙头企业寥寥无几;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等“瓶颈”问题从根本上制约着我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持走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道路

政府主导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旅游发展道路。针对我省实际,要加快政府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各个旅游重点发展市成立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政府对旅游业的领导,解决目前存在的旅游管理条块分割、各为其主、力量分散的问题,形成“政府主导、条块结合、部门联动”的新格局。政府要有重点地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特别是在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和旅游整体形象宣传上要设立专项基金并逐年增加,在旅游公共品建设方面要从财政资金上给予扶持,同时要大力拓宽投融资渠道,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入旅游业,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议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旅游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品牌优势的大型旅游集团,真正处理好“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二者间的关系。

(二)高标准规划和开发旅游

我省旅游业要以市场和竞争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抓好旅游规划和开发两大环节。首先要高标准、高起点规划旅游,着力解决我省规划滞后问题。旅游规划要全省“一盘棋”,各市、县(区)以及重点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要与全省旅游总体规划相衔接,避免各唱各的调,形成协调、完整的旅游规划体系。我省旅游产品开发长期处于低水平、小规模的分散状态,缺乏大型化、综合性、高档次并在全国范围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拳头产品,建议政府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和项目带动战略。具体讲,要适应现代旅游市场要求,重新整合全省的旅游资源,在“三大旅游中心”和“五区两带”有选择地扶持建设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真正大手笔的重点旅游项目,力求形成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品牌,带动我省旅游产品的整体升级换代。要重视旅游的深度开发,突出文化和生态主题,多开发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兼备的旅游项目;扶持建设一批“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开发适销对路的新型旅游产品,优化我省的旅游产品结构。

(三)充分重视福建旅游业的整体营销

开展区域旅游整体营销是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我省应集中力量宣传福建旅游的整体形象和品牌,提高我省旅游业的知名度。要创新市场促销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推行整体联动营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灵活开展旅游促销,不断开拓客源市场,特别要加快旅游业信息化进程,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构建全省统一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建议定期举办中国(厦门)国际旅游节,使之成为宣传推介福建旅游业,对接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的一大平台。

(四)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和大联合的战略

我省今后要加强景点景区、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之间的协作,做大旅游产业集群;还要借助旅游业与其它行业的相互合作、渗透,延长产业链,使各种资源产生叠加效应,解决我省旅游“六要素”中购物和娱乐消费偏低的问题,提高旅游经济的综合效益。发展旅游业必须坚持区域联合的战略,拓展省内、省际、国际三大旅游合作圈。首先要在全省建立无障碍旅游区,淡化行政区域界限,实现旅游资源共享,形成统一的大市场。福建旅游业还要逐步联合珠三角、长三角旅游区,并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以提升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三、关于加强闽台旅游业合作的建议

福建与台湾一海之隔,两岸同胞同根同祖,有着割不断的血缘亲情。无论是地理区位还是文化传承、经济贸易联系,福建省都是祖国大陆与台湾联系最密切的省份,这种联系既是闽台旅游合作的基础,也客观上促进了闽台两地作为一个区域性的旅游集合体的发展。

正如福建省领导所指出的,对台旅游是福建的突出优势,要把对台旅游放在突出战略位置来抓,建设闽台旅游合作区。加快闽台旅游合作区建设步伐,是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大战略举措的呼应,对促进福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旅游强省目标,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由于台湾当局未全面开放大陆人士赴台旅游,两岸间也尚未实现直接通航,所以目前的闽台旅游主要以台胞的来闽旅游为主,呈现的是有限的单向旅游特征。但是应该看到,全面开放大陆人士赴台旅游和两岸直航是大势所趋,正所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在岛内调研时,体会到台湾旅游业者对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有着迫切期待,他们正在积极呼吁台湾当局早日开放大陆居民台湾游,同时也已开始与大陆同行频繁接触,进行先期布局。例如始于1998年、每年举办一届的海峡两岸旅游同业联谊会活动。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湾业界人士前来参加。因此,我省应对闽台旅游合作区尽早作出实质性的规划、布局和分步骤建设,努力促进闽台旅游业双向互动发展。

闽台旅游业应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交流与合作,形成多元化的区域旅游协作体系,实现两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世界旅游市场中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达到互利共荣目的。

(一)战略协作

战略协作是闽台旅游合作区的高级形式,是更具长远和实质意义的协作关系。加强闽台旅游业的战略协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重点考虑:一是呼应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把福建建设成为对台旅游双向合作的先行区、示范区,台湾同胞赴大陆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以及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集散地。二是上承浙苏沪,下连粤港澳,携手海峡对岸,构筑两岸四地区域性旅游合作体,使之成为大中华旅游圈重要的组成板块。三是在WTO关于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框架内,建立大陆与台港澳间旅游资源共享、旅游投资优势整合机制,突破人员进出障碍和贸易壁垒,构筑中国区域自由贸易区,共同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旅游市场激烈竞争的挑战。

(二)资源与产品开发协作

资源与产品开发协作着重体现在联合进行市场调研,深入了解旅游市场需求特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发旅游资源,合作建立适应于多元化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体系。从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的角度,为更好地适应变化中的台湾旅游市场的需求,有必要对沿用多年的对台旅游产品进行调整和更新,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对台旅游产品体系。一是巩固寻根探亲旅游和宗教旅游名牌产品。通过二度开发深入挖掘资源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来提高产品的文化品位,力求内容更丰富些,形式更活泼些,促销上针对性更强些。二是发展度假旅游产品。近年来,台湾外出旅游者的构成中,度假旅游者的比重逐年上升。要加快武夷山、湄洲岛这两个在台湾有较高知名度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建设步伐,着重建成适合度假的大型休闲娱乐综合配套设施,关键是主题要鲜明,内容要充实,档次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三是开发多元化的对台特色、专项旅游项目,如生态、文化、商务、会展旅游产品和主题公园(乐园),美食、保健、修学、节庆、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专题旅游,以适应出游能力强的新一代旅游者的需求。

政府要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更多的台资投入到我省旅游业的开发建设中,解决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同时引进台湾旅游业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经验。

(三)客源市场协作

首先是闽台两地一级客源的互送。按照旅游业发展的规律,周边市场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要争取的重点。我省总人口数3470多万,台湾(包括金门、马祖等岛屿)总人口数2300多万,两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加上血缘亲情和区位上的临近,十分有利于互为目的地双向旅游流的形成。其次是闽台两地二级客源(主要是入境的境外旅游者)的互送。据统计,台湾近几年每年平均接待境外旅游者240.04万人次,我省接待境外旅游者(不包括台湾同胞)的人数也逐年增加,已接近年接待100万人次。如果能够加强客源的协作,互送游客,对闽台两地来说这一部分是具有相当潜力的客源市场。第三,协作开拓国际客源市场。两地在整合各自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可共同组合、包装整体旅游产品,形成“闽台旅游”品牌,联合开展对国际市场的促销,提高市场占有率。作为第一步,两地可利用各种媒介进行相互间的对等宣传促销,在协作区域内增强影响力,培育市场增长点,在此基础上联手开展针对区域外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树立旅游合作区的整体形象。

(四)业内交流与协作

一是继续开展闽台旅游互访考察,加强闽台旅游企业界、行业协会间的民间合作,争取互设旅游办事机构。二是成立闽台旅游联谊会,定期在两地间轮办会议,建立稳定的业内联系渠道,达到加强联谊。互通信息、共享资源、促成交易的目的。三是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合作建立“闽台旅游资讯网”,互相交换旅游资讯,包括闽台旅游的基础资料、电子地图等,营造共同的宣传平台,为旅游者提供旅游线路交通介绍、酒店预定、票务预定等便捷服务,为今后实现旅游电子交易打好基础。

当前合作的重点应是争取尽早实现福建与金门、马祖和澎湖的海上直航双向旅游,以闽港台旅游合作协议为基础,以每年轮流举办一次的“闽港台旅游推介会”为契机,进行联合促销、互送客源、业内交流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

(作者单位:台盟泉州市委员会)

参考文献:

第3篇

中图分类号:TV-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4-0083-01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要素,同其他资源相比,水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多少年来,人们习惯向大自然索取,很少去考虑大自然的承载能力。作为干旱的敦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的拓展,早已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致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生产、生活用水供需矛盾日趋紧张。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有限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水资源利用现状

敦煌市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境内因拥有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和沙漠奇观鸣沙山――月牙泉等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而名扬海外。总人口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3万。由于地处内陆,降雨十分稀少,年均降水量为39.9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486毫米,是降水量的60倍。

敦煌区域的水资源主要有三部分:

一是地表水,为祁连山冰雪融水,发源于祁连山西端的冰川群。地表水源主要由冰川融水和大气降雨补给,年均径流量2.98亿立方米,引入农田的净水量1.56亿立方米左右。

二是泉水,主要是敦煌阳关镇区域的泉水。年平均径流量0.99亿立方米。

三是地下水,储存总量2622.08亿立方米,其中党河绿洲储水量197.92亿立方米,阳关镇区域地下水储存量211.98亿立方米,其他均分布在山区及荒郊野外。经省水文专家评定,党河绿洲区地下水最大允许开采量为5040万立方米,目前地下水开采已达到饱和,危及生态环境趋势十分严重。

随着农业和旅游业、工业的发展,水的需求逐年加大。党河水几乎被全部用于农业灌溉,生态用水很少。自1975年党河水库建成蓄水后,党河断流,灌区干、支、斗渠相继层衬砌,地下水渗补量剧减。灌溉面积由解放初期的13.4万亩,发展到现在的41万亩,地表水由于时段分布不均,不得不开采地下水以弥补河水的不足。另外,境内乱开滥垦荒地,更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二、目前水利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产生的后果

(一)水利发展面临的问题

1、水资源优化配置尚未形成,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的拓展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每年来敦旅游的中外游客达67万人次以上,而且有逐年增长趋势。受利益驱动,近年来无计划开荒,无节制放牧现行十分突出,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破坏了天然植被。除此之外,地处敦煌上游的阿克塞县实施了“引党济红”工程,每年从党河引水500万立方米。加上月牙泉应急治理的渗漏补给工程每年引水800万立方米,更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2、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艰巨:

党河和疏勒河水系,由于上游截流开发,已断流干涸多年,致使敦煌绿色屏障受到严重威胁。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瓜州双塔水库,玉门昌马水库相继建成,疏勒河流入敦煌北部的水量激剧减少,使该河在敦煌境内长达300多公里的河道断流,无法与党河汇合,1974年敦煌党河未截流开发前,在敦煌北部和西部的大片天然林和植被,维系着敦煌境内的水环境动态平衡,形成了敦煌的“绿色屏障”。两河断流后,敦煌北部、西部没有了地表径流,地下水没有了补给,致使地下水位急剧下降,造成敦煌绿洲区湿地萎缩、植被退化动植物种群消失,生物多样性降低。严重的水土流失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任务非常艰巨。

3、地下水管理亟待加强:

建国以来,敦煌先后建成党河水库及小型塘坝3座,近年来,共完成干支渠更新改造150公里,新衬砌防渗斗农渠400多公里,建成管灌控制面积近12万亩。与50年代相比,渠系水的利用率由33%提高到60.2%,灌溉水的利用率由30%提高到57.8%。水利用率的提高减少了对地下水的渗漏补给。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为了保证农作物的适时灌溉和解决城乡人蓄饮水困难,从70年代中期到现在,全市共新打机井1200眼,每年开采地下水量达4300万立方米,其中用于农业补充灌溉提取地下水2370万立方米,城乡工业.人蓄饮水提取地下水1948万立方米。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使境内地下水的补给量每年仅为26277万立方米,而排泄量高达33968万立方米,均衡差为7421万立方米,地下水呈负均衡状态。 据观测,1975年-1978年地下水位下降年平均1.08米,1979年―1984年地下水位下降年平均0.3米,1985年―1991年地下水位下降年平均0.2米,1992年―2001年年平均下降0.433米。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敦煌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以0.24米的速度急剧下降,举世文的莫窟面临风沙侵蚀,千古名泉――月牙泉也同样面临着干涸的危险。

(二)产生的后果

1、地下水位下降后,大片天然林和草场枯死,天然林比建国初期减少了40.1%,原来为219万亩,现在只有130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原来为576万亩,现在只有135万亩,减少了77%。 2、敦煌绿洲区沙化面积增加,自1994年以来沙化面积增加了近20万亩,平均每年增加近2万亩。

3、举世文明的世界文化遗产面临风沙侵蚀,千古名泉面临干涸之虞。

4、大风及沙尘暴强度增大,次数增多。

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1、全面规划,统一管理,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按照国家对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争取国家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高效用水为核心。制定敦煌水资源长远发展规划。将地表水、泉水、地下水全部调入计划之中,按比例分配实施农业灌溉.城市供水.旅游用水.生态用水.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则,使有限水资源发挥其综合效益。建立党河水资源管理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和统一协调制度,实施取水许可证和水资源论证制度,保障水资源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2、合理利用,走节水保水、绿化美化之路。

首先,利用和涵养相结合;其次,宏观指导农户量水种田、科学用水,夏秋比例要适中,不能说市场经济放开发,农民全部种秋禾作物就可以种,而要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依据,保证时段、均衡受益,避免造成水资源供需失调的不利局面。三是要加强党河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对党河上游的采金、开矿等要严查处,严禁将水源引上岸淘金,浪费水资源。通过加强管理和保护,以确保党河水源水质不被污染和下游的生态用水需求。

3、大力实施节水工程,切实改善水利基础条件。

敦煌水利设施大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工程老化失修。二是功能不完善,如渠首引水无保证,防洪标准低:三是地下水资源开发过度造成生态恶化。因此,必须对现有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和配套,进一步完善工程化灌溉体系,提高灌溉保证率和水的利用效率。

在农业节水方面要建立节水新技术的促进机制,创造有利于新技术推广普及的环境。因此,要加大农业节水技术研究开发投入力度,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新技术成果转化。通过水利现代化和节水新技术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努力从政策上、体制上和机制上创造条件,推进水利现代化和推广节水新技术。

4、严禁开荒,严禁打井。

据调查,从土地二轮承包到现在,已累计开垦3.8万亩。按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影响,开荒对农业全面增产增收有害无利。为确保敦煌区域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对无效益开垦的荒地应退耕还林还草,以保证现有农田适时灌溉,植被、防风林和田间树木不在枯死,免遭沙尘暴侵蚀。地下水开采已接近饱和,应严格限制打井,收取地下水资源费,并逐步关闭部分机电井,以涵养水源,维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5、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水的经济效益。

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布局要考虑以下因素,并适时进行调整;一是满足区域粮食生产的基本自给,二是保证生态环境用水外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三是经济结构中不同品种的比较效益等综合因素。敦煌的农业结构中,主要产品是棉花、粮食、瓜果等。目前,党河灌区棉花种植面积偏大,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因此,应适时调减种植面积,通过改善品种提高单产,减少水量消耗,保持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应大力发展林果业,敦煌林果及其加工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并兼有生态效益。发展林果业可使有限的水资源产生经济和生态两个方面的效益。除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外,还应改善农业粮棉品种,压缩面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草业基地、蓄牧业及蓄产品加工业:建设绿色农业产业园区。通过上述途径,提高农业产业集约化生产水平和农产品的市场价值,使水资源满足生产、生态需求。

6、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

针对流域水资源管理相对薄弱的实际,进一步理顺关系,强化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现城乡供水水务一体化,减少地下水的提取,引党河水库河源水,建输水管道和净化水厂,供应城乡人饮和生态用水,逐步提高生产、生活用水水价,引导、教育、鼓励城乡居民节约用水。封闭城乡机井,缓解地下水位下降,涵养地下水。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敦煌长远发展的瓶颈。因此,要统筹考虑大小水库的建设。同时,加强引哈济党调水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争取早日实施。

总之,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实践,开创新,在做好各项工程节水的同时,积极探索出适合敦煌市情、水情的相关配套制度,才能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敦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敦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10年规划》

[2] 《敦煌市城市水资源规划》

[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