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民建论文

工民建论文

时间:2022-04-23 22:12: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民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民建论文

第1篇

1.1室内取暖的节能技术

因为我国横跨北温带和热带,所以南北方温度差异较大,对于北方地区,冬天气温非常低。完全依赖暖气供暖会及其浪费资源,若是工民建施工在室内采取必要的节能措施,这样会减少对煤炭资源的开发。而室内在工民建施工主要使用的节能技术手段就是水源热汞系统,但此系统有一个缺点,即易受区域限制。它的原理是把地表水吸收的太阳能与地下水吸收的地热能结合在一起,利用热能转移的原理,使室内达到采暖效果,但对于某些地下水稀缺地区,水源热汞系统效果不大明显。所以室内采暖节能技术仍有待提高与创新。

1.2楼顶隔热的节能技术

楼顶隔热一直以来在工民建施工中都是节能的重点。太阳光直射到屋顶会导致屋顶吸收大量热量,从而建筑本身的温度就会升高,所以屋顶隔热对于南方的高温地区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北方地区由于炎热的夏季,对楼顶隔热也有一定要求。采取空气层隔热节能技术以其低成本无污染的优点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其原理是通过降低传热达到隔热的目的。此项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大多数炎热的南方地区,有效地节约了楼顶隔热成本并且隔热效果显著。一方面,建筑屋顶及墙体被良好的隔热,另一方面,隔热会如同被子一样起到对室内保温的作用。楼顶隔热节能技术不仅只有空气隔热技术还有运用高温材料隔热技术,运用浮石砂隔热等等众多有效的技能技术。

1.3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

维护结构,即是建筑物墙体的统称。如同植物细胞壁的作用一样,起着支持、保护建筑整体的作用。同时,维护结构是使用材料最多,面积最大的应用结构。因此,节能技术主要是应用于维护结构,维护结构也是节能的重点。至于墙体的保温效果,就主要取决于对墙体保温材料的选择。对整个维护结构运用从外保温到内保温的节能技术,外部使用保温材料与防水材料相结合,墙体既做到了隔热保温,并且保温材料和墙体也不会遭到雨水的破坏。内部则需要在墙体内部加入必要的保温材料,这样两重保温的办法起到的节能效果就更加明显。总而言之,保温材料的应用对于维护结构的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1.4工民建施工中有效的利用太阳能节能技术

在能源缺乏的21世纪,太阳能以其无污染且用不尽的优点在各行各业中被广泛应用。目前最先进的太阳能节能技术室将遮阳、散热和太阳能结合在一起运用。使工民建筑得到无限度,无污染的热能。太阳能运用最多的要数太阳能发电与太阳能热水器了。太阳能发电的原理是先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然后发电系统会在白天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最后电能会被蓄电池储存起来,经输电线路传输到工民建筑中供居民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是利用热水器的集热管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集热管利用热水上浮的冷水下沉的原理,使水产生微循环而得到所需热水。这样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同时可以有效的减少人们对天然气的依赖,同时也很好的保护了环境。总而言之,随着时展的趋势,节能技术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民建施工中,并且充分利用节能技术能极大的降低工民建施工对各种资源的需求量。所以运用节能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是时代所需。

2节能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应用发展

如今,我国正在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但目前,节能技术仍不是很完善,所以在实际运用中,节能技术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一定的发展才能满足现代化工民施工的需要。国家也会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节能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作用,并且加大力度完善节能技术设计标准。结合理论与实际,通过制定发表相关政策,通过这些政策,强制在工民建施工中必须运用节能技术,必须达到国家要求的节能标准,使节能技术的使用更为广泛。因为我国处于节能技术应用的初期,技术尚不完善,所以在工民建施工中有必要更多的引用国外先进节能技术手段,并运用到我国的工民建施工中,更多的与外企合作,交流,这样还能推进我国节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3结束语

第2篇

新时期下,我国建筑行业获得蓬勃发展,同时,建筑能源消耗也显著增加,不可再生能源不断减少,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的需求。随着工民建筑施工技术的提高以及建筑规模的扩大,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成为当前我国建筑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起到生态保护的作用,对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貪义。

2建筑施工应用节能技术的积极意义

2.1缓解能源危机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各种新型能源大量涌现,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同时,不可再生能源不断枯竭,对我国社会发展以及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制约和阻碍。在此背景下,节能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跨行业以及跨学科的技术体系,在建筑领域中应用,可以有效缓解我国能源危机,实现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2.2更新施工技术

在工民建筑施工中应用节能技术可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并且更新施工技术.为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振兴奠定基础。同时,节能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为我国环境保护提供扎实和良好的平台。

2.3实现经济增加

工民建筑是我国最主要的建筑类型,而应用节能技术可以在环境保护以及能源消耗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进而实现我国经济绿色以及稳定增长。

3节能技术在工民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3.1节能门窗的应用

门窗是建筑能量消耗的最关键部位,其能源消耗占到了建筑总能源消耗的百分之五十左右。从能源流失角度分析,能源主要是通过门窗传导,门窗如果密闭性不符合标准,热量就会通过空气消耗掉。施工单位要设计门窗的过程中,要采用钢门窗或者玻璃门窗等导热较低的施工材料,并且通过焊接的手段安装门窗框,在减少因为辐射和传导而导致热量流失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门窗的气闭性以及隔音性。在夏季太阳辐射严重的地区,施工单位要综合考虑门窗的遮阳功能。

3.2外墙保温技术

在整个建筑中,外墙所占比例最大,其隔热保温能力对建筑整体节能水平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外墙保温技术是技能技术的重要体现。通常情况下,在墙体保温工作中,施工单位基本只需要考虑隔热性,外墙基本只有热传导这一种传热方式。当前,我国比较常用的外墙保温技术主要有以下H种:外墙外保温技术、夹层保温技术以及墙内保温技术。

3.3屋顶节能技术

当前,我国很多工民建筑建筑基本都采用了屋顶保温的方式实现保温隔热,同时也具备很多全新的功能。通常情况下,屋顶节能技术要采用导热系数小的新型材料,而随着我国人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屋顶技能技术也获得快速的发展,很多建筑都将屋顶设计为植物花园或者是草坪,在起到保温隔热效果的同时,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4利用新型能源

当前,随着我国公众环保以及节能意识的不断增加,在工民建筑筑设计中,更加注重新型能源的使用,新型能源主要是指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包括太阳能、地热能、水电能以及风能等。太阳能是当前利用最为广泛的绿色能源,太阳能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并且实现对其他能源的节约。同时,地热能也是比较廉价和清洁的能源,并且逐渐受到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和重视,其主要特点是无污染、成本低。

3.5自然采光技术

采光是工民建筑施工以及设计的关键环节,如果对其加以充分利用、科学设计,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因此,施工单位要设计建筑图纸的过程中,要合理确定采光形式、尺寸以及位置,保证工程投人使用后,其自然采光可以充分满足用户需求,进而减少资源消耗,起到节能的作用。

3.6使用绿色材料

绿色材料主要是指无放射性、无污染以及无毒害,有利于人体健康以及环境保护的建筑材料。当前,我国主要的绿色材料包括壁纸、涂料、地毯、复合地板、管材、玻璃、陶瓷以及石膏板等。例如当前建筑行业大量使用的“防霉壁纸”,其通过化学处理,不仅没有任何污染、没有异味,还可以复刷以及洗涤等;“环保地毯”,其具有防虫蛀、防腐蚀的效果;“复合地板”,其经过表面处理后,具有不变形、防燃、防腐、防霉以及防駐的特点。

4节能技术的创新与开发

4.1加大对新型材料的科研力度

新型材料是促进节能技术发展的基础,想要实现节能技术在工民建筑中的全面应用,一定要以节能材料为切人点。因此,我国一定要加大对其研究力度,提高创新能力,实现节能材料自给自足,进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4.2注重人才培养

我国要充分重视相关人才培养,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引进高科技、高素质人才参与到工程建设中,实现节能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4.3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国建筑行业要充分借鉴以及吸收发达国家的节能技术应用经验,并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实现双贏的前提下,促进我国工民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

5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下,随着我国能源危机的持续加剧,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成为我国社会的主旋律。而随着人们生活标准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持续增加,建筑节能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工民建筑中应用节能技术可以实现施T技术的创新与改革,缓解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为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作者:尹华龙 单位:兖矿东华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丨1]方伟.工民建筑施工中的节能技术与实施要点之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34):14?15.

第3篇

关键词:工民建;质量控制;模板;钢筋;混凝土;砌体;抹面;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我国的工民建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服务水平和工民建质量方面都有了较高的要求。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在看到发展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还有一定的问题存在,尤其对于工民建相关的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安全问题。本文就我国工民建施工程序质量的控制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并提出加强加强工民建施工程序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措施,以便于提高工民建工程的质量水平,促进和推动工民建行业健康、稳定、良性的发展。

1、工民建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施工作业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施工作业人员作为工民建项目施工的主体,对于工民建项目施工质量的影响也最为直接。施工作业技术员、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以及进度管理等所有项目参与人员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其各自职能的发挥是确保项目建设质量的必要手段。

(2)工民建施工材料的影响。施工材料作为建筑工程的物质组成部分,确保施工材料合格是保证工民建项目建设施工质量满足各项要求的关键。工民建施工材料涉及到砂石、水泥、钢筋、砌体、混凝土等各种建筑材料,某项建筑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则会造成项目整体施工质量出现问题。

(3)机械设备的管理。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作业性能以及施工工艺等各项参数,会直接影响到施工工序控制以及施工质量。科学合理的结合项目施工实际情况选择作业功效适当、技术经济指标高、易于维修保养的机械设备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项目建设施工质量,同时可以提高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

(4)施工组织安排。施工组织设计作为工民建项目建设的指导文件,对于项目各施工工序管理、材料管理、机械设备、安全、进度以及质量管理均有明确的要求。在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上,合理的确定施工技术方案,并完善施工组织措施,加强施工检测,可以有效的保证项目建设质量目标的实现。

2、工民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2.1 模板工程施工

(1)模板质量要求。模板工程在施工作业前,应仔细检查确保模板的构件尺寸与工程结构相互对应,准确无误。在施工作业开始前,对模板质量进行试验检测,确保模板的承载力以及刚度满足设计要求,能够承受混凝土以及施工中的其他荷载。

(2)模板施工工艺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在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涂抹隔离剂,同时避免隔离剂对钢筋造成污染。模板的安装作业应保证表面高差小于2毫米,接缝无漏浆且小于2.5毫米,跨度超过4米的钢筋混凝土板,保证模板按设计要求起拱。在施工作业前首先将模板湿润,并将杂物清理干净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模板的拆除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以后进行,同时避免损坏混凝土边缘以及端部位置。

2.2 钢筋工程施工

(1)钢筋材料质量要求。用于工民建施工作业的钢筋必须在进场前根据钢筋批次进行检验,并按照试验规程抽取式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确保钢筋质量合格。

(2)钢筋工程施工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配筋, 通常情况下I级钢筋需要做成180度左右的弯钩,箍筋则需要做成135度左右的弯钩。钢筋的绑扎以及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采用铁丝将钢筋交叉位置绑扎牢固,搭接位置的钢筋应在中心和两端分别绑扎牢固,对于混凝土板以及墙,应在钢筋网的中间部分交错绑扎牢固。

2.3 混凝土工程施工

(1)混凝土材料质量要求。混凝土生产阶段,应保证按照要求使用相应强度等级标号的水泥,混凝土应严格按照配比以及水灰比进行拌合,避免用于混凝土生产的砂石料污染。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应留置用于后期检查的混凝土试块,并由试验室进行必要的力学性能试验。

(2)混凝土浇筑。对于混凝土的浇筑,首先应将模板清理干净,浇筑阶段科学合理的设置施工缝,一般应设置在受力小而且利于继续施工作业的部位。混凝土柱一般将施工缝设置在基础顶面,单向板则一般设置在平行于短边位置处。再次浇筑混凝土作业前,应首先将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浮浆层以及松动的骨料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后在接缝位置重新铺一层水泥砂浆加强与新浇筑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对于需要整体浇筑施工作业的梁板,应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并及时进行保湿养生,避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造成混凝土的开裂。

2.4 砌体工程施工

(1)砌体工程材料质量要求。用于砌体工程施工的各种砌体块应确保强度等级满足设计要求,并按照相关实验规程进行取样试验。用于砌体施工的砂浆应严格进行试验配比,并进行足够的搅拌。砌体在施工现场应整齐堆放,保持砌块洁净。

(2)砌体施工质量要求。砂浆按照配比要求进行搅拌,并及时使用避免出现泌水的现象。砌体在砌筑前应按照上下错峰的原则进行试排块,一般情况下需要将砌块的搭接长度控制在砌块长度的1/2-1/3左右,不满足搭接长度的应在砂浆灰缝中设置必要的拉结钢筋。

2.5 砂浆抹灰工程施工

(1)抹灰工程施工材料要求。为了保证抹灰工程施工质量,应确保砂浆配比以及稠度满足设计要求,需要使用外掺剂的砂浆必须进行试验验证且合理的控制外掺剂用量。

(2)抹灰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砂浆或者适用于抹灰工程施工的灰膏,应尽可能的在其初凝前完成抹面施工作业。对于混凝土或者砖石结构连接处的抹灰应设置金属网并设置合理的搭接长度。在抹灰施工作业前应将表面清理干净,并做好表面处理工作以免出现开裂的现象。对于需要分层抹灰作业的情况,应待上一层抹灰凝结后方可继续进行抹灰作业。

2.6 其他工程施工

对于楼面工程,其质量控制要点应注意确保水泥强度以及水泥地面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在楼面施工前将基层面处理干净,施工作业结束后进行铺砂养护,并将平整度偏差控制在2mm以内,对于楼面工程的防水卷材,应确保粘接牢固而且没有褶皱。对于外墙保温工程,应保证预留管道封堵密实,保温工程表面抗裂砂浆抹压密实,保温板之间错缝粘贴,网格布之间搭接宽度合理保证工民建项目的保温层施工质量。屋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首先应将屋面转角处理整齐平顺,找平层平整光滑没有起皮现象,防水卷材粘贴牢固,密封秘史无褶皱以及翘边等质量问题,在屋面工程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淋水试验确保无渗漏后方可继续施工。

3、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对于项目的安全、进度以及造价管理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提高施工质量控制,可以完善项目管理水平,保障项目建设经济效益的实现。工民建施工过程中,由于质量影响因素较多,因此为了确保项目建设施工质量得以保证,应结合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加强施工材料以及施工工艺的管理,提高项目建设整体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春球 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常出现的问题及其控制措施 [期刊论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7).

第4篇

关键词:施工管理、工民建、施工质量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in civil construction work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problem was discussed, and some Suggestions of strengthening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ivil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引言

建筑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建筑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实现“零事故”。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它全面深入而又细致入微,并贯穿于整个项目过程中,其管理过程是相对复杂的,所以要注重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细节。

一、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薄弱,安全生产的保证体系不健全,安全管理的人员少,安全管理的设施管理等不足,而相关管理部门也引起了关注,并概括为四点,它们分别是劳动力多导致管理困难、施工资料存档工作滞后、施工质量检查不够严格、施工管理的安全意识较差、这些常见的问题如果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加以解决,那么就有可能对工程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伤害。

1、劳动力多导致管理困难

建筑工程是个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程,在施工现场不可能对每个施工人员进行有效地控制。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指挥不当、操作失误、合作不协调及责任不清等现象,例如,物料常常不符合要求和施工时物料投入过大等问题,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降低了施工进度,影响了施工质量。2、施工资料存档工作滞后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施工项目管理除了需要对人员、技术、材料、施工等组织管理外,还必须注意施工资料的存档管理工作。目前,这一点为许多建筑企业所忽略,认为该项工作只是“摆设”,可有可无,或者只在工程竣工之后才进行资料的补齐。一旦工民建工程出现特殊情况,外理起来往往比较棘手。3、施工管理的安全意识较差

安全是工程施工管理有序进行的关键,也整个工程必须保证的问题。但是,由于施工现场很多管理人员没有充分重视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导致很多施工人员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甚至出现施工现场很多人不戴安全帽的现象,致使各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影响施工进度,同时也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施工单位不应该因为要加快施工进度而忽视安全问题。4、施工质量检查不够严格

工民建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其涉及的因素之多,范围之广是难以具体统计的,因此施工管理时往往采用抽样的方式进行检查,这就为部分建筑存在质量隐患提供了条件,造成了很多建筑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跟国际标准相差更远。二、加强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对策1、从各方面提高施工工程的质量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建筑企业生存的重要生命力,因此从各方面控制和提高施工管理质量对提升建筑企业的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建筑产品的特殊性要求了质量管理的持续性,即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都要实现层层控制,包括对建筑产品主体结构、使用功能等各个方面,尤其是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更引起高度重视,分析引起问题的原因并加以防止和改进。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视 建筑施工现场各种不安定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施工企业务必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水平,安全生产、安全工作可以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同时施工现场派驻的监理公司要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实施监管,对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下文要求整改到位,各级政府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要加大对其负责区域建筑工地的安全监督检查力度,要及时发现纠正安全生产违法行为。3、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

工民建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是一个完整有序的系统,以监督监管机制确保工民建施工工程质量的关键,也是对工民建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关键。近年来,先后出现了很多工民建施工安全与责任事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然而,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监督监管不够到位造成的。可见,健全工民建施工监督监管机制已经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了。工民建施工单位建立健全监督监管机制,并落实到整个工民建施工的各个环节,确保取得实效。同时,应该开展各项文明、标准的工地达标活动,为施工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建立一流品质工程提供先决条件。 4、加强工民建工程的资料管理

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对工程资料管理工作不太重视的情况,到工程完工即将交工验收时,才开始应付整理,这给资料整理带来很大难度。其主要原因 在于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企业对建筑工程资料在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由于资料整理琐碎,不产生经济效益,施工过程中现场又非常繁忙,施工人员绝大部分精力 集中在工地,对资料整理一般都是被动应付。所以在工程开工前的做准备工作;由此可以看出资料管理是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应该让资料管理工作走向正规化、标准化的道路。

5、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我国的工程质量不断提高,但仍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倒塌事故及工程问题时有发生。这些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与我们的质量意识淡薄有很大关系。目前,由于设计市场、施工市场、建材市场的庞大且经营行为不规范,导致了市场的混乱,因此,只求利润,缺乏质量意识的现象日趋明显。所以要使工民建企业在这个激烈的行业中仍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管理好施工队伍;施工现场管理也是施工质量管理的一个方面,它的管理理念就是通过深入的开展工地达标活动,以质量管理为核心,来保证施工工程的高质量完成。所以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建立监督机构的内部考核机制,充分利用监督站的地位和作用,使我们提高整个建筑业质量意识,解决处理质量问题的关键所在,使最终目标以优质的建筑产品并提供给社会,以便得到更大的经济回报。

推行工民建施工目标责任管理。工民建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周期一般比较长。这就要求工民建施工单位必须推行目标责任管理,层层落实责任,抓好各个环节之间的互相衔接,确保整个工民建施工工程的全面推进。由于目标责任管理是顺利完成工民建施工项目指标与质量的根本保证,因而必须下大力气抓好落实。要善于针对整个工民建施工各个环节的技术、质量、要求和难易程度,结合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严格目标责任管理,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确保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点范围,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因为建筑的施工管理是贯穿整个施工项目的,所以要想提高对其建筑项目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就要注意每一个细节,不管是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还是施工技术的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工程论文更好更快更节约成本的完成,才能为企业争取到更大的利润,为社会带来更多福利。

第5篇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造价;现场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工民建工程造价的现场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是整个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部分,加强施工现场造价管理,不仅能够节约成本费用,而且还提高了工程质量,减少了施工作业时间。施工单位位的现场工程造价管理及建设单位的现场工程造价管理,对项目竣工决算、工程整体效益有着巨大的影响。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主要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对工程造价有效控制,以免发生工程结算超预算现象。合理节约企业成本,提高投资效率,实现预期的效益,保证施工过程造价管理有序运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所以建设单位切实做好施工过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是工民建工程持续稳定前行的重要保障。

1.工民建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建筑企业的前行力度,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得到了全面完善。然而由于建筑工程具有长期性、劳动密集性及涵盖工程物料的多样性特点,给其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特别是工民建施工现场的工程造价管理,其现场管理和成本控制力度薄弱。由于工民建施工现场管理中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严重的制约了现场工程造价的顺利运行,所以深入分析施工现场管理问题至关重要。

1.1人员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任何工程项目中,人都是主体因素,加强管理施工人员及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属于重点部分。为了不断提高施工进度,部分施工单位没有根据具体的施工计划来完成作业,因工程现场变化多端,施工计划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使得部分施工单位借助这一因素故意的减少自己的作业时间,严重阻碍了施工质量的提升。在工程施工中,质量与进度是最为关键的,施工现场管理时必须始终将施工进度及其质量当做中心,加强有效的管控。施工现场管理者必须严格根据国家颁布实施的相关规定开展监督控制工作,严厉禁止有盲目追求工程进度、偷工减料行为的发生。当前,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时常发生偷工减料行为,对工程造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1.2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出于对降低施工事故的考虑,明确指出施工现场管理者把施工安全问题放在首要位置上,由于施工现场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因素,给施工带来了众多的安全隐患。所以施工准备工作中,应时刻关注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积极安排组织相关的安全小组,明确小组中所有成员应当担负的责任与义务,防患于未然,防止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保障资产安全完整性,消除对生命安全的威胁。有的施工单位实际作业时很少会关注施工安全问题,也不认真分析施工安全隐患,进而引起大量的施工事故,进一步就了工程整体造价。

1.3施工材料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工程所需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时,应细致检查购进材料的资料与证件是否是齐全合理的,对于质量低下的材料严厉禁投入到实际中使用。并且还要根据工程设计具体要求来采购与使用材料,加强必要的调控与管理力度,切实做好设备材料采购工作,确保施工作业时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当前,有部分施工单位中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行为,这些单位常常为了一己私利选择质量低劣的材料,不仅大大削弱了工程施工质量,而且还使得工程造价进一步提高。

2.强化工民建工程造价的现场管理的措施

2.1加强图纸会审,优化设计方案

对于工程管理而言,设计过程是其核心部分,其对施工工期、施工质量以及工程造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前期设计环节,由于未充分的了解施工现场实况,加之缺乏完善的地质资料,降低了设计的针对性,致使设计与实际情况背道而驰,一味的注重简化设计、保守设计,加大了工程量与施工成本。设计单位应加强审查施工图纸,降低图纸内错误问题的发生率,确保设计过程的施工图预算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如果施工图纸自身不够健全或者缺乏一定的设计深度,那么就会使施工过程出现较大的设计变更,进一步加剧投资。由于工程地质资料不够完善、设计目标不清晰等因素的存在,致使简化设计、保守设计提高了工程量与成本,既阻碍了建设资金的及时有效利用,又给施工作业带去了一定的困难。图纸会审工作并非只发现图纸内的错漏问题,还要检查图纸内施工技术要求与施工实际情况是否是一致的,设计过程中有没有采用新涌现的施工技术。因此建设单位必须不断强化施工图纸会审工作,根据施工现场情况,优化配置施工方案。

2.2降低工程变更,保障工程有效签证

实际施工时,常常出现大量的在设计阶段没有考虑到的细节部分,因此工程变更在所难免。对于需要变更设计的,主要由业主、设计、施工单位、监理或上级单位现场会审并批准。就算设计变更实际存在,也应尽可能的降低导致工程量提高的签证,唯有如此,设计变更次数才会得到有效控制。切实做好设计变更与工程签证工作,到施工现场中作全面细致的调研,把握好施工内各异常现象,查看施工工艺的变化给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保证变更与质量、进度、造价要求相符。必须根据招标文件施工合同要求开展施工作业,对甲方或者监理提出的超出招标文件或者施工合同标准及要求,要遵循接受与执行的原则及时有效办理。

2.3细化施工管理,加强质量监督

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深入分析检查工程预算执行情况;要求各分部分项工程均应具备配套的成本计划,在成本计划的基础上对工程造价实际执行情况作全面的检查。明确相应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将工程造价实际值与目标值进行一番合理的对比,找出导致偏差发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选择措施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加强施工招标;实际招标过程中,要结合工程建设实况与具体条件,通过相应的招标方式,编制与规范标准相符的招标文件,内容应完整通顺,防止错漏问题。最后,加强工程索赔;在工期索赔与费用索赔中,必须结合施工现场资料,按照合同中的规定进行合理索赔,全面保存施工现场资料,处理好索赔工作,及时确认与和控制工程造价,防止出现额外费用。

2.4保障生产的安全性,明确划分工程责任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对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构建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责任目标贯穿于各环节中,划分各自的责任。同时,根据各建设项目与施工条件,科学安排人力、财力、物力,有效保证施工安全生产。加强工程建设全程的动态监督管理,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消除漏洞,不断降低因安全生产而导致的工程造价提高情况。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对工民建施工现场的工程造价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它的管理过程十分的繁琐。我们必须由设计阶段开始就做好控制工作,对施工现场各环节部位加强管理,防止施工现场大量经费的支出,降低工程变更次数,保障工程整体质量及进度,节约工程成本费,帮助企业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卢杰娟. 浅谈如何控制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13)

[2]邓亮.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J].价值工程,2010年26期.

[3]韩靓. 工程现场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4)

[4]余复兴,郭增强.浅谈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第6篇

关键词: 工民建;建筑施工;工序质量

对建筑施工工序质量主要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和效果的控制。在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方面对于个别影响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又可分为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和施工过程中对施工项目工程工序活动条件控制)。施工项目工程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施工项目工程工序活动效果控制主要从步骤和实施要点来阐述。目前施工项目工程工序主要特点是施工周期较短,工程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广,项目多、杂,这些给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一定难度。然而,一个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是保证该项目的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最根本的保证,也是我们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施工项目业务服务的先决条件,施工项目工程工序质量是直接制约着企业自身一些业务发展的。

1 工民建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

进行工民建施工的工序质量控制时,应着重于以下4方面的工作。第一,严格遵守工艺规程。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第二,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工序活动条件包括的内容较多,主要是指影响质量的5大因素:即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只要将这些因素切实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制状态,确保工序投入品的质量,避免系统性因素变异发生,就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第三,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工序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为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随即研究处理,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最后,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控制点是指为了保证工序质量而需要进行控制的重点、或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以便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

2 分析影响施工工序质量的原因

影响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因素很多,我们常说的五个大的方面: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参与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人员主要来自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项目建设所用材料也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有时受特殊环境制约甚至使用非标材料和设备;施工用机械的设备性能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参与者的管理思路、设计方安、施工组织等方式方法。施工项目建设工程还有它同于其他行业建设项目的不同之处,例如:大型施工项目建设项目涉及的地域广泛,有时甚至非常复杂;施工用机械设备大都具有行业专用性;施工用材料工具多数也属于行业专用。

3 工序质量对于工民建施工的重要性及控制关系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主要特点是施工周期较短,工程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广,项目多、杂,这些给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一定难度。然而,一个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是保证该项目的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最根本的保证,也是我们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施工项目业务服务的先决条件,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是直接制约着企业自身一些业务发展的。所有这些给从事施工项目建设及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加尖锐的问题,如何把我们负责建设的工程质量与企业的命运相联系,如何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是我们在新的建设现状下面临的新课题。实践证明,有效的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是进行建设项目管理的三大重要控制目标,这三个管理目标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以较少的投资,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指标的建设项目。然而,单纯的过高的质量要求会造成投资的加大和进度的延长相反对质量要求过低,将会导致质量事故剧增,严重的也会拖延工期,造成投资费用增加,且对整个项目的产出质量造成严重后果。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建设项目的类别和建设规模,确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质量标准。

4 加强施工工序的几点建议

首先,熟悉工序操作要点,通过工序分析掌握重点。如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插点及振捣时间。使监理人员在工序的监控中有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方向性及针对性。其次,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务必要落实质量员及收料员人选。建立材料样品制度与奖惩制度。工序质量监控中人及材料因素的控制犹为重要,这些问题的控制难点就是面广量大,不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务必要落实质量员及收料员人选,因为在实践中承包商出于节约管理费考虑,常会有质量员与施工员、材料员与收料员相替代的情况。但这两类工作责任常有相矛盾的地方,十分不利于质量控制的实施。第四,加大现场巡查力度,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同时要做好对承包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最后是做好施工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包括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可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实践证明了两类检查制度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对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的全面检查,有力的解决了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提出的难题。

5 结语

施工项目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应该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全过程进行工程控制。所以,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控制应该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实施施工项目工程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确立施工项目工程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设置施工项目工程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切实实现工程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胡震宇.建筑工程施工.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第7篇

关键词:工建筑工程;抗震结构;设计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showing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rend, especi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lated facilities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is to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he earthquake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 This paper will combine with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civil engineering seismic analysis focus on the simple exposition, for reference.Key words: construction work projects; seismic structur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6-0020-02

0引言

由于我国处于地壳运动中的两条地震带上,导致我国相关城市经常会遭受到地震灾害的影响,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几次地震中足以看出,因建筑物倒坍、倾斜等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占到了整体灾害损失80%左右,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抗震结构施工,从而提高建筑项目的稳定性能已刻不容缓。

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抗震结构建设,首先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结构分析工作,以使其在建设施工过程中抗震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起初的设计分析工作尤为关键。当然,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抗震结构设计时,应充分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考虑,使其整体概念符合设计施工的标准规范。简言之,抗震结构概念设计是指在特定的建筑空间及地理条件下,通过整体概念对结构的总体方案进行分析,依据结构总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结构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从整体的角度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抗震细部构造措施的宏观控制。概念设计受到国内外工程界的普遍重视,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1概念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先进计算理论,加强计算机的应用,加快新型高强、轻质、环保建材的研究与开发,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安全、适用、可靠、经济已成为当务之急。而且针对建筑结构设计的现状,提倡采用概念设计思想来促进结构工程师的创造性,推动结构设计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需要工程界和教育界共同的努力,而推广概念设计思想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分析如下: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以下称新抗震规范)

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吸收了延性设计的思想。但对于一些具体问题,例如“中震可修”的设防目标等,规定相当模糊。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规范,应该把规范作为一种指南和参考,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对整体结构体系与各基本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有透彻的认识,把概念设计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结构设计很简单,只需遵循规范和手册,等建筑师完成建筑设计后,使用计算机就可以完成结构设计。但这不能充分地运用结构设计者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会与建筑设计方案产生分歧和矛盾。所以我们应考虑在结构设计中如何运用概念设计,比如结构的抗风设计与抗震设计,抗震设计要求能消减外荷载,吸收或转换震动的能量;而抗风设计则要求结构在风的作用下动力效应较小,刚度较大。这一矛盾必然影响结构体系的抗风和抗震性能。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需要合理的概念设计与延性构造措施来加以保证。

1.2概念设计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过程是不能借助计算机来实现的,这就需要结构工程师综合运用结构概念,选择最为可靠、经济的结构方案。为此,需要工程师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设计理念,深入了解各类结构的性能,并能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它们。运用概念性近似估算方法,可以在设计方案阶段迅速、有效地对结构体系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所得方案往往概念清晰、定性准确,避免后期设计阶段一些不必要的繁琐运算,具有较好的经济可靠性能。同时,这也是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美国一些著名学者和专家曾说过:“误用计算机造成结构破坏而引起灾难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计算软件的选择和使用不当,也会造成结构设计的不合理,甚至影响到建筑物本身的安全性。应用概念设计的思想,可以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1.3新抗震规范提出了在建筑物内设置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的要求,并提出了结构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周期和振型)相近的抗震概念。所以在结构概念设计中还应该注意结构与场地的共振问题。例如在唐山地震时,天津塘沽地区的7-10层框架结构房屋破坏严重,而3-5层的砖混结构住宅却只有轻微损坏。后来经调查发现,框架房屋的自振周期和场地的卓越周期一致导致共振,而3-5层砖混住宅的自振周期远低于场地的卓越周期,因此破坏较轻。

1.4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存在着许多模糊而且不确定的因素。例如地震作用是一种随机性很强而且循环往复的荷载,建筑物的地震破坏机理又十分复杂,要准确计算或预测建筑物所遭遇的地震特性和参数,还难以做到。风荷载的脉动性与涡流作用情况也是如此。因为建筑物受到的地震作用难以确定,所以适用、安全、经济的结构体系必须注重概念设计。

2概念设计的理解及应用

结构抗震设计的目的是使结构在强度、刚度、延性以及节能等方面取得最佳,从而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要求。在当前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下,为了保证结构具有可靠的抗震性能,概念设计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场地条件和场地土的稳定性,建立结构计算模型,抗震结构体系的选取,材料效用,风作用、温度作用以及结构的空间作用等。

2.1现行抗震计算模型的理解和应用

新抗震规范规定:一般情况下,应允许在建筑结构的2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而实际结构难以实现强柱弱梁的主要原因则是计算模型问题。即:仅仅对相互正交的2个主轴方向进行内力分析和强度设计,不能真实反映结构的空间作用。所以,应用概念设计的原理,结合大量震害和试验研究成果,所得出的结论是:构件的最不利受力状态随着构件和地震作用方向而变化。当地震作用方向与结构主轴方向一致时,梁处于最不利受力状态;当地震作用与结构的主轴方向呈45度时,大多数柱处于最不利受力状态。

2.2结构薄弱部位抗震构造措施的理解和应用

结构薄弱部位的处理,如建筑平面外墙转角处的转角窗,限制了角部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的设置,如果采用概念设计,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2竖向构件间应设厚板、暗梁等可靠拉结。再如,由于节点部位的重要性,所以引入抗裂性的概念,以此来比较梁、柱节点偏心所引起的节点性能的变化。建议在地震区,不宜采取梁柱偏心过大的节点形式,而且构件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

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前景展望

结构抗震体系由传统的以“硬抗”为主的抗震体系向以“柔抗”为主的结构减震控制体系发展。结构减震体系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新概念,它通过调整结构动力特性、隔震、减能或控制来达到抗震的目的,在未来的工民建中结构抗震的思路将向着减轻危害的方向发展。

4总结

经过多年的抗震探索和研究,设计中引入了概念设计的设计新理念。这种设计理念从宏观角度对建筑抗震结构进行设计,在某些方面弥补了以往设计思路对抗震结构思考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工民建结构抗震设计开辟了新路。

参考文献:

[1] 杨星;;地下室结构的分析与设计探讨[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第8篇

自1979年北京农业工程大学首办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专业(以下简称为农建专业)以来,现在全国已有10余所大专院校设有该专业。1986年由国家教委主持审定的农林科本科专业中,农建专业被确定为一门正式专业。“农业生物环境与建筑”已明确作为国家一级学科—农业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1988年5月和1991年6月分别在西北农业大学和浙江农业大学召开了全国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专业教育改革学术会议,讨论认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农业与民用建筑以及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材。专业的业务范围包括:农业生产性建筑;生物环境工程(利用工程措施为农业生物的生长、贮藏或加工提供适宜环境);农村民用建筑(住宅及公共建筑);村镇建设规划。10多年来,这个专业已给国家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材,并对我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它毕竟是一个新专业,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重大间题梦急待研究解决。

1农建专业现存问题的分析争

1.1农建专业的发展方向要进一步明确最近,在专业和学科建设中出现了某些“离农”和脱离实际的倾向[13。这些倾向在专业名称、课程设置、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新反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毕业生分配问题,臼口的业务主管部门问题和专业的多学科特点等问题。笔者认为,这些原因都是客观存在的,甚至给专业带来了相当多的困难,但是,在农建专业的办学方向上决不能动摇。农建专业扣学科的发展必须围绕而且一定要主动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农建专业只有在主动参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完善,得到发展,才能具有生命力。如果把农建专业办成了类似于工民建的专业,那末它不但失去了竞争能力而且重要的是放弃了自己的阵地。农建专业办在农业院校,不但应该立足于农业和农村,而且正因为它还有众多的相关专业(例如畜牧,园艺、食品、农机、农经等)作依托,并与它们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有机结合,所以农建专业完全有条件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样的专业才是农业经济建设所需要的。

1.2农建专业的地位和业务归口单位应该进一步明确,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承认和支持农业工程是农业科学三大分支(农业生物学、农业经济学、农业工程学)之一。实践证明,发展大农业,不仅需要农业生物科学,而且必须采取有效而经济的工程措施。近十多年来,我国设施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对农业所起的重大促进作用就是明显的例证。现代农业的发展迫切要求农业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但是,由于我国按专业管理、部门所有的经济建设体系的环节不完善,业务部门往往忽视为农业服务的工科专业。例如,建设部门重视城市建设、工业建设而忽视农业建筑和农村建筑。农建专业是工科专业,但服务对象是农业和广大农村,专业又设在农业院校,归属农口,导致工口和农口都不够重视,也不真正管理。科研课题的来源、学术交流、精力上相互支持往往渠道不通,在办学上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料以及专业具体业务的联系都缺乏支持,造成学校孤军奋战的局面。同时带来另一个严重问题是毕业生的分配渠道不通。按照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能力,本科毕业生主要的去向应该是农业生产性建筑的设计、施工或研究部门;农业、农垦、畜牧、水产等部门所属的建设规划、设计和施工部门;各级城乡建设部门。但不少接受毕业生的领导部门、计划部门和人事部门不了解农建专业,致使一部分毕业生学非所用、造成很大浪费,也给学校和地方的工作带来不少困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进行工厂化生产,大、中城市的“菜篮子工程”,广大的农村建筑市场、村镇规划等多方面都非常急需农建专业的人才。所以,尽快建立主管农业工程业务的归口单位,确立农建专业在设施农业和“菜篮子工程”中的地位、疏通业务和毕业生分配渠道十分重要。农建专业也要在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推广和培养人材方面,大力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间题,以使专业得到全社会的承认和支持。

1.3农建专业的学科特点具有边缘性和综合性,这种特点并没有被认识清楚不少人认为,有传统的建筑学或工民建专业,完全可以搞农业建筑;一部分农建专业办得模糊了特色,或办成了类似工民建的专业,或脱离当前实际办成了门路过窄的生物环境工程(或控制)专业。农业生产性建筑,包括畜禽舍建筑、保护地建筑、水产养殖建筑或果蔬及产品的贮藏保鲜建筑。它们的服务对象都是农业生物。因而必须提供农业生物所要求的适宜环境,它往往比只处理非生物体的工业建筑要复杂,建筑上的处理与设备上的措施亦必需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有机地结合。这里体现了学科的边缘性质。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地向农业专家了解农业技术和工艺,然后用传统的工民建知识进行农业建筑的设计,不仅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若生搬硬套工业建筑的模式还会造成失误。例如工厂化养鸡,即便是在工艺和设备确定之后,许多按工业建筑设计的鸡舍还是难以满足非常密集养殖的鸡的温度、湿度、气体、防疫要求,不少鸡舍内存在着通风不良、环境条件差以及容易产生疫病的情况。对于保护地建筑,由于保护地建筑内热量及质量传递的复杂性以及围护结构的特殊性,直到现在,还没有一种能够较为精确地计算供热量和通风量的工程方法,并且在真正保证温室和大棚的环境条件的具体措施上也存在不少间题。除此而外,提供环境条件的各种设备还应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以便使环境达到最优状态并节省设备和能源。我国的建筑学专业、工民建专业已有多年的历史,但基本上是以城市建筑和工业建筑为中心,对农业建筑不仅缺乏经验,而且从知识结构方面也不能较好适应。有一种观点认为住房就是为有生命的人设计的,所以畜禽舍也没什么特殊的。但他恰恰忽略了一个问题,即设计住房的人对居住是精通的或者是深入研究了人活动的需要,而设计畜禽舍的人可能不懂得畜禽,更何况人是有语言能力的,不适应时有自我调整的可能和能力,而密集养殖的畜禽在不适的情况下可能迅速死亡、或产生疫病导致全场覆没。应该看到,正如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一样,农业建筑有自身的特点和领域。从根本上来说,应当在建筑类专业成果的基础上和生物环境学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生物要求的环境条件与建筑、设备、控制等工程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行方案的经济分析和比较,这是设计好农业建筑的保证。这里体现了农建专业应该综合应用农业、建筑、设备(供热、通风、降温、控制等)以及经济分析的知识的综合性质。目前,我们工作的弱点正是在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方面,既缺乏理论,也缺乏经验,必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这无疑应当是农建专业必须解决而且能够有所作为的一个重要领域。除上述之外,还应当考虑到农业建筑必须与农业经济相适应的特点。我国农业相对于工业,农村相对于城市,经济力量较弱。因此,对农业建筑的经济效益的要求较高。在设计农业建筑时,必须考虑到怎样使用有限的财力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降低成本。不可能使用昂贵的建筑材料,也不能盲目地搞全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或大量地消耗能源。

1.4农建专业跨多门传统学科的特点与课程安排之间的矛盾需要很好地解决农建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涉及到好几个传统专业的领域,例如建筑学,工业与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农业生物环境,环境控制等。而四年的学习期间,总学时有限,所以在课程安排上矛盾较大。我们认为,跨多门传统学科的特点是农业工程学科的普遍特点,难以避免,但并不意味着在大学四年里要学习三、四个专业的课程,这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必要的。关键是应当根据专业的任务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调整课程内容,并且最后要看,在通过四年的学习之后毕业生是否具有真实的本领。在全国第一次农建专业研讨会上,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周军、贾先斌同志的论文和研讨会最后的文件都在这方面提出了较为妥善的设想图。当然,对农建这样一个新专业,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上应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正是教学改革的任务之一。

1.5科学研究工作薄弱,专业本身还不能主动适应大农业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农建专业科研工作力量薄弱,专业中大部分教师是近几年毕业的青年教师,缺乏带头人。在工程学科与生物学科的结合上,人力方面没有形成整体力量,业务上困难较多。研究课题和经费的来源都存在着不少间题,研究所需的资料和信息渠道不通。其结果是研究的成果少,许多方面都是空白,与经济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笔者认为,对农建专业来说,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生产中的问题也很多,问题在于我们没有把工作做好。科研工作的被动局面也直接影响了农建专业的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除此而外,专业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还不能主动适应农业经济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在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两个问题上应仔细研究,尽快解决。

2促进农建专业教育和科研发展的对策

2.1提高对农建专业和学科地位的认识,端正办学方向是办好专业的根本农建专业的教职员工应该认清本专业的重任与特点,除应熟悉传统工程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外,还应建立农业生产的意识、熟悉有关农业生物科学方面的知识,并努力把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起来,把现代化的工程理论和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牢固地树立为农业、农村和广大农民服务的思想。业务主管部门特别是农业部门和城乡建设部门,学校的领导应该看到农建专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新专业,它正在而且必将对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重大作用,所以应该大力帮助专业解决困难,疏通渠道,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毕业生分配等问题上给以大力支持。

2.2进一步加快和深化改革,主动适应大农业经济建设的需要

(1)农建专业应该根据各地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利用本专业面宽、综合性强的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农业和农村培养各种专门化的人才,特别是当前急需的人才。本专业的业务主要包括农业与民用建筑、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控制)两大部分,各校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而有所侧重,或者可以允许学生自己有所侧重,随着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专业的主要方面可能更多地向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方面发展,所以在这方面也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9篇

关键词: 岩体完整性系数;岩体波速;岩块波速;算术平均;加权平均

1 概述

目前国内的围岩分级标准中,常采用岩体的完整性系数KV来衡量岩体的完整性。岩体完整性是指岩体内以裂隙为主的各类结构面的发育程度,取决于结构面切割程度、结构体大小以及块体间结合状态等因素,是岩体结构的综合反映。因此,在岩体结构的地下工程建设中,岩体的完整性对工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岩体的完整性系数KV值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岩体相对于岩石的破坏程度,即表征岩体相对于岩石的完整和破坏程度,是围岩稳定性评价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青睐,广泛应用于工民建、水利、公路、铁路等行业。

由于岩体是非均质体,岩体每一个部位的完整性系数都不同,对某一具体工程而言,如何取一个合理的完整性系数,对围岩的评价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稳定和投资。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合理地确定岩体的完整性系数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2 岩体完整性系数定义

3 岩体波速、岩块波速的测量

3.1 准备工作

3.1.1 地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波速试验主要收集整理钻孔资料及区域地质资料,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体的工程地质特性、物理力学指标等。由于岩体的波速测量在钻孔内进行,因此,钻孔完成后,要先对钻孔资料进行整理,完成“钻孔柱状图”编制,在“钻孔柱状图”中要依据地层岩性和岩石质量指标RQD值进行分层,每一层的岩性、结构面及裂隙的分布特征都要进行详细描述,对岩体的波速有一个初步的估计值,为测量中数据是否异常提供初步判断依据。

3.1.2 钻孔处理

一是进行堵漏,孔内岩体波速测量一般采用水作耦合剂,因此在钻进过程中要对漏水部位进行堵漏处理,确保冲洗液不被漏失。二是进行护壁,在地层破碎段,容易产生塌孔和掉块,损坏换能器,对于这样的部位均要提前采取处理措施。

3.1.3 声波仪和换能器的检校

按照要求,每次测量前均需要对声波仪和换能器进行检校,目前声波仪和换能器没有专门的检校机构,需要各单位自行检校,最简便的方法是各单位准备几组已知波速的模具(如钢管、硬塑材料管等),建立模具波速数据库,试验前,先测量模具的波速,看测量值是否异常,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若误差超出允许范围,要查找原因,进行修正,对于原因不明确或无法进行修正的声波和换能器不能使用。

3.2 岩体波速的测量方法

孔内岩体波速的测量方法按测量类型可分为单孔法和跨孔法,按激发方式可分为仪器自发自收和人工激发等。对测试岩体完整性系数而言,常采用单孔法、自发自收的测量方式,既方便,数据又比较可靠,这里作简单介绍。

如图1所示,换能器由一个发射端F和两个接收端S1、S2组成,F到S1的距离为300mm,S1到S2的距离为200mm。

其测量原理是:波从F发射,经过耦合剂传播到岩体,沿岩体滑行,再经过耦合剂传播到接收端S1和S2,设波从F传播到S1的时间为t1,到S2的时间为t2,则t2-t1即为声波在测量段岩体中传播的时间(单位um),根据距离关系可得出岩体的波速为:

从以上的测量原理可以看出,波在岩体中的走时为两个接收换能器的走时差,消除了声波在耦合剂中产生的走时误差,保证了测量的精度。

测量时,先将换能器放到孔底,记录好S2所在位置,然后从“孔底”向“孔口”逐次测量,每次移动200mm,直到测量完成。这种测量方式保证了全孔岩体连续测量。

测量过程中,稳定而良好的耦合剂,是测量准确可靠的保证,因此必须满足耦合剂的一致性,耦合条件一旦稍有改变,就可能导致波形失真和数值产生误差。测量时,还要将测量数据与地层条件结合起来分析,若发现波形有异常,应在同一个测量段进行多次测量,确保测量精度。

3.3 岩块波速的测量方法

3.3.1 取样

应区别于一般勘察的取样标准,根据地层情况取典型性的岩芯进行波速试验。应依据钻孔柱状图分层取芯做岩块波速实验,原则上同一岩性的岩芯不能少于6组,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按每米取1~2组进行试验,因为,即便是同一种岩性,在不同的孔段,由于受到风化程度及应力状态的不同,有时波速差异也比较大。

3.3.2 岩块波速测量

岩块波速测量参照《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99的相关条文执行。

4 测量数据处理及完整性系数KV的确定

4.1 岩体波速数据处理

依据声波仪采集到的数据,按表一的形式进行统计整理。波速分层平均是指岩体波速按照“钻孔柱状图”的地层分层进行算术平均(由于是等距连续测量,此时算术平均等于加权平均)。

根据表一的数据,以孔深为横坐标、波速为纵坐标,绘制孔深――波速分布曲线,并根据曲线的分布情况初步判断岩体质量,看是否与钻孔取芯情况一致。图2为某工程“孔深~波速分布曲线”,从曲线的分布来看,该钻孔10.6~11.6m,15.4~22m,27~32m段岩体比较破碎,27~32米段,曲线呈大的锯齿状,说明该段裂隙发育,且裂隙张开宽度较大,但不密集,导致波速起伏较大,35米后岩性发生变化,与钻孔取芯情况对照基本一致。

4.2 岩块波速数据处理

岩块波速按照表二的格式进行处理。波速分层平均是指岩块波速按照“钻孔柱状图”的地层分层进行算术平均。

4.3 数据统计及完整性系数KV确定

依据表一和表二的数据,按照钻孔柱状图对岩体的分层,将岩体波速、岩块波速按表三的格式进行统计。

上式中,表示第i层岩体的平均波速,表示第i层岩块的平均波速,表示第i层岩体的厚度。

从以上四个平均数可以看出,由于各地层的厚度不同,按照直接平均和加权平均求得的波速值也不尽相同。

可以看出按两种方法求出的完整性系数有一定的差异,根据统计结果发现,如果地层比较均匀时,差异较小;如果地层不均匀,差异就比较大。

由于加权平均考虑了各段地层所占的权重,因此,用加权平均计算的完整性系数相对比较合理。笔者做过大量的统计,岩体波速测量中有如下规律:间隔0.2米连续测量情况下,用加权平均求出的波速与用“岩体总长度M声波在岩体中传播的总时间”求出的波速基本一致,说明用加权平均法求岩体的波速是比较科学的,用此波速计算出的完整性系数也是可靠的。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岩体完整性系数的测量及确定方法进行了介绍,在确定岩体的完整性系数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要以地质为基础,以岩体结构为核心。在进行波速测量前,应当对测量段地层岩性、地质结构进行全面分析;

(2)测量过程中,要认真分析测量数据,查看波形是否与掌握的地层情况一致,若出现较大异常时,应查清原因;

(3)取样做岩块波速时,样品要具有代表性;

(4)计算完整性系数时,岩体、岩块的波速建议采用厚度加权平均,充分考虑不同地层所占的权重;

(5)在利用完整性系数对围岩类别进行整体分级时,建议将岩体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也进行加权平均,这样对围岩的整体分级更为合理。

判断岩体的性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以多种方法互相印证,才能尽量做到准确,因为每种方法都有它的优点和局限性,只有多重考虑,对围岩的评价才能够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 周思孟主编,复杂岩体若干岩石力学问题[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

[2] 林宗元主编,岩土工程试验监测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规范编写组,GB50218-94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4] 林韵梅,岩体基本质量定量分级标准BQ公式的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99,21(4):481-485

[5] 柳赋铮,三峡船闸高边坡岩体分级及力学参数的研究[R],武汉,长江科学院,1995

[6] 周向东,胡卸文,张倬元等,西南某水电站坝肩岩体质量分级方法选取探讨[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出版社,1999,26(1)

[7] 葛华,吉峰,李攀峰,某水电站地下厂房岩体质量分级研究[J],地质找矿论丛,2007,22(2)

[8] 蔡斌,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应用中的几个问题[J],岩土力学,2003,24(增)

[9] 邬爱清,柳赋铮,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的应用与进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J],科学出版社,2012,31(8)

[9] 吴庆曾,我国岩体声波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声学分会1990年会论文集

第10篇

关键词:工程物探方法;物探与钻探相结合

引言

工程地质勘查的目的就是为拟建设场地查清地下岩土体包括一些未明目的物、构造断裂带、地下水等的物理力学性质、赋存状态、分布特征等工程地质条件,为设计、施工部门提供依据。目前主要的勘探方法有钻探、槽探、探井和物探等,其中因钻探资料具有直观、可靠的特点而使钻探成为最常用的勘探手段,但由于钻探只是在点线上揭示目的物,在一些较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如石灰岩地区、大采空区地段等,很难完整地反映地下岩土层的变化情况,为查清岩土层在地下空间的展布情况,往往需施工大量钻孔,费时费力,效率较低;而在物探方面随着近几年物探方法、技术的发展及先进的仪器设备的应用,可以以极高的效率完成对地下岩土体的形态、规模、分布的圈定及一些物理力学参数提供资料,但由于物探方法的多解性、复杂性使物探工作很难单独地进行,被较少应用。

1直流电阻率法

工程地质勘察中常遇到目的体埋深不大,规模较小的情况,在进行电法勘察时,要求小点距、高密度数据采集,这时用常规电法开展工作就显得施工效率太低且精度不够,当前探测地下岩土体最常用的是高密度电阻率法。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二维地电断面测量,兼具常规剖面法与测深法的功能,敷设一次导线后可进行数百至数千个记录点的数据观测,其信息量大、施工效率高,而且数据经自动采集系统采集后,可以通过处理软件实现资料的现场实时处理,并根据需要自动绘制和打印各种成果图件,大大提高了电阻率法的智能化程度,很适合一般勘查中对地下目的物的探测;高密度电法野外工作装置形式较多,总电极数与点距可根据场地与勘察深度任意选择。

一般固定断面扫描测量,其视电阻率断面为一梯型剖面;变断面连续滚动扫描测量其视电阻率断面为一平行四边形剖面。对高密度电阻率法资料的反演分析方法主要有边界单元法、有限单元法和目标相关算法等三种方法,三种方法各有千秋,可根据岩土层的具体形态选择。高密度电法勘探的出现使得电法勘探的野外数据采集工作得到了质的提高和飞跃,同时使得资料的可利用信息大为丰富,使电法勘探智能化程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下面是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求取石灰岩基岩面的一个实例:广东平远河披水桥工程地质勘查共施工钻孔四个,其地层自上而下为砂卵石层、含砾粘土层、二叠系灰岩。其中各孔内砂卵石层厚度变化不大,但灰岩岩面起伏非常明显,左侧钻孔最浅处埋深仅7m,往右依次为9. 2m, 18m,最右侧钻孔至48m犹未能见到基岩,钻孔中灰岩岩芯完整,未见溶蚀、溶洞现象。后进行桥桩超前孔施工时,发现入岩面相差很大,且见较大溶洞, 2#基础处水平相距2. 5m,入岩面竟相差10m。为全面了解地下基岩面情况,采用高密度电法测量,共布设四条测线,点距2m,通过已有的钻探资料选取测量参数,并校正深度,最终得出成果图件,可以看出灰岩视电阻率在250~300Ω·m左右,灰岩岩面呈石林状起伏分布,整体呈左高右深趋势,溶洞反映相当明显,在最右侧钻孔未见基岩处,显示基岩面约60m深。后经钻孔证实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2地质雷达

地质雷达以其轻便、抗干扰性强、分辨率较其它物探方法高的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地质勘探、公路质量检测、文物考古等领域。地质雷达的探测深度和分辨率主要与天线的中心频率、天线距离、偶极方向等设备参数及地下介质电性、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等岩土层物理性质有关。目前的双天线地质雷达的观测方式主要有两种:剖面法和宽角法。其中剖面法就是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以固定间隔沿测线同步移动,每移动一步便得到一个记录,整条测线的记录就是地质雷达的对地下探测的时间剖面图像,这种记录可以准确的反映正对测线下方的地下物体变化情况。宽角法观测则是一个天线固定不动,而另一天线沿测线移动,通过记录地下不同层面反射波的双程走时而求取地下介质的电磁波传播速度、地下介质的电性参数。地质雷达的资料处理与地震波的处理相似,可应用数字滤波、反褶积、偏移绕射处理、多次叠加等技术手段进行,一般都有专门的处理软件。下面是地质雷达配合钻探在对地下溶洞探测的实例:山东临沂地区某厂区内部分道路及地面出现裂纹和下陷,怀疑地下有溶洞等物体,需进行勘探,由于不知地下物体的具置、形状,如果纯粹利用钻探方法,则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可能劳而无功,拖延处理。

3瑞雷波法

瑞雷波法可分为稳态瑞雷波法和瞬态瑞雷波法。因稳态瑞雷波法设备较笨重,成本较高,一般难于推广应用,而瞬态瑞雷波法以其简便、快速、分辨率高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民建岩土工程勘察和环境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估当中。瞬态瑞雷波测试是由一个垂直作用于地面的冲击震源(爆炸、落重、铁锤等)产生信号,用两个或多个检波器从震源开始沿垂直于测线方向直线布置,对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瑞利波信号进行记录、提取,并利用专门软件进行正演和反演分析。瑞雷波法尤其适用于层状岩土体的探测、识别。

4瞬变电磁测深法

(TEM)瞬变电磁测深法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电法勘探分支方法,它利用采集的数据求取各个测点在不同深度的视电阻率,做出视电阻率的剖面图,进而利用视电阻率异常来分辨和定位地下目的物的几何形态与展布。它除了具有电磁法穿透高阻层能力强、分辨能力好,采用人工源随机干扰影响小、探测效率高、成像清晰直观明了等优点外,还具有耦合方便、受地形影响小的突出优点,在一些场地狭窄,其他物探方法难于开展工作的条件下,采用瞬变电磁法往往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更为难得的是由于该方法探测的为纯二次场,故可采取简单加大发射功率的方法以增强二次场提高信噪比,增加探测深度。正是由于瞬变电磁法的一系列优点使其在工程勘查、地质矿产、路基工程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5总结

在工程地质勘探中常用的物探方法尚有高分辩率浅层地震反射法、折射波法、高分辨率电阻率法、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等,限于篇幅在这里不再一一叙述。实践表明,在工程地质勘查中,单纯利用一种勘探手段,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勘查效果,而将多种勘探手段有机地综合利用,却往往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李大心 探地雷达方法与应用 1994

[2]张忠良;王峰 浅谈运用物探手段来寻找地下空洞 1996

第11篇

文秘工作是以领导机关工作有效运转和为领导者决策服务为宗旨的,辅助于文件、会议、办事,为其做好参谋,处理好事务性工作。文秘工作既区别于领导工作,又不同于业务部门的工作,同社会改造活动一样,文秘工作具有特定的规范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文秘工作的从属性。文秘工作历来都是从属于一个领导机构的。它的活动内容主要是围绕着领导机关和决策者,为保证顺利工作而提供方便条件的。在实际工作中,文秘及其他工作人员需要为领导思维、决策提供信息,提供方案,做好决策前准备工作等;需要及时抓住市场信息,如客户来电话咨询工程项目的设计或客户前来咨询工民建或城市规划设计等相关问题,及时与领导、工作人员联系或直接给予解答;需要做出积极的反应,抓住商机,为领导机关的工作运转和领导者的决策提供辅工作。

二是文秘工作的综合性。文秘工作大多很被动,很少能按照自己的意图安排工作,常常是来了电话处理电话事务或收发传真,有了文件取送处理文件,来了客户接待客户。协调上下级事务,这也是文秘工作从属性所决定的。但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凡事超前储备经验,进行预测,有多种准备和处理方案,就有望把被动变为主动了。

三是文秘工作的服务性。文秘工作的服务性也是事务性,服务性是由从属性决定的,这是文秘工作的重要特点

二、加强档案管理势在必行

文秘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文秘部门加强档案管理势在必行,极为关键。

首先,文档工作离不开档案管理。文秘工作的性质在实践中凸显档案信息的重要,文秘工作必然涉及许多上呈下传的文件材料,这些文件要及时递呈领导批阅,然后催办、归档,会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能够使企业更好地贯彻落实好上级领导部门的精神;为设计人员提供学习进修的信息,使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经济效益。可以说,文秘工作的优质服务对垦区的经济和社会建设都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以基础档案管理为起点,规范运作方法才能够有效地推动文秘工作规范有序地健康发展。

其次,搞好档案管理能够保证文秘工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重大活动重要的信息来源和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文秘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档案资料科学性、准确性增强,全面性、可选性扩增,是文秘工作科学、准确、全面开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因此,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制是新形势下对文秘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和工作任务。

三、文档工作要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文秘部门要加强档案管理,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机构的职能建设,明确分管部门,为档案管理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并着力开展档案管理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工作,保证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的方向性和准确性。

二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努力做好档案“三网”(局域网、党政网、互联网)“一库”(数据库)建设,保证为领导提供决策信息、决策方案的及时性和全面性。

三要及时做好电子归档及规范管理工作。主动介入本单位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建设,通过技术支持与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电子文件归档机制,加快实现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同步归档和有效管理,从而保证为领导工作和决策服务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四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保障制度。如档案信息的专报专题研究制度,编辑、指导、筛选、送审以及追踪反馈制度等。

五要严把工程档案归档质量关。这是做好竣工档案管理的关键。高质量的工程档案来源于领导的重视,来源于工作人员的群体意识,来源于工作程序的合理和管理制度的健全。在领导重视的良好基础上,档案员参加工程竣工验收,参加科研成果鉴定,参加新设备购进开箱是“三参加”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重点工程档案管理的关键。因为要做好重点工程档案管理,首要的任务就是明确质量标准,把住重点工程竣工档案的归档质量。黑龙江省农垦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具备国家甲级资质、城市规划具备省乙级资质、公路行业具备省丙级资质。该院领导十分重视设计工程竣工档案归档工作,每项工程从初设到竣工验收都层层严格把关。

其主要内容是按合同要求,在合同任务书、地质报告、设计方案、报批图、施工图、效果图、质检、档案、设计资质等方面,要求建筑设计师、结构设计师、水暖电气设计师、城市规划设计师都必须肩负起责任。

四、结束语

作为一名文档工作人员必须严把设计竣工档案的归档质量,归档的设计竣工档案必须达到完整、准确、系统的要求。完整的标志就是指按照要求,将形成的各种形式、种类载体、各种内容的归档资料从建设项目的提出、立项审批、勘察设计、到竣工验收全过程形成的应归档的文件都要收集齐全;准确的标志是指档案的内容需真实地反映工程竣工时的实际情况和建设过程,归档的竣工资料与实物一致,图物相符,账图相符,技术数据可靠,签字手续完备,施工中的设计变更按有关规定进行个性补充或重新绘制,不允许有任何差错;系统的标志是指文件材料的整理要遵循其自然形成规律和成套性的特点,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行科学分类和系统排列以便于保管和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为领导和部门有效的服务,更好地优化档案管理,做好文秘工作。

[论文关键词]文秘工作档案管理

[论文摘要]文秘工作是以为领导机关工作运转和领导者决策服务为宗旨,在文件、会议、办事等方面所从事的辅、参谋性、事务性工作。文秘工作既不同于领导工作,又不同于业务部门的工作,同社会改造活动一样,文秘工作具有自己质的规定性,将对如何做好文秘工作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展开讨论。

参考文献:

[1]徐艳.试论档案工作创新[J].赤峰学院学报,2005,(02).

[2]高德武,周爱东,李文.档案工作创新思路[J].科学与管理,2005,(02).

[3]王晓燕.全省档案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J].档案时空,2005,(02).

第12篇

关键词: 桩基检测建筑材料振动

Abstract: pile quality detection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pile dynamic test, the detection of the foundation is very important, because it would include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Vibration, pi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many othe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s China's economic continues to soar, the city's growth rate is also undergoing tremendous change, a spate of high buildings erected on the building's foundation soil requirements are becoming stricter up.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unlike conventional construction materials testing, but unlike ordinary structural testing.

Keywords: vibrating pile testing supplies

中图分类号:TU47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地基的基本内容

1.1在整个建筑作业过程当中,将建筑物与土壤直接连接的部分叫做根本,把与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根本是连接上部结构(譬如房屋的墙和柱,桥梁的墩和台等)与地基之间的构造显得极具间接性,除了能连接起上半部分的建筑更能衔接下部的构造,构造的作用能力很强。根本把建筑物竖向体统传递的荷载传给地基,如果从平面的角度去看,竖向结合构造适合将荷载集中于一点,或分布成线、形,但是最后还是作为最终支承机构的地基,提供了的是一种分布的承载能力。

1.2当地基的承载能力足够时,则基础的分布方式可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但有时由于处于土或荷载的条件下,需要采用满铺的伐形基础。有时,柱子可以直接支承在下面的方形基础上,墙则支承在沿墙长度方向布置的条形基础上。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1.0;在受力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

当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就可以判定为软弱地基,就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当建筑物只有几层高时,只需要把墙下的条形基础和柱下的方形基础结合使用,就经常足以把荷载传给地基。

2、基桩低应变检测实例分析

由于其快捷、普测、经济的优点,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对桩身完整性的检测成为国内目前的主流方法之一,但仍须多种检测方法综合使用,扬长避短。采用低能量瞬态或稳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同时,实际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

2.1桩基础是地基基础主要形式之一,由于桩的施工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因此桩基工程的前期设计、实际施工、最后质量检测等方面实际上都比上部建筑结构显得更为复杂,更容易在质量方面存在隐患。

2.2在遇到一些问题时需要加强对桩基的检测,比如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施工工艺不同的桩。

2.3,桩基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当,就会造成质量事故。不良地基土一般具有较高含水量及压缩性、较大孔隙、较低抗剪强度与明显的流动性与结构性。倘若其受到较大荷载作用,便较易出现局部地基破坏甚至是地基整体滑动现象,在较深开挖基坑阶段便会出现坑壁失稳、隆起基坑等现象。

3、低应变动力检测中,波速、桩长、桩身缺陷位置及缺陷性质的关系

3.1、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工作方法是在桩顶施加一个初始扰动力,即是用特制的力锤敲击,由此激发的弹性波从桩顶往桩底传播,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桩端持力层已通过核验的人工挖孔桩,以及单节混凝土预制桩,抽检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瞬态激振应通过现场敲击试验,选择合适重量的激振力锤和锤垫,宜用宽脉冲获取桩底或桩身下部缺陷反射信号,宜用窄脉冲获取桩身上部缺陷反射信号。

3.2检测桩基缺陷的方法是,根据桩身类型的分类标准和波形规则,桩底反射明显,有缺陷相位出现,但无多次反射出现,则为基本完整桩或轻微缺陷桩;对同一场地、地质条件相近、状型和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因桩端部分桩身阻抗与持力层阻抗相匹配导致实测信号无桩底反射波时,可按本场地同条件下有桩底反射波的其他桩实测信号盘顶撞身完整性类别.

3.3建设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和重大质量事故多与基础工程质量有关,其中有不少是由于桩基工程的质量问题,而直接危及主体结构的正常使用与安全。案例分析:瑞安市仙桥包装实业公司综合楼工程,该桩径600mm,有效桩长50m,混凝土强度C25,简易钻孔桩。该桩在8m附近有同向反射,并伴有多次反射,断桩,判为Ⅳ类桩。原因分析:简易钻孔桩护壁较差,在混凝土浇注至距桩顶标高8m左右时出现坍孔,使该桩在8m左右形成严重夹泥,相当于断桩。处理方法:由于桩在6m至8m附近存在流动性较大的淤泥层,开挖有一定的难度,而该桩处在四桩承台中,旁边是三桩承台,设计人员经过计算,把两个承台合并成一个大承台,并增加配筋量。

4、具体检测时,可观察场地已经截掉的桩头对场地进行预判,然后对场地桩整体把握,对个别桩具体分析。

4.1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桩中心,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中心2/3半径处;空心桩的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900,激振点和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柱壁厚的1/2处。

4.2桩身波速可根据本地区同类型桩的测试值初步设定。当埋设有测量桩身应力、应变、桩底反力的传感器或位移杆时,可测定桩分层侧阻力和端阻力或桩身截面的位移量。

4.3我国目前的现状对于地基的研究表现出一些现象,不良地基土一般具有较高含水量及压缩性、较大孔隙、较低抗剪强度与明显的流动性与结构性。倘若其受到较大荷载作用,便较易出现局部地基破坏甚至是地基整体滑动现象,在较深开挖基坑阶段便会出现坑壁失稳、隆起基坑等现象。

4.4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应根据桩长、桩身波速和频域分辨率合理选择;时域信号采样点数不宜少于1024点。

4.5设定桩长应为桩顶测点至桩底的施工桩长,设定桩身截面积应为施工截面积。

5、复合地基中,桩体存在如下四种可能的破坏模式:刺入破坏,鼓胀破坏,整体剪切破坏和滑动破坏

体刚度较大,地基土强度较低的情况下比较容易发生桩体刺入破坏。桩体发生刺入破坏后,不能承担荷载,进而引起复合地基桩间土破坏,造成复合地基全面破坏。一般刚性桩复合地基较易发生刺入破坏。

结语: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高速期,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方兴未艾,大量的地基加固工程也将实施。在工民建的具体施工中,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施工单位应合理选择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进度与安全。从源头抓起,加强施工队伍的技术素质培训,规范监理人员的职责,避免工程事故的产生,桩基检测中的低应变动力检测,在地基完成后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要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杜志刚.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研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D].上海:同济大学.2003:6~11

[2] 刘和元,刘松玉. 超长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性状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 1999,29(2):63~69

[3] 牛志荣等编著.《复合地基及其工程实例》[M]. 北京:中国建材出版社. 2000.10:420~438

[4] 赵东亮.多高层建筑地基处理优化设计的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1.12:5~6.

[5] 龚利民.水泥土搅拌法在滨海相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3.12:11~15.

[6] 刘建军. 上海地区水泥加固土工程性质的试验研究和分析.硕士学位论文[D].上海:同济大学.1992

[7] 刘松玉等编著.《粉体桩复合地基理论与工程应用》[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