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30 15:31: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际关系毕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是颐和园旁边的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的。之所以加上“颐和园旁边的”,既有炫耀母校地理位置独一无二之意,也是与北京大学或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国际关系学院区分。其实,我们那代人更喜欢说位于大有庄或坡上村的国关,其中故事,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是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高考前,才知道母校之名。来招生面试的国关老师介绍说,“国关好啊,夏天颐和园游泳,冬天圆明园滑冰”。于是我义无反顾地来了,一气儿呆了将近八年,虽然游泳和滑冰都没学会,但与校名中的关键词“国际关系”结了深缘。《世界知识》也是在国关期间开读的。
直奔中年,总得为母校做些事情。有一次给新入学的国关研究生们做开学教育演讲,获得学校赠送的两件T-shirt,印着国关“精品硕士”的标记。由此,开启带研究生之旅。截至目前,已毕业三批。
第一批学生只有一个,陈生。他在电话里说,“老师,我只比你小一岁”。一听就知道他经历丰富。我一向佩服从中专一路考上来的研究生。他们与应届生的不同之处在于知道自己要什么,能吃苦,会合理安排学习生涯。陈生的勤奋和自觉,弥补了我经验的不足。做论文时,我鼓励他做点与家乡福建有关的研究,尤其是国际视野中的海西建设。他做成了,我希望他能学以致用。
第二批学生迅速膨胀,算是3+2+1。国关的三个,曹生、王生、田生;中国传媒大学的两个,陈生和张生;以及北大的一个胡生。胡生为我的“好为人师”做了两大贡献。首先,她是北大潘教授的弟子,她对缅甸问题兴趣很大,潘老师推荐我指导。胡生戏称在北大的师门是“潘家园”,我说咱们就叫“大宅门”吧。其次,她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勇气,亲自到缅北实地调研,这在研究生中极少见。国关和传媒的五位学生形成学习小组,集中做澳大利亚方向的毕业论文。期间,我们下了不少力气。我也动用了自己多年经营的学术网络,让他们有机会与澳大利亚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外交官等接触并请教。
曹生研究了澳大利亚参加地区合作的认同问题,几乎是一遍写成,显示了很好的学术功底。他现在在一家国家级媒体的报社做国际评论,有声有色。王生是国内最早全面回顾陆克文在总理任内对华关系的人。田生创造性地运用苏珊·斯特兰奇的理论研究了中澳关系中的资源瓶颈问题。陈生选择了澳大利亚的战略思想家休·怀特对华思想作为研究对象,期间得到休·怀特本人及其弟子的帮助。张生则非常现实地研究了中澳自贸谈判的困境和出路。这是我的一次尝试,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由于我国澳大利亚研究力量相对薄弱,毕业答辩时想凑齐五个答辩委员都不太容易。感谢他们为澳大利亚研究所做的贡献——五篇实实在在、具有开创性的硕士论文。
第三批学生是4+1。4是周生、苏生、王生和刘生(女),1是刘生(男)。总结经验教训,借鉴他山之石,我们继续摸索集体学习和因人而异的培养模式。这个学习小组异常勇敢精进,选择研究当前中国参与东亚合作所面临的一些重大政策困境和理论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获得答辩委员会和校方的肯定。周生剖析了中国与东盟的政经互动关系问题,尝试破解“以经促政”之惑。苏生创制了一个综合评估体系,用以解决中国参与亚太范围内不同地区合作机制的次序问题。王生用系统科学总结出中国与东盟交往的“以一对多”和“以多对一”的模型。刘生(女)另辟蹊径,剖析了各方对东亚合作主导权的认知差异问题,她还是大宅门第一个考上博士的。刘生(男)的导师出国在外,我接手指导他完成论文通过答辩。总的来看,他们的思维和学术训练,时间安排和运用,论文的把握和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
初步总结带研究生的心得,与初为人师的朋友分享:第一,无贵贱。学生不论是来自知名学府,还是一般大学,素质都很好。只要师生配合好,假以时日,都会有很大的进步。带研究生应该是有系统、成体系地把他们最基本的“做人做事做研究”的意识激发出来,方法训练出来,效果打磨出来。第二,巧规划。多数研究生是两年学制,期间要完成学业、论文、实习、考公务员、找工作、考博士等,就怕诸事混杂,理不清头绪,啥事都干不好。如果能提前把论好是不错的选择。
每批大宅门的学生毕业时,我都希望能参加他们的毕业典礼,但每次都事与愿违。作为补偿,借《世界知识》的宝地,祝福他们。
关键词:图书馆 特藏 服务创新 文化传承
黄宗忠在2008年第1期《图书馆》上发表题为《转变办馆理念,以提高图书馆服务档次为重心,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持续发展》的文章,指出:“图书馆办馆的根本目的是两条:一是保存人类记忆,传承人类文明;二是服务于人,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其实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别和地区、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其各项工作都是紧紧围绕这两个根本目的在进行。本文重点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如何在特藏工作中实现文化传承与服务创新的融合,以期对高校图书馆的特藏工作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国内不少图书馆都设有特藏部负责本馆的特藏工作,但特藏部的工作内容却不尽相同:有的界定为古籍善本相关业务,如武汉大学图书馆特藏部;有的界定为包括古籍善本在内的各种特殊资源的整理和利用,如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有的则与古籍善本无关,仅对本馆认定的特色(特殊)资源开展工作,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特藏部。欧美等国则用“Special col-lections”囊括了图书馆的全部特色(特殊)馆藏工作。
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特藏工作主要由特藏部负责,该部门集捐赠与特藏为一体,利用清华大学的品牌效应和丰富的校友资源,基于捐赠开展特藏建设;特藏部从大量的捐赠品中甄别出有特殊价值的藏品,划分成不同专题(主题),由专门负责特藏建设的馆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征集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征集、整理,现已开展读者服务工作;特藏资料的读者服务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在图书馆的不同部门进行,如“清华文库”在流通部服务,“保钓、统运”资料在特藏部服务,古彝文在科学古籍研究所服务。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特藏工作既丰富了馆藏,又将图书馆文化传承的功能融合到特藏服务创新中,探索出图书馆文化——校园文化精神——多元民族文化的“三级文化传承”道路。
1渗透式服务教学科研,打造专业、进取的图书馆文化
图书馆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构成。馆舍、馆藏和设备等形成图书馆的物质文化;各种管理体制、规章制度和组织结构等形成图书馆的制度文化;馆员的服务、职业精神、价值观、使命感等精神层面的内容构成了图书馆的精神文化。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建出人文气息浓厚的图书馆文化。
近百年来,清华大学图书馆通过丰富的馆藏资源、舒适的阅读环境、灵活的服务形式、便捷的服务设施为全校师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服务和支撑,成为学术资源、学术活动、文化展示和开放交流的重要场所。随着时代的变迁,清华大学图书馆的馆舍、组织结构、服务内容和方式等也与时俱进,但专业严谨、进取向上的图书馆精神文化一直没变。在知识网络时代,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特藏工作致力于充分利用各种特色馆藏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开展专、深服务,主动融人科研和学习的一线,嵌入师生科研和学习过程之中,从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转变为知识服务,提升馆员在读者心目中的专业形象,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档次。
1.1“一站式”资源获取
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特色资源都按照专题(主题)区分,同一专题(主题)的各类资料集中排架,不区分语种和资料类型,部分还配有电子阅读机和检索机,便于读者在一个物理空间就能轻松阅读多载体、多种类文献,获得该专题(主题)的全部馆藏资源。这种“一站式”资源获取的服务模式吸引不少专业(资深)学者教授前来使用资料。
海外“保钓、统运”资料是清华特藏之一,收藏从1970年开始延续到80年代初的海外留学生“保卫钓鱼台运动”的相关资料共计13000多件,包括运动中出版产生的各种书籍、刊物、报纸、通知、张贴、往来书信、幻灯片、照片及运动的原始放映带等,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资料最全、数量最多的“保钓”资料专藏。自2010年11月成立“清华大学图书馆保钓资料收藏研究中心”以来,吸引了不少海内外该领域的研究者前来参阅。其湾大学历史系的邱士杰博士、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的刘玉山博士都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保钓资料收藏研究中心”进行了数月的持续研究,他们每天和馆员一起上、下班,如饥似渴地查阅着资料,间或停下来与馆员就某个细节进行深入的讨论。馆员的观点给他们提供了不同的研究思路,他们的疑问也成为特藏工作今后深度服务的新方向。他们回去后,一直与我们保持通信往来,互通有无。
1.2虚实结合、动静搭配、资源共享的全天候立体服务
结合实体特藏资源的专题,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特藏工作设立了网上虚拟特藏,扩大特藏资源的范畴,将可获得的数字资源以及资源线索集成到虚拟特藏中,建成基于专业本体的7×24小时特藏网站,力争为读者提供虚实结合、资源共享的全天候立体服务模式。
“清华文库”特藏始建于1988年,主要收藏在清华工作、学习的教师、学生及工作人员的著作(包括著、编、译、审)。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颇具规模。大部分藏品都含有作者亲笔签名(或留言、印章),其中有许多著名学者签名赠书,如季羡林、钱钟书、杨绛、许渊冲、冯钟璞、文洁若、顾毓琇、马识途、英若诚等,成为珍贵藏品。“985工程”二期建设中,我们将虚拟“清华文库”作为项目推进,以人物为主线,与人物相关的事件、成果、地点等相互关联构建本体,建立以虚拟文库为主要知识传播途径、实体文库作为保存珍品资料和展览展示的特藏服务模式。我们主动参与院系的各类纪念和庆祝活动,以展促藏,以藏办展;与档案馆、校史馆等研究单位合作,共享藏品;主动登门拜访学术大师或其后人,征集手稿、书信、照片、荣誉证书等;采访80岁以上的老校友(其中包括院士、教授、领导等),建立口述历史的视频资料,也借此机会,得到他们的信任,征集其学术专著、手稿、照片等资料,丰富特藏资源。
正是这种虚实结合、动静搭配、资源共享的全天候立体服务模式,“清华文库”特藏在原有“普通校友文库”和“名人专架”的基础上,将收藏范围扩大到“院士文库”、“人文名师文库”、“清华机构出版物”、“清华主办的国际会议论文库”及“清华纸本学位论文”,可以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服务资源。
1.3主动推介特藏资源,参与科研课题研究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刘江永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中日关系的研究,我们派馆员去听他的专题讲座,主动询问刘教授的需求并向他推荐我们的海外“保钓、统运”特藏,力邀他前来参观“清华大学图书馆保钓资料收藏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保钓中心”)。实地参观后,他对保钓中心的资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往来多次之后,刘教授已经成为海外“保钓、统运”特藏的志愿宣传者,他不但介绍同行(如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张植荣教授)前来查阅资料,还邀请相关馆员参与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就问题展开研究。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赵丽明教授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的专家,对清华大学图书馆特藏中的古彝文非常有兴趣,经过与图书馆一段时间的合作后,她利用自己专业特长,帮图书馆征集到女书、水书等珍贵特藏。赵丽明教授与我馆馆员共同指导的清华大学SRT项目“水书文本抢救与解读”获得学校挑战杯特等奖,并形成研究报告《清华大学馆藏10本水书解读》。
2开创品牌服务,传承校园文化精神不同历史时期都有著名学者和大师,历届清华学生也人才辈出。一代代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用“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诠释“行胜于言”的校风,形成了特有的清华大学校园文化。清华大学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老师和学生的服务过程中彰显着清华精神;特藏服务在工作中通过规范服务流程、履行服务承诺、完善服务制度等开创品牌服务,提升了服务质量,传承了校园文化。
2.1特藏主题展:清华精神的无声传承
清华大学图书馆的老馆是个有近百年历史的建筑,在它二楼最显著的位置有一排展室,经常有校领导、馆领导带着国内外的参观者前来,日常也有不少读者在其中流连;自2009年展室开放以来,“读者留言簿”已经写满了几大本。这些展室就是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特藏品牌服务之一:特藏主题展。“特藏主题展”常年进行,配合实际工作需要不定期更换展览主题,展品全部都来自特藏藏品。图文并茂、实物生动的展览,寓教于其中,在润物细无声中将清华精神发扬传承开来。
比如为迎接百年校庆,清华大学图书馆特藏部精心策划、布置了“清华大学老毕业论文展”,展出了收藏的校友毕业论文、课程论文、研究论文等资料,充分展示了清华大学从上世纪20年代至今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变革,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学术研究的方向和学科、院系设置的演变。在诸多展品中,不仅指导教师声名显赫,论文作者中也不乏日后的名家大师。从闻一多、朱自清到俞平伯、梁思成,他们在清华的从教精神诉诸字里行间;从赵访熊、顾毓琇到冯钟璞、端木正,他们在清华的求学生涯在其笔端若隐若现……参观者仿若时光倒流,在被震撼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历久常新的清华精神。
2.2毕业生赠书与转赠:校园文化的行动传承
捐赠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服务工作,也是清华大学图书馆特藏工作的基础。图书馆接受来自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捐赠,在对捐赠者的服务中,既要珍惜和保护捐赠者的感情,尽可能满足捐赠者的特殊需求,又要维护图书馆的馆藏原则,不损害图书馆的利益。
清华大学的学生非常热爱学校,热心于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每年寒、暑假两个毕业季都有大量的毕业生将自己求学期间用过的书籍捐赠给图书馆,希望能补充、丰富图书馆的馆藏;可是这些赠书中不少都被学生圈圈点点了,也有的不符合图书馆赠书人藏规则。考虑到这些情况,图书馆特藏部从2005年起开创了“悠悠书墨香、浓浓学长情——毕业生赠书与转赠”的品牌服务:由毕业生将自己的书捐到图书馆,图书馆整理后,从中挑选部分符合入藏原则的图书补充馆藏,其余的转赠给本校师生和西部学校。
为了搞好这项服务工作,清华大学图书馆专门设计开发了毕业生赠书管理系统,开通了“清华大学毕业生赠书”网站,制定了从“赠书人网上提交信息”到“赠书人网上查看赠书最终去向”一整套完整规范的服务流程,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开展服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截至2010年末,该服务总计接受1223人次的毕业生捐赠,捐赠书刊共计21101册,其中补充馆藏2664册,其余的近2万册赠书全部转赠本校师生和西部学校。很多毕业生在赠书的扉页留下赠言:“感谢图书馆9年来的帮助,希望在毕业前以绵薄之力为学校作些贡献。”、“清华给我们的太多,临别时我只想留下一点,愿以此勉励后来人!”……不少拿到转赠图书的同学也激动地给图书馆留言:“图书馆的这项安排很好,感谢学长们的书,学长们在赠书时留下的临别赠言也让我受益匪浅。”、“科学需要传承的精神,我愿意用我的努力回报师兄师姐的奉献,当我离开的时候,我也愿意像你们一样把清华的精神、科学的精神传递下去。”……
这项服务通过馆员和读者的共同行动,不但能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倡导勤俭节约美德,而且传承了清华文化,弘扬了水木精神。
3关注民族文化遗产。构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
获IFLA评委会正式认可的1987年版《多元文化社会:图书馆服务指导方针》强调:公正、公平地为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化背景的各种读者群体服务。这对图书馆提出了多元文化服务的要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元文化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特征。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全国人口的91.59%,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到10%;但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十分广泛,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的60%以上。少数民族有着与汉族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风俗和生活习性,他们应享有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的权利。可是我国大多数图书馆基本上以汉语馆藏为主,很少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馆藏,加上一些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现代化的冲击和挑战,出现了严重的传承危机。收集、保存人类记忆与文献信息资源不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更是图书馆服务读者的需要。人类记忆、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积累、保存是图书馆服务的前提,没有人类记忆与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保存就谈不上服务。清华大学图书馆历来关注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收集、保护和整理,目前藏有古彝文、女书原件、水书原件及实物、西南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及实物等特藏资源,这些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构建清华大学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奠定了基础。
清华大学图书馆不但注重收集、保护和整理民族文化遗产,还利用本校强大的研究力量开展对民族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百年校庆期间,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与图书馆合作,举办了“清华百年——西南地区濒危文字文献研讨会”及实物资料展览,10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以及来自西南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代表出席了会议和展览。这次展览的展品全部收入清华特藏,涉及图书、期刊、手稿、书画、刺绣、手抄经书、印棒等多种类型。这些文献和实物蕴藏了汉藏语乃至南亚语的宝贵资源,记录和反映了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使用的东巴文、汝卡、摩梭、普米、纳木依、尔苏、木雅、他留,以及坡芽歌书、水书、女书等诸多不同形态的文字,是各种原始象形文字的宝库,更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对传承和发掘我国多民族文化遗产将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柯平,闫慧.关于图书馆文化的理论研究.图书馆论坛,2005,25(6):77-83
2晏凌.基于捐赠的清华大学图书馆特藏建设.图书馆杂志,2010,29(2):44-45,56
3.何启琼.从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视角探讨图书馆服务的延伸.晋图学刊,2010(5):57-59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 教学导入
导入语是开场白,是为了引导、启发学生进入新课所运用的语言。它一般很短,只有两三分钟,但却十分重要,不可缺少。好的导入语可以使学生涣散游离的心在短时间内能集中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被将要学习的知识所吸引,产生学习的兴趣,使整个教学进行得和谐自然。历史教师说好课堂导入语尤为重要,因为初中历史这门学科在现实中的地位要求教师在一开始就要抓住学生的心,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导入语的设计。
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好导入语呢?笔者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历史教师必须做好几个准备工作:一、要全面熟悉教材,深入吃透教学内容,抓准教学重点和难点。二、要善于通过报刊、书籍等多种渠道,关注生活、时事,收集、积累各种与历史知识有关的资料、信息和图片等,这样设计导入语时才会有丰富的内容。三、要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导入语。
关于历史课堂导入语的设计,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因人、因课、因事而异,只要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行了。在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有如下一些方法:
1.开门见山法:
又称破题导入式,就是抓住标题,从释题入手,解释课题,导入新课。例如,《两汉与匈奴的和战》导入语的设计,就可从释题入手:“两汉”,就是指东汉和西汉,“匈奴”,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论文,“和战”,就是友好往来、和平共处与战争。这样,用一两句话就把要讲的内容讲出来,使学生心中有数,教师也好围绕这个问题扩展开来。它不仅用语简洁而且能突出中心。
2.复习导入法:
这种导入法是教师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来引出这一节课的知识,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如:在组织《挑战“两极”》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二战后国际关系呈现出怎样的格局?两极是哪两极?再进一步追问:这种两极格局是不是稳固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引:那么西欧和日本是如何对两极格局中的美国形成挑战的?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同走进《挑战“两极”》。这种导入法比较简单,但教者要能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的放矢,正确复习,注意整体,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使前后知识连贯起来,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设疑导入法:
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师在导入时能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就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新知识的教学做铺垫。例如:在教学《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武王伐纣使商朝灭亡,周武王夺得了江山,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西周,大家想一想紧接着他就要做什么事?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们七嘴八舌,答案当然也是五花八门的,这时教者可以趁势引导学生明白:统治者当务之急是考虑如何管理广大的地区和人民,以此来巩固自己的政权。周武王是如何巩固他的统治的?通过本节课的学家就会知晓的!学生就这样被自然而然地引进新课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范文。
4. 音乐导入法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从心理角度来讲,学生在听歌时,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在感到松弛、愉快、满足的同时,会产生兴奋情绪。因此,将歌曲这种形式运用到课堂导入,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这一课时,我先播放了《国际歌》,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坚定不移、坚贞不屈、昂扬进取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导入到新课“巴黎公社的建立”。
5. 图片导入法
对中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材料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利用插图精心导言,激活学生的思维,也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在北师大版历史教科书上,每一课都有几幅插图,再加上我们平时积累的一些历史图片,这些图片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都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素材,活用这些素材可以一举多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述《机遇与挑战》一课时,教者先展示一幅美国波音飞机零部件示意图,让学生具体了解一架飞机零件来自一百多个国家,感受全球经济联系空前加强,具体感知全球化的概念,从而引出“走向全球化”这一框题。这样就轻松地把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
6. 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的天性,用故事引出将要学习的内容,从故事中获得所要教育的思想。这种导入法是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论文,积极探索。当我们走进历史课堂,从学生兴犹未尽的脸上看到他们还沉湎于课间的某项活动时,我们可以说:“让我先来讲一段故事”。例如我在讲《第一次然遍全球的战火》一课时,先讲了一个塞尔维亚青年刺杀斐迪南大公的故事。立刻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我就抓住这个时机,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换到有意注意上来。
7. 材料导入法
以材料为背景创设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知欲望,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信息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对知识的深刻认识。在教学《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初,我出示两段材料: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通过这两段材料引出工业革命,学生已经对工业革命的威力有了粗略的了解。
一、被调查的六所高校的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介绍
1.陕西师范大学。该校本科历史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分为五类,即通识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教师教育模块和实践模块。共187 学分。⑴通识模块。该模块又细分为三小类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限定选修课和公共任意选修课。公共必修课有49 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6.2%,主要课程为外语、计算机、政治、大学语文、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公共限定选修课共8 学分,公共限定选修课共4 学分。⑵学科基础模块。包括相关学科基础课和本学科基础课两小类。相关学科基础课共5 学分,含高等数学和考古学两门课。本学科基础课39 学分,占总学分的20.9%,主要开设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和史学概论等课程,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开课。⑶专业课程模块。共41 学分,分为三小类。即专业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和专业任意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开设20 门课程;专业限定选修课开设12 门,分为中国古代史系列、中国近现代史系列、世界史系列、其他系列等4 个方向;专业任意选修课开设53 门。学校规定学生应从限定选修课中至少选修12 个学分,要求每个系列都要选,并且要选修一个完整系列。至于任意选修课,学校要求学生至少修10 个学分。⑷教师教育模块。共17 学分,分为必修和限定选修两类。必修课开设6 门课程13 个学分,限定选修开设两门课程4 个学分且必须全选。⑸实践模块。共24 学分。包括军事理论与训练、教育见习、公益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课程。
2.西南大学。该校本科历史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分为六类,即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自主创新学习。⑴通识教育课程。共57学分,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小类。必修课45 学分,开设课程11 门。开课时间安排在第一至六学期,主要有外语、政治、体育、计算机和就业指导等。选修课由学校统一开设,学生根据专业要求自主选择。⑵学科基础课程。共32 学分,全部为必修课。课程主要是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开课时间安排在第一至四学期。⑶专业发展课程。共111 学分,也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小类。其中必修课21 学分,开设课程6 门,开课时间在第一至六学期。主要有中西史学史、史学理论与方法、考古学通论、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历史文选等。选修课进一步细分为八小类。包括专门史类10 学分,5 门课程;断代史类8 学分,4 门课程;晚清史类10 学分,5 门课程;世界史类20 学分,10 门课程;区域史类6 学分,3 门课程;博物馆类12 学分,6 门课程;民族学类8 学分,4 门课程;综合类16 学分,8门课程。⑷教师教育课程。共34 学分,也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其中,必修课12 学分,5 门课程。主要内容为:教育概论、心理学、中学历史教学论、教育技术应用、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等;选修课22 学分,11 门课程。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当代世界教育改革、教育美学、班主任工作等课程。⑸实践教学环节。共20 学分,含教育实习、论文写作等五项。⑹自主创新学习,不计入总学分。
3.华中师范大学。该校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比较简洁,分为两大类。即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外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政治、教育学等课程和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历史文选、历史科学概论、历史教育学等课程。可见,该校的专业必修课实际涵盖了外校通识类、专业基础类甚至实践教学类的课程,体现出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专业选修课大致开设有50 门,涉及面比较广泛。
4.东北师范大学。该校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主要分为五类。即,⑴普通教育课程类,开设有外语、计算机、体育、思想品德、军事理论和综合知识等,学校要求学生应修44 个学分。⑵专业课程类,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系列课两小类。专业基础课共43 学分,专业系列课共58 学分。学校要求学生应修99 学分。⑶教育理论和技能课,开设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论、教育实习和研究中等教育课程等,学生应修18 学分。⑷专业实践,主要形式是文物考察。⑸副修课程,开设的主要是有关学科课,共20 学分,但不计入总学分。
5.华南师范大学。同华中师范大学一样,该校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也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⑴必修课。进一步分为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两小类。①公共必修课。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其他公共课程;公共实践教学;教育理论与教师职业技能课程。②专业必修课。由三个部分组成,共69 学分。分别是专业实践教学计16 学分;学科基础平台计39 学分;专业基础平台课群计14 学分。⑵选修课。有专业限选课和任选课两种。①专业限选课。分为历史教学方向模块和历史研究方向模块,前一模块含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学说史、中国文化史等10 门课程,计28 学分;后一模块主要是专题类课程,包括中国古代史专题研究、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世界史专题研究等11 门课程,计30 学分。学校要求学生选中其中一模块,修满19 学分即可。②任选课。任选课也分为两类,即专业任选课和公共任选课。专业任选课包括中国哲学史、欧洲哲学史、演讲学等六门课;公共任选课由学校统一安排。学校规定学生在任选课上必须取得16 学分。
6.江西师范大学。该校历史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四个组成部分。⑴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共46 学分。内含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两小类。前一类课程共36学分,后一类课程共10 学分。⑵学科基础课程,共31 学分。也包括必修和选修两类。其中,必修类开设8 门课程,共25学分。选修类系指跨系跨专业选修6 学分。⑶专业课程,共60学分。分为专业必修课程共40 学分和专业选修课程任选20学分两类。⑷集中实践环节,共23 学分,要求不少于25 周。
二、课程设置的特色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几所大学基本上都能立足自身实际,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不少学校的课程设置显示出了亮点和自己的特色,下面分别叙述之。
1.西南大学。⑴在通识教育课程这块,比较重视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培养。为此,在第二和第三学期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I 和程序设计Visual,两门课学分达8 分之多,且课时达144 个。相较其他被调查学校同类课程,无论是学分还是课时的分值都是相当高的。⑵在学科基础课程这块,基本开设的是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这也是他们的一个比较独特之处。⑶在专业发展课的必修课程安排上,他们非常重视史学理论、史学史等课程的教学,安排的多是此类课程。看得出该校在这一块比较强调对学生方法论的教育,力争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在专业发展课程的8 类选修课安排上,他们除了做到了广和博外,还兼顾了西南地方特色、民族特色。表现为开设了一些区域史类课程,如川渝地方史、西南历史文化地理等;还开设了民族学类课程,如西南少数民族史、藏族历史等五门课程;以及博物馆类课程等。⑷在教师教育课程的安排上,该校非常注意贴合实际,注重对学生教师技能的培训。在必修、选修的16 门课中,紧密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课程就占到了11 门之多。⑸在实践教学这块,除了正常的教育实习、论文写作等以外,他们还专门在第六学期给学生安排了一个有1 学分和18 个学时的课堂教学能力训练课。该课正好放在教学实习的前一学期,对实习的开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陕西师范大学。⑴在通识模块这块,和西南大学一样,该校也非常重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分别在第一、第二学期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和VF 程序设计,两门课学分达7 个,课时达162 个。⑵在学科基础模块的本学科基础课这块,除了一门史学概论外,安排的都是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课。表明该校对通史课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基础地位的认识。⑶在专业课程模块的必修课安排上,他们除开设了中西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文选、历史地理学等课程外,引人注目地开设了历史学科专业导引课。⑷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特色是专和广的结合。必修课只安排了6 门13 学分,但选修课却达到了29门之多,学生从中选修4 学分即可。
3.华中师范大学。⑴在历史系基地班的教学中,该校压缩了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的课时和学分,由原来的720 课时40学分减至450 课时25 学分;增加了选修课程,并将选修课分成专门史和专题研究课两类。他们拓展了课程内涵,注重前沿和学术特色。开设了一批新课,如博导专题课、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国学元典导读等;设置了一部分有助于提高专业素质的课程,如史学论文写作、史学信息介绍等。⑵历史系师范专业的教学上,该系强调加强基础,注重科研;拓宽领域,提高技能(师范技能);形成特长,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在课程结构方面,加强中外文化史、经济史、世界主要国家现代化史、国际关系史等课程的开设。
4.东北师范大学。⑴在课程体系方面,在基地班的教学中,打破了以往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压缩了专业基础课,增加了专业选修课;增开相应的文史哲、文理科交叉的概论课和技能课。经过系统调整,该系的课程体系已基本与高素质、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⑵该校重视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教学;重视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的教学。⑶还开设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课程,如东北民族与边疆史、奉系军阀史、中俄关系史、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等专门史课程。
5.江西师范大学。他们在做好自身定位的前提下,既注重拓宽学生知识面,又兼顾课程的现实性、地域性和实用性,力争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为此,在开设了本科生应掌握的一般专业必修课的同时,该校在专业选修课上动脑筋,开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陶瓷史、万寿宫文化、江西地方史等课程供学生选修。考虑到中学历史课改的趋势,他们还为学生开设了西方经济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科学技术史、中西文化比较、现代化问题研究、普通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课程,应对课改提出的新要求。
6.华南师范大学。与江西师范大学一样,华南师范大学也是一所省属师范大学。该校历史系的课程设置也充分考虑了这个前提。在课程设置的特色方面,他们留给我们最大的印象是在第五学期开设的专业限选课。他们把专业限选课分成历史教学方向和历史研究方向两个模块,规定学生任选其中一个模块的所有课程。历史教学方向的课程主要为培养一个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而设计,主要有经济学说史、中国文化史、广东地方史、客家学概论、西方政治思想史、领导科学、人生观通论、政府经济职能与宏观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历史研究方向的课程则以断代史、专门史等专题课为主,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深度,为学生毕业后进一步深造做好准备。
三、启示与借鉴
1.把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首位。这个特点主要体现在几所重点师范大学身上,在课程设置上他们努力使学生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研究的目的,并不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在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时,大多做到了优化基础课淡化专业课,纷纷压缩了通史课的学时和学分。优化基础课就是要使基础课同时满足就业市场需求、个人可持续发展、后续课程奠基、继续深造等多元目标。
2.加强选修课程的设置。进入21 世纪,随着各学科的不断交叉、融合,边缘学科的不断涌现,在人才培养上人们越来越形成一种共识,即单一的专业知识训练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所以开设恰当比例的选修课程是尊重学生个性与个人成材选择的重要表现。
现今的国际贸易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调整学科专业确定的,属于应用经济学,在其《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它同其它9个二级学科同属应用经济学,在国际贸易学(020206)中指出:“国际贸易学是研究国家(地区)间商品与劳务交换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很强实践性特点的学科”。但是,当今世界已经成为现实的生产要素、人员、知识产权交换及国际间的经贸合作,这些比纯粹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更为重要的内容没有包括在内。在业务范围中,指定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与管理,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国际贸易组织”。从当今学科发展的实践来看,它注重了理论与政策,贸易的实务,没有指出国际经济合作这个内容极为丰富的领域,业务范围是比较狭窄的。在指定的博士学位专业课中,指定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国际贸易政策研究,跨国公司管理及结合培养方向的其他专业课”;硕士学位专业课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经营管理及结合培养方向的其他专业课”。这些指定,一是笼统,二是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经贸组织、国际金融、国际经贸法规等类重要课程没有提及。在指出的主要相关学科中,仅列出了“金融学和世界经济学”。而与之关系极密切的国际经济法、企业管理、国际关系等没有提及,比起其他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来相关学科很单纯。
在以上学科研究范围的指导思想下,很多学校的博士、硕士学位设置的研究范围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总体上以文字中规定的为主,领域较小,对我国整个对外经济贸易战略有重大作用的对外投资(走出去)、利用国际优质资源(引进来)研究较少,偏重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当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重点院校与研究机构未受影响,影响主要是对一般性大学,它们多局限于以上给出的范围。实际的对外经贸情况早已突破了上述设置的范围,研究外资、外经的文章充满了主要国际贸易学类杂志,但在权威的“指导简介”中没有。
更为不可理解的是,在2006年国家社会学科基金申报填表的学科目录中,在应用经济学24个二级学科里,竟然没有了“国际贸易学”这个二级学科的名称,我们申报表只好填写成“应用经济其他学科”,作为全国最权威的管理和指导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究竟是如何看待这个学科领域及其地位的,我们不得而知。
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即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我国国家标准Gff13735-92将学科定义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的划分是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它有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但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一些新的知识也归于原来的体系,这是任何学科都存在的发展规律。划分学科的目的,是为了专于学科的逻辑体系进行研究,以求学科有新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1)从国际贸易最初的知识体系来说,就是直接的出口和进口,后来有了国际投资,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二者可以互相替代(Mundel,1957):贸易障碍会产生资本流动,资本流动障碍会产生贸易,二者具有相互替代性;Bhagwati(1973):过多的引致投资可能带来贸易的“悲惨性(贫困化)增长”。Markuson(1983),Svensson(1984):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之间具有互补性,如果贸易和投资之间不合作,则出现相互替代关系,如果相互合作,则是互补关系,商品的贸易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将互相促进。还出现外贸对外资的促进发展(陈泽星等,2005);相当多的学者都承认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相互渗透发展的现实和趋势。(2)我国实践也证明,外资利用大大促进了对外出口和进口。在经济全球化下,生产要素和人员的跨国流动,跨国投资,它的地位和利益的所得,已经超过了单纯的出口和进口,仅以外贸来衡量利益的大小已经不能反映一国得到的外贸实际利益,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是对外贸易自然的延伸或替代。
无论任何学科,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我们学习和研究的目的是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总战略服务,为政府和企业服务。从目前我国主管对外经济贸易的国家职能部门,也可看出国际贸易学应该研究哪些领域:最高有国务院的经贸委,国家商务部,以下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商务厅或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在以下是市县的相应部门。商务部的主要下属职能机构有近20个,但无论多少,职能业务总体可分为外经贸法规政策部门、进出口管理部门、外商投资管理部门、对外投资或对外经济合作部门四大类,当然新设立的商务部增加了管理国内市场和商贸一项大内容,倾向于内外贸一体化,这也是个新的研究点。省级商务厅或外经贸厅的主要职能机构有:没有设商务厅的省暂时不管内贸,其他管理职能部门如同商务部:外经贸法规政策(原政策法规处,现为综合处)、对外贸易(有贸易发展处、贸易管理处、贸易促进、机电进出口处)、外商投资(外资处、投资促进处、开发区处)、对外经济合作(外经处、境外处)。对于无形贸易,如旅游、运输、金融、保险的进出口,则属于其他政府部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国际贸易学,它应该的研究范围是很宽泛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国界的生产要素大规模流动成为必然,载体是跨国企业和人员,因此,对跨国企业和人员及其文化的研究是越来越重要了。还有,国际竞争的加剧,多边贸易体制运转不好时,次多边即区域一体化组织,或几个国家的一体化组织,或双边一体化的发展都在涌现,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应放在一个日益关注的地位。
国际贸易学科研究面较小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学校对纯理论研究较多,应用性对策研究较少,成果鉴定重期刊发表及档次,轻政策对策性研究报告,使我们的理论成果与实际需要脱节,失去了研究成果应有的价值,也抑制了研究面的扩大。
此外,学生,甚至我们个别的同行,也把国际贸易学科的研究范围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内容理解为仅是国际贸易,或对外贸易。这种对学科和专业的片面或错误理解,导致的负面效应是严重的。首先,它使我们研究领域局限于狭小的范围,不利于开拓应有领域或新领域,使研究水平很难提高,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为政府和企业服务。其次,由于这个专业的热度非凡,我们的学生和其他有关从业人员是社会上人数增长最快和总量居前茅的,但学生如果仅做外贸单证或坐办公室,跑海关和工商税务局,这种单一的就业面,现已人满为患,中专生、高职生、大专生、本科生,同抢一个饭碗,我们的本科生与他们竞争没有多少优势。这样片面的认识会影响我们全方位、多层次外经贸人才的培养,现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不能简单地就理解为国际贸易专业,而是一个“大外经贸”专业。
二、国际贸易学科应拓宽的研究领域与方向
(一)拓宽研究领域与方向的指导思想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中,对学科专业的改革结构调整提出了原则,如提出:学科专业调整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全局性、战略性调整”,“要以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和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优先发展适应加入WTO急需的金融、法律、贸易等类本科专业”;“大力开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鼓励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的新机制”我们应根据以此指导思想并结合外经贸发展的实际和未来的趋势,拓宽研究领域与方向。
(二)学科研究总体要增加的内容
在对学科研究规律内容的界定中,应增加“生产要素跨境流动与交换”,以补充原来仅有的“商品和劳务交换”,体现当今经济国际化深入发展的现实和趋势。强调应用性、对策性,体现学科特点。在主要相关学科中,除原来列出的“金融学、世界经济”外,应增加“国际法学、国际关系、企业管理”等几个重要相关学科,体现与它的知识体系相关的重要学科。
(三)从整个再生产纳入全球的现实来考虑国际贸易或对外贸易
我们要从经济全球化,生产贸易国际化来看学科的研究领域。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它与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过程,利益的分配也不局限于哪一个阶段。我们可以从国际化生产的整个再生产过程的三大阶段来看:
G--W...P...W’---G’
传统的出口贸易是仅在W’--G’间,纯粹用的是本国的原材料加工生产出口,也叫一般贸易。
传统的进口贸易是G--W,从国外进口来直接消费。
加工贸易,外商用进口的原材料加工出口,则是G--W...P…W’---G’。
如果是在境外国外利用当地原材料生产并就地销售,则是W…P...W’--G’。
这几种方式,都是与贸易有关的,包括了直接出口(传统出口,或自己进料加工出口);直接进口(传统进口);间接出口(来料、来样加工出口,外商要扣除进料外汇);间接出口和进口(跨国企业利用母国的设备、东道国的原材料、人力加工生产后在东道国当地销售,或转销其他国家,或产品返销母国)。
以上表面上是进口与出口,实际上是利用外资来加工生产再出口;对外投资进行生产在东道国销售或转销他国或返销母国。这就是现资、加工、生产、贸易的复杂关系。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说,直接进出口,也就是传统的外贸,这是第一层次的外贸,也是狭义的外贸;第二层次的外贸,是利用外资加工生产后的外贸和国内贸易;第三层次的外贸是到境外国外投资利用当地资源进行生产后的出口(产品到东道国或其他国家)或返销母国的进口。从利益上讲,第三层次的外贸综合利益最大。所以,仅以简单的出口和进口来看国际贸易是远远不够的,没有看到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都是与贸易直接有关的且利益更大。
以上是国际贸易学最核心的内容,可概括为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简言之,即外贸、外资、外经三大领域,我国管理外经贸的政府机构,主要是围绕这三大领域设置的。
(四)从与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知识与理论体系及其相关性来分类细化研究领域与方向
以下研究领域大都出现于外经贸实践中,但从全国各大学及研究机构来看,研究领域总体较小,有的研究虽然有,但不深入,有的没有开拓和创立,应拓展领域和方向。这里并非要每个学校都要面面俱到,而是指全国应有如下研究:
(1)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从古典到当代,各种理论与学说,这是最基本的重点的研究领域,要开拓新方向;(2)国际贸易实务研究:国际经贸惯例、贸易合同、争议与仲裁、物流、运输与保险、信用证等单证运用、商务谈判等,要深入研究,开创新的方向;(3)国际经济贸易组织研究:WTO规则,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协议,原料生产与输出国组织规则,联合国经济贸易组织规则,双边经济贸易合作组与协议;(4)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研究:多边经济贸易关系、区域和次多边经济贸易关系、双边贸易关系,要深入或开创研究新方向;(5)国际贸易法规政策研究:国际经济贸易法,国内对外经济贸易法规,各国政策,要开创新研究点;(6)货物贸易研究:机电产品、纺织品与服装类、农林渔水产品贸易研究、原料与资源产品贸易研究,要深入研究或开拓新研究方向;(7)服务贸易研究:金融、电信、运输与保险、旅游、会展等研究,领域大,行业多,在不断扩展,地位日渐重要,是重点开拓研究的领域;(8)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走出去”战略与政策,投资方式、投资环境等,这是现在和未来都要大力进行并开拓的,是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领域;(9)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引进来”战略,产业政策,招商引资环境、方式,开发区,跨国公司研究,与上面都属国际投资的内容,研究理论多,形式及内容更多,要深入研究,以外资促进外贸;(10)国际工程承包研究:国际承包市场,招标投标,竞争能力等,要深入研究,开创研究新方向,是贸易增长方式的重要方面;(u)劳务输出与自然人流动研究:这是现在和未来要大力拓展研究的领域,是我国服务贸易增长的重点项目,可部分解决我国剩余劳动力,是增强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渠道之一。以上(7)、(10)、(11),是我国重点开拓的贸易增长新领域,必须加强研究;(12)国际市场营销研究:市场预测分析,营销策略与手段,开拓的新领域;(13)国际金融研究:国际金融市场,贸易融资,国际货币体制及人民币汇率,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开放与运作,要结合外经贸深入研究;(14)贸易方式研究:、经销、加工、补偿贸易、租赁贸易、采购、期货贸易及电子商务等,要大力开拓、开创研究;(15)国际企业管理:跨国经营与管理,要重点开拓研究,为“走出去”服务;(16)贸易摩擦与应对研究:问题层出不穷,要深入进行研究。
三、国际贸易学科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换名或同名及可否上升为一级学科问题
从以上国际贸易学需要研究的领域和方向看,它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从字面意思上看,它没有包涵这些内容,与实际要求的内容差别太大。更重要的是用“国际贸易”这个学科名,容易使人们对它产生狭义的或错误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少数人,甚至包括了实际在从事这些工作的人。我们在毕业论文封面上写学科与专业名称时,不只是学生写错,而且相当部分老师也是模糊的,其他专业的人,就更不用说是片面理解和错误理解了。这种误解,对学科研究与专业的建设都是极为不利的。为此,不如将学科名称与专业名称互相替换,学科名称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名称定为“国际贸易”。但从“大贸易”或“大经贸”看,专业名和学科名都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更好一些。
关键词:课程体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知识供给
中图分类号:G6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4-0090-04
自2011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联合推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以来,高等学校的法学教育管理者和相应的理论研究者不断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尤其是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进行探讨。然过往探讨多侧重于宏观模式和培养质量等方面,缺乏深入到人才培养各具体环节的深度分析,尤其对课程体系的优化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深层次分析不够,于是深度分析这一问题则成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实践之客观必然。
一、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之外在表征
1. 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是知识结构融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于一体的法科人才
复合型人才首先是人才所具有的知识之复合,从词义的角度来看复合的本意是指物体因某种原因而结合起来,照此词义,卓越法律人才应当是复合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甚至初步科学知识的法科人才。必要的法律专业知识是法科人才作为法科人才之内在要求,作为卓越法律人才其知识本身必须是复合的而非仅仅停留在法律专业知识层面。它首先决定于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和社会现象的准则,它是隔离和过滤各种行为和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规范准则。这启示我们法律知识是舍弃了其所规范对象本身知识的规范知识,要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就必须要对法律规范知识和行为本身的一般社会科学知识甚至自然科学知识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唯有此才能准确理解和运用法律。其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的交叉和综合性越来越强。就法学学科来看,其发展也趋向与财经、管理、艺术、人文、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的交叉与综合,这就使得高端法科人才应当具有复合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国外不少大学就要求法学人才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德国慕尼黑大学规定法科学生应当掌握一定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等相关知识①。最后,就法科人才本身来说,由于其成长背景和成长历程的差异,特别是阅读兴趣和接受教育的差异使得其本身具有不同的内在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这种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决定了法律知识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甚至某一方面的专门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或自然科学知识复合有了可能。
2. 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应当是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能力养成的法科人才
针对传统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根本缺陷,卓越法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应用型之基本要求,这既是对传统法科人才培养的反思,又是人才培养适应现实的客观需要。从传统人才培养看,我国法学教育与高等教育本质上是同步的,尽管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但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97年党和国家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后,法学教育经历了飞跃式发展,73%以上的法学专业是1998年以后建立的 [1 ]。高等法学教育在大规模扩张的同时,虽经历了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的拷问,但这种拷问和相应的探讨成果并未转化为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的全面和深层次考量。法学教育总体上与高校其他文科教育一样,多注重于法律知识的传授,而缺乏相应司法能力的培养,以致于毕业生在进入法律职业工作岗位时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工作适应期。职业能力的欠缺是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法科人才的主要不足,因而卓越法科人才应当是以职业能力养成为核心能力养成的法律人才。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又应当具备哪些职业能力?首先是正确衡量社会情形并作出适当判断之能力。法律是关于社会秩序的规范,法律知识内含着对社会秩序的认识和判断,这要求法科人才具有运用法律知识认识社会的基本能力,其“最终目的不在于学会模仿别人如何工作,不在于学会作为一个律师应如何行为,而在于在正确认识人类理智的能力和局限的基础上,开发学生发展自身的能力、感悟和人格” [2 ]。其次是法律思维能力。具体说是将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转化为法律问题并置于法律视角下进行审视、判断并处理的能力,甚至置于更宏大的社会结构中进行处理的能力。再次是从事相应法律事务的能力,也就是说将法律运用于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通过法律个案实现社会正义的能力。
3. 以公正情怀为职业准则追求的法科人才是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又一表征
这决定于法律和法学本身,法律是以公正和正义作为其内在追求,法学也即正义之学。于是法科人才要适应将来的职业就必须树立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将公平、正义作为处理法律问题的永恒准则。具体来说,卓越法科人才应当崇尚法律、有法律至上的根本理念,在处理问题时始终坚持以正义为依归的法律准则。同时,坚守法律就需要有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意识,既要尊重权利和维护权利,具有尊重他人权利和自我权利进而捍卫法定权益的公共精神,又要有良好的法律义务观念,自觉履行各种法律义务并遵循从事法务工作的道德准则。权利的捍卫和义务履行在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需要有抵制各种破坏法律权威现象的勇气和力量,可见法科人才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4. 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还应当具有国际视野
今天,全球化和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旋律和客观趋势,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是全球政治经济交往的广泛与频繁。规范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往行为的国际条约和惯例也不断丰富与完善,涉外的或者国际的法律事务和法律问题在现实生活的比例不断提高。更为主要的是,国际惯例和国家条约对一国立法和司法的影响也不断加强,他国的先进法律制度和司法经验也在我国法治实践中不断地被引介和借鉴。甚至处理法律问题的国际合作机制也不断向我国法律体系拓展,这使得法律事务的处理在众多领域和方面都与国际规制有着这样那样的关联,卓越法科人才必须对这种发展趋势有所把握,要自觉养成国际视野。
二、课程体系滞后:制约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卓越法律人才应当具备有机统一的专业知识与人文社科知识及专业技能和国际法知识,这需要一定的课程体系和承载课程体系内容的教材决定法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职业素养。现行的法学专业课程体系总体来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素质教育通选课以及毕业论文和实习等5大模块。尽管这5大模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知识的宽口径和综合性,但素质教育选修课少及课程涉及面不广,实践教学形式单一,难以满足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知识的供给,是影响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1. 人文素养课程少
现行课程体系中尽管有素质教育通选课,但是这种通选课设置受大学法学院本身师资力量的影响,大多局限于比较基础的诸如逻辑学和经济学,有条件的法学院设置了国际关系和社会学等课程。总体来看,人文素养课程偏少,这既限制学生心智发展又影响学生对法律的理解,“一个知识分支的主旨和意思,会随传授给学生的与之相配的其他知识的不同而不同。如果学生读书只囿于一门学科,那么这种劳动会助长片面追求某种知识的倾向,这样做会限制学生心智的发展。” [3 ]对法律理解的片面必然影响其职业技能的养成,美国历史上就曾出现过这种现象。上世纪80年代后,由于过度重视职业技能的训练而轻视人文素养导致律师及法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倒退 [4 ]。
2. 课程体系中的实践课程主要是实习和诊所式教学
这两种课程设置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学生对司法实践的感性印象,但是很难养成职业技能。就诊所课程而言,大多数法学院都是通过案例教学方式来完成,有些学校在教学中可能还增加一些模拟审判等活动,但总体来说它是引导学生与相应当事人交流和掌握一定律师职业能力的课程。这有助于学生对法律事务以及对社会法律问题和法律需求的认识和了解,在一定层面上能帮助法科学生初步养成职业技能,但不能形成学生独立处理法律问题和法律事务的能力。而就实习来看,实习课程时间较短,一般都在2个月左右且多数都安排在大三最后一个学期或大四第一个学期,从知识通过实践予以巩固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此阶段学生或有司法考试或有研考的安排,专业实践往往是走走过场而已。更贴近的看,大多数学生在法院和检察院做些订案卷和打杂的事务,很少参与审判和检察业务,这样在课程设置中原本想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反倒成为学生不在意或不愿干的负担。
3. 具体的课程内容体系也难以满足学生素养的养成
现有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是通过教材来完成的,“法律只能在大学通过印刷出版的教科书来学习。” [5 ]每门课程的具体内容及其编排对法科学生知识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而现行的教科书甚至包括16门核心课程教材的编写都是采形式主义编写方式 [6 ]。形式主义编写教材的首要表现为视法条为教材不可或缺的内容,要求教材尽可能多的引用法条,法条动态的变化性必然引发教材内容的增加、教材篇幅的增大,使教学和学习仅仅停留在对法条的简单理解和认识上。更为主要的是法条的堆积使得学生不便感悟法律的一般原理和准则,进而使教学难以成为提高学生能力的主渠道。形式主义编写法学教材的另一个特征是缺乏对课程教学内容本身定位的思考,它也不审视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内在关系,这使得现行教材编写中不同课程的教材内容重复且缺乏有机衔接,容易造成学生孤立地掌握某一课程的内容,而不是将某一课程放到整个课程体系中把握,难以形成综合性素养。
三、课程体系优化: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之根本途径
滞后的课程体系难以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知识供给,优化课程体系使其能满足卓越法律人才知识结构与法学素养养成要求,则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客观必然,那么如何优化课程体系呢?
1. 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结构体系是指不同类型、不同种类课程有机联系所构成的整体。上述分析可见,现行课程体系主要是人文与科学基础课程的欠缺和实践课程的不足,因而主要是从这2个方面优化课程结构。
就人文和科学基础而言,其知识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学科众多,当前法学界有学者主张编写法学专业人文核心课程教材,设置经典人文课程、发展人文课程和交叉人文课程来弥补这一课程体系的不足[7 ]。从就事论事的角度来看这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考虑到全国现行法学院的师资力量和学生的课程负担就不切实际了。因为法学院相应人文课程的师资比较缺乏,而且学生的课程负担相对较重,16门核心课程和教育部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已占据了课程体系的很大一部分。可行的方案则是通过打通高校课程,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旨趣选修相应的人文课程。当前湖南师范大学开设的人文素养讲堂――至善讲堂和麓山论坛可以说从另一个侧面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途径,这一人文素养讲堂每年邀请20名国内外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著名专家讲学,为学生提供人文和自然科学经典知识。
就实践课程而言,现有的实习和诊所课程不能根本改变学生职业能力欠佳的局面,这就需要优化实践课程。实践课程的优化可以通过3方面途径来实现:一是在现有实习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实践基地,通过实践平台来强化法学院与法律实践部门的互动,使学生通过观摩审判、实习实践、参与庭审等提高实践能力;二是对法学院现有的各种途径进行整合,构筑实践教学平台,具体来说可以将诊所式教学、法律辩论、模拟法庭、实务部门讲法和法律咨询活动等整合为有机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之实践教育平台;三是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构筑的漾翅团队模式,由有律师资格和法律实践经验的老师在大学三、四年级学生中挑选素质较好的学生组成团队,直接参与法律援助案件和教师所的案件,并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简易案件。
2. 优化课程内容体系
上述分析可见,现行具体法学课程内容编写多采用法条主义和形式主义,多数法学教材都是规范的堆积,未对零散而众多的不同时空制定的法律规范进行抽象和概括,未能提炼出共同的概念,不利于法科学生包括职业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养成。因而优化课程内容首要的是对各种法律规范和事实进行概括和抽象,进而提炼出法律规范与行为的某些共同特征,形成一些权威概念。同时,具体的法律规范也是一般法律原则和准则的外在表现,司法案例也是内涵了一般法律原则和准则的现实事例。法律课程内容更为核心的是要透过具体规范和案例寻求出法律的内在精神,提炼出一般原理,“被作为科学的法律是由原则和原理构成的,每一个原理都是逐步演化才能达到现在的地步,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漫长的、通过众多案例取得的发展道路,这一发展经过了一系列的案例。” [8 ]传统的体现课程内容的法学教材对一般法律原则也未进行提炼,因而在优化课程体系具体内容时还要特别注意强化构成法律现象之间内在关联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法律原理的提炼和概括,使学生能通过一般法律原理和准则的把握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理解法律规范和处理法律案件之实效。当然概括出基本范畴和基本原则后并不否定法学教材的编写应当用规范来论证和支撑概念和原理,而是要求“概念基础,原理主体,规则支撑”,并以此作为法学课程教材内容编写范式。
注 释:
①《慕尼黑大学关于以第一次国家考试作为结束考试的法学学习规则》第2条之规定,“以第一次国家考试作为结束考试的法学学习的目标是通过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历史、社会、经济、政治和法哲学等相关知识掌握的证明……”,参见韩赤风.当代德国法学教育及其启示[J].比较法研究,2004,(1):114-115.
参考文献:
[1]王 健.构建以法律职业为目标导向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法律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J].法学家,2010,(5):143.
[2]Ohn Henry Schlegel. Searching for Archimedes-Legal Education,Legal Scholarship,and Liberal ideology[J]. Journal of Legal Education,1984,(34):67.
[3][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节选本)[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Commission on Professionalism. Spirit of Public Service:A Blueprint for the Rekindling of Lawyer Professionalism[EB/OL].http:///cpr/professionalism/Stanley_Commission_Report.
[5]Christopher Langdell. Harvard Celebration Speech[J].Law Quarterly Review,1887,(3):89.
[6]肖北庚.走出法学核心课程教材编写中的形式主义[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