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5 00:59: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本土音乐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摘 要:我国当下的音乐教育存在本土化音乐教育体制欠完善、音乐教育理论与观念整体滞后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确立中国音乐学派思想,充分认知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独特价值和核心价值,构建和完善中国本土音乐教育体系。
自从20 世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就。音乐学院从过去的不到10 家发展到目前有各类音乐学院名称的学院三、四百家。音乐教育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起色和发展。像谭盾、郎朗、宋祖英等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音乐艺术家的身影也逐渐增多。出国留学深造音乐,以及与各种国际音乐文化交流活动也都十分频繁。音乐基础教育也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音乐教育教学改革。青少年业余音乐文化生活的热情也在空前高涨。
然而,像我们中国这样具有悠久文明和历史的伟大国家,却没有自己的核心音乐教育理论,不能说不是遗憾的、或者说是悲剧性的。换句话说,中国没有自己原创的、独立的音乐教育理论是既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又阻碍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不仅是指中国民间音乐教育及其理论,而应是指具有中华民族主体性格和民族音乐智慧的音乐教育之理性主张与系统思想。
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即中国全部音乐教育智慧的系统集成。因此,决定当下与未来中国音乐教育能否有效快速生长的关键,是看能否探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思想。探究中国性格的音乐教育理论,是目前与未来中国音乐教育学术的重要任务,是中国音乐教育持续生长的保障。那么,如何在多元化的背景下,挖掘和建设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呢?
一、要确立中国音乐教育学派的思想。
如果缺失探究构建中国音乐教育学派的意识和观念,必将影响人们主动探究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的行为。只有当有了构建中国音乐教育学派思想的引领,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研究和构建起中国音乐教育的系列学理。
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应该以“生活世界”为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中国各地域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生活形式和生活世界,而“体系音乐学”也要放到工业化和理性化时期的生活世界来评价,正如胡塞尔讲科学世界也要放到生活世界来评价是一个道理。今天,人类已经处于后工业社会生活以及生态文明的生活世界,我们需要重新评价工业文明时代音乐生活世界的有效性和有限性,以及重新建构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时期的音乐生活世界。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中国音乐教育学派思想体系。
二、充分认知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独特价值
如果想要真正构建中国音乐教育的理论,当然是千万不可忽视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价值。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标志,是一个国家形象的象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音乐总是会呈现出具有这个民族和国家特色的音乐文化印记和共同特征。中国音乐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产品。中国本土音乐文化是随着中国人民求生存求幸福历史演进发展的结果,展现出了中国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说,中国本土音乐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的表征,也是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形成与实践的基础。所以,在谋求中国当下与未来音乐教育和新生长点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和发掘中华民族的音乐智慧和已有成果。这样才能避免构建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的无根行为出现。
三、全方位构建中国音乐教育理论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多元文化价值的时期,谋求中国音乐教育理论,还应该有广博的视野和心胸。也就是说,要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充分理解和尊重人类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形式和内涵,比较和吸纳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财富,为我所用地促进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的完善形成。我们强调探究建构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不是排外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而是要在保护与发展本土音乐文化的前提下,在多元开放的文化视野下形成本土音乐文化特色、形成本土音乐教育理论,这样的理论才是兼容博大的,才是更具生命力与指导意义的。
四、构建和完善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体系
探究构建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理论的目的,是要完善构建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系统。因此,在研究构建本土化音乐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还必须花大力气探索和构建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体系和模式,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中国音乐教育的有效生长。
把本土音乐文化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发挥本土音乐文化的教化引导作用。本土音乐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生产劳动经验、情感变化和审美价值,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活动具有很强烈的示范教育作用,引导着人们确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风俗习惯和正确的审美趣味。
本土音乐文化引入实践环节具有很强的现实利用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本土音乐文化的社会价值被重新认识,呈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高校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进广阔的本土音乐文化的环境中去,让学生在本土的音乐文化中思想得到提高,审美得到健全,传统的道德观念得到巩固和强化。
总之,挖掘和建设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理论,就是确立中国音乐教育学派思想,认知和突出音乐教育的本土音乐文化的特色,突出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的文化内涵,这是我国现在与未来音乐教育生长的系列关键要素点。发现和找准中国音乐教育在当下和未来的核心生长点,是促成完善建设具有中国学派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迎接未来音乐教育更大发展的必由之策。
参考文献:
1.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本土音乐根植于民间,由人民大众集体创作而成,以自娱自乐为主。具体地说,它是指在某特定的地域中形成的具有地方性特征的音乐,如民间的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宗教音乐、风俗音乐、歌舞音乐、乐器和器乐以及除以上之外的一切流行于民间的音乐形式。因其音乐语言的个性化,故而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特征,虽然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但却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形态。
目前,全国各地区高师类学校将本土音乐引入课堂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启示。如,徐欣对涪陵师范学院音乐系在以地域音乐文化为特色的高师音乐教育探索中明确提出:应将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列为该系本科特色课程的重点,在教学实施以及教材编写中注重对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的利用。在本土音乐教育工作中作者还总结了“感知型”、“探讨型”和“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河北唐山师范学院音乐系的吴素芹的观点主要从多元化音乐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文化传播作用对本土音乐资源的开发处于不可估量的地位,地方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在本土音乐的继承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杨美爱将论文的视点放在了山西高校中应对大学生进行富有特色的山西优秀民歌教学的提议上,最后呼吁各高校都应重视对大学生的本地民歌教育,培养大学生学习本地民歌的兴趣,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意识,进而提高人文素养,等等。此外,在全国的其他艺术类院校及设有音乐专业的综合类大学都非常注重对本土音乐资料的利用并且在教学实践中都取得了许多的成绩。
基于以上各类高校对本土音乐资源利用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本土音乐资源富集的甘肃,首先应该选取最为典型的,为大众所知晓和熟悉且易于学习的本土音乐作为甘肃高师教育的音乐资源,如此应由点及面,逐步深入,最后把丰富多样的各类甘肃本土音乐依次纳入甘肃高师音乐教育教学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本地区音乐文化的认同感、接受感和归属感。让学生以学习本地的音乐文化为基础,进而全面了解各民族音乐文化形态,达到对世界音乐文化多元性的理解。
二、保护与继承“花儿”音乐资源在甘肃高师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花儿,是西北地区的一种高腔山歌。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以自由活泼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语言,高亢优美的曲调,深受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的喜爱,具有强大的民族包容性和浓郁的乡土特色。花儿不仅记载着民族的历史,传承着民族的语言,同时人们还通过演唱花儿来传播知识、风俗礼仪,利用花儿进行社会交往等活动,所以,在当地人心中花儿不仅仅是一个歌种,它还具有广泛而持久的教化作用,兼具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在甘肃境内演唱花儿的民族可达9个之多,辐射区域极为广阔,具备着深厚的不可动摇的群众根基。有史以来,各民族通过花儿搭起交流沟通的桥梁,是拉近情感的精神纽带,它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晶,是为各民族共享的民间艺术。但这种主要靠歌手口耳相传的民歌,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也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虽然近些年在国家倡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口号中,“花儿”得到了有效的抢救和保护,但目前仍然面临着生存、发展及传承等危机问题的重大挑战。
所以,在甘肃高师音乐教育中要正确理解、延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学理念,把本土音乐文化放在首位。甘肃高师音乐教育应承担起保护和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责任。故而将“花儿”首先引入甘肃高师音乐课堂,既体现了本土音乐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也可为以后将更多的本土音乐资源纳入甘肃高师教育教学摸索出一条可行之路,同时也将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继承做出应有的贡献。笔者认为,通过甘肃高师教育这个平台充分开发和利用花儿音乐资源,一方面可以传承和弘扬花儿艺术,保护花儿的文化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将打破甘肃高师音乐教育多年来以欧洲音乐体系为重,中国音乐为辅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强化对已被边缘化的本土音乐文化的学习。同时将花儿音乐资源引入甘肃高师音乐教学,这对甘肃高师音乐教育的自我完善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建设性价值。
三、甘肃高师音乐教育有效利用“花儿”音乐资源的做法
(一)对“花儿”音乐资料进行整合,编写适合高师教育的“花儿”教材目前,系统地整合、编写乡土音乐教材是甘肃高师音乐教育中较为缺失的部分。既然是对学生进行“花儿”音乐的教学,首先就应在广泛收集、精心整编的基础上,编写出最能体现花儿音乐特点,最适合进行花儿音乐教育的教材,通过学习花儿音乐,培养学生学习花儿的兴趣以达到传承花儿音乐文化的目的,将弘扬与传承的口号,变成我们的实际行动。
(二)在原有课程设置中补充新的教学内容花儿是一门演唱的艺术,可将其首先融入声乐教学中,让学生在声乐学习中认识花儿的演唱特点、了解演唱的重点和难点,多聆听再模仿,最后掌握其极具本地特色的演唱风格。其次,视唱练耳是高师音乐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我们可以在这门课程中加入各种花儿旋律的视唱练习内容,待学生熟练掌握后再训练他们分辨各类花儿音调的特征。最后,可将花儿音乐放入乐器演奏和作曲课中,对花儿音乐作具体的音乐学分析,使学生从研究演奏的技巧和创作技法、音乐本体上去深刻地理解花儿音乐的内涵与风格。通过在以上的课程教授中加强花儿音乐的教育,以逐步加深学生深层次地了解花儿所蕴含的音乐文化。
(三)请“花儿”研究专家和民间艺人开办讲座这一环节可以开拓学生学习的知识面,通过“花儿”参与者的讲授和表演,不仅可以让学生完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在系统的课堂教学中更好地理解花儿音乐文化。
(四)进行实地采风活动,直观、形象地深入花儿音乐采风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身临其境”的采风过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花儿音乐的独特魅力,以此来调动他们热爱本土音乐的情绪。在这一环节,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实地调查中,通过积累感性经验后,再就收集的当地民间音乐素材进行音乐实践创编,最后以完整的音乐形态呈现出来。此环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索和传承花儿音乐的积极性。花儿是西北地区特有的民间艺术瑰宝,是凝聚着西北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民歌,它集中代表了西北各族人民在文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是各族人民最值得骄傲的文化艺术。作为西北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花儿记录着该地区鲜活生动的文化特点,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寓意和历史内涵。
伴随着全球化这一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多元文化主义应运而生,各民族国家都在为保护、传承和挖掘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艺术而做着多方面的努力和尝试,其中多元化音乐教育作为手段之一,已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所谓多元化音乐教育概念,是相对于“同化音乐教育”而言的,强调教育者应对学生的民族属性和民族文化影响予以重视。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中不仅应包括主流音乐文化,还应当体现非主流音乐文化的内容和特征,建立以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多元教育评价体系。其目的旨在培养学生互相尊重和理解异域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挖掘本民族的艺术宝藏,彰显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并在全球一体化“和而不同”的共融文化环境中具有平等交流的话语权。毋庸置疑,多元化音乐教育是达到跨文化理解的有效途径,也是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
面对发达国家音乐教育全球化的冲击,如何建构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模式已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构建受教育者民族性与多元文化的和谐
要正确认识学生的民族属性和民族文化差异。我们应当看到,在学校这一正规教育场所中,受教育的对象往往是来自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生活群体,文化背景不同会使学生在知识理解、价值观和社会认知等方面呈现出较大差异性。纵观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主要集中了社会及民族音乐文化主流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行为,代表着主体文化的走向,并且按照主流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模式和理念来设置课程和进行教育评价。由此而产生的音乐上的审美价值取向、音乐表现方式和情感认同方面的矛盾心理以及理解上的偏误,将会导致教育水平的下降和教育评价上的偏颇,背离了音乐教育的本质。以音乐教育中的民族审美差异为例,学校中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发展和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知识和审美修养为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一种教育手段。但是,学校中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个体在审美情趣上会受本民族和地区的很大影响和制约,在学校教育的整齐划一的审美标准下,无法适应和构建统一的审美要求。生活在北方的蒙古族学生,性格中透出一股粗犷、豪放的气质,艺术思维方面表现出壮志豪情和粗犷洒脱的情感体验,反映在审美愉悦感受方面就是一种力度和速度不可分割的壮观美感;而生活在南方的壮族学生,却有着与蒙古族人截然不同的审美品格,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环境哺育下的壮族人民,性情含蓄深沉,委婉细腻,表现出平和柔顺、纤巧秀雅的审美。两个民族的学生所具有的刚与柔、隐与显的迥异审美心理,如果用统一和机械的审美标准来要求,势必将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培养,也是与音乐教育的本真价值相悖的。因此,教师应对这些情况予以重视,了解学生的民族属性、民族心理及其文化背景,以免对不同民族的学生产生误解、偏见甚至造成伤害。这也是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必要前提。
二、推动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多元化
自近现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的基础课程与理论基本是沿袭欧洲体系模式,本土音乐自身的课程体系还未从课程论的角度真正探讨过,各民族的民间音乐在课程体系和教材编排上均没有得到足够的体现。尤其在高师音乐的基础课程中,几乎是西方音乐理念及教学体系,例如斯克波夫的复调,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配器,斯波索宾的和声,以及西洋乐器的大部分的练习曲目,它们都是严格地构建于西方文化的基础之上的。这些代表着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基础课程,无形中削弱了我国各民族音乐构成、表演创作、音乐传承等方面的自在价值,忽视了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思维认知的内在规定性的差异,使得本土音乐文化知识体系价值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事实上,我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形式,每一种民间音乐类型都深深植根于本民族文化之中,是凝聚了各民族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具有宝贵的传承价值和教育功能。如果在学校教育中有选择地引入一些民间音乐艺术形式,与现代先进文化相融合,既可以适应全球未来的文化发展,又可以促进文化整合,传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岂不是一举多得吗?匈牙利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无疑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范例。柯达伊提出以音乐母语对儿童进行早期歌唱启蒙教育,强调将匈牙利的民间歌曲作为学校音乐教材,倡导学校的音乐教育首先要牢固地建立在民间音乐基础上。尤其是独具匠心地收集和编写一些以民族音乐核心为支柱音的多声部视唱练耳,发展学生的多声部视唱、多声部听觉能力,增强多声部音乐美感的体验。反观我国的民间音乐,多声部歌种屡见不鲜,但这珍贵的民间音乐资源还尚未被音乐教育者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不能不让我们觉得遗憾和惋惜。提倡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理念,为我国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注入了巨大的动力。
三、推广独特与多样的音乐教育形式
深入挖掘民间音乐中独特的教育功能,使学校音乐教育形式多样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它记载了本民族古老的文化历史和遗迹,在传承的链接中延续至今。文化传承必须依靠教育这一媒介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正是在传承的过程中,不同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思维力,以及不同的情感、意志、性格特征等,潜移默化地实施了教育手段。例如,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伴奏、无指挥的侗家民间音乐合唱形式,其多声思维、多声形态、合唱技艺、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属举世罕见。侗族历史上无文字,侗歌以纯粹的口头模式,凭借记忆以口耳相传这一特殊的传承方式培养了侗族人优秀的听觉记忆品质;传统的迎宾习俗“嘎莎困”(拦路歌)塑造了侗家人殷勤好客、热情率直、诙谐逗趣儿的民族性格;“羽”调式是大歌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调式类型,其中所蕴含的柔和与缠绵同侗家人民族审美心理,即柔和、含蓄相吻合;和声、结构内容等方面呈现出的高度和谐之美,使人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教育,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群体的歌唱形式培养了侗族人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和睦的高尚情操;高声部的即兴变唱不断促进着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侗族大歌所承载的诸如此类的教育功能不胜枚举。在提倡音乐教育促进人的素质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学校教育所具有的标准化和统一化的倾向,大大削弱了教育的多样化和人的个性化成分,各民族多彩纷呈的音乐文化形式和独特的教育功能被拒之门外,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各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传承体系塑造了这些民族的特殊才能和难能可贵的品行。如果我们学校教育体系能够把各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有选择地纳入其中,不仅可以有效地传承人类的共同财富,而且还可以促进教育形式多样化,使人的个性和创造力真正得到提升。
四、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评价体系
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和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模式。同样,音乐教育在实现这一人类理想的进程中也体现着多元文化的广阔视野,其宗旨是,一方面使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音乐得以传承和发展,丰富人类共同的文化宝库,同时还要提高少数民族成员适应主流社会的能力和民族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是主体民族成员也要认识和学习其他民族的音乐,拓宽学生的视野,引起更多的审美体验,增强民族互相协作、共同发展的能力。我们深知,多元音乐文化教育需要以多元教育评价来引导,否则也只能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但是我国现行的音乐教育评价状况又是如何呢?教育评价长期以来惯用一种主流音乐文化的单一评价标准来对音乐教育诸要素进行定性和定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问题被有意无意地拒之评价标准门外,导致音乐教育中常常忽略对培养对象文化差异的尊重和认同,从而阻碍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因此,学校应考虑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各方面文化差异的必然存在,对教育评价进行“文化化”——即文化多元性改进,使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以及评价结果等方面都应体现文化差异的尊重和认同,增强评价的灵活性和多元性,以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评价体系引导和促进教育,重视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结语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思潮已受到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关注,它是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文化形式回归和复兴的产物。我国音乐教育在被西方音乐文化中心论统治近一个世纪以后,已开始反思本土音乐文化边缘化的窘境,努力探索一条以本土音乐资源为核心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之路。学者胡学常认为:“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催生一种多元主义文化,这是一幅多元共生的文化景观,符合后现代文化精神的逻辑展开,也是西方现代性在现实的经济和政治层面全球扩张的必然结果。”①正是由于全球一体化新纪元的来临,才更使各民族意识到作为民族精神传统和内在凝聚力的本土音乐文化的价值,强调民族身份的象征和文化特质。由此可见,全球化不仅没有使本土音乐文化走向趋同,反而提升和促进了本土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兴起,求异趋势日渐强化。当今世界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音乐文化交往互动日益密切,是一个包容不同音乐文化的世界,而其中的每一种音乐文化的类型都得学会与其他音乐文化共生共存。
2005年5月中旬和2007年12月上旬,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先后举办了两届安徽地方音乐研讨会,并成立了安徽地方音乐研究中心,邀请了十多位安徽地方音乐的专家学者,就安徽地方音乐现状、安徽地方音乐与我省高校音乐教育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形成了关于建立安徽地方音乐资料库、建设安徽地方音乐课程体系以及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等若干措施。
一、立足研究基地,构建安徽
地方音乐资料库
以安徽地方音乐研究中心为基地,把设有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高校作为安徽地方音乐学习和研究的主力军,建立田野调查制度。把全省划分成皖北、皖中和皖南三个区域,成立了十多支研究小分队,选派多名有经验的教师带队,以各地地方音乐研究专家和民间艺人为点,收集各地相关音乐资料。如对安徽黄梅戏的考察,我们不仅向享受国家津贴的著名专家时白林先生请教,还深入黄梅戏集中演出的安庆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以便全面了解该剧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在对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涂民歌采集时,我们一边采录当地民歌手的演唱资料,一边向他们学习这些民歌曲调和演唱特点,切实领会这些集劳动、风俗、娱乐于一体的乡土音乐。通过几年的实地考察和向地方音乐家、民间艺人们的学习,我们收集了许多安徽地方音乐文献资料,采集了大量鲜活的音像和图片资料,现有文献资料近120万字,图片1800多张,音像资料70多个小时,访谈记录900多分钟,还有大量各个乐种的乐谱资料等,安徽地方音乐资料库已初步建立。
二、整合音乐资源,建立
可行性特色课程体系
合理整合音乐资源,规范使用研究成果,及时有效地使这些成果付诸于教学实践环节之中。我们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筛选,编印成册,立足基础课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开发主体课程模块。如目前正在建设的是以《安徽地方音乐历史》、《安徽地方音乐概论》、《安徽地方音乐美学概论》三个课程为主的课程模块。《安徽地方音乐历史》是对安徽地方音乐历史发展过程的梳理和阐述,关注安徽地方音乐发展脉络,讲述安徽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音乐现象、音乐活动、音乐人物及其作品等。《安徽地方音乐概论》主要立足乐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状况,涉及安徽民歌、说唱音乐、民间歌舞、乐器与器乐、戏曲、宗教音乐等范畴,注重乐种的形态、内容、发展现状等方面的阐述。《安徽地方音乐美学概论》是从文化和审美层面予以分析,理清安徽地方音乐与我国其他地方音乐在文化和审美层面的异同点,通过这些异同点来探寻安徽地方音乐的美学根源和审美趋向,以此丰富安徽地方文化的美学意义,折射出安徽民众的精神索求和音乐情结。这一课程模块的构建集中体现了对安徽地方音乐文化的系统性研究,它与我们已经开设多年的《安徽民歌演唱》、《安徽地方戏曲演唱》、《安徽民间器乐演奏》等课程共同构成了安徽地方音乐课程体系。
三、丰富教学手段,采用多样
化、多层次的教学模式
在实施安徽地方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丰富教学手段,采用多样化、多层次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如组建对安徽地方音乐感兴趣的学习小组等;民族民间音乐方向课程与技术课程相结合,如声乐教学与地方民歌和戏曲演唱结合、民乐演奏教学体现安徽本土器乐内容等;专题讲座与现场演示相结合,如邀请安徽地方音乐专家和艺人为学生授课和演示、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依托每年一度的艺术周邀请专家和当地民间艺人开展专题讲座与教唱民歌等活动。另外还组织学生参加农民歌友会。
四、结合课程标准。建立
可操作性评价体系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调整评价体系,在保留考试和各种考查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使评价方式多样化。如音乐学专业学生对于安徽地方音乐学习需修满4个学分64课时,非音乐专业学生需修满2个学分32个课时;学生在省级民歌或戏曲演唱或器乐比赛中获奖可获得2个学分,对安徽地方音乐研究有新见解的文章达8000字可获得2个学分等。
五、汲取丰富养料,形成鲜活
生动的研究成果
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音乐语汇、独特的表现形式,这些无疑构成了丰厚的专业音乐创作营养园地,极大地促进了专业音乐创作。近年来,我们做了很多尝试,并且成果颇丰。如安徽师范大学的合唱教学中,许多作品来自对安徽地方音乐的改编。根据民歌改编的有《摘石榴》、《山歌好唱口难开》、《风里传来桂花香》、《太阳出山来》等十几首;根据戏曲唱段改编的有《采茶调》、《对花》等。另外,本校教师还根据安徽地方音乐元素创作了器乐曲《缘》(张建华作曲)和歌曲《牛歌》(张春林作曲)等。此外以研究安徽音乐为主的研究生论文也有几十篇,如《安徽目连戏唱腔研究》、《安徽无为县昂家庐剧戏班调查》、《安徽大鼓研究》、《巢湖民歌研究》、《当涂民歌演唱研究》等;本科生毕业论文也有近百篇涉及安徽地方音乐内容。这些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均汲取了安徽地方音乐的丰富营养。
六、丰富校园文化,有效充实
高校文化建设内容
音乐学院始创于1989年,二十几年的办学历程,已经形成了完备的课程体系、合理的专业配置和成熟的教育教学模式。现有专业教师2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13人。师资均来自于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专业艺术院校。此外还聘请了闵惠芬、赵晓声、张畴、戴定澄、赵佳梓等专家作为兼职教授。
学院现设有苏州市苏南地方音乐文化艺术研究所、石湖昆曲曲社等机构团体。学院数字音乐实验室设备先进,目前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居于水平。
学院于200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44所全国普通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试点学校之一。多年来,学院在教学、科研上硕果累累。每年都有数十篇学术论文在各类刊物和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并出版多部专著和音像资料;教师的音乐作品在国家专业比赛中获得金奖;在中央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省市电视台和外国电视台相继播出。在专业学术交流方面,音乐学院分别组织、承担了“吴中琴会——中华琴学国际打谱交流研讨会”、“全国音乐理论作曲学术研讨会”、“苏南地方音乐文化艺术学术研讨会” 、“‘流’与‘变’全球视野下本土音乐资源之诠释——民族音乐学论坛”等高规格学术会议。组织参加了与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专业团体的艺术交流;数十次接待来苏旅游的世界各国的朋友和友好人士。同时参加了省、市组织的大型文艺比赛活动,并多次获得奖项。
学院面向全国多省、市招生,优良的生源使招生层次始终居江苏省同类学校之首,在全国也处在前列。
学院自建成以来为全国高校、中小学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专业教师和管理干部,为部队和地方输送合格的专业文艺演员,为传媒培养合格的专业制作人员,为更高学历的人才培养输送合格的生源,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和认可。
招生专业介绍
音乐学(师范)
本专业为师范类专业,培养能够掌握音乐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组织及指导社团音乐活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声乐、钢琴、器乐、乐理与视唱练耳、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国民族音乐、多声部音乐分析与习作、合唱与指挥、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区域音乐历史文化、形体训练、教育概论、学习心理学等。
学生毕业后可应聘大中小幼等各类学校及文化馆站、青少年宫及企业、社区等单位从事教学、组织、指导、文化管理等工作。
招生范围和计划
2012年我校面向江苏、安徽、河南、湖南、河北、江西、浙江和辽宁8个省招收本科艺术考生,专业成绩全部采用各省组织的音乐专业省统考成绩。
专业 学制 层次 科类 拟招收计划 学费
音乐学(师范) 本科 4 艺术文 64 6800元/年
注:分省招生计划请以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统一公布为准。
报考条件
各计划投放省份符合教育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确定的报考条件且系艺术文科考生,均可报考。
录取原则
考生专业省统考成绩合格,录取时按照公布的各省招生计划,对达到所在省音乐类公办本科批次投档要求的考生,以专业成绩并参考专业门类从高分到低分分省择优录取,其中英语成绩不得低于60分(满分150分计)。
联系方式
地 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科锐路1号
邮 编:215009
关键词:贺州民歌;民族文化;音乐艺术;原则;途径;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2文献标识码:A
Chinese folk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HUANG Yu-ting
关于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已有诸多阐述。但是,虽然民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同时现实中民歌的生存状态却实在堪忧;民歌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极其深远,吾辈有责任为民族音乐文化呼吁。就贺州地区而言,有汉族的《挖地歌》、《夜光光》,瑶族的《开山歌》(高山瑶)、《蝴蝶歌》与《喇格哩》(平地瑶)、《贺喜歌》与《葬祭歌》(贺州客家),壮族的《嘹歌》、《布洛陀》等。日常劳作、婚嫁或者重大节日之时,他们都要高唱山歌,以歌传情,以歌抒怀。例如汉族,他们在夏夜的晚上外出打鱼,就会唱《渔郎歌》:“河水清清鱼儿肥,我乘船儿打渔归;婆娘问我鱼多少,满仓鱼儿跳微微!”例如富川瑶族,他们去赶歌坡,如果碰上合意的姑娘,他们就会唱《蝴蝶歌》:“采来鲜花铺条街,铺条花街等哥来;十年不来十年等,十年等,再不移花别处栽!”例如壮族,妹子碰上合意的郎哥,她们就会唱:“远看情哥走路来,高大英俊惹人爱;有心和哥对句话,又怕阿哥想歪开!”像上述一样的许多的贺州民歌体现了贺州各民族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非常值得传承和发扬。
一、传承与发展民歌的重大意义
古人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民歌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体现着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表达了民族风俗与思想态度。“民歌是民风,是民魂,是民髓,是最原朴、最自然的民心和洞开和拓放,是最挚切、最本真的民族吐纳和呼吸。从文化的意义上说,民歌应该是乳水,是精血,是一个民族的体温和气息。这就是民歌原生态的价值。从严格意义上说,加工与粉饰都有悖它的天性。”①民歌是民族文化与价值体系中重要组成,并鲜明地体现了民族的本质,因此,传承与发展民歌具有深广的社会意义与历史意义。
(一)传承与发展民歌的文化意义
回眸中华民族的音乐历史,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民族音乐从“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到“候人兮以”,从五代之乐到《国风》、《楚歌》到近代的学堂乐歌。中国民族音乐经历了绵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民族文化在音乐的长河中不断的吐纳创新、沉淀积累,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面貌。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因而音乐的意义就具有了文化的意义。文化是个复杂的概念,它是民族的生活方式、民族的思想与态度、民族的价值观念体系等内容的总和。民族音乐在人民的生活中产生,在人民的生活中流传,在成百上千年的过程中负载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向我们昭示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
从山歌、到号子,从信天游到花儿,“我们仍然能强烈地感受到穿越千年历史传递给我们的所有关于音乐的信息,仍然那样富有活力、息息相通、连绵不断。” ②笔者认为民歌的当代传承与发展不仅仅是传承音乐,更是传承民族文化。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了民族永恒的情感,民歌“音乐的民族性是中国音乐生存发展绵延不绝的根本,它的原始基因和历史传承使中国音乐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③ 贺州地区民族众多,音乐多样,因此,传承与发展贺州民歌具有深远文化意义。
(二)传承与发展民歌的教育意义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教育是培养人的特殊的人类活动。我们的教育,进而说我们的音乐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中国的教育当然要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的人的教育。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经济的进入,西方文化的入侵日益严重。因而,传承民歌就具有了重大的教育意义。众所周知,文化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教育是文化传承最为有效的途径,文化是教育必需依赖的载体。实质教育主义认为,教育是向学生传授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人类社会活动。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不管其形式如何差别,但它们都有相同的功用,亦即传递文化和塑造新人。从人类学角度而言,文化传递是一种文化传承的社会现象。本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本土音乐传承是人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应是中学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维系的必要手段,文化传承负载着将先人创造和积累的一切文化财富和经验,一代代地传递给后人的历史重任。而文化传承只有通过文化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得以实现,所以文化传承又承载着深刻影响下一代身心发展的教育重任。” ④民歌作为民族文化,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传承民歌就是传承民族文化。
贺州地区民歌繁多,民歌是音乐文化非常丰富,传承和发展它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使命,同时,传承和发展贺州当地的民歌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二、传承与发展民歌的原则与途径
传承与发展贺州民歌重要与迫切,意义深远,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亲力亲为,并且要做到事半功倍,圆满成功。但是,做事要有方式,更要有方法,否则,盲人瞎马,即使你再努力,也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传承和发展民歌,主要是要传承与发展民歌的精华,剔除、摒弃其落后于民族时代的糟粕部分,让我们时代的精神、时代的责任、时代的义务在民歌的旋律、歌词中重要发展,明确体现。这是时代进步发展的渴求,也是时代进步发展的需要。
(一)传承与发展民歌的思想原则
1.传承和发展民歌的精华和要义,要将民歌的内涵特质,独特音韵保留传承下来,让壮美的更壮美,亮丽的更亮丽,让人耳熟能详,老少皆能学会唱,达到在新的形势下民歌应该起到的鼓舞、教育人们的社会作用。
2.根据本民歌的实际,再按照时代的发展、变化和要求,增添新的内容,新的歌词,新的旋律,并且根据这些内容、这些歌词、这些旋律的需要,调整、增添(或删减)、修改民歌的歌谱旋律,歌词诗句,使得这首民歌的旋律与歌词能够达到完美的统一,完美的融洽,完美的结合,以其新的曲谱、歌词、演唱,新的旋律、新的意境、新的气度所产生的气韵、力度和效果,来实现词曲者和演唱者所要表达的心情、神态和语境。
3.扩大、充实我们传承和发展民歌的层面和途径,我们不但要培养自己民歌的搜集、整理队伍,还要培养自己民歌的创作、演唱队伍,出版、发表自己民歌的歌曲,将自己民歌的代表作、搜集整理和创作演唱者的资料归档留存,并且还将那些有一定搜集整理、创作演唱功底的少年、青壮年进行发掘与培养,给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使他们能够成为我们民歌的传承者和代表者。
(二)传承与发展民歌的主要途径
1.寻找贺州民间的老歌手、老歌唱家,记录、整理他们所传、所记、所唱的民歌,将他们所掌握、所擅长的民歌搜集整理、记录归档,然后拜他们为师,请他们演唱,请他们传授,虚心地做他们的学生、弟子,把他们所掌握、擅长演唱的民歌学会唱,将这一民歌的词曲、乐谱、资料录音,记录,并将这些文字、音像资料妥善保存。
2.利用现代先进的录音、摄像手段,将事先做好的民歌的录音、录像、曲谱、歌词等有关资料指派专人管理,或者是归档整理,举办大型的歌咏、演唱会,让他们唱,让他们演,让他们开山收徒,并且出版、发行这些民歌民间老艺人的演唱专辑,出版、发行这些民间老艺人的歌曲、歌词乃至其他专著,让人们认识贺州民歌、理解贺州民歌、学习贺州民歌,并且还将这些资料、专辑、专著存放到一定的图书馆、档案馆及有关的管理机构去,让人们永远记住贺州民歌,并引以为自豪。
3.各级领导机关要关心、重视贺州民歌,要拨给一定的经费指派专人来从事它,经营它,管理它,成立一定的机构,委派一定的人员,并且定期地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召开以民歌为专题的研讨会,同时组织表演、演唱、演奏贺州民歌,扩大贺州民歌的知名度,宣读、出版有关专家学者的贺州民歌的论文,将贺州民歌的创作研究工作不断地进行下去。
4.加强和重视民歌的发展与传扬,根据有关民歌的曲谱、主要旋律、歌词,组织一定的专业人员对它们进行整理、研究与创作,并且让这些整理、研究、创作的工作系统性,规律化,让他们出作品,出人才,给以一定的演唱、发表、出版空间,逐步开展逐步完善,使我们的民歌能够长传不衰,经久不息;五是要关心有关人才的成长,重视有关人才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发现和培养整理、创作、演唱民歌这方面的各类人才,送他们读书,给他们学识,使他们成才,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八九岁的孩子抓起,在一定的学校开办一定的班级,招收一定的人员,设立一定的课程,派专人教,认真学,让我们民歌的整理、创作、演唱人才能够代代相传,人才辈出,发展壮大。
5.充分利用学校平台传承民歌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最有力的媒介。学校,尤其是高校,有集中的人力和时间,有高效的课程教学,以及众多的传播对象――学生。因而,要充分认识学校的作用和力量。如此既是传承了民族音乐文化,同时也是对学校学科教学和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从更广的角度而言,学校的民歌教学既完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理念,同时也实现了民族文化传承的社会目标。
总之,民歌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重视,离不开专家学者与民族民间艺人的积极参与,同时更要利用学校教育平台。因此我们要深入农村,对那些民间歌手进行采访,拜他们为师,虚心向他们学习,并积极在学校利用这些资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学习民歌,更好的掌握到民族音乐文化,并将它们更好、更全面地传承、发展下去。
三、结语
中国各族民歌博大精深,贺州地区民歌也丰富多彩。贺州各类民歌都鲜明生动的体现了贺州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在当下欧洲现代音乐文化充斥社会的各个角落之今日,教育应该首当其冲地担当承传发扬民族文化,进而说,民歌的重任。贺州民歌是贺州各民族文化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传承它们,发展它们。文化的继承离不开政府的支助,社会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更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此外,我们还要改善各民族的精神面貌,为民歌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各民族歌手的整体素质,为民族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社会的团结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发挥巨大的作用。(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 王冼平《原生态民歌集》(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版,第364页。
② 刘丽芳、王琴纳《中国世界音乐文化》,时事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音乐教育哲学问题是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继2009年11月在广州大学举办的首届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之后,我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次会议除了延续关于音乐教育哲学的讨论,还提出了“传统音乐教育”这一近年我国音乐教育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论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既是进行传统音乐教育研究的基础,也是探索传统音乐文化当代传承的路径。将音乐教育哲学与传统音乐教育结合进行探讨,是大会主办者探索本土音乐文化教育模式的有益尝试。
两天的会议议程包括:专家主旨发言、圆桌会议、博士论坛、研究生论坛四项内容。会议讨论的主题包括:
一、当今世界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为背景的多元社会环境下,中国的音乐教育者应该怎样看待音乐教育所具有的新的意义?美国密歇根大学音乐教育系主任玛丽・麦卡锡(Marie McCarthy)教授为与会者介绍了国外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势,在其主旨报告《变迁世界中的音乐教育哲学:新视野与未来发展的方向》中麦卡锡回顾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历程,指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音乐教育哲学成为音乐教育的宣传、政策的主要知识来源。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基础已经得到扩展,一些学者开始从多元学科来寻找理论的支持,这些理论包括了心理学、女性主义、音乐人类学、社会学、文化研究以及流行音乐的研究。针对这种新的研究趋势,麦卡锡提出当今音乐教育哲学要研究的五个问题:(1)音乐教育者怎样理解音乐的意义?(2)“认知”音乐意味着什么?(3)今天学校中的音乐教育是如何被重视、被宣传、被倡导的?它们的基础是什么?(4)全球化背景下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到底是“谁”的音乐?(5)从伦理的角度来思考,到底什么样的音乐教育才是“好的”音乐教育?以此提醒当代音乐教育者将他们听赏和看待音乐的方式重新概念化并考虑音乐存在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复杂性。麦卡锡所介绍的国外音乐教育哲学的新趋势对于发展中的中国音乐教育无疑具有启示的意义。
二、音乐教育哲学的理论研究与探索
音乐教育哲学作为本研讨会的主旨议题之一,是本次会议讨论的重点。参会代表们从音乐教育哲学的内涵和外延,对基于中国音乐教育实际情况的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做了深刻的分析。
哲学是人类对世界理论化、系统化认识的总结,是特定社会和历史中的产物。西方的音乐教育哲学与中国传统的“乐教”哲学的关系何在?中国传统“乐教”哲学对于今天的音乐教育有何启示意义?如何在音乐教育实践中贯通中西?这些问题正是探索本土音乐教育模式的关键,也是本次会议的目的所在。管建华《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一文以社会文化哲学、民族文化哲学、历史文化哲学为基础来探讨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的关系;该文尝试汇通中西哲学,提出建立中国文化哲学为基础的中国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周凯模《中土“乐教”哲学与民间音乐传承》提出中国自古就有基于中土宇宙论的乐教哲学体制,在近代引进西方教育分科体制后,中土“通才式”的教育体制断裂,中土优秀的乐教思想被忘却。而在民间“乐教”思想中,却依然坚守着中土“天人合一”的哲学精髓,是对古代优秀乐教思想的延续,因此对于中国民间乐教传统的丰富资源的调查研究任重道远。代百生《音乐美育:中国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主线》中认为以“美育”为发展主线的中国音乐教育思想既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审美”与“美育”观念的吸收,也体现了中国儒家礼乐思想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提出正确认识音乐美育的内涵,将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哲学理论。
在该论题中,“审美”和“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与中国音乐教育实践的关系尤其受关注。覃江梅《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邓兰《实践还是审美――“二元对立”批判范式下中国音乐教育的困惑》、王州《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刘倩男《“审美”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音乐教育的现实指向》等文章,都以中国音乐教育实践为现实背景,对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审美”和“实践”两种范式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
此外,从哲学层面进行理论研究的还有张业茂《“音乐教育”的语形、语义与语用――对“音乐教育”的语言分析》、朱玉江《从交往理论看音乐教育实践哲学》、韩忠岭《两种哲学视阈下音乐教育的哲学诉求》、柳良《对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的若干思考》、姬晨《兼容并蓄・相得益彰――从课标修订管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哲学观》等文,这些探讨对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三、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代表们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分别从学校音乐教育和民间音乐传承两个层面展开,讨论了学校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以及传统音乐民间活态传承的方式等问题。
学校作为专门、系统的教育机构,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统音乐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认同的重要手段。当下学校中的传统音乐教育处于何种地位?如何推进传统音乐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本次会议的代表们分别就不同层次学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樊祖荫《音乐艺术院校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思考》提出了当前音乐院校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为重视与衰减并存。提出今后应重点加强本科阶段的传统音乐学习,同时各院校应展开与传统音乐教育相关的学术活动,营造浓郁的传统音乐教育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感情与学习兴趣,把传统音乐教育从技能、音乐理论的学习提升到文化的层面。谢嘉幸《传统音乐教育――从理论思考到实践探索》以自己亲身的实践与研究“教学生唱自己家乡的歌”为例,提出建立以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既有助于全球化背景下音乐多样化的保护与开发,又有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论研究转化为学校教学资源,同时有助于沟通多种类型的音乐教育。陈雅先《校园文化生态与岭南传统音乐的高校传承》提出营造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生态对于岭南传统音乐在高校传承的重要性在于:调节、维持高校音乐活动主体的群际关系,促进校园岭南传统音乐活动正常开展,并提出营造校园文化生态的具体途径。刘瑾《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中民族性与国际性关系的梳理与思考》认为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性与国际性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非此即彼、相互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支撑、互为依存的关系;只有尊重民族和文化的个性与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交往,才能生成国际性。
另一方面,教育作为传承的手段,是延续地方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载体。如何推进传统音乐的活态传承?并在音乐教育中延续民族精神?围绕民间音乐传承主体在地方文化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以及民间音乐传承的方式对于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代表们各抒己见。马达《民间学术团体在岭南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及意义――以广东省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为例》论述了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在当地广东汉乐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及意义,并以实地田野工作考察资料的论证,指出在当今市场经济时期发挥民间学术团体的作用是保护和传承岭南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策略之一。郭大烈、黄琳娜《利用儿歌民谣教学传承纳西族语言文化》论述了面对纳西族语言和传统东巴文化面临消亡危机,自1999年以来,两位作者在家乡古城丽江创办东巴文化传习所的经历,他们用自己的租屋建盖传习所校舍,利用纳西族传统儿歌、民谣在小学里进行传承民族语言文化的教学,传承优秀东巴文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张天彤《民间传统音乐传承模式研究――以少数民族民间传统音乐传承为例》根据其多年来的田野工作实践,总结出5种民间传统音乐传承渠道、两种民间传统音乐传承方式、4种民间音乐传承人。
此类的文章还有袁静静《文化转型下潮州大锣鼓的变迁与发展――潮州大锣鼓的田野考察与分析》、曾璐莹《大埔广东汉乐的活态存在与传承中的文化自觉》、焦皓华《广东汉乐声音景观评价与大埔汉乐文化区域的形成》、邹)姣《景观生态学视野下的潮州大锣鼓声音景观研究》等。
四、从不同视角关注中国音乐教育与
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
除以上论题,参会代表还从不同视角对中国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与问题给予关注。如李岩《淬本而新――文化退潮现象研究》中,从近代史研究的视角,深入剖析了近代诸方家如康有为、梁启超、曾志、李叔同、沈心工、王光祈等人与此相关的音乐言行,提出这些人物的所谓“落后言行”对于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性。潘妍娜《建国初期至“”前(1949―1966)潮州大锣鼓的发展与变迁》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以潮州市民间乐团为个案,叙述了潮州大锣鼓在建国初期的发展与变迁。仲立斌《广州粤剧传承与现状调查――以城市民族音乐学的视角》通过城市民族音乐学的视角,对生长在广州这一特殊社会文化语境城市中的传统乐种粤剧进行了考察。柳进军《在田野与乐谱间踱步》以一位作曲家的视角,讲述了其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改编与创作的心路历程。
此次会议对于音乐教育哲学和传统音乐教育问题的探讨,有益于我国音乐教育研究的健康发展。在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方面,能够客观地关照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和当今音乐教育的现状,批判性地思考西方各音乐教育哲学流派,同时对建立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哲学理论进行了思考。在传统音乐教育研究方面,对从社会渠道的传承到学校渠道的传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大量的田野工作,归纳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方法,同时从理论层面对传统音乐教育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进行了思考和论证。
本次研讨会意义深远,相信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会促进我国音乐教育哲学和传统音乐教育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论文关键词:中国音乐史 共同课 授课
论文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当前专业音乐院校中国音乐史共同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侧重以教师角度,提出进行改良的教学思考。
中国音乐史作为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必修课程由来已久。作为音乐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它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存在和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间,经过几代音乐专家、学者的辛勤研究和探索,使这门课程持续深入和丰富。而近年来种种迹象表明,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改善这一局面,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从学生角度分析,以音乐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学生的学习有两个主观条件:学生能力和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讲,学习动机十分重要。对中国音乐史的学习动机、目的不明确,是造成对该门课程接受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有些学生认为这门课程理论性太强,在实践中又难以发挥作用,这其中也不乏存在“重技术轻理论”不良取向的部分学生,从而对该门课程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所以就抱着应付考试、拿学分的态度来学习中国音乐史,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研究中国音乐史的目的与意义。学习中国音乐史的目的就是为了继承中国丰富的历史遗产,从而进一步发展今天的音乐事业。翻开中国音乐的历史,曾经产生过无数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它们成为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要求发展,就必须要自觉地去继承历史上优秀的音乐文化,才谈得上进一步的创造。让学生深刻体会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该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又该怎样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呢?
一、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近年来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已经不新鲜了。所谓多媒体,主要包括以电脑、数码技术、录像和胶片技术等相结合。多媒体艺术中的计算机艺术尤为关键,如利用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图像绘制和整理,利用扫描仪拖动拷贝形象进行变形;音频、视频的课件制作等。有了多媒体的运用,知识理论不仅能通过文字形式呈现,利用flash等软件处理,依靠视觉画面、音效以及各种表现形式来加强其传播效果。在教学中强调的是,不仅仅在课程中简单地融入多媒体,更重要的是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所带来的教育观念上的改变。多媒体融入中国音乐史的教学会使整体课程变得更加立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更加生动。而近现代部分的音响占有量相对古代部分要多一些,而且有部分相关历史人物也离我们较近,这就使得与这部分史论相关问题的文字整理、录音采录、对一些重要人物的采访成为可能,使得利用多媒体艺术对近现代一些重要音乐史实的还原变得现实和便捷。此外,DV影像的制作本身就极富个性化,在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DV影像来拍摄、记录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实物资料,并运用计算机进行整理、编排,插入多媒体课件中应用于教学。如:对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所涉及的作家作品大量采用本学院音乐会的音像资料,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欣赏到熟悉的老师、同学,甚至自己对近现代音乐作品的阐释,学生会倍感亲切,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记忆效果更佳。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决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而忽视自身讲课的感染力,而逐渐沦为多媒体课件的操作者,教师要使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协助教学而绝非取代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对象,适当调整教学重点
针对专业不同的本科学生,授课教师应该对其教学重点给予适当调整。中国音乐史蕴含着令人眩目的丰富音乐文明,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要受到课时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针对不同专业的本科学生,可以把史论内容分成专题研究,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这样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音乐部分有横向、纵向、全面、宏观的把握;对自己所熟悉的领域,理论上又有比较细致的了解。如梁茂春先生的《中国当代音乐史》教材,对艺术歌曲、通俗歌曲、合唱创作、民族器乐独奏曲、民族器乐重奏曲、民族器乐合奏曲、室内乐、小型器乐创作、管弦乐创作、歌剧、舞剧等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分别给予梳理和总结。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教学过程中就可有所侧重、有所取舍。专题史的授课方式满足了“具体学习型”学生的“实用”心理,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更有助于“理论”指导“实践”,从而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
三、结合自身特点个性化教学
所谓“自身”有两层含义:1.本地区。中国音乐文化从内容到形式无不彰显出斑斓的地域色彩,但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很少涉及这项教学内容。因此学生普遍对本地已有的优秀音乐文化成果的价值认识不足,因此充分发掘地方资源,有目的、有选择地将其补充进课堂,让学生能够了解一些本地的音乐文化,既丰富了中国音乐史的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课程设置的缺陷,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本土音乐文化的热情。2.本学院。如笔者就职的沈阳音乐学院从最早的延安鲁艺发展至今已有70年的发展历史,优秀的作曲家、表演艺术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层出不穷,优秀的音乐作品经久不衰,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教学过程中给予一定程度的偏重。笔者认为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学生对自己所在的学院有充分的了解进而产生自豪感,学习的兴趣也会更浓。
四、关注学科发展,注意知识更新
本书的问世犹如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读来使人感到亲切、真实,因为书中的语句通俗而直白、平实,没有空洞刻板教条,居高临下,假大空的说教等一些时下某些文章中的常见鄙俗现象。作者在谈到创作中如何使中国本土音乐语言,在旋律创作中既要用形象思维对表象材料的深切感知和体味,又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加以梳理、安排和布局,其目的是创造出合适中国人的欣赏习惯的艺术作品。
这本《二胡曲论》(简称‘曲论’)精选收录了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二胡力作。有齐奏曲、独奏曲和二胡协奏曲的乐谱和总谱等,同时,还收集了一些创作心得,包括在全国各地音乐重大研讨会上的发言论文、在高等艺术院校的艺术报告和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的文章等,这本既有作品又有理论支撑的著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关铭先生的治学精神和对待创作观念的基本态度。
该书是作者在多年的创作中积累的精华,是其心血凝聚的结晶。前半部分的二胡创作中收录了三首齐奏,分别是《丰收秧歌》、《送肥路上》《当一个农业科学家》;独奏挑选了《北京的喜讯》《胡歌》《西口情韵》等;总谱分别为“蓝花花”二胡叙事曲的民族管弦乐队版和“蓝花花”二胡协奏曲的西洋管弦乐队版两个总谱版本。
无疑,这本书的问世以谱例和论文两方面向读者总结了作者是如何面对所要创作的作品从选题、构思、布局等各阶段透过表象,而找到一条符合实际的,符合广大听众喜闻乐见的、表现中国特色的与传统相结合的、实现作者与受众体双向交流的审美体验。
该书论文部分则收集了《“秦派二胡”与燕乐音阶》《蓝花花叙事曲》《创作纪实》《中国二胡・中国料理》《二胡音乐创作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当代二胡音乐创作透视――在中国音协二胡学会第四届会员大会的学术研讨会上发言》《从民族音乐沃土中走来的二胡大师》《中国民族音乐的骄子――刘天华》《二胡考级中常见问题述评》《民族器乐考级曲目补遗》《创作、教学、理论――在中国音协二胡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从汉宫秋月说起》《从胡歌说起――二胡创作随笔》《语不惊人死不休》之析疑,在西安音乐台做节目时的讲稿,《邮票上的民族器乐》《“秦派二胡”的国家担当(专访关铭)》等。除了作者的文章外,还收录了国内一些音乐理论方面,美学学术界艺术评论家,大专院校的教授和演奏家等有关对关铭先生作品的创作、学术理念、审美意识、作品分析评论。
关铭在《二胡曲论》中谈到了音乐创作涉及的首要问题是对传统音乐的学习、继承和发展,如《秦派二胡与燕乐音阶》一文中指出:“秦派二胡”之所以姓“秦”,主要是指在创作实践和艺术表演中使用了燕乐音阶,这就是秦地的语言,它是中原音乐文化和西域音乐文化(主要是龟兹乐)大融合的产物。它的形成和秦地的人文地理方言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理论分析研究这种音阶,从实践中掌握运用这种音阶,对于继承秦地音乐文化,发展“秦派二胡”创作都具有现实意义。作者对秦派音乐形成风格派别的成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搜集的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具有地域特色的部分,从方言和吐字行腔的音调入手,对‘秦音’形成的调式做了音高测试。并对清乐、雅乐、燕乐三种传统音律作了对比分析,结合关中及西北地区、晋西北、内蒙古西部的方言色彩区的广大地域民间音乐的考证得出了“秦派”音律的产生背景和今后的发展前景。分析见解独到,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意义。
刘天华是我国中推动改进国乐革新的旗手,他和哥哥刘半农,弟弟刘北茂组成的独特群体,因其卓著的文化业绩和学术成就被誉为现代中国文化界的“刘氏三杰”。
在《中国民族音乐的骄子――刘天华》一文中作者回顾了刘天华的二胡创作实践,总结了刘天华“东西调和”与“洋为中用”、“东西合作,古为今用”理论后指出:“如果研究仅限于作品、技法、风格以及天华先生在中国二胡音乐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等,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以辩证地、历史地、客观地、公正并十分全面地研究刘天华的先进音乐理念、国乐思想、品格、人生观、作品、艺术实践等,充分肯定地在国乐形成和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以及创建中国二胡学派中的历史功绩与现实指导意义,给先生一个新的定位。”
二胡在中国历史上有多种身份,在民间大都为“俗器”,文人墨客手中的则是“雅器”,寺庙里是“法器”,宫廷中为之日“礼器”。各地民间且在定弦、演奏中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正是刘天华使这件乐器赋予“艺”【艺术】用价值和“乐”【乐器】用价值。他将处在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教育转型期的,传统艺术美学、审美趣味、道德判断、在思想上、观念上来了个彻底的颠覆和变革,最大力度开发了二胡这件乐器的潜能。尢其是在实践中把二胡从民间引进课堂,引进西方先进的艺术思想和教学手段对乐谱、乐曲进行规范化运用。刘天华亲自编写教材,并为此创作了大量的集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二胡练习曲和独奏曲。是他把“调式”和调式音阶用于二胡实践,开创了二胡现代教育的新篇章。
今天,二胡专业在我国音乐艺术院校,从附小、附初、附高到本科,加上硕士研究生十多二十年的学制表明了这件乐器在艺术表现力、艺术感染力以及其演奏技法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二胡音乐作品在中国和全世界的影响力与刘天华先生当年也不可同日而语,这些,可能是刘天华先生始料未及的。
大凡优秀的音乐作品,其共性中大都具有旋律美、调性美、结构美、和声美一些基本特征。这样一些基本特征之所以为世人所认同,源于在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人类对文化以及对客观事物、客观世界中长期形成的文化观念和美学共识的代代相传,这种共识的传承使人们对“美的”或是“不美的”东西自有其内心的判断标准。这些绝不以个人意志而动摇或转移。而关铭在“中国二胡、中国料理”中所说的“中国二胡是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想为二胡写作品,还是选用中国母语说话为好。无论是讲普通话,或是用广东话、河南语、东北话、陕西话……总之中国人大都可以听的懂,这一点对于本土的作曲家尤为重要。”在这里,中国话就是民族基因的传承和运用。从“曲论”中选录的作品又充分证明了作者的意图。他正是用“语言”这一词汇向读者传递“中国人大都可以听的懂”这样的长期积累的音乐文化传统意识和文化基因。这样的认识和观念是其一贯坚持的理念,在《蓝花花叙事曲》创作纪实一文中他在对旋律具体的论述中,对创作动机、选材的要求,如何能找到适合大众文化意识的题材等问题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他说“蓝花花”是一首陕北民歌,上世纪50年代初已流行全国,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这首民歌不但曲调优美动听,流畅自然,更重要的是它的歌词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曲家的独具慧眼。中国历史的和现时的重大的、有影响的各种事物和具有影响的事件数之不清,但要选的得当也非易事。所以文学艺术工作者要深入生活去体验、搜集、采风,抓住一切机会,找到群众关注的焦点,抓住闪光的题裁,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创作路线。笔者很欣赏汪毓和教授的观点,那就是“一部音乐作品的优劣归根结底必须由接受者来评定。行家可能有行家的标准,但是,作为对社会发生影响的艺术品存在,作为能经得住历史考验和社会承认的艺术创作,最终还要是由大多数听众来决定,尤其是交响音乐、歌剧等社会性较强的艺术品种,单靠少数行家的承认还是不够的。“这个道理本来很简单的,遗憾的是有一些理论家总是有意无意地抹杀这一点,总是置广大听众于不顾,过分强调发挥艺术家的个性并将其看作是衡量一部音乐创作是否属于上乘的唯一标准。”一部优秀的、受欢迎的作品应该首先使听众乐于接受、喜欢;能明确了解作曲家音乐表现的内容,能通过音乐演奏表现的陈述中所传递的基本含义和与之相关的信息,进而为之感动且自觉参与其中,共同完成欣赏美、享受美、创造美的审美过程。
【关键词】普通高校 民族音乐教育 全面素质 传承音乐文化
普通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基地,肩负着建设祖国、发展经济的责任,也肩负着传承音乐文化的重任。普通高校的莘莘学子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有义务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出力。因此,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应强调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中心地位。在高校中开展大学生艺术教育,推进民族音乐教育,培养民族精神和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情感,也是保护国家文化安全而有效的措施。
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能仅限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是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培养大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人格。使大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造就一代热爱祖国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一专多能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要完成这个根本任务,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则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点。民族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又是素质教育的手段。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人格的完善,促进心理的健康,促进德智体各“育”任务的实现,促进个性的自由发展。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就必须充分重视民族音乐教育。
在当前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遭受外来文化冲击的现实条件下,要让青年学生了解这些民族艺术瑰宝和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大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的热爱,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凝聚力,进而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好人才和文化准备。那么,普通高校应如何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课程设置与选材
在普通高校的音乐课程设置上,要立足本土音乐,加大民族音乐课程,建构民族音乐门类、形式、风格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有如《中国民乐鉴赏》《中国民歌鉴赏》等艺术欣赏类课程;也有《中国民乐演奏基础》《中国民乐演唱基础》等艺术实践。还有《中国音乐简史》《民族民间音乐》等音乐理论类课程。保证学生在校期间都能接受较系统的中国民族音乐课程教育。通过艺术欣赏课可以使大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有所了解。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音乐种类繁多,音乐表现形式丰富,民族音乐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这类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增强爱国情怀,激发爱国热情。如我校居于苗族侗族自治区,苗侗文化多彩精深,因此,我们还可以从苗侗音乐文化入手等等。通过多种课程类型的学习,使学生粗略掌握一门民族音乐的演奏、演唱技巧,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授课形式
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教育的课程多、课时少,学生要想在短短的四年时间内掌握较多的民族音乐的相关知识,保证民族音乐教学质量,授课方式非常重要。本人认为可以以下几种形式进行:
1.讲座式。讲座式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力量配备、教学目标的完成是面向全校学生设计的, 可作为选修课。课程形式可设置为选修课(大课),考试以论文的形式完成。此类教学形式主要侧重于民族音乐的讲解,需要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产生、发展有一个概况的了解。可以采用名人效应,特邀请一些比较有名气的专家进行讲学。
2.鉴赏式。鉴赏式课程主要通过听觉系统,使学生在音响上有一个感官的认识,扩大民族音乐在大学校园的影响。授课时,教师先讲解与作品有关的知识,学生近距离欣赏音乐,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会起到积极作用,情感也易于回归民族,唤醒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与爱国情怀,逐渐培养起民族音乐艺术的欣赏群体,逐渐培养学生传播民族文化的意识,进而为更好地传承中国音乐做准备。授课采取讲授大课的形式,考试方法采取听乐段笔答形式,考察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名称、作品分类、作品创作时代、作品主要特点等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
3.讲授式。讲授课程主要是民族音乐理论课程,此类课程设置为必修课,采取大课的形式讲授,考试为笔答形式。
4.实践式。普通高校的民族音乐教育目标是为了普及民族音乐,以提高大学生音乐修养、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因此,民族音乐艺术实践课专业性不需要很强,此类课程可作为音乐选修课开设。通过设置民族音乐艺术实践课程,如民歌的独重唱、戏曲唱段、民族乐器演奏等,使大学生在校期间能掌握一门民族音乐的演唱、演奏技巧。此课程可分为个别课和集体课(中课)形式。
关键词 沃尔夫冈 利奥波德 早期教育
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d,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音乐史上罕见的旋律写作天才。他短暂而富于传奇的一生,为人类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他身上,灵感不是经过苦思冥想而来,不是经过智力和意志同大自然的斗争后才在头脑中显现的;灵感也不是在他的激情和狂想的状态中表现出来的;正相反,它似乎是处于通常的环境下、平衡的状态中,酷似宁静的泉水涓涓不绝,无穷无尽……”。就众说纷纭的“莫扎特现象”,虽多见著述,但以沃尔夫冈早期受教育的史实为视角,从生理学、文化学的层面解读早教、经典教育对人才成材影响的研究,则有待于深入。
经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经典教育,常指在儿童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0-13岁),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从而对其进行培养的一种教育方法。
研究成果表明,早期教育中,音符、文字或数字,在对人的发展、脑潜能的开发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在制约人才发展的遗传与环境两大因素中,后者的影响更直接。
利奥波德・莫扎特(Leopold Mozard)是沃尔夫冈的父亲。他拥有音乐家与教育家双重身份,著有对后期有影响的论文《小提琴演奏法教程》,沃尔夫冈更是深受其教益。
利奥波德拥有敏锐思辨、精于观察的教育家特质。表现在,当他发现沃尔夫冈在音乐方面有超常潜能后,能毅然摒弃在宫廷、教会的职位,全力贯注于对他的教育。如韩愈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避免了“千里马”未能被发掘。
其次,他深谙教育规律。沃尔夫冈早期真正所学基本上都是他传授。在教学中,他能敏锐发现并解决问题。如选取沃尔夫冈感兴趣的音乐理论课程和器乐演奏内容进行传授;任其凭听觉记忆弹奏所聆听过的音乐作品,在没有学标准记谱法的前提下,以其自身方式创作键盘乐等。他能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使沃尔夫冈的音乐听记、即兴创作、视谱即奏等能力较早就得到了质的提升。音乐学家查尔斯・苯内,曾听过沃尔夫冈在8到9岁间的演出,亲眼目睹他在给定低音部基础上即兴创作出一个最高声部;目睹他视谱即奏,完成由别人开始的乐曲后评价说,“所有这一切都富有趣味和想像力,和弦曲调和转调都处理得恰到好处……”。爱因斯坦曾坦言兴趣的重要性。沃尔夫冈就认为创作是唯一的快乐,唯一的嗜好。除了音乐,利奥波德还传授哲学、数学、语言等知识给沃尔夫冈,使沃尔夫冈对数学也拥有极高兴趣,并能与音乐融会贯通,乐于钻研巴赫音乐中的作曲对位技法而不疲。语言方面,仅以书信而论,在文字表述方面的能力,沃尔夫冈已远非其同龄人可比,可见其综合文化素养也同时得到了父亲利奥波德的培养,免除了世人对“神童”昙花一现的担忧。
再次,他有的放矢,积极实施教育规划。1762年,即沃尔夫冈6岁那年,利奥波德策划了长达10余年的欧洲巡回演出之旅。这期间,沃尔夫冈接触到了当时欧洲最经典的音乐成就――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德国器乐等。特别是在对G・B・萨马尔蒂尼等大家音乐作品的研习,与海顿、J・C・巴赫、P・马蒂尼等名流的交住中,沃尔夫冈的艺术视野得到极大地拓展,成就了他后期“天才”的创作。
据现代心理学家和脑生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人的记忆力发展,6-13岁是黄金期,至13岁则达到一生记忆力最高峰;人脑的发育遵从“用进废退”规律。在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环境的刺激可以极大地影响大脑神经通路的结构与功能,其可塑性、代偿功能很强。这里,对沃尔夫冈巡演中过早的体力透支,为健康埋下了隐患的史实避而不谈,仅据研究数据结果,阐释其后创作时的不假思索、一挥而就,创作风格国际化理属情理之间,毋庸置疑。
沃尔夫冈所处时代正是欧洲历史上反封建斗争最尖锐的时期。他由于接受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意识成长较快,对后期的行为方式造成了直接影响。表现在:1781年他公开与教会决裂;1782年他选择与康施坦茨・韦伯完婚;1785年他加入“共济会”。创作上,他的作品开始在日常的生活细节中表现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歌剧《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 k492)中,“第三等级”的仆役被安排在主角位置,声威显赫的伯爵成了被嘲笑、批判的对象;在《唐璜》(Don Gioanni, k527)剧中,把蔑视习俗的唐璜,这个“只要是女人,就不顾一切地弄到手”的腐朽贵族代表推上了舞台;而在《魔笛》(Die Zauber flute, k620)中,他运用“象征”手法,使“共济会”所提倡的“互助、博爱”精神以复活。由此,早期、后天的受教育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可见一斑。
卡尔・威特教育倡导只要教育得法,大多数孩子都会成为非凡的人才的教育理念,以适用于普通家庭而被推崇。1800年出生于德国的卡尔・威特,婴儿期曾有痴呆之嫌。结果是,他在重视早教父亲的指导及精心培育下,到8-9岁时已能够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拉丁语等6国语言,13岁出版《三角术》一书,14岁那年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等等。近代受卡尔・威特教育理念影响,已培养了塞德兹、威纳・巴尔及维尼夫雷特等世界级大师。
综上所述,在人才的培养中,个体的遗传差异对成才存在影响,惟有其是否实施早期的、科学而合乎人性的后天教育,对人才成材具有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法〕保罗・朗多尔米. 西方音乐史[M]. 朱少坤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161.
2、〔英〕约翰・罗瑟里. 莫扎特传[M]. 王朝元,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关键词:民族音乐;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存在问题
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论文课题编号HB11YS005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注重搞业绩,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期,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面临的压力因素及承受的压力程度都可能出现新的变化。因此,教师在忙着搞业绩的同时,忽略了和学生在民族音乐文化方面的交流。
2.课程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留给学生的空间少,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课堂教学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式,课堂氛围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多的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这样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在一个狭窄、封闭的空间内。长期以来,大多数的地方高校音乐课程注重技术教育,使音乐教育脱离了文化主题和情感体验,教师的劳动成为课堂中展示音乐艺术的教学示范,而学生则一板一眼的根据老师示范进行模仿、学习来获得所谓的“艺术”,其结果则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和主动性的发挥,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严重的束缚。所以为了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我们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留给学生更多的展示和发展的空间。
现如今,由于一些音乐教材内容的不足,再加上大部分音乐教师擅长予对音乐教材理论的讲解,并没有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展示平台,因此导致大部分学生只是能初步的认知音乐理论知识,而实践的本领则比较匮乏。现在大部分高校中除了大四的学生有机会到地方中小学实习外,其它年级的学生在校学期间就会很少能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了。因此,高校的学生则不能很好的把音乐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无法把所学到的音乐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当中。毕业之后也会很难胜任对中小学的教学工作,不利于音乐课程的普及和拓展。
3.传统的课程设置,缺乏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各高校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依然是按照旧有的统一的课程模式来进行:从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到作曲理论的基础理论课程,从声乐、钢琴到其它器乐训练学习课程继续延续着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课程设置状况,这种现状是按西方音乐教学体系的课程开设的,这种设置的最大特点在于只重视音乐课程与世界接轨,对民族音乐的存在视而不见;课程内容设置也已西方音乐为主,不注意到本地区地方特色音乐,也就是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我国各个地域特色的传统民族音乐、少数民族艺术是我国音乐的宝贵财富,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因此,丰富多彩的本土音乐难以在教科书上呈现,是对课程资源的严重浪费;其次不利于学生了解当地艺术特色和文化,丧失了让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农村、热爱教师职业”思想教育的阵地;第三,学生在各高校学的课程太专一,很难适应将来中小学多元化的音乐教学的需要。即使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某一方面有所特长,但由于缺乏对本地民族传统音乐的了解,不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农村很派上用场,短时间内很难得到当地师生的认同。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1.减轻教师工作压力,多留师生师生交流的时间
工作绩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不是单一的,所以学校应从多方面考虑减轻老师压力,制造一种师生文化交流的氛围。
2.多留给学生空间,改变课程教学模式,加强教育的实践环节
(1)学校应经常邀请专业民族、民间的乐团深入到高校校园,演奏一些脍炙人口的民族音乐优秀作品,改变演出方式,在演奏前进行乐曲的创作背景的讲解。
(2)改变学生课程学习方式的1日有的局面,要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结合地方音乐课程的开展,实施“请进来和融出去”的方法,把当地的歌师、乐师带到学生的身边进行讲座授课,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民族的音乐、民间的音乐,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更可以学习授课方法。还可以建立多层次实习基地,加强学校与社会、城市、农村音乐教育实际间的联系。
(3)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加强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政府教育部门要舍得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投资,为中小学配备音乐教学设备和师资。
3.改变传统的教学设置,对我国优秀民族音乐进行系统学习了解
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宣传部门,要加强对媒体、出版业的领导和监控,加强对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宣传,对大学生只熟悉流行音乐的现状,宣传文化部门应有所作为。改变那种流行音乐充斥媒体的状况,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大对高雅音乐,优秀作品的奖励力度,对格调低下、思想水平不高的音乐作品加以控制,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媒体中的音乐健康发展,使青年人接触到完整健康的音乐作品。
民族音乐作为中国多元音乐文化资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把她引入到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中,意义不言而喻:既可以使民族民间音乐得到保护和发展,也能更好的推动高校音乐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校音乐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学习本土的、自己本民族的音乐,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和艺术的熏陶,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多层次、多角度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家乡、报效家乡的信念。
综上所述,大学生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大学生作为受用群体也要加强自身对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的修养,同时国家的宣传文化部门也要改变那种流行音乐充斥媒体的状况,建立科学、严谨的评价体系,加大对高雅音乐和优秀作品的奖励力度,对思想水平不高的音乐作品加以控制,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媒体中的展现给听众和观众的音乐健康发展,也使更多的大学生群体接触到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张向侠.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