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晨会发言稿

晨会发言稿

时间:2022-06-20 04:25:01

晨会发言稿

第1篇

大家早上好!一年一度的感恩节就要来了,很高兴能有机会在这里和同学们分享关于感恩节和感恩的话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感恩节的来历吗?早在十七世纪初,到达美洲的英国移民遇到了天气恶劣、水土不服、粮食匮乏等难以想象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他们获得了丰收。为感谢上帝和印第安人的帮助,他们创立了感恩节。感恩节的日子一开始不固定,后来美国总统林肯把它定在了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同学们,感恩节源自西方,但是感恩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饮水思源"的古训,家喻户晓;"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人人皆知。"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那是他乡儿女对母亲的感恩。"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是人们对农民伯伯的感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是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感恩。

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让感恩之情流淌出来吧。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朋友,感谢一切帮助我们的人;感谢阳光,感谢小草,感谢大自然,感谢一切让生命更加美好的东西。同学们,法国思想家卢梭说,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就让我们心怀感恩、多做善事,做一个乐于助人、懂得感恩的百花人。

谢谢大家!

晨会发言稿:九月,感恩季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早上我们晨会安排的是新居民子弟午餐基金活动介绍和倡议。新居民子弟午餐基金计划在我校已经开展了8年,每年九月我们都会在晨会上对这个活动进行介绍和倡议,这个活动也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在此请允许我代表那些曾经接受捐赠的新居民子弟对大家说一声:谢谢!

刚才学生会外联部长和高二2班同学代表分别介绍了这个活动的缘起和去年一年参加这个活动的具体感受,我在这里主要是想跟大家算一笔账,我们很多同学只知道捐赠一位新居民子弟需要300块钱,却不知道这300块是怎么个算法,今天我在这里算给大家听一下:每位新居民子弟每天的午餐费是2块,一个月30天,就是60块,一个学期算5个月,就是300块,这就是300块说法的由来,如果一个班级算他50个人,那么每个月分摊到每位同学身上也就1块钱左右,一个月节省一块钱,这是什么概念?把30天里的任何一个荤菜换成素菜,把30天里的任何一瓶饮料换成矿泉水,就都有了。

刚刚我们的外联部长说,九月是感恩的季节,是的,九月有教师节,我们感恩曾经教过我们的人;九月有中秋节,我们感恩曾经生育养育我们的父母,我们感恩曾经帮助我们提携我们的领导长辈。我们为什么会很自然地会去感恩别人?因为我们心中有爱,因为那些我们感恩的对象他们曾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种下了爱的种子,现在它生根它发芽,它长成了参天大树。而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今天这样去帮助了那些新居民子弟,就是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种下了一颗爱的种子,他以后也许会忘了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叫什么名字,但他一定会记得曾经有人在他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等他长大了,等他有能力了,他也会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爱的延续。

第2篇

随着报业的日益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客观上要求报纸编辑应该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进行创造性的选稿、编辑,在更深层次上反映报纸的价值取向和观念定位。

一、注重稿件中最具价值的新闻要点,提升报纸的读者关切度

读者的需求是报纸生存的根本点,一切从读者出发,一切为读者服务,这是《江淮晨报》起点与归宿,也是《江淮晨报》赖以发展、壮大的根基。

今天的读者早已不同于以往的读者。在文化层次普遍提高、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传播手段已非常发达的今天,读者们早已被历练得非常敏感,且判断能力并不亚于一些媒体的从业人员。这就要求报道方式一定要坚持多掏“干货”,少玩“花活”。读者真正想看到的,正是那些新闻背后的东西,深度分析的东西,是“想别人所未想,言别人所未言”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在选稿时,以读者的需求作为取舍稿件的标尺。

我们重点强化舆论监督、突发新闻和文体新闻的策划与报道特色,每遇热点焦点必“倾版而出”,做深做透;同时,大量增加国内外社会新闻、社区新闻、文体新闻、科技新闻和趣味性新闻;大量使用图片与图表;文章写得更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标题做得更亲切而机智,版次调度更灵活机动;副刊、行业新闻、地产新闻也更趋成熟。

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办一份“与众不同”的报纸,使得《江淮晨报》“长得靓了,眉清目秀。变得厚了,内容充实。”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蒋含平教授如此评价。蒋含平教授认为,本报此次改扩版有以下几大特色:首先,新闻服务意识大增,新闻信息量加大,新闻媒介的社会守望功能得以凸显;其次,充分体现了“读者意识”。增加经济新闻、投资理财等版块,提前民生新闻的版次,强调了报纸对读者的亲和力、实用性;此外,这次改版还大胆提出“大副刊”的概念,让版面可读性大增,耐读性提高。

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王传寿认为,目前合肥市几家都市报的新闻仍存在较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改版后的晨报想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充分开掘省城的新闻资源,多抓民生新闻和独家新闻,要做到这点,就要求记者和编辑都必须开拓视野,多从市民的角度、多从普通读者的角度出发,采写新闻报道。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系副主任沈正赋读本报的感受是“大气新锐,个性十足”。沈正赋是本报的忠实读者,初创时的晨报曾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这次改版,沈正赋认为,《江淮晨报》把握机会重塑个性,张扬自己,是在朝着办一份“与众不同”的报纸的方向努力。

二、建立与时俱进的版面风格,打造报纸的品牌形象

版面作为报纸不可分割的要素,它是报纸的立场、态度和职业精神的体现,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报纸的版面语言不仅表现在具体稿件的编排上,也更多的表现在报纸整体设计所呈现出的风格和气质上。作为一张在全省发行的主流都市报,就应该是一份精品报纸,应该有精致高雅的包装,向读者展示富有个性又有亲和力的形象。

改版后的《江淮晨报》版面设计既能体现版面内容的丰富性,又能体现出报纸每一新闻不同的重要性;既能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又能注意通过个性化的形式体现出与其他都市报的差异,从而建立起《江淮晨报》与时俱进的版面风格和瘦报的品牌形象,提高了《江淮晨报》在合肥市乃至全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江淮晨报》版面包装特别注重美化和营销,顺应“以读者为本位”的办报理念,紧扣新闻媒介市场化与信息化时代脉搏。当今的读者正由被动接受信息逐步转向主动选择信息,买方市场逐渐成型。针对这种转型,《江淮晨报》意识到读者和新闻对于报纸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认为报纸应以服务读者和新闻为主,借鉴先进地区报纸的版面设计,积极吸取成功报纸包括国外大报的版面包装形式,专门聘请了版面设计专家,多方研讨,确定风格,反复表现出特定个性的编辑成果摆在广大读者面前,从而使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形成一种公认的审美评价,真正使《江淮晨报》既“好看”又“耐看”。

根据读者需求变化,调整版面,增强了报纸的新闻性和可读性,提高了报纸的市场切合度与版面质量。读者评价说改版后的《江淮晨报》“主题更突出,个性更鲜明,报纸面目一新,版面更为美观大方和更具现代感。”

当然,内容决定形式是版面编排的基本原则,不能为改版而改版。版面中哪些要强处理,哪些要弱处理,必须依据稿件的新闻价值而定。譬如加大留白是现代版面的普遍做法,使用适当可以使版面显得疏朗、清晰、大方,但使用不当也会造成版面资源的浪费。

而相对稳定的版面风格的形成是成功报纸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当前的一些报纸版面,存在着风格不稳定的问题。这一方面表现在版面设计缺乏明确和稳定的风格定位,容易受市场因素的干扰。另一方面盲目模仿别家报纸的版面,显得不伦不类。这是版面包装的大忌,也是报纸不成熟的表现。

三、镜头对准生活,版面留给读者

《江淮晨报》至今已经风雨兼程走过十年,这是一张和读者心心相连、心心相印的报纸。她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无不和读者连在一起。“短、平、快,鲜、活、辣”的社会新闻、市井新闻、服务新闻,不断创新的“热线新闻”、“现场新闻”、“社区新闻”,篇篇以小见大,温馨,质朴,关注着强者灵魂、弱者生存。

我们凭着一种责任,一种义务,始终坚持社会新闻“精品化”,服务信息“规模化”,娱乐新闻“内涵化”,追求“聊而不侃、深而不涩、热而不闹、实而不厌”的清醒与自觉,在市场经济的喧嚣中固守自己的品位与格调。

我们始终注重开门办报,今年以来更是把社区通讯员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靠新鲜、活泼的新闻成就影响力。

我们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发出主流的声音,当仁不让地做,为改革立言,对政治导向的敏锐捕捉,对重大事件的深刻把握,对新生事物的理性思辨,成就了《江淮晨报》的社会公信力,使《江淮晨报》跨入了强势媒体、主流媒体的行列,在合肥,在安徽,甚至在全国都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第3篇

推出“昨夜今晨”,是希望使出晚报新闻的“撒手锏”―――时效性。

点子是“逼”出来的

如今,报纸不仅面临着各大媒体群雄割据的态势,还要承受广播电视的竞争压力,同时又有来自“第四媒体”的挑战。分析这些媒体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纸质媒体的最大弱点,就是其出版受到时间的制约,因此在时效性上不及其他媒体。而时效性恰恰是读者最为关注的。

广播电视已进入正点滚动播发新闻及少量插播新闻阶段,不仅可以重播一小时前的新闻,同时又可以借助卫星等现代化通讯手段进行现场报道。而随着网络新闻的介入,在现场报道方面,网络更是充分体现出优势,可以即时播发新闻,而不受时间的限制。当然,报纸特别是日报也有其他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如报道全面、完整、深度和可靠等,但要和其他媒体抗衡,还必须在时效性上下功夫。

在“昨夜今晨”新闻版“出炉”之前,新闻报社内部作了数轮专题研讨―――从内容到形式。比较全国各地的报纸,我们发现,《羊城晚报》和《北京青年报》都有类似的栏目和专版:《羊城晚报》有一个不定期栏目,主要刊登以本地社会新闻为主的突发新闻;《北京青年报》则有不定期的“昨夜新闻”版,内容涉及国内外重大的事件性新闻,有主打图片和文字,强调视觉冲击力,同时还有与老百姓及时沟通、注重时效的“热线传真”专版。这些专版的版口位置相对前移,可见他们对这类版面的重视程度。

在讨论中,我们曾经担心,如果做一个整版的“昨夜今晨”,它的“生命”可能难以维持长久,因为在同行中有过类似版面“夭折”的先例;而我们的报纸新组建,无论人手、经验还是设备都比较欠缺。因此,有一种意见认为,不妨以“昨夜今晨”为名开设一个栏目,做不下去就收场。但是,大多数同仁认为,这样一个好点子岂能轻易放弃,况且我们面临的是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于是,报社上下对这个新闻版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尽管人手紧,仍然决定拨出采编强手,每天出一个整版的“昨夜今晨”。在该版面创办之初,采访部和编辑部每天下午5:00都要聚在一起讨论选题,充分发挥编辑和记者各自的优势,确定“昨夜今晨”版的稿子。久而之久,在我们的编辑部和采访部形成了一种默契配合的定式:编辑部的编辑每天会密切关注从各种渠道得到的大量信息,经过筛选,将可以进行二次采访整合的新闻线索提供给采访部;而采访部的记者也把在各自条线上发生的新闻及时地提供给编辑部,编辑部便立即派人搜集整理背景资料,以使记者采访来的新闻更加完善,并更具可读性和时效性。为了让这块版面好看、出挑,报社上上下下像呵护新生儿一样,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

第一时间捕捉第一现场发生的新闻

在编辑该版面时,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新闻的时间定位。最后达成共识,将发生在“昨夜今晨”的新闻收进我们的采编视野,而报道则以时效性为中心展开。

具体而言,“昨夜今晨”的时效性主要表现在:

1.第一时间报道

报社派出“新闻直通车”,及时在街头巷尾捕捉突发新闻;加上鼓励记者具备争夺第一时间新闻、第一现场新闻的意识,使版面上独家新闻得到了保证。同时,借助兄弟报纸,特别是同一时段晚报的交换稿件,以提高新闻传递效率;另外,每天还专门安排记者利用现代通讯手段搜索最新新闻,尽量做到全方位监控新闻、采访新闻、跟踪新闻、证实新闻,从而充分保证拥有足够的新闻“备料”以供选择。

从读者角度来说,他们的信息获得渠道无处不在,既可以从广播、电视又可以从网络获得更多的即时新闻。而报纸因有一个出版过程,不可能像其他媒体那样有众多播发时段,因此,我们在编排版面时,除了报道新闻的发生、过程外,在截稿时,还注意补充报道新闻的最新事态,尽可能让“昨夜今晨”上的新闻以最新的面孔出现在读者面前。有时离封版时间只剩几分钟,也要等待甚至是一句话的最新信息。如去年9月15日,该版头条以《上海经受严峻考验》为题报道了昨夜今晨上海各行各业抗战“桑美”台风的新闻,告诉读者上海是如何度过这个狂风暴雨之夜的。应当说,这条新闻具备了新闻性、时效性和接近性。尽管版面“主食”已确保,但我们还是不甘心,仍留心着“餐后的甜点”,想进一步做活做足这条新闻。于是整整一个上午,采访部的几位记者全力以赴追踪这次台风的最新动向。果然,上午10:45,有记者从气象部门获悉,台风已开始离开上海。编辑立即将这几行字拼上了版面。此时,临截稿封版只剩几分钟!尽管是几行字,但读者关心啊。

2.第一时间整合、传递

第一时间报道固然重要,但第一时间的整合、传递同样不可或缺。通过提高各地新闻的传递速度,并进行适当的整合,使之在上海第一时间首发,也可以凸显出新闻的时效性。去年7月25日,台湾4民工受困急流中,而台湾当局和当地警方却视而不见,致使4位百姓命丧黄泉。尽管新闻发生地离我们很远,也不可能去现场采访,但编辑部极其关注。于是,通过靠近发生地的外地媒体、卫星电视等辅助手段,搜寻有关该事件更为翔实的内容;整个早晨派专人搜集相关信息,及时跟踪,短短几小时,整合出一组相当精彩的动态解释性新闻,传递时间几乎与该事件发展同步。

增强记者编辑的新闻“预备”意识,也是加强新闻时效性的一种手段。在人手少,信息获取量相对少的情况下,我们的记者编辑对新闻线索不分彼此,共同关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力争在第一时间整合、传递有价值的新闻。如果谁提前了解到可能发生的新闻,就会及时通知采编部门,于是,采访预案和编辑预案便可同步完成。去年5月下旬,一位编辑从某报看到一则几十字的新闻,说6月1日上海四平路将试行“可变车道”。采编部门立即准备了预案,6月1日,一组“可变车道”的新闻便得以及时刊出。去年7月7日,是上海地区高考首日。深知“昨夜今晨”版力求新闻鲜活、即时的读者也积极参与。当日上午,好几位读者不约而同地将自己在街头拍摄到的精彩照片送到编辑部,其中一位读者拍摄到一组交巡警“飞车送考生”的照片。我们毫不犹豫地推出这组照片,使之成为当日最出挑的一条新闻,也使《新闻晚报》在当日的高考报道中出了新意。读者的关心和参与,使“昨夜今晨”捕捉到了更多的第一时间新闻。

把什么告诉我们的“上帝”?

我们知道要抓出色的时段新闻,那么,在“昨夜今晨”中,我们又该把什么告诉我们的读者呢?最理想的内容定位当然是这样的:搜索并编辑出昨天下午4:00至今天早上11:00发生的新闻精选,不管它是经济新闻、社会新闻,还是国际新闻、体育新闻,内容可以包罗万象。选稿时,我们立足上海,辐射全国,主要选择动态事件的新闻。

但是,这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毕竟,一份日报是一个整体,它应以其整体性的日报功能取胜。一份报纸,头版是“面孔”,其重要性不容置疑,最好的即时新闻如果具有了被头版选用的价值,那理所当然应该上头版;同时,如果选取了国际和体育方面的即时新闻,将直接“威胁”到国际新闻版、体育新闻版的“生存”时,“昨夜今晨”也只能割爱。在实际操作和一次次的内部研讨中,我们戏称这是一个家庭中,父亲与儿子、兄弟与姐妹之间的关系,必须加以统筹安排,否则就会造成家庭矛盾。

经过不断摸索,这种“家庭矛盾”得以妥善解决:所有版面的稿件首先服从头版调用,“昨夜今晨”自然也不例外,但“昨夜今晨”可以成为头版的延续和链接;同时,“昨夜今晨”版不涉及国际、体育方面的内容,以确保深受读者欢迎的国际版、体育版的完整性,也尊重了读者的阅读习惯。这样,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昨夜今晨”只能侧重于社会性新闻和事件性新闻。至于操作的关键,则在于对新闻内容进行判断,精选出其中具有重要性、时效性和可读性的新闻。

比如去年,轰动一时的“农夫山泉称纯净水无益健康”激“水战”发后,6月8日全国纯净水厂家聚集杭州“围剿农夫”。我们获悉后,记者当夜赶赴杭州,写出了当夜和次日一早“开战”的精彩场景。这条经济新闻,因其民生性和可读性,受到了读者的高度关注。新闻刊出后,不仅在水厂而且在市民中反应强烈。于是,“昨夜今晨”又连续几天追踪报道,满足了读者的求知欲。

又如去年7月25日刊出的《根宝今晨挥汗拍广告》一文,原本是经济条线记者无意中发现的。我们考虑到,徐根宝是足球界的风云人物,如今引退之后又成了力波啤酒的形象代言人,他拍广告将会是怎么样的情形呢?这条新闻,读者既关心,也有可读性。因此,7月25日,在徐根宝拍广告的当天上午,本报派出记者进行独家采访,连赶路、采访带写作,不过三四个小时,既富时效性,读来又过瘾,自然赢得了读者的好评。

好菜还要好“烹调”

在编辑“昨夜今晨”这个版面时,所有编辑人员最感头痛的是频频换稿,因为每个时段常会有新闻发生,而只要有新的内容,不到最后封版时间,是绝对不能停止更新的。刚开始的几天,常常是因为几篇文章的变动,几乎要重拼几个版面,每块版面的工作量翻了好几倍。版面质量提高了,但效率却不高,有时甚至还影响了整张报纸的出版发行时间。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对版面形式重新作了改造,采取模块式的排版结构,即所有的文章版块一律定为方块形,文章不走弄堂不拐弯。这样的组版形式既营造了报纸的现代感和视觉冲击力,又便于及时更新版面,大大提高了组版的速度。

例如去年7月25日版面,由《海南游大跳水》、《根宝今晨挥汗拍广告》和《4民工受困洪流警见死不救》等构成。原先《根宝今晨挥汗拍广告》并未列入组版计划,到了上午10:15,编辑部才得到这篇文章,而当时版面几乎已拼完,主打文章是《4民工受困洪流警见死不救》。若在以往,是绝对不敢轻易动版面的。亏得文章都是方块形,挪文章就像在房间里搬个桌子椅子一般方便,于是轻松地把《4民工受困洪流警见死不救》从版面中央移到了右下角,也就几分钟的时间,腾出中间的位置,正好可以让“根宝”舒舒服服地“拍广告”了。

为了让版面在视觉上有动感和提示,我们在每篇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标出第一报道时间的刊头标志(比如:今晨6:00消息),让读者可以在版面上很感性地看到昨夜今晨上海和全国各地每个时间段里发生的新闻。今后,一旦我们的信息源畅通,我们还准备将重要性差不多的稿子以时间先后次序来排列,使我们的平面媒体如同广播电视一样滚动报道,进一步活跃版面。

在版面文章处理上,我们每期都尽量开设一块主打新闻区,用图片、标题、文字造成视觉强势。整版稿件一般控制在10条左右,记者采访稿基本占5成,自发来稿占2成,其他整合稿件约占3成。为突出整合稿件的时效性,并确保其准确性,我们通常采用的办法是进行证实采访。

最好的“昨夜今晨”应该怎样?

现在回头看看“昨夜今晨”百多期的版面,我们发现法制类、突发事件的新闻占多数,初步统计结果表明,类似这样的稿件约占7成。

但我们并不满足于此,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追求最出色的新闻。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在内容上,如何突出文化内涵,提升新闻品位?我们的新闻选择是否还可以考虑向文化、体育、国际等领域渗透?在形式上,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在时效性上,如何得到更多更好的第一时间的新闻?而目前我们采用的方式还有很多局限。

因此,我们要做的还有许多,比如在本市建立一张强势的信息网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及时获得突发新闻,尽量多地捕捉到完全意义上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新闻。同时,还应拓展外地稿源,力争在第一时间获得外地新闻稿;在各个新闻版面上,许多新闻的选编会出现重复,包括国际、体育、文化等新闻版,所以我们主张在不影响头版的前提下,“昨夜今晨”版应尽量以时间序列来选择新闻,而其他版面的新闻则可以更多地以新闻的重要性为选稿标准。

第4篇

因为姚晨,电影《搜索》多了很多额外的关注。《搜索》7月6日上映,上映前两个月,姚晨微博粉丝正式突破两千万,“微博女王”的位置无可动摇。电影会上,导演陈凯歌说,陈若兮这个角色“非姚晨莫属”。很多时候,导演说某个角色“非谁莫属”多半是客套话,但这一次,陈凯歌只是在说一个事实。《搜索》中的陈若兮出于道德正义感及记者的职业敏感性,将白领叶蓝秋拒绝让座一事通过媒体进行曝光,由此给自己给别人惹来很大的麻烦。这样的人物设定,令人迫切地想知道,她与常常在微博里仗义执言的姚晨,到底有多少相似度?

因为电影《搜索》,姚晨的微博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面对“你转发的求助信息没有做到百分之百准确”的苛求,她在微博里反驳说:“好吧好吧,你最聪明,你最清醒,你最道德,日后有一天,你若需要急救@我,我一定会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核实后,再考虑转或不转哈。”但在接受采访时,她会反省:“我现在转发一些微博的时候,都会三思而后行,再去转发,我会去想:这个东西经过确认了吗?它确实是事实吗?”在《搜索》的三个月拍摄过程中,姚晨觉得记者的思维慢慢渗透到自己的微博里头:“记者常常要非常冷静和理智地倾听双方阐述,然后分析两边的问题。他们的思维有时很像侦探。”

记者陈若兮

姚晨有不少记者朋友,平时就听他们聊很多工作上的事;通过微博,她对社会热点新闻也多有了解。然而正式接到陈若兮这个角色以后,她还是花了一个多月时间体验生活。她不断接触各种类型记者,和他们聊天,听他们诉苦,还与他们一起工作。姚晨曾加入某电视合法制栏目摄制组,跟着他们跑现场。跑了几天她才知道,原来一期惊心动魄的节目,拍摄起来也是那么的惊心动魄;而电视上短短数秒的精彩场面,很可能要经过很多天的跟踪拍摄才能取得。

姚晨记得第一天外出跑街的时候,只是处理一个非常鸡毛蒜皮的纠纷,她觉得事情经过简单明白,谁是谁非一目了然。采访完第一个人她就想:“果然是对方的错。”可是再听完对方的阐述,她糊涂了:明明是前面那个人的错嘛……后来她明白了,光是靠平常人的心态和经验是应付不了这样的局面的,这就必须有记者的职业素养:冷静,客观,兼听则明!

《搜索》中的陈若兮是一个不太讨喜的角色,作为记者她太咄咄逼人,作为女人她又太强势——尤其是在身患白血病,只剩下七天生命的叶蓝秋的陪衬下。接演之初,姚晨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开机前拿到剧本,姚晨看到陈若兮作为剧情的主要推动者,被刻画得十分深入,而且她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电影里都表现得非常全面。不过,陈若兮作为记者的那一面,和姚晨自己所了解的这个职业的现实,存在差异。为了将人物塑造得更加立体和鲜活,姚晨和陈凯歌导演聊了很多,两人在不断交流中,碰撞出了很多新的火花。这样的互动甚至贯穿在整整三个月的拍摄过程里。姚晨说:“拍摄时,我几乎每天都会跟导演聊我在微博上看到的,或者我通过其他渠道听说的,跟记者有关的故事。导演非常认真地去接受这些讯息,而且会根据这些讯息不断调整我们的戏。后来他每天会来问我:今天又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

有一次姚晨把自己在片场的工作照发到微博里,随手加了一句“加班赶稿”。没想到她这张坐在电脑前的照片,被误认为剧照,引来很多记者“吐槽”。有一条留言说:“哎呀,姚晨你知道吗?你那张剧照里头赶稿的样子,是我们理想中女记者赶稿的形象,但实际上我们赶稿的时候都会头发打着绺儿,大黑眼圈,皮肤因为长期的电脑辐射变得皱巴巴的,我们手边永远都是方便面,永远都是杂七杂八的东西。”姚晨把记者的话转述给导演陈凯歌,导演大笑。这样的反馈也从反面证明了,《搜索》的写实风格是明智的。

从这件事里,姚晨更加体会到记者的不容易:“记者这个群体就像在这个社会里面生存的所有其他人一样,也需要打拼自己的生活,也要为工作付出很多很多,也有自己的生存压力,也有很多人际关系要处理。他们要顾好自己的小家,要处理好自己的情感问题,但同时,他们又肩负着另外一个很大的责任,那就是社会责任。作为城市瞭望者,他们的责任不轻,但据我了解,跟他们的工作付出和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相比较,他们的待遇并不算很高。这个行业里,其实大部分人还都是理想主义者。”

看得出来,姚晨对记者这个职业很有感情,然而和记者调查真相一样,演员在创作角色时,也要避免过分的“感情用事”。姚展对此也有体会:“表演过程中我肯定会力求客观,我的角色将来是要给观众审阅的,如果太感情用事,不就变成拍马屁了?如果人物太假,记者们肯定也不认可,我何必呢?所以我首先是还原一个真人。陈若兮是一个记者,也是一个大活人,有很多生活上的实际问题要面对,她也要买房,同样面临和上下级的关系,她要照顾她的男朋友,甚至连男朋友表妹的工作都要管——她其实是生活很辛苦的女性,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她面临的问题都是我们要面临的。”

女人陈若兮

第5篇

我校近年提出了“20+X”的“生本课堂”学教范式。“20+X”中的“20”是指在一堂课中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时间的一个底线要求,是“先学”的时间,是在教师简明扼要的导学后或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20+X”中的“X”则是教师的“后教”,它不是教师按传统的思路“教”,而是“以学定教”。

按照学校课改要求,依照教学计划,笔者将“地球的自转”这一堂课选为公开课并在学校进行展示。利用导学稿通过“设疑导入——自学解答——模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释疑”的思路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得到学生和听课教师的认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自转特征,知道地球自转方向。(2)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和昼夜交替周期。

2.过程与方法。(1)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地球自转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构建具体而有序的空间想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独立思考及讨论交流,领会昼夜交替的周期对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的意义。(2)增强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难点:地球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演示]投影,演示太阳东升西落的运动。

[师]我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太阳从东边升起,在西边落下呢?

[生1]是地球自转的结果。[生2]是地球公转的结果。

[师]很好,现在两位同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那么太阳的东升西落究竟是地球自转引起的还是地球公转引起的呢?请同学们根据导学稿的要求(一),完成“地球的自转”第一部分的学习内容。

学生边自学看书边完成导学稿,对照课本提示完成小组活动并将活动结果填入导学稿中空格处。笔者边巡视边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有错误的操作及时进行指正,学生根据笔者指导整理知识要点。留时间等待学生完成“地球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这部分知识的自学、思考和讨论。

[师]什么叫地球的自转?

[生3]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为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地球的自转方向,笔者要求学生与我一起,伸出右手,用大拇指代表地轴,并指向北极上空方向,四指握拳的逆时针方向就代表地球的自转运动方向。接着回到刚上课时的问题,笔者进行了解释,最后总结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请学生按导学稿的要求(二),自学并完成昼夜交替的相关内容。

[师]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在语言的表达和形成的原因上有什么不一样?

[生4]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本身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被太阳照到的是白昼,照不到的则是黑夜。这就使地球上有了昼夜之分,比如现在我们在上课时是白昼,而美国则是黑夜。昼夜交替的出现,是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更替了。

[师]分析得太好了,大家也都清楚了吗?接着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宇宙中的天体都有昼夜现象吗?

[生5]只要是自己能发光的恒星就没有昼夜现象,比如太阳;像月亮、地球,自己不会发光又是不透明的天体都有昼夜现象。

[师]解释得太好了,能够举例论证不简单啊!教师继续请学生思考下个问题:昼夜交替的周期对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有什么好处?

各小组代表发言,答案五花八门。教师在评价时充分肯定了学生们结论中的合理部分。

[师]请同学们交流导学稿中昼夜交替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在投影片上找出晨昏线,说出晨线、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

第6篇

公司一周年庆典活动策划案文章作者:SAYYES文章加入时间:2009年11月13日18:0首创公司一周年庆典活动策划案活动目的作为一家新兴的网络服务公司,利用一周年公司庆典契机,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向合作伙伴和大众展示公司的良好企业形象。活动风格严谨而不乏活泼,大气而富亲和力。活动主题年轻的首创,互联的世界网络经纬,尽在首创首创i周年,网络e周岁,浏览无限首创网络i时代,接入服务e周岁活动时间2000年8月26日活动地点待定活动要点n会议场地符合行业及公司形象,档次高,交通便利,距离公司较近,功能齐全。推荐:港澳中心,中国大饭店。n主持人选定具有一定知名度,形象良好,主持风格适合节日气氛。n邀请相关业界人士社会上或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士,以及业界合作伙伴和首创集团领导。n邀请媒体基于公司所在的行业性质和服务内容,此次媒体邀请将偏重于IT媒体,兼顾大众类。计划邀请:IT类报纸:电脑报,电脑爱好者,大众软件,电脑商报,中国计算机报,计算机世界,互联网周刊等10家报纸刊物大众类报纸: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北京晚报等5家报纸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有线电视1台网站:相关新闻网站3—4家n广告从提高公司知名度,树立企业形象的角度出发,在公司庆典广告时,应尽可能选择社会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媒体。时间为庆典日或前一天。推荐: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n会场设计布置设计布置应将周年庆典的喜庆气氛揉合到表现行业特色、公司形象的整体风格中去。并为了对到场人士和通过媒体对公众达到最大程度的公司信息传达,可以在接待台、会场中的抽奖箱、信笺、话筒以及礼品上印制公司LOGO、企业口号。A、背景板:必备元素为活动名称和公司LOGO,企业口号。整体设计将符合公司一贯风格,并要极力体现周年庆典的节日气氛。B、庆典揭幕形式:制作一个放置在推车上约1.5米高的庆典树,在树上挂满果实、礼品,象征着公司一年来硕果累累的工作成绩,并在树杆上绕有霓虹灯,以增强效果。会场四周沿墙放置数圈霓虹灯。在宣布庆典揭幕式开始的时候全场灯光暗,公司领导将插上放置在背景板前的带线插座喻示公司的接入式服务业务音乐起,全场霓虹灯沿圈渐次亮起,全亮后,庆典树在液氮中由礼仪小姐缓缓推出音乐声强,至中央,由公司领导揭开庆典树上红布,庆典树上霓虹灯骤亮。灯光亮全场彩带飘下。n活动流程9:30邀请嘉宾和媒体记者签到、递名片;把新闻通稿发给记者;10:00正式开始,主持人欢迎到场来宾;10:02公司总裁宣布庆典揭幕式开始;10:10公司总裁发言;10:20公司市场部总监对公司业务进行介绍;10:30抽奖仪式;10:40邀请嘉宾发言;10:50抽奖仪式;11:00公司主要用户发言;11:10抽奖仪式,同时,公司领导接受部分媒体专访;11:20主持人宣布庆典结束;11:30酒会开始;13:20酒会结束;13:30上午活动结束;14:00公司员工进入会场;14:20公司领导做全年工作总结发言及下一年工作展望;14:50各部门负责人做工作总结发言;15:40以部门为单位,进行游戏比赛;16:40进行文艺表演;17:40酒会开始;19:30酒会结束;19:30庆典结束。n准备工作工作内容日期预定会议场地8月13日——8月15日选定主持人8月14日——8月16日设计制作请柬及公司宣传单页8月15日——8月17日确定邀请业内嘉宾名单,并开始邀请8月16日——8月18日确定邀请媒体名单,开始邀请8月16日——8月18日礼品设计与制作8月15日——8月23日详细的会场活动方案、新闻稿以及发言稿的完成8月18日——8月22日请柬的发送8月18日——8月21日会议现场的设计及部分制作8月23日——8月25日嘉宾与记者的确认8月22日——8月23日场地与酒席的确定8月24日广告投放8月25日会议现场的布置安排8月25日庆典正式开始8月26日n费用预算费用项目金额场地10,000主持人邀请3,000广告120,000新闻稿件25,000礼品6,500现场布置5,000器械租用3,000会议请柬制作500用餐另计n新闻分类媒体类别媒体名称类目报刊互联网周刊专访一次计算机世界专访一次北京青年报评论一次北京晨报评论一次北京晚报等20家通稿电视北京电视台BTV新闻一次北京有线电视台BCTV专访一次精诚合作我公司作为长期为IT行业服务的专业广告公司,对于公关与广告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秉承与用户一同成长的经营理念,公司在策划创意,平面设计,后期制作等方面均有着不俗的表现,并且一直以来和京城各大媒体尤其是IT专业媒体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曾经为联想科技、金山、天极网等IT客户组织新品会、庆典等活动。联系电话:81610141文章出处:大中小打印关闭公司一周年庆典活动策划案飞雪

第7篇

当前,报纸“千报一面”,即新闻同质化的现象已不鲜见。不少读者感觉每天只需看完一份报纸就足够了,因为在其他报纸上,这些新闻几乎会以同样的“面孔”出现。这一点在都市化报纸上显得尤为突出。新闻同质化导致各报新闻雷同、无新鲜感。分析原因不难发现,同一信息源是造成“新闻同质化”的根本原因。同一信息源一般而言是指来自同一官方或非官方的新闻会;同一网站的新闻信息;同一时间、同一“线人”的“报料”。如何改变新闻同质化现象?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一、作好“来自同一官方或非官方新闻会”的新闻报道

参加新闻会,是记者获得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但是,从目前情况看,为了使各报见报稿件统一口径、体现新闻方的主观意愿,许多新闻会的主办方会为记者提供新闻通稿。采用通稿新闻,已成为一些记者参加新闻会后发稿的首选。它省去了记者写稿的时间,免去了审稿的烦琐,同时减小了发稿中出现的疏漏,无疑是一种便捷的发稿形式。但参会记者如果能根据会内容,自己选择新闻角度撰写稿件,虽然较为麻烦,但是却可以避免报道雷同的结果。

前不久,对“国内航班空难赔偿提高至40万元”的新闻,各报均用大幅版面,在显要位置重点进行了报道,但是相比较之下竞报的处理值得称道。竞报于2006年2月28日一版对于该事件进行的报道中,除了在一版制作了头条标题新闻,又在5版进行了详细报道。其报道手法如下:

一版:

引题:《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规定》昨,赔偿责任增至40万

主题:空难赔偿限额增至40万

五版(整版):

引题:民航总局《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规定》,最高赔偿额从7万提高至40万

主题:空难赔偿限额提高33万

在整版的报道中包括:

1.核心提示

2.出台背景

3.历史变迁

4.解读新规

5.新闻链接

6.新闻图片:2000年武汉空难,家属在飞机失事现场凭吊遇难亲人

7.新闻图片:2004年11月22日,包头空难飞机引擎残骸被打捞出水

8.国内航班赔偿限额演变(图表)

分析:竞报在对该事件的报道中,从几个方面,历史的、权威的、全面的报道了该项政策的出台。在报道新法规、新政策出台这一较为呆板的新闻中,融入了大量其他新闻信息,除了全面解读新法规外,利用新闻手段,使新法规的来龙去脉非常清晰。同时,利用多种新闻编辑手段,如配发新闻照片、利用图表等,使人在阅读原本枯燥无味的新法规解读时,感到十分轻松。

对于“国内航班赔偿限额提至40万”这一新闻事件,显然是权威部门的新闻通稿,各报对稿件改动的自由度很小。但是从总体上看竞报对于这一新闻的报道是下了很大工夫的,对同一权威部门的相同信息,在经过总体策划,并融入其他新闻手段后,作得有新意,吸引人,使读者在同一新闻题目中获取了大量的新闻信息。这不失为一种较新的新闻处理手段,值得相关媒体借鉴。

二、作好“来自同一网站信息”的新闻报道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因其方便、快捷、信息量大、图文并茂而备受年轻编辑、记者的青睐。不少人将其作为每日寻找新闻信息的首选,近期在网上的“虐猫事件”几乎不约而同成为各报最能吸引读者眼球的首选新闻。

虐猫事件:近日,一名女子“网上杀猫”的组图在网上引起公愤,“踩猫事件”一夜之间成为网站的热贴。网络中的这一热点,当然会引起各媒体的广泛关注。从2006年2月底开始,几乎全国的都市报纸都卷入其中,先是信息,后是新闻调查。由于这一新闻的信息源均来自网络,所以各报的报道无论是文字还是照片几乎是如出一辙,先是“曝光”、“声讨”、网友发出“宇宙通缉令:悬赏寻找该女子”,再是呼吁:“立法保护动物”……

但是,对整个事件的报道,笔者认为北京晨报与众不同,现列举如下:

2006年3月1日北京晨报在A版10版

主题:高跟鞋踩碎小猫脑袋

副题:网上惊现恐怖杀猫组图网民将杀猫者照片制成“通缉令”在第一时间报道了该事件。

2006年3月3日的“调查版”7版,用了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该报的记者到事发地区采写的新闻调查――“追查虐杀猫的元凶”;

2006年3月5日4版刊登文章――“踩猫人来自鹤岗?副题:读者报料,踩猫女人是当地医院工作人员”

同时转载了2006年3月2日新闻晨报刊登的文章:“虐猫视频”售光盘老板自暴内幕。

分析:在对待这一同质化新闻中,浏览各报不难发现:各报在先期报道中,无论从文章的表述上,照片的选取上基本无太大区别,但是在后期的制作中却显示出了各报视角的不同:北京晨报、北京青年报等全部用整版的篇幅,做了新闻调查,特别是北京晨报在事发的第二天便派记者专程到事发地进行了新闻调查,同时对这一网络新闻跟踪报道,一追到底;新京报则对“女子虐猫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利用“言论”等呼吁相应法规的建立。对于来自网络的同质化新闻,正确的选择是要利用这一信息进行深入报道、提出社会问题,使读者对该将事件的整个过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三、作好来自同一时间内、同一报料的新闻报道

近年来,各报为了在第一时间内获取突发事件的线索,开辟了“热线电话”,而且对“报料人”有不同形式的奖励。结果是:在突发事件现场,“线人”会同时给几家报社提供“报料”,各报记者也几乎同时到达事发地点,造成新闻同质化。该现象在各报“热线”版尤为突出。

2006年2月25日早晨6时,在北京海淀区某小区内,一名全身男子砸毁了小区内停放的22辆汽车。事发次日,各报大多以“裸男砸车”为题进行了报道,比较北京几家都市报的报道,只有法制晚报无论从标题制作,还是照片拍摄角度,较其他报纸有明显的不同。

2006年2月25日法制晚报在一版刊登了标题新闻及巨幅照片

主题:小区22辆车今晨被砸

副题:物业贴出通知 提示车主去派出所处理事故

新闻照片说明:今晨,海淀区罗庄东里小区22辆汽车遭“毒手”,物业在被砸的车上贴了提示纸条。居民称,砸车者是一名的男子(见A09版)

在同日的A09版上

主题:裸奔男子砸坏小区22辆汽车

副题:物业工作人员在车上贴条提醒业主不要动车

在2月26日的A09版上又以栏目“《裸奔男子砸坏22辆汽车》追踪”报道了该事件:

引题:律师称:物业应及时制止 否则也负有责任

主题:被砸汽车维修费用走保险公司索赔困难

分析:虽然法制晚报较其他都市报纸晚半天,但是,对同一新闻源的选择角度及制作上仍能让读者有新的“看点”。也许是为了刺激读者的感官,各报的标题上几乎都出现了“裸男”、“砸”、“22辆汽车”的字样,但是法制晚报的标题告诉读者的是:“小区22辆车今晨被砸,物业贴出通知 提示车主去派出所处理事故,物业工作人员在车上贴条提醒业主不要动车等比较人文的信息。特别是在2006年2月26日,也就是“早报”在对此事进行新闻报道的同一天,法制晚报以“律师称:物业应及时制止 否则也负有责任”、“被砸汽车维修费用走保险公司索赔困难”对此事件进行了追踪报道。对于这类同质化新闻,由于记者必须亲临现场采访、拍摄照片,所以新闻虽同源,但不会是同一面孔。

从目前情况看,对于如何避免新闻同质化各报都在进行探索,笔者的看法是:

1.要注重新闻事件的前期制作,将新闻要素“一网打尽”;

2.要注意对同一新闻事件的跟踪报道,做好后续新闻;

第8篇

不知不觉已进入了古稀之年。从生理上说,本人背不驼,腹不隆,眼不花,行动自如,精神矍铄;从事业上来说,本人工作大都从事文秘工作,退休后参加了地方志的修订,参加了地方交通史的编辑,热衷于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每年还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豆腐块”百余篇。因此,经常有人间我延缓衰老保健康的养生经,我总是乐呵呵地告诉他们七个字:四乐、四要、四不要。

四乐是要“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宽容为乐”。我深信清朝李惺的四句箴言:“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于学问休言我胜于人,胜于我者还多。”这是:知足常乐”的源泉。“自得其乐”,首先要自找乐趣,不要自寻烦恼,我从不吃后悔药,这样睡觉安稳。“助人为乐”,凡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总是尽心帮助人。常有年轻人请我看稿、改稿、推荐稿,我总是乐呵呵的无私奉献,那怕开夜车,也要尽快给人办好事。“宽容为乐”,在单位与同事,在老年大学与老同学,在家与晚辈,我一向心情开朗,从不与人斤斤计较,相处融洽,我对同事朋友总是尽力做到:“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四要是要“营养平衡、体育锻炼、社会活动笔耕不辍。”我从不暴饮暴食,也不喜欢赴酒宴,最愿意家庭小吃,但注意营养平衡。每晨饮下冷开水一杯,冲下肠中的杂物和细菌。每餐吃米饭一小碗,多吃莱,荤、素、蛋、豆制品合理搭配;每天喝一瓶牛奶,吃水果一个,不吃零食。我从不沾烟酒,家中也无人吸烟。在“体育锻炼”上,我深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近十年来我体重一直保持在60千克左右,这是由于我每晨和睡前做的减腹部脂肪的运动所致。同时我还参加了老干部门球队、老干部合唱队,还在老年大学参加了书画班,体力脑力都活动,精神十足,可防心血管病,还间接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至于“社会活动”,上班时由于一心在工作上,倒也不怎么样,现在我拥有全市的“笔友”网络,经常在图书馆交流经验,这其中有老的也有少的,有男的也有女的。刚才我已讲到了,唱歌有“歌友”,书画有“画友”,门球有“球友”,早晨跳舞有“舞友”。去年是我国建设高速公路18年,中国交通报举办征文大赛,我还背着照相机深入高速公路工地,征文“一醉为拆迁”还获得全国二等奖呢。

四不要,是不要“自作多情、作茧自缚、乱投药石、化妆粉脂”。孔夫子说过君子有三戒,其中对老年人是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我领会“得”即是名利。经常有人问我如何能在退休后做到心理平衡?我用了弘一大师警句:“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晶自高”来回答,具体地说,是要有自知之明,与世无争,不要“自作多情”。我进入老年后对金钱名利已看得很淡,决不“作茧自缚”,不“乱投药石”。近年来,大肆开动的广告机器进行一些不切实际的各种各样的“包医百病”的保健晶的宣传,实际上,如果您一日三餐保证合理饮食,根本不需要这些所谓的保健品。我本人一直相信天然食品和水果,极少食用这类靠广告宣传的保健品。不用“化妆粉脂”。目前,市场上的化妆品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内多含有害成分铅、汞、砷、甲醇等。我从不施用化妆晶,我认为不必靠化妆美化面容。同样,虽然我头发花白,但也从不染黑。我认为这是老年的正常生理现象,更何况染发剂或染发香波内均含有毒物质。

总而言之,我的养生经就是这么几句话: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同时并重,体育锻炼与脑力活动合理交替,营养荤素搭配,每日笔耕不已。

第9篇

元旦活动演讲稿范文一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13级XX系XX同学,我今天要演讲的主题是:元旦,新的起点。时光如梭,转眼间我来学院已有三个多月了,随着冬日的到来天气愈加寒冷了,奇怪的是,我却减少了对家的思念,而是越加渴望下一个春天的开始。冬季一直是我不太喜欢的一个季节,也许是因为很多生命会在此时终止。此时,让我想到一句话:“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在每年的日历日历本上,都有一个光辉的日子,1月1日,这个日子标志着我们的祖国又增添了一道年轮,标志这万事万物将沿着时光之河开始新生命的旅程,伟大的祖国将在这一天迎接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新一年。

1月1日又称元旦,“元”有新的起点、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指早晨,一天的意思。而“元旦”就寓意着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一位著名的学者说:从字面上看,“旦”字代表着波涛澎湃的海面,一轮红日正从海上喷薄而出,放射着灿烂辉煌的光芒。这个说法很贴切,学者生动的反映了旭日东升的形象。对啊,把元旦合在一起,就是要人们以蓬勃的朝气和奋发的斗志来迎接崭新的一年。同学们,对我们而言,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时光老人的正在脚步悄悄的挪移。我们都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感觉,不是吗?

我们是青年,被长辈们喻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是跨世纪的一代,我们将成为时代洪流中搏击风浪的勇士。生逢此时,荣幸又艰巨。此时,读书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它是新时代的要求,我们要用勤奋和汗水夯实学业大厦的基石。用拼搏向时光换取生命的价值。用智慧和汗水为祖国添光放彩。让我们的每一天都像迎接元旦一样充满朝气与激情。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应满怀着希望和信心去打开人生这扇奥妙的大门,生活是那样的五彩缤纷,有无数的宝藏等待我们去挖掘,有无数山峰等待我们去攀登,有无数蓝图等待我们去描绘,我们应该播下希望的种子,辛勤耕耘。看着生命发芽、开花、结果。让我们的每一天都过得炫烂无比,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肩并着肩,手拉着手走向希望的田野!!

元旦活动演讲稿范文二同学们:

时间的列车已经带着我们走向了新的一站——20XX年就要过去了。然后,我们会乘着新年的列车准时出发,一起走向我们的未来!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候,回忆过去的一年,我们心潮激荡。在这一年里,我们一起欢乐过、一起憧憬过、也一起努力过。我们为自己没有虚度这一年的光阴而欣慰、为我们在着一年里健康地成长而感到高兴。也许会有一些遗憾,但我们会把这些遗憾作为我们人生的宝贵经验和财富,因为我们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

一年复始,万象更新。我们又长大了一岁。我们已经不再是不懂世事的顽童,老师的栽培和知识的浇灌,使我们拥有了自己的思想,更有了远大的理想。我们会在这充满希望的新的一年里,刻苦努力,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嘱咐、不辜负这个美好的时代。即使是跌倒了,我们也会重新爬起,毫不气馁。我们就像一朵朵鲜艳的花朵,在新的一年里会开得更加灿烂。相信,我们会为自己感到骄傲,相信新的一年会更加美好!

元旦活动演讲稿范文三1月1日又称元旦,“元”是开始,第一,“旦”是早晨的意思。从字面上看,“旦”字下面的一横代表着波涛澎湃的海面,一轮红日正从海面上喷薄而出,放射着灿烂的光芒,这个象形字生动地反映了旭日东升的形象。把"元旦"合在一起,就是要人们以蓬勃的朝气和奋发的斗志来迎接崭新的一年。

同学们,时光老人的脚步在悄悄挪移,我们是不是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感觉呢 东晋诗人陶渊明曾有过这样的感叹:“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儿童时代又是生命中的春天,少年儿童最重要的任务是——读书,读书是一切成大事者的必由之路,是一切创造的基础,认真读书是时代的要求。我们要用勤奋和汗水夯实学业大厦的地基,用拼搏向时光索取价值,用双手为鲜艳的五星红旗添光添彩。只有这样,才无愧于华夏子孙,才能肩负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

第10篇

书中自有我天地,书中自有我芳华,为什么学习不能成为一件令人愉悦的事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以学为乐国旗下讲话稿范文,仅供参考。

以学为乐国旗下讲话稿范文(一):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__-__班的__-_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快乐学习

荀子曾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程门立雪…在知识的海洋上自古以来就是以苦作舟,苦不堪言。

人们常说:“学生时期是人生最苦的阶段,确实在理。清晨,闻鸡起舞,迎着晨风操练,伴着晨曦,诵读的是学生。晚上,更深夜静,挑灯苦战的也是学生,真可谓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题莫得人憔悴,苦不堪言呐。”

在场的各位,宽泛地说,“我们都是读书人,读书是我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对我们来说,读书更是学会生存,追求幸福的一条康庄大道。

诚然,读书学习,从古至今有许多世俗功利。古代就有“书中自有千钟栗,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动人广告。但,如果我们仅仅是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工具、途径,仅把它当作是谋取物质利益和获得生活保障的前奏或序曲,而不是把它当作我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看成是自信,积极和幸福同行的欣悦终身之旅,那么读书就只会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只会是一番无聊的劳苦,不仅没有生机,也必然没有趣味,当然也不会有理想的成效。

同学们,真的学习,从根本上说必然是自觉的快乐的,因为自己主动的自觉求知的人,他的眼里才会焕发快乐的光芒。

至此我给同学们几点读书小建议:

第一:培养读书学习的兴趣,养成习惯;

第二:学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

第三:做好读书批注,随时记录读书的感悟;

最后,祝同学门在今后学习的旅途上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以学为乐国旗下讲话稿范文(二):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初三0四班的梅琳。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有些同学可能觉得学习真是一种苦差事,没有什么快乐可言,日复一日地上课,日复一日的背诵,……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产生厌恶与反感。

然而,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这种乐学思想,告诉我们: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学习者对学习的热爱程度,学习中的快乐与否,其实就是一份心情。

当你认真思索攻破一道难题时,一定会很快乐,因为你收获了成功;当你用自己的知识帮助了同学时,一定会很快乐,因为你的存在使同学有了进步;当你用不同的方法寻求了答案,一定会很快乐,因为老师和同学都向你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原来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

凡是热爱学习,刻苦攻读的人,都会乐在其中!语文课上我们领略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魅力,数学课上我们开拓思维,理化生课上我们揭示自然,英语课上我们了解世界,音乐课上我们陶冶了情操,体育课上我们强健体魄,在学习中,我们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快乐地成长。

快乐是幸福的源泉,学习是获得快乐的途径,唯有每天不断地充实自我、在知识上不断地撷取,才能让我们感到进步,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愿各位同学凭自己的辛勤汗水和真才实学,在考场上发挥出色水平,以诚信考试为荣,以违纪作弊为耻,弘扬求实学风。

同学们,愿我们每天都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谢谢大家!

以学为乐国旗下讲话稿范文(三):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快乐学习》。

荀子曾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我首先想和同学们谈谈学习的苦和乐得问题。

“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程门立雪……在知识的海洋上自古以来就是以苦作舟,苦不堪言!

人们常说:“学生时期是一生最苦的阶段。确实在理。清晨,闻鸡起舞,迎着晨风操练,伴着晨曦涌读的是学生;晚上,更深夜静,挑灯苦战的也是学生。

在安静的课堂上,大脑随着老师的讲解不停的转,眼看,耳听,手写,心记,全神贯注,不得松懈。

为了一道没解出的题,急的抓耳挠腮,下了课还在思考着难点、疑点,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考试成绩上不去,各方面的压力便随之而来……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题磨得人憔悴”,苦不胜言!

学习中的苦难以尽言。然而,学习中的乐却更多。

当你经过艰难的思索、推理,最后解出一道难题时,会喜形于色;当你在学习中取得优良成绩时,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当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解决了实际问题时,会乐在其中;当你中学,大学毕业,运用所学知识在祖国建设中做出贡献时,更会感到无限的幸福和欢乐。学习本身包含着权大的乐趣。凡是爱学习,刻苦攻读的人,都会乐在其中!

俗话说:“没有苦中苦,哪来甜上甜。”学习中的苦与乐就是这样的,要想掌握真知识,真本领,不吃苦中苦,是不行的。对于学习来说,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苦与乐是对立的统一,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苦,不被暂时的困难打倒,从而信心百倍,持之以恒,为获得学习中的“甜上甜”而艰苦奋斗。只有这样苦中寻乐,以苦求乐,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奋斗拼搏,才能享受到胜利者无限的幸福与欢乐。

我还想说说学习的方法问题。

学习必须循序渐进。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学习任何知识,必须注重基本训练,要一步一个脚印,由易到难,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切忌好高鹜远,前面的内容没有学懂,就急着去学习后面的知识;基本的习题没有做好,就一味去钻偏题、难题。这是十分有害的。

学习必须勤于思考。中学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在这个期间要注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要防止那种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倾向。学习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一个问题可以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去思考,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学习必须一丝不苟。学习切忌似懂非懂、不懂装懂。例如,习题做错了,这本是常有的事,重要的是能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它。切不可奉行“拿来主义”,长此以往,思维能力很难有所提高。

学习必须善于总结。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学完一章,要做个小结;学完一本书。要做个总结。总结很重要,不同的学科总结方法不尽相同。常做总结可帮助你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形成较完整的知识框架。

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俗话说“水滴石穿”、“一口吃不成胖子”。因此,最好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常常自我监督,严格要求,每天或分阶段自己或让父母检查,是否完成了学习计划,为什么没有完成,怎样补救等等。总之,学习不能只凭一时热情,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是做不成大事的。

学习方法,要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正如医生用药,不能千人一方。同学们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情况,发挥特长,摸索适合自己特点的有效方法。

除了学习方法,我觉得还要善于激发自身的潜能,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些呢?

一是目标激励。每一个人在一生中,在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奋斗目标,目标往往可以激励自己去拼搏,去进取,去追求。我们同学正处于人生中打基础阶段,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追求,珍惜青春,挥洒汗水,为将来的发展积蓄力量。

二是要学会感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会爱你的父母,你的老师,你也会奉献爱心,你不仅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老师的付出,更重要的是会使你知道什么是责任,会使你拥有不竭的学习动力之源。

三是要经常进行生活体验,感受社会,认识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每一个人都要扮演一个角色。我们将来也要进入社会,登上社会大舞台,我们将会扮演什么角色,我们自己说了算,我们就要有自己的目标,找准自己的位置,将来为社会做贡献。

第11篇

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老员工精神

“五一”将至,户外阳光灿烂,鸟语花香。引诱着人们去踏青,去放飞心情,去联络久未某面的亲友分享彼此的欢乐。

而此时,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一分院水规三室的主任工程师石冠跃却在办公室里忙碌着:查阅史料、分析技术档案、统计数据,联络业主,沟通工程项目信息,计算发展指标值;构思报告语言……

原来是他在进行《兵团农八师安集海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十一五”规划》报告的编制工作。此项目下达任务书到交付报告书仅有十几天的时间,而此时,他的前一个项目《农五师边境团场89团连队连部道路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后个修改稿尚未脱手,这就意味着他要两个项目同时兼顾。但七年来,他一直以公路项目设计为主要工作内容,未介入过规划工作,而这次却要在十几天之内完成这项包括灌区原始资料收集、调查数据分析、规划水平年发展指标确定、主要骨干工程项目建设必要性的论证、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田间节水技术选择论证等内容众多的规划报告编制工作。可想而知,时间是如何的紧迫,他要承受怎样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他“五一”前白天借资料,与业主沟通,确定、核实相关事宜,晚上构架报告编写大纲;4月30日与业主以会议的形式确定、排列了主要骨干工程项目,沟通了其它相关事宜后,即开始不分昼夜的编写‘规划’报告工作。由于白天要指导年轻员工进行水土平衡分析、计算;其它干扰也较多,只有晚上干扰较小,正是编写报告的好时间。就这样,他常常聚精会神,一干就是凌晨3点钟。

5月6日审定稿的修改,一直到次日凌晨5点钟。由于他辛勤的劳动,使该项目设计文本内容全面、数据准确,语言文字精炼、专业、排版和谐,如期送达业主手中。正当他准备喘口气、休息一下的时候,“农五师边境团场89团连队连部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告急,业主要求5月下旬交付。他将再一次在十几天之内,完成18个连队道路补充路线的现场放线(实测30km线路,共计131条道路)、平面图整理、工程量统计、纵断面设计指导等工作。断稿时,他正日夜兼程,赶往现场。

第12篇

在报名选修乔治·华盛顿大学“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这门课时,我也曾犹豫过,因为我对政治从来不感兴趣,就连国内的一些重要时事也只略知一二。但是,我当时决定来乔治·华盛顿大学暑期学校上课就是为了早日熟悉美国大学的教学模式和生活环境,所以我最终还是报了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因为我喜欢挑战自己,在我看来,如果我连没有好感的科目都能学好,那便是一次自我超越。

给我们上课的教授Cameron Lynch是Lynch Group (编注:美国一个管理训练和领导能力培训与咨询机构)的创始人,专门研究政府部门相关事宜,与美国很多政要都很熟稔,是个相当不凡的人物。第一天上课的时候,Cameron教授大概介绍了一下Electoral College (选举团)的选举流程,就开始组织大家讨论分析六个共和党选举人的背景优劣。我虽然之前看了一些关于美国政治的资料,但仍然一头雾水,这些选举人的名字我根本就没听说过。班上几个对政治很感兴趣的男生都研读过好多本书了,教授每问一个问题他们都能对答如流。我虽然总想举手,可是面对这么多通晓政事的同学,便失去了勇气。一堂课下来,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水平还在地平线上,有的名词比如GOP (Grand Old Party)我在课后才知道是“共和党”的意思。一想到教授每次看到举手的人都会说“Oh, still those people”,我就觉得特别惭愧,于是决心回去后好好钻研。那天下午,我在图书馆找了很多关于美国政府和总统选举的书,却感觉都不太适合,因为那些书的语言都太过生硬、晦涩,不容易理解。于是,在下午的study session结束后,我找助教谈了一会儿,向他说明了我的情况。他建议我多看看这方面的资料,于是我放弃了下午和朋友们去健身的时间,直接回寝室开始上网查资料,一直忙到晚饭时间。

第二天早上到教室时只有Cameron教授和助教在,我便把前一天查资料时记下的几个问题拿出来向Cameron教授请教。我原本以为总统大选的过程很公平,可听教授解释完才明白,人口多的州票数就多,因此候选人都会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去讨好这些州的选民和senators (参议员),而大多数fund raising也都另有目的。我这才理解竞选总统的确是件费心费力又费钱的事。接下来的课上,我们研究了候选人Mitt Romney的背景,虽然总会有各种小疑问,但我终于不再像第一天那样感觉自己完全是个局外人了,至少我现在已经可以梳理出清晰的思路了。此后的每一天,我一有时间就会去图书馆学习、查资料,困了就去旁边的Starbucks (星巴克咖啡店)买杯香草拿铁,然后继续沉溺在无穷无尽的网络世界里看资料。

由于学校图书馆在假期只开到晚上12点,为了保证第二天上课时可以更好地回答教授的问题,我回到寝室后往往还要继续看书,直到凌晨两三点钟才能把该复习的、该预习的都彻底弄明白。我不知道是怎样的力量支撑着自己,但我就是不甘心逊于别人,就是想让教授和其他人看到我这个对政治不通的中国学生也可以对美国政治有全面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有一次上课,我们12个人分成了两组,一组代表,另一组代表共和党。教授让我们分别选出我们认为应该花更多金钱和精力的五个州,并说出竞选时应着重强调的五个方面及理由。由于不同的州根据senator和representative人数的总和按比例分配票数,因此总统候选人都会挑票数最多的州去“讨好”,而且要“讨好”很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总统候选人只有让该州的居民都认识了他,了解了他的政策,并相信他确实会让他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时,才有可能赢得该州民众的支持。作为宾利法尼亚州的发言人,我全面分析了各种有利于候选人获得民心的因素,让所有人刮目相看了一回。

随着对每个候选人的了解逐渐深入,我越来越惊讶于他们都如此心怀抱负,集无数头衔于一身,且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政治支持。然而“人无完人”,他们每个人身上也难免会有缺点,也都做过让选民反感的事情。但是不完美的他们会永不停歇地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完美。这令我在学习分析局势的同时也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过了半个多月,我终于不用每天学到凌晨三点了,此时的我已经能够比较自如地理解教授讲的所有内容,也培养出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努力到一定程度时再回头看,才能发现自己究竟成长了多少。拼命努力的那段时间,我总去CVS便利店买巧克力能量棒和奥利奥饼干等这些高热量的食物,因为强迫自己去理解不擅长的领域是件很头痛、很耗费精力和脑细胞的事情,所以我总会频繁地感觉到饿。后来当我不再需要很多甜食来支撑体力的时候,我也已经对政治这个东西有所会意了。

课程逐渐步入尾声,我们每人最后都要完成演讲和辩论两个任务。我被我们组分到充当其Finance Director。在讨论演讲主题时,大家说到外交需要足够的资金时,同组的Communication Director Jerry开玩笑地说:“With Agnes as the Finance Director, bill is never a problem.” 这句话让我既欣喜又紧张。Finance Director其实是最不容易做的,他既要保证捐赠人有经济实力,还要保证他们肯把钱贡献给竞选,也就是说,他必须做好沟通工作。我需要在我们选定的七个州里找到每个州有重大影响力的、交际圈广且比较富有的人,并对他们进行深入的了解。在演讲的前一天晚上,我和同组的同学一起排练演讲稿,一直忙到凌晨两点。期间我和我们组的竞选负责人Jake还因为演讲稿发生了小小的口角。原本我下午在图书馆里奋斗了四个多小时才从每个州都找到了有地位、有身份、有钱、有号召力的人拉赞助,并做好了对应地图的幻灯片,而且当时其他组员看了也都十分认可,我晚上还特意又跑到图书馆把演讲稿打印了出来。结果,半夜12点多的时候,Jake突然说我的稿子需要改,我答应了。本来以为他只是要把我的内容稍微改动一下,结果他说为了更好地配合其他组员的演讲,我的整个主题都需要修改。想到自己一整天的心血就要这样付诸东流,而且这么晚了还做大修改,时间也很紧张,我不禁有点生气。我说:“I agreed to let you change my presentation content at the last minute, but it doesn't give you the right to abandon my original paper and give me a totally unfamiliar one to work on .”他却面不改色坚持要我改稿,最终为了顾全大局,我只好重写了演讲稿。回到房间后,我开始背诵新的演讲稿,直到凌晨三点多才睡觉。第二天早上七点半,我们又最后排练了两次。随后的课堂上,我们的演讲和辩论都特别顺利,效果甚至超出了预期。我在心中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想着自己付出的那些努力和今天的不负众望,胸中溢满了快乐。

结课总结时,我向大家坦白了自己之前在中国一直对政治不感兴趣,不过这次的暑期课程改变了我的很多看法,甚至让我养成了每天都去看看竞选新动态的习惯。然而,我收获的并不止这些。

有时候,真正学到的知识往往不是最后所获得的,而是在为求知跋涉的道路上,那些付出的心血和历练的经验,以及那些刻骨铭心的体会与感悟。

作者简介:

张昱松楠,高中毕业于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1年暑假去了乔治·华盛顿大学(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的暑期学校进行短期学习,目前已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