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6 04:23: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闻专业技术职称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根据局制定的开展建设学习型机关的实施细则和学纲的要求,在认真总结了过去一年开展学习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对20*年我局开展建设学习型机关活动作如下计划:
一、学习指导思想:以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政治思想、文化、业务素质为重点,通过相应的学习内容和必要的学习措施来逐步增长广电员工的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提高实际工作和应变能力,振奋广电人勇于开拓的精神面貌,从而推动广电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学习内容:主要围绕时事政治、十六大精神、法律、外语、计算机、科学文化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常识进行学习。
三、学习方法:在局学习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和协调下,按照不同人员层次的学习计划,分别进行监督实施。局里重点负责抓好中层干部的学习,职工的学习主要由各科室、中心负责。学习方法以自学为主,组织学习为辅,各科室、中心必须每季组织职工进行一次有计划、有重点内容的学习讨论或辅导。局里每季度末组织一次学习考试。
同时,按照局制定的五年学习管理目标继续组织好在职干部职工的文化学历,外语、计算机和各种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的培训学习。
四、学习要求:
1、凡综合类的学习内容,主要由局学习领导小组负责,以复习提纲的形式,每季度初印发给各科室、中心,凡专业类的学习内容主要由各科室、中心负责,同样以复习提纲形式每季度初印发给全体职工并及时上报级局学习领导小组。每科室、中心必须选派一名科长或主任具体负责全年的学习活动。
2、各科室、中心必须每半年举行一次业务技能竞赛。局学习领导小组派员进行监督,业务技能竞赛成绩列入学习成绩进行考核。
3、按照我局制定的学纲要求,今年我局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业工作人员必须全部通过一门计算机或英语专业的等级考试,并获得国家颁发的等级证书。另外,所有新闻工作者必须在一季度实行无纸化办公,机关工作人员要在上半年全部实行无纸化办公。
4、按照我局五年学习目标管理要求,凡大专以下学历的人员,都要把提高一级学历计划按科室、中心上报局学习领导小组备案。
一、20*年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认真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信息和宣传工作。起草了局内部信息工作考核意见,编制了《水务信息》48期、水利简报14期,其中:省级报刊采用1条、曲靖日报23条、省委办采用2条、市政府办采用2条、区委办采用16条、区政府办采用25条、市水务局采用17条;电视宣传:云南电视台播出1条、市电视台1套播出2条、麒麟报道电视新闻宣传报道30条。信息工作及电视宣传报道已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
二是做好文秘工作。党政办公室认真做好全局党务方面、行政方面、领导讲话、经济运动分析、重点工作督查等综合性文稿的起草、打印、校核、签发和上报工作。复印文稿15万份,文件收发610件。在文稿的草拟中,只要是领导交办的任务,无论是职责范围内的还是职责范围以外的都能认真完成。
三是做好会议服务。全年共提供会议服务70余次,接待服务对象4000余人次。主动做好会议的筹备、服务安排、记录及会议资料整编等工作,做到会议室清洁卫生、服务周到、热情。
三是做好档案工作。已完成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装订入柜。
四是规范了公务车的使用和管理。按照水务局《公务用车管理规定》,每季度核定一次车辆行驶里程、油耗、维修情况,并及时向领导报告。
五是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经过调研研究,多方征稿,保证了公开内容紧扣主题,贴近现实,结合水务局实情细化了政务公开的内容,定期对全局的人事任免、财务收支、物资管理、工程承包、水利经费安排、接待费用支出等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公开,自觉接受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的监督。共完成政务公开4期。
六是做好党务、组织人事工作。完成了全局在职职工、离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装订、完成了20*年工资改革全局职工的工资套改及部份职工职务变化工资调整、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正常晋升工作;完成了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日常工作。完成了水利综合统计、综合经营统计、国民经济统计及干部职工考勤、考核工作。
七是做好保密工作。健全完善了保密管理制度,按规定确定了部门、人员及计算机,制定了保密责任书。并抓好保密责任制的落实,每季度一次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检查,做到计算机不上网、上网计算机不,全年未发生泄密事件。
八是认真办理议提案。办公室作为议提案承办部门,我们认真完办理好区政府交办的议提案,认真草拟办理回复,今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5件、政协委员提案2件,做到件件有回复、代表委员满意率达100。
九、重点工作完成情况。24号文件下达办公室的重点工作有二项一是是20*年各种工作总结材料及20*年工作计划的撰写,二是年终考核,三是总结表彰会的筹备工作。
“媒资”涉及音视频、信息等众多技术,其复杂性和实施难度不言而喻。同时,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因其本身的一些特点,也使得其推广比起其他数字化、网络化系统更艰难。本文作者结合本职的工作和重庆广电在现有系统中对媒资的应用,我认为在现阶段,以下是影响广电传媒业在未来大规模实施“媒资”时易忽视并需要高度关注和解决的一些共性问题:
(1)从业人员普遍没有认识到媒资系统在未来竞争中的核心和特殊地位。
媒资系统将是未来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的核心系统。为什么说它是居于核心地位的,这是大家普遍没有弄明白的一个问题,就包括不少技术人员对它理解也不深。更有不少领导和同仁认为,它不过是一个技术手段和技术系统而已。但是对它能够带来的变化和连锁反应,因为没有更多的了解与学习,包括亲身的体会和使用,使得大家普遍都难以对其有正确的认识,就更难以领会到它在未来竞争中的核心和特殊地位了。
(2)国内广电系统的媒资管理,相对于金融等行业,起步较晚,导致我们普遍缺乏整体运营的观念。
因为起步晚,到底该怎么做,系统内有些什么好经验可借鉴,也是缺乏的,摸着石头过河,比比皆是。所以,我们现阶段各级广电机构和台站所拥有的设备和系统,相当部分都是根据模拟时代工作的需要和工作流程而产生和设计的。所以产生了大量的信息孤岛,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排斥与互不兼容也是普遍现象,而在数字化生存的时代,媒资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它采用完全不同的数字技术、运营理念和管理办法,给广电行业的从业者们带来诸多的不适应和冲击也很正常,未来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营运和管理,更是需要大家用心思考和学习的。
(3)不少单位单纯从技术与设备角度考虑媒资,普遍由技术部门提出建设和营运方案,在设计前期易忽视对用户意见的搜集与整理。
媒资能否建好且实用,绝非技术部门一家闭门造车就行,用户需求至关重要,特别是前期若忽视对使用者意见的搜集与整理,易对其在整个集团或体系中的定位与功效等考虑不够。特别是因安装使用这一系统后带来的连锁变化与影响等,都可能因与用户等沟通不够而出现一些该有功能的遗漏或缺失,不需要的又可能因部门的利益而扩大化。结果建成后,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使用效果不理想。
(4)广电系统在媒资系统的存储和应用特点研究和思考上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应用明显不足。
现在大家的想法与需求很多,也陆续推出了一些系统,但这些系统都不够稳定,且系统间还有不小差异,普遍不兼容。而重庆一些区市县建媒资系统,因条件所限,相关领导就提出能否用几十万来建,更多的是希望花100万至300万能够建成适合区市县要求和特点的中小型媒资库。但不难想象,从几十万到上千万,这其中不同的投入必然导致不同的效果。然而,在实践中,它们的效果好否,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这是需要通过应用来检验的。因此,广电系统的媒资从业人员应树立相应的观察和研究意识,从最初设计阶段起,就有计划地搜集、记录、分析、研究媒资在应用和运行中出现的各类状况,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问题,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简单使用的层面,否则无法改进和提升系统的整体功效。
(5)媒资应用效果和绩效评估较复杂且涉及多方利益,导致不好操作。媒资建设效果好否,是否满足了用户需要?
特别是大量采集的资料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有多少是无效冗余,有多少是有效、高频使用资料?应怎样评估其效率、效益?特别是针对不同的媒资应如何来科学分类评估?这尽管是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但囿于技术和评估手段的有限,特别因为应用和研究的不足,导致了在这一环节上的普遍性缺位。另外,不少建设者也因为身处利益关联者的地位,也难以自亮家丑,因为一旦全面评估系统绩效,势必优劣立现。
(6)没把各方情况吃透,不顾自身条件,贪大求全,建成后发现问题多多,使自方处于进退两难之地。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媒体先后有些媒资项目上马,但是都不很成功。这里面既有当时技术条件所限,也有作为先行者,无可借鉴成功经验,探索成本过大、经济实力等各方面还不匹配等诸多因素。而这些失败教训也给我们今天的建设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从相关的案例和分析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时候当事人和决策者,往往可能受媒资建好后美好愿景所鼓舞,在建设时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实际需要和条件,而只是唯恐落伍,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脑袋一热蜂拥而上,评估不够,只想又大又好,导致建成后效果不彰。
(7)对媒资的建设规模与投入产出比等缺乏深刻认识与理解。
说到媒资,大家很容易想起目前中央电视台庞大而巨额的投资。据中央电视台同行介绍,处理成本在初期是9000多元/小时,仅这一项支出就可能让省级以下的广电各级决策者们望而却步。而即使小一些的系统也动辄上百万至一两千万,甚至更高的投入。所以,对多数省级广电集团或更小的地市级传媒而言,的确是不小的负担。可各个集团或单位,有无必要和中央电视台一样,搞大而全,尽可能保存更多的各类资源?这是很多单位决策时普遍遇到广电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建设中易被忽视的共性问题探讨的一个难题。事实上,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级媒体的地位与资金等各方面的优势,是其他任何一家地方级媒体无法超越与比拟的。而各级地方的媒资系统完全没有必要贪大求全,但确有不少地方电视台的领导放出豪言壮语,希望与中央级媒体一较高下,打造或是中部,或是东部,或是全国之最的媒资系统。这种志向让人钦佩,但是否有必要?有资源与之匹配吗?媒资系统到底建到多大规模是合适的?怎样投入是最优质的?投入与产出比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比例才是科学的?这种种的疑问,都因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还不多,而使其成为正确认识与理解媒资建设的难点。
(8)广电系统的各级领导对媒资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在认识上普遍欠缺。
由于媒资是一个比较复杂与功能全面的系统工程。而在广电系统中,各级主要领导相当部分是从事新闻、经济或文科类专业的人才,学科背景的差异,导致了在理解具体技术方面的功能与作用时,有一定困难。早期一些广电媒体已上了播出网,制作网等系统,所以,在很多领导的意识里,认为媒资也就是一个功能更全面一点的存储系统而已。基于此,他们往往把存储与制作网、播出网的数据交换当作了首要的问题。而实际上,对媒资而言,制作网仅仅是其部分数据来源而已。其他的如卫星接收,各种模拟磁带数据采集,日常的新闻素材采集,各类文字、光碟等资源及广电网络传输等多种媒体都有可能构成媒资系统的数据来源。应用来说也不可能仅仅SDI、DVB播出,而流媒体、网络电视、云端存贮及计算、工业4.0等多种新技术,全集团或全台的综合业务管理等都可以通过此系统来发挥和显现作用。对此,因为技术的难度与壁垒等多种因素,使不少领导对它认识不全面、不到位,难免会对其应用和推广产生不利影响。
(9)广电系统的素材管理普遍缺位,新闻素材管理更是大大缺失。
电视台、电台花费了大量宝贵时间,巨大设备投入而拍摄的珍贵素材带,尤其是具有很高价值的新闻素材带,本应很好地加以保存,并可在以后的节目编辑中反复多次使用。但目前情况是,不少省级台的同仁都询问我们有必要保存素材吗?特别是新闻素材更有必要吗?有成片不就行了吗?因为不少台都不搜集新闻素材,但实际情况是每天记者编辑拍回的新闻素材,因节目时间所限,能播放的非常有限,那些难以再现的珍贵历史画面,由于没有相应的设备和管理手段加以保护,往往被无情地删除,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我们所在的部门恰恰就极大地弥补了这一块工作的不足。目前,我们所在的科室,经过几年的运转,已经保留了几万条经过处理的新闻素材,而2008年仅仅常规素材带的使用量就达到12567盒/次,近几年常规素材的使用也是普遍上万盒/次,可以说全集团各部门对于我们的素材带是极为依赖和需要的。而素材内确有极为宝贵的信息与内容,对节目创作显然大有帮助。虽然,它们的一些画面非常敏感,不少不能播出,但是,用于科学研究或历史性保存,无疑又是不可缺少的。而在重庆范围内的地市级电视台,不少同行因为意识或条件所限,也是大部分电视台不对素材进行筛选和存贮等处理,造成了大量有价值素材资料的流失。
(10)电视台保存有大量的播出节目带,现在媒资建设中只是进行简单的数字化处理是远远不够的。
这些新闻、体育、文艺等各类有自制版权的节目正是电视台的独特价值之所在,具有很强的重复使用性,同样需要进行有效的保存,以备将来之用。但是由于模拟磁带容易老化,给节目的长期存储带来困难,同时模拟磁带经过反复编辑,对信号质量损害较大,导致许多节目带已经无法使用。而现在重庆不少电视台采取的方法就是简单地把它数字化处理即可,而同步的对其挖掘性的开发与研究却因种种原因而没有开展起来,这也影响了媒资整体功能的发挥。
(11)在存储对象和怎么保存的问题上,省市级媒体之间的意识差别不小。
以重庆广播电视集团电视新闻中心资料科为例,现在按照集团相应的技术和要求,所保存的主要是磁带资料,即视频部分。采取BET、DVCPRO、数字带及SONY数字蓝光碟保存这几种方式,另外就是针对部分重要的时政内容,因工作需要和方便各方调用,也采取了使用DVD、VCD光盘存贮的方式。而全台对节目文档、台词、摄制记录、字幕等,没有条件也没有要求进行保存。这也是国内不少电视台的做法。而我们认为:更科学的节目资料保存除视频、音频外,还该有文字、图片以及相关的数据等,在存贮磁带、数字化光碟等介质外,也应有文稿、唱词、图片、光碟和编目信息等多个内容在内。在资料部门的定位上我们提出的是:努力做到“三服务”:暨资料部门应为广大记者、编辑创作服务;为新闻及节目管理服务;为新闻研究服务。然而因为条件等诸因素所限,理想和现实之间尚有不小差距。我们有幸在重庆相关会议上做了发言,对重视媒资和资料存贮等进行了呼吁,使一些区县广电系统引起了一定重视,并设立了相关岗位和资源,但也还有一些区县仍然认为多此一举,保留播出带足已。这也就是真实的状况。
(12)电视台的记者、编辑手中,不少同志都建有小而全的个人资料库,如何及时回收、共享并合理调动这部分资源思考还不够。
记者、编辑手中的资料不仅对个人而言非常宝贵,同时,也是媒体单位非常稀缺的一笔资源。它们是否能完好保存、全面管理和充分再利用均将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且这也是关系到技术提升和多种业务开展的一大战略。而各类影视资料,特别是磁带保存的这些资源,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大量的各类非成片类的节目长期以来散落在记者、编辑手中,缺乏系统管理。怎么抢救、发掘它们,使其更快、更好地发挥作用?怎样尽可能采取较好的方式,使大家都愿意主动将手中的资料拿出来共享,这是不少从事媒资工作的同仁们普遍都感觉头痛的难题。据我们所知,中央台采取了一些较好的做法,但省、市级电视台为此采取得力措施且取得较好效果的还不多。目前这些资料分散在各部门和编辑人员、记者手中,有些已经无法找到或损坏,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13)先进的技术系统与专业人员短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作为一个相当先进与高效的系统,它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如何科学地对每天采集的资源进行鉴别、分类与处理,如何更好、更主动、更高效地服务于各方,特别是及时地对用户需求做出反应,这是一个大问题。现在重庆广电集团等不少省级电视台所采取的方式是:原有旧的节目的编目及数字化处理等,交外来承包公司,而后期出现了什么问题则由媒体自行处理,这难免就造成了一些环节的相互脱节。而在专业化分工的今天,能否引进或培养一批技术基础好、专业性强的人才队伍,不仅仅是后期的工作能否胜任,其实已直接影响到系统功能的发挥了。在北京、上海等同行中,他们配备的各类专业人才是比较齐全的,硕士、博士等分工明细,学有所长的专业人才已经充实到了媒资建设的各个岗位。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不少岗位的任职资格基本上均为硕士研究生或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当然,他们代表了全国的最高水准,地方台与之相比肯定有不小差距。但是其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代表了这个领域未来的用人发展方向。没有高素质的各类专业人才,再高级的媒资系统要想充分发挥作用,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
二、结束语
关键词:镇海区 农村人才 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218-02
农村人才队伍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农村先进生产力最活跃的部分,是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改革的传播者、执行者、践行者,对于发展农村经济,保障社会稳定,培育农村市场,提升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经济体制的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镇海区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区域面积23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24348人,其中农村人口64811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民收入稳步提升,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农村人才队伍。
一、镇海区农村人才队伍发展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镇海区围绕“人才强区”的战略要求,通过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助力度,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在培养、吸引、用好农村人才上作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保障。但从总体上来看,镇海区农村人才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在总量、结构、质量等方面与现实需求相比存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数量匮乏。根据镇海区农业局抽样调查,镇海区农村人才总量不足,密度不够,素质不高。全区仅有农技人员78人,从事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人数不到现有农村人口的2%,且大多没有受过系统全面的教育,知识面比较狭窄,应变能力不强,知识容易老化,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很好地适应镇海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其中农村实用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领军发展人才则更为缺乏。
2.人才结构失衡。从分布上看,以传统农业为主,从事种养业人才较多,而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农产品流通人才少,尤其是外向型、开拓型农村经营管理人才极其短缺。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相对较多,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特别是创业型人才严重匮乏。
3.带动效应不明显。由于镇海区农村人才的数量不大,加之观念落后,缺乏资金、技术、信息方面的帮助和扶持,不能够及时、经常地学习先进和适用技术,普遍存有小农经济思想,特别是部分人才在参加结对帮扶致富、领富带富方面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不能很好地起到“带动一村”、“影响一方”的辐射作用。
4.人才队伍不稳定。受政策、经济形势、传统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的农村人才队伍不够稳定。不少人才致富后转岗,转到城镇发展其他产业,高校毕业生或学有所长的复员退伍军人也都不愿在农村创业,纷纷外流,致使农村发展中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存在着后继乏力的问题。
5.管理服务不到位。镇海区农村人才分布面很广,普通农民多,多为分散型作业,给人才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虽然有关部门初步建立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但只是停留在宏观上的引导,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模式,在对农村人才的跟踪服务上也做得不够。组织、人事、农业部门也联合开展了一些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问题,没有形成人才开发的整体合力,也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二、镇海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的成因探析
1.思想认识上的狭隘性。在调研中发现,镇海区对人才工作总体看来都很重视,在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出台了一些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思想认识上仍存在狭隘性。主要体现在对农村人才的地位和作用还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农村人才作为社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第一产业在镇海区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根据《2009镇海统计年鉴》的资料现示:2007年,镇海区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6∶61.2∶36.2,而在2008年,该数据为2.5∶60.5∶37。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各级政府对农村人才重要性的认识。而且由于长期对农村工作不够重视,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农村人才得不到应有重视,其进一步的发展壮大也就受到较大的影响。
2.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农村人才开发是一项基础性工程,难以形成可以衡量的政绩,因此往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同时这项工作又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部门多,力量整合难,缺乏制度和机制约束,各涉农部门工作主动配合不够。
3.经费投入上的局限性。近几年镇海区在农村人才开发与培养上,财政投入连年增加。但是,从投资的方向上看,缺乏专项资金和投入渠道。现有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管理政策在科学性、优惠性、务实性、灵活性和配套性等方面,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培养机制尚需优化,用于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资金投入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4.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目前农村教育培训由于受人员、技术水平、培训资质等因素的影响,组织的面不够宽,针对性不是很强,手段还较落后,存在形式单一、培训效益较低的问题,导致农村人才群体发展处于低水平重复状态,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综合经营型、经纪型人才难以脱颖而出,未能形成结构优良的人才梯队。
5.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不够。现行的农村人才使用制度、人才奖励制度、人才保障制度等,总体上缺乏系统性和激励性,吸引、留住人才建功立业和调动人才积极性的社会人文环境以及创新、创业环境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难以有效形成“重视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也难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镇海区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发展大业,人才为本。针对农村人才队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镇海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前提――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1.统一思想认识。各级党委和政府,尤其是乡镇(街道)两级基层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人才工作,清醒认识农村人才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头雁’和‘助推器’作用,树立强烈的农村人才意识,把农村人才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①。只有认识到农村人才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真正把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新农村建设的突出位置,作为一项基础性的保障工程来抓,才会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需要的人才大军。
2.健全组织机构。在区、乡镇(街道)、村三级成立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建成区、街道(乡镇)、村三级农村人才开发网络,构建上下统一、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强大合力,为农村人才活力的竞相迸发和聪明才智的充分涌流提供有效保障。同时,地方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农村人才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不断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针对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3.制定规划措施。要把农村人才工作纳入乡镇(街道)人才工作的总体规划,列入社会整体人才资源开发范围统筹考虑,并不断研究农村人才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切实抓好工作落实。要围绕着镇海区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切合实际的农村人才发展规划,落实责任,强化考核,从而在最大程度上确保镇海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序推进。
(二)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建立完善人才机制
1.建立农村人才评价机制。“没有国家授予的职称等级,他们的社会地位、相关扶持待遇就没有办法落实,其示范带头作用就不能彰显,人才开发就难以纵深推进”②。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称评定制度,从农民需要和专业特长出发,注重成果和业绩,合理制定农村技术人才职称评聘标准和措施。同时要创新农民技术职称专业分类,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农村人才职称评定体系,将其纳入统一规范的专业技术职称系列,要打破身份、岗位、学历等的限制,重实践、重业绩、重成果,让农村人才“执证上岗”。
2.建立农村人才选拔机制。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采取“村申报、乡镇(街道)审核、区审批”的三级把关制度,选拔优秀农村人才。要注重公开选拔推荐农村高层次人才,做好人才储备,并积极为他们的进修学习、项目研究、外出考察等创造有利条件。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逐步改善农村基层干部结构,提升农村人才队伍的素质。
3.建立农村人才激励机制。各级政府要研究制定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定期评选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有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的优秀农村人才,并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榜样带动效应。同时,“对技艺精湛、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农村人才,要注重从农村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选拔干部,通过合法途径及时选拔到村镇干部队伍中来,推荐他们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鼓励他们参政议政”③。
4.建立农村人才跟踪服务机制。政策跟踪,通过调查、总结、反馈,不断完善已出台的各项人才政策,通过人才联络员制度对人才政策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服务跟踪,建立人才联系走访制度,帮助解决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健康跟踪,建立高层次人才疗休养制度,并免费提供健康体检等服务。
(三)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努力培育三支农村人才队伍
1.培育农村实用人才。一方面要适应农村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新要求,大力培养发展都市型农业人才所需的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另一方面,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用新知识、新技术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努力培养造就具有较高知识素养、较高生产技能、较高经营能力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
2.培育农村经营管理人才。按照普及培训与系统培训相结合、阶段性培训与终身培训相结合、近期培训与远景培训相结合、技能培训与理论培训相结合的方法,着力培养一批懂管理、善经营的能人,鼓励他们办经营实体,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有竞争优势的农村产业群体,努力走上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的发展道路。
3.培育农村领军发展人才。形成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表彰和重奖贡献突出的典型人才,增强农村领军发展人才服务社会、回报农民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同时发挥农村人才“传、帮、带”作用,促进更多致富“领头雁”的产生④。村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既是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骨干力量,又是现阶段农村最重要的人才资源,应努力加强“两委”班子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农村基层村干部队伍。
(四)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积极营造农村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1.创造一个宽松优惠、充满活力的政策环境。人才政策对人才工作具有基础性、导向性作用。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直接影响人才能否脱颖而出。要根据实际,制定和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和使用的软环境,逐步建立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流动、保障等有利于农村各类人才大量涌现、各显其才的政策措施,激发农村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内在动力。
2.创造一个重才爱才、褒先树优的人文环境。要加强舆论引导,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全力营造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积极实施“感情工程”,用感情留人,时刻关心农村人才的生活、工作条件,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
3.创造一个施展所长、成就事业的发展环境。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着力打好“综合服务牌”,为农村人才搭建发展平台,最大限度激发其创业创新积极性。要围绕农村人才队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等基本环节,针对各类农村人才的不同特点和成长规律,“加大对农村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并不断创新农村人才观念和工作理念、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使各类农村人才各得其所、各尽其能”⑤。
(五)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
1.拓展培训渠道,开展基地培训。培训基地是依托当地农业产业基地或企业,集中当地科技运用、示范标本、管理带动等各方面先决条件建立起来示范基地。它是农村实用人才、科技人才、优秀人才的摇篮,也是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标尺和范本。要发挥乡镇培训中心的阵地作用,邀请上级涉农和科技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前来授课,为农民提供最直观的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利用现有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到基地去参观学习,强化农民对农业现代化产生直观感受。
2.实施多种形式,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各部门、乡镇、专业协会要紧密结合市场所需、群众所求,采取举办短期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现场技术指导、开设广播电视专栏、科技咨询服务、技术交流研讨、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方式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技术培训,并适时开展村组干部培训、能人大户培训、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新青年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增强农村人才的技能。
3.夯实职业教育,培养大批技能型实用人才。以农村基层干部、农业科技人员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民群众为重点,结合镇海区实际,健全和完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强化“一技一训”、“一业一训”,农闲系统培训,农忙急用培训,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要积极探索适合农民和农村特点的职业教育模式,挖掘农村内部潜力,增强农村自身的造血功能,建立提高农民致富能力的长效机制”⑥。
注释:
①马平轩.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8
②陆平宽.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思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72
③胡永铨.大力开发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资源”――余姚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和思考.中国人才,2009(2):66
④耿相魁.新农村建设视阈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湖北社会科学,2008(11):49
⑤马平轩.农村实用人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河南农业科学,2007(1)
⑥耿相魁.新农村建设视阈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湖北社会科学,2008(11):48
关键词:基层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集团化发展;媒体品牌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2-0082-06
一、基层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
理论阐述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
1990年,帕拉德和哈默在著名的“哈佛商业讨论”中,首次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认为企业要在竞争中保持持续的主动性,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必须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他们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竞争能力,是相对于所有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它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拟性两方面的重要特征,具体表现在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等的某个环节明显优于竞争者,且不能被竞争者所模仿的能够满足客户价值需要的独特能力,它是通过长期集中投资、研发和应用核心技术而最终形成的。
(二)“知识鸿沟”理论
Tiehenor提出了著名的“知识鸿沟”概念[1]158170:无论是人,还是企业,由于社会经济地位的高低不同,社会经济发达程度不同,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社会经济越发达,获取信息也就越快。因此,在中国社会,中央级电视媒体、省市级电视媒体与基层级电视媒体之间知识鸿沟越来越大,这种扩大的趋势给基层电视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三)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是指劳动效率的提高,平均成本的下降都来源于生产全要素投入的同比例增长。该理论认为生产规模的扩大,会引起长期平均费用的减少,因此,给企业带来比其小规模时更大的经济效果。从广义上讲,规模经济包括企业规模(横向)理论、纵向一体化理论以及多样化经营理论。这种理论,从微观经济和市场结构剖析的角度,分别解释了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混合并购的动因问题。当一个行业在制造、营销、配送、服务或其他职能上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时,较大企业对于较小企业而言具有成本优势。
二、基层电视媒体发展现状及
存在的问题
(一)杨凌及周边电视台现状调查
杨凌电视台是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直属的基层电视媒体。信号采取有线传输和无线发射双路覆盖杨凌全区及周边地区,覆盖面积可达3 000平方米,覆盖人口大约500万人,目前,自办一套节目,全天播出17小时。2008年,通过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党工委的不懈努力,国家对杨凌“农科城”的特殊认可下,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林卫视,杨凌电视台的农业节目通过卫星向全国播出[2]。
杨凌周边县(区)大多数电视台的发展现状:武功县电视台现有350万元全数字电视摄像、录像、编辑、播放设备,有线和无线同播;周至县广播电视台编制为:台长1人,职员54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46人,其中中级10人,助理级36人。现有数字摄像机13台,非线性编辑机4套,非数字录像机5台,硬盘播出系统2套。眉县电视台是差额事业单位,目前还有10多名员工没有享受财政工资,因此,这些人的工资福利和办公经费只能靠广告收入来维持。加之县级台的广告费用低,所以只能从数量上来弥补,影响播放效果。看过眉县台节目的朋友都知道,电视频道信号很差,画面不清楚,还不如VCD的效果。
(二)基层电视媒体节目的受众率调查分析
2012年7~8月份,在杨凌及周边县进行了千人问卷调查,通过1 000份问卷调查表总结分析(见图1)发现,有835%的人喜欢收看中央台的节目,其次是喜欢收看省台节目,仅有196%的人喜欢收看当地基层台的节目。杨凌电视台有着特殊“农业硅谷”的地位,所以,收视率明显比其他基层电视台高,达到26%左右。但是,虽然喜欢收看地方台的人不多,但仍有196%的受众经常收看基层台的新闻及民生节目,以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从来不收看当地基层台的人数只占113%。可见当地基层台虽然不是受众最为喜爱的电视台,但不少居民仍然会选择性地看当地节目,这主要是因为中央台节目空间跨度较大,与当地的地域特点存在较大差异,虽然能够被大家认同,但对于当地的信息需求仍很难满足。
(三)基层电视媒体财政拨款及广告收入分析
通过对杨凌及周边县电视媒体的抽样调查,从基层电视媒体收入分析(由于企业收入属于商业机密,调查的原始数据不能公开),其活动经费10%~30%为政府财政拨款,70%~90%依靠小金额大数量的广告收入。以网络问卷形式调查不同级别电视媒体广告收入情况 可以看出,单位电视媒体广告收入差异较大,中央台每年93亿元、省级台6.88亿元、市级台0.32亿元、省会台1.34亿元、基层台0.055亿元,基层台的年收入最低。
(四)基层电视媒体的人力资源与分析
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基层电视媒体面临着严重的市场压力,具有专业技术业务能力的高端人才都被中央台、省台、大城市台强力吸走了,在人才储备和吸纳问题上处于不利地位[3]363,364。
1.人力资源建设理念不清楚。媒体人力资源开发与建设,必须在自身组织目标和利益诉求的前提下,形成自己的核心理念和战略目标,从人才的引进、使用和配备都要视同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基层电视媒体中,人才的开发和利用都是在一个无序的状态,“人情味”十分严重,人事制度已经成为基层媒体的难题。
2.人力资源结构与层次失衡。在基层电视媒体内部现有储量中,都存在人才结构失衡、层次严重不合理现象,电视媒体的人力资源的内涵与实质并不在于其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具备相当强的实战经验的高端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强强联手。基层媒体严重缺乏高素质的记者、编辑、名主持和强劲的经营管理人才。
3.利益面前缺乏职业操守。收集、制作、传播公众所需要的信息媒体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责,传播的信息应该客观、真实。但是,基层从业人员为了追求收入最大化,放弃职业操守,搞有偿新闻、失实和损害公众利益的不良信息,置媒体形象而不顾,使人们对基层媒体失去信心。
4.人才奖罚制度缺陷。基层电视媒体因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差异不大,人情性从业人员较多,对记者、编辑、主持、广告经营者、技术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没有严格的奖罚制度,或是制度不具体,操作性不强,导致其劳动积极性就不高,协作精神也就比较差,为媒体组织创造利益有限。因收入不高,人文环境相对较差。所以,基层电视台高端人才大量流失,人情性又使得非专业人才又大量涌入,进入了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死胡同。
(五)基层电视媒体现状分析的几点结论
1.从竞争范围分析,基层电视媒体竞争主要是局部的竞争。由于我国传媒行政区划森严,中央电视媒体与基层电视媒体各有其较为明确的覆盖范围。中央电视台由于政策等各方面的优势因素,市场竞争力较强。省市地方电视已大部分上星,而基层电视上星是寥寥无几,由于行政区划以及频道定位等问题,竞争力并不尽如人意。基层电视台因为地域性强与传输通道等方面的优势,只具有地方竞争优势,又仅限于垄断地位的一城一池。因而当前中国电视竞争,并不是在全国范围内各个级别、各个地区出现,而仅仅出现在首都北京、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一些政治经济中心。
2.从竞争市场分析,基层电视媒体几乎无市场可言。按照中国人的生活习惯,看电视主要是消遣,打发时间,愉悦身心,收获信息,所以,广大农村市场目前基本上被中央、省、大城市电视台垄断。这些电视台人力资源丰富,硬件设完备,栏目设计与节目创作一流,垄断地位坚不可摧。城市市场包括市郊市场集聚了购买力较强且人口集中的观众群,当前我国电视竞争市场主要集中在城市市场。基层电视媒体的竞争市场只有当地市场。
3.从竞争产品分析,基层电视媒体主要是模仿。基层电视媒体的栏目设计、节目创作,碍于人才缺乏,技术不力,主要是模仿级别高的媒体,有独创性的栏目甚微。除了基层电视台的当地新闻有一定的特色,有一些关注民生的一些报道以外,其他栏目设计与节目创作基本上是模仿,或者以电视剧填充。
4.从电视媒体的发展趋势看,有特色的基层电视媒体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各级市场上的竞争结构正在发生着变化,优化结构正在逐步形成:节目市场、广告市场、传输市场、付费市场(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为主体),在竞争者数量、市场规模、垄断程度、进入和退出壁垒方面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节目制作业也正在日益呈现出主体的多元、节目生产竞争化的趋势。这为制播分离提供了前提条件,也为多频道化播出提供了数量充盈的节目资源。节目的流通发生了变化,首先节目的流通总量大幅度提升,表现在节目流通市场的规模大幅度扩大,节目市场的流量也不断增长;其次,节目流通结构也发生着较大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电视媒体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的变化导致对各类节目需求结构、使用结构、多用途开发方式和程度发生了变化。这些方方面面的变化,为有特色的基层电视媒体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基层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
探索与创新 (一)“一般基层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在于集团化发展
大部分基层电视媒体没有特色性区位优势、规模优势、人才优势,发展缓慢,前途渺茫,其发展方向与目标定位,应该选择走与省台和大中城市电视媒体一体,走产业化、集团化、规模化之路,提高频道资源整合力度。
1.“一般基层电视媒体”走集团化之路成为必然趋势。2009年以后广告商对基层电视台投入就呈现直线下滑趋势:2009~2012年分别为228%、135%、90%和81%,其原因主要为:(1)全国基层电视台数量庞大,但各自覆盖范围有限,且受央视和省级卫视的影响,收视率也很难有突破。分散的基层电视台难以为全国性广告商提供广告投放的规模优势,较低的收视率也阻碍了其广告经营的开拓。(2)基层电视台的广告制作服务能力弱、传播环境更难以与央视和省级卫视媲美。很多广告商不情愿将广告投放基层台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粗糙的广告制作及混乱、不规范的广告服务和广告管理。广告内容中也有不法广告、虚假广告,影响广告商的品牌形象[4]。
2.集团化发展可以带动基层电视媒体资源重组。(1)以前基层电视媒体各自分立,独立运作,相对规模较大的电视媒体资源不足,在和大媒体合作、联营或并购以后,可享用大的电视媒体的更多更强的资源。电视资源包括:信息、时间、栏目、网络、频率和频道资源、技术资源、节目资源、辐射性资源、服务性资源、电视工业资源等。基层电视媒体积极投并于电视媒体集团,可充分开发和利用电视资源。(2)整合技术资源。在信息时代,技术是核心。对于电视媒体集团的动作来讲,技术资源的整合更是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集团的投资重点是技术创新,要把钱用在刀刃上。(3)强化人才的投资和优化管理。人才是核心技术的载体,只有把人力资源整合到更优化的状态,才能使基层媒体与大媒体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5]7173。
3.基层电视媒体集团化发展模式选择 针对基层电视媒体的集团化发展,按照目前政治、经济的运行规律,应以省台为中心,进行电视媒体集团化组建。因为我国电视传媒集团化是政府和电视传媒的公共选择,但从组建方式上更多地是由政府依据规章制度牵头组织、行政划转、归并若干基层电视媒体。在组建过程中,初期以政府为主导,这种政府主导采用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方式,在中国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组建形成集团后,政府应从运动员身份中退出,转体为裁判员,给电视媒体更大的经营自,使电视媒体集团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企业化规律运转。
(二)“特色基层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创新
基层电视媒体的发展不能一概而论,极少数的基层电视媒体有着自己特色,这种特色是别的同类媒体无法拥有和模仿的,这种特色主要是“区域资源特色”或“体制特色”。例如首都、省会城市、直辖市等区域,经济、人才资源非常丰富,有利于电视媒体的发展和运行,中央电视台、各省电视台等应运而生。又如“凤凰卫视”,有着自己经营体制的独特性,早在1999年就评为华人最熟知的国际知名品牌,其知名度与麦当劳、通用汽车相当,是惟一的入选的传媒机构。因此,有特色的基层电视媒体应该有信心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6]。
杨凌电视台,虽然属于县市级基层电视媒体,但是,杨凌是我国惟一的农科城,杨凌的电视媒体依托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雄厚的农业科技资源优势,走特色化的办台道路,围绕“三农”,抓特色,铸品牌,探索出一套以农业、农村、农民为核心内容的电视媒体新模式,在服务“三农”的进程中,杨凌电视媒体的优势及特色已初步显现。2008年,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林卫视,杨凌电视台的农业节目上星播出。基层电视台的节目“上星”面向全国播出,在全国尚属首例。所以,要抓住机遇,把“农林卫视”做强、做大。
1.品牌定位。品牌是一种综合符号,是一种产品或机构的重要标识,也是人为创造的特殊性,用以表述其所指事物的气质和内涵。基于视角的差异,对品牌概念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总体来讲,品牌是一个由品牌组织、品牌形象和品牌资产构成的一个整体概念。基层电视媒体在发展初期,必需明确企业的品牌定位。品牌定位就是指建立和重塑一个与市场目标有关的品牌形象的过程或结果。
2.市场定位。媒体的品牌定位不同于媒体产品与服务的定位,媒体品牌定位首先是市场定位。先要进行市场化细分,确定目标市场,然后对目标市场进行必要的评价,并运用相关策略,必须突出个性化,在市场竞争优势中,提炼出品牌的核心价值,并将其定位于受众心中。
特色化的基层电视媒体的市场定位也是一样,首先明确市场目标,如“农林卫视”,其市场定位就应该是全国的农业、农村、农民所涵盖的“三农”大市场。全国与“三农”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新闻、资信、娱乐、与趣事等等,都可以制作成特色化的栏目和节目,逐步形成“农”之品牌化。
3.受众定位。不同的电视媒体影响着不同的电视观众,媒体受众越来越聚焦于适合自己的优秀媒体,广告客户则跟着观众走,所以,电视媒体受众定位对媒体的发展非常重要。而且,受众定位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波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特色化的基层电视媒体在发展初期,对企业的受众定位要相对具体一些,什么样的栏目和节目是为什么样的人群设计的,要有一个初步规划。如“农林卫视”目前的栏目:“三农”信息联播、“三农”大视野、天天农高会、村里村外、致富故事会、科技大篷车和农村大市场。这些栏目很笼统,受众定位不明确,而且似乎背负着地方政府关于农业及农业科技双向发展的重大任务,其发展步履艰难。“农林卫视”的受众定位应该是农民、农民工、广大涉农人员。
4.促进品牌与受众的关系。受众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受众。所以,基层电视媒体要重视品牌的跨媒体延伸,利用不同媒体的优势互补,增强品牌在受众心中的形象,建立品牌与受众之间的多种感情交流,提高品牌的黏性。如电视媒体品牌向广播领域延伸,就可以借助广播作为情感媒体的特点强化自身品牌的人性化因素;向网络媒体延伸,弥补自身互动性的不足,加强与受众的交流沟通,拉近品牌与受众的距离。
(三)提高基层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1.“一般基层电视媒体”要勇于与强大电视媒体合作。当地政府和媒体管理者要消除“宁可鸡头,不可凤尾”传统思想,基层电视媒体的“鸡头”现象,无规模效益可言,因设备、资金、技术、人才缺乏,在人力、物力、财力难以优化组合,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并且经营成本飚升不下,在市场竞争中总是势单力薄;在技术革新方面,“鸡头媒体”没有实力进行技术革新,没有创新的电视媒体无法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勇于与强大媒体合作,在参与中求商机,在合作中求发展,在一体化中求强大。在体制上,基层政府要下狠心使“一般基层电视媒体”向企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可以作省台的分公司。
2.政府要强化“特色基层电视媒体”发展初期的支持力度。对具有区域优势、行业优势的基层电视媒体,在其发展初期,当地政府要积极支持,从财力、人力、物力方面给予扶持,使其尽快成长。如湖南省政府在“湖南卫视”的发展中支持力度非常大,不论是人力、物力,还是政策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如“2012年2月10日召开的河南省广电局加强和改进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会议,明确把构建全媒体的发展格局列为今年整个广电系统宣传工作的4个重点之首”[7]。
3.提高“特色基层电视媒体”自身造血功能。主要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内容差异化。 “特色基层电视媒体”创新内容资源,要在新闻、综艺、电视剧多点开花。如央视深化“新闻立台”战略,在“频道制改革”、“国际化传播”等系列举措的实施后,各频道的节目资源更加优质。而“农林卫视”必须以“三农”立台,立足全国,面向全球化发展;央视创新制作了“我要上春晚”、“梦想合唱团”一批社会反响很大的新节目。“农林卫视”要在夹缝中求生存,要创新制作农村题材节目。如当前中国农村文化程度低,家庭经营不善,家庭暴力有增无减,可与司法部门联手,创作“家庭暴力警戒线”节目。对电视剧资源的投入上,央视不惜重金拿下目前中国市场上的最优剧集资源,打造“中国优秀电视剧的最佳首发平台”。这些创新手法“特色基层电视媒体”都是榜样,也不惜重金购买农村题材的电视剧。
第二,栏目品牌化。经营电视媒体应以经营栏目品牌为核心。品牌栏目对电视媒体经营的拉动力非常大。任何一个电视频道不可能吸引所有的受众。一个频道的所有时段更不可能都有强大的吸引力,但一个品牌栏目的时段会引起广泛的关注。要通过精心策划、制作、包装和宣传来促成品牌,坚持和不断创新品牌栏目的宗旨和风格,提高节目质量,保鲜特色,不断提升品牌栏目在受众心中的地位。如“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已经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品牌栏目,受众之广,收视率之高,在中国大陆的影响非同凡响,栏目的创收拉力也很大,其经营收入也占据了整个频道的50%左右。如“农林卫视”栏目可设: “农民剧场”,专门上演乡村类电视剧、电影,反映10多亿农民当今的精神风貌、内在情感;“留守儿童”,以独家企业赞助的形式,满足人们内心深处的怜悯之情;“农业科技人生”,诉说农业科技战线的人和事,分析科技工作者内心世界,人生旅途。创办“农民歌手”“农村婆娘”等等具体的娱乐栏目。总之,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消费群体,对于电视媒体企业而言,就是明确自己企业的受众。
第三,优化人才管理。人是一切活动的决定因素,基层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是人。如湖南电视台,有线网络集团在本部有200多人,整个广电人才不到5%,95%是全中国聘用的人才。(1)强化基层电视工作者的综合能力训练。目前,基层电视媒体的工作者基本上是“单技能型人才”,即策划、记者、摄像、主持、制作等相互协作性差。记者主要负责采访和写作,编辑主要负责把记者的作品编辑为成品,摄像负责拍片和编片,制作负责将片子合成然后播出。这样以来,导致摄像师拍的片子和不上记者的文字,主持人的语感协调不上片子应有的感情,制作合成效果不能达到策划最初的构想。因此,基层电视媒体管理者,应该强化其电视工作者综合能力的训练,把他们培养成为集策划、采访、拍摄、主持、制作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2)竞争上岗。实行基层电视媒体工作人员竞争上岗、能上能下,专业技术人员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人才管理机制,增强员工的紧迫感、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3)鼓励创新。电视媒体员工工作创新是要付出比常人更多时间、精力和辛苦,创新的成败,体现电视媒体是否具有生命力。要对在创优和日常工作中取得较大成绩的部门或个人给予特别的奖励,对创新不积极的给予处罚,以充分激发电视媒体员工的聪明才智。
第四,优化广告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与发展,基层电视媒体越来越被市场化,政府经费投入越来越少,有的电视台已经“断奶”,广告收入成为电视媒体主要来源。基层电视媒体广告形式与内容等都要创新:(1)内容。广告内容非常重要,不能为了钱什么样的广告都接受,要保护受众心里健康,不要引起受众的逆反心理。如中央台不作烟草广告,就是智慧的选择。(2)数量。如果植入的商品广告品牌太多,容易分散受众的注意力。因此,如果能做到1~3个品牌的结合,重点突出,不仅比较容易被消费者的谅解,效果也将更好。(3)形式。从传统插播广告向植入式广告逐步发展,广告主通过冠名电视剧或某个栏目,将产品广告与节目创立相关性,使受众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接受,从产品化向娱乐化发展;再从简单植入向复合植入、特色植入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Tiehenor P J. Mass Communication and Differential Growth in Knowledge[D].Public Opinion Quarterly,Summer,1970.
[2] 谢耘耕,周志懿.中国传媒创新能力调查报告[J].新闻与传播,2008(6):1317.
[3] 谭云明.传媒经营管理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讯.2011年中国电视媒体广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BE/OL].[20120703]..
[5] 余光胜.产业视角的企业战略[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顶梁柱。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语文教师的述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师述职报告1
这一学期我担任高二(三、四)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顾一个学期来的语文教学工作实践,我本着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提高实践水平的思想,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将教学方面的体会和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听课,认真备课,善于反思
听课,不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各种鲜活生动的事例,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细节之处的精彩处理,使我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单调、脱离实际的成见。为了能及时发现和改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我有意识的进行阶段性的工作反思,小到一节课,大到一个学期;近到上一节课说错的一句话,远到一种教学思想的深层次思考。虽然它们都还很肤浅,但我相信“九尺之台,起于垒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二、紧抓作业批改、注重后进生辅导
作业的检查和批改,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开学以来,我一直坚持作业的认真批改,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落实的情况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对于班里的后进生,我一直坚持个别知识辅导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给学生谈理想、谈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功夫不负有心人,_、_、_、_等几名学生的语文成绩有所进步。
三、深入扎实的上好每一节课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它不同于数学,语文教学要求语言文字教学和情节、内容教学相结合,相辅相成。而低年级的语言文字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我认为,语文教学中“说”和“读”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说”和“读”的训练。高一年语文教科书上“口际交际”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自古以来,能说会道,体现一个人的睿智,思维敏捷。现代语文教学,“多说多练”势在必行。整个学期,我注重课堂上的合作探究,让每个小组讨论并展示结果,学生之间互听互评,共同积累,共同提高。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我发现同学们的表达能力有较大的进步,逻辑思维能力也增强了。并且,通过评奖活动,选出了口才的学生,如_、_的、_等。
在“说”的过程中,有一个与之相促进的过程不容忽视,那就是“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读的形式多样,可以采用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等。再次,用“读”帮助记忆,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最后,让学生进行摘记,并对学生的手抄本进行定期检查,并对写得好的学生加以表扬。
语文教学中,除了“说”和“读”很重要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即学完一个单元,学会自己归纳,学懂了一些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孔子云:温故而知新。经常温习功课,以后的学习才会觉得较轻松。
课程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必然要和旧有的一切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发生激烈的碰撞和摩擦。通过近两年的实验与探索,我们饱尝了其中的艰辛与甘甜。甘甜的是我们看到了课程改革实验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感受到了我们与学生在课程改革中的共同提高、共同发展;艰辛的是我们对课程改革曾经有那么多的茫然与困惑,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来探索课程改革之路的,在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困惑和难题。
(一)对课标的困惑
我们需要不用解读的课程标准。现在的课程标准有那么多解读的书本、文章多如牛毛。我想原因无非有二,要么是课程标准太难,太深奥,课程标准的制定者也知道一般老师是读不懂的;要么是对一线教师的不相信,课程标准制定者害怕一线教师读不懂;
我认为课程标准应该通俗、详细,一看就懂,如此教师才能用好;应该把解读融入课程标准之中,这样才能做到专家研究与一线教师的实践紧密结合。
(二)对课堂的困惑
我们需要不是表演的课。现在有的课放得很开,但收不拢,学生天马行空,谈天说地,离题越来越远;有的课,学生活动的样式很多,唯独读书不多,课堂上嘻嘻笑笑,气氛十分活跃。可仔细一想学生真正学到的语文知识可能很少。有的研究课,教学的着力点主要是对课文内容的深究,或是知识内容的任意拓展,或是思想内容的无限拔高。学生海阔天空,说短道长,甚至离开了书本去大谈从网上看到的新闻。不同的是,过去是教师主讲,学生旁听;现在是学生主讲(主要是尖子学生),教师插话补充。仿佛教学的重心已由教师转移给了学生,仿佛这是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可是,读书的时间不多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了,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运用的时间也被挤掉了。这样的课听多了,我们的老师都说我们现在不知道语文课怎样上了。
(三)对教材的困惑
1、对必修内容的困惑。
高二语文必修五和选修1集中了高中阶段近80的古诗名篇、以及部分文言名篇,教学内容重,教学进度紧张。而且因为一味的赶进度,使得每堂语文课都上得满满的,而语文课所必需的一些课外趣味补充,因此都被忽略了,语文课索然无味。
2、对教学重点的困惑。
现在的教材自由度很大,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和要求都很少,这一方面是扩展了教师的能动性,但是对教师来说是增加了难度。我们的老师很难把握教学的重点。
语文教师述职报告2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__小学的一位语文教师,现任专业技术职称是小学语文一级教师。从教十一年,二零__年获得现任职称。在现任期间里,本人在学校的工作安排下,担任了语文教学工作。几年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现具体述职如下:
一、班主任工作
在担任4至6年级班主任工作中,做到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重视班风、学风的培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严格管理,积极与家长配合,研究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针对学生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实施制度量化制度的管理。培养学生养成学习、清洁卫生等良好的习惯。努力创造一个团结向上,富有朝气的班集体。几年来,班级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好,并在作文比赛中荣获第一名。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上,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定下目标和方向,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因此,在教学之前,贯彻《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
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以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实验专题。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参加市教研室、及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通过参观学习,外出听课,等教学活动,吸取相关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教育的动向,开拓教学视野和思维。艺术需要个性,没有个性就无所谓艺术。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方法等等,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审美个性的独特性,越有个性的艺术就越美,越能发现独特的美的人就越有审美能力,越有创造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充分得以自由地运用。
三、第二课堂的开展,因材施教,做好培优工作
抓好第二课堂,实施素质教学。根据本校学生的基础,发掘有语文兴趣、特长的学生,组织他们在第二课堂进行培养,并按年龄、基础等情况分为语文兴趣小组初级班和创作班。按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计划、步骤,方法,进行有效的培训教学。学生经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后,语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学校的支持下建成本校特色的书法班、文学班,各方来宾对学生的表现有着较高的评价。并在精神上支持我们的做法。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校的文化氛围。
此致
敬礼!
述职人:___
20__年_月_日
语文教师述职报告3
从执教的第一天起,我就要求自己的举止行为要更加规范,因为从今以后我将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下一代,我要对他们负责。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一、做一个思想进步的教师。
要想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首先应该有一个健康进步的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每周五我认真进行政治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以身作则,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劳任怨。在不断地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
我把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有了这种心境,师生之间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许多事情便迎刃而解。因为爱是无声的语言,是沟通与孩子们之间距离的有效手段。我报着一颗爱孩子、爱工作的心精心的呵护着我的班级,与孩子们平等相处,做他们的好朋友,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理解他们,积极主动与他们相处。在课上只要是对学生有好处的,我都会尊重。在课下,与学生共同解决难题,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总会不厌其烦的回答他们。学生的成绩总会有好坏之分,无论成绩好坏,我都一视同仁。对性格孤僻的学生,更多的给以热情的帮助。意图使出他们恢复自信,走出自我评价的误区。人的感觉是相互的,教师的真诚学生是能感受到的。我坚信:只有当学生接受了你这个人,才可能以主动的态度接受你的教育。
三、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全国全面推开,我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开成自已的教学风格。我把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在教学上,我一改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学生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会学习。
语文教师述职报告4
尊敬的领导:
您好!
这个学期我担任一年级_班的语文教学,我和孩子们的语文学习生活是这样的。
一、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
作为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刚开学的二个星期里,我着重采用编儿歌、口令等形式,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情趣之中,让学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讲讲、说说说,到现在来看,我班学生大部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
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楼大厦一样,必须要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我主要在注重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写字、读书、课外阅读等方面作了努力。
(一)注重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
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与年级里、科组里的老师经常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己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在开学后一个半月教学拼音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励学生读课外书,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通过学儿歌、摘苹果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爱学拼音敢用拼音的兴趣。我还在学生中间大胆尝试了给老师写信,老师回信。给妈妈爸爸写信,给爸爸妈妈讲一个床前故事等活动,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用拼音的兴趣,并且或得了很大的满足感。
(二)认真抓好识字这一关
低年级是小学阶段识字最多的。我教学生学习运用识字方法,自学生字的音,形,义。学习辨析形近字,用熟字去学生字,跟据形象会意,形声字的特点,帮助学生记住生字的音形义。在教每一课的生字前我都要求学生用生字去组多词。学生字时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词语放到句子中去理解,学生字课文中识字也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借助拼音会读句子,并弄懂句子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同时把识字和写字紧密联系,每周利用写字课训练学生写铅笔字,开展写字比赛,对写得好的贴出来表扬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别字及时进行纠正,要求学生补写。每课的词语都要听写或看拼音写词语的练习,对字词不关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补做。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课外进行阅读,通过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此外,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语文教学不是短暂之功,是靠日积月累基础知识才行。今后还将继续努力,使一年级小学生扎实地掌握拼音和汉字,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此致
敬礼!
述职人:___
20__年_月_日
语文教师述职报告5
本学期,我任教三年级的语文,能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自觉遵守《教师法》,结合当前的社会进展,教育改革的形势以及学生的实际,努力提高自己的教研、教育、教学的能力。我任教的班级教学质量也能达到学校制定的成绩指标。现在将我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在教学工作岗位上,我认真执行教师的职业
道德。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服从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一切从集体利益动身,为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尽职尽责,坚守岗位。做到坚持早到学校,不迟到,不早退,不缺课,不无故请假,认真执行学校的作息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与学生和睦相处,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要使自己的教学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喜爱自己,亲近自己。因此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师爱是一种无私的爱,爱得深沉,持久,学生对老师的爱往往刻苦铭心,终身难忘。我在实践中寻到了"对症下药"的良方,就是:治理好班级学生,要学生都喜爱自己,首先是深入实际,从每个学生入手,一有空我就常到班上去,除了尽快地认识学生的名字,幸免弄错学生的现象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他们的兴趣、性格、学习情况、家庭情况等,同时明白了哪些学生的性格是内向的,哪些学生的个性是好动、顽皮的。从中寻到制订关心学生上进的方法,做到有法可依。确实,沟通与交流成了师生之间的一条重要桥梁。由于我常与学生促膝谈心,和睦相处,逐渐地我与学生的关系更为紧密,从中也物色了一些得力的助手协助我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
三、自订学习的奋斗目标,制订好,增强学习信心。
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差悬殊,统一标准,统一要求是不可能的,老师靠硬手段去压更是不行。如何办好呢?我一改以往的教育方式,采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我治理,自我约束,由家长协助监督。让学生自己订出每一单元测试的目标成绩,每个人都以第一单元测试成绩为基础标准。指导学生订目标成绩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订出的目标成绩要明确,要紧紧围绕自己的目标成绩去学习。每次订出的目标成绩都先由家长过目、签名。每次实现了目标成绩都在班上给予表扬、鼓舞,并向家长报喜。不能实现目标成绩的则鼓舞他努力,直到达标为止。在实施学习目标时,我还采纳了"一帮一"的方法,以优带差,营造一种互相学习,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优良学风。诱导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明白个人成绩关乎到整个班集体的荣誉,能否取得先进班,班级的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因而我通过各种途径,鼓舞学生为班集体的荣誉而共同努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成绩而奋斗。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强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学习成绩终于能达到学校的成绩指标。
四、家访工作。
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取得好的成绩,除了他自身的努力,老师的教导外,也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我专门注重家访工作,除了利用电话与家长联系,互相沟通教育小孩外,还利用节假日、晚上亲自到学生家中与家长座谈。我觉得家访工作做得好,是教育学生的成功之路。
以上是我本学年度在思想,工作,学习上所下的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课堂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有待认清形势,更新观念,不断地挑战自我,努力向上,争取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