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

时间:2022-11-25 21:06: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系统科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系统科学

第1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s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0-0577

国内刊号:11-2019/O1

邮发代号:2-56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系统科学与数学》(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学报类月刊。

第2篇

[关键词] 农村金融生态;农村金融体系;反馈系统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3-0140-04

[作者简介] 张伟成,广东省河源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系统科学与经济学;(广东 河源 517000)

肖连斌,农行江西省分行经济师,律师,研究方向为金融法律与合规管理。(江西 南昌 330008)

一、引言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并且有自动调节的统一整体。金融生态是一个综合、整体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金融生态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相关系,还包括影响金融生态的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金融生态主要是组成生态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互相关系,农村金融生态是农村金融业运行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与农村金融业产生与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农村经济环境、农村法制环境、农村信用环境、农村文化环境、农村市场环境和农村制度环境。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指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服务的过程,各类金融组织的内部结构、互相关系及与农村经济系统中其他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因此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广泛的系统工程,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需要系统地推进,政府、金融机构、司法部门、村委会、乡村合作组织、农村企业和农户等相互配合,包括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农业保险,大宗农产品期货,建立农村存款保险机制,采取法律、制度创新、政策扶持和综合治理等各项措施,促进农村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

由于“三农”问题的长期存在,与城市区域相比,农村金融生态状况较差,问题较多。因此研究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的农村金融成为整个金融体系的瓶颈和短板,这个瓶颈和短板使农村金融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多层次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满足农村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从资金的供给主体看,供给主体数量减少,农村金融供给渠道狭窄、金融服务品种匮乏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主体主要为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确立“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市场定位,其服务“三农”和县域的力度逐步加大。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在农村的业务范围主要为粮棉油收购等政策性业务。农村信用合作社,正在改革中艰难前行,但长期以来功能定位不明、产权不清、机构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差等因素制约了其支农信贷功能的发挥。刚刚组建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目前主要以吸收存款为主,小额贷款处于试办阶段。从资金的需求主体看,主要是农户、农村企业以及农村基层组织。信贷需求主体是多层次的,例如农户可以分为贫困农户、普通农户、产业化经营农户;农村企业有小型企业、规模企业和龙头企业。大多数信贷需求主体不能提供有效抵押物,很难获得抵押贷款,金融生态主体信贷功能弱化。主体各层次需求的方式和特征都有很大的差异,农户是农村金融最基本的需求主体,但由于其提供担保抵押物的局限性,很难从正规金融中获得信贷支持。农村基层组织具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金融需求,对融资的需求具有总量大、时间跨度长和明显的政策性金融及主要追求社会效益的特征,难以获得商业性金融的支持。

农村金融生态链中适用的金融产品供给不足,农村金融服务缺位,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中国农村地域广阔,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市场经济渗透程度差别很大,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不平衡性和多层性。同时由于农业本身的弱质性,交易成本高,金融机构经营上的高风险、市场竞争不足,在大部分乡村只有邮政储蓄机构和农村信用社。因此在乡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支农作用减弱,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单一化,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马”难拉“三农大车”。生产性贷款多,消费性贷款少,短期贷款较多,中长期贷款基本没有;市场不完整、金融品种单一,基本只有农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极少。长期以来,偏向城市的金融政策形成了城乡分隔的“二元金融”结构,这在客观上制约着金融机构对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目前,我国对农业投入规模较低,在许多需要金融配套的环节比较薄弱,限制了金融配套资金的投入。此外,由于农民受教育机会较少,文化素质不高,一定程度影响农村社会信用,社会信用文化缺失,农村企业和农户的诚信意识、金融风险意识比较薄弱,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远未形成。农村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和征信业发展缓慢,缺乏一个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金融企业难以获取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并作出准确的信贷决策。在部分农村地区,逃债、躲债和赖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但失信惩罚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缺乏对债务人违约的制约,致使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比较突出。

我国现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由于农村产业风险的特殊性,对金融市场的健全发展以及农村金融组织的创新均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发展具有适应性的农村银行是弥补“三农“资金匮乏的途径之一。从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看,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在面对农村经济发展所形成的强大而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时,并不能提供相应的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与农村金融供给单一性的矛盾比较突出,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

近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从理论到实践上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将取得新的进展,国家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鼓励、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从金融政策看,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鼓励银行加快金融创新,逐步放松多年来的制度抑制,其中一些政策惠及到农村金融领域。包括:放松利率管制,取消存款利率下限和贷款利率上限;放松监管限制,允许成立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商业信贷组织和小额信贷组织。2006年12月,银监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放开农村金融准入门槛。国家制定了关于支持和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银监局出台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鼓励试点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作为商业保险机构的补充;全国个人征信系统的联网运行,使社会信用环境日趋优化。这些政策措施将有利于农村金融生态的改善。

三、系统科学的系统论

系统科学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认为,系统是一个由一系列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是有序的和有目标的。系统依其不同的结构实现其一定的功能,而系统的特定功能的实现要具备一定的结构。因此,若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就有可能会改变系统的功能;而要改变系统的功能,就必须改变系统的结构。系统论的核心思想就是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系统科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个大部门,是一门综合的、横断的新兴科学技术,一般公认以Von Bertalanffy提出一般系统论GST( generalsystem theory)概念为标志,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出现了系统论(systematology)、运筹学(operational research)、控制论(cybernetics)、信息论(informatics)等早期的系统科学理论;同期出现的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管理科学则是系统科学的工程应用,70年代到80年代的发展主要是系统科学组织理论的建立,包括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协同学(synergetics)、超循环理论(hypercycle theory)、突变论(catastrophe theory)、混沌论(chaos)、分形学(fractal);80年代以后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的兴起大大地推动了系统科学的前进步伐,包括复杂适应系统CAS (complex adaptive system)、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在结合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处于不断向前推行的浪潮中,系统科学自身也得到了充实,其应用潜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掘。

从不同学科领域表现出同构性和同型性的事实出发,Bertalanffy得到结论:“存在着适用于一般化的系统或者它们的子类的模型、原理及定律,这些模型、原理和定律与系统的特殊类别、组成元素的性质以及元素之间的关系或‘力’的性质无关。寻找一种不是关于或多或少特殊类型的系统的理论,而是一般地适用于系统的普遍原理,看来是合理的。”GST的任务“乃是确立适用于系统的一般原则”,它从有关生物和人的问题出发,不能沿用讨论无机界问题常用的机械论分析方法。因为现实是一个有组织的由实体构成的递阶秩序,在许多层次的叠加中从物理、化学系统引向生物、社会系统,因此不能把分割的部分的行为拼加成整体,必须考虑各个子系统和整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才能了解各部分的行为和整体。

若干要素按照某种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系统,就会产生出它的组分和组分的总合所没有的新性质,叫做系统质或整体质。整体具有不同于各个要素的系统质或新功能,这就是系统的整体突现原理。整体突现性是系统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石。所谓用系统的思想分析问题,中心之点就是考察系统的整体突现性。系统的整体突现性可用公式来表示如下:W≠∑PI(这里又分为两种。)

(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W>∑PI俗话“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就是这种情况。

(2)整体小于部分之和。W

一般系统论则试图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

四、系统科学理论与农村金融生态结合

系统科学的中心概念是系统,福瑞斯特在《系统原理》一书中说:“系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一起运行的各部分的组合”。从系统的一般定义出发,引出描述有组织整体(即系统)特有概念,如总体、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方向性、目的性、等终极性(果决性)、演化、渐进机构化、中心化、渐进分异化、主导部分、生长、竞争等等。从结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由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子系统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子系统构成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及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共同构成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主体子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依赖于宏观经济环境、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遵循金融生态环境的一般规律,则由法律、制度、文化、道德以及监管体系和征信、担保体系构成的。从功能角度来看,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是该系统中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研究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前国内农村金融体系有极具稳定的特点,其结果导致金融生态缺乏应有的活力。以后,随着国内农村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农村金融系统也发生一定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经济体制的变迁,保持农村金融系统稳定且持续的发展,农村金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种改革我们在两个领域同时推进。一个是金融监管的改进,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都纳入金融监管范畴,另外一个领域非正规金融的创新。因为完全稳定的系统会失去变化、发展、创新的可能,而现实系统又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自身、外部环境、甚至其他各种因素的扰动,象农村金融系统内部的矛盾、摩擦、冲突、风险,人、财、物的平衡协调,人与自然的有效空间的合理分配,人与农村金融的道德、规范、价值的沟通均会影响包括农村金融改革问题、农村金融创新问题、农村金融监管问题、农村金融政策问题等农村金融问题。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和谐农村金融的稳定机制应是适度的稳定,既不会使整个农村金融进入失控,无约束的混乱状态,又要能在矛盾、冲突发生时,通过相关的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进行协调、沟通后保持良性状态。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相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必须遵循反馈原理的,同样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也存在一个反馈现象,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目的,因此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必须注意前馈信息的收集以及使用后反馈评价信息的收集,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风险防范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农村金融体系组织结构的三大体系包括执行系统、决策系统和监督反馈系统是保障农村金融风险控制有效实施手段。健全完善的农村金融监督反馈系统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结构要求。任何系统只有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态,才能走向有序,所谓有序是信息量走向增加,即熵走向减少,组织化程度走向增加,即混乱走向减少。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由政府主导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大量的信息,建立信用信息库以及农村金融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平台,建立符合我国农村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档案制度,实行信用风险防范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罚机制,降低金融机构征信成本。

同时,系统只有通过互相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建立有序的、开放的、多层次的、多主体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无疑从其存在的社会环境中交换信息、物质和能量,同样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显然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开放性包括内源开放和外延开放,内源开放是指农村金融与所在社会环境不断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不与环境交换物质、信息以及能量,此系统就不会长大,否则该系统就会崩溃。外延的开放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边界逐步扩大向区域外开放。随着交通、运输、通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以前孤立的农村金融生态子系统,越来越联结到一起,形成更大范围的有机整体。同样,农村金融生态是金融生态的一个子系统,当前失衡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严重阻碍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探索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

五、利用系统功能原理构建和谐农村金融

功能(function)是刻划系统行为、特别是系统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概念,系统的任何行为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系统行为所引起的、有利于环境中某些事物乃至整个环境存续与发展的作用,称为系统的功能。被作用的外部事物,称为系统的功能对象。功能是系统行为对其功能对象生存发展所作的贡献。凡系统都具有功能。系统的功能视角下和谐农村金融系统的重构,可以提高整个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率。从宏观方面上讲,就必须对农村正规金融进行制度创新与管理再造,对农村非正规(民间)金融进行政策引导和行为规范,给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带来适应性、效率性、稳定性和政策性方面的系统功能特征。

和谐社会的构建,“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而作为经济核心的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金融组织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注重人们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改变单个农民行为方式,以增强农村的凝聚力和组织性,发挥人们互和利他性,进一步提升人们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意识。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以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农民自主创新“一体多元”的中国特色和谐农村金融生态体系。

如何实现和谐农村金融,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促使“和谐农村金融”系统运行的各种农村金融机制。这些农村金融机制综合作用,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农村金融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的作用。整合农村金融各部分及各种力量,使农村金融结构获得相对平衡,促进农村金融在良性的状态下正常运行,共同通过协同效应产生秩序。“和谐农村金融”的组织过程将通过各种农村金融协调管理机制来达成,包括开放的农村金融机制、有效的调控机制、统一的整合机制、完善的稳定机制、发展的创新机制等内容。各种农村金融机制的协调、合作,使农村金融系统自发形成自我约束、调节功能。从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功能产生来看,它内生于农业分工和农村金融交易的产生和发展,这一点可以从农产品交易、生产要素交易和农村金融市场约束下经济增长的要求及相应的交易制度变革中看出金融功能的演进过程。从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管理、金融业务出发,从制度层面和培育市场主体、培育金融机构的“自身能力”角度解析不足。比如我们现在的管理,仍带有一种父爱主义、保护主义的特征,没有真正把它推向市场,不是从培育他的自身的市场能力角度出发的,要靠自身的两条腿在市场上去登的;农村金融体系构成要素中过多强调银行金融机构体系;非正规金融,忽视其存在合理性、无明确的非正规金融政策。

系统的功能视角下农村金融生态体系重构,需要理顺中央、地方政府、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农户之间的金融关系,健全管理制度,基本满足农村金融机构的投资需要与农户的融资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村金融的整体风险。

六、展望

在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中,没有一种单一的机构能满足农户、农村企业以及农村基层政府各种形式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的金融组织所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组织系统,这一生态系统是农村金融组织通过内在的多维联系构成的复杂有机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村金融生态的重视,进一步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构建多样化金融机构。在加入WTO以后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有必要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业和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消除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在可能的范围内允许和扶持其他形式的金融组织发展,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金融机构始终是农村金融生态的建设者和支持者。在优化农村金融生态过程中,改革创新是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强化金融支农能力的必然之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形成,农村经济商品化、市场化、货币化、金融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必然对农村金融产生强烈的需求,要求打破原有农村金融生态均衡状态,寻求新的利益均衡机制。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变革我国农村金融生态,逐步解决农村金融缺口问题,改变当前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使得新的制度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共同发展。

从系统科学角度看,构建一个理想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圈,必然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各子系统联系紧密、和谐共存、协作整合、良性互动、高效运作的系统,为此,必须共同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积极探索新的农村金融组织和金融产品,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不断改善农村金融生态。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环境打造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2]彭兴韵.金融学原理[M].上海:三联书店,2003.

[3]贾仁安,丁荣华.系统动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第3篇

英文名称:System Sciences and Comprehensive Studies in Agriculture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0068

国内刊号:23-1158/S

邮发代号:14-15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第4篇

1校园视频安全监控系统管理中存在不足

1.1不重视系统的日常管理

自教育部要求学校建立有关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后,各个学校均积极响应,将其纳入学校工作议事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但是,当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就认为是大功告成,不重视对它的日常管理。实际上,系统的建设是一个短期的事情,但其管理却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对系统的安全运行、发挥作用等方面均起着重要的影响。

1.2忽略对系统的维护、保养

在保障校园安全秩序、追踪和查询各类事件方面,校园视频安全监控系统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这一点,系统的使用者有着较为深刻的体会。但是,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学校使用者只看到其优势,却忽视了对它的维护和保养。比如维护资金不足,不如建设时期的资金投入;维护周期不定,基本是随机检查。

1.3忽视系统的软件功能

视频安全监控系统是一个软件集成系统,其中包含多种现代化的电子、电气硬件设备、应用软件等。通常情况下,系统的硬件设施具有可见性,设施设备均有性能指标。但是,相对来讲,系统中的专业应用软件却不具备上述特征。导致在实际的运行中,学校将过多的目光放在硬件设备上,忽视了系统的软件功能。实际上,要想该系统的高效、安全运行,软、硬件同样重要。若一味强调系统的硬件设备,则会影响系统的良好运行。

2加强校园视频安全监控系统科学管理的措施

校园视频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是保障校园安全的重要手段,同时属于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其管理工作,促使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科学性。

2.1建立健全系统管理的制度

(1)建立视频监控资源的使用制度。通常情况下,校园视频安全监控系统被安装在公共区域中,主要监控这些区域的视频资料,人们可以通过调控视频资料,实时查看,故而要求操作使用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对视频资料保密,同时在查阅、保存、复制视频录像资料时,均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操作。学校方面需要建立监控室值班制度、视频录像档案管理规定等制度。

(2)设施、技术资料的管理制度。在校园视频安全监控系统中,其管理工作贯穿在项目规划开始的整个过程。因此,在对其进行管理中时,需要对系统的相关设施进行管理,同时搜集、整理前期系统设计、数量清单等资料,实施统一的归档,避免资料残缺、外泄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2.2加强系统维护工作

对于校园视频安全监控系统而言,其建设的竣工并不代表可以一劳永逸,可以撒手不管,相反,在系统的应用中,需要对其进行持续性管理,注重对系统的维护。比如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安全管理的实际需求,需要及时调整系统中前端摄像探头的方向、视野、位置、焦距等。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需要适应学校工作的规律、季节性气候变化等,对其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安全、高效运行。比如在开学前期,需要全面检查系统的各个性能,看其是否出现故障;在放寒暑假时,则需适当延长录像资料的保存有效期;当出现季节性气候变化时(比如台风、梅雨等),需要全面检查摄像机的固定支架。此外,还需要借鉴建筑类其他设备、弱电系统耳朵管理经验,每年对其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2.3加强其他方面的管理

(1)视频资料的使用管理。校园视频安全监控系统可以保存现场情景,若录像资料使用不当,则会侵犯公民的隐私。因此,在系统的使用管理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定视频录像资料的查阅、复制和保存。此外,为了最大程度上保护公民的隐私,同时确保资料举证的合法性,学校需要在进入监控区域前设置相应的标志,或是实行语音提示,进而充分发挥其威慑作用,约束违法犯罪人员的行为,使其不敢轻易犯罪。

(2)增加检测软件等应用软件建设。在系统的使用、运行中,为了保障其有效性,同时最大程度上避免操作人员在疲劳、懈怠状态下发生故障、失误等,可在系统中增加检测系统,用于检测系统的运行,比如视频丢失报警、摄像头移位等。

3结束语

第5篇

论文摘要 系统科学反映了人类思维科学和认知方法论的无限性、多层次性和综合性特征。从系统科学研究方法的角度,审视当前中小学科学教育,强调注重形成开放、综合、可持续的科学教育观。  

 

历史和时代的发展充分表明,公民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基本因素,是国家兴旺昌盛的根本。所以从教育的社会功能角度看,提高公民的整体科学素养是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但是我国从1992年开始的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显示,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处在徘徊不前的状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科学教育课程与教法角度来反思,主要存在2个问题:1)静态的片面的课程观,即过分强调课程的相对稳定性;2)课程实施基于教师为中心,进行单向的知识传授,更多强调确定性知识。 

科学素养应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过程与方法、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科学教育的立体画面。虽然自新的课程标准出台以来,在师生关系、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研究性学习等方面的研究与探讨日渐丰富起来,但是在科学教育观念的形成上,仍然停留在个别学科教育研究层面上,对科学的认识、对科学教育的认识、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还都缺乏深度。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的基础科学教育。本文基于现代科学研究的中心之一——系统科学研究的思维,对中小学科学教育观念进行反思,旨在把握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 

 

1 系统科学研究与现代科学观的基本特点 

 

现代科学观是对基于经典决定论科学思维模式而产生的科学观的反思,是对科学本质、科学活动和科学知识以及科学方法的哲学性思考,是对科技与社会现实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表述。 

在经典科学的影响下,科学观一度笼罩在机械论或二元论的思想下,它过于重视数学和实验方法在认识世界和创造世界中的作用,认为科学是对客观事实的真理性反映,与科学“之外”的价值无关,是中立的,由此造成真理与德行、价值与事实、伦理与实际需要的分离。但是从系统科学来看,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多方过程,科学也就是一个多面体,它既遵循科学研究本身的规范,又受到社会环境、文化资源以及研究者自身价值取向等多方面的影响,因而其活动及知识体系中完全的价值中立是不存在的[1]。 

系统科学强调研究的对象的开放性。系统科学在突破基于经典科学而形成的观念时,扬弃其平衡、对称、封闭的局限。热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以及非线性科学的出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世界[2]。说扬弃,是因为现代科学观既强调普适的研究规范,同时也强调个人研究风格,强调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精确性与非精确性、必然与偶然的统一。 

系统科学注重运用综合的方法。方法论是对科学认识活动的形式及方式的看法。经典科学观与机械论哲学息息相关,经典科学所使用的语言是分析的,研究方法上具有因果预测性、线性序列性的特征。现代科学的哲学基础为有机论,认为整体以及所有其他部分都包含在每一部分当中,提出“完整的整体”的观点,且并不排斥分析方法,而是包含并超越分析的方法,即应用综合整体的方法对复杂对象进行研究。因而与信息化时代相对应的思维科学和方法论的形式和内容,必然是系统科学思维和方法论。 

 

2 系统科学教育观的形成与特点 

 

现代教育观的形成不仅是现代思潮的产物,更是现代科学观的教育诉求。科学观应该体现在科学的基础教育中,特别是科学课程改革。因为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实现特定的教育目的,但不管什么样的教育目的,转变教育的对象是中心的环节之一。从系统科学研究的特点来看,转变的对象应该是全面的,不仅仅有学生心灵,也有教师的认识与行为。所以系统科学研究思路为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也为认识和解决教育现存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论。总体上来说,与系统科学研究特征相对应,教育系统应该也强调系统的开放性、自组织性、创造性,注重课程过程,强调不确定性,重视师生互动。 

2.1 系统的科学教育必须是开放的将整体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是必要的,但正由于这个系统的复杂性,人们在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中常采用分析的方法,即将教育系统分解为多个较为封闭的系统,进而分别分析处理。这种做法与经典科学研究是契合的。但是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今日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观(有清晰的起点和明确的终点)应该向更为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观转变。在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中,有序必然会产生,因为这是人类的自组织过程。所以一个系统开放并不可怕,开放不会导致不可避免的乱,相反在一定的条件下,系统在局部乃至全局会自组织成有序结构。现代教育应该提倡这种开放的教育系统观,将系统的自组织看作系统发展的重要机制。科学教育系统作为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同样也必须是开放的,不仅不能从教育中剥离出来,而且还要与教育系统外的科普、科学研究等有机联系起来。那种普通教育中教物理的教师不管数学和化学,更不管语数外的情况,从系统教育观来看是不合适的。同时,科学教育也要走出校园,请科学研究者参与其中,甚至利用网络的开放特性,将我国的基础科学教育置于全球的背景之中。 

2.2 系统的科学教育允许存在不确定性科学性不等于确定性,从系统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复杂系统即便是处于自组织状态,个体行为也是有涨落的。所以不可能达到教育的转变是确定的。首先不确定之一就是教育目的。多元的教育目的是开放的教育系统观念的内在要求,“和而不同”的教育观既强调个体的社会性又强调个体的差异性,只不过它在个体的发展要求上,更强调教育个体的整体发展性(即人的全面发展性)。所以系统的科学教育观不会割裂科学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它不会把个体的科学能力提高置于固定的、先验的跑道上。相反,科学教育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是教育的有机组成,教育是主体与客体、课程与人、教师与学生等动态整合的过程。所以在科学教育的效果评估上,要充分考虑到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还体现在多元文化的价值趋向,文化霸权和话语霸权的消解。因而要求教育者去搞教育创新(教育成为艺术而不是匠气十足),去倾听处于边缘地带的声音,而不是去重复根深蒂固的话语或文化。虽然科学教育的内容有其科学性,但是这是相对确定的,科学课程蕴含的价值意味仍然是多元的,学生对其理解带有强烈的主体性,教师对其解释也应具有多重性。特别在是网络发达的今天,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空前的多,所以在具体的科学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信息源是开放的,系统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既是参与者的交互行为,也是学生在认识远离平衡的条件下——表现为干扰、缺点、错误、困惑——不断通过耗散而转变的过程,确定的知识同偶然的、杂乱无章的、随机的知识一起对学生的认知结构产生影响,认知结构通过顺应或同化达到平衡,通过涨落达到有序。 

2.3 系统的科学教育观念强调交互的教育过程系统在开放的状态下,系统中的各种元素要形成自组织,必需相互作用。用于师生关系,则主张教师与学生之间处于一种平等互动关系。系统教育观主张课程应该通过参与者的行动和交互作用形成,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自组织和转变的过程。作为个体的教师是开放的,他不仅对教育系统外是开放的,对学生也要是开放的。所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教师在调整好与外界的关系同时,也要带着开放的态度,依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寻求恰当的教育途径,将学生带入对真理的日益深入的理解之中,同时自己也从学生处获得更多有益教育的信息。作为学生,要通过反思和自组织来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交互性正是对传统单向传递知识的教育过程观的审视,是对教育活动基本属性的揭示。 

开放的教育、不确定的因素与互动的本质这些都要求科学教育以提高学生科学学习能力水平为己任,并使更多的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兴趣,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种体现。 

 

3 科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素养自组织的动力 

 

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过程是个体在外界的作用下的一个自组织过程,寻找到这种自组织的动力是关键。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恩曼(richard p. feynman)说过:“科学是一种方法,它教导人们:一些事物是怎样被了解的,什么事情是已知的,现在了解到什么程度,如何对待疑问和不确定性,证据服从什么法则,如何去思考事物,作出判断,如何区别真伪和表面现象。”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强调科学探究,强调让学生亲历科学,在体验中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探究学习方式的提倡,意在改变传统单纯接受式的被动学习方式。学生不是被动地记忆科学的结论,而是经历这种结论得到的过程和懂得获取的方法。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是透过现象,抽取有关运动的本质,并且合理近似,提炼出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内在的客观规律的各种“概念”和“定律”来。这个过程是通过探究来完成的,而探究的基本的环节是相通的。在基础科学教育中,提倡的探究学习方式的主要环节与科学研究的是相互一致的。科学探究强调知识获取中的体验,强调过程与方法,所以“做中学”是对我国传统科学教育的纠偏。 

综上所述,现代科学研究,特别是系统科学研究的思维特征对科学教育的诉求是要开放、综合与可持续。因而要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就必须注意基础科学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教育方法改进环节。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肿瘤治疗;系统方法;应用分析

系统方法是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理论,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加以考察的一种科学方法。系统方法要求研究者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把事物的发展变化看成总过程,全面地认识、控制和把握研究对象,着重从系统的要素与要素、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动态地考察对象的内部关系及其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以便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对象。肿瘤的治疗现今已趋向于综合治疗,其根本的思想就是系统论中的各组分相加的和大于各组分的代数和,肿瘤治疗研究中充分体现了系统科学方法的运用。

1 应用整体性原则全面分析研究工作

[1~3]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首要原则,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它强调的是整体与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探索的是系统内外环境中和内外环境间的辩证关系。肿瘤患者的治疗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治疗对象看,不仅要注意患病部位还要考虑患者的整个机体情况;从治疗方法看,既有单一治疗又有综合治疗;从治疗层次看,既要考虑整体水平的治疗又要注重器官、细胞和分子、基因水平的治疗。所有这些构成了肿瘤治疗这一系统的各要素同时又各成系统,从事肿瘤治疗的研究必须立足于整体水平来分析判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掌握其运动变化规律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肿瘤的综合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合理安排现有的治疗方法和先后次序,全面的分析和正确地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充分认识各种方案的利弊,针对主要矛盾制定出合理的方案。系统科学方法的整体性原则是基于要素对系统的非加和性关系。要素的作用不是机械性相加而是存在相干性和协同性,这是系统对要素的体现。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可以是单纯的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还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即综合治疗,实践证明治疗效果是有显著差别的,综合治疗明显优于单一累加治疗。综合治疗中各种方法的先后次序以及患者的体质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这又说明肿瘤治疗中各要素的相干性和协同性。

2 应用动态性原则制定研究目标

动态原则是系统方法的历时性原则。系统方法要求人们不能把系统看成是静态的“死系统”,而应看成是动态的“活系统”,即系统的状态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动态性原则要求系统结构要动态地得到调整,使系统处于最优化状态。在肿瘤患者的实际治疗过程中,不同的治疗方案在不同的患者效果不同、反应不同,因此在治疗中要严格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状况和机体耐受情况,适时地调整治疗方案,使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适时地处于最佳治疗状态。动态性原则还要求从时间序列上去考察各研究对象的发展结局。肿瘤的治疗方法的演变经历了以外治法为主的古代阶段,以内治法为主的中世纪阶段,以局部治疗为主的近代阶段,以及综合治疗为主的现代阶段。而今手术、放疗、化疗及近年来兴起的免疫及生物治疗,逐渐形成四种疗法并立的情况,从总体上看每种方法的疗效都各有千秋、不可替代。因此肿瘤患者治疗方案的决策过程(如术式的选择、放化疗的先后次序以及机体状况和病情)应从系统水平去分析,考虑到各要素的利弊,最后确定出最佳治疗方案。这个决策过程就充分体现了系统论的动态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及最优化原则。

3 运用最优化原则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最优化原则也称整体优化原则,是使用系统科学方法的目的和要求。这一原则要求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时要统筹兼顾、大力协同,从各种可能性中选择最优化的系统方案。一个好的肿瘤治疗方案,必须能够延长患者的无瘤生存期和总的生存期,必须是有尽量少的近远期毒副作用,必须是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必须是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因此治疗方案的选择要遵循局部与全身并重、分期治疗、个体化治疗等原则,从而确定手术方式、化疗药物组合及剂量、放疗的范围剂量等治疗方法的最佳组合,以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优化原则不仅体现在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上,更重要的是它能提供给我们研究思路。从肿瘤治疗的实践中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拓宽研究思路以寻找新的突破口。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肿瘤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基因治疗已引入临床;为解决患者顾虑引入了心理治疗;祖国医学研究引入的中西结合治疗等,进一步完善了系统治疗方法中的各要素,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使我们可以不断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肿瘤治疗寻求最优化的治疗方案。

4 通过模型化原则加快治疗方案的运用

[4,5]自然辩证法还告诉我们:对于复杂的系统需要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适当地运用模糊方法,适当的简化和理想化建立起系统模型。各种肿瘤治疗方案是基本固定的,对于个体患者要简单变动以适应个体特异性,在化疗中各种肿瘤化疗方案的确定推广有利于更多患者的治疗,反过来也有助于化疗方案在实践中的完善,找到化疗药物的最佳组合;临床专家系统也是一个典型的诊断和治疗模型,它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调整修改,重新建立模型;药物研究的动物模型也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了更新的实验数据和临床治疗依据。实践证实模型化原则既有助于更多患者得到治疗,又利于治疗方案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在当前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研究中术前诱导化疗模式、术后辅助放化疗模式都有一个基本的框架。实践证明两种模式都有很好的疗效,对于比较局限的肿瘤采用后者较好。治疗方案的模式化有利于治疗更多患者,从而在实践中验证和完善治疗方案。这又是在肿瘤治疗中系统方法模型化、动态性、最优化原则的进一步体现。总之,在肿瘤治疗中系统方法不仅为我们明确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手段,更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思维和决策的有效方法和原则,自觉地运用系统方法指导我们的临床实践研究工作,是当代医学工作者必要的基本素质,是我们必须掌握的科学的思想武器。

参考文献

1 邓平修,冯显威,刘武顺.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2版.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27-234.

2 王利. 乳腺癌治疗观的转变. 医学与哲学,2001,22(5):31-34.

3 朱健平. 系统科学方法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分析. 医学与哲学,2002,23(8):51-52.

第7篇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体会和认识

通过学习、思考和实践,我局深刻认识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和极端重要性,并达成如下共识:

(一)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民政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落到民政工作中就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和发展民生。民政的本义是“为民行政”,突出体现了以民为中心的特点。民政部门联系的社会成员广泛,扶助的困难群体集中,与人们的利益关系密切,民政工作的基本主线是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宗旨是“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可以说,民政工作与科学发展观直接相关。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做好民政工作,更好地解决民生保障和发展问题;只有认真做好民政工作,着力解决好民生保障和民生发展问题,才能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民政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指导方针。

(二)科学发展观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为了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的头脑,着力解决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使科学发展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和每个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战略部署的推出和实施,将极大地促进民政事业统筹协调发展,促进民政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破解民政发展难题,突破工作薄弱环节,为民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为加强民政自身建设提供难得机遇

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在强调思想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学习培训、更加注重深入调研、更加注重解放思想、更加注重解决问题、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为我们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提高自身素质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以此为契机,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民政党员干部调查研究能力、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创新等能力,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特别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回顾和存在问题分析

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自觉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较好地履行了职责。主要表现在: 1.民生福利保障水平大幅提高。救助工作从单一的低保制度,发展到以低保制度为核心,包含医疗、住房、就业、子女教育等专项救助的综合救助体系,保障率达100%。社会福利初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格局,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优抚安置全面落实。建立和完善了优待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体系,协调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家属优抚率和退役补助金发放率和兑现率均达到100%。2.社区基础建设得到较大提升。基本建成了以“一站式服务”为标志的社区事务工作站。推行“居务公开”制度,积极探索“居站分设”、 “老新村业主自治”等举措,,!有力地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每个社区“一居一房”500平方米办公服务用房建设全面达标,各种配套服务设施齐全。数字化信息化社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区50%以上的社区装备了数字化设备,100%实现了信息网络覆盖。社区扁平化管理试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和谐社区建设评分标准和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实施方案,经过上下共同努力,到目前有21个社区被评为__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点,其中19个社区被评为无锡市和谐示范社区,5个社区被评为江苏省和谐示范社区。3、社区服务体系逐步得到完善。以构建“便民、乐民、育民、健民、安民”五个十分钟服务圈为抓手,协调推进生活保障、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学习教育、治安安全为主要内容,以街道服务中心、社区工作站、睦邻中心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为基础平台的社区服务,服务平台得到合理配置,服务内容更加丰富,

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居民物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4、社会事务管理得到全面加强。大力推进民间社会组织发展,社会组织从登记管理向培育监管、发挥作用全面推进。在我区登记的社会组织共38家,成为推动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推出婚姻登记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以及免费婚检,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5、社会工作体系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为构建社工体系,建立了社工组织机构,推进进社工体系平台建设,6个服务领域建成服务基地和场所。加大社工从业人员培训,80名社会工作者通过全国资格考试,服务于社会各领域。构建了较为科学的社会工作的体系框架,为社工发展壮大提供了机制保障。注重培育社会民间组织,支持引导开展社会工作,初步走出了新路。在看到民政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差距和不足,还有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尚待破解。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重从发展观念、发展现状、发展思路三个方面进行认真检查、梳理分析、查找根源。

1.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的重要体现就是尊重人的需求和发展。尽管对民政工作“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如何体现在具体民政工作别是如何尊重人的需求和发展,认识理解还不够深刻。主要表现:为服务对象服务时,不自觉以“施恩者”“管理者”身份出现,带着真情服务的意识不够,有些工作做得不够实,不够细;在实施民生保障方面,站在全局高度把握民政工作不够,往往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自身资源的局限性,依赖上级保障比较多;在推进民生服务中,往往以行政方式和手段推进多,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做工作少,以至于民政工作在社会功能方面体现上不明显。

2.发展状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以科学发展观为参照,民政的发展状况还存在以下差距:

(1)民政事业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工作手段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专业化、信息化程度较低,人少事多,知识老化,手段传统,影响着职责的高标准履行。

(2)对人民群众的不断增加的利益诉求和不断增强的民主参与意识缺乏应有的预见和判断,民生保障措施对策相对滞后,特别是对因拆迁、突发家庭变故影响居民生活的救助保障不能到位,对因物价上涨、生态灾害类等因素影响生活,救助力度还比较有限。

(3)基层社区管理还需理顺。随着城市管理重心的不断下移,各项工作都要求走进社区,使社区事务工作站承担着越来越繁琐、越来越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加强社区规范化建设和制定社区事务准入制度,推进和实行“居站分离”,从体制、制度上解决基层社区的问题,使社区更好地发挥基础作用。

(4)民政业务不断拓展,民政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基层民政力量较为薄弱,民政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还需提高。民政事业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执法难,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

3.发展思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政府职能转变,民政工作的基本作用将由解决基本民生向改善民生转变,服务领域逐步由特定群体向社会公众拓展,布局安排将由注重发挥单项优势向注重整体规划、合力推进转变,管理方式将由行政管理为主向行政监管为主转变,可用资源将逐步由松散多元向规模效益集结,工作力量将由政府力量为主向政府力量、专业力量、社会力量扩充。按照这些发展趋势,民政工作还有以下差距:一是综合协调能力有待加强,民政工作大多是协调性工作,尤其是跨部门的工作机制体系的建立,需要配合实施,(和谐社区建设、社工体系建设)难度很大。二是民政工作社会化有待建立。民政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本身没有可支配的资源,仅靠政府也不够,需要引导挖掘社会资源为民政所用,吸引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这就需要政策制定加以引导。三是对传统民政业务创新和拓展力度不够,新增民政业务有待进一步完善。

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但主观因素是多方面的:(1)思想保守、方法传统,是制约影响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障碍。有的对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特点规律认识不足,工作主动性不够,活力和动力不足,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上进,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2)学习不刻苦、能力跟不上,是影响民政工作高标准落实的重要因素。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氛围不浓,热衷于做好事务性工作,对机关事务疲于应付,满足于不出问题,没有认识到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紧迫性。(3)团结协作、统筹兼顾不够,是制约民政工作高效运作的方法问题。民政工作体现方方面面,靠单打独斗、各自为战不可能做好,离不开相关部门和街道社区的支持配合。有的工作之所以做得不完善,主要原因是有的不善于沟通和交流,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缺少集体荣誉感,有的工作没有计划性,不善于从全局把握工作目标要求,干得很累,效果却不明显。(4)制度滞后、措施不力是影响民政服务水平的根本因素。尽管市级制定下发了不少民生保障文件,但从区级层面配套措施不多,总是依赖上级拿政策给办法,影响了工作效率。对遇到的具体问题,侑于条条框框的束缚,解决得不到位或不完善的情况并不少见,缺乏探索创新精神。(5)调动民政系统人员积极性不够,是影响民政发展不容忽视的因素。民政工作大多在社区落实,需要街道和社区民政工作人员的支持,从目前看,民政工作虽事多面宽,但街道无专门机构,无专人负责的较普遍,反映出我们只交任务,不关心基层工作人员思想生活的情况,调查研究不够,对基层反映的问题不重视,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人员、经费等难题。

三、努力方向和工作举措

针对上述问题和原因,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认真加以整改。

1、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民政工作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工作,涉及多个领域,横向关联度高。做好民政工作, 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发展民政事业的工作格局。

2、强化统筹整合能力。以社区为平台整合城市基层民政工作,实现社会保障、社区基层、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和社会事务等多项民政工作的重心下移,进一步完善“分级实施,各负其责,上下配合,相互协调”的民政工作内部运行机制,努力形成相互支撑、相互配套、运转灵活、服务到位的民政网络体系。

3、完善投入保障机制。科学编制预算,加大对民政事业财政主渠道的投入,推动建立民政事业经费与公共财政增长或财政支出挂钩的增长机制。研究提交保障措施,加大对民生项目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

4.大力推进“数字民政”。在全面推进社区数字化建设基础上,积极推进民政信息化建设,开发完善社区包括民政系统在内的综合信息系统,有效利用市级民政信息平台,建立社区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实行市、区、街、居四级联网,实行无纸化办公,网上申报审核、电子存档备案,减轻民政特别是社区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四、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局领导班子成员将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总结分析查找的问题,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把领导班子

建设成为一个发展型、学习型、和谐型、廉洁型、务实型的坚强集体,带领全区民政系统推动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阶。(一)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发展型班子。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领导班子成员在解放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上将带好头、做好表率。班子成员将树立发展观念和创新的精神,讲究科学,遵循规律,以理性的思维深入研究民政工作的新任务,积极谋划民政事业发展新思路,扎实开展民政工作的新实践,并积极创新工作载体、工作方式、工作机制,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大事的工作氛围。

(二)提高理论素养和执政能力,建设学习型班子。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增加知识储量,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特别是加快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强化民政干部讲学习的自觉意识、讲正气的政治意识、讲大局的责任意识、讲团结的和谐意识、讲廉政的忧患意识、讲务实的亲民意识,带动建立一支能打硬仗、肯于吃苦、团结向上、躬身为民的高素质民政队伍。

(三)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设和谐型班子。完善民主集中制制度,对于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十六字方针实施,保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班子成员之间坦诚相见,相互信任;顾全大局,相互支持,形成班子的整体合力,发挥整体功能;取长补短,相互宽容,营造分工明确、密切协作、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努力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第8篇

建设系统科学发展观演讲稿

众所周知,县城既是一个县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反映城镇建设好坏的一面镜子,更是衡量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如果说“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惠民之州助推器”是一幅秀美的蓝图,那么建设现代文明的新县城就是科学发展观在实际工作中具体的实践。

历史如镜,可以鉴古知今;岁月如歌,可以登高望远。大家不会忘记,曾经的**县城给我们的感觉吧?那时候县城内外、大街小巷垃圾乱堆乱放、污水横流;建筑余泥、沙石尘土散落一地;县城四大出口每逢雨季便积水成灾,过往车辆、行人叫苦连天。那时候的**与现代文明县城的标准相差甚远,与人民群众的要求更是不相适应。

如今的县城旧貌换新颜,行走于县城之间,阵阵现代气息扑面而来。白天,大街小巷路面整洁靓丽,川流不息的车辆在智能交通灯的指挥下有序前行;晚上,大街小巷路灯明亮,万家灯火交相辉映、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华侨新城文化广场上、飞鹅岭森林公园里,黄排全民健身广场以及县城东华路、建设路、人民路周边行人络绎不绝,街舞、健身操与欢笑声构成了县城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创富、富星等一批商贸新城相继开业,南湖花园、丽景华庭、怡景花园等10多个高尚商住楼盘相继建成,建设路、平深路穿衣戴帽后宽敞的沥青路面、华侨新城改造后交错有序的路网、明亮璀璨的路灯无不显现出现代都市的气息,让所有**人包括在**投资兴业、观光旅游的外地人都分享到了**科学兴城的发展成果。这一切,是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启动建设“双十项目”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共同努力的心血结晶,也是全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有力的体现。面对这一切,谁能不为之自豪,谁能不为之欢欣?

在工作中,我常常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作为我们这一代人,如何让曾经历史辉煌的**在我们手中发扬光大?我们每一个人又该为今天的**做些什么呢?或许,你会说,即使我们什么都不做,**不会因为失去一个小小的我的努力而有何损失,也不会因为多了一个我的努力,而更加辉煌。试想:如果**上上下下各行各业的人都这么想,那么谁为我们的家园添砖加瓦?谁来建设、发展我们的家园?海纳百川,有容则大。在**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你我虽然只是沧海一粟,干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做不了名扬四海的名人,但,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相信在爱的阳光洗礼下,家乡的“花朵”定会开得更加灿烂!正如目前在全党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正是要求我们要通过学习实践,要“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吗?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直接或间接的为**78万群众服务,就连我们接的每一个热线电话,我们的每一个呼吸,每一个语气,都联系着老百姓的心。是的,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我们每一个人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心系**,积极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为树立**形象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我们的县城会更加美丽,**的发展会更好、更快。

朋友们,风正潮平,自当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快马加鞭。今天的**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随着《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将再一次迎来新的更好的发展机遇。让我们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携手共进,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为实现我县“三大对接”、建设“四大功能区”、打造“五大基地”的决策部署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为建设我们现代文明新县城的目标奉献出我们的青春与才华吧。

最后请允许我用最真诚的心,发出最真实的呐喊:

点燃激情,光耀**风采。

放飞梦想,引领县城文明!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9篇

关键词:系统科学;应用型大学;师资队伍;结构优化

中国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5-062-03

系统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横跨各个学科的新学科,是“从系统的角度观察客观世界所建立起来的科学知识体系”,它从系统的角度去考察和研究整个客观世界、为人类大规模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系统科学引用到应用型师资队伍结构研究中,能够拓宽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用整体视角分析应用型大学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新的研究方法以及从研究“结构一功能”之间关系人手的思维模式,从而在新的层面上,重新认识应用型大学师资队伍结构优化问题。

一、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系统科学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系统的整体,通过总体过程视角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进而能够全面地分析和控制研究对象。系统科学主要有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目的性、突变性、稳定性、自组织性和相似性等八条基本原理,这里我们重点分析整体性、开放性和目的性等三条基本原理。

(一)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系统整体性原理指的是,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新功能的有机整体,各个作为系统子单元的要素一旦组成系统整体,就具有独立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和功能,形成了新的系统的质的规定性,从而表现出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等于各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加和。可以说,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现实事物成为系统,首先必须具备整体性特征。钱学森曾指出:“什么叫系统?系统就是由许多部分所组成的整体,所以系统的概念就是要强调整体,强调整体是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系统工程就是从系统的认识出发,设计和实施一个整体,以求达到我们所希望得到的效果。”这正是强调了系统科学整体性原理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意义。

(二)系统的开放性原理

系统的开放性原理是指,任何系统都必须是开放的,不断地保持与外界环境的统一,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这样才能保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维持动态稳定性。

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这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正是复杂系统事物具有开放性的表现。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系统,都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通过不断地同外界环境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以确保系统能够维持自身的稳定性,保证系统自身的有序运行。因此,系统向外界环境开放是系统得以不断发展的前提,也是系统维持稳定存在的条件。

(三)系统的目的性原理

系统的目的性原理是指组织系统在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一定的范围内其发展变化不受或少受条件变化或途径经历的影响,坚持表现出某种趋向预先确定的状态的特性。系统的目的性是组织系统发展变化时表现出来的一个鲜明的特点。

系统的目的性原理与开放性原理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系统的开放性,通过系统自身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交换,使各系统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系统之间不断地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系统对于输入的信息做出反应,同时又将这种反应作为一个输出提供给其他系统,而其他的系统又将此输出作为新的输入接受下来并做出新的反应。正是这种连续不断地运动使得系统出现一种协调性,趋向于某种预先确定的状态,即目的性。当然,系统的这种目的性的实现,离不开系统的反馈机制。因为系统在向某种预定目的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的扰动而偏离预定的路线。因此,系统目的性的实现必须依靠反馈机制来不断调整系统的发展方向,才能使其实现最终目的。

二、应用型大学师资队伍结构优化与系统科学

(一)应用型大学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本身就是一个系统

“师资队伍结构”是指学校承担教学工作的群体中具有不同特征的人员的配备及其构成关系。根据应用型教育的特殊性,应用型大学应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师资队伍结构,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不仅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以提高应用型大学教育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我们把师资结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就是用系统的观点考察师资结构问题。既要看到师资问题是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又要了解教师队伍与自然、社会等多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既要考察教师队伍内部的各部分,又要把握住教师队伍的整体;既要了解组成师资队伍系统的一个个要素,又要了解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既要弄清教师队伍系统内各要素的结构,又要了解它们的结构和性能的相互关系;既要注意教师队伍系统各要素之间、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又要注意教师队伍系统整体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既要对教师队伍系统进行静态分析,又要进行动态分析;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地把教师队伍问题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探索其发展的规律性,并制定出多种方案,以便做出合乎实际的科学研究决策,从而使师资队伍结构建设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系统科学为应用型师资队伍结构优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运用系统论的整体性、开放性和目的性等基本原理对应用型师资队伍结构建设问题进行分析。

1.整体性。根据系统的整体性原理,系统结构的优化即各要素之间组合的科学化对于系统整体功能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研究应用型大学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时,不仅要优化各个结构要素,更要注重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结构新的功能的发挥,最终实现应用型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即系统整体的优化。目前,我国应用型大学的教师在职务、学历、年龄、学缘、学科等方面有了很大发展,但还缺乏整体性的联系,没有发挥师资队伍整体的最大功能。师资队伍系统的整体性能只有各构成要素按照系统的统一要求和一定秩序相互联系、相互协调才能实现。如果构成要素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不仅自身的作用不能发挥,而且整个师资队伍系统的性能也会随之消失。因此,应当把握师资队伍结构优化的整体性,在晋升职称、提升学历、优化经历结构、加强学科联系的同时,必须找到各结构要素之间最佳的联系方式,以发挥应用型教师队伍的最大功能。

2.开放性。依据开放性原理,现实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有效的控制,使系统得以存在和发展。要达到应用型大学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的发展目标,就要不断了解应用型大学教师的现状,不断与其他同类、不同类高校进行横向比较和与自身发展进行纵向比较,找出差距与不足,不断完善,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没有这种经常性的信息交换,教师队伍这个系统就无法存在和发展。比如,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很多高校教师队伍管理一直处于封闭状态,没有建立合理的高校教师队伍人才流动机制,造成“优秀人才难引进,校本人才发展难”的困境,封闭的管理体制制约了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因此,必须把教师队伍这一系统建设成为动态开放的系统,使其在与外界沟通、协调中实现优化。

3.目的性。根据系统目的性原理,一个系统的发展运动,实际上就是瞄准一个发展终态,使系统的现实终态与发展终态距离之差逐渐缩小为零,以实现这个发展阶段的终态。因此,这就为在实践上要制备预先确定了目标的系统奠定了方法论基础,并致力于去设计并制造出相应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目标,即实现一定的目的。由此可见,目的性原理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人的认识的能动性。在应用型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过程中,人的这种认识的能动性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通过制定政策导向,确保教师系统朝着应用型方向发展,同时建立反馈机制,使整个师资队伍结构朝着有利方向不断优化,实现飞跃和创新。

(三)系统科学为师资队伍结构优化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和途径

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把握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师资队伍系统,以达到最佳化目的的一种科学方法。“依据对系统方法的研究表明,系统方法是符合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精神的”。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突破了传统科学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提供了一系列新的具体研究方法。如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综合性、模型化和最优化等原则和方法,并采用数学工具和物理、电子计算机等科学手段来进行定量分析,为师资团队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和途径。我们从决策角度运用系统方法考察师资队伍建设系统,使其体现出三个显著特点。第一,把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并确定其范围,划分出各种系统,并根据它们在师资队伍建设系统中所处的层次和地位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系统的结构特征。第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系统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依据师资队伍建设系统内外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对其现有的运行状况进行静态评价。在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弄清应用型师资队伍系统的现状,并对应用型师资队伍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动态预测,从而为改善应用型师资队伍系统的现状,预测变化和发展趋势提供科学的依据。第三,在重视定量分析的同时,也要重视非计量因素的分析。在应用型师资队伍系统的分析研究中,每一步骤力求运用数学工具,尽量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以数字显示出各种可行方案的差异。在研究中,对于难于计量的很多因素,即非计量的因素,就必须在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加以考虑和衡量。

三、系统科学视野下应用型大学师资队伍结构优化策略

依据系统科学原理,必须制定一套适合应用型教师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从整体上把握队伍结构优化,加强政策引导与激励。

(一)整体推进,实施科学的应用型师资培养计划

从整体上全面推进,建立教师实践能力培训的相关制度,根据教师的年龄、职务、学历、经历制订具体的培训计划。组织专业教师到专业相关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实践锻炼,培养他们形成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观,了解行业需求和发展动向,提高综合素质,增进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按照“全面培训,重点培养,学以致用,确保实效”的原则,按计划、分批次,将教师派往生产和社会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和专业培训。同时,鼓励专业教师获取专业执业资格,构建学校与社会对口单位长期联系的有效机制。通过合作研发、挂职锻炼、访企等方式,与专业相关的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联合,建立校外教师培训基地,全面轮训专业教师。

(二)加强系统管理观念,强化应用型师资结构优化意识

在应用型大学师资队伍结构优化过程中,学校的管理者首先要具备结构优化意识,充分重视结构对师资队伍系统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一方面,要注重教师个体整体素质的提高,不仅注重教师的职务、学历、年龄、学缘、学科等外在结构的优化,还要注重教师的思想能力、学术水平、道德修养、性格品格等内在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确保队伍结构的合理性,各结构之间密切联系、组合得当,就能产生最优化的整体功能。应用型大学在进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时,应加强结构意识,把个体素质与整体素质、外在结构与内在结构相结合,全面实现应用型大学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使之发挥整体系统功能。

(三)建立动态开放的管理体制,拓宽专业教师来源渠道,建立应用型兼职教师资源库

加强应用型教师的引进,建立人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动态开放的管理模式。应用型大学每年要有计划地安排计划用于引进一批既有教师职务、又有实践背景的教师改善结构,对其中条件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引进条件,以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中应用型教师的比例。同时,应用型大学还可以积极引进社会上相关对口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的人员做兼职教师,这些具有实践经验的技能人员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他们在与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科研、讨论的过程中,有利于学校教师向“应用型”转化。要拓宽思路,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改善教师结构,以适应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的要求。

(四)明确政策导向,制定有利于教师朝着“应用型”方向发展的政策措施

第10篇

摘 要:经济转型时期成人高等教育管理面临提升内部质量管理和适应外部经济发展需求的挑战。从系统科学的视野来看,提升教育质量管理需要管理者在认识论层面把成人高等教育服务过程看作是一个价值创造的活动系统,同时在方法论层面建立起一个关注成人教育服务过程的系统化管理模式和负反馈控制机制。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系统化管理;负反馈控制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国民经济各行业人才的重要使命。当前我国经济正步入十二五规划的转型时期,产业升级导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给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认为提升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水平,不但涉及到了教育管理体制问题,还涉及到教育服务机构内部的运作效率问题。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另一种全新的视野来探索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进路。

一、当前成人高等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服务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首先从教育服务需求来看,随着国家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战略的实施,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也纷纷制定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培养战略,并将人才培养工作落实到高等教育服务机构。作为高等教育服务部门该如何调整自身专业课程设置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呢,这是当前成人高等教育部门所要面临的一个战略发展问题。此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社会民众意识到进入大学进修是提升知识文化水平、获得就业和个人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这个庞大的求学群体中,不仅有企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还有下岗再就业的工人和高考落榜的考生等。针对这些来自不同领域、有不同需求背景的学生群体,成人高等教育服务部门该如何有效的因材施教呢,这也是提升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与此同时,随着地方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增长,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形式也开始出现多元化,如函授教育、电大教育、网络教育和合作办学教育等形式。然而,这种多元化办学形式往往也带来一定的教育质量隐患。例如,在一些地区出现了由于追求办学规模效益而忽视教学监管和教学资源的配置,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下滑的现象。这些现象折射出当前部分地区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内部还缺乏系统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这些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当前部分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机构的内部管理还停留在部门利益和职能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这种部门利益条块分割现象导致了提供教育服务的各部门和岗位并不是作为一个具有协同作用的整体系统来运作,而是处于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运作模式,这极大地削弱了教育资源的整体绩效,限制了教育质量管理的全面提升。成人高等教育应如何面对上述这些来自外部和内部的问题和挑战呢?笔者认为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引入系统论的思想方法是考察和探索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个有效的进路。

二、系统思想方法的介绍

系统论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初期生物学领域。1945年美籍生物学家冯·贝塔朗菲发表的《关于一般系统论》一文标志着系统科学这门学科的建立。冯·贝塔朗菲认为人类所生存的世界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种要素所构成,他用“系统”一词来表征由这些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整体。围绕着对系统复杂性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系统科学领域产生了关于系统的三组基本概念,它们是突现与层级、通讯与控制、自组织与适应性进化等。突现与层级的概念揭示了系统是一个有组织的等级体,它的复杂性在于它的每一层级都比它下一层级复杂,每一层级具有它的下一层级所不具有的突现特征,这是一种不可还原的过程。[1]这种突现过程产生了一种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特殊现象。系统的这种突现过程与系统的层级结构紧密相联。美国经济学家、系统学家西蒙(H.A.Simon)指出系统的这种层级结构是保证系统有序稳定状态的必要条件。[2]通讯与控制功能则是系统保持稳定层级结构的一个必要条件。冯·贝塔朗菲(1968)指出开放系统之所以能够在与外部环境发生交换同时其本身又能保持稳定和有序状态,是因为开放系统内存在一个对组织结构具有反馈功能的控制模型,信息以负熵的形式进入系统,反馈系统通过对信息进行“学习”,反馈机制发生相应的作用,使系统走向高级的组织状态。[3]在负反馈控制当中,通讯的作用表现在信息贯穿于系统元素和层级当中,信息指令由控制主体发出给受控对象,经历了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等活动,最终回到控制主体。控制主体通过比较预期目标和反馈结果找出偏差,并下达新的调整指令信息,如此反复直到反馈的结果符合预期目标。近代生物学研究表明,生命系统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时刻与它的外部环境发生交互作用。这又形成了系统的自组织和进化的概念。它表明一个开放式系统在环境影响下具有自组织和进化功能,它能自发产生有序功能结构去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系统科学不但在认识论层面给人类带来全新的思维模式,在方法论层面也给人类带来了改善现实世界问题有效手段。冯·贝塔朗菲认为系统科学通过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手段去挖掘各学科领域内系统的演变规律并使之成为一种“公共知识”。这种“公共知识”使人们可把一个成熟领域中的特定理论通过同构关系移植运用于另一个不成熟的领域,这样便可消除不同领域中理论探索的重复工作,进而促进人类科学的统一和进步。[4]可见,系统科学是一门横断性、综合性的交叉科学。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此评价指出:系统科学是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平行的一类新兴学科,它是连接各学科的一座桥梁。作为一种全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系统科学的思想理论能为我们提升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带来什么样的启发呢,下面将进一步从系统科学的视野加以考察。

三、提升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系统思考

提升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首先要从高等教育所要服务的对象和服务的内容加以考察。从系统作为一个功能整体的角度看来看,一个国家可看作是一个大的功能整体系统,它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国民经济中各行业系统的有机和谐的运作。在这个功能整体系统当中,高等教育系统是一个起到支撑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担负着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培养各类人才的政治使命和经济使命。在这个功能系统当中,高校则是培养各类人才,提供教育服务的一个载体。从宏观层面来看,它的服务对象是国家,即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各类所需的人才。从微观层面来看,它的服务对象则是国民经济中各具体的经济实体,包括企事业单位、家庭和个人。从实现系统的功能目标的角度来看,在高等教育所要服务的对象中,个人为各类经济组织服务并受其制约,而这些经济组织又是为国家服务并受其制约。因此,高等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从广义来看,是国家以及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的经济实体;从狭义来看,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是接受教育的个体。在这里需要澄清的是,高等教育服务所要服务的对象不仅仅只是受教育的个体。如果仅仅把受教育的个体看作是高等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的话,那么高等教育将不可避免的走向功利化和世俗化,其结果将扭曲我国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明确了高等教育所要服务的主要对象,那么成人高等教育的服务内容就比较明确了,那就是为国家、各经济实体和个人提供能够满足其发展需求的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如何提供高质量教育服务呢?笔者认为这首先需要从认识论层面上把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看作是一个提供教育服务的价值创造系统。

第11篇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奏响全市商贸流通招商引资新乐章》。说起科学发展,使我想起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贫穷的山区乡镇,山青水秀,风景怡人。乡长急思全乡脱贫致富,见山中水质清纯,请来专家鉴定,结论为品质极优的天然矿泉水。立即引进企业,开山修路,泉边建厂。工厂建成却见泉水已浑。又请专家查看,结果水源已被污染。这个故事说明,违背科学发展观,必然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展观。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当前,我市商贸流通系统全力贯彻的“一保一建三打造”总体工作思路,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而招商引资作为实现“一保一建三打造”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同样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在工作方法上学会既巧借东风,又锦上添花,既草船借箭,也无中生有,以实现商贸流通业又好又快发展。

对招商引资,要善于“巧借东风”。当前,美国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扩大内需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沿海发达地区东业西进,产业正在向以××为重点的西部地区转移;国务院调研组深入调研,××将获得特殊的政策支持;最近,市政府又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商贸工作会,掀起了我市商贸发展的新一轮,这些都是商贸流通业迎来的“东风”。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巧借东风,招商引资,变比较优势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优势、经济优势。

对强势产业招商引资,要善于“锦上添花”。在何处“添花”?就是在强势产业的配套和提升上“添花”,使强者更强。××是全国的化工产业基地,尚没有大型的化工原料市场和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这正是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美食,誉满天下,但还须大力引进其他知名菜系,海纳天下美食,吸收包容,不断创新,方能把××打造成为中国的“美食之都”。

对弱势产业招商引资,要善于“草船借箭”。借的上什么?就是借品牌,技术,资金,人才,使弱者变强。××是西部地区唯一同时拥有水、路、空立体交通网络的大城市,发展物流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但目前的发展水平尚不尽人意;××会展行业发展迅速,但起步较晚,规模偏低。对于这些弱势行业必须要大力招商引资,引进大型的企业,引进先进的理念,引进专业的人才,才能实现快速发展。

对招商项目策划,要善于“无中生有”。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常规,出现了先有市场,后有加工企业的发展模式,这可谓“无中生有”。今年,我们策划、举办的首届中国(××)服装市场拓展博览会,借东业西进之机,引进380多家服装生产经营企业,多数入驻商家表示将把生产基地迁往××,以基地和市场为支撑辐射西部,为我市服装行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这正是“无中生有”的辩证思维放射光茫。所以,招商引资,要善于策划项目,尤其是可以带动一个行业持续发展的“源头”项目。正在策划的渝北区大型会展场馆项目,是一个集商务楼宇、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于一体的“源头”项目。一旦成功招商,基本解决了我市大型场馆的建设、经营和展会引进等众多难题,必将促进全市会展业快速发展。

科学发展观,重在发展,贵在科学。只要我们坚持统筹兼顾,综观全局,在××商贸流通“三都”建设中,招商引资必将演绎缤纷五彩!

第12篇

企业组织变革的发生

企业组织变革是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而进行的,以改善和提高组织效能为根本目的的管理活动。外部环境的变化是企业组织变革的最大诱因。运用系统环境互塑共生原理可分析企业组织变革的发生。按照这一原理,环境对系统有两种输入:资源和压力;系统对环境有两种输出:功能和污染。

环境的输入直接塑造企业组织,这种输入的变化直接引发企业组织变革。对企业组织而言,环境对其资源输入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资本和自然资源;环境对其压力输入主要来自要素市场和商品(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如果企业所处的环境中资源丰富,或者是资本充裕,或者是劳动力资源丰富,那么企业就应当选择资源密集型的,或是资本密集型的,或是劳动力密集型的组织模式。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就需要相应地变革组织模式。同时,环境的压力也影响着企业组织模式的选择。如果在要素市场上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那么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比竞争者具有更高的要素利用效率。如果在产品(服务)市场上竞争激烈,那么企业必须具备能够生产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的组织结构。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讲,企业的输出同样对环境有塑造作用。当企业的输出对环境产生影响时,环境的变化进而会对企业产生新的输入,从而引发企业组织变革。企业的主要功能是向市场提品和服务,增加所有者权益以及向国家上缴税收。如果企业为市场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市场占有率提高,那么就能够增强竞争优势,减轻竞争压力。如果企业是政府的税收大户,那么就能够从政府那里得到更多的支持和优惠。如果企业能够持续给企业所有者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率,那么就更容易吸引更多的资本。企业的功能输出有利于改善经营环境,进而减轻组织外部压力,促进企业组织的健康发展。相反,企业的污染输出则会恶化自身的经营环境。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我们已有足够的认识。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污染。企业不尊重员工,甚至侵害员工的安全和利益,那么将没有人到该企业工作,可以说企业污染了自身的人力资源环境。企业投资决策不合理,经营管理不善,不能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就会失信于广大的投资者。企业将很难再获得更多的资金,可以说企业恶化了自身的融资环境。恶化了的环境会对企业产生新的压力,从而要求变革企业组织。

概括起来,环境对企业的资源输入决定企业组织形式;环境对企业的压力输入制约着企业组织的选择;企业的功能输出有利于改善经营环境;企业的污染输出会恶化企业的经营环境。

企业组织变革的模式选择

对于企业组织变革的必要性,有这样一种流行的认识:企业要么实施变革,要么就会灭亡。然而事实并非总是如此,有些企业进行了变革,反而加快了灭亡。这就涉及到组织变革模式的选择问题。这里将比较两种典型的组织变革模式:激进式变革和渐进式变革。激进式变革力求在短时间内,对企业组织进行大幅度的全面调整,以求彻底打破初态组织模式并迅速建立目的态组织模式。渐进式变革则是通过对组织进行小幅度的局部调整,力求通过一个渐进的过程,实现初态组织模式向目的态组织模式的转变。

激进式变革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达到目的态,因为这种变革模式对组织进行的调整是大幅度的、全面的,可谓是超调量大,所以变革过程就会较快;与此同时,超调量大会导致组织的平稳性差,严重的时候会导致组织崩溃。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企业的组织变革反而加速了企业灭亡的原因。与之相反,渐进式变革依靠持续的、小幅度变革来达到目的态,即超调量小,但波动次数多,变革持续的时间长,这样有利于维持组织的稳定性。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也都有着丰富的实践,企业应当根据组织的承受能力来选择企业组织变革模式。激进式变革的一个典型实践是“全员下岗、竞争上岗”。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许多国内企业进行了大量的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全员下岗、竞争上岗”的实践既是其中之一。为了克服组织保守,一些企业在组织实践中采取全员下岗,继而再竞争上岗的变革方式。这种方式有些极端,但其中体现了深刻的系统思维。稳定性对于企业组织至关重要,但是当企业由于领导超前意识差、员工安于现状而陷于超稳定结构时,企业组织将趋于僵化、保守,会影响企业组织的发展。此时,小扰动不足以打破初态的稳定性,也就很难达到目的态。“不过正不足以矫枉”,只有通过全员下岗,粉碎长期形成的关系网和利益格局,摆脱原有的吸引子,才能彻底打破初态的稳定性。进一步再通过竞争上岗,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对企业的关心,只要竞争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就有助于形成新的吸引子,把企业组织引向新的稳定态。此类变革如能成功,其成果具有彻底性。

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建立新的吸引子,如新的经营目标、新的市场定位、新的激励约束机制等等。如果打破原有组织的稳定性之后,不能尽快建立新的吸引子,那么组织将限于混乱甚至毁灭。而且应当意识到变革只是手段,提高组织效能才是目的。如果为了变革而变革,那么会影响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

渐进式变革则是通过局部的修补和调整来实现。美国一家飞机制造公司原有产品仅包括四种类型的直升机。每一种直升机有专门的用途。从技术上来看,没有任何两架飞机是完全相同的,即产品间的差异化程度大,标准化程度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这种生产方式不利于实现规模经济。为了赢得竞争优势,该公司决定变革组织模式。其具体措施是对个部门进行调整组合。首先,由原来各种机型的设计人员共同设计一种基本机型,使之能够与各种附件(如:枪、炸弹发射器、电子控制装置等等)灵活组合,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然后将各分厂拥有批量生产经验的员工集中起来从事基本机型的生产。原来从事各类机型特殊部件生产的员工,根据新的设计仍旧进行各种附件的专业化生产。这样,通过内部调整,既有利于实现大批量生产,也能够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这种方式的变革对组织产生的震动较小,而且可以经常性地、局部地进行调整,直至达到目的态。这种变革方式的不利之处在于容易产生路径依赖,导致企业组织长期不能摆脱旧机制的束缚。

比较企业组织变革的两种典型模式,企业在实践中应当加以综合利用。在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有必要采取激进式组织变革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但是激进式变革不宜过于频繁,否则会影响企业组织的稳定性,甚至导致组织的毁灭;因而在两次激进式变革之间,在更长的时间里,组织应当进行渐进式变革。

企业组织变革的评价

首先应当明确组织变革对于企业的意义。企业输入各类资源,输出产品和服务。各类资源的简单加总,无论如何也得不到我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各类资源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方式结合在一起,便具备了向社会提品和服务的功能。可以说,这种功能是各种资源在企业中整体涌现出来的。而这种涌现性正是通过企业组织来实现的。现代企业组织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对于企业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但对企业组织贡献的直接评价却存在很大的困难。由于客观评价的困难,因而在实践中对于组织变革存在着模糊认识,要么是缺乏组织变革的积极性,要么是盲目地进行组织变革。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客观的组织评价模型。这里将尝试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来建立企业组织变革的理论评价模型。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一般形式为:Q=AL&KI-&,&(0,1)。其中:Q为企业的产量;L为劳动力投入量;K为资本投入量;这里假定技术木变,A为组织贡献系数:A=Q/L&KI-&。在一个企业内,生产函数表示投入一定的劳动力和资本,在企业现有组织模式下生产出一定的产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组织贡献系数可以体现企业组织的功能。企业组织变革是一个动态过程,其目标是目的态组织模式的贡献系数大于初始态组织模式的贡献系数。以此为依据,可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对组织变革的效果进行比较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