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

时间:2022-02-18 02:49: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专业文化建设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

第1篇

摘 要:高校“创意文化园”是产学研一体的园区,本文主要分析国内外高校产业园合作模式和现状,发现安徽艺术院校“创意文化园

>> 高等艺术院校在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中的作用浅析 文化多元发展背景下的高职艺术院校专业建设 艺术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可行性与对策 浅析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艺术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几点思考 校园文化与高等艺术院校学风建设 艺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与艺术院校人才培养 浅谈艺术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塑造 艺术院校廉政文化建设有效途径研究 思政教育视角下艺术院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 企业文化与艺术院校校园文化的对接 艺术院校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现实意义研究 高等艺术院校教师在江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职责 提升艺术院校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论跨文化交际与艺术院校的外语教学 艺术院校校园文化构建的实践与研究 高等戏曲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三个着力点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构建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研究 艺术院校的课堂教学艺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07-01.

[2] 项仲平,邵清风.文化创意产业与当代艺术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3] 刘淮兵.安徽文化产业与艺术院校“创意文化园”对接研究[J].艺术科技,2015.

[4] 袁如恩.高校校办企业发展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

作者简介:刘淮兵(1970―),女,安徽枞阳人,硕士研究生,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油画。

第2篇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现状;建设途径

课题:2013AYQDRW12,安康学院高层次人才项目

1 引言

地方本科院校是立足于地方,以地方经济的发展来培养人才,带动学校的发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和其他老牌院校相比,发展时间短,经济基础薄弱,在很多方面发展经验不足,特别是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本论文以安康学院为例,从安康学院体育文化建设目前的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安康学院体育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途径改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2 安康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1从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方面看,虽然学校体育经费投入较多,但还是满足不了大多数学生的需求,江北的建成对安康学院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体育场馆设施种类比较缺乏。

2.2 从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层面看,大多数学生对体育知识都是较为了解,他们选择坚持参加锻炼,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大部分都是由于兴趣爱好,或者为了增强体质。

2.3从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方面看,安康学院的体育制度相对比较全面,但对课间操制度和课外活动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学校应注重课间操制度和课外活动制度的建设,来丰富校园体育制度文化。

2.4从学生参加校园课外体育活动来看,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较高,但大多数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达不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而且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也比较低,还有待提高。

3 影响安康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因素分析

3.1 主观因素: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认识上的局限性

安康学院处于升本初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的教学观念基本是以老师为主体,加之学校的教学制度比较落后,虽然学校进行了公选体育课程建设,打破原有的系科、班级编制,重新组班上课,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项目,采取分级教学,但是目前,安康学院还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即以欣赏议论的多,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少;大部分学生应付考试多,而愿意坚持长期锻炼的学生少;参与体育锻炼目的提高体育成绩者多,而真正意义上追求体育价值观的学生少。因为大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比较缺乏,所以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还没有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在体育方面进行健康投资的学生就更少。因此,学生对待体育的意识和观念应该得到转变。

3.2 客观因素:经济基础的薄弱

安康学院2006年升为本科学院,相对来说还属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升本历史短,经济基础薄弱,很多方面发展还不成熟,体育经费投入不足。随着近年来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加大,场地器材则显得较为紧张,同一时段上课的班级过多,影响教学的组织和发展,影响着安康学院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4 安康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

4.1 从体育经费投入和领导重视方面

造成安康学院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落后的直接原因是体育经费少,投入不足,针对这些,安康学院应从学校实际出发,在发展学校的体育文化基础上,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学校领导应更加重视体育文化的建设,根据学校实际,以优化管理理念和手段来提高学校体育的管理水平。

4.2 从宣传力度和体育意识方面

目前安康学院体育宣传的主要手段是体育课、体育类竞赛和利用标语、报栏、广播等宣传媒体进行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渗透,以上这些宣传力度都不强;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很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大部分学生的体育意识比较薄弱。为了安康学院体育文化建设的更好、更快发展,学校应该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渗透,努力强化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为更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做好工作。

4.3 从师资队伍和体育科研方面

目前安康学院体育系教职工人数,教师配备与全校体育教学、群体活动和竞赛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教师工作量相对较大,师资力量相对缺乏,学校应针对这方面的缺陷,积极的招纳贤士,不断的扩充学校的师资力量。在体育科研方面,为了让安康学院的体育文化事业更好的发展,安康学院体育系老师不断地在进行体育项目申报研究,也得到了很显著的成效。4年来,体育系教师共承担市厅级科研、教改项目11项;并积极参加全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训练科研论文报告会和陕西省高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都获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体育系老师通过努力并二百余篇,专著2个,教材3本。课题研究20项,科研平台一个。在科研方面,安康学院体育系老师还得再接再厉,使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事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4.4 从体育运动队和社团活动方面

安康学院在健美操和田径运动队的发展成绩比较明显,但是篮球运动队的发展成效不高,而且体育社团组织活动率低。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争取打造属于本校的运动品牌,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渗透,长期、系统的开展扎实的体育工作,管理好学校的体育社团,通过体育文化渗透带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积极发展,为安康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发展做好工作。

4.5 从学生自身发展和体育文化氛围方面

学生选择体育锻炼的目的基本是通过自身发展、自身兴趣爱好、自身需要以及其他方面来选择体育锻炼的。目前,安康学院大部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增强体质、丰富文化生活、兴趣爱好和健美体形,针对这一情况,安康学院应通过体育类活动和竞赛,借助标语、广播、图片、网络等手段,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长期系统的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渗透,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使学生逐步认识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努力完善自己,向全面化发展,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郭允兵,周英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探析―以H学院为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2(34):85-88.

[2]杨俊涛.武汉地区部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3,3.

[3]云学容.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探析[D].成都:四川大学.2004,4.

[4]朱柏宁.校园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与科学.1999,1(20):59-61.

[5]胡古月.黑龙江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3.

第3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 校园文化 体系构建 旅游商贸 

    论文提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高校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关注,高等学校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但事实上,我国校园文化的研究,尤其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缺乏体系。文章旨在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紧迫性问题和可能性途径,探索出一条可供示范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之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如今已发展到今天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规模,这种以适应市场需求为目的,旨在培养生产一线的技能应用型的专门人才的教育形式尽管发展迅猛,但也因其急促的功利目的导致我国高职教育在取得飞速发展之后越来越凸显出其内在的深层矛盾,即高职教育因其以技能教育为核心的“生存教育”理念导致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淡漠,进而忽视校园文化的建设的现状,最终必然不利于学生的终生职业规划,也难以形成高职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成为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瓶颈。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现状逐渐成为业内外人士关注的一个焦点。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内涵的独特性  

  

校园文化的概念早在1932年就曾被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提出过,但在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作为一种亚文化由高校提出,而且时至今日,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依然众说纷纭,而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则是更晚的事了。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大多高职学院将主要精力致力于校园的硬件建设和专业设置上,普遍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和研究,相比较于我国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而言,显得非常不足。目前尚没有一本相关的专门论著,单篇的论文成果也不多,且从事相关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少且层次不高。尽管不时有最新的相关研究,但主要集中于现状和对策的研究,且大多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其中尤其缺乏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深层探讨,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结构及其传导关系,信息环境下校园网络文化对高职校园文化的利弊影响等问题的研究都显得十分匮乏。可见,对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进行深入研究是当前高职理论研究界一项极为迫切的重要课题。  

对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分歧:一种认为校园文化是教育工作者依据自己的教育目标和办学理念对群体文化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创设性成果;另一种认为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自下而上形成的某种共同稳定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本文认为,综合以上两种观点的合理性,校园文化首先应该是教育单位自上而下的一种自觉的创设性成果,与此同时,校园文化也是一个长期的积淀过程和动态发展的系统过程,是全体师生逐步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不仅具有一般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具有“高职”本质的独特内涵。本文认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姓高名职”,它属于高校校园文化的范畴,同时具有鲜明的职业性文化特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只有在这两个方面上做好文化定位,才能真正凸显其独特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内涵,进而找到文化体系建构的关键所在。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和紧迫性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及其研究与高职院校的发展速度是极为不相称的,不少高职院校对技能培养的过分强调进而单纯强调对高职学生的技能教育和实践培训,忽视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淡化校园文化建设,重“技能人”塑造而轻“社会人”与“文化人”的培养,最终必然导致高职教育偏离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宗旨,使得高职教育等同于技术培训,影响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有偏差  

与粗放型的高校扩招举措相类似,对于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普遍表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在急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面前,有的高职院校甚至认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可有可无,并不影响学校的发展实际。他们认识上思想僵化,在水平上停留于物质层面,认为塑几座雕像,树几块标牌,建几个亭园就可以,其余的事情交给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就万事大吉,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学生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使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师资配备等教学环节割裂开来,最终导致校园文化建设与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相脱离,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极其有限,“校园文化力”的作用自然难以显现。  

(二)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欠准确  

从内涵的界定来看,应首先明确高职教育与一般本科教育和中职教育的区别,否则将难以找准高职校园文化体系建构的关键。事实上,很多高职院校对自身高校校园文化的定位并不明晰,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总体处于低水平状态,大部分中专升格的高职院校目前还忙于资源整合,处于教学转型的适应阶段,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尚停留在以往的简单的文娱体育的低水平、低层次的活动层面,与高校提倡的创新精神培养和人文教育等大学精神相去甚远。  

(三)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待提炼  

高职教育之于一般本科教育的区别在职业特色,与中职教育的不同则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属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关键是要处理好职业特色和文化属性这一两难矛盾。从目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求和今后职业院校发展的趋势来看,提炼学校特色,打造职教品牌,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打好文化这张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着力凸显专业及行业的职业特色,而不能简单地采取“拿来主义”,和其他普通高校“千人一面”。  

(四)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规划较缺乏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校园文化层次的一般划分来看,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三个层面,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桥梁,精神文化是核心。几千年来,我们的管理模式从人管人的家族式管理,到泰勒始创的用制度来约束人的制度化管理,发展到现在,学界认为管理的最高层次和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在一所学校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规章制度搬到另一所学校就可能行不通,原因就是文化背景不同。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停留于物质层面和制度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要有一个体系建构的系统规划,否则将陷于盲目性、临时性、应付性而使效果难以显现。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的对策和途径  

  

校园文化建设的滞后性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高职院校历时十余年的教育实践过程逐渐凸显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对此,本文认为除了从物质文化层面和制度文化层面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外,还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的对策和途径。  

(一)以党政班子为主导,规划校园文化体系构建  

清华的严谨求实和北大的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文化建设的层次性和长期性要求各高职院校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要有长远眼光。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和资源优势,从引进企业文化、突出职业特色、加强人文教育、实施人本管理、强化制度保障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整体地规划,要充分地发挥宣传部、图书馆、学工处、院团委和学生社团等部门和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自上而下地组织,有针对性地着力于校园网络文化、宿舍文化和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创新性建设,努力营造一个全院师生和谐互动的文化氛围。如江西旅游商贸学院依托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创建,开展基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在党委领导下,学工处、团委、思想品德教学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具体组织,以分院为工作重心,党、政、群、团、教、学齐抓共管,全体教师、学生骨干以及行业企业劳动模范和技术能手参与的建设格局。 

   (二)以社团活动为媒介,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品位  

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媒介,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或缺。社团活动的开展不能游离于学院整体的文化建构体系之外,而应在锻炼学生成才,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思想指引下,按照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方向,在思路、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增强社团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的精品。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努力,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如每年五月举行的“红五月”活动,定期与企业搭“姻”举办的“大学生创业文化活动月”,以及“旅商十佳青年”的评选活动等,充分调动全院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院逐渐形成了积极好学、刻苦钻研、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良好校风和学风,全方面地塑造广大学生的文体综合素质、创业精神和职业意识。此外,各分院还结合专业特色举办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和竞赛活动,这种校内外结合,多层次、多角度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人文素质,实践与动手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情趣得到提高,视野得到开阔,最终达到能力得以提高和人格得以升华的目的。  

(三)以课程开发为手段,凸显校园文化职业特色  

校园文化的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社团活动的开展,要真正凸显文化特色就要在日常教学上得到渗透和体现,要在教学过程中深化知识的学理内涵,将知识层面提升到文化层面,使知识在技术能力形成过程中,不仅是一种经验的引导,而且是一种文化的实现。随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迫切需要,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改革应该结合学院优势和发展特色来进行,同样也必须考虑在校园文化上的外在显性特征。以课程开发为手段,凸显校园文化的职业特色是一个具有可行性的建设方向。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借鉴一些兄弟院校的做法,在旅游分院开设的“校园导游”实训课程对其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一个成功的尝试。该课程体系包括学院发展概况、学院地理环境、学院导游图、企业文化的融入、学院发展前景展望以及校园导游等几大模块,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缩短课堂的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践之间的距离,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为学生能尽快达到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并能独立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过程中也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社会角色意识、行业认同感等市场经济社会所必需的各项素质。  

(四)以学术沙龙为纽带,推进校企文化相融通  

中科院院士、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贺贤土指出:“高职教育就是为地方建设服务,为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这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高职教育的根本宗旨决定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高职院校既要加强对校园文化的继承,也要积极引入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成为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推进校园文化企业化的进程中,高职院校可以与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和工学交替等一系列校企合作形式相适应,既要发挥学院的主体作用,也要坚持以企业文化为主导,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充分发挥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文化传播力量,通过举办学术沙龙的方式,聘请成功的企业人士来校讲座,通过企业人讲述艰苦创业史让学生看到严峻的实际问题,使其认识到坚忍不拔的品质的重要,理解吃苦耐劳的精神实质,从而让企业文化影响学生的价值文化;同时以校史展的形式宣传往届优秀校友的成功事例,让学生有学习的榜样。  

(五)以网络应用为载体,引导校园文化发展健康化  

在如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的时代环境下,校园文化的建设无疑受到了网络文化等众多亚文化因素的冲击和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大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接触到各类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正确把握和引导网络文化的方向,是当前职业院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紧迫问题,也是一条有效途径。图书馆能在瞬息万变、数量庞大的信息中为读者提供“新、快、准、全”的信息的功能,在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提供健康、丰富的网络资源,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这方面,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还结合精品课程的网络题库的建设,率先实现网上期末考试,加强网络对学生日常学习的引导功能,将学生漫无目的的网游习惯引导至利用网络加强专业学习的方向上来。  

  

参考文献: 

[1]张志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力构建初探[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2]唐光辉.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5).  

[3]贺贤土.职业教育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9).  

[4]董显辉,曹小红.浅析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j].才智,2008,(14).  

第4篇

关键词:关系;建设;地市高校;农村文化生态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041-03

中国13亿人口,其中9亿多是农民,农民问题始终是令人关注的重大社会话题。农民文化作为农民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大背景下,农民的文化需求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地市高校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标志,它扎根于地方文化,一方面,它是地方文化精神的象征,维系地方民间文化的血脉;另一方面,它又是所在地市的文化博物馆、文化遗产的传习、民间艺术的创新室。因此,地市高校与当地农村文化建设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本文就地市高校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内在关系作些探讨,以实现地市高校与农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促进彼此的有效发展。

一、地市高校和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含义

(一)地市高校

本文所说的地市高校是指分布在省会城市以外的,由地级城市(州、盟)人民政府举办和负责办学经费的,或者是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它不是泛指在地级城市(州、盟)办学的隶属关系不同的各高校。

地市高校由于其地处地州市,与农村有着特殊密切的关系,因此,它对农村文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农村文化和农村文化生态建设

所谓农村文化,从狭义的角度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载体的文化。它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耕实践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心理结构的反映,它表达的是农民的心灵的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化程度。通常,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如印刷媒体、电子媒体以及其他有形物质媒体得以记录、表现、保存、传递并以客观形式存在的文化,如,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公益文化;另一部分则是以主观形式存在的农民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等。

而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自然“文化生态”则是文化与其环境之间的互动系统,是系统中文化主体从事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消费等活动的环境和条件。人类的文化活动既受环境的制约,又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二者的双向互动,构成文化的生态系统和创生机制[1]。文化生态是一种文化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综合,即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对文化构成共同的影响和制约。

在中国农村文化生态环境建设中,重点和难点是人文环境建设。它要求建设者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立足农村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的文化状况,并按照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注重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尤其要着重加强对农村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革命文物和优秀的民间艺术的保护,着重扶持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推进区域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文化健康发展的良好的农村文化生态环境 [2]。正确处理好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生态文化与反生态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协调好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政治文化、传统文化的关系,构建一种新的人文精神、人文环境,将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内容转换成一种生存智慧,最终实现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目标。

二、地市高校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内在关系

(一)地市高校能有效促进农村文化生态的建设

1.地市高等教育对农村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中国高等教育学奠基人潘懋元认为,“高等教育面对文化及其传统的影响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它能够依据自身的特点,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主动地反作用于文化。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有文化的选择、传递、传播、保存、批判、创造等。” [3]高等教育文化功能的发挥通常通过教育的各个环节来得以实现,比如,教育者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设定与选择;教育者通过科研实践对受教育者以及社会大众施加影响,教育者的个人文化、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知识结构、行为习惯影响受教育者等等。地市高校大多远离省会城市,拥有服务农村社会的优越地理位置,因此,它能通过发挥教育的功能,对农村文化建设发挥非常直接的、针对性很强的作用和影响。

2.地市高等教育能增强农村文化生存抵抗的能力

从生物控制论的角度来说:“一种生物由于它的遗传保守性的限制,它只能在一定环境里生活,而且一定要对那些不利的环境条件进行抵抗,否则就不能生存。”[4] 生物生存抵抗能力的实现,必须借助其生活潜能,包括生存潜能、保护和抵抗潜能、繁殖潜能等。同样,在经济全球化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文化也面临着另一种相对强势文化的入侵,要实现其自身的文化生存与文化繁殖,一方面,必须对各种入侵文化进行阻止、进行抵抗;另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自身的生存潜能、繁殖潜能。而高等教育通过教育功能的发挥,能有效地对农村文化的优质遗传基质进行保存,从而增强农村文化的生存潜能;通过文化的批判功能增强农村文化的保护和抵抗潜能;通过文化创造增强农村文化的繁殖潜能。

3.地市高等教育能增强农村文化的创新发展力

高校作为高深文化成果的凝结物或代表,凭其合法合理的权威力量掌控着人们精神生活的中枢机关。它除了通过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三大渠道来强化农村文化优质因子,处理精神文化污染物中的有害因子,维持农村文化新故遗传因子的自然更替与能量信息交换外,还能按照事物发展的方向,通过挖掘研究、吐故纳新,创造和推动农村文化向前发展。

(二)农村文化生态建设能有效推动地市高校的发展

1.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有助于充分发挥地市高校的职能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校三大职能。地市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需要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

众所周之,教育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系统中,既包括农业研究、农业技术推广,又包括农民素质提高三个相互影响的子系统,而这三个相互影响的子系统共处于农村文化生态环境中。地市高校要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其发展的起始点和落脚点,对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施加重大的影响。通过合格人才的培养为农村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智力支持,通过科学研究推动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与农业技术进步,通过直接的社会服务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从目前地市高校三大职能的发挥情况来看,虽然科学研究通过推广应用一大批科研成果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科学研究中重理论、轻实际,重成果、轻转化的问题还很突出;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高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依然存在,面向农业、农村的人才就业机制尚未建立;直接服务社会还缺乏高效快捷的通道、模式和适宜的机制。这些问题既影响到三大职能的发挥,又在各个层面上受制于农村文化生态系统。

随着新科技革命在全球的兴起,大学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日益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也随之迅速发展。但由于长久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中国高等院校的辐射功能还没有完全瞄准广大的农村地区,面向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高等教育资源十分稀缺,服务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大学职能也十分有限。当前,中国农村文化生态正处在“新旧更替”的时期,如何调整和加强三大职能,更好地服务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就成为地方高校深化改革、重审办学职能的一个核心问题。只有着眼于中国农村文化生态的现状,才能充分准确地实现地方高校的职能 [5]。

2.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有助于地市高校正确定位,找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1)促使高校调整专业结构。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是一个学术研究与市场论证相结合的动态变化过程,专业设置与市场的协调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 [6]。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既是地市高校最大的生源基地,又是最广阔的就业市场。从目前高校专业布局结构来看,存在着严重的专业布局规划与区域市场状况的错位。究其原因,主要是专业设置时缺乏科学可行的规划,对所设置的专业缺少明确的专业取向规划、人才需求程度规划和专业发展重点规划。进而导致地市高校学科大而全,失去特色和学科优势;人才培养与需求状况错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专业调整速度与市场变化节奏错位,不能很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必须实现办学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整合配置国家、社会、个人等多渠道的办学资源,加快地市高校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地市高校,必须尽快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其适应农村文化生态建设能力。地市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必须瞄准农村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方向,紧跟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发展步伐,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长农业整体效益为目标。以农村文化建设来协调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把文化融入经济中去,认清文化的“双重角色”,既抓意识形态的文化建设,也抓文化产业建设,让农村文化成为农村经济的生力军。因此,地市高校要按照“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组建起富有特色的学科群,以此为基础构建学校的基础竞争力,发展核心竞争力,提高适应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能力。最近,据说一些原来的行业高校又在纷纷更名恢复原来的校名,突出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方向,加强专业设置对市场需求的针对性。这也说明,高校特别是地市高校调整专业结构,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是十分必要的。

(2)促使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地市高校担负着培养地方经济建设所需人才的重任。未来的中国农业是“精细农业”、“生态农业”、“知识农业”、“社会化大农业”等 [7] 。未来的农业和工业将会消失其界限,农业必然工业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黄土地上辛勤劳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与之相应的农村文化生态也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地市高校在立足于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加强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爱农村、爱农民、爱农业,具有建设新农村的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具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能适应农村文化生态建设需要的人才。这就需要地市高校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实践教育,改善教育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着眼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以此适应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需要。

(3)促使高校创新服务社会的机制。地市高校要想在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中有所作为,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服务社会的机制。以建设农村公益文化和发展文化产业为切入点,协调学校、企业、市场、政府间的关系,整合各种资源,增强大学辐射农村的功能。通过培养农村文化产业人才,兴办农村文化产业,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通过农村文化产业,促进农民终身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最终,通过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地市高校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互动发展方向

1.地市高校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前提,不断畅通农村人才“产”和“销”渠道,实现“产”、“销”对路,“产”、“销”两旺,赢得自己的发展空间,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如前所述,农村是广阔的天地,既是人才培养的生源地,又是人才“销售”的巨大市场。地市高校只有主动适应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大胆改造和调整专业设置,培养出适合农村文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才能为自己的产品――人才开辟广阔的农村人才市场,才能实现办学有生源,就业有去处,进出口畅通。既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获得自身发展的空间。

2.地市高校在传承和创新农村优秀文化中,办出学校专业特色,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在激烈的高校办学竞争中,办出自己的特色是制胜的法宝。什么是特色?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办学特色是地市高校赖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地市高校如何办出特色,通过对当地农村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传承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应该说也是其重要途径之一。每一个地方的文化千差万别,每一个地方文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也各有不同,自然,适应当地农村文化建设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也会多姿多彩。

3.农村在为地市高校提供生源,接收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在获取现代文明信息,改变传统落后观念的同时,通过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改变生活观念,改革生产方式,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的健康发展。

4.地市高校与农村文化建设共生共荣,互惠互利。地市高校发展离不开农村,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地市高校的深度介入,地市高校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为农村文化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唯有如此,才能在建设新农村,提高区域发展水平的同时,提高整个国家、民族文化水平,创造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1).

[2]范大平.论中国农村文化生态环境建设[J].求索,2005,(2):95-97.

[3]潘愁元.试论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J].高等教育研究,2001,(2):4.

[4]裴新澎.生物控制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62-163.

[5]唐吉红.高等农业教育在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6).

第5篇

论文摘要:高校生态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要体现和谐与发展,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持续发展。在构建生态校园文化中还要注意把握好4个方面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高校生态校园文化作为亚文化从属于社会文化范畴,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生态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生态校园文化建设是时展的要求,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建设生态校园文化工作中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 高校生态校园文化构建的指导思想

当今时代,作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优秀人才的高校校园,广大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文化的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趋势在向高校渗透,这凸显了在高校生态校园文化构建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的重要性。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生态校园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就可能失去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既继承我国优良文化传统又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发展着的价值观,是把握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正确方向的指针,是国家长治久安的稳定器。它为生态校园文化建设指明正确方向,是生态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理论指导,能为生态校园文化健康发展提供思想保证。是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武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道德基础。在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要使大学生牢固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在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各种问题时,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追求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的关系,鼓励他们把个人的抱负同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树立社会主义理念,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最终形成生态的校园文化。

2 高校生态校园文化构建的价值目标

2.1 生态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和谐与发展

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谐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和实生物”思想的继承,也是关注民生、注重公平的和谐,是发展中的和谐,是动态中的和谐,是有序中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是价值目标与现实发展过程的统一,它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正因为校园中存在不和谐的因素,存在矛盾与冲突,才要追求和谐;也正因为追求和谐,才要调解矛盾。因此,校园中存在不和谐是必然的,是一种常态,不但要正视这些矛盾冲突,敢于让它暴露出来,还要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规律,更重要的是关注不和谐背后所包含的积极因素,解决问题并发扬积极因素,使校园文化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2.2 生态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既是时展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和谐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以人为本,它体现生态文明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本质和核心,也体现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和归宿。高等教育将人的可持续发展看成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中心问题,以培养人的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作为核心。当然,以人为本并不能停留在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层面上,应当把人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从生态的高度来看人,以生态平衡的原理来理解以人为本的思想。生态意义上的“人”是把人看做地球上生命系统的一员,应当重视整个地球生态协调、和谐与稳定。当将“以人为本”作为校园文化的价值选择时,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也应当是立足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关注校园整体生态构建,关心生态系统的每一成员,使校园文化建设朝着一切有利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方向努力。

3 高校生态校园文化构建需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3.1 生态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

目前在生态校园文化建设中物化倾向突出,即很多高校只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掺杂太多的功利主义目的,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发展成长的主题意义。在生态校园文化建设中,良好的校园布局、建筑风格、绿化美化以及生态环境中蕴含的人文气息,是无声的育人载体,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它对陶冶师生情操、启迪智慧、积淀高雅的校园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作为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出发点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却发掘得远远不够,特别是未充分体现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有机载体,是大学精神最丰富、最生动的体现。在生态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不断发掘在历史的土壤中蕴含的文化宝藏,对已经形成的大学精神加以归纳和珍视;要在传承历史的同时播下新的文化种子,使其开出新的生命之花,赋予大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使它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2 生态学术环境与学科专业环境

大学生态学术是一个以知识分子为主体,为达到学术创新的目的,进行复杂的学问探究和科学实验等活动的生态系统。大学生态学术环境既要受到大学外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社区文化环境等的影响,也要受到生态校园文化内部的学科文化、专业文化、行为模式、人际关系的渗透与影响,受到学校环境、院(系、所)环境、学科专业环境、课题组环境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学科专业环境是生态学术环境的重要内部环境因子,相比院(系、所)环境和课题组环境而言,其对学术的影响更直接也更大。在高校要坚持“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突出学科特色,浓厚学术氛围,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注重学科关联度,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处理好内部学科专业与学术人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处理好学科、专业内和学科、专业间资源与政策的合理平衡问题,营造良好的生态校园学术环境。

3.3 生态学校行为文化与个体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高校生态校园文化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能直接影响到生态校园文化构建的行为主要是学校行为和个体行为。学校行为:每个学校都应以生态观来看待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引导师生形成良好的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和发展观,改善学校的生态管理,加强生态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突出教学改革的生态化进程,以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建立课程体系多样化、教学手段合理化、思维方式多元化、学科建设最优化的生态教育教学格局;同时还应结合各学校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办学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创建学校的绿色品牌,形成良好的绿色育人环境。个体行为:在校师生是个体行为的直接责任者,是生态校园文化构建的生力军。师生员工都应积极参与学校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养护,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专业优势制定相关的生态建设活动实施计划,结合各种文体活动、教学活动、学术活动和日常行为,把持续和谐的生态观念传播到每一个行为人的思想和行动中去。无论是学校行为还是个体行为,都要接受社会、媒体、大众的舆论监督,都要大力普及生态环境意识,倡导绿色行为,使之成为社会绿色行为的表率。

3.4 生态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是社会的主文化、大文化、起主导作用的文化。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亚文化。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校园文化以其开放性、适应性的特点与社会密切联系,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信息社会,校园文化正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走出校园。对社会文化产生积极影响,同时社会文化也通过各种渠道对校园文化施行强有力的渗透作用,社会文化的变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校园文化产生强烈的冲击。市场经济是一个社会摆脱贫困、实现经济腾飞的最有效的途径,它本身就包含着相当程度的人文意蕴,具有促进人类精神奋进、升华的一面,这给校园文化带来有益的养分。但又因其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的本质,随着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文化多元化,导致各学校生态校园文化主体的价值取向、文化修养、知识结构、志趣追求的差异,最终使得部分大学生价值主体个性化和价值取向功利化,大大削弱生态校园文化的群体教育价值观念,导致有些学生价值目标短期化。因此,高校要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由精英走向大众,由为经济服务的部门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部门。在肩负历史使命的同时,大学仍要在保持自身的价值、遵循内在的逻辑中寻求大学校园内各生态因子的平衡。总之,21世纪的大学校园不仅要达到内部的生态平衡,还应促使外部生态环境的优化,提高大学校园的社会辐射力度。

参考文献:

[1]王长红.试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世纪桥,2010(7):145

[2]林莉.生态文化与21世纪的大学校园[J].现代大学教育,2003(2):54-57

[3]王文鹏.生态视角下高校文化建设探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8(4):26-27

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概括了航海院校校园文化的主要特点,通过对新校区文化建设遇到问题的分析,提出航海院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老校区是新校区的基础,新校区是对老校区的传承和创新。

1 航海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

提起航海院校,人们便联想到严谨、勤奋、敬业、服从,这些都是航海院校校园文化的优秀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情操、人格、信仰的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与其他类别院校校园文化相比,航海院校校园文化更具有独特的气质和内涵。

1.1 校园物质文化

航海院校一般都具有浓郁的远洋特色,对校园环境的打造不仅从宏观的整个校园着手,而且具体到行政楼、教学楼、图书馆、雕塑等,都可渲染海洋和船舶的氛围。除此之外,专业用于远洋船员训练的教学科研设备,如航海模拟器实训室、雷达模拟器实训室、自动化机舱、柴油机综合拆装实验室等都鲜明地标示出院校的专业类别。

1.2 校园制度文化

航海院校教育与海运业是紧密相联的,由于海运业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和国际性,所以有关的国际组织如国际海事组织从提高船员素质、保障海运安全、减少海损事故、防止污染环境等角度出发,制定和颁布了许多具有强制性的国际规范和行为准则,航海院校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更加注重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将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灌输给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的精神。

1.3 校园精神文化

航海类院校的毕业生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毕业后绝大多数都在远洋船舶上工作,工作环境相对独立和封闭、工作相对辛苦和单调,这就更需要他们严谨、勤奋、敬业、团结的精神。各航海院校也都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教育和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1.4 校园行为文化

远洋船工作本身的艰苦性、危险性、涉外性和复杂性要对航海类院校的学生要求非常特别。半军事化管理恰恰能适应航运企业全面提高船员素质的特殊要求。在培养人的敬业精神、集体精神、吃苦精神、遵纪守法意识等方面是其他管理模式无法比拟的。半军事化管理体现航海类专业的特殊要求而设置的专门管理模式,追求的目标是严而不僵、活而不乱,既是航海类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色,也是养成学生良好作风的有效途径。

2 航海院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遇到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许多大学纷纷建设新校区。但新校区由于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容易出现建设初期和一段时间内的匮乏且与老校区校园文化不对称的现象。在这个问题上,航海院校同其他类别的高校面临着同样的困难。

(1)由于地价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因,新校区大多建于郊区,生活不便,教师较少参与新校区的校园文化活动,结果造成了师生之间存在明显的情感、观念断层。同时,新校区建成后,入驻的第一批学生通常是新生或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仍住老校区,这样造成了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联系的隔离,低年级学生难以得到高年级师兄姐的言传身教,体会不到大学的校园文化,导致老校区的校园文化氛围很难传递和移植到新校区。

(2)选址的偏远也导致了新校区与外界相对隔离,不仅交通不便、购物不便、休息娱乐设施缺乏,学生课余生活单一,而且缺乏城市社区文化的“雨露”,并且周边相对落后的城郊文化业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3)新校区缺少老校区深厚的文化积淀。“新校区建成时间短,缺少包含校园文化精神的历史性建筑、标志等,无法捕捉到具有陈年往事的象征意义的校园景物,缺乏历史厚重感和个性文化上的差异。”[2]

3 对航海院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对策的思考

虽然新校区具有大气且特色鲜明的建筑单体,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但这仅仅是魅力的外在形式。当前大多数高校的新校区都是在没有任何人文背景和文化底蕴的荒芜上建立起来的,只有在老校区悠久的校园文化建设基础上进行传承和创新,才能相得益彰。

3.1 传承老校区校园文化

新校区建设伊始,是一张空白的纸,脱离老校区的校园文化,新校区不占丝毫优势,传承老校区传统的、引人自豪的、体现学校精神的校园文化是最佳的路径。对于航海院校的新校区文化建设来说,传承老校区特有的“航海”特色文化精神也是笔者推荐的。要从航海院校自身具有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的特质下手,以物质文化为基石、制度文化为屋架、行为文化为砖瓦、精神文化为砥柱,逐步形成与老校区具有质的同一性的校园文化。

3.2 创新新校区校园文化

“文化总是在一定传统基础上发展,但又不断打破旧的传统、建立新的传统”。[3]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与老校区不同。因此,新校区的文化建设不能简单复制老校区的文化,要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在传承老校区的优良传统和良好风尚的同时,借鉴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创造出体现时代精神的具有新校区特色的文化。

(1)网络创新。在当今网络时代,新校区要加强校园网建设,创建数字化校园。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为师生员工提供的公共服务,到部门和师生的个人活动的数字化。

(2)社区文化创新。帮助学生建立立足于大学生“内围社区”的社团组织,同时,学校应当主动加强同周边城镇或农村“外围社区”文化的接触和交流。用开放、包容、务实的校园文化精神去影响外围的人、物、事,彼此渗透、互相吸收。在这方面,航海院校由于其体育运动设施的特殊配备和先进性,更具有一定的优势,发挥校园的社会功能和带动效应,从而使新校区校园文化得到升华。

(3)环境创新。校园环境建设是整体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主要通过校园环境的设计布局,建筑物的风格及装饰,文化景点布设,校园绿化、美化等手段,营造出校园文化的浓厚氛围。特别是文化景点的布设,应纳入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更要有创新意识。

总之,老校区是新校区的基础,新校区是对老校区的传承和创新。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汲取老校区校园文化的精华,继承老校区的优良传统,统筹规划、逐步实施、精细操作、在更高层次上丰富和发展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立博大、深远、影响力强的校园文化。从而使各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校园文化不因异地办学而湮没,促进人才培养和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云琴.一条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J].中国远洋航务,2007.

第7篇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水文化研究至今,学术界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准确掌握我国水文化研究的新动态、新形态、新业态,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为检索对象,采用高级检索方式,对检索出来的关于“水文化”的论文,从学科分类、发表年度、文献来源、关键词、研究机构及论文影响力诸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以期为构建“水文化+”研究范式提供理论基础,推动水文化研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文化;研究态势;分析

1988年10月25日,在淮河流域四省治淮宣传工作会议上,李宗新先生首次提出应大力开展水文化研究。①历经近30年的发展,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建设、水文化教育、水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运用计量分析和统计学知识,对检索到的水文化论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一、水文化研究的学科分类与发展轨迹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设有13个学科门类,110个学科大类。水文化归属哪一个学科?经检索发现,文学、工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文献比较集中,教育学、理学、法学、历史学居中分布,管理学、艺术学、哲学分布的较少,农学、医学、军事学没有相关文献,文化及水电工程是关注最多学科。在上述学科门类中,排本学科门类首位的是:文学是中国文学33篇,工学是水利水电工程239篇,经济学是工业经济119篇,教育学是高等教育19篇,理学是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25篇,法学是民族学13篇,历史学是考古10篇,管理学是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10篇,艺术学是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8篇,哲学是中国哲学6篇。除上述研究领域文献较多外,还鲜见于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林学、中药学、医学技术、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等学科。由此可知,水文化研究内容广泛,不仅有文史哲人文学科内容,而且还有理工类自然学科,同时还有经管法等社会学科的内容,属于新兴的文理交叉学科。我国水文化研究历经开展宣传研究(1989—2003年)、服务水利实践(2004—2006年)、政府倡导推动(2007—2010年)和规划专项建设(2011—2014年)阶段,基本上与年度发表文章数量趋势相吻合(见表1)。特别是2011年水利部《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来,《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研究》和《中国水文化发展前沿问题研究》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点)课题相继立项,国内学者的水文化研究主要聚集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遗产、水文化资源、水工程文化、地域水文化、水文化教育传播等方面。从表1可知,1989—2001年,水文化研究的论文较少,年均不足6篇,低于年均篇数的年度为1989年、1992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尤其是1993年和2001年分别为0篇,这说明水文化研究处于萌芽阶段。2002—2006年,论文数量呈平稳缓慢增长态势,平均每年约20篇,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进入2007年后,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到2008年、2010年达高峰期,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趋向稳定和成熟。从2011年开始,论文数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年均为86篇。2011—2016年篇数占所有论文的53.4%,说明此阶段是我国水文化研究领域的探索和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1989—2003年,没有研究生以水文化选题作为学位论文。2004—2016年,学位论文共39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硕士学位论文37篇),学位论文数占所有论文的4.06%,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在基础理论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在学位论文中,最早的博士学位论文是2004年艾菊红的《傣族水文化研究》②,最早的硕士学位论文是2005年刘虹弦的《水脉相连气韵横生———水文化在现代城市形象中浸润和延续》。在水文化文献中,主要来自《治淮》《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水利发展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中国水利》《江苏水利》《水利天地》《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涉水行业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主办的期刊。在水文化研究中,涉水行业高等院校期刊如《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昌工程学院学报》等成为主要学术交流阵地。尤其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自1985年创刊就设有“水文化研究”专栏,成为全国期刊界历史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高的特色栏目。此外,《北京水务》《中国三峡建设》《山西水利》和《城乡建设》这四种期刊数量也位居前列,说明水文化研究与水利建设也紧密相连。

二、水文化研究的热点、焦点与团队分布

文献分析表明,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还没有刊发与水文化相关的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教育、历史类文章,中文核心期刊刊发水文化研究文章更少。在水文化研究论文中,被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论文较少,《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或收录论文屈指可数。这说明,水文化研究期刊层次和期刊学术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对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体现一门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焦点。水文化研究出现频率极高且排在前列的关键词有“水文化”“水”“文化”“水文化遗产”“人水和谐”和“水文化建设”。这说明,以上述词语为关键词的文献相对比较集中,是水文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之一。同时,频率在4次以上的关键词主要有“建设”“水利风景区”“保护”“内涵”“水文化教育”“水景观/开发/保护利用”“教育/水资源/水利院校/城市发展/发展”“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传承/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播/和谐/水利工程/水环境”和“水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由此可见,水文化研究的范围和领域更加广泛,如水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承创新、水教育传播、人水和谐等成为水文化研究新态势。通过分析研究机构,可以了解我国水文化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分布格局。水文化研究发文排在前3位的全部来自高等院校,分别是河海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其中,河海大学38篇,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3.94%;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发文章分别占总数的2.07%、1.87%,这与河海大学水文化研究所、南昌工程学院水文化研究中心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文化研究中心都是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密不可分。上述研究基地已经成为水文化研究、水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高地。

三、水文化研究的成绩、不足与未来展望

与此同时,发文数量较多的高等院校还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三峡大学、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等,水文化研究阵地主要为涉水行业的高校。另外,部分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如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博物馆、中国水利文协、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淮河水利委员会、河南省水利厅、江苏省水利厅、山东省水利厅等,也取得诸多研究成果。已发表的论文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引用文献和下载频次两个方面。在检索文献中,引用30次以上的文献有6篇,其中引用50次以上文献有2篇,分别是《水利建设中的景观和水文化》(73次)③、《试论水文化与城市规划的关系》(67次),说明水景观规划建设是水文化研究的载体之一。引用15—30次文献有17篇,其中,引用25次以上的有3篇,分别是《傣族的水文化与可持续发展》(27次)、《傣族水文化研究》④(27次)和《简述水文化的界定》(26次),说明少数民族水文化、水文化理论是比较关注的研究领域。但是,在检索到964篇文献中,有168篇文献被引用1次,占总数的17.42%;有484篇文献被引用0次,占总数的50.21%,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还处于相对分散状态,学术交流不畅,研究梯队薄弱,研究者之间相互关注度不高,易出现重复性、堆砌性和低水平研究成果。下载频次也是论文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从侧面反映了水文化研究的热点。水文化研究中少数民族水文化、水文化内涵与外延、工程水文化、城市水文化等文献下载均超过1000次以上,《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⑤(4720次),位于同类文献下载首位,其次是《傣族水文化研究》(2772次)。水文化研究前20名高频次被下载文献中,水文学、水文化教育、体育水文化等文献也是学界关注的研究领域。近30年水文化研究表明:学术界对水文化研究呈现出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研究格局,初步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研究机构和研究方向,取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如在水文化理论方面,研究成果涉及水文化内涵、水文学、水工程文化、少民族水文化、生态水文化等。但毋庸置疑,当前我国水文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研究队伍单一且相对比较分散,水文化研究人员和机构主要是与水利密切相关的行业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综合性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水文化研究的相对较少。尤其是全国性综合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期刊、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期刊更是关注不足。与此同时,水文化研究既往的成果还仅仅限于微观研究,对于原创性与基础性理论研究略显不足,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略显陈旧。⑥今后,我国水文化研究应当紧紧围绕新时期治水思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升研究理念,拓宽研究方法,抓准研究方向,创新研究成果,推进水文化研究的持续发展。

作者:贾兵强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院

第8篇

    论文摘要: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是我国新兴的安全体系,也是煤矿企业势在必行的体系建设之一,构建一套完善的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事故发生的同时,大力发展煤矿企业的生产。目前,煤矿企业已具备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大体上是在增加物态文化的同时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在完善的制度下,提高员工的责任心。 

 近年来,煤矿产业安全问题不断出现,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种全新的体系越来越被重视,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各煤矿企业都形成一种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独特的安全文化建设体系。一套完善的安全文化建设体系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基础,对企业的健康发展,长治久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人文和自然相结合方面,即在一个安全的自然条件下进行安全的生产,其本质是在煤矿企业大力发展的同时,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来消除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达到和谐发展。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浅谈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珍惜生命、珍惜健康为前提来实现人类的价值。安全文化包涵:安全意识、安全素养、安全责任、安全制度、安全设备、安全技术、安全监管等。排除自然隐患,人的行为是煤矿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及安全意识是进行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据调查显示,我国的煤矿行业事故大部分是人的违章作业和人的违章指挥造成的。例如2011年11月18日凌晨,镶黄旗塬林煤矿发生顶板塌方事故,7人获救,5人遇难,1人逃生。此次事故是由于煤矿老顶空顶距离超过规程标准,造成采空区大面积垮落,摧毁工作面的责任事故,如果管理人员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不会出现如此的惨剧,5条生命就此付出惨痛代价。发生塌方事故时,井下作业13人,其中1人逃离,12人被困。在被困的12名员工中获救7名,5名遇难。由此,我们可以深思:同样被困,为什么有的活下来而有的遇难?当然不排除个人自身的体质原因,但是,在同样遭遇,结果却不同。在此临危时刻才凸显出人类是渺小的,连基本的急救措施都不了解那只能是等着死亡的来临。这就需要管理者应在岗前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结合实例去引导员工怎样才能在危险中求生。而管理者应时刻的注意工作现场的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环境是否适合作业等等。管理者在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可以通过海报宣传、广播宣传、讲座以及电视宣传,让安全意识稳扎员工的心中,只有这样才能具备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高效的工作以及完善的安全制度。 

 三、增强职工的责任心 

 增强职工的责任心是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而要想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就必须要有一套制度去约束员工,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特别是对于管理者,其责任心应比普通员工都强,自己有这样才能在作业时及时发现问题,果断采取措施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逞一时之利而造成不良后果。企业管理者一方面是对企业不负责;另一方面是对生命不负责。煤矿企业本身的不安全因素复杂,基于本身行业的自身特点,更应实施一套完善的安全制度以培养员工的责任心。在各个岗位设立安全标准操作规程,以随时提醒操作者按照标准操作。严格遵守国家安监局的规定,实施领导带班子下井,及时排除隐患,整改不良作业习惯。定期的对员工进行培训,在对待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上,鼓励员工主动汇报以解决,只有这样,职工在满怀责任心的状态下,才能对安全隐患发现的早、整治的早。 

 四、增强物态文化建设 

 在职工的人文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增强作业环境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必须要为员工创造一个稳定的、良好的工作环境。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即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再强,事故发生的几率也是相当大的,可以说,在不安全的环境下工作,活着就是侥幸。好的工作环境是安全生产的保障,只有全方位质量达标,才能保证井下作业的安全生产。基于煤矿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其安全文化建设的开展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企业员工的学历、文化修养、专业水平、性格品质各不相同,管理起来确实不易。所以,安全文化建设的开展,对于煤矿企业来说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使之成为安全与生产、安全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安全文化建设在树立员工的自信心、增强员工的责任心、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及时排除事故隐患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范志堂.推进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及途径[j].coal science&technology magazin,2010(3):94~95 

第9篇

论文摘要:高职校园文化不但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和创新基地,而且还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同时,先进的校园文化又是高校的灵魂、师生凝聚力的源泉和提高提高校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活跃于校园中各种文学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显现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这对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高职校园文化不但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和创新基地,而且还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同时,先进的校园文化又是高校的灵魂、师生凝聚力的源泉和提高提高校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活跃于校园中的各种文学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相互影响成为高职校园的常青藤。

一、高职校园文化的涵义

校园文化指的是全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既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高职校园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全体师生为主体,以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人文氛围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为目标,以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网络育人,形成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促进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校园文化。

二、高职院校开展校园文学活动势在必行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中科技含量日益增加,要求生产者具备较高的知识和技能,在职业能力上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扩展到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一种受用终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思想道德基础的培养,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理解力、归纳力、创造力,使他们在不可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承担起将科研型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的重任。据了解,当前的高职院校,大多是从原来的中专升格来的,学校教育跟着市场走,许多学校为了迎合学生,也为了尽快把学生推向社会,以创造更大的效益,干脆就把文化课全砍掉,只开设专业课。表面看起来学生开心,因为他们本来文化基础就差,自然不愿学。老师教学效率高,两年学完三年的课程。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学生专业知识比较丰富,但人文知识比较匮乏。调查中显示,重专业、轻人文,重专业知识积累、轻综合素质提高等倾向在学生中比较明显。经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具备了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实践技能。相比之下,学生的人文知识普遍较差。我真替学生担心,在市场经济下,找工作如此难,一旦他们专业不对口,他们还能做什么?面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严重缺乏的现状,开展校园文学活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借助校园文学活动这个平台来弥补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

三、校园文学活动形式

1、文学创作。大学里很多社团都被认为是少数人的舞台,只有文学社团是不拘一格的,他面向全体学生。社团内的成员可以进行定期的定向的文学创作,社团外的学生也可以自由地向校报、校刊、广播站投稿,甚至是为班级、学校的宣传栏投稿,可以是瞬间所见、所闻、所想,也可以是从报刊杂志上的摘抄,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演讲和辩论赛活动。可以是命题演讲和辩论,也可以是自选题演讲和辩论。不论哪一种形式,都能使一部分学生在一定时间抽出时间来探讨相关话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更多的人。

3、猜谜和文学讲座。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猜谜或文学讲座,可以分系进行,形势非常灵活,受益于全体学生。这对培养学生理解传统文化是大有裨益的,不至于走出校门说“鲁迅是外国人”之类的笑话。

四、校园文学活动是传播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中科技含量日益增加,要求生产者具备较高的知识和技能,在职业能力上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扩展到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一种受用终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思想道德基础的培养,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理解力、归纳力、创造力,使他们在不可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承担起将科研型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的重任。

我们知道,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学校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法律法规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等,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些教育历来都是“外施性”的,其效果素来不尽如人意。然而,通过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学活动,却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已经证明文学是人类最历史而又最现实的自觉兴奋点,文学给人的熏陶、对人的影响力历来是其他学问难以替代的。例如,借助文学社团的校刊,让学生在班上互相传阅,因为是同学们的作品,学生很乐意读,读得多了,茶余饭后相互交流,自然心领神会。还有广播站播出的稿件,宣传栏撰写的文字或粘贴的图片,既是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的体现,又是精神文化所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理解并接受了校园文化。

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的考虑、长远的规划,一旦确定,需要坚持不懈的持续下去,经过时间的锤炼,不断完善,在广大师生的头脑中形成并巩固下来,成为自觉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激励着学校组织及成员共同朝一个目标努力。因此,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学活动来传播校园文化。

五、校园文化为校园文学活动提供导向

校园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精神文化,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共同愿景,校园文化越强有力,就越能统一全校成员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行为,就越能更快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作为传播校园文化的载体,校园文学活动就必须以校园精神文化为轴心,即学校提倡什么、鼓动什么,全校成员的注意力就必然转向哪里。校园文学活动的主题都必须体现校园精神文化。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体现。如确定各种主题的征文活动,演讲活动,辩论赛等,还可以在不同的时候确定不同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等,来宣传校园文化。可以说,校园里的一切文学活动都依托于校园文化。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学作品。

六、校园文化为校园文学活动提供素材

校园文学活动是以校园环境为背景,以活跃在校园中的人为主体的活动。首先,每一所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都会精心规划,合理布局,创建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职能部门充分利用校园的有限空间,精心设计,精雕细琢,积极建设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从中显示校园的文化气氛,使学生在优雅的环境里感受到美的存在和艺术的熏陶。而这就自然会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这些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既是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又是文学创作的极好素材。其次,学校要创建“以人为本”的校园制度文化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职业操守。要保证执行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做到有章必遵,违章必究。因此,学生对这些规章制度的理解和执行情况都可以通过校园文学活动展示出来,使校园文学活动的题材更广,也更深入。再次,校园文化中的精髓精神文化建设更是为校园文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身边的感人事迹固然可以通过校园文学活动来宣传,如励志教育的,助人为乐的,有敬业精神的等等,可以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创作予以讴歌,把精神文化发扬光大。同样,那些与校园精神文化背道而驰的假恶丑现象和不和谐的行为,也可以通过校园文学活动形式予以批评。总之,在高职院校中,正在不断完善中的校园文化为校园文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得各院校的校园文学活动生机勃勃,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颗常青树。从物质环境到制度理念,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举止仪表到教室的布置,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围绕着学校的发展目标,都给每个校园人一个具体可感的参考系,并传递出一定的价值观信息,从而使校园人积极地从周围环境中接受那些大家所公认的或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我们知道,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多种功能,以学校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被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认可以后,就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给生活在其中的每位校园人以深刻的影响,激发其产生一种自觉的内在驱动力,主动地去完善自我。同时它对每个校园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的约束和规范作用。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学活动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个成员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心理因素、价值取向等方面得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的熏陶和影响,就会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与文化气质,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因此,校园文化主导着校园文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校园文学活动则让校园文化得以传播和发展,它们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学校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也离不开校园文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全局》常雅宁

[2]《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质现状教育对策》万金淼史梅

[3]《高职校园文化创新研究》来自网络

第10篇

论文摘要: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校园文化的内涵、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校高书图馆的教育职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品牌院校来诠释图书馆在提升校园文化质量中的地位。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是最能体现高校人文精神的所在。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任重而道远。作为高校文化中心的图书馆集教育、学术、文化等工作于一体, 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责无旁贷,意义非凡。

1 校园文化的内涵及作用

校园文化,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大学生生活很多数时间是在图书馆度过的,配合学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大学生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图书馆当前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心。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化中心至关重要。给学生正确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承担着大学校园培养社会建设者的责任。让学生们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图书馆是高校物质文化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高校图书馆工作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柱。一个大学生有相当的时间是在图书馆中度过的,图书馆里有丰富的藏书,为大学生提供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基础。通过在图书馆里的学习,学生开发潜在的能力,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锻炼了自己实践能力。而且,图书馆还会经常举办专业讲座,聘请著名的专家学者,介绍最前沿的科技信息动态,使学生们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图书馆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图书馆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大学生时期是人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仅需要知识技能,人格的培养。图书馆图书资源非常丰富,是学生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图书馆通过开展主题报告会、图书评论等一系列积极的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行为方式准则,对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理想、提升道德情操、培养优良品格起着积极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实施,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在加大。图书馆举办心理健康讲座,能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正确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图书馆环境舒适,是学生陶冶情操,感受和美,安静学习的最佳选择。图书馆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百科全书。在图书馆里,大学生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任意遨游,陶冶情操,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营养。图书馆优雅的环境和良好文化氛围,先进的网络设备,为学生学习、教师工作、双方交流创造了最有利条件。良好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享受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使学生喜欢图书馆,喜欢学校,更喜欢大学生活。而且,图书馆馆员所具有的良好的团队精神、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职业道德,也强烈的感染者学生,

影响着学生。

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资源、有现代化的网络信息资源,正因为这些使图书馆成为大家认可的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通过阅读馆藏的各种纸质文献资料和电子文献资料,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延伸课堂教育,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学生在图书馆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爱好、特长和社会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会更主动的去学习,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图书馆还会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为学生实践兴趣,完善知识结构搭建了平台。图书馆不仅能有效地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 而且能有效地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是大学生提升文化素质的第二课堂, 也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品牌院校。

2 发挥校高书图馆的教育职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品牌院校的具体措施

2.1 构建科学合理的馆藏结构,科学合理馆藏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和其他文献资源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知识的获得,影响着大学生的发展。因此,图书馆应该重视所藏文献的学科知识的涵盖面,还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操、审美观念等等。在馆藏资源建设上要坚持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相统一的原则,定期召开读者座谈会,进行读者需求的统计,有计划、有安排、按比例地采访各种类型、各种载体的信息文献资源,并对文献信息严格把关,提供健康的精神文化食粮及时的供给给大学生,让他们可以随时尽可能的享受文化粮食,更好地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转贴于

2.2 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的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定期举行读书活动,并召开读者座谈会,馆长接待日和答复读者们提出的建议和问题,根据学校的教学科研安排和校园文化活动计划,采取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站做新书通报进行新书推荐、专题介绍、好书共赏等等;聘请院类外专家学者举办各类专题讲座。邀请文化界、艺术界的名人举办文学、戏剧、音乐、书画等鉴赏性讲座,使学生在本专业之外,能受到多方面文化艺术修养的熏陶。

2.3 努力提高馆员素质,更好的为读者服务。在高校图书馆工作需要的是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馆员,馆员要想在图书馆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新知识,学习新技能,不断地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要系统的学习图书馆专业知识,学习外语知识,学习计算机操作能力,了解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操作。要提高馆员学历教育,从根本上提馆员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要进行馆员的岗位培训,聘请馆内外专家讲学;要进行短期的计算机培网络知识培训;要经常组织女性馆员去别的高校图书馆参观、学习。

2.4 加强环境文化建设,给读者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图书馆不仅要向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资源,还应该给读者创造一种适合他们的文化氛围和阅览环境。创造良好的过刊阅览室环境。建设舒适、方便的室内环境;四季温差较大的地方,很有必要安装冷暖空调。室内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做到窗明几净,给读者以清洁、整齐的感觉。为读者营造安静、和谐的阅览氛围。馆舍周边要进行绿化布置,室内布置要格调高雅,装饰美观,营造浓郁的、高层次的文化氛围。大厅、书库、阅览室要张贴名人名言、美术书画等,让大学生置身其中,能感受到时代气息和文化氛围,不仅能潜心治学,还使心灵得到净化。

2.5 深化图书馆人性化服务,体现“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理念。读者是图书馆的主体,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是时代的特征,积极推行人性化服务,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图书馆的环境和设备优势,为读者创造赏心悦目的阅览环境,让读者拥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以满足读者的个性需求以及阅读习惯,服务设施应该充分考虑读者在借阅、检索和利用信息过程中方便快捷。不断扩展服务方式和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如网络服务,多媒体服务,自助借还等等,在服务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个性化服务,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2.6 加强图书馆网络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在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生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校园网络文化全方位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塑造着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同时,网上的文化垃圾也在影响着大学生。因此,图书馆应该充分认识网络资源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建立适合高校发展和教学、科研需要的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建立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净化校园网络环境。

总之,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中心,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要充分的发挥其教育职能,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创建更高层次的品牌院校,完成素质教育的重大使命。

参考文献

[1]黄月红.也谈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

[2]王美君.浅析高职院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网络财富,2010(9)

第11篇

摘要:文章介绍了校园文化的涵义,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举措。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12-0045-02

收稿日期:2013-11-21

作者简介:纪亚清(1965-),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1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1.1 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其拥有丰富的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是能力、成就、学问的一种综合体,他以精神和哲学为基础,以知识书籍为载体,成为人们道德行为和文化素养形成的文化方式。这些书籍中蕴涵着不少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理念、做人之道,比如儒学中所倡导的“仁者爱人”、“言必行,行必果”、“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启发读者思考做人的道德标准。这些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和对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馆藏中许多经典著作都具有高度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道德价值、民族精神价值、美学价值。例如:《诗经》《楚辞》《红楼梦》等。大学生通过选读这些经典名著,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陶冶情操,知书明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健康成长,受益终身。

1.2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爱因斯坦曾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指出:“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非常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而目前,根据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高校的学生为了在未来的职场立于不败之地,在校期间就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职业导向所需要的外语水平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以及各种各样的职业培训和实习。这就导致从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人的个性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这种职业化教育体制过分强调专业课程的重要性,而弱化了人文素质课程,专业的细化使教育和教学越来越缺少人文关怀。而图书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在丰富校园人文氛围的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气质,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长为和谐发展的人。

1.3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弥补课堂教学不足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总则第3条中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和主要任务之一。图书馆通过新生入馆教育、《文献检索课》教学等途径来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缺憾。

虽然课堂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主渠道。但是,我们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不可能完全地表达和囊括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所有知识和技能,这就促使我们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高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有庄严、安静的外部环境,向学生展示了她的精神面貌,吸引着读者入馆;馆内整洁明亮的借阅空间、排列有序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安静的学习气氛,人性化、特色化的阅读空间,为人师表、态度和蔼、知识丰富的馆员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知识信息服务等。所有这些对置身其中的每个人都起到巩固和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和规范品德的作用,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中促进学生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同课堂教学相比,图书馆的多种教育活动具有更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尤其是它的人文素养教育功能是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

2高校图书馆建设校园文化的举措

2.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是大学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和拓展,是内涵丰富、知识多样的第二课堂。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天职和永恒主题。列宁曾指出,图书馆要“方便读者”、“吸引读者”,“满足读者对图书馆的一切要求”,“帮助人民利用我们现有的每一本书”。该论断是对现代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最好诠释,即“以人为本、读者至上”。只有牢固树立了“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才会有对读者的充分尊重和全程耐心的服务,并进而营造图书馆充满人性化的人文氛围,使图书馆成为师生从事教学与科研及提高综合素质的学术殿堂和心驰神往的精神家园。

2.2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重视育人环境的美化和优化是图书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图书馆可以利用馆外环境的道路、草坪、花卉以及由馆舍建筑造型组成的外部景观形象,吸引读者入馆。就图书馆的内部环境来说,应建设有良好的现代化的网络传输设备、整洁的借阅空间、整齐舒适的桌椅、柔和适宜的灯光、淡雅协调的色彩搭配、排列有序的书刊文献、宁静亲切的读书氛围,人性化、特色化的阅读空间,应有为学生独立思考、深入学习和研究而提供的自由空间,在室内或走廊过道的墙壁上悬挂陶冶情操的书画作品、给人启迪的警世名言、令人敬仰的名人肖像;设有随处可见的人性化标示和温馨提示,馆员应仪表端庄、态度和蔼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等,使图书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和主要载体。

2.3加强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2.3.1纸质文献资源建设。首先要重点收藏学校所有学科专业以及与学科专业相关的文献,为巩固、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供文献保障。其次,应注重收藏哲学、文学、历史、艺术、人物传记等文献,特别是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献。通过阅读这些文献,可以潜移默化地塑造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能提高其品德修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等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校园文化活动更好地开展。

纪亚清:高校图书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新探纪亚清:高校图书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新探2.3.2建立特色数据库及网络资源导航。为了满足师生对数字资源的需求,图书馆应以购买、共建或自建的方式,建立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数据库、重点学科数据库、本校学位论文数据库及馆藏随书光盘数据库等,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同时,图书馆可以对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搜集、整理、筛选、重组和分类后,在图书馆主页上建立动态链接、分类目录、资源体系等资源导航系统。通过阅读和观看数字资源,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使他们接受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熏陶,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4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决定着读者服务水平;也是促进校园文化活动更好开展的主要因素。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那么一位品德高尚的图书馆员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好书,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情感、意志等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在默默地塑造、感染着大学生。提高馆员综合素质,首先要加强馆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及职业道德建设,使馆员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护图书,热爱读者。其次,加强业务学习,以巩固、提高馆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了解人文知识,掌握知识产权知识等。

2.5加强信息素质教育

2.5.1新生入馆教育。主要介绍学校图书馆的概况、开馆时间、规章制度等,并组织新生参观图书馆,使学生了解图书馆,走近图书馆,为学生充分有效地利用图书馆奠定基础。并根据所设专业以及提高新生的人文素质的需要,编制新生导读书目,积极引导大学生阅读。

2.5.2开展“文献检索课”教学。为了增强不同信息需求读者获取信息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图书馆应根据不同年级开设不同层次、专业的文献检索课教学;使大学生们掌握馆藏文献资源及馆藏数字资源的检索方法和技巧,掌握网络查询的技巧和方法等,同时要加强大学生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的教育与培养,并有针对性地开设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课程或讲座,使大学生在获取和使用信息时能自觉地维护和尊重知识产权,自觉抵制违法信息行为,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品质等。

2.6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2.6.1做好导读工作。导读工作是图书馆员对进入图书馆的读者进行阅读导向的一种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开发利用文献资源的保证,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图书馆应首先在了解、分析读者的阅读倾向、阅读兴趣、阅读心理、所学专业等情况的基础上,熟悉藏书布局,根据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分别推介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源,从而满足不同读者的各种阅读需求。

2.6.2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图书馆应不定期地举办各种教育活动,如图书展览、有奖征文、演讲比赛、朗读比赛、辩论赛、书评、知识竞赛、学术沙龙、读书研讨会与专题讲座,或邀请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和学术讲座等,使大学生在文化活动中,拓展知识视野,增长见识,接受美的教育,陶冶情操,增强融会贯通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与人文素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林移刚,何天云.高校图书馆国学教育途径初探[J].图书馆学刊,2012(9).

[2]吴惠茹.高校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探析[J].图书馆建设,2008(5).

[3]徐长林,杨玲,李艳菊.高校图书馆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3).

[4]童建国,杨晓红.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0(6).

[5]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杜丰宁.论大学图书馆的人文建设[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0(6).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特色文化;原创文化

高校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亚文化,受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是指参与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师生在一定规范下所创造出来的独特的班级生活方式,并形成一套为大多数同学所认同的、用来教育同学的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等)。即在一个班级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班级同学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它可以表现为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行为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形式。

本文结合周口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近几年来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工作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进一步优化高校的育人环境,强化育人阵地,推进育人工作的重要举措,对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班级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班级文化是班级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班级形象、提高班级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班级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2.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极大地提升班级的文化品位

班级文化表现出一个班级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班级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班级文化能反映一所学校的综合实力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班级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班级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班级文化能赋予学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学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可以体现出一个学校的综合实力。

班级文化建设相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来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把握以下几项原则。

(1)坚持以学生为本,让班级文化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把握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地建设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包括环境、制度、精神、行为等因素,良好的班级文化必须是以上各种因素全面、协调建设的一个过程。

(3)注重统筹兼顾,切实解决好班级文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

过程,要切实解决好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制约优良班级文化形成的各种问题。

二、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探讨

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对于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院就此项工作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具体工作中,我院采用了“一体两翼”的建设模式,一体即“围绕学生成才这一中心”,两翼即“突出专业特色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瞄准就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这种建设模式提升了学生对所学专业、所在班级的认同感,从而达到提升班级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目的。

1.良好的氛围是打造班级文化的基础

(1)班级环境建设方面:良好的班级环境会使师生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也将激发师生员工的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他们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我院近年来高度重视班级的环境建设,通过开展“教室文化大比拼”、“特色班级环境建设”、“书香教室建设”、“示范班级创建”等活动,全方位地提高了班级的环境建设。

(2)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班级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班级成员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班级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体现在学风、班风和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上。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我院利用“为奥运添光彩”、“纪念建国60周年”等活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大力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打造特色班级文化的重要途径

(1)充分发挥特色文化活动的基础作用。班级素质拓展、“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生活一辈子”晨跑活动、周末文化广场、班级DV大赛、宿舍篮球赛、教室文化大比拼等等,已经成为大学生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活动学生自主策划、构思、组织、实施、开展的集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开创性于一体的优秀班级文化活动,在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的同时,他们自身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和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充分发挥班级“原创文化”的示范作用。在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对从学生中涌现出来的“原创文化”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发挥其重要作用。我院近年来发现并推广了来自于学生,具有高度思想性和实践性的“原创文化”。近年来我院先后推广了计算机科学系由班级学生自我创作、自我编辑,充分反映班级文化、充分体现班风学风的“班级月刊”、教育科学系以宿舍为单位充分表达学生心声、展现宿舍文化的“宿舍周刊”、物理系旨在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工程”、中文系的毕业生离校教育“六个一活动”等,这些都为班级文化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推进作用,为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了毕业生离校教育“六个一活动”,安排辅导员开展“一个平台、一份礼物、一句叮咛”工作,积极倡导毕业生留下“一个心愿、一份承诺、一句祝福”,实现了学校同毕业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增加毕业生与学校、老师的情感,增强毕业生的感恩之心和回报社会的责任感,确保了毕业生的文明离校。

(3)充分发挥宿舍、小组活动的支撑作用。宿舍、小组等是班级内的最基础单位,充分发挥他们在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04年开始我院借鉴社会学社会工作中小组工作方法的理论知识,在数学系进行“小组工作方法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的试点,通过借助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方法,依据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工作,并辅以有针对性的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同。

(4)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活动的辐射作用。我院目前拥有艺术协会、杏花雨剧社、飞扬学社、大学生法学会、口才与交际协会、摄影协会、家电维修协会、电脑爱好者协会等40多个学生社团,涵盖文学、科技、体育、社会实践等方面。学校充分发挥上述学生社团的辐射作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建设班级文化,同时围绕大学生头脑中的“热点”,开展丰富多彩、积极活泼、健康向上的活动,将思想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科学研究、文化交流与知识传授融入到文化活动当中,从而达到教育人、培养人、提高人、塑造人和凝聚人的目的。

(5)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的引领作用。近年来,我院化学系、生物系各个班级试点开展了“名师有约”活动,即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构筑全员育人机制和人才培养工程,利用化学系、生物系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多的特点,由名师做学生学业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探索新的育人、班风建设模式。同时,还通过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促进了系风、班风和学风建设,以培养学生成才为抓手,在学生继续深造和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这两个系近几年的考研率均在60%以上,其中,2010年化学系参加考研究生的学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2%,考研录取率达到71%,985、211院校录取率分别为25%、51%。

三、关于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目前还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阶段,在我院的具体实践中,笔者对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有以下几点建议。

1.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应注重时段性

班级文化建设,首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而进行。大学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学生的特点、对知识的需求、对班级文化的需求不同,因此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内容应有所不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充分结合大学生的生涯特点、大学生成长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明确、切合学生实际的专题活动来促进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例如:我院化学系在班风建设中采取“学风渐进式培养模式”,对于刚入校的新生以适应大学生活教育为主,大二、大三主要以专业思想教育为主,大四以升学或就业技能培养为主,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2.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应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

班级文化对班级成员有很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塑造力,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应围绕这一目标而进行,以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核心。

3.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应注重长效机制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开展实施到效果显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是建立长效机制的保障。制度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例如,我院在实际工作中每个教学系都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条例,建立了学生个人素质档案,这些都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了特色班级文化建设。

但是,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学生言行作用的关键环节。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