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怎么样写辞职信

怎么样写辞职信

时间:2023-02-09 11:47: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怎么样写辞职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怎么样写辞职信

第1篇

简单的保安辞职信

尊敬的公司领导:

首先,是感谢。感谢各位领导,同事在我的工作中所给予的照顾、支持和批评指正,让我看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提醒我及时改正错误,变得更努力、更上进。这也将为我以后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

我的突然离职,给领导和同事增添了许多麻烦,也给部门的开展工作增加了诸多不便,在此,我致以深深的歉意。

站在平时的岗位边,看着这眼前刚刚适应的环境,回想自己在这三个多月时间里...要说自己对这个岗位有多深的感情,那是虚谈。但是,再怎么样也是自己辛辛苦苦努力过将近三个月的地方,都将成为我即将过去的回忆...突然的离开让我变得很不舍.经再三考虑,还是决定提笔写此报告,呈请部门领导批准。

最后,我想感谢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感谢领导的提携和照顾。没有你们,我不可能有这么丰富和美好的一个回忆。

祝愿公司在以后的日子里稳步发展,

祝领导和同事在以后的日子里工作顺利。

辞职人:xxx

时间:20xx年xx月xx日

简单的保安辞职信

尊敬的公司领导:

首先致以我深深地歉意,怀着及其复杂而愧疚的心情我写下这份辞职申请,我在我们公司已担任保安职位已有一段时间,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突然向公司提出辞职,纯粹是出于个人的原因,不能在公司继续发展!

家中父母岁数大,家里小生意没人接管,多次强烈要求回家帮忙。然而在广州没什么建树,每月的工钱也不够自己花,工作了还要问家里人要钱,愧疚于心。广佛地铁的开通,广佛同城的理念,让我看到的是商机。还有政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而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放宽政策,深深的触动着我。

离开这个单位,离开这些曾经同甘共苦的同事,确实很舍不得,舍不得同事之间的那片真诚和友善。 但是我还是要决定离开了,我恳请单位原谅我的离开,批准我辞职。

同时,很荣幸曾身为XXX公司的一员,能有机会在这里工作学习,不胜感激!衷心祝愿所有在XXX辛勤工作的员工工作顺利,事业有成!

辞职申请人:xxx

时间:20xx年xx月xx日

简单的保安辞职信

尊敬的何总:

您好!

第2篇

顾少强小巧,嘴唇薄薄的,今年35岁,还是一副年轻姑娘的样态。“有人给我打电话,说找不到客栈,你们赶快做个广告牌吧,这是昨天才挂上去的。”初见她,她向我解释。

几位老年游客正读着广告牌上的这段话――“一封简短的十字辞职信,让人们开始关注我们,这封辞职信,被称为’史上最具情怀辞职信,没有之一’。其实,事情原本简单,我们只是喜欢安宁小镇,向往轻省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屋,两人,三餐,四季。”

一年前想要看世界的女老师,从河南郑州迁居1200多公里外的成都青城山风景区古镇,这里桃花开得正好,她结了婚,怀了孕,开了客栈,签约了一家线上教育平台教心理学,还打算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写成一本书,书名就叫《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最近顾少强连续参加了三个电视台节目,演说自己从辞职到走红的心路历程。很多人慕她的名来客栈――刚早上8点许,就有一群来自安徽、辽宁、成都的客人轮流要跟她合影留念,她站在人群当中,脸上挂着笑。

结婚

街子古镇在青城山脚下,距离成都市区有六七十公里,空气湿润,宽阔的马路两边是笔直的杉树。古镇是旅游景区,街道上是各式各样的商铺。

我们到达顾家客栈时是晚上,古镇黑黢黢的,青石板地面倒映一片绿色的光斑,上面是客栈的名字和标签一样的“十字辞职信”。

顾少强夫妇如今就住在客栈,这是他们在街子古镇花了一个月时间找到的,客栈面积少有的大,约800平方米,共三层,原先这里是镇上最大的豆腐坊,当地人世世代代住院子,现在却都往楼房里搬。“然后我们就交换场地了”――夫妇俩跟房东签了20年合同租下这里,一年房租5万5。“20年的租金也就是100多万200万,再加上装修的费用100多万,加起来300多万,在城里面你能买到别墅吗?”顾少强笑着说。

客栈的大厅墙上挂着许多毛笔字画,顾少强介绍说:“都是全国各地的人寄来的,很多人都不认识。”厅里摆放着茶具,蒲团,还有很多陶器。她提醒我们拍摄时小心,不要碰到它们,“像上面那个那种制式的,只有明朝有,是明朝的。”她指着那些器物说,家里的东西都是淘来的,源自南北朝,还有其它朝代,之前有媒体来采访弄坏了古董桌子。我们听说了,便轻手轻脚。

餐厅里有一张巨大的长木桌,约莫三米长,宽一米五左右。顾少强说,桌子从国外买的,要好几万,“太奢侈了,像这么粗的树现在已经没有了,桌子的宽就是树的直径。”她说。有来吃饭的朋友惊叹,你家这么好的木头当餐桌。她回,这么大的桌子,可以充分发挥我的厨艺,在上面擀面条、包饺子,多好。

客栈风格是丈夫于夫设计的,于夫不是真名,顾少强解释说,因为他的真名太大了,“人不能叫那么大的名字,太宏伟了。”

她在镜头前自如且善谈,自信外露,回答问题时常用“我不喜欢……”的句式表明态度。电视台喜欢她这样的嘉宾,“我叽里咕噜讲完了,然后那个老师就说你等我平静一会儿啊,这么多期我没有见过像你这样的选手,你的表达能力挺好。……把自己的真实境遇讲出来,然后少一些人的猜测,让那些冒充你的人都闭嘴,我就是这样的一种性格。”――这每每让坐在观众席上的于夫感叹,“老婆,你的嘴真能叭叭儿……(东北方言,说话侃快、脆生)”

外形粗犷的于夫在一旁沉默地抽烟,他的胡须很长,发辫挽起盘在头上。于夫做过22年美发师,顾少强说他喜欢跟装修和装置有关的东西――就连他的身体,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次装修艺术:他手臂上纹的是妈妈年轻时的照片、妈妈喜欢的牡丹花、名字缩写、出生年月日和守护天使。在汶川地震时,手腕上还纹了五星,结婚前,于夫把顾少强的名字和出生日期纹在锁骨上,说那里是最薄的皮肤,才算刻骨铭心。

两人是201 5年春节在大理认识的。那时,顾少强在云南大理的一家咖啡店做义工,于夫来店里喝咖啡,坐一天,一句话不说,只是端着一本三毛的书看。于夫是哈尔滨人,那时他跟现在一样,扎着辫子,蓄着胡子。连着几天来喝咖啡,走的时候,两人交换了电话,然后顾少强回河南继续教书,于夫则回成都做美发师。

回到各自城市的两人通过微信交流,互有好感。顾少强跟于夫约定,辞职后去成都找他。但那时正是她因辞职信火的时候,每天的电话都被打爆,于夫就让她想清楚了再决定在不在一起。

“分开一个半月后,我就觉得我还挺想念他的,我就跟他打电话说,我想你,我想回来。他说好,你回来我们就再也不分开,然后登记。”

“然后就回来登记了?”

“我是五月底看了最后一场越剧回来的。然后我们两个就准备去云南,去云南之前偶然经过这儿就留下来了,等到7月初,他带我回东北,去跟他妈妈过生日,第二天就去登记结婚,觉得有些事情可能不需要用那么长的时间去鉴别。我们俩已经挺笃定了,分开的那段时间都知道彼此的重要性。”

开客栈这件事想想也是赶上了。两人爬了个山,于夫问顾少强,你觉得这怎么样。她说,挺好。“那就留下来吧。”“好。”

“他说,那你可别像其他女孩要过很多年之后,当生活不如意的时候就说,唉,当初说去云南不去,现在在这儿过得不好。我说你还是不了解我的性格,我从来不会后悔做任何决定。”

就在辞职一周年的前一天,顾少强跟于夫说,明天就4月13号了,去年的这天我就辞职了,这一周年我们俩要庆祝―下去看场电影。

辞职

辞职这事儿引起那么大关注,顾少强没有想到――大学学心理学,毕业后当中学心理教师,做老师一做做了11年,她就像从街头看到了巷尾:青年教师、中年教师,然后是退休的老教师,就那样结束一生。她就想,我还可以做点别的事情吧?

辞职信在网上火了后,有个记者打电话到他们学校办公室核实这件事。接电话的领导恰好是顾少强的老领导,一听,如果真有这么个事的话,绝对就是她干的,别人干不出这事。

“包括我去交辞职信的时候,我们领导也没有惊讶,就问我如果你想好了,就把那个信放那儿。因为其他的领导出差还没回来,要16号才能办。我说16号不行,我已经订了机票要走了,我没有空再来了,我写辞职信就是一种告知,其实你批不批我都是要走的。他说,那好吧,那就让其他人帮你去代班。”顾少强说。

她干过“挺多厉害的事儿”。去柬埔寨旅行的时候,一个旅行团里有个大叔老为难人当地导游小姑娘,压着人家一笔钱不给,那姑娘说,你把这个钱还给我,这个行程结束就要登机了。他说不行,等我坐上飞机才给你。就在那个旅行巴士上,顾少强一拍大腿站起来,说你必须把钱给这姑娘。那大叔说关你什么事。她跟女侠客似的,“为人父母,如果你孩子在外面工作时受尽别人欺辱你心里舒服吗?我今天就跟你抗争到底,你要不给他,我就大嘴巴抽你。”

辞职当天晚上,顾少强就接到全国各地的电话。到第三天没睁眼的时候,又收到朋友发来的各种链接,她心想,完了,成头条了一一“我那会感觉特别不好。我就是要来跟于夫谈谈恋爱,尝试一下,看我们俩能不能行,其他的那种被关注啊,什么成为热点人物根本就不在乎。”

全世界都在找她的时候,于夫一个字也没提过。顾少强觉得,他好像不是这个地球上的人。在来成都的前一天,于夫给她打电话,说你怎么听起来这么急躁呢,心情很乱的感觉。

“我说你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可能我一到成都就马上被别人活捉了,就是什么都做不了,玩玩不了。他就说,那你想好再来,你要没想好就把机票退了。人干嘛那么在乎别人看法。”

她后来觉得,可能只有他们俩能走下去。辞职后,她拎着一个箱子,拿着一万一千块钱,离开家到了成都。

世界

一年了,看了什么世界呢?好多记者问她。她想了想,想改变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吧。

每月三六九赶集,顾少强背着竹篓,骑个电动车,买肉买米买油,买水果,买面包瓜子。集上的人都认识她,叫她顾老师。

这儿没有电影院,看电影要开车到二十五公里外的都江堰看。那天,顾少强和于夫第一次看电影,一路上觉得特别幸福,就是从未体会过的一场电影或者一个冰激凌带来的那种快乐。

他们俩睡客栈顶层的两间榻榻米房间,旁边是60平方米的大天台,可以看到山景。客栈到山脚步行只要10分钟,于夫经常去爬山,山上有个古寺。他跟客人介绍说:“我俩留这儿就是因为古寺,因为看了那本书《明朝那些事儿》嘛。”于夫认为朱允文在古寺出家了,游客说这个也说不准,他笃定地说:“这是真事儿,绝对是真事儿。”

这儿桃花开得好,附近还有个樱花公园。夫妇俩吃完午饭,就在附近闲逛,这种没有计划的旅行,顾少强说,就像狂欢一样。

我在顾少强的客栈里住了两天,一盆杜鹃红彤彤的,过了最繁盛的时期,但花朵仍然簇拥,沉甸甸的,细细的枝干快撑不住这硕大的美艳,于夫用一根干树枝跟杜鹃的枝干捆绑在了一起。

这种井井有条的生活征服了她。她把和于夫二人的合照、画像挂满了客栈,选房子、租房子到装修那几个月,累到爆瘦。她以前没算过账,不会做饭,现在每天客栈里进出的东西,她都要想到,她不仅学会了做东北菜、川菜,每天早上还要给客人熬粥,完全是老板娘的样子了。

旅游旺季在五一之后。现在客栈里加上我们,也就五六个住客。

名气

顾少强最火的时候,有人抢注她的微博名,还有人出了―首歌,编成了广场舞。后来有人干脆把这十字辞职信出了一本定价23块钱的书。她气愤得很,“那种感觉,就是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想看的世界是什么?那10个字背后的意思你怎么能知道?”

那会,她就像网红一样被挖掘商机:有人给她打电话,要资助她去环游世界;有个岛国的总理邀请她去谈如何促进岛国的旅游发展;还有一个网络游戏叫她代言,年薪100万。

小时候,姥姥总给她们一群孩子买好吃的,有一段时间孩子们爱吃腰果虾仁,于是姥姥每天买,开始大家抢着吃,后来一个都不吃了。她遂琢磨出一个道理,任何事情都不要过度,太恣意反而弄巧成拙。

“这次的爆红/只因冯唐在微博转发/于是我这个灰姑娘/开始了一场/始料未及的梦幻之旅/感谢生活/给了我这个平凡女子/这样不同的人生体验/但,我始终清醒/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如今,我就要从梦中醒来/人们慢慢忘却这件事/这个人,挺好。”一年前,她写下这段话。

现在,坐在我面前说起成名这件事,顾少强仍觉得:“我可能是有史以来这些所谓的网络红人当中,唯一一个没有因为这个事儿去获得什么利益,或者是拍电影拍电视的机会的。就是有很多机会在我面前,我都没要。”

但不得不承认,这一年来,名气与她的生活如影随形。就像她的字体被录入了方正字库,叫“顾氏体”,“就跟徐静蕾一样,有人来购买这个字体,我就可以分成。”去年8月,她又受聘成为郑州一旅游企业的“终身免费智慧出行体验师”,可以享受该公司合作景点的终身免费旅游。

接着去年11月,一家线上教育平台找到她教授心理学。在网上选她课的人大都是奔着她的名气来的。就在几天前,她还在客栈里开了一堂一对一的小课,给高考前的学生做心理减压。接下来,她打算跟于夫一起,在镇上办一个学校,教授琴棋书画,心理学等等。

第3篇

他在“一席”上的演讲《进击的智人》,把古人类进化史“侃成了惊悚小说”,达到了10万+的点击量。他认为优秀的讲解员是融会贯通的知识传播者,不是专家也不是导游。

如果不是知识的武装,袁硕和自己的女朋友可能误入。

他开玩笑说自己是帝国武力最强的博物馆讲解员,爱好练习空手道摔跤、柔道和拳击。

国家博物馆讲解员袁硕火了。不仅众多媒体约他做采访,甚至有一档相亲节目找到他,虽然他拒绝了。可是袁硕觉得自己并没有火,尽管内心想火,“什么叫火呢?papi酱在微博上有两千万粉丝,我只有34万。所以你要说她火很正常,对吧?就算是在知识领域也不算火,像战争史研究、马伯庸,这些人都有三百万粉丝,是我的十倍。粉丝要到一百万以上,这样别人才会说:你还算个人物。”

迟来的认同:我喜欢这份工作

河森堡的火,和他的颜值有关,更是因为他的脑容量,不,是知识储备量和知识普及方式。

这次进入公众视野,是因为在独立媒体“一席”上的演讲《进击的智人》。“北京猿人为什么最后在东亚地区消失?目前为止这件事其实在学术界尚无定论。有些学者认为他们可能是灭绝于旧石器时代的气候突变。有些学者认为,北京猿人是在寄生虫和疾病困扰之下逐渐走上了穷途末路。当然了,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是因为后来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又发生了更加恐怖的事情。什么事,这恐怕就得从头开始讲起了……”

口语化,有类似相声的“包袱”,有通俗易懂的例子,有网友说他把古人类进化史“侃成了惊悚小说”。很明显,河森堡颠覆了我们对博物馆讲解员的一般认知,用他的话来说,自己的讲解方式明显“跑偏了”。这段风趣幽默的科普演讲,迅速在朋友圈传开,达到了10万+的点击量。你知道,在微信朋友圈10万+相当于“日更”的普利策文学奖。

得到这个机会完全是个偶然,去年年底“一席”在知乎上注意到河森堡的文字。那时候他已经在知乎上认真耕耘了两年多,写专栏、做live分享。正式演讲前,他去“一席”的办公室试讲了一次,让他们意外的是,河森堡文字写得有趣,演讲更有特点。也就是两个星期之后,在大望路的一个剧场,河森堡面对200个听众做了《进击的智人》演讲。在此之前,这种专题演讲一般是在中小学,面对学生。

献花和掌声来得晚了些,但终究是来了。这么说,是因为此前他的讲解方式并不被单位的领导和同事推崇。国家博物馆对讲解员的要求是表达上要标准普通话,讲解时要注重知识性、科学性、严谨性。没有人知道,河森堡这种特别的讲解方式会带来什么样的反响。“这很正常,领导不希望我讲出格的东西。虽然没认可我,但是也没使劲摁我。”从入职两三个月后,他的演讲就开始变样,“这种方式我觉得很真诚。讲得好不好,在现场一线摸爬滚打,看观众反应不就知道了吗?观众觉得你讲得有意思还是觉得很无聊,这看还看不出来吗?”

可想而知,质疑是避免不了的。早两年国家博物馆一年有一次讲解比赛,河森堡参加了两届。比赛从三十多个人中选出十个优秀讲解员,河森堡没有一次得过,而且还被批评。比赛评委有史学专家,有讲解员专家。有些人当场给下特别好的反馈,给予掌声;而有些人认为他的讲解方式不合规范。结果是,下场总结他被点名批评:“没有搞清楚讲解和讲故事的区别,是破坏传统的讲解方式。”

他不是没有尝试放弃过,曾经打下过一封200字的辞职信。辞职信的内容很简单:“我的能力无法胜任这份工作,谢谢您的指导和照顾。我还是打算到别的地方找一份适合的工作。”而这个时候他根本没有想过适合的工作是什么。河森堡暗自问自己:袁硕,你喜欢博物馆讲解员的工作吗?喜欢啊!回答的r候,他没有一丝犹豫。因为这份热爱所以不能走,他撕了辞职信,决定要真诚面对自己。

这条路走了五年多,在一个不被理解的环境里,他活得比较压抑,至今他都是编外人员。河森堡本人和荧屏上见到的不太一样,不那么张扬个性,声音温柔,彬彬有礼。现实中他不愿意也很少去追问去辩解,而是用行动去证明。“没必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你得用事实说服他(领导),不能光用嘴空喷。”他承认自己要比一般人坚韧得多,是性格使然,于是在压抑中寻找出口。这些努力体现在在知乎上好好写文章好好回答问题,体现在请假去参加《一站到底》,体现在响应主任号召的专题课程设计。三十多个讲解员里只有一小部分人认真做这个工作,但他设计了《进击的智人》、《天启四骑士》、《命运之路》三个课程。

在2013年的时候,有观众给他写过表扬信,赞赏他的讲解方式。河森堡说只要他在讲解,就经常会有这种情况,来自游客的赞扬让他备受鼓舞,“我确实有过动摇和疑虑,是他们让我知道这样的讲解方式、这样的生活态度可以走下去”。现在算是成果摆在面前了,他想领导应该是认可自己了,“会觉得袁硕还有点本事,应该是这么一个态度。”

讲解员的尊严:不是专家,也不是导游

采访约在国博大厅的咖啡厅,来来往往的游客中,总有人认出河森堡,过来打个招呼。一个每周会来好几趟国博的女学生特意过来给他当面点赞:“国博我真的是每周来好几趟,曾经特别失望,因为很多布展各方面都不太好。但是现在我看到了很多希望,像你这样的星星之火让我觉得特别牛逼。”还有两个专门来取经的博物馆讲解志愿者,河森堡的讲解方式让他们眼前一亮。“我们俩都是四川博物院开馆以后第一期的志愿者,讲解经历已经有七年了。我原本讲解的时候就特别希望自己和专家靠齐,要求自己提高得特别多。但是袁硕说如果专家是10分,普通听众是1-2分,那么讲解员应该是5-6分的水平。如果过于地向专家靠拢,就恰恰忘记了自己是做什么的,应该讲解普通人能记住的东西。看了他的讲解以后,觉得自己有很大的差距。”

意外的是,他们都不是通过“一席”上的演讲认识的河森堡,被他吸引是在“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讲座上的提问,那个问题让他们觉得很高明,不卑不亢。当时河森堡是最后一个提问的,他这么问英方人员:“大英博物馆里的藏品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遗产。可是今天的英国已经不是维多利亚时期的帝国了。你们从一个全球帝国逐渐变成了一个正常国家,英国人的心路历程是怎么样的,毕竟我们中国人没有经历过。”这个问题尴尬之处在于中国有很多文物收藏在大英博物馆,可是收藏的方式并不友善。英方人员给了河森堡满意的答案,承认了那段殖民历史的不光彩。

河森堡知道自己感染了一部分人,也改变了一些人对讲解员的认知。说到这,他回忆起一件小事,关乎讲解员的追求和尊严――那是他第一次在公共视野中走红,参加江苏卫视《一站到底》。他有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就得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接着他用特有的语言风格给我描绘了当时的场景。“我当时请了个讲解员。他说你要听讲解啊,我给你讲讲吧。首先你看这门口的大石头像什么,我说石头就是石头啊,不像什么。他说你看这石头上边大下边小,你就没觉得像吉祥的吉字吗 ?我说是像怎么了!他说你在开门看到这么大一个吉字。这叫什么,这叫开门大吉啊!当时我就觉得特别的LOW。我心想人家可能上来给我开一个玩笑,到后面就好了。他拉着我往里面走,走着走着突然说,您快别走了,您看地上这砖像什么?这砖一个一个斜着叠,这不像汉字中的人字吗?我说是像,怎么了?他说你看你在人上走,这说明什么?你是人上人啊。你再看这水就是财,水哗哗流就是财源滚滚。这一个小时之内,任何有尊严有价值的东西都没给我讲出来一个。然后我非常沮丧的就走了。可是坦白地讲,我承认确实有非常多的讲解员,他讲得就是这些东西,那当然会被人轻视了。”

河森堡把这种现象归结于讲解员的思想追求不够。当然也和讲解员薪资太低有关,他刚入职的时候工资只有两千五。但他很自律,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像古代中国这种基本陈列的讲解,他说自己每次能讲出不同的知识点来,上网搜集资料、听专家讲座、看最新书籍,都是他知识迭代的途径。

“武力”河森堡:嘴上开炮,现实开打

讲解员作为文宣工作人员,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传播知识。在河森堡看来,传播知识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让人保护自己。如果当年不是知识的武装,他和自己的女朋友可能会误入。

那时他还在首都师范大学读书,时间在东方闪电麦当劳杀人案发生前夕,他和女朋友在学校门口遇到一个传教人。“他拉住我女朋友要给它讲圣经的故事。我女朋友在文史知识方面没有任何涉猎,当时就觉得基督教、西方文化挺好的。信个教好像显得时髦,就是这种心态。我本来意兴阑珊的,她非要拉着我去听听。”

于是他们一起去了西三环的一个甜品店里。传教的人开始讲得还挺正常,但是说着说着画风就变了,“你知道吗?现在耶稣再次降临世界了。这次是以一个中国女性的身份来的这个世界上。”听到这句话,河森堡脑子里的弦立刻就绷紧了,因为他的知识储备告诉他这绝对不是一个正经教派。

接下来的几分钟时间,他开始反起攻之,正面发难。

“你说上帝创造了世界,那什么时候创造的?”

“公元前4004年。”

“那公元前五千多年苏美尔的人名是怎么回事?”

“上帝创造世界,说要有光就有了光。那上帝是用什么话说的,是用英语啊,还是希伯来语。”

“......”

最后驳得对方面红耳赤,瞠目结舌。

现在回忆起来,河森堡还心有余悸。“如果我是一个脑子里一张白纸的人,可能就被控制了,成为组织人员。难道就让这个东西成为社会的隐患?难道就让麦当劳惨剧一次一次发生吗?当然不行了,必得给大家传播知识,让这些人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

河森堡还开玩笑说自己是帝国武力最强的博物馆讲解员,得过极真空手道全国新人王重量级季军,得过北京体育大会中国跤75公斤的季军。从小他就喜欢动作电影、动作游戏,中学后就去学了空手道。“男孩总是喜欢争强好胜,但是我和他们不同的一点就是我真的去实践了。”工作越来越忙,也是为了避免受伤,河森堡现在也不怎么练习空手道了。空下来的时候会去练习摔跤、柔道、拳击。

他享受这些运动带给他的、满足感,最主要的是赢的感觉。“这些会给我真正的胜负。比如说咱们俩都跳舞,你跳一段舞,我跳一段舞。有人可能觉得你跳得好,有人可能觉得我跳得好,这实际上是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的。但是格斗不是,我站着,你躺下了,那就是我厉害。你没有任何争辩的余地。”这项技能还带给他一项意外的荣誉,在去年10月份制服了一个抢手机的劫匪。他说自己一路追一路吼,一个右上段+圈头抽别+裸绞,劫匪被打懵了。遭劫的女孩事后给他送了“见义勇为”的锦旗。

不管是嘴上的开炮,还是现实的开打,河森堡很满意地都赢了。

第4篇

我也想了想这个问题,员工的内心每天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这要从根本原因说起。其实每个人在社会立足,最基本的保证无非就是一个字,“产”,也就是,房产,家产的统称。

所谓产是这样的,。《周礼大宗伯》中注:“生其种曰产。以天产作阴德,以地产作阳德。”注:“天产者动物,地产者植物,谓九谷之属。”也就是说产的最初意义就是食物。

就如最初的无产阶级那样,就是没有食物的一帮人。

没有食物就会拿其他东西填补,这个东西就是意念。念字拆开就是今天的心,今天的心里想的就会产生去实现的动力,这就是念力,而这种念力既容易消失也非常的可怕。所以容易消失的朝代不是产业不够丰富就是念力不够强大。

再说回这里,有些朋友问我,为什么企业就不能像政党一般,让员工有强大的执行力和行动力。换句话说,就是员工不能拥有强大的舍生忘死的念力?

我想说的话很简单:没必要!

所谓改变一定是在逼上绝路以后的事情,每个朝代的更迭都是人民已经到了无法生活的地步。

举个简单的例子,让看官您去抢银行您去吗?您会说,我上有90老母,下有呱呱孩童,中间还有如花似玉的娇妻,有房有车,受过高等教育,出入上流社会,无聊时候看看《中国营销传播网》,充其量是一个打酱油的,你这是何必嘛!临了不忘丢我一句:神经病!

对嘛,你有如此好的条件,何必去以身犯险改变现在的情况?

但是换个角度想想,当你被逼上绝路的时候,身边出了死别无选择,但是抢银行或许还会有一丝希望你会不会去?

你可能会说:拼一次!

企业也是一样,当企业被逼上绝路,那么企业领导者觉得是时候员工与企业共存亡了!我们都拼了!

拼了的结果是,企业活的过来活不过来还两说,对于员工来说,可能面临晚上不能回家,早上不能刷牙,工资不能发,娃娃没人抓,老婆出墙啦,老母泪哗哗。。。。。。等等。最后企业破产了,一切都结束了,又要从新开始。

企业活过来了,能不能给员工把这些补偿上?当你去要这些的时候,老板会说要有责任感!使命感!不要想着回报,要学会付出!这样你以后到哪里都吃香!

既然以后到哪里都吃香,为什么不现在就去吃香的地方?何必在你这里?

可能有人会说,那员工收入低,或者能力不足,也是被逼上绝路了!为什么不能拼一把!

请注意!员工是中立阵营,也就是说员工在你这里收入不好,他第一时间会想到我去一个收入好的地方!在你这里能力不足,他会想到是你们没有重用我,我要去一个重视我的地方!

正所谓,此处不留爷,自由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

这和国家是不一样的,国家不好,人民是无法跳槽的。你见过有几个老百姓说是五代十国,战火纷飞,民不聊生,老子过不下去了,明天写封辞职信,去美利坚了。

归结起来就是国家是飞机,而人民是乘客,飞机不好的时候,乘客只能全力配合,否则就全部都要玩完。

而企业是公车,员工是乘客,公车不行了,乘客会第一时间跳下车,等下一辆。

你见过公车自燃砸窗逃生的,有没有见过飞机故障,乘客开门往下跳的?

学会把公车变成飞机,让员工与企业成为一个共同体,或者让员工坐着舒服,才是正道!说实话,不是那点工资,你的那点制度约束不了谁的。

但是,企业有的时候基本的事情也保证不了,就给员工造一些不切实际的梦,然后要求他们去无私奉献。这就好比做慈善一样。

我们一直在说奉献,在说慈善,在说我们觉得很远的事情。

比如,许多企业家都喜欢做慈善,舆论压力也迫使更多的企业家加入这个行列。但是笔者想说的是,这是不现实的事情。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大学教授被关在黑暗恐怖的小屋子里,每天给他吃青菜,如此数年。放出来以后你说他是第一时间冲进图书馆去如饥似渴的读马克思的哲学还是冲进馆子里面不顾饥渴的吃一顿红烧肉?

如果是笔者,笔者会选择红烧肉,毫无疑问,大家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所谓慈善和奉献就是一种吃饱了以后很久的事情。

教授吃饱了以后才去洗澡,然后去读马克思弄些钱花花。然后把这些荒诞的经历写下来赚许多钱,然后去买个车,有了车就有了身份,再去买个房子,想想还缺个老婆,于是去找个女人谈个对象,最后结个婚,生个孩子,开个公司,一切就绪后会去想自己的后事,给自己修个坟。

这一切结束后才会把剩余的钱财来分给别人,这就是慈善。

亚洲人现在基本处在此不饱的阶段离修坟还有远,估计刘翔跑也得个把年,所以慈善就不要提。

一切保证基本的事情结束了,才是王者象征开始的时候。你公司里面的员工,基本都处在弄钱花的阶段,何谈奉献?

说回来,员工要的是什么?简单说就是无非三个方面的事情:

归属感,安全感,成就感。

归属感

就是员工能把公司的事业当做自己的来做。

一个人不会随随便便去归属某个地方。所以就必须有制衡关系。这个制衡关系就必须最基本的就是利益制衡。表现出来就是各取所需。我们到底有没有了解员工真正的想法和需求这个很关键。

关注一些细微的东西,让员工在利益基础上得到内心需求。其实一些细微的东西会在员工的心里产生极大的触动。

比如:20号发薪水,但是这个月15号是春节,那么企业就学学变通之道,辛苦一下把薪水提前到10号,员工会无比感激你。想来薪水没有变,但是意义却变了,由正常变成了感激。帮忙一定要会帮,要急人所急,雪中送炭,那才是王道。

所以确立归属感无非就是一个度的问题,过则虚假,少则冰冷,所谓家一定是刚刚好的感觉。

安全感

这个安全感,并非指的是人身安全,而是工作的平稳性。

比如:一事一令,令出有因。如果朝令夕改,制度繁多却无本法,就会让员工觉得今日之事,明日便错,谁还愿意做?当然就无从谈起安全。

有朋友说,员工要学会拥抱变化。

员工并非是领导,公司领导决策者追求的是变化求新,而员工则追求的是稳定平安,所以从激流变作江河,不要把少数人做的事情强加给大多数人。

当然这里也不是说员工一成不变而是你给员工的变化一定让他们能看得到,一定是安心的变化,这样员工才不会慌,即便是黑夜,也要给他们黎明。

成就感

当员工真正的需求得到满足,而做的事情也有章可循就会想办法做好自己的事情。

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去实现自己的存在,这个是行为学和心理学的规律。就好比,自然界的野兽需要去争夺地盘一样,并不是活不下去,而是要获得更好。

但是自我实现和无私奉献不是一回事,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那么高尚的灵魂。笔者认为:高尚的事情一定需要高尚的信仰或环境,你如果非要让他们高尚,请先看看自己的公司是否有这样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