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

时间:2023-01-28 01:07: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李白的白发三千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退休了,找点活干。我在双休日办了一个国学小课堂,给小学生们讲一些古典诗文,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都挺高。

有一节课学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我刚讲完这首诗的表面意思,一个四年级的学生提出疑问:李白的个子有多高?怎么会有“三千丈”长的白发?

他的提问引起一阵笑声,同学们七嘴八舌,对李白如何处理“三千丈”长的白发纷纷发表高见。

我也笑了,摸摸提问的孩子的头,说他爱动脑筋,很棒!我接着说,这是李白惯用的夸张的写法,先是故意把自己的白头发说得很长很长,长得让人吓一跳,长得让人不敢相信,一下子就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李白这样说的目的,是为了加深说明第二句,说自己心中有很多很多的愁苦呀,就像“三千丈”的白发一样长。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比喻”“夸张”的手法,把李白心中太多的愁苦一下子就说出来了,说得非常形象、非常生动。

学完了《秋浦歌》,下节课接着学《望庐山瀑布》,这下麻烦来了。

这首诗,孩子们都已学过,于是争先恐后地背诵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又兴致勃勃地说,这首诗也充分表现出李白丰富的想象力,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那长长的瀑布不是从山顶流下的水,那简直就是银河从高高的九天落下来,你说神奇不神奇,壮观不壮观……

不料,我还没有说完,一个五年级的学生站起来,打断我的话。他瞪大眼睛,极为认真地大声说道:“老师,你说得不对!李白的这首诗根本没有一点想象力。《秋浦歌》李白把头发夸张为‘三千丈’;十尺等首诗是在不同的时间写的,而我们碰巧在同一个时间段学这两首诗,产生“三千尺”和“三千丈”的对比也是很自然的,但不能由此得出李白这首诗“没有想象力”这个结论,何况李白这首诗体现想象力的还是“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句。

孩子们纷纷点头。也许,他们现在并不能完全明白我说的道理,没关系,等他们再长大一点,自然就会懂得了。

我希望学生能多提一些“古怪”的问题,比如“白日依山尽”,夕阳本是血红的,却用“白”来形容,这么有名的诗为什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比如“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已明确点出了时节,还要说“时节”,这怎么符合古诗“精练”的特点呢;比如“长河落日圆”,落日当然是圆圆的,用不着再用“圆”来形容,大诗人也会说废话吗?

第2篇

风景多种多样。

荒山的茫茫无际是一种美。

城市的喧嚣是一种美。

湖面的水波荡漾是一种美。

人物也是这样。一个人要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个性,自己的追求,这样,人生才更加有价值。在我国文学史中,李白,就是一个独特的人,特别是他那浪漫主义精神,成为我国古典文学史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山顶上的这座楼高达百尺,站在楼上可以摘下星辰。我在楼上不敢高声言语,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读着读着,那夜中的静寂便在我心中荡漾开来,空旷的感觉回旋在脑中,久久不能忘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时何等的壮观!庐山上的云雾,在阳光的照耀下,好似升起一缕缕紫色的烟雾,远看瀑布如一条长河悬挂在山前,从天而降,让人怀疑是银河落入人间。庐山的壮观景色顿时栩栩如生的展现在眼前。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又为我们展现了作者理想得不到得忧愁。此人清晨醒来,对镜梳头,乍见增添了许多白发,触目惊心,原来是愁恨啊!多少年来,在人生道路上的失意和悲愤都涌上心头,这又让我们在清闲的李白身上看到了一丝丝忧伤。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作者准备乘船出发,却忽然发现汪伦唱着歌急匆匆地过来和自己道别。桃花潭的水即使深千尺,也不如汪伦对我的友情!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便把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友谊写的淋漓尽致,让李白十分感动。

李白的诗,是无人能比的,他那独特的浪漫主义精神,丰富的思想感情,是一道壮丽的风景,永远给我们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陶冶。

第3篇

头发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不仅可以使头皮免遭雨水、保暖御寒、使头部免受高温,还能吸收或转移一些撞击的能量,保护大脑不致受伤。同时,头发也影响人的美观。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代表着青春、活力、健康与生命之美,而当青丝变白发时,让人难免感叹岁月悠悠,青春易逝,与之相伴的是衰老与枯萎。是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怕老去,尤其是女人。于是,对于不期而至的白发,我们突然会变得像一个斗士,立志要将白发赶尽杀绝——白发胆敢来入侵,定要叫它去光光!对镜拔白发成了许多人每天的必修课,抑或,十八般武艺全用上,羊胎素、染发剂、化妆品、假发等,不遗余力地与时间作战、与自然抗衡,去打一场注定不会赢的战争。

其实,除了遗传与不科学的生活方式,未到时节的白发,大抵是与情绪和压力有关。“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的《秋浦歌》让我们看到多么深重的愁思——三千丈,让人何以能承受。七国之乱,伍子胥欲投奔吴国,要过昭关。然而过昭关难于登天。伍子胥一夜之间急白了头,相貌大变,遂过关入吴,留下了“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头”的传说。诗人白居易也写到“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可见,愁生白发,自古有之。当我们不能与时间拔河时,我们能做的是让愁烦远离我们,为了不过早地让“白发与忧愁齐飞,头顶共月光一色”,我们要学做快乐达人,遇事镇定自若、避免大燥大怒,能恰当宣泄情绪,热爱运动、拥抱自然,就可让衰老的时钟不至走得太快。

说在奔腾不息的时间长河中,人类是那么渺小与无力,但人却有超越现实的法宝。即使谁也逃避不了白发上头的命运,我们却能享受春华秋实、生命自然更替的过程,因为二十岁的诗意代替不了四十岁的沉稳,更代替不了六十岁的淡定。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各自的精彩;如果还能用我们这凡胎俗脑悟透一些人生的真谛、宇宙的法则,获取智慧与真理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那么白发就是时光颁给我们最华美的奖章、加给我们最荣耀的冠冕。正如《圣经》上所说:“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当我们以内在的更新来代替身体的衰老时,便有了由内而外的活力与魅力;当我们这短暂的生命能与永恒相连时,即使在人生的秋天,也能绽放出最美的色彩。

第4篇

摘要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极大差别,导致有一些唐诗编译起来十分麻烦,困难也比较大,逐渐就会被人们所遗失,这就注定了英译唐诗时必然会出现文化信息的缺失与遗漏。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译者在“数字、删译、地理名词、典故”等各个方面的原因而造成的缺失遗漏现象,力求更进一步提高唐诗在英译过程中,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文化的沟通。

关键词:唐诗 西方文化 英译唐诗 文化信息的缺失与遗漏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从古至今,文化与翻译互相依赖、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唐诗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走出国门是理所应当的。但是由于语言上的差异,唐诗必须需要借用翻译活动推向世界,而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阻碍了这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西方文化背景的极大差异,注定了英译唐诗时必然会出现文化信息的遗漏与缺失,因此,我们在文化领域必须进行交流,并且了解它们之间的不同地方,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唐代诗歌的影响力,让诗歌走出中国,让全世界人民知道唐诗的精华和魅力,让各国朋友理解和欣赏唐诗文化。这也就需要译者在编译的时候必须要结合我国的文化环境和底蕴,在认真读懂原稿的基础上懂得变通。

对于文化内涵我们必须抓住其核心所在,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表现出诗歌的生动魅力和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够达到英译的真正效果和目的。但是由于中西方在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所以这就要求译者一定要注意文化的内涵和韵味,理解诗歌真正的意思,千万不能翻译表面上的字词。众所周知,翻译本身就是文化交流的产物,即将一种语言转化成为其他语言的一种手段。翻译活动离不开文化,其目的就是将一种优秀的文化推向其他环境,实现文化之间的互相深入交流。下面笔者将就唐诗英译中出现的这类现象通过实例进行探讨分析,并通过详尽的分析,了解导致唐诗在英译中缺失和遗漏的原因,了解唐诗英译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文化障碍,力求在古诗词的英译过程中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文化的沟通。

二 唐诗对数字翻译的遗漏

在中国的语言中,比如说模糊数字的“一”、“十”、“万”、“千”、“百”,还有“三思而后行”、“一不做二不休”等等,这些说法是汉语中尤为常见的说法,也是人们最为平常的使用文字,因此这种语言习惯不可避免地会体现在唐诗中。这些数字既有精确的一面,亦有模糊的意境。比如《秋浦歌》中写到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苦衷,让人们读诗的同时就能够体会出诗人当时的心情。作者写的“白发三千丈”是运用了奇特的表现手法――夸张,我们想想,难道人真正有三千丈的头发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作者采用模糊数字,既大胆又新奇,既模糊又有韵味,借用有形的头发来突出无形的愁苦,这样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的心情和叙说。而从下一句“缘愁似个长”,读者才明白原来这是为突出愁,既然白发能长到“三千”,作者心中愁之多、愁之重就不难想象了,这一切悲愤与愁苦便是首句白发“三千”的根源。因此,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也将诗人的愁苦心态完全反映了出来。可见符合感情的要求、模糊的语言为诗歌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通过这种表现手法很自然地就转化到了人们的心态中去。熟谙汉语习惯的人都很容易理解,然而在别的国家,其文化背景不同,自然就不会理解和感悟出夸张的表现手法和表达的心境。如果从表面上把“白发三千丈”翻译成:“My whitening hair would be a long,long rope。”这样就失去了唐诗固有的诗境和韵味、平淡无力,缺乏艺术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其中美妙的比喻意境就没有被体现出来。而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将这一句译为:“long,long is my whitening hair,long,long is laden with care.”这个翻译把李白事前的、表面布满的一种愁绪较好地表达了出来。所以说在翻译唐诗时,也要对其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英译出诗人当时的心态和用意,也才能够体现出汉语真正的美妙。郭沫若曾说过:“好的翻译等于创作,所以我一贯认为:翻译就是译者对作品的再创作。”因此,要翻译好唐诗就要求译者不但要精通中国文学,而且精通外国文学,要懂得两国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历史特点。

三 删译造成的信息遗漏失踪

所谓删译造成的信息遗漏失踪即指译者为了语篇连贯,特意删除一些文化信息,这样无形中便失去了汉语所要表达的韵味。汉诗多具有文化内在的词语,其中每一个字都包罗着汉语的意境和当时的环境,有些译者因为不能识破和把握其中的奥秘,就根据自己个人的想象去编译,贸然删除相关的文化信息,以致造成文化遗漏缺失。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有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Herbert Allen Giles把它翻译成:“The crystal dew is glittering at my feet.The moon sheds,as of ol,her silvery lights.”在这里,Giles译文略去了“今夜”、“故乡”,这两词丢掉似乎不影响主要内容传达,但却损失了巨大的文化意象,让人读起来索然无味、淡如开水一般,诗中体现的思乡之情荡然无存。王佐良曾指出:翻译者在这里只是简单地将个别的词进行了处理,没有真正理解其深刻含义,没有将文化底蕴表现出来,显然达不到唐诗的意境和魅力。汉语中“明月”与“故乡”常连在一起用,用来表达诗人当时的那种思乡之愁苦,长年的文化积淀赋予了“明月”不平常的联想意义。明月可以寄托美好祝愿,表达浓烈的怀旧之感、思家之情,因而进一步陪衬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所以这两个词理当译出。尽管有些词的概念意义一致,但因所处的国度和环境不同,其文化基础和底蕴就不一样,这样文化给予它们的附加意义(如感情、评价、理想意义)也就不同,假如编译者在编译的时候站在自己的文化环境中,根据个人的看法、依靠本土文化提供的信息去理解,难免导致词汇链错位,往往就会失去特有的语境和意境。

在诗人李商隐《锦瑟》中,译者对“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进行了删译,这样势必让事物缺少了主角,即使不了解典故,译文读者也可以理解,减少了译文读者在文化上的限制因素。“Dim”一词的核心意是“朦胧的”,在这样的语境下即使有文化差异,也可以感受到“Dim morning dream to be a butterfly”的朦胧虚幻的美感;下半句“pour out”围绕其核心意所形成的语境也表现出倾心托付的意思,但是许渊冲删去的是中国光鲜文化特征的文化主角。读完译诗后读者可能会感到迷惑,是“谁”晓梦迷蝴蝶,是“谁”春心托杜鹃。原诗因为用了典故,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长叹;经由庄生(哲学家的迷惑)望帝(封建帝王的悲哀)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阐明了人生无常、梦幻飘渺的事理。但若是译者只是浮泛地向译文读者呈诉两个没有主角的事物,读者不仅不会明白两者之间的联系,也不能真正理解几百年前我国唐诗的真正韵味和语境。

四 文化差异造成的地理名词的遗漏缺失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它本来只是某一地区的代码,但其实用意义却大于文学意义。每个地方其实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一个地名往往会让人浮想联翩,并且产生不同的心理反映,同样,文化也让一些中国的地名具有其独特的色彩。例如杜牧的《赠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Bynner将其译为:“On the YangZhou Road for three miles in the breeze, Every pearl-screen is open.But thers’s no one like her.”扬州在古代是文人墨客向往的消魂之所。Bynner用的是直译法,可是对于一个外国译者来说,对扬州这个地方的文化含义应该很难理解,因此也很难体会到诗句的精妙。许渊冲先生将其译为:“When the spring wind uprolls the pearly window screen,Her face outshines those on the splendid three miles way.”这种意译似乎更妥当。在翻译的过程中省略了地名扬州,但将其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中国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其诗歌传统中的一些地名被反复吟咏,遂以之为中心形成了具有丰富民族心理蕴含的文化意象,同时地名的来源都有一段动听的故事。一些地名如阳关、姑苏、幽州等等,由于许多诗人将这些地名用来做诗,遂成为了诗中的一个代名词,一见则诗味油然而生。唐诗中地名频现,指代尤其丰富,诗人们常借某一地域的山水抒发诗情,并通过这些地名表达自己内心的语言,这些地名就被“诗化”了,并形成文化意蕴。此时地名绝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名称,其含蓄的意蕴包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独特的色彩。

五 典故在文化差异中的缺失

在辞海中,典故的定义为“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它主要由神话、寓言、传说、历史故事或人名构成,每一个都具有一些特定的故事或者文化环境。典故大致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作为汉语中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典故的形成具有其深厚的历史价值,具有中国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典故在结构上简练、蕴意丰富、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故的运用,在我国唐诗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因此如果还是按照字面意思进行英译的话,在唐诗的翻译过程中对于典故的处理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译文的质量,根本不能够体现出当时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譬如《锦瑟》中庄生化蝶和望帝化鹃都是运用典故,这两个典故对于稍有文学常识的原文读者来说很容易理解,但对于译文读者来说,由于缺少必要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如果仅仅将这两句直译为:Zhuang Zhou’s puzzled“Is it the butterfly or I was dreaming?” King Wang’s bleeding heart’s restored in the cuckoo appealing。目的语读者肯定很难领悟作者的深层次含义,而且这样的编译让人读不出诗中的那种美景,因此对于所缺少的文化历史背景的补述是必要的。

六 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思想的工具,也是社会文化的产物。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是语言赖以存在的基础,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由于文化的普遍性和差异性,不少英汉词汇的内涵意义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如“rose”和“玫瑰”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中都象征着爱情,但“under the rose”却指秘密和沉默。中国人常用“带刺的玫瑰”指“貌美而不易接近的姑娘”。“驴”和“ass”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是“呆傻,愚蠢”之意,如“蠢驴、silly ass”,但“驴”在汉语中也喻指性格暴躁,而“ass”在英语中还是“倔强”的象征。由此可以看出,同一概念的词在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内涵意义,文化对词汇意义的制约往往构成词汇理解和翻译的障碍。作为一位优秀的翻译者,把原文词汇中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气息融进译文而又使译文的意义准确明了,在译文中可能多地再现原来词汇的文化色彩,使读者充分领略词汇的文化内涵,更好地理解异域文化。

参考文献:

[1] 董务刚:《评许渊冲译诗〈江雪〉》,《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科版),1996年第4期。

[2] 龚景浩:《英译中国古词精选》,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 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中华书局,2002年版。

[5] 林语堂:《诗词翻译的艺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

[6] 萧涤非、程千帆等主编:《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7] 许渊冲:《诗词翻译的艺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

第5篇

一、读标题

诗歌语言凝练,它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丰富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来。诗歌的标题也不例外,它往往可以给我们不少提示。如《山居秋暝》,从标题可知,诗歌写的是深山秋天之景,“暝” 点明了时间“落日黄昏”;《归园田居》的标题则表明诗人回归农村的田园生活;《孤独的收割人》的标题则点明了抒情对象――收割女孤独的神情。

二、联作者

诗人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虽然有的诗人也创作不止一种风格的作品,但其主要的风格特征仍然无处不在。如陶渊明诗歌风格是闲适恬淡,“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二)。这些诗句所描绘的优美的农村风光,歌吟饮酒抚琴、读书赋诗、访问邻曲、闲话桑麻的种种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宁静闲适生活的衷心喜爱,表现出恬淡旷达、安贫乐道的旨趣。李白的诗歌清俊飘逸,“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登庐山瀑布》)如此奇特的想象,富于创造性的夸张,豪迈奔放的气势非“诗仙”莫能为之。

三、明背景

诗歌总是诗人精神世界的袒露,即使是对客观生活的描写,也是经过诗人主观感情的淘洗、升华,使之充满感情力量,在鉴赏时,要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就必须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王维的一生,除了开元十五年秋天出使塞上以外,长期在京中做官。因而大多数诗为描写自己幽栖生活和自然景物的山水田园诗,他沉溺于内心生活、寄情山水、陶醉自然,正体现了他安适自得、追求清静、爱好孤独甚至参禅信佛的心境。

四、品词句

虽然诗歌是用形象说话,但诗人的情感思想总是要化成具体生动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仔细揣摩诗句中所饱含着的情感,抓住了关键字句,就找到了理解诗歌的钥匙。如杜甫诗《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自”“空”二字,既描绘了丞相祠堂冷清的景象,又抒发了诗人自感英雄失路,报国无门的感慨。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无论梦游是出于虚构或是诗人果有此梦,都是现实的曲折反映,而现实的黑暗和丑恶便被浓缩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一句中,充分地表现了诗人追求个性自由、蔑视权贵的精神。即使像《离骚》这样的长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仍能集中反映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炽热的爱国情怀。

五、记术语

学生在分析鉴赏诗歌时,往往不能准确表达思想,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要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归纳一些诗歌分析中的常用术语,让学生熟记。这样,学生不仅能读懂诗歌,而且能将自己的理解准确规范、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术语:

1.表现手法:常见的如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联想、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烘托、渲染等。

2.表达方式:常见的如以物托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寓情于景等。

3.整体风格:如清新飘逸、沉郁顿挫、质朴平实、典雅庄重、雄浑悲壮、凄美缠绵等。

4.语言风格:如清新秀丽、生动形象、简洁凝练、幽默诙谐等。

5.意境:如安谧美好、华美壮丽、恬淡闲适、意境高远、开阔宏大等。

第6篇

一、从积极浪漫主义屈原方面来看李白的浪漫主义

屈原在楚地原始神话和巫觋、工祝有关宗教活动的基础上创造了“楚辞”,他的诗歌《九歌》、《招魂》、《离骚》、《天问》等篇,无一不带着鲜明的神话意识,而在李白的诗歌中,随处可见神话,即或不是神话,却也把它当作神话来描写的情景。比如《古风十九》中写华山就把华山人格化、神化:“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好一幅优雅缥缈的神女飞天图。“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政治上不得志,信奉道教,长期过着游山玩水、修道炼丹的生活以及对浪漫主义的传承,使李白经常把道教的神仙传说融入诗中,神话构成了李白诗歌离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我们进一步研究屈原的浪漫神话。例如《九歌》中诗人叙写了一系列灵光飞扬的自然神形象,因相爱而不得相聚的湘江之神,充满失意而悲哀的“山鬼”,因不能长久地与“美人”聚合而烦恼的河伯……显然这一系列的自然神中隐含着一个重要的文化心理,即“万物有灵”。

既然万物是有灵的,大自然是有灵的,人生的最高境界则应为“天人合一”,人生最大的自由莫过于回归自然。李白对大自然的那种无比的热爱,其实质即是他天人合一生命观的一种表现。大自然中,最神奇、最为一个道教徒(李白)所重视的应该算明月了,李白的笔下,几乎随处可见明月的意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三个生命体,明月、形体、影子,它们融洽相处得那样亲切自然;“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把我的愁心托付给亲爱的朋友明月、长风,明月与长风和作者融洽无间、天人合一,李白的性灵融合在自然之中,与月一体,与风一体,明月即李白,长风即李白,高山即李白,流水即李白。

从“万物有灵”的角度看,从“回归自然”的角度看,李白的生命是整个宇宙。

回归自然,我记得古代有一句表现回归自然的话——“日月星辰胸中走”,如果李白就是整个宇宙的话,那么,从这个视点出发,我们去体味李白浪漫主义那雄奇的夸张,“疑是银河落九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与尔同销万古愁”等一系列突破时间的、空间的、现实的、理性的思维障碍的夸张,那又有什么奇特的呢?而西方文艺所说的“三个大”又有何难呢?

二、从消极浪漫主义庄子方面来看李白的浪漫主义

追求与大自然神秘的契合,反对用理性的思维让人与自然分离,这一点是李白和所有浪漫主义诗人、文学家共同具备的,他们都具有强烈的宇宙意识。 转贴于

我们来看另外一位浪漫主义大家庄子。庄子因梦见蝴蝶,他分不清到底是蝴蝶变成了庄周,还是庄周变成了蝴蝶。李白终身以大鹏自比,是他能够像大鹏一样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还是大鹏能够像李白一样有放荡不羁的思维?具有强烈的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的人,是不能为理性而牺牲自己内心的灵性的。他的灵性只能深深地来自他的生命,来自他对生命、对宇宙的神秘契合的强烈的爱。具有宇宙意识的人,能够超越事物的两端。李白就是这样的人,生命是美好的,死亡也是美好的,把生命的得与失、痛苦与欢乐一起来下酒,从而成就了他光耀千古的诗篇。他的浪漫主义之所以具有这种神奇的思维,是源于他对生命强烈的爱,源于对任何一个自然生命的认同(比如有月亮、高山、流水,它们都是生命,是李白生命存在的形式)。于是,具有强烈宇宙意识的人,为了自己生命的长存,他们隐退了,退到山林做起了隐士,而世俗的政治、战争等等俗事会干扰他们生命的存在,于是,他们向社会道德进攻,李白是这样的,庄子、陶渊明也是这样的。在李白的很多诗中,表现出了归隐、及时行乐的思想,如《白云歌》、《将进酒》等。

李白化为月亮完成了他生命之长存,而庄子又是怎样的呢?记得林语堂在《老子的智慧》中记载,庄子快死的时候,弟子们商议要厚葬,但庄子说:“我用天地为棺木,日月做壁玉,星辰做葬珠,万物来送葬,这不是很好的葬礼吗?还有什么可求的呢?”显然,从屈原、庄子到李白,他们都追求把生命融入宇宙的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从这个角度,我们再来读一首我们小学就熟知的《望庐山瀑布》。

整首诗似乎没有一个固定的视点,一个遥字并不能体现其视点,诗人不是站在高处向下看,也不是仰视瀑布从天而下。如果诗人是一座高山,或是这个宇宙的话,那么,诗歌视点的空间障碍则全部消除了,“其大无内兮,其小无垠。”那么,从小的角度看,如果诗人化为瀑布中的一滴水,这滴水不怕身体失重、生命失重,他只是用自己的势能往下冲,往下冲,而且越落越快、不可阻挡。这是他整个生命所蕴藏的全部能量,那一滴水,不止是他的生命,他就是李白,这时李白已经化作了瀑布,他不知道瀑布是他,还是他是瀑布,天地晕眩了,岩石模糊了,他也为自己的力量感觉陶醉了,三千尺的长度对他来说太长又太短了。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李白的诗:“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在诗中作者塑造了“天人合一”、与道相合、回归自然的自我形象,这个能与溟涬同科的“自我”是李白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思维基础。

参考文献

1、褚斌杰《诗经与楚辞》。

第7篇

关键词:教学简案;李白;将进酒

教学内容: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将进酒”。

教学目标:

1.能初步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及人格魅力;

2.能借助注释鉴赏李白的代表作品《将进酒》;

3.初步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特点。

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寻求指导学生自学自修、合作探究的教学途径。

教学过程:

课前:

1.课前一周布置学习内容:学生用一周时间搜集李白的生平,以及有山水、明月、美酒的诗歌。

2.学生根据兴趣结成6人学习小组,并需有明确分工,且预先将小组成员名单和分工情况告知教师。

3.各小组确定研习方向或课题,并以书面方式告知教师。学生 可自拟课题。

4.教师提供研习课题供学生选择、参考:

(1)生平折射浪漫

(教师预设:李白所受教育以及接受道家思想和他的游历经历都为他的浪漫主义精神奠定了基础。)

(3)性格铸就浪漫

(教师预设: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等诗句中可以看出李白藐视权贵的傲气,和对生命的珍视与张扬,对人格的维护与崇拜,对世俗的看破与俯视。无论是悲愤“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还是苦闷“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都代表了他的浪漫主义特点。)

(4)纵情山水,浪漫尽显

(教师预设:李白山水诗中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巧妙的拟人都曲折的表现了他想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热情。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5)酒入愁肠化作浪漫风

(教师预设:“大济苍生”的人生理想,自由和浪漫的个性,而酒,是失意文人躲避困境的精神港湾,是调和心灵矛盾、求得心理平衡的手段。李白政治上失败以后,便借着隐居山林,求仙学道,纵酒狂歌来排遣苦闷。但他没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悲,也没有“醉不成欢惨将别”的伤,更没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慨叹,他把酒当作了朋友、伴侣,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5)飘逸的月,浪漫的诗

(教师预设:《静夜思》清水芙蓉,自然流露思乡之情,宛如天籁,都怪月亮冷如霜让人倍思亲,感受只可远思不可近却得清苦无奈;“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折射出蜀地秋高气爽,峨眉月色光明,是月亮让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仙境;“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排忧解愁,兴高逸雅,浪漫到底,是月亮使人梦里醒来不知身在何处,空留无限愁。)

5.每一个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发言,并指明自己材料的出处,以及收集、整理的过程。

课上:

1.教师用余光中的《寻李白》导入,介绍教学内容;

2.学生背诵《将进酒》,教师通过几个问题明确诗歌的思想情感;

3.经过教师指导挑选后,学生分组按顺序介绍小组研习结果。每组介绍完后,小组接受一位同学或教师的提问。

4.教师总结。

5.师生共同诵读《将进酒》。

课后:

各小组将文字资料整理成论文,交给学习委员,然后送校报发表。

附:学生优秀论文片段摘录:

翻开他的浪漫,我们看到了一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信十足的有为青年“;一个“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的轻狂风流才子;一个“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游客;一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深情诗人;一个“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的报国志士;一个“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惆怅老者;一个“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及骑访名山”的仙人食客。

――李霞

第8篇

前不久回川东老家,拜访中学时的语文老师,几杯酒下肚,一老一少跳过年龄成了哥们儿。两鬓斑白的恩师走进里屋,抱出一叠文稿说,这是他写的长篇小说,说自己年轻时喜欢过一个漂亮女孩,虽然痛失爱情,但自己得在小说里再爱一下。他让我在成都联系个出版社,若能改编成影视什么的,那夕阳无限好,最美是黄昏,圆他几十年的作家梦不说,还能让更多的人为爱情掉点眼泪。

我这个曾经的文学青年,之所以在写作上鼓捣点进步,全靠当年恩师在课堂念我的作文,还借了许多世界名著,撸我上进。我得涌泉相报。

可是,当我认真读完恩师的沥血之作,一时无语。

“您老想听真话,还是……”我小心翼翼地问。“当然是听真话。”老师说。

“您还是……写教研文章吧。”我低头红着脸说,又好像当年逃学被他揪住似的。

老师愕然,愠怒:“什么意思?你是说我写得不好?我小说中的语法不对?遣词造句不准确?起承转合不合理?中心思想不鲜明?”老爷子以前讲语文时,最喜欢用排比句。

我说老师,您是个天大的好人,您让我高山仰止,您小说里的遣词造句起承转合中心思想都相当准确,而且洋洋40万字找不出一个错别字,我就是使出下辈子劲都赶不上您一脚趾头。但,可能您正是对这些外壳上的东西太过精雕,反而忽略了好小说的其他特质,如作品灵魂、戏剧化情节、人物性格和个性化文笔。您这小说,我读得想打瞌睡哦!

我不敢跟老师讲“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以我浅见,无论写作还是做人,太过循规蹈矩、四平八稳,反而一事无成。”

“比如,老师――”我咕咚咕咚喝了半瓶啤酒,嘴一抹,决定跟他掰掰理儿――“李白如果在想象力方面不是个神人,他断然写不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种严重违背生理常识的句子;金庸如果没有怪力乱神的娱乐天性,他一定编不出70多门绝妙武功;希特勒如果是个按常理出牌的人,他绝不会采纳曼施坦因计划穿过阿登森林偷袭英法联军;周杰伦如果没有方文山的鬼才填词和他自己的独特声线,无法引来万千拥趸死磕到底的热捧,虽说我连他哼哼的到底是啥真没听清过。”

我大过嘴瘾,好像我成了老师的老师,好像我成了天天在电视里吹股票的理财匠。老人听得一愣一愣的,然后缄默了。

第9篇

在我国有史料可考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周代。《周礼》中提到“行人”,即负责接待四方使节与宾客任务的官员职称,他的职责就是“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书中还提到,周代每七年就要将诸侯国的翻译人员集中到周天子所在地加以训练。这是关于我国翻译人员培训的最早记载,也可看出古代就对翻译活动的重视。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翻译——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后至五四前的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学翻译。解放后,翻译活动更是达到一个繁荣时期,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各种翻译理论和流派层出不穷,涌现出了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优秀的译作,真正实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翻译与文化

翻译从一开始就和文化密不可分,翻译活动通过语言和文字向外传播本民族的文化并引进异域的文化,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可以说,如果缺少了翻译活动,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谈翻译就不可避免的要谈到文化。

古往今来,人们对文化的定义可以说是形形。英国“人类学家之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做了如下阐释:“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则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文化进行了定义。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的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还有的观点认为,所谓文化,就是某一社会在某一时期的所有产物,包括风俗、信仰、艺术、音乐和其他所有的人类思维产品,例如古希腊文化、古埃及文化等。正如王克非先生所说,无论怎样定义,归根结底,“文化是理性人类创造的物质价值精神总和,具有时间、空间意义,这个最根本的特性应是趋同的认识。”

三、唐诗英译中的文化障碍

唐朝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鼎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上的繁荣,涌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等,创作出了大批优秀的诗歌作品。唐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之一,因此吸引了许多中外的翻译家将其翻译出版,向世界人民介绍这一辉煌的艺术成果,国外如HerbertA.Giles、W.J.B.Fletcher等,国内如翁显良、许渊冲等,都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各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往往最能集中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活动,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翻译,人们得以了解该民族的地域风情和人文精神。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一个民族的语言的体会与理解是有差异的,在翻译中不可避免的会有许多困难和障碍。现撷取数例,分别从数量词、地理名词和典故这三个方面来浅探唐诗英译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文化障碍。

数量词

在汉语中,诸如“一”、“三”“百”、“千”、“万”等数词随处可见,例如“三思而后行”、“一不做二不休”等等,这种语言习惯不可避免的会体现在唐诗中。例如李白的《秋浦歌》写到: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里的“三千丈”是夸张的用法,因为头发不可能长到“三千丈”,熟谙汉语习惯的人都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其他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未必就这么容易体会其中的夸张,所以Giles将这一句译为:“Mywhiteninghairwouldbealonglongrope.”用alonglongrope这一具体的形象替代了“三千丈”这个数量短语,虽然意似,但是却失去了原文的艺术冲击力。再看柳宗元的《江雪》中的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诗中的“千”和“万”并非是具体的“一千”座山或者“一万”条路,而是用来形容山和路的数量之多。Bynner将之译为:

“Ahundredmountainsandnobird,Athousandpathswithoutafootprint.”

为了句式工整,“千”译为“Ahundrd”,“万”译为“Athousand”,不知道那些异国的读者们能不能体会到其中的含义。

地理名词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一个地名往往会让人浮想联翩,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映,比如巴黎总是和浪漫联系在一起,而纽约总是让人想到繁华喧嚣。同样,中国文化也给一些中国的地名染上了独特的色彩。杜牧在《赠别》写到: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Bynner将后两句译为:

“OntheYangZhouRoadforthreemilesinthebreeze,Everypearl-screenisopen.Butthers’snoonelikeher.”

扬州在古代可能相当于现在的上海,是文人墨客向往的消魂之所,曾有“腰缠十万贯,骑鹤去扬州”的说法。Bynner用的是直译法,可是对与一个外国读者来说,扬州这个地方的文化含义恐怕很难理解,也就难以体会到诗句的精妙,因此许渊冲教授将之改译为:

“Whenthespringwinduprollsthepearlywindowscreen,Herfaceoutshinesthoseonthesplendidthreemilesway.”

这种意译的方法似乎更妥。

再比如张说《蜀道后期》: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到洛阳城。”

Fletcher将后两句译为

“Thewindsofautumntheywaitnotforme,ButhurryonthitherwhereIwouldbe。”

吕叔湘对这个译文大为赞赏,认为“洛阳”如果直译“不若如此之能曲达”,因为洛阳是历史名城,其文化内涵是直译难以传达的,不如意译。

3.典故

许多典故来自于民间传说、经典名著等,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形象性,比如我们在谈到情人分居两地时常用“牛郎织女”来形容,这一典故来自与我国的民间传说,再比如说“阿Q”精神,指的是精神胜利法,出自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这些典故深入人心,几乎妇孺皆知。事实上典故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民族心理,熟知典故的读者就能轻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反之真的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们以孟郊《古别离》为例,诗中这样写到:

“欲去牵郎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在这里“临邛”用的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意象,它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愿望,即希望丈夫走后不要另觅新欢,弃家不归的愿望。Flecher将之译为”yourlatereturningdoesnotangerme,Butthatanotherstealedyourheartaway”。值得肯定的是译诗传达出了原作的基本信息,读者还能感受到原作中的韵味,但是丧失了原文的民族特色,信息传递也有所偏差,原文含蓄意味深长,而译诗则直奔主题,态度鲜明。

第10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爱上阅读,受益终身》。

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是的,读书可医治愚昧,读书可使人聪慧,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因为读书,你狭窄的心灵逐渐变大,变得丰富多彩,以至变成一个大的心灵宇宙。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

书是我们一生的朋友,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读书。一个人的心灵若能得到知识的浸润,浑身透满了书香,就会生出许多灵气和色彩。读书恰如我们的武水河,清澈透明,川流不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开卷有益,择善而读,读一本好书,如同品尝到醇厚自然的甘泉,泉水流经的地方,绿色如茵,花团锦簇,彩蝶飞舞,鸟儿欢唱,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使人仿佛置身诗情画意中,得到的是一种美的享受。

借用莎土比亚的话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所以,书籍——这个知识的载体,永远是引领我们前进的灯塔。

读书还可以使我们的人生更充实,更精彩。不读书的人犹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呆霸王薛蟠,在与贾宝玉的一次对诗中,贾宝玉说"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而他对的诗却是"女儿悲,嫁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蹿出个大马猴",这就是胸中无墨闹出的笑话。我在上语文课的时候,经常碰到在老师提问时,有许多同学都是长着初中生的脑袋,答出一年级的水平,相当的幼稚和可悲,这也是不读书带来的后果。

大家都知道: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论语》可以明白"修身、治国、齐天下"的儒家之道;读庄子的《逍遥游》,你才知道鲲鹏之志能"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九万里";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和爱国的情操;读李白的诗使人"神游九天梦境",如沐海雨天风。你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你听:"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你想:"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是何等的气势,何等的豪迈!你读一读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和《念奴娇 赤壁怀古》,那又是何等的气概,何等的狂放!你再读一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你就会感受到他那"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笑望天上云卷云舒"的闲适与达观。

"十里桂香,不如满卷书香",这是初二1602班陈钰同学在"凡人凡语,微言大义"中写下的话,确实很中肯。只要你能沐浴书香,每一本好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我也想多看书,可是作业那么多,哪有时间呀!"我也记得初一1706班一位同学同样在"凡人凡语,微言大义"中这样写道:"忙人的时间最多,闲人的时间最少。"是呀,时间是靠挤出来的。

同学们,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让我们也爱上读书吧,它将使你受益终身!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11篇

关键词:李白 传统写法 创新 艺术魅力

古有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对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高度颂扬,今有《白话文学史》“乐府到了李白,可算是集大成了”的由衷赞叹。的确,李白引领唐代诗文走向了文学艺术的巅峰。正所谓“没有李白,我们今天对于盛唐的认识就要降低;没有李白,盛唐的就要为之减色”。

李白用他飘逸的美在盛唐文学中腾云驾雾,以他独特的思维和风格来挑战传统诗文的束缚。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古诗之美在唐,唐诗之美在盛唐, 盛唐之美在李白。余光中《寻李白》赞云:“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李白的诗文等天地,齐日月,吞吐万象,大气磅礴,呈现出一种令人震撼、敬仰的壮观之美。

一、形飘意渺显奇思

相比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朴素直陈,柳永的婉转缠绵,苏轼的大气豪放,陆游的爱国忧民来说,李白诗文显示出独有的形式和意象之奇美。

1.从雄奇的超常意象到生活化的普通意象应有尽有

李白在创作中偏好硕大的意象,在诗中表现为对雄奇阔大、奇伟壮观的意象的追求。他笔下的山峰高危壮险,崎岖挺拔:“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他笔下的江河奔腾咆哮,雄浑壮阔:“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这些巨大的意象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视觉所能观赏的程度,让人眼前为之一亮。

同时,生活中的普通意象在李白诗文里随处可见,如酒、剑和月。李白是诗仙,更是酒仙。他的酒可以“与尔同销万古愁”,也可以“且饮美酒登高楼”。在李白的笔下,剑象征着侠义,又代表济苍生、安黎元的牺牲精神。他“愿解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他也“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而月则表现出他的空灵与隽永,月光的清辉笼罩着大地。酒之狂放与剑之桀骜,在月下皆回归于心灵的安宁与静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在夸张变形的手法中信手拈来数字思维的转换

李白诗中的事物与现实的事物不同,他擅长夸张变形手法,通过改变事物的大小、多少甚至形体规模,来获取震撼的视觉艺术效果。例如:使数目变小为大,变少为多:“白发三千丈”(《秋浦歌》其十五),“桃花潭水深千尺”(《赠汪伦》),“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五绝·夜宿山寺》),“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这些形象超越现实而存在,人为地扭转事物的本貌而铸就壮美的效果。

3.强烈明丽的玄幻色彩呼之欲出

李白是诗文中大量出现鲜艳色彩词汇的诗人,如“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秋浦歌》其十三)。在李白诗里,用得最多的色彩字是“白”,其次是金、青、黄、绿、紫等。[1]这跟李白开朗的性格是不无关系的。正是这些明丽的色调和不加修饰的词语,反映了李白不屈的高洁人格。

4.清新单纯的语言使人眼前一亮

李白的诗歌追求简洁美与纯净美,用笔简洁凝练,欲写小处而从大处落笔,简笔勾勒刻画细节,展现具有强烈艺术效果的图画。每一个意象总是力求鲜明,耐人寻味。例如:“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他的语言如清水芙蓉,不饰雕琢,脱口而出,《静夜思》就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极佳例子。

5.节奏韵律的骈散交相辉映

李白对散文把握自如,骨气刚健,内容充实,情感充沛。他摒弃了六朝骈文过分追求形式,语言浮艳,内容空洞的特点,创出自己的文风。他在《上安州李长史书》中写道:“退思狂愆,五情冰炭,罔知所措,昼愧于影,夜愧于魄,启处不遑,战局无地。”语势加强,更能体现李白因误闯长史仪仗诚惶诚恐的心情。

二、性直言白吐真情

李白的天性爽直畅快,行诗成文并无多虑,习惯把第一直觉抒发出来。他的气质洒脱不羁、傲世独立,感情易于触动而又爆发强烈,奔涌而出宛若喷溢的火山。但同时,他的思想又十分复杂,因为他受到了诸子百家的深刻影响。他心理素质中的精华部分是人格独立,对自由的热爱和追求是最光辉的亮点。可以说,李白是一个个性十足的自由主义者,从思想到行为再到成作,无不体现出他飘逸奔放的气质。

李白自由思想的内容具体明确,以自我为中心,特立独行,不受限制。他有崇高的理想,向往自由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在当时是超前又不可想象的。当他自信十足时,则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当他应诏入京求官,则宣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当他政治失意,则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虽然后者写于他被贬后,有点“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的味道,但同时也反映了他随遇而安、心胸豁达、不恋功名的一面。

三、寻根溯源探成因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了李白诗文这种独树一帜的独到美呢?我们在古籍中是可以发现一些线索的。

第12篇

那么什么是艺术风格?艺术风格就是一个作家或者艺术家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个性。这种特色和个性的形成,往往与个人的身世与人生际遇有关系。所以,了解一个诗人的艺术风格的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能够知晓一点有关这个作者的知识,比如他所生活的时代,他一生有哪些重要的作品,这些作品有无因时代或者生活变故而发生风格上的改变?贯穿此人一生的有那些重要的人生理想或者抱负,这些都是了解一个作者一首诗歌的一些必要前提。

再者,艺术风格分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表现手法,比如修辞手法,比如其他的表达技巧等等。

在这里以李白的诗歌为例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的气,情,神在李白的诗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其实浩瀚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可以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

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望天门山》是李白七绝佳作中的一首。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悟及片刻情思,属兴到神会,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那刹那的感觉,无穷的韵味,所表现出的是自然的美和普遍的人性,人情,平易真切,极富生活情趣,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当然,仅仅凭借一首《望天门山》是不足以说明李白的七绝之妙的。李白的七绝,以山水诗歌和送别诗为多。在这些诗歌中,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无论写景言情,都有种一气流贯的俊秀和爽朗,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山中问答》。

李白不仅七绝的成就卓越,而且乐府和歌行体的作品也有不俗的成绩。如乐府诗《蜀道难》,《行路难》等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了磅礴的气势。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入乐府,使古题乐府诗歌获得新的生命,把乐府诗歌创作推向无与伦比的高峰。而李白的歌行创作成就比乐府高。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作品,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随心所欲而变化莫测,摇曳多姿的境界。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综观李白诗歌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李白是个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

同时,我们对他的创作风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的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的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是,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与喷发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他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诗歌中的意象多为:大鹏,巨鱼,长鲸,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这为其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制造了更多的浪漫。李白诗歌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与世俗的高洁人格。

为什么李白的创作风格是如此的浪漫飘逸又奔放奇逸?这就使我们要看看李白的身世遭遇: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使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他的少年时代生长于蜀中。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甚大。道教影响,几乎伴随他的一生。大约18岁左右,他学习纵横术。我认为,就是因为他青少年时代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使他具有了狂傲飘逸洒脱的气质。开元十二年(724),李白开始游历生活,并多次希求荐用,屡遭失败。使他对朝廷充满不满与失望的情绪,但又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并无减退。直到李光弼出征东南,他半道病还,病逝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