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1 22:46: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调查报告评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如果其他学科的教师的困惑还算正常,有些思想品德课教师也认为思想品德课不需要布置作业的想法,则让笔者不解。至于学生,已经到了作业交付的规定时间,完成的不到一半,问及原因,学生的回答是“忘记了”,或者索性说“政治作业不重要”。思想品德作业遭遇了师生一致的轻视与怠慢。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面对生活,就必须延伸到课外。合理安排课后作业,是强化和巩固思想品德课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深化内心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培养和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课外延伸的重要内容,作业设计理当受到应有的重视。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作业设计也要及时作出调整与改变,即由以往的单一式转向多样式,由被动抵触式转向主动接受式,达成低效向高效的转变。鉴于思想品德课程包含了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四大模块,特点不同,在作业设计上也应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心理和道德部分的作业设计应以非纸笔为主,辅以纸笔作业;法律部分应采用纸笔作业与非纸笔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而国情部分则应以纸笔作业为主,辅以非纸笔作业。另外,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关于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试,还倡导观察法、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等非纸笔测试多元化的评价。
本文以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为例,从思想道德行为、基础知识内容、社会实践类三方面切入,谈谈笔者关于非纸笔测试作业社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一、行为养成类作业――让品德从书本走向人本
思想道德行为是思想品德的外化,帮助学生在初中阶段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作用。初中生思想道德行为主要表现为遵纪守法、热爱集体、自尊自信、尊重他人、文明礼貌、注重仪表、勤俭节约、讲究卫生、不吸烟、不酗酒、不违纪上网等。鉴于思想品德行为是在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笔者把思想道德行为列入思想品德课的作业内容,通过观察、记录学生的每日作业,有目的、有计划地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掌握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作为引导的依据。
例如,初中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有效的帮助和正确的引导。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这一时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逐步养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笔者按照中学生守则的要求,从“注重仪表、文明礼貌、遵规守纪、尊敬师长、遵守公德”五个维度设计了“记录表”来记录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表现。先由学生自评、组评,笔者再在周评中给予等级和描述性评语。等级标准按A、B、C、D分四级,而描述性评语因人而异,但以鼓励为主。一周一小评,一月一大评,一学期一总评。整个评语由学生、小组、教师三部分评语构成,过程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因为绝大部分评语由学生完成,教师只是在其基础上并结合自己的观察给予评语,有点像班主任的“周记”。评价结果作为班级期末参加先进单位评比的依据。
事实证明,行为养成类作业能让思想品德养成从书本走向人本,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完善,有效地达成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二、口头表达类作业――让品德从内容走向内化
笔者发现,对基础性学习内容,学生普遍存在着“君子动口不动手”的不良学习习惯。于是,笔者设计了口头表达类作业(表2),帮助学生培养、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类作业主要进行的是单元练习,每结束一单元教学,笔者就先让学生个人或分组出题,再交由笔者放入题库、整理答案。最后,学生抽签口试,由学生自己打分和教师面批组成口试成绩。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笑迎新生活”“认识新自我”“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过健康、安全的生活”单元教学结束后进行的复习中,笔者要求学生课后自拟每一单元的口试题,经过筛选,按不同题型、每十题为一组,构建了学生自拟的口试题题库;学生当场抽签,依序各从题库中抽取十题,每一小题10分,共100分;如果学生对测试结果不满意,允许进行二次口试,成绩以最高分记录。由于题库中的题目是学生自拟的,难易程度切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复习效果较好。经过单元口试的积累,题库越来越充实,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了最后的复习阶段,取得较为理想的复习效果。
口头表达类作业形式新颖、内容充实且贴近学生实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真正让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认识。其效果在中下层学生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因能力的欠缺,这部分学生往往不愿意做纸笔作业、不按时完成纸笔作业,而自拟口试题进行口试,大大减缓了这部分学生的过重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从而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使书本内容较好地内化为自己的认识,达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三、实践探究类作业――让品德从课内走向课外
新课程提倡合作探究,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包括交往沟通的能力、道德判断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笔者将主题探究活动和小组项目作业相结合(表3),按照不同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教师指定或者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包括问卷设置、调查分工、材具准备等,让小组围绕项目主题完成实践探究类作业――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等。
例如,教学第八课“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时,笔者设计了一个以“如何拒绝学校周边不良诱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活动,将全班学生分成了5个小组,每个小组7位学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两周内用双休日时间完成对学校周边不良环境现状的调查,并用教材中的知识去分析其危害性,提出“拒绝不良诱惑”的措施,以调查报告形式呈现调查结果。活动中,大部分学生认真地完成了社会调查和调查报告,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根据“计划制订、资料搜集、实践调查、撰写报告”四个方面的活动内容,学生逐一进行了项目评价,先组内自评,再小组互评,最后由教师评价,综合评定各小组、每个人的表现。其中做得很好,无任何问题的为优秀;做得较好,但有一些不足的为良好;做得不太好,有明显缺点的为合格;做得较差或根本未完成的,为不合格。成绩是主要的,如某小组学生提出“开展拒绝不良诱惑监督月”“拒绝不良诱惑,从我做起”等活动建议,得到了学校的表扬。
一、参与的引领者
学生在语文活动过程中,只有当他真正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他才有学习的动力。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活动课中充当参与的引领者,学会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儿童“自主参与”提供充分的条件。
如教学“语文文艺会”这一活动形式,在活动之前我首先进引领学生民主讨论,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决定文艺会的内容和形式;然后让同学独立构思活动内容,编排活动程序,布置活动会场。整场活动在我的指导和协助下,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二、合作的引导者
兰本达说过:“学习是在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他越是卷入得深,他越是有动力,也就越能积极地和这一过程合作。”因此在语文活动课程之中,教师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已学知识的巩固,更应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能力的提高程度。教师应成为组织学生自主分组合作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通过合作,获得语文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同步提高。
在语文活动课程之中,教师一定要改变把学生禁锢在课堂罩、日复一日地重复口耳相授、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上网、读课外书、询问、讨论,在课前、课后搜集资料,组织新闻会、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编习作集,等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并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创新的点拨者
小学语文活动课程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课程。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创新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尤为强烈。因此教师在语文活动课上要重视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和幻想,当好创新教育的点拨者,以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比如,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多发现问题,写成建议书,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的建议。又如,指导学生就“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有所提高”的问题,进行调查访问,然后整理调查所得,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再如,指导学生围绕“爱护益鸟…‘保护环境”等主题,搜集资料,写文章,办小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又能增长才干,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一定会被激活,创造性思维一定会得到发展。
四、资源的开发者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教学挂图、报刊,网络,图书馆、报廊、各种标牌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学习,并称之为“游历活的思想的发源地”。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充当学生活动空间的拓展者,引领学生从教室走出室外、从校内走出校外,从书本走向社会。为多样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丰富学生的语文活动服务。让学生在生活中参与语文活动课程,并将自己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评价的组织者
小学语文活动课程的性质是综合性的。因此,在语文活动课程之中对儿童的评价必然是多样化、综合化的,在南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基础上,还应主动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定以及学生彼此之间的评定与鉴赏,具体可采用下列3种方法。(1)档案袋评价法。这种评价主要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之下制定档案袋的评价标准及评价内容,鼓励学生及时将语文活动中的表现记入档案袋,有利于学生进行不断地总结和反思。(2)成绩评语评价法。这种评价方法主要采用老师的评价与学生同伴的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语文活动过程中及时地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有利于学生认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3)活动评价法。这种评价方法是以竞赛作为奖赏机制的反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主动参加语文竞赛活动,让学生从参与中获得更大的成功和快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关键词:课堂实践活动;教学模式;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053-02
思品课教学方法一向较为单一、古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们不敢想、不敢说,思品课堂成为说教课堂,这样的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没有半点的兴趣。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其实就是激活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那么,在思品课教学中,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呢?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点做起:
一、开展富有成效的课堂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多层次的评价也有利于教师全方位地评价学生,促进双方面的共同发展。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应大力开展思想品德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思想品德素养,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记忆力、语言交际能力,在学思想品德中,用思想品德中摸索思想品德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思想品德应用能力。新教材出现的思想品德综合实践课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给略显死气的思想品德课堂带来了很多生机。纵观现在的教学,我们为了追求分数,为了追求升学率,将学生禁锢于课文中,沉溺于题海里学生根本没有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于是他们纷纷大呼学习思想品德很痛苦,根本就没有能够体会到祖国语言之花的美。我觉得,每一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对增强学生思想品德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学习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实践活动准备的充分性
进行实践活动课时,教师要时刻记住,这是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它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课程,虽然不同于传统课程,但它依然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一部分,是为思想品德教学服务的。我们进行实践活动课,不能只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要有目的,按步骤进行。活动前的准备必不可少。每次的实践活动从准备到成果展示,我建议以四周为一个阶段,四周刚好是一个单元的教学时长,在课文讲授前布置课题,在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准备进行不定时的指导,在单元教学结束时展示成果,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活动有序进行。我曾组织学生准备《我就是一道风景》实践活动,因此,活动成果以编辑诗集的形式和幻灯片形式展现,同时让学生明确查找的范围,可搜寻性也较大,学生的自由发挥度也很广。引导,学生自然能在活动中主动参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模式的灵活性
人教版实验教材每一个单元都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课训练材料,其内容涉及了各个领域,贴近生活,时代感很强,这样就对思想品德实践课的课型有了更高的要求。形式生动活泼,新颖多样,简便易行,才能使学生积极的参与,从而活动中提高思想品德素养。例如《走上辩论台》和《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就可以用辩论赛,演讲会的形式呈现;《乘着音乐的翅膀》就可以用音乐欣赏会的形式,甚至可以让同学自己唱,自己表演,教师可以根据每一单元的主题选择活动形式,但有一点我们要时刻铭记,我们不能只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不能只追求活动课的热闹。思想品德综合实践课活动的开展,是服务于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的需要,服务于学生思想品德能力的发展。趣味性与实效性两者兼备,才能使学生既乐意参加,
四、课堂教学主人的可变性
这个特点是从课堂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延伸开来的,既然课堂模式发生变化,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那么课堂教学的主人同样会发生变化。综合实践课上,学生应该成为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体。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给教师关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建议中就提到: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淋漓尽致的表现自己。最成功的课堂是学生真正成为主人的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意味着老师的作用会减弱。相反,开展综合实践课对老师的要求更高。老师的主导地位是不能变的,教师要把自己定位为合作者,鼓励者,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宏观调控,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任务。
五、教师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思想品德教师不愿意,不乐意开展综合实践课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这种课型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课文分析课基本上是以教师的分析为主,教师只需要将文本解读通透就可以了。但是,综合实践课不再是单纯的文本分析,更多的是对新知识的学习。教师要能对综合实践课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就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如果教师固步自封,认为“师必定贤于弟子”的话,那么我们肯定无法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思想品德教师“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以及“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思想品德,运用思想品德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能力”。思想品德老师只有不断学习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素养,才能使学生折服,积极地参与思想品德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何乐而
不为呢?
六、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教师除了应当具备随时更新知识的能力,适应并改变学生的能力,更应具有一颗爱心。综合实践课讲求的是师生的共同成长。教师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已经逝去,我们不再高高在上,我们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他们的合作者。从活动的准备阶段到最后的成果展示,教师都应该给予学生无尽的支持和鼓励,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将以往的以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评价体系化为多方面的评价。思想品德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既要面对全体学生,又要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评价,强调形成性评价,多采用激励评语,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中学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实践活动作为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开展实践活动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有课堂讨论、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辩论会、黑板报设计、模拟法庭、社会调查等。通过这些活动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习惯,还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通过活动主动去认知教材,感悟真理。如我在授完《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这一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调查主题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观察等方法,从学校环境到社会环境,从学生、居民到工厂负责人,对他们是否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是否落实保护环境的行动进行调查。最后指导他们形成书面调查报告。经过这次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学生们认识到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优美的环境;保护环境就是就保护人类自己;每一位公民都要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完成了知识的认知、理解到实践运用的过程,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关键词:政治课堂;新教材;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058-01
长时期以来,初中政治课被简单地理解为说教课、背诵课,传统的政治教学,就是一言堂、满堂灌,照本宣科,条条框框等教条式教学。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也不够,这就造成了政治学习的不力。新课标的实施为政治课注入的新的活力,广大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洪流中去。
一、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不再是昔日课堂的主演,而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导演。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要和学生做朋友,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良好的师生情感应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的基础上的情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也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善于激励和赏识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应从传统的权威中走出来,建立开放、民主、宽松 的课堂氛围,走近学生,另外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把每个学生都当作一种资源,并充分利用好这种资源,通过师生互动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观念不断充实自己
现在从学校、教师、学生到家长,对政治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说,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我们在即将走进新课程时,观念必须先行,而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即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趣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现在的一、二年级教材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年级注重培养健康的人格,正确对待遇到的各种挫折,排除各种情绪困扰,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良好的基础,甚至对将来走向社会都能起到作用。
三、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新课程还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所以教师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法,采用举例、讨论、辩论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另外可采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生动直观的画面不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还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增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重视教学研究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学习过程已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也是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本次新课改强调活动实践、调查、经历,所以教师平时教学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语言描述,用脑子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教师要尊重和鼓励学生的自我理解和感受,强调体验性。所以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及观看影视录像等活动,同时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引导学生撰写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一、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1.写作教学重点的失衡。写作教学中,学生不是主动去收集、整理资料,而不自觉地凭主观臆想去揣摩题意,抒发“文情”,而不是个人的主观感情。写作教学受到“立言、立德”的钳制,学生要有鸿鹄之志,要肩负“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使命感,以至学生大说空话、套话,呈现出千人一面的盛况。
2.写作教学体裁的失衡。学生为能在高考中拿高分,会选择得心应手的议论文,能鲜明地表明观点,而应用文的写作受到排斥,教师片面认为应用文的写作趋于“程式化”,导致学生甚至连写个请假条都漏洞百出,存在严重的格式错误。
3.写作教学知识的匮乏。由于缺少写作教材,教师大多采用“读写合一”的模式,使写作教学缺乏系统性,导致知识无序、结构松散、跨度过大,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回归本真的语文写作价值分析
1.走向未来。一味描摹往事、感伤时事的传统写作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要在注重“生活化”的基础上,要紧跟时代节拍,向真实的生活转变,要以动态的、建构的、跨领域的观点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最终目的。
2.走向理性。写作教学应关注社会发展,强化与社会事务的交流接触,合理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3.走向自由。写作教学要摆脱传统伦理和主流文化的枷锁,革除“主题”、“立意”的约束,引导学生对真实生活的关注,让学生通过对主流文化的质疑、批判,从而走向自主、走向独立。
三、回归本真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1.重塑写作行为
我国古代历来注重遣词造句,讲究推敲,“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敲”和“绿”已成为千古佳话。通过润色、修饰作品,使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文章变得丰满、生动。
(1)建立任务图式。写作者要以对自己的初稿进行批判式阅读,不满足于纠错字词,要找出用词不准、表达不清、结构不严等问题,写出修改的任务图式,包括评价阅读、解决问题等系列活动;修改内容、避免错误等分项目标;修改采用的特定策略。通过对文章进行全面修改,进一步提高文章的质量。
(2)转变角色修改作品。写作是表达思想、与人沟通的过程,而大多数学生很难从读者的角度审视作品、发现问题。教师要将学生置身于观众的角色,从读者的角度评价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有效地修改作品。
(3)注重文意错误的修改。部分学生不能满足于修改错字漏字、标点符号、遣词造句的表面错误,要针对文章的文意不清、结构混乱、违背事实等问题有所重视,从本质上提高文章的修改质量。
2.拓展写作资源
(1)从生活中开发写作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生活中吸收有价值的信息,挖掘写作资源,让写作教学源于生活,回归本真。如坚持写“道德长跑日记”,记录见过的人、做过的事、用过的物,记住经验和教训,反思人性的美丑、善恶。日后常去翻一翻,不至于迷失自己,使自己保持真善美的一面。
(2)从实践情境中开发写作资源。教师既可以根据真实的背景、情节、素材等开发写作资源,也可以人为设置情境,再现原汁原味的生活,促进学生思维的参与、认知的发展。教师要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将社会热点融于写作之中,如牛群面对《中国星跳跃》,力排众议,在未接受任何训练情况下执意从10米台跳下;成龙将4幢徽派古建筑捐赠新加坡高校,引起人们对文物保护的关注。学生从人性、生命、历史、爱国等不同角度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能产生新的思考,为写作教学引来了“源头活水”。
(3)提高语言的输入。“以读促写”旨在通过阅读积累并提高写作技巧,而“读写结合”不仅能够学习写作技巧,还可以不断地拓宽阅读资源。
3.强化写作训练
(1)写作实践训练。高中每学期的写作训练大概有5次,远远不能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课外写作训练,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报告、写日记和读书笔记、写生活随笔,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在注重“量”的同时,要注重“质”的提高,要以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最终目的。
(2)强化写作技能训练。教师要有步骤、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系统化训练,让学生掌握文体特征、写作技巧,让其有章可循,避免作文的随意性。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训练,设置有梯度的训练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不定期评讲、检查等方式,达到培养写作技能的目的。
4.完善评价方式
(1)评价多元化。教师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甄别、反馈、促进作用。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修辞风格等技术性内容,还要关注学生的信息收集途径、文章构思、文章修改等写作过程的评价,以及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习惯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旨在引导学生走近自然、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思考人生。教师要丰富评价形式,以评语和等级的书面评价为主,辅以口头评价、成长记录袋等其它形式。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除教师评价外,还应包括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家长评价。
(2)评价合理化。部分教师批阅作文时走马观花,草草了事,导致学生抱着应差的心态去写作;部分教师越俎代疱,一味以教师评价替代学生互评,忽视了学生修改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评价语言不够中恳、真挚、婉转,把学生批评得一无是处,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部分教师评价评价语言过于简单,重点不突出,缺乏针对性。写作评价要科学、合理,教师要用严肃的态度、慎密的思维、激励的语言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高。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课 发展性 学习评价
发展性学习评价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高目的的活动,它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馈调节系统,理应促进学习全面、主动、和谐、持续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学习评价的革命性变革会直接导致课程改革质的变化和发展。
而学习评价是一个系统的连续活动过程,本文主要对历史与社会课学习评价的方法进行尝试性探讨,目的是要促进“学生为本”的有效学习机制、建立良性的学习动力循环,以形成全面、科学、规范、易行的发展性学习评价体系。
一、活动化评价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历史与社会课是一门以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宗旨的综合人文学科的必修课程。因此,课程学习评价的重点不应停留在简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重视或记忆方面,而应该着重考查学生整合知识的水平;不仅要测查学生对历史和社会学科及相关学科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进行推进和创造性思维的水平;不仅包括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学生参与体验、探究活动而发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对学生思维水平、社会探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目标达到的程度进行综合性、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学习评价应促使学生学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可通过历史与社会课的观点来提高观察世界、获取信息、思考问题的能力。如:一天,我要教学七年级《男生・女生》一课,当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发现一男一女两个同学,一前一后站着,女生还在掉眼泪。我问明了情况,原来下课时男生把女生的椅子弄脏了,女生觉得很委屈,所以两人争得面红耳赤。这时,我问那个男生,男生与女生相比有何优点。他说:“男生聪明,乐于助人。”其他男生积极补充:“勇敢、坚强、大度……”又问女生有何优点,她回答:“细心、温柔、勤奋。”其他女生补充:“美丽、善解人意……”我说:“很好,现在你俩应该怎么办呢?”男生早已把椅子擦干净了,女生也露出了笑容。我说:“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的优势及性别差异,以及什么是正常的健康的男女生交往。”
发展性学习评价能鼓励和肯定学生积极参与历史与社会课活动,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一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历史与社会课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历史与社会课思考过程的合理性,让学生有改正错误、大胆质疑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因而,应把学生发展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作为发展性评价的重点。
二、追求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多种多样,学生的个性日益鲜明。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改进和完善评价方法,避免用单一标准或方法去测评学生学业成就。本课程注重知识的综合、学生的参与和社会意识的形成,这些特点也要求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来明确评估学生的进步和教学的作用。
因而本人认为学生历史与社会课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历史与社会课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历史与社会课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发展性学习评价方法必须打破将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垄断,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促进对学生发展性评价。如以下几种评价方法:
1.纸笔测试
一种传统的评价方法,能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迅速发展学生的知识漏洞,平时练习或期终测试时应用比较多,表现形式主要有选择题、搭配、判断对错、简答等。但在新课程中不能过多强调这种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过于注重量化因素,一些无法量化的实质性问题常常被排除在评价之外。而发展性学习评价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则弥补了这个缺陷。
2.主题探究活动评价
主题探究活动评价是通过主题探究活动对学生探究技能和实践能力、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及沟通与合作能力的评价,这种评价方法表现形式涉及面较广,如学生自评、互评,合作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评价的内容,强调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了解,获得对历史与社会的了解。然后,将这些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而社会实践是历史与社会课的自然延伸,通过与社会实际生活的联系,将社会的现实与课程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我在教学九年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结合社会调查方法和家属建设等有关知识,联合校团委,要求学生深入工业区、居民区,调查工业区设在河流上游对居民生活影响情况进行调查,学生对此反应积极,因为这些是涉及自身生活的问题,在我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设计调查提纲,完成调查报告,进而学生不但获得了体验生活,而且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念。
主题探究活动评价通常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每单元或分段设计与本学科有联系的一系列参与主题(主题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针对学生围绕的主题,对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整资料―形成、呈现成果等过程进行评价。这里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评价内容主要在定性基础上分优秀(A)、良(B)、合格(C)、有待努力(D)四档进行评价,由此我设计了表格(见表一),竖列评价栏目采用等级评价,横列评价栏目采用评语评价。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主题探究活动评价表(表一)
新的评价理念要求淡化分数概念,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对学生的历史与社会课学习进行适时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和改进功能主题探究式评价对学生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的培养是非常有用的,同时这种主题探究活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沟通与合作的过程,起到了积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的作用,这是发展性评价所要达到的目标。
三、追求评价方法体系化,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发展性学生评价应由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协同作用来完成,应形成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家长参评、教师综合评定的民主的、开放的、网状结构的评价体系。
发展性学习评价方法的评价主体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由“重他评”走向“重自评”。本课程的评价,强调以实际为对象进行描述性的、自主性的评价,主张评价的多元性和互动性。在评价过程中,鼓励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在过程性评价中,可采取学生进行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评价更全面些、客观些。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形成,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了有关自己学习的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教师的每一次鼓励,家长的每一份关爱,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作用。
总之,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既要体现学生的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以生为本”,“立足过程”,活化学习过程评价,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为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展性学习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难点,还存在评价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评价的激励与客观性等方面的矛盾。如何发挥评价的检查了解、反馈调整、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等功能,怎样找到简单可行又有较好促进作用的发展性评价方法,有待于我们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在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现代教育和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化学教学中旧的教学观念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其主要表现为: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缺乏对学生学习化学心理的研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致使学生取得的成绩与教师的期望和教师付出的劳动差距较大。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心理品质,对学生的智能和素质的提高具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的作用。因此本课题以农村初三学生学习化学心理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课题着力于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心理的研究,教师从化学学科中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从而消除学习化学存在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一)研究的理论支持和意义:
1.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学说强调,学生的认知过程首先是产生学习需要,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产生学习动机,而兴趣是学习动机最现实最经常最活跃的因素。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从而能够促进学生形成基本化学科学素养。”(化学新课程标准)
3.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也就是学生对学习的迷恋程度。认知首先要产生需要,产生学习动机,而兴趣是实现学习动机最重要的因素,情感是支持学习的动力,意志是学习的稳定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使人开阔视野,学习轻松,积极向上。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
4.美国学者赫尔伯格在企业管理学领域中曾提出了一个由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构成的“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是可以直接激发起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来自于工作本身,如工作性质、职位晋升等。“双因素理论”同样适用于教学工作,同样适用于学生的学习,“激励因素”能令心情舒畅,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教师能够分析化学学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心理状态,从而消除学习化学存在的心理障碍,使学习能够行之有效。兴趣总是和成功连在一起的,由于经常性地获得成功,就可以使人的需要得到不断满足,心情愉悦、精神振奋,就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贺湘善:《化学学科教育学》
本课题研究符合化学学科对学生的要求,在理论指导下付诸实施,为丰富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理论做实践层面的尝试,具有研究价值。
(二)现实意义:
这个研究课题是县级一般课题,在“十五”课题别突出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成功感,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本领。通过研究,改变过去旧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广泛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训练,到主动的探索,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在多元评价体系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发展,使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从兴趣中获得成功,从而使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1.促进学生发展
通过这种了解学生心理为依托,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研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以下发展:
(1)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
(2)养成探究问题,执着追求的习惯;
(3)消除学习心理障碍,使学习行之有效。
(4)培养创新精神。
2.促进教师的成长
通过参与教科研,使实施者本人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得到发展与提高。只有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所以教师要通过参与教科研,提高理论水平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会发挥出更大的潜能,从而获得成功。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
初三开学一段时间,根据对中学生学习实际所做的了解,参考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以及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著,编写了一份问卷。问卷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中的一些基本心理问题;第二部分是学习的行为习惯;第三部分是学习的一些心理习惯。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把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存在积极性心理和学习障碍及消极性心理。积极性心理:对化学实验感兴趣,有好奇心理、实用心理、模仿心理等。消极心理: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直观、新异有趣等特点,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但是也存在着学生潜在的、妨碍实验教学效果的恐惧心理、难于自控的紧张心理、焦虑心理、厌学心理等等。
(二)学生学习心理应对的策略
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我们对积极心理采取因势利导,发挥其积极因素,对消极心理采取克服、抑制、疏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措施,效果良好。
1.好奇心理——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青少年特别容易被新异,不平常的现象或内容所吸引,这是一种好奇心理,是学生质疑之源。在教学中应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好奇心理。抓住这一心理特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保护其学习兴趣,更要加以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讲盐的性质“金属与盐发生反应的条件”时,我们增加实验了钠与水、钠与硫酸铜的演示实验,提出问题:钠放入水中会有何现象?把钠投入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面对一系列声、色、形并举的反应现象,学生感到惊奇不已,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此时,我们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启发,引导分析,揭示产生现象的原因,从而得出结论。其后向学生提出: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会产生哪些现象?钠能否把铜置换出来?在学生分析,预测后,再做演示实验,验证其思维方法的正确性。再如:讲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我们要求学生用日常生活中可乐罐、矿泉水瓶等材料设计出能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的制取装置。实验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质疑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
2.恐惧心理——淡化外部刺激,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恐惧是每个人都会出现的基本心绪之一,而且,往往是比较单纯的一种情绪,它由客观造成而且伴随着认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不同的人有明显的个性差异,同一事物,作用于不同个体,反映是大不一样的,如:在做氢气具有可燃性演示爆炸实验时,有的同学兴致勃勃,跃跃欲试,有的同学却胆战心惊,堵住耳朵,不敢睁眼。间接的感知也同样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如老师强调要注意化学实验的安全,社会舆论和报刊宣传化工产品有毒和某些药品的致癌作用,这些都可能造成某些同学在化学实验中的畏惧心理。特别是本人或别人由于操作失误产生一些危险时,更是如此,例如燃着的酒精灯倾倒、浓硫酸溅到衣服上或由于通风不良造成实验室气味难闻等等,这些直接的感受更强化了那些间接的感知而促使恐惧心理增强。
恐惧心理属心因,是外部刺激作用于脑和植物神经系统产生的结果,它不是一种器质性疾病,一旦外部刺激弱化或消除,这种心理也将随之淡化而消失。我们想,首先从教师本身找原因,在演示实验时,教师要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实验操作要规范、熟练、灵巧、现象鲜明,给人以美感。有危险的实验,操作要准确,保证万无一失,即使偶尔出现问题也要处之泰然、果断处理,而不要造成人为的紧张。第二是恰当激励,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研究表明“激励因素”能令心情舒畅,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知音”,才能因材施教,真正做到“知其心,救其失也。”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应对有创新或有不同观点的同学首先给以肯定,对有创新的同学给以高度的赞扬,对有进步的学生每次给以鼓励性的评语,尤其要注意多为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味、体会成功的感觉。使他们形成“我们也能做好实验”的良好心理状态,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价值,让学生去感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愉悦。如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节时,在气体实验室制取的思路和方法指导下,自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制取等内容后,提出能否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用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让学生分组实验,仔细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答案:不能。然后诱导学生用吸滤瓶、小试管、浓碳酸钠溶液、浓盐酸溶液等仪器及试剂设计实验熄灭酒精灯火焰,由此得出,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这样一环扣一环,步步激励,步步深入,步步点拨,使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克服了各种困难,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成功的喜乐。使学生情绪倍增,效果良好。第三是对待化学中可能产生的危险,我们认为不应过度渲染,要实事求是地讲明利害,要着重讲清防止发生危险的方法和道理,只要能正确操作是不会发生危险的。可以向学生介绍,谁家也不会因为煤气能使人中毒就不点火做饭,不生炉火,首先是敢做,同时要慎为,不能因噎废食。
恐惧心理来源于外界但影响了自身,消除方法是:淡化外部刺激,加强自身承受力,用科学态度去对待,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品。
3.紧张心理——消除内部压力,培养学生树立自信。
学生在实验室独立操作或当众实验时,很容易产生紧张心理,尤其在技能考核时,紧张情绪很难避免。当操作尚不熟练或刚刚接触独立实验的学生几乎人人都会体验到这一点,只不过表现有轻有重而已。
学生独自操作时,他们既希望有人帮助指点,又怕老师总站在旁边“监视”,监视会增加外部压力导致精神不集中,怕因操作错误受到老师批评,因而更强化了紧张心理。紧张心理是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的统一,是由紧张条件的刺激物所引起大脑机能状态的反射性改变,一旦紧张刺激物消失,则紧张心理也就随之缓解或消除。首先,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加强训练,是消除紧张心理的主要措施。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自我们表现、增强信心提供机会,消除内部压力是解决紧张心理的关键。其次,在演示实验时,教师自身的心理紧张完全会直接感染给学生,学生视教师为楷模,老师的一举一动在学生心目中都是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用教师的榜样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外因转化为内因,进而消除紧张心理的重要条件。
4.焦虑心理——创造成功的机会,多元评价,培养学生成功感。
焦虑是学习者在自尊心受到潜在威胁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种忧虑心理倾向,是一种一般的不安、担忧和紧张感。其原因在于害怕失败,担心不能完成任务以致随之而来的自尊的丧失。焦虑对学习的影响与学习的性质有关。简单、练习性任务,一定的焦虑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一定的焦虑会使学习者有完成任务的心向。对复杂、新颖、需要付出心智努力的任务,高焦虑就会产生妨碍作用。高焦虑会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影响信息的掌握,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能很好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会解决具体的问题,对于难度较大的材料的理解受到干扰,结果是影响学习的有效性。为了使学生避免高焦虑,教师要尽可能创造学生成功的机会,由于经常性地获得成功,就可以使学生的需要得到不断满足,心情愉悦、精神振奋,就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消除焦虑。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创造各种条件,依据学生的水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欢乐。课堂提问中我们设计了许多问题,简单的题目让学困生回答,并给与鼓励和表扬。
根据反馈原则,将及时反馈与延时反馈相结合,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的规律,我们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即:在学习某项知识的过程中,采用学习——复习——再学习——再复习的方法。因此我们在课上设计了随堂检测或下节课前检测上一节的五分钟的小检测,内容都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我们的口号是“不怕你知个道,就怕你不会”,强化复习必须及时的重要性,学生在小测验中成绩很好,获得了成功体验,对于优等生我们还设计了较难要求的题目,使他们在克服困难下获得成功产生更大的满足感。
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是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关键。教学中采取分层要求,分层检测,分层进行评价,对学生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使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都能够有所收获。这样做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自我们实现的需要。学生在知道考什么、如何复习、多元评价标准的情况下,焦虑的心理大大降低了有了更多的成功的体验,学生的成功感就增强了,从而能够激发和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5.厌学心理——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每一名学生都有求知的欲望,但是学习的欲望随着学习内容难易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学习内容变难,同时每一名学生的意志品质、学习基础和思维力也有一定的差异,随之相当一部分学生便产生了厌学的心理。若能形成持久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就会不断的提高。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某种事物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中学生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松懈懒散,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时要严谨而不严肃、风趣而不低俗、幽默而不滑稽,寓教于乐,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
(1)发挥“表扬”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获得老师的赞扬和肯定是学生心理的需要。这种需要一旦满足,人的潜能就会被奇迹般地激发出来。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心理上表现为半成熟状态。他们喜欢探索,好奇心强,正是学习的黄金时代,他们追求进步喜争上游,但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他们做出了成绩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夸奖。若得不到满足就挫伤了其积极性。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千方百计地使用“表扬”,赞美好的学习习惯,以强化其积极因素,鼓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以纠正其不良行为。满足不同层次的心理需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调动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就会把学习当成快乐的事情,会自觉地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就会有效地保证课堂质量
(2)补充趣味试验,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可适当补充一些演示实验,补充和改进一些实验,使其在知识化的前提下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氢气的性质”时教材中用导管吹肥皂泡,我们改为利用小孩吹泡的玩具,使氢气吹出许多又大又美丽的肥皂泡,徐徐升空,蔚为可观,空中点燃肥皂泡更是火花成簇,飘然空中。在讲初中“绪言”时,真的有“鬼火”吗,水为什么能灭火?......等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这样设疑激趣,求知欲倍增。还可用化学实验,如用“小猫捉迷藏”、蔗糖做“黑面包”,“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等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一些简单的实验,我们安排学生上讲台演示实验操作,使学生体验演示实验的感觉,感受当小老师的快乐。还组织了化学兴趣小组,家庭实验,开展竞赛等或用新的内容、新的观点、新的教具、新的板书等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促使学生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学习。
(3)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创设教学情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导入的方式举不胜举,也各具特色。但无论那一种都要体现“精”、“快”、“趣”还要做到因材施教,不能为硬凑教学环节而机械设计。如学氧化碳性质一节时,采取“故事导入法”,氧气性质采取“谜语导入法”、一氧化碳性质采取“实验导入法”、等等。每一节课导入、教学情景的创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学生适时适度的表扬、补充紧扣教学内容的趣味实验、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等做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学生的厌学心理得到了有效的克服,求知欲逐渐增强。
6.模仿心理——潜移默化,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教学与非教学活动中,学生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对自己的化学实验操作的示范性,绘制实验仪器装置的规范性,板书的工整性,语言的生动性和解题的标准化等都应严格要求。例如,学生在学习氧气制取实验时,实验装置的连接、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会经常出现等错误,若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时,能注意提示,规范操作,则可防止学生出现违反操作规程的错误。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来源对教师的模仿,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规范操作,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精神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
7.实用心理——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本领。
学习化学知识,学生非常关心的一点就是所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现象,学习化学之后,我们会让学生去解释、去应用,学生会很感兴趣,例如:解释家中菜刀生锈、鬼火现象、燃烧及灭火、鸡蛋保鲜、霓虹灯、溶洞等等。讲灭火方法时向学生介绍了安全救护知识、逃生方法。结合具体事例认识到水污染的严重性,带领学生参观密云水库,使学生了解生活的环境,了解国有资源,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参与环境治理,科技的发展就在于消除污染,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爱惜资源,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
学习化学知识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思想,破除迷信,应用化学知识批判“”能使“铝变金子”的歪理学说、批判伪科学,使学生感觉生活处处有化学,这样能极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本领。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做到了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地心理因素,克服消极心理因素,注重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经常研究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调动并爱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针对性地解除他们可能出现的种种心理障碍。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
五、研究的效果
(一)学生的收获:
1.学生克服了紧张、恐惧、焦虑、厌学的心理,学生具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了解了自己的学习心理状态,及时的消除了学习化学存在的心理障碍,对化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化学的方法,使学习能够行之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
2.在考试中学生的成绩初步表现出了优势。学生各年中考的化学的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均超过全县的平均水平,多次名列前茅。2005年中考及格率全县第二,平均分全县第四,优秀率全县第六。
3.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效果方面有明显进步,学生通过实验,养成了探索的习惯,主动的参与信息的收集、整理,在学习的诸多方面体现出了优势。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学生进入高中后,对化学仍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一直保持着较好的优势。
4.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强,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勇于质疑,动手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合作意识强,并能发挥个体作用,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5.学生能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上网查找学习资料,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社会调查,并能够写出调查报告,能够积极参加化学竞赛,每次都能够获奖。
(二)教师的收获
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通过做课,写论文,参加课题培训提高了自身素质,收获很大。李大轩、赵佩学老师研究生主要课程2002年结业,赵佩学老师2004年参加了绿色耕耘行动的培训,吕士满老师2004年参加了教育学院组织的计算机培训,现在正在学习研究生主要课程。
李大轩老师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四次被聘为化学学科评优活动评委。他参加了“九五”市级重点课题《提高农村初中学生整体素质途径》研究的子课题,《提高课堂实效的研究》,取得良好效果。他参加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子课题研究,通过国家级验收。
六、总结与反思
课题研究的呈现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宽松的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活跃,探究意识强了,有了探索的科学意识,但有一部分同学也会趁机把议题拉远,甚至和老师的初衷不沾边,这更需要老师把握课堂的宽松程度;再比如: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下,学生对自己的要求降低了,觉得怎么做都能得到肯定。这需要教师把评价体系做得更完善,使评价有针对性、有梯度。教师在研究中感觉理论基础太薄弱,可参考的针对化学学科的前沿理论接触太少等等。总之教科研会带来新的活力,也会带来新的问题,这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完善、不断总结。
参考资料: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贺湘善:《化学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朱嘉泰:《教育思想与教学艺术评价丛书》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
【4】刘玉华:《心理调控能力》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
【5】刘知新:《化学教育》化学教育编辑委员会
【6】《化学新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王磊.《教育心理学与化学教学心理学习讲义》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教研室,1997
【8】陈安福等主编《教育心理学》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