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产技术论文

生产技术论文

时间:2023-01-18 09:29: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产技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产技术论文

第1篇

常绿灌木,高1~2m,叶革质,叶长0.8~1.4cm,宽0.4~0.8cm,边缘略反卷,表面侧脉不甚明显,花序腋生,花密集,浅黄色,蒴果近球形,花期4月,果期7~8月。性喜光,稍耐阴,浅根性,须根发达,整个生长季节均可移植,喜温气候和湿润肥沃的土地。可耐-35℃的低温,生长缓慢,萌芽力强,耐修剪。

2朝鲜黄杨的生产技术

2.1播种繁殖方法

2.1.1播种时间:朝鲜黄杨种子成熟后寿命较短,辽宁地区播种时间为9月最适宜。秋季不能及时播种,种子必须在低温条件下贮藏,以降低呼吸耗损,把自身的养分贮存下来,为胚芽解除休眠的萌动提供物质基础。

2.1.2播种方法:条播时,播种前要进行苗床整理,施腐熟好的农家肥适量(1t/667m2),然后深翻做成宽1.2m的矮床待播。播种时每床开四条深5cm、宽15~18cm的沟,浇足底水后施适量的防地下害虫的农药,均匀撒种,覆土平整后覆盖草帘即可。撒播时,苗床做成宽1.2m、深6cm的槽型矮床,筛好覆盖土和沙子。播种前撒适量防地下害虫的农药和化肥,并与土壤充分混合。然后均匀撒种,30~35g/m2。覆盖上筛好的细土4cm,沙子2cm。最后浇水即可,盖1层草帘,以保持土壤湿润。

2.1.3苗期管理:播种后10~15d生根,11月中旬土壤封冻前盖草帘并覆细土5cm厚,以防冻害发生。第2年3月中下旬,当地温达到10℃以上时撤帘。如发现苗床干旱时,可适时适量喷水增湿。苗期应加强管理,适时除草松土,以减少土壤水分、养分消耗和病虫害传播。幼苗刚出土时适应性较差,整个苗期应注意排灌水,在天气干旱时,适时浇水,尽可能在早晚浇水,每次要浇透,保持床面湿润,在雨季应及时排水,防止幼苗发生涝害。种子采收:朝鲜黄杨在辽宁地区于4月上旬开花,7月中旬成熟,当蒴果由绿逐渐变黄、内种皮变黑即可采摘。

2.2扦插繁殖方法

2.2.1作床。在7月中下旬,选水源条件好,背风向阳,便于管理地块作床,整平后用砖砌成高20cm,宽1m,长10m的长槽,槽内又铺16cm厚沙壤土,上铺4cm厚纯净河沙。河沙可使插穗早生根且生根数量多,而下部沙壤土则可在播穗生根后,提供大量营养物质,供其生长需要。

2.2.2剪取插穗。8月上中旬,在母树上剪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半木质化当年生嫩枝,剪下后应保持其新鲜,在室内剪成长10cm左右插穗,留叶3~5片,插穗切口要平滑,以利于生根。将剪好插穗基部放到60mg/kg吲哚已酸溶液中浸泡12h,插穗基部浸入5cm即可,不可浸入过长,否则将影响上部叶生长,处理后插穗可提高生根率20%,且根长、根粗、根分布均匀,苗生长健壮。

2.2.3扦插及插后管理。将插穗插到沙中1/2~2/3,即5~7cm,株行距4cm×6cm,插后用手将沙孔摁实,浇透水,床上搭塑料薄膜拱棚,上盖80%遮光度的遮阳网,避免强烈阳光直射,温度控制在30℃以下,当温度过高时应及时浇水或通风降温,湿度保持在90%以上。插穗经过50d后,逐渐开始生根。9月中旬可去除遮阳网,11月中旬土冻前用细雨沙土将整个插穗盖上,防寒越冬,次年4月上旬,土壤解冻后,除去盖土,浇1次透水,留床继续生长1年后分栽,成活率可达70%,当年扦插苗可生根2.5~3cm长,次年可生根6~7cm长,扦插苗经过4~5年可出圃绿化。

3病虫害防治

3.1立枯病防治

在播种前苗床每1m2用敌克松1g进行土壤消毒,同时加强养护管理。苗木感病初期向苗床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

3.2黄杨绢野冥防治

(1)化学防治。可于5月下旬、7月下旬,人工捕捉缀叶中幼虫或蛹。在成虫期,利用诱虫灯诱杀成虫。在幼虫为害期,喷施2000倍液的植物源药剂烟参碱或1500倍液仿生药剂灭幼脲3号进行防治。在幼虫危害初期喷洒20%,除虫脲6000~8000倍液;或灭幼脲Ⅲ1000倍液。大龄幼虫喷洒1.2%,烟参碱乳油100倍液或其它触杀剂、胃毒剂进行防治。

(2)人工防治。在成虫危害期,利用其趋光性,采用灯光诱杀。越冬期摘除虫巢、虫苞集中烧毁;或冬季在被害树的根际周围和根冠下挖除虫茧;或翻耕树冠下的土壤,消灭越冬虫茧。3.3朝鲜黄杨其它虫害危害杨树的其它主要虫害有白杨透翅蛾、青杨天牛、杨干象。防治方法:严格检疫,防止虫源进入;选用抗虫品种造林;及时剪掉虫瘿并集中销毁;成虫羽化盛期,喷洒乐果乳油、敌敌畏、广效敌杀死等杀死成虫;用杀螟松或辛硫磷胺乳油涂抹排粪孔或虫道,毒杀成虫或幼虫。

4结论

第2篇

论文摘要针对涡阳县主推优质小麦品种的特征特性,制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选用良种

主推皖麦38、烟农19、皖麦50、周麦18、西农979等5个品种。

1.1皖麦38

该品种属半冬性,抗寒性强,中熟,全生育期230d左右。株高80~85cm,较抗倒伏。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籽粒卵圆形,白粒,角质,千粒重38g。中感条锈病(慢锈)、白粉病、赤霉病,中感纹枯病。蛋白质含量14.2%,湿面筋含量36%,沉降值51.8mL,吸水率60.9%,稳定时间9.7min。

1.2烟农19

该品种属半冬偏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品种。幼苗半匍匐,叶窄长,叶色深绿,苗壮;株型紧凑,叶片上冲,株高85~90cm;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寒性好,耐瘠耐渍;后期活力好,熟相好;中抗白粉病、纹枯病;穗近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小穗排列紧,每穗结实30~35粒;籽粒饱满度好,角质,千粒重40~42g,粗蛋白含量13.8%,湿面筋含量37.5%,属优质蒸煮类小麦品种。

1.3皖麦50

该品种为半冬性的中筋小麦品种,生育期235d左右,比对照皖麦19早熟2d。幼苗半匍匐,叶色浓绿,叶片宽厚,抗寒性较强;苗期起身略晚,两极分化快,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株型紧凑,叶片上冲,株高83cm左右,茎秆坚硬抗倒,产量三因素协调,落黄性好。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中抗纹枯病,中感白粉病,高感赤霉病。

1.4周麦18

该品种为半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半匍匐,苗期长势较壮,叶细长,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株型半紧凑,叶片上冲,株高80cm,根系活力强,耐旱、耐渍,抗倒伏;长纺锤形穗,小穗排列较密,大穗,结实性好;籽粒均匀、饱满、有黑胚;成穗数570~600万穗/hm2,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45~50g;丰产性好,抗干热风,成熟落黄好。高抗叶锈病,中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枯病,感纹枯病。

1.5西农979

该品种属半冬性,早熟。幼苗匍匐,叶片较窄,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株高75cm左右,茎秆弹性好,株型略松散,穗层整齐,旗叶窄长、上冲。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较饱满,色泽光亮,黑胚率低。越冬抗寒性好,抗倒春寒能力稍弱,抗倒伏能力强,不耐后期高温,有早衰现象,熟相一般。中抗至高抗条锈病,慢感锈病,中感赤霉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和白粉病。田间自然鉴定,高感叶枯病。

2精细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深耕,耕深20~25cm。并耙透耙匀,特别是旋耕的地块,一定要耙实,做到上虚下实,以利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同时对于地下害虫较多的地块,要采取土壤处理的方法杀灭地下害虫,可用40%辛硫磷或40%的毒死蜱4.5kg/hm2,拌干细土300kg随犁撒施。

3种子处理

播前要精选种子和晒种,并进行药剂拌种。药剂拌种:每50kg种子可用40%的甲基异柳磷或40%的辛硫磷100mL,对水2.5~3.0kg拌种,拌种后闷3~4h,再拌20%三唑酮乳油75mL,阴干后即可播种。

4平衡施肥

施肥原则:有机无机结合,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平衡配比,氮素化肥在保证总氮量的基础上,注意落实前氮后移。高产田块底施有机肥30t/hm2以上,纯氮225~240kg/hm2(尿素487.5~525.0kg/hm2,其中70%作基肥施用,30%拔节期追施),五氧化二磷112.5~135.0kg/hm2(普钙937.5~1125kg/hm2),氧化钾90~135.0kg/hm2(氯化钾150~225kg/hm2),硫酸锌、硫酸锰各15kg/hm2,也可根据各乡镇取土化验结果,确定各乡镇肥料配方。

5适期早播,足墒下种

皖麦38、烟农19适播期10月1~20日,皖麦50、周麦18、西农979适播期10月8~20日,在适播期内尽量早播。播种时一定要做到足墒下种,保证一播全苗。6精细播种

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皖麦38、烟农19播量90~135kg/hm2,皖麦50、周麦18、西农979播量105~150kg/hm2,晚播适当加大播量,行距23~25cm,播深3~5cm,切忌播种过深。

7科学管理

7.1适时灌溉

适时浇好越冬水、起身拔节水和孕穗水。遇到连阴雨天气田间积水时要及时排涝。

7.2防冻保苗

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采取追施腊肥、灌水等措施,防止越冬期冻害和倒春寒的危害。

7.3控旺防倒

2月下旬至3月上旬,用5%的烯效唑525~600g/hm2,或15%的多效唑750~1050g/hm2对水喷雾,防止旺长和后期倒伏。

7.4化学除草

小麦越冬前或返青至拔节前开展化学除草,药剂可选用75%杜邦巨星15~18g/hm2、5.8%麦喜150mL/hm2、40%快灭灵30~60g/hm2等,对水450kg喷雾。

7.5防病治虫

重点防治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穗蚜、麦蜘蛛、吸浆虫。防治纹枯病,可选用20%的井冈霉素375~750g/hm2或30%戊唑醇悬浮剂150mL/hm2对水喷雾;防治赤霉病,可选用80%的多菌灵超微粉1.125~1.500kg/hm2对水喷雾;防治白粉病、锈病,可选用30%戊唑醇悬浮剂150mL/hm2对水喷雾。防治穗蚜,可选用10%的吡虫啉225~300g/hm2,或24%的添丰225~300g/hm2对水喷雾;防治麦蜘蛛,可选用40%的氧化乐果1125mL/hm2对水喷雾;防治吸浆虫,蛹期可用40%的辛硫磷3.00~3.75kg/hm2,或40%的毒死蜱3.00kg/hm2,拌干细土撒施,成虫期用40%的毒死蜱1.125~1.500kg/hm2,或4.5%的高效氯氰菊酯750g/hm2对水喷雾。

7.6追肥保优

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追施拔节肥尿素150kg/hm2左右。无灌溉条件的,拔节肥应根据雪雨情况,适当提前。

7.7叶面喷肥

小麦灌浆后进行叶面喷施,用尿素7.5kg/hm2加磷酸二氢钾2.25~3.00kg/hm2或麦满仓600~750mL/hm2对水750kg叶面喷施,每隔7~10d喷1次,连续2次。

第3篇

一、重视“导学”作用,为学生学好本课牵针引线

开放教育的学习,导学特别重要,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关键。对于本课程的导学,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制定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这是导学的根本。在这个设计方案中,要包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的学习资源、形成性考核的要求、学习形式和方式方法等。通过一体化设计方案,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情况、学习要求、学习资源等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学习。其次,在面授辅导课上,要安排“盐化工生产技术教与学”专题辅导,把课程一体化设计方案详细讲解给学生,要给学生交代清楚,该门课程如何进行自主学习,这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学习方法、交互讨论的安排等。通过专题辅导,让学生学好该门课程更加增加了信心。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对知识更加直观立体化

由于开放教育的面授辅导课时有限,要把所有的知识讲清、讲透这是不可能的,但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就可以大大增加知识的信息量,学生也可以利用自学时间来详细把各个知识点弄清楚。特别对盐化工生产技术这门课程,该门课程有大量的工艺流程、生产路线、关键设备等,单凭辅导教师的口头描述,很难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很深的印象,通过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让这些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立体,强化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这样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些知识。

三、重视实验环节,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实验前,辅导教师一定和学生交代清楚本次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要认真仔细的观察实验过程,并且对实验结果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和分析。比如,我们在做钾离子的测定时,我们是用四苯硼酸钠季铵盐容量法测定钾。这个实验的目的主要有四个,一是培养学生配置各种标准试剂的能力;二是让学生了解各种试剂的储存条件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比如氯化钾必须是在120℃下恒重干燥的情况称重等;三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四苯硼酸钠季铵盐容量法测定钾的工作曲线;四是让学生掌握检验四苯硼酸钠季铵盐容量法测定K+的方法原理及实验过程。整个实验结束后,辅导教师和学生一定对本次实验进行分析总结,总结失败的原因,交流成功的经验,最后要提交实验报告。通过实验环节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督促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路径

给学习者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这也是远程开放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多年来无论是中央电大还是地方电大,在资源建设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制作出很多质量很优秀的学习资源。但对于这门课程来说,电大本身的资源却不是很多,学生必须充分利用起来,除了要以学习文字教材为主,对于网上教学和音像教材更不能忽视,要经常上网浏览学校随时的教学信息,浏览其它高校开发的盐化工生产技术的精品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也都适合我们开放教育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其它盐化工学习网,拓展相关的知识,这也是对本课程知识的一种补充。总之,要想学好盐化工生产技术这门课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在学习上加大力气,这样才能很好的达到该门课程的学习目的。

作者:刘畅 单位:吉林省白城市广播电视大学

第4篇

1乳制品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1.1传帮带式教学

传帮带式教学,即老师先教部分学生,部分学生再带动其他学生。老师先教会部分学生,然后再根据这些学生的特长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有选择性地将某些教学活动实现由教师主导型转变为学生主导型。教师只需及时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让一部分学生先行成长起来,更重要的是要创造必要机会让这些学生在不断的实践锻炼中素质得到实质性提高。本课程组成立了乳制品科技创新小组,利用校内生产实训设备、场地和人力资源的优势,模拟创建公司,将校园当商场,实现自主盈亏,以生产性的科技创新活动带动学生的实验实训等教学活动。本课程还实施毕业生带在校生(即返聘在乳品企业、行业一线工作的本院毕业生和能工巧匠回校兼职教学)的教学方式,利用校友和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学习,也是维系感情的纽带,利于在校学生和毕业生师哥师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1.2案例式教学

案例教学主要是通过引入鲜活的案例来优化教学设计,乳制品生产技术案例教学是选择与乳品相关的案例来构建课程内容,并由此设定特定的情景融入相关知识和理论,根据乳品成功的典型案例,激发学生去积极思考并付诸行动,帮助学生从案例中认识、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如将娃哈哈和宗庆合作为成功的典型,并将营养快线系列产品作为案例,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和准备材料,动手实施其自拟的各项计划,进行该产品的试制任务,做出来刚好可以与市售产品进行盲比,即将学生实训的产品与市售产品放在只标注序号的杯子中,让不知情的食品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品尝,严格按照食品感官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产品的各项感官指标进行现场评判,找出各自产品的特点和不足,确定改进的方向,努力使产品达到预设目标。此外,还可以利用超级女声选秀节目的高知名度安排和实施“酸酸乳”的教学活动和实践任务,如此种种,电视和网络媒介上关于乳品的广告宣传不胜枚举,任何一款产品都能在生产和市场实际中找到原型,自然也就可以进行比较。因此,案例教学的内容要具有典型性和可比较性,具体实施时还应考虑其可操作性。

1.3创业、技能大赛型教学

大学生是一类青春活力的群体,他们年轻、富于激情,内心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期待得到同学和师长认可,因此只要引导得当,可以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大学里,各种创业创新和技能大赛种类较多,可选择余地较大,任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踊跃报名,成立创新和创业团队,跨专业构建创业小组,由点带线、由线带面,以小组创业活动带动课程教学,调节并改善学生的学习风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勇于探索、敢于担当的成人胸怀,不但开拓自己的视野,增进对市场、社会和人情世故的了解,也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塑造和养成创造积极机会。他们在创业和技能大赛中得到了锻炼,洒出的是辛劳和汗水,收获的却是成功和喜悦,更是对教师第一课堂的有机补充,也是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积极利用学院和更高一级的平台,指导学生积极申报各个层级的创业项目和技能大赛,用于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和业余生活;有针对性地精选内容,根据学生情况,尤其是跨专业的项目团队,妥善安排,编制计划方案,教师做好辅导和监督工作,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应人尽其用,发挥学生个体的最大潜能,反过来推动班级正常的教学活动,更为这些学生奠定创业梦想和服务社会的愿望提供了支点和可能,有些同学在校或毕业后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因此这是一种独特的可操作的教学方式。

1.4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第二课堂教学

信息化教学的目标是多层次的,体现在知识领域和应用领域,是将知识个体化并转化为个体能力的过程。在创建教学资源库的同时,需充分利用网络、移动终端等信息载体及技术,开展面向学生、迎合学生特点的第二课堂,使其在兴趣和快乐中获取知识,可以利用信息流通速度快、方便快捷的特点,适时更新教学内容,且内容本身不拘泥于现实生活,可以是一些重大事件,也可以是一些生活点滴,但蕴含逻辑和哲理,同样会使学生受益无穷。教学手段多样化和人性化,体现时代前进的步伐,而教学方法的探索离不开一定的教学手段,二者互为补充,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以生为本,实践无定式,力争做到百花齐放,向实际学习,尊重现实,理解课程教学的精髓,以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脚点,必须做大胆有益的尝试,将课程建设和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2结语

乳制品生产技术课程资源建设重在积累和动态更新,难在使用,须及时反馈。要建立一个形式多样、功能齐备的课程教学资源库,需要跨行业、跨专业聘请行、企一线的专家和技术能手参与到师资队伍中来,发挥各成员的特色和知识魅力,博采众长。本课程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为资源的合理最大化使用并达到预设目标提供技术支撑,具有不可替代的支配性地位和支柱性作用,还需要继续加大尝试的脚步和力度,让课程建设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进而为高职人才的培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第5篇

一、根据教研室的安排,每位指导教师负责分配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管理工作。

二、学生需要上交材料:生产实习手册全部内容,是生产实习成绩的评定依据;毕业(顶岗)实习手册、实习报告,是评定毕业(顶岗)实习成绩的依据;毕业设计(论文),是评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依据。

三、实习单位:学生可以到各种机电设备(矿山、运输、农机、能源、轻工、化工、工具、食品、玩具等机械设备)生产与制造、模具加工、汽车维修单位;各研究院所;机电设备经营、销售与维修等单位实习。学生可以去学校统一安排的实习单位,也可以自己联系实习单位。

四、实习内容:根据实习单位具体情况,熟悉机电产品造型、结构设计;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初具数控编程能力和数控机床操作能力;具备产品零件工艺设计能力和机电产品的基本装配、机电设备维护、维修及使用能力,能够解决机加工过程中实际问题。能够独立学习新工艺、新技术的能力,对机电产品设计、加工等工作结果的归纳能力。

五、实习要求:参加实习的学生,应在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具体参加有关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实习结束时,要求全部完成生产、毕业(顶岗)实习手册的内容。重点注意:

1.实习开始时,必须填写好实习申请表,指导老师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前安全培训,同时要求学生签定实习申请表。

2.实习结束前要填好“实习鉴定表”,并有实习单位盖章。

3.毕业(顶岗)实习报告内容必须与实习内容完全一致,否则成绩不合格。毕业(顶岗)实习报告格式统一,字数不少于10000字。

六、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要求:

1.指导老师将任务书、论文格式、设计预选题目等文件在学生离校前布置给学生,同时要求学生采用飞信、qq或电子邮件方式与指导老师保持联系,每半个月至少给指导老师汇报一次。

2.根据学校教学安排,指导老师提前通知学生上交毕业设计(论文)时间、答辩时间。

3.答辩委员会组成可以根据老中青结合的原则按专业组合,不得少于2人,并确定组长一人,报教研室。答辩要求XX年4月底完成,成绩上交时间另行通知。

七、实习纪律和注意事项

1.实习学生应牢记“安全第一”,必须遵守安全管理规定和安全操作制度,进入车间必须戴安全帽,并确保服装、鞋子符合安全要求。实习结束前不得提前离开实习单位,严禁下河游泳,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对不遵守安全制度造成的事故,由学生自行负责,对工作不负责造成的损失,必须追究相关责任。

2.实习期间要严格遵守企业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一律不准请假,特殊情况要取得实习指导人员和指导教师的同意,病假要有医生证明,否则从严处理。如果在实习期间,由于违反单位的管理规定或因品德表现等原因被实习单位退回学校,则视为实习成绩不及格。

3.学生必须尊重实习指导人员的指导和安排,对重大问题事先要向实习指导人员反映,共同协商解决,学生不得擅自处理。认真做好岗位的本职工作,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刻苦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在实习中努力完成专业技能的学习任务。

4.在实习期间,必须强化职业道德意识,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实习生和文明礼貌的员工。服从领导、听从分配,不做损人利己、有损企业形象和学校声誉的事情。尊重工地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搞好团结。

5.生活艰苦朴素,不得有任何特殊,爱护公共财物,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要坚持原则,特别班干部、党、团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准搞任何不正之风。

第6篇

目录

第一章 科学与科学研究(概论)??????????????(1)

第一节科学的概念及其性质?????????????(1)

第二节科学研究的概念及其能力培养?????????(9)

第二章 科学研灾的方法?????????????????(15)

第一节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15)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实践方法 ?????????????(26)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方法 ???????????????(38)

第三章信息检索与利用????????????????(44)

第一节信息和信息检索 ??????????????(44)

第二节 信息检索工具及其利用????????????(48)

第四章学术论文概论?????????????????(64)

第一节学术论文的概念??????????????(64)

第二节学术论文的性质??????????????(68)

第三节 论文的特点 ????????????????(75)

第五章学术论文的选题????????????????(81)

第一节课题类型和选题原则????????????(81)

第二节 选题的途径、步骤?????????????(100)

第三节 选题的方法????????????????(105)

第六章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 ?????????????(109)

第一节 拟定提纲?????????????????(109)

第二节 写作初稿?????????????????(112)

第三节 实施论证?????????????????(114)

第四节 修改论文?????????????????(118)

第五节 论文定稿?????????????????(122)

第七章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124)

第一节社会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124)

第二节 自然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133)

第八章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151)

第一节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概念及常用标准的使用??(151)

第二节 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相关要求????????(152)

第九章毕业论文的答辩与评价?????????????(167)

第一节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的答辩?????????(167)

第二节 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评价??????????(175) 3/27/2013Page 1 of 5

第十章 部分专业论文示例???????????????(183)

范文一:少数民族研究论文?????????????(183)

范文二:教育学类论文???????????????(191)

范文三:文学类论文.???????????????(197)

范文四:英语类论文????????????????(204)

范文五:数学类论文????????????????(2l0)

范文六:物理学类论文???????????????(2l6)

范文七:化学类论文????????????????(224)

范文八:生物学类论文???????????????(230)

附录一学术论文的编排规范??????????????(240)

主要参考文献?????????????????????(250)

后记???????????????????????(250)

第一章科学与科学研究(概论)

本章从介绍科学与科学研究的概念及其特征开始,对科学的概念、科学研究的可能性、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及建立基础等等问题做了探讨。并强调了要以更快的速度促进科研创新,必须对科研能力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再认识。

第一节 科学的概念及其性质

一、什么是科学

(一)科学的概念

“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a”,意为“知识”、“学问”。16世纪传人中国,当时将英语“science”译成“格致”,系“格物致知”的简称,以表述实践出真知的含义。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教育学家福泽吉把“science”译成“科学”并在日本广泛应用。1893年.康有 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也用了“科学”二字,此后“科学”替代了“格致”,并沿用至今。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使用和讨论“科学”这一范畴时把它与知识联系在一起,认为科学是关于事实的原因的知识。被誉为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培根,在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时,进一步把知识与科学联系在了一起。这里我们所要明白的是.科学是知识,但是却不能说“知识是科学”,即有的知识可以被称之为科学.有的则不能。那么,哪些知识可以被称之为科学呢?罗素曾经把“科学”规定为诉诸人类理性的“确切的知识”,指关于有限领域、有实证根据、有明确适用范同的知识。达尔文说“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性的规律或结论”,指出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科学学的创始人之一J.D.贝尔纳说,“科学可作为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以及构成我们的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势力之一”,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

《韦伯斯特新世界大辞典》给“科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这一定义首先规定了科学的对象;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与规律。这个确定研究对象是不依赖于我们认识主体而存在的客观世界,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的规定性和发展规律。这一点是一切科学的前提。我国的《辞海扒1979年版)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应该按照内在迟辑关系把已知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综合化,使之成为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而且这种知识体系仍旧在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察,以加深对科学概念的认识。

1.科学是知识体系

这是从理论方面对科学进行考察。

所谓知识体系,是说科学不是零星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系统化的知识总和。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是一种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形态的科学从来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科学发展受到哲学、宗教、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它又是促进整个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最强大的力量。

科学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发展着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科学的萌芽还没有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并且与原始乙术、原始宗教结合在一起;古代科学除少数学科取得理论形态外,绝大部分是实用科学,条理化了的经验知识;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是15世纪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从19世纪末叶算起.其历史

才100多年。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特殊的认识方法——观察、实验、模拟、科学抽象、假说和理论等一般科学方法,各门学科还形成了各自的特有的方法;而科学方法一旦形成,反过来就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有利因素。科学不仅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结果.同时又是认识过程本身,是特殊的“精神生产”。

20世纪初,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等六大基础科学以及电力、机械、建筑、钢铁、医药、农学等工程科学都已比较成熟,科学不再只是事物或规律组成的知识单元,而是由许多知识单元组成学科,由学科组成学科群,形成了一个由很多门类交织组成的知识体系。爱因斯坦指出,科学并不就是一些定律的汇集,也不是许多不相关的事实的目录,它是人类用其头脑对自由发明出来的观念和概念所作的创造。

2.科学是社会活动

这是从社会分工方面对科学进行考察。

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其结构只能是各种知识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科学作为一种活动,其结构则必然是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科学活动的主体是科学家,科学认识的主体是集体,是一定的社会集团,而不是个人;科学只能是社会集团的活动,是社会事业,不是个人活动。科学活动的工具包括思想工具和物质工具.由世界观、信念、理论、方法和仪器等组成,科学活动的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

科学家共同体、科学活动的工具和科学活动的对象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即所谓的科学的“三体运动”构成一定的科学活动方式,使科学成为整体性的统一事业。不同的科学活动方式,决定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科学形态,正如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着各种社会形态一样。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并不在于它拥省多少可靠的知识,而在于内这种特定的“三体运动”所构成的自觉的、能动的、有目的的研究活动e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思的科学观是:科学是科学家集团即共同体的活动。认为科学不是,至少不仅仅是现成知识的堆砌,而是人类探索知识的活动。

3.科学是实践力量

这是从作用方面对科学进行考察。

科学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从科学结论的实际应用与社会作用方面的考察,提示了科学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人类信赖科学才得以建立起今天的物质文明,而到了现代.科学已成为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因素。

科学作为一种人类实践力量给社会带来了巨大进步,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科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科学最终将把我们引领何方?乐土抑或深渊?要把科学放置于整个价值观念体系中去思考,因为科学只有和其他社会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呈现出正面的价值。因此我们说,科学的发展,更增加了人类自身的责任,保护他人,发展自己,保护地球,发展未来。

最早把科学作为一种力量来认识的是英国哲学家培根,他认为知识不是一种纯思辨,而是一种力量,是认识自然和驾驭自然的力量、人性自我完善的力量、滋养信仰的力量、社会改革的力量。“知识就是力量”成为科学最概括、最切要的箴言。

总之,科学的概念应当是认识过程、认识结果和认识力量的统一体,即科学作为知识体系是事实,是人类文化积淀的结果;科学作为社会活动是过程.是人类文化的繁衍;科学作为实践力量是作用,是人类文化的动力组成。因此,科学有了一个较为综合的定义:科学是关于现实本质联系的客观真知的动态体系,这些客观真知是由于特殊的社会活动而获得与发展起来的,并且由于其应用而转化为社会的直接实践力量。

(二)科学与技术

1.技术的概念

“技术(technology)”一同来源于希腊语,是希腊语“techne”(技艺、手艺)、“logos”(文字、语词)的组合,本意是一种实用的技艺,包括艺术、技能、本领等。与科学一样,技术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技术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当人类创造第一个生产工具时就产生了最初的生产技术。作为改造世界的手段,技术就是人类自然肢体的延长。古

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技术看做是制作的智慧;17世纪培根提出技术是操作性学问;到了18世纪,法国科学家狄德罗认为技术是人类借以改变或改造其环境的方法或活动,“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20世纪以来,技术的含义更加宽广,除了技巧、技能以外,还包括加工方法、工艺流程和技术思想等。

根据不同的功能,技术可分为技术中最基本的生产技术与军事技术、科学实验技术、文化教育技术、卫生技术、日常生活技术等各类非生产技术;根据不同的性质,技术可分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物质手段的硬技术与运用各种物质手段的软技术,如决策技术、预测技术、评价技术以及各种专业技巧手法,以达到一定社会目的的知识、技能、技巧的软技术。

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技术发展的每一历史阶段都有其中心技术和相应的辅助技术。能量转化是技术的主要功能之一,从人力、畜力到蒸汽力、电力、核力的能量转换方式的变革,每一次都引起了重大的技术革命。原始社会以石器技术为中心,以后是青铜技术、铁器技术,现代则以机器和自动化技术为中心。中心技术往往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时代。过去的技术主要是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缓慢发展起来的,现代技术则几乎都是科学发展的结果。

综上所述,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的手段的总和,是把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应用于生产过程,以达到利用和改造世界目的的手段和方法的知识体系。它的基本要素是能源、材料、信息和工艺,是一种既包括生产工具、设备等硬件,又包括工艺、方法、制度等软件的技术系统,是如何将科学知识转化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

2.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对于科学而言,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于技术而言,科学是技术的升华。二者足辩证统一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既有差别性,又有统一性。

第7篇

关键词:原生态,栽培,茶叶

 

一、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的条件

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茶园环境、空气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和茶园灌溉水均应符合无公害茶叶生产的标准。

新建茶园应选择在空气清新、水质良好、周围5km范围内没有排放有害物质的工厂、矿山,与大田作物、居民生活区相距1 km以上的山坡地,并在茶园的路边、沟边周围建立防护林,以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已建茶园若周围环境条件较好,可在此基础上改建成无公害茶园;若环境条件不够理想,可选择其中条件较好的,改建为无公害茶园;若环境条件差污染较重的,则应改种其它作物,进行轮作后再分析是否能建园。

二、原生态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

(一)茶树种植

茶园布局应注意水土保持,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时期、方法和施工技术。开垦深度在50 cm以上,平地和坡度15°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坡度在15°以上时,建筑内倾等高梯级茶园,梯面宽1.5~3.0 m,并在茶园四周设置隔离带。种植方式以单行条栽或双行条栽为宜,单行条栽规格150 cm×33 cm,每丛定植2~3株,约4 000株/667 m2;双行条栽规格150 cm×30 cm×30 cm,每丛定植2~3株,约5 500株/667 m2。种植前应开沟施足底肥,沟深30 cm左右,施有机肥或矿物源肥料150~200 kg/667 m2,种植时期以秋季和早春为好。

(二)茶园施肥

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制茶类型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实施茶园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和过量施肥。茶园宜多施有机肥料,化学肥料要与有机肥料配合使用,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施用前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机肥料中汞、砷、铬等无机污染物和六六六、DDT等有机污染物含量应符合规定,微生物肥料应符合NY/T227要求。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于当年秋季开沟深施,深度20 cm以上,一般施饼肥或商品有机肥200~400 kg/667 m2或农家有机肥1 000~2 000 kg/667 m2。根据土壤条件,配合施用磷肥、钾肥和其它所需营养元素肥料。追肥可结合茶树生育规律多次施用,以化学肥料为主,在茶叶开采前15~30 d开沟施入,沟深10 cm左右。追肥时,化学氮肥每次施用量(纯氮计)不超过15 kg/667m2,年最高总用量不超过60 kg/667 m2。施肥后及时盖土。根据茶树生长状况,可以使用叶面肥,但施用的叶面肥必须是经农业部登记注册的。叶面肥应与土壤施肥相结合,采摘前10 d停止使用。

(三)病、虫、草害防治

病、虫、草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其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

1、农业防治

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时,应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要分批、多次、及时采摘,抑制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茶白星病等危害芽叶的病虫;通过修剪控制茶树高度低于80cm,以减轻毒蛾类、蚧类、黑刺粉虱等害虫的危害,控制螨类的越冬基数;秋末宜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深耕,减少翌年在土壤中越冬的鳞翅目和象甲类害虫的种群密度;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能有效防治叶病类和表土中越冬的害虫。

2、物理防治

采用人工捕杀,减轻茶毛虫、茶蚕、蓑蛾类、茶丽纹象甲等害虫危害;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或异性诱杀;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防除杂草。科技论文。

3、生物防治

注意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草蛉、瓢虫、蜘蛛、捕食螨、寄生蜂等有益生物,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宜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免费论文。

4、化学防治

严格按制定的防治指标,掌握防治适期施药;宜一药多治或农药的合理混用;宜低容量喷雾,一般蓬面害虫实行蓬面扫喷,茶丛中下部害虫建议侧位低容量喷雾。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禁止使用滴滴涕、六六六、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五氯酚钠、杀虫脒、克百威、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氰戊菊酯、来福灵及其混剂等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按照GB4285、GB/T8321的要求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免费论文。科技论文。非生产季节宜选用矿物源农药。

(四)茶树修剪与采摘

根据茶树的树龄、长势和修剪目的分别采用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方法,培养优化型树冠,以复壮树势。重修剪和台刈改造的茶园应清理树冠,建议使用波尔多液冲洗树干,以防治苔藓和剪口病菌感染。对于覆盖度较大的茶园每年进行茶行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20 cm左右的间隙,以利田间作业和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免费论文。修剪枝叶应留在茶园内,以利于培肥土壤,但病虫枝条和粗干枝应清除出园。

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各茶类对加工原料的要求,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的原则,按照标准,适时采摘。手工采茶要求提手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磷片、鱼叶、茶果与老枝叶,不宜捋采和抓采。对发芽整齐、生长势强、采摘面平整的茶园建议机采,但采茶机应使用无铅汽油和机油,防止污染茶叶、茶树和土壤。茶叶鲜叶要用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编网眼茶篮或篓筐盛装。科技论文。采下的茶叶应及时运到茶厂加工,防止鲜叶变质和混入有毒、有害物质。

参考文献:

[1] 刘声传,李泽贤,何莲,魏杰,刘红梅. 无公害茶叶生产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 2010,(05) .

[2] 李赛君,郑宏发,常硕其,黄怀生,袁英芳,黄仲先. 加强名优绿茶生产技术研发 促进湖南茶叶稳步发展[J]湖南农业科学, 2008,(01) .

[3] 许佑善,李仁林,陈华,杨清明. 六安茶区无公害名优茶生产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6,(07) .

[4] 郭桂义,孙慕芳. 无公害茶叶及其病虫害防治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 2006,(06) .

[5] 肖青亮,郑诗樟,牛德奎. 施肥对蔬菜累积硝酸盐影响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7,(06) .

第8篇

关键词:果树;生产技术;推广;建议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149-1

0 绪论

当前,加大农业科技的引进和推广力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将是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我国要生产优质果品和绿色果品,必须走产业化、商品化的道路,果品产业必然要由传统管理型向现代科学管理型转化。

1 水果产业化概述

果树产业通常来讲是指以果树产品为对象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经济活动的总称。它是一国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果树产业的集合就构成了整个果业经济。果树产业发展是指果树产业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即整个果业经济的进化过程。

水果产业化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去理解和实施:一是主导产业层面,即将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以最终产品上市:二是要素层面,即将良种繁育、整理、包装、推广或运销连成一个产业链条,为果农提供优质良种。从水果产业化的内涵来看,它的核心是利益驱动,关键是龙头带动,基础是果农参与,本质是由有关各方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使各个组成主体都能获得整个产业链的平均利润。

2 我国果树生产技术推广存在问题

果树生产技术推广要做到规范化、科技化,充分发挥地理和人文优势,因地制宜,采用适宜的推广方式,建立高效的推广组织工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果品营销体系建设、打造果品精品、品牌、果品产后商品化处理为核心。

宏观上缺乏明确推广果树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政府部门、科研人员、推广人员和农户对推广果树生产技术的重要性理解不深,对果树的应用方向认识不清、思想不统一是制约果树生产技术推广的主要因素。再则对实现观赏果树苗木产业化的必要性认识还不全面,造成投资和生产管理的盲目性,导致经济亏损,也严重影响了观赏果树生产技术推广的效果。

果树生产技术体系尚不完善,尚未形成完善的果树生产技术体系,不利于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主要表现为:果园规划和建设、果树苗木生产和技术创新,技术本身缺乏系统化和规范化;对可能制约果树产业化的技术细节缺乏深入研究,造成果树生产技术体系不完善。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正待完善:承担技术推广工作的主体不是农业科研与教学单位中的科技人员,而是经销商。这样不能有效的将利用研究单位的研究能力和科研成果优势;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咨询与培训程度低,技术可靠性差,不易被农民接受,推广的面积增长缓慢,导致科研成果在地域和时间应用上受到较大限制。有些地方采用农业科研和教学单位中技术人员承担培训工作,但是因缺少固有的联系网络,缺少固定的人力物力,推广力度有限,不利于创新成果的持续发展。

3 促进我国果树推广建议

农业推广是不断地向农民提供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并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手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果树生产技术推广,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3.1 进一步明确推广目标,统一思想

推广果树生产技术可以稳定或提高农民收入,政府部门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和重点扶持,推进科研部门提高理论研究水平,细化技术内容,促进推广部门采取多种方式方法传播技术,提高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3.2 采取措施,降低农业科技应用中的风险

要重视科技投入,完善技术体系研究以及多项技术的优化组合创新问题。还有对果树的生态指标、抗指标、经济功能指标的评价和分析,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观赏果树发展的理论体系。创建和完善果树生产体系是建立观赏果树推广体系的前提保证。

严格抓好果树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以带动当地果树的生产和推广。必须建设好生产示范基地。在试验基地中要进一步深化技术研究,开发、总结出一系列便于农民直接应用的栽培管理技术和经营模式:同时要建立技术服务机构,搞好技术培训、示范宣传、技术咨询、营销指导等各项工作。这样可以减少科研成果的应用风险,增强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引导和帮助农民组织起来走向市场,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合理分享市场利益。

3.3 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疏通科技植入农业的渠道

加快政府农业推广机构改革,大力支持多元化推广服务组织的发展,由政府建立一支履行公益职能的农技推广队伍。对政府推广机构,要保证推广所需经费,依法稳定和改革基层农村推广体系,设立县推广站的派出机构,逐步形成国家兴办和国家扶持、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要增加推广一线专业推广人员的比例,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4 总结

果树生产技术的推广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仅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同时需要农民自身的组织和努力,社会各个阶级的一致配合。只有认识到果树生产技术推广的必要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才能保证果树生产技术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子学.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2004.

[2] 黄冲平.农业现代化导论[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3,3.

[3] 李泽相.果树经营管理新理念[J].园林果树. 2005,(10):9.

第9篇

关键词:生物技术 产学研合作教育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245-01

21世纪是生物技术时代,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代生物学取得了巨大进展。现代生物技术涉及的学科领域、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都极为广泛,对知识、技能的要求很高。而在我国,生物技术类专业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实际需求与培养目标之间的脱节。不同学校之间如农业院校、师范院校、医学院校和工科院校的生物技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差异较大。生物技术本身发展较快,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特别是现代生物医药、食品和发酵等与生物技术相关的产业发展迅速,而培养目标相对滞后,这导致培养的生物技术类专业人才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建立新的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校生物技术专业成立于2000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生物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不仅要掌握深厚的生物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产学研在各省市蓬勃发展,产学研相结合创新培养模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3],但生物技术所占比例较低,这和21世纪是生物技术时代还不尽符合。我们在生物技术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中,以创新教育为主,不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从2009年开始,在近五年时间把产学研活动引入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当中,开拓了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1 生物技术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培养模式的优点

1.1 理论和实践结合更紧密

生物技术专业是理论和实践都很强的专业,仅仅通过平时的实验课程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各个学校生物技术专业都在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研究[4]。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把企业生产中遇到问题带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以后,通过对问题的探索,把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对问题探索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产学研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了学生择业的自信心,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与芜湖大浦国家农业科技园、安科生物工程公司、芜湖绿叶制药等企业合作,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通过学生到基地进行生产和毕业论文等环节的实践,可以使学生和生产单位更好地相互了解,提高了学生的择业竞争能力。

1.3 产学研合作有利于企业科技进步和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教师与企业可以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包括为企业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参与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改造、转化相关成果以及与企业共同申报各类科研项目,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同时也能带动教师科研工作的展开,进一步提高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2 生物技术专业产学研相结合进行生产和毕业论文的教学模式

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中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生产实习过程中,通过具体操作岗位的锻炼,更好地了解相关生产环节,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在毕业论文实施过程中,论文选题结合企业的技改项目、企业的科研项目或者由教师、企业和学生共同商定有实际运用的课题作为毕业论文选题。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通过这些方式进行毕业论文的立项工作,与多家企业共同开展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工作期间,采用双导师制,学生吃住在企业,由企业安排专人进行管理,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学生有问题随时联系校内指导教师,每周与校内指导教师交流沟通一次。每周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沟通一次,及时掌握学生学习表现和论文进展,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进度实行中期汇报制度,同时要求企业对学生进行考勤和评价。五年的实践表明,上述措施能够较好地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3 生物技术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培养效果分析

不少专业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取得了一定成绩[5]。生物技术专业产学研合作主要集中在生物制药、园林花卉、食用菌生产等企业,通过五年的运行,取得了较好效果。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通过产学研合作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合理,使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生产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极大地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2)加强了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2012年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在芜湖大浦国家农业科技园建立了省级生物技术专业实习基地并获得相关经费的支持,完善了实践教学硬件设施。结合企业需求,和大浦农业科技园共同成立了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进行相关科研活动,联合申报了国家省级等攻关项目10余项,获得经费500多万元,拓展了实践教学平台,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3)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五年来,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为企业解决了蝴蝶兰的保鲜问题,病毒检测和防治,获得专利5项,10余篇,每年都有优秀学生留在企业工作,其中有5人自己创业成立园林花卉公司,从事园林植物花卉生产和销售工作。

总之,产学研合作模式较好地弥补了高校在创新教育中实践条件的缺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建立的生物技术专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培养模式培养出了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实用性人才,促进了科研创新,有利于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和学科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本身教学和科研能力提高,对其他专业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也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道全.国外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经验与启发[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11):62-64.

[2] 冯玫,许晓明.亚太国家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比较与我国的模式选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6):99-103.

[3] 白玫,杨振峰,李潇潇.产学研结合是大学与企业实现共赢的有效途径[J].集团经济研究,2006(32):183.

第10篇

【关键词】现代煤矿;绿色安全生产技术;探究

随着社会对煤炭能源的需要呈现多元化趋势,有效的推动了现代煤矿绿色安全生产技术的研发。并且,在目前的形势中,地下矿井的开采和生产仍然是社会获取煤矿能源的重要途径。由于煤矿生产和开采技术的不断提高,煤炭经济的发展速度得到快速增长。但是,由于煤矿生产和开采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不够健全,导致煤矿生产周边地区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因此,在现代社会环保理念下,在煤矿生产中应用绿色安全生产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一、现代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相对较少的国家,因此就决定了我国是以煤炭能源消费为主的国家,所以,煤炭行业的持续和健康的发展对于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近些年来,煤炭生产问题不断发生,给环境和人民安全造成很大的危害。

(一)煤炭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在生产煤矿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周边的生态环境。例如2009年黑龙江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发生的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就是典型的案例,非常值得煤矿企业反思。煤矿安全事故不断发生不是有单一因素决定,其中涉及的很多问题,如煤矿安全装备和生产工艺陈旧,科技投入较少,监管力度不够,管理人才的缺乏、煤矿工人生产工作量较大等都会导致煤矿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煤矿企业应该重视煤矿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进行安全生产。

(二)煤矿生产造成的环境问题

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会造成很多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对人们的生存环境的污染产生的负面影响非常大。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煤矿过程中会大量的占用和破坏地表土地资源,对地下水文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以及会污染大气自然环境。

煤矿企业在生产煤矿的过程中,地下矿井的开采和生产会造成采空区顶板岩层发生坍塌,会严重破坏地表的建筑物和大量的土地资源。并且,煤矿企业在开采和生产煤矿过程中会将没有价值的废弃物堆放在地表上面,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露天煤矿在开采过程中通过直接挖掘煤矿资源以及在场外占用土地,破坏的很多农田,更为严重的会造成土地沙漠化,不仅破坏了地表土地资源,而且严重破坏的地表的生态环境。

煤矿资源的生产与开采通常是在地下水文地质结构以下进行的,为了满足安全生产和开采技术的需要,必须开展防水与排水施工工程,这样就会破坏地质含水结构,严重影响到地下水资源的再循环,从而造成水源枯竭,地表河流的径流量不断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很可能会污染地下河的水系结构。

在煤矿资源安全生产过程中,矿井的生产会排放出大量的煤层天然混合气体,在采空区瓦斯抽放和煤层自燃形成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这些有毒气体进入到大气中,会降低大气中氧气的含量和浓度,造成温室效应和酸雨的发生。因此,在煤矿资源安全生产过程中没有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绿色管理措施不仅会对煤矿周边环境产生污染,而且还会对大气自然环境造成污染。

二、现代煤矿应用绿色安全生产技术

煤矿企业在生产煤矿资源过程中应该应用绿色安全生产技术,提高现代煤矿资源的生产运行效率,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对于促进现代煤矿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应用水源保护生产技术

地下水资源保护安全生产技术主要是应用采煤工艺方法和地面注浆等有效措施,能够在生产煤矿资源过程中避免破坏地下水资源。水资源保护安全生产技术能够保护水资源,可以利用水资源,实现煤水共采以及防治水灾。因此,应用水源保护生产技术在水源缺乏的矿区能够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在水资源丰富的矿区应该尽可能的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并且能够有效的预防水灾。

(二)应用煤炭与瓦斯共同安全生产和开采的技术

瓦斯是游离于煤矿岩层中的天然气体,是用于发电的工业化原料,是非常重要的洁净能源。应用煤炭与瓦斯共同安全生产和开采的技术主要采用留巷钻孔法和卸压法等有效措施,在生产和开采煤矿之前先抽采瓦斯,然后生产和开采煤矿资源。这样不仅能够避免瓦斯造成的大气污染,而且还能使瓦斯得到有效的利用。

(三)应用充填减沉绿色安全生产技术

应用充填减沉绿色安全生产技术主要是用充填材料充填采煤工作面的采空区域。充填减沉绿色安全生产技术主要是采用条带开采与充填开采两种形式。应用充填减沉绿色安全生产技术可以缓和工作面的支承压力,可以有效的减少地表下沉或者出现变形,能够有效的提高煤矿采出率,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保护地表建筑物、水体和生态环境。

(四)应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是整体性的煤矿绿色安全生产技术,通过应用高科技手段将埋藏在地下深层的煤炭资源转化成气态能源,然后通过输气管道将气体输送到地面,从而将煤矿井下的固体生产改变成采气作业。因此,应用应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不仅能够减少人力,而且还能降低安全问题的发生几率,能够有效的保护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同时能够促进煤矿资源生产和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总 结

本文通过对现代煤矿绿色安全生产技术的分析和研究,从中深刻的认识到应用绿色安全生产技术生产煤矿,对于提高煤矿资源的生产效率,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实现现代煤矿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钱明高.许家林.缪协兴.煤矿绿色开采技术.[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03).

第11篇

英文名称: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才人工晶体研究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1-1625

国内刊号:11-5440/TQ

邮发代号:24-14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12篇

[关键词]轧钢生产;系统技术;轧钢机械;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以提高生产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钢材的需要的轧钢生产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生产的大型化、自动化、连续化、高速化成为了21世纪轧钢生产的主要特点。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钢材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对轧钢的生产质量、产品种类、轧钢机械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在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潮流下,降低生产成本也成为了轧钢生产必须突破的重点难点。

1.轧钢生产与轧钢产品

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中国目前的轧钢生产平均水平低于世界主要钢铁国家。我国的轧钢生产还主要停留在以型钢为主的阶段。同时,不同企业的轧钢生产水平有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是,总体上我国的轧钢生产都存在着技术装备水平较低、能耗大、成本高的问题。直到2011年底,全国才基本淘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传统制造机械设备,但是一些传统的工艺技术仍未得到及时的革新。

自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才逐渐引进了世界先进的轧钢生产技术。国内的各大企业也应时代潮流,纷纷改革创新,引进新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流程。这不仅提高了我国的轧钢生产技术,促进了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也增加了我国轧钢生产的技术含量,增加了我国钢铁生产的附加值。例如在汽车、家电以及高技术含量的石油钻进器材、天然气输气钢管UOF入口径等方面,我国的轧钢生产都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在不锈钢冷轧薄板、高档汽车车用冷轧薄板等方面,我国的轧钢生产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也是之后我国轧钢生产创新发展的方向。

(1)轧钢产品分析

我国的轧钢生产主要集中在板带材、型钢、管材、特殊类型钢材这样四个方面。

板带材是生产最为普遍的轧钢之一。它主要分为极薄板:0.0015-0.2mm,薄板:0.2mm-4mm,中板:4-20m,厚板:20-60m,特厚板:60-160mm。另外,也包括一些装甲板、宽带钢、箔材。型钢的产品主要分为简单断面类、成型断面类、特殊断面类三种。简单断面类是指方钢、圆钢和扁钢三类。成型断面类的包括角钢、工字钢、槽钢、钢轨。特殊断面类包括板桩、道岔、漩涡叶片、拖拉机履带板。通常管材的断面都是圆形的,但是也不排除个别扁形或者方形的以及其他形状的管材。按照生产方式进行划分,管材分为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按照用途可非为输送管道类管材、轴承类钢管、锅炉管、注射针、锅炉管等等。另外,轧钢的产品还包括特殊钢材类产品。它是周期断面的钢材,例如:车轮、轮箍以及轧制方式制成的齿轮、螺丝、钢球等。这些都是现阶段最主要的轧钢生产产品。

(2)轧钢的生产工艺流程

现目前,我国的轧钢生产工艺流程随着轧钢制品的不一样有不同得工艺流程。按照工艺流程的异同主要分为这样四类:热轧板带、冷轧板带、热轧型钢、线材。

热轧板带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为这样几个阶段:连铸坯、清理、(补偿)加热、冷却、精整、检查验收、入库轧制(分粗轧和精轧)、冷却、层流冷却,精整。其中又主要包括矫直、横切和纵切三个步骤。冷轧板带则包括:热轧卷、柱矫、酸洗、切边、卷取、退火、平整、精整(矫直、纵切分条横切)、检查包装、入库。其中,退火又分为光亮退火和黑退火两种。精整又分为矫直、纵切分条、横切。

热轧型钢的流程则与其它两种有些不同。它包括这样几个步骤:方坯、清理(补偿)、加热、剪锯切、冷却、矫直。另外,线材的工艺技术分为方坯,加热,轧制:粗中、预精、精轧,冷却:水冷,风冷,集卷,打捆,检查,入库等这样几个流程。

2.轧钢生产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轧钢生产技术呈现出一体化进程。在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环境下,轧钢生产技术逐渐在利用高科技技术进行技术改革。特别是对生产过程中各个工序的物理化学工序的创新与发展。

在热轧方面,轧钢生产技术主要是以节能减耗为目标,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大力推广热轧坯料送热装和直接轧制技术。因此,出现了连铸连轧的轧钢生产工艺。近年来,又鉴于轧钢生产中的固态液态共存的问题,对液态金属流动,结晶、化学成分的固态特征等组织特征进行了研究、创新,出现了熔融金属凝固的变形技术以及铸轧技术。

同时,基于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多组元计算相图,第二相粒子与晶界交互作用、相变、再结晶、结构形成与发展、组织模拟与性能预报等研究成果的出现。在轧钢热轧技术方面,对金相组织性能的调节能力以及控制能力已经有了很大幅度地提高。出现了控制冷却、控制轧钢、钢轨在线全长淬火、热火圆火、钢管在线直接淬火常化、双相以及多相轧钢生产技术。

在冷轧钢方面,最主要的是带钢酸轧机的生产技术。它能够把酸洗、轧制工序集成一体,实现一体化操作。具体是指利用带钢全连续联合机组使得酸洗、轧制、退火、平整等各个工序集成一体。

综上所述,轧钢的生产技术在不断地进步并且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轧钢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个体化操作,它已经逐渐结合其他领域进行创新创作。目前,轧钢的生产技术主要的创新发展方向是信息技术和装备机电的控制一体化技术、综合节能与环保技术、通用工艺技术、新品种开发与钢材性能优化技术。

3.轧钢机械及其分类

(1)轧钢机械分析

轧钢机械即轧钢设备,主要是完成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轧钢工艺流程过程中所使用到的轧钢机械或者轧钢设备。这类的轧钢机械一般是指包括轧钢机、轧钢辅助设备在内的若干个机组的总和。其中把轧钢流程中的因轧钢产生的塑料变成机器成为轧钢机的系列,也称作是轧钢的主要机械。

轧钢机械的主机类型和特征是整个轧钢车间的主要特点。轧钢车间中轧钢机械以外的设备都被是轧钢辅助设备。轧钢辅助设备的种类多、数量大。特别是在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辅助设备的重量比例越来越大。例如在某热轧带钢厂,轧钢机械的设备总重量为5.1万吨,而其中辅助设备就有4万多吨。

轧钢机械的轧钢标称最为重要,这一般与轧辊或轧件有关。但是,目前我国的轧钢机械所使用的标称还不具备全面反映轧钢车间技术特征的能力还需要在轧钢机械的布置形式上进行创新,寻求突破。

(2)轧钢机械的分类

按照轧钢机械的用途来分,主要分为这样几类:开坯机、热轧板带轧机、型钢轧机、热轧无缝钢管轧机、冷轧钢管轧机、冷轧板带轧机、特殊用途轧机。按照轧钢机械的构造来分则显得较为复杂,主要分为五类。第一类:具有水平轧辊的轧机。第二类:具有立式轧辊的轧机。第三类:具有水平轧辊和立式轧辊的轧机(万能轧机)。第四类:具有倾斜布置轧辊的轧机主要用于无缝钢管穿孔机,均整机。第五类:其它特殊轧机械,包括车轮轧机、轮箍轧机、钢球轧机等。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轧钢生产和轧钢机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轧钢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工艺生产,需要高技术的计算、配合。但是,新一代的生产工艺必定会取代老一代生产工艺。新的生产流程必定会取代传统的生产流程。目前,我国很多钢铁企业都在对轧钢生产及轧钢机械进行技术改革,加快轧钢产品的结构调整,提高轧钢生产的效率,提高轧钢生产的附加值,推动轧钢生产的不断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