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

时间:2022-08-30 06:58: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二十四节气歌谚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

第1篇

正月:(农历)

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

但得立春一日晴,农夫不用力耕田。

二月:

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

月中但得逢三卯,到处棉花豆麦好。

三月:

风雨相逢初一头,沿村瘟疫万民忧。

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丰年大有收。

四月:

立夏东风少病遭,时逢初八果生多。

雷鸣甲子庚晨日,害虫成灾损稻禾。

五月:

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美亦然。

夏至风若从南起,瓜菜园内受熬煎。

六月:

三伏之中逢苦热,五谷田禾多不结。

此时若不见灾危,定住三冬多雨雪。

七月:

立秋无雨甚堪忧,庄稼从来一半收。

处署若逢天下雨,尽管结实也难留。

八月:

秋分天气白云多,到处欢歌好晚禾

最怕此时雷电闪,冬来米价道如何。

九月:

初一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一冬晴。

月中火色人多病,若遇雷声菜价高。

十月:

立冬之日怕逢壬,来岁高田枉费心。

此日更兼壬子日,灾殃预报损人民。

十一月:()

初一东风多疾病,更兼大雪有灾魔。

冬至天阴无日色,明年定唱太平歌。

十二月:

第2篇

立春晴,雨水匀。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雨水节气谚语

有关雨水节气的天气谚语很多,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广大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有:

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湘)

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赣)

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赣)

雨水明,夏至晴。(湘)

雨水节气的寒、暖、风、雷现象对未来天气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长江流域及江南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也有不少,例如:

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桂)

暖雨水,冷惊蛰,暖春分。(桂)

雨水前雷,雨雪霏霏。(苏)

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雨水节气时,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预兆出未来不同的天气,这方面的谚语有:

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浙)

早晨下雨当天晴,晚间下雨到天明。(苏)

早雨不会大,只怕午后下。(湘)

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桂)

开门见雨饭前雨,关门见雨一夜雨。(浙)

早晨落雨晚担柴,下午落雨打草鞋。(湘)

早雨天晴,晚雨难晴。(苏、浙)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97-01

“读读背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综合练习内容之一,其内容包括成语、民俗民谚、古今警句和诗词歌赋等,内容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是学生语文知识积累的主阵地之一,也是小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但由于学生年龄偏小,知识及阅历有限,有些内容的学习往往就成了学生死记硬背的过程了,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二十四节气歌》《三字经》及民俗民谚等。若让学生机械地死记硬背,学生只是会背了一时,灵活运用就更不行了。因此针对学生年龄小,知识及阅历有限,自我要求及控制力都不太高等现象,在练习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丰富多彩的课件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读读背背”因现在信息技术而生动活泼起来:

1 入情入境,赋“读读背背”浓浓的情趣

语文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都倡导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但有时语文练习教材中所学的知识无法一时在现实生活中得以有效呈现,严重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地突破了现实生活的阻碍与时空的限制,将知识情景化、生活化,在知识与生活中搭建桥梁,有效化解学生知识储备层次参差不齐与阅历浅显难题,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苏教版第三册语文书的练习7中的《二十四节气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很多难点:许多节气学生都不曾听说过,生活阅历中的记忆也不多。因此在解读二十四节气歌之后,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不同节气的景色,让学生在声色俱全的景色画面中了解节气特点:如惊蛰节气中被雷声惊醒的小动物们,布谷鸟声中金黄的麦穗预示芒种节气的来临,霜降节气中的枫叶,白雪皑皑的大雪节气。其次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不同节气的习俗,如清明扫墓的图片、立夏吃蛋、立秋啃西瓜的生活场景等等;最后出示农活图片,让学生猜猜节气时令。如清明前后的种瓜点豆,立夏之后喂养春蚕,水田插秧大约在夏至的时候,收割水稻在寒露之后等等,学生看到生动活泼的画面,听着大自然中各种动植物随节气而动,情绪高涨,学习效果明显。

2 寓记于乐,让“读读背背”轻松乐趣

“积背于少年,受益于终身。”于是就有不少老师会将练习中的“读读背背”不加以指导,就要求学生反复地读、背、抄,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很多老师对此也常感到束手无策。而“读读背背”在我们苏教版教材中每册都有,每一单元的综合练习中都有安排:4个成语或有积累价值的词语,以及儿童诗、古诗、名言,谚语、春联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因此,我们不能让“读读背背”成为学生学习的包袱,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积累古诗、名言。比如成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闯关的图片,再配上声音和图画等,设计出有声有色的闯关练习,让学生在看、听、猜等活动中走近成语,了解成语,进而不自觉地喜爱上积累成语。

又如在背诵《二十四节气歌》时,针对节气歌中词串相对独立、学生识记有困难的特点,通过课件将打乱的二十四节气有目的的一一亮相:先显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再出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接着出示“小暑与大暑、小雪与大雪、小寒与大寒”等等,学生迅速明白二十四节气歌各个词串的来历及相互联系,也发现了二十四节气歌的许多规律:节气按季节顺序排队,每月两个节气,一季六个节气,节气中也有姊妹对等等。发现规律的学生觉得背诵《二十四节气歌》一点也不难了。

3 顺水推舟,让“读读背背”化难为易

动画片是造型、声音、摄影与电脑图形技术等结为一体的视听语言艺术,深受小学生们喜爱。作为教师在教学“读读背背”中与学生实际生活差距较远又不易理解的内容时,就可以借助动画片化难为易。如,苏教版第六册练习8中的成语:拔苗助长、杯弓蛇影、螳螂捕蝉、鹬蚌相争、郑人买履、黔驴技穷等,学生理解、书写起来都有难度。教学时就可以和学生一起观看网络中相关的寓言故事视频,寓言故事成语的本意及寓意一目了然,然后通过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加深印象,最后请个别学生走上讲台在投影仪下写写成语,其他学生通过多媒体显示屏赏析同伴书写历程,交流书写要点或注意点,学习兴趣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汉字赏析能力。对于特别难写的字如“郑人买履”中的“履”字和“鹬蚌相争”中的“鹬”字等,都可以让学生自主借助于网络查看“履”字的笔顺或其汉字演变历程,每个学生也可以根据自我学习情况随时调整学习进度,大大增强了学生对这些成语的掌握程度。

又如“读读背背”中成语或警句教学时,我们教师可以利用录像或网络将生活中成语或警句运用的案例得以回放,引导学生辨析,了解成语或警句的运用要领等,再通过绘画、图片等媒介创设符合交际目标的语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合适的情境用心倾听,进而积极有效地参与到交流活动中来,巩固所习,发展能力。

第4篇

风轻轻吹,有叶子应声而落

一叶知秋,季节的冷暖如世事跌宕

人生此起彼伏,褪得繁荣,方得慈悲

慈悲,即是人心温柔,善待诸事万物的来来去去

一叶知秋

相传梧桐是灵树,能知时知令。清《花镜》言:“此木能知岁时,清明后桐始华。立秋地,至期一叶先坠,故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之句。”宋代立秋日,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即高声奏曰“秋来了”,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

唐宋时立秋之日民间百姓皆戴楸叶,以应时序,还有将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花的风俗。可见报秋的不只是梧桐叶。现时里我还看见马褂木树叶落了几件“黄马褂”,柿树上也现出两片红叶,而林间最早群叶明黄的一棵杨树,万绿丛中像是先知先觉的圣贤,它们也都在知秋报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立秋:“七月节,立,建始也。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秋天自此开始,万物内敛而涵养,大千草木收敛起茂盛恣肆张扬的叶绿,开始消减绿意直至叶黄叶落。

生长在大地上,每一样草木的叶子都真切地身体力行着时令的节律、节气的脉动和时光的行板,都在对光阴一一做着表明。每一样草木之叶都是秋的知音知己知心,每一片叶子的成长都是时光的印证、节气的印证。

一棵树的树叶即可表征春夏秋冬四季的行程呐。至此时,最先萌生的叶子为苍绿,叶绿沿着生长的次序是苍绿、墨绿、翠绿、嫩绿。就是每一片叶子也有季节的变化,这变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潜移默化逐渐生长的日日新,由新绿到老绿、由淡绿到浓绿,再渐次枯黄和凋落,如若让一片叶子写下自己的二十四节气,那一定是知根知底的熨帖、亲切和精彩。

草木春秋,每一天的叶子都不一样,阳光要热烈到足够、雨水要滋润到足够,才得秋之丰收;足够生长了春夏阳光雨水的叶子,对秋天的懂得才会足够。时至立秋,叶子是切身明了、真实经历、如实感应和体验的,即使它微不足道,它依然在世界的春秋里生长着自己的春秋,又怎能不知不懂秋之来临?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作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我觉得这也是叶子的懂得。凉风来了,叶子应声落;白露生成,附着于叶子上;寒蝉鸣叫,是要在叶子间。原来一叶知秋,也是指这份相知。这样与秋相知,与秋之风物相知,与时光与世界相知,天地即显得多情有信。

一叶有灵,最懂得日月的变换、时令的真情。它懂得时令的真情就尽情成长,懂得日月的变换就珍重光阴,懂得自然的慈悲就自行修行。由青春到苍黄,由繁荣到凋零,这不是衰败,而是长大是熟成,是自修自满的一程,是对自己对季节对光阴对大自然的成全是前行,根本而言,依然是长生长新的不息生生。

一叶知秋,不只在立秋,那是个日臻的过程,立秋时就是个及早提醒。一叶知秋,也不带悲意,而是知音的体己可心,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是对春夏的成全、对秋冬的圆满,是季节有情、一叶证之。叶之知秋,自然而然,其实无可诠释,我们惟有学习和认知。

秋是脚踏实地一步步到来的,叶子是随着时光的脚步一步步遇见秋的,芥一样的生命,也是知秋的吧,像这样通过感知季节冷暖、树叶绿黄和草木枯荣,通过先人的智慧和对二十四节气的感受,来认识秋、感知秋、体会秋,也充实着丰盈着自己生命与内心的秋,只是我的果实不是谷子玉米芝麻大豆,那生长着坚实而来的善良仁义,就是我美好的秋收。

暑气退却,天空还以明澈,白云舒展

以处暑为界,草木们静候着历经三季的结局

一定会有个结果的,无论形式

纵使万物皆空,唯因果往复不止

从开始到最后,各得其所、各安其命

何以自处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处暑:“七月中,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古书《群芳谱》亦言:“阴气渐长,暑将伏而潜处也。”处暑是反映气温由高到低变化的一个节气,表示炎热的酷暑即将过去,凉爽的金秋正式来临。果然,处暑时节,济南立秋十二天的高温预警解除,金风初送爽,终于可说一声天凉好个秋。

处暑时节,寻思着处暑之“处”,觉得挺有意味:处暑处暑,何以自处?《说文解字》言:“处,止也。”“处暑”就是“出暑”“去暑”“末暑”之意。此“处”,是消减和退却、是终止和潜藏,也是存在是前行、是新的开始。

无论是暑气的结束,还是秋意的来临,都是一种自处,酷暑以躲藏和结束而自处,金秋以开始和丰饶而自处,季节以四季轮回而自处;春与夏、夏与秋、冷与暖、阴与阳、荣与枯、节气与节气、时光与时令,各各自处又相生相得。二十四节气就是时光之环中的一个个节点,特立标识着季节时令,让人更真切地与大自然如实认知、适时顺应、和谐相处。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即指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万物开始萧瑟凋零;黍、稷、稻、粱等农作物开始成熟。如此,老鹰以猎鸟、天地以冷肃、庄稼以成熟的方式自处,也这样与秋相处。

“立秋处暑天气凉”、“立秋三场雨,扇子高挂起”、“处暑雨,粒粒皆是米”、“处暑高粱白露谷”、“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处暑见红枣,秋分打净了”、“处暑栽白菜,有利没有害”,流传来的这些谚语至今依然实用,都在直接陈述着雨水、庄稼、草木、凉热、冷暖、天气在处暑里的自处和相处。

处暑秋意渐现,暑热浊蒙的天空开始变得湛蓝悠远,云彩也由灰污变疏白、由浓重变轻盈,而变为民间“七月八月看巧云,蓝天白云爽人心”的巧云白云,有些秋高气爽的意思了,秋空秋云如此自处和相处。

“立秋十八天,寸草结籽忙。”说的就是处暑的草籽渐趋成熟,众庄稼众作物众瓜果众草木也都在积极走向成熟和丰登,“金七月银八月”就是它们的自处。这时天地有了清气,秋虫受感应而由立秋的单调幼稚叫声转为现在的繁声如水,那咭咭哝哝嚯嚯嗻嗻的清鸣就是它们的自处。

处暑时节沿袭下来的一些民俗,像“七夕”节的乞巧活动,像“中元节”的庆赞和祭祖活动、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的祭祀和“放河灯”活动,像出游迎秋活动以及处暑吃鸭子吃鱼宴吃盖浇饭的食俗等,既是人在处暑的自处,也是人与节气与秋天隆重的亲密相处,身为自然之子的我们,以对大自然的尊重和对人生的自重而自处。

一年一度一处暑,一年二十四节气二十四度。世间有大义,千百年过去,仍无改人与自然这份诚实守信、相和相应的至亲相处。真诚的懂得和认知,忠诚的遵循和顺应,即是对天地对自然对自生深情而庄矜的相信相处。“处”字本义还有自持与自我安置之意,在相处自处中,众生善于自持、各得其所、各安其命。

《尔雅》称七月为“相月”,这个“相”是天地与万物的互爱互助、相连相通和相护相生,众生相处,万物熟成,天行健地势坤,厚德载物。万物都在自己的路上,皆有信有时,当立则立,宜处自处,生命这般自足自重,众生方有尊严从容,才有山河安然、岁月可敬。

白露一到,草木们醒来便会露水沾颜

最衬得起白露的楚楚动人,是蔓草萋萋

最当得起美好喜悦的相遇,是适我愿兮

“明月白露,光阴往来”

叶尖有光影似光阴,有时明,有时暗

白露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里这样的句子优美得太过深入吾心,以至于一提起白露节气,我就想起《诗经》念其白露为霜,觉得那诗经那白露那意境美得相得益彰,就自以为是地将诗经亦作了白露节气名号的缘起。

露水并不是仅从仅在白露时节生,只是此时的露水更为晶莹清艳丰沛,是美名特封的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清亮的白露为天地更添一味清秋意蕴。

白露,天生带着一味不食人间烟火的楚楚动人的美。露仅以白冠名,即美得不可方物,平添一段风流。一直以为白露在《诗经》里最美,也一直觉得《诗经》里写及的露水均当在白露节气为好,一己私心里便自以为美地默念一声白露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这一番重章叠唱将渴慕的眼神、婉约的伊人、清宁的秋水与苍青蒹葭上的白露阳光相和,清婉多情而无颓然哀伤,遂成白露风景的千古绝唱。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湛湛露斯,在彼丰草。”“湛湛露斯,在彼杞棘。”《诗经·小雅·湛露》里的这份歌唱,加深着露水的清湛印象。这也是对白露的乐歌,湛湛白露与“显允”的君子互见其义,露水湛湛寓情之殷殷德之昭昭,一样可歌。

《诗经·小雅·蓼萧》里“蓼彼萧斯,零露湑兮”“蓼彼萧斯,零露瀼瀼”“蓼彼萧斯,零露泥泥”“蓼彼萧斯,零露浓浓”的递进起兴,那抒写有致、章章推展而祝颂的,也是白露之美,是对大自然的溢美。

《诗经》里将露水写得最为清嘉可人的莫过于《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且不论两情相悦,整篇更像是对草露美人的赞扬。字字珠玉,亦像是草露自己的清歌。那零露漙兮和瀼瀼,那清扬婉兮婉如清扬,都如人所愿使人喜悦。这是最美好的遇见,惟诗经堪作源头。

那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嘿本寓所的湖边草地上,曾看着朝露待日晞的美景,忆起白露节气家乡的草尖露珠,更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也曾在秋夜草丛冷露的清凉里与远方亲人私语,《诗经·邶风·式微》的“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是来应景的诗意。异国他乡,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怀想的是祖国故园的清露明月,也算不枉一份冰心思想。

曾想着、是诗经将白露美化了还是那青青蒹葭那蓼彼萧斯那美妙蔓草那在彼丰草那为霜白露那瀼瀼泥泥浓浓湑兮漙兮的零露比兴了诗经之美?还是先民那本真的自然美好情怀赋予诗经以诗魂、赋予草露节气以美神?我相信兼而有之。

诗经的本意,白露的本色,节气的底色,心灵的原色,精神的质地,都在世间的纯真、清好、干净、纯粹中融会提升。白露之美诗经之美自然之美,就这么世代流转,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诗意了人间多少荒烟蔓草岁月的心灵旅程。

白露,我喜欢通过《诗经》找到你;《诗经》,我爱着白露就是爱着你;节气,我读着《诗经》照着白露而温柔庄矜地触摸你印证你诠释你依恋你。如果生命必得历练长夜漫漫,那么,当朝阳升起,我甘愿汲取星光、怀抱露水,对诗经解语,为节气祝颂,向阳光涅槃,向光明朝圣。

秋分,站在秋季的中央,正正好

秋月此时最明,秋水此时最妙

秋阳秋风和煦正好,秋叶秋花丰实清高

更有秋收秋耕秋种的忙碌和期许

劳作与丰收,是民生最美满殷实的皈依

秋以为期

秋分时节,秉持一份清秋清气,再读及《诗经·氓》,格外喜欢那单纯的四个字:秋以为期。在我,此时秋的一切都可期盼,都是人之期待、秋之期许的如期实现。

最喜欢秋分之秋,又淳朴又娇娆,又丰实又清高,又沉静又光荣。在之前的那些节气,就对秋分怀持期待,那也是切实笃定的等待,还有比春夏秋冬自然轮回更顺其自然的自然吗?而秋分亦如愿地真正到来,那颗忠贞的心,端的风情款款、温润如玉。

古籍《春秋繁露》曰:“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寒暑平的秋分,无春的幼稚夏的炎热,也无暮秋的凋零严冬的冷酷,正是人说的“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美好宜人的时节”,果然如期如意。

秋月是此时的明。《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说的就是秋分祭月的古风。最初的祭月节定在秋分日,后为取圆月之美而调至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月了,让人膜拜至今,中秋佳节亦成年年团圆天伦之乐的期许。

秋水是此时的妙。但见古诗意中的秋水即可明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水泻明河,迢迢藕花底。”“仙风入骨已凌云,秋水为文不受尘。”“怎秋水文情,春山媚妩,都属氤氲。”再没有什么水堪比秋水那明净清澈优雅的好。

秋阳秋空秋云是此时的灵。“其容清明,天高日晶”。阳光不徐不厉,和煦正好;晴空一碧如洗,湛蓝纯粹;秋云随意舒卷,轻灵曼妙。而秋风是此时的清,秋声是此时的安,清清安安都是人间美好的心愿。

秋叶秋花是我大爱的此时的美。春萌夏荣的叶子黄黄红红,性情升华,铅华洗尽,如期自新。恰桂花为清秋添香,秋菊为秋花代言,吾偏爱那漫山遍野清秀洗练的野,那是海子诗里“野兽的琴”“安详燃烧的灯”“和平与情歌的村庄”“大地彩色的屋顶”,美不胜收。

当然,最美最好的还是这时节秋天的田野。“秋分无生田,准备动刀镰。”“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叶落空。”“秋分棉花白茫茫。”“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齐鲁大地上,且不说苹果梨子石榴红枣的累累硕果,且不说茄子丝瓜辣椒萝卜等菜蔬的当令熟成,那些谷子稻子大豆高粱芝麻花生棉花都在等着丰收呐,一年里最重要的两茬庄稼玉米和小麦于此交接,收好玉米、清空土地、施肥灌溉后就该种小麦了,开始进入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时节,遍地充溢着丰收的喜悦,那是最为动人的人间烟火,是民生最美满殷实的皈依。

多喜欢,这秋花秋果秋草秋风秋月秋阳秋天秋地,这一年一度的期会、这长在长新的季节,约定着、结盟着、生长着多少有约无约的忠实情义。世事虽无常,人心多变故,但、总有些法则无可改移,总有些感情无从辜负,总有些美好无所离弃,世界自有着万变不离其宗的唯心主义,那些生生不息的恪守与前进才是真正的意义。一如当下好个秋,尽可期许。

第5篇

节候表征

秋分是古人最早创设的节气之一。在古人的生活中,春、夏、秋、冬4个季节并非是同时确立的:商和西周早期先有了春季和秋季,西周以后又有了夏季和冬季。四季之后,节气的创设也有先有后,最早为古人确立的节气是“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4个时间点,至迟在西周时就已出现。 秋社日

在二十四节气中,秋分是农历八月的中气。因此,元人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秋分,八月中”。由于人们习惯上概称节气、中气为节气,因此,秋分也被看作是八月下半月的节气。

据《逸周书・时训解》记载,秋分有“三候”:“秋分之日,雷乃收声;又五日,蛰虫培户;又五日,水始涸。”意思是说,秋分这天,打雷不再发出声响;5天之后,冬眠的动物开始培固洞穴;再过5天,地上的积水就会干涸。在古人看来,如果上述“候应”不能如期而至,则相应地就会出现诸侯放荡、百姓没有依靠、有甲壳的动物就会成灾等异相。

秋分节气的“三候”在《礼记・月令》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是月也,日夜分,雷始收声,蛰虫坏户,杀气浸盛,阳气日衰,水始涸。”“坏”本读pēi,是指未烧过的砖瓦、陶器,此处通“培”;“杀气”,此处指阴气。

秋分的节候也出现在古人的诗文作品中。宋代词人谢逸有《点绛唇》词,其中有“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金气”指秋气,“凉蟾”指秋月,词人寥寥几笔便铺陈出秋分时节凄冷的景色。唐代诗人元稹有诗《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云散飘u影,雷收振怒声。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古人以十二律配十二月,南吕配在八月,故以南吕代称八月。全诗先布景,后陈情,一句“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既呼应了白露节气的“鸿雁来”,又抒发了秋天将逝的怅然之情。

夕月与秋社

秋分是古代帝王祭月的日子,节气前后又有传统的秋社日。

据文献记载,先秦时天子有朝日(祭日)、夕月(祭月)的礼俗:祭日于东,时在春分;祭月于西,时在秋分。至于天子为什么祭日月,《周礼・春官》的疏文中说得很清楚:“王者父天母地、兄日姊月,故春分朝日,秋分夕月,以王者至尊犹朝日夕月,况民得不事君乎?”帝王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礼俗一直传承至后世。明初洪武三年(1370)新建夕月坛,高六尺,四丈见方,以白石为阶;清代顺治八年(1651)后正式恢复夕月典礼,并立夕月坛于西郊,也即今天北京阜成门外之月坛。

帝王祭月的同时,嫦娥奔月的神话也一直在坊间流传。1993年,湖北江陵王家台秦墓出土秦简《归藏》,其“归妹”卦辞中就记录了嫦娥神话:恒我偷了西王母的不死药,服食之后奔向月亮,化作蟾蜍。“恒我”即嫦娥,后世之所以易“恒我”(也作“娥”)为“嫦娥”,是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名讳。到了《淮南子》中,嫦娥奔月的神话则增加了“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娥窃以奔月”的情节。东汉高诱解释称: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不死之药,被他的妻子娥偷吃了,娥吃了仙药,得以飞向月亮,化作蟾蜍,成了“月精”。此后,嫦娥窃食不死之药以奔月的神话便传承了下来。

帝王祭月,民众则拜月、赏月。在宋代的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从孩童到十二三岁的少年皆穿成人服饰,或登楼赏月,或焚香于庭拜月,各有所期:男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意为科考得中),女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在明朝时的北京城,人们先在市场上买一种月光纸,上绘月光菩萨像,旁有玉兔持杵捣药造型;中秋之夜,家家设月光菩萨神位,以果、饼、西瓜等供奉,夜间在月出的方位向月献祭、叩拜;之后,将月光纸焚化,全家人分食供品。

社日是古人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社,地主也。”土地上能生长出五谷,具有神秘的力量,因此人们祭祀它,“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为社而祀之”。当然,社祭所封之土又并非是普通的土,而是一种特别的五色土。汉代之前只有春社,汉代始有秋社。汉代之后又确定了立春、立秋之后的第5个戊日(春分、秋分前后)为春社和秋社的时间。春社、秋社的设置契合了古人“春祈秋报”的观念:“春祭社以祈膏雨,望五谷丰熟;秋祭社以百谷丰稔,所以报功。”

传统社祭有官社与民社之分。官社有一套规范而肃穆的祭祀仪式;民社又称“里社”,相较于官社,民社则更为灵活和热闹。如《淮南子》的记述:“夫穷乡之社,扣瓮拊瓶,相和而歌,自以为乐也。”社日祭祀传承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兴盛于唐宋时期,成为内容丰富的节日。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秋社》记载:“八月秋社,亲戚间以社糕、社酒相馈送,已婚的妇女归宁娘家,到晚上才回来。这一天,外公姨舅还要送给外甥新鲜的枣、葫芦,认为这些对外甥有好处。”

宋代之后,社日活动逐渐衰微,但仍有存续。据近人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在安徽贵池一带,“秋社前数日,各家预备做会一切之物品。除香烛纸马外,每家必须做些糯米粑。迨至社日,均携香烛,捧米粑,在社令位前行礼敬神,名曰社令会”。

相较于秋分和秋社,中秋节的起源晚近得多。中秋节的记载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由于秋分日和秋社日基本上是按太阳的运行轨迹来确定的,因此它们在农历中的时间每年并不固定,也不一定逢月圆之时。而处于三秋之半的中秋节,因为节期固定,夜里又有圆月出现,由此逐渐取代秋分和秋社,成为秋天里中国人最为看重的节日。秋分和秋社的一些习俗,有的被整合到中秋节中了,有的则已湮灭不存。 嫦娥奔月(汉代画像石)

农事与其他

秋分是农事秋收、秋种的节点,为我国南北方民众所重视。在浙江一带,农谚说“秋分在社前,斗米换斗钱;秋分在社后,斗米换斗豆”,这是讲秋后收成的。在河北一带,有句流传颇广的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这是讲冬小麦种植时间的。

在秋分节气里,古人也占验天气和农事。清人陈B子在《花镜》中说:“秋分日天晴,主有收;微雨或阴天,最吉,来年大熟。”江浙一带传说农历八月二十四日为稻生日,雨则稿秆多腐烂,谚语说“烧干柴,吃白米”。

在江苏苏州,秋分又有所谓的木犀市。木犀,即桂花。据清人顾禄《清嘉录》记载:“俗呼岩桂为木犀,有早晚二种。在秋分节开者曰早桂,寒露节开者曰晚桂。将花之时,必有数日鏖热如溽暑,谓之木犀蒸,言蒸郁而始花也。自是金风催蕊,玉露零香。男女耆稚,极意纵游,兼旬始歇,号为木犀市。”

有些地方还有秋分送秋牛图的习俗。秋牛图以红、黄纸印制而成,上绘全年节气和农夫耕田图样。送图人每到一家,即景生情,口诵吉利话,以博得主人欢心,得些赏赐。此举俗称“说秋”,送图人则被称为“秋官”。

与立春一样,秋分也有竖蛋的游戏,俗语说“秋分到,蛋儿俏”。传说秋分这一天鸡蛋最容易立起来。竖蛋之戏应该与古人“秋分秋分,日夜均分”的观念有关。《礼记・月令》中就有昼夜相等之时校正各种度量器具的记载。

在广东开平,有“春分吃春菜,秋分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地里采摘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俗语说“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第6篇

关键词:民间文学语文教学外国民间文学

一.民间文学融入语文教学的意义

季羡林先生曾说“只要有民间,几乎就都有民间文学”。民间文学作为由民间百姓口口相传的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我国文学界一颗璀灿的明珠。民间文学有“夸父逐日”这样的神话,也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传说,故事、民谣、谚语民间戏曲等更是数不胜数。虽然民间文学有着较为广泛的传播,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上却不被重视。由于民间文学的价值在于历史的记忆以及民间传统的传承,民间文学所潜藏的历史和传统与现代化的21世纪格格不入,使得这两项基本功能被大大削弱。加之对历史的不尊重各种有意或无意篡改民间文学的案例层出不穷。如在00后群体中最火爆的手机游戏“王者荣耀”中,就曾把荆轲的名字运用在游戏角色中,并且还是一个女性角色,这种违背历史的篡改不仅是对民间文学的不尊重,也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虽然这一问题在《人民日报》的点名批评下得到了整改,但对民间文学的肆意篡改和不尊重却依然在民间弥漫。民间文学作为传承历史记忆的重要途径理应由语文教师等从小就进行积极引导和教学,以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在各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逐渐由年轻教师所替代,年轻教师有快速学习并运用新的教学方式以及更理解现代学生内心的优势。但他们的习惯更贴近现代互联网生活,使得传统的民间文学在这些年轻教师的脑海里分量很轻。民间文学融入语文教学的意义首先是要让这些教师深刻认识和理解民间文学的价值,尊重民间文学,只有教师个人对民间文学待以尊重,学生才会争相效仿。民间文学的价值除了传承历史记忆和民间传统以及娱乐与教育功能外,还有唤醒民族意识的功能。这点在个人教学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时深有体会,那层层递进的三声“起来”的确振聋发聩。在2016年结合南海危局背景的国歌教学中,看得出很多学生在轻声吟唱时眼含泪水。这种唤醒民族精神的伟力潜藏于民间文学的各个角落,口口相传中并不引入注意,但一旦和具体事件联系起来却能迅速引发共鸣。唤醒民族精神,唤醒学生内心的归属感,屈辱感以及奋斗精神是民间文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之一,其他如传达“谦让”“尊师”“忠诚”等优秀中华美德的故事更数不胜数。

二.从国歌教学入手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我们国家的象征之一,不仅蕴含着国家的尊严,也记录了国家的奋斗历程。每当与百姓相关的重大的事件发生时,《义勇军进行曲》都能给人们以精神上的共鸣和激励。无论是“5.12大地震”或者“利比亚撤侨”,无论是“奥运摘金”还是“国庆阅兵”,听到那熟悉的《义勇军进行曲》时,每个人都会不约而同地心潮澎湃。对于学生,在《小学生守则》第一条中就要求都要会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固然是这一要求的原因之一,但就《义勇军进行曲》本身而言,她民间歌谣的表现形式以及从歌词内容和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都有非常重要的教学意义。因为《义勇军进行曲》是历经磨难,通过无数次的推敲才产生的。其中的每一句歌词都有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的苦难历史以及艰苦奋斗历程的作用,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幸福的不易,同时也能够在他们心里埋下爱国主义以及艰苦奋斗的种子。让学生从小就树立崇高的信念,在长大后回报祖国。从民间文学的基本定义来看,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有口口相传,传承历史记忆的特点,并且激励了中华民族数代人,是最经典也最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学作品,不能仅因为他有作者署名而把她排除在民间文学之外。由此入手,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民间文学的接受,也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尤其是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阴影下,对国歌的教学更能够唤醒学生的自强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国歌的教学不应只是简单地对创作人物和背景进行介绍,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与国情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集体完成国歌的演唱。在国歌教学中,侧重点始终应该是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而不是国歌在创作手法上的表现,这其中的主次需要得到把握。

三.从外国民间文学入手

外国民间文学在中国较知名的有《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等,其不同于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的故事传承和设计能够给中国学生新的思想和精神冲击。如在对格林童话中“灰姑娘”的故事教学中可以对“灰姑娘”在嘲讽、刁难之下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精神进行歌颂,但也正因为其来源不是中国,也能够更正当地对其中以貌取人等负面行为进行合理批判,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再如,在对《安徒生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中,小女孩最初的寒冷与最后划火柴的刹那温暖相对比,学生更能够认识的人间冷暖,珍惜自己来自家庭的关怀和温暖。在对外国民间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那些有启示意义的寓言故事的教学中,非常适合作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素材,是语文教学“立人”的重要方式之一。外国民间文学与中国民间文学的对比教学也有很大的实践教学意义。如《伊索寓言》中《农夫与蛇》的故事可以和中国《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进行对比教学,这两个故事都有警醒世人对恶人不要心慈手软的作用,但进一步看两个故事中东郭先生还活着而农夫却被蛇咬死。从结局对比来看,中国的民间文学依然暗示着好人有好报,能够引人向善,而农夫的死却有暗示“祸害遗千年”的可能,会使得故事的本意被曲解。类似的民间文学对比更有利于民间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学生也更有学习兴趣。由于很多民间文学学生在口口相传中接触过,因此,民间文学在语文教学中往往缺乏新意,学生对老生常谈且显而易见的启示并没有真正的认识,但在与国外类似作品的对比中却可以使得学生发现新的东西,从而对民间文学有更多的学习兴趣和认识。

四.回归“口口相传”的本质

民间文学的本质是口口相传,但在语文教学中却从思想上及价值上做出了过多的摄入,对于故事本身演绎所带来的戏剧效果却没有过多的涉及。民间文学的本质是口口相传,在语文教学中,应尽可能还原口口相传的过程,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合作演绎民间文学中的神话、传说以及故事,如在《木兰诗》的教学中,“磨刀霍霍向猪羊”的文字表现是非常有渲染力的,但如果能够在让学生进行演绎却会变得十分风趣。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并不少见,但教师往往限于维护课堂纪律,不愿放手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参与到民间文学“口口相传”之中,这既限制了民间文学的表现力,也减少了很多课堂乐趣。再如,在经历民间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教学中,教师也会限于题材而对其中的部分内容一笔带过,在给学生留下梁山伯与祝英台是类似于“好兄弟”的朋友关系的错觉。口口相传是民间文学的本质,其中很多以谚语歇后语以及歌谣等形式存在,由于在考试中很少涉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常常被一笔带过。如“二十四节气歌”等常见谚语其实带有很强的经验传承作用,指导了五千年来中国多代人的农业劳作和生活。再如,《三字经》《弟子规》等的传播,为中国多代青年培养良好学习、待人的习惯有着重要作用。“融四岁,能让梨”宣扬了友爱精神,“玉不琢,不成器”宣扬了艰苦学习的精神,其中的例子还有很多,有着极强的教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