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历史八知识点总结

历史八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2-12-28 12:40: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历史八知识点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历史八知识点总结

第1篇

一、理清线索,简化关系,增强记忆

初一历史下册教材中第五课“和同为一家”和第九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历史知识点相当庞杂,民族关系错综复杂,这就需要教师将纵横相连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帮助学生理清线索,使之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交叉网。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两个表格。

这两个表格不仅涵盖了整课重要的知识点,而且条理清楚,简单明了,不仅有利于老师教,而且有利于学生学。尤其在记忆表格的时候,要求学生第一竖栏要按照顺序记忆,表格一的册封帝王一栏除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是唐太宗所为,其他的都是唐玄宗的主要事迹。最后一竖栏的时间两个7世纪、两个8世纪;表格二的政权栏,辽、西夏和北宋并立,金和南宋并立;时间栏辽、西夏、金的建立时间分别是10世纪、11世纪、12世纪,北宋的起止时间960年到1127年,同时1127也是南宋建立的时间;通过比较称谓栏,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三个太祖即辽是辽太祖、宋是宋太祖、金是金太祖;议和条款栏的相同点都有送岁币。通过以上的两个表格,唐和各民族的关系,以及北宋南宋时期的多个民族政权并立情况一目了然,虽然内容很庞杂,关系很复杂,但是通过运用表格将知识点进行横向纵向联系、比较,把握规律,对学生而言,不仅强化了记忆,而且避免了知识点混淆;不仅理清了线索,而且简化了关系。

二、简化历史事件,构筑完整印记

借助图表,可以帮助学生简化历史事件,增强教学的直观效果,调动视觉功能,构筑对历史事件较完整的印记,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达到增强记忆的目的。比如在讲到第四课“唐朝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一节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格。

通过这样一个表格,学生很容易了解到科举制度开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而为科举制度的完善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唐朝的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三、同类比较、强化记忆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假如一个人能见出当下显而易见之异,譬如,能区别一支笔与一个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人有了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能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初一历史下册教材中相似的知识点相当多,历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对相似而不同的识记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弄清以至于把握它们的差异点与相同点。而表格更是一种分类比较,强化记忆的有效方法。例如:唐朝的三位诗人,中国的四大发明,以及明清的四大古典小说,虽然分布在同一课,但是内容比较相近,极易混淆,为此我设计了三张表格,如下。

通过以上三个表格,把文学艺术方面比较相似的历史知识点进行了比较,不仅把杂乱的知识点进行了有序梳理,使之更加系统化、条理化,而且学生更容易抓住重点,对比强化记忆,减轻课业负担。

四、归纳总结,提高综合能力

归纳总结是把同类型的各个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比较,找出共性和相似性,并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面对错综复杂的历史知识,教师应该找出各种相同性质的或相似性质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并利用表格归纳列举出来,由点及线、由线及面。

以上的三个表格涉及了八个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知识点,时间跨度非常大,同时也散乱地分布在书本各个章节,讲授新课的时候,学生掌握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但是综合复习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张冠李戴,所以全面掌握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通过以上三个表格,将繁杂的历史内容简单化、特征化、条理化了,一目了然,不仅便于对比记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作为一种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把教学内容转换为条理清晰的表格形式,合理、科学地设计不同形式、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特点、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表格,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一目了然,增强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能力,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和掌握信息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以及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事半功倍。

第2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情境教学 创新

采用情境教学的教学方法,能够准确切合初中生的学习认知模式,初中生往往无法在课堂上快速集中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差,情境教学能够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的弱点,激发学习兴趣,发散学习思维。在初中历史实际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有效践行情境教学。

一、联系实际,教学相长

教学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直接感知的,关系相关性高的事情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要想有效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把历史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历史,在历史中感悟生活。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学过程中,历史教材上并没有直接给出六国统一的直接现实性意义和长远意义。因此,我联系生活实际,并且紧密结合教材上的知识点和思考题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在班级上创设六个贸易市场,每个贸易市场都采用不同货币,然后让贸易市场之间进行“国际贸易”。学生纷纷表示,货币不同,语言不同,以及文字不同让“国际贸易”无法进行,学生逐渐开始认识到秦王扫六合的意义所在,包括直接现实性意义和长远意义。这个活动看似很小,却把历史知识点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给乏味的历史知识点添加了一剂催化剂,活化知识点,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点并能灵活运用。

教师应当联系时政热点进行历史教学,指引学生关心了解当下国内国外发展的大事态。将历史与实际糅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现实问题,发散历史思维,赋予历史时代气息。

二、设置情境,灵活教学

要想取得初中历史教学的初步成功,首先应当让学生发现和感知不能理解的东西,让他们直面问题所在。初中历史教师应当主动创设历史问题情境,设置创新批判现实的历史问题,那么如何设计历史问题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假设设问法

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假设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没有发生,或假设中出现的重要人物没有出现,对将会发生的历史结果作出批判性评价或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比如,如果没有秦始皇,那么六国是否能够得到统一。如果没有,那么中国的革命形势又将如何发展。

(二)直接设问法

直接设问法是历史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方法。教师在日常历史教学课堂上,可以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直接评价。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过程中,我会直接设问:“为什么中,中国会失败?”“为什么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直接设问法就其发问方式具有许多优点,比如能够直接将学生带入历史教学情境,快速帮助学生吸收历史知识点。

(三)辩论设问法

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应当对特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并阐述理由,并让学生阐述各自观点,进行争辩,最后教师进行观点总结,这种方法直接有效,教师可适当采取措施,深化教学。

(四)现实设问法

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应当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或接受的历史观点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思考台湾海峡在何时形成,历史上台湾海峡与大陆的联系,引导学生感知统一的重要性,以及和平交往的意义所在。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视野将会越来越宽阔,历史思维得到充分发散。

三、角色扮演,深化教学

一些初中历史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在课堂上一味采取讲授式教学方法,老师讲历史教材知识点,让学生记下来。由于知识点乏味无聊,课堂上往往出现教师讲课,学生开小差的情况,课堂氛围沉闷。因此,我在课堂上开展历史人物角色扮演的小游戏,给学生编排历史小品,争取让学生体会历史人物的感情变化,融入历史世界中。

四、多媒体教学

教学多媒体是能够将历史情境直观反映在学生面前的教学工具,它具有由远而近、循序渐进的特点。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做到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因此,教师应该深入贯彻多媒体教学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历史地图认知教学方面,多媒体教学具有较大优势,目前历史教材中的地图教学所采用的主要是插图、挂图方式,比较抽象。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示动态地图,生动形象。

五、实物展示,转化教学

为了更好地贯彻历史情境教学,实物是较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直观的历史照片、历史视频给学生看,帮助学生更好地、直观地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正确看待历史,这极其重要。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访问附近的革命前辈,询问历史事迹,并了解人们生活、思想的变化。

以上历史情境教学措施的目的是营造出更好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氛围,使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境界。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深入贯彻情境教学措施,根据教学实际经验,灵活变化教学方法,不仅要准确切合新课程教学标准,而且要紧扣历史教材内容,联系实际生活,深化教学,帮助学生获得更强的历史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第3篇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能让他们深刻地领悟到知识的本质,使他们的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时,要分析学生的兴趣,从教材中挖掘他们的兴趣点进行教学的优化设计,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探究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历史知识,深刻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并能学以致用,使他们的历史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

探究精神;指导思维能力;学习主动性随着高中历史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认真探究,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探究式教学中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促进他们历史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利用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主动学习,使他们的历史思维在积极思考和探究中获得发展,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和思考,加快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构建高效的探究式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时,教师要从传统教学方式中走出来,融入到学生中间,和他们共同讨论历史教材中的问题。在良好的师生交流过程中,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学生才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课堂教学取得了较高的效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同步提高,他们能运用有效的方法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构建起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在学习新的历史知识时,学生能快速从构建的历史知识体系中提取出相关知识,并快速理解和掌握,不断提高自身的历史探究能力。

二、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让他们在积极的思考中进行学习。在历史探究式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多种感官分析知识,增加他们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多样化的情境中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并主动对历史知识进行探究。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入到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和背景中,让他们和历史人物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交流,从而产生共鸣,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观点创设辩论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辩论。在热烈的探究和辩论中,学生的思路不断明朗,深刻理解了教材中的内容,并能利用历史发展中得到的规律和现象来分析现代社会中的现象,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情境创设中,教师要摆脱形式主义的影响,根据教材内容来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和探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使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

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遇到问题时能积极进行思考和分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提高探究能力。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教师可以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进行历史教材的阅读时,就能保持思维的活跃。在问题教学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初期阶段,教师对于敢于大胆提问的学生要进行表扬,让其他学生学习他们的做法。通过提问,能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思维障碍,使他们更深入的进行历史知识的探究,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教师先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自主阅读,然后对他们提出问题:为什么说日本发动这场是蓄谋已久的?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再次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找到爆发的原因,顺利解决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接着教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把在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通过和教师、同学的讨论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让学生大胆提问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使他们的质疑能力不断提高,在课堂上敢于把自己的疑惑和问题提出来,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使历史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四、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高探究效率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历史知识有限,在学习时容易遇到理解不了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使他们在探究中改进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探究中不断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知识点需要学生进行记忆,在进行记忆时,死记硬背的方式不能让学生掌握所有的知识点,也容易让他们对知识产生混淆,不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在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他们学习归纳总结的方法,把学过的知识点按照时间的发生顺序列成一个知识网,把具体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导火索、结果等知识填到知识网中。通过知识网进行历史知识的记忆,让学生有效掌握学到的知识,同时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使他们的历史综合能力不断提高。

五、总结

第4篇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整合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066-02

教学整合,即把一些零散的历史事实、结论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通过教学达成教学目的。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教材自2009年秋季学期起在云南省内推广以来,教材本身的编排、叙事方式引发了较大争议。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人民版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存在以下问题:切断了历史发展的事实联系,将互有因果关系的时间分散于不同章节中;同一内容在不同章节、教材中反复出现;部分内容表达有待商榷。在教学中的内容整合也重点表现为事实整合。

一、教学整合中采用的方法

(一)以说明高中知识点为目的的整合

正如上文中所言,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更注重结论性阐述,史实部分有所削弱。而“高中历史学习专题是在初中历史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它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不能过高估计学生的知识基础,对部分内容要加以强调,才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

如:必修一专题七第三节《民主政治的扩展》子目――《震荡中的法国》,编写者对1789年―1870年的法国历史一笔带过,“大革命”“巴黎公社”等概念在作为历史背景介绍时略显不足,尤其是“巴黎公社”这一知识点,与第三共和国建立有密切联系,但被置于专题八第二节《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中。笔者将法国大革命的大致历程、巴黎公社运动与普法战争的关系作一简单阐释,使学生能了解其相互关系与第三共和国建立初期的政治形势。

(二)以对比为目的的知识点整合

这是在教学过程中最常采用的整合办法,一般采用列表比较。其好处在于可以把纷繁的头绪化为对比性强的条目,知识点的有序可以加深对所讲授知识的理解。

如: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涉及英、美、法、德四国的最高权力归属、各行政部门的权责关系、国家权力来源,在结束专题教学后,我加以列表:

(三)以突出核心问题为目的的知识点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一般对常规考试中不常出现的知识点加以处理,目的既是为了缩短学时、突出主干,也是将相对更重要的知识点进一步理清与突出。一般来说,常常把某些教材内容处理为另一部分教材内容的背景材料,或让学生自主归纳。

比如:在讲授《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一章时,笔者对近五年来的省会考、全国及各省高考题做了一个统计,得出结论:本专题的教学重点侧重于三次奴隶制改革与罗马法。第一节内容仅作为选择题考察,且多识记考察。在请教老教师后,大胆将《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作为《卓尔不群的雅典》的历史背景,且引领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学生加深了认识,即:地理环境深刻影响了经济结构变化,成为古希腊民主制度形成的最根本原因。这可以视为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进一步推论。

(四)以加强时序联系为目的的知识点整合

时间是历史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但是在教材编写中,为了适应专题的分类,具有因果关系的历史事件往往被切割开来重新归纳。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看清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关系,故按时间顺序加以重排。

如法国共和史(含普法战争史、巴黎公社运动史、德国宪法史),但被分裂置于两个专题中。在教学中,笔者按时间顺序加以梳理重排,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相互关系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二、各种教材整合法的弊端分析

(一)背景介绍整合的弊端

背景介绍整合可使历史背景复杂而又未得到详细介绍的事件有一个良好的知识铺垫,但其弊端在于,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所引入知识的“量”和“度”,所讲授知识点的重要性就会被削弱。大部分引入知识点的能力要求应仅限于“了解”,若能力要求过高,学生就很难分辨课内外知识点的重要性,难以有效把握主干知识。

(二)对比整合的弊端

对比整合的弊端在于容易脱离学生的实际能力。在对比整合的过程中,背景因素容易被忽略,做表比较往往只突出易混淆部分。但事件的发生发展有其原因,脱离原因分析的比较很难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掌握表面的差异性。要将之导向深入仍然需要教师进行背景铺垫。这就要求表格必须在具备一定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三)突出重点整合的弊端

突出重点有利于将大量现有教材中的非重点内容淡化。虽然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但处理不当也会造成后遗症。如《珍惜自由的希腊公民》一目,虽然在《教师用书》中“知识与能力”中提到“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和人文条件”,但在《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指出,在《2012年高考大纲》中也仅模糊提及。从而在教学中一般将之淡化,不做重点阐释,学生很容易将之忽略。但察看2008―2012年各地高考卷,2008、2009、2011年都考察了这一知识点。虽然仅作为选择题考查,但也值得重视。且新增的知识点以后的考查力度恐也非现有考题所能说明,若不引起重视、在考试中“冷门”变“热点”,将增大失分率。

(四)时序整合的弊端

时序整合有利于同属一历史时段内、具有前后关系的部分联系起来,但存在的问题是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讲解。按时序连接内容往往将不同专题之间的内容关联到一起,揭示因果。但在现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专题内容已由特定的教学目的与逻辑关系联系起来。在讲授若干时序不清又相互无直接因果关联的内容时,若采用时序整合,在教授到每一具体章节时,必然要将抽离出来的内容还原回去重新阐释。同一内容反复强调固然有利于培养多视角分析的能力,但也造成了教学内容的前后重复。这一问题在日后的选修课教学中恐也难以避免。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历史有效复习;点清;线明;面全;网构

新课程高考不仅考的是具体的知识点,更多的是考察能力,比如提取信息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具体的知识点是基础,能力是升华。没有具体知识点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能力的升华,而没有升华,具体知识点则杂乱无章,不成体系。那么,怎么才能高效的复习历史,取得理想的成绩呢?总结平时的教学经验,再借鉴同行专家的做法,可以概括为:点清、线明、面全、网构。做到这八个字,基本上就可以保证高三历史的复习是有效而且是高效的。

一、点要清。

所谓点,就是具体的历史史实,它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这类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构成了具体历史史实的基本元素。掌握这些基本元素,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完成的基本任务。是历史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信息源。这些“点”必须要求学生准确、清楚的记忆,否则就会张冠李戴答错题,甚至闹笑话。下面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例来做个简单的说明。

在秦汉大一统的政治制度的建立过程中有如下史实:秦王嬴政在十年灭六国、北击匈奴、统一岭南、纳西南夷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为了巩固统治,在地方上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在中央实行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朝议制度。这些措施中有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点”就包括:人物:秦始皇;时间:秦朝秦始皇时期;地点:全国,事件1:推广郡县制;地点:中央,事件2:实行皇帝制度;事件3: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事件4:实行朝议制度。这些“点”如果有一个搞不清楚就可能在做题目的过程中导致失分。特别是现在历史学科高考考的都非常之“细”,“细”到无孔不入的地步,“细”到课本非正文的的知识链接、资料卡片、学习思考、史学争鸣等等。在高考的题目中

关键词 只是两个甚至一个字而已,而这个字(就是最基本的知识点)如果没有掌握,题目就没有办法做。比如2009年浙江省高考题的第14题,

关键词 就一个字“路”。但是由于教材对宋代地方机构的介绍并不是教学重点,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也不会把它作为重点内容加以应对,更不要说考试会考到这一非常时期了。但是只要掌握了“路”是宋朝特有的地方行政机构,此题就迎刃而解了。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点”清呢?我给了学生一个一般模式:记住5W1H。5W是指: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为什么),1H是指:HOW(怎么办)。

二、线要明。

所谓线,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现象内部本质性联系,它包含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它也是历史事件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基本过程,是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基本内涵。它能够把不同历史时期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能够让学生从总体上宏观上把握该事件。对“线明”的把握的基本要求是:清晰明了,一贯到底。否则,在做题目时就有可能因遗漏其中的某些知识点而导致失分。下面还是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例来做个简单的说明。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支柱,这一理论的发展脉络如下:形成于春秋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发展于宋元强化于明清。这条线索非常清晰明了,而且把不同时期该制度发展的阶段特征也很好的表明了,其中有些

关键词 很重要,它们包括:形成、确立、巩固、完善、发展、强化。在这条线之下就是具体的“点”。比如:形成时期的“点”就有,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就确立实施郡县制度,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概念,要求加强君主集权;确立时期的“点”包括:中央实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朝议制度,地方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巩固时期的“点”包括:中央实行中(内)外朝制度,地方上先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后实行郡县制制度,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了刺史制度;完善时期的“点”包括: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度,地方实行道州县制度,全国实行科举制度;发展时期的“点”包括: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度,包括中书门下掌民政、枢密使掌军政、三司使掌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等,元朝中央机构有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此外还有中书省直辖的腹里等;强化时期的“点”包括: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明成祖朱棣设内阁制度,清朝雍正皇帝设军机处等等。

那么该怎样做到“线”明呢?两种方法:一、教师给出一个题目,要求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概括,然后,教师再给他们修正,特别是把握

关键词 。比如宏观掌握近代中国的发展线索等等;二是教师直接给出相关题目的线索。

三、面要全。

所谓面,是指历史事件发展的横切面,它包括该横切面期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等方面的所有情况,是历史事件的阶段特征,是历史事件的外延。面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认知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比如“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深刻剖析各种历史现象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辩证分析历史发展动因与过程的能力”等等。对“面全”的把握的基本要求是:面面俱到,有机结合。高考改卷都是踩“点”给分,而这个“点”其实就要求学生要全“面”掌握,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下面仍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例来做个简单的说明。

中国历史发展到明末清初,在政治上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其表现是清初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而同时,在文化经济外交上也有其相应的表现。比如,在文化上:清朝继续实行自明朝开始实行的八股取士以及可怕的文字狱,其消极影响是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积极影响是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同时也有著名学者开始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如著名的明末清初的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都纷纷提出自己的思想主张来批判君主专制和其背后的支柱思想——儒家学说。在经济上:继续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其消极影响是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未能跳出农耕经济的固有模式,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但此时,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已经非常快了,出现了雇佣经济也即资本主义萌芽,而统治者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很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反映在思想文化上就有了黄宗羲提出的“工商皆本”的思想,其提出的背景就是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那么,“工商皆本”这种经济思想的提出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这体现在哲学上就是“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应”。在外交上:清初实行海禁政策也即闭关锁国政策。虽然也允许粤海关(广州)一地可以与外国通商贸易,但实质上仍然是闭关锁国的政策。这一政策进一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拒绝与工业化“结缘”,使中国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

那么,该怎么做到面全呢?方法也很简单,一般情况下只需要记住三个字:政经文。即,在答题过程中,一般来说答案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即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综合性的题目,一定是三方面都要面面俱到。

四、网要构。

所谓网,即历史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是点与点的碰撞,线与线的交叉,面与面的结合,是历史知识的内涵与外延的有机串联,是知识网络,是全景图。对“网构”的掌握的基本要求是:一网打尽。其在高三复习过程中的功效是非常显著的,我给它的功效评价是:一网在手,知识无漏。还是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例来做个简单的说明。

在这个网络结构中,横坐标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脉络,是“线”;纵坐标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阶段特征,是“面”;具体的“点”则包括在每一个“纵”和“横”里面;而纵横交错就构成了一张全景图式的“网”。

总之,点是历史发展的支撑,线是历史发展的轨迹,面是历史发展的缩影,网是历史发展的全貌。只要在高三有限时间的复习中真正做到点清、线明、面全、网构,就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2009版.浙江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教材教参人民出版社.

第6篇

关键词:历史 基础知识 互动 技巧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近几年的中考历史试卷分析来看,学生最薄弱的环节是:有关历史事件和性质、历史综合性问题、错别字、图文等。下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近几年江苏部分中考试卷的分析,就初中历史复习阶段提出几点建议。

一、明确目标,周密安排,拟订备考策略

1.注意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材,准确把握方向,确保有效复习

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材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因此,要认真通读课程标准、钻研考试说明和教材,要对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教学要求有所了解,特别对知识的要求、技能技巧的运用、科学探究方面等,再根据考试说明仔细钻研教材,不但要理解教材提出的每个知识点、性质、背景,还要对教材中提供的科学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对教材中对知识的表达方式、练习的形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都应在复习的过程中予以关注。

2.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立足基础,着眼能力

中考是依托知识来考查能力,中考考查的知识是对整个初中所学历史知识的抽样,中考所要考查的能力层次是初中学生所能达到的能力水平,中考所要考查的能力主要是笔试环境下所能体现的能力。基础知识是中考命题的第一依据,因此教师应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和题海战术的训练方式,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解题技能技巧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真正达到获取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复习课的教学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灵活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处理实际问题仍是近年中考的一个特点,也是时代对历史教学的新要求。要通过对身边的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的关注,学习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解释、理解社会和周围发生的事物,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提高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要发挥历史教学的特长,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多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及多举生活中的历史文物古迹等,甚至可以在教学当中运用多媒体,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使学生既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又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4.要注意突出重点,分清主次

中考复习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切忌平均使用力量,在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材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属“理解”层次的,要了解它们的含义,掌握要点,能运用其进行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能用其解释简单的历史题;对要求为“了解”层次的内容,应通过复习加以弄懂,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述出其含义,在有关的问题中能识别它们;对要求“简述”的内容,应能熟悉它的性质、概念及影响。比如说,在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内容占考试范围的50%左右,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复习这些内容,而有些老师在复习中却按照七、八、九年级的顺序来复习,而没有注意突出重点;有些老师甚至先复习七、九年级的,再复习八年级的,但时间把握不好,留给八年级的时间太少了,以至于复习效果不好。

5.注意复习进度的阶段性

中考复习,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单元过关,把教材中的内容全面复习、梳理,并将各章节的知识连成链。这个阶段不能急,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掌握,打好基础。第二阶段:专题复习。如农村问题、党的奋斗史、民族关系、建都、近代列强侵华史、世界格局的变化、战争史等专题,在讲述中让学生懂得归纳、总结历史知识,同时让学生对知识形成网络。第三阶段:题型演练。针对近年出现的题型,如选择题、材料题、问答题进行专题复习。让学生对题型熟悉,做题技巧也会提高。第四阶段:模拟训练,提高效率,逐步进入临考状态。

二、详备精讲.针对训练,疏通渠道。做好反馈记录

在第一轮复习中,内容多,课时紧,一定要把主要精力花在备课上,要深备、精备,不能无备而讲、粗备而讲。这一阶段,讲、练、学的时间各占三分之一。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初中历史知识来个盘点,然后对知识形成的重点、对性质的难点、对复习的疑点、对中考的能力点进行精讲。对学生的训练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题型的选取要有目的性,同时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精做一些题,做到举一反三。

三、尊重学生.加强师生的互动性,谋求共同发展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在教师主观意识支配下,通过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分享彼此的思考和发现,交流彼此的知识和经验,融化彼此的体验和经验,丰富教和学的内容和方法,只有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才能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中考是考学生不是考老师,教师讲得再好,如果学生掌握不了那是徒劳的。因此,上课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开发学生的思维,不要把上课变成自己的独角戏。

四、提高考试技能。调整心态

第7篇

【关键词】历史;中学;错题;思考

月考结束后我们照例进行试卷讲评,冷不丁有个学生小声嘀咕:“这个题我原来错过。”这个题目是课时作业上的原题,也是非常典型的情景再现类题目。学生的这句话提醒了我,我随口问:“还有没有错的?”一些学生七嘴八舌。我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仔细数了数课代表统计的数目,一共有26个学生,出错率达50%以上,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这说明错题的再次出现是制约我们学校学生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够杜绝或者说有效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就会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为了充分了解我们学生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我在高三文科快班、实验班和复习班分别进行了“这题,我又做错了”的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到问题出现频率、产生原因和解决途径等方面。

一、主要原因

1.学习习惯不好,不能及时总结、反思做过的题目。

2.对基础史实掌握不够牢固,理解不够准确,导致对初次犯错的题目印象不深,理解或片面化,或表面化,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把这个题目给放过去了。

3.理解能力不强,导致对题干中设置的情景,呈现的信息理解出现偏差,如对材料断章取义、以偏概全,所以把握不住材料的主旨。

4.阅读能力不强,不知到材料中哪些信息有用,哪些是为有效信息服务的,对题目往往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5.学习喜好问题。一部分学生对某类知识重视不够,有的干脆删掉不学,因而产生了一些知识盲区、弱区。

6.应变能力差。表现为图文之间的相互转化能力欠佳,对数据类题目中的数据变化不能准确分析,对发生转折、变化的角度把握不准。

二、指导和引导方法

1.加强监督,帮助学生形成阶段总结、定期反思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利用好现有的纠错本,把错题进行归类整理;帮助学生制定总结、反思的计划,让他们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监督和相互纠错。

2.多角度,多方位对基础知识进行重复学习。特别是对错题要进行二次设计,让学生从另外角度对这个知识进行再认识。还要把涉及这个知识点的典型题目集中起来,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3.运用层次概括法(段落大意法)训练学生对材料主旨的准确把握。具体做法:第一步,提取句子关键词法,找出句子大意;第二步,归纳合并意思相近的句子,理解材料层次; 第三步,概括各层意思,把握材料主旨。最后,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材料中的信息,进行问题还原和知识印证。

4.训练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能力。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有: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即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历史、客观、科学地评价;用辩证的方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评价;动机和效果统一的观点;主观和客观分别评价的方法;用阶级分析的方法。

5.“以本为本”,重视教材的全面学习。尤其是根据历年的高考题目,引导学生查找自己学习中的薄弱地区和常被忽视的地方;突出学习在新课程高考中重点考查的区域和方向。

6.从教材提供的多种材料入手,积极培养学生的图文转化能力和多角度理解同一知识点的思维能力,尽快培养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为便于学生接受,在教学中要学会把教材中同一类材料归纳到一起,运用教师设问与学生自己设问相结合的方法。

第8篇

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直击中招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课有自身的特点,比如时间短、容量大,重在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迁移、运用。为了有效地进行复习,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确立专题复习的目标——“节时、提质”。鉴于此,我们目标确立的起点是学生的学情。九年级的学生,七、八年级的历史基础知识薄弱到匪夷所思的程度,这一点我们不必讳言。对于九年级的历史知识,因为学生刚刚学完,所以掌握情况较好。我们在制定复习目标中涉及到七、八年级内容的时候要放低起点,切不可“自以为是”。其次,目标制定的原则是夯实基础知识系统,以专题复习为载体,以掌握知识体系为目标。历史中考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能力。部分试题强调知识间内在的联系、知识的系统性与拓展性,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专题复习能够实现知识的重新组合,把局部的、零散的知识整合成整体的、系统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最后,以步步为营为战略,以吃透中考考点为目标。专题复习中必须紧密围绕考点,运用手中的课本全面掌握历史知识,在全面的前提下把每一个考点落实到位。课本是最重要的复习、考试资源,我们一定要立足课本,通过不断地练习巩固,深化、活化历史知识,争取在中考中运用自如。

二、现身说“法”,不断探索,创新提升

浅谈我校在历史专题复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流程。

首先,巩固基础知识(用先自主后合作最后教师质疑的形式完成)。时间大约10分钟,目的是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措施是给出学生所要回答的问题和准备时间,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准备。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问题时既要做到全面考查又要做到重点突出,使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成为系统复习相关知识的过程。

第二,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启发学生组内合作完成)。时间10—15分钟。本阶段要求教师在充分领悟中考指南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所要复习的内容提前进行整合,使相关知识点形成内在的逻辑关系,在立足于知识点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知识链条,最终形成环环相扣的知识体系。

第三,知识迁移深化(可以采用学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出示)。时间10—15分钟。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把握的是题量、题型和难度的搭配问题,一般情况下视教学内容而定,以主客观搭配为主;采用活动探究的形式;题型采用中考原题或者本年度各地新出现的模拟测试题,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中考题型;难度把握也是关键,以既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要让学生明白学无止尽为原则,易与难题要适量搭配。如:

1.(2011河南)莎士比亚说过:“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宣扬的核心思想是( )

A.理性主义 B.启蒙运动 C.人文主义 D.民主共和

2.(2011河南)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

A.拿破仑的赫赫战功 B.《拿破仑法典》 C.《人权宣言》 D.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三、反思问题,不断改进,轻负高效

在近一年时间的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在教学中应做适时调整方案。(1)教师在巡回指导时要及时发现并记住存在的问题;对个别没有按教师自学要求做的学生,要有个别提示。(2)采取同桌、组内、组间等形式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解决个人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遇到疑问,先同桌交流,同桌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组内互相交流,从而实现“兵教兵”;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3)教师要对学习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类并逐一解答。通过典例精讲教给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技巧、规律等,收到死记活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4)教师点拨的是学生共同存在的困惑点、重难点、易错点;主要进行的讲解是补充讲解、更正讲解、点评讲解、归纳总结讲解、拓展延伸讲解等。教师要真正做到学生讲之前不讲、学生没有进行探究学习的不讲、学生会的坚决不讲。(5)对学生开展分层训练和分层达标活动,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达到让“优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饱”的效果。(6)教学形式要活泼、新颖、多样,比如,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印象;谈话法、讨论法等形式的灵活运用也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夯实基础知识、指导学生拓展延伸的作用。

第9篇

在导学案的编写中,首先要明确目标,要明白此堂课要达到的目的,目标包括三个:任务目标、过程目标和效率目标。任务目标即为本堂课的学习重点是什么,要理解哪个概念,弄清楚哪些事件?过程目标即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启发学生运用将要学习的概念,如何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掌握同类题型。效率目标即为明确编写课内课外两段时间需要学生配合完成的任务以及完成情况。在编写的过程中,目标一定要细化并且便于测试。这样编写导学案有利于更好的指导课堂操作,实用高效。其次,在具体的用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情况,编写出易于操作的方法案例。最后,在提升到重点难点的的编写中不但要强化记忆,而且要将重点难点编写在各类具体的题型之上,在设计案例时,一定要突出重点,难点可以分散到各个小环节,每一例必须突出重点,适可增加难点。最终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本堂课宗旨,掌握本堂课内容并且能够融会贯通,发散思维,同以前学习的知识达到一个更好的衔接。

二、“自主阅读,课前预习”环节的编写

预习环节也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环节,所以这个环节的编写要非常具体,预习哪一章哪一页或者到哪个知识点,都要精准到位。预习的时间要掌握在五到八分钟之间。预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下节课要讲到什么内容。预习时候注意自己能掌握的程度。预习不等于学习,所以不要求百分百掌握,学生对一些难点问题也不必花大量时间去弄的特别清楚,因为这样特别费时费力。对于预习的程度,学生只需明白哪些是可以掌握的,哪些弄不明白可以在课堂听讲的时候仔细听导师讲解。

三、“新课导入,基础检测”环节的编写

历史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历史教学中,要接触新方法的时候,常常会导入一些基础课程做铺垫,所以基础检测也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基础检测的内容基本都是以前学习过的章节

并且都是与本节课息息相关的知识。也可以包括一些预习知识。这种检测一般出题在3到4个小题目。以提问或者填空或者简答的形式出现。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以前学过的重要的概念或者所带的属性,或者以前要求掌握的重点题型等等。题目的编写难度不宜过难。涉及内容不要过偏。对于部分有难度的题目,也要充分考虑到部分学生没有进行预习或者预习效果不佳,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带着问题先进行到下一环节。到学生熟练掌握本节内容之后在一并处理。

四、“合作探究,知识点讲解”环节的编写

对于新知识新方法的探索和研究形式要多样,我们以问题情境的形式来说明,问题情境中的重点是问题的设置,设置问题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好探究的主要目标,设置一定要准确,针对性要强,也要注意时效和多方位探究的灵活性。对于探究的问题要做到发散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同时要考虑到学生学习层次高低不同,所以问题的设置要同时具备个性化。另外,应鼓励学生多做交流,可以成立学习小组,在小组中可以互相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自己的解题思路,可以展示自己的成熟作品,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反思自己,总结自己,提升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探究的内容往往可以是既定的题目,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发散思维得来的新命题,可以分成两组对于新命题展开讨论,从而在讨论的过程中收获过程目标。这样做既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又能使知识在小组中快速的传播分解和消化。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成就感。对于既定的命题,小组互动过程中可以让导师参与,也可以学生之间直接组成。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距,所以在组成小组的过程中要注意讨论的双方实力均衡,这样才能使小组双方达到一个好的互动交流的目标,包括对新知识点的解析,对旧知识的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以及对于历史理论的深刻认识。按照题目的难易程度和题目类型的多样化需求,适当的进行自我补充和自我调控。题量不用太大,两三题即可。在导学的例子中,此处可以由学生自由发挥,不必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这样有利用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架构,懂得自己的弱项与强项。从而实现对于自身认识的提高。

五、“拓展练习,强化训练”环节的编写

拓展训练往往是对已学知识的加深巩固过程。所以拓展训练的题目编写更是要主题鲜明。在量上要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而决定,对于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可以同类题型变化出现,对于要掌握的基础环节,可以适当拓展。拓展难度不宜过深,过深的拓展会挫伤学生自信心,产生厌学心理。当学生可以对于同类题型能够熟练掌握并且能够举一反三的时候,拓展训练的目标就达到了。对于拓展训练的题目编写也应考虑各类学生的学习层次不同,对于相对优秀的学生,可以编写难度程度较大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在学生解题过程中可以适当的给予点拨。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编写题目时应注意重点突出基础知识加强,在拓展训练中对于基础知识的延伸、拓展和引申得到一个合理的引导,循序进进。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积累过程是一个“课本从薄到厚在到薄”的过程。

六、“新课导学,作业布置”环节的编写

第10篇

一、总结概括式结课

结课环节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对讲过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历史课堂上,总结概况式结课是教师最常用到的结课方式,尤其是到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课结束时,教师往往会把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串联,对知识进行整体概括,以达到深化理解和整体掌握的目标。例如,在讲完必修二第八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笔者就采取了传统的总结概括式结课,对整个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过程进行了一次总结:(1)新航路的开辟——雏形阶段;(2)殖民扩张——拓展阶段;(3)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形成阶段;(4)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形成阶段。通过这样的知识串联和概括,一方面可以增加知识的系统性,有利于学生从中整体上把握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通过高度的概括也有利于学生更轻松的记忆背诵。

二、利用诗词结课

诗词是一种言简意赅,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文学形式,这种高度概括性的特点刚好是结课环节中需要的特点,结课就是要在短短的时间内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让学生在简练的语言下加深对本节课的印象。不仅如此,诗词还具有很强的情感性、艺术性,通过抑扬顿挫的节奏和饱含情感的诗词内容,很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情绪感受,有利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在历史课堂上,教师经常会引用一些诗词来进行结课。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的崛起》时,在讲完了澎湃的以后,在课堂结尾处,为了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就引用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为了强化效果,笔者要求全体学生一起来朗诵这首诗词,在学生的高声朗读下,透过激昂的诗词,深深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每个学生都在诗句的感染下心潮澎湃,可以说,通过这首诗词,学生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使得本节课获得了一个完美的结尾。

三、设疑式结课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往往认为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解决所有的问题是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标志,而在新课程理念中,这一观念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很多教师在新课讲解结束以后,喜欢通过提问给学生留下一些小悬念,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这样的设疑式结课使得学生在新课结束以后,思维活动却没有停止,从而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时,在新课结束以后,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这节课我们看到,当时中国有识之士为了改变中国受压迫、受奴役的命运,想出了很多的救国方案,然而最终都以失败告终,那么,到底什么样的道路才能救中国呢?才能够帮助中国摆脱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呢?就这样,通过这个问题,笔者结束了本节课的讲授,这样既给学生留下了一定的悬念,同时又给下节课的内容《和的传播》的讲解埋下了伏笔。

四、多媒体结课

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多媒体工具已经成为了历史课堂的常客,多媒体工具可以将文字知识转变成声音、图像、动画等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得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的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历史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结课,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工具的优势,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完了《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时,在新课结束以后,笔者就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了之前提到过的一些书画和戏曲选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书画和戏曲魅力的同时,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印象。

总之,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结尾和开头一样十分重要。在新课讲解结束以后,通过精心设计的结课环节,可以有效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量,加深知识的深度,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的最后几分钟获得一次有效的提升,这才是一节优秀的课堂教学应当具有的特点。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之前的备课环节,就把结课环节的设计纳入到备课任务中,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设计出丰富多样而富有实效的结尾。

【参考文献】

1、杨小峰,高中历史教学结尾艺术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 2011年第12期

第11篇

内容摘要: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在高中历史复习阶段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在复习过程中,不能准确地把握其理念,不能深刻理会新课程理念中的精神,那么,在复习过程中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完成不了预期的教学任务,想要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是“难于上青天”。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高考历史复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 键 词:高考 历史 复习 地方史

一、巩固基础知识 指导学生积累

新课程的改革虽然对高考的考试方向有细微影响,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考试方向无论如何改革,但也脱离不了教学文本,只不过是考题的形式改变而已。所以基础知识的积累仍然是教学内容关键所在。

为了能使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系统地、有效地复习,这就要求老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务必要紧扣新课标和考试大纲,有条有序地、全面地、扎实地复习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指导和帮助学生能借助图片资料并联系文中的知识来分析历史事件;指导学生会运用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历史事件;指导和帮助学生把高中历史课本的知识点进行归类,从时间、相似事件、相同性质以及相关联的考点等方面加以纵横的联系,使学生理清知识点,加深记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高中课本的历史知识有了全面的、系统的和深入的了解,在解答问题时才能有条不紊,应对自流。例如:我在复习《从中日到八国联军侵华》此章节时,通过网络搜集到四幅图,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观察这些图,并思考下列问题:

二、讲练结合,指导解题方法

在复习过程中,如果仅仅满足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也远远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所以在指导学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通过多层次,多题型的讲练方式结合,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题目以及如何解题等技巧。因为高考复习的时间有限,所以讲练时要选择典型的题目,要精练,精讲。坚决不浪费学生的时间,会做的题目不让学生做,不会做的题目,不但要让学生反复做,并且在讲解时一定要精讲,使学生彻底理解,理清解题思路,并尽可能举一反三。如下题:改革与社会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改革会使社会制度发生变化,是转型的改革;而有些改革只起着补偏救弊、拯救危局的作用。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就上面所提及的改革列举中外改革一例加以说明。未讲解此题前,我要求学生审题时一定要仔细,如果审题不当,也许一个关键的字或词就会使题目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绝然不同。而此题的关键词为:改革、社会进步、转型、补偏救弊、拯救危局、中外和加以说明。在讲解时,我首先要求学生们把古今中外改革的例子全部筛选一遍,并指导学生对这些改革的事件分析,归纳。再根据题目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例子加以分析。总之,在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时,一定要引导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不然。同时还要对有些题目一题多练,多角度全方面进行练习,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我们的练习才是真正的有效。

三、关注地方史,指导考点归纳

新课程标准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了。在对学生进行课本历史考查的同时,还渗透了地方史。而地方史课程是学生身边的历史,使学生与社会实际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在进行高考复习时,如果对地方史多加关注,不仅能有效地使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联系,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还可以使高考的考试和地方史更有效地结合起来,有利于高中历史的教学,使效果更加明显。所以。在复习阶段,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注意复习地方史,帮助学生对考纲中涉及的地方史考点进行归纳整理,以免遗漏。

这是笔者在这几年来所归纳总结出来的一些教学经验和体会,在此提出来与大家共勉,希望能得出大家的批评指导。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拓展

课堂教学拓展旨在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在深度和广度上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究方法,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初中历史教材限于篇幅,信息量有限,因无法年年更新而显得滞后。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拓展、充实相关材料,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显得很有必要。如何把握好尺度,怎样让课堂张弛有度,这是每一位历史教师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此谈几点注意:

一、围绕课标要求,把握学生实际

课堂的拓展,一定要以课标要求为基础,注意课堂的时间分配,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程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是教师一定要发挥 “主导”作用,切忌为了迎合学生一时的所谓“兴趣”而忽视了我们的教育目的、教学目标。比如,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这一课,讲到“”和“化”这两个栏目时,我给学生投影一部分资料、图片,作为我们这个年龄段的教师都知道,这个时期发生的事情是多么的荒唐可笑!如果不做限制的话,学生们会在一堂课中哄笑过去。基于此,本人在提供相应的历史图片资料后,要求学生分组探究:“”和“化运动”给我们的教训分别是什么?学生在兴奋之余大声展开讨论,很容易达到教学效果。总之,课堂的拓展要适度,要围绕教学目标,我们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不要放弃了“主导”作用。历史课堂的拓展是为了服务教师的教和学生更好地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更要注意到不同的学情,考虑到学生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不能太肤浅更不能太深奥,分层次进行拓展,也许对于学困生来说,掌握基本的目标就是“拓展”。

二、注重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

所谓传承,简单地说,就是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合理成分和成功的教学方法。例如: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输;帮助学生建立合理、完整的知识结构、整体框架、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脉络;注重对重大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比较;组织有针对性的习题进行训练,加强对知识的落实和检测等。而创新主要是指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作为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

新课程改变了历史知识的内涵,学生学习的历史知识不再单纯是过去的人与事,历史不再孤立,而是与现实的统一。历史教师的使命就应将历史拉到学生的身边,让学生走进历史,再成功地返回现实,让历史发挥其应有的不可替代的“史鉴”作用。的胜利一课,为了达成最后正确对待和处理中日关系、维护国家的情感升华,引入一段关于问题的视频文件用于拓展,该视频是网络人士用了我们都很熟悉的几个电影片段重新配音录制而成,开始诙谐的语言、熟悉的电影明星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慷慨激昂的对白加配乐激发了学生心中的爱国情结,明确了坚决维护国家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反对和谴责日本的各种否认侵华事实的言论和行为。同时,让学生掌握正确对待和处理中日关系的方法,以史为鉴,展望未来。当然,中日关系问题较为敏感,为此历史教师在课堂中涉及此问题时要注意引导。

另外,历史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不要过于迷信课本上的结论,而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为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到钻研教材,把握教材中的精髓,体味教材中的意境,将情感教学融入课堂,与学生产生共鸣;其次,要经常关注史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新闻热点问题,在课堂上做适度的补充,如在讲“”时,可以补充“国家公祭日”,让学生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三、梳理联系点,提升“应试”能力

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是学了新知识忘了旧知识。当然,有学生记忆力不强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他们总把学过的历史事件看成是孤立的、零碎的,没有意识到这些事件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因此,在历史教学课堂拓展中,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梳理课本体系中前后存在密切关系的联系点,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中,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从而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如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有关于建国后农村政策的变化与农业的发展这部分知识点是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也是测试中经常考查的知识点,在课堂讲解中,必须要分阶段归类总结,并结合有关背景知识,深入理解几次政策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变化产生的影响。再如九年级下册关于工业革命这个知识点,讲解时必须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联系起来,通过列表的形式分析说明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深刻影响、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这样的讲解、拓展,让学生加深了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中外联系,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拓展是要求我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们在用好教材的同时,要对教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注重开发课程资源,适当拓展利于学生的学和理解。拓展的内容、途径是多方面,对于教师来说仅有教材、教参是远远不够的,平时要多阅读一些名人传记、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等,拓展自己的视野,多向其他教师学习教学方法,提升理论水平,从而打造属于自己的精品课堂!

【参考文献】

[1]程欣荣.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拓展策略初探《考试(教研)》.2011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