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1 03:15: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韩语课程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从课程的重要性上来看,韩语TOPIK课程作为服务于韩国语能力考试的一门课程,课程讲授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能力考试的通过率。其次从课程特点上分析,这门课程又是最繁琐的一门课程,因为牵扯韩语词汇语法、写作、听力、阅读四个方面,涵盖知识点多,怎样合理开展好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韩语TOPIK课程教学研究
韩语TOPIK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韩语专业二年级学生,通过一年的专业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韩语语言基础,但仍然存在韩语词汇语法积累不宽泛、听说读写能力不均衡、韩语思维能力受汉语干扰强、语言文字驾驭能力差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语言学习的规律,采用精讲多练、专项练习、分阶段讲解、循序渐进的形式深化教学内容,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
(一)教学内容从课程内容上看,针对韩语能力考试对于素质和能力要求,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课程设置规律,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原则,突出能力证书评价的重要性,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分阶段开展专业能力培训指导,结合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学情将韩语TOPIK的教学内容整合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结合每阶段TOPIK考试特点按照TOPIK考试介绍词汇·语法领域解析写作领域解析听力领域解析阅读领域解析真题讲解模拟训练等顺序实施教学。在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以基础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考试辅导训练作为教学重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会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同时通过定期仿真模拟套题训练,使学生明晰自身语言能力薄弱环节,有效把握自身学习能力缺陷,及时调整复习策略,达到词汇语法、写作、听力、阅读各方面均衡拓展。
(二)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融汇贯通所学知识,全面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的教学中采取多种有效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学生练习情况重点讲解困难知识点。在讲授的过程中教授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整合知识点的方法。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发掘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困难知识点采取小组讨论,内部消化处理的策略,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路径,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战练习法:结合题型特点,分领域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进行实战练习,提高学生合理分配时间、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
4、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提取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培养学生对于资料的分析、归纳、判断等综合运用能力。
5、案例分析法:结合历年真题中的典型例题进行案例分析,交给学生研究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仿真模拟实训法:为了使学生真实感受体验韩语能力考试,通过3小时计时模拟再现TOPIK考试流程,让学生真实体验考试氛围,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以更好的应对能力考试。
由于学生、水平等原因,某一种教学法很难在所有情况下都奏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上述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各取所需、取长补短。在韩语TOPIK的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做‐讲‐练”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以历年真题为依托,从词汇语法、写作、听力、阅读四大领域进行分类讲解、疑难解析和针对性练习,全面覆盖韩语能力考试考查的重点知识点。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配合课程内容适当补充韩语惯用语、初中高级常用词汇等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加深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在词汇语法领域:结合词汇语法试题分析试题类型,归纳考核知识点,同时通过讲述法、实战练习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练习中的疑难进行解析。在写作领域:结合历年写作真题分析试题类型,归纳写作部分主客观题型解题技巧,通过讲述、例文分析讲解韩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及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结合学生练习中的疑难进行解析及不同文体的写作练习。在听力理解领域:结合听力理解真题分析试题类型,通过讲述法、案例分析法讲解韩语听力的技巧归纳考核知识点,结合学生练习中的疑难进行强化练习。
在阅读理解领域:结合阅读理解真题分析试题类型,通过讲述法、案例分析法讲解韩语阅读的技巧,归纳考核知识点,结合学生练习中的疑难进行强化练习,培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快速阅读提取核心信息的能力。在真题训练方面让学生依托所掌握的词汇·语法、写作、听力、阅读领域的考核知识点,运用相应的解题技巧进行实战练习,在真题练习中不断扩充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发现欠缺知识点并及时弥补,全面提升学生听力理解、书面表达、阅读理解等韩语综合技能。在模拟实训阶段,通过词汇·语法、写作、听力、阅读四大领域仿真模拟训练和计时套题仿真练习,使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利用所学知识灵活的解决问题,将所学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不断加深学生各方面解题技巧的训练,通过加强对真题中易错问题针对性训练强化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通过上述“做‐讲‐练”相结合、“教‐学‐练”一体化的教学过程,针对性地拓展学生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专业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指导学生顺利考取韩语能力等级证书。
(三)考核方法
根据高职学生自制力相对较弱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在韩语TOPIK课程的考核方式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加大平时的考核力度,将每一次真题模拟实训和听写的成绩记录在平时考核成绩中,并逐步推行“以证代考”的制度,实行凡是在该学期内参加并通过TOPIK考试的同学期末考试免试的原则。
三、总结
韩语教学问题对策
0前言
随着韩国服饰、饮食、影视剧及音乐等韩流事物不断流入我国人民生活中,使我国逐渐兴起韩语学习的潮流,故此使我国各大高校也为顺应时展趋势创设了韩语学习课程。但由于我国韩语教学研究仍然处于探究阶段,加之教学资源匮乏、缺乏语言学习环境等因素,使我国各大高校目前的韩语教学仍然存在各种问题,影响韩语教学的发展。为此,本文主要就韩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进行了如下探讨。
1我国当下韩语教学存在问题
1.1教学模式滞后
在大部分高校韩语教学中,教学模式通常为单词释义、例句显示、学生笔记,而这种教师照本宣科讲解、学生麻木笔记和背诵的教学方法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会使学生对韩语学习产生反感、厌学的心理。另外,由于大部分教师缺乏相关经验、教学手段滞后、忽视说听能力培养等,故此使得教师常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不仅承袭了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还使得学生无法正真听、说韩语,同时还影响教师教学积极性,导致其教学手段、教学方式难以得到有效创新。
1.2目标模糊
大多数学生在选择学习韩语时,并没有对其有明确的目标,其中有的学生只是出于爱看韩剧而学习韩语,而有的学生则是出于追逐韩国明星而学习韩语,因此并没有韩语学习完成之后的长远目标,这便导致了学生进行盲目的学习,当其发现这些理由不足以支撑其继续学习下去的时候,便会出现学习中断、逃学、学习积极性降低等现象。
1.3教学课程单一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课程都需要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实际演练,而要使学生切实做到反复练习和实际演练,则需要在教学课程设置上进行加强。在传统的课程设置中,通常只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语言学习环境的设置,并缺少了对各个重要知识点教学的加强与巩固,这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识记能力,还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2解决韩语教学问题的对策
2.1创新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韩语思维:思维模式的培养首先需要一个良好的语言应用环境作为基础,因此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韩语学习和应用的语言环境,以使学生的韩语思维能够在积极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得到有效提升,并提升其学习积极。在课堂教学及课下探讨时,教师应坚持应用韩语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韩语应用的魅力和乐趣,以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通过直观、形象的动态教学课件,能够加强学生对韩语学习的直观性,还可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多样化教学方法:教师应一改传统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教学模式,积极创设新的教学模式,逐步还原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并积极运用PPT、视频、音频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方法更多样化,以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起学习活跃性。另外,加强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应用,通过呈现将韩语新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能够加强学生的新鲜感,从而促使其积极、主动学生韩语。
2.2增强教学方法领灵活性
实行立体化教学:在韩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思路、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指导学生对反义词、近义词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使其了解韩语固有词汇;还应指导其在遇到陌生词汇时,通过所学规律来进行翻译。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韩语翻译技巧及应用技巧,并指导其大胆与韩国友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以增强学生的韩语语感。
增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听是学生学习韩语、获得语感及正确表达思维的重前提,因此教师除了通过网络资源搜集教学材料外,还应将这些材料进行有效的视听结合,以视听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得到增强,使其视听能力得到提升。此外,说是韩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任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事物或话题来进行交流和讨论;还可通过演讲的形式,让学生轮流上讲台进行韩语演讲,以增强其韩语口头应用能力,实现韩语教学目标。而写是表现韩语符号的一种具体形式,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练笔、摘录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以不断增强其韩语写作能力。
2.3多样化课程设置
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不断的听说读写实践,以加强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提升其语言基础知识水平;还应注重韩语文化背景、学生心理因素,将国际韩语水平测试融入韩语教学策略中,以使学生韩语水平获得国际认可。另外,教师还可通过各种辅助工作,对重点语法进行情境化教学,并将文化背景、、政治历史等信息,穿插到韩语教学特点环境中,以不断拓展学生韩语文化,提升其韩语知识水平。
2.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韩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应通过活泼、新颖,同时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手段,来为学生创设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还应积极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在各种测试过程中寻找出较常使用的基本词汇,来为学生制定常用词汇手册,以为学生韩语学习提供有用的学习工具。
3结语
总而言之,韩语学习已逐渐成为我国当下各大高校的一门热门课程,但当下我国各大韩语教学仍存在各种问题,对其教学发展产生限制。因此,教师应对韩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以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手段,从而切实提升我国高校韩语教学质量和水平。参考文献:
[1]夷淑艳.成才视野下高职韩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3(31):43.
[2]叶捷.高职韩语专业教学现状与人才职业能力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1):94-95.
情境教学,国内外学者对它的诠释虽不尽相同,但是都强调人与自然,人与情境的结合。本文将重点研究中国的情境教学法。中国的情境教学的鼻祖首推江苏的李吉林老师了,她对情境教学做了很多的探索与研究,并把情境教学发展成教学流派,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李吉林老师吸收外语教学中情景教学理论,并建立在西方一系列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同时汲取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意境说”,使情境教学发展成为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气息的特色教学。李吉林老师 2002 年在《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中提出:情境教学是“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所创建的一种教学模式”。她从情与全面发展的辨证关系出发,包括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等,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浓烈的情绪。李吉林老师采用生活展示、图画再现、表演体会、实物演示、音乐渲染、语言描绘等创设情境的方法,提出了情境教学的四个阶段:创设情境,进行言语训练;带入情境,提供作文题材;运用情境,进行审美教育;凭借情境,促进整体发展。“形真、情深、意远、理寓”是李吉林老师情境教学的四个鲜明特点。
二、旅游韩语课程的性质
旅游韩语是涉外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它是一门关于研究旅游的产生、发展与应用的管理学和语言学一体的综合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旅游接待、导游讲解、突发事件处理等。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韩语听、说、读、译的能力。通过学习,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对韩国文化、历史、民情的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增强其民族自信心。目前,许多在国内旅游教育界具有深远影响的高职院校已经开设旅游韩语课程。
综上所述,鉴于旅游韩语课程的特殊性,本文旨在论述通过使用情境教学法来促进本门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三、旅游韩语课程授课现状调查
笔者在之前的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总结出目前高职院校旅游韩语课程授课现状存在的问题如下所述。(详见《湖南省高职院校旅游韩语课程的授课现状调查研究》发表在《旅游纵览》 2014.4)。
1. 教材不符合教学常规。目前出版的教材没有针对高职院校的,更加没有针对地区性的旅游韩语教材,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融合本地特色,在掌握过程中缺少真实感和亲近感
2. 授课地点不符合课程需要。目前旅游韩语课程的授课地点,主要还是集中在普通教室和多媒体教室,虽然多媒体教室能够提供大量的文字、图片信息和视频信息,但是这些信息还是灌输式的让学生被动接受。特别是集理论与语言于一体的旅游韩语课程,如果禁锢在一个狭小、固定的空间里,会在精神上和心理上给学生压抑感。
3. 授课方式滞后。通过调查可知,目前旅游韩语课程的授课方式包括:模拟对话、理论讲授、角色扮演,这说明目前旅游韩语课程的授课防方式还是在模仿英语课的授课方式,没有自己的创新。虽然有一些选择了教学做评、任务驱动、项目驱动、情境教学,但是比重却不是很大,且呈分散分布。
四、高职旅游韩语课程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以人为本”教学方法,它的特点在于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学习者的热情,让学习者积极参与进来的一种特殊、有效的教学方式。而语言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与沟通的重要工具,对于它的学习最为主要就在于掌握其实际运用能力,如果能将旅游韩语自如地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各种语言情境中,那么我们就达到了学习旅游韩语的目的。众所周知,传统灌输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让许多学生甚至是老师都感到疲倦和无力,因为它不仅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枯燥与乏味,还导致了教师与学生双方对于教育的失望与悲观。鉴于此种严峻形势,教学主客体双方都迫切地需要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来解决当前的困境,“情境教学法”也正是在这样一种背影下应运而生。旅游韩语课程是一门有趣、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学科,它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纵观古今,横看各国。这样一门具有超强实用性和较高语言运用能力的课程,采用情境教学法再适合不过了。旅游韩语课适用的情境类型主要是生活情境、多媒体情境、问题情境和语言情境。
关键词:信息化;韩语教学;变被动为主动
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种新型形态,它以信息技术地支持为显著特点。信息化教学设计,则是在现今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时代的新特点,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媒介,以设计‘问题’。情景以及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为核心的教学规划与准备的系统化过程。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利用信息化环境合作进行探究、实践、思考、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等思维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与传统教学设计相比,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更加重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形式和学科知识系统,而是将教学目标组合成新的教学活动单元,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
本文以《韩语听说》中‘敬语’的知识点为例,从五个方面来谈如何使用信息手段来辅助韩语课程教学。
一、教学设计概述
《韩语听说》是应用韩语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内容从日常用语出发来讲解韩语的词汇,语法及常用句型。涵盖介绍问候、餐厅点餐、问路、旅行办理人住,购物等主题。是实践性很强的内容,需要学生在情景中反复操练与内化。然而,教材除词汇及语法知识点外几乎没有情景案例,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因此,笔者运用信息化手段创设教学情景,通过任务驱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来展开本次教学活动。在授课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建构,运用了数字语音室,摄像机,云班课,微信,手机APP等信息化手段,采用‘做中W,学中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分析
1.学情分析
本次课教授对象为应用韩语专业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
通过近三个月的学习,现已掌握一些常用句型。为本次课授课内容在语言方面奠定了基础。90后的学生对新生事物有新鲜感,擅长运用手机APP等信息化工具。同时对韩国文化接收程度较高,为本次课授课内容在情感方面奠定了基础。但和韩国人进行交流的机会较少,不敢于开口,口语能力较弱。
2.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包括搞清敬语(敬语的含义),弄清对象(即需要尊敬的对象),分清差异(三种敬语法的差异),情景模拟(敬语在点餐时的运用)四大板块。
知识目标:敬语相关知识点。
能力目标:在不同的场合能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与韩国人交流。
素质目标:提高学生个人修养,重拾尊老爱幼传统美德。
3.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及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确定了本次教学的重点是:听者尊敬法,主体尊敬法,客体尊敬法在尊敬对象和敬语表现形式上的差异。难点是:敬语在点餐时的运用。
三、教学策略
根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该课程的设计思路如下:以‘搞清一敬语’一‘弄清一对象一’‘分清一差异’‘三清’任务为主线,利用云班课,微信,图片,视频等信息化手段,采用归纳总结,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的方法来展开教学活动。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为课前准备一课中实施一课后提升三个环节。根据设计思路,将90分钟的课堂分为评价及热身导人十分种,搞清敬语十五分钟,弄清对象二十分钟,分清差异四十五分钟四个板块来进行。
1.课前准备一确定内容,导学引思
第一,利用前一课时所学的点餐时的句型,请学生分组演绎点餐时的情景剧,并用摄像机录制成视频案例。第二,要求学生查找针对不同对象使用的问候用语第三,并以小组问单位进行对话练习将语音作业提交至微信群。
设计意图:为确定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敬语从抽象的文化现象到具体的语句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体。
课中――创设情境,实战操练
(1)热身与导入
解决思路:观看人气电视剧中的一段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剧中女主人公为什么不能用呀’,共同找出其原因。导入本次主题和任务。
设计意图: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通过人气电视剧中的视频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引导学生进入韩语学习语境,同时自然地带动学生进入本次课内容的学习。
(2)任务一:搞清敬语
解决思路:第一,整理学生的作业。对针对不同对象所使用的问候用语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展示。第二,将其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自行总结敬语的概念。
设计意图:将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学习变为学生调查总结的主动式学习。通过前期的学习及课上老师的引导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敬语的概念。
(3)任务二:弄清对象
解决思路:以示范一游戏的形式来进行。第一,教师给予图片及例句示范,通过例文总结出我们需要对长辈、领导、比自己大的人、陌生人表示尊敬。第二,让学生利用手机里的照片(人物)和老师事先传人云班课里的图片,两人一组,进行‘看看他是谁,我要怎么说’的游戏。一人展示照片,一人根据照片里面的人物(需考虑是否需要尊敬)进行问候语的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将抽象的概念转变为身边熟知的人物,加深学生对尊敬对象的记忆,达到了学习目标。
论文关键词:中级韩语精读,教学方法,初探
中级韩语学习者经过初级阶段的学习,一般已经掌握1500~2000个词汇,能够听、说、读、写基本的韩语,具备日常生活所需的语言能力,对韩国社会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以零起点大学韩语专业学生年级来划分,中级韩语大致是指韩语专业学生大二一学年的学习内容。在各高校韩语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中,中级韩语精读(以下简称中韩精读)一般被指定为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中韩学习者的水平和特点,笔者参考一些论文、专著,结合语言教学的规律以及自身教学经验,对中韩精读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在任何学习过程中,最关键的要素都在于学习者本身,韩语学习也不例外。在中韩精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教学理念,做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辅助者和引路人,对学生“授之以渔”,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教育论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练习,提高学生韩语应用能力,这其中应该以听、说能力突破为教学重点。
二、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中韩精读教学中,采用以讲授法为主,以讨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自主学习法等为辅的教学方法。
在中韩精读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全部用韩语授课,到高韩时则全部用韩语授课,同时也要求和鼓励学生在课堂和生活中尽量使用韩语。
在词汇讲解时,韩语单词并非个个必讲,但重点单词、词组或惯用语要讲深讲透并逐个举例说明;同时举一反三,将该词汇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等加以归纳总结;重点讲解并归纳单词的构词方法和规律,比如“被动词”、“使动词”、“名词化语尾”、“接头词”、“接尾词”等的构词规律。
在语法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对语法进行分类汇总,讲清楚相似语法在意思和句法等方面的异同,比如连接词尾“-(?)??”和“–?/?/??”在表示原因、理由时的异同,以及连接词尾“–(?)?”和“-??”在表示假设时的异同等。在讲解完后要让学生背诵典型例句并利用所学语法造句,教师给以批改,以加深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和记忆。
活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学生韩国综合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指定发表主题和发表小组,发表主题尽量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关,学生课下查阅资料,上课时由小组代表用韩语进行发表,学生进行提问,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以我系使用的中韩1精读教材延世大学《韩国语教程3》为例,教材共分“?? ??”、“?? ??”、“??? ????”、“???????”、“?? ???”、“??? ??”、“??? ? ??”、“?????”、“??? ??”、“????”等10课。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10个小组,每组3人,由各小组轮流对每课相应的主题进行发表,各小组之间展开竞赛。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紧密结合。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中韩精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授课内容进行语言知识层面的讲解,还要对其所蕴涵的社会文化进行深度解读教育论文,做到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紧密结合。
注重模仿和背诵,要求学生多读、多背。通过朗读、背诵来模仿标准的语音、语调,增强语感,培养韩语思维能力,减少中式韩语的使用,提高韩语水平。
重视复习,温故知新论文服务。韩语学习的重点不在于学了多少,而在于掌握了多少,复习在韩语学习中十分重要。每次讲授新课前抽出几分钟时间对上次课所学内容进行复习,检查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对新课中出现的已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再次讲解等方式不断复习,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比如每次课前由一名学生进行不限主题的3分钟韩语演讲,课堂上开展角色扮演、情景对话,课外开展韩语第二课堂、校园韩语角、韩语演讲比赛、唱歌比赛、韩语戏剧表演等活动。
三、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教学
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传统的教学手段往往导致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佳。在中韩精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以及网络课堂教学等方面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实现“教师面授+学生自主学习+网络课堂+辅导、答疑”的全方位、立体化教学。
在讲授新课前,教师可以制作或下载一些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背景介绍、图象、视频等资料,在授课前介绍给学生。这样可以自然而然的引入正题,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在授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像和视频等向学生演示各种实际场景,为学生创造出真实、生动的韩语应用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重点、难点进行反复讲解、练习。
课堂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但对不同的学习者来讲,它也存在着侧重点和针对性不强的不足。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网络课堂教学则很好的克服了这些不足,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学习。各种专项随教软件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相应方面的水平,比如发音软件、听力与口语软件、词汇与句型软件、韩语打字软件、写作软件、韩国语能力考试辅导软件等。另外,通过中韩精读网络课程教育论文,学生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四、建立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评价体系
评价方法恰当与否对于提高学生韩语水平和学习积极性关系很大,应当建立和完善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评价体系。中韩精读课现行的学生评价体系主要由平时评价、期中评价、期末评价三部分组成。平时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上课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和阶段测验等;期中、期末评价以考试、考查为主,提交小论文为辅。平时评价成绩和期中评价成绩各占学期总成绩的20%,期末评价成绩占60%。由分值比率来看,平时和期中评价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比率偏低,应当对分值比率进行适当调整,平时成绩占40%,期中、期末成绩各占30%的比率较为合理。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带着公正、公开、积极的态度来工作,对评价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和处理,及时解决评价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和不足,关心、帮助学生,使学生在韩语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五、结语
中韩精读教学是中韩教学的重点。在中韩精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建立和完善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评价体系,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对于中韩精读教学,我们可以参考借鉴其他高校韩语专业或者英、日、俄等其他语种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其教学方法仍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胡绪俊.韩语基础课教学方法初探[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2]郑春梅,金英子.高职韩语专业“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3]宋英华.韩国语会话教学研究刍议[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
[4]卢广伟,周文雯.浅论多媒体技术在韩语教学中的应用[J].消费导刊,2010,(05).
[5]汪洁.浅谈推进优质韩语教学[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6]王沐阳.高职应用韩语教学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4).
关键词: 韩国语能力等级考试 备考策略 应试技巧
韩国语能力等级考试是由韩国教育课程评价院主办,为评价韩国语为非母语的外国人及海外侨胞的韩国语能力而设置的考试,是周密地考虑考查目标和考查对象的特殊性而制定的具备考查体系的一种考试,考查考生现有的韩国语实力,并作为留学、就业的依据,目的是提示学习韩国语的方向,普及韩国语。
继托福、雅思调整考试政策后,韩国语能力等级考试也实施了改革,从2010年开始,更改考试英文名称,由原来的KPT(Korean Proficiency Test)改为TOPIK(Test of Proficiency In Korean);考试等级由原来的六等级体制变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学生留学韩国热的兴起和在中国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韩企需要大量韩语人才的现状,报考人数不断增加。此次韩语能力等级考试进行改革,是为了更全面地评价考生的韩语水平和运用能力。
一、韩语学习及备考心态
语言学习的天性是琐碎复杂的,这就注定了语言的学习是需要耐心和毅力的,韩语也不例外。因此,我们要学会从枯燥无味的备考过程中寻找学习的乐趣,端正对能力等级考试的态度,把备考变成一种简单快乐的事情投入、体会。因此,对于能力等级考试,首先要摆正心态,没必要想象它有多么难,无端地给自己施压,要始终坚信自己一定可以通过。这样坚持下来,也许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发现自己真的热爱学习韩语。对韩语的亲和力提高了,能力等级考试自然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还有,建议备考战线不宜过长,以免对韩语学习产生排斥抵触心理,用三周左右的时间进行集训就可以了。
其实,在大学系统学习韩国语期间,学校开设的任何一门课都是关键,它们起着相互映衬、互补的作用。比如我院的韩语课设置较全面,有精读、语法、阅读、会话、听力、写作、民俗、文学史、口译、翻译等课程,这些课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与知识结构的互补,学生通过这样全面的课程学习,才能更好地学有所成。另外,参加考试的目的是考查个人的学习效果,考试通过只能证明在这段学习上考生有所提高,但还是要不断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二、等级考试准备的材料
着手准备韩国语能力等级考试的同学不难发现,中级考试的内容,是我院教材4、5、6册上出现过的;而高级考试的内容,大部分则是教材上未出现过的。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心中有数,对真题认真总结归纳整理,不管是在知识储备还是在做题感觉方面都注重积累。下面以备考2012年4月份第26届高级为例,重点谈谈如何备考高级考试。
1.知识储备方面。
基本功很重要,因此建议报考高级的同学首先把我院教材5、6册上的单词和语法熟练掌握。即使在报考高级考试前,由于学校的教学进度和课程安排未能全部学完,自己也要提前预习、重点掌握。
2.历年真题方面。历年真题要合理安排,第17—21届五套真题可当做练习来做,熟悉题型,整理相关语法和高频词汇,积累常见的熟语、俗语等;第22—25四套真题当做模拟考题来做,在每天的9∶00—12∶00,即考试时间段完成,寻找考试的感觉,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历年的真题都是大同小异。现在,韩国语能力等级考试处于考试改革期,因此考试题型多多少少会有所变化,不可避免地每年都会有新题型出现。考生需要了解具体考试信息,了解韩国人的思维和语言习惯,学以致用,融会贯通,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此外,持之以恒地练习,是学好韩语的不二法则。
三、题型分解及应对策略
1.词汇。词汇量的储备至关重要。因此,词汇既是基础,又是关键。第24届高级考试题词汇部分第1—5题分别考查简单的名词、副词、拟声拟态词、形容词、动词;第10、11题考查同义词;第15题考查副词;第17、18题考查动词多义。关于词汇,别无他法,只有自己多读多记多积累,重点掌握历年真题上出现过的高频词汇,不仅要知道词性、意思,而且要掌握其使用的语言环境及单词本身所带有的感彩等。
2.语法。做过几套真题的同学都会发现,历年常考的语法为基本上为固定的几个,如:
关键词:酒店韩国语;教学模式;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43-02
一、当前酒店韩国语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手段改进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既懂韩语又懂酒店管理的韩语人才却相当匮乏,且开设酒店韩国语类课程的院校不多,在课程设置方面也都存在着实践类课程偏少、校企结合不紧密、普遍以理论教学为主、考核体系不完善等不足;在教学内容上存在教材单一、针对性和适应性存在偏差,教材内容脱离当前快速发展的酒店业,教学模式上以单纯书本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
上述问题致使当前酒店韩语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滞后,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亟待改革。
二、酒店韩国语课程设置及教学体系的建立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酒店韩国语是一门集语音、词汇、语法、韩语文化、饭店文化以及饭店专业术语、饭店专业技能等多方面融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它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能过掌握饭店韩国语视听说的能力,了解韩国饮食文化和饭店的文化、专业术语以及饭店的基本服务技能,具备初步的跨文化饭店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课程设计秉承“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内容”的原则,将韩国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作为最主要目标和任务。以任务驱动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学习情境,以实践带动理论知识的学习,形成包括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在内的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立足校企合作,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素养养成体系
根据专业培养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路,构建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为主线、工作过程为导向、岗位需求为目标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本课程根据岗位群所需要的真实任务来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语言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把饭店的真实工作划分为模块,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听、说、读、练”的过程中,掌握饭店韩国的听说技能、韩国文化知识、饭店专业术语、饭店的基本服务技能。
(三)建立以情景教学与实地教学相结合的虚实教学体系
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确实际岗位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所需,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然后让学生在实际或模拟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并采用示范演示、角色扮演、模拟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四)建立目标明确、科学全面的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中,加大校内的实训成绩和职业素养的考核比例,实训的理论考试中实际的听说能力以及饭店的基本服务技能占综合成绩的50%,其中实训成绩由实训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模拟工作过程中的表现的打分。
实训成绩=理论考试成绩(40%)+实际饭店韩语听说能力和饭店服务技能(50%)+学生平时表现(10%)
理论考试成绩(40%):包括饭店韩语的基本语音、词汇、饭店专业术语、饭店文化、韩国文化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构成。
实际饭店韩语听说能力和饭店服务技能(50%):包括工作过程或模拟工作过程中的饭店韩语的使用情况和饭店基本技能的实际掌握。
学生平时表现:根据学生平时的出勤、作业、课堂表现、工作过程的表现、礼节等方面来评价学生。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方法的探索
(一)教学内容
1、教材建设及选用
加大教师团队对酒店韩国语类教材的开发力度,深入到酒店现场挂职锻炼,充分分析、理解当前酒店业现状,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革,内容主要依据酒店的部门设置制定,与课程设计相符合,情境丰富,可令学生了解酒店服务的各个流程,同时又能使学生掌握酒店服务行业的韩国语表达方式,进而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服务技能的双重目的。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2
、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料
建立课堂教学资源库、酒店情境会话案例库、针对每一工作模块和典型工作情境设计习题库,使学生课堂学习后能够及时演练,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使用在线答疑系统,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答疑解惑。
3、构建酒店韩国语视频资料库
收录相关的韩国动影像资料,使学生在知识的把握上有更加直观的印象,并增加学习的兴趣,获得身临其境的教学效果。
4、加强学生韩国文化的学习
语言的习得离不开文化的背景,服务业的优质服务是依托与尊重对方文化的基础上展开的。要更好的掌握一门语言,更高质量的服务于顾客前提是要掌握好对方国家的文化习俗。酒店韩国语教学内容上,适当增加韩国人的风俗礼仪、饮食习惯、各种禁忌的讲解。
(二)教学模式
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改变单纯的书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的活动教学模式和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影响和人际交往,着眼于人的社会性品格的培养的合作教学模式的启发,可采用带入情境-引发问题-寻求方案-实战演练-灵活运用的五阶段教学模式。即
1、带入情境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出其下的多种工作情境,将学习环境由单纯的课堂变为课堂和工作场所的结合体,努力缩短理论和实践的差距,以图实现学校和行业的无缝链接,培育成熟的职业化人才。
2、引发问题
在仿真的工作情境中,学生会遇到书本上没有接触到的案例,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这与实践中问题的不可预料性是相吻合的,发现问题的过程本身对于学生也是一个激发主动思考的过程,也将促成学生接下来去寻求解决方案的行动。
3、寻求方案
发现问题,小组将开始分析讨论,这个过程十分重要,学生在这个阶段将回顾已经学习过的案例和解决方法,从中寻求答案,旧知识得到巩固加强;讨论的过程将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听取别人的意见后,加以辨别和筛选,重新整合思路,问题的解决方案基本形成。这个过程将加强学生的思考推断能力,并逐渐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加快社会品格形成。
4、实战演练
经过讨论,小组成员将按照解决方案进入到工作情境中进行实战演练,演练过程中会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发现问题和缺陷,小组成员需要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再次讨论,修正和完善解决方案,并在演练中进行验证,这与项目教学法的研讨-实践-反思的过程相符合。
5、灵活运用
经过实战演练,针对特定工作情境的问题处理方案已为小组成员所掌握,接下来需要进行总结评价,以便面临类似工作情境时,可以做到及时采取的恰当的处理方式,以不变应万变,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至此结束。
(三)教学手段
为了加强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直观的感受,组织学生亲临酒店参观考察,在现场对即时情景进行分析讲解。学生在变化后的学习环境中遭遇问题更多,主动思考行为增加,认知更迅速。为此,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法、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视频资料讲解等多种实践性教学方法。
1、情景模拟法
对于典型的工作任务,在讲授结束后,设计数个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演练。一方面提高学习兴趣,一方面反复加深印象,增进了学习效果。
2、任务驱动法
典型工作任务的设计和解决过程贯穿于开课学期始终,不仅最后有期末的考核任务,每个工作模块后有模块内工作任务,每个典型情境之后也会有分组任务需要学生去思考解决,并且每个任务都会和学生的成绩关联。
3、分组讨论
将学生编成数个小组,课程周期内都以固定的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活动和演习操练,在接到每个任务时,都需要集中小组智慧和力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的团队性和合作性方面的素质培养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4、视频资料讲解
为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习兴趣,穿插一些动影像资料,在课堂即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和学习。
四、当前教改面临的问题
(一)资料
酒店韩国语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相关书籍、视频、教材等资源都不足,这给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内容的组织都造成了很大的阻力。另外,怎样将酒店专业知识与韩国语基础
识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对专业教学的更高要求。
(二)实践类教学的资金
酒店韩国语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它需要教师和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去体验工作场景,更好的去理解记忆工作环节和流程以及灵活应对在工作场景中遇到的各类突发事件,模拟工作场景和去酒店直接实习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撑,才能完美的完成教学任务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专业人才的缺乏
目前酒店韩语类人才在市场上相当匮乏,从事韩国语教学的教师大都不懂得酒店相关知识。精通酒店知识的教师也不懂得韩国语,这给这门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学效果也很难保证。
五、优化酒店韩国语课程设置,建立完善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凸显特色,力塑综合,实施“语言习得+酒管素养+文化认知”课程教学
酒店韩国语必然包含应用韩国语和酒店管理两个层面的内容,而对韩国文化的深层认知,又是提升课程学习效用的要素。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把文化认知作为潜在的主线进行培育,使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文化内涵的体验同步,进而促成了三者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功效。
(二)教习同步,知行合一,推动酒店场景授课
拥有完善的酒店管理实训设施,这是推动场景授课的有利条件。对酒店韩国语课程内容作针对性调整,教学内容可以在特定场景中真实体现。从实际效果而言,作为一种酒店实物的直观切入和现实场景的有效模拟,酒店场景授课充分地实现课程教学与学生练习的统一。
(三)增强互动,丰富活动,促成课堂教学与课余研习的有机结合
提倡互动性教学,挖掘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浓郁的教学相长氛围。形成课堂与课余有机互补,教师与学生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全国花.酒店韩国语[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2).
[2]雷挺,金锦花.高校旅游韩语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新技术产品,2010,(01).
关键词 高职 韩语 探究 实践
一、以导向型教学为主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导向型教学的主要职责正是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发挥着辅助指导作用,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在高职教育中,学生们的基本素质不高,因此思维也具有局限性。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顺应发散,对于课堂中的各项问题进行相关性的思考与总结,以促使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对于初入大学的学生们,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们在一个月的时间类掌握韩语基本日常用语。韩语教学不似英语教学,学生们都是零基础,直接从句子入手进行语法讲解势必会让学生难以理解与接收。所以,教学要进行灵活处理,不一定要局限于教材的框架。从学生们感兴趣,觉得使用的单词或简单句式开始交起,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在讲述“问候”这一课的时候,是从平日里最常见、最常用的单词交起,如爸爸(???)、妈妈(???)、爱(??)、学生(??)、老师(???)。说起对韩语的兴趣,自然摆脱不了来源于韩剧,这时候教师便可以交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如谢谢(?????)、老师好(??? ? ? ?)等得,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来为学生奠定坚实的韩语基础。
二、加强语言词汇场的建立
此处所谓的“场”是指遵从一定的逻辑关系,然后将具有一定关系和共同点的第一个体组成一个整体,此整体正是“场”。关于语言词汇场的建立正是由语言特殊性所决定的。语言基础的重要性就不言而与了,词汇作为学习语言的一项重要基础,直接反应了语言水平的高低。就高职学生来说,其联系能力及逻辑重组能力相对较弱,这就表示在韩语教学过程需要教师进行有意识地进行语言词汇场的设立及分组,而促进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还能对词汇的词性、用法等具有多方面的认识,继而方便其在课后进行自学。韩语与韩语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为学生学习韩语带来了莫大的好处,真正需要学生下功夫的主要是发音以及韩语中的固有词汇。固有词汇的掌握基本上无规律可循,但纯靠死记硬背也未必会有成效。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于此类固有词汇通常将之融入到一个语言词汇场之中,将难易词汇有效搭配起来,然后遵守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串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却不失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的是联想教学法来建立语言词汇场。比如在精度的课堂教学中讲到了“家人”,这时便可以从一定的逻辑规律上来引导学生联想到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幸福(??)等单词。在此环境下,学生便在不知不觉中做到了词汇积累。且此种教学方法不单只可以用于词汇的教授上,还可用于语法的讲解。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实际上对于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来说,其过程都是非常枯燥的,日久就会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由于韩语的学习是零基础,所以学生们在初次接触它的时候都是带有极大的好奇心与兴趣,这一点无疑对学习语言惯有的优势。然而事实上,能够做到持之以恒的学生可谓是少之又少。如何让学生持续保持对韩语的热情,是广大韩语教师一直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多媒体为语言教学所带来的好处可见一斑,尤其是听力。听力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听懂,甚至是一遍遍的听直到听懂为止。此课程无疑是十分枯燥的,让学生在长达90分钟的课堂中独立完成大部分教学任务。因此采用多媒体是提高教学效率十分之有效的一项方法。例如笔者在讲述“你知道韩国人的特点吗”这一课的时候,如果让学生去了解其中大量的熟语势必互给学生带来困难且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影视资料,且所选取的资料应该与生活相贴近。这样一来即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帮助学生了解了一定的韩国风土人情。
参考文献:
[1]樊宇,高职院校韩语教学改革初探[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2010(12).
关键词:翻译教学;互动教学模式
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以教师传授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为主,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学生的韩语思维能力收效甚微。基于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翻译课程互动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翻译课程的教学质量。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 课内互动
课内互动分课前准备和正式上课两部分。
正式上课前,教师并不急于介绍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而是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翻译的认识和理解,结合简单有趣的实例,将复杂的翻译理论形象化、具体化。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文体和话题,除了教材内容以外,上课时适当补充学生想涉猎的内容。
翻译课上,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打破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用关联知识、教具、演示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采取师生间的互动,还采取学生讨论、学生之间问答的方式,实现多方互动。
将学生分为几小组,每组布置一定的任务。任务既包括具体的翻译材料,也包括翻译理论,让学生提前收集相关材料,上课时统一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统一的结论。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翻译课上,还可采取情景教学方式。例如,使用多媒体将《春香传》的经典对白显示在屏幕上,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并翻译,随后让学生点评,最后老师做点评,与学生一起探讨翻译方法。还可以模拟记者招待会、宴会、商务洽谈会等,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练习翻译,提高其翻译能力和应变能力。
2.课外互动
课外互动分课前和课后互动两部分。
课前互动指老师将下节课要讨论的主题布置给学生,同时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资料,课前小组内部讨论,提出总的观点和不能解决的疑问,做成PPT文件并上传到多媒体上。
课后互动指学生在授课结束后,上交自己的修改译文和翻译心得。内容包括翻译过程中的得失、翻译策略选择及具体的翻译词句探讨等。通过进一步的交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悟翻译,也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3. 互动评估
评估是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评估可以准确了解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提高教学质量。翻译课程评估可由作业互评(25%)+课堂表现(25%)+期末考试(50%)构成。
(1)作业互评
翻译作业批改可以使老师从整体上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便于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作业互评要求学生在翻译作业上留下修改的痕迹,写下评阅意见。老师不仅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了解评阅学生的译文评判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翻译习惯和认真负责的翻译态度。
(2)课堂表现
课堂表现评分由两部分组成:即学生评分和老师评分。学生评分包括:自我评分和他组评分。在所有评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最后的平均分作为成绩。评估标准包括:内容(50%)、逻辑(20%)、语音语调(10%)、应变能力(20%)。
(3)期末考试
在期末考试中,除了传统翻译题型外,还可设置15%的译文评析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能,认真研读所给的原文和2~3个译文,对译文进行评析,判断优劣。这种考核方式也是评估阶段师生之间的一个互动。这种方式能更全面地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翻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要想提高翻译能力,必须要遵循实践、交流、领悟,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讲授翻译技巧,更需要学生自己的实践和领悟。因此在翻译教学中,应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互动式教学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去,从而增强其翻译意识和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军燕,关于翻译教学法的几点建议[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7).
[2]曾昭涛,论高职应用翻译理论[J]. 上海翻译,2009(1).
一、元认知策略在双语教学中的正迁移作用
(一)元认知在语义加工中的实践研究任何与人的语言行为有关的心理经验,都能反馈影响元认知在语义加工中的实践研究,诸如语言理解,语言生成、语言获得、言语错误、语言缺憾等。Stella将文化冲突定义为来自两种文化的双方在内容、认同、关系和过程等方面所感受的或实际发生的价值观、标准、处理方式和目标上的不相容,这种不相容表现在认知加工过程的高级调控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元认知策略的异化。元认知又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元认知策略,被认作是有意识的使用的、高于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的策略。它包括选择注意、计划与安排、评价,随后引起了一系列的关于元认知的分支研究:元学习、元注意、元语言、阅读理解中的元认知等等,很快成为当代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热门课题。外语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以语言基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知识等)、文化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能力(认知、元认知、社交能力)为基础的。6~9个月龄的婴儿已经能识别语音信号包括声母、韵母和这些语音的组合,9~15个月龄的婴幼儿,已经发展出通过语意理解他人的目标和意图的元认知能力。图片命名研究中父母命名每一组中的图片。在父母语音表达文字时,婴幼儿目光追随相应命名的图片,结果表明在没有受过训练的实验室环境中,即使是婴幼儿,学习语言的经验也是通过日常的普通的语音和语义的经验所建构,婴幼儿对认知目标的计划、监控和调节的成就惊人。无论是婴幼儿或成人在语言习得早期,既同时学习词汇和学习语音语义参照结构,来判断他人和环境的意图,元认知能力的关系研究表明,双语儿童实用语言技能的认知因素在学龄前的几年就已发展和分化。Miles采纳以汉语普通话为母语,官方语言为英语、平均年龄21.2岁的新加坡居民和平均年龄为19.7岁以英语为母语苏格兰居民为被试的研究中,在回答时间语义隐喻遵循的是加工的垂直尺度还是平行模式问题时,注意到持双语可以灵活地适应多种表达模式,汉语和英文双语语义加工拥有两个心理空间,而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双语元认知策略有效促进了语义时空维度的微妙变化[18]。元认知结构的理论模型,已使用半结构化元认知评估访谈(MetacognitionAssessmentInterview,MAI)同时使用元认知评估量表(MetacognitionAssessmentScale,MAS)评估被试的主题是如何在生态环境中使用元认知策略的。
(二)元认知策略在双语教学中的迁移作用大学基础医学双语教学不仅是一门医学基础知识课程,也是了解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医学术语具有多源的建构特征,分别源自盎格鲁-撒克逊语(Anglo-Saxon)、希腊语(Greek)和拉丁语(Latin)系,如endocarditis(心内膜炎):即是endo-within(向内的)、cardia-heart(心脏的)、和-itis-inflammation(炎症)多词源的表达。同时,医学概念和现象的句式、篇章结构的转换主要涵盖句型、语态、短语、结构乃至全段文字内容也具有双语语言转换的原则和特点。采用语言转换原则即用已知的熟悉的信息去获取陌生的新信息,同时简化即将复杂费解的难点转换为简单、易懂的语言,使静态的长时记忆中的元认知知识与动态的调节过程衔接起来,社会认知理论对医学双语教学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必须自我导向的最优化的教学策略,同时较好的英语语言功底,实现语言形式与学科内容的统一,即既学习语言形式也学习学科内容,通过语言材料的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几个步骤来完成。基础医学双语教学解决问题时的“出声思维”仅仅表达了短时记忆中已经存在的信息,但是,要求教师在解决母语与英语信息转换,以及迁移英语教材的深层寓意过程中有效迁移,在医学逻辑判断时,则会涉及元认知策略在双语教学中的正迁移的操作,使医学双语教学过程中出现新的加工成份,专职控制和调节非自动化的加工过程,能够使大脑意识从指向信息加工的内容转换到指向信息加工的过程,适时地影响双语教师元认知知识、表达教师元认知体验伴、反馈教师元认知监控。语言能力的元认知直接影响到对工作记忆任务中的表现,用来解释和预测语言能力的个体差异和质量,元认知策略可能不仅专注于工作记忆容量,而更重要的涉及建构语言表达的能力。Peltola借助失匹配负波反应研究,对14岁被试母语和非母语元音对比测量显示,母语记忆痕迹的原型元音形成早期,是元认知加工策略对认知语境影响的是对非母语发音准确性的关键。Kim研究母亲为日本移民到韩国的儿童被试,在日韩双语环境中,电脑语音实验室对照韩语语音发展,包括发音错误模式,对照组包括住在同一地区韩国儿童。研究结果表明,日本移民在韩语元音共振峰表现出显著延长元音的现象,并表现母亲在言语的发音过程中的双语语音转换元认知策略迁移到自己的子女,韩语语音发展元认知模式的识别和对逻辑的推理,不仅受韩语语境,也受其母语和父母执行策略的影响;甚至父母的双语语境的表达,对认知发育风险高的低出生体重婴儿的影响在关键语音的发音更为明显。对帕金森病患者在受损的元认知认知语境中,双语发音的语音,形态和句法错误情形最差。基础医学双语教学最典型的盲点是语音与语义之间的非联动,建立双语联动是一种语言思维对另外一种元认知语言表达策略的转化和融合,双语教学促进语言觉知和语义认知,即非母语认知习惯的形成,从而建立起新的语音与语义间的思维和互换,内在语法是语言行为模式的必要组成部分。Hardin提出了医学高等教育必要的概念学习的三个核心组件:定义概念误解的框架,发展持久的语境理解,并获得必要的知识背景和技能迁移的能力,转变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
二、元认知策略对双语教学的启示
教师自身应改变传统观点,具备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的意识,在教学中双语教师往往把重心放在目的语上,教学和研究工作也以英语语言、文化为中心,这种单向一边倒的教学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误导教学本身,英语教学与学习变得工具化、功用化,这势必造成了医学双语教师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不敏感,甚至迟钝。因此双语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英语与母语的文化知识迁移的元认知策略的调整,把握母语文化输出与目的语输入之间平衡,特定的情形中,能够正确、有效、满意地进行交流。元认知能力及其策略被当代认知心理学视为智力操作中核心的决定性成分,并成为提高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突破口和关键。外语学习活动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和元认知的过程,元认知策略是揭示双语教师效绩优劣的深层原因,要让基础医学双语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从有意识到心理自觉,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总结。言语与语言行为之间应有元认知逻辑形式关系,这些现实课题,只能随着认知科学、语言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的发展,当模拟和演绎语言行为的模式越来越精细的时候,才能得到可能准确的厘清。
作者:潘元青景玉宏拜争刚张建刚路莉单位: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关键词:韩国文学 教学方法 黄顺元 骤雨
一、绪论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沟通手段,更是使用该语言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结晶,是文化、历史、风俗的积累与沉淀。因此学习一种语言,并不只是单纯的学习语言知识,也要学习该语言所处的文化、历史、风俗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从这个意义来讲,韩国语教学中韩国文学课程是提高韩国语言水平非常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对韩国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间接体验,不仅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还能了解韩国社会、文化、韩国人的思考方式、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知识。
本论文以高校韩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黄顺元的《骤雨》为教学文本,探索出了有效、合理的韩国文学教学方法。
二、韩国文学教学的必要性
韩国文学教学是韩国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韩国文学的通读和理解,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韩国语水平。韩国语教学中韩国文学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韩国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韩国语的灵活运用能力。
学习韩国文学作品不仅能扩大词汇量,而且还能让学生在自然的文脉中发现曾经死记硬背的词汇、语法,从而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灵活使用所学词汇和语法。很多学生是采取机械的背诵方法来积累词汇的。但这种方式只能让学习者记住词汇的字面意义,难以使之掌握词汇的真正运用能力。这种通过机械背诵和反复学习所掌握的语言与通过文学教育所掌握的语言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在学习文学作品过程中所掌握的词汇和语法,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是体现在具体语境和故事情节中的最基本单元,不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单词和一个个冰冷的语法, 所以记忆得更加牢固和灵活。总之,学习韩国文学作品不仅能提高韩国语运用能力,还能掌握高水平的语言表达方式。
第二、学习韩国文学作品有助于体验和了解韩国文化。
文学是用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历史流变、生活方式等多个领域宝贵的文化积累。通过学习韩国文学作品可以了解韩国的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思考方式、传统、风俗等多样化的韩国文化,还可以得到间接文化体验的机会,能培养韩语思维方式。学习韩国语过程中,如果不懂得韩国文化,会导致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理解障碍,造成无法理解某些韩国语俗语或惯用句所隐含的意义,那么也无法达到圆满的交流沟通。所以要想很好地理解韩国语和流利地使用韩国语,必须理解韩国文化。
第三、学习韩国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韩国语阅读和读解能力。
学生在学习韩国文学作品的时候,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就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而在这个阅读过程中学生会利用到各种阅读技巧,比如略读、扫读、细读等均可在阅读文学作品中用到。学生通过作品中的文章脉络,揣摩作者的意图和作品字里行间的含义、推论主题,把握作品中反映的时代背景。可以说,学生通过接触不同题材多样化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培养阅读能力,还能扩展思维能力。
三、韩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
韩国文学相关的课程一般开设在高年级阶段,即第六学期或者第七学期。作为高年级学生虽然已掌握了相对多的词汇量,但对他们来说毕竟是一门外语,所以当面对韩语写的文学作品时,难免有一种抵触心理。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采取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以韩国作家黄顺元的短篇小说《骤雨》为例,探讨韩国文学作品教学中可以使用的有效多样的教学方法。
1.文化导入教学法
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文学作品中所隐含和体现出来的文化知识,将文学作品与文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韩国文学作品中了解韩国文化。比如,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告诉学生题目“ ”的意思,然后和学生一起归类中国和韩国的雨类名词,然后总结出共同点和不同点。而对韩国特有的“睡雨( )”,“糕雨( )”等雨类新词,可以结合韩国文化给予具体解释;还可以和小说创作时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传达韩国的历史知识。小说《骤雨》的创作完成于1953年,正好是韩国战争结束之后,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韩国战争爆发的原因、时间、别称等具体的韩国历史知识;小说中出现了很多类似英语发音的“ ”等单词,其实这些就是英语发音的韩语表达,也就是外来词,这是韩国直接用外来词的发音的情况。
2.想象教学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调动积极性。阅读小说《骤雨》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讲述一些曾经在雨中所经历的事情或电影、电影当中所看过的情景,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猜测这篇小说写的故事内容;学完小说之后,可以对小说内容进行改编。小说结尾以少年听到少女死亡的消息而告终,针对这样的结局,可以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力,以“少年”的身份给死去的少女写碑文,或者如果少女没死的话,少年将会怎样告白。这样的想象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更加有利于培养敏捷的创新思维能力。
3.“问题”教学法
学生学习文学作品之前,教师可以精心设置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完成。这些问题既可以涉及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内容,也可以是有关作家、作品或是角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带着问题去想,这样避免了学生面对庞大外语文本时候的茫然性。小说《骤雨》是一对少年和少女的纯真爱情故事,对它的教学,可以设置一些作品内容有关的以下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对作品内容的把握和了解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问:
(小说故事是少年和少女在小溪边的见面次数逐步展开的,但小说中没明显体现出来,需要细读才能发现,而且每次见面两个人的感情都有微妙的变化,所以这个提问有利于整个小说内容的把握)
第二问:找出少年和少女之间的4个爱情信物?(这个问题可以调动学生好奇心)
第三问:在小说中”骤雨”象征着什么?(这个问题有利于对作品主题的把握)
4)多媒体教学法
在文学教学当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电影、音乐、美术等视觉资源,达到更加生动的教学效果。小说《骤雨》发表之后受到韩国文坛的高度好评,之后陆续被拍摄成电影、动画片、广播电视剧等多样的视频。学习这篇小说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观看这些视频材料,然后一起讨论小说和电影的不同点,从而加深对这个文学作品的印象.
结语
韩国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是统一的。韩国文学教学是韩国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韩国文学的学习可以提高韩国语的运用能力、了解韩国文化、提高阅读能力、扩展思维能力,总之对韩国语言能力的提高起着积极作用。而作为韩国语教育者,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讨,总结经验,寻找一条适合学生实际的、更加科学的、有效的韩国文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金美玉等,《韩国语教学法的实际》,(韩)延世大学出版部,2011.
金钟燮,《韩国语教育的理解》,(韩)夏雨图书出版,2011.
关键词:韩国;高中;汉语;教学;策略;
随着中韩两国的交往不断深入,促使韩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日渐高涨,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在逐年攀升,“汉语热”在韩国保持着持续升温的状态。目前,韩国绝大部分的初中和高中也开设了作为第二外语选修的汉语课。因此,对韩国高中的汉语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并总结出可行性的经验及建议,对更好地发展韩国高中汉语教学有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一、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韩国,汉语不是学生的基础课程,也不是学生的高考指定课程,导致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没有任何的压力。所以,韩国学生整体学习汉语的动机不强,兴趣是目前拉动学生学习汉语的主要引擎。
1、开展游戏教学
韩国高中学生对传统的“满堂灌”和语法翻译教学法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设计各种各样的趣味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到汉语。例如,在教授数字时,教师可以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一组的学生轮流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出教师手中准确的数字。猜前教师要给出一个大概的范围,并在猜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提示:多了,少了。最后猜中数字最多的组胜出。在教授有关问路的词汇和句子时,教师可以结合健身操的动感音乐,带领学生边喊口令边运动。刚开始时,口令可以稍微简单一些,如“左、右、前、后、往前走、往后走、往左走、往右走、往左转、往右转”,待学生动作熟悉后,教师可以再适当增加难度。几轮下来,就可以让学生很轻松地掌握这几个方位词和简单的指路短句,而且不易混淆。
2、加强文化介绍
对外汉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我们教授汉语,不仅仅是教授语言本身,而应该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学习来了解到蕴涵其中的文化因素,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模式、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等等。而这些内容,往往是学生们最感兴趣和最想了解的。因此,我们应该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都尽量安排文化教学的部分。一方面,教师可以把中国文化知识融入到语言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保持他们对汉语的新鲜感和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中韩协同教学这一模式的优势,即没有语言的束缚,可以给学生讲解较深层次的中国文化,并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与韩国文化进行对比。再者,教学生剪纸,编中国结,写毛笔字等也是文化教学的部分。教师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各种有趣的文化教学。
二、不断探索和完善中韩协同教学模式
中国教师和韩国教师共同合作教授汉语,这种教学模式运用到韩国汉语教学中的时间尚短,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中韩教师们的教学经验也有限,所以仍旧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挖掘这种协同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具体的操作方式,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协同教学模式对韩国高中汉语教学的推动作用。
1.共同备课
首先,完善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对所用教材进行科学适当地调整,进行“一增二减三改”。其一,“增”即是要增加补充我们实际教学中所需的和学生兴趣所向的内容,而这部分内容恰恰是教材中所缺乏的,当然,增加补充的内容要适合学生的汉语水平,不可过难。其二,“减”即是删除减少教材上过难、过生僻或者极不常用的教学内容。例如,离学生们现实生活较远的、使用频率不高的词汇,使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避免畏难情绪而导致厌学。其三,“改”即改动变化教材上的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及课后大同小异的各种搭配练习。例如,把课文内容改写成生活性的短剧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或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调节课堂气氛的需要,灵活改变课后练习的方式,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练习中更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
其次,细化教学分工。合作教学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随机应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中韩两位教师应该在课前进行详细的分工,明确各自所要承担的教学部分。例如,领读、纠错、讲解、扩展、交际训练、练习、检查、测试等各种教学环节,中韩老师各自负责哪一部分,共同配合哪一部分,如何配合都要去细究。绝大部分的中国教师韩语水平都较低,如果不在课前与韩国汉语教师好好商量如何分配和配合,就极有可能在课堂上突然不懂如何与韩国教师配合或者配合失误,导致令人尴尬的画面出现。此外,也可能会由于课前没有商量好,而韩国教师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只会让中国教师负责领读部分,使中国教师处于“录音机”的角色,这会使学生降低对中国教师的兴趣和信任,不利于今后教学的进行。
2.及时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因此,课堂教学结束后,中国教师和韩国教师应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总结,共同对各自的教学行为和学生表现等进行评价和分析,例如彼此的配合是否默契有效,教学分工是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教学方式是否得当,课件的设计和运用是否满足了教学的需要,学生是否容易吸收和理解等,找出在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研究产生不足的原因,为改进今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参考。
三、坚持用目的语进行教学
过多的使用韩语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学习时汉语的输入量大大降低,长此以往,不利于培养学生用汉语交际的习惯和能力。因此,中国教师在韩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用汉语进行教学。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依靠韩国老师的语言帮助,让学生先学会常用的课堂用语。如“跟我读、再读一遍、很好、开始、时间到”等。而在随后展开的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复现这些课堂用语,并尽可能地使用学生学过的词汇和句式,尽量利用实物、图画或动作、表情等肢体语言进行表达。教授一个词汇,一个句式后,教师也应该通过反复使用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如果在教学中一直依赖韩国老师的韩语翻译,而中国老师只起到“智能录音机”的作用的话,就完全体现不出中韩教师协同教学的优势,那么就完全违背了韩国聘请中国教师来韩教学的初衷,是极不利于学生的汉语学习的。
四、结语
如何减少甚至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种种可变的难题,最大限度地提高韩国中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主动性,从而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是我们所追求的。因此,笔者对韩国高中汉语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议,希望能给韩国高中汉语教师提供教学方面的参考,从而能更好地开展和促进汉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李现乐.“语言模特”职业与韩国高中汉语教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28(12):67-70
[2]冯娟.对韩高中汉语课教学方法探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5):31-35
[3]张清滨.怎样实施协同教学[J].师友,(387):43-47
[4]黄谷宇.蒸蒸日上的韩国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