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毕业教育总结

大学毕业教育总结

时间:2022-10-05 00:05: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毕业教育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毕业教育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毕业生;途径

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当前大学毕业生重点的教育课题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创新性的方式融入到大学毕业生的认识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时代赋予的任务与挑战。本文就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探索进行论述。

1. 当前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1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我国正处于社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传统的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变化,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社会结构的多样化也导致了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如何在社会思想多元化的前提下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认识,是一项重要课题,而社会环境的变化无疑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难度,使其变得复杂。

1.2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大学生受到自身认知程度、心理、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影响,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方面常处于不完全成熟阶段。大学生是易受社会负面环境影响的群体,表现情绪化和随意化,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在思想和行为上过于偏激,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抵触情绪,有一定的逆反心理。

1.3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存在形式单一僵化,内容空洞古板等弊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依赖于“两课”,或是把工作简单落到学生辅导员身上,学生无法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到应有的收获,从思想政治教育中难以得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创新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成为了一项急需解决的工作。

2. 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2.1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备受重视,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大多停留在应急性,阶段性和临时性的层次上。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教育制度上的保证,需进一步加强领导管理,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简单交给学生的辅导员,或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等同于几节课程,要从思想认识,组织制度上完善长效机制,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首先,学校应加强领导,成立有关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小组,通过组织上的领导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保障;其次,要组建一支由思想政治教师、专业教师和毕业生辅导员共同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小组,通过专业性和了解学生实际的教师队伍来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指导;最后,为保证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有效性,应做好相关的考核工作,把工作责任落实到实处,形成由上至下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建立加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给予保障。

2.2针对毕业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

大学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以简单的形式或笼统的方法进行,应根据大学毕业生的具体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小组的带动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取得更为显著的教育效果。体现针对性教育的方面有很多,例如,可以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①已经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对于已经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到社会适应上,应将思想教育的重点内容放在职业道德教育和学生日后从事工作的责任心与事业心上,使毕业生顺利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化。②就业存在困难的毕业生。对于就业存在困难的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是要帮助其分析自身的原因,对学生进行心态的调整和意志品质的教育,树立信心,迎接挑战。③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对于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诚信方面,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法律法制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

通过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改变以往笼统单一的教育形式,针对毕业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2.3加强就业政策的宣传引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导向性,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大学毕业生的未来发展服务,如“三支一扶”,“应届生入伍”等等多种政策,同时就业问题也是与大学毕业生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加强就业政策的宣传引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让毕业生对国家政策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让思想政治的理论更具价值。

例如,目前国家政策上非常重视让大学毕业生去基层就业,也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就业,但仅仅依靠一些普通的宣传手段难以让学生对国家政策有深层次的理解,此时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导向性作用,把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的各项扶持制度和办理程序讲清楚,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通过教育政策这种与大学毕业生紧密联系的内容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开创教育新途径。

2.4加强校园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紧贴学生生活

从大学毕业生的角度上来分析,空谈思想政治的大道理往往取得不了理想的教育效果。新课程改革也提出,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以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作为根本出发点,将校园生活中如何化解压力、解决矛盾,如何参与竞争、设计人生,如何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等学生的实际问题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择业、成才结合起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把祖国命运和个人前途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不空洞,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能够解决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再通过潜移默化地引导,让学生把这些内容与个人的理想信念相结合,最终让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毕业生的长久发展服务。

总结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式与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方法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创新,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要把握时展的特点,紧跟时展的步伐,贴近大学毕业生的生活实际,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让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作用。相信随着全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探究将会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盖守双,刘廷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牵手教育的运行模式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88-89+131.

[2]李云峰,姚琦.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01:86-87.

第2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总结中西方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不断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成果。在当前全面抓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无疑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本文针对大学毕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究其原因,提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学校方面

1、指导思想重视不够。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学校就业率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就业率成了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教育者往往满足于把学生送出去,对送出什么样的高校毕业生却缺乏思考。仅仅满足于把毕业生派出去,致使毕业生思想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现在,各大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两个年级开设,到了大三大四根本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也没有准确的定位。

2、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常常把思想政治工作理解为“管理学生”,强调通过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学生毕业时有对老师、母校的怀念、他们工作的压力很容易情绪失去控制,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教育者却缺乏对毕业生的关心,将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学生方面

1、毕业生自我评价过高。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毕业生们往往自我定位过高,不能准确定位,他们希望找到满意的工作,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在找工作时不尽人意。很可能导致自信心不足,思想扭曲。

2、毕业生诚信缺失。在当前的大学毕业生中,有一些大学生缺乏诚信。如在自荐材料中,有一些毕业生并没有真实地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有的同学在同一班级中出现四五个班长,还在自荐材料中大部分介绍自己的长处,对不足一字不提。还有的学生与几家用人单位签约,而同时从中进行选择,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等。这都是毕业生的诚信度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大学生就业。

二、究其原因

1、从学校角度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主要出于高校自身。对于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问题的产生主要是扩招后优质办学资源被快速稀释,各校的办学定位快速模糊,培养模式的僵化,部分学校责任心的下滑,致使人才培养的质量、结构与社会的需求严重脱节。

2、从学生角度看,大学生缺乏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就业期望值比较高,抱有“精英心态”,总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象牙塔尖,该做“白领”,对普通就业岗位看不上眼,只想到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就业,总是想一岗定终身。很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机会的面前,表现得“高不成、低不就”。

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实践证明,高等学校的责任意识、办学特色、就业指导,对于毕业生就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面对新的形势、挑战,高等学校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所有工作为毕业生就业服务,注重实效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学校方面

1、高校要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当作衡量学校办学的重要指标,要加强责任意识,树立全员做就业的观念。学校从上到下应该高度重视就业,把就业工作分配到个人,形成全员参与。而且高校要配备素质高、能力强的专职就业工作人员,加强就业工作的队伍建设,就业工作人员和毕业班辅导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的质量。强化服务意识。

2、高等学校的培养模式应有所改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更需要由传统型向适应型转变的大学生,所以高校的培养模式应有所变化。如天津大学实行的“弹性学制①”,对学习成绩优秀的考生,修满所学专业规定的学分允许提前毕业。黑龙江大学实行每年三个学期制度,可以在一年内学到更多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修学分,修满学分后即可毕业。由此可见,学校不管其采取哪种模式,模式的变化,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同学们培养成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更适应于社会的需要。

(二)学生方面

1、学生转变观念,紧跟时代步伐。学生找工作并不像以前那样,用人单位来学校招人,学生只是在学校就可以被动地去选择工作岗位。现在应转变为学生自己走出去,去找用人单位。自己主动找用人单位协商。最近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工作不好找,学生应转变观念,从被动变为主动,在找什么样的工作上,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你所适合的工作。

2、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开展创业教育。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创新型人才,开展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实施目标,组织保障,以及创业教育的内容、方式、师资建设和教学研究,如何扶持大学生创业实践,提出指导意见。最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指导大学生自主创业,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并不是大学白上了,你可以选择自主创业,找对了好的项目会比工作赚的钱多。要在心理上消除没有工作的想法,行行出状元,从长远来看,创业教育将是大的发展方向。创新是一个中华民族的灵魂,作为大学毕业生,也应从创业着手,自己干出一番事业。

参考文献

[1]赵晨光,以就业教育为核心,做好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技信息

[2]李忠英,新时期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教育与职业,第三期

第3篇

关键词:就业 职业选择 创业 毕业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自1978恢复高考以来,许多人拥有受教育的机会;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了一场大改革,使更多数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一组资料显示,从2004年到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比率很高,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就业率持续下滑。2001年6月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超过80%,2005年72.6%,近几年就业率也维持在70.6%,一增一减,这两组数字直观地告诉我们: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30余万人,2013年全国面临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接近700万,而2014年就业形势仍难好转。依据数据看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十分严峻,就业形势仍难好转,就业问题依旧是当代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1]

二、大学生的职业选择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大学生面临多种选择,下面是我认为大学生的几种选择:

1.继续深造学习,考取研究生、博士,这样就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并且继续学习取得更高的学历也会在未来的求职中更有竞争力。

2.工作就业,考取公务员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 或者大学毕业直接工作。

3.出国留学,这是一个继续学习的过程,可以提升学生的独立意识和阅历,体验国外的教育方式,激发我们的创新意识,拥有海外的留学背景,让我们在工作岗位上更加具有竞争力。

4.自主创业,作为当代大学生,拥有丰富的资源,眼界更加宽广,我们拥有更加优越的条件和信息,大学生挑战杯等的比赛,学校和社会提供资金让我们创业,提供了丰富的可行性。

三、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大学毕业生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大学毕业生是就业的优势群体,他们有思想、有知识,接受新生事物快。然而,由于这些年来大学的一再扩招,导致大学生从生源的质量、培养的水平都有所下降。通过调查,许多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认为当代大学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欠缺:(1)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没有核心竞争力,很多毕业生对专业是一知半解。(2)能力水平低下,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很多毕业生的能力停留在书本上,实践动手能力不强。(3)综合素质不高,难以胜任更高层次职位的需要。

2.大学毕业生就业心态不好是造成就业难的另一方面。(1)浮躁、急功近利的就业心态。一毕业就想拿高工资,出人投地,人为地造成就业难。(2)没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大部分高校学生没有自己职业目标和规划。据一项调显示,51.4%的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模糊的想法和愿望;17.0%的人表示很茫然;只有27.1%学生有3年到5年的职业规划。学生不清楚自己要什么,目标是什么,大部分学生都是茫然无知,走一步算一步,没有仔细想过自己以后要从事什么工作。

3.我国劳动力相对过剩造成大学生就业难。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年需就业的人数达2000万。以我国每年经济增长来计算,根本就无法让劳动力全部拥有工作,每年还有近1000万人失业。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大学生不愿意从事体力活动等,没有树立职业平等观,带来就业的压力增大,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4.国家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带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我国一直以充沛、优质的劳动力市场吸引外来企业纷纷来我国投资办厂,所以我国是制造大国,加工中心。他们需要的却是大量的基础人力、一线员工、操作工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人员结构的改变,这些企业提供的岗位、薪酬待遇并不能满足大学生要求的工资以及待遇,对大学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企业的用工、薪酬待遇等方面产生偏差。

四、大学生就业难对策

1.树立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人生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职业理想是高校对大学生职业教育的切入点和核心内容。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它对大学生在学业上奋发进取,顽强拼搏,实现未来人生的职业目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了解职业个性,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个性是职业素质教育的关键点。据社会调查问卷表明,职业个性对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有密切的联系。职业素质培养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大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了解,在确定自己的工作时,会多一层理性的思考,择业的针对性就会增强一些。如个性偏内向的学生要知道自己的个性如何更好地发挥优势;个性外向类型的学生在做研究工作时的最大挑战是什么,适合自己的工作是什么,根据自己的性格树立正确的而就业观。

3.提升职大学生职业素质,大学生在职业行为、工作作风方面表现出的思想、认识、态度和品质等。提升学生职业品质的过程,也是帮助他们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这是提高大学生 职 业 素 质 的 关 键 所 在。来自哈 佛 大 学 的 研 究 表 明,成功因素中的85%取决于积极的职业态度,15%才是本人的职业技能。可以看出在社会中,我们找到好工作不仅仅需要智商,更需要情商。

五、总结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遵循“开阔眼界、面对现实、正确定位”的原则。首先,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

其次,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中的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王纯国,大学生就业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第4篇

一、失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随着人才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双向选择”成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寻找就业机会,展示英雄用武之地的主要途径和重要舞台。但是从目前看,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城乡差别和人为因素等情况,“双向选择”机制还待完善,大学生就业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高校扩招后,市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剧。在就不了业就意味着失业的同时,许多毕业生不愿去边远地区,害怕离开大城市,不愿下基层,只想到大企业、大公司或到挣钱多的单位去工作。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大城市、大企业的就业机会越来越有限,这样的就业心态也就越来越脱离现实,造成失业大学生种种心理压力。

失业大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大多数失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一是就业心理的期望与失落感;二是就业观念不合理,表现为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职业发展,职业标准过于功利化、等级化、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对职业意义认识不当;三是就业人格缺陷,表现为盲目从众与依赖;四是就业挫折承受力差;五是自卑与自大;六是偏执与人际交往障碍;七是就业心态问题,表现为过度焦虑与急躁。

二、失业大学生引发的其他问题分析。

2008年,北京大学教育论文"target="_blank">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对当年7个省34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社会地位或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于平均就业率,家庭处于社会底层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低于平均就业率;公务员家庭的大学毕业生工作落实率要比农民家庭的大学毕业生高出约14个百分点,父母社会地位越高,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也就越高。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失业大学生群体主要是由来自农村和家庭地位低下的大学毕业生构成。这一调查至少表明,出身农村家庭的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

这意味着,大部分农民倾其全力支持了教育的发展,而现在一旦出现了学生就业危机,仍然主要转嫁到农民身上。于是,在当下中国就出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教育和社会现象:大批出生农村的失业大学生游走于城市和乡镇,成了知识游民的一部分。这就是说,大学就业分配体制的不公,堵塞了农民大学生向上流动的渠道。一方面,一旦高校录取就成了城市居民的招生制度使得他们远离土地;而另一方面,一旦不能当期就业,就既不能在城市立足,又面临返还农村的尴尬。因此他们只能成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游民”。据相关调查显示,极少数失业大学生已被流氓意识所支配,而大量由失业大学生构成的年轻知识游民,已经面临退守道德底线的边缘。

三、失业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没有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部分失业大学生在解决就业问题时,主要考虑的是就业岗位的工作条件、工资水平等因素,他们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就业岗位对自己事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他们没有在考察就业市场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树立重视职业发展前景、充分发挥自身才能、促进事业成功的求职观。

2.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坦然面对失业挫折。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失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总会遇到诸多挫折、困难和委屈,如“热门”专业好就业,而自己学了“冷门”;又如失业女大学生有时会遭遇就业性别歧视等。面对这些问题,部分失业大学生只是抱怨自己的不幸,却不能对心态进行自我调整,从而提高自己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

3.就业心态不成熟,心理调适的方法欠缺。在解决就业问题的过程中,部分失业大学生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态,他们总是过度担心再次求职失败、害怕自己具有如媒体对失业大学生总结的心理障碍。他们不能对不良心态进行主动调适,害怕有关失业大学生的话题。他们不愿把自己的失业思想、心理问题向家人、朋友倾诉,总是把自己“封闭起来”。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经验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273-02

在职业教育市场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成了牵动人心的热点话题。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帮助他们顺利就业也逐渐成为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笔者以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必须做到:一要加强大学生就业观教育,更新其择业理念,使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科学的职业发展意识;二要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职业素养;三要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四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就业指导体制机制,指导帮助大学生切实提高就业能力。本文就以上几方面谈点自己浅显的经验和看法,以求教于同行。

一、加强大学生就业观念教育,更新择业理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发展意识

当前,面对异常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加强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及时更新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理念和职业发展意识对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大有裨益。

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大学毕业生总是感到就业难,原因之一就是自己心里的就业期望值与现实的落差太大。他们普遍希望能到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工作,或者是能到收入高、待遇好、轻松舒适省心的岗位工作。这样一种就业观念与严峻的就业形势明显会形成强烈的落差,于是就业期望值过高与提供的岗位有限便成了很多大学生择业的“拦路虎”,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所以,大学生应该改变自己的择业价值观,更新就业观,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应该把自己的就业目光多多投向基层、投向农村、投向急需人才的中西部,同时要克服择业时的浮躁心理,要有服务基层、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的决心和耐心。目前,我们国家出台了很多措施,对愿意到农村和基层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给予很多优惠政策。因此,高校应抓住机遇,加强对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观教育,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职业发展意识,要让他们相信基层和广大农村同样是创业的大舞台,在那里就业同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样可以大有作为,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毕业生人文职业素养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要求高校切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注重提高大学毕业生的人文职业素养。

现实中,很多大学生就业能力不高的原因不是在其专业知识技能不扎实,而是在于其人文素质不高所致。比如,语言表达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等人文素养不高或缺失,导致用人单位在招聘面试时对其感到失望,直接决定大学生就业时的困难局面。面对这种困境,作为高校应该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和提高毕业生的人文素养。一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和灵魂”[1],对求职的毕业生而言,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包括强烈的事业心、高尚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文明的行为举止。此外,我们还需注意培养大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去求职所必备的基本道德素养。二是培养大学生成熟的心理素质。其中包括乐观、自信、坚毅、勇敢、上进、个性健康、人格独立、情操高尚、胸怀宽广、敢于正视困难、敢于面对挑战等。三是提高大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要让大学生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同时又要善于提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要学会即使在艰苦的条件下同样能做一番自己的事业。四是要帮助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可以通过让学生参加各种社团组织,参与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锻炼其自我表达能力、与他人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对事情的变通处理能力等。

三、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社会实践可以说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前积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工作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锻炼自己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以及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完善社会实践教育教学,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不容小觑。

高校应该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又多又好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为大学生毕业求职前能积累更多工作经验、社会经验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从而让其就业能力得到切实地提高。高校在完善社会实践教育教学、锻炼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时,要注意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信息,做到有针对性地动员大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各种勤工俭学、打工兼职、服务社区、服务农村的活动,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类社会工作。还可以根据地方特色与专业特色,组织鼓励学生进行个人或团队的自主创业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提高其实践能力,为日后的求职就业积累经验。

四、建立健全就业指导体制机制,指导帮助大学生切实提高就业能力

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应该正视和面对,应该建立健全一整套旨在切实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的就业指导体制机制。

健全的就业指导体制机制应该包括:第一,建立健全就业指导组织机构。要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从组织上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适当投入。并要确立各级领导带领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制度,形成“人人关心就业,人人支持就业,人人参与就业”[2]的良好局面。第二,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咨询服务系统。高校要发挥一切力量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咨询服务系统,让大学毕业生能及时了解到国家就业政策、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就业信息资源,明了就业供求信息。高校要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资讯交流网络,让外出求职的毕业生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即时知晓就业需求变化。高校还要建立与市场职业中介的联系,充分发挥其服务和咨询的功能,也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友好联系,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参加或举办各种形式的人才交流会,为大学生就业提高多方位的信息咨询服务。第三,建立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指导师队伍,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帮助。第四,形成有特色的就业指导长效机制。既要形成对就业指导对象的常抓不懈,也要做到就业指导内容的“长常更新”。从大学生入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做到就业指导全程化与个性化,建立大学生就业档案制度,进行全程跟踪。在就业指导的内容上,则要做到“常常更新”,要特别注重大学生就业技能与求职技巧的培训,让每一位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求职前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除此之外,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还要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努力培养和造就适应时代需要和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总之,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一项异常复杂异常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唯有在艰辛的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勇于创新,齐抓共管,人人关注,形成合力,才能开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就业形势 就业压力 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为全社会所关注。中国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问题日趋严重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目前最严峻的考验,为了提高就业要从现实背景分析出发,不仅要研究就业现状而且要研究就业形势,不断地提高就业能力,就业技巧,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努力,改善就业能力。

据教育部统计,2012年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达到2200万人,2012年毕业生仍有超过200万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①随着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从就业形势分析出发,以大学生的角度透视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提出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的条件下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1 就业形势分析

如图1所示,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在校生增减幅度与日俱增,以2004年的毕业生为例,人数就已经达到了280万人,到2013年7月份全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超过699万人。②

再者,逢国家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有大量国企的职工下岗待就业,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也向城市转移。这样一来,大学生的就业无疑面临巨大的就业危机,形势越来越严峻,以目前的现象不断增长,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的现象将与日俱增,导致各大高校以硕士,博士占大学的主要人群。2010-2012年就业蓝皮书显示,大学毕业生失业率15%左右。

2 大学生就业难产生原因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产生原因很多,包括金融危机、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功利化、教育及产业接轨、职业能力不足等,以下从六个方面探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产生原因。

2.1 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

据教育部1980-2009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参考图1], 1980-1990年间录取率只有21.55%左右,所以在校大学生都在206万左右,而1999-2009年间报考人数最高都达到了1050万录取人数达到了607.7万,录取率达到了57.88%,在校大学生也就达到了2021万以上。因此,单从数据上来看,大学生毕业人数,每年都以幂次方的形式不断上升。

2.2 择业观念没有明显改观

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没有明显改善,其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③其中,在薪酬方面,往往期望值过高;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往往“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等,这就大大缩小了就业面。中国各大城市出现技术工人处于短缺状态。根据相关报告,中国制造业高级技工缺口达400万人,证明许多技术方面的人才的就业岗位是充裕的,但对大学生而言,排除这些领域。④

2.3 就业功利化

尽管大学毕业生们非常重视和追求兴趣爱好和个人才能的发挥,但面对现实,部分毕业生在就业中表现出急功近利。由于受职业的社会评价,择业的功利化和强调自我因素的作用,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小事不爱干大事干不了,缺乏责任心。对企业忠诚度不够高,有些人跳槽并不一定是岗位不适合自己,而是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物质利益以及攀比心理。

2.4 心理素质欠佳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会陷入追求完美,盲目从众攀比依赖的心理误区,也存在紧张焦虑自卑、自负、淡漠、躁动、犹豫、失落等心理问题。心理承受力和抗挫折能力不足,尤其是在求职受挫时部分毕业生会动摇信心,产生自卑,意志消沉。

2.5 职业能力不足

大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的职业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大学生普遍缺乏对自己的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出现高估自己能力的现象。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被动和随意性,缺乏科学性和主动性,缺乏获取职业信息的能力和职业目标的筛选能力。随着社会就业竞争日益加剧,“知识不够用”和“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导致大学生工作不适应的主要因素。面对这种形势,大学生应充分认识知识结构在就业过程中的作用,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加就业筹码。

2.6 金融危机

世界经济陷入危机无疑影响中国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国内中小企业大批倒闭、迁移和收缩,从而减少劳动者就业空间。世界经济危机促使大量的出国留学后的人才回国发展,从而使大学生竞争增大。⑤

3 大学期间应提高综合能力

就业难相关互动调查显示,⑥超过800名网友参与,69.4%的网友表示还是要靠自身的强大。

(1)提高规划学习能力,提高就业能力。大学生应根据其职业发展的趋势,并结合个人发展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这是一项长期的活动,要时常反思现在的知识结构是否能胜任现在或将来的职位。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灵活的适应复杂环境,最终使学习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2)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能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大学生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做好积极准备。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充分考虑职业的区域性、行业性、岗位性等特性。如职业岗位对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⑦

(3)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就业能力。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可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还可以了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有利于找到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所匹配的职业。大胆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4)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更是社会的顶梁柱。而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存在只注重专业知识、忽视心理素质的情况,使一些人在面对困惑或逆境时不知所措,影响到自己的择业选择。因此,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心理素质,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性格。

4 总结

大学生就业牵动着社会稳定与民生之本,是提高经济的有效方法,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否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关系到每个高校乃至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他需要大学生,学校、政府、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努力。

目前我国高校有着专业设置的狭隘性及缺乏市场导向性。首先,教育体制方面应快改散教育与需求脱节的问题;其次,应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地区就业,这也符合教育部人才培养要求;接着,学校应积极开展指导大学生就业的课程;加大创业教育培训内容,政府需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引导大学生创业来缓解就业压力。

本文通过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揭示了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的根源,并从学生角度出发,探讨了现今大学生应具备的个人素质和培养相关因素,进一步结合就业为主题,规划了大学期间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的必要性,为将要毕业的大学生及学校教学方面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崔振东为本文通讯作者。

注释

① 张文双[J].思想教育研究,2008(1).

②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再增19万达699万人.人民网,2012-11-25.

③ 林路[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6).

④ 丁守海,刘昕,蒋家亮[J].中国就业弹性的再估算,2009(2).

⑤ 吴进.弹性就业:金融危机形势下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J].2009(275).

第7篇

【摘要】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攀高,社会上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学里白热化的“考研热”正折射出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作为一种解决机制,政府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创业作为解决就业难的一个主要途径。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与政策下,探究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状况,发现他们面对的问题,并且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对大学生的就业规划提供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创业创新;针对性建议

一、引言

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重点人才,大学毕业生能否妥善就业,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利益,而且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2016年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虽然近两年经济下行,但创业与深造确保了2015届大学生就业率总体稳定,2015届大学本专科生自主创业比例是3.0%,超20万大学生选择创业,自主创业比例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创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受教育程度高,学习能力强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在自主创业中占据很大优势。如果能引导大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创业,那么将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的发展状况并不是那么乐观,需要各社会阶层进行反思,总结经验。

二、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意识及创新能力弱

尽管我国的创业教育实施多年,但是很多传统观念依然存在而且根深蒂固。对于高校和政府来说,对创业教育缺乏清晰的认识,存在着模棱两可的态度,所以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其次,对大学生自身而言,他们对创业的认知有局限性,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促使他们对创业存在畏难心理。而且,大多数大学生对生活缺乏探索,创新能力弱,以至于没有形成创业动力。

(二)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

针对大学生创业,我国教育部自2002年以来就选取部分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试点,创业教育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有不完善的地方。高校并没有将创业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造成我国的创业教育课程发展滞后,许多从事高校创业教育的老师,只是简单的凭借自己的浅显认识对学生进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业教育的系统开展。而且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它更需要实践的支撑,目前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总的来看,高校对大学生未进行系统全面的创业指导教育。

(三)就业创业政策不健全

虽然政府早已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强调让人们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就业创业方面的相关政策制度还不健全,想要获取相关政策的支持依然很不容易,对大学生来说,尤显突出。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陆续推出了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但是整体上还不够完善。大学生作为一个“半社会”人,还未完全踏入社会,没有广泛的人脉资源以及资金支持,在创业之初举步维艰。

(四)社会上创业氛围不浓

当今多数大学毕业生首选依然是找工作和考研,为什么在就业竞争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大家仍然没有选择创业?这是值得我们大家去反思的。绝大多数人都存在从众心理和求稳心理,他们会想在别人都选择就业时我为什么还要冒着风险去创业。另外,社会上的创业氛围并不浓厚,创业的想法并没有深厚的基础,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激情并不高。

三、解决大学生创业问题的针对性政策

(一)要加强理论学习,更重视实践经验

大学生是国之栋梁,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针对大学教育,政府和高校应加倍重视,尤其是教育资源稀缺的中西部。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大学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而且更要珍惜实践机会。目前,大学校园里,认真听课的学生少之又少,普遍养成了迟到、早退、逃课的坏习惯。所以,大学生要认识到就业的严峻性,注重加强自身能力,灵活的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二)深化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个好的开端,但是收效并不是很明显,说明当前我国创业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应该对创业教育进行改革,设置全面系统的课程、选拔优秀的专业老师、安排更多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适应性创新人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此过程中,大学生也要转变观念,积极融入创新创业的课堂,吸收创业教育的精髓,转化为创业动力。

(三)注重培养创业创新意识

大学生是国之栋梁,他们的作为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源泉,可见创新精神是多么重要,大学生要尤其注重创业创新意识的培养。创业需要的是好想法,好点子,并迎合社会发展状况的需要,这就需要大学生从理论知识的框架中脱离出来,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新东西,培养良好的创新意识。

(四)完善创业政策体系,搭建更多创业平台

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还相当不完善,需要大力改进。各级政府部门要明确自身具体职责,避免执行过程中的矛盾。完善政策体系,协调统筹,只有广泛宣传,保证落实执行,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与目的。除此之外,政府应该多部门联合,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如能力培训平台,培养大学生创业技能,就是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在校大学生,选拔其中高素质人才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走上创业之路。

四、结语

现如今,创业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大主要途径。大学生实现科学就业和创业,与政府创业支持政策的落实和高校加强创业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我国大学毕业生应该审时度势,在有创业意愿的前提下,积极投身创业行列中,依靠政府的优惠政策,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和精神追求。

参考文献:

[1]化冰.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409

[2]杨吉春.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2016年第1期

[3]王晓磊、茆琛.多重问题困扰大学生创业[N].西部时报.2009年2月10日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4-0102-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行动导向教学在农副产品储藏与加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ZY1365)的科研成果。

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是提高全民素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然而,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率下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向低层次发展,甚至出现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状况,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1]我国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高等教育招生数额一直呈增长趋势。1999年5月,教育部宣布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并且在今后几年将继续扩大。当年普通高等院校扩大招生56.7万人,招生增幅达到42%,招生总人数达到153万。自此我国高等教育进入空前发展时期,高校扩招每年都以40万人以上的速度递增。大学新生从扩招前1998年的108万人,激升至2007年的567万人。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200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约2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比1998年提高了13.2%。到2013年,全国高考计划招生685万人,较2008年增加了86万人。[2]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式教育”转化成“大众化教育”,这对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历、缩小与国外受教育水平差距是有利的,同时可推进国家经济发展、拉动内需,实现教育发展的阶段性飞跃。然而,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社会对人才文化程度的需求也呈梯度攀升。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考研,人才高消费现象由此产生,且愈演愈烈。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原因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改革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打破了由国家“包分配、包学费”的局面,开始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并逐步通过人才市场建立,实行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到2000年,教育部发出通知,停止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将大学毕业生彻底推向社会人才市场,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然而,随着我国高校扩大招生,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以及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仍然激烈,就业形势日趋严峻。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据调查,2013年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8%,低于上届同期8个百分点。而根据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2013年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北京、上海毕业生签约率低于30%,广东低于50%,2013年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3]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于大学生而言,普遍存在择业观念错误,如市场化意识及创业意识较薄、就业期望值高、观望心态浓厚等。很多大学毕业生有“干部意识”或“白领情结”,一心盯着大城市的好单位,不愿意去基层。对于学校而言,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指导轻就业创业指导,导致大学生就业时眼高手低。对于用人单位而言,片面追求高学历,提高用人条件,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加。此外,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市场劳动需求变化、供求结构矛盾等也是重要原因。[4]

二、大学生应具备的几种职业能力

如今,大学生就业市场化,将每个刚刚离校的大学生推向人生的第一个困境,就是就业、择业、创业的困难。近些年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农林工程系和省内外各种大中小型企业紧密合作,切实解决了农林专业毕业生的一些现实困难。来自企业多年的信息反馈告诉我们,学生的能力决定职业和岗位。只要大学生具备以下几种职业能力,就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

1.学习能力。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有限,专业能力不强,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要。因此,学生要善于学习课外知识,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如重视选修课就是一个良好的途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也要购买与工作紧密相关的书籍认真学习、快速学习。很多人认为毕业了、工作了就不需要学习,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有人提过这样的标准:一个人读书,一年至少要读4本严肃的书籍(非报纸杂志)。

2.书写能力。中国人非常重视英语学习,却忽视了中文学习,尤其是中文能力学习,导致能把一件事想明白、写清楚的人越来越少,包括大学生同样如此。其实,当今社会很多工作需要大家具备写作功底。干什么?用来写计划、写方案、写总结、写分析报告、写述职报告、写日志。因此,学生在校要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多阅读、多动笔、多思考、多实践,有时不妨要强制性训练。不然,“书到用时方恨少”,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鲁迅先生说过,我们写字不是要成为书法家。要让大家意识到,过去师范院校还要求学生“三笔字”要过关。但现在,许多大学生写出的一手字却让人汗颜。“字如其人”,请青年朋友们谨记这句话,在字的美感上下工夫。

3.说话能力。说话是人与生俱来的本领,但不擅长说话却是很多人的致命弱点。大学生离开家庭走向社会,要想自立自强,就必须擅长说话。因为生活中和朋友同事相处要擅长交流,思想上和上级交流要擅长沟通,工作上和客户交谈要擅长解说。当今社会是开放型社会,不说话的“老黄牛”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已不吃香,很多人对此都有深刻的体会。事情要看得清楚,要说得明白,要写得出来。因此,大学生要抓住各种机会:听、说、读、写、练。学别人说话,学会自己说好话。

4.执行与服从能力。万事开头难,年轻人就要讲究速度,立刻动手办。不然,对于整件事的思考占用很多时间,瞻前顾后,怕吃苦,怕吃亏,也只会徒添思想负担。不如,见了就做,做了自然就可以放下。大学生若接到一项似乎很不合理的工作,首先,不要马上拒绝或抱怨,应及时与上级沟通交流,了解任务的重要性;其次,接受任务后要有比较高的要求,但不必追求完美,着手快办就行;最后,如果前两条还不能解决个人情绪,那就放下自己,选择服从。服从团体,服从大局,服从领导。

5.发挥个人爱好能力。人一生之中要有一个或多个除工作之外,既能供他人娱乐,又能供个人享受的爱好。这种爱好不一定要很难、很复杂,只要能供个人的生活需要、人际交往需要、减轻烦恼需要、释放压力需要就可以了。爱好可以是文娱方面的、体育方面的、游戏方面的,也可以是魔术方面的。假如现在还没有一种比较擅长的爱好,请马上为自己选择,这样将终生受益。

“知识改变命运。”学历非能力,能力才是就业的金钥匙,能力才是通往成功的阶梯。以上这几种职业能力,是即将走向职场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假若大学毕业后想在社会有立足之地,干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想使自己成为金子,走到哪里都发光发热,那么就请在以上几个方面努力提高自己。

参考文献:

[1]郑擎,张坤.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及解决途径[J].大众科技,2012,(2).

[2]陈兰,郝微.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和对策研究[J].重庆国学院学报,2004,(2).

第9篇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

电影《青春路上》是一部难得的青春励志电影,展示了新时代大学生别样的青春年华和新农村新农民的人生风采。影片紧扣大学生就业时代特征主题词,真实地演绎了以大学生村官郑杰、方菲为代表的大学生从高校到农村、从理想到现实、从稚嫩到成熟、从失落到成功的历程,充分彰显了新一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精神风貌和生活追求,很好地诠释了“青春在创业中闪光”新时代青年精神。影片真实感人,是一部主题鲜明、艺术感染力强的精品力作。这部电影告诉我们面对目前就业的特殊环境,我们择业观念必须转变。

据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在这一期间,由于各高校盲目地扩大招生规模,导致这一阶段的毕业人数以平均每年100万的数量在增加,这为以后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艺术类大学生更是在“艺考热”的狂潮推动下,仅2004年至2007年的增长速度就为72.78%,成为众多高校毕业生中庞大而又特殊的群体。在教育部相关数据统计中,艺术专业均以就业率低、失业率高而榜上有名。这一系列的数据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来缓解就业压力,但收效甚微。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必须了解社会赋予我们的新的任务,抓住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现状,转变就业观念。

一、拓宽就业渠道

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过快,同时就业岗位增长相对缓慢,提供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相对紧缺;相关部门服务不到位,导致大学毕业生人才流通渠道不畅、就业方式相对单一。我国是一个地区、城乡差异十分明显的国家,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单位劳动者工资福利状况差别也十分显著。据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许多大学生把眼光盯在大城市、大单位、高收入的工作岗位上,很少愿意到基层国家急需人才而又条件艰苦的地区、行业工作。以北京为例,首都的艺术类毕业生基本上都希望留京,其实北京也是有一定容量的,北京的艺术文化团体虽然多,但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庞大的、来自祖国各地的艺术人才的就业需求。如果我们的学生愿意像影片中郑杰、方菲一样投身基层、走向中西部地区,我们的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率不仅能达到100%,甚至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其实,所谓的“难”,是难在要在政治、经济、文化优越的大城市里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二、先就业后择业

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我们的就业态度要改变,坦然接受,先就业,总结经验,时机成熟后再有目的地、有方向地择业。艺术类学生就业渠道窄,更要求我们做到先就业。虽然专业方向不对口,但是工作经验是相通的,这对我们以后再择业都是有利的。就如《青春路上》女主角方菲,她的专业方向是计算机并非畜牧业,但她的观点就是,先就业当村官搞生猪养殖,同样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三、勇于创业,由被动就业向主动创业转变

转变就业方式和思维,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都给予了大力度的支持,实行了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我们毕业的学生,真正从事艺术工作的其实占少部分,大部分毕业以后都从事其他的一些专业工作。就业方式多元化的同时自主创业也是一个主流。如果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要进行一次重大的变革,那么由就业到创业将成为这种制度变革的一次新的革命。

看完电影之后,深有感触,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影片刚开始旁白说“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从此上路了”。这句话从侧面道出了大学生村官事业的一个很现实的功用,让那些躁动、困惑的“80后”大学生有了一个奋斗的方向,而且这个方向不是那么遥远和虚幻。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企业;大学生;职业素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用人单位主要从成本和效益出发,更多地考虑招聘大学生能否带来更大的效益。在招聘现场经常见到,面对着设计精美、内容充实的一摞摞奖励证书, 用人单位并不感兴趣。他们在面试现场向学生提问的往往是,“你参加过哪些社会活动?”“你在哪里实习,做什么?”“你做过项目吗?”“现在是否有比较成熟的科研成果?”用人单位用人,从过去看重学历转到学历、素质能力并重,甚至专以素质能力为重。

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职业素质与能力需求,对学生发展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因此,从人才市场对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要求出发,高等教育要在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行业职业发展所需要的通用技能和素质。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是决定职场成败的重要因素,是职场制胜、事业成功的法宝,是真正提高毕业生的择业就业竞争能力,提高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的根本途径。

一、企业招聘人才的主要标准和尺度

职业素质是企业在人才招聘过程中衡量应聘者能力的主要标准和尺度。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是人才素质的一个子集,同时也是人才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所谓人才素质,是指人在德智体美诸多方面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人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人才素质具有诸多的衡量标准,例如科学素质或者说专业素质大致可以用学历和工作经验来表征;人才的智力水平大致可以用智商来衡量,而心理素质和对社会或者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则与个人的情商有关。这些衡量标准在用来衡量人才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可以作为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一个客观衡量尺度。

世界经合组织的柯林·博尔提出,21世纪人才必须有三本护照、三种生产能力和三种财富。三本护照分别是:学术性护照,职业性护照,事业心、进取精神、创造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的护照;三种生产能力分别是创造能力、塑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三种财富分别是创造性、健康和交往。这“三个三”实际就是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的高度概括。

能力结构指高素质人才对于从事专业岗位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能力组成。从人才全面发展的目标及21世纪对大学生能力的需要和大学生成才战略来考虑,21世纪大学生在能力结构方面应具备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信息的灵活处理能力;良好的适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沟通交际和组织管理能力。

调查表明,接近100%的大学生不了解、迫切希望知道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使用人才的素质与能力基本标准。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向就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素质能力现状与用人单位要求相去甚远,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大学生素质能力不足。社会对大学生“眼高手低”、“纸上谈兵”、“好高鹜远”、“高分低能”等负面因素的评价,说明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能力与社会、与用人单位、与工作实践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大学生自身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技能不高,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企业最看重大学生什么素质

企业已不再单纯用高学历、高分数的标准来衡量大学毕业生了,而是用是否具有优良的人品、团队意识、吃苦耐劳、敬业爱岗的献身精神等来评价大学生毕业生。

(一)优良的个人品质

对企业而言,员工的品质就是企业的“品质”。所谓做事先做人,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德才兼备方成事,这是对每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很多企业宁愿要高品质即使专业知识成绩差的人也不愿要专业知识优秀而人品低劣的人。因为专业知识欠缺一些可以通过企业各种培训、深造机会弥补,但低劣的人品却是无法弥补的。

(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企业发展离不开团队合作,个人成长也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帮助。企业的兴衰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成员相互协商、相互尊重、相互凝聚的程度。所以企业非常看重大学毕业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大学毕业生也只有将个人融入团队,个人发展才会更加顺利。

(三)敢于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

企业和社会非常欣赏勤奋、上进、肯吃苦的年轻人。大学毕业生在未来的道路上,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在学生时代就要有长期忍受痛苦的思想准备,要耐得住寂寞、敢于拼搏、敢于冒险、吃苦耐劳、经得起各种困难的考验、不断进取、并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四)扎实的专业技能

学习成绩不是企业用人的唯一标准,但是仍然是企业衡量大学毕业生的一项无可替代的重要标准。熟练掌握或精通某项专业技能,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永远都是大学毕业生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只能称为“人材”,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的大学毕业生可称为“人才”,而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富的大学毕业生方能称为“人财”。

(五)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已由过去的一般能力要求,发展到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特殊要求。那些善于运用自己的大脑去不断探索、开拓和创新的大学毕业生是企业最看重的人才,因为他们永远不满足于现状,孜孜不倦地向更新、更高、更强的目标挑战。

(六)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企业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也是毕业生成才的基础、事业腾飞的起点。企业和社会希望并要求大学毕业生把选择的“职业”当作长期追求的“事业”,要热爱、投入和执著,要与企业同甘苦、共患难、荣辱与共,而不仅仅是赚钱谋生的“工作”和临时落脚点。一个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的大学毕业生,不一味只关注企业能够为自己提供什么,而是考虑自己能够为企业带来什么价值。

(七)较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毕业生是否能够在艰苦或不利的环境中很快调整自己的状态,保持旺盛的斗志,朝气蓬勃,积极进取。大学毕业生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培养自信、豁达、乐观的思想素质,坚强、果断的意志品质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进行友好的人际交往,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充实健康,自我个性意识稳定发展,从而增强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能力,能经受各种挫折和压力,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竞争。

总之,具有良好的人品、扎实的基本功、吃苦耐劳的精神、强烈的事业心、不断创新的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及有明确追求目标的大学毕业生才是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教学建议

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要结合学校层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结合学生就业主要趋向,通过市场调研和归纳,梳理出学生所需重点发展的专业技能、通用能力和个人素质,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课程教学,达到满足学生未来职业与人生发展的能力要求,使学生做好就业与职业发展的充足准备。

(一)重视人才市场与用人单位的调研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和评价标准也不一样。要总结出适应实际要求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与能力的胜任模型和标准体系。在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密切联系实际,不断更新人才市场信息,把握市场需求,建立有针对性的人才素质与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和适应能力。人才需求的素质与能力体系的建立,可以通过对目标行业企业的职场人物访谈,收集近期毕业生反馈信息和用人单位的评价,调研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等途径获得直接的一手信息。知己知彼,有针对性提升学生各方面技能。

(二)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素质能力评估工具

每个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结构各不相同。通过相应的测量与评估工具,让学生了解自身当前的各项素质与能力的状态和水平,准确清晰地了解分析自我。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业规划、素质与能力的拓展计划。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经验,建立适应本校学生实际的素质与能力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科学设计评估流程和测量办法,建立素质与能力的评估记录,为学生提供实际帮助,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相应评估报告。

(三)借鉴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各项适应人才要求的素质与能力,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获得未来职场和人生的成功。通过讨论分析贴近学生的职场成功人士,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接受,有利于学生模仿和建立榜样目标。在教学实际中,通过引用和分析典型案例,可有效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素质能力概念,进而理解和掌握各种提升途径与方法。如果能让学生在课外亲自搜集和分析相关实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与探索,共享交流各种信息和思路,无疑可以提高实际教学效果。

(四)加强课堂内外的团队训练

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过程,各种技能是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逐渐掌握形成的。因此,团队拓展训练是培养学生各项素质能力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教师在训练学生各方面素质与能力的教学过程中,建议主要采用拓展训练的教学方式。拓展训练活动项目的选择与组织,一方面可以借鉴心理学与教育学方法,另一方面可以直接采用企业培训的成熟经验。这部分教学,除了授课教师外,亦可以根据学校条件实际,聘请企业人力资源和企业培训专业人员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和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冬蓉,严晓兰.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南昌大学学报,2007,(5).

第11篇

[关键词]长尾理论 大学生 就业工作

[作者简介]彭英(1981- ),男,河南新野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魏银霞(1978- ),女,湖北武穴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工程教育。(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096-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技术能力的人群,担负着振兴国家和繁荣经济的重要使命。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和高校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当今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复杂情况下,寻找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办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长尾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新兴理论,在高校就业工作中运用长尾理论为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了一个新颖的工作思路。

一、长尾理论的含义

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是美国著名互联网杂志《连线》的主编,他在2004年10月《The Long tail》文章中首次提出了长尾――“The long Tail”的概念。安德森对亚马逊网站的图书销售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制成了一幅销量随图书种类变化的统计图。其中,大约20%的畅销图书占销量的一半左右,而80%的非畅销图书则占销量的另外一半。克里斯・安德森通过研究这个现象,提出了著名的长尾理论:在商品销售领域,在存储和流通渠道足够大的前提下,那些非主流的、需求量小的商品销量也能够和主流的、需求量大的商品销量相匹敌。

长尾理论的提出,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20/80定律”。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根据经济学统计结果归纳出“20%人口拥有80%财富”,后来形成了著名的“20/80定律”。“20/80定律”主要在于描述和诠释在经济和生活中少量的人(或事物)可以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的现象。与之应对的长尾理论则转换视角,关注被忽视的80%部分。长尾理论认为,只要储存和流通的途径足够畅通,80%非热销或迫切需求的商品的市场占有额是完全可以和市场上的热销产品相匹敌,甚至在一定时间后能超越热销产品市场占有额。“长尾理论”提出后,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并被深入研究甚至推广到各行各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图书销售学、经济学、出版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长尾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过程问题分析

长尾理论中的长尾实际是一个幂律曲线,它不会被供给瓶颈切断,幂律曲线的值域无限接近但永远不会下降到零,并且只要有消费市场存在,幂律曲线就会在三个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出现:“(1)多样性;(2)不平等性;(3)存在某种网络效应比如声誉或口头传播效应,这些效应容易将质量的差别成倍的放大。”①我们研究目前高校学生的就业过程就能发现,大学生的就业过程刚好提供了长尾幂律曲线出现的必要条件:(1)大学生求职愿望和途径以及来校招聘企业层次、类型多样性存在;(2)大学生素质、能力参差不齐,个性化发展;(3)高校发达的校园网络和大学生之间迅捷的传播渠道,将招聘企业的差别成倍的放大。因此,在高校就业过程中存在长尾效应是必然的。然而目前高校就业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

1.社会过于重视20%精英人才,忽视80%一般大学生毕业生。当今社会,大学毕业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产品”。社会和企业对于高等教育的“产品”态度不一:小部分优秀大学毕业生是传统的“精英产品”,自然是被极力追捧的;占80%比例的一般大学生毕业生则遭受不同待遇,多多少少要面对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只依靠精英人才,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不同种类、不同个性的劳动人才。

如果80%的普通大学生在不同行业和企业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在合适的职位做出贡献,这些分散的庞大人群所做出的成绩完全可以等同于精英人才甚至远超他们。这就是长尾理论所揭示的内涵,也就是众多小众市场的汇聚,能够产生与主流市场相抗衡的市场能量。从高校角度来讲,学校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过于关注拔尖和优秀学生,对于就业困难的尾部学生则缺少培养和指导,普通学生群体获得的权利与优秀生相比存在不公平现象。

2.高校和学生就业重视热门企事业单位,轻视中小企事业单位。从学生层面看,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未能运用长尾理论,一味紧盯长尾头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热门企事业单位和一些抢手职位,在求职大军中激烈厮杀,争过独木桥,轻视长尾尾部大量适合自己的如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提供的合适岗位,丧失了很多就业机会,人为设置了就业障碍。从高校层面看,高校往往高规格联络和接待声誉好、行业排名在头部的企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等,轻视长尾尾部的大量的民营和三资企业,留住了少量来校招聘的大型企事业单位,虽然花费巨额接待费用、付出大量人力物力,却只解决了小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丧失了分布在尾部区域广大中小企事业单位提供的大量招聘职位。

3.企业过于重视重点名牌高校,轻视普通地方院校。根据教育部近期统计,全国有普通本科院校1108所,其中地方本科院校有996所,高职院校1239所,地方高校担任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企业在制订招聘计划的时候往往只看到长尾的头部,紧盯排名靠前的985、211等重点本科院校,忽视长尾末端大量的二本、三本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即使是一个很小的不需要高超能力和素质的普通岗位,也要从重点高校招聘,造成人才的浪费。在国内高校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学生培养同质化的情况下,企业往往付出了巨大的招聘成本却招纳不到合适的大学毕业生,同时却因工作没有技术含量留不住重点高校的优秀学生。

三、用长尾理论推进高校学生就业工作

从上面长尾理论和高校就业工作的关系来分析,长尾理论虽然是互联网时代产生的经济规律,但其核心思想非常适合在深入改革的高校就业领域里运用,对于高校就业工作而言,可以运用长尾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就业工作蓬勃发展:

1.改革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企业需求的人才长尾。在大学生中,文化知识、素质能力都全面发展的尖子生是人才长尾的头部。长尾尾部是指社会满意的合格学生,即具有某一方面能力倾向与个性特征的学生。实施人才培养长尾理论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应大力培养品学兼优能力出众的优秀、拔尖学生,加强长尾曲线的头部;另一方面,重视培养社会需要的不同类型的人才,抓住人才长尾。要达到此目标,就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更新,大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上加大力气,在延长长尾的头部曲线的同时,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等,培养出社会企业需求的人才长尾。“长尾理论”可以很好地解决高校学生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大众化培养与差异化教育的矛盾,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难度和层次的课程体系模块,引导学生合理选择,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高校通过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结构,使每个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得到培养和锻炼,而且在毕业之后都能在庞大的产业结构各类细分市场中寻觅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2.建设基于长尾理论的职业指导体系,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人才长尾培养能否能取得成效还取决于培养过程和职业发展指导体系的选择。当前,高校大学毕业生的供应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二者之间存在双向选择的关系,一方面单位和企业选择自己需要的不同类型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也在挑选自己心仪的职位。高校毕业生的差异化程度越高,企业在选择人才时范围就越广,大学毕业生错位竞聘的优势越显著。构建基于长尾理论的职业指导体系:一方面应在高校招生、培养到就业的整个过程中建立基于长尾理论的就业指导体系。从大学生走进校园就开始构建贯穿于整个大学的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大学生根据个人的特长、兴趣、就业期望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和学生间的沟通。除了专业和专职的职业指导教师提供的职业指导课程和服务之外,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乃至任课教师也要参与到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体系中来。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分类,利用不同的场合和渠道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尤其是要注意抓住长尾部的学生,力争让每一个高校学生都勾勒出清晰的职业规划蓝图。

在就业指导上,运用多个渠道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教育学生将个人理想和社会需求、企业需要相结合;做好自我定位,就业时根据就业形势避开一些竞争激烈热门的岗位,选择就业区域时既考虑经济发达地区更应关注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努力使大学毕业生认识到在基层工作虽然条件艰苦,对个人意志存在挑战,但是在个人职业发展方面有较多机遇,不仅能出成绩,而且能获得同龄人在经济发达地区未能实现的大收获。同时,响应政府号召,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努力构建创业拉动就业良性循环的就业环境。

3.高校与企业实现信息共享,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是学校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实用人才的最佳途径。对于学校来说,校企合作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促使广大尾部毕业生职业能力进一步增强,使毕业生能力符合企业要求,快速适应工作环境,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有效避免学校教学脱离企业需求的矛盾。对于企业来讲,由于存在广大尾部合作高校的支持,企业获得了高速发展所急需的规模人才和适用人才。而且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关乎千家万户,可以提高企业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形象,促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对于学生而言,通过校企合作,通过参与岗位实践,对职业生涯及今后的成长道路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头部和尾部的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职业综合素养得到提升,促进毕业生就业率大幅提高。②

四、结语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是高等教育永恒的话题,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长尾理论提供了企业与大学之间需求关系的一个新视角,在就业过程中运用长尾理论是解决目前就业难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同高校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合理构建基于长尾理论的就业工作体系,加大在就业服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强就业指导师资力量建设,结合学校情况探索适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信息合作和共建工作,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方能在解决就业难题的同时为各行各业培养大批优秀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注释]

第12篇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期望;理性选择

[中图分类号] F2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5?0089?04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650万,2013年达到699万,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逐年增多。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一方面更多学子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就业问题受到各方关注。就业是一个人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途径,一个人只有从事某项工作、某种职业,付出劳动,获得经济收入,才能获取生活资料,维持生计,改善生活;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才能够享受劳动的喜悦,体验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的成就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更是如此。

当前,我国实行的是“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个人自主就业”的就业政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的变化,不仅改变了国家在毕业生就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对社会的就业观念产生了直接影响。计划经济时期“统招统配”的就业政策决定了大学毕业生自己不需要找工作,便成为捧着“铁饭碗”的“国家干部”。而在双轨制初期,多数人还是国家分配工作,只有少数人自主择业,大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期望和要求,考虑自己要找一份怎样的工作,工资高、收入好,还是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段时期的劳动力市场还是处于供不应求或者供求相当阶段,大学毕业生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没有太大的问题。而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的激增,一些毕业生对自己的工作期望和要求较高,并且能让毕业生满意的“好”工作越来越少,很多人“不得不”先就业再择业,或者处于失业的状态。当代大学生持怎样的就业观念,他们的就业意愿和期望如何?这是本文要回答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设计

1.概念界定

就业期望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自己将要从事工作的工资、福利、职业声望、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工作特征预先设定的最低期望目标,反映的是就业对自己物质、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1]。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是个包含多维度、多要素的有机系统,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的测量也越来越详细、越来越全面。冉昆玉认为,大学生就业期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大学生就业期望的内容主要分三大类:一是发展类就业期望,包括单位与个人的发展前景、工作岗位能否发挥个人才干、是否有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工作条件如何、用人机制是否灵活等;二是待遇类就业期望,包括工资水平、福利标准、工作的自由与舒适度等;三是声誉类就业期望,包括工作的地点、单位的规模、工作的稳定性、单位的性质等。这三类中,大学生最关注的是发展类就业期望,其次是待遇类就业期望,最后是声誉类就业期望[2]。

总的来看,就业期望就是指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的预期,是个人对能否就业以及工作状况的期待,是对就业的地区、获得的岗位以及薪水标准等各方面期望的综合体现。

2.研究数据说明

本文的分析数据主要是来源于两个调查,一是2008年“大学生发展状况调查” 的数据,这次调查在全国27 所高校进行,调查对象为高校本科生。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抽取样本,第一阶段,分层抽取高校。以区域和高校类型为主要维度抽取高校,覆盖东部、中部、西部,包含了综合大学、财经类大学、师范类大学多种类别。第二阶段,在所抽取的高校中抽取学生。在被抽取高校相关人员的帮助下,分别在学校理科、工科、人文社科等不同学科各抽取一到两个专业的大一到大四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每个高校随机抽取100名左右本科生。调查共获得有效样本数2 819人。下面简称“2008年大学生调查”。二是2010年9月以福建省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的抽样调查。抽样方法也是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首先在福建省抽取国家重点高校一所,省属重点高校两所,省属普通高校两所。然后,从每所学校的理科、工科、人文社科不同科学分别抽取两个专业,抽取50个样本进行调查,每个学校样本数为150人,共获得有效样本715人。下面简称“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

三、大学生的就业期望状况

纵观国内现有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研究,虽然考察的标准和内容有所区别,但调查分析得出的结果却有相似之处。那么,当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1.就业是大学毕业后的第一选择

高等教育改革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给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就业并不是大学毕业生的唯一出路,考研究生、出国、创业,但多数毕业生还是选择毕业后先就业。“2008年大学生调查”数据显示,大三之前的大学生对毕业之后有更多的期望,只有50.5%的被调查者表示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37.6%的人要考研究生,6.5%的人要出国,5.4%的人还有其他打算。但对大四的学生来说,就业是他们的第一选择,调查中90.9%的大四学生表示要参加工作,只有9.1%的人要考研究生。2010“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显示84.3%的毕业生首选就业(找工作60.6%,考公务员18.9%,自己创业或者自由职业的比例为4.8%),考研的比例为12.2%,出国2.4%。从大学生就业的目标来看,“先就业再择业”成为主导思想,66.2%的大学毕业生表示就业的目标是先就业后择业,24.4%的人希望是一次性就业,还有3.6%和5.7%的人不想就业和可就业可不就业。

2.对自己就业前景缺乏信心

大学生就业期望高,对自身认识不足被认为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前景的认识较为客观,甚至可以说比较保守。“2008年大学生调查”中,只有4.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很好找工作,比较好找工作的为21.1%,认为不太好找工作的为30.3%,很不好找工作的高达11.5%。“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也呈现出类似的态势,认为自己的专业很好找工作的只有4.9%,比较好找工作的为25.5%,不太好找的为23.7%,很不好找的为5.6%。因此,只有8.9%的被调查者非常有信心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比较有信心的占59.3%,31.9%的人不太有信心和没有信心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不是非常乐观,这或许也是很多毕业生希望“先就业再择业”的原因。

3.就业地点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

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仍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地区。“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显示,10.7%的学生表示绝对不会去西部地区工作,不愿意去西部工作的比例为39.3%,非常愿意去的比例仅为2.8%,17.0%表示比较愿意去。对于去农村地区工作,7.6%的人表示绝对不会去,41.0%的人表示不愿意去,非常愿意去的比例仅为1.6%,愿意去的比例为15.3%。这可能也与近年来国家推行“大学生村官”就业模式有较大的关系。这一结果与各地多项研究结果相一致。2003年在北京的一项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的调查显示,毕业生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东部沿海地区就业的学生,占到了全体有就业意愿毕业生的97.2%,如果就业困难,对去小城镇或乡镇单位就业意愿,45.2%的人坚决不去,45.2%的人表示在没有其他机会时可以接受,只有9.6%的人表示乐于接受[3]。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调查对象中有89%的学生选择东部地区就业;选择中西部地区的只有11%。无论学生来源地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都显示出类似的对东部地区的偏好:来自东部地区的学生,选择在东部地区就业的比例为95.2%;来自中部地区的学生作此选择的比例为82.5%;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作此选择的比例也高达74.9%[4]。对南京地区10所高校的调查显示,从就业的地区来看,东部沿海城市(46.93%)、京津沪地区(21.66%)和回家乡(23.11%)是主要的选择,选择西部城市的仅占1.08%[5]。由此可见,大城市和沿海开放等经济发达的城市,就业机会较多,是绝大多数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选择地区,对就业地区的偏好并没有随着国家多项就业优惠措施的出台而发生很大变化。

4.就业单位偏好于国企、党政机关和外企

“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选择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集体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乡镇企业就业的比例依次为19.6%、21.7%、36.1%、9.2%和10.9%,收入较好、工作稳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集体企业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单位,而愿意到民营和私营企业就业的比例较低,但从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单位来看,民营和私营企业则是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就业单位的这种偏好在多项研究中也出现了,如黄敬宝对北京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希望在较稳定的国企和党政机关或工资较高的外企工作,三者的集中度为73%[6]。2007年在深圳的调查显示,49.3%的人选择到机关做公务员,6.7%的人选择到事业单位工作,8.0%的人选择到国有企业工作,24.0%的人选择到外资企业工作,6.7%的人选择到民营企业工作[7]。南京10所高校的调查显示,工作单位集中趋向于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31.5%、35.38%、22.74%。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和自主创业的比例大体相同,分别为17.33%、20.22%和14.8%[5]。从这一点来说,大学生对就业单位的期望与实际就业有差距,这一方面表现出大学生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就业情况的了解不够全面,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大学生对福利、待遇好的就业单位的期盼。

5.就业领域集中在行政管理、金融业等行业

由于管理、金融行业能够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名利、地位,大学生争相进入,造成了不必要的竞争,浪费了人才。“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结果显示,33.2%的学生首选行政管理类工作,教育培训、科研技术类的比例为25.2%,商业服务类的比例为10.2%,文化艺术类和营销类分别为7.7%,贸易类比例为4.8%,建筑工程类的比例较低,只有3.1%,其他为8.1%。麦可思研究院的“大学生就业状况蓝皮书”对就业“红黄绿”专业的分析显示,2012年动画、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已被列入失业率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的“高风险红牌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被列为“黄牌专业”,[8]这种情况的产生与就业市场相对较小,毕业生集聚在某几个行业不无关系。

6.对收入的预期较理性

大学生对收入的预期较为理性,与当地的收入水平差距不大。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公布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显示,2009年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2 736元,平均月工资2 728元,福建省28 666元,平均月工资2 389元[9]。“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显示,大学生能接受的最低起薪平均为2 065.34元,中位数和众数都是2 000元,大学毕业生可以接受的薪资水平低于城镇就业者的平均工资水平。无独有偶,深圳的一项研究也显示毕业生对自己工资水平的预期比较符合市场的实际水平,60%的大学毕业生所要求的薪酬标准在3 000元以下,与特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2 552元基本一致[7]。黄敬宝对北京大学生平均月薪期望的研究中发现,2008-2010 年,大学生平均期望月薪分别为3 525元、4 151.3元和4 685.7元,呈明显的上升趋势[6],但2008-2010年北京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年工资分别达到55 844元、57 779元和65 158元[10]。大学生对自己月薪的期望普遍低于调查地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也不乏“零工资就业”的案例,这也反映出大学生对收入预期和就业形势的认识较为客观,符合实际。

7.兴趣爱好、工资待遇等是首要考虑因素

“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显示,在择业的考虑因素中,大学毕业生考虑的第一要素是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44.8%),第二是工资高、待遇好(37.8%),第三是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学有所用(33.4%),以及发展机会(30.7%),而选择是否解决户口与住房、职业声望、专业是否对口的比例也很低,都在3%以下。可见,大学生非常倾向于选择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发挥自己才干和发展机会,同时兼顾收入的职业。发展机会少,经济环境不好,收入偏低是阻碍大学生去农村工作的主要原因,户籍制度约束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也是重要的障碍[11]。

四、总结与讨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不同调查时间,不同范围的调查结果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从毕业后的选择来看,尽管大学生毕业后的选择逐渐增多,就业还是大学生的第一选择。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逐渐改变,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目标是先就业再择业。这可能与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缺乏信心有极大的关系,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前景有较为客观,甚至比较保守的认识,多数大学生都觉得自己的专业以后不太好找工作,对自己是否能找到一份满意工作的信心不足。从大学生的就业意愿来看,大学生对就业地点的期望多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对去小城镇、乡村、西部就业的意愿不高,实际就业情况与就业意愿较为一致,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大城市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地区。从就业单位的性质来看,大学生更倾向于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外企就业,愿意去个体和私营企业的比例较少,但实际就业时,在私营企业就业的比例远高于大学生的预期。大学生对收入的预期比较理性,收入期望低于当地城镇居民平均工资水平。大学生在择业时会较多的考虑兴趣爱好、工资待遇以及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干等因素。

理性选择理论指出,一个行动发生的可能性是行动者所期望从多种可能的行动结果中获得的功利的函数。行动者的这种行动所追求的是价值或利益的最大化。不同的行动(在某种情况下是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效益’,而行动者的行动原则可以表述为最大限度地获取效益[12]。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以“理性”为基础解释了个体具有目的性的行动,以及个体在此基础上为获得最大效益所作出的选择。科尔曼所提出的行动系统主要由两种元素构成:第一种是行动者;第二种是某种事物,主要指“资源”或“事件”。行动者是具有一定利益偏好,并试图通过控制某些资源以满足自己需求的人。在最基本的行动系统内,最低限度必须有两个行动者,而且每人都控制着能使对方获利的资源。由于双方的利益均依赖对方控制的资源,作为有目的的行动者,他们必须从事与对方发生关系的活动。这种特定的机构和每个行动者的行动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利益,从而导致了双方行动的相互依赖,或者说其行动具有了系统特征[13]。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就是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之一,都希望作出“最优选择”,不管是出国、考研还是就业。

通过上面的分析,客观地来讲,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期望较为理性,没有过高的期望。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一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待就业群体逐渐庞大;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有所变化,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新宠”。当初的“热门专业”如今也不一定在劳动力市场中有“热销门路”。在现有的就业资源较为稀缺的情况下,大学生会考虑教育的成本收益,即使大学生对未来有较多的期望与预期,但以就业为主的毕业意向更加明确,“考研”成为大学生除了找工作之外的第二选择。同时,从就业地点和就业起薪的期望来看,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地点的“高要求”和就业起薪的“低预期”是大学生作出的看似矛盾的理性选择。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对于就业地点的选择向经济比较发达城市地区集聚,尤其是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对于就业起薪的预期比较现实,并不是社会上盛传的“期望工资过高”的情况。然而,联系大学生对于就业地点的希望和选择可以发现,大学生的预期的工资似乎很难在经济发达地区生活下去,这可能与大学生就业时非常注重在工作中体现个人价值、发挥个人才干的工作有很大的关系,经济发达的地区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机会。而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现实差距较大的是对就业单位的期望,大多数人希望在较为稳定、福利较好的国有、事业单位就业,但这些单位的岗位确非常有限,从这一点来看,加强大学生对宏观经济情况的认识,则显得较为必要。

致谢:“大学生发展状况调查(2008年)”由南京大学社会学系风笑天教授主持,特此感谢风笑天教授提供的数据。

参考文献:

[1] 杨江涛.大学生就业期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40-44.

[2] 冉昆玉.大学生就业期望内涵解析及实践应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74-75.

[3] 丁大建,高庆波.毕业了你将去哪里——2003年北京地区高校备课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4):4-10.

[4] 周骏宇,李元平.二元经济背景下毕业生就业意愿的实证分析[J].高教探索,2010(4):116-120.

[5] 杜运伟.南京地区高校本科学生就业意愿调查分析[J].高教论坛,2010(5):116-119.

[6] 黄敬宝.大学生就业动态变化的调查[J].经济纵横,2012(9):86-90.

[7] 王军,吴宜璇.特区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统计分析[J].特区经济,2007(2):287-288.

[8] 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EB/OL]. http:///tjsj/ndsj/2010/indexch. htm.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EB/OL]. http:///tjsj/ndsj/.

[11] 黄敬宝.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2012(3):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