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金管理制度

现金管理制度

时间:2022-02-28 15:50: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金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金管理制度

第1篇

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现金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薄弱。目前,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一提起财务,就被认为是一个后勤服务部门。而提供现金被看成是财务部门的一种便利,高效的服务。认为对现金的控制与管理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再适用。因而对现金管理产生抵触情绪,放松管理,有章不循,致使现金大量违规使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效率低。单位财务从银行提取现金、保管库存现金以及办理预借款和报销等工作,环节多,成本高,风险大,效率低,同时也不卫生。二是审核难。财务审核工作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财务人员很难审核报销人拿来的票据凭证是否真实合法,这也是存在虚假发票抵账等问题的制度和技术原因。三是个人用款不方便。单位工作人员在参加会议、出差之前都要办理预借现金手续,回来后再办理报销,不仅用款不方便,有时候安全性也是很大的问题。

(二) 单位现金管理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目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坐支现金。单位的现金收入不交存银行,直接用于备用金周转,差旅费借款及物品采购;2、库存现金余额超出银行规定的限额,项目支出范围也超出规定。有些单位为了使用便利,现金支出也不再考虑日常零星开支金额的限制。3、会计出纳职责不分,有些单位会计、出纳长期由一人担当,导致出现利用职权进行现金挪用,贪污等违法行为;4、为了逃避财政,税务的监督,设置账外资金,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储蓄。

(三)银行监督力度不强。按照目前《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一个单位只能在一个银行开立基本账户,只能在基本账户提取现金,银行也只向开设基本账户的单位支取现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定,零余额账户也可提取现金,但现金支出的范围和数额都是有限制的。可是一些银行为了拉客户,拉存款,却违反规定,为单位提现大开绿灯,甚至以提供大额现金作为竞争手段。使现金管理工作大大弱化也给其他银行的现金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导致了其他银行间的无序竞争,影响银行发挥正常的监督作用。

(四)财政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现金管理存在缺陷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资金支付管理办法规定,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可以提取现金。在执行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只要求单笔现金提取额超过3万元的要经财政国库批准,但对预算单位现金提取的频率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大量的现金从行政事业单位零余额账户中提出。根据20__年度国库集中支付数据统计显示,__市民政局全年支出498笔,金额1485.82万元,当中通过提现办理的业务就达119笔,金额287.16万元;__市国土局20__全年支出500笔,3836.2万元,而通过提现办理的188笔,金额50.19万元;__市政府办公室财务科20__年度全年办理277笔,金额801.91万元,通过提现办理的57笔,金额205万元。二是行政事业单位提取现金,如何存储,如何使用,开户银行、财政部门难以监督,从动态监控情况看,现金管理的漏洞很大,隐藏很大的风险。

二、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是规范现金管理的有效途径

公务卡是一种现代化的支付结算工具,不仅携带方便,使用便捷,而且透明度高,所有的支付行为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寻,是规范现金管理的有效工具,也是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和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我市本着积极、稳妥、快速、有效的原则推进此项工作,经市人民政府决定,从20__年4月起在七个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试点。

(一)推行公务卡改革,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公共财政管理的必然要求

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是公共财政建设和预算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一系列预算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国公共财政逐步建立起编制科学、执行严格、监督有力、各环节有机衔接的预算管理机制。其中,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通过设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规范财政资金收支运行机制,使资金支付由“ 中转”变为“ 直达”,财政通过动态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控预算单位支付情况,显著提高了财政资金收支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但也应当看到,目前预算单位大量提取和使用现金行为仍然存在,20__ 年__市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预算单位中,通过零余额账户现金支出1.45亿元,有的部门现金支出约占其总支出的20%。这不利于规范管理和加强监督,也不利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已成为深化预算制度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银行卡是国际公认的解决现金支付问题最有效的工具和手段。推行公务卡改革,在预算单位公务支出领域引入银行卡管理,通过制度、机制和管理工具的融合创新,减少现金使用,强化财政监督,是当前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财政管理的必然要求。 (二)推行公务卡改革,是方便预算单位用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使用公务卡结算,既不需要财务人员从银行提取和保管现金,也不需要工作人员提前借款;方便了工作人员用款,也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财务部门还可以监控支付的真实性和规范性,能够有效克服传统现金支用方式下存在的问题。例如:公、检、法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经常外出办案,每次外出执行公务都要提前预借现金。使用公务卡后,不需再预借现金,事后持公务消费凭据到财务报销。可以预见,将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银行卡受理环境的逐步改善,传统的现金报销制度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三)推行公务卡改革,是提高政府支出透明度、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的制度创新

政府作为受全体纳税人委托管理国家资产和资源的主体,有责任向纳税人披露履行受托责任情况,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但是目前预算执行中的现金支付行为,透明度差,而且违规问题较多,甚至诱发腐败问题。现行管理制度对流通中的现金支付缺乏有效的事前事中监管手段,管理还不够严格,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改革现金支付是打造“阳光财政”、“阳光政府”和“廉洁政府”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环节。在这种形势下,通过制度创新,在公务支出领域引进具有“雁过留声、消费留痕”特点的公务卡,替代现金结算。由于公务卡直接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联网对接,银行每月提供单位和财政部门的对账单,单位财务人员要通过银行卡系统查询、下载职工公务消费信息,因此每笔钱的去向清晰明了,可以杜绝“公务乱支出”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遏制公款私用、现象。对于提高政府支出透明度、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__市区推行公务卡用卡环境还需改善

近年来,宁夏银行卡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区所有市县实现了联网通用,银行受卡领域拓展到各行各业。同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通过银行卡发放工资,还有的办理过各类银行卡,多数职工对银行卡并不陌生,为推行公务卡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但是,受到地域发展的限制,__市区的经济规模毕竟不能和银川相比,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更是相去甚远,pos机具布设还不是很广泛,遇到想购买物美价廉商品时,商家却不具备刷卡条件,因此刷卡环境还需积极改善。公务卡制度的全面推行,同时会对银行卡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以公务卡结算方式取代现行的现金结算方式,是大势所趋,但需要有一个逐步转变和适应的过程。现阶段,受结算手段、用卡环境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行政事业单位还不可能做到完全不使用现金,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现金的管理:

1、建立完善现金管理制度。各预算单位在不违反国务院和政府、部门有关规定的前提下,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并完善切合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现金管理制度,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

第2篇

关键词:重新构建 现金管理 体系

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103.61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从2000年到2012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了6.49倍。经济学家认为,迅速飙升的货币存量将我国经济增长的货币化倾向暴露无遗。目前我国M2与GDP之比接近190%,这一数字较前几年呈现加速度增长态势,折射出投资效率明显下降、以资金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路径日渐狭窄的现实。混乱的现金管理现状已经威胁到我国政治、经济生活的个个方面,将对我们建设合谐社会、法制社会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必须加强现金管理,现金管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财经制度,多年来一直是国家控制货币投放,稳定物价、稳定金融,调节货币流通的一项重要措施,重新构建我国现金管理体系,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目前我国现金管理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表现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金管理业务高速发展,现金管理体系的相关政策法规严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1 思想观念滞后

近年来,银行积极疏通支付结算渠道,改善金融服务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从技术发展实际来看,我国支付结算系统已逐步完善,银行柜面转帐、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支付手段基本能满足人们日常交易结算需要,减少现金使用,基本不存在技术障碍,事实上障碍来自人们的思想观念,是旧的观念在作怪,一是不习惯于对新技术、新的支付手段的运用;二是好象只有手持现金才是真的拥有财富。

1.2 现金管理制度和法规滞后

现行现金管理体系是以国务院1988年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简称“条例”)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这个体系已运行26年,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部分条款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目前现金管理工作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中,原有的现金管理制度和法规形同虚设,主要表现在:

①各类金融工具已不断创新,信用卡等电子货币的不断涌现,股票、债券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等,现金使用量大大增加,而《条例》对这些新生事物没有作出任何管理规定,给人民银行及开户银行的监管带来被动,同时也提出了挑战。

②银行实行储蓄实名制后,部分人为了逃避管理,领取大额现金放在家里和私自带大量现金出国,而《条例》中对此没有具体条款规定,给实际执法部门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和麻烦。

③改革开放后,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我国目前采取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方式,随着多种经济的发展,现金使用范围和使用量远远超出《条例》的规定,如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的商品交易大量使用现金问题等都没有在《条例》中反映,又如对私营企业、个体经营者大量使用现金结算造成商品交易同质不同价的问题,故意掩盖真实的商品交易而逃税、逃债,使用现金结算的问题,通过信用卡异地大量取现的问题等,《条例》中均缺少明确的规定。《条例》的滞后使现金管理工作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中。

④《条例》第九条规定:“开户银行应当根据实际需要,核定开户单位3天至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的库存现金限额”。从执行的实际情况看,这条规定流于形式,是为了应付人民银行的检查而已;而开户银行根本没有人力和精力去检查,对开户单位核定库存现金限额流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核定库存现金限额工作存在较大难度。

⑤《条例》规定:结算起点定为1000元;不准用现金到外地采购;不准坐支现金;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它差旅费可以支付现金等,这些条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开户单位现金支取情况看,目前支取现金超过《条例》规定起点的现象很普遍,同时一些开户单位,为了能套取现金,在现金支票用途栏中,巧立名目套取现金。从坐支现金情况看,开户银行无顾及。以上条款不具体,不细化,执行中随意性大,难于操作需修订和完善。

⑥《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对开户单位违规行为做出处罚规定。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银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家银行保住自身的利益,基本上放弃对企业的现金检查,对开户单位违规行为做出处罚规定形同虚设,金融机构丧失了现金管理的能动性。

1.3 监督管理滞后

①银行监督管理不力

《条例》第四条规定“各级人民银行应当严格履行金融主管机关的职责,负责对开户银行的现金管理进行监督和稽核。开户银行依照本条例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负责现金管理的具体实施,对开户单位收支、使用现金进行监督管理”。从人民银行的角度看,根据现金管理有关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负责对开户银行执行现金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稽核,然而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人员少、业务多,对开户银行的监管浮于表面,且人民银行在现金管理中唱独角戏,孤掌难鸣,监管不到位。从开户银行的角度看,按有关法规规定,开户银行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对开户单位的现金收支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指导。随着银行竞争的激烈,各开户银行为争取客户、稳定存款,不使开户单位同其“断交”,往往对开户单位现金管理网开一面,迁就纵容,由此导致大量现金交易和现金体外循环。大量的现金交易增加了商业银行和人民银行现金管理的难度,对大量体外循环的现金难以有效监督,潜在风险较大。

②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监督管理范围和权力没有明确

由于使用现金方式具备隐藏主体身份、掩盖交易性质的便利性,追踪的难度大等特点,因此使用现金交易成为逃避缴纳税款、从事洗钱、行贿受贿等违法活动的重要手段。由于《条例》没有明确规定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监督管理范围和权力,这些部门监督管理现金的积极性不高,个别单位和个人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巧立名目使用现金以掩盖不合法交易,达到逃避监督和处罚的目的。

2 重新构建我国现金管理体系的对策

与现金管理业务高速发展相对应的,是相关政策法规的严重滞后。因此,政府及央行应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现金管理相关法规的调整和修订工作,尽快扫清政策盲点,改变目前一边是政策法规的滞后,一边是商业银行跑马圈地的现状,适应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的需求,促进现金管理的持续健康发展。

2.1 加强个人支付结算服务内容的宣传力度

应进一步减少现金的使用范围,在金融条件具备的发达地区,尤其是城市企事业单位,结算起点之上的向个人支付款项通过支票、汇票、本票、向个人结算账户转账等方式支付。同时,要加大对结算工具的宣传力度,增加公民的金融意识,提高使用结算工具的自觉性,引导转账结算,减少现金使用,以达到有效控制利用现金进行洗钱等不法交易的目的。当前的支付系统基本上能够满足县级以上城市5万元及以上资金的及时划转,但许多公众仍不知晓。因此,还要加大个人支付结算服务内容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加强办理业务时银行柜台人员的正确引导,让客户更多地了解和享受便捷的支付服务。

2.2 制定一套完善的现金管理体系

现金管理制度和法规滞后于经济发展使现金管理工作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中,会对国家宏观金融政策的实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以及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形成较大的冲击。因此,亟待修订和完善现金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使现金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对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控制非法的现金支付,打击犯罪,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修订和完善现金管理体系的内容包括:

①重新构建中国人民银行现金监管主体地位。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作为现金管理的主管机关,行使现金管理权限是法律赋予的职责。因此,要从法律、法规上来重新确定人民银行在现金管理中的地位、职责、权利和义务,明确规定现金管理以人民银行为中心,财政、税务、审计、各金融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监管体系,只有多方支持才能发挥人民银行监督管理作用,才能保证现金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②扩大现金管理制度的适用对象,把个人纳入调整范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个人现金交易量及交易金额逐步增大,个人使用现金相对于单位使用现金更复杂、更隐蔽、更难于管理,将个人现金交易纳入现金管理制度,有利于对个人使用现金进行规范,预防和打击腐败。

③规定大额现金收支分级审批制度、大额交易报告制度和大额现金支取收费制度,鼓励开户单位和个人使用非现金结算工具,对使用大额现金设置严格的审批程序和采用支取收费措施。

④增加开户行在现金管理和监督方面的具体职责,开户行要积极采取措施为开户单位和个人使用非现金结算工具提供便利,建立大额现金收支业务数据库和现金业务实时查询系统,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开户单位的现金收支情况进行检查。

⑤规定违反现金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对开户单位和个人超过限额使用现金和开户单位超过限额向个人划转款项等规定了相应处罚措施,对于开户行未严格执行分级审批制度和大额交易报告制度的,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规定开户行和开户行工作人员违法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⑥明确规定财政、税务、审计等执法部门的责任。如税务机关有权对开户单位和个人的现金收支情况和大额现金交易进行税收稽查,各级人民银行在必要时有权要求同级税务机关提供开户单位和个人的现金交易数据。

2.3 借鉴国外现金管理制度的先进经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已逐渐溶入世界经济大潮中。我国现行的现金管理相关制度与国际通行制度尚有较大差异,我们应充分认识与国际现金制度接轨的重要性,把握机遇,在现金制度改革的实践中,认真借鉴国际公认的现金管理制度,有力地推动现金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具体做法如下:①学习和借鉴国外成功的现金管理经验,制定和完善一套既符合国际贯例,又符合我国国情、操作性强现金管理体系;②加强与各国现金管理组织的联系与交流,探讨加强现金管理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哲.做好企业现金流管理的几项措施[J].企业研究,2010(6).

[2]闰国豪.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致富时代,2010(7).

[3]裴周铁.加强经营性现金流量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7).

[4]王德敏.企业内控精细化管理全案[M].铁道出版社,2009(03).

[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指导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6]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案例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7]企业内部控制编审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读与案例分析[M].立信出版社,2010(05).

第3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现金管理 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现金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业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

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它还残留着计划体制下的某些意识形态,现金管理人员更是放松警惕,有章不依,有法不循:只要主管领导签字,表面上看似乎符合规定程序,他们就马上办理手续,以证明工作的效率,而不是细致地去认真审核凭证的内容,即便看到有不符合规定之处也是“装聋作哑”,本着一切听从领导的安排就是好同志的观念去工作。这种责任心不强,法制观念薄弱,随意听从领导的安排的人表面看是将工作做好了,因为同志满意,领导更是认可,但是国家的资金安全得不到保障,国款有随时都会被侵吞的可能,这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超限额超范围地支付现金

我国现金管理条例规定:现金结算的限额为1000元,超过限额的应该使用银行转账结算。但是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事业单位为了方便省事,在招待费、会议费等方面,更有甚者在考察费、购置费等方面也使用大额现金支出,有的金额超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我国法律法规的滞后,因为这种规定是在1997年制定的,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了,这方面有待于国家法律法规的完善,但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一方面,事业单位打着时代在发展的幌子,去用现金交易从中“损公肥私”、“贪赃枉法”的现象屡屡皆是,给国家、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性。

(三)坐支现象十分严重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定规定:行政事业 单位实行“收支管理两条线”制度,现金收入应该及时上缴财政专户,但是有的事业单位特别是基层事业单位没有设立财政专户,或者将收到的现金没有及时地存入财政专项账户而是另设小金库或者挂在往来账户上以收抵支,或者与单位的备用现金混为一起,留作单位自由使用,以缓解日常开支的压力,到月底 将整数上缴,零钱留作自用。这种现象给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带来了机遇,给事业单位资金的管理造成了混乱,同时也影响了政府的服务职能与政府的形象。

(四)“白条抵库”满天飞

“白条抵库”过去在企业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随着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的出现,这种现实在企业特别是大中型或是上市公司几乎杜绝了,但是在事业单位特别是基层单位还是仍然普遍存在着。如领导同意为单位办事临时借钱、领导本人急需借钱、同事也偶尔急用等等,况且这些钱都是不久都会还上的,同时也是处于对领导的信任和对同志的碍于面子,时间一长库存现金的“白条现象”满天飞,坏账、呆帐现象时有发生,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维度。

二、针对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一)全面提高相关业务人员的认识理念

我国2012年对行政事业单位现金使用管理有了新规范,同时也增添了对责任人的相关处理,情节严重者应受到刑罚处理。所以有关事业单位应积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并让有关责任人知道单位负责人对其负总则,并教育相关财务人员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告诫他们知法犯法的严重性及危害性。并将其责任落实到位,一视同仁,奖罚分明。这样才能有效地抵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管人情面子,不管实质的问题,这样才能堵塞“跑冒滴漏”的违法违规现象,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二)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现金管理制度

现金的使用限额是在1997年规定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现在已经很难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这也是事实,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现金管理制度,使现金真正地发挥其方便、快捷的作用;其次应该积极地提倡“公务卡”管理制度,根据公务员的职务发放不同限额的“公务卡”,并严格按照“公务卡”程序工作。这样既有利于事业单位的统一管理又有力地打击刑事犯罪,还能更好地净化社会风气,同时也能促进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

(三)加强内外监管力度

事业单位特别是有下属单位的事业单位首先要做好内部监管工作,机关要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基层进行联查指导工作,重点查看现金的流入与流出情况,查看“收支两条线”的执行情况以及“日清月结”情况的执行如何,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绝不手软;另一方面国家财政局以及审计局也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事业单位进行审计,监督和督促事业单位相关财务人员的工作,并对发现的问题给予公开处理,让公平、公正、公开得到真正地体现。

(四)严格现金管理制定,杜绝白条现象

会计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不相容岗位应相分离,并且重要岗位应该实行轮换制,所以事业单位应该对现金这一重要岗位严格管控,杜绝一人管现金、拿印鉴、管全部的“全活”行为,并对现金岗位实行轮换制。同时发挥全员监督机制,并实行回避制度,以确保现金管理制度的长期性和有效性,这也是管理好现金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结束语

总之,虽然事业单位不是社会财富的创作者,但是它也参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事业单位应加强现金管理工作,以促进事业单位更好地发挥其服务职能,促进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摘 要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现金对企业越来越重要,现金流量已经成为评价企业信誉、企业发展潜力和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指标,有的地方甚至把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作为还款的担保,可见,企业加强现金管理对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和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现金管理 问题 对策

现金管理是资金管理的重点,现金是否充裕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而我国中小企业在现金管理中普遍存在对现金流量重视不够、现金的内部控制不严、缺乏现金管理制度等问题,使得企业现金管理薄弱,对企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帮助中小企业加强现金管理,降低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促进中小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一、加强中小企业现金管理的现实意义

财务管理的中心是资金管理,资金管理的中心是现金管理。现金是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血脉,在金融风险日益加剧的今天,“现金至上”在任何时候都备受推崇。中小企业加强现金管理是日常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是适应日益变化的经营环境的必然选择。

二、当前中小企业现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金融经济形式下现金计划管理和控制现金投放时代背景的转变,我国经济金融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小企业现金管理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将利润等同于现金。一些中小企业将利润等同于现金,以为利润可观,则现金必定充足。于是有些企业为了保持利润的底线而不惜隐瞒折旧,这样就可能造成相同的营运状况、不同的利润结果。二是现金的内部控制不严,管理混乱。在经济活动中,由于部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不严格,导致企业现金管理极为混乱,存在诸多如随收随支、白条抵库、虚报费用等在内的一系列现象,导致现金流失。三是现金管理制度不健全。当前,很多中小企业虽然也形式上建立了相应的现金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只是一种“摆设”而已。

三、当前中小企业现金管理不善的成因分析

由上所述,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现金的管理普遍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也有客观方面;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一是对现金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企业对资金需要量及融资风险没有科学认识,盲目认为融到的资金越多越好,从而忽略了资金的使用时间价值和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比例,使企业陷入过度负债或借新债还旧债经营的恶性循环之中。二是相关法律、法规严重滞后1988年国务院颁布《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迄今未做大的修改,其内容已明显滞后,既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现金管理的现实,又缺乏可操作性,使基层现金管理工作处于被动。三是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一些中小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很不健全,而且有关的内容设计很不合理。

四、当前加强中小企业现金管理的对策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要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当务之急必须加强我国中小企业现金的管理,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现金管理意识和素质

许多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方面的知识,不仅导致企业核算不清,更可能导致企业发展方向错误。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现金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对企业现金管理的重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2.健全现金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完善法律法规,主要是尽快修改《现金管理暂行条例》,适当放宽现金使用范围,同时调整增加结算起点金额,建立与通胀率挂钩的现金结算起点的调整机制,实行弹性结算起点金额制,进一步明确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现金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能。

3.加强现金的内部控制

单位人事部门在招聘会计人员时,应全面审查应聘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历等,同时要加强与货币资金有关票据的管理工作,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使用、背书转让及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盗用。除此之外,各单位要建立对货币资金的监督检查机构,明确检查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

综上所述,现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来说,有效、合理的现金管理可以帮助企业缓解资金短缺的压力。虽然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有自身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但我们坚信,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自身优势和政府对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优势,结合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现金管理,走稳健发展的道路,就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并持续壮大。

参考文献:

[1]高程.企业预算管理――以战略为导向.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5.

[2]杨淑娥.公司财务管理.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

[3]李心合.企业财务管理控制实务前言.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4]张玉利,任学峰.中小企业成长的管理障碍.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5]陈乃醒.中小企业经营与发展.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6]金培.债务支付拖欠对当今经济及企业行为的影响.经济研究.2006.

第5篇

关键词:现金管理 业主方 资金筹集 支付 监督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124-02

一、业主方现金管理的重要性

现金素有“企业血液”之称,在企业的资产中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现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一环,高效的现金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可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帮助企业发展。日常现金管理中,大致有力争与现金流同步、使用现金浮游量、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加强日常现金管理工作等内容。日前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和通货紧缩压力持续的背景下,我国在电力、铁路、航运等大型工程方面投入巨大,作为大型工程的业主方企业更应该做好现金管理工作。

大型工程一般工程巨大,资金来源复杂,业主方为方便对工程的监管经常在距离工程不远处设立办公地点,施工合同的变更导致工程款支付时间发生改变等原因增加了现金管理的困难。由此可见,现金管理是业主方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保障工程顺利进行,促进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业主方在现金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在日常的工程管理中,业主方在现金管理工作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缺乏事前准备意识,资金有时无法按照预定时间到位。业主工程涉及工程款项巨大,小到几千万大到十亿乃至上百千亿甚至更多,而款项的来源复杂,包括股东投资、政府拨款、部门的专项资金、民间投资、银团贷款等等,保证每笔款项的按时到位是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而在日常工作中,经常由于必要的许可文件的上交过晚、股东单位拨款流程时间过长、银团贷款审批程序复杂等原因,工程资金不能按时到位,耽误工程的进度。

2.支付款项前瞻性不够。无论是工程在总包管理还是分包管理的模式下,施工企业是业主方主要的下游企业。施工企业涉及大量的务工人员,业主方对于施工单位款项的支付直接影响施工企业对于务工人员工资的发放,影响社会的稳定。所有的工程款项中,劳务支付应放在首位。而在实际工作中,支付此款项时由于前瞻性不够、准备不足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笔者在工作期间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款项截止日,因为对方款项名称太长而无法进行网银转账,最后只能在与双方银行、双方银行的省分行、施工单位的不断沟通中才在截止时间前将款项支付成功,耽误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3.支付款项的计划性不强,未及时调整预算。业务方对于下游企业资金的支付应严格按照合同及工程预算。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实际工程情况与预算不相符的情况。而企业尚未对变更的情况对预算及合同的支付情况及时做出调整,会发生现金的闲置或者来不及支付款项的情况。

4.专项资金的监管不足。对于大型工程,有时会收到很多政府、各部门的专项资金。比如专项移民款、退耕还林款等。专项移民资金,很多时候是由业主方拨款至地方移民办,移民办将款项发放给个人。对于业主方,需要对移民款项的去向进行跟踪,保证移民款的正常发放,维护社会稳定,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但是在现实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时候对移民款项的监督不到位,大型工程的持续时间长,如果不及时跟踪,在工程结算审计中将很难获得相关的资料,给财务工作带来困难。

5.财务工作人员往往没有树立正确的现金管理理念,不具备现金管理方面的知识和业务水平。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现金管理制度,同时在与政府、银行、股东等利益相关者的交流沟通中出现障碍,这都为业主方的现金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业主方加强现金管理的相关措施

针对业主方现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加强事前准备工作,保证工程顺利进行。(1)在筹资活动中,业主方财务人员应积极主动地与各出资方联系并确认资金到位的时间,尤其在与股东单位、银团贷款的工作中,需要估算流程的时间,做好事前准备。(2)在支付活动中,网银支付已经成为业主方支付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支付给施工方的款项,为了保证在截止日前顺利支付,可以由出纳提前在网银上做好操作,避免出现由于收款方单位名字太长而无法完成支付等意外情况,在截止日由复审人员完成最终款项支付工作。

2.对于合同的变更要积极调整预算,提前对资金做好安排。在工程施工期间,对于因恶劣气候、工程量调整、监理发现工程指标不合格需要返工等情况需要调整预算、合同支付时间的情况,财务人员应积极主动与工程部门、合同部门联系,取得更新后的合同支付台账,调整预算,并做好资金支付安排。对于闲置资金,可以购买短期的保本的理财产品等来保障资金的短暂收益;对于需提前支付的大额项目,需提前与银行联系准备头寸,方便款项的顺利支付。

3.对于专项资金需要加强监督。专项资金审查严格,要求财务人员对于每一笔专项基金进行跟踪,及时取得资料和证明文件。不仅可以保证专项资金的顺利到位,维护社会稳定,还为工程结算审计提供保证。

4.对现金管理人员加强培训,思想上加强对现金管理的认识,在实践中逐渐提高业务水平。日常工作中,业主方企业应加强现金、票据的管理工作,要严格执行权责分明、授权审批的现金制度。大额支付最好利用网银支付工具,保证资金的安全并具有可追溯性。并在与利益相关者(政府、银团、股东)的沟通中有意提升沟通技巧,积极提供所需资料,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业主方现金管理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财务活动,但是只要管理者具有较强的全局意识,掌握财务业务水平、沟通技巧,不断积累现金管理经验,就一定能够举重若轻地完成复杂的现金管理工作,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财务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育刚.企业应如何加强现金管理[J].科学之友,2013(1)

[2] 周爱萍,江丽华.如何加强企业现金管理[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

第6篇

蜀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严格区直预算单位现金使用管理的意见

 

 

各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新产业园区管委会,区直各部门、各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性资金支付行为,提高公务消费支出透明度,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区直预算单位(以下简称“预算单位”)现金使用管理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严格控制现金使用范围

1.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预算单位,一律通过单位现金卡(即单位公务卡,下同)办理现金结算业务,单位现金卡内资金视同现金进行管理。

2.现金使用范围仅限于不具备转账支付和不具备通过个人公务卡刷卡结算的零星支出。

3.预算单位支付给个人的各类工资性支出、医药费、劳务费等,应优先选择向个人银行结算账户转账方式进行。

二、严格控制现金用款额度

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财政性资金,从严控制现金结算,实行单位现金卡单笔限额和总额控制,额度通过财政一体化管理系统动态监控模块进行管理。若预算单位出现违规使用情况,将暂停支付相应资金,并由区国库支付中心向预算单位进行反馈。

三、严格执行公务卡结算制度

预算单位应严格执行个人公务卡结算报销制度,在确定定点消费商户时,将可使用个人公务卡结算作为前提条件,切实减少现金使用量。对原采取现金结算报销的各类公务支出,应实行个人公务卡结算报销;对原使用转账方式结算的,可以继续使用转账方式。

四、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

预算单位应严格执行现金库存、保管、使用、核算等相关制度规定,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对现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负总责。

1.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科学保管、合法合理使用现金。应按规定使用个人公务卡结算以及可采取转账方式结算的支出,一律不予使用现金报销结算。

2.单位现金卡收入资金,仅限于本单位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转入、本单位职工或所属单位现金卡退回的资金,禁止将其他收入转入单位现金卡。

3.健全现金管理内控制度。单位现金卡卡片、支付密码分设岗位管理,严禁一人同时保管卡片和密码。

4.严格印鉴章管理。单位在办理国库集中支付申请时须加盖的单位财务章、法人代表私章、财务人员印鉴章分设岗位管理,严禁一人同时保管所有印鉴章。

5.设置现金日记账。对现金提取、支付进行序时登记,做到日清月结,确保账款相符。

五、严格执行现金使用纪律

1.预算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加强银行账户管理,撤销未经批准设立的银行账户;从严控制现金使用,不得违规套取现金,严禁隐匿收入设立“小金库”。

2.各预算单位应督促基层单位建立健全公务卡及现金管理制度,规范单位账户管理,及时纠正发现的各类问题。

3.区财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应加强日常监督,特别是对现金使用量大、现金支付频繁的预算单位进行重点检查,对违反现金管理规定、收入不入账、设立“小金库”、违规开设银行账户的预算单位,按照相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4、各镇街园参照本意见执行。

5、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7篇

关键词: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盘点;问题;对策

一、公司概况

H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为500万元。公司位于温州市区,专业生产屏蔽泵,全自动冷热水自吸泵、热水循环泵、WQD型系列污水、污物潜水泵、JETDP系列喷射泵、QDQ型系列潜水电泵、耐腐蚀泵等九十多个品种的泵类产品,该公司共设有销售部、设计部、财务出纳部、综合办公部、车间综合办公室等部门,在职员工300余人。

二、H公司库存现金内部管理分析

(一)会计岗位职责不清

该公司只有两种财务人员,分别为会计人员和出纳人员。出纳除了现金收付、银行存款的存取等本职工作外,还保管会计印章,到银行领取对账单、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等工作。有时会计人员也时常一个人办理资金业务的全过程。财务人员分工不明确,会计岗位职责不清,缺乏相互牵制机制,容易出现漏洞,资金安全得不到保障。

(二)公司对现金的使用和保管不规范

按规定,公司保留库存现金是三至五天日常零星开支所需,其核定标准是由开户银行原则上给已开户单位核定其库存现金限额。可现在所谓限额核定名存实亡,该公司的日平均现金使用量在6000元左右,那么其库存现金额限在18000到30000元,但其库存现金经常超过库存现金限额,对于多出的部分公司从不主动,及时地交送银行,公司内部也不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因为现金量过多,使用现金结算随意,使公司还存在白条抵库现象。

(三)公司库存现金审计情况

审计人员对H公司库存现金审计监盘表如下表1:

表1 库存现金监盘表

检查盘点记录 实有库存现金盘点记录

项目 项次 人民币 面额 人民币

监盘日账面库存余额 1 10350 张 金额

监盘日未记账凭证收入额 2 23500 100元 100 10000

监盘日未记账凭证支出额 3 18500 50元 100 3500

监盘日账面应有金额 4=1+2-3 15350 10元 50 700

监盘日库实存金额 5 14350 5元 20 100

白条抵库金额 6 1000 2元 10 20

监盘日实存现金金额 7=5+6 15350 1元 30 30

监盘日应有与实有差异 8=4-7 0 其他

追溯至报表日账面结存余额 合计 14350

报表日至监盘日库存现金付出总额 9 507800 审计说明

报表日至监盘日库存现金收入总额 10 511150 发现白条抵库1000元,应及时收回。

报表日库存现金应有金额 11=4+9-10 12000 发现收入款入账不及时,应及时入账。

报表日库存现金实有金额 12=7+9-10 12000

调整数 0 审计结论

审定数 12000 库存现金可以确认。

三、H公司库存现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岗位分工和牵制

该公司的岗位分工简单,没有相应的分级管理机制,主要靠领导自身经验进行管理经营。公司近年来业务大增,但是财务工作的总量一直以来都是几个人。负责人对于不相容岗位分工和牵制的意识淡薄。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否则,很容易发生监守自盗的行为。

(二)现金管理水平滞后

现行的企业现金管理制度是多年以前颁布实施的,现金使用范围规定的过于狭窄,与实际情况相矛盾,有待进一步完善。该公司将结算起点定为1 000 元,过低的结算起点阻碍了正常的商品交易流通。原则上以开户单位3~5 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所需核定库存现金限额,在物价大幅度上涨、通货膨胀的今天已偏离实际,根本不够周转使用。

(三)收付款凭证入账不及时

在对H公司进行现金监盘时发现未入账的收款凭证23500元、未入账的付款凭证18500元(见表1中的审计说明),这会直接影响监盘表中盘点日账面应存的金额,易造成与实存现金金额的不符。现金收付款凭证入账应由会计人员每日及时完成,做到日清月结。

(四)白条抵库

H公司设计部某员工的借款1000元(见表1中的审计说明),并未按照正规方式取得,属于白条抵库行为,造成现金盘点结果短缺,会使实际库存现金减少,日常开支所需现金不足,还会使账面现金余额超过库存现金限额,难以进行财务管理。应尽快查明其借款的真实性,并催促该员工尽快还款。

四、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一)健全内部牵制制度

为解决公司缺乏岗位分工和牵制、财务人员分工不明确这一问题,企业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H公司货币资金收支与记账岗位应该分离,并且收支要有核准、审批、授权手续。现金要定期盘点,按月编制银行存款金额调节表,做到账实相符。

(二)加强对现金的管理

为了解决H公司现金管理水平滞后,企业必须严格按规定的限额控制现金结余量,超过限额的部分,必须及时送存银行,库存现金低于限额时,可以签发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以补足限额。同时,应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制度,加强库存现金收支控制流程。

(三)完善记账制度,及时入账

收付款凭证入账是会计人员每日应完成的工作,收付款凭证是登记日记账,科目汇总表等账簿的直接依据,不及时入账可能会影响公司会计程序的后续。为此,应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制度,对相关会计人员进行教育或培训,要求会计人员对于收付款凭证应每日及时登记入账,并计算出相关余额,做到日清月结。

(四)规范手续,严禁白条

为了从根本上杜绝白条顶库行为,要统一规范借款手续,必须用付款凭单结算,因公出差或有特殊情况临时需要借款的,借款人要写好借条,借条要写明借款用途、金额、还款时间、还款日期并签名盖章,经负责人同意签名后送会计人员审核,会计人员开具付款凭单一式三联,一联为存根;二联留会计人员欠款往来账,其借条附在付款凭单后作为附件;三联由借款人凭借条找出纳员借现金,借款人和出纳员都要签名。

五、结语

本文简单介绍H公司的基本概况,发现了该公司在现金内控管理中出现的岗位分工不明确;库存现金的日常支取和保管不够规范;收付款凭证入账不及时等问题,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建立健全库存现金的内部牵制制度;加强企业对现金管理;提高财务人员水平;完善记账制度;完善手续,杜绝白条等相应的改进措施。

H公司近几年有采用现金内控管理的制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营成果,但是企业现有的现金内控管理制度仍然是不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越健全有效,其会计资料的可靠性越高,越有利于下一步审计工作的进行,所以需要相关领导对该制度进行适当的改进,充分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来,使公司得到更好的l展。

参考文献

[1]王鑫.企业现金管理有关问题探讨:经济研究导刊,2009

[2]王传军.现代审计与会计:黑龙江审计杂志社,2009.7

[3]梁栋明.企业资金内部控制措施浅谈:中国财经报,2009.7

第8篇

培养管理层的现金流管理意识。企业的决策者必须具备足够的现金流量管理意识,从企业战略的高度来审视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活动,为保证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组织基础。

建立现金流入流出管理制度,建立现金流量管理的系统控制框架。企业在开展现金流量管理时,必须制定有效的现金流量的集中管理制度,建立现金管理的框架体系。这样企业就可以通过制定定期的管理报告、预算与预算控制报告来对现金管理进行及时的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企业的每一项工作流程所带来的财务变化都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到现金流量上来,从而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做出评价。其次,企业在围绕“现金流量管理”这一核心展开的时候,势必牵涉到对整个企业工作流程的重新整合和统一。

建立相应组织机构,加强现金流量的监督与管理。由于某些人为因素,如:判断失误、粗心大意、合谋、串通舞弊等现象会使管理体系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针对这些情况,企业要在管理人员定期进行监督的情况下,将现金管理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名员工,保证现金管理的每一部分都应有人负责,不应存在无人愿意负责的不确定领域。同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只有建立在企业框架体系上的现金流管理才是全面的现金流量管理。

建立以现金流管理为核心的资金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金管理系统平台将企业的资金管理从传统的记账、算账、制作报表为主转向财务控制、项目预算、资金运作、业务开拓、决策支持等主动运营上来,真正预测和把握企业现金流量的流入流出,以“现金流管理”作为资金管理的创新核心。

以拜特为例,通过资金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在现金流管控方面有显著提升,在实践中,它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高效的现金流预算编制工具。便于企业和集团对现金流预算的编制、汇总、审批的管理需要。

2)加速资金周转,加速企业现金付款与现金回收。在现金划转过程中,企业应谋求更快速地回收现金,更精确地安排现金付款的时间,选择更为快捷的银行结算方式,使企业更快捷地回笼客户现金。

3)提供更为准确的资金预测能力。通过资金系统科学预测未来的资金收入和支出,合理安排现金支付,力求使现金支出曲线与现金流入曲线平行。这样,可有效降低企业现金的安全备付额度,既能保证现金支付,又能提高企业现金的使用效益。

4)加强了资金支付事中控制能力,系统能够实现资金结算与资金预算的动态结合,提高了资金支付的控制能力。

5)提高风险预警能力,通过设置预警模型和指标,及时发现风险苗头、实现风险事前控制。

第9篇

企业经营以及发展过程中,现金流量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企业经营的第一要素,因此使得现代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讲现金流量作为其工作的重点与核心。而就我国企业实际情况来看,一部分企业不能度自身资金进行有效的管控,虽然在盈利方面较好,但是企业实际的现金流量却不够偿还相应的贷款和债务,而这样以来就会导致财务危机的发生,进而使企业付出十分严重的代价。因此保证企业现金流量使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

一、企业现金流量在经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首先,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现金流量可以对其自身日常生产、运营、投资以及筹资等进行充分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对企业内部存在问题和发展情况进行揭示。如果企业中的现金流量较大且活跃,就表明该企业实际运营状态十分良好。一旦企业现金流量不能有效对到期债务进行偿还,就代表企业运营状况是比较糟糕的。

其次,在现金表中明确的记录了企业经营活动、实际投资、以及筹资等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而可以有效对企业实际生产情况、资金使用和筹集情况等能力进行反应。此外,还可以将企业现金流量标与其他财务、和会计标进行对比,进而有效对企业净利润进行确定,并在其基础上对企业今后获得现金的能力和水平进行有效的评估[1]。

最后,虽然企业实际运营资中的流动资产中包含了应收账款以及其他流动资产等,所以,运营资金同获利并不能代表企业自身的偿债能力或者是支付相应股利的水平。因此在对现金流量表进行编制时一定要按照首付实现的原则进行编辑,进而有效对企业实际现金流进行体现,进而有效对企业实际的支付能力以及偿债能力进行体现。因此良好额掌控企业现金流量就能够有小完善企业的财务状况,提升企业偿债能力,增加活力能力,更好的推动企业发展,实现资源合理化配置。

二、目前企业现金流管理的现状

首先,企业不具备现金流量的管理意识。在绝大多数的企业中,企业管理人员并没有给予企业现金流量足够的重视,甚至还有部分领导根本不了解对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性,过于对企业现阶段的获利进行重视而没有重视到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并且还将利润作为衡量企业发展好坏的唯一标准,进而导致现金流量管理规范性不强,使得不少财务人员随意的对现金表进行编制,因此,使企业不能有效的对企业实际的资金情况进行评估[2]。

其次,因为不具备良好的现金流量管理意识,使得企业在预算管理制度方面还存在欠缺,即使制定了预算管理制度,也因为实际工作过程中随意性较大,使得制度规范力以及约束力不强,进而导致企业资金使用出现混乱且没有科学更具的现象发生。

最后,没有对企业营运资金进行科学的管控。众所周知,在企业各项资金中,营运资金所占比非常的大,而实际上营运资金和现金流量之间的联系使十分紧密的。而很多企业不能按照运营资金的的实际特点来对起进行划分,因此就不能确定其实际需求量,进而导致企业资金出现断裂或者是坏账等现象,使得现金流量管理水平长时间的不到提升。

三、针对目前现金流管理存在问题的改进建议

1.建立健全完善的现金流量管理控制系统

在企业对现金流量进行管理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对现金流量进行内部监管,并按照自身实际情况以及企业管理能力,来构建起分工明确的管理架构,制定完善且统一的现金流量管理制度,建立能够满足企业现金管理的架构体系,进而对现金管控系统进行完善。同时在企业日常管理期间,要将管理与现金流量管理相结合,进而在现金流量的基础上推动企业自身价值的提升和增长。此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企业所构建的现金流量管理系统一定要对企业内部分部门、人员的职能、责任以及义务进行明确,认真有效的将管理制度落实到实际中去,提升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配合水平,进而提高企业每项资金的使用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同时还要将企业多有业务开展过程中财务的变化充分在现金流量中进行体现,然后定期对现金管理的行为进行反馈,从而有针对性的做出修正,保证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2.企业需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做好预测工作

对企业实际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就需要按照企业发展现状,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流向、流动时间、整体结构等进行预测,进而可以有效对企业自身的现金管理进行规范,进而提升预算管理以及财务工作水平。同时对现金流量管理进行预测,能够对企业现金赤字以及实际盈余情况进行提前分析,进而让企业可以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一旦在预测结果显示现金流量是负值时,就表明企业出现了严重的赤字现象,这时企业内部实际的现金流通就所有欠缺,就需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资金筹集并做好相应的应对计划,进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几率。

3.企业现金流管理人员不断提高控制意识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的思想和工作方式决定了企业未来阶段是否能够进行良好发展,因此在对现金流量管理过程中,要先让管理人员树立起现金流量管理的意识,使其充分的认识到进行现金管理的重要性,只有他们建立起完善的现金管理意识,才能更好的带动企业员工对其进行认识,进而更好的提升企业对现金流量的管理成效,为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和决策提供保障。此外,不仅要提升管理人员意识,还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进而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和前进。

第10篇

关键词:出纳工作;现金;内部控制

现金作为企事业单位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在流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贪污与挪用等情况,建立完善现金管理制度,规范企事业单位中的出纳工作,可保障资产完整安全性,促进企事业单位使用效率。

一、出纳与现金内部控制

从会计术语上看,出纳所指的是出纳工作,即管理货币票据、现金与有价证券的工作,且出为支出付款,纳指收入或收款。现金所指的是企事业单位占用的各货币形态资产,主要包含银行存款、库存现金与其它货币资金。现金内部控制是企事业单位为确保现金资产安全,货币资产信息准确,在职责分工前提下,加强企业内部各经济业务协调制约的内部管理。在实际工作里,一般会计监督下,实施每笔现金业务,并实现票据间、票据与现金间交换的手段,这些工作均是通过出纳工作完成的,因此,现金内部控制与出纳工作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出纳工作常见问题

1.制度不够完善

有些单位没有遵照账款分管原则,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与领导经常碰触现金,并长时间不和出纳结算,致使出纳对现金的收支状况不是很明了,时常出现差错,有些企业为逃避相关部门检查、审计与监督,故意隐瞒现金支付状况,采取账外账与小金库等手段,致使账外与账内资金交错,在收支上,有些资金也存在不合理性,经常会出现乱支乱批情况,这些现象出现主要是因出纳制度与现金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的。

2.出纳手续不健全

在出纳工作中,记账凭证编制与现金支票填写不是很规范,会被有些别有用心之人钻空子,还有些领款与借款没有签章,长时间之后,有些领款借款人就遗忘了,当这些人员有意赖账或者其他意外事故影响,出纳人员不能找出有关证据,最后不得不自身赔钱了事,在出纳工作时,支票、现金、印鉴或者存折一旦保管不妥,造成被盗或者遗失,很可能出现很大隐患。

三、现金内部控制对策

1.提高出纳人员的专业素质

出纳工作是会计工作服务基础,规范出纳工作首先要提高出纳人员的专业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素质,出纳人员一般掌握企事业单位银行存款与现金,想挪用公款轻而易举,出纳人员若承受不住社会诱惑,很容易出现犯罪行为,像某企业财务室被盗,通过侦查之后,案情并无进展,企业有些部门认为库存现金超过银行核定限额,要处罚出纳员,结果出纳携款70万元外逃,其中现金10万,未入现金的销售收入是40万,并临时支取20万,因此,加强出纳人员良好作风习惯很重要,需要坚持原则,严格依法办事,不怕得罪同事与领导,同时出纳人员还要学习财经法纪,具有从业资格证,熟悉有关现金法规法律制度,有关专业技能与知识均具备,加强日常工作规范,与时俱进,提高自我素质,牢记诚信操守、遵照准则及不做假账,规范会计工作基础,尽量做个业务精、思想觉悟高的出纳,确保企事业单位财务工作顺利开展。

2.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在工作当中,现金记账和收支岗位分离为现金内部控制基本要求,在采购付款控制中,仓库、生产或有关职能部门根据要求提出相关采购计划,采购与使用部门共同商议询价程序以确定供应商,不能是付款执行人或审批人独自询价确定供应商,像某公司采购员发现另一公司的某产品在开展促销,并称为高科技产品,时间仅为两天,采购员认为时间紧张,未请示供应部门的经理,就直接电告总经理,然后总经理决定采购,价税合计是200万元,接着仓库验收进库,并通过总经理签字办理贷款,可后生产部门反映,这批材料不符合生产要求,仅能折价处理,致使公司损失40万元,在这一案例当中,其主要问题就是职务没有不相容分离,在采购过程,采购者不能担任货物验收,应由专门人员验收,保管、采购与会计记录工作要相分离,付款的执行与审核人也要相分离,采购付款业务全过程不应由一个人或同部门完成。发票开具和审核工作、应收账款的记录和收款岗位、催收与结算货款等均应分离,在销售和收款过程不能由同一个人完成,出纳人员不能参与会计档案的保管、会计记录及现金业务办理全过程。

3.授权审批控制

现金内部控制需要严格授权批准制度,企事业单位应明确授权的批准人、权限、程序、批准方式与有关控制措施,审批人要依据现金授权批准制度,在授权范围里实施审批,现金业务授权审批的时候,具体依据措施为依据不同银行账号设立银行存款的日记账,全部银行存款设置与停止均要有正式批准手续,尤其是大笔支出时,要先请有关人员审批,其支出仅能用在核准目的与用途上。同时,还应完善现金管理制度,库存超额现金要及时存进银行,确保现金安全,依据企业情况制定现金开支范围,超出现金开支范围业务要经过银行办理结算,还要定期不定期实施现金盘点,对于账实不符情况,要及时查明,并作出处理,授权审批方式以签字盖章为主,以确保现金在授权下实施收支业务。

4.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

在出纳工作中,严格按照现金管理制度执行,实施银行存款与现金的内部控制,完善票证管理与现金收支制度,对于库存现金以收款凭证为主,并全额入账,防止收入不上账或设置小金库情况的发生,上述所提及的企业财务室被盗案例中,出纳人员可携带70万元外逃,除了规章制度不完善外,再就是监督检查不到位造成的,为避免因出纳造成现金损失,应加强现金监督检查。首先,要加强会计监督,尤其是出纳人员应主动接纳会计人员监督,便于现金盘库,在对账的时候,应主动上报现金的库存数,在这种情况下,方能查出现金账款符合度,防止失误情况发生;其次,提高审计监督,对财务收支状况与财务制度执行状况应定期不定期检查与审计,要定期公布财务的收支账目,并接受群众的监督,一旦发现问题,要依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结束语:

出纳工作是会计工作基础,充当着票据现金的交换角色,规范出纳工作,强化现金内部控制,可有效提高现金运转周率与质量,优化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结构,确保经济活动顺利开展,提高经济效益获得。

参考文献:

[1]王艳华,闫成英.浅析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J].民营科技,2010(12)

[2]曾伟,李晓梅.出纳在实施内控制度中的效果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16)

第11篇

【关键词】 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存在问题;措施

近年来,随着财政预算收支规模的扩大和国库库款余额的增长,全面推动国库现金管理,已成为深化国库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006年,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相继了《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标志着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工作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但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则仍处于理论探讨阶段。

一、当前推行地方国库现金管理面临的困难

1、地方国库现金流量预测难度较大,准确性不高

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包括国库现金流入、流出和存量的预测,准确预测国库现金流是国库现金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实际上,由于我国目前还存在预算编制粗放、预算执行随意、预算政策多变等因素,根据预算编制与执行计划,很难准确预测国库资金流量的变动。而且,当前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周期较长(目前只是按月预测收支与库存,很难为实际国库现金管理操作提供决策参考),预测精度不高。另外地方国库现金流量预测还要考虑地方税收特色、专项支出项目等因素,要获得精准的国库现金流预测结果难度更大。

2、国库资金分散管理影响了国库现金管理的完整性

我国地方政府的资金通常分散于省、市、区、县等不同的国库机构,地方各级国库资金分属于不同财政机构。受财政体制、管理手段、地方利益、认识偏差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仍有大量预算外资金脱离地方国库管理之外。国库资金的存放分散、不能集中使用限制了各级国库机构资金的规模,使国库现金库存无法全面完整地反映地方国库收支现状,弱化了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不能产生积极的合力效应。

3、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不健全,影响了国库现金管理的有效性

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的目的就是实现财政收支和现金余额的集中化管理,库存现金余额的集中化管理是国库现金管理的基础。但是目前这项制度改革在地方财政推动缓慢,仍存在专户重复开设、资金分散收付、专户资金沉淀等问题,还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库库存现金集中化管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不健全、不完善,影响了国库库存资金的高效运作。

4、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欠缺可靠的质押品保障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要求商业银行按照规定比例以国债为质押物获得存款,确保投放资金有充分的安全保障。但对于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而言,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没有足够金额的质押品来保证国库现金存款的安全完整,因此,如何选择优良的质押品、安全管理质押品成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又一难题。

5、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更多的受到政府的主导或干预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是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为巩固和提高宏观政策调控效果,促进财政、货币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而主动倡导推动的。为增加地方可用财力,地方政府积极倡导实施国库现金管理,即在保证资金安全和支出需要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获取资金收益,但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决策往往会倾向于政府主导的产业或重点扶持项目,追求效益目标的动机较多,很容易发生投资失败,影响了国库现金管理的收益性与安全性。

二、完善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综合考虑我国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所面临的困难,当前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应首先选择在省级进行。待国库现金管理制度建设、单一账户体系、现金流预测等更加健全完善后,再向省级以下逐步推广。

1、加快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稳步、规范开展

由于国库现金管理工作涉及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等多部门的协调配合,操作运行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因此,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应在总结借鉴成功经验的同时,深入探讨如何完善制度与流程,尽可能地从制度根源上避免出现问题,进一步制定完善的符合地方实际的相关规章制度,使得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在统一、规范的框架下进行操作,确保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规范、科学、有效开展。

2、建立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提高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有效性

随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财政预算内、外资金逐步集中到国库进行统一管理,但仍有部分财政资金游离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之外。建议尽快规范财政预算外资金管理,撤销违规财政专户,在国库单一账户制度下真正实现财政收支和库存现金的集中化管理,增加国库库存现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提供实施平台。

3、建立科学、完善的现金流预测体系,提高现金流预测的准确性

目前我国地方国库现金流预测水平还处在基本探索阶段,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准确滚动预测。因此,为了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有效开展,首先要切实加强地方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减少地方财政预算执行中的随意性,确保国库现金流预测的可预见性和规律性。其次,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要切实增强分析能力,通过利用定期收集的信息建立参考数据库和采用一些科学分析技术等手段,使国库能每天、每周进行高水平的、可靠的现金流预测,建立短期现金流动预测机制。在防范风险的情况下,降低资金成本,指导国库资金余额的合理运作。

4、建立顺畅的信息协调共享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推动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通过制度的建立,督促财政、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等部门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信息及时沟通,管理统一步调,工作协调规范,并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进行沟通磋商,及时商讨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同时,将人大和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融入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各个环节,定期公布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确保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

5、制定国库现金管理应急预案,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为保证国库资金安全,应就非正常情况或是紧急支付等意外出现时的具体处理方法做出详细安排,以保证国库现金管理操作正常、有序进行。如:在定期存款期限内,定期监测存款商业银行质押债券市值的变化,确保足额足值质押;定期监测、分析中标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经营风险,及时提示预警;重点检查商业银行国库定期存款会计科目设置,规范参与银行国库现金管理日常操作,促进中央和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业务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 王雁.推进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改革之初探[J].财会研究,2010(20).

第12篇

【关键词】 现金管理;现金管理软件;企业集团;商业银行;资金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明显加快,我国企业经营规模日益扩大,并呈现出集团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同时,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导致企业资金在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趋于分散,资金管理的难度日益加大。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金融市场的复杂多变,企业要更好地生存发展必须具有现代现金管理的思想和理念,掌握现金管理的各种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才能达到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收益,控制资金风险,降低财务成本,加强管控力度,提升管理水平的目标。而面向企业的现金管理软件将协助企业科学合理地管理账户和流动资金头寸,高效归集、调剂内部资金,加强资金保值增值,以提高资金流动性、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获取更高的资金收益。

一、 现金管理的概述

现金,作为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部分,它始终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和前提。在企业的一个完整经营周期中,现金会根据需要不断转变为原材料、产成品、应收账款以及其他资产形式,并最终变回到初始的现金形态。而现金管理(Cash Management)是现代商业银行针对企业资金管理需求而提供的一种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专业金融服务项目,是帮助企业实现对现金流入、留存和流出等现金周转期各个环节而进行科学管理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①。从目前商业银行提供现金管理的产品和服务来看,现金管理主要包括账户管理、流动性管理、投融资管理、资金风险管理以及收款管理和付款管理等六大类产品,涵盖了传统柜台服务和网上银行等所有银行渠道。现金管理的起源和发展来自企业对资金进行科学管理的需求,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政策法规的变化,现金管理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已经成为企业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银行的一项专业金融服务项目。

银行代表着现金管理服务的供应方;企业代表着现金管理服务的需求方。在西方发达国家,现金管理是相对较为成熟的金融服务,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形成了相对较为成熟的理论。这项业务已成为国外银行面向优质企业和客户的主推和支柱型的中间业务之一,在很多大型的国际银行都设有专门的现金管理部门以服务广大客户。种种迹象表明,现金管理业务正在成为商业银行拓展公司业务,争夺优质企业的新工具、新手段。例如,中信银行的“中信现金管理”,招商银行的“C+”,工商银行的“财智账户”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二、我国企业现金管理现状

(一)现金管理理念落后

由于现金管理引入我国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同时受到国内金融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国内许多企业对网络时代的现金管理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把现金管理仅仅理解为简单的资金收支工作。此外,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管理者往往过于追逐利润而忽视现金流,从而导致企业极易陷入现金流断裂的困境。

(二)缺乏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

企业往往缺少系统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对下属机构没有科学的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对资金管理的要求往往过松或过紧,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

(三)现金管理方式及手段落后

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支持,在资金划转、审批、银企对账、凭证生成等各业务操作环节都只能手工处理,大大降低了资金的周转速度,同时也容易出错。且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督手段,下属企业有时多头开户,从而导致企业总部无法对整个企业的现金流实施有效的监控。

(四)现金管理信息失真,缺乏信息管理工具

由于企业自身组织架构越来越复杂,信息传递的路径越来越长,各种有效信息很难实时、准确地反馈到企业总部,导致总部往往靠事后的报表来对下属成员企业的现金进行控制和管理,使得决策者难以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有效资金信息,无法对集团整体资金实施有效管理、监督和控制。

三、企业现金管理的应用价值

现金管理对于企业的价值就在于帮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对现金资源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对现金流入、流出及存量的统筹规划,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在确保现金流动性的前提下,力争将企业持有的现金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在现金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

(一)提高财务效率

企业对现金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首先可采取信息集中的方式,获取企业各机构的资金流动信息。即通过对资金流入、流出的信息进行监控,掌握下属企业的经营行为。其次,逐步对下属企业的收支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和统一管理,将下属企业现金流纳入统一管理范畴,增强对下属机构的财务控制力度。目前,许多大型银行都建有专门的现金管理技术平台,可以通过这一技术平台,将企业日常需要大量手工处理的收付款操作等业务信息传输至银行系统,银行系统可自动进行处理,并自动获取账户信息,自动进行记账、对账,自动处理应收款和应付款以及其他相关银行业务。如果企业自身建有成熟的ERP系统,可进一步将银行客户端业务处理系统与企业自有的系统相结合,使企业能够实现“一点接入,统一操作”。这一方式在当前的实践中已有许多成功的案例。而所有这些都将加强企业的现金管控力度,带动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现金管理手段也促使企业自身的管理不断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二)降低财务成本

企业在应用现金管理后,由于实现了资金集中和统一调配,企业总部可利用网上银行主动回笼资金,使企业的资金在集团内实现实时快速调拨,实时到账,充分发挥集团资金效益最大化,同时保持集团最低现金占用率,将企业集团内各地分散的小资金迅速集中成为大资金,然后可以根据需要在各分公司之间进行余缺调剂,保持最佳资金头寸,提高资金使用率,减轻财务负担,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时间价值,例如,企业加强现金管理后,集团内各分、子公司可不再单独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而是统一以企业集团的名义申请银行授信,可凭借企业集团的整体实力,提高信用等级,获得较大的授信额度,而这将简化融资手续、降低筹资成本,并且融资成本可能低于单一企业。同时,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和账户自动操作还可大大减少公司为各分支机构配置的财务相关人员数量,从而可降低劳动力成本。

(三)控制风险

实证研究表明,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与企业现金流的相关性越来越大,与利润指标的相关性越来越弱,现金流量比利润更能说明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通过使用现金管理业务,企业能够增强内部控制,防范会计核算漏洞,提高权责发生制下会计报表所核算利润的质量。同时,依托先进技术和网络的现金管理还可使企业及时掌控全部账户头寸和各种资金收付信息,从而强化集团对下属分、子公司的资金控制能力,强化现金预算控制和分析能力,降低财务风险和资金操作风险。随着2005年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汇率风险也成为企业面临的重大风险,而利率自由化趋势也使得利率波动加剧,企业面临的资金风险因素空前加大,如何有效防范和管理资金的汇率和利率风险就显得十分重要。集中式的现金管理模式下,集团总部可以集聚专业人才,对资金风险进行集中管理,更好地利用银行的各种金融工具来防范和化解各种资金风险。

(四)提高资金收益

一般来说,企业下属分、子公司通常会选择在当地开设大量银行账户,进行各种资金的运作和结算。这些分、子公司的各个银行账户上基本上都会留存一定的资金,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企业的资金大量沉淀在下属各机构的账户上。现金管理服务其实是发挥银行的类似于“财务公司”的角色。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财务状况的需要,通过财务软件系统对银行提供的业务进行自由组合和控制,方便灵活地订制企业内部授权机制,从而使企业拥有自己的“专有银行”。比如,对于集中起来的富余资金,银行提供通知存款、协定存款、结构性存款和债券结算等多种投资组合,使企业能够获得大大高于活期存款的收益。通过这样的现金管理服务,集团企业可实现资金的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统一,可达到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目的。现金管理服务的整体目标是将企业的高存款、高贷款、高费用变为低存款、低贷款,低费用,以加速资金的周转速度,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企业的迅速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管理保障。企业总部可以通过有效的现金流管理,来预测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现金收支情况,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盈余资金进行合理投资,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

四、现金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进步和日益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中,我国现金管理业务必将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为此,银行应正确地预见未来发展趋势,积极地在组织架构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努力,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大力拓展新的市场空间,为广大企业客户提供更为全面优质的现金管理服务,提升我国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

(一)新的技术水平的变化

一些传统业务由于需要银行的人工干预而无法在系统中实现,但是随着技术手段的完善,可以将银行的审核和审批流程电子化,在系统中进行大数据包的传送,并且支持文字、图片等多种数据格式,通过电子签章和数字证书验证交易过程以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加强安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保障客户和银行双方的权益,使传统业务越来越多地在系统中实现,进一步拓展现金管理的服务内涵。并可建立多渠道整合平台,为客户提供全球化、实时化的交易服务和信息服务。

(二)业务架构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从国外的成功经验看,要提升现金管理业务的竞争力,首先需要银行在内部业务架构和管理模式上作出根本性改变,具体包括业务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内部利益分配机制和产品经理制度等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从制度、组织和流程上提升银行现金管理产品创新和产品整合能力,进而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现金管理服务。

(三)市场空间的扩展

由于国内的现金管理处于发展初期,面向的客户对象主要是大规模企业和集团企业等高端客户,随着现金管理业务在国内的日渐成熟和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普遍提高以及银行服务能力的逐渐提升,现金管理服务作为整合银行与公司的平台,其目标客户是十分广泛的,并且有很多潜在市场有待挖掘。在巩固现有客户的基础上,进行目标客户的拓展和产品运用的扩展,将会引领我国现金管理走向一条更宽广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张莉娜.关于公司现金管理最优化的探索[D].复旦大学,2008.

[2] 陈飚.企业现金管理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