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7 15:22: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华中科技大学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隶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系,该系拥有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两个本科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为特色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传统播音主持的基础上凝练“出镜记者”特色培养方向。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主要专业课程有: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语言表达、电视播音与主持、广播播音与主持、形体训练、表演基础、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电视编导、出镜记者报道等。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新闻传播理论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功底,熟知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性,能从事播音与主持、节目编导与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专业人才。
毕业生可胜任广播电视媒体、影视制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播音、节目主持、配音及新闻采编、出镜报道、节目编导、礼仪传播等工作,亦可进一步深造,从事播音与主持专业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招生计划
面向全国招收艺术类本科生25名,文理兼招,学制4年。
招生对象和报名条件
符合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报名条件并满足以下条件者均可报名:
1、身体健康,五官端正,形象气质佳;
2、无色盲、色弱,无发音器官疾病;
3、普通话语音准确,嗓音条件良好,思维敏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综合艺术素养;
4、身高男170厘米以上,女160厘米以上。
报名办法
1、学生由本人根据自身情况提出申请,登录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在线报名系统,填写报名信息、上载照片。网上缴纳初试报名费100元。报名信息核对无误后打印报名表并加盖申请人所在中学公章。网上报名时间为2014年1月4日——2014年2月12日。
2、现场报到
考生须持下列材料于2014年2月26日到我校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八号楼)报到。报到时,考生须提供:
(1)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
(2)报名表;
(3)近期同底1寸免冠彩色照片2张;
专业考试
专业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初试合格者进入复试。
1、初试
初试时间为2014年2月27日全天(上午、下午、晚上),初试内容(100分):
(1)特长介绍(时长1.5分钟),40分;
(2)朗诵(自备稿件,时长2分钟以内),60分。
2、复试
初试结束后公布参加复试考生名单与考试安排,考生办理复试手续,现场缴纳复试费150元。
复试内容(300分):
(1)笔试(基础知识及写作),100分;
(2)话题评述(2.5分钟以内),100分;
(3)指定稿件播报(1.5分钟以内),100分。
复试考试时间2月28日至3月1日,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成绩公布
我校将于2014年3月在本科招生信息网上公布复试成绩,并向合格考生寄发《华中科技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合格证》。专业合格证将按照计划录取人数的1:4发放。
录取
根据教育部《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对于取得我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合格证的考生,若其高考文化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批次普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85%以上且不低于第二批次普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我校将按照其参加我校专业复试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对于专业复试成绩排名前五的考生,高考文化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批次普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85%即可。
若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招生制定了相关规定,考生还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要求。
学费标准
10350元/年。
学校每年按程序湖北省物价局报批,最终以物价局批复为准。
监督管理
学校坚持做到标准刚性化、程序规范化、办法公开化和结果公示化。专业面试实行全程录像。学校监察处全程参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测试及录取工作,并负责对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及公开性实施监督。
考生应本着诚信原则向学校提出申请,对于以虚报、隐瞒或涂改有关材料及其他欺诈手段取得合格证的考生,一经查实,取消其专业合格资格;已经被录取或取得学籍的,学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或学籍并将其退回生源所在地。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430074
咨询电话:027-8754222887559946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华中科技大学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整体来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规模、素质能力、结构分布、体制机制以及发展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如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亟待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分布不尽合理等。华中科技大学作为国内高水平知名大学,发挥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专业和学科优势,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为切入点,构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平台,打造专业技术人员系列培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和实践,初步构建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体系,打造了集中面授与平台学习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开展了30余项4000余人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重视顶层设计,打造培训、学历提升和继续教育网站三位一体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平台
(一)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系列培训项目
为进一步提高湖北省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湖北省中部崛起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华中科技大学与湖北省人社厅联合打造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继续教育项目。项目充分整合了人社厅主管部门行业优势、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和教学经验以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优势,依托学校优势专业学科,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需要,采取远程学堂与集中面授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打造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系列培训,努力实现培训的高质量、低成本、大规模、可持续和有实效。系列培训项目按层次分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研班、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研修班和校级专业技术人员研修班。
(二)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提升项目
为满足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提升需要,依托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丰富的继续教育资源,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负责提供包括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和自学考试教育在内的专科起点本科学历继续教育,学校相关专业院系提供相关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
(三)建设湖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
正在建设之中的“湖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是一所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升学历、更新知识、提高素养、陶冶情操、训练技术、提高能力提供无所不在支持服务的网上虚拟大学;是面向全省的大型学习资源超市;是各种类型学习型网站的集群;是为各级各类教育实现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的云服务平台。平台以优质资源库共建共享为中心,规划建设一大门户,即“湖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两大管理系统,即针对非学历教育培训的管理系统、针对社区教育的管理系统;三大支撑平台,即面向政府和企业的学习型组织平台、面向社区教育的支撑平台和面向全民的社会化网络支撑平台;四大库,即底层支撑应用系统运行的学习者库、资源库、教师库和项目库等。整个大平台的运行以“学分银行”为纽带,将全民学习以及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结合起来,从一定意义上真正实现全民学习,打造湖北省最大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
二、整合资源,初步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项目体系
(一)整合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项目体系
充分调动专业院系积极性,整合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与机械科学与技术学院等专业院系联合打造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及制造技术高级研修班等19个一流水准的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项目,初步建立高研班项目体系。
(二)挖掘资源,打造省级和校级专业技术人员研修班项目体系
针对湖北省经济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提升的需要,基地整合院系培训资源建设了湖北省咸宁市企业高管研修班、湖北银行系列研修班、湖北能源集团投资管理人员研修班等一系列省级和校级专业技术人员研修班,涉及机械制造、能源、经济等10多个行业领域,为湖北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精心组织,精细管理,专业服务,积极开展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一)积极申报,精心组织,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研班受到广泛好评
两年来,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先后申报承办了4期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凭借系统的课程设置、一流的专业师资和专业化的管理服务获得了参训学员的一致好评。以《传媒管理高层次人才能力建设高级研修班》项目为例,来自河南、山西、山东、青海、广东、内蒙古、广西、北京、浙江、湖北等12个省市的60余名传媒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大多数参训学员是总编、社长或者责编。高研班按照传媒管理高层次人才能力建设培训需求,通过媒介发展与政治文明、媒体经营的品牌化战略、省级卫视竞争态势和二线卫视崛起路径、风险社会的新媒体与社会管理创新等课程的学习,采取课堂授课、分组讨论、实地参观等形式,全面提升传媒管理高层次人才综合能力,挖掘传媒管理人员的潜能,更新专业技术知识和理念,逐渐提升传媒行业企业在国内、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培训课堂的管理采取专业化服务的模式,针对学员、授课教师分别实施专业化服务,在餐饮、住宿、报到接待环境设计、报到接待车辆调遣、报到接待语言问答、报到接待住房安排等细节方面,均采取统一标准化模式,并结合学员个人特点灵活处理。在教学组织和管理环节,严格按照企业模式操作,实行精细化管理,在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规范化上下足功夫,受到参训学员的一致好评。湖北省十堰市电视台的某位学员是第一次参加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他感触颇深,下课后专程找项目组人员主动并交流学习心得及体会,由衷地感谢学校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和系统化培训,提出回到十堰后,要向更多的同行推荐传媒管理高层次人才培训班,这对于华中科技大学来说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
(二)主动联系,积极开展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研修班
在承担国家级的培训任务之余,基地还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出力,先后举办了由湖北省人社厅、咸宁市委市政府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举办的咸宁市首期企业高管人才研修班等20余项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研修班,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湖北银行专业技术人员系列培训是省级培训项目和校企合作培训的典范。湖北银行作为一家2011年2月27日正式成立的地方性商业银行,把组建一支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专业化管理队伍,作为湖北银行打开新局面的突破口。华中科技大学继续教育示范基地把满足企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整合优势培训资源,科学构建培训课程体系,通过系统学习知识,丰富学员业务知识,同时结合实际工作,提升参训学员综合素质,开拓视野,更新思维,搭建拓展相互交流平台。短短的2年内,华中科技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携手湖北银行人力资源部使支行行长、支行副行长、客户经理等6个班次共计300多名参训学员走进华中森林式校园,几十名培训授课专家通过培训建立了长效沟通平台,便于学员沟通交流,项目带班班主任通过专业化服务成为了各位参训学员的好朋友,更成为了湖北银行的一部分。系列培训获得湖北银行领导和参训学员一致好评,称赞华中科技大学组织的培训是:“一流的高校、一流的老师、一流的课程、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同时校企合作的2年中,湖北银行发展成为一家资产过千亿、利润过10亿,分支机构布满全省,资本充足、治理优良、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湖北省同业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中,湖北银行存款增幅排在第一位。
(三)开拓省外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市场,校级专业技术人员研修班不断发展
英文名称: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4152
国内刊号:42-1154/R
邮发代号:38-34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护理学杂志》(半月刊)创刊于1986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护理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湖北省优秀科技期刊、华中科技大学权威期刊。
办刊宗旨
《护理学杂志》的宗旨是及时传递护理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及新信息,交流护理经验;突出护理学科的科学性、理论性及实用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本刊以各级护理人员及护理专业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读者群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四大洲的几十个国家及地区。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重庆大学 湖南大学 东南大学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武汉大学 四川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福州大学 贵州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南昌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郑州大学 河海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华侨大学 石河子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长安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
新疆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大庆石油学院 东华理工大学 青海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西华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长江大学 广州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专业等级的学校有:
济南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河北理工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中原工学院 平顶山工学院 辽宁工业大学
南华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浙江科技学院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大连水产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 江苏工业学院 武汉科技学院 徐州工程学院 皖西学院 盐城工学院
南昌工程学院 武汉工业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 黄石理工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
茂名学院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
南阳理工学院 榆林学院 孝感学院 台州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黑龙江东方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 江苏工业学院怀德学院
武汉科技学院外经贸学院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宁夏理工学院
英文名称:Radiologic Practice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0-0313
国内刊号:42-1208/R
邮发代号:38-12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中国高校在文化、科技、学术等诸多方面的国际交流不断增加,因而高校校名的英译要慎重选择语言基本规则、并且能展现本校特点的英文校名。笔者认真查阅了湖北招生信息网上刊载的2013年招生院校,以其中的35所高校的英文校名为研究对象,通过查询高校网页并与国际名校的命名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湖北省高校校名翻译中还存在一些混乱现象,影响了学校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
二、高校校名翻译的理论依据
大部分的高校校名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文化内涵及精神宗旨,因此在对这类高校校名英译时,要注意它们的特殊文化因素。当翻译涉及跨文化差异时,选择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比较合适。前者指用现成的表达方式方便译语读者,使译人语本土化,比如沿用一些经过西方人译介过的中国大学校名,如“Pekjng University”中的“Peking”衍生于洋人对北京的前称“北平”的音译。相反,异化式翻译则不顾译入语文化中存在的表达方式,追求新颖的、具有陌生感的语言表达方式,给译名带上异域风情,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拼音化英文名。
三、湖北高校校名结构分析
接下来从35所湖北高校中分析一下他们的命名特点:
高校英文名高校中文名
University of Wuhan武汉大学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China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华中科技大学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武汉理工大学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中国地质大学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华中农业大学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华中师范大学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中南民族大学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
Jianghan University 江汉大学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三峡大学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武汉科技大学
Hubei University 湖北大学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湖北文理学院
(襄樊学院)
Huanggang Nomal University 黄冈师范学院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湖北工业大学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武汉工程大学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武汉纺织大学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武汉轻工大学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湖北中医大学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湖北经济学院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湖北理工学院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武汉体育学院
Hubei University of Police 湖北警官学院
Wuhan Polytechnic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Enshi Polytechnic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HuBei Polytechnic Institute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HuBei Radio & TV University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HuBei MinZu University 湖北民族学院
Wuhan Institute of Shipbuilding Technology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湖北师范学院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Branch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College of Arts & Sciences of Jianghan University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Wuh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湖北工程学院
Wuhan Business University 武汉商学院
从以上的统计中,可以看到湖北各大高校基本是以其所在省、市或其办学特色,擅长领域来命名的。由此可归纳出湖北高校英文翻译具有以下几种结构:
1.采取“地名+University/College”的结构
采用此结构的有4所学校,如:长江大学(Yangtze University)、三峡大学(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等。该类型院校名称较为简单,翻译效果直观。
2.采取“地名+专业名+University/Institute”的结构
采用此结构的有14所学校,如: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华中农业大学)、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华中师范大学)等。该结构在结构1中“学校”前增加了定语修饰,说明了学院特色专业方向,符合中国人的一般阅读方式。
3.采取“地名+University/Institute/Colloge+of+专业名”结构
采用此结构的有14所学校,如: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China(中南财经政法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华中科技大学)等。该结构也是为结构1中“学校”增加了定语修饰,但更加符合英语阅读方式。
4.采用“地名+Polytechnic”
采用此结构的学校有2所:Wuhan Polytechnic(武汉职业技术学院)Enshi Polytechnic(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5.采用“University+of+地名”
采用此结构的学校有一所:University of Wuhan(武汉大学)。
四、湖北高校校名翻译问题分析与建议
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参考国际名校的英文名称来给国内的高校命名。例如在第二章中总结的名校命名来历,我们就可将其与国内校名对应,相同命名来历的可依照国外的校名翻译。
从国际校名的命名上可看出由历史文化名城或高校所在省市来冠名的学校采用第二章中的第1,5结构较多,如:New York University、Columbia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Oxford、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如果校名是以以各自擅长的领域来命名多采用第3种结构,如: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湖北省这35所高校中大部分高校英文名的结构是基本符合英语习惯的,但是第2种结构英文中使用较少,建议都采用第3种结构。
另外,从选词上来说,对“大学”“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的翻译缺乏科学性,存在分歧。―般说来,“大学”对应“university”,“学院”对应的可以是“college”,指大学中的二级学院或独立的可以颁发学士学位的学院。“学院”也可以是“institute”,通常用以指以理工、技术类学科为主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专科学校”之类则相当于“polytechnic”、“college”。而湖北高校中除了HuBei Polytechnic Institute(湖北职业技术学院)、College of Arts & Sciences of Jianghan University(江汉大学文理学院)等六所高校在翻译“学院
一词上实事求是外,其他三类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均使用的“university”一词。
其次,对“民族”一词的翻译,中南民族大学采用的是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而湖北民族学院采用的是HuBei MinZu University。这里的民族一词实际上相对于少数民族而言。“nationality”一词,但在英美人眼中大多与国籍关系密切,而要表示少数民族则要在“nationality”前加上“minority”。另外在有对应词的前提下,就没有使用拼音“min zu”的必要了。
再者,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都采用了“Radio & TV University”如,HuBei Radio & TV University(湖北广播电视大学),而其正确译名应为“University/College of the Air”或者“Open University/College”。
地名属于专有名词,按照规范译法,应译成汉语拼音,或在必要时采用意译或者方位译法。例如: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华中科技大学)、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华中师范大学)。同时在对地名的书写规范上对湖北(Hubei)的书写不应将其分开或分别大写。例如:HuBei Polytechnic Institute(湖北职业技术学院)、HuBei Radio & TV University(湖北广播电视大学)等。
五、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大学校名翻译时,应该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实事求是,克服虚荣心,在确认译出与译人语的涵义后,应该意译的先意译,应该归化的先归化,当发现意译/归化不可取时采用音译,异化策略,实践“文化自觉”,在教育部的统一领导下规范译名。(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参考文献:
[1]Gove P B.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Unabridged[Z].Springfield:Merriam Company,1976:1226.
[2]成佳模.浅谈中国高校名称英译规范化[J].海外英语,2003,(12).
[3]陈向红.中国高校英文校名现状存疑[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8).
在高中的第一次电脑课上,黄承松首次接触到电脑,一下子就产生了浓厚兴趣。高二上学期,黄承松就开始尝试软件开发,在威客网站上接一些电脑软件开发的任务。
2008年9月,黄承松进入华中科技大学软件专业学习。没多久,黄承松萌发了在互联网行业创业的念头。此后,课余时间,黄承松边编电脑软件,边积累创业资本及创业知识。从2010年初,黄承松就开始酝酿一种全新的互联网创业项目,但过了很长时间也没什么进展。
2010年6月,黄承松发现返利网站比较红火,就打算进军这一领域。两个月后,黄承松在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注册了武汉奇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之后,黄承松拉几个同学入伙,创办了返利网站秀当网。这家网站为消费者提供各大电商网站的导购服务,消费者通过他们的平台购买产品可以累计积分,然后根据积分得到相应返利。
创业是艰辛的,黄承松最穷时身上只有几十块钱。然而,市场是无情的,由于返利类网站同质化现象严重,加之没有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撑,黄承松的首个项目以失败告终。黄承松又开始苦思冥想新点子,可直到2012年底,他也未能想出。2012年春节返乡前夕,黄承松感到万分沮丧,打算放弃创业,注销公司,春节过后找工作。
就在黄承松即将办理公司注销手续的前一天晚上,一家淘宝店推出的9.9元秒杀钱包(包邮)的活动引起了黄承松的注意。然而遗憾的是,尽管抢购速度飞快,黄承松还是没能抢到。
此事让黄承松灵机一动:电商网站举办的秒杀活动表面上很诱人,但并不完善——这种活动大多是限时抢购,提供的货品数量少,抢购机会也少,并且由于没有分类,9.9元以内的特价品被淹没在海量的商品之中,很难被找到。既然如此,何不建一个电商导购网站,把电商网站上9.9元以内的商品分门别类地聚集起来呢?虽然这种模式仍属于电商导购,但是属于“旧瓶”装“新酒”,具有巨大市场价值。
春节刚过,他就投入到招聘员工及新网站的建设之中。许多高端互联网人才被黄承松的项目所吸引,纷纷加盟。2012年4月,九块邮正式上线,人气直线上升,没多久,日均独立访问量达到了20万人次。2012年年底,九块邮推广工作完成,运营走上正轨。之后,每月的交易额在飞速上升。2013年4月,九块邮单月交易额已超过3000万元,带动网络销售额超3亿元。
起初,公司的营销总监做了个和商户分成的营销方案,当即被黄承松否决。在黄承松看来,九块邮的知名度和人气尚在积累阶段,开始就和商户谈分成会把商户吓跑。后来,随着知名度的提升,九块邮才开始和商家谈分成。商家看交易量激增,为了节省开支,纷纷找九块邮谈“租摊位”的业务,黄承松便当起了“包租公”。对九块邮而言,租摊位收入稳定,没有风险,商户还自负盈亏,何乐而不为呢?
不久前,黄承松应邀前往母校华中科技大学作报告,谈到自己的成功,他不无感慨地说:“‘新瓶装新酒’无疑是最好的创新方式,但是,对有些人而言,这种创新很难做到。其实,在现有的商业模式基础上进行创新——给‘旧瓶’装上‘新酒’,同样可以赢得商机!”
1、北京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2、天津区: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3、东北区: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4、陕西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上海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
6、江苏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7、湖北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8、湖南区: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9、安徽区:中国科技大学;
10、福建区:厦门大学;
11.广东区:中山大学;
12.浙江区:浙江大学;
13.四川区:四川大学;
14.重庆区:重庆大学;
15.山东区:山东大学;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新型研发机构 协同创新 创新创业
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与企业在技术、科研、资源、师资、岗位、实习、就业等多方面的合作。地方职业院校与当地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资源环境,可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满足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就业率。另一方面,地方职业院校如果能够和具有一定学术背景的科研院所、知名高校进行专业发展合作,进行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师资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的协同创新,则可以有效提升学校的专业建设高度和人才培养质量,更有效的为地方经济服务。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他们是地方新型研发型、服务型企业的典型代表,而高职院校作为企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双方在人才、资源、项目上都有明显的互补性,探索高职院校与地方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1 东莞新型科研机构及其发展
东莞地处珠三角腹地,以其发达的制造业而享誉全国,但东莞的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不强,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迫切。近年来,东莞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管理机制,引入和创建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是采用企业化管理和运作的事业单位,既具有高校的技术背景又具有企业的运营机制,具有很高的市场化特征。
新型研发机构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产学研结合,投入模式新、功能定位新、合作方式新、运作模式新、激励机制新、考核机制新,更贴近市场,更符合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产出丰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法人组织。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现在有新型研发机构120多家,累计服务企业超过3万家,成功孵化高新技术企业超过千家。新型研发机构在带动东莞6万多家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广东省省委书记等领导的高度评价。
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的典型代表,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简称工研院)是由东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和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一个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产业孵化平台。工研院是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东莞物联网产业)基地、广东省制造装备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在智能装备制造业开展工作,旨在推动区域创新,提升东莞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工研院目前拥有有各类技术人员600多名,和数千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已建成4.3万平国家级产业孵化园,有数十家在孵企业,各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
2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与东莞工研院的协同创新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是东莞唯一的公立高等职业院校,是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院目标是紧密结合东莞的产业特点,办成具有东莞特色的全国一流职业技术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和工研院都地处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双方有很好的地缘优势。高职院在地方人才培养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具备优势;工研院作为新型研发平台,在科技创新、教师深造、学生实习、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方面优势明显,工研院联系多家企业和多个行业,这对于高职院校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和企业复合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背景下,两院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共建物联网与智能制造技术协同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平台采取“项目合作、工学研结合、互为基地、相互支撑、共同发展”方式,双方依托平台开展科研项目合作、人才培养、教师锻炼、学生实习等环节的合作,尤其是在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创新和创业能力,提升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在成果产业化和社会服务方面进行协同创新。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将平台建设纳入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以为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项目、人力和资金保障,工研院将基地作为企业实习、技能人才输出、创业孵化的窗口。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的院系包括计算机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而工研院主要的事业部有信息技术事业部、数控装备事业部、电子制造事业部,双方可通过协同创新平台实现院系和专业的全面对接。平台建立负责人制度,负责人由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在工研院事业部兼职开展工作,本协同创新平台有以下特点:
(1)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孵化创新型企业和输送技能型人才。工研院设有“松湖华科”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园,依托协同创新平台定期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通过平台加强与园内企业的沟通协作,安排学生进入园内进行实习和实训,努力创造就业、创业机会,同时为园区企业输送人才。
(2)通过新型研发机构培养实践创新型师资。充分利用工研院背靠华中科技大学和作为广东省物联网产业基地的优势,为学院青年教师提供学习深造和创新创业环境,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依托平台贴近产业的特点培养“双师型”教师。教师可到工研院进行挂职锻炼,博士还可到博士后工作站进行科技项目研发,有自主成果的教师还可以企业特派员身份在平台进行创新创业。
1、 北京大学;
2、 复旦大学;
3、 中山大学;
4、 中国人民大学;
5、 清华大学;
6、 浙江大学;
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8、 西安交通大学;
9、 华中科技大学;
10、武汉大学;
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2、北京师范大学;
13、天津大学;
14、厦门大学;
15、苏州大学;
16、华中师范大学;
17、湖北大学;
18、汕头大学;
19、深圳大学;
本次会议主题为网络传播及新媒体发展与个性化传播,来自全国著名院校的新媒体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彭兰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的陈卫星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的钟瑛教授、暨南大学的范以锦教授,南京大学的杜骏飞教授、上海大学的张咏华教授等作了大会主题报告。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张国良教授分别对本次大会召开的意义做了充分的肯定。无疑,通过与会学者的研讨、碰撞与交流,本次年会对网络传播与新媒体领域研究的长足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新媒体发展与探索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是近年来媒介领域发展的一个亮点,从网络电视、车载电视、楼宇电视、手机媒体到网络视频及数字音乐,各种新媒体的共栖传播态势不但引来了媒体技术方面的全新革命,而且对媒介的产业管理、受众心理及价值文化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与影响。
南京大学杜骏飞教授通过对中国五大代表性城市的调查研究,集中描述和讨论了新媒体环境下中国中产阶级潜在的媒介素养特征,他认为中产阶级是“网络依赖症”和“电视疏离症”的一群,这些特征导致了数码淘的加深及社会阶层新的不平等;面对中国的媒介国情,中产阶级通常以均衡的接受策略来展现媒介素养及文化自信,但其中的知识中产则更为激进;中产阶级在媒介的使用上是功能主义的,但是他们的阶层先进性和社会进步意义值得预期。
手机媒体在中国尤其引人关注,但在发展中也遇到诸多的困惑与难题。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从手机媒体最发达的国家日本人手并结合中国当下的发展实际,分析了手机媒体在中国迅猛发展的原因、特别是手机短信如此发达的原因。他认为,手机媒体今后的健康发展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广电改革和市场竞争的多重推动下,中国的数字电视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对数字电视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上海大学严三九教授和王虎博士以上海当前唯一的一家数字电视运营商为调查对象,采用发放问卷和深度访谈的方式,重点调查了上海市数字电视人才的职业环境和各岗位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指出数字电视专业人才培养和行业用人需求之间需要一种契合点,并分析与探讨了创新新媒体人才培养的模式及服务上海乃至全国的新媒体产业和现代服务业。WEB 2.0时代的门户差异化竞争
在新媒体产业中,我国商业门户网站的差异化竞争越演越烈,华中科技大学钟瑛教授在会上对我国三大商业门户网站新浪、搜孤、网易的差异化竞争与发展做了集中的探讨与分析,她认为三大门户网站的竞争特色为:新浪以博客带动内容,广告领先;搜狐以技术驱动娱乐平台,体育赛事令人瞩目;网易则以开发与运营网络游戏独领。其发展趋势是网站定位个性化追求是核心竞争力;网站技术创新是新的增长点;网络盈利模式的探索是发展的主导。
对于WEB2.0的社会意义与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在发言中认为,不管业界是吹捧还是贬低,这些反应的背后都是各种各样的商业动因。作为研究者,既要注重业界的动向,又要摆脱商业的喧嚣,超越商业的视野,来研究新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及长远影响。彭兰还进一步指出,关于WEB2.0,目前并没有个统一的定义。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是,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是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动力和根本原因,本次年会,很多学者就此问题作了专门探讨。华中科技大学舒咏平教授从《老鼠爱大米》和《馒头》这两个个案出发,从Web2.0到Work2.0,对网络的创意在线整合进行了梳理与分析。
网络侵权与权力博弈
互联网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生产力,互联网背后存在着权力的博弈。对此,中国传媒大学陈卫星教授的看法是:互联网是一种权力的竞争,互联网传播使得权力关系和挑战权力关系的过程呈现在传播的领域中,而技术、传播和权力之间的关系反映价值观和利益的冲突,社会行动者的挑战。上海大学张咏华教授认为互联网的社会应用发展进程中交织着各种社会力量的竞争博弈,这种进程背后有意图的社会行动之影响作用。她提出:任何工具,即使威力效能再大,本身也无法保证其恰当的社会应用;对于互联网这样一种在发展中充满变量和不确定性的创新事物,人类社会的决策和行为决定其发展的方向。从这个角度来说,在互联网给社会带来什么的问题背后,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上,有一个社会决策者和网络世界的参与者让互联网给社会带来什么的问题,而思考这个问题,思考我们让互联网沿着什么方向前进的问题,不仅是管理者的责任。而且也是作为当代社会组成部分的各社会群体和具有积极参与精神的公民的责任。
关键词:两型社会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湖高新区(简称“高新区”)在产学研合作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依然面临诸多困境。尤其是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入,高新区成为了试验区中的试验区,产学研合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基于调研数据,对高新区产学研合作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展望,为制定产学研合作政策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现状
无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还是高新区管委会,都越来越重视产学研合作,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产学研合作能力明显增强。
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规模与质量,是产学研合作能力的重要体现。
高新区培育了一批卓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08年底,注册企业达到12784家,经营活跃企业有8000多家。其中,收入超过3亿元的企业达到72家,规模以上科技企业达到720家[1]。随着高新区管委会的推动和引导,科技型企业重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合作主体意识增强。例如,凯迪电力、华中数控、烽火科技、长飞光纤研发并产业化了大批新产品或新技术。
高新区汇集了42所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始终注重科技与经济结合,把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科技成果的本地转化主要集中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在机械、电子、光通信等领域具有比较明显的转化优势;武汉大学在本地转化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测绘、化学化工、水电利设备及生物医药等行业;武汉理工大学在机电、汽车、材料等专业转化能力较强;华中农业大学的主要优势集中在畜牧、养殖、生物等专业方面[2]。
高新区汇集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院等56家国家和省级科研院所。高新区始终按照市场经济思路推动科研院所加快成果产业化、院所企业化,加速释放科研院所的科技能量。其中,邮科院、化学所、生物所、高压所等20家科研院所实现了以研发为主的事业单位向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企业的转化;中核武汉核动力所、中科院武汉分院等科研院所将科研成果直接产业化[3]。
2、产学研合作环境日益完善。
产学研合作水平与外部环境的支持密切相关。高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改善产学研合作环境。
(1)、创新服务平台日益多元化。高新区积极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组建了“国家光电实验室”、“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为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在行业核心企业建立10多个不同层级的工程技术中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建设了多元化的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如软件开发与测试服务平台、光电子产品测试平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等。
(2)、孵化器逐步专业化。围绕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高新区开创专业化孵化器发展道路,完善了从研发、孵化到产业化的体系。通过不断加强孵化器的建设,逐渐建成或正在建设武汉留学生创业园、光谷创业街、光谷软件园、南湖农业园创业中心、生物医药孵化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孵化器、光电子企业孵化器7个专业孵化器。截至2009年7月,高新区的孵化面积达90万m2,在孵企业突破1000家[4]。
(3)、大学科技园成为产学研成长链的关键环节。高新区已形成校园周边、科技园区和创业中心、孵化器相结合的多层次孵化网络。尤其是武汉长城创新科技园、武汉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华中师范大学科技园等的建设,加快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例如,截至2008年底,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入园企业168家,累计毕业企业85家。
(4)、投融资环境不断改善。高新区在改善投融资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①扶持和促进企业上市,出台了《关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暂行办法》;②发展风险投资,已建立了华工创投、东湖创投、光谷创投、武大创新、创业者中心等7家风险投资机构,引进了汇丰控股公司、IDG创业投资基金、Intel等境外创业投资机构;③完善了产权交易平台。中国(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成立,在全国首创非上市公司开展股权质押融资,开展了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截至2008年年底,为高新区内的艾维通信、武汉安能、江通动画、银泰科技、绿世界环保等28家公司融资35笔,总资金超6亿元[5];④促进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例如,光谷基金与华夏银行签定协议,形成“贷款+担保+投资”的投融资新型融资模式,为中小城市企业提供超过1亿元的融资支持[1]。
(5)、促进成果转化政策推陈出新。高新区先后出台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暂行办法》、《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和《中国光谷创新奖暂行办法》、《关于推进科技人员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中国光谷创新奖,鼓励科技成果的股权化、资本化。例如,在红光高清NVD项目的产业化过程中,科技人员和管理团队以知识产权入股650万元,占股比例达27%。
(6)、人才特区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08年底,高新区已累计吸引海外留学人才1300余人,创办520多家企业,涉及200多项高科技项目的研发和经营[6]。2009年,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先后出台《关于在东湖高新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实施“3551”人才计划的暂行办法》,得到海内外相关人士的关注和响应。
(7)、产学研联动机制初步形成。高新区定期召开由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家及相关政府部门等参与的产学研联席会议,促进产学研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地球空间信息产业联盟、光电国家实验室、软件外包产业联盟、激光行业协会、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产业技术联盟、光纤到户(FT-TH)联盟、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等的建设,加强了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联动,协同效应开始显现。
3、产学研合作模式多元化。
在探索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中,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形成了多种富有生机活力的合作模式。
(1)、松散型合作。即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并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目前,区内企业已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技术中心15家。例如,楚天激光聘请中科院姚建铨院士为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聘请国内外一批知名激光技术专家组成顾问团。这种合作模式的特点是企业规模较大、研发力量较强,属于创新型企业的典范。
(2)、大学院所直接将研发植入产业。即高校、科研院所依靠科研资源和科研优势,创办科技型企业以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和高校老师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到高新区创业,将科研成果产业化,例如楚天激光、凯迪电力、凡谷电子。大学科技园逐步发展成为高校和科研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例如,华中科技大学的华中数控、天喻信息、达梦数据库,武汉大学的武大弘元、武大吉奥、武汉立得空间,武汉理工大学的南华高速、理工光科、港迪电气、理工光学等。华烁科技、中冶南方、烽火科技等则是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科研院所依靠自身的科研能力、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资源,直接将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运作的典范。
(3)、共建产学研经济联合体。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实践中,为了整合和利用国内外的科技资源,高新区建设了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心)为核心的多层次技术创新支撑平台,推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围绕重大项目建设,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多方共建的产学研公共技术创新平台,拉动了产学研集成。其中,2002年,由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科技厅、武汉市科技局、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东湖高新集团合作成立了我国第二个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产学研各方共建企业推进了科研成果产业化,例如,武汉大学开发的“OSMAR-S型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选择凡谷电子公司作为实现雷达产业化的合作伙伴。
(4)、产业联盟。整合产学研的技术和产业资源,以联盟的方式提升整合能力,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软件外包产业联盟、激光行业协会、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NVD)产业技术联盟、光纤到户(FTTH)联盟、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等,这些联盟的成效已开始显现。
(5)、“产业基地+研究院”集成模式。高新区采取资源集聚战略,依托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成立了光电国家实验室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其中,光电国家实验室由教育部、湖北省和武汉市共建,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由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717所组建;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由武汉大学牵头,由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凯迪电力等单位组建。
4、产学研合作国际化初具雏形。
东湖高新区的产学研开始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合作,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
(1)、谋求全球产学研资源的整合。目前,高新区内的产学研主体已开始与国外企业开展合作,积极谋求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和战略规划。例如,长飞光纤由中国电信集团、武汉长江通信集团与荷兰德拉克公司共同投资、合作研发;华工科技收购澳大利亚的Farley和Laserlab,通过集成创新研制出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精度等离子切割机和高性能激光切割机。
(2)、吸引跨国公司到高新区建设技术中心。例如,微软技术中心、IBM软件创新中心、英特尔创新技术体验中心、EDS全球服务外包中心等。
(3)、聘请国外专家。例如,光电国家实验室聘请了美国、英国等8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布立顿?强斯博士,成立了“布立顿?强斯生物医学光学研究中心”;凯迪电力聘请世界著名干法脱硫专家孜默担任技术顾问,引进了7位经验丰富的德国、波兰等国家的脱硫技术专家。
(4)、举办国际产学研合作论坛。例如,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发展洽谈会、国际光电子博览会、留学生创业会以及光谷国际论坛等。
5、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
(1)、从联合创新走向创新集群。高新区涌现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如华工科技、长飞光纤、烽火科技、凯迪电力、中冶南方、楚天激光。2001—2008年,高新区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共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级创新项目320多项[7],开发了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尤其是烽火科技的3项IP网络技术标准、长飞光纤的“光纤链路测试方法”,均被国际电联批准为国际标准。高新区围绕核心技术和标准,由区内企业牵头组建了产业技术联盟,成立了光电国家实验室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开始走向联合创新。这标志着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已朝市场化、长期化方向发展,实现由点到面的突破。
(2)、科研成果不断转化成社会财富。产学研结合的浪潮日渐高涨,科研成果正源源不断地被产业化,转化成社会财富。例如,由国家光电实验室研发改进的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NVD研制成功,武汉全真LCOS大屏幕投影仪产品试生产。
(3)、国家级示范基地纷纷落户。高新区已拥有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研发基地、光电器件生产研发基地、光通信产品研发基地、激光设备生产基地、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高新区也先后被批准为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全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全国第一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全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全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先进集体”、“国家地球空间信息武汉产业化基地”和“武汉?中国多语信息处理产业基地”等。这些基地的落户都是官产学研合作所带来的成效。
二、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面临新的形势,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发展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集中突现如下:
1、校企的价值取向差异依然严重。
高校注重自由探索和学术价值,往往忽略成果的市场价值。长期以来,高校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单纯以获得国家经费多少、数量、参与人的学术地位高低、所获奖励级别和数量为标准。例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的职称评定和考核标准,依然以论文或著作、研究项目及教学成果为依据。虽然高校、科研院所考核体系及激励机制正逐步向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向发展,科技人员创办公司越来越多,例如,武汉东湖创业中心自成立以来累计孵化中小型科技企业886家,其中近20%的企业由高校或高校教师创办[8]。但是,武汉高校产业与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产业相比,在数量、规模、产业实力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关注的焦点是科研成果的市场效益或市场前景。
目前,区内企业在创新上对高校、科研院所等外部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大多数企业的创新属于自创。据湖北省统计局2007年的《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调查报告》显示:2004—2006年,湖北省由企业独立完成的产品创新占71。9%,独立完成的工艺创新占65。2%,只有28。1%的产品创新和34。8%的工艺创新是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的合作完成的[9]。
2、产学研合作联盟亟待升级。
跨“产学研”平台的产业联盟是现阶段高新区推进产业升级和规模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新区的众多产业技术联盟,由高校或企业牵头,由研究机构、企业,甚至金融、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组成(如表1所示)。但是,高新区的产业技术联盟成立时间比较短,停留在共同开发市场的初级阶段,需要经历“联系、联合和联动”,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六部委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且,随着产业联盟的逐步推进,产学研联盟中存在文化风险、制度风险和运作风险,可能引发联盟内部的冲突和不协调,造成联盟的终止。因此,转向产学研相结合、整合有效资源的技术创新联盟,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3、在汉高校的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率低。
高新区的高校及科研机构有大量的科技成果可进行产业化运作,但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远落后于其科研能力。尤其是本地高校及科研机构技术成果向本地企业转化的比率比较低,由武汉地区企业承接的项目不足20%[8],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例如,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产学研合作项目总额大约在3~4亿元,其中涉及到武汉本地及武汉周边地区的项目转化总额只有大约5000万元,仅占转化总量的25%左右[2]。武汉大学2006年以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形式实施具有发明专利的项目13项,武汉企业承接的项目只有2项[8]。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其它高校及科研机构也存在类似现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对象大部分是江浙、广东等外省企业,与省内企业的合作反而比较少。
例如,武汉大学2002—2006年通过专利技术合作开发项目68项,其中与武汉企业合作开发的专利技术项目不足10%,华中科技大学2002—2006年与武汉企业也只有29项专利技术合作开发项目[8]。
4、产学研合作地区性明显。
高新区的官产学研合作大多局限在本地区,以整合区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资源为主,在积极整合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资源,实现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一方面,外省市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央各部委所属单位的科技人员带科技成果来东湖高新区实施转化的很少。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虽然东湖高新区在推进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开始引入国外科研力量,包括与国外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和独资企业的技术转移与扩散等。例如,与法国政府联合建设P4实验室,华工科技收购澳大利亚切割系统公司,凯迪电力高薪聘用外国专家。但是,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地区性过于明显,未能在更开放的环境中推进,尚未形成与国际接轨的产学研创新体系,难以融入国际性创新网络。
三、促进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对策
为促进高新区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结合产学研发展趋势和高新区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
1、以战略规划引领产学研合作持续发展。
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产学研合作过程的重要运用,也是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正经历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点到线到面,由小规模到大规模发展的转型时期。在转型时期,明确产学研的未来发展方向至关重要。因此,必须结合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经验,制定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战略,明确产学研合作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思路。以规划促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规范开展,引领产学研工作纵深发展。
2、以战略联盟和合作网络驱动产学研合作国际化。
随着经济、科技的全球化发展,产学研合作不能局限于区内、国内。扩大产学研合作的外延边界,走出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国际化道路,是高新区成功嵌入国际性创新网络,逐步向全球产业链高端推进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随着产业技术联盟的不断发展,利用现有具有影响力的技术联盟或产业联盟,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大型跨国企业开展合作,成立跨国产业联盟,谋求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资源配置和战略规划,推动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国际化。另一方面,通过在汉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的国际合作网络,以“请进来、走出去”思路开展产学研对接,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国际化。
[NextPage]
3、吸引和促进区内外产学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世界一流科技园发展的经验证明:引入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力量来推动高新区企业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园区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一方面,依靠辖区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实施产业与科技的对接。以高新区优化的产业结构,积极与在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优势和学科链实现对接,促进自主创新成果实现本地转化。另一方面,借鉴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加强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鼓励省外乃至国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根据东湖高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到高新区建立转化基地,借用外省的科技能力为高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
4、以产学研平台吸引和留住科技领军人才。
优秀的科技领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后,如何留住人才,使用好人才才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产学研平台建设,营造引才、留才、用才的综合环境,从而使人才从愿意有为到可有作为,从希望发挥到能够施展。例如,利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中科院武汉分院、邮科院等科研院所,凯迪电力、长飞光纤等创新型企业,以国家光电实验室、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国家级实验室为平台,引进和留住海外科技领军人才。
5、借助“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发挥辐射效应。
高新区创建“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应该说既有需要又有可能。自主创新体制和优化产业布局是武汉城市圈作为“新特区”的重要试验内容,东湖高新区作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龙头和示范基地,则成为试验区中的试验区。
正如李健[10]教授所说“两型社会离不开两型经济,两型经济离不开两型产业,两型产业离不开两型技术”,两型技术的研发和转化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高新区在优势产业上已具有优越的产学研合作条件,为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应该结合“两型社会”建设,建立“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探索建立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东湖高新区管理委员会。武汉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情况汇报[R]。2009-2-20。
[2]武汉市产学研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武汉市产学研工作发展报告[R]。2006-11。
[3]夏亚民,陈丽娜。东湖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区,2007(2):80-84。
[4]王宏斌,陈捷。武汉东湖高新区玩转资本市场[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07-08。
[5]何亚斌。关于产权市场促进产学研合作情况的汇报[R]。2009-3-27。
[6]夏斐,李宏。武汉吹响“人才集结号”[N]。光明日报,2009-03-02。
[7]湖北省科技厅高新处。极目楚天论光谷[EB/OL]。2008-06-19。
[8]董宏伟。武汉市教育部直属院校专利转化情况调查。2008-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