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保险实训体会

保险实训体会

时间:2022-06-07 11:39: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保险实训体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保险实训体会

第1篇

摘要:保险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高校保险专业教学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只有建立一批质量较高、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才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这既是保险专业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需要,更是认真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保险;实践教学基地;仿真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043-02

近年来,保险行业发展迅速,社会对保险专业人才需求与日俱增。由于保险专业实践性强,就要求高校保险专业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重视实践教学。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高校的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建设中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来提升保险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水平与质量。

一、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保险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学生要系统掌握保险专业的基本实务技能,要成为能在各级各类保险公司、银行、保险中介机构、社区社会保障机构以及大、中、小企业从事风险分析与预测、保险业务管理等的专门人才。因此,建立一批质量较高、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既是保险专业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需要,更是认真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客观要求。可以说,加强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提高保险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校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一般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一般是保险专业实验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大多数为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开展校企互动模式,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有利于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保险专业短缺人才,提高保险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实行校企互动、产学结合有利于对学生实行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训练,并可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创造条件。

二、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内保险专业实训室不能满足专业实训要求。目前多数院校并没有专门的校内保险实训室,上机实务模拟一般在普通机房操作,缺乏保险实务环境氛围,学生难以体验到保险实务工作的气氛,并且往往由于教学软件更新不够及时,无法及时体现出保险实务的发展变化。总之,这种模式虽然也能为学生提供动手的平台,但与真实情景相距甚远,使学生的专业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2.短期校外实训课程落实不到位,实训效果差。多数院校保险专业都设有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短期校外实训环节。这种实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到职场身临其境的机会,使学生对业务流程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但由于学生实训时间太短,并不能给公司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效益,反而还会增加一些负担,这样保险公司的重视程度会大大降低,学生到企业后得不到公司的高度关注,实训效果大大降低。

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体系不完备。首先是校企之间缺少专门的教学实践基地管理机构,仅靠与企业临时协调解决问题,缺乏统一规划和长期目标。二是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不健全,没有针对保险专业学生实习的专门管理规定,基地教学实践只限于到保险公司参观、模拟业务流程、展业及理赔跟班等浅层次实践。三是缺乏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人员和相对固定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师生满意度不高。四是基地运行管理中的管理规范、实践运行记录、教学档案信息等不齐全。

三、加强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对策

1.建立校内保险专业仿真实训室。严格按照保险公司的经营机制,建立校内保险专业仿真实训室。2016年我校保险专业投资300多万元建立保险实验室,以满足保险专业实验实训需要。保险实验室不仅有保险综合业务教学软件、财产保险实训教学软件、人身保险实训教学软件、社会保险实训教学软件等,还有仿真实训室,可以满足学生对保险承保业务、理赔业务、再保险业务、公估业务等实践知识的学习。

2.将专业考察、专业见习等短期实训课程落到实处。我校保险专业在第5学期设置了专业考察课程,在第6学期设置了专业见习课程。我校自2007年开始就和多家保险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因而学生有机会到相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短期实训学习。我校保险专业与中国人保寿险开平支公司、阳光寿险公司、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北京电销中心等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满足了保险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保险专业短期实训课程,我校落实到实处,通过专业考察和专业见习,学生了解了保险行业及其营销运作状况,把所学的保险专业知识和营销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与分析思考能力。

3.构建完善的校外实践基地运行管理及质量保障体系:

(1)成立保险专业实践实训工作小组。应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健全机构组织与人员配备。我校保险专业成立了实践实训工作小组,合理规划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其工作内容主要是对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作出长远规划,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确保实训基地建设的规范、系统与稳步发展。

(2)建立和范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我校保险专业学生实习,有专门的专业实习手册。实习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每天撰写实习日志,将实习内容、实习重点、收获与体会都记录下来。其次,实习学生返校后一周内完成专业调研论文。然后由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表现进行评定。最后,学生的实习综合成绩由实习单位成绩(50%)、实习汇报成绩(40%)、调研论文成绩(10%)组成。

4.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保险专业的教师无论从数量上看还是从业务素质上看,都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一是从企事业单位引进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充实教师队伍;二是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即聘请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以及在实践基地中有丰富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三是鼓励教师“走出去”,到企业的对口部门参加实际工作,以积累教学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

四、结语

随着保险行业的发展,保险从业人员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保险业务除了保险营销之外,还囊括市场开发、产品设计、保险精算、展业、承保、客户服务、理赔、勘察定损等相关保险业务。但是,目前多数高校保险专业基本上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远远滞后于实训教学的需求。因而,为满足市场的人才需求,紧扣专业能力培养需求的实践教学必须强化,校企融合的实训基地建设亦同时深入开展,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服务于区域经济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杨勇,周兵.保险专业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94-95.

[2]贾焱.产学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的困境与出路[J].价值工程,2015,(11):169-171.

[3]陈丽君.金融保险专业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2,(2):173.

收稿日期:2016-12-10

第2篇

 

一、解决校外实习不足的有效途径

 

在当前形势下,学生由学校统一安排到企业进行国际贸易的校外实习正面临一些困难,究其原因:(1)高等职业教育着重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学生顶岗实习环节,使得校外实习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安排学生企业实习的行政渠道消失。(3)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更注重经济效益,对提供顶岗实习岗位这类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服务缺乏积极性(4)信息化时代,很多企业更加注重保护其商业秘密,很多单位担心实习生会泄露其客户资料等商业秘密而拒绝接受学生实习。(5)高职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中小型外贸公司,为了加强竞争力,员工是少而精。即使愿意接纳学生实训也成不了规模效应。据调查发现,一个工厂可同时接纳上百甚至更多工科学生实习,而一个外贸公司最多能接纳不超过十名学生的实习。所以,校内国际贸易仿真实训基地的建立能够有效解决校外实习供给不足的瓶颈。

 

二、国际贸易仿真互动实训基地建设原则

 

进行国际贸易专业仿真实训平台的建设,真正做到外贸实践接轨,要坚持以下六个基本原则。

 

(一)实训情境的仿真性

 

仿真互动实训基地将设置出口公司、进口公司、工厂、银行、保险公司、货运公司、海关、商检局、贸促会、国税局和外汇管理局等实训室。各实训室从设计装修到实训室文化都完全仿照真实的职业情境与职业文化。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实际的外贸业务环境,使学生在仿真互动训练中体会实战的乐趣。

 

(二)实训角色的顶岗性

 

学生进入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后,根据所进入的部门不同,学生将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学生如果是进入出口公司,学生则是外贸业务员,在实训时要以外贸业务员标准来要求和规范自己。通过角色扮演,能够引导学生之间通过互动来展开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形成职业能力。

 

(三)实训过程的互动性

 

仿真互动实训平台与其他实训平台相比,互动性强,实训过程强调团队协作。实训平台的构建将枯燥深奥的国际贸易商务行为与日常生活的生活习惯溶为一体,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团队精神又可以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国际贸易仿真互动平台不是一个简单的软件,而是一个互动系统。该系统包含国际贸易各个环节,同时也包括国际贸易所涉及的各个关联方。

 

(四)实训评价的职业性

 

仿真互动实训平台对于学生实训进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训评价以相关的职业为参照,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比如学生如果进入出口公司,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就是扮演外贸业务员的角色,由于实训内容的真实性,对该学生的考核主要是看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是否熟悉工作内容和具备职业道德,以及实训完成后是否能给公司带来盈利。

 

(五)实训标准的规范性

 

仿真互动实训平台在专门编著的“国际货物贸易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操作程序文件”的指导下进行,按照文件对国际贸易的每一个操作程序都作出了标准化的操作规范;对各种主要的单证缮制引用行业规则的标准和填写规范。同时,需要开发与实训平台配套的《国际贸易仿真互动实训平台操作手册》,从而保障了实训的顺利实施。

 

(六)实训管理的监控性

 

仿真互动实训平台应用现代项目管理方法,把每一笔外贸业务订单看成是一个项目,在项目实施中进行目标和里程碑管理。通过项目管理,达到对项目过程的监控。采用的模式是项目启动计划执行控制收尾这五个过程。其中,控制过程有输入和输出信息,对执行中的偏差进行纠偏,并对各种付款方式的选用都设置操作过程的预警信号。

 

三、国际贸易仿真互动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的国际贸易实训室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特”的发展过程。经过多年的探索,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借省示范性特色专业发展契机,探索建立了国际贸易仿真互动实训基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一)国际贸易仿真互动实训基地构成

 

1.软件建设。相关软件的开发是仿真实训教学得以开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学院要提供一定得资金、购买一套国际贸易仿真互动实训平台软件。并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掌握实训平台软件的操作。

 

2.硬件建设。国际贸易仿真实训基地实训室将由5个实训室组成一个实训体系,每间实训室都配备工位35位至39位。配备有电脑和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软环境建设。软环境的建设是在实训室建设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和相关业务部门的办公环境和工作情境,进行实训室文化和环境的设计。在商品布展、交易磋商、单证制作、运输保险、报关报检、银行结合、退税等业务环节各节点设置对应的场景,并制定与企业制度相对接的实训制度。将企业环境与学习环境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职业环境中通过模拟训练,形成职业能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国际贸易仿真互动实训基地功能

 

实训基地能够满足模拟广交会、贸易谈判、商务礼仪、单证制作、国际结算、国际货运、保险、货物报关报检、外汇核销等各环节的单项模拟实训,也可以满足进出口业务综合实训。

 

(三)国际贸易仿真互动实训基地运行效果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使用,国际经济与贸易仿真互动实训基地实现了预期的功能,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依托仿真互动实训基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内实践课程体系得以顺利开展,实训教学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内实训,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断提高,职业素养逐渐养成,为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对用人单位的回访,一些用人单位表示这些学生上手快,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3篇

关键词 薪酬管理 典型工作任务 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薪酬管理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和重点,薪酬管理课程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学好薪酬管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堂讲授和实训,掌握实际的薪酬管理知识和工作技巧。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课教学中要真正做到“工作干什么,课程教什么”,因此高职层面的薪酬管理课程更要做好基于企业薪酬管理实务操作的课程实训项目设计,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1 薪酬管理实训项目的设计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设计是指在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教学方案的设计立足于职业岗位要求,把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提炼分解为课程教学项目,由若干个教学项目组成课程模块,进而有机地构成与职业岗位实际要求密切对接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薪酬管理课程的实训项目设计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调研薪酬福利专员(主管)或相关工作的主要工作过程(工作流程)并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第二步,对每一项典型工作任务都明确其对应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对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由若干项具体的学习任务组成的学习模块。第三步,对每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按照项目化教学的要求设计实施步骤。

2 对企业薪酬管理工作典型任务的调查和分析

笔者利用各种调研机会深入多家企业,了解薪酬管理工作开展的实际状况。企业的薪酬管理工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做好薪酬调查,能够收集并分析行业薪酬福利数据;根据薪酬调查分析的结果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起草公司的薪酬福利制度;进行公司薪酬福利总额预算、核定、申报工作,实现人工成本合理化;负责常规薪资的核算、福利的发放管理、社会保险办理等薪酬基本业务的操作、实施。

另外要说明的一点是,企业规模不同,管理水平不同,承担薪酬福利工作的职位有不同。比如,薪酬福利专员(主管)是大型企业常设职位,但在中小型企业较为罕见。在规模比较小的企业中,薪酬管理相关工作是交由身兼数职的人事专员或人事主管来承担。职位不同,所承担的工作内容也有不同。考虑到高职学生未来的就业去向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训项目的设计中要顺应企业需求,有所侧重,注重教学的实用性。

综合以上考虑,梳理出典型工作任务如下:(1)市场薪酬水平调查;(2)薪酬制度设计;(3)薪酬台帐管理与维护;(4)日常薪酬计发;(5)福利保险的核算与办理;(6)人工成本的统计与分析。

3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薪酬管理实训项目设计

(1)市场薪酬水平调查。实训目标:了解薪酬调查渠道;掌握薪酬调查技巧。子任务:设计薪酬调查问卷;编制薪酬调查报告。

(2)薪酬制度设计。实训目标:了解薪酬方案设计理念,熟悉薪酬方案设计流程;掌握职位评价流程与技术要领;掌握绩效工资方案的设计;掌握企业福利方案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技巧;掌握薪酬制度文件的结构和写作要领。子任务:职位评价;薪酬结构设计;绩效工资设计;福利方案设计;薪酬制度形成。

(3)薪酬台帐管理与维护。实训目标:了解企业薪酬台帐管理的要求;掌握员工工资账套的构成;掌握各类工资报表的制作方法。子任务:制作员工工资账套;制作月度工资报表;制作年度工资报表;制作福利保险报表;日常薪酬计发。

(4)日常薪酬计发。实训目标:熟悉工资发放流;准确计算各种类型工资。子任务:计时工资计发;计件工资计发;绩效工资计发;提成奖金计发;综合工资计发。

(5)福利保险的核算与办理。实训目标:掌握五险一金的办理流程及相关政策;能够准确计算员工各项福利保险缴费数额和享受待遇。子任务:企业福利计算发放;五险一金的缴存数额计算;五险一金待遇的计算;社会保险手续办理。

(6)人工成本的统计与分析。实训目标:掌握人工成本的统计方法;能够识别人工人本的分析指标;能够对企业人工成本的控制提出合理化建议。子任务:制作人工成本统计报表;核算并填制人工成本报表;完成人工成本分析报告。

4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实训项目具体设计——以薪酬制度设计项目为例

任务一:职位评价,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公司和职位资料,对所评价职位进行调查分析选择合适的职位评价因素,确定职位评价方法并对研究职位进行评价,根据职位评价结果,对各类职位进行归集及等级、档次的划分,形成职位等级结构。

任务二:薪酬结构设计,首先根据薪酬调查结果和企业战略确定企业整体薪酬水平,然后在职位评价结果的基础之上,确定企业薪酬等级数量、级差、薪酬变动范围和薪酬等级重叠度,绘出企业薪酬曲线并形成企业职位等级工资标准表。

任务三:绩效工资设计。首先教师给出企业若干典型职位的绩效考核方案和考核结果的形式,要求学生根据公司战略和不同职位的特征,设计激励性的绩效工资计发办法,并且能够和企业绩效考核制度较好衔接。

任务四:福利方案设计,这个项目的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为背景企业设计一个弹性化福利方案。首先教师给出企业的福利预算额,要求学生调查了解公司战略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然后根据企业的成本预算和员工的个性需求,为企业设计一份列有各种福利项目的组合“菜单”,员工根据企业核定的福利成本,可以自由在福利项目菜单中选择自己满意的福利组合弹性方案。

任务五:薪酬制度形成,在前期四个项目教学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企业战略和已完成的四个项目撰写企业薪酬管理制度文本,并将该薪酬管理制度征求企业专业人员的意见,选择员工进行薪酬沟通,最后将原来的薪酬制度文本修订完成。

5 对薪酬管理实训条件的建议

实训就是要让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接触实际工作任务,只有通过软硬件条件的辅助,营造“身临其境”的效果,才能达到提升岗位技能,积累岗位工作经验的实训目标,也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学生初次就业与岗位“零距离”的教学效果。

(1)为学生提供网络化、信息化的实验室环境,保证一人一机。薪酬管理课程中,不管是理论还是案例都存在着数据量大、算法繁复的特点。单纯依靠普通课堂上教师的口头或者课件的展示,或者让学生阅读书面资料,费时费力,效果不佳。利用实验室环境,一是方便大量的数据、表格内容的展示,二是可以让学生利用办公自动化或者专业的薪酬管理软件,更高效地开展实训活动。教师也便于对学生的实训过程提供及时的监控和指导,保证实训效果。

(2)为实训提供完备、详尽、仿真度高的数据素材。如果说“一人一机”实现了硬件上的配置,为学生提供一份完整的薪酬管理数据包则是提供了软件配置。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也有练习题的形式,但是这些练习题相对孤立、简单、不依附于任何企业载体,仿真度极低,学生练习完了几乎不会产生鲜明的印象。学生需要在类似办公场所的实验室完成类似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顶岗实习或者将企业或工作现场搬到课堂本是实训最佳的手段,但薪酬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操作性强,敏感度高,想要获得企业第一手资源的支持,是很难实现的。教师可以先对企业做充分调研,之后在企业基本资料的基础上合理假设,将所有数据整合成一个公司的资料包,这个资料包可以涵盖如下内容:企业简介、组织架构、职位清单、员工基本信息、企业战略、企业人工成本预算、薪酬数据报表、相关人事制度、考勤数据、考核信息、业绩成果数据、人动信息等,数据未必符合某家公司的真实情况,但一定要全面且完整。各项数据环环相扣,每一个实训项目的素材都来自其中。让参与实训的学生从头至尾如同置身于一家公司,让其感觉到所有的实训项目都是为了基于公司的经营发展的需要,而非凭空设置,通过提高其实训的仿真度,进而提高实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修文.薪酬管理课程的教学体会.高等教育研究,2008(2).

第4篇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实务;校企合作;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5-0073-02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与人才市场接轨,以企业需求为教学目标,培养面向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措施,校企之间“互补优势、共享资源、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既有利于学校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又有利于企业找到真正适应自己的人才,是一种学校和企业的双赢机制。在这种模式下,中职学校要根据企业和社会需求对教学进行一系列改革。“进出口贸易实务”是从事外贸工作必学的一门核心课程,涵盖签订外贸合同、运输、保险、支付、商检、索赔和仲裁等多个业务环节,内容多且复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技能要求高。本文就校企合作模式下,开展“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的改革作出初步探讨。

1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目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以及我国外贸经营权的放开,越来越多中小型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中小企业逐步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力量。它们非常需要外贸知识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的初中级技能型、应用型外贸人才。“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是外贸业务员,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课程目标要以就业为导向,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综合培养学生。企业需要初、中级人才,教学知识目标是“够”用就好,掌握外贸基础理论和概念。企业对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教学能力目标是“强”,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探究思考能力。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技巧,积极主动的心态、钻研刻苦的决心,以及职业道德、责任意识等综合素质,教学素质目标必须是“优”。

2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内容

2.1以工作流程为轴心重组课程内容

传统的“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内容以学科体系为框架,按知识点划分章节,学生按部就班学习后即使已经熟练识记相应要点,走上工作岗位却发现所学知识不能与工作顺利对接,面对实际问题时常慌乱无措。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课程内容的组织、整合应该结合教学目标,以实践为导向,以岗位工种的项目任务为依据,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因此,“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可打破教材框架,以“寻找客户——磋商谈判——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索赔纠纷”这一外贸业务工作流程为轴心,将“对进出口贸易合同条款的把握与运用——进出口贸易合同履行的操作流程与方法——进出口贸易履行过程中纠纷的防范和处理”三大相应知识与操作模块融会贯通,将全部教学内容化作一个连贯的、实际操作的业务训练,让学生领会外贸工作的实质。同时,课程内容还可按经济形势变化和企业实际需求及时进行调整与更新,例如在教学中增加商品知识、报检实务、跟单验货等内容,满足岗位要求。

2.2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内容中所占百分比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应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内容中所占百分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如实践知识、实践案例、实践操作等技能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职业素养。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直接面对实际案例或深入到社会中去的机会,学生可以检验并运用自己所学知识,也认清自身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差距。实践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例如通过校企合作,引进相关合作企业完整的外贸经济业务,全面涵盖从交易磋商到合同履行的流程,进行操作练习,完成流程就完成了教学。同时,对合同报价、计算运输保险费用、核算盈亏等较为复杂的环节进一步强化。实践也可以是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完成,例如直接到企业的外贸员岗位上进行实习操作,积累工作经验,增加社会阅历。

3以行动导向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相互沟通、团队合作素质。“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采用以行动导向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模拟法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项目教学法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师生共同完成预定的教学项目,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货款结算”这一环节教学时,可引入“填写汇票”这一项目,学生以出票人身份填制汇票,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逐步认识汇票的定义、内容、种类和使用方式,发挥中职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强的长处。案例教学法是指以精选的真实、典型事件为基础,撰写能够体现课程内容的案例用于教学,以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辨别、分析、解决的能力,进而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通过对案例的探究,例如在进行“争议与索赔”这一环节教学时,引入合作企业真实发生过的贸易争端案例,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发思考如何事前预防争端出现,遇到争端又该如何尽量避免损失地进行处理,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同时总结案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为就业后的工作积累经验。进出口贸易活动需要生产厂商、进出口贸易商、银行、质检、运输、海关、保险、外汇管理局多方参与,相互合作。因此,由学生扮演相关角色进行模拟实务操作的角色扮演法可以让学生体会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协作,站在各自角度对贸易进行分析,从而体会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运作与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体会进出口贸易实务的运作过程。情境模拟法则通过创设仿真情境,让学生分组成立模拟公司,模拟进出口业务流程进行运作,并在教师引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从寻找客户、商谈、到签约及履行一系列模拟实战,然后与教师共同评议、归纳和总结,最终消化所学知识。

4创立实训教学环境

4.1完善先进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的实训基地必须能为学生提供完善的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经贸政策、产品、市场供求、企业真实业务项目等相关信息,安装外贸仿真软件,同时按企业真实的部门与工作岗位设置机位,实现企业仿真环境。多媒体辅助手段提供丰富影像资料,让教学生动、形象、直观,也便于学生自学。外贸软件让学生分别承担外贸业务流程中的不同角色,将企业业务作为学生实训内容,结合目前电子商务兴起的潮流,让学生在电脑上处理商务信息,缮制外贸单证,进行电子通关结算,完成仿真业务,提升了对国际贸易业务的理解。

4.2建设稳定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的优势在于是处于正常运转的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贸易操作环境,教、学、做一体化,学生在一线岗位接受职业指导和职业训练。工作现场就是教学课堂,通过现场实操,完成教学。例如在学习商品知识时,通过到企业现场观测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检验过程;在学习运输时,到物流仓库、集装箱堆场监运;在学习货运与保险时,则亲理相应单证资料……学生在实训中亲身体会真实、直接、生动的外贸岗位技能训练,而不是仅仅是验证与观摩,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

5以职业考核为标准的教学评价

学习的评价只有参照职业考核为标准,才能检测学生所学知识和所掌握的能力的有效性,与时俱进。在过程性评价上,要评价学生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方法,还要评价学生的成长性、分工任务完成情况、在团队中作用的发挥、沟通及协作能力、自主学习情况等,同时按外贸企业规章对学生仪容着装与考勤等进行相应考核。在结果性评价上,则减少传统书面考试比重,加大实践能力考核的比重,比如在考试中要求学生完成合同条款拟定、信用证审核等工作项目,也可在外贸仿真软件环境下操作完成合同履行的程序,来检测学生掌握相应外贸技能的水准。

6真正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一方面,企业接受学校的专业教师进行顶岗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历,让教师既掌握来自外贸行业的第一手资料,用于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同时也在外贸实战中积累经验、提升技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学校吸纳企业优秀行业精英兼任专业教师,不断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信息和动态,能有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中企业文化的渗透。校企在合作中增进了解与友谊,促进双方共同成长,推进校企深入融合。

参考文献

[1]邓智新.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

第5篇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合同的品质、数量、包装、价格、运输、保险、结算、检验、索赔和不可抗力等条款,学会成本的核算。具备交易磋商、合同的签订及履行合同的能力,顺利收回货款。而《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外贸行业的“能工巧匠”,提升在校学生职业技能。

世格外贸平台通过软件模拟的形式使学生能够掌握合同磋商、合同履行过程,也就是从签订外销合同,到租船订舱、检验、产地证、保险、送货、报关、装船出口,直至押汇(或托收)、交单、结汇、核销、退税,等每笔进出口业务必经的环节,使枯燥无味的《国际贸易实务》的理论学习变成有趣的实践学习,学生在模拟仿真的训练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

项目教学;教学反思;评价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是从事对外经济贸易业务人员的必修课,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未来企业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或者参与国际贸易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借助《世格外贸平台》实施了16个项目的教学。16个项目分别为:交易准备、交易磋商、签订合同、信用证业务、备货租船、订舱、出口报检、办理保险、出口报关、装船出运、结汇出口、核销与退税、进口报检、进口报关与提货进口、付汇核销、销货,这16个项目构成整个国际贸易进出口流程。学生在项目教学中通过互换角色的方式熟悉出口商、进口商、工厂、进口地银行、出口地银行等业务流程。

1 基于世格外贸平台的《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开设情况

1.1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的开设时间

目前,有些学校是把《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结合《国际贸易实务》理论课一起教授,笔者建议该课程应在学生学习完《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外贸英语》等前导课程后开设,也就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课程的设置应考虑到课程前后的衔接。

1.2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团队讨论、案例研究等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的教学设计。

1.3 教学难度

通过连续跟踪5年学生操作世格软件的过程,发现难度最大的地方在成本预算上,这也是在现实商业社会中最重要的环节。无论是国内贸易还是国外贸易,对于商人来说,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在签订合同之前应进行成本预算,保障自己的业务“有利可图”。

1.4 教学成果

学生在项目课程中进行国际货物买卖实务的具体操作,能够掌握进出口的成本核算、询盘、发盘与还盘等各种基本技巧;熟悉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与业务流的运作方式;切身体会到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学会外贸公司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思路;认识供求平衡、竞争等宏观经济现象,并且能够合理地加以利用。

1.5 系统的缺点

世格平台通过训练学生完成外贸业务,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实务大局观。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设计的问题,有些是理解的问题,有些是没有跟上形式变化,有些是由于软件的局限性。如单据的错误无法自检出来,比如合同里总计栏目,即使填错了,自检出单据的正确率仍然为100%,如在商品参数库里有两个海关代码,比较规范的说法是.经营单位编码和海关商品编码。

2 基于世格外贸平台的《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的教学反思

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方式主要有学校教育和企业师傅传授,但这两者都有无法避免的困难,世格外贸软件试图填补中间的空白,拉近学校和企业间的知识距离。

在教学过程,真正做到“学为主,教为辅”。学生在摸索中熟悉业务流程,单证的缮制等,学生在实践中、项目教学中真正熟悉了国际贸易流程,并且也了解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优势和劣势,教师教授的知识也能够很快得被学生消化,融会贯通。由于世格软件具有一定的互动性,由于是学生之间分组,小组成员间互相做买卖,这种方式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能充满兴趣学习。根据对历年教授学生的观察,那些以前在课堂上睡觉、不听课的同学在此次项目教学中成绩也很好。当老师问他们为什么做得这么好,他们戏称“这就是打游戏嘛”。因此从老师的感受和学生的方向,可看出项目教学结合软件模拟的重要性和有益性,通过项目教学、软件模拟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同时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得到更大的教学反思。

3 基于世格外贸平台的《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的评价标准

通过历年的考核实践,得出以下评价标准:

40%的系统自动评分成绩;30%的项目报告成绩;20%的课程总结;10%的情感价值与态度,并且规定系统自动评分必须满足60分,才能通过这门课程。

4 小结

关于《国际贸易实务》的实训课程,各个学校的教法不同,但最终的目的,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是相同的,传统的“填鸭式”的理论传授,仅靠一张嘴,几支粉笔的教法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由于国际贸易实务具有操作灵活、时效性强等特性。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难以将分散在专业课程的理论和管理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只有通过仿真模拟“实战”的训练,才能使学生的技能与企业的用人要求零距离接近。当然作为《国际贸易实务》的实训课程的任课教师,更要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因此“双师型”教师培养也是将这门实训课程教好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解亚深,刘涛.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训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2010(13)

[2]张燕平.国际贸易专业校内实习实训平台建设的探索[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

[3]符蕾,吴填阳.建立国际贸易专业综合模拟实验室的构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8(z1)

第6篇

论文摘要:《国际贸易实务》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主要反映国际货物买卖的内在规律及其表现形式。目前,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偏重理论,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外贸实践的需要。文章作者结合教学经验,总结出目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何加强实践教学的构想。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已朝多极化、全球化的趋势迅猛发展,新的形势对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创新教学模式和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能够适应时展的需要,真正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一、课程介绍

《国际贸易实务》作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学生学习该课程后能从总体上把握进出口业务操作的全过程,并熟练掌握具体操作的细节,具备比较丰富的国际商务知识、风险防范意识和实际业务操作能力。

二、《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加人gyro,外贸经营权放开,以及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基本素质等各方面都有较高水平的国际贸易人才。高职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为此,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坚持实践教学,突出高职教育的技能性,教学体系的实用性,专业知识的通融性。

三、《国际贸易实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国际贸易实务》在本质上是一门实践学科,该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必须与实践结合。传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学生缺少体验进出口业务操作过程的机会,造成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差,很难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业务中,缺乏外贸业务实际操作技能。

2.缺乏实训基地和实训平台。

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要场所。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很多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根本没有配套的实训室,有的甚至连多媒体教学都未能实现。

3.学生参加校外实习机会少。

高职院校安排学生实习的机会不多,致使大部分毕业生在就业前根本不清楚具体的国际贸易工作会涉及哪些方面。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因缺乏实务操作技能,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这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4.缺乏双师型教师。

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师是大学毕业后就进人高职院校做老师,他们对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充分,但是根本没有外贸实战经验,有的教师甚至讲了多年实务课程却没有机会接触真实的外贸业务环节,也没有见过外贸业务中使用的各种单证,讲起课来只能是纸上谈兵,这种从“书本到书本”,而不是“从实践到书本”的讲授,培养出的学生很难适应外贸实践的需要。 四、《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选择合适的教材,制定可操作的实践教学计划。

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更注重实用性。应该选择那些在内容上接近工作实际,案例丰富,更多、更详尽地附录了外贸单据样本的教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触到实际业务,理解相关的知识。同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计划。

2.推行“双证”教育制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职生利用在校学习的有利时机.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相关职业培训,通过国家组织的相关考试,获得相关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考取外销员、报关员和单证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以大大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3.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

校内模拟实训是外贸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国际贸易专业可以建立实验室、模拟国际贸易博览会、模拟公司等,以相应的软件作为支撑,通过软件操作,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和整个流程,以及实际单据的填写、谈判会涉及和应注意的问题,等等。校内模拟实训室除包括实验台、传真机、业务流程展示板、模拟相关部门办公柜台及全套进出口业务的空白单证等硬件外,还包括软件设施,例如专业国际贸易软件或其他EDI软件,在网上模拟传送订单、发票提单等各种单证,对进出口业务中的文件进行数据处理和资料交换,让学生扮演进口商、出口商、生产商、海关、税务、保险公司和银行等角色,体会外贸实务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面临的具体工作和互动关系,为将来步人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可大大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工作能很快上手,成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第7篇

一周的电工实训进行的紧张有序,使我们有在车间实习体验。这次实训是对实际条件下的依次模拟考核,使用的电压在220伏到380伏,所以对我们的要求很高,弄不好会有触电的危险,还有烧毁仪器,在实训开始前老师告诉我们,安全放在第一,不能马虎,开电的时候要检查一遍,还要通知其他人,以免触电,老师又讲了试验时应注意的问题,然后我们按分好的组开始做试验。

刚开始作一周实训,以为要做很多试验,发下材料一看才四个,这次电工实训一共有四次试验,第一个试验是家用供电线路实训,主要目的是要学会日光灯电路,一灯两地控制,灯光可调电路,声光延时电路,铡刀控制电路的正确接法。以前我对家用供电线路的了解,只存在火线,零线。一些开关的连接,再实际生活中电是危险物,在家根本不叫碰,所以知道的不多。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们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接的很顺利,声光延时开关必须用东西包住才能使灯泡亮。通过这次实训让我对家用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二个试验是电动机反-正转实训,我们上学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我想应该没问题,可以做起来,可一做不是那一回事,接完后电机不转,发现是接触点不能吻和。我们将电压改变后,电路恢复正常工作,电机开始反-正转。这让我懂的接线必须认真,不能马虎。在做任何事都必须认真做。是我感受颇多。

第三个试验电动机既可点动又可自锁控制线路实训,这个试验线路和上一个没有查别,在加上已经做过二个试验,我们对电器的应用有一定的熟悉。操作起来就比较顺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让我对电机有了新得认识,可以顺利的进行调控。

最后一个试验是工作台自动往返循环线路实训,要求我们通过实际安装接线掌握有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安装接线图的方法,并掌握行程开关的作用,以及机床电路的应用。这个试验很复杂,我们接完线,打开开关,可机床不动,我们检查线路,发现一个地方没有连线,我们把线接上,机床动了。虽然和试验要求不一样,但我们很高兴,因为它动了,我们有把线检查了好几遍,没有发现问题,我们很着急,把高频调到低频,还是不行,最后我们把1、2、3、4它们换个来,机床动了,我们成功了。

一周的实习期瞬间结束了,但一颗炽热的心依然还在那实习的场地依依不舍,特别是对咱们的指导老师很是敬佩。

通过几天的实习,使我懂了许多许多的道理,真可谓是“受益非浅”啦,这次我们的实习任务,虽然算不上很重,其任务就是按图安装一些简单的照明电路。原理谈不上很复杂,但是真正要安装起来那得费一把劲,由于是四位同学共用一个工位,最重要的是双方协作精神,这一点我体会最深。

做工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项工作需要特别的细心,弄不好的话很容易让自己做的一切从头再来。首先,必须把安装的器材清好检查是否完好,再次就是要运用巧劲把每副夹子上好,牢固,一下午下来人累得是筋疲力尽,但看到自己安装的效果,还是感到很欣慰的,再过一年半我们就要步入社会,踏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我感觉到一周的学习期就是以后生活的写照,我会运用自己的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去撑稳,那在江中的风帆……

第一次看着电动机通过自己动手接线转起来,那种感觉是自豪的。自己在心里会说:“呃,我也能让电动机转起来,哈,开心。加油,其实这蛮好玩的嘛”。

也培养了规范化的工作作风,通过这一次的电工的实训。以及我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再准备让我接线。刚开始接线时我就按着图接下来,老师总是先给我讲一些理论的内容。一点秩序也没有,所以接好了线看过去乱乱的像蜘蛛网一样。现在想到都觉得好笑。

比如安全用电常识、电工基本操作(怎么连接导线)电气照明(主要是日光灯)还有一些常用的低压电器(意所布的线布的先后顺序,也因为电工课我解到很多我平时都不会认真去注意的常识。比如说布线时应把其他线都布好了之后再布开关的线,交流接触器,继电器等)行程开关的用法;电动机的结构和铭牌意义;控制电路故障分析与排除等。恩,总之,感觉学到东西还是蛮多的四次的电工对手亲身体会到整体思考的重要性,布一块好板就必须要有整的逻辑思维,布板要注意各元器件的空间排布还要注意到布线时线与线不能相交且要注

第8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作用

引言

目前我国在高校国际贸易教学中,高校教学成果并不能完全符合社会实践的需求。大部分院校课堂教学的现状有:注重强调各个知识点,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案例教学应用很少;课堂内容多,学生学习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弱,学生动手能力弱。教学过程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后是实践活动较少,学生对教学效果普遍感到难以掌握。即使有些同学在课堂上掌握了理论基础,但到了案例分析和工作实践中依然感觉到难以应用于实践活动,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仍然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1.改革实践教学的策略与作用

1.1运用案例教学法

老师在备课前,要根据课程总教学目标和每章节的内容编制教学案例,明确案例教学目标和内容前,老师要全力收集、设计好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案例,选择案例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着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由于国家贸易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在实际教学中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章节循序渐进地深入,不能单纯地在不同的内容上进行大量的重复。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尽量多的知识面的案例,因为在实际操作中这种综合全面性的案例出现的可能性最大,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该从专题型案例到综合型案例,从浅入深,还要注重案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1]。

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就案例进行专门的讨论。在讨论时,老师要对学生的分析、讨论进行引导。老师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主要任务只有组织、引导学生,所以老师应当少讲多听,充分让有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直接当场辩论。这样才可能使学生真正理解专业知识,同时还能有效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对案例分析、讨论结束后,老师再进行及时总结,指出这次案例讨论中的思路、讨论重点难点和主要解决的问题,并对整个讨论过程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对讨论涉及到的理论问题、重点问题一一解答,引导学生思考。因此案例教学的好坏才是体现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的试金石。

1.2建立模拟实训室

外贸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就是模拟实训,实训中心要全景模拟。现实中存在的银行、海关、保险、税务、国际货运等都要一一模拟出现在实训中心。实践中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公司组织,建立不同的模拟公司。模拟公司和真实公司职能一样,利用场地的网络进行业务操作[2]。如对进出口业务进行资料交换和数据处理;在网上传送订单、发票提单等。这样虚拟与现实对接,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

1.3加强校外实践合作

课堂教学远远不能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只有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统一,才能培养出全面的人才。只是在课堂上的动手操作和模拟实践还不够。学校还要加强和外贸公司、保险公司、海关、银行、税务局等组织的良好的合作,加强沟通和联系,建设自己的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通过这些现实中的企业单位,学生可以很快的进入到国际贸易工作的实战训练当中。例如,单据制作、单证业务、报关报验等,可以有效增强学生从事外贸业务的切身体会。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密切沟通,还可以使学生快速地找准自己的定位[3]。在实践合作中还应该适时聘请合作单位有丰富经验的外贸、外企人员参加教学培训工作,用他们“现身说法”来加强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

1.4提高教师素质

改革实践教学无疑对老师的知识结构、工作态度、教学能力、教学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成为这样的老师,学校应该鼓励老师外出进修提高综合素质;老师自身应该积极参加外贸及相关专业的培训。同时学校要和企业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适时选送老师到合适的企业单位进行相应岗位的上岗实践。使得老师能把自己的专业理论运用于专业实践,从而提高老师的应用能力,更好地促进实践教学。

2.结语

第9篇

1.对电子技术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对放大和整流电路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虽然曾经也做过简单的单管收音机,但与这次的相比,无论从原理还是实际操作上来讲那都只能算小儿科。

2.对焊接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熟悉,对焊接程序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熟悉了焊接的方法技巧。看着我们的焊点从最初的惨不忍睹到最后的爱不释手真的很有成就感。

3.对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由于一开始的盲目行动,我们犯了很多低级的错误,比如一开始居然把元件焊在了印制板的反面,先焊了集成块等等。随着实习的进行,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事前分析规划的重要性,相信这是没有进行过这种实践活动的人所体会不到的。

4.对动手能力有很大提高,也认识到了所见和所做的差距,尤其是当我们满头大汗颤颤抖抖焊集成块时,才知道原来保持抓烙铁的手不抖都是很难的。

5.对电子产品的调试纠错有了更多的经验。我们的收音机制作真的可谓命途多舛,第一次接通电源它一点反应都没有,我们才一点点分析,检查每一个焊点,分析电路板的接线,最终完美解决了问题。

6.对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虽然抓烙铁的是一只手,可是后面有许多个头脑在指挥和支持着,大家一起分析电路图,一起解决我们面前的每一个难题。

实习心得

通过一个星期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有收获:

一、对电子工艺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了解。我们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与电路元件的技巧、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制作与工艺流程、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与组成元件的作用等。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电子工艺课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二、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做收音机组装与调试时,好几个焊盘的间距特别小,稍不留神,就焊在一起了,但是我还是完成了任务。

三、实习课程实习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办法学到的很多实用的东西,通过组装一个光控报警电路让我们将在课本中学习到的一些电路的组成以及一些电路元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其正常工作的检测运用到实践中,并且得到延伸以及拓展。不仅增强了实际动手能力,也同时深化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了解,以及运用。真正的做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在实践中找寻问题的所在,并运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去解释,与同学互帮互助,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我学会了基本的焊接技术,电路的检测与调试,知道了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我们还学会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知道了整机的装配工艺,这些都我们的培养动手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这在我们以后的计算机专业课学习硬件中应该也是很有用的

通过了电子电工实训,我确实是学到了很多知识,拓展了自己的的视野。通过这一次的电子电工实训,增强了我的动手打操作的能力。记得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我帮家里安装一个开关控制电路,由于自己的动手能力不够强,结果把电路接成短路,还好因为电路原先装有保险丝,才没有造大的安全事故。而通过这一次的电子电工实训,我就掌握了比日光灯电路安装更标准的电路,学会了许多。也学习了一些低压电器的有关知识,了解了其规格、型号及使用的方法。

第10篇

关键词 专业英语 课程设置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utomotive Professionals English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in Automotive Vocational Education

LI Yi

(Department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 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113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start from the necessity of setting professional English courses and the problems of this course, from the restructuring of teachers,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form reform, reform of the teaching and practice of project-based and practice teaching base construction five aspects to analyze of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automotive professional English teaching, and ultimately make this course more practical and occupational designed to meet market needs, so that students develop more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the automotive market.

Key words professional English; course setting; teaching reform

1 目前各大高校汽车专业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

尽管现在各大高职院校的汽车专业都开设有汽车专业英语这门课程,但是并未受到太多的重视。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校把英语学习的重心放在各种过级考试上而把英语的学习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而非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另外,大部分老师和学生普遍认为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多数是从事一些一线的技术工作,或是在4S店做销售或售后服务,面对的客户以中国人居多,需要用到汽车专业英语的时候很少,因此不会把这门课程作为重点课程来开设,学生也不会当成专业课来重视。事实上,通过联系往届的毕业生,大多数都后悔没有认真学好英语,由于是专业英语,他们基本上都认为要想到一个好的外企,英语的确是非常重要的技能,英语学得好的员工能占很大的优势。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会影响这门课程的受重视程度,那就是师资的缺乏,毕竟“懂专业,通英语”的专职教师是占少数的,大部分学校因为这个原因而将这门课程搁置。

很多学校在进行汽车专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门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顺应市场的发展,让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一些实质性的专业问题,让学生能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从而增强就业的竞争力。因此,它的实用性应该是不可小觑的。然而大部分的学校只是把这门课程当作一般的英语理论课来进行教学。首先是学习单词,其次是老师翻译课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并且也得不到实战的锻炼,收到的效果甚微。

2 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

2.1 师资队伍的重组

汽车专业英语课程的改革首先是师资队伍的重组。现在大部分学校专业英语教师几乎都是由专职的英语教师或者专职的专业教师构成。这样的教师组成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即在对汽车英语这样一门既需要英语水平,又需要汽车专业知识的课程教学中,是很缺乏专业性的。英语好的老师缺乏汽车专业知识,而汽车专业知识强的老师对英语的教学又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汽车英语专业课可以由基础英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中英语应用能力高的教师共同组成课程组, 在向汽车行业专家征询意见以及平时授课中及时调研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后, 共同开发教学课件并讲授此课程。”另外,学校也可以鼓励专业英语教师积极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

2.2 教材的改革

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另一个重点是教材的改革。现阶段,很多与汽车英语相关的教材都大同小异,基本都是以“课文+词汇”的形式出现,并且很多的课文内容都是由国内的老师自己编写,不能让学生读到原汁原味的国外科技文章。汽车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与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市场对知识结构的需求为导向”。编写教材的老师应该通过对市场的调研,收集资料,让教材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提高教材的实用性。课文内容尽量摘自一些国外的原文资料。首先国外原文资料里使用的汽车专业词汇更具有权威性,其次,在课堂上学习并讲解此类文章,也让学生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容易适应对汽车原文资料的阅读与翻译。除此之外,教材中也可以适当加入汽车使用或故障诊断与维修方面的原版说明书的英汉对照资料,因为科技文章中学到的是一些汽车零部件相关的基础词汇,而说明书中使用得更多的是一些缩写,因此只学习基础词汇并不足以满足学生能读懂原本说明书的需求。由于汽车专业也涉及到营销和保险理赔方面,这部分教材的内容更多的是需要将现在市场上已经较为成熟的商务英语教材与汽车专业知识融合。

2.3 课程教学形式的改革

汽车专业英语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课程教学的形式上,除了使用现在主流的理论教学外,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实训室以及校外的实训基地开展实践课的教学。“以真实的工作流程序化教学内容,以科学的多元化评估方式考核教学效果,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融为一体,使培养对象更符合岗位的需求,体现教学的职业性和实践性”例如汽车营销英语,可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理论的讲解,比如一些专业词汇,常用句型,然后让学生自己课后去熟悉,自己模拟一些场景,然后带学生进入实训室分组进行模拟实训。汽车保险、维修英语也可以参照此方式进行。除了实践课进实训室操练之外,理论课也可以进入实训室,一边讲解一边参照实物,让学生更能将专业词汇跟具体实物紧密联系。

2.4 课程教学的项目化改革

上面提到的课程形式上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改革主要是针对所有汽车专业的学生。而为了使汽车专业英语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能够培养出在某一方面较为精英的学生,也可以使教学项目化,根据项目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培训。例如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项目,里面有很多涉及到使用汽车专业英语的地方,需要老师有针对性地培训参赛学生看懂各项设计参数的英文表达,能够对自己的赛车设计进行详细的英语描述,能够用流利口语进行英语答辩。

2.5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汽车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不能只是局限在教室或者学校内部进行。就学生英语能力的培训这方面来说,学校应该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积极为学生提供一些到校外外资企业见习或实习的机会,让他们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因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要有所进步,必须有运用和锻炼的机会,见习或实习能够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去与国际人士交流,去体会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的意义。

3 结语

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相比其他专业英语来说,汽车专业英语走过的历史的确很短,因此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改进。但是也正因为如此,进步的空间也很大,需要更多的专业老师共同努力。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使培养对象更符合社会岗位的需求,体现出职业教育的实战性。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顶岗实习

近年来,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文章非常多,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思路和实践经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提出了见解。闫灵萍(2007)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即: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训与合作企业实习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缩短上岗适应期的观点。张文林(2006)提出了充分利用高职院内资源为专业实训教学服务的会计专业财务处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吕秀娥等(2010)提出按照贯穿一条主线、设计两个层次、实现三个结合、达到一个目标的基本思路来构建会计专业校内仿真实训体系,使实训环境、实训内容与实际岗位对接,实训过程与教学过程整体贯通,形成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与综合素养培养于一体的实训体系。

在借鉴和总结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方向,本文提出对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进行系统重构的思路: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校内实训室仿真单项实训到岗位课程的综合实训,再到引企入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最后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和借助政府提供平台的校外企业顶岗实习的一个完整体系,同时提出实施该体系应具备的条件。

一、实训教学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1.实训教学是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是高技能会计人才,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是到岗即能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因此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是专业的基本要求,也是会计专业学生的立身之本。对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良好会计职业素养的养成,正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的业务处理能力均有赖于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的支撑。

2.实训教学是会计专业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最佳手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耕。多年的会计教学实践和毕业生回访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即使是会计理论学得再好,没有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的过程,学生也不可能一到工作岗位就能上手操作,更谈不上正确的操作;很多会计技能无法在课堂上通过讲授让学生明白掌握,如最基本的原始凭证的审核,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告诉学生,主要应该从合理性和合法性方面进行审核,但是面对具体的业务,也就是放在面前的各种原始凭证(发票),学生一开始根本无法分析判断凭证合理、合法性的关键点在哪里,因为实务中的即使同一类业务也有很多种凭证,且始终处于变化中;同样的对凭证、账簿和报表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如果没有实训的过程,学生也很难真正明白这三者之间的勾稽关系,所有这一切,只有让学生置身具体的职业环境,告诉其具体的判断要点,并不断重复,才能让学生逐步明白和掌握;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方面的技能更是如此。这也造成学生即使在校的学习成绩很好,但一想到去工作就觉得心理没底的原因所在,他们无法想象会遇到怎样的问题。近些年我们一直在实施让学生进行系统专业的会计技能实训,特别是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训或到记账公司进行实习,学生普遍感觉收获很大,对走上工作岗位也很有信心。

3.实训教学也是培养会计人员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八个方面。无论从会计的基本职能的要求,还是大量的会计信息失真导致的严重后果和经济犯罪案例都让我们明白培养会计人员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但如何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怎样使这些抽象的要求具体化为会计人日常工作的行动?教育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会计实践却更具有说服力,以爱岗敬业、提高技能为例,通过具体的会计业务的处理,从一笔笔的业务审核和处理、报表编制以及纳税申报事项中明白其中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和疏漏,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后果,从中体会作为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应该具有的严谨工作作风,以及自觉遵守财务制度的重要性。如学生在实训时经常会碰到的一个问题:期末结账的时候账对不上了,试算平衡的时候平衡不了,于是开始检查,第一次碰到这个问题时往往花很长时间还不一定能找到原因所在,但这种挫折却让他们体会到严谨工作作风和扎实专业技能对会计人员的重要性。

因此,实训教学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对会计专业学生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但如何具体安排学生的实训教学,怎样使实训教学体系做到既有一定的梯度,循序渐进,又能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并最终能与学生毕业就业顺利衔接是一个值得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二、高职会计专业实训体系的构建

针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实训内容散、重复和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本文提出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校内实训室仿真单项实训到岗位课程的综合实训,再到引企入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最后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和借助政府提供平台的校外企业顶岗实习的一个完整、系统、梯次进行的实训体系。说明如下:

1.校内实训室的单项实训和岗位课程的综合实训

这是建立在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要求基础之上的初级实训,既包括课程内的分项目和模块实训,也包括课程结束后的综合实训。

根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会计专业需要进行技能操作实训的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实务以及纳税申报等。在课程安排上,一般第一学期进行基础会计技能实训,第二学期进行财务会计实训和管理会计实训;第三、四学期进行成本会计实训、财务管理的实训课程、审计实训以及纳税申报实训。这些课程中的分项目实训以及课程结束后的综合实训均可以通过校内实训室的仿真模拟加以解决。在学习了会计电算化课程后,对同样的内容再进行一次电算化实训。

本梯次实训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论与实务之间进行衔接,明确会计理论与实际账务处理之间的关系,如正确掌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使用并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各会计岗位所需的技能按照岗位需要进行实训,达到学生对同样的业务能从手工和电算化两种思维方式进行操作的目的。实实在在的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避免学生只懂理论不会做账,只会动口不会动手的情况。

2.引企入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

与工科的校内实训基地不同,由于专业性质、特点的原因,一直以来,经管类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大多只采用模拟实训的方式,即上述校内实训室的仿真实习,这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经管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差的尴尬,但它与实际工作还是有很大区别,实务中的很多内容并不能象模拟实训那样可以由教师向学生交代的非常清楚和规范,而且很多原始凭证的取得和审核可能都不是老师在上课时甚至教材中能涉及到,它更多的是一种建立在专业理论和实践基础之上的职业判断,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在实际工作中加以灵活运用和进行必要的职业判断,这其实也是为什么企业招聘会计人员时要实践经验的原因。因此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在校内进行实际做账的操作,给学生一个真实企业一个循环(即一个月)的全部真实的原始凭证,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并至少做连续3个月,即进行3次以上的重复。要求学生不仅能正确进行手工账的处理,也能通过电算化完成,以进行验证。而且是完成全部从凭证取得到编制报表纳税申报的全部过程。

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会计主要操作技能,可以让他们到企业进行实际的会计做账,也即进入第三个梯次――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

3.校外实训基地实训

在完成了校内的模拟实训和实际做账的训练后,学生基本上已掌握了会计账务处理的方式以及纳税申报的要求,可以让学生到校外的实训基地上进行更大范围的实际操作。同校内实训基地的实习不同,校外实训基地多是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的性质决定了一是不可能让一个学生进行账务处理全过程的操作,二是一个企业不可能安排太多的学生。每个学生也只能分解到各个会计岗位进行岗位工作的操作,这时轮岗和大量的校外实训基地就成为校外顶岗位实训的一个重要条件。

经过以上实训教学体系的实习后,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中小企业基础性会计岗位所需技能,到岗后立即就可以开展工作,对学生本人而言,其工作信心会更强,对用人单位而言,所聘用的财务人员到岗就能进行工作,省却了培训环节,对学校而言则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

三、实施该实训教学体系应具备的条件

实施上述实训教学体系,必须要解决的实训条件包括:一是实训基地建设,二是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师资队伍建设,三是实训教材建设。

1.实训基地建设

这也是目前高职实训教学改革中难度最大问题之一。特别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如果说校内实训基地中学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对企业全部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和纳税申报,校外实训基地则是对学生是否具备会计操作技能的一次检验和更进一步的实习,实习环境很多就是学生以后的工作环境,该环境完全不在老师的掌握之中。由于一个企业接收会计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数量都是很有限的,因此,取得足够的校外实训基地并能真正发挥作用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虽然从上到下都在倡导高职学生应该到企业真实的环境中去实训、去体验,但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是学校有很迫切的要求,而企业却不太欢迎。怎样使校外实训由学院的单向需求变成学院与企业的双向愿望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个人认为: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用工荒可能会使企业在员工队伍建设上更多地倾向使用高职学生;同时政府在其中更是大有可为。以杭州市为例,杭州市政府从2008年开始为高校与企业牵线搭桥,解决大学生实习难的问题,到2011年为止已确认四批共计264家企业作为大学生企业实训基地,为方便管理和联系,杭州市政府还建设了专门的网络平台。据悉,报名参训的大学生经过与企业实训基地的双向选择后签订协议书,杭州市人事局将统一为每位上岗实训的学生及时办理人身意外保险。企业实训结束后,给予实训后留用的毕业生以实训期间市区企业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的70%给予生活补贴。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其目的是要让学生在校内老师指导下完成实际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等任务,首先必须取得真实完整的企业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和其他基本资料,而且必须是多套,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鉴于会计资料的特殊性,一般企业都不可能提供自己的会计资料作为教学之用,更不能是连续几个月的会计资料,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引企入校,特别是成立目前市场上运作已比较良好的记账公司的校内子公司或分公司,这样就可以拥有很多客户的会计资料,也就有了学生校内实训的条件,可以满足学生连续几个月对一个公司的账务进行做账和纳税申报等的需要,达到实训的目的。而且也可以让学生实际履行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条件具备的也可以成立学校自己的记账公司,这样可以使我们的专业教师兼有教师和企业财务人员双重身份。

2.师资队伍建设

要完成实训教学任务,需要有一支专兼结合,会计专业技术过硬并擅长教学的师资队伍。要求校内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特别是专业上的动手能力;而校外兼职教师不仅要懂技术懂专业,还得懂教学。从我们的实践来看,校内专业教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可以通过下企业锻炼得到提升,校外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应该通过不断实践和与校内专业教师沟通协商中得到提升。

3.教材建设

目前校内实训中的单项模拟实训和岗位课程综合实训的教材已经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但有一个提高和完善的问题,校外企业的顶岗实训不涉及教材建设问题,主要是校内实训基地上所需教材的建设问题,目前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本人以为从引企入校的企业具体业务中进行不断的筛选、完善和更新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闫灵萍.高职会计专业实训的探旁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8):36-37.

[2]张文林.充分利用高职院内资源为专业实训教学服务[J].辽宁高职学报,2006,8:62-64.

第12篇

【关键词】实践式教学;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747(2012)01-0090-01

一 在会计电算化采用实践式教学法的可行性

会计电算化和其他会计专业课程相比,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 在传统方式下,每个会计电算化教师无一例外对此都深有体会: 仅进行课堂教师讲授教学,学生由于缺乏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而感到有关理论很空洞,不知理论源于何处有何意义。但如果仅就上机实验而言,教师学生都会陷入穷究操作步骤等细节性的问题中去,而和学生真正应掌握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联系不大,理论和实践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出现脱节的矛盾。

为解决一矛盾,我们采用了新的教学模式:实践式教学。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性强: 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来看待会计信息的收集、输入、处理、输出, 因此上机实验必然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上机实验部分采用实践式教学法可以避免以上提到的穷究细节性操作问题的情况,因为操作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操作的时候,由他们通过讨论、查找资料自行解决。通过自主上机操作获取有关系统的感性认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讨论自行归纳总结出有 关理论性、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将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结合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学生自主实践了实验过程,观察了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总结操作方法,培养学生驾驽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实际会计工作中,自觉用足、用活现存的计算机及其网络资源,促进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

二 会计电算化实践式教学模式的建立

与传统的实践式教学法类似,在会计电算化实践式教学中, 应该经历计划、实践和应用三大环节。

1.计划在会计电算化实践式教学中,虽然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地去感知实践,但并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相反,教师必须要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详细的计划。 教学内容设计本科层次的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内容构成: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开发,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内部控制与审计和一些常用的财务软件的使用。这些教学 内容由于实践性较强,都可以实施实践式教学。但不能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顺序。

在进行教学时,我们往往将教学内容的顺序作一调整,将财务软件的使用放在最前面,在实践认识了什么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及其如何操作运行的基础上, 进一步让学生自行分析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如何进行信息的处理的。 让学生在已经获得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由其自行归纳总结出有关的概念性、规律性的理论内容,自行设计一系统的内容控制措施。教学活动背景设计 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教师应事先详细设计的一个虚拟的企业环境,以供学生置身其中,利用自身的知识,在同学的协助与教师的帮助下,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教学活动背景的设计,应既应注意真实,又应尽量将课程中的知识点融合于其中。教学时间设计根据各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与难度的不同,适当地对使用时间进行规划。

2.实践在会计电算化实践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例如,在财务软件的使用环节,教师应设计一套完整的上机数据,根据所使用的软件不同,将学生进行分组,各组内人员分工协作,完成上机运行数据。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总结操作方法,如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实验中,不能仅着力于个别故障的排除,而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故障现象,了解屏幕提示信息的含义,归纳其方法。 有意识地点拨他们加强对计算机硬件的电路图和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知识拓展;在上机运行过程中,学生为主要角色,细节性的问题主要由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可作适当的提醒。在使用一到二个财务软件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不同财务软件的特点及共通性,为以后的学习内容作准备。

3.应用环节是学生将在会计电算化实践式教学中所得的启示和所获 得的能力应用于将来的具体会计工作中去。

三 会计电算化实践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

对于综合性较强的保险公司财务会计难点问题,通过精选案例的演示与讲解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

对于保险会计的流程分析和财务处理中心的构建部分,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中,大量采用案例教学,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掌握基本的处理流程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模仿或借鉴相关的案例内容来完成实务工作。

3.实验原型法

教师根据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准备保险会计模拟实验需要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财务会计报表等实物原型,并将原型中涉及的主要业务流程向学生讲解清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阅读实物原型资料理解公司业务框架并加以熟练。同时,可以由教师提供几种实务中存在的财务处理中心模型,并分析其优缺点,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力来完善、改进和丰富原有模型,最终形成自己的作品。

4.过程考核法

在实训课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考试这个指挥棒,取消一次性的期末书面考试,以对平时的实训作品考核为基础,综合评定学生的考试成绩,使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学习过程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而不是死记硬背。同时,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即个人考核与小组考核相结合,学生考核与教师考核相结合,共同评定成绩,并以学生的评定为主,教师评定为辅。这种灵活的考核方式能够极大地发挥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武慧洁. 浅析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 耿晓霞. 对我国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思考.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