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程人员专业技术

工程人员专业技术

时间:2022-05-24 21:37: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人员专业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程人员专业技术

第1篇

我区区划后新增加了两个乡22个行政村,其中乡的19个行政村以农业生产为主,搞好防汛抗洪,保证灌溉,及时排涝是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基础。而我委及所属农业综合服务站无一人懂得水利工程,连最简单的水利工程设计、预算、测量及规划等都必须请人帮助,既增加了开支,也耽误了时间,更影响一些水利项目的申报。目前区农业综合服务站尚空两个事业编制,为此恳请区编委尽快选招充实一名熟悉水利工程的技术人员,以便水利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妥否,请批示。

关于解决我局机关借调人员编制的请示

区政府:

根据娄星编〔〕22号文件,我局机关编制调整为行政编制19人、事业编制28人、工人编制2人、总计编制为49人。局机关实际在岗在编人员38人,空编11人。因工作需要,起,我局从基层学校和二级机构借调了18人到局机关和新成立的教育资金管理中心工作,实际在岗人员为56人。现将我局机关借调18人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借调18名同志的原由

我局借调的这18名同志都是基层学校和二级机构的教师,是通过两条途径借调到局机关工作的。

1、通过内部公开考试、考核选调到机关工作。和,我局在干部队伍严重老化、编制空余,工作需要的情况下,经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先后两次通过公开考试和考核,从教育系统内部选调了陈勇君等11名同志到局机关工作。这部分人都是基层学校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行政人员和骨干教师,考试报名时年龄大多在35岁以下,都有大学文化,大多有中、高级职称,到局机关后都很快就胜任了自己的工作,工作成绩都很出色,得到了机关全体干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得到了区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好评。我局当时决定在内部考试选调这部分同志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从内部管理人员中选调,这些同志熟悉教育情况,并有着相关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比公开招考的公务员能更快和更好的胜任工作,二是从内部选调,暂缓新增编制,多少能给区财政减轻点压力。

2、成立娄星区教育资金管理中心抽调到机关工作。,根据娄星编〔〕3号文件,我局从基层学校和二级机构择优抽调了7名业务能力强的财会人员到区教育资金管理中心工作,迄今这7名同志的编制也未得到解决,这对教育资金安全管理存在严重隐患,其他兄弟县市教育资金管理中心均是10人以上正式在编工作人员。

二、借调人员编制不解决所带来的问题

去年以来,因《公务员法》的实施和机关津补贴的规范,借调人员没有纳入实施范围,从而这部分人的津贴无法到位,局机关也不可能在公用经费中给他们补足,同时相关财政纪律也不允许,这些人的相关待遇与机关其他在编人员相比就有了较大的差距。而在当时组织选调考试的公告中,我局承诺保证选调人员的待遇与在编干部一视同仁。现在在津补贴规范以后,借调人员的津补贴不能得以落实,这样极不利于调动借调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势必会影响整个机关工作的开展。

三、请求解决借调人员编制的理由

1、及时补充编制是保证我局机关工作正常运转的需要。根据娄星编〔〕22号文件,我局机关总编制调整为49人,现实际在编38人,空编11人。我局机关并非人满为患、人浮于事,而是人手短缺且已严重老化,50岁以上的达18人,40岁以下的仅有2人,相关岗位不及时补充人员,已无法保证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且再过几年这种青黄不接的情况将会更加突出。我局现在全部解决这11人的编制也正好只是满编,并没有超编。

2、我局借调人员的素质是完全能够胜任工作的。借调人员进机关工作均通过了公开考试、考核,且经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并参加了组考工作,只是因所招人员岗位工作特殊,才只面向教育系统内部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招考,这些人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工作能力与在编的干部一样都是十分可靠的。

3、教育资金管理中心定编10人应该按规定到位。根据娄星编〔〕3号文件,成立娄星区教育资金管理中心,该中心定编10人,当时是从财政抽调3人,从教育择优抽调7人,这10人应该享受同等的编制待遇。

综上所述,特向区委、区政府慎重请求:

1、在我局干部队伍严重老化、编制尚空余11个的情况下,请求将在和通过内部公开考试选调的陈勇君等11名借调人员纳入我局机关参管人员的范围,并解决他们的编制。

2、请求将教育资金管理中心抽调的曾和平等7人按娄星编〔〕3号文件规定,将他们的编制正式纳入教育资金管理中心,且一并纳入我局机关参管人员的范围。

第2篇

为加快实用型人才开发,提升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人才支撑能力,促进我区实用型人才又好又快又多地发展,根据上级有关人才资源开发的总体要求,现就做好我区实用型人才开发及地方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加大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充分挖掘实用型人才的潜力,建立健全以能力、业绩为导向和重在社会、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建设一支适合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实用型人才队伍,更好地促进我区农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二、范围及对象

1、从事园艺(花卉与瓜果栽培、蔬菜种植、茶艺)、林业、水产养殖、畜牧兽医专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业绩突出的种植、养殖专业户、示范户及从业人员;

2、从事经营管理(产品销售、物资采购、生产技术管理、物流、酒店管理、物业管理)的人员;

3、从事建筑装饰装修(水电安装、木工、瓦工、油漆工)的人员;

4、从事维修(电脑维修、家电维修、钟表维修、汽车修理、摩托车修理、农机维修)的人员;

5、从事家政服务(管道疏通、高空及外墙清洗、家庭烹饪、家庭月嫂、住家保姆)的人员。

三、地方系列职称的增设

根据我区实用型人才的实际,在《市区职称工作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名称基础上,增加地方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置:

1、园艺专业(园艺技术员、园艺助理工程师、园艺工程师、园艺高级工程师);

2、林业专业(林业技术员、林业助理工程师、林业工程师、林业高级工程师);

3、水产专业(水产技术员、水产助理工程师、水产工程师、水产高级工程师);

4、畜牧兽医专业(畜牧兽医技术员、助理畜牧兽医师、畜牧兽医师、高级畜牧兽医师);

5、经营管理专业(经营管理员、助理经营管理师、经营管理师、高级经营管理师);

6、维修专业(技士、技师、主管技师、高级主管技师);

7、家政服务专业(家政员、助理家政师、家政师、高级家政师);

建筑装饰装修专业列入综合工程,仍设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四、申报评审条件

(一)综合素质条件:

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申报条件: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经专业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可申报评审员级职称:

(1)非本专业大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2年;

(2)非本专业中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3年;

(3)高中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5年;

(4)初中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8年;

(5)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10年;

(6)获得市、区职业技能竞赛第三、第二名的选手。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经专业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可申报评审助理级职称:

(1)非本专业大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3年;

(2)非本专业中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5年;

(3)高中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8年;

(4)初中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10

(5)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15年;

(6)获得市、区职业技能竞赛第二、第一名的选手。

3、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经专业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可申报评审中级职称:

(1)非本专业大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5年;

(2)非本专业中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8年;

(3)高中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15年且取得助理级技术职务资格满5年;

(4)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20年;

(5)获得市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的选手。

(三)晋升高级职称的评审条件按《市区职称工作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执行。

五、材料申报要求及程序

1、材料申报要求。符合申报评审条件的人员,由个人如实填写《市区地方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一式2份,评审表须经当地政府或区业务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并盖章)、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专业培训合格证书、服务单位或所在镇、街道、村委出具的从事专业技术年限证明(须经户口所在地政府签署意见并盖章)、近期一寸免冠照片2张(详见附件二)。

2、申报程序。申报个人将申报评审材料分别报送区业务主管部门,其中申报园艺(花卉与瓜果栽培、蔬菜种植、茶艺)、林业、水产养殖、畜牧兽医专业人员的评审材料由区农林局负责受理和初审;申报经营管理专业人员的评审材料由区经贸局负责受理和初审;申报建筑装饰装修专业人员的评审材料由区建设局负责受理和初审;申报维修(不含农机维修)和家政服务专业人员的评审材料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受理和初审;申报维修(农机维修)专业人员的评审材料由区农机局负责受理和初审。评审材料由各业务主管部门统一报送区职称办审核并组织评审及发文、颁证。

六、待遇

1、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农村实用型人才统一进入区人才库,可按区专业技术人员的有关规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2、取得地方系列专业技术资格人员享受本单位国家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同等继续教育权利。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平均每年继续教育分别为32学时和40学时,并作为晋升地方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晋升条件之一。

七、组织领导

第3篇

【关键词】吐哈油田;人才考评;系统分析

一、吐哈工程院科技人才考评项目概述

综合具体用户需求和项目任务,项目研究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吐哈工程院科技人才考评体系构建(系统分析)和体系软件实现(系统设计)。

项目重点研究吐哈工程院科技人员考评体系的重构及实现问题。总体思路是:结合吐哈油田自身特色和对吐哈工程院科技人才考核现状的深入了解,重构其科技人才的考评体系;在此基础上,确定各项考评指标的权重系数;最后,运用计算机设计工具,实现吐哈工程院科技人才考评的规范化与网络化,提高科技人才考评的可靠性与时效性。

二、吐哈工程院科技人才考评现状分析

吐哈工程院是由原吐哈石油指挥部钻采工艺研究院和地质研究院重组整合而成,是指挥部唯一从事勘探开发技术攻关及现场技术服务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是指挥部科技发展的战略参谋部和人才培养中心,是吐哈油田公司和指挥部勘探开发核心技术研发的主要力量和工程技术支撑中心。在对吐哈工程院科技人才考评现状的调研过程中,主要考评对象为各基层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

吐哈工程院的业绩考评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逐层分解过程,是将每年度油田公司对工程院的业绩考评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再由各个部门分解到基层单位,最后落实到个人的有序过程。通过在哈密基地对吐哈工程院业绩考评相关条例的学习,了解了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的业绩考评办法,明确了不同岗位的职责规范。可以发现,吐哈工程院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业绩考评主要存在于各基层单位,具体分为奖励和处罚两大类,考评内容既有正向强化激励,又有负向警示惩处,基本实现了考评结果的灵活变化,但是,在关于专业技术人员的业绩考评细则上,由于专业性质和工作内容的差别,目前各基层单位均出台了适合自身情况的考评办法,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

通过在哈密基地与鄯善前线的调研学习,课题组对吐哈工程院的专业技术人员考评体系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结合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的座谈情况汇总,可以得出当前吐哈工程院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评体系基本能体现员工的业绩状况,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有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这也为系统开发指明了方向。

三、吐哈工程院科技人才考评系统分析

关于企事业单位科技人才考评,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中,与会领导与专家就达成了“以业绩考核为主,兼顾品德、知识和能力”的共识。这其中,业绩考评为定量化的“硬指标”,品德、知识和能力等的考评则为定性化的“软指标”,将二者有机组合有利于实现对科技人才的客观评价。对吐哈工程院科技人才的考评主要从能力、行为和业绩等多方面进行,考评主体为吐哈工程院基层各技术研究单位中的专业技术人员。

系统开发进入实质性阶段,首先要进行的便是系统分析,也叫逻辑设计。系统分析是系统开发中最重要的阶段,直接关系到系统开发的成败和质量。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定义或制定将来新的系统应该“做什么”,暂且不涉及“怎么做”。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由系统分析员来完成。具体地说在系统分析阶段要求系统分析员详细了解每一个业务过程中业务活动的工作流程及信息处理流程,理解用户对信息系统的需求,然后运用各类信息系统开发理论、开发方法和开发技术确定出系统应有的逻辑功能,再用相应的方法表达出来,形成目标系统的逻辑方案,这个方案不但要能够充分反映用户的信息需求并和用户取得一致意见,而且要能够使系统设计员和程序员由此设计开发出一个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

综合吐哈工程院和各基层所对专业技术人员等科技人才考评的需求,可以得出吐哈工程院科技人才考评系统的功能需求,具体功能模块规划情况如下:

1、 员工信息模块

此功能模块要求实现对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信息的录入/导出。所在单位、员工编号、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工作时间、政治面貌、入党时间、文化程度、毕业时间、毕业院校、所学专业、职务、人员类别、职务级别、技术职称、员工等级、所属项目组(建议设置3-5个项目组添加项,一个员工可以属于多个项目组,并可以动态变化)、考评身份(由系统配置)。

2、 权限配置模块

此功能模块要求实现对不同级别人员的赋权。首先对系统权限进行分级,按系统管理员、一般管理员、考评者、被考评者分为4个身份层级,不同层级在录入、查看、修改、删除等功能方面具有权限差异。系统管理员具有系统所有功能权限,可以指定/取消一般管理员身份;一般管理员为系统指定的各基层单位管理员,在本单位内具有所有功能权限,可以指定/取消考评者身份;考评者由系统一般管理员指定,具有特定范围(如项目组)内的功能权限;被考评者由系统管理员指定其功能权限。

3、 系数配置模块

(1)岗位系数

此功能模块要求实现对不同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系数配置。岗位层级分为项目长、技术骨干、一般技术人员、其他人员4级(可以增加/删除),相应的岗位系数可实现动态修改。

(2)出勤系数

要对出勤天数进行系数考评,根据专业技术人员出勤类型、艰苦条件等差别,对出勤天数进行系数调整。出勤类型参照《吐哈工程院月度考勤汇总表》,不同类型赋予动态系数。

4、 月度考评模块

此功能模块要求实现对专业技术人员月度工作绩效的考评。吐哈工程院各基层所所奖金发放主要分为月度兑现和年度兑现两种形式,其中,月度兑现为年度兑现的组成部分,主要以出勤为基础来实现考评。因而,对吐哈工程院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评,可分为月度和年度考评两个部分。月度考评模块具体由月度出勤、单项奖励、单项处罚、备注说明等4个子块组成。注意新员工在实习期间前6个月不参加考核。

5、 年度考评模块

此功能模块要求实现对专业技术人员年度工作绩效的考评。年度考评是对吐哈工程院专业技术人员一个工作周期总体表现的综合考评,是在月度考评的基础上,结合所在单位民主评议结果,对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绩效的全过程考评。年度考评模块具有由年度出勤、民主评议、单项奖惩、科学研究、绩效比较、备注说明等6个子块组成。

第4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职称

1.黄壁庄水库专业技术人员现状

1.1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经省职改办批准的)

单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04名,占全局总人数的56.8%,其中正高级6名,副高级30名,中级37名,初级30名,未定职人员1名。

1.2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情况(截止到2012年10月,取个人最高学历)

单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中,研究生学历1名,本科82名,双专科2名,专科22名,中专1名,其中75人是后取学历

1.3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专业结构(不含助理以下及政工系列,目前政工系列有3人)

水利工程64名,经济16名,会计8名,档案1名,林业工程1名,卫生系列1名,水产工程5名,农业技术2名,其中,工程技术占65.3%,其他专业占34.7%

1.4专业技术人员年龄结构

55岁及以上2人,45-54岁15人,35-44岁46人,35岁以下41人,45岁以下技术人员占83.65%。

以上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总体以中青年为主,中级以下(含中级)占64.4%,专业结构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

2.单位职称申报工作的主要做法

2.1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多年来局党委一贯重视职称申报推荐和评聘工作,一直设立由局领导、人事部门负责人、业务技术骨干组成的职称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处理职称申报推荐、聘任、考核等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成员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和补充,确保了职称申报推荐工作的顺利开展。

2.2制定制度,规范程序

2012年,单位出台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推荐办法(试行)》,根据单位实际和职工提出的意见对《专业技术人员量化计分办法》进行了修订。《推荐办法》对职称晋升、破格申报、工人身份申报等问题做出了详细规定。《量化计分办法》对职工提出的部分意见进行了采纳,将客观项目与主观项目的比例调整到7:3,其目的就是为了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多出成果、多出业绩。重实绩、重贡献的推荐制度,能让专业技术人员感到,专业技术职务是干出来的,而不是凭年头熬出来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加强自身学习,才能有更好的专业职务及待遇,充分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3严格把关,阳光操作

单位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及两个办法规范操作,严格把关,充分发挥职称改革领导小组的指导、审核、监督作用,确保每个环节公平、公正。职改办对拟申报人员资历、学历初审后,报领导小组审核确定申报人选,对申报人员的学历证书、论文著作、获奖荣誉、合格证书、业绩成果等硬件原材料严格审查、认真核实,提交职改小组审核、监督、确定,并将核实后的基本材料汇总,形成每人一份的量化计分一览表在局域网公示,接受全体职工问询和监督。召开由领导小组、推荐委员会成员参加的述职答辩会,参会人员根据申报人员的履职情况及现场答辩进行民主测评。根据民主测评和硬件量化计分按权重进行综合计分、排名、公示。各环节都实行阳光操作、审核监督、公开公示,提高了推荐申报工作的透明度。

3.职称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职称评聘关系到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所以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原则,严格履行程序,力求做到领导认可,当事人满意,职工服气。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3.1申报专业与所从事岗位的一致性界定

目前办公室、后勤等行政部门,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工作涉及行政方面较多,大部分人员选择申报的是经济系列,再有水政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既从事水质、水资源管理,也从事行政执法,有的选择工程系列,有的选择经济系列,造成了一个部门工作职责相同,内容相近,但所申报系列却有所差异的局面,这就在申报专业与所从事岗位是否一致的问题上造成了很大的困惑。

3.2职称申报推荐考核不尽科学

职称推荐考核包括“硬件”考核和“软件”考核。“硬件”考核易于量化,如外语、计算机等合格证书、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任职资格、任职年限、荣誉证书等,这些一目了然,易于操作。“软件”方面,如思想政治素质考核、业绩成果等往往是根据推荐委员会的打分来确定,考核方式过于简化,只注重定性考核,缺乏科学化评价。虽然一直努力想突出对申报人员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的考核,但受限于评审条件,以及自身测评或者考核方法上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不注重知识和成果的积累,为评职称而评职称。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种高学历能写出高水平论文,但工作能力低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者是实践经验丰富但论文水平低的现象。

3.3聘后管理工作

聘后管理是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工作的延续,虽然按照现行政策规定,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评聘分开,但是由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相对滞后,还存在一聘定终身、竞争聘任力度不够,任期考核简单等现象,致使竞争聘任机制未真正形成。在水利行业职称工作交流会上,有设计单位实行注册师职业资格与职称聘任挂钩,对没有取得注册师执业资格的,一律不予聘用,这个做法在职工中的反响挺大。现在我局专业技术岗位还有空缺,但在3-5年内应该就会出现获得资格却聘不上岗位的现象,虽然实行执业资格与职称聘任挂钩的方法在单位不适用,但是在聘用资格的时候,可以考虑对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所倾向给予适当的加分奖励,起到导向作用,调动起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参加业务学习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5篇

(一)我市从事建设专业技术工作,符合《市建设工程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修订试行)》(泰职办〔2016〕3号)要求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在岗、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及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正式合同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退休专业技术人员(所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作为其本人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体现,不作为改变其退休工资福利等各项待遇的依据)。

(二)申报专业:建筑材料、建筑学、城乡规划、结构、暖通、电气、给水排水、燃气、岩土、风景园林、建筑智能化、材料检测、桩基检测、房屋安全鉴定、城市照明、道路与桥梁、工程监理、质量监督、工程造价、咨询、招投标、建设工程管理、测量、隧道工程等。

二、申报条件

(一)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符合规定的学历、资历要求,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在规定的年限上延迟申报。

1.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称职)及以下或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以上。

2.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以上。

3.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主要负责人,延迟3年以上。

4.伪造学历、资历,伪造申报材料,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延迟4年以上。

(二)学历、资历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以下学历(学位),经考核合格,可初定建设工程工程师(建筑师、城市规划师)资格:

(1)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或我取得非本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参加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测试或答辩成绩合格。

2.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或大学专科学历(本专业),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

3.在企业工作,取得本专业(相关专业)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或取得本专业(相关专业))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8年,或取得本专业(相关专业)中专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5年,非本人原因至今未取得助工资格的,可由本人申请、单位或人事机构核实后直接申报。

4.非本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或非本专业中专学历、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0年,参加市建筑工程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测试或答辩成绩合格。

5.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业绩显著(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市(区)级科技进步(及相应奖项,下同)二等奖1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2)省优秀设计(及相应奖项,下同)三等奖1项以上,或市(厅)级优秀设计二等奖1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3)省优质工程奖1项以上,或市优质工程奖2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4)取得1项以上发明专利或2项以上实用新型专利,并转化为生产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市(区)级以上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优秀科技工作者.

(三)继续教育要求

按照《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的相关规定,取得市人社部门2012-2015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4门公需科目合格证;未参加公需科目学习人员,可登录“市专业技术人员服务网”或“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进行网上学习、考试。

(四)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计算机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2.取得省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或取得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核)规定科目[必须完成三个科目(模块)的考试,其中“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为必考科目(模块),其他科目(模块)可任选的合格证(职称计算机成绩长期有效)。

3.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4.截止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的上一年年底,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参加省统一组织的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不作合格要求(提供人事考试部门出具的成绩证明)。

三、评审条件

(一)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要求:

符合规定的学历,资历或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从事城乡规划的工程技术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主要完成人,承担县(局)级以上城乡规划类科研项目1项以上,并通过鉴定;作为参与完成人,参与县(局)级以上城乡规划类科研项目2项以上,并通过鉴定。

(2)参与承担完成市(区)级以上城镇体系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1项以上,或县级以上城市详细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专项规划等3项以上,或主持(组织)并完成乡镇、村庄的各类规划5项以上。

(3)参与编制市(厅)级以上的标准、规范、规程,并已颁布实施(以相关部门确认、颁布实施的文件为准)。

2.从事工程(建筑、结构、岩土工程、装饰装潢、风景园林、城市道路与交通、给水排水、城市燃气、供热通风与空调、电气、建筑智能化、材料检测、建筑材料等)设计(设计审查)、科研的工程技术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县(局)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以上,并通过鉴定;作为参与完成人,参与完成县(局)级以上科研项目2项以上,并通过鉴定.

(2)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1项市(区)级重点工程或中型工程,或2项小型工程或丙级岩土工程的单体设计(总图设计或同类项目的审核与设计交底工作);作为参与完成人,参与并完成2项市(区)级重点工程或中型工程,或3项小型工程或丙级岩土工程的单体设计(总图设计或同类项目的审核与设计交底工作)。

(3)作为主要完成人,开发具有较高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1项以上,或推广应用具有较高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2项以上;作为参与完成人,参与开发具有较高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2项以上,或推广应用具有较高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4项以上。

(4)独立解决了本专业范围内1个以上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作为参与人,参与解决了本专业范围内2个以上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

(5)参加编制市(厅)级以上的标准、规范、规程或标准图集,并已颁布实施。

(6)作为完成人,独立完成5个类别以上的专项检测项目(除见证取样类检测外的)和备案类检测项目检测工作,或2项大型、5项中型、10项小型以上工程项目质量检测方案(含桩基检测、主体结构检测等)的制定并全过程实施。

3.从事工程(结构、岩土工程、风景园林、城市道路与交通、给水排水、城市燃气、供热通风与空调、电气、建筑智能化等)施工、维护维修或技术改造的工程技术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县(局)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以上,并通过鉴定;

作为参与完成人,参与县(局)级以上科研项目2项以上,并通过鉴定。

(2)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1项以上市(区)级重点工程或中型工程,或2项以上小型工程或丙级岩土工程,或2项以上技术改造项目的施工;作为参与完成人,参与并完成2项以上市(区)级重点工程或中型工程,或3项以上小型工程或丙级岩土工程,或3项以上技术改造项目的施工。

(3)作为主要完成人,开发具有较高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1项以上,或推广应用具有较高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2项以上;作为参与完成人,开发具有较高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2项以上,或推广应用具有较高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3项以上。

(4)参与编制市(厅)级以上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或标准图集,并已颁布实施。

(5)参与完成已颁布实施的省级以上施工工法,取得效益(以相关部门确认、颁布实施的文件为准)。

4.建设投资管理、施工、中介咨询(含质量监督、工程监理、安全鉴定、工程造价、咨询、招投标等)及建设管理单位中,从事建设工程科技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有职业(岗位或职业水平认证)资格要求的,必须具有该职业(岗位或职业水平认证)资格,并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县(局)级以上工程科研项目,承担其中1项二级课题(专题或专项)实施方案和技术报告编写,并通过鉴定;作为参与完成人,参与完成县(局)级以上工程科研项目,参与其中2项二级课题(专题或专项)实施方案和技术报告编写,并通过鉴定。

(2)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1项以上市(区)级重点工程或中型工程,或2项以上小型工程、丙级岩土工程、技术改造项目的全过程的科技管理;作为参与完成人,参与完成2项以上市(区)级重点工程或中型工程,或3项以上小型工程、丙级岩土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全过程的科技管理。

(3)从事房屋安全鉴定的工程技术人员,承担并完成1项以上的危险房屋鉴定,或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或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或抗震鉴定,或火灾鉴定项目;参与完成2项以上的危险房屋鉴定,或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或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或抗震鉴定,或火灾鉴定项目。

(4)从事建设工程抗震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并完成1项以上中型工程、2项以上小型工程的设计或建设管理工作,或独立完成1个中心地震避难场所或2个固定地震避难场所的设计或建设管理工作。

(5)解决了建设工程管理中疑难问题,提出了2条以上创新管理的政策、措施或建议。

(6)参加编制市(厅)级以上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或标准图集、并已颁布实施。

7.参与完成已颁布实施的省级以上施工工法,取得效益(以有关部门、颁布实施的文件为准)。

(二)业绩、成果要求

符合规定学习、资历,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县(局)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2.市(区)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优秀科技工作者。

3.在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取得显著成绩,2次以上受到市(区)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表彰者。

4.市(厅)级以上优秀设计和勘探方案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5.市(厅)级以上优质工程1项以上的主要完成人,或市(厅)级以上优质工程2项以上的参与完成人。

6.作为主要完成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1项以上,成果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或成功地推广应用具有较高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2项以上,并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作为参与完成人,参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2项以上,成果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或参与推广应用具有较高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3项以上,并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7.解决建设工程管理中复杂的疑难问题2项以上,或在处理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或工程隐患中措施得当、效果显著,或提出了2条以上创新管理的政策、措施,取得的效果得到市(区)级以上政府主管部门认可或推广。

8.作为主要完成人,取得1项以上建设工程领域的发明专利或2项以上实用新型专利;作为参与完成人,取得2项以上建设工程领域的发明专利或3项以上实用新型专利,且已实施并转化为生产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本条(一)(二)(三)(四)(五)款涉及的获奖项目中起重要作用的科技管理人员,须有获奖单位和本单位的证明。

(三)论文、著作要求

符合规定的学历、资历,发表、出版、撰写本专业有一定水平的论文(第一作者)、著作(主要编著者)、专业文章等,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出版本专业著作1部(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以上。

2.在市级以上期刊发表或在市级以上学术会议交流有学术价值的论文2篇以上。

3.为解决较复杂的技术问题而撰写的有一定水平的专项研究报告、技术分析、技术总结、立项研究(论证)报告2篇以上。

四、报送材料内容和要求

(一)材料内容

1.《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一式2份。

2.“市申报建设专业中级资格人员情况简介表”(用A3纸打印)一式2份。

3.“市申报建设专业中级资格人员情况一览表”(用A3纸打印,一人填写1份)。

4.《个人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诚信承诺书》

5.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聘书的原件及复印件。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退休人员的单位聘用合同。

6.省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或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或计算机专业大专学历(含以上)证书。

7.2014年、2015年度《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表》

8.《继续教育证书》原件、参加继续教育的有效证明材料。取得注册执业资格的人员,需提交执业资格证书及注册登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9.反映主要工作经历、业绩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和证明材料

10.专业技术论文或专(编、译)著原件及复印件。

(二)材料要求

1.“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封面上的“申报评审专业(学科)”栏填写的内容应与一览表、简介表的“专业类别”一致,报送材料内容要与申报评审的专业(学科)一致。表格用A3纸正反面打印,用骑马钉式从中间装订。

2.学历、资历、工作经历和业绩成果等均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

3.技术工作总结要全面、客观地反映本人任现职以来的技术工作情况、技术学术水平。要求分为五部分:个人简历;参加继续教育情况及目前的学识水平;主要工作业绩及获奖情况;论文、论著、译著等情况。

4.业绩证明材料包括反映专业能力和业绩的项目建议书、设计图的图签(含项目名称、规模、日期以及申报者在该项目中的作用、地位等)、施工合同、技术交底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反映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相关材料、项目(课题)鉴定报告、竣工验收资料、预决算书及审计报告、监理实施细则、分项或隐蔽工程验收证明、招投标文件、房屋鉴定资料、奖励证书、专利证书、成果鉴定报告等。

5.论文、论著。在季刊杂志发表的论文、论著须附封面、目录、前言、有关编审人员的说明、出版刊号,以及申报人参与编写章节的全文、申报人撰写的文章全文等复印件,复印件应由单位盖章。

6.报送的纸质材料除本文第三条1、2、3项外,均须按档案目录顺序装订成一册(胶装),装订成册的材料必须有反映材料内容及页码序号的目录。各单位人事部门负责对报送材料要认真把关,审核人必须在提供的复印件上签字并加盖审核人所在单位公章。

7.申报材料须经公示程序。申报人所在单位或人事机构要将申报者的学历、资历、业绩成果及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进行公示(时间7个工作日),以便接受社会监督。

8.申报材料全部打印,申报手续要完备齐全,材料装订要规范。凡不符合要求的申报材料将不予受理。

五、报送程序、时间

各单位将申报人员的材料汇总后报市建管局综合科报送材料截止时间:2016年5月20日。

报送材料地址:市建筑工程管理局405室。

联系人:

六、收费标准

第6篇

一、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中的重要领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为企业目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和人类学等相关科学知识和原理,对企业中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培养、选拔任用、考核激励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活动过程。要想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就必须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在计划经济时期招收的农民轮换工、合同工、临时工数量多,因普遍文化程度低(文盲、半文盲很多),不能适应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的现实要求,但又难以清退。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本文也对此进行重点阐述,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第一,把地面有知识、年青、身体健康的青年员工通过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到井下生产一线,满足井下安全生产的需求,同时把井下队伍精简化,通过人力资源改革方案的实施把井下长病、长伤,年龄大、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的人员置换到地面工作岗位,简化一线队伍,使之保持精干的队伍建设和旺盛的战斗力。通过岗位置换,节约了大量的资金,这部分资金用做奖励资金,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第二是通过员工合理流动后,把一部分职工抽调出来进行业务技能的培训。通过半年时间的系统培训,达到提高职工实际操作技能和水平的目的,解决职工队伍素质较低,满足不了矿井发展需求的现实状况。第三个目的是通过劳动组织的整合,组建一支精干、高效的专业队伍走向市场到外部市场去找饭吃。

二、解决不合理人力资源总体配置

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一方面采掘及辅助生产系统中第一线能干活的人员严重不足,老、弱、病者在岗,导致安全隐患频繁发生呢;另一方面机关、地面人员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人力资源总体配置状况不合理。

一是精简机关工作人员,实行竞聘上岗。为规范机关人力资源的配置与使用,达到瘦身强体,分流多余人员,形成平等竞争、合理流动、量才适用、人尽其才的内部用人机制。实施机关改革,制订改革方案,把一些职能相近的科室,能合并的合并,该解除的解除。

二是优化、缩减基层和辅助单位人员,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机关机构改革和人员简化以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如何优化和缩减基层单位的富余人员,真正地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在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阻力,既要保证人力资源改革的顺利推进,还要保证职工的思想稳定,要通过改革改变那些传统的、旧的劳动用工、分配方式和用人方式。

举措一,人力资源流出途径。人力资源的流出由本单位通过岗位、工种、工作量核定后自行提出。由于岗位工种、人员结构性变化而形成的富余人员,由矿职能部门提出。由人力资源部门或矿领导根据定岗定员或工作量饱满状况提出。

举措二,人员的培训及重新上岗。使培训人员掌握新技能,找到新岗位,做到人尽其才。人员抽出后,经过岗位培训,合理流向缺员部门岗位,补充劳动力不足的岗位工种,或替代不适应现岗位的部分工作人员。

举措三,由人力资源科根据矿劳动力岗位状况定期岗位缺员信息。培训人员经过推荐岗位,可以双向选择:即用人单位有选择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有选择推荐岗位的权利。

举措四,签订重新上岗协议。由使用单位与劳动者共同签署。

举措五,实行档案管理。由人力资源部门建立培训档案和人员落实,加强培训人员的考核。

三、促进技术人才的发展

由于煤矿自然环境差,待遇低,致使各类技术人员青黄不接,工作积极性不高。采掘、通防、地测等专业技术人才的严重缺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为了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势,调动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做到“人尽其才”,实行人才战略规划,推行首席工程师和首席助理聘任制度。设立首席专业技术职务的目的是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带头人重要作用,人才强企战略。首席专业技术职务在专业技术密集、专业技术要求高,并需要学科带头人的技术岗位中设立。在井下及选矿工程类先行设立采煤、掘进、通防、地质、测量、水文、机械、电气、选矿等专业的首席工程师。每一专业首席工程师可配1-5名首席工程师助理,但每一专业首席工程师助理的比例不得超过本专业技术人员总数30%。首席专业技术职务的管理工作由矿总工程师领导,负责本专业岗位重大技术问题。负责本专业岗位年度专业计划及中、长期专业技术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和学科建设。负责解决本专业的技术难题。对受聘首席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一年一考核,考核的基本内容为所签订的工作目标任务书。考核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档次。认真履行职责,完成所签订的工作目标任务的为合格;不能履行职责,没有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为不合格。考核等次为不合格的,解聘其首席专业技术职务。每一聘期内因考核等各种原因解聘的首席专业技术职务所形成的空缺本聘期内不再增补其他人员。首席工程师待遇。井下及选矿工程类首席工程师津贴,首席工程师助理津贴,按月在工资中发放。从而稳定了技术队伍,保证了采掘、通防、地测等专业的技术人才。

第7篇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电气工程是个相当重要的工程,在一个新项目开始后,作为电气专业技术人员,应该认真准备并组织好电气图纸会审工作,不能走过场、应付了事,要认真审图,把影响工程质量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问题尽量在会审时解决。电气专业技术人员的质量控制方面,施工前的质量控制不能只停留在按图施工的水平,要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努力并善于发现图纸中的不足,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对业主而言是维护其利益,对自己也是提高。

由于全国各地的安装定额均不尽相同,对已完成的分项工作及时报验,同时进行工程量计量以便支付工程进度款,未经报验的分项工程不能作为工程进度款申请的内容。电气专业技术人员应注意,报验的分项工作必须真正完成后才可计量工程量,比如灯具安装分项,内容应包括线路绝缘测试及灯具试亮工作,如果只安装完,未测试绝缘或未试灯,均不能进行计量或支付全部款额。严格遵守现场签证的原则和程序,避免因签证引起纠纷。这就要求一定要全面熟悉施工方与业主(总包商)签定的合同内容,比如合同价内是否已包括了要办签证的项目,合同中对单价、取费的规定,是否有让利(下浮)的规定等。

电气专业技术人员的安全管理方面临时用电系统一般应采用TN-S供电系统。它是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在总供电电源处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也称三相五线制。它的优点是正常情况下PE专用保护线上无电流,此线专门承接故障电流,确保其保护装置动作。

由于近几年兴起的建筑智能化设计,尚无全面的国家级规范和标准,仅有个别子系统的规范和一些地方规范。尽管强电各系统的技术已比较成熟,但电气设备、材料及元件种类繁多,并且还在不断改进、更新换代,要想全面掌握各种电气产品的性能,不经过一定的努力、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是很难做到的。要及时跟上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掌握各系统的技术状况,知道哪些是成熟的、可应用于工程中。智能建筑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工程,而且在技术和应用上发展很快,投资比例不断提高,电气专业技术人员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掌握发展动态以充实自己,深入了解和掌握各种建筑智能化系统和产品的技术性能、投资情况、投入使用后的效果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作为电气专业技术人员,应该认真准备并组织好电气图纸会审工作,不能走过场、应付了事,要认真审图,把影响工程质量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问题尽量在会审时解决。现在是市场经济,从事工程设计的单位大都人员流动性大,加之有的单位设计项目多,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各专业之间缺乏沟通,图纸中“打架”、不一致的地方多等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早提出、处理,影响的不仅是工程质量,还会因返工而影响工程进度、造价,甚至引起纠纷。

好的工程质量是由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人员完成的,这就要求施工前要对施工队伍及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估,并调整好技工和普工的比例。要对技工进行持证上岗,但也不能偏信证件,因为现在假证存在较多,主要还要看实际操作水平。电气工程师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并严格审查,要求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而且应符合经会审的设计图纸及国家现行的有关电气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不允许未经同意私自变更设计。要求严格坚持执行和落实“三检”制,关键部位,实施旁站监理。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可操作的质量控制程序。工程师论文平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资料,特别是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及隐蔽签证。未经有关人员在隐蔽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防止监督流于形式。记录好施工日志。

电气专业技术人员的工程造价方面。电气专业技术人员未必人人都是造价工程师,但都必须熟练地掌握工程概预算及造价控制方面的有关内容,全面熟悉施工方与业主(总包商)签定的合同条款。要清楚对同一项目采用不同处理方案后对投资产生的不同影响。电气专业技术人员都要从工程的经济性出发,对电气设计中严格影响工程投资的部分仔细斟酌。

第8篇

一、建筑私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的现状

台州的职称工作沿着改革、发展、完善的轨道,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主线,积极搭建服务平台,畅通申报渠道,平稳推进,健康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全市职称工作的覆盖面有了较大的突破,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得到了快速提升,结构进一步改善,成长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职称工作的服务环节进一步简化,职称工作的效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智力支持。尤其是对建筑行业企业影响较大,随着专业人才总量大幅增长、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建筑企业的效益也在不断提高。但问题也不少:

1.相关部门工作不到位。由于部分职改部门对建筑私企不够了解,就职称工作对建筑私企发展重要性认识的不充分,工作措施缺位,尤其与建筑私企间的沟通缺少衔接,宣传渠道不畅通,致使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了解职称政策的信息渠道较少,直接影响了建筑私企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申报的积极性。

2.建筑私企对职称评审工作不够重视。随着城乡建设速度的加快,各建筑企业忙着招投标、做工程,抢占建筑行业市场份额,对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职称评审工作的关系认识不足,有组织申报职称的不多,尤其在“家庭式”的中小建筑私企中表现的更为明显。有的企业虽然规模较大,但不知道员工还需要评职称;有的企业倒是想帮助员工申报职称,但是没有能力为员工提供帮助,也不知道该如何帮助;还有的企业担心员工评审职称提高薪酬或者跳槽,造成成本提高和队伍不稳定的情况出现,干脆进行限额申报甚至故意不申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的申报评定。

3.部分建筑私企专业技术人员自身不够积极。有些建筑私企在薪酬分配上主要看业绩,或者说看员工能接到多少业务和做多少个项目,与职称高低没有直接联系,因此,部分人员就没有申报职称的动力和意愿,表现得有点“淡漠”。

4.建筑私企中员工人事关系混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在建筑私企中项目挂靠的情况非常普遍,这就带来了员工的人事关系的混乱,专业技术人员流动比较频繁,队伍的稳定性较差,直接导致不少专业技术人员错过了申报时机和业绩的积累。

5.缺乏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现行的《部分系列破格申报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条件(试行)》浙职改办[1992]23号和《建设工程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实行)》人职发[1995]93号等相关评价条件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制定的政策,与当今经济发展和建设事业现状有所脱节,存在着一些缺陷和弊端,尤其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能力因素的评价方面过于原则,不易操作,从而使学历、资历和一些非技术因素因其有硬指标而在评审中占了过大的比重,可以说是造成重资历、轻能力、轻实践的论资排辈的现象的“理论根据”,科学的、符合建筑行业特点的标准就更加不用说了。

6.造假情况严重。在建筑行业企业中,有部分人员材料制作粗糙,提供材料造假,对科研成果、工程项目等业绩造假较为普遍。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因造假而受到处罚。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在台州私营经济较为发达,建筑业产值稳步增长,2011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千多亿元,同比增长20.2%,这些与日益庞大的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息息相关,对于他们来说,职称评审是对其专业技术水平科学认定的最好方式之一,是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目前,在建筑私企中,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等级与工资福利相关联,与企业承接某些业务量以及资质晋升密不可分。为了行业的发展,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创新职称工作,为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征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台州近年来的探索,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应对:

1.政企联动,加强政策宣传。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基层人事部门和建筑私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相关机构,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形式加强对职称评审工作的政策宣传,提高建筑私企高层和专业技术人员对职称评审有关政策的理解和认识、明确职称评审工作对单位和个人长远发展的潜在作用,积极鼓励并以实际行动支持所属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职称申报。

2.延伸服务,强化业务培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加强政策宣传的同时,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把服务进行延伸。主动深入企业发放服务联系卡,建立企业联系走访制度,召开职称评审工作实务培训会,及时准确地将职称评审工作安排、评审程序和方法、政策规定、申报条件要求、各类申报表格对外公布,使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掌握职称申报的程序和申报过程的具体要求,以便他们保质保量地做好职称申报工作。同时加强对建筑私企人力资源管理干部的业务培训,以利于职称政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提高实务操作能力。

3.拓展思路,完善评价条件。建筑私企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申报职称的人员一样,同样需要提供计算机证、外语证、论文等配套硬件,而他们文化程度较低,常常在生产一线,没有规律的时间去系统学习外语、计算机和写论文,更没时间脱产培训和考试,因此他们的申报材料往往缺项,使得他们不能参加职称评审。另外,据不完全统计,在庞大的建筑私企专业技术人员中,还有一大批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过硬,但不具备规定学历(没达到学历或者达到学历层次而专业不符)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就无法按国家现行评价政策进行职称评审,这与企业的发展以及个人愿景有很大的冲突,为有效缓解这一现状,在国家规定的政策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科学合理的适合建筑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特点的职称评价条件就很有必要。如台州市就根据当地建筑企业的实际和行业特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出台了《台州市建设工程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试行)》,该规定有如下几个亮点:一是统一了申报范围、申报专业、申报程序、申报渠道,为建筑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开通直通车,打破常规,采取动态管理模式,随时咨询,自主申报,定期评审,统一发证,尽可能规避因学历以及人事关系混乱等问题造成无法申报的现状。二是明确了破格晋升的相关条件,为优秀的建筑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构筑了绿色通道,尤其对年龄在40周岁以上,虽然不具备规定学历、没有取得相应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只要符合规定的条件,就可以破格直接申报中级职称,这主要考虑申报人员的能力、业绩以及实际贡献。三是创新评价手段。将考评结合的方式成功的运用在破格直接申报人员的评审中,在申报过程中,组织专家对他们进行相关专业技术业务方面的现场面试,不合格者将不能提交评委会评审。在保持现有相关手段的同时,努力开发新的符合形势发展需要、符合专业技术人员成才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建筑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进手段。另外,台州市还尝试了在非公企业单位中开展工程系列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晋升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评结合工作,建筑企业积极性很高。事实证明效果还是不错的。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政策目前还处于自发的、基于建筑行业自身需要的探索阶段,还很不完善、很不成熟,特别是在具体标准尺度控制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摸索,以便规范、系统起来,形成科学的、统一的评价条件,作为《试行条例》的补充,由国家颁布,为提高职称的评审质量起到保障作用。

第9篇

林业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按照省林业厅、省人事厅《安徽省林业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试行)》(林人〔〕70号)执行。申报人的专业工作年限统一计算到2012年12月31日。

二、申报材料

(一)各市及省直管县人社局或省直厅(局)人事部门委托评审函1份;

(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3份;

(三)《2012年申报林业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简明情况登记表》一式20份(须为A3打印件,格式见附件1,附件1-4请登录安徽林业信息网()首页“内设机构-人事教育处”栏目下载),破格申报人员还应填写《破格申报人员审批表》(附件2)1份;

(四)《个人业务自传》打印件1份,内容必须如实反映申报人任现职以来的工作表现、业务能力、专业成果、社会和经济效益等,一般在2500字左右,并需经申报人所在单位审核盖章;

(五)任工程师职务以来的论文、论著原件。根据省林业厅林人〔〕5号文件精神,在县城以外(不含县城)基层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可提供论文打印件,无需正式发表。

(六)提交评鉴的论文复印件(须将每篇论文的作者、单位等相关信息遮盖后,各复印3份;正常申报人员提交2篇评鉴论文,破格申报人员提交3篇评鉴论文);

(七)相关的学历证书、任职资格证书、聘任证书、获奖证书、外语考试和计算机考试合格证(或免试审批表)及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各1份,原件经审查后退回,复印件须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审验盖章;

(八)近期免冠2寸照片1张;

(九)《林业项目鉴定意见表》及相关业绩证明,项目鉴定表上须有2名同行专家对该项目的鉴定意见。项目鉴定专家还须填写专家本人主持或承担过的重大林业工程项目或重要技术开发、推广与课题研究等情况,并经专家所在单位审核确认(鉴定意见表及项目鉴定专家条件见附件3);

(十)《申报林业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一览表》(见附件4,填好后贴在申报材料袋封面上)1份。

三、时间安排

(一)申报材料报送时间为2012年9月1日至9月30日。

(二)继续教育培训、专业知识水平考试时间初定为8月15日至8月20日,面试答辩时间初定于11月上旬,具体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也请及时浏览“安徽林业信息网()内设机构人事教育处”栏目)。

四、其他要求

(一)各地、各部门在组织申报推荐和评审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安徽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实施细则(试行)》(皖人发〔〕81号)的相关规定,经个人申请、用人单位审查同意并公示后,逐级上报。申报人员所在单位及各市、县(区)林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各负其责,按照职称资格条件审查的有关规定和程序,严格把关,认真做好申报材料的审核工作,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不符合资格条件和程序的人员一律不得上报。对申报人所学专业与所从事专业工作不相符的,须提交接受本专业的继续教育证明。对资格审查未通过者,应及时将申报材料退回,并说明原因。

(二)根据省林业厅林人〔〕70号、林人〔〕5号文件规定,继续对申报人员的论文实行前置评鉴;申报人员参评的论文要求选题正确,阐述清晰,条理清楚,研究方法科学,具有本专业较高学术及应用价值;提交评鉴的论文,每篇字数均不得少于3500字。

(三)继续实行面试答辩。为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水平,根据《安徽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实施细则(试行)》及省人社厅有关规定,申报林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必须参加由全省林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统一组织的面试答辩。通过面试答辩的人员方能申报职称评审。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业;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机制;灵活性

一、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概念、意义及发展趋势

继续教育的概念源自于一个多世纪前,开始主要是指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的再教育,后来逐步延伸扩展为“完成基础教育以后的成人所进行的教育”。建筑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是指对在建筑类专业技术岗位上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的,具有一定学历和职称的,以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和创造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建筑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促进建筑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

二、影响建筑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决策因素

建筑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需付出精力和财力,也是自我消费的一种形式。因此,我们可以引入恩格尔消费者决策模式(下称“恩格尔模式”)来探寻影响建筑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决策因素。

(一)什么是恩格尔模式

恩格尔模式是目前为止消费者行为研究中较为完整、清晰的理论,此模式是由恩格尔、科特拉和克莱布威尔三人在1968年提出的,于1984年修正而成的理论。恩格尔模式共分为四个部分,即中枢控制系统,信息加工过程,决策过程和环境因素。恩格尔模式的研究认为,在有形、无形等因素的作用下,外界信息被输入中枢控制系统,通过个人经验评价标准、态度等过程的过滤加工,形成信息处理程序,对外部探索进行评估,进而形成决策方案。整个决策、研究、评估、选择过程中,同样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最后产生购买过程,并对购买的产品进行消费体验,得出是否满意的论断,再通过反馈进入中枢控制系统,形成信息与经验,从而影响未来的购买行为。

(二)影响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因素的类别

1.心理因素:参加继续教育的态度、动机等;

2.个体因素:年龄、性别、收入、受教育程度等;

3.环境因素:如社会价值观、经济状况等。按照恩格尔模式的观点,从消费者个体行为的角度来看,可以把这些行为分成两个研究范畴:一是解释性质的,主要研究受外在变量影响之后的建筑类在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个人态度等所产生的决策因素,借助多变量统计方法找出各因素对继续教育行为的影响程度。二是反应性质的,如人口变量、情境结构等因素,这些因素由刺激和反应联系起来。

(三)影响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因素

1.能力因素:如现有经验、工作能力、学历背景等;2.家庭因素:如生活压力、家庭经济条件、居住地点、亲人朋友的态度等;3.上级领导的态度:如支持与不支持的态度,单位考核、管理方式等;4.心理因素:如求知欲望、适应继续教育的能力等;5.单位规定: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受单位规定的影响大小;6.单位期望:继续教育是否符合单位需要,是否有利于集体的发展;7.社会舆论:社会舆论对于参加继续教育的看法和观念;8.工作因素:如工作时间、地点、性质等是否与继续教育冲突等。根据进一步调查,影响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决策因素按影响力大小排序如下:1.单位规定;2.工作因素;3.家庭因素;4.上级领导的态度;5.心理因素;6.单位期望;7.能力因素;8.社会舆论。

三、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继续教育机制灵活性的必要性分析

(一)工作与继续教育学习的矛盾不易解决

许多建筑类专业技术人员在单位中承担着繁重的工作,加之家庭负担重,难以抽出时间参加集中学习,而目前建筑类继续教育又大都是传统的集中授课的方式,形式老套、僵化,造成学员学习积极性差,常常处在应付或被动学习的状态。

(二)功利心较强,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建筑类专业技术人员认为,评职称、加薪升职等功利性目标是参加继续教育的唯一目的,认为继续教育学习中的很多内容与实际工作没有联系,因此不能以正确和积极的态度对待继续教育。

(三)继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

现阶段建筑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大多采用“一个老师,一块黑板,一本书”的传统形式,无法满足建筑科技日益发展变化的时代对继续教育的要求。另外,继续教育学习内容的实效性、针对性不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等因素导致继续教育效果不理想。

四、提高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机制灵活性的对策、建议

要转变以往对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功利性认识,转变不适应时代要求、不适合专业技术人员发展的继续教育模式,建设灵活多样的,形式新颖的继续教育机制。

(一)提高对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大资金投入

积极筹建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发展基金,坚持继续教育经费由国家投入、单位出资和个人负担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抓好建筑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落实建筑类专业技术人才出国深造、定期进修等政策,完善在职进修、国际合作、交流挂职、岗位实践等多途径的继续教育制度。

(二)建立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和选拔制度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搞好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保证。建设一支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队伍是基本的发展趋势。通过聘任来自建设工程一线的优秀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担任继续教育的教师,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按照以兼职为主,专、兼职结合的方针,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满足工程实践及建筑科技发展革新的需要,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和灵活性。

(三)建立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教学评估机制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保证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更好地为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素质服务。通过评估还可以发现僵化和薄弱环节,寻求教育教学规律,从而使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四)严格实行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并进行考核验证

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登记制度是加强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知识更新,提升其专业技术水平的有力措施。同时,也是了解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状况,对他们进行科学管理的必要手段和措施。为此,要坚持、完善和严格开展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登记、考核和管理,并将继续教育登记作为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业务考核、升职加薪、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推动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终身化发展。

(五)创新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模式,探索开展继续教育的新途径

1.改革传统的集中面授方式,学习、借鉴、运用和丰富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如,采用合作研究、情景模拟、学术技术交流、案例教学等形式,开展“集中+分散”的,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活动。2.研究、开发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数据管理软件,全面实现信息化。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发展远程教育,向广大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提供建筑行业主要专业和相关专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扩大他们获取专业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为广大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进行“终身教育”提供便捷、高效的学习条件。

(六)结合实际,探索建筑类专业技术在职人员的CEB继续教育模式

CEB是CompetencyBasedEducation的缩写,其含义可概括为“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EB继续教育模式以满足社会和产业界对继续教育对象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和评价标准,按照企业的实际要求开发课程并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职业能力由易到难安排教育教学计划。CEB继续教育模式摒弃了传统继续教育模式以学历文凭为目标,并将系统知识灌输给学员的弊端,按照企业需求、学员的实际技术水平和能力进行个性化教学,能够满足时代对建筑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我国建筑业要培养出具有复合型知识体系和技能的技术人才,完全可以借鉴并灵活实施CBE继续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高明辉.人的全面发展与终身教育[J].教育探索,2012(1).

[2]张欣.湖北省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3]王慧慧.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模式研究———以中冶集团人才学院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第11篇

关键词:岗位技能评定;技能序列;多通道发展

2013年9月27日,随着大会议室灯光的熄灭,历时2个月的河北天然气公司岗位技能评定工作告一段落,本次岗位技能评定共有53名员工报名,经过四轮筛选,11人被聘为公司内部不同等级的专业技术职务。河北天然气公司从2007年开始酝酿员工双通道的发展路径,经过几年的探讨、实践以及反复验证,逐步形成了紧紧围绕公司“燃气”主营业务,四大序列并存的多通道发展模式,为专业技术人员指明了发展道路,使其能扎根本专业,更加深入、专业地工作。

一、四大岗位序列满足员工多通道发展要求

天然气公司以公司主营业务专业为评定主体,将公司岗位技能序列划分为工程运行类、操作类、管理类、业务类四类,使岗位评定对象更加清晰、明确。工程运行类包括工程项目管理、预算、设备、工艺、安全等专业,操作类涉及专业包括维修安检、管钳工、焊工、维修安检员、撬车司机等专业,管理类包括公司中层、高管,业务类包括市场、客服、人力、行政、财务、审计、法务、物资、企管、IT等专业。岗位技能评定起点设置为工程师、技师、专员级别的工程运行类、操作类、业务类岗位,助理工程师、高级技工以及助理以下级别的,赋予各用人经理更多自,由他们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工作态度等提出晋升意见。

二、评定条件与胜任力模型结合,更具针对性

各级序列岗位技能评定对入门条件进行了规定,除了学历、专业资质、任职时间以及专业工作经验外,对各该层级的专业、业务做出了具体要求,并规定了相应的关键素质指标以及达到本层级需具备的知识要求,以下为人力资源专业主任的评定条件。

申报专业 层级名称 学历 专业及资质 公司专业层级年限 工作经验(或) 基本要求 关键素质 专业课程

专业

司龄 专业

工龄

人力资源 主任 本科及以上学历

国家中级职称 >2年现级别及以上工作经验 >4年 >5年 了解业务相关领域知识和技能,并对岗位专业方向或业务模块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高级主任解决问题提供专业支持,并指导低层次员工日常工作,并参与解决业务领域内疑难问题。 学习能力、执行力、沟通协调、团队合作、业务指导 以业绩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全面薪酬管理 、培训量化管理、辞退员工管理与辞退面谈技巧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人力成本分析

三、专业技术评定机构为岗位技能评定提供智力支持

公司成立技术评定委员会,设工程运行类、业务类两大类别,分别设立了工程组、运行组、客服技术组、财务组、人力组等12个专业技术评定组。技术评定委员会全面负责公司技术评定管理工作,各专业技术评定组负责各专业技术评定的具体实施。

四、试题库的建立与更新

为了保证评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司用两个月的时间建立了涵盖12个专业、72套的知识、技能题库,试题均包含业务知识、技能测试两部分,每个岗位对应层级的考核题库都包括单选、多选、填空、简答、案例分析等题型,共计17600余题。为了与每年行业政策、法规、规范的调整以及公司的实际相结合,题库每两年更新一次。

五、专业评审

专业技术评定组对通过资格审查的员工进行专业知识笔试、理论/现场实操、面试,三科均 100 分制,单科≥60分且总成绩≥75分进入候选名单。其中,笔试、实操成绩占70%的权重,主要考察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分为理论考试、理论实操考试和现场考试,考试根据晋升级别不同,难度设置不同,考试在注重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考核的同时,也关注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并注重晋升考试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为公司专业人员岗位技能评定提供可靠的依据。面试分为演示、问答两个部分,成绩占30%的权重,内容涉及专业人员的专业业绩、成果以及专业广度等情况,同时也考察了专业人员现场解决问题、沟通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六、细节保障

(1)高管动员:在第一次评定启动会上,公司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参会,常务副总介绍了技能评定工作的背景、意义,强调评审工作要科学,坚持宁缺毋滥,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也要有一定的实践水平,评定出来的人员要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出方案,能指导专业人员技术工作。公司总经理强调岗位技能评定、专业晋升评定工作对公司的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要求所有参与人员明确肩负的任务和责任,从公司、员工角度出发,高度重视,本着严谨、严肃的工作态度,遵守保密、自律、独立的纪律要求,迈出、迈好技能评定工作的第一步。

(2)保密协议约定:公司与每一位参与人员分别签署保密协议,保密范围包括在岗位技能评定工作中,已经或将会接触、知悉的或公司以书面、口头、邮件等形式提供的所有涉及技能评定的非公开的、保密的、专有的信息和数据。

(3)阅卷:每一份试卷相关专业两名专业委员同时。阅卷,若阅卷成绩相差 5 分(含)以内,则以阅卷人的阅卷成绩的平均值作为笔试成绩,若阅卷成绩相差大于 5 分,则须相应专业技术评定组组长再次批阅并与该专业技术评定组全体专业委员合议确认最终成绩。

(4)复审:通过技能评定两年内未被公司聘用的,两年后需重新参加评定;通过技能评定且被聘用的员工,每两年进行复审一次。

第12篇

5年间,全省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知识更新培训的人数近20万人次,参加公共科目培训的人数达4,89万人次,参加专业科目培训的人数达12,09万人次,取得较好的培训成果。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今后思路:

一、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训质量

(一)大力开展公共课培训

“十一五”期间,我省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相继开设了“创新能力与职业道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信息网络安全知识”、“科学发展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等公共课,组织专家编写全省统一的公共课培训教材,制作教学课件,开发考试题库,举办公共课师资培训班等,省继续教育协会负责做好培训服务工作,开展公共课网络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拓宽了知识视野,提高了素质。

(二)制定专业培训科目计划

2008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省编制下达了30门专业培训科目计划,认真组织指导各领域业务主管部门开展专业培训,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提升了培训质量。

(三)举办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

围绕我省主导产业、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大力开展重要理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修活动。

“十一五”期间,我省举办省级高级研修班679个,其中高研示范班190个、高研普通班489个;举办全国高研示范班6期,有力地推动了知识更新工程的全面实施。

(四)积极开展出国出境培训

借助闽港人才培训合作平台,“十一五”期间,我省组织举办了人力资源开发、高校教育管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旅游经营管理、信息化管理和物流管理等赴港培训班,以及继续教育制度化与社会化赴美培训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赴美培训班等出国出境培训班共37期,培训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近900人,促进参训人员学习借鉴国外、境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二、健全培训制度,提升服务水平

(一)加强对知识更新工程的组织领导

“十一五”期间,我省制定了福建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在国家确定的5个领域的基础上,增加旅游产业、海洋经济和文化事业产业等3个领域,共8个重点领域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活动。

我局会同各部门、行业制定出台了分领域实施办法,成立了知识更新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及实施工作协调小组,开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的指导和评估工作,为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提供组织和政策保障。

(二)完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十一五”期间,相继制定出台了培训办班登记公示、继续教育学时认定、继续教育证书管理、继续教育与职称评聘和年度考核挂钩、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培训质量评估、统计分析与检查监督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文件,并认真做好《福建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的修订工作,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构筑起了继续教育制度保障体系。

(三)加大经费保障力度

督促各地各部门多渠道解决经费问题,积极争取同级财政对继续教育经费的支持。

对重要培训项目,给予重点保证,对按规定举办的全省高研示范班和赴港培训班,我局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

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积极探索利用民营资金和力量,采取联合办学和社会化运作的方式开展培训。

(四)扎实推进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我省已审核确认省级继续教育基地84个,指导各地建立了一批市、县级继续教育基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继续教育施教机构网络;整合师资资源,从高校、党政机关和企事业等单位聘请有实践经验、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的人员当兼职教师,着手筹建师资库,实现师资共享;完善教材体系建设,集中省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部门的有关领导,组织编写了一批具有福建特色、时代特征、符合继续教育特点的统编教材。

三、明确培训思路,推进培训发展

(一)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开放式教育

加快福建省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建设,推广网络培训、远程教育,推进培训管理信息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需求。

(二)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

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特点和岗位需求,确定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强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建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专项经费制度,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根据发展需要,自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强化用人单位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建立起政府、单位、个人三方负担的经费投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