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3 06:48: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十四五主要内容及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前总统回乡了
户籍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是指通过各级国家机关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的制度。但由于各国文化背景不同,各自国情不同,户籍制度也有些差异。
在中国,目前虽然仍实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但政府已出台了多种政策,将逐步取消农业、非农业的二元户口制度,探索居住证制度,使户籍制度更加完善,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不久的将来,人们将不再因是农业户口而烦恼,也不再因是农村户口而施展不了自己的才能。中国的传统户籍制度正面临着动摇和改革。
最近,国内外多家媒体都刊登了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卸任后回乡当农民与户口有关的报道。有文章这样写道,“卢武铉出生在韩国庆尚南道金海市镇营邑峰河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卢武铉本打算卸任后在首尔郊区租借一套房子,安度晚年。可没想到,堂堂一国总统,竟然不具备在首尔居住的资格。韩国法律规定,没有首尔户籍的公务员一律不得在首尔租买房屋,除非是获得‘国家有功者’称号的人。这是韩国对公务员的一种廉洁自律规定。从地方上来的卢武铉,因为户籍仍在庆尚南道老家,所以在首尔没有一处私宅”。作为一国之尊,竟然因没有首尔户籍只好回乡,笔者觉得此事有些唐突,也有些荒唐。有鉴于此,笔者查阅了韩国户籍制度的资料,现将其主要内容摘录如下,以探究一下其真实的面貌。
传统户籍制度的几个特点
户主与继承户主。户籍是以户主为准,按照过去韩国的传统,是由家族直系长子继承,这就表明直系的长子不可分家。但从1991年1月1日,开始实行修订的民法规定,即使是直系长子,如果本人所愿,即可脱离家族,也可以抛弃户主继承权。
入籍和除籍。进入户主之家庭的称入籍,如出生、婚姻、收养等;而使其消亡的是除籍,如死亡、离婚、分家、继承户主、丧失国籍等。
除籍和除籍簿。如果次子结婚就得分家,自己成为户主,具有独立的户籍。女子结婚就要加入男方的户籍,如果户主死亡,就要以长子为首的户主继承人按其顺序继承户主。接着,在原来户籍上消除这些人,这就是除籍。因继承户主或户主死亡,没有子孙等原因,同一户主内全部成员消失时,其户籍就被编册到除籍簿另存,如果想了解祖先的身份关系,就得查看除籍簿。
关于私生儿的户籍取得。结婚后生的孩子随父亲的姓和本(即本惯,本来是表明氏族分支的起源,以后又逐渐表明每个人始祖的发祥地。朝鲜先民在新罗时期,开始使用本惯,到了十四五世纪后,开始在民间普及),入父亲的户籍。但私生儿,如果没有父亲的认知申请和出生申报,便不能入父亲的户籍,只能入母亲的户籍。但如果母亲的户籍也入不了,可根据出生报告单独创立门户。知道父亲的姓和本,可随其姓和本,只是不能在户籍簿登记父亲的名字。但如果父亲亲自认知私生儿,孩子便可入父亲的户籍。
关于外国男子与韩国女子结婚所生的子女。1998年6月13日以后出生的孩子,其母为大韩民国国民的话,不但可以取得父亲国家的国籍,也可以获得母亲国家的国籍,在年满22岁之前选择或脱离国籍应向法务部长官申报。
关于颁发户籍(除籍)制度。如果不是以侵害他人私生活为目的,无论谁都可以到保管户籍(除籍)的市(区)、邑、面申请领取户籍,也可在全国各地领取户籍。与外国人结婚或收养外国人,应在本国内根据韩国法,向市(区)邑、面事务所提出申请,当年,由外国人根据本国法把婚姻(收养)成立要件所具备的证明书,从本国发来,并把翻译文一同申报。
新户籍制批判夫权主义
以上的户籍制度,于2007年4月27日被修订和废除,代之而行的是关于家族关系注册的法律,并于5月17日以法律第8435号公布,2008年1月1日开始试行。该法律废除了以往以户主为中心的、以家为单位的编制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国民个人按其注册基准地编制家族关系注册簿。主要内容为:(一)废除户主制并以此为前提,废除在入籍、复籍、单立门户及分家制度上的父姓主义原则,子女的姓与本原则上随父亲的姓与本,但婚姻的当事人申请登记婚姻时,达成子女的姓与本可随母亲的姓与本的协议后,子女也可随母亲的姓和本。(二)废除籍贯概念和引入注册基准地概念。废除作为家的根据地的户籍编制基准――籍贯概念,引进管辖处理各种申报的基准――“注册基准地”概念,家族无必要统一的注册基准地,个人可自由变更。(三)多种证明书的颁发。现行户籍本不仅记载本人状况,在同一户籍内,也记载所有家庭成员的状况,这会披露不必要的个人情报等。(四)为了子女的福利,根据父亲和母亲的请求,经过法院许可,可以变更子女的姓与本。(五)亲养子制度的试行。未满15周岁者得到亲养子裁判,可认定为亲生子关系。把亲养子看作婚姻中的出生者,其亲生父母和亲族关系全部消失,与收养制度不同的是姓和本可以变更。
总统回乡:国家均衡发展
战略的自我实践
从以上户籍制度的改革,我们可以看到韩国是以批判夫权主义、从修订父姓主义到尊重个人意愿来完善和改革户籍制度的,而不是像中国那样逐步废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因此,韩国前总统卸任回乡务农,决不是户籍制度之缘故,而是另有原因。也就是说,卢武铉上任韩国总统,执政期满后,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做一个和村民一起生活的普通百姓。从朝鲜时代开始,韩国政治的特征就逐渐定型为圆锥模式,权力从下端顺升势向中央核心旋转。因此,历任前总统都不想离开首都半步,他们都试图在适当时机继续操控政治。然而,卢武铉打破了这个传统。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个原则主义者,在执政五年中,一直打着“变化与改革”的大旗,努力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尽管改革过程充满坎坷,但成果有目共睹。第17届国会选举,是韩国有史以来最“干净”的大选,金钱政治减少到相当低的水平。他还在清算权威主义、恢复权力机构的独立地位等方面,自我摈弃了总统享有的帝王式特权,努力打造国民可共同参与的民主主义。正如他向记者说的那样,“与其留在首尔,不如回到家乡。这符合均衡利用国土空间的国家均衡发展战略”。他要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恢复农村共同体事业的支援者。这是一个大胆的举动,是任何一个前总统都从未迈出过的一步。卢武铉放弃留守政治中心,归居乡村,是国家均衡发展战略的自我实践,当然也是对现实政治的一种回避。2008年2月25日,卢武铉卸任回乡当农民,作为平民总统,他开创了韩国卸任总统文化的新篇章。
横滨国立大学教授村田忠禧
开设谷国际会馆促进中日学术交流
横滨国立大学教授村田忠禧先生在教育人间科学领域有着很深的学术造诣,其开设的异文化交流讲座受到该校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村田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热心推动日中学术交流活动,与中央党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关系,并被太原理工大学聘为名誉教授。2008年2月,他在访华期间,在外交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为研究国际问题的学者讲授如何有效利用日本媒体及其他相关资料,受到国内有关研究者的好评。2008年4月村田建成谷国际会馆,为访日的中国学者提供廉价的全部电气化的住宿设施,其住宿条件大大优于短期(几天至一年)访日学者经常利用的、面向中国学者的住宿设施,费用却不到前者的一半。谷国际会馆紧邻川崎市民广场,可利用市民广场所属的各种规格的会议场所举行学术交流活动。
关键词: 中学政治教学 青少年社会化 教学方法
韩愈将老师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在现代中学教育学中,学校和老师的职责不仅是教给中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知识吸收能力和创造基础,而且需以独特的组织方式培养其组织纪律性和社会化规则,实现中学生初步的社会化,为其以后的发展方向和职业选择奠定基础。中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在中学的政治课程教学中,具有不同于其它文化课程的教育方法和模式。本文就中学生政治课程教育教学中为实现中学生的初步社会化进行探讨。
一、中学生社会化的初步过程
人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人的自然性是自母体分离之后,能够自由呼吸,成为一个生命体时,就具有自然性。刚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的一个生物,而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人。人的社会性是在人进入人类群体的活动中形成的群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交涉和融合的程度与能力。人的社会化是指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通过社会互动而形成个体的社会属性,促使个体与社会保持一致性,实现个体的社会生活的过程。[1]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自然人必须通过各种方式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熟悉群体人的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确立生活目标、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取得社会化资格的教化过程。在社会学家看来,人是社会性的,是属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并且认同这种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支配下存在的生物个体。刚刚出生的婴儿不具备这些品质,因此他(她)必须渡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期,以熟悉各种生活技能、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的各种习惯,接受社会的教化,慢慢成人。从文化角度看,人的社会化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个人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人的社会化问题的核心是探讨人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及其机制。
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在推定人的自然属性属于普遍特征而不具有生物人所存在的精神智力缺陷或障碍的条件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从三岁到十三四岁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成就动机的推动下努力学习,以实现符合社会期望的社会自我的过程。这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阶段,因而称为客观化时期,这一时期也是人的幼年和少年期。青春初期(十四五岁―十七八岁)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随着社会接触的扩大,生活阅历的积累及文化知识的增长,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理论思维的形成,青年初期会引起对“自我”在社会中的认识,会不断加深对人生观的思考,会经常把社会中所接触到的现象提高到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上来衡量,并为此不断地开展争论,表现为对理论问题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高中生的价值观的核心是人生意义问题。[2]他们逐渐学会将个人的生活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相联系。从青春期到成年大约十年时间是心理自我阶段,故称为主观化时期。也有学者认为,从角色学习的角度来看,人的社会化过程具有终身性的重要特点。[3]这种终身性一方面体现在人的社会化过程始终与人们对各种不同角色的学习相伴随,这种角色学习的任务和过程是终身的,另一方面,一个社会的规范、道德、风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更加广泛意义上的社会文化,也都是通过各种不同的角色内涵和角色规范体现出来,并通过人们对这些角色的学习而传达给我们每个人的。人的社会化过程实质上是伴随人的一生的。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过程可以称为早期社会化的过程。
人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是影响中学生社会化历程的重要因素。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和技能的社会组织体,其特点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个体进入学龄期后,学校教育就成为个体社会化的主要活动场域。学校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其成就动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化的机会。学校还具有独特的亚文化、价值标准、礼仪与传统。在早期的社会化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4]在中学课程设置中,中学生政治课程是中学生社会化的必修课程,也是中学生社会化所必须的知识学习和知识积累的课程。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了中学生政治课程的性质是:“……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并强调:“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中学生正处于需要更多地与同龄伙伴交往的年龄,无论是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都需要更多地与同学、朋友来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中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中学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引领中学生初步社会化的作用。通过学校的理想教育及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不断增强学生感悟社会的自我意识,完善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并自觉按照社会化的目标来评定和塑造自己的良好个性。
二、中学生政治课程的社会化教育内容
人的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与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社会规范,树立生活目标和理想及其培养社会角色。从文化继承的因素探讨,个体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个人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从社会结构角度看,学习、扮演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本质任务,角色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即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待。
中学生是进入学校学习已经有七―十年的学生。随着年龄渐长,学习知识的增长和幼稚社会化过程的总结,中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集体环境的熏陶,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使得他们的社会性、群体性及其社会交往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关键的是,中学生学习阶段是价值观初步认知和学习阶段,因而中学政治课程在实现中学生社会化的课程教学中,学校和老师应该有正确的社会化教育内容和方向。中学政治课程的社会化内容教学应注重体现两方面内容:
(一)促进中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向善观念的自我意识。
个性是自我意识的产物。人格是指人的个性特征及其所持的价值标准,它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特征的总合。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受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所受教育的影响,以及他所从事的各种社会活动的影响,社会化对于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包括人的社会基础、自然基础和实践活动。个性的核心内容及形成、发展的标志是自我。自我也称自我意识、自我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察和认识。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身高、体重、形态等;对自己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在社会和群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一系列涉及认识自己的内心活动。对于中学生来说,培养和塑造个人的自我观念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极为重要的基础。培养完善的自我观念,就是要人们把对自己的认识与社会规范协调一致,就是要使人们在经历了社会化过程之后,从外在行为到内心世界尽可能地合乎社会的需要。
社会要正常运行,人与人交往要顺利进行,都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个人通过社会化过程将社会价值观念内化,学习和掌握社会规范。中学生社会化向善观念的形成起始于家庭。家庭作为较小范围内的单个人的联合体,是直接的或自然的伦理精神。社会的向善观念存在于先验性的自然正义和现实性的伦理正义之中。自然正义根生于自然法则。自然法则强调个人自觉和人人平等观念。自然正义体认着个体人格自由和尊严。伦理正义是现实正义,是以普适性的社会伦理观解读正义。伦理正义体现着制度规约下的人际行为事实的时代性进化规律。在自然正义和伦理正义构筑的正义美德的社会中,正义的法则和制度及道德情操共同建立起人的社会共同体,建立起一个善治的社会秩序。中学生政治课程教学中社会化知识的讲授,应体现出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向善观念。[5]为此才可教育中学生社会化规则,促进其积极融入社会,实现社会化角色,担当社会责任。
(二)中学生人文精神的训练和培养。
真正的教育,永远是自由的寻求。[6]政治学科属于人文学科,中学政治教育理所当然要关注中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人文素质的训练和培养,以使其更好地完成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历程。中学生政治教育要求教育中学生具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本素养。这是中学生政治课程中促进中学生社会化必要的知识条件之一。一个人只有对自身及生存环境有基本的认识,有道德感、公民责任感,才是一个人格健全的社会学意义上的人。从这个意义说,中学政治教育本身应体现出高度的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是对人的存在、人的价值及人生意义的关注,是人的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形式。人文素养是体现一个人对待自我、他人及社会的心理、精神和态度的修养,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学养及折射人性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心理、精神风貌及人格等诸方面的特质。社会从野蛮进化到文明,是人的人文素养和人本身的文明程度提高的结果。缺失人文素质,一个人就处于野蛮状态,就很难成为对社会有意义的人。中学政治课程对中学生社会化的教育首先是老师需具备社会化的人文素养。钱理群教授说:教师不是教书匠,区别就在于教师是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信念,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追求的。[7]教师工作在本质上就是为民族和人类生命的健全发展尽义务、作贡献,是自有一种崇高性的。《大学》之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阐明的就是教育的人文价值,也就是说,“教育从根本上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信息或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中学生社会化历程的推进。
三、中学生政治课程的社会化教学方法
中学生政治课程促进中学生社会化内容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呆板的说教,而是要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贯彻课程教学内容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课程教学中,除了进行讲解和实例分析方法外,还需新的教学法,以防止中学生过度的社会化和低度的社会化。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通过研究,最早提出了人的过度社会化这一命题。在他看来,所谓过度社会化,是指社会由于规范力和整合力运用的失当,造成对社会成员自由与个性发展空间的强力压缩,从而使个体与社会完全同质化。显然,过度社会化的实质,是一种只张扬社会群性而抹杀个体个性的社会化运行中的教育偏差现象。低度社会化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M.Granovetter)针对经济人的假设而提出的“嵌入理论”的概念。格兰诺维特认为,“经济人假设”是一种“社会化不足”(undersocialized)的观念,这种“经济人”被称为“低度社会化人”。由于“低度社会化人”把人的行为看做只是原子式的个人的孤立活动,而不是既定社会关系和结构的产物,无视行为者当下所处的社会环境,无视人与人之间行为互动的事实,因而最终无法把握个人的行为选择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真实关系,无法解释行为选择背后的真实原因。这两种社会化过程都是违背中学生政治课程中学生社会化教育宗旨的。
为了鼓动中学生积极地自我促进社会化过程,可以选择课堂谈论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
(一)课堂自由辩论法。
中学生是生活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的,社会的各种因素会影响其社会化思维,如单位、家庭甚至于互联网的影响。可以就社会中发生的事件,精选后,由同学们自由谈论。老师加以正确地引导,使之转化为适用于整个班级的学习活动,通过讨论、质疑、资料搜集与小论文撰写等训练,达成让学生提升思辨与表达能力,产生对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建构有效的学习策略等教学目的。
(二)角色扮演教学法。
如果说社会是一个大舞台,那么人就是其中必备的演员。中学生将来会进入社会,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会“扮演”各种角色,老师不妨利用课堂或课外活动机会,要求学生选择社会角色,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并认识到应该如何行为。角色扮演法学生参与性高,可以使他们进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情绪,缩小心理距离,在角色体验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另外,由于是年龄相近的同学参与表演,所展示的情境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实际生活,有利于情境中蕴含的情感与人生哲理契合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最佳点,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实效性。例如,有的教师在讲了有关法律知识后,设计一个模拟法庭,让学生充当律师,为假定当事人辩护,等等,这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加深了学生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32.
[2]童矫胜.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期[J].湖北社会科学,2002,(2).
[3]黄希庭.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16.
[4]风笑夭.论人的社会化过程之特点[J].湖北社会科学,1987,(3).
[5]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83-384.
[6]邓和平.人的社会化与人的现代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