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学术论文

文化学术论文

时间:2022-10-24 23:25: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学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学术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草原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巡礼

中图分类号:F1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两大洲的一条重要的经济文化线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今学术界大多数学者也认同将古代丝绸之路按区域分为四条:即西北地区的“沙漠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东南沿海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南地区“西南丝绸之路”等四条线路。其中的“草原丝绸之路”则是西北草原地带连通欧亚大陆文化贸易交流的大通道,并带有浓厚的草原游牧文化特性,也融合了中原文化和中亚西方等文化因素。丝绸之路的地域交流跨越亚欧大陆,可谓一个国际性的研究问题。草原丝绸之路也是如此,目前国内外学者也从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经济学等多学科探讨了草原丝绸之路的相关问题,来反映西北草原地带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地位。近年来,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学界对草原丝绸之路的研究日益高涨,成果迭出,以下主要对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草原丝绸之路研究成果(著作、论文等)进行梳理总结,以求推动此问题的研究继续深入发展。

一、草原丝绸之路研究的相关著作

“草原丝绸之路”的相关研究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目前学界已经出版了一些以草原丝绸之路为主题的著作和论文集。整体而言,相比较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著作,关于草原丝绸之路的研究著作并不多,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本,虽然很少,但是这些著作对于此问题的深入研究很有参考价值。

王博、祁小山的《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以反映亚欧草原游牧部族或民族文化的石人文化为研究对象,并论述了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概况,分析了草原石人资料和蒙古石人及中亚石人的研究概况等内容,以草原石人为切入点来探讨古代草原丝绸之路,可谓“以小见大”,研究方法很有参考价值,是草原石人研究的集大成之作。[1]周慕爱总编辑,彭绮云英文编辑的《道出物外:中国北方草原丝绸之路》是博物馆和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中国北方草原丝绸之路”文物展览,汇集了突厥时期、契丹时期和蒙元时期的80件套具有浓郁草原文化特征及西方文化元素的珍贵文物,以中英文互照的形式进行叙述,形象地展示了草原物质文明与西方物质文明融合的精髓,集中展示了草原文化的独特风采。[2]张忠山主编的《中国丝绸之路货币》集中论述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与各个时期丝绸之路的货币情况,可谓一本“丝绸之路货币史”的专著,书中第三章“北方草原丝绸之路与货币”专门探讨了从秦汉至明清时期草原丝绸之路贸易活动及其使用的货币。[3]

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会议论文集出版。 张志尧主编的《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一书是国际阿尔泰学研究丛书之一,也是一本关于草原丝绸之路研究的学术论文集。此文集分为三大板块:草原丝绸之路、中亚古代游牧文化、草原丝路与中亚文化交流。收录了国内外相关学者关于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化交流的多篇论文,是草原丝绸之路相关研究很好的参考书。[4]张柱华主编的《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是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主k的“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书中精选收录了与会学者围绕“草原丝绸之路”这一主命题所撰写的35篇学术论文,内容是对草原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自唐代以来的政治历史变迁、民族流徙、文化传播、经贸往来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轨迹,集中展示了国内专家学者在这一学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5]

二、草原丝绸之路的综合性研究

学界自改革开放以来发表的相关论文,起初大多都是对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演变情况做一梳理,但又有所侧重,有的偏重于考古学、有的偏重于历史学或经济学等角度,这些对草原丝绸之路做的整体性研究也为我们做专题性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草原丝绸之路的概况

潘照东,刘俊宝的《草原丝绸之路探析》认为草原丝绸之路起源于大禹时代,时间跨度自夏朝至民国时期,长达4000余年,地域覆盖整个北方草原地带。并重点论述了草原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形成;草原丝绸之路的延续与发展(商朝至民国);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影响等问题。[6]张景明的《草原丝绸之路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认为草原丝绸之路既是连接亚欧经济、文化的通道,也是连接北方草原地区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道;北方民族对草原丝绸之路的贡献;北方民族沿草原丝绸之路的西迁现象等方面做了细致论述。[7]洪用斌的《草原丝绸之路概述》主要考证了西汉、辽金、蒙元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的诸多线路问题,尤其重点探讨了蒙元时期的线路问题,并认为驿道的发达是蒙元时期草原丝绸之路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畅通的重要原因。他还认为草原丝绸之路的畅通应在秦汉之前,而史书中最早记载有关草原丝绸之路的材料是《穆天子传》,其选址往往集中在河流、淡水湖沼等水源所在地,并且有它的历史继承性。[8]王大方的《论草原丝绸之路》一文从考古学的角度研究考察了草原丝绸之路历史概况,是国内较早地全面概述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的研究性文章,他认为草原丝绸之路可细分为南北两线,“其北道的开拓,肇始于北匈奴西迁之时,东起于西伯利亚高原,经蒙古高原向西,再经咸海、里海、黑海,直达东欧。草原丝绸之路的南道,东起辽海,沿燕山北麓、阴山北麓、天山北麓,西去中亚、西亚和东欧。”同时认为草原丝绸之路还可称为“皮货之路”和“珠宝之路 ”。[9]

(二)草原民族与草原丝绸之路

葛根高娃,李晓的《历史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相关问题研究》一文认为广义的草原丝绸之路是指历史时期的欧亚草原大通道,向东可达大兴安岭,向西可达黑海草原;而从时间上看,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六、七世纪。并选取了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大规模兴起的匈奴时代及突厥时代为研究对象,力图还原草原丝路上的种种本相,即草原丝绸之路“能满足游牧社会对定居社会的结构性需求,即满足‘专化’的游牧经济所欠缺的部分,才是本相。”[10] 粟迎春的《环阿勒泰草原丝绸之路文化的变迁及启示》认为欧亚草原丝绸之路东面与中国相连,西面则与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文明相连,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而阿尔泰山则是这条通道上的中心之一,也是草原丝路民族文化的摇篮。重点论述了商贸往来、王朝兴衰、民族迁徙乃至城镇分布与环阿勒泰草原丝路文化的变迁和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而草原丝绸之路文化的变迁昭示我们,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应重视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推动和引领作用,主动参与文化交往与交流,以多元文化整合来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11]

王宏谋的《塞人及其与草原丝绸之路的开拓》就塞人对草原丝绸之路的开拓做了梳理,塞人是对古代生活在伊塞克湖沿岸、伊犁河流域以及中西亚广大地区游牧民族的统称。认为塞人分布地域广阔、构成成分复杂、生活方式独特、风俗习惯怪异,塞人的迁徙对草原丝绸之路的开拓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最早沟通中西交通的使者之一。[12]王子今的《草原民族对丝绸之路交通的贡献》认为正是西汉王朝为了应对草原民族的活跃,汉帝国才占有河西,控制西域,成就了"丝绸之路"的开通。草原民族对于丝路贸易,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他们促进丝绸之路交通的历史贡献,在经济史、交通史、民族史和文化交流史的研究都有诸多需要关注之处。[13]

(三)草原文明与草原丝绸之路

萨恒・松哈泰的《丝绸之路在草原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对丝绸之路在草原路段的遗迹;草原城市文化;古代草原贸易商路以及丝绸之路在古代哈萨克族文学艺术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做了探讨。[14]吴团英的《谈构建草原文化学术话语体系问题――从草原丝绸之路说开去》指出了构建草原文化学术话语体系的原因所在和相关建议,需要提高草原文化的影响力,努力解决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应当从讲好草原文化故事、唱响草原文化声音、参与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深化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学术批评等五个方面,积极构建草原文化学术话语体系,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草原文化作出努力。[15]

三、历史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的相关研究

学界对于历史时期的草原丝绸之路的研究有所偏重,主要与北方游牧民族强大衰弱有关,一般而言,当北方游牧民族处于强盛期时,对外部的冲击、联系就越强,草原丝绸之路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因此,学界对于先秦两汉时期、宋辽金时期、蒙元时期的关注较多,尤其是在辽金、蒙元草原丝绸之路的研究成果较多。

(一)草原丝绸之路的断代研究

1.先秦、两汉时期

杨建华,邵会秋的《匈奴联盟与丝绸之路的孕育过程――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文化交往》一文认为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交往是以亚洲草原为主,可分为东部文化交往区和西部交往区。东区在商末周初最为发达,其范围向西可推进到米努辛斯克盆地;西区则在东周时期最为发达,其东界延伸至蒙古国中部到太行山一线。到了战国晚期和汉代初期,长城的建立使得中国北方地区人群产生了分化,部分早先南下的北亚人群则退到长城以北,并与西面欧亚草原的文化因素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匈奴文化。在匈奴鼎盛时期,中国长城以北地区与亚洲西部内陆山麓地带的交流几近停滞,正是这个原因才导致了丝绸之路开通。[16]

2.魏晋南北朝时期

石云涛的《3―6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重点论述了3―6世纪即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的四个重要发展时期:一是由于曹魏、西晋政权与草原路东端车师后王国建立了密切关系而兴盛一时;二是北魏前期建都平城(山西大同),与西域的交往主要利用了草原丝绸之路。此时期以平城为中心,东达辽东(辽宁辽阳),西通伊吾(新疆哈密),逐渐形成一条贯通中国北方的东西国际交通路线;三是北魏后期北方草原民族柔然利用了草原路与西域交通;四是北朝后期,一方面与西域地隔西魏、北周的东魏和北齐交通西域需要利用草原路,另一方面北方新崛起的草原民族突厥利用草原路沟通与波斯、拜占廷的联系。[17]

3.隋唐时期

李青青、崔瑾等人的《试析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以唐代参天可汗道为例》认为唐太宗时期修建的参天可汗道是中古时期漠北草原的重要商贸通道,也是草原丝绸之路的东段组成部分。并着重探讨了草原丝绸之路的形成条件、参天可汗道的修建以及参天可汗道的重要意义与影响等问题。试图以参天可汗道为例,从政治羁縻、民族关系和经济交流三个角度探究其对唐朝和后世历史发展两方面的意义。[18]

4.宋辽金时期

武玉环、程嘉静的《辽代对草原丝绸之路的控制与经营》探讨了辽朝重点加强了对漠北诸部和西夏的控制,从西北和西南两个方位来保障草原丝路的畅通,进而以互市和朝贡的方式加强了和西域诸国乃至中亚、西亚等国的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全面的保障体系,并对双方的经济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19]王坤,傅惟光的《辽代的契丹和草原丝绸之路》从考古资料证明了丝绸之路事实上除沙漠外,还存在一条鲜为人知的草原丝绸之路,而草原丝绸之路始于新石器时代,经草原青铜文化时代,兴盛于汉唐,辽契丹进一步打通了草原丝绸之路。[20] 苏赫 ,田广林的《草原丝绸之路与辽代中西交通》认为自古以来,北方草原游牧区和中原农耕区就始终保持着互立共存的局面,草原丝路地带先后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对草原丝路的创建也建立了不朽业绩,特别是契丹族建立的辽朝,疆域辽阔,把中国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1]

5.蒙元时期

卢明辉认为古代北方游牧文明的传播,主要依靠掠夺与贸易两种方式。草原丝绸之路沿线的游牧民族起初用的是掠夺、战争的方式,以此来获取农耕地区的物质文化成果,其后受农耕文明的影响,开始通过和平贸易的方式来获取日常生活必需品。13世纪后期至14世纪末,元朝建立之后,无论是仍然居住在北方草原地带上的蒙古人,还是进入中原、中亚和欧洲等地的蒙古人,其、游牧文化、社会经济生活等,都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2]李逸友探讨了内蒙古~济纳旗黑城出土的元钞及票券等元代纸币,认为额济纳旗黑城,其古城为西夏黑水城和元代亦集乃路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阿拉善盟文物工作站等于1983年至1984年共同发掘黑水城,出土的一大批元钞和少量票券等纸币,为研究元代纸币和可流通的有价证券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而且对于研究元代纸币的使用和贬值情况也颇有意义。[23]翟禹《辽金元时期的草原丝绸之路――兼谈内蒙古在当代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论述了辽金元时期的草原丝绸之路的发展和内蒙古的重要地位,认为草原丝绸之路的通道始于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经过蒙古高原向西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再向西进入中亚北部的哈萨克草原,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到达欧洲多瑙河流域,这条路线横贯欧亚草原,大致方位在北纬50度附近。内蒙古地处中国北方草原地带的南部核心区,在古代草原丝绸之路上始终发挥着黄金通道的作用。[24]

五、结语

综上所述,草原丝绸之路在中外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形成、发展和繁荣代表了中国历史的一个辉煌时期,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一直被视为对外交流的经典,对研究中西经济、文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之后,草原丝绸之路研究的成果日渐增多,国内外交流也日益频繁。2014年11月,中俄蒙三国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了首次旅游联席会议。会议讨论了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和蒙古国草原之路的研究等问题,并就中俄蒙三国“草原丝绸之路”文物考古和旅游线路进行了对接。与此同时,国内也相继召开了多次以“草原丝绸之路”或“草原文明”为主题的学术会议,极大地推动了草原丝绸之路的深入研究。而随着草原丝绸之路研究开发热潮在内蒙古等西部地区掀起,文物工作者以极大地热忱参与到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之中,在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博物馆展览方面做出新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草原丝绸之路的相关研究前景无限。

参考文献:

[1]王博,祁小山.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

[2]周慕爱.彭绮云.道出物外―中国北方草原丝绸之路[M].香港: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2007.

[3]张忠山.中国丝绸之路货币[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4]张志尧.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2.

[5]张柱华.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

[6]潘照东.刘俊宝.草原丝绸之路探析[A]//中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200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史学会、宁夏大学.银川:中国史学会.宁夏大学,2005.

[7]张景明.草原丝绸之路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

[8]洪用斌.草原丝绸之路概述[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3(S3).

[9]王大方.论草原丝绸之路[J].前沿,2005(9).

[10]葛根高娃,李晓.历史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相关问题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11]粟迎春.环阿勒泰草原丝绸之路文化的变迁及启示[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4(4).

[12]王宏谋.塞人及其与草原丝绸之路的开拓[J].阴山学刊,2006(2).

[13]王子今.草原民族对丝绸之路交通的贡献[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14]萨恒・松哈泰.丝绸之路在草原文化发展中的作用[J].西域研究,1994(4).

[15]吴团英.谈构建草原文化学术话语体系问题―从草原丝绸之路说开去[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3).

[16]杨建华,邵会秋.匈奴联盟与丝绸之路的孕育过程―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文化交往[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1).

[17]石云涛.3―6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J].社会科学战线,2011(9).

[18]李青青,崔瑾,苏文泽,杨凯.试析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以唐代参天可汗道为例[J].前沿,2015(5).

[19]武玉环,程嘉静.辽代对草原丝绸之路的控制与经营[J].求索,2014(7).

[20]王坤,傅惟光.辽代的契丹和草原丝绸之路[J].理论观察,2015(6).

[21]苏赫,田广林.草原丝绸之路与辽代中西交通[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

[22]卢明辉. 13世纪以后亚欧大陆“草原丝绸之路”与蒙古游牧文化的变迁[J]. 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7(6).

[23]李逸友.元代草原丝绸之路上的纸币―内蒙古额济纳旗黑城出土的元钞及票券[J].中国钱币,1991(3).

[24]翟禹.辽金元时期的草原丝绸之路―兼谈内蒙古在当代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A]//2014年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学g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2014.

[25]张燕,王友文.清代伊犁将军与哈萨克草原丝绸之路发展的政治考量[J].广西社会科学,2015(10).

[26]宋阳.草原丝绸之路兴盛时期中西交流的考古学观察―以辽上京、元上都及其周边发现为例[J].沧桑,2013(4).

[27]王云鹏,庄明军.青州西辛战国墓出土金银器对草原丝绸之路的佐证[J].潍坊学院学报,2012(3).

[28]哈木拉提・吾甫尔,刘文先等.草原丝绸之路时期维吾尔医学与古希腊医学的交流―维吾尔医学发展之一[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7).

[29]朱存世,李芳.试析青铜时代贺兰山、北山岩画与欧亚草原丝绸之路的关系――兼论欧亚草原丝绸之路的东段走向[J].宁夏社会科学,2001(3).

[30]耿N.考察草原丝绸之路的法国人[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31]李加洞.构筑丝绸之路右翼―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可行性分析与内蒙古的路径选择[J].前沿,2015(3).

[32]屈燕妮.草原文化开放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5(28).

[33]徐平,王友文.中哈草原文化旅游合作拉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5(8).

[34]萨如拉,张银花.草原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J].学理论,2016(8).

第2篇

以传统为龙头、以创新为突破的优势学科建设

作为上海音乐学院重点学科分支方向之一的“优势学科――作曲与音乐设计”,下设“作曲技法探索与创作”、“作曲理论研究与应用”、“视听艺术(含电子音乐)设计与制作”三个研究方向,是以作曲为主干,以作曲技术理论和视听艺术(含电子音乐)科技为两翼,熔音乐与科技于一炉,集创作、演奏、制作于一体的新兴、交缘性学科。

传统作曲学科一直以来都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强势学科,可谓“立院之本”。在学院建院近八十年的历史中,始终对其它各学科的建设起着带动和辐射的作用。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对作曲家的音乐思维、音响观念、创作手段以及对理论家的研究途径、分析方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视听艺术(含电子音乐)设计与制作”便是在以上影响下开拓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是音乐事业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桥梁,在科技型、应用型、普及型的视听艺术设计、电子音乐、音频工程等方面进行开拓,进行跨领域的体制创新,使之与国际接轨并行;同时,培养实用型人才,力求创作出能为广大听众接受的音乐产品,从而在理论研究、创作和试验制作等方面,全方位地开创国际一流水平。

体现学术品格、争创科研中坚的特色学科建设

上海音乐学院重点学科建设的另一分支方向为“特色学科――音乐文化史”,下设“音乐文化发展的理论与历史研究”、“音乐形态发展的理论与历史研究”和“中国当代音乐文化发展研究”三个研究方向,是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外音乐艺术和各种音乐文化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艺术理论学科。

特色学科是上海音乐学院学术品格的体现。本学科主要依托的音乐学学科曾经过以萧友梅博士、沈知白先生、钱仁康先生为代表的几论学者的不懈努力,建立了举世公认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传统。特别是该学科经过上海市教委第三和第四期重点学科的建设和推进,已经在音乐的社会功能及文化意义、音乐的历史发展及演变、音乐的审美机制和美学规律、音乐语言的构成及运作、音乐文化的战略以及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课题研究与探索,取得了可喜成果。在此基础上,以“音乐文化史研究”作为本学科今后发展的骨干脉络,其优势特色和目的指向在于,立足中国和上海的音乐生活实际,探索中外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和规律(特别是中国本土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文化发展经验),为我国的音乐文化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参照和智力支持。

形成优势群体、树立学科品牌的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建设

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是在上海市教委领导下,依托上海音乐学院的优秀学术传统、整合国内外一流的学术研究资源而建立的新型学术研究机构。该研究院在当今“e时代”的背景下,以现代信息化、网络化为工作平台,与国内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在音乐人类学领域的著名学者联手,集合了一批有着共同的学术理念、学术目标、学术精神的前沿学者,围绕“中国视野中的音乐人类学建设”为目标,以“基础、原创和精品”为研究宗旨,通过“深入实地、创新观念、交流世界”的学术理念以及“扎实和敬业”的学术品格,开展扎实且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工作。力图通过十年的脚踏实地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一批在音乐人类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以“音乐人类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为研究主题,形成该领域在国内具有学科优势的学术群体,树立学科品牌,并在国际音乐人类学研究范围内产生积极的影响。

“基地、科研、人才+ 管理”的学科建设理念

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科建设,秉承上海市教委关于学科建设的“3+1”模式,即:“基地、科研、人才+ 管理”的学科建设理念,在学科布局方面统筹规划、错位竞争、协调发展,在学科运作方面依托基础、注重潜力、面向需求。

1. 以基地建设为前提

上海音乐学院“优势学科――作曲与音乐设计”的基地建设,力求做到音乐创作与数字媒体艺术实验基地的资源合理配置,目标是建立面向全球的、开放式的高级别音乐创作、研究与制作基地――“国家级高校音乐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目前已经建立的有:一个音乐科技实验室、一个音视频实验基地、七个实训基地以及何训田、谭盾、安栋、陈强斌等音乐工作室,并已完成国内外多项具有高精尖技术含量的合作项目,如电影《夜宴》《东京审判》等多部有影响力的电影音乐;大型音乐工程项目“禅宗少林寺音乐大典”、朱哲琴专辑唱片――《七日谈》、音乐剧《六祖禅宗》、“特奥会音乐征集”、2006上海国际电子音乐周创作曲目等多个重要项目的作曲、音乐设计与制作。通过2至3年的努力,力争将学科建设成为国家级开放或重点实验室,或国家人文社科开放实验基地。

“特色学科――音乐文化史”的基地建设是在原有上海市教委第四期重点学科“音乐与社会学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扩建的,现已成立了7个研究基地,包括:音乐文化史研究基地、中国音乐学网站、中国西方音乐学会总部、中国音乐美学学会总部、中国传统音乐学会总部、中日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其中,中国音乐学网站的建立在国内外音乐学界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2006年6月,在由教育部思政司指导、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主办的全国高校百佳网站评选活动中荣获了“十佳学术类网站”奖项,上海音乐学院成为该项赛事的获奖单位中唯一的艺术院校。此外,以上基地中的四个学术性学会均由本学科带头成员担任会长、副会长,这四个国家级研究学会的总部迁至上海音乐学院,为学科建设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依托上海音乐学院,整合和优化有关的研究资源和人才,采用上海市教委领导倡导的独立运营和组合的机制,学术上自主,运行上相对独立。在以特聘研究员为核心的学术群体基础上,以项目合作的方式,集合美国、英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北京、上海以及江浙等地区的一批成员,开展各项课题研究。强调学术的基础性、交叉性、前沿性和现实性,立足上海、扎根中国、放眼世界。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的运作方式打破了以往传统科研机构的行政运行模式,而是以数字化、信息化、电子化为手段,以网络为工作平台。现已建立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网站,以此作为该研究院各研究员之间联络的途径,以及与国内外音乐人类学界交流与合作的媒介。同时,即将建立和逐步完善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资料库,使之成为国内藏书数量最多、内容最完整,以及提供最好服务的资料库。

2. 以科研创新为目标

“作曲与音乐设计优势学科”自2005年9月学科立项以来,在科学研究与创作方面已取得较大成果。如承接并参加了日本爱知世博会会歌中文版创作演出、主办了东亚国际作曲比赛、中日青少年文化交流项目音乐会公演、数字媒体艺术国际学术年会暨音乐会、上海国际电子音乐周、3次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等,并参与主办或被邀请做主报告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了39部高质量的音乐和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在国内、国际举办和参与了各种音乐会14场,在重要期刊上发表了15篇学术论文,出版了学术专著、乐谱11部,同时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国际高规格的“2007上海音乐学院国际作曲比赛”的筹备工作。

“音乐文化史特色学科”是上海音乐学院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本学科通过科研的拉动,学术实力和影响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已经被公认是国内最具活力和开放性、最有学术发展潜能并具有一定国际辐射力的高水平学科。目前已经或者正在组织的研究项目,主要包括“音乐文化史论丛”、“中国音乐学经典文献导读”、“上音译丛”、“音乐人文译丛”、“钱仁康学术讲坛系列”等系列性的大型课题。同时,一大批学科成员发表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也是科研成果的体现。在学科成员的带头下,多次举办和参与各类国内外高层次的学术会议与活动,如:李斯特国际钢琴大师班学术讲座;蒙古草原音乐文化展示与研讨会;东亚古谱国际学术研讨会等。

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的科研建设以“音乐人类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为主题,包括三个方面:(1)国际语境中的音乐人类学观念和方法研究。该研究主要把握新世纪音乐人类学研究的一些主流趋势,以及切合国内本学科发展实际,引进和翻译、编著本学科的经典著作,对于中国的音乐人类学研究走入国际学术前沿队伍,建立与国际学术界交流和对话的基础,从而带动整个中国音乐学界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2)中国视野中的传统音乐声像行为研究。该研究主要是开展中国传统乐器音响信息数据库工作,包括录入、整理、编码等。以传统音乐中的声音、行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主持一系列的传统音乐项目研究。包括:建立音乐人类学观念上的中国民族民间歌唱体系研究;建立中国传统乐器音响信息数据库及中国传统乐器/器乐文化历史地理图谱;以及中国传统仪式中的音乐行为方式研究。(3)上海地域中的城市音乐文化研究。该领域以音乐人类学的观念和方法为基础,立足上海,对上海城市音乐文化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上海城市音乐文化研究”和“上海音乐文化发展对策研究”两个方面。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即将出版图书包括“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文库”、“上海城市音乐文化研究丛书”、“音乐文化学术名著译丛”、“西方文化视角中的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系列”五个系列20余种。

3.以人才梯队为带动

上海音乐学院“优势学科”的建设落实了人才引进经费,继续保持了学科队伍的明显优势,合理调整三个研究方向的梯队结构。学科总带头人为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杨立青教授,下设三个研究方向的带头人分别是何训田教授、徐孟东教授、吴粤北教授。在引进高级人才的同时积极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实行对青年教师的“导师带教制”。现有学科梯队成员33人。

“特色学科”建设的人才梯队原来以教学为主的单一格局正在被打破,逐步实现队伍的结构优化。学科总带头人为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杨燕迪教授,下设三个分支方向的带头人分别为韩锺恩教授、钱亦平教授和洛秦教授。现有学科梯队成员共25人,无论在学历层次还是职称层次,都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准,形成比较合理的结构。与此同时,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进一步增强科研力量。自2005年7月至今,先后聘请星海音乐学院原院长赵宋光教授和中央音乐学院原院长于润洋教授为客座教授,并担任音乐美学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通过教学与科研参与本院的音乐学学科建设。部分研究生已参与学科建设,部分研究课题已与学科建设形成关系,希望如此坚持数年达到人才质量的同时进步。

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的成员构成以首席研究员洛秦教授为带头人,10位特聘研究员为核心,一批中青年学者为骨干,形成了一支良好的学术梯队。10位特聘研究员中,除所依托院校上海音乐学院的几位学术骨干之外,还有来自上海复旦大学的艺术人类学专家,来自中国大陆两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术研究机构(中央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教授,来自台湾大学音乐研究所的音乐人类学专家,以及美国UCLA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的资深学者,形成了一个国际性的学术合作团体。期待经过10年的建设,形成一支以国内外学者约10人左右组成的,在学术水平、学术理念和学术精神互为认同的学科带头人队伍,成为中国音乐人类学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群体。

统筹规划 优势互补 培养精英 服务社会

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的“教学、研究型高等音乐院校”的层次定位。可以充分相信的是,通过上海市两个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的建设,在进一步保持巩固传统优势学科地位的基础上,上海音乐学院将积极拓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空间,形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发展格局。

根据“办一流音乐教育,创国际先进水平”的精神,同时遵照关于“三个代表”中有关“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思想,上海音乐学院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有国际知名度的、国内一流的、能够代表社会主义先进音乐文化的重点学科。在现有基础上,从科研课题项目攻坚、人材梯队建设、学科基地建设、研究生培养、学科成果社会化服务等多个方面着手,继续推动学科向更高层次发展,培养精英人才,为上海的城市文化建设服务,为上海乃至中国的精神文明以及和谐社会的共赢服务。

第3篇

民办高校大学文化是伴随着民办高校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它既继承了公办高校校园文化的众多优点,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但它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这种影响既有可能是使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也可能是使其校园文化走向低俗的魔咒。因此,研究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的内涵及其规律、特点,建设并完善民办高校大学文化体系建设,这对进一步促进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办高校大学文化体系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文化繁衍的重要场所。作为传承时代精神的产物,大学校园文化具有蓬勃的生机、旺盛的生命力。大学校园文化的优劣直接反映出办学水平和学校品位的高低,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尺度,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起着凝聚人心,激发人们上进,发挥聪明才智的作用。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校园文化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借鉴和模仿向创新发展,既继承了公办高校校园文化的众多优点,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大学文化建设对民办高校发展中能否形成健康的大学精神、维护良好的学术环境和育人环境以及有效推动民办高校可持续的特色发展,形成教师队伍凝聚力、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办学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当然,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内涵及特征大学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创造和形成并共同遵循的具有独特凝聚力与稳定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主要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规章制度、校风校貌、教风学风等内容。它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校园活动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大学文化作为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精神、制度规范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是一所学校的精神生命和灵魂,是一所学校有别于其它学校的根本所在。民办高校不同于公办高校。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既具有高校校园文化的普遍特征,又体现了民办高校自身的特色和风格。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民办高校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因而在办学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都带有深深的市场烙印。因此,民办高校的大学文化应该更加强调积极进取和开拓创新的大学精神文化,更加注重建设灵活务实、高效透明的制度文化,更加明确价值观重塑的导向以及营造和谐文化氛围,更加坚定地践行“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二、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建设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认识具有片面性,资金投入不足有些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足够的资金预算和投入。例如,社团活动,有的民办高校社团活动的好坏取决于社团组织者的热情程度以及参与者的态度。学校不仅没有任何资金支持,而且组织活动却需要提申请,层层审批,设置难题。有的社团活动拉不来赞助,甚至由学生自掏腰包,有创收还需要按比例提交给学校,学生慢慢就懈怠于发挥主观能动性。2.制度日臻完善,但制度文化缺少民主性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主要是反映在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之中。民办高校由于它的民办特性,做事处处谨小慎微,“害怕出事”,因此民办高校的规章制度比公办高校更严格。日益完善的规章制定后面反映出其在制定过程中的民主性、参与性、执行性不足的严重问题。制度是制度文化的载体,它又是精神文化的反映。因为校园的管理思想和发展理念都蕴涵于校园的规章制度当中。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对学生意见的忽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民办高校在管理上没有真正的落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上。3.精神文化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受整个社会普遍流行的急功近利之风的影响,民办高校的精神文化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市场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办学者还是在校的学生,都想尽快取得较高的教育回报,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色彩较严重。首先,对于民办高校来说,由于国家无投资,所以无论办学者境界多高,学校要生存发展,其运行就必然要遵照市场规律;其次,对于民办高校教师来说,很多教师只看重眼前课酬回报,无心钻研教学方法,难以静心搞科研;最后,对于民办高校学生来说,受学校、社会和就业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学生的功利性也很明显,甚至有的同学干脆把学校当成是技能培训机构,只对将来工作中有用的知识和技术感兴趣,而对于那些人文、社科、道德修养等方面知识则持一种抵触心理。4.校园文化建设管理体制不健全,校园文化管理不规范由于对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等缺乏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校园文化建设不规范、不系统,造成校园文化的管理混乱:有的隶属党办,有的隶属校团委,有的隶属校学生会,有的虽然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但实际上只是一个摆设,管理工作不落实;有的措施不完善,与学校整体工作不协调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5.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不够校园文化,是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社会文化作用于校园的“中介”,它是社会文化通过各种途径传输到学校,是随社会文化发展而发展的。因此,不仅要研究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物质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也要研究校园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之间的关系,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校园文化面临各种文化冲突,突出表现在传统意识和现代意识、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的碰撞和较量。在这样的环境下怎样引导民办高校校园文化成为重要的课题。6.学术文化气氛尚不够浓厚学术的发展和进步是一所大学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所在。目前民办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对学术文化气氛的营造不够浓厚,如有的民办高校,虽然每年都举办1~2次学术活动,一次学生实践周活动,但学术活动的主体是教师,缺乏学生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的评奖活动;同时,实践周举办实践活动,组织各种比赛,但是学校却没有任何资金支持,有的教师为了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自掏腰包给学生买获奖证书和奖品。另外,民办高校每年举办学术讲座的数量不够多,内容不够丰富多彩。(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资金不足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确定了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但是国家一向只是政策性支持民办高校发展,实际上却没有任何资金投入,民办高校自筹资金,自寻发展,自谋生路。法律上界定民办高校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事实上民办高校就是企业化运作。因为民办高校所有的开支均以收取学费作为主要来源,没有国家财政支出;另外,有的民办高校由企业投资,因此学费收取后,一大部分的资金都会被投资人以利润形式收回,仅有一小部分资金才用于学校运营与管理。所以民办高校运营资金不足,办学功利性越来越强。这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瓶颈”。2.成立时间短,没有文化沉淀任何一种文化的成熟,都离不开历史的沉淀,优秀校园文化的形成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断积累、沉淀和提炼。民办高校的兴建主要集中在20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也就不超过二十年的光景,起步晚,时间短,还不够成熟,甚至还存在一些问题。3.受学生整体素质的影响和制约学生是校园文化传承的主体,一个学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最终是要靠学生来体现。民办高校的录取分数普遍比公办高校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民办高校学生的总体素质要比公办院校的低一些,学习比较困难,同时民办高校的学费明显比公办高校贵一些,因此学生的期望值就比较高,要高一些,因此学生对学校的期望值也更高。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得一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和自弃的心理。另外,由于多数民办高校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使得他们难以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所有这些,都影响着民办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4.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受教师流动过于频繁的影响较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民办高校的教师结构比较复杂,包括大批的兼职教师、公办院校退休的老教师以及专职教师。对于兼职教师和一些退休的老教师来说,学校的发展前途与他们关系并不大,因此他们学校主人翁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够。而许多年轻的专职教师,由于受思想观念的影响、民办高校的管理体制的约束以及工资待遇低等原因,很多人把在民办高校工作当成是踏板,准备公务员考试,一旦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就会随时选择辞职,因此民校教师的流动性很大。教师的不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校教风、学风的改进和提高,也使得其校园文化建设缺少一种总体上的连续性,这非常不利于校园文化的传承。5.缺乏创新意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多数校园文化活动一成不变,只注重活动形式而不注重举办活动的目的。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在大学校园蓬勃兴起,其发展之快、影响之广,无疑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民办高校校园文化要不断创新。三、民办高校大学文化体系建设的思路鉴于高校大学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媒体文化建设,因此,笔者将从以上五个方面分析探讨民办高校大学文化体系建设。(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硬件设施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文化设施,就是一部久读不厌的教科书,是大学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能使人身处其中有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动力,有一种无穷的想象和永恒的激情。因此,民办高校应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文体、娱乐设施以及图书资料、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学生在校园中能有广阔的自由活动空间和场所,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充满浓厚文化氛围的物质环境。关于资金问题,由于民办高校本身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因此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可以引进社会资金,选择社会捐赠、校友团捐赠等;另外,有的民办学校,如大连艺术学院,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和优势,选择设立演艺公司创收的方式来弥补资金不足,同时增加学生就业率。(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成为校园价值观的灵魂,应弘扬“以人为本”的创新观念,突出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成为校园价值观的灵魂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最基本的功能是育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民办高校大学文化作为我国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民办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政治观和价值观如何,影响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坚持以为指导,在高校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的社会思潮,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民办高校大学精神,让大学精神与时具进,应该成为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2.大学精神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是本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具体说,“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突出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的道德生成和道德人格的提升。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校园文化与传承的对象,又是校园文化形成的主体。教师在教学、学生管理和各种社团活动中应该弘扬人格力量、自律意识和奉献精神,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理解、信任学生;尽力培养学生形成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勤奋好学、奉献社会的求学精神。只有这样才利于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才能使民办高校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另外,民办高校也应该在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培养中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是知识的主体,也是校园文化传承的主导者,在校园文化的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办高校教师的流动性过大不利于民办同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民办高校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用人制度,稳定师资队伍,并逐渐培养自己骨干力量。同时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尽可能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为职工解决后顾之忧,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他们愿意长期留在民办高校工作。(三)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方面,要有创新意识,要发动全员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它有利于校园精神的培育,与校园文化环境相互促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如普及社交礼仪、案例说法、艺术审美、诚信等课程,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成立“海洋环保协会”等;重视大学生社团活动等等。1.充分利用高校校园“三点一线”,提升学生人文精神所谓校园的“三点一线”即教室、食堂、寝室。如何利用好三点一线,即开辟校园新三点一线生活,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迫在眉睫。具体措施如下:(1)在课堂上,应该进行学科建设,开设一系列文化教育必修和公选课程,如文学欣赏、影视鉴赏、音乐欣赏、文化常识、人文阅读、诚信课程、心理学等,丰富学生文化视野,增强学生抗挫能力,要使学生懂得诚信品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参加考试、申请补助、申报奖项、申请入党,在还贷、求职,在工作岗位上,在生活中都要守诚信,提升个人的品格。另外,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到学校举办各类讲座和文化学术交流等。(2)有针对性地开展寝室和食堂文化是高校教育的力量之源,不但可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向上的心境,并给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也为校园文化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和保障。同时,以寝室为单位体组建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如演讲、沙龙、竞赛、服装大赛等活动,以美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诚信的人文精神。2.注重典型示范,使学生学有榜样在学习英雄模范的同时还注重用身边的典型来激励学生,如学习标兵、遵纪守法标兵、勤工俭学标兵、自强不息标兵等,能够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3.通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和其他文化建设活动,如植树活动、卫生月捡垃圾活动等,引导学生把理论转化为实践,使立身做人的道理进入思想、进入学习、进入生活。同时,注重把行为引导贯穿到日常生活之中去,把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价值观同生活的每一细节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日常的行为中感悟人生真谛、坚定人生信仰。此外,学校应该增加对学生社团活动的引导和支持,使学生的社团活动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注重校园规章制定的民主性、参与性和执行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在新生入学时应积极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知道并熟记校训、校纪以及办学理念,会唱校歌,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在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征求学生意见和想法,使规章制度的内容深入人心;另外,规章制度内容设计应该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不应纯粹的抄袭和模仿公办院校的规章制度,应该根据时展,依据民办高校办学思路以及学生的特点制定。同时规章制度的制定设计应具有执行力,须摒弃所谓的“人情”“关系”,而应公平、公正、一视同仁,提高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力,充分体现民办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上。(五)校园媒体文化建设方面,增加投入,提高校园媒体宣传力度和广度随着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注重发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媒体作用,加强和改进大学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把大众媒体作为时事政策教育的主课堂,坚持每天晚上播放《新闻联播》,使学生对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进行了解,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二是需要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和报刊杂志的订阅量,扩大图书馆阅览室的面积,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能读到健康有益的书籍报刊;三是加强校园网建设,使学生在校内就能上网、就能了解国内外大事、就能和亲友聊天,减少了学生到地方不健康网吧去的机会和理由;四是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优势,将优秀影片、英雄模范事迹、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活动、学术讲座等进行传播和宣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是开设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开展了实话实说、热点问题大家谈、影视评论、各种文体比赛表演等活动,充实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拓展了校园文化教育的场地,形成了人人参与教育、人人关心教育的良好氛围。综上所述,民办高校大学文化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广泛性、复杂性的特点。要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民办高校必须增加学校物质文化投入和建设;正确处理好成才与育人的关系,加强学生人文教育;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的意识,上至学院领导,下至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建设是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形成社会影响力的根本。

参考文献:

[1]付八军,殷小平.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宁波大学学报,2005,(1).

[2]文丽丽.从习惯养成和心态调适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水平.中国教师,2007,(4).

[3]罗丽华.论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兰州学刊,2007,(4).

[4]赵冬梅.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建构状态及对策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6).

[5]黄强,倪莉.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究.高校讲坛,2008,(20).本文系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W20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