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30 20:14: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和氏璧文言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寻求字词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可避免枯燥乏味
汉民族的先民们,通过对事物的直觉,把自己对世界的体验用直观的汉字表现出来。同时,汉字在发生发展中又反促其创制使用者认知上的深化。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古汉字正是汉先民原初生活的载体。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中的“兵”字,从甲骨文以至小篆,都作双手举斤的样子。那么这个双手举着的“斤”在古汉字里又是什么呢?古代的斤本是像锄头一般锋利的器物,斤字本身正好是这种器物的象形。开始,斤和斧头是有区别的,后来二者区别日渐淡薄,乃至成为同义词,斤也被看做斧头了。斤既然可以用来砍木头,当然同样可以拿来锄地砍人头了,古代生产工具和武器本无严格区别。斤用于战争,与戈矛剑戟起着同样的作用。这样,古汉字的“兵”意思就很明白了。双手举着武器,冲锋陷阵,杀敌致胜,这就是“兵”,所以,凡是武器都可以叫做“兵”。后来演化为手拿兵器的人“士兵”、士兵的集合体“军队”、军队的功能“战争”等义项。再如《鸿门宴》中“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中的“走”字与“行”字,为什么前面用“走”字后面“从郦山下”又用“行”字呢?此时,若能探寻这两个字的本义,学生印象将会非常深刻。“走”字,在金文中,上边是一个人形,并且此人还甩开了双臂,下边为“止”,很像一只大脚。整个字形看上去,就是一个人正在跑步前行。因此,“走”字的本义为跑,是一个会意字。后来,“走”字引申为奔向、逃跑等义,如“走北”,意思为战败而逃。在古代,侍奉主人的仆人常常要一路小跑,因此仆人被称为“牛马走”。现在,“走”主要指步行。“行”,本义为道路,甲骨文的字形像是一个相互交叉的两条大路。后来,也用于代指军队,如学生初中学过的《史记·陈涉世家》中的“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不论是在道路上,还是在军队的行伍之中,时刻都离不开行进,所以后来人们还将“行”字进行变音(本义读hang,变化后读xing),用于表示前进、行走的意思。经过以上的讲解,学生就能明白,刚脱离鸿门宴险境时,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用“走”,而到了相对安全的芷阳时用“行”了。一个多义词的各种义项相关联又有趣味,学生可以在对古代先民生活的了解中,有机地掌握词的各项意义,而不用死记硬背。如此追本溯源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在趣味中学得事半功倍。
汉字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谐音而产生丰富的意味,以至在特殊的场合往往能起到特殊的作用。比如学生在学到《鸿门宴》中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时感到困惑,虽然知道范增这是做暗号,但为什么非要举玉玦呢?为什么不能像其它小说中所写的摔杯为号呢?此时教师应当讲明,“玦”与“绝”是谐音,《荀子·大略》有“绝人以玦”的说法。所以范增几次用所佩玉玦暗示项羽下决心杀掉刘邦。讲清楚了这一点,学生就会对这个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
当然,从古汉字里还可以读到汉先民们的宗教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文化内容,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二、巧用字词的音义同源现象,可收到举一反三之效
所谓音义同源,是指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一定的语义范畴的时候,新字产生;其音读和字义又常常会宗祖于同一语源,声音相近、意思相关,有一条潜在的线把它们串接起来的语言现象。如《劝学》中“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中的“轮”字,意为“车轮”,而其声符“仑”有“条理”之意,故教师讲到该字,可以做适当补充:声符为“仑”的字,大都有“条理”的意思;如有条理的水为“沦”,有条理的人际关系为“伦”,有条理的言谈为“论”,有条理的辐条做成的可以滚动的即为“轮”。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中的“贱”字,其声符为少的意思,故与“贱”字同一声符的字也都有少的意思。如水少叫“浅”,器皿小而浅者叫“盏”,金属小而便宜的叫“钱”,贝少就叫“贱”了,“贱”字也因贝少没钱引申为低贱、卑贱义。廉颇的“颇”字,是头不正的意思,历史上廉颇是否歪头已不可考,但与“颇”字声符一样的字倒有“不平、偏斜”之意,如山野倾斜叫“坡”,脚不能平衡叫“跛”。另外,上文所讲到的玉玦的“玦”字,意为缺了口的玉环,与其声符“夬”一样的字也有缺口的意思,如器皿有了缺口叫“缺”,堤堰有了缺口叫“决”。教师在讲文言文时,如果能注意到字词的音义同源现象,往往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文言字词上收到举一反三之效,而且可以加深对此类字词的理解和记忆,过程也生动有趣。当然,必须给学生讲明,并不是所有声符相同的字都有音义同源的关系,即使在同一声符的字里,也不是所有的字都与声符字的字义相同或相近。
三、介绍字词背后的故事,可让课堂情趣横生
在文言文中,一些词语的产生常常源于历史故事。教师在教学文言字词时,如果涉及到这样的字词,一定要详细介绍该词语的相关故事。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印象,而且也能让课堂更加有趣。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在讲到完璧归赵时,对“和氏璧”这个词语就应该讲清楚它背后的故事,方能显示“和氏璧”的珍贵。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同。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历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所以命名为和氏璧。正是因为和氏璧是无价之宝,秦王才愿意拿十五座城池跟赵王交换,赵国蔺相如也才愿意舍身保护。学生只有了解了和氏璧的故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意思。
再比如《鸿门宴》中“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张良为什么称呼项羽和范增为“足下”呢?原来“足下”一词,源于晋文公与介之推的故事。相传,晋公子重耳出逃时,曾经多日水米未进,当此危难之时,随从介之推割肉相献,重耳度过了危机。重耳即位后,为报介之推的大恩,想要重赏他,而介之推隐居山林,不肯下山;晋文公放火烧山,逼其下山,结果,介之推被烧死也未下山,晋文公十分悔恨,用介之推临死前所抱的那棵树做成木屐,穿在脚上,对着木屐叹道:“悲乎足下!”“足下”一词由此而有敬称之意。讲到这学生就明白张良为什么要称呼项羽和范增为“足下”了。
在文言文中,来源于历史典故的词语还有很多,教师在授课时,如能予以适当的讲解,学生会感到生动有趣,文言字词的学习自然就能情趣横生了。
关键词: 高考;文言虚词;意义;用法;巧判断
2014年高考《考试大纲》要求考查的文言虚词依然是以下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这18个虚词所涉及的意义和用法比较复杂,不可仅靠死记硬背。然而在当前的学习中,多数学生还是死记硬背。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教给学生掌握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的方法。笔者在多年教学之余,摸索总结出了几条行之有效的小方法,可供参考。
一、课文例句推断法
高考考的是“常见虚词”,它们在课文中必定多次出现过。如果平时熟读课文,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虚词”的例句,阅读和考试时就可用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子来推断有关虚词的含义了。如“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的“焉”,我们就可用课文中结构相同的例句――“微波入焉”“犹且从师而问焉”“观人风者得焉”比对,得出此处的“焉”应该是代词,意思是“他”。
二、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即在整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一句,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察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廷”,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礼于廷”。这样看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应解释为“才”,表条件。
三、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如“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即连词“来”之意,表目的。又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的“因”是什么词,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因”是连词“于是”“就”之意,表承接关系。
四、代入筛选法
如果我们知道一个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义项代入句中去理解,从而从中挑选最佳的一项作为答案。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义项有:①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②副词,译为“怎么能”“什么”“多么”等;③复音虚词“何如”“何乃”“何其”等。代入理解和筛选,答案就自然确定了。
五、交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么意义和用法就是一样的,反之亦然。如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给z替{你谋个内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
六、结构推断法
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以从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那么“以”也该和他相同。也可以根据词语在句中所作的成分来判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两句,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分,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一、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堂提问,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口头回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判断、推理来巩固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它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尺。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明代著名学者陈献章认为: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只有善于研究和掌握提问技能,才会有好的效果。由此可见,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课堂提问的作用
1、巩固、强化所学知识
课堂提问通常是根据上一阶段或上节课教学内容的要点和难点进行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内容,起到巩固、强化知识点的作用,提高记忆效率。这一点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例如在教文言文《陈情表》时,课文当中的文言知识非常多,像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式等,学生一般掌握的不很牢固,需要不断的强化记忆,所以课堂上的提问环节能够让学生把握知识要点,强化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2、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可以使教师及时获得较为准确的教学反馈信息,为教师调节教学活动和衡量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依据。教师知道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例如在教学《祝福》时,我就提问“为什么祥林嫂在改嫁贺老六后人们还是称呼她为‘祥林嫂’”?结果许多同学都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就知道了学生对课文的主旨理解得还不够透彻。于是我就改变教学思路,转而问学生“‘祥林嫂’这个称呼从何而来,她自己没有名字吗?”于是学生就从名字入手来分析称呼的渊源,灵感的火花就突然点燃了。这就很好的起到了反馈教学信息的作用。
3、激烈学生参与课堂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变得活泼主动。例如,在学习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因为学生认为小说很简单,根本不值得老师大讲特讲,往往就造成学生对小说学习的眼高手低。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采取措施,及时提问:“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小说创作也是如此,结构安排巧妙了,故事情节的展开才会水到渠成,那么请大家找一找在小说中的铺垫巧妙之处”?学生精神为之一振,并积极开始思考,课堂气氛也变得很活跃了,不一会儿就有学生积极发言了。所以课堂提问一定要找到让学生参与课堂的巧点,才能刺激学生的激情。
三、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
恰当的课堂提问是联系师生之间思维活动的重要纽带和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所以要想让课堂提问有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几点:
1、趣味性设问,激活课堂气氛
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的敏感性,激发思维活力,有趣的问题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因此,课堂提问的问题要力求新颖、讲究新意,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蔺相如举起和氏璧要往柱子上撞,是真撞还是假撞?这说明了什么?这样一问,立刻调动了生的积极性,很多学生积极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因此,教师所提问题的趣味性对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
2、启发性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之感,又不能让学有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的懈怠。因此课堂提问一定要有启发性。如在教《林黛玉进贾府》时,在学习第一段林黛玉眼中的贾府时,很繁琐的写了几个“大”字,“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吗?这个问题就启发学生从黛玉眼中的贾府来看贾府的地位和黛玉的心里活动。
3、创新化设问,引导学生多元化思考
对于理解或鉴赏性材料的提问, 要尽可能突破标准答案的束缚,让答案具有多维性,力争引起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例如在《鸿门宴》这一课课后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但苏轼却说这表现了他的“君人之度”,试对这两种方法作一些评论。我认为这道题设计的很好,毕竟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可以赞成任何一种说法,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成理,哪怕有点偏激都是可以理解的,对于这样一个学术界一直在讨论都无定论的问题,教师也不应定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求异思维能力的一个机会。
4、教师要注重答问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