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云计算技术论文

云计算技术论文

时间:2022-03-07 00:39: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云计算技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云计算技术论文

第1篇

1.云计算技术在集约化IT系统中的应用

上述提到的问题是在集约化运营中面临的难题,这些年,通过应用云计算技术,逐步建立了集约化运营的云资源池,得到很好的实际运营效果。考虑到目前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的成熟度和业务特点,云资源池的重点在IT系统的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中小规模数据库、接口服务器等。新建云资源池时,需要新增完整基于x86平台的云计算环境,新增的软硬件包括了:超过300台高性能PC服务器,冗余多台SAN交换机、多套存储设备、服务器虚拟化软件以及云资源管理平台,用于满足以上应用的云化迁移需求。每台服务器配置4*8核CPU128G内存,为保证管理网络与生产网络有效隔离,因此每台服务器配置4块千兆网卡,其中两块网卡绑定做为管理网卡,另外两块网卡绑定做为生产网卡,生产网卡以Trunk模式上连,不同的业务虚机封装不同的VLANTAG标记,每台服务器配置两块HBA卡,连接SAN交换机,识别存储资源。对云计算服务而言,虚拟化是其核心技术,是云资源池得以开展的基础。通过虚拟化技术能将所有物理设备资源形成对用户透明的统一资源池,并能按照用户需要生成不同配置的子资源,从而大大提高资源分配的弹性、效率和精确性。目前主流的商用虚拟化平台有VMWARE、WIN-DOWSHyper-v、CitrixXenserver等,开源的虚拟化技术主要有Xen和KVM。服务器虚拟化软件一方面通过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虚拟出多台服务器虚拟机,提高资源提用率,大幅度削减物理服务器数量和运营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利用服务器虚拟化中CPU、内存、IO资源的动态调整能力实现对业务应用资源需求的动态实时响应,提升业务应用的服务质量;此外,通过在线虚拟机迁移技术能实现更高的可用性、可靠性以及各种基于资源优化或节能减排的策略调度等。以下对几种主流的虚拟化的技术进行分析比较。KVM借鉴了Xen在半虚拟化上的技术,虽然KVM是完全虚拟化的产品,但在关键的硬盘和网卡上支持半虚拟化I/O,达到最佳性能,并且以linux为核心的KVM虚拟化技术具有可靠的安全性。Hyper-V是微软的一款虚拟化产品,是一种系统管理程序虚拟化技术,采用微内核的架构,兼顾了安全性和性能的要求。VMwarevSphere虚拟化是一个单内核的产品,特点是硬件的驱动程序集中在Hypervisor这一层,被Hypervisor上的所有的虚拟主机所共同使用,当一个虚拟主机的OS需要访问硬件时,它通过Hypervisor中的drivermodel来访问,这种单内核的Hypervisor能够提供良好的性能,由于把底层物理硬件的驱动程序整合到Hypervisor管理层中,这种架构的性能比较好。CitrixXenServer主要优势是全面的特性集╞与同类其它产品不相上下,系统管理程序提供了底层计算机系统的虚拟化抽象,在完全虚拟化环境中,虚拟机操作系统未修改地运行在管理程序上,利用标准(Linux/Windows/Solaris)驱动堆栈,为硬件辅助虚拟化而构建,非常轻量级,多层的安全机制。通过对多种虚拟化软件的功能特性比较,考虑维护云系统扩容,并综合了技术及经济成本两方面因素,采用Xenserver做为虚拟化软件。

2.云资源池的安全管理

从本质上说,云资源池和其他计算模式一样,也是一种信息系统,因此其和其他信息系统同样存在一些共性的安全问题,包括:基础设施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同时,由于云计算应用的信息高度集中性、无边界性和流动性,以及基于虚拟化、分布式计算的底层架构等特性,使得其面临许多新的安全威胁。虚拟化之所以给网络安全带来新的隐患,从技术层面来分析,主要是由于传统安全策略主要适用于物理设备,如物理主机、网络设备、磁盘阵列等,而无法管理到每个虚拟机VM、虚拟网络等,使得传统的基于物理安全边界的防护机制难以有效保护基于共享虚拟化环境下的用户应用及信息安全。一方面,结合云计算资源池技术及服务特点,以及传统安全保障体系要求,综合采用多种安全技术手段,从虚拟机管理器、虚拟机、虚拟网络、虚拟存储、高可用性以及虚拟化管理安全等多个层面规范虚拟化安全要求,全面保障虚拟化应用及数据安全;另一方面,结合传统安全防御机制要求,规范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等安全要求,保障基础设施及业务运营安全,进而构建层次化的纵深安全防御体系,满足云计算资源池服务运营安全需求,如图1资源池安全体系架构。

3.总结

集约化云资源池建设立足于系统需求,同时考虑长远建设规划,并以先进的技术平台搭建,对IT系统的建设模式的进一步完善、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源运营水平、提高应用系统弹性有很好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采用云主机技术后,对于系统临时的扩容需求,可以很快地得到响应并交付使用,同以往的部署及交付方式对比,有明显的提高,建设周期由原先的3个月缩短到现在的4周,主机业务部署由原来的1~2周缩短到现在的1~2小时。引入云主机后,可大幅提高设备重复利用率,在云主机环境中,只需要主机的CPU支持VT(超线程)技术,即可将该主机加入云主机资源池,做为宿主机。同时引入云主机技术后,设备利用率将提高,且上层应用与底层硬件是松藕合关系,在硬件故障后,可迅速迁移到其它的宿主机上,因此可大幅减少维保费用。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了IT硬件资源的集中申请、分配、跟踪、回收的闭环管理流程,实现资源的生命周期管理。

第2篇

在虚拟机不关机,且持续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将当前虚拟平台服务器迁移到另一台虚拟平台服务器运行的技术称为动态迁移[6]。系统运行过程中,若节点之间出现负载差异悬殊,造成上层服务的性能受到影响,或者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需要将负载进行合并,关闭调整后闲置的节点资源,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所以,在系统负载不均衡时,需要根据负载均衡机制通过虚拟机的动态迁移转移负载。

2采用云计算技术的网络设备整合

采用云计算技术对网络中的设备进行整合,通过互联网这个必须的桥梁,将网络中的每个设备直接连接至云计算中心,用户只需通过服务接口(通常是Web浏览器)与云计算中心进行通信,完成用户的注册与登录,此时即可获取一个身份唯一标识。用户通过这个唯一身份标识登录成功后,云计算中心即会迅速处理用户的需求操作。云计算中心相当于一个庞大的服务器集群组,它主要提供软件服务SaaS、平台服务PaaS、基础设施服务IaaS以及虚拟化的资源和物理资源池。学校的合并,校园网的应用和网络规模需求的不断扩大,现有网络规划已经不能满足网络需求,数据冲突和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同时,学校网络中心机房由于托管的服务器数量不断增加,大量的服务器资源既造成了电能的浪费,又增加了学校的开支成本。一个开放的资源集成、资源管理和资源服务等资源管理体系,是学校信息化发展与网络整合的必然需求。

2.1现有设备及状况

A校区网络始建于2004年,实现了电信出口100M、教科网出口2M、三个校区的网络互连,2011年进行了第二次网络扩展和更新改造。近期,A校区与B校区合并,需要进行网络的第三次整合、扩展和更新改造。核心交换机、汇集和接入层交换机、一台城市热点认证计费设备、一台公安系统网络监控设备与后备电源系统。目前,网络中心能实现路由、NAT、防火墙功能、数据交换、网络日志、身份认证、教务系统、OA系统、精品课程等功能,见图2。B校区网络中心现有主要设备有:思科CIS-CO7609交换机,作为校园网络的主要路由交换设备。身份认证系统、网络设备管理系统、防火墙、网络安全审计系统、精品课程系统等专用服务器36套。实现路由、NAT、防火墙、数据交换、地址映射、VPN、FTP服务、数据存储系统、防病毒、身份认证、网络分析等网络功能,见图3。

2.2规划网络架构

云计算包括多种模式,如果以云计算中的私有云模式来对A校区已有的大量的服务器等硬件资源进行整合,然后统一提供服务,既能够通过对已有硬件资源的整合提升利用率,降低购置新硬件的成本,又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一举两得。具体整合方法:(1)在维持原有配置功能不变的前提下,用CISCO7609核心交换机替换原有的CISCO6509核心交换机,第二台CIS-CO7609上实现核心交换设备的双机热备功能,以满足VLAN与DHCP等功能的使用;(2)实现用CISCOASA5520替代原有的CISCOASA5510增加VPN网络访问功能;(3)对原有的6506核心交换机进行整合,维护引擎和业务模块,作为二级核心汇聚校园网的数据中心IDC、服务器群。将原网络中的WWW、FTP、存储、一卡通、在线教育系统、精品课程系统等25台服务器加入到服务器群中。

2.3规划网络管理功能

整合后网络管理功能为:(1)解决A校区网络整合中部分汇聚交换机与接入交换机不能实现远程发现与管理的问题;(2)利用堡垒主机技术提高主校区IIS服务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建设DMZ区,为不低于20套服务器架设服务器群,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将指定的应用系统进行归并。

2.4加强网络远程监控与管理

利用远程管理手段,增加A校区网络中心机房的电源、温度与湿度管理。利用B校区的门禁系统,实现A校区门禁系统的网络化远程管理。综合云计算技术手段,实现网络统一认证、管理和调度的目标。从而实现一次认证,多点登陆,方便使用。

2.5解决学校服务器利用率低的问题

每个学院需要大量供教学和实验使用的服务器,如何解决现存的服务器不足、资源利用低下、管理模式单一的问题,是通过云计算技术整合网络资源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具体做法:运用云计算技术,整合服务器资源,创建云存储空间,实现服务器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虚拟化技术,构建必要的虚拟机,优化服务器资源,满足全校师生应用需求;按照数字化校园的要求,实现网络空间资源有效的整合与集成,实现统一身份认证、统一资源管理和统一权限控制。

3结语

第3篇

在现阶段,云计算技术中的“云”已经具有了相当可观的规模,并且云计算不会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应用程序,同一个“云”能够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由于云计算技术具备了这样的优势,所以从云技术问世开始,它就迅速地变成了IT产业中的一个热点。

2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需求

作为卫生系统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单位,医院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对此有着非常复杂的要求;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因素,医院也同样需要融入到信息社会中来,服务于人民、服务于整个社会。由于信息化的需要,医院需要转变自己原有的管理模式,以信息化管理以及数字化管理为核心,医院需要在内部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处理系统,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医护人员以及病人进行服务,需要建立符合本医院实际情况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高度信息化的教学系统和医疗研究系统,需要设立信息化的、全面的健康咨询系统以及医学研究系统,另外,还要通过现代化的设备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患者提供多种多样的特殊服务,例如远程医疗监控以及远程医疗服务等。在现阶段,我国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经历过单机单用、独立系统的多机多部门以及全院级的局域网络化应用这3个阶段。医院在处于信息化的区域医疗信息网络阶段时,由于各家医院使用的软件不同,储存图像以及数据的存储设备也有差异,另外,在各个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医院、专科门诊以及医生办公室等在数据的互通性问题上也存在着分歧。

3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3.1实现患者电子病历的信息共享

目前的医疗过程中,关于病例信息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纸质报告易丢失、数据资料不连续、缺少患者的信息等,电子病历能够将纸质病历的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在将患者的病历数字化的同时就能够使患者的病例信息共享得以实现,这样患者就能够参与到与自己有关的就诊活动中,及时、有效地与医生进行必要的交流并获得自己的临床信息。云计算技术还能够在医院的信息化过程里通过租用服务的方式为有需要的医院提供租用相关软件的服务,这样医院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在软件供应商处租用相应的软件。另外,软件供应商也可以进行一款应用软件的开发以及维护,从而降低软件的实际成本,这样做,也可以降低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投资风险。

3.2关于医学影像信息的储存以及共享

在当下的医院中,医生的诊断以及治疗过程几乎离不开超声、X光、磁共振以及CT等医学影像设备的辅助,医学影像检查所得到的结果呈现的数字化信息和别的电子病历信息之间存在的比较明显的区别是数字化了的医学影像信息需要的储存容量是非常大的,云计算技术中所带有的储存功能能够通过分布式的文件系统、集群应用以及网格技术等功能,把网络中存在的大量的类型各异的存储设备通过软件集合起来,进行协同工作,从而达到共同对外提供业务访问以及数据存储的功能等,这样,医院就能够通过租用空间服务以及远程数据备份服务等相关功能,来建立起与自己情况相符的远程备份,从而通过云计算技术所提供的存储服务来使医院的海量影像的检查结果的存储得以实现。

4结语

第4篇

1改变图书馆建设的方向

真正的云计算的数字化的图书馆,可以解决图书馆信息资源匮乏的问题。因此,图书馆必须改变与当下重视典藏,轻视运用的局面,改变传统的重视硬件轻视服务的现状,因为云计算首先弱化了书刊价格上涨引起的新入藏文献数量下降的困境影响;再者我们说云计算技术的运用改变了当前图书馆相对单一的文献存储介质的状况。其次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及读者本身需求的变化,云计算技术可以根据文献的利用情况,统计分析出图书馆典藏文献的利用结果以及读者需求,从而完善图书馆的典藏文献。最后云计算可以增加读者利用网络图书馆的几率,增强文献资料的利用率。

2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服务技术的创新

从图书馆的业务影响上看,服务理念和方式的会有很大的变化发生。原始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提供商越来越多地转换服务,实现双重身份的转换,一方面,作为信息提供者,他们将信息资源包给云计算的服务商,然后利用虚拟的云技术给读者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全面的信息服务服务手段。换一个角度来说,作为使用信息的人图书馆人员和一般维修人员都有同样的信息需求,一旦他们产生需要的话,可以用手机,电脑等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任何信息有关的“云”服务。从对图书馆的技术影响上来看,云计算提供了更多意义的互联网内涵,并依靠互联网来改变图书馆服务模式。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是安装在客户端或数据库上运行,但云计算更多的是利用互联网服务进行。

3实现更大程度的“整合”与“共享”,提高图书馆服务能力

云计算的硬件和软件应用程序发生了改变。硬件方面,其改变的优势特点是云计算的海量存储,从而为一个信息资源库“整合”和“分享”提供了可能,为专业图书馆的特藏建设消除因为差异以及其他建筑特色的规模所致的优劣之分。在“云”这个统一的信息存储,提取速度的服务模式之下,我们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图书馆都可以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然后各个地方的图书馆可以用信息资源云,进行资源的共享。所以对于高校来说,既然云提供了高速的计算能力,高速的传输速度,优质的服务,那么这无疑会给高校的图书馆带来技术与能力上的更新。

4云计算系统在高职院校图书馆中的应用

4.1云计算系统在国内高职院校图书馆中的应用。根据国内学界的研究运用,我国的云计算系统比国外稍晚,目前还处于一个理论研究的阶段,距离运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而国内关于云计算和图书馆的研讨会也充分地表明了当下我们已经开始重视云计算机的发展,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表明,云计算系统必将对我国的图书馆数字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可喜的是我们国家已经基本建成了CALIS云服务平台的框架,在全国部分高校中也建立了分布式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利用云计算平台,我们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更人性化的服务,从而进一步提供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减轻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负担。读者只需要运用一个云计算端的链接即可获得自身需要的信息,方便快捷,高效运行。

4.2云计算系统在国外高职院校图书馆中的应用。1991年,外国第一个开放性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产生。该图书馆的目标定位是小型的学校图书馆或者专业化的图书馆。自动化的图书馆系统的产生为后来各种大型应用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之后在2006年亚马逊推出了弹性云计算EC2服务,该服务是为各种组织机构定制的,内容也大多是关于存储服务以及计算资源服务两个方面。当下亚马逊的云计算服务已经取得了广泛应用,很多大学的图书馆都是利用亚马逊提供的云计算服务,比如哥伦比亚大学。此后被学界赞誉为最有影响的莫过于OCLC将“基于云”的概念服务引入了图书馆的系统中,对于图书馆界来说,这也是第一个专业的云计算服务系统,为了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5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云计算;医院;信息化建设;云存储

1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于技术和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由于医院的发展使得医院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医院日常运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医疗体系的改革和升级是一个必然趋势。此外,国家鼓励医院积极改进自身管理体系,加强先进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以达到降低运营成本,提供优质服务,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云计算技术被应用于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之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医院信息系统与云计算的结合。但是,云计算技术在医院中的应用并不是十分成熟,如何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合理应用云存储等技术,实现智能的医院管理,成为目前专家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云计算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成熟之中,云计算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创新。本文以医院信息化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云计算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发展情况,可以为现阶段的云计算应用实践提供指导,为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提供思路,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此外,以往研究大多针对系统和平台设计,本文以研究云计算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最新应用发展情况为主要目标,可以补充现有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云计算技术与医院信息化结合的应用研究述评

20世纪80年代,JohnMocarthy提出云计算的思想。他认为,计算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变成一种能够公用的基础设施。这样的表述也意味着计算会成为一种能够流通的商品[1]。2006年,亚马逊最早提出了弹性计算云的服务。到了2006年8月份,谷歌正式提出了云计算的概念。云计算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学界和产业界的研究热点。微软、IBM、亚马逊、云计英特尔等国际知名大型公司纷纷推出云计算产品、技术和服务。国外对于云计算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行政管理功能的开发,第二阶段是医疗信息处理领域的技术开发,第三个阶段是各种云计算技术的整合、系统的智能化(CruzA.M.,DenisE.R.,2000)[2]。我国的云计算研究起步较晚,经历了独立单机的应用研究阶段,以及模块式阶段,如今已经进入到了系统发展的阶段(刘英,2009)[3]。

2.1云计算技术推进医院信息化的可行性研究综述

通过云计算技术来帮助实现医院信息化是有一定的可行性基础的,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外部架构层面以及相对应的内部层次结构(许敏,2014;马锡坤、韩雄,2014;姚琴,2015)[4]。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应用云计算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医院与公众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医院不仅要对患者进行治疗,还要对医院职工进行管理和协调。这样的背景下,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医院管理之中,可以降低医院的运营和维护成本,还能够通过虚拟化的手段来实现服务于沟通(张力,2015;高天,2013)[5]。从外部架构上来说,提供云计算技术的厂商实质上是为医院提供了一套系统的虚拟化服务设施,而医院根据自身需求的特点在这个云平台上实现资源和信息的整合以及整体的动态管理。而内部构架层面,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就是将服务模式进行一个重新构造,进而保证该平台上亿元信息的安全与可靠。总之,研究表明,云计算的发展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虚拟化技术的应用能够高效整合医院的信息资源和基础架构,能够通过云数据处理中心和各种具体应用来加快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最终推动医疗服务的发展。

2.2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中心的应用研究综述

依托于云计算技术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中心的研究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在该领域,学者们的思路和想法集中在对原有设备和服务器进行必要的虚拟化,进而搭建起一个一体化的云计算平台[6]。在构建云计算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平台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两个基本途径。第一个是将原有的高配置服务器,通过分割虚拟化来切成小型的服务器,这些小型的服务器具备各自特定独立的功能。另一个途径是指把医院之前拥有的低配的独立服务器整合起来,通过虚拟联合成一个统一的大型服务器群,这样可以帮助实现比以前更为强大的功能。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关注的核心技术就是各种利用虚拟化的应用技术,如果从服务器的技术层面上去理解这个核心,其意义在于IAAS基础设施的应用。显然,在这个过程中,虚拟化的具体操作对象就是CPU以及IO、内存[7]。在实际操作中,多个服务器之间的资源在云端进行整合,然后由统一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后端通过虚拟存储设备保证云端数据的调取和分配。一般采用SNA结构来构建数据的存储端,以此来保证该架构的功能稳定。

2.3桌面云终端技术的相关研究综述

因为医院在信息维护方面的工作需要以及管理人员对数据获取便利度的要求,桌面云终端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该技术是目前云计算技术中发展最为成熟的技术,充满发展活力。桌面云终端技术很容易被医院接受和吸收[8]。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后台硬件的“云”化搭建医院基础设施平台。在PC移动端可以进行各项登录和使用操作。这个技术的关键在于要对后台的云存储进行可靠的加密处理,保证信息安全。该技术使用最广泛的模式是VDI虚拟桌面模式,该技术采用的手段是对多台服务器进行并行处理,或者做冗余配置。桌面云终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云计算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带来了许多优势,不仅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安全性,还可以提高资源信息的利用效率,减少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并且,桌面云终端所要求的技术门槛实际上是比较低的,这十分有利于医院工作的信息化改革。

2.4区域医疗云服务平台建设研究综述

目前,云计算在医院中的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点。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等方面的进步支撑下,云平台的虚拟化搭建以及桌面终端都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医疗平台逐步形成。许多专家学者研究了如何利用云计算建设区域医疗云服务平台,并且探索了这个服务平台的实施方案(姚青岭,2011;石晓静,2013;孙中海,2014)[9]。以区域为核心,依靠云计算技术搭建云服务平台数据中心,可以丰富医院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渠道,有利于患者进行跨省治疗。并且,在这样的云服务平台支撑之下,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共享查询相关健康信息,并且可以提高医院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云计算应用在区域范围内,最大的效果就是提高了区域整体联动性。在云计算的运作机制下构建IAAS数据中心,把各种相关信息、资源统一收集存储在一个大的资源池中,然后在这个数据中心之上建成SAAS云软件,最后构建PAAS云计算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实现区域间的资源联动(侯佳音,2016)[10]。对于医院而言,利用云计算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区域云计算平台,其实就是在医院之间建设共享平台。这样有利于患者资料和就诊历史的获取,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有利于医院服务水平的提升。

2.5技术手段与研究成果评价

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归纳发现,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普遍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具体的技术手段,但是这些手段和方式基本上都属于定性的研究方法。此外,还有小部分学者研究了具体云计算平台的搭建,在此研究中使用了定量的方法。但是从学界研究的整体上来看,使用定性方法多于定量研究方法,这是目前成果的一个不足之处。因为只有从技术的角度以及定量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才能够为医院工作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目前,云计算技术在医院的应用存在其他一些问题,比如没有统一的规划,没有公认的标准、缺乏整体管理等,这些都是学者正在研究和希望解决的方面。云计算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发展显现出扩大集群规模的趋势,并且将来会趋向于更加完善的虚拟化服务器集群的构建。云计算技术发展的下一个目标是要逐步提高依托云计算技术的医院信息平台的整体系统性能,提升平台数据的安全性。同时,解决云计算的标准问题也是将来研究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云计算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逐渐显示出与物联网的发展相结合的倾向,未来或实现一个全面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

3结语

第6篇

1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内涵解析 

1.1大数据及其内涵 

大数据的出现不是突然的,它是IT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依托于以下驱动力: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支撑;数据开放运动与数据民主化;挖掘复杂社会网络资本价值等。从这个角度讲,各类数据技术和数据模式的出现与深度应用,使大数据具有了较强的经济和社会驱动力。 

1.1.1大数据是庞大的多源数据集。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人人交互、人机交互频率越来越高,会经常爆炸性地产生不可估量的海量信息。其中,结构化、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数据大量充斥在网络空间中,彼此异构交织、交互影响[3]。在这种情况下,大数据被动开启,时至今日,它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新现象。在大数据场域中,信息多源、实时流动、彼此交互,在互联网络和移动即时通信等工具的作用下,数据之间的时空障碍被打破,各个领域数据集之间产生大量交集,数据的深度跨域关联性更强,是一种突破性极强的经济与技术力量。 

1.1.2大数据颠覆了传统生产关系。作为自然资源、经济资产与市场商品的共生体,大数据以一个生态系统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由于在当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整个过程都处于数据的包围之中,使得大数据彰显出明显的生产优势,社会发展的各个产业都可能在这一新的生产力的作用下发生重大变革。更为重要的是,大数据改写和部分颠覆了传统经济理论。这是因为:大数据虽然价值密度较低,但是通过数据挖掘、数据抓取等技术的运用,能够在海量数据中获取具有较高价值的信息。而在经过对数据的处理、整合与分析,能够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对经济社会的进步会产生深远影响。 

1.2云计算技术解析 

作为一种通过互联的虚拟计算机集成的并行与分布式系统,云计算能够按照服务提供商和用户间的服务等级协议,向用户提供统一的计算资源。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日渐成熟,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不但希望将相关信息资料等储存在互联网中,更希望能够通过信息获取或信息共享的方式,使信息的使用者能够借助个人计算机终端,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能够便捷地获取相关资料[4]。作为基于互联网构建的一种全新计算方式,云计算能够将软件资源、硬件资源与个性化信息借助“云存储器”按照需要提供给使用者,实现信息资源“一对多”“多对一”的映射和共享。这种依据“按需服务”理念设计、借助大型综合数据库与海量的互联计算机程序开发出来的计算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与计算能力,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全方位、安全高效的信息服务。目前,一些大型公司,如亚马孙、微软等,都提供了云计算基础设施和云计算平台,虽然具有较强的商业性特征,但为研究云计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5]。 

2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信息管理的特点与“云管理”的应用价值 

2.1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信息管理的特点 

在大数据计算技术的推动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被重新提上了日程,图书信息服务方式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信息服务移动性、信息资源声像同步性以及信息检索便捷性的特征,体现在:①与传统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相比,以大数据计算技术为载体的高校图书信息管理工作更加直观、具体,音视频资源更加丰富,对用户有更明显的吸引力,这对提高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层次大有裨益。②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高校图书信息管理之中,改变了以往的信息检索方式,显著提升了检索效率。而在信息服务层面上,基于大数据建立的高校图书馆突破了服务对象的数量局限,提高了服务读者信息需求的水平。③基于大数据的移动终端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在更为深层次领域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④以大数据计算技术为依托,高校图书馆能够主动向互联网用户和手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其强大的信息管理功能不但能加强和用户之间的关联,还能使用户的信息需求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⑤在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高校图书馆在进行信息管理时,能够将其馆藏资源依据用户信息需求进行加工和整理,这对读者更便捷地查阅各类信息资源提供了帮助。 

2.2“云管理”的应用价值 

将云计算技术引入高校图书信息管理中,势必会引起显著变革,不但能提高图书信息服务的效率,还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图书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6]。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由于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与更为广阔的(移动)互联网资源相连,可以说无限扩大了信息资源的来源渠道,无论是信息业务支持系统还是信息资源的访问,都能借助云计算完成。②基于云计算的信息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高校图书信息管理的成本,提供信息服务绩效。③在云计算背景下,读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使用已经突破了原有局限,他们能够借助传统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对高校图书馆存储于“云端”的信息资源进行访问、检索、下载,极大提高了信息管理的效率。

陈淑珍: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信息“云管理”策略研究 

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信息“云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3.1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信息“云管理”的机遇 

3.1.1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管理正在发生深度变革,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能够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极大方便——通过创新服务不断改善用户的信息体验。在大数据背景下,有关信息资源的竞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组织,都对信息资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方面,这些信息资源代表着优势和资本;另一方面,这些资源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大数据和云计算框架中的信息管理已经突破了基于信息数量和范围的考虑,对信息资源服务的数字化、知识化以及信息数据的分析和组织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人类社会的竞争也演变成了基于知识的创新力竞争[7]。对任何产品、服务来说,其最大价值的判断标准变成了信息和知识的含量。因此,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高校图书信息管理领域,能够为提高信息产品的信息化、知识化提供更多保障,也能够发掘隐藏在信息表象背后的本质,而使高校图书馆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3.1.2在大数据背景下,将云计算技术与信息管理结合,能够构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即“云管理”。近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大数据计算技术的影响下,将越来越多的云计算思想应用到图书信息管理之中,通过云技术改善信息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图书信息的“云管理”体系之中,高校图书馆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甚至付费资源也能够被集成到系统之中;能够把各项数据存储在云存储服务器之中,不必为此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但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消减图书馆独立建设数据仓储的费用,还能提高图书馆的信息管理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在云计算框架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的开放性、共享性理念更为突出,不同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将更为频繁,合作的领域和深度也不断扩展。 

3.2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信息“云管理”的挑战 

3.2.1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信息市场发展快速,基于信息展开的竞争越来越多,影响范围和深度越来越大。以此为背景,大量信息服务机构相继涌现,图书馆已不再是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的唯一途径,无论是公共媒介还是自媒体都能在即时通信工具和开放式的搜索服务中获取海量的信息资源。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借助高校图书馆获取信息资源的用户转向了其他媒介,在这些媒介中,用户能够轻易寻找到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8]。在这一平台之上,用户能够获取海量信息,并借助多样化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信息使用效用,这些是一些发展滞后的高校图书馆所无法比拟的。此外,在云计算技术的影响下,市场经济对多元化的信息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也对信息的获取方式、信息内容、信息使用成本等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主题跟踪服务、竞争情报等概念开始进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一背景下,如果高校图书馆不能深入其中,将会不断流失用户,拉低信息服务水平。 

3.2.2以大数据为背景,提升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效率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一些高校图书馆的云信息管理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自建信息资源贫乏的情况。比如:一些高校信息建设重点与学科设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馆藏信息方面信息化程度不高,现有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难以与大数据的要求相匹配。这是因为,一些高校图书馆未能对其学科信息进行全面建设,即便其拥有属于自己的数据库,门类也较为齐全,但因其在自建数据库方面投入较少,多以共建项目或购买为主[9]。因此,即使受到了大数据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冲击,这些高校的信息服务还是集中在目录数据库、论文数据库和学科导航库等方面,较少有高校能借此向用户提供独具特色的云信息管理服务。 

4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信息“云管理”的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方式和内容都相应做出了转变[10]。在大数据背景下,将云管理应用到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营之中,能将大量的书目资源、读者资源和流通数据以及全文数据等放置到“云端”,为用户提供信息共享、共用服务,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的重复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管理。 

4.1通过合作构建大数据技术推广和应用体系 

为了在大数据背景下构建高校图书信息管理系统,需要以大量调研为基础,制订和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技术相适应的规划方案,再经过严格、科学的论证,确保建设过程能够科学有序地进行,同时保证系统的可行性与可扩展性。其中一个可供借鉴的经验是,要与国内外一些知名的计算机软件公司取得合作,在合作开发的基础上,构建属于高校自身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或者以此为平台,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对购买过来的云管理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以满足高校的教学与科研需求,对用户的信息诉求做出积极有效的回应。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还需制订与大数据、云计算相关的行业标准与制度性安排,以解决数据格式和软件接口不兼容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4.2基于云计算技术建立多样化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体系 

对新时期的高校图书馆来说,其存在的目的除了要向用户提供资源丰富、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外,还要为用户营造一个信息交流的空间与氛围。为此,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按照用户需求和自身专业背景与兴趣,搭建能够进行无限信息交流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大数据处理和云计算属于核心技术,能够将协同工作、信息和交流信息等集合在一起,在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图书馆的运行绩效。同时,这一平台的搭建还应体现前瞻性的要求,体现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促进用户能够借助信息云管理体系,学习知识并创造知识。 

4.3突破现有障碍,构建高效的图书信息云管理系统 

在构建高校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时,将“云计算”应用其中,首先要确定其主要服务对象。在进行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时,要特别注重系统界面的易用性和友好性,做到让终端用户一目了然,在使用该系统时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信息阅览和检索,以此消减对系统的学习成本,提高操作性能。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应通过多种方式吸引读者,使之能够迅速了解与使用图书馆的云管理系统,并将其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普及,以满足用户在新形势下的图书信息需求。当然,在读者终端方面,还应突破图书馆局域网的局限,保证用户终端能通过个人电脑、手机、智能通信工具等与“云端”相连,使其在网内和网外都能对图书信息云管理系统进行访问。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云计算;WEB;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4-0064-01

并行计算技术、软件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多元技术发展后,出现了云计算技术。云计算商业价值以及科研价值都获得了肯定,IBM、Google等公司都非常重视云计算技术。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兴起与发展,在数据存储与商业化应用方面将得到显著提升,这也是云计算技术的一大重要价值所在。Web数据挖掘凸显出极大的应用价值。本文分析了云计算框架下的Web数据挖掘算法。

1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与一般计算不同的是,作为一种超级计算,云计算的核心信息是数据,且属于密集型。在数据存储、数据管理以及编程模式等多方面凸显出个性化的特点。本章所介绍的有关云计算的数据存储技术、虚拟化技术、数据管理技术以及编程模式。

1.1 大量分布式存储技术

在云计算技术中,其关键的分布式存储具有诸多优点:有精确性、高效率以及实用性等。采用冗余存储的方式能够保证数据存储的精确性。而硬件上所存在的缺陷可通过适当的软件来完善,因此拥有了大量的分布式存储技术,经济性与实用性等特性比较地突出。

1.2 数据管理技术

云计算系统含有数项服务内容,诸如分析大数据集的特点并及时地采取相应的处理和分析的方式,从而凸显出运行的高效性优点。因而,全面高效地管理大数据集是云计算数据管理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数据管理下,还可以迅捷地搜索到预定的数据。

1.3 虚拟化技术

作为一类分配计算资源的途径,虚拟化技术也是云计算中的重要技术。该技术把不同级别的应用系统,诸如硬件、软件、数据、网络以及存储等系统独立化,肢解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网络、数据以及应用物理设施内部的分工状态,达到动态构建体系结构的目的,完成集中管理以及共时使用的物理资源以及虚拟资源的任务。虚拟化技术强化了结构体系的弹性以及灵活性,减少了开支,完善服务,尽可能都规避管理风险。

1.4 并行编程模式

云计算的编程模型的确立必须要关注到后台的保障性作用,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要确保其合理的进度。这样才能够使得云计算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使用,用户也能够更为便捷地使用该项资源。

云计算所采用的模式是Map-Reduce编程。最初的一个任务会形成“树枝状”的结构,其下的子任务会通过Map以及Reduce等流程来加以执行,从而保证任务能够及时准确地完成。

2 Web数据挖掘

Web数据挖掘是由Web、数据挖掘、计算机语言学以及信息学等数个学科构建而成。数据挖掘技术以及Web通过一定的途径得到了有机的统一整合之后,显现出综合性的特性。在对挖掘对象展开比较全面分析的基础上,Web数据挖掘又被细化成包括内容、结构以及使用等方面的挖掘方面。其中,内容挖掘的内涵界定为:经由人工化的组建模式,在Web环境下从相关的文件夹中提取使用者所需信息;结构挖掘的内涵界定为:经由人工化方式下,针对多项结构进行挖掘,通过多种途径方式从中提取出使用者所需信息;使用挖掘的内涵界定为:将挖掘的对象聚焦于日志文件以及内在所包含的数据内容作为突破口,发掘本站点的浏览人及其用户数量。

3 基于云计算的数据挖掘技术

当下的数据挖掘技术已广泛地运用于网络安全、搜索引擎、电子商务以及信息通信等诸多方面,效果也让人满意。其中,下面的几类程序应用的范围更为广泛:基础设施也就是服务(IaaS)型的计算密集型并行处理应用程序、平台也就是服务(PaaS)型的网络业务以及软件应用即服务(SaaS)型的Web2.0应用程序。与以前数据挖掘技术相同的是,基于云计算的数据挖掘也要做好有关数据的预处理、挖掘以及评估结果模式等多项工作。点击流决定了大多数的网站数据格式,因此,基于云计算的数据挖掘技术方式和以往的数据库格式相异。

3.1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该环节要采用决策树区工具来区分用户访问数据以及Web机器人访问数据。同时,在该环境下,基于网络的大规模数据的展开过滤、转换与整合等工作内容都将得到解决,且还能将对应的数据转换为半结构化XML文件,然后将其保存至分布式文件体系内。

Google 公司最近推出了Map-Reduce新型并行编程。它把并行化、容错、数据布局、负载均衡等多项功能集中于库中,并把系统操作数据的流程总结成2个阶段:Map 阶段以及Reduce 阶段。运用Map-Reduce途径来搜集数据比较地广泛,但开发工具Hadoop本身并不完备,通过窗口技术可以把数据加以分离,且将满足条件的动态数据进行连续性的静态状况呈现于窗口内,因此,抽样、直方图以及小波变换或哈希等途径可以及时地保存数据结构及其数据信息内容。系统本身并不具备保存扫描、搜集数据的功能,却算法也并不复杂,同时,应用程序又牵涉到利用历史数据的功能,从而弱化了整个系统的功能。目前有数个研究机构构建相关系统项目,包括STREAM,TelegraphCQ以及Aurora等,但影响并不明显。

3.2 数据存储

基于云技术进行数据挖掘,要关注到搜集、处理数据时的高效性,同时还要注意如果节点失效,还应该注意迁移计算以及存储的数据内容。因此,还要借助于冗余存储的方法来确保数据储存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在云计算数据存储应用领域中,非开源系统最为著名的当属Google公司旗下的GFS,开源系统最为著名的则是Hadoop开发的HDFS,这两大系统现已得到极为广泛的发展与应用。随着技术的深化,今后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尤其在对数据存储和计算的迁移工作中,将打破当前效率低下的困境,使得数据处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并促进其商业化应用。

4 结束语

在云计算背景下的WEB数据挖掘已然成为当前国内外计算机领域的热门课题,其研究成果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具有很高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鹏.走进云计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6):182.

[2]陈修宽.Web数据挖掘综述[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09,23(3):23-8.

[3]刘丽珍.网络结构挖掘的关键分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5):116-118.

第8篇

【关键词】云计算;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data mining)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集中识别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大批量的数据不断增长,各式各样的数据挖掘需求非常之高,以前的集中式数据挖掘技术已经无法适应。云计算因为它可弹性变化的计算能力和海量的存储能力使得它成为解决大批量数据挖掘的突出的方法。

1.云计算在数据挖掘方面的优势

1.1 云计算的含义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透过这项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达成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1】。

最简单的云计算技术在网络服务中已经随处可见,例如搜寻引擎、网络信箱等,使用者只要输入简单指令即能得到大量信息。 未来如手机、GPS等行动装置都可以透过云计算技术,发展出更多的应用服务。 进一步的云计算不仅只做资料搜寻、分析的功能,未来如分析DNA结构、基因图谱定序、解析癌症细胞等,都可以透过这项技术轻易达成[2]。 稍早之前的大规模分布式计算技术即为“云计算”的概念起源。

云计算时代,可以抛弃U盘等移动设备,只需要进入Google Docs页面,新建文档,编辑内容,然后,直接将文档的URL分享给你的朋友或者上司,他可以直接打开浏览器访问URL。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因PC硬盘的损坏而发生资料丢失事件。

1.2 云计算的特点

云计算的特点如下:

1.2.1超大规模

“云”具有相当的规模,Google云计算已经拥有100多万台服务器, Amazon、IBM、微软、Yahoo等的“云”均拥有几十万台服务器。企业私有云一般拥有数百上千台服务器。“云”能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

1.2.2虚拟化

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所请求的资源来自“云”,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实体。应用在“云”中某处运行,但实际上用户无需了解、也不用担心应用运行的具置。只需要一台笔记本或者一个手机,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实现我们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级计算这样的任务【3】。

1.2.3高可靠性

“云”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可靠。

1.2.4通用性

云计算不针对特定的应用,在“云”的支撑下可以构造出千变万化的应用,同一个“云”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

1.2.5高可扩展性

“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

1.2.6按需服务

“云”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你按需购买;云可以像自来水,电,煤气那样计费。

1.2.7极其廉价

由于“云”的特殊容错措施可以采用极其廉价的节点来构成云,“云”的自动化集中式管理使大量企业无需负担日益高昂的数据中心管理成本,“云”的通用性使资源的利用率较之传统系统大幅提升,因此用户可以充分享受“云”的低成本优势,经常只要花费几百美元、几天时间就能完成以前需要数万美元、数月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4】。

云计算可以彻底改变人们未来的生活,但同时也要重视环境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为人类进步做贡献,而不是简单的技术提升。

1.3 云计算的发展与现状

21世纪10年代云计算作为一个新的技术趋势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云计算已经彻底改变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工作方式,也改变了传统软件工程企业。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说是云计算现阶段发展最受关注的几大方面:

1.3.1云计算扩展投资价值

云计算简化了软件、业务流程和访问服务。比以往传统模式改变的更多,这是帮助企业操作和优化他们的投资规模。这不仅是通过降低成本,有效的商业模式,或更大的灵活性操作。有很多的企业通过云计算优化他们的投资。在相同的条件下,企业正扩展到更多创新与他们的IT能力,这将会帮助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1.3.2混合云计算的出现

企业使用云计算(包括私人和公共)来补充他们的内部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专家预测,这些服务将优化业务流程的性能。采用云服务是一个新开发的业务功能。在这些情况下,按比例缩小两者的优势将会成为一个共同的特点。

1.3.3以云为中心的设计

有越来越多将组织设计作为云计算迁移的元素。这仅仅意味着需要优化云的经历是那些将优先采用云技术的企业。这是一个趋势,预计增长更随着云计算的扩展到不同的行业【5】。

1.4 基于云计算的数据挖掘的优势

利用云计算的方式来解决对大批量数据进行挖掘的优势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1.4.1因为数据挖掘处理的数据是大批量的,所以必须从大批量的数据中挖掘出可以让人理解的大规模的数据,并且由于互联网上数据的增长非常迅速,所以数据挖掘的任务要比单纯的搜索任务复杂的多,这就使得在挖掘过程中有更好的应用环境和开发环境。在这样的境况下,基于云计算的方式是最为理想的。

1.4.2基于云计算可以实现低成本的有关分布式并行计算环境,因此,它可以使得企业的数据处理成本降低,同样也可以不依赖于高性能的机器。

1.4.3基于云计算的数据挖掘非常方便,不在乎底层。在并行化的情况下,云计算可以利用原有设备加大对大量数据的处理能力及其速度,保证了容错性,也扩大了结点。

2.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数据挖掘实例

至今,基于云计算的数据挖掘在某些方面已有一些成果。下面是基于云计算数据挖掘的研究成果。

2.1由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开发的中国最早的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有关并行数据挖掘系统PDMiner(Parallel Distributed Miner)。

2.2中国移动研究院研制并开发了并行数据挖掘工具也是基于云计算平台Hadoop 的,因为采用云计算技术,所以实现了大批量数据的存储、分析、处理、挖掘,并且可以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数据挖掘分析支撑工具。

2.3 ASF 研发的开源项目数据挖掘平台Apache Mahout,可以使开发人员在Apache 的许可下免费使用,并研究出可伸缩的机器学习算法。

2.4开源数据挖掘系统Augustus是开放数据组利用Python 语言开发的,它支持预测模型标记语言,也能方便的运行在Amazon的云计算平台上。

2.5德国Fraunhofer 智能分析和信息系统研究所研发了一个图形化的数据挖掘工具包,把软件和平台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完成了软件在云平台上的转移。

3.基于云计算数据挖掘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虽然云计算技术已有相当成功的应用,但它的技术并非很成熟。云计算仍然是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利用云计算进行数据挖掘还会面临好多问题与挑战:

3.1关于云计算数据挖掘算法的并行性方面仍存在问题。用怎样的算法来解决目前的数据挖掘,非所有算法都可以利用云计算的完成任务,在此要选择最恰当的算法,有良好的并行策略,提高并行效率。

3.2不确定性。数据挖掘的过程中会有不确定性,因为数据挖掘任务的在描述过程中有不确定性,预处理及数据采集也有不确定性。

3.3数据挖掘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得到的结果有不确定性。在数据挖掘过程中,尽量确定其可确定性。

3.4对于挖掘结果的评价也具有不确定的。每位用户考虑的最终的挖掘目标不同,这使得对结果评价也有不确定性。

3.5进行数据挖掘云计算,云服务软件的可信性问题非常重要。服务必须是正确的,服务要非常安全,服务的质量也要相当好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有下面几点对策:

①基础建设方面,我们要有良好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数据挖掘云服务的平台。

②虚拟化技术在数据挖掘云服务中要起关键性的作用。

③需求方面实现个性化和多样化。

④数据挖掘算法要可信。

⑤涉及到的数据挖掘算法一定要安全。

4.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有关云计算的含义、特点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利用云计算技术在数据挖掘方面的优势,并调查了关于云计算的数据挖掘技术的现状,概括了基于云计算的数据挖掘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及其挑战,给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法和措施。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给数据挖掘带来新的突破和强大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玄光男.程澜伟.遗传算珐与工程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曾黄麟.智能计算[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3]陈明.神经网络模型[M].大连z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4]韩瑞峰.基于遗传算法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参数优化研究[D].山西大学颈士学位论文, 2001.

第9篇

李雨航,上世纪80年代出国,在北美学习、工作、生活28年,成为世界上最权威的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和云安全专家,如今选择回国,致力于我国网络安全和云计算的发展。

求知・创业源起盖茨

李雨航的学习经历颇为传奇,初中毕业那年,听说可以考大学了,就利用几个月的时间自学了全部高中知识,之后参加高考以优异成绩考上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1986年在中科院高能所研究生毕业并在国际权威刊物发表成果论文之际,听说欧洲核子中心一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就写信去表示想读博,没想到很快这位主任就回信了,推荐李雨航跟随刚移民加拿大的副主任读研并做他们的研究助手。就这样,博士论文题目由诺贝尔奖得主亲定,导师是卢瑟福奖获得者,李雨航的学术之路一开始起点就很高。

顶级科学家给的机会,李雨航非常珍惜,所以到了加拿大参与科研经费雄厚的“欧洲核子中心小组”,他全身心投入研究,每天的路线就在家和研究室之间。李雨航说,用科学的方法来做科学的工作,自那时起他便养成了这种“根深蒂固”的科研态度。

就在李雨航潜心学术,大胆研发的过程中,他和几位伙伴看到了PC(个人电脑)领域的机会。那时候PC机不能联网,每台电脑只能单独使用,他们通过软件技术使全世界的PC能够联网。通过这种公共语音电话线的技术,让全世界的PC都可以通信,可以互相交换邮件和信息,交换照片和彩色传真,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大的创新,让计算机更普及化,更民用化,让所有人之间有了一种沟通。

就这样,李雨航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1990年,还没有进行博士论文答辩的他就和几个伙伴开始了创业,在加拿大开了一家公司。“我们的用户界面做得非常的友善,让不懂技术的用户也可以方便使用。我们的独创数据采集技术和压缩交互协议支持当时所有的数码相机、打印机,实际上有点类似今天的QQ和微信,但那是二三十年前。”技术上的创新足以撼动世界,但是几个学术型的年轻人在市场方面经验不足,推广方面没跟上,所以盈利并不多,并没有预想中“席卷全世界”的效果。

当年李雨航创业时,导师们都深感惋惜,如果不走这条路,他完全可以去做科学家。但李雨航并不后悔,那种创业的热情有一部分来自比尔・盖茨。“因为当时我听说,在邻加拿大温哥华的美国西雅图,有一个人叫比尔・盖茨,他也是新创了一个PC软件公司,做得非常好,所以我们当时有点雄心勃勃的,希望我们也在PC上做一个软件,跟他这个软件来竞争。”

在李雨航身上,有一种挑战精神,从最初带着80元钱敢去加拿大,到毕业选择了艰苦的创业,“可能是我的血液中流动着创造的精神。”

创造・从IBM到微软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欧洲核子中心另一位科学家发明的Web技术开始把互联网带向民用,但他本人并未获得商业利益,所以觉得自己的公司发展前景未达预期的李雨航,认为科学家们有必要向成功企业学习,就进入当时的科技业界领航者IBM公司。

通过在IBM如饥似渴地学习,李雨航很快成为IBM全球服务的首席技术架构师,对于IBM的大型主机,小型机,分布式计算,还有IBM的网络,在技术上全面掌握。“那期间主要是做转型的工作,因为上世纪90年代后期PC服务器、客户端和互联网技术爆发,这些大型企业都开始采用这些新技术,我做了很多把IBM的这种大型主机计算技术向PC互联网计算技术进行转型的尝试。”李雨航说,在IBM的5年里,不仅在技术上学到很多新东西,掌握了它的所有核心技术,另外在管理上也学到了很多。IBM是大型的跨国公司,它的管理非常有章法,企业文化也非常完善,业务流程和管理都是全世界领先的,“通过对这些管理方式的学习,我觉得现在即使给我一个大型企业我都可以管理得非常好。”

那5年中,让李雨航记忆深刻的是,在技术上的又一次创新。就是把微软的Windows NT PC技术部署到了IBM的网络上,“IBM独有的这种给大型主机用的SNA网络,本来跟PC机和IP网络是不搭界的,那么我等于做了嫁接移植,使PC的管理、应用、系统能够在IBM全美宽域网络中运行并能调用主机资源,这样客户不用着急重新部署TCP、IP网络和重新开发迁移主机软件,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当时李雨航基本上每天大约有十五六个小时都在钻研这些技术,钻研了好几年,这在当时是全世界独有的创新,也是让李雨航内心比较自豪的一件事情。

通过这种创新,李雨航也成为了微软的技术专家,所以1998年,到微软的机会又在向他招手。

当时,互联网突然爆发,由于李雨航是首批微软认证开发师和工程师,身兼业界两大技术的专家,所以微软邀请他来给MCSE认证工程师考试出题,通过这个工作他跟微软有了合作,微软了解了他的技术实力,就邀请其加盟。

在这里,李雨航做的工作等于是云计算的前身,互联网数据中心Web平台。后来他推出的全球政府安全和源代码共享,也是通过高度安全互联网系统来实现的,包括中国政府和大学用户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访问微软的源代码,此外还做了很多这类安全项目。

从进入微软,李雨航就受到比尔・盖茨对核心员工们的见面谈话,在之后一系列盖茨亲自主持的特别项目里,两人打交道很多,李雨航深感从盖茨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他不仅是管理专家,更是技术大师,我受益匪浅。”

“我们有一个安全专家施密特后来给布什总统、奥巴马总统两届政府做安全主管,是世界顶级的网络安全专家,跟这些业界大师一起交流、合作,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回馈・为云计算保驾护航

在微软工作近16年,自盖茨2002年掀起微软的网络安全运动――可信赖计算后,李雨航专攻安全工作,等于为云计算的安全打下了基础。虽然当时的网速、虚拟化和计算能力都不能达到目前云计算的水平,但实际上已经是云计算的前身了,李雨航做了大量这方面安全自动化管理的工作。

“大家说微软在云计算方面已经有十五六年的经验了,实际上是从我来开始做的。那会儿已经是把云计算技术的前身做得非常的扎实,后期云计算在技术上除虚拟化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突破。”当年微软做了一个“无处不在的连接”,就是把公司的高度安全内部网络整个动态延伸到互联网,让微软的员工从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跟公司的网络实现无缝连接,极大提高了整个企业的生产力。在2007年的世界最大的安全大会――RSA大会上,比尔・盖茨退休前最后一次揭幕演讲的时候专门讲了这个李雨航构思的安全战略。现在有很多企业都在使用这种技术,所以这个战略实际上已经通过微软的大量架构师和工程师实施到微软的产品里边去了。

作为微软全球首席安全架构师,李雨航后期将近十年的时间重点做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云安全,可以接触到微软的一切技术,因为一切的技术都要有安全。特别是最近这几年,又出现了很多的新兴技术,比如说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计算,机器学习,李雨航对这些新兴技术的趋势都做了深入地研究,特别是怎么样在这些新兴技术中提供安全隐私保障做了大量的工作,占到了网络安全这个行业的顶峰。因此,李雨航想到了回馈。

“我要把我的经验、知识回馈世界,特别是中国。”李雨航通过自己所参与的各类组织机构,比如云安全联盟、美国政府技术标准局工作组、中国云体系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多家学术组织及大学兼职博导教授等,把产业的先进技术带给学术界,在产业界和学术界之间做一个桥梁,同时在中外也起一个桥梁的作用,把美国的先进经验带给中国,帮助中国企业走向国际。

如今,李雨航又有了新的起点。在与国内不断接触中,李雨航选定了华为作为下一个起跑线,作为华为的首席网络安全专家协助华为做好网络安全工作,让全世界的客户放心地使用华为的云管端产品。这一次,勇气更大、投入更大,李雨航计划带全家一起回国,长期留在国内帮助华为和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因为我是从中国到北美,虽然有美国籍,加拿大籍双重国籍,但是我还认为中国是自己的祖国,要报效祖国,所以我一直是对中国的IT企业非常关心,在微软这十五六年,我一直对微软在中国的业务非常支持,曾兼任中国首席信息安全官,特别是现在,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一个时机,因为中国对安全非常重视。”

提到云安全,很多人并不是非常了解,但是去年9月份好莱坞女星照片外泄事件就是个安全防护和安全评估措施做得不是很全面,漏洞被利用了。作为云安全联盟第一个认证的云安全专家,李雨航制定了很多云安全的指导标准还有架构,通过这些经验成为云安全联盟全球的领导,最近,云安全联盟办事处在中国落地,李雨航被授命成为中国区的理事长。

第10篇

关键词:天地计算;汇通网;NDD模型;GOS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5-0156-05

为了克服云计算的局限,拓展物联网的基础,全面开辟电子服务(商务、政务、教务等)的活动领域,全程延长电子服务(商务、政务、教务等)的产业链条,发明人李宗诚主张利用目前国内外正在进行的三网融合以及传感网、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通过建立人-机组合的智能集成网及其全息协同计算技术,进而通过建立实践-认知系统组合的高级智能集成网及其全息协同计算技术,不仅将传统的终端运算和应用服务功能全部转移到以网络资源来实现,而且向个人用户、企业、机构和政府提供虚拟与现实组合,按社会必要系统功效度量价值的价值链系统工程技术服务,由此可形成面向各种资源(不仅限于信息资源)的全新网络计算技术——“天地计算”概念及其技术体系,建立容纳互联网的智能集成网,提供以多层级价值链系统为中心的智能一体化综合服务体系。

为此,需要我们拓展思路,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从以用户为中心转向以多层级的价值链系统为中心,面向价值链系统工程而构成十大网络(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传感网、物联网、能源网、物流网、人流网、金融网、知识网)智能融合基础的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全新的公共服务及专有服务平台)。

经过30年的自由探索,发明人李宗诚于2011年10月31日通过电子申请系统正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专利局)提交610项发明专利申请,并提交610份总计约4000万字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等材料。在通过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已发表80多篇论文(不包括合作完成的成果)的基础上,发明人李宗诚于最近已独立写作完成一系列与本次申报的610项技术发明有密切关系的学术新

成果。

这610项最新技术构成价值链系统工程网络技术支持体系,大体上可分为如下三个基本构成:(1)基于人-机组合的智能集成网;(2)基于认知-实践系统组合的高级智能集成;(3)基于天地计算计算技术而容纳互联网于其中的全资源汇

通网。

作为价值链系统工程网络技术支持体系,容纳互联网的智能集成网以李宗诚于2012年5月20日向知识产权局提交发明专利申请的下列10项技术为关键构成:

01项 智能集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逻辑定位及编制引擎(申请号:201210156063.7)

02项 智能集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流程汇总及均衡装置(申请号:201210156062.2)

03项 基于OS/IIC网络及其对接均衡表列的价值度量衡(申请号:201210156015.8)

04项 基于OS/IIC网络及其价值度量系统的功效配置器(申请号:201210156061.8)

05项 基于价值链网络技术平台的资源配置负载均衡系统(申请号:201210156013.9)

06项 用于拓展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基础的天地操作系统(申请号:201210156101.9)

07项 基于天地计算技术的智能集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申请号:201210156064.1)

08项 基于价值链网络技术平台的全局对接均衡控制系统(申请号:201210156012.4)

09项 基于价值链网络技术平台的智能集成机群操作系统(申请号:201210156014.3)

10项 基于价值链网络技术平台的全息协同配置控制系统(申请号:201210156011.X)

1 基于人-机组合的智能集成网

李宗诚本次申报的610项技术发明专利,是发明人李宗诚经过30年独立自由探索而建立的一个自成体系的全新技术集群,其总名称为“全球价值链网络技术支持体系”[DCN/HII(GVC);李宗诚,2011]。这既有系统性的组合式创新,又有基础性的原发性创新,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基于一系列学术研究新成果,发明人李宗诚建立了一系列用于统一描述、分析、解释全球智能一体化网络计算体系(可称之为“天地”计算体系)及全球价值链动态汇通网络体系[DCN/HII(GVC)]的资源配置动力学RDD模型(李宗诚,2011)、网络配置动力学NDD模型(李宗诚,2011)、智能集成协同学IIS模型(李宗诚,2011)以及全息组织协同学HOS模型(李宗诚,2011)和博弈组织协同学GOS模型(李宗诚,2011)。

第11篇

引言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计算模式不断演化,经历了单机模式、终端一主机模式、客户机,服务端模式等几个重要阶段。目前的互联网大规模应用使人们对于计算的认识和使用产生新的变革。计算模式的不断变革必将带来一系列的挑战,继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网络计算、效用计算之后,计算机业界又提出了云计算模型来满足人们对于计算的需求。

互联网的应用使远程学习、网络学习被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所接受,远程教育信息系统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建设和扩展。远程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信息系统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何使信息系统运维更加经济便捷、更能随需应变成为远程教育信息系统研究的方向之一,云计算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一 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1 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远程教育利用现有的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来辅助地域上分散的多个教师和学生构成一个分布式大规模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让学生可以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接受教育,这些特性都使远程教育定义本身就包含着分布式服务的基本要素。

与普通高校一样,开展远程教育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也经历着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校园网硬件平台建设阶段,主要实现校园范围内的网络畅通;第二个阶段是各部门应用建设阶段,开始建设部门层面的信息应用系统,初步步入办公信息化的轨道;第三个阶段是学校整体系统化集成建设阶段。目前,远程教育信息化依然以信息系统的构建为主要实现方式,通过不断新增和整合现有系统软硬件资源来提升各校在远程教育领域中的能级。开展远程教育的各所高校,都已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转移到整体系统集成和信息聚合的过程中去。各所高校都将提供个性化支持服务的开放式网络系统作为未来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体现出远程教育的开放性、分布性和服务性要素。

2 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远程教育事业在近几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各高校都快速建设和部署了若干信息系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信息系统在运维过程中都遭遇了不少共同存在的技术瓶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系统维护成本逐渐提升。伴随着远程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建设一直处在边实践边探索的过程。我国的远程教育本身带有前沿性和探索性,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新问题。业务流程的不断调整和变更,使远程教育信息系统经常需要随着业务流程变更而进行升级改造,这给远程教育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系统维护和升级给高校信息化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2)现有系统功能难以集成及重用。在信息化建设的第二阶段,各部门、学习中心都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先期逐步建设了符合自身业务需要的信息系统。这些信息系统往往开发和立项的时间不同、开发技术及软件架构不同、投入运行的时间也不同。这些差异使逐步投入应用的各信息系统间难以进行功能集成和重用。

(3)缺乏统一规划,易于形成信息孤岛。先建设、后规划的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思路,经常使信息系统建设规范以及统一平台开发架构往往滞后于各类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由于各类信息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使对已有信息系统改造和部署调整变得十分困难,而数据迁移以及异地存储都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和困难,因此易于产生分布于各部门以及学习中心的信息孤岛。

二 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信息系统整合设计

1 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是虚拟化(virtualization)、效用计算(utilitycomputing)、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等概念混合演进并跃升的结果,也是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和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的最新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

IBM认为云计算是一种共享的网络交付信息服务的模式,云服务的使用者看到的只有服务本身,而不用关心相关基础设施的具体实现。在这个定义中,有四个关键要素[4j:

(1)硬件和软件都是资源,通过互联网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2)这些资源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动态扩展和配置。(3)这些资源在物理上以分布式的共享方式存在,但最终在逻辑上以单一整体的形式呈现。(4)用户按需使用云中的资源,并按需付费。

根据云计算的关键要素,图l给出了一个云架构的基本层次。与传统三层软件架构不同,用户交互层只是提供对用户使用资源分配和访问权限控制:服务应用层将对软件资源进行管理并提供各种服务,如软件即服务等;虚拟化层通过硬件虚拟化技术,提供服务部署的虚拟主机环境,并将分散的、有限的计算机硬件资源进行管理。

2 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信息系统整合思路

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实现对现有系统进行整合和扩展,并让信息系统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需求的变化。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建设一个高可用的、易于变更和部署的软件架构,而对软件资源提供硬件支撑的是一个可移植的,可被整合和重用的硬件资源集。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软硬件资源的整合和扩展,可以满足上述要求,因此云计算技术是实现远程教育信息系统整合可以借鉴和应用的核心技术之一。

(1)从架构系统到提供服务

云计算的核心基础之一是采用面向服务架构,原有以信息系统为单位的系统建构思路必须被打破,转变为以服务库为核心的面向服务系统建设。从面向对象过渡到面向服务开发,通过对现有系统功能的服务化改造,逐步实现对现有系统功能重新提取和组合,并将其封装为可供其他软件调用的服务。以上海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为例,传统的远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知,由于学院信息化建设目标是为教师、学生以及管理者提供多样化的信息系统,这导致用户所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立的信息系统。系统功能模块封装在系统内部,用户也无法在一个信息系统中完成其所需要的各类功能。每个信息系统都有与之对应的数据库系统,这些数据库相互独立,数据共享困难。

通过对已有信息系统进行服务化改造,以往被系统层层 行接口保护,防止服务非法调用并实现数据加密。服务接口在用户交互层中的ASP.NET服务中心进行注册,服务中心根据用户操作按需调用相应的服务接口。WCF服务作为独立服务承载于IIS或系统服务中,有利于服务功能的扩展、重新配置和移除。这也使经过整合后的云服务系统更具灵活性,系统运行时更新功能更加便捷。

3 虚拟化层实现

承载WCF服务的主机并不是物理主机,而是由Hyper-V虚拟化技术所生成的虚拟主机,这些主机可以按需安装各类操作系统,为服务的运行提供个性化的操作系统环境。即便未来操作系统版本不断更新,管理员也不需要为在有限硬件资源下搭建不同的服务运行环境而发愁。利用微软Hyper-V虚拟化技术,可以将一台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 R2操作系统的服务器配置为专业的虚拟机管理服务器,方便的管理虚拟机并为其动态配置硬件资源。在可靠网络环境下,实现根据虚拟机运行实际占用资源大小合理调整虚拟机的硬件资源,充分利用物理服务器资源。

4 私有云的建设

完成系统框架及服务环境的搭建后,可以通过Windows域管理技术建立一个统一的逻辑网络,为私有云的建设提供可信互联的网络环境。通过私有云在Windows网络域中的不断扩展和延伸,可以将现有的物理网络及服务器硬件资源整合起来。在新加入的物理服务器中部署虚拟机环境,动态部署相应的服务,完成对现有系统功能的整合与扩展。

四 基于云计算进行信息系统整合的优势

通过信息系统私有云的建设,不仅可以逐步完成软硬件资源的整合和再利用,也可以在应用层面获得相应的好处。

1 实现个性化办公(按需使用)

利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在线办公。在以往信息系统建设中,经常按照角色来划分用户功能,因此无法满足每一位用户个性化需求,云计算的应用优势之一就是按需服务,实现对于每位用户定制个性化的功能。

由于用户处理的数据和所使用的功能都在云端,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到自己所需要的数据并使用功能对数据进行处理,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调用实际存储于远端服务器的数据并实现云端数据备份。灵活的服务扩展使无论哪种类型的用户都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功能,从而定制出自己的办公界面,大大增强了系统的可用性和灵活性。

2 搭建可动态扩展和配置的信息服务平台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其核心都在于如何满足用户需求――用户在处理和使用数据的要求,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处理。云服务架构有利于实现数据分布式存储和调用,并且支持数据资源的无限扩展。未来的信息系统建设将更关注如何设计和使用服务。将用户所需的功能和数据都以服务的方式封装起来,便于今后的组织和调用,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用户需求新增新的服务来向现有系统扩展新的功能。对于用户来说,用户所使用的是一个强大的能够满足功能需求的信息聚合平台;而对于管理员来说,是一个可动态扩展和配置的软件服务平台,这些都将大大延长服务系统的软件生命周期。

3 实现软硬件资源分布式共享

采用云计算技术后,通过任意调整服务软件以及数据文件的部署位置,从而实现软硬件资源的分布式共享。甚至可以在不需要改变物理硬件资源(如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位置基础上,实现对于硬件资源的重新分配和使用,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硬件资源的利用率。在虚拟硬件环境中灵活部署软件和数据资源,能够更好地实现共享和调配。即便一个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分布式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在云端也能构造成为一个逻辑统一的,可供管理和维护的统一的服务系统。这些特性都会对今后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12篇

关键词;智慧社区;云计算;云服务

中图分类号:F287.4 文献标识码: A

1.研究目的及意义

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庭是智慧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展现的核心窗口,是市民体验、享受智慧城市带来的幸福生活的核心渠道。建设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将智慧延伸至城市末梢,用信息技术支撑社区服务管理改革创新,提升社区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体现智慧为民、服务到家的理念,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智慧化服务,全面满足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

智慧社区服务建设满足:信息基础设施 、两化融合战略实施、第一支柱产业、深化电子政务、物联网、民生信息化 、农村信息化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动宽带信息服务领域从基础设施域向客户化域(家庭、社区)、服务域(通信、娱乐、信息)的多层次发展机遇这“十二五”的8项关键任务。

2.云计算发展现状与趋势

目前,国内外在云计算上的研究已越来越成熟,并且已逐渐具备了进入主流的趋势。

值得指出的是,随着云计算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用户对全球云计算的标准的要求也呼声渐高。在将来,天空中不会只有一朵云,而是有多片云,云与云之间的互联要靠标准的支撑才能得以实现。当云计算被普及应用的时候,云计算的标准也应该已经成熟,至于何时会制定出来,还取决于市场的发展情况和厂商的积极推动。至少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云计算已经被很多企业和政府探讨、验证并实践,许多厂商业看到了这一趋势,正在积极推动云计算的研究和市场推广。

3.智慧社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社区的应用不断发展,社区将变得更加智慧,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智慧社区正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智慧化应用将渗透到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智慧社区典型应用包括智慧家居、智慧物业、智慧政务、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家居是融合家庭控制网络和多媒体信息网络于一体的一个家庭信息化网络平台。家庭控制网络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接入因特网(Internet)、公众电话网、广电网、社区局域网等网络,通过家庭网关实现电子信息设备、通讯设备、娱乐设备、家用电器、自动化设备、照明设备、保安(监控)装置及水电气热表(或概称的三表三防设备)的控制与设备间协同。智慧物业利用小区视频监控网络、各种传感器网络及小区宽带网络构成物联网系统,实现智慧的保安消防、垃圾回收清运、停车场管理、日常设备检修与维护、环境监测、电梯管理等智慧服务。智慧公共服务利用信息共享与集成技术,实现社区医疗服务、“一站式”缴费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养老服务。特别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使得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实现智能化,打破老人独自居家活动的状态,老人的各种诉求被感知:身体健康状况被社区医院和医护人员感知;居家安全和出行安全被社区服务人员和家属感知。智慧政务对部门、科室、社区业务进行科学分类、梳理、规范,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提高服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实现社区一站式服务、社区经费管理、综治维稳、社会救助等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

4.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所述的基于云计算的智慧社区一体化服务,突破云计算平台、流媒体传输、多网融合通信等关键技术,研发一系列的终端承载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娱乐、教育以及安防等业务。研究一体化服务总体架构图如下:

图2-1 总体架构图

智慧社区系统主要由以下三部分内容组成:

图2-2 智慧社区系统图

基础平台部分,即智慧社区云服务平台:采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配套安全、支付、用户服务、物联管理等运营资源,面向各类服务提供商提供统一的服务接入和服务管理。

服务与管理部分:即智慧社区云服务平台聚合的服务及相应的管理系统,聚合的内容包括:智慧政务、智慧社区、智慧家庭、智慧商业等服务与管理系统,为社区居民全面享受智慧城市新生活提供支撑保障。

服务界面部分:包括:1、智慧社区服务站,即提供社区综合服务的实体服务站,能够提供政务窗口服务、政务自助服务、社区服务、互助服务、健康服务、智慧家庭体验服务、便民服务等等;2、家庭智能终端,即各类具有计算能力的物联网信息终端,如:智能家庭中控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通过这些物联终端,为家庭用户提供一个虚拟的一体化的“综合服务站”。

5.其主要功能研究

服务聚合及社区服务门户:智慧社区云服务平台作为各类第三方服务的聚合平台,使用云计算技术,提供基于PaaS、SaaS的应用服务。

智慧家庭物联:智慧社区云服务平台基于闪联标准协议,同时提供了物联平台,将智能社区和家居的各类智能信息终端进行物联,构成应用服务的普及计算环境,能够支持设备间的互联互通。

社区综合事务管理功能:建设具有人口管理、党群管理、社会保障管理、文化与教育管理、环境与卫生管理、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网络与志愿者管理、社区自治管理、公共信息管理、系统推护管理以及网上办公汇总等功能模的社区综合管理平台。

社区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整合业务部门延伸到街道社区的政务服务,为市民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由综合服务系统、自助服务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应用支撑平台、社区服务管理对象信息库组成。

多级电话联动系统:市民服务热线与社区实现呼叫和电子信息联动,在社区安装电子工单,呼叫中心采用语音和电子工单两种方式把政务服务项目转办到社区。

6.平台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本文研究的基于云计算的智慧社区一体化服务以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为主,为用户级管理者提供社区物业服务、政务服务、商业服务、金融服务和信息服务等多种应用服务。基于云计算的智慧社区一体化服务需要逐步实现以下三方面内容:(1)实现社区云平台所有软硬件设备以及相应的数据资源的整合和虚拟池化。解决异构、孤岛、虚拟化等问题,从而形成一个云数据中心。(2)架设服务平台接口层,用来接入第三方平台、系统或者服务,使云平台具有良好的系统扩展性和耦合性。(3)开发支持智慧社区的家庭智能终端、远程监控终端、物联终端、社区自控终端等,负责与终端设备的连接、协议适配与信息控制处理,以及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服务处理。(4)将直接面对用户的应用服务迁移到云端。为社区居民、物业管理部门、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等终端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5)形成多方共赢的创新应用效果,创造一个具有高经济价值的产业环境和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结束语

总的来说通过研究基于云计算的智慧社区一体化服务可带来以下创新应用效果:

政务服务可以扩展延伸到自助终端、用户手持移动终端,政府服务由原来市民上网被动查询延展到服务主动推送到户;全面实现家居设备物联,通过多屏互动、资源共享带来智慧生活享受,提升市民幸福生活感知;互联网积累的海量服务资源,不再局限在PC上进行访问;而是通过家庭信息终端轻松访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网融合;智能家居的更多产品,为细分的客户市场提供了更多智能化生活的选择;智慧云服务平台和智能社区、家庭解决方案,为聚合更多服务提供方法;使得更多的传统产业可以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促进智慧产业向结构化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胥静.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社区体育信息资源管理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14):116-117

[2]秦洪花,李汉清,赵霞. "智慧城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J].信息化建设,2010,(09)

[3]谢昕.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及相关建议[J].上海信息化,2012,(0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