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心思想论文

中心思想论文

时间:2022-04-21 19:11: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心思想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心思想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英语议论文;写作要求;方法探究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无论是在英语科目的学期考试,还是在四六级考试、考研、考博英语考试,英语写作都是必出现的题目。而在托福、雅思等考试中,英语写作也是很重要的题目。英语写作相比较其它类型的题目而言,往往更能反应考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对于英语作文的评分来讲,作文的内容并不是起决定因素的,如果作文内容符合主旨,逻辑合理,语法正确,语言得体,加上一些必要的修饰性的句子,那么就可以拿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而对于使用频率最高的议论文来说也是如此。

1.提纲式英语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各种应试作文虽然很多,但如果掌握了英语应试作文的思维规律,加上对英语应试作文常见文体的掌握,应试作文就会变得迎刃而解。而在观察了众多应试作文后就会发现,很多应试作文都出现了“结构化模式”。而非英语专业四六级考试、考研作文、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到托福、雅思考试,最常见的作文类型有以下几种:应用文、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对于应用文主要是信件、便条;议论文可以分为提纲式和图表式,而这两种又是最为常见的类型。而在针对提纲式议论文的写作时,首先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要求。

1.1统一性

统一性是指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对于每个段落的中心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思想,那就是为了全篇文章的中心服务,而且每个段落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句而展开的。每一句话都是在文章总体中心思想下写成的,不是在中心思想之外的句子,否则就会使文章显得零散而杂乱。

1.2完整性

在统一性的基础上,文章还必须讲求完整性。文章的每个段落都有一个主题句,而主题句下面又有很多展开的分句,这些分句都是围绕主题句而展开的。在分句的写作过程中,需要和主题句的中心思想保持一致,使得文章的主题思想能够在分句的配合下而展开,给读者完整的感觉。而如果文章在主题句下没有必要的分句,那么文章就会显得不完整。

1.3连贯性

连贯性主要体现在形式的连贯和意义的连贯。形式的连贯主要是使用歇一些有连贯意义的词语,而意义连贯则是指文章要有内在的连贯性。

形式的连贯的目的主要是引起他人的注意,具体做法是在文章的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加上一些表示连贯的词语。具体方法有:第一,重复前面的重要词语;第二,用代词来指代上文中出现的事物;第三,使用一些表示过渡的词和句子。如表示层次的firstly、secondly等,表示列举的for instance、as a matter of fact等,表示总结的in a word、finally in simpler terms等,表示比较的in comparison with、however likewise等等。

2.提纲式议论文的写作

议论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阐明道理,使某人相信某种假设。而议论文通常由两种推论方法,即归纳法和演绎法。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对于这两种方法很难有理想的效果,所以议论文一般主要出现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引言(introduction),这一段主要是介绍一些关于主题的背景知识,提及文章的主题,表明写作的中心句;第二,正文(body),正文是文章的主要部分,主要讨论和回答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而语言也要符合一定的逻辑性,在正文的写作中,如果分了几段,那么每一段都要有中心句;第三,结语(concluding paragraph),第三部分主要用简洁的语言对文章进行总结,总结观点或者提出希望。议论文主要分为提纲式作文和图表式作文。所谓提纲式,就是根据题目中给出的题目和提纲,写出作者要表达的中线思想,然后围绕这一中心思想展开论述,表达提纲的主旨。

2.1原因式

提纲式论文第一种是原因式,主要要求对某种现象进行分析并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在考试中,实质简单的作文往往都看似复杂,但是经过总结,无疑是以下几点:

Should censorship be abolished?

Should students be exposed to excessive usage of computer?

Should euthanasia be legalized?

所以,对于原因式主要分为这几部分。

Paragraph 1 thesis statement:A phenomenon or problem in society My view

Paragraph 2 reasons: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1,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 2,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3

Paragraph 3:conclusion,to restate the thesis

2.2分析并解决问题式

分析并解决问题式是针对某一社会现象找出解决的办法。这种形式和原因式有些相同,但是不同之处在于这一形式要求在原因后要有一定的解决方法。这种问题通常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引入话题,引出某种现象,表明作者的态度;第二,过渡性的语言和分析原因;第三,给出解决办法;第四,总结,倡议或者提出希望。

Paragraph 1 thesis statement:A phenomenon or problem in society My view

Paragraph 2 reasons: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1,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 2

Paragraph 3 solutions or advice: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solution

Paragraph 4 conclusion:to restate the thesis

在提纲式议论文中还有其他的一些常见形式,如比较式、批判式等等,但是大多与这两种类似,所以在提纲式议论文写作中,重点掌握原因式和分析解决式是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春伟.英语应试作文写作捷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2篇

关键词: 高中作文 议论文 写作思路

作文作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考核指标,在高考中近年来常常以议论文的形式出现。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引起很大的重视,但是训练的次数并未和分数的提高成正比,很多学生在高考中仍然写不出立意明确、文从字顺的议论文。针对这样的现实境况,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路整理的训练,从根本上扭转议论文写作的态势。

一、以大量阅读为基础,连接生活巧构思

议论文不同于小说、散文等文学体裁,其最大的特点是行笔之前先构思。关于构思,现代文学大师鲁迅以笔代枪,针砭时弊,其杂文可以说是现代议论文的雏形。在他的创作过程中,鲜少有摊开纸笔就写作的情况,总是要先打腹稿,这个打腹稿的过程就是构思。

构思的基础是什么呢?是大量的阅读。阅读是一个发现文章中心思想的过程,这个中心思想不是读者的主观臆想,也不是作者的任意捏造,而是一个逐渐深入,将创作与阅读进行连接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发现中心思想的过程看做是发现作者构思意图的过程,因为构思的成立本身就是在对社会生活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构思是一个消化的过程。文章的构思必然要锁定一部分内容,而这部分内容最可能是来源于生活。高中生的生活经验并不算丰富,要完整地经历这样的过程,就需要大量的阅读,阅读和生活在学生发现构思进而主动构思的过程中相辅相成。因此,构思是基于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没有活生生的材料,就无从构思。在构思过程中,随着对生活理解的深入,文章主题思想会逐步明确。然后根据主题的需要,对材料加以整理、选择,进而深化主题。所以,大量阅读是为自己提笔写议论储备,储备达到一定的量,学生的构思提纲就将成型。

构思确立后要明确观点。观点的形成建立在大量的阅读上,各种联想、对比、质疑、想象等方法无非是为更好地体现观点所采取的外部方法。阅读的深刻程度决定着阐释的深度,也决定着论述观点的辩证性。由此可见,阅读是议论文写作的基石。

二、以整体布局为出发点,搭建思维路径

议论文的构思和行笔都离不开整体布局。整体布局是一种原则,指引着思维的轨迹,最终又呈现出思维的质量。一般来说,议论文的写作有比较固定的布局模式:首先是提出(发现)问题,然后是分析问题,最后是解决问题。因此,常见的议论文的结构模式有并列式、总分式、对比式、递进式和综合式等。

并列式与总分式都是首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横向思维,并排从几个方面对某一观点进行论证。提出论点的同时,齐头并进地阐释论点,最后进行总结与升华。这种模式的关键是用客观真实的眼光进行多角度的观察与分析,认识事物运用理性的头脑,找到事物的共同共融之处。

递进式则是运用纵向思维,逐层深入论证,达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目的。以“诚信”为例,学生可以先从社会上的信用危机入手,逐步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然后就这一原因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阐述,引领读者的思维层层深入,那么文章的层次就会分明递进,一以贯之。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分论点地提出要逐步深入,每一步的深入都有理有据地论证,它们之间是逐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前一个分论点派生出后一个分论点,论据也是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其最终都是要为共同的中心服务。

对比式的结构是提出观点,然后运用反向思维,正反对比论证。如论证“微小”可以从“巨大”入手,论证“柔软”可以从“坚硬”开始,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论点更清楚,启示的意味更浓厚,主张的阐明更具有戏剧冲突。

综合式的结构是将上述结构模式综合运用。其实,写无定法,只要是立意明确,观点清晰,阐释到位,运用哪种结构模式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反而是创造性地运用对于议论文的写作更有利。

三、以行文为依托,处处皆是教学

在确定全文的中心论点,设计好全文的结构思路之后,就开始进入提笔写作的实质阶段。每一个自然段所要表达的意思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否则整篇文章很难整齐划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作文常常出现文章脱节、衔接不够的现象,就是在行文中不注意合理安排的结果。因此,把握行文的流向,使文从字顺,逻辑严密,是议论文写作思路训练的重要一环。

首先要做好段内的安排。每一句的顺序都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秩序与规律的,先写什么,为什么先写,后写什么,都要有意为之,不能说整体架构完了,每一个段落开始都是“胡言乱语”。段内的层次,句子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运用好起承转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优秀的文章进行讲读,并立刻让学生付诸实践,引导学生在别人的作品和自己的作品中分析、揣摩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组合顺序,从而培养学生行文的秩序感,达到文从字顺的效果。

其次要注重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语言感受能力决定思路的流畅程度。平时一定要注意读写不分家,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在此基础上复述、口头作文、书面作文等进行练习,以达到学生在表述过程中思路与语言的清晰与完整的目的。

本文分列的三个步骤将高中议论文写作进行清晰的思路训练整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是为考试,更是为个人的语文素养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钟玉.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模式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9.

第3篇

近年来,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部分课文采用“直奔中心”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直奔中心阅读教学法是在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直接捕捉课文中最能体现中心的部分进行读、议、分析。直奔中心教学的一般程序是:要求学生开篇通读课文,从结构入手,尽快地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紧扣课文中心,抓住结构的特点,找出规律,再向一般扩展;或先奔课文的部分,抓住中心,再牵动起因,经过,继而层层分析。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逆向思维能力。

我在直奔中心阅读教学中,一般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一、从抓中心词入手。

有些课文可采用提炼中心词为直奔中心的突破口。我在讲授《一个苹果》一文时,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在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出自阶级友爱的战友间的关怀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做的泪花。)直奔句中的中心词“关怀”,再抓住各相关部分迂回开拓,牵动起因、经过。如: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有哪些人物,苹果是怎样来的;战士间是如何传递苹果的,一共传递几次;找出描写苹果的句子,画出描写战友们干渴的句子等问题。通过认真思考,仔细琢磨,反复读、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并开拓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二、从抓中心句入手。

《幸福是什么》这篇阅读课文,讲的是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指导下,经过亲身的劳动实践,弄懂了幸福的真正含义的故事。文字浅显易懂,篇未点题,中心突出,如果教学仍从部分出发,沿着字、词、句、段的顺序讲读,学生则会感到味如嚼蜡。教学时,我在学生通读课文后,引导学生单刀直入中心句“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作为突破口,再顺着这条中心线索向前逆推、读、议全文。根据文章的结构,我是这样处理的:在学生掌握中心句后,然后用“三个牧童有着不同的经历,他们是怎样体会到自己‘幸福是什么’这个念头的?”“三个牧童做了一件什么事?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逆推扩散去理解课文,最后根据板书内容,按作者的写作)顺序总结全文理顺作者思路,这样把学生的思路和文章的思路统一起来,收到了点面结合的整体性效果。

三、从抓中心段入手。

《落花生》一课叙述了作者一家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的过程,重点是议花生。教学时,我采取直奔课文重点段--议花生为突破口,用“谁的话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父亲的话有哪几层意思?”“作者理解父亲说话的意思吗?”“从哪看出来的”?“你理解了吗?你能用实例说明吗?”等问题。通过读,议,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中心思想,知道“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真正含义。接着再从“作者全家吃的花生是哪里来的?”导入文章第一段种、收花生。最后,再按作者思路和板书内容总结归纳理顺文章原有的顺序。从实际效果看,学生能牢牢掌握课文的中心段落、中心句和全文的中心思想,深化了主题。

实践证明,直奔中心的阅读教学法,突破了旧的五环节课堂教学结构的框框,使学生在课堂前20分钟的最佳时间内发挥最佳思维能力,捕捉到文章的主脉、中心,抓住主要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直奔中心阅读教学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根据课文特点因文而定。有些课文,像说明文、议论文和课文线索较多者如《凡卡》等课文就不宜使用这种教法。

第4篇

一、复习考试的内害范围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1常用汉字的音、形、义

2常用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包括一般词语、短语、成语、关联词语)

3常用句式的识别与变换

4病句的识别与修改

5造句、缩句、扩句

6语句的排列与组台

7常用修辞方法的识别与运用(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

8标点符号的使甩

9简单的文学常识

(二)现代文阅读

能够阅读、分析较为简单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和小说。

1能理解文中的词语

2能理解文中的句子

3能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

4能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5能了解文章的修辞方法

6能说明文章的写作特点

7能识别文章的文体特征

(三)作文

能够写简单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常用应用文,作文能

达到以下要求:

l切合题意

2思想健康

3语言通顺

4书写规范

符台文体要求

中心明确

结构完整

标点正确

二、考试方式

笔试,闭卷考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20分

第5篇

一、命题特点

1. 语篇选材多为时文,题材多样化,信息丰富。

选材包括日常生活、传说、人物传记、社会、文化、新闻、史地、科普、政治、经济等,语言地道纯正,原汁原味,具有鲜明的英语语言文化特点,有较丰富的文化蕴涵,重视社会的热点问题,追踪科技前沿,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使阅读考查更贴近实际生活。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并且各占一定的比例。

2. 坚持把阅读技能作为考查目标。

命题既考查考生对文章字面的理解能力,又考查考生对文章寓意的理解能力,对文章中叙述的具体事实的理解能力(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以及根据上下文对某些词义、句义的推断理解能力和对文章的主旨大意、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及逻辑推断和判断能力。

3. 增加了生词量,加大了推断词义能力的考查。

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或整篇文章才能做出推断,并利用构词法等知识猜测词义,进而在较高级的措辞中探查作者的隐含意思。

4. 考点分布格局恰当,试题设计合理,干扰项设置水平高。

试题设计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有效地避免违背生活常识和语段本意的偏题、怪题;题干简洁明晰,既避免长句、难句,又避免生硬的套语;选项表意清楚,关系合理,答案唯一,避免了模棱两可的选项设计。干扰项只有涉及到语篇的内容才有可能发挥干扰功能。命题人员能把握住这一点,预测到领悟能力差的考生可能发生的失误点,在不少理解题的干扰项的设置上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5. 语篇逻辑上经得起推敲,而且在“深度”上也达到了较高层次。

阅读语段体现出当代英语的特点:用词浅显简练,生动活泼,语句富于变化,避免冗长沉重。常用词的深层或引申意义处理得当。

总之,各地在命题中始终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稳定中求发展”的命题指导思想,难度稳中求升,信度好,效度高,区分度强。所选文章语言地道,注重内容的时代气息和文化背景,测试点的语言层次及问题的设置继续向语篇深层转移,适当平衡了语言能力的难度、深度和广度,反映教学改革的基本精神,充分体现中考的最新命题趋向。

二、解题技巧

在了解近年中考阅读理解命题特点的基础上,同学们还要掌握阅读理解题的一些解题技巧。阅读短文应遵循由整体到细节的原则,按“全文、段落、句子、词语”的步骤阅读文章。可采用速读、细读和复读的三步法找到最佳答案。其科学的解题策略为:

1. 先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

首先,迅速阅读题干(即问题),弄清提问指向。了解问题是针对一句话设计的,还是针对一段话陈述的事实设计的,还是要求理解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给文章确定标题,判断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地理位置和相互关系。根据不同的提问指向,确定不同的阅读范围,提取信息或线索进行逻辑推理。

其次,要分清问题的类型。客观信息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主观判断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情基调,作者未加陈述的观点以及贯穿全文的中心主旨的理解等,必须经过对作者的态度、意图以及对整篇文章进行深一层的推理才能解答。

再次,猜读理解题干及选项包含的信息。注意题干的主语、疑问词及重要的谓语,留意问句中的五个Wh-和How等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文章进行扫读,对有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整合、甄别、分析、对比,筛选、提炼,形成概念,得出结论。有根据地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此法加强了阅读的针对性,提高了做题的准确率,节省了宝贵的时间。这种方法适于归纳文章中心思想、段落大意、选择恰当标题及事件发生的顺序等问题,特别适用于对图形表格类题材的理解。

2. 速读全文,了解大意和主题。

考生必须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运用略读、扫读、跳读等技巧快速阅读,搜寻关键词(key words)、主题句(topic sentence),捕捉时空、顺序、情节、人物、观点,并且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语篇实质,掌握文章大意。阅读时没有必要研读全文,速读的诀窍在于浏览文章的内容提要、前言、标题、副标题、插图、表格、开头和结尾等部分,这样就可以把握文章大意了。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全文,碰到生词难句时不要停顿,边读边通过上下文猜词悟义,从整体上去领会文章大意,把握文中主要信息,注意首尾段意及各段主题句,不要过多留意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抓主题句是快速掌握文章大意的主要方法,用归纳法撰写的文章,主题句往往是文章的最后一句。用演绎法撰写的文章则可能在第一句。中心思想题往往直接可从主题句中找到答案。但也有些文章没有主题句,需要读者自己去归纳。

3. 详读细节,理顺思路与脉络。

记叙文多以人物为中心,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展开故事;议论文则包含论点、论据、结论三大要素,通过解释、举例来阐述观点。阅读中以动作、时间、地点、事件、因果等为线索,勾画出一幅完整清晰的文章主题和细节的认知图,把细节问题落实到文中的词句和段落。特别要注意题中的一些关键词,如:that is to say, above all, especially, mainly 等。尽可能在头脑中记住问题,遇到相关的材料时用笔划出来,在空白处写上问题题号,并与问题相对照,选出问题的答案。然后继续往下读,并重复上述步骤。

4. 逻辑推理,做好深层理解题。

有时作者并未在文中说出意图,考生要根据已知信息及生活常识,开拓、挖掘文中作者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意思。可根据字面意思,通过语篇逻辑关系,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深层理解。深层理解主要包括归纳概括题(中心思想,加标题等)和推理判断题;推理判断题主要针对一些推论题及寓意题,包括作者的意图、态度等,这是阅读理解中的难点。推理题在提问中常用的词有:infer, suggest, indicate 等,读问题时最好判断出哪些问题能在文章中能直接找到答案,哪些问题需要推理,要做到心中有数。

5. 猜词语义,扫除阅读拦路虎。

猜词是应用英语的重要能力之一。它不但需要准确无误地理解上下文,而且要有较大的泛读量,掌握或认识较多的课外词汇。同时,我们要学会“顺藤摸瓜”,通过构词、语法、定义、同位、对比、因果、常识、上下文等线索推断词义。

6. 巧用排除法答题,注意检验答案。

要排除以下选项:

(1)与文中陈述的事实相反的选项;

(2)文中完全没有提到的内容的选项;

(3)与全文内容或句子意义不沾边的选项;

第6篇

提要:(1)了解高考阅读理解题型和命题方法;(2)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一、主旨题——考分辨和提纲挈领的能力

主旨题是阅读理解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测试阅读理解的基本能力。这种题型考查学生在语言水平上对文章的把握:能否分辨主题和细节、是否具备提纲挈领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可以运用如下方法:1.把握文章逻辑结构:把握文章逻辑结构对于做主旨题很有帮助,因为文章主题出现的位置对应于文章逻辑结构中的一个部分。2.抓主题句:主题句表达中心思想,其它句子均围绕它进行说明或议论。它在文章中的通常位置为第一段首句、第一段末句和全文末句等地方。所以阅读时对这些地方要特别关注。3.概括段落大意。4.根据论述详略确定:通常与主题有关的部分有较详尽的论述,而与主题关系不够密切的部分论述较简略。主旨题除了上述形式之外,还有如下变体:1)标题。要求添加标题的题也是一种主旨题,与主旨题的解题主法和技巧完全一样。二者的差别主要体现于选项的形式:主旨题的答案通常以一句话表示,而标题的答案大多为一个短语或一个简单句。此外,标题必须反映文章的中心大意,而且只能反映文章的中心大意。这就要求选项的归纳范同要恰如其分,既不能只提及文中的一个细节,也不能将本文以外的内容概括于其中。2)写作目的。写作目的与文章主题不同,但与它关系密切,所以也可以算作主旨题的一种变体。二者的异同可以从下面的对比中看出:文章主旨是中心思想、文章大意,而写作目的则阐述文章为何表达这个中心思想,等于文章大意+论述方法(或作者口吻)。文章大意可以根据前面所述的方法找到。至于论述方法,可以根据高考阅读理解的主体文章确定一些。3)作者态度。 解答作者态度(attitude)或语气(tone)题,关键在于把握作者对全文主体事物(与主题有关)或某一具体事物的态度.

二、细节题——多种多样,细心对待

所谓细节题,是指原文提到了某事物、现象或理论,问题针对原文具体叙述本身发问。这类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妨总结如下:1.是非题解题方法:1)定位法:根据题干或选项中的线索词回原文,找到相关句,与选项相比较确定答案。2)固定思路: 这种问题的正确选项所包含的信息通常连续现在同一段,而且往往无列举标志词,如first,second,third等。做题时只需阅读有关段落,根据一个选项中的关键词在其前后找其他两个正确选项,剩下一个原文中未提到的,为正确答案。2.例证题。例子为高考阅读理解的常见考点之一,这类题的基本结构为The author provides in line…(或Paragraph…)an example in order to…意思是问文中举出某现象或例子的目的。高考阅读理解文章如果是说明文和议论文,文章中举出一些例子无非是为了说明一定的道理。关键在于这个例子在原文出现的位置,但不管如何,这个例子之前或之后不远处通常都有一句总结说明性的话,这句话就是答案,即举例的目的。

三、词义题——学会推断

要做好这类题,首先必须掌握教学大纲列出的约2000个词汇与一定数量的短文。

1.破解词汇本身的意义。如何破解词本身的意义呢?方法之一是掌握构词法的基本知识。不仅平时可以用这个方法记忆大纲中的词汇,考试时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推测词汇意义。假如对英语词汇中包含的前缀、后缀和词根的含义或功能比较了解,就能较准确地推测出它们相互组合形成的整体词义。2.利用上下文线索。除了以构词法破解词汇的意义以外,做词义题用得更多的方法是根据上下文所提供的线索词义。这里的上下文指该词所在的句子本身,也包括这个句子的上下句或更远的上下文。一般而言,上下文线索所提示的意义与所考词汇的关系要么为同义关系,要么为反义关系。假如二者为同义关系,那么所考词汇的意思就是线索提示词的意思;假如二者为反义关系,所考词汇的意思就是线索提示词的反义。3.利用语法和逻辑。有时根据上下文提代的线索或者其他方法,仍然不能得到唯一答案,就可以利用语法和逻辑方面的规则来判断,符合语法和逻辑规则的可能为正确答案,反之则不是正确答案。4.指代题。指代题作为词义题的一种,也是常见题型之一。解这类题,要注意代词批代总的原则——就近指代:代词指代在性(阴性或阳性)、数(单数或复数)、格(主格或宾格)、逻辑、意义、位置等方面与之接近的名词。就位置而言,如上所述,代词所指代的名词通常在本句或其上句之中;就数而言,单数代词指代单数名词,复数代词指代复数名词。

通过上述解题方法,学生可以大概了解阅读理解题的基本切入点,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7篇

汉语文是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少数民族考生的考试科目。本科目侧重考查少数民族考生讥读、理解和运用汉字、汉语的水平和能力。

一、复习考试的内害范围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1常用汉字的音、形、义

2常用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包括一般词语、短语、成语、关联词语)

3常用句式的识别与变换

4病句的识别与修改

5造句、缩句、扩句

6语句的排列与组台

7常用修辞方法的识别与运用(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

8标点符号的使甩

9简单的文学常识

(二)现代文阅读

能够阅读、分析较为简单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和小说。

1能理解文中的词语

2能理解文中的句子

3能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

4能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5能了解文章的修辞方法

6能说明文章的写作特点

7能识别文章的文体特征

(三)作文

能够写简单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常用应用文,作文能

达到以下要求:

l切合题意

2思想健康

3语言通顺

4书写规范

符台文体要求

中心明确

结构完整

标点正确

二、考试方式

笔试,闭卷考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20分

第8篇

审题立意“二忌”

“意,犹帅也。”所谓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思想。近年来,高考作文加强了开放性,但不可能没有限制因素。《考试大纲》对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方面提出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思想健康”等要求。因此,考生在写作时必须有一个严肃认真的审题过程。那么,如何精准地审题立意呢?具体来说,考场作文审题立意有“二忌”。

一“忌”审题不严,偏离题意。所谓“审题”,就是命题者让你写什么。你就写什么;叫你“向东”,你就“向东”,万不可由着自己的性子“向西”。有些考生审题意识不强,不注意把握试题的要求和内涵。比如2009年高考北京卷的命题作文“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很诗意也很明确的一句话,按理说立意是相对容易的,但偏题现象并不少。有些考生忽略了题目中的“我”字(“我”,可以是中华五千年沧桑之“我”,可以是名人之“我”,还可以是自然万物之“我”)泛泛地去写一般意义上的“隐形的翅膀”,甚至“明目张胆”地写成了“你”的翅膀、“他”的翅膀……像这样的理解,在审题上都存在较大的偏差,行文立意自然偏颇。

二“忌” 中心不明,主题含混。高考作文要在题目限定的范围内,确立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整篇文章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但从历年阅卷情况来看,总有一些文章因为中心不明而失分。比如2009年高考浙江卷的“绿叶对根的情意”,有位考生写了篇《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第一段说“我们学生比那些外来打工的人还要可怜”,第二段写“简单的生物每天都过着一样的生活,而我们人类生活压力过大”,第三段似乎文意有所转换,强调了“我们不用反复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总有一天会找到答案的”。综观全篇,主题含混模糊,思维错杂纷乱,思想情感也谈不上积极昂扬,文章自然不会有好的分数。

选材警惕三弊病

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那么素材就是文章的血肉。一则好的素材,往往能够点亮整篇文章。但是,很多同学不愿意或不善于搜集、整理素材,整个作文宝库缺乏鲜活生动、富有内涵的素材,这样一来,临场写作是必然感到无从下笔,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况,其结果必然表现为捏造事实、无病、夸大其词、无的放矢,等等,具体体现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空泛不深刻。即不善于精选典型的材料来表达主题,而是代之以众人皆知的空话、套话,内容空洞,面目可憎。还有些考生则一味地堆砌材料,满篇皆是解释“材料超市”式的狂轰滥炸,最终形成了让人厌烦的“叠床架屋”现象。

二、陈旧不精细。这类作文选用的材料,多是几年甚至十多年来见于各类文章的陈旧实例,如马克思、爱迪生、李白、杜甫、辛弃疾等。不是这些例子不能用,而是考生使用这些材料时,根本没有从新的角度加以审视,没有进行精细的“打磨”,没有使之焕发出新的光彩,而是随便套用在文章中。这样的文章,徒具躯壳而没有灵魂,毫无吸引力。

三、虚假无真情。比如2009年高考山东卷的“见证”,不少考生“编身世,赚眼泪”,声称家中亲友亡故,几乎所有血亲都在考生手底下“死”了一遍。我们不排除有些考生的确是亲人离世,情之痛处历久不消,但哪里就有那么多自幼失亲者?有位考生一本正经地写:‘爸爸,你在天堂还好么?时光流逝,现在我18岁了,但我依然记得当年你牵着我的手,送我上小学的情景。不知不觉,你离开我已经15年了。“”――15年前几岁?3岁就上小学,神童吗?这显然属于胡编乱造。

文体意识不可缺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要求考生作文要“符合文体”,这有两层含义:一是符合作文题本身的文体要求;二是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要求。但是,不管是哪种情况,考生一旦选定某种文体,行文时就必须合乎这种文体的要求,不能任意而为。这类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试题中的规定。有的规定“不能写成诗歌”,有的规定写“议论文或记叙文”,有的特别提出“文体特征鲜明”――相对于前些年的“文体自选”,高考作文已适当增加了文体方面的限制。如果违背试题的限制而自选文体,必然要吃大苦头。

二、将作文写成多体合一的“杂文”。有些考生“文体意识”相当模糊,错将文体混杂当作夹叙夹议,作文一半是议论,一半是记叙,犯了文体不能统一的错误;有些考生将叙述与议论相割裂,议论部分不是从叙述中引申出来,而是另起炉灶,造成两种表达分离的现象,甚至出现了记叙、议论、抒情、说明和描写平均使用笔墨的现象;还有的文章“四不像”“五不像”,不知道作者究竟“自选”了那种文体。

三、刻意求新反而弄巧成拙。有的考生把作文写成了一道数学证明题,有的考生则写成了一份寻人启事或者忏悔书等。如果形式和内容相符合,这样写确实可以让人眼前一亮。但事实是不少考生弄巧成拙,使作文内容荒诞离奇。

提示:文体该怎么选?

1.根据题目特点,考虑该题最适合写哪种文体;

2.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文体:形象思维发达、会编故事、善于记叙描写的同学,可以写记叙文、散文或者小小说;逻辑思维发达、会思辨、善于议论说理的同学,可以写议论文;

第9篇

一、巧用点题之笔

巧妙的点题之笔,着墨不多,但常会收到画龙点睛的表达效果。所以,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必须在关键的地方用几句警语点明主旨,使文章的论述更加精辟有力。

“赘字冗词不能有,点题之笔不可无。”这里所说的点题之笔,就是在陈述完事例后,用议论性的语言把文章的中心点明。这样才能使读者豁然开朗,使文章的思想和内涵得到进一步升华。

二、妙用修辞手法

有的学生在写议论文时,能够很准确地证明、阐析道理,点明文章的中心,但是语言往往枯燥、乏味,让文章减色不少。在点明文章的中心时,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既能准确地证明、阐析道理,又能使文章内容闪烁出熠熠光彩,何乐而不为呢?写作时,常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巧用排比。学生应有意识地将文章的中心融入事例中组成排比句,来强调内容,加重感情。这样不但会加强语势,而且能更有力地表达观点。

2.运用设问。运用设问句式自问自答,既能有力地凸现文章的观点,又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可以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除了巧用修辞手法外,学生还可以引用名言、诗词。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巧妙地引用名言、诗词来点题,会让文章文采飞扬,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三、巧用题记点中心

题记,是文章标题之下,正文之前的一段文字。其内容或简要点题,或揭示主旨。好的题记,不仅可以增添文采,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的情感倾向,收到“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

题记的语言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借用名人名言;可以引用一首小诗(或若干诗句);可以是谚语、箴言;还可以是一段自我感悟的文字,甚至是一个短小的故事。

哲理性是题记的主要特点。短短几句话的题记,就可以把蕴藏于较长篇幅中的主旨揭示出来,醒人耳目,也便于读者迅速把握文章内容。

四、妙设点题位置

1.标题点题。大多数作文要求自拟标题,学生就可以用标题来点明中心,让读者读后一目了然。

2.开头点题。落笔入题,紧扣标题,为全文定下基调,使读者一下就抓住文脉。

3.段中点题。开头结尾点题固然很重要,但也不能把中间的主体段落忽略了。在文章中间段落的关键处、醒目处适当地来上几个点题的句子,常常可起到纲举目张、突出主旨的作用。段中点题有两种方法:

一是段中点题句独立成段。把用于点题的几个语句以独立成段的形式表达,或者用小标题的方式显现,这应该是最醒目的点题方式。

二是段中点题句分析论据。议论文中,叙述完事例论据后,如果能紧扣中心进行适当的分析议论,既能避免罗列事例、文体不清的弊病,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第10篇

(黑体二号居中,中间空两格)

(以下一级标题宋体字四号,二、三级标题宋体字小四号,1.5倍行距,自动索引生成)

传统采购策略……………………………………………………1

(一)垂直集成型供应链………………………………………………3

(二)分散型供应链……………………………………………………5

电子采购策略……………………………………………………8

(一)xxxxxxx…………………………………………………………8

(二)yyyyyyy……………………………………………………… 12

传统采购策略与电子采购策略的比较……………………… 15

(一) ………………………………………………………………17

(二) ………………………………………………………………17

b2b电子供应链采购问题………………………………………20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附录 ……………………………………………………………………25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采购策略研究

(标题黑体二号字,居中)

[摘要](宋体五号字加粗)电子商务是我国……………………………………本文从………………………………………………(宋体五号字,总字数不超过300字,是整个文章的中心论点与主要论证的阐述或叫论文的中心思想)

[关键词] 关键词1 关键词2 关键词3………………(不超过5字,一般为3-5)

传统采购策略(一级标题,黑体三号字)

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字)

xxxxxxx(三级标题,楷体四号字)

1)四级标题(宋体四号字)

yyyyyyy

二级标题

电子采购策略(一级标题,黑体三号字)

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字)

传统采购策略与电子采购策略的比较

b2b电子供应链采购问题

大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

专业:

论文(设计)题目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计划完成时间

论文(设计)的进度计划:

已经完成的内容:

指导教师意见:

签 字:

年 月 日

大专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语

专业:

论文(设计)题目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指导教师评语:

签 字: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给分:

签 字: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设计)的分工情况:【合作一个论文(设计)题目时填写】

备注:

大专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

系部: 专业: 学号: 姓名: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最高分 成绩

题 论文(设计)选题角度新颖,富于创造性,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现实意义 中心论题明确,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 中心论题基本明确,能结合专业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 论文(设计)选题与专业基本相关,但理论水平和应用性较差 论文(设计)选题无理论和现实意义,与专业无关 10

料 使用材料翔实、恰当,掌握大量的背景资料和数据 有比较丰富的文献材料和较充足的理论依据 持论有据 理论根据及客观材料有少部分欠缺 缺乏理论根据,客观材料空泛 20

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运用 能在问题研究中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英语等各方面的能力。 能运用专业理论以及计算机、英语等各方面能力。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一般,但能独立完成论文(设计) 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较差,经过努力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论文(设计) 缺乏应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不能独立完成论文(设计) 20

写作

水平 理论分析准确,逻辑严密,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理论分析恰当,条理清楚,层次比较清楚,语言通顺。 条理清楚,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说服力,有少许语病 材料陈述较为清楚,但分析力不强,个别地方语言不通顺。 分析能力差,论证不准确,材料简单堆砌。语言不准确 30

学术

水平 有独到的个人见解,学术性较强 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和学术性 能从个人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无明显的个人见解 结论观点有错误 10

格式规范化 论文(设计)格式符合要求,打印清晰漂亮,无错别字,达到正式出版物水平。 格式基本符合要求,有个别错误,打印清楚,基本达到正式出版物水平 内容提要和正文基本符合要求,但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有问题,打印基本清楚。 行文基本规范,但不符合学校规定的要求 论文(设计)的格式不规范、打印不清晰 10

第11篇

现状一:没有读懂而匆忙答题

在中考中,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少同学在做阅读题时,对文章的阅读只是走马观花,甚至一目十行,这样,就出现了对文章感而不知的现象。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文章大体的思路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些最基本的问题都认识不清,更谈不上对文章精细而深刻的理解。试想这样去答题,又怎么能不失分呢?

对策:在正式解答之前,必须花一定的时间将文章完整地读2-3遍。一般情况下,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了解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整体感知问题――概述内容、理清思路、归纳主旨。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每一段,感悟一些重要的句子和段落,领会文章主旨。在阅读时要找寻文章的关键句,主要指体现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的句子,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议论抒情句、比喻句、过渡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现状二:审题不清而答非所问

中考时,不少考生由于紧张、急于求成而常常造成审题错误。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看不全题目要求,或者看不清题目的重要信息,就去答题,常常会造成答非所问的情况。有时题目不仅显示答题区域,还能显示答题方式,考生要站在命题人“问”的角度答题,问什么答什么,不要答非所问,最终“吃力不讨好”,丢了时间又丢了分数。

对策:面对题目,心里要静、沉住气,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和重要提示,要养成用笔圈点题目中主要信息的习惯。如题目中常出现:“联系上下文,说说画线句子内容有什么作用?”“从全文看,最后一段能不能删去,为什么?”“对画线句子,请你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各有什么作用?”显然,“联系上下文”“从全文看”“从结构和内容”等都是主要信息,要求学生一定注意,它既是答题的要求,又是答题的依据。因而对题目必须仔细推敲,切不可粗心大意,仓促解答。

现状三:脱离语境而主观臆断

在阅读中,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及作用,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品析句子的表达作用等语言类题目是基本的阅读试题。不少考生只看到词语的浅层意义(本义)而忽略了深层意义(语境义),对句子的理解也是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不去分析句子的意义,不注意段落的结构层次,不注意联系句子的上下文和全文等,解题时仅凭主观感觉,或猜题,如此失分也就难免了。

对策:我们知道,文中的每句话、每一段归根到底都指向文章的主旨。所以,词语、句子都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特定的语境义。因而解答时,必须还原它的语境义,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答题原则,在词句所在的具体语言环境中才能正确理解。具体地说,理解词句的含义及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理解词句的本义。(2)联系描写和修辞的角度,了解其运用的表现手法。(3)联系上下文提供的语境,理解其隐含义。(4)依据全文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及感情基调,领会词句的语境义。

只有经过这样的“左思右想”“上下求索”“前后勾连”,才能准确而全面的答题。

现状四:顾此失彼而以偏概全

现代文阅读中,归纳能力的考查也是一个重点。如对文章的内容、情节的归纳,对人物形象的归纳,对画线句的理解等。面对这些考题,不少学生只抓住局部而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答题很容易犯的误区不是把答案写错而是答案表述不准确、不全面。如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往往复杂,而考生只盯住人物的某一件事,也就单一片面地理解人物,“只见一斑”的分析归纳显然要失分。

有些句子含义要在对比鉴别中才能理解,有些题目虽然从某一段中提出,但要联系上下文和全文才能答全。如《那一扇门》(2009年扬州卷)有一道题:从内容上看,“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这句话有什么作用?百分之七八十的考生只是就句论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人们对少年的提防和厌恶”。考生忽略了此句在全文中的作用,“联系全文看,这儿用邻居对少年的态度反衬老人对少年的信任和帮助”。考生往往顾此失彼,答题要点归纳不全,失分严重。

对策:(1)要有耐心,要细致入微地读懂文章。(2)正确把握文章的要点和主旨,把握解答的大方向。如记叙文要抓住主题思想、人物的思想性格、行文思路。说明文要把握说明对象及对象的主要特征,文章的结构特点。议论文要善于抓住中心论点,抓住论题的要点和本质,理清论证的结构和思路。(3)归纳时要善于思考,多层归纳,对比思考,横向纵向联系。(4)放眼全篇,以抓关键句、主旨句、过渡句、议论句等为突破口,然后用简洁的语言,主次分明地表达出来。

第12篇

一、EMBA毕业论文的题目,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二、介绍课题的目的、意义

即先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研究课题,交代研究的价值。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三、介绍课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

即文献综述,主要说明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关于这个课题前人曾做过哪些方面的研究、解决了哪些问题、还存在什么问题等。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四、介绍本人研究的初步方案,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突破的难点,预期的结果等

即说明自己的主攻方向是什么,研究中主要根据什么理论、采用什么方法、取得什么成果等。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如何安排,怎样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五、说明课题的可行性和创新性

不仅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而且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六、最后要列出所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篇数以各校的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