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学检验生实习总结

医学检验生实习总结

时间:2022-12-14 01:12: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学检验生实习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学检验生实习总结

第1篇

1、PBL教学法在检验医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检验医学临床实习中采用PBL教学法,主要指以病例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通过学生到书本中、实习过程中自主寻找答案,强化对理论知识和临床检验工作的感性认识,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其具体操作为:①带教老师根据学习目的、学习要点拟定出本专业主要学习问题,给出合适的案例,要求学生为讨论作充分的准备;②安排学生自学,寻求答案;③学生集中讨论,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④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或遇到的难题给予引导、指正,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教师进行总结分析后把预先准备好的一些检验结果再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再对这些结果进行分析,并从理论上解释疾病的实验诊断与临床症状的联系,以及就如何应用手中的检验结果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出建议;⑤采用出科考试这一教学评估手段,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掌握的程度。

2、PBL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2.1师资力量培训与带教老师筛选

首先需要带教教师进行PBL的理论知识学习。必须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进行新教学方式的训练。并对教学内容充分准备,在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免疫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临床基础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等亚专业中合理筛选出典型案例后,结合最新研究进展,根据检验医学学科特点和授课特点加以整理和编辑,才能实际应用。在PBL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不仅要求教师扎实的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更要求教师对知识有灵活应用的能力、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讨论热情的能力以及令学生有序发言、动静结合的组织能力。由此可见,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而我们遴选出临床经验丰富、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且具有副高职称的人员作为检验医学专业实习生带教老师。

2.2带教老师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引导、点评

PBL教学是从教育理念到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教师在实习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既要保证学生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实验技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假设、演绎、推理,继而自己提出问题、自行解决,能从多种资源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并在适当的时候指出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存在的疑点,引导学生将问题细化,深入地思索,鼓励学生能够彻底了解有关概念和理论。切记不可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而应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答辩、争论,带教老师只需在适当时候加以启发、指点或点评。

2.3学生在实习教学过程中主动性发挥

PBL教学除要求带教老师需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临床经验之外,学生需要充足的时间查询资料、发现问题、自我总结、小组讨论、思维激荡,才能逐渐形成批判性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针对这一情况适当调整实习时间安排,使之更好地与PBL教学相适应。在病例讨论过程中,应将学生摆在教学课堂的主体地位。讨论时尊重并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对于个别学生发言不积极,准备也不充分,没有认真参与到讨论之中,甚至有的学生根本没有准备的情况,带教老师更需要重视这部分学生,主动向他们提问,培养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参与到讨论中来。

第2篇

关键词:医学检验;实验室认可质量管理体系;实习

医学检验是现代实验室技术与临床医学在较高层次上的结合[1],实践性要求高,为使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就必须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和准确,要达到这一目标,实验室必须有比较完善的程序和规则。

1医学检验专业建立实验室认可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

ISO15189实验室认可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最新质量管理的理念和质量改进方法的标准,其内容包括15个管理要求和8个技术要求。ISO15189核心思想是实验室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其意义在于用国际标准规范医疗行为和质量管理,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近年来,伴随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加之检验与临床各学科的交叉联系日益频繁,不同规格的医疗机构及相关领域对检验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即由过去的熟练操作工逐渐转变为当前理论实践能力强、懂管理的高级人才。因此,为培养高素质的检验人才,必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实纲规定的专业技能,主动参与到实验室质量管理,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定、运行以及实验室认可熟知,以期在毕业后尽快适应临床检验工作,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以往由于未将实验室认可体系纳入医学检验实习教学,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学虽然开设有临床实验室管理课程,但课程学习期间只是涉及具体的质量管理学术语、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原理,并没有深入学习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定和运行。如果将实验室认可体系及质量管理融入到医学检验实习教学,就可以做到在实践环节中,让学生主动参与认可的全过程,这样既可以巩固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也可以为其将来参与实验室质量管理和认可打下一定基础,提高其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

2如何将实验室质量管理应用于检验专业实习中

借助ISO15189实验室认可体系,不断规范检验本科生的实习教学,注重检验规范操作和质量管理观念。首先要根据认证体系中的要素点,找到可以与实习相结合的点,之后编写实纲的试行版,并制定一系列实习计划;其次备课,向带教教师讲解实纲试行版及实习计划的具体内容,按其要求严格进行实习带教,告知学生将会不定期地在实习过程及实习结束后进行考核,并随时对实纲试行版具体实施过程进行总结,探讨实纲试行版的优缺点,寻找实纲试行版的不足之处并进行纠正,通过持续改进,优化相关具体实施内容,在试行版基础上修订《实纲》,经论证专家审定后,先在校内实施,有一定明显效果后向其他附属医院推广。要做好实验室质量管理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要求学生阅读有关ISO15189实验室认可体系的优秀文献,帮助他们对实验室认可有一个初步概念;此外学生要到各专业组进行轮转学习,将他们分到科室的各关键岗位(包括文档管理组、计算机信息组、安全组、仪器设备组、咨询组、质量监督组)。学生在科室轮转期间应掌握以下内容,包括检验项目,试验的原理、操作、结果的报告审核及分析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重点是学会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全程质量控制,学会方法学评价和性能验证。每个学生在每个专业组轮转期间要完成2-3个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或修改,并养成按作业指导书操作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参与到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要让学生了解如何发现不符合项,发现后如何进行分析原因以及如何纠正等。在不同专业组要进行质量控制讲座,方法学评价和性能验证的培训并实操,CNAS-CL02认可准则的解读,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内审员培训等,在每次培训后进行考核并作好记录。在不同实习阶段针对内容不同对实习生要进行考核评价。通过考核评价发现实验室质量管理和认可体系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习环节相结合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实验室质量管理等诸多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每一环节进行探索和改革,以此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持续改进。近年来,医学院校开始将ISO15189实验室认可与检验人才的培养相结合,认为对培养高质量检验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王惠民等认为,在通过了ISO15189认可的临床实验室实习过的学生,毕业后在各自的医院都很快成长为业务骨干,并承担着科室的质量管理工作,甚至成为科主任的助手[2]。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就是“写你该做的,做你所写的,记你已做的,分析已记的,从而达到持续性质量改进的目的”,因此郑培烝等[3]在检验专业实习教学中提出为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质量管理的理念,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参与各个专业组标准操作规程(SOP)的编写与实践操作,例如标本的签收、不合格标本的登记、温湿度记录、室内质控的判断和处理、测定后标本的保存和处理等检测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对质量管理有感性认识,知道质量管理涉及检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只有每个环节都规范操作,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通过借助实验室认可体系,即完善了实习生的检验规范操作,而且提高了其质量管理的观念。目前国内许多医院检验科均在进行实验室认可的准备工作,需要编写大量文件,学生对ISO15189相关知识的了解可以使他们很快融入检验科的该项工作中,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标准化的检验操作,有利于临床工作的开展及相应医院ISO15189的申请工作[4]。

3总结与讨论

医学检验是一门对实践性和技术性要求很强的临床学科[5],通过临床实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我们把15189涵盖的内容穿插在临床实习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逐步了解并掌握实验室认可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将带教过程中可能遇到问题以及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总结、商量探讨,从而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案,让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教学模式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确保实习任务完成[6]。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全面质量控制过程是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最根本的保证,也是15189实验室认可的核心要素,我们将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纳入到检验专业的实践教学,建立了新的实习教学体系,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和亲身体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工作产生影响。除此之外我们应该在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中不断探索、改革,规范实习管理体系,从而培养出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实验室质量管理的优秀检验人才。

参考文献

[1]郑磊,王前.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和管理模式的优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1):115-117.

[2]王惠民,倪红兵,崔明.“临床实验室管理学”的优化组合教学[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4(1):88-96.

[3]郑培烝,曹颖平,王梅华.检验医学临床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8):2393-2394.

[4]贺付成,赵雪,明亮.检验专业学生医学实验室认可知识介绍及教学体会[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4(4):527-529.

[5]刘丽华.医学检验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1):1021-1023.

第3篇

近年来,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检验工作者的要求,已从单纯地要求其成为拥有扎实理论知识和熟练技能的实验技术人员,提高到要求其成为能对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评估提供全面咨询服务、能适应临床医学发展不断研究应用新的实验室检测项目等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检验专业人才。在致力于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探索高素质检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发现,人文素质、临床思维和技能、科研素质、信息素质是医学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素。因此,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努力后,现将教育心得报道如下。

1春风化雨,教师言行培养学生医德医风,提高人文素质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他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人文素质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对人类的幸福和痛苦有较深刻的了解,是一种体会,一种同情和一份理解,一种对人的本质的关怀。医学是一门最富有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的科学,医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为重要的是对医学生医德医风的培养。其教学方式采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课堂教育是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同时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在实习见习中强化强调可形成多种形式的隐性教育形式,让医德医风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和思想中去,努力将医德医风教育从一种外源性的压力转变为学生内在性的动力,促使医德医风规范内化成行为准则,切实发挥医德医风教育的作用。

2由被动接受转为自主学习,培养临床思维和技能

临床思维和技能是医学教育的基础,是应用综合思辨能力、批判性思辨能力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关键点,也是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关键。传统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和实验课教学为主,缺乏师生互动,学生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本校尝试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辅以实习见习、校外参观学习、读书报告、学术报告、病案讨论,增加师生互动,将被动的学习方式改为主动。传统教学安排里,医学检验学生的实习与见习从五年级开始,近年来,本校在传统实习、见习制度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在实验课中向较低年级学生开放见习,让其更早具有学习的方向和动力。具体措施包括参观实验室、尽早进入实验室进行创新课题的实施等。校外参观学习也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部分,例如今年本校组织了本科生在成都迈克生物科技园进行了参观学习,学生普遍反映开拓了视野,扩宽了就业方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每三周一次的读书报告,其内容主要是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进行最新文献的读书汇报。由于具有医学检验系和实验医学科“系科合一”管理模式的优势,可以向有兴趣的本科生开放,使其能较早且较快地接触到学科前沿及新的研究领域。科室不定期的各种学术讲座也向本科生开放。学术讲座的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不仅邀请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介绍其研究成果及学科动态,而且也会邀请与本科生年纪差异较小的博士、博士后等进行经验介绍和交流,获得学生广泛好评。为使病案更加生动全面,本校将病案讨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病案来自从临床收集的真实病案,以血液、临检病案为主,每学期5~6个病案,学生7~8人一组,每组1个病例,给予1周准备期。要求小组人员共同讨论,分工协作完成PPT制作和汇报演讲,完成情况打分并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另一部分病案来自实验医学科参加的英国国家室间质评服务项目,其室间质评为病例形式,以生化和激素的问题为主,以开放式问题的方式进行。每20天一个病例,参加学生用英文作答,由指定人员归纳总结所有答案并上报,结果回报后,组织学生参考标准答案进行回顾学习。

3“导师制”的科研创新小组开启学生科研之路

科研素质是对医学生特别是以实验医学为主要方向的医学检验学生必不可少的能力要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本校主要采用“导师制”的科研创新小组的方式,以现有的“检验协会”为基础,紧密结合学生自身兴趣与教研室的实际情况,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系统化培养和训练。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检验协会是学生自治组织,依托于实验医学科,以学生为主体,以基础科研为核心,不仅有医学检验系的学生参加,还有很多临床医学院非检验专业学生参加,包括临床八年制学生,目前有会员40人,指导教师20余人。科研能力是一项综合的能力,它包括查阅和处理文献资料的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能力及实验的总结和论文撰写能力等。在“导师制”的科研创新小组中,一名导师面向2~3名学生,对学生的科研活动进行引导、规范。在科研活动中,学生通过课题设计、文献检索、实验操作、结果分析、论文撰写等一系列活动,阅读相关文献、参加学术活动,除了可以及时掌握学科发展的方向及脉搏外,还能养成严谨的科研作风并培养创造性思维。目前该协会成员已参与完成多项导师主持的科研课题,并参与了论文的撰写工作。另外协会成员还申请到多项“四川大学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多数已在实施和结题阶段。

4多点带面,多种形式提高学生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是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及创新实践的基本需求,是其竞争、发展及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医学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只有通过终身连续地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及时按照社会需求和自我意愿自觉主动地学习并吸收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改善、调整、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跟上医学发展的需要。本校通过读书报告、学术讲座向其提供学科前沿的信息;病案讨论以小组讨论及交流的形式促使其从多渠道获取信息;科研创新小组促进其带着问题、有目性的寻找信息;同时通过及时总结、评估成果,不断总结及改进,培养医学检验本科生对信息的敏感性,提高其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使信息素质真正成为其自身的一项基本素质。

综上所述,近年来,本校通过构建包括传统课堂教育、病案讨论、实习见习、学术讲座、“导师制”科研创新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模式,完善及提高医学检验本科学生包括人文素质、临床思维和技能、科研素质、信息素质等综合素质,以适应目前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如何在病案教学中调动小组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如何优化分工合作;学生参加科研创新小组时间较短,课题无法深入延续进行;如何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有效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努力与优化。今后本校将把工作更加细化和合理化,争取开辟一种适应新世纪检验医学教育的新模式,并将其提升至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曾婷婷 郑沁 金咏梅 粟军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

第4篇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情境式教学 临床实习教育

建构主义又称结构主义,最早提出该理论是瑞士的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它在认识论、学生观、教学观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大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在教学方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的过程,强调学习的非结构性和具体情境性以及学习中社会性及其相互作用,所以建构主义提出了情境性教学模式。他们认为,知识具有情境性,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原有知识经验,主动对知识做出合理的解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学习伙伴。

一、现状分析

医学检验实习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不可避免的一些弊端,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在临床实习和实习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情境设计,把医学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和技能、疾病实际表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环境中复习医学基础理论,在操作和实践中学习临床知识和技能,实现从单纯理论认知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知识建构的转变。因此,引入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有利于促进医学检验实习教育模式革新的进程,对医学检验生创新能力培养极具启发意义。

二、具体应用

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讨论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到学生能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具体如下:

1.以学生为中心创造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教学模式:在检验实习教学中,坚持学生自己主动建构临床知识体系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促进和帮助作用。在结束基础课的学习阶段之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医学检验理论知识并建构了最基本的医学知识结构体系,他们有能力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医学知识结构体系。通过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能够形成其特有的思维方式,能够独立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2.设立情境:

(1)问题式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即教师结合实际检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学生提问;另一种是学生发现问题情境,即教师不向学生呈现明确的问题,而是在实际检验过程中让学生独立操作,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通过学生感知、体验检验过程,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案例]对细菌的分离培养,平板分区划线法的学习是关键。不少同学操作后发现:自己的划线结果为什么没有出现分区,或根本没有细菌生长,甚至有其他杂菌的污染?通过认真查找原因,再次实验时便会改进,反复实践后基本上都能划出满意的四区平板。在掌握了细菌接种及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问:一份疑似细菌性痢疾病人的粪便标本,你通过哪些实验和方法来肯定或否定它?

(2)探究式情境。在实习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不轻易给学生的操作结果下结论。若检测的结果与带教老师检验不相符,学生便会积极地去寻找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是否还有其他干扰因素或影响因素。通过如此多次反复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检验的基本方法,更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合作创新性学习的能力。

[案例]在尿液成分干化学自动分析时,如果尿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可能出现尿潜血、葡萄糖、胆红素和亚硝酸盐等的假阴性结果。出现这样的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其原因:由于维生素C作为强还原剂,抑制了上述各种尿液成分检测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造成假阴性的检测结果。通过指导学生去探究原因,既能给学生加深印象,避免以后出现误报现象,又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实属一举两得。

3.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式学习和交流,强调在建构中的互动作用:带教过程中要注重学科的基本结构与学生的知识结构的相互联系,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建构与检验相符的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感知、观察和理解,以自身的认知结构与学科的基本结构交互作用,丰富和修正自身的知识体系。检验实习教学中还要重视指导学生之间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助。例如,在每周检验科人员的业务学习时,让实习的学生也参加听讲,在老师们业务讨论问题的同时,鼓励同学的提问和意见,既能得到学习的机会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又能使老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效果,便于因材施教。

4.整合带教内容。用发展的眼光,建构教学新内容。检验医学迅速发展,应加强已渗透到医学领域的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教学,尤其是临床实验室管理、分子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等,要从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提高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专业技能”。另外,检验工作还应与临床诊疗接轨,采取检验结果与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同步的分析方法,为临床提供如何选择检验项目进行疾病确诊或疗效观察等信息,以帮助临床医生正确分析检验结果,合理使用检验资源。

三、展望

医学检验实习是五年制本科学习的总结、概括和升华,对学生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检验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检验实习的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理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重视教学模式的建构,重视教学活动与主体交往,重视教学策略和发展性评价,定能培养出一批对知识能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能主动建构并且具有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系列文章(三)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探析.中国学校体育,2008,(6):24-26.

[2]厉英超.建构主义理论与临床医学教学设计.西北医学教育,2003,(3):84-86.

第5篇

(一)对检验岗位能力需求和检验项目的调查。

2013年在浙江省范围内对163家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检验工作岗位进行调研,包括55家三级医院、16家二级医院、45家社区医院、42家乡镇卫生院和5家检验公司独立实验室。对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应必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需求的重要性进行调查。除寄生虫检验的重要性需求在78.5%之外,其他各课程均在91%以上。同时,被调查单位对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需求均在93%以上,说明各单位对工作人员具备这些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这163家单位开展的主要检验项目进行调研(见表2)。除骨髓象检查外的各主要检验项目开展率均在60%以上,三大常规达到100%。其中二级以上医院和独立实验室的项目开展率跟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因定位不同有所区别,各主要检验项目的开展率接近于100%,最低的骨髓象检查也在86%以上。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

根据调研结果,即检验岗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的需求和各单位主要检验项目的开展情况,组织课程专家、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召开课程分析会议,从检验专业核心课程分析出常规检验项目形成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包括:三大常规、骨髓象检查、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检验,结合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室的建立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得到中央财政专业建设项目和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支持建立了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室。招标购置和医院、公司馈赠,配置了一批检验仪器设备:Sysmex-xs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FUS-200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和H-800尿干化学分析仪、ESR-30全自动动态血沉仪、迈瑞BS-3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NM-9602自动酶标分析仪、奥林帕斯显微成像系统、荧光显微系统等。并安装了LIS系统,把所有的仪器设备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检验实验室系统,从标本接收、项目检验、结果审核到检验报告单的输出打印实现一体化,实现医院检验科的功能。

三、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的确定和实施

(一)教学方法的确定。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安排在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进入毕业实习前进行。课程30学时,集中一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训练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通过临床病例引导,提出医院检验项目,要求学生查询相关资料以医院检验顺序(提供检验项目和标本)为线索进行设计,按照工作过程整合(复习实验原理步骤)、安排项目准备(准备实验器材试剂)、项目实施(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项目结果(实验结果和报告)、分析讨论(实验过程的总结及碰到的问题进行讨论)等学习项目。

(二)课前准备。

综合实训前一周,准备好若干个病例,经筛选的病例要求是能整合包含各专业课程三个以上检验项目,以达到综合实训的目的。将学生5人一组分组,每小组为一个团队分配以不同的病例并提出数个检验项目,各小组学生一同设计每个检验项目。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对每一个检验项目做好以下知识理论准备:选取正确的检验方法、确定检验项目的标本类型和标本前处理、检验方法的原理、需用到的仪器与试剂、检验方法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结果的判断、检验方法的质量控制、正确的结果报告形式、废物处理、临床意义,最后形成纸质报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展。

在开展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时,医学检验实践中心所有实验室和检验综合实训室向学生全面开放,并有专任指导教师在各自课程的实训室进行指导。每个检验项目的实施将模拟临床检验工作的流程展开,由组长安排,各小组成员主要负责某一项工作任务共同完成:标本的采集和接收,标本的检测,结果的分析与审核等工作。整个技能操作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进行。如遇到结果异常,检验人员还需对结果进行分析,如需手工复查的进行手工复查。完成该项目的检验工作后,各小组根据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完成实验报告。实训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对检验项目的目的和原理、检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检验结果的分析进行阐述,对遇到问题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行回答,最后总结整个综合实训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四)综合实训课程的考核。

综合实训课程的考核以检验过程的形成性考核为主,由教师评分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评分根据实训的实施由三部分组成:课前准备的纸质报告、检验项目过程中的规范操作和处理、检验项目完成后的分析和讨论。根据各检验项目不同特点,针对检验项目操作制定一套检验项目评分标准,在训练检验综合能力的同时也不放松对检验技能的强化训练。

(五)综合实训课程的成效。

检验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展,对照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11、2012级两届学生在课程开展前后检验技能操作得分,有了显著提升。并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素质,在实习生、毕业生中问卷调查显示,检验综合实训课程得到了学生和实习、用人单位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

四、小结

第6篇

1.1高等医学院校无急诊检验实习要求

目前医学院校在临床检验实纲上没有急诊检验室的实习内容,也没安排实习时间,这样使学生在急诊实习无实习任务、没有实习目标,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认为在急诊检验实习只需了解一下即可。

1.2医院检验科不重视急诊检验实习

目前各个医院检验科不重视急诊检验实习,实习时间安排上也只有2~3周,并且大部分没有制定急诊检验实习教学计划与考核制度。作为带教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时不时地要处理急诊标本和窗口采集标本,时间仓促,很难系统性地给学生传授急诊检验知识与技术,学生在急诊检验实习只能蜻蜓点水。

2改进临床检验急诊实习教学的对策

2.1急诊检验实习时间安排

目前急诊检验实习时间只有2~3个周,时间太短,学生不能系统学到急诊检验技术,需要调整。建议临床检验急诊实习安排6~7周,具体安排如下:

2.1.1急诊检验环境与流程的熟悉(1周)临床检验实习生初来乍到,对急诊检验室环境不熟悉,流程不清楚,看到急诊检验室忙乱的情景,无所适从,难以入手,因此实习生需要有一个了解和适应过程。让实习生跟着带教老师,看带教老师操作,听带教老师讲解操作流程,空余时间告诉实习生整套急诊检验的基本流程,同时告知流程中相对应的各项具体急诊检验制度。

2.1.2急诊检验窗口实习(1周)让学生深刻体会标本采集、接收、拒绝制度并应用于实际,把需要急诊检验的和非急诊检验的分开,加深对各类合格标本概念理解。对于不同时间采集接收的标本要按时间先后统一放置在未检标本架上,这样先来先做,防止因急诊标本多应接不暇,顾此失彼,而影响报告的及时发放。急诊检验窗口有时急诊患者很多等着采集标本,患者急,医务人员心里也急。这时要求学生沉着冷静,工作思路有条不紊,既要反应灵敏,采集标本时动作快速,同时又要和患者沟通,获得患者主动积极配合。耐心告知患者取化验报告的时间和地点,对于患者的咨询要通俗易懂地解释,尽可能帮助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困惑。不要因为患者又多又急而不耐烦,要做到心理稳定、急而不乱,防止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2.1.3检验技能的培训实习(3~4周)急诊检验仪器仪有10余台,要求实习生熟悉各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和用途、保养和维护制度,掌握操作方法,让学生把书本上学到的检验仪器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指导实习生做好每台仪器仪每天、每周、每月的检查保养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以保证急诊检验24小时正常运转。急诊检验仪器多,故障率相对其他科室要多,实习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各类仪器的故障排除方法。急诊检验项目繁杂,标本种类多,经常好多标本差不多同时送来且大多要在半小时内出报告,这就需要工作思路清晰,合理安排时间,各项检验同时穿行,充分利用时间空隙,随机应变,灵活机动,提高工作效率。如需要离心的先离心,在离心这段时间内做血常规和血气分析,血型、快速表抗、快速CRP、大便常规等,然后把离心好的生化、凝血、免疫标本上机,再去把前面先做的报告发掉。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多次训练。强化临床检验实习生的质量控制意识。要随时对实习生强调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对于每个标本的分析都要进行分析前、中、后的质量控制。每天做质控前检查仪器上全部试剂是否24小时够用,如不够须马上更换后再做质控,让实习生参与室内质控的全过程,学会判断是否在控,失控的处理措施,理解质控规则。每天质控后若中途更换试剂、仪器维修等须重新做质控。如果发现有检验项目失控和仪器故障无法尽快得到解决,应马上向上级汇报,启动应急预案,任何情况下都要让急诊工作顺利进行并保证质量。

掌握各类检验报告发放的要求,记住所有检验报告必须是质控在控的情况下才能发放。发报告时要认真核查,发现异常的、极高的、极低的必须复查,连续几个标本结果都偏低或偏高的须找原因,重做质控。一些检测结果出现与临床不符的,必须与临床医生沟通,必要时应重新采集标本。出现异常结果时先自查准确无误后与临床医生沟通。出现危急值时应高度重视危急值的报告,认真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3]。加强实习生职业素质培养,加强生物安全教育和自我防护。定期对实验室操作台、仪器、冰箱等消毒擦拭,各类试剂、器械、物品定位摆放整齐,做好标本保存处理工作,做好各类记录,做好交接班工作。急诊检验室实验物品多、标本杂且多、废液废物多,要求实习生每做好一个实验后,把还有用的实验物品放回指定位置,产生的医疗垃圾按规定处理,如果实验过程中意外溅出污染实验室和实验器械的,要及时消毒处理并拭擦干净,做到自己经手的事自己做好。学会对实验室的整理、整顿、清洁,保持实验室物品摆放井然有序、标识明确,保持实验室工作环境整洁。

2.1.4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1周)急诊检验24小时不间断,值班时一个人身兼数职,实习生马上就要走向工作岗位,因此有必要加强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带教老师和实习生互换角色,要让实习生当家作主,从标本采集、接收、实验操作、质量控制到结果报告独立完成,带教老师认真观察学生所做的每一环节,全程关注,当发现他们操作及工作思维上的不足时及时进行指导,保证急诊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2.2急诊检验实习教学方式调整

2.2.1岗前培训采用讲座的形式,告知临床检实习生各项急诊检验制度,急诊检验日常工作流程,并把各项制度贯穿于其中讲解,让学生进入急诊实习前对急诊检验有初步了解。

2.2.2实习任务与考核制度的制定制定急诊检验的学习任务和考核标准,让学生学习有目标,提高实习积极性,对于带教老师来说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急诊检验技术的掌握程度。

2.2.3急诊实习时间段的安排急诊检验室是整个检验科综合性的科室,实习生在急诊检验室实习相当于整个实习期的总结与巩固,在实习科室先后顺序安排上把急诊检验实习放在后面,这样实习生有一定的临床检验工作经验,胸有成竹,以适应随时而来的各种急诊检验工作,熟能生巧,有助于提高应变能力和各种基本技能,统筹安排各种检验项目与时间,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临床检验实习生应急能力培训(急诊值班)

急诊检验不仅要有全面的检验专业技术,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有强烈的急诊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反应灵敏、动作快速。晚上急诊检验值班时一个人身兼数职,经常性急诊标本多而应接不暇,加上窗口急诊患者一个接一个来采集标本,众多标本中又有特别急的,这种情况是培养学生应急处理能力的最好时机,让学生参与晚上急诊值班,带教老师在指导监督的同时,要放手让学生应急处理,培养学生统筹安排各种检验项目与时间,提高急诊检验应急能力。

2.4急诊检验实习考核方式

急诊检验考核应从急诊检验技术、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应急处理能力、职业素质等几方面入手进行系统考核。在考核时,要模拟标本繁杂、检验项目多、窗口急诊患者多的情景,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所有检验项目。对于考核不合格者,再进行培训考核,直至合格。

3讨论

第7篇

【关键词】PBL教学法;逆向式教学改革;医学影像专业;影像技术能力;影像读片;学习能力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实习的60名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法分组,每组收入30名。参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6∶14,年龄为20~23岁,平均年龄为(21.25±1.03)岁;实验组中,男女比例为15∶15,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为(21.26±1.07)岁。比较参照组与实验组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采用传统PBL教学法,在教学前,带教教师选取适宜案例且将问题提出。之后将案例及问题资料发给实习生,使实习生按照案例先自己学习教材,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查找。上课时,安排实习生对案例及问题资料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对其进行评价和总结分析。实验组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采取PBL教学法开展逆向式教学改革,将PBL教学法开展之前,教师对问题进行设计,先预评估实习生对教学目的的掌握程度,并寻找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实习生开展针对性的理论相关知识培训及强化,之后按照PBL教学法进行教学。

1.3相关指标

(1)调查及分析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的实习效果,采取理论与实践相联合的客观结构临床考试(OSCE)对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的实习效果开展评估,共100分,其中,影像技术能力项目有30分,影像读片分析及报告项目有30分,学习能力项目有20分,医学影像专业综合素质项目有20分。(2)调查及分析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总计算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影像技术能力评分、影像读片分析及报告评分、学习能力评分、医学影像专业综合素质评分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教学效果的满意总计算率为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的实习效果比较

与参照组实习生比较,实验组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的影像技术能力评分、影像读片分析及报告评分、学习能力评分、医学影像专业综合素质评分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总计算率比较

实验组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总计算率为96.67%,与参照组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80.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第8篇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在我院内科实习的60名护理专业学生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采用循证医学模式教学,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构成和平时成绩等方面,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内科护理学实习教学模式,以临床查房、经验传授和技能操作为主要教学模式。

1.2.2试验组的带教老师严格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实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1)学生和老师针对具体患者提出内科护理中的主要问题。(2)查阅文献收集解决问题的研究依据。(3)严格评价研究依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4)将研究结果用于指导具体患者的护理。(5)经过临床实践后作出效果评价和总结。

1.2.3采用理论测试和实践技能考核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针对试验组学生对循证医学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

1.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同教学模式间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评分结果两组学生评分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技能操作及病案分析的评分别为(79.4±6.9)分、(88.6±6.1)分和(89.3±5.7)分,对照组学生评分分别为(75.3±7.8)分、(74.1±7.2)分和(70.4±6.5)分,对比两组学生在实践技能操作和病案分析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对自己在内科护理学实习期间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和教学满意程度等方面的肯定率分别为86.67%、76.67%、86.67%、100.00%和93.33%,均优于对照组的56.67%、46.67%、53.33%、40.00%和6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循证医学(EBM)是美国流行病学家ArchieCochrane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临床思维方式,并在1992年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CordonGuyatt教授正式提出,其核心思想是:(1)临床诊疗方法和医疗决策应该尽量以客观研究结果为依据,即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后善于查阅医疗文献寻找现有临床研究科学依据。(2)科学合理的将最好的研究证据与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临床经验相结合,这样可以避免研究证据的约束性和医务人员经验的局限性。(3)促使医务人员不断学习,及时更新医学知识和诊疗思维的与时俱进。作为培养临床医务人员的医学教育近年来也在不断的尝试将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和理念引入医学教育,即循证医学教育。循证医学教育是循证医学在普及中向医学教育领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医学教育新模式,其核心是将现有的最佳医学证据与临床教师的临床经验、最新的研究证据很好的与患者的具体情况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9篇

1、查缺补漏、安排个人具体实习计划高职医学检验学生由于生源的特殊性,普遍文化课理论基础较差,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也都不尽如人意。加之医学检验专业是一门比较枯燥和对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仅仅是学到了专业课程的一点皮毛。实习前,学校任课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协助学生寻找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学习的薄弱环节,可以具体到理论课本的某一个章节、某一类型实验、某一个步骤等,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将问题环节记录下来,针对不足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实习过程中,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可有目的的进行实习任务计划的安排。这样可以使得学生优势互补,学校里面掌握得好的知识实习期间巩固就可,不太理想的技能可以在实习阶段重点加强。由此可以避免学生初到实习环境,茫然不知所措,使其尽快的适应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技能的过渡。

2、明确目的、树立为患者服务意识学生离开学校到临床第一线去实习,必然会有各种情况的不适应。要在实习前教育中,提倡学生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实习目的。大多数三甲医院或者较好的二乙及县级中心医院的实习住宿环境较差,教育学生做好心理准备,面对恶劣住宿环境或者餐饮环境不要有畏难退缩情绪;医院里的主体服务对象是患者,如何与其交流沟通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实习期间要参与到科室的值班、加班、下乡查体等具体工作中去,教育学生树立一定的吃苦精神,树立为患者服务的职业意识。

二、完成实习过程中的各项学习任务、为成为合格毕业生打下基础

1、认真对待入院后岗位强化教育、快速适应新环境实习生离开学校进入到医院学习,开始必然会面临一定的压力,如对课本理论知识的遗忘或模糊不清、实践技能的生疏、面对病人茫然不知所措、陌生的各科室医护人员不知如何交流等等问题。实习教学医院最好是在实习期的第一周进行学生的岗位强化训练安排。具体做法如下:(1)带学生参观医院全貌、从门诊挂号、收费、以及临床科室及医技科室区域分布、图书馆位置、医院生活服务设施如澡堂、饭堂、商店等等的分布情况逐一给学生介绍。除了让学生尽快适应环境之外,也给学生多些人文关怀,使其消除心理的抵触感和陌生感。(2)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教育,树立服务意识。学生离开学校进入到临床一线实习,基本上已经脱离了学校教育,学生要具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认真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实习生管理规定、尊重各级管理人员,尽快树立在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3)对实习生进行专题院史教育展览或汇报,让学生了解医院的发展历史和优良传统;介绍院内著名的专家、学科带头人、优秀的医务工作者等,使学生有油然而生的敬佩感,理解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从而使他们树立立足岗位、爱岗敬业意识,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强化技能学习,争做实习过程中的优秀生检验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与理论高度结合的学科,带教老师一般都是工作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独特的临床一线人员。学生进入临床科室学习后,跟着带教老师上下班、一起面对患者、跑腿送检查报告单等,时间长了觉得只能给老师打打下手,觉得工作枯燥无味,学习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带教老师要多鼓励学生及时调整学习心态,结合自己的实习计划,查缺补漏;实习中要认真了解科室工作的流程、部门之间的交流环节、实践操作的规范、注意事项等;学生要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多思考多动手练习,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要谦虚谨慎对待;发现问题及时向带教老师请教,总结教训和经验,及时记录实习日志;课余时间要多去院内图书馆学习医学相关书籍,弥补在校学习的不足;重视医院举办的各项专题讲座,做好读书笔记,扩大自己的知识容量。通过扎实细致的学习和锻炼,学生才能较好的掌握基本技能,逐步成为优秀的实习生。

3、正确应对实习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为走上社会打下良好基础(1)医院是个形形的小社会,学生从单一的学校进入医院,要听从带教老师和其他医护人员的工作指导和安排、相互信任和理解、和谐相处,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2)正确处理医患关系,严守为患者服务的医德规范,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帮患者之所需。与患者相处时,要态度和蔼、语言温柔亲切、举止要恰如其分、尊重患者隐私权等。在工作繁忙时,要做到礼貌对待患者。(3)实习过程中要学会处理与其他社会人员的关系,比如其他院校的实习生、进修生、患者家属等。要通过良好的人际沟通增长自己的世面,处理好人际关系,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结交不了解的朋友。

三、加强实习后期的就业分析,为顺利就业做好准备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高职检验的学生增强了基本技能、巩固了理论知识,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已经可以较好的独立完成科室的各项工作任务。实习的最终目的,是要顺利的就业。

1、结合学校实习前的就业指导安排,全面合理的对自己进行就业分析,正确认识自身状况积极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有意识的选择就业目标和方向。加强与实习单位就业挂钩、鼓励学生到基层一线去锻炼工作、提倡学生到检验医学相关单位就业;如血站、疾控中心等。

2、鼓励及引导部分学生做好专科升本科的准备工作,教育学生处理好实习与复习备考之间的冲突学习是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增强学生对实习重要性的认识,不能一味的备战考试,而忽视了实习期间的技能学习。

四、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宫颈细胞学;临床带教;循证医学理论;评估

循证医学(EBM)是遵循科学依据的临床医学,提倡将临床医生的临床实践和经验与客观的科学依据结合起来,并作出最正确、最安全有效的治疗,传统的临床带教之注重人的理性发展,片面的训练人的认知能力[1],忽视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由此产生刻板、僵化、墨守成规等,为了提高临床带教的质量,我院在宫颈细胞学的带教过程中运用循证医学理论,效果满意,现将带教报告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8月~2009年11月在我院实习的60例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两组学生在年龄、在校学习成绩等方面计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带教老师带学生查房,主要对宫颈疾病患者进行询问,查房结束后,集中讲解宫颈疾病的病因、诊断方法、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宫颈疾病患者进行新柏氏宫颈细胞学(TCT)、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诊断,并对患者进行对照,使学生能够了解宫颈疾病与宫颈细胞学的基本知识。观察组学生带教过程中引入循证医学理论,带教老师提出宫颈疾病、宫颈细胞学的相关问题如宫颈疾病的原因、诊断、治疗方法。

宫颈的细胞学特点,病理细胞学特点、细胞学诊断方法等[2],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教科书等医学资源,进行文献检索,用结论对宫颈疾病患者(病情典型,由带教老师选定)进行分析,并作出诊疗方案[2],采用不同的诊断方法确诊宫颈疾病,病理诊断的方法,带教老师根据学生的诊疗方案进行讲解分析[2],并逐步要求学生对新入院的宫颈疾病患者进行病因、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方案分析,并对带教老师进行讨论研究,执行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新柏氏宫颈细胞学(TCT)、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继续拧系统性分析。在实习结束后对宫颈细胞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考试,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并总结带教经验。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和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为84.3±3.5分,对照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为76.4±4.8分,观察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循证医学不同于传统医学,传统医学是以带教老师的经验医学为主根据非实验性的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理解来诊治患者[3],循证医学并非要取代临床技能、医学专业知识、临床资料,只是强调任何医疗决策都应该建立在最佳的科学研究理论证据的基础上。我院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引入循证医学理论,效果满意,观察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为84.3±3.5分,对照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为76.4±4.8分,观察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医学与临床科研方法的进步有关系,患者的健康和疾病受到自身生物学体征的影响,而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循证治疗,将此理论引入到临床带教工作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4],加强了人际沟通的技巧,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增强了自信心,对疾病的认识做到了了解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做好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应用并推广。在宫颈细胞学的带教工作中,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放弃教师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的主题地位,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带教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曼,张亚芳.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实习临床带教中的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07,7(4):18.

[2]张培瑁.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第3版,2000:11—13.

第1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7月-2009年2月在我院实习的84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44例;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1±2)岁。入选的实习生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模型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21~23岁,平均年龄(21±2)岁。对照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2±1)岁。两组实习生的性别比例、年龄间有均衡性。

    1.2方法两组实习生均以教学大纲为指导,重点掌握心肺复苏术、电击除颤、开放气道与人工通气、胸腔、腹腔穿刺术、洗胃术、外伤急救技术等基本技能。

    1.2.1模型组

    1.2.1.1模拟准备应用美国METI公司的HPS模拟人,配备全套的急救设备: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除颤仪、插管用品、注射输液用品、供氧设备、缝合包等。采用监控设备记录下实习生的操作过程。

    1.2.1.2教学方法模型组的实习生3~4人随机结组,以临床病例为模板,设计抢救流程,采用“简短理论讲授+分项技术练习+综合模拟演练+录像分析总结”的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包括:(1)对心肺复苏新进展、危重病人气道处理、各种穿刺的步骤、用药的原理等操作步骤及其注意要点进行简短讲授;(2)对心肺复苏操作、气管插管、除颤仪和呼吸机的使用调节等操作进行单项标准化训练;(3)根据临床真实病例分别模拟呼吸衰竭、心跳骤停等病情,由结组实习生对模拟人进行识别、分析、诊断、抢救治疗等综合演练。指导教师现场提示或引导抢救操作;(4)结组成员轮流承担各项抢救角色,从而掌握各种操作技能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5)设置各种突况,如:断电、气管插管脱出等,锻炼应付突发意外事件的能力;(6)技能培训过程全程录像,操作完成后由带教老师进行错误分析,并让实习生再次上机操作,纠正错误,从而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和业务素质。

    1.2.2对照组采用带教老师讲授,实习生单项技能操作训练的教学模式。

    1.2.3观察项目(1)对实习学生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考核,内容包括:单项技能考核30分,配合能力30分,理论知识40分,85~100分为优秀,75~84分为良好,60~83分为合格,<60分为差;(2)对2组实习生发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实习内容的兴趣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技能掌握。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组有序变量资料的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实习生考核内容得分比较模型组单项技能、配合能力、理论知识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两组实习生教学效果比较模型组在兴趣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操作技能掌握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16、2.1335、2.4440,P<0.05),见表2。

第12篇

1检验医学的发展及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检验医学实际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最早是从临床医学发展而来,为了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科学工作者不断地利用临床医学知识及医学科学技术对患者血液、尿液、脑脊液和各种体液标本进行检测,以达到对临床患者疾病进行诊断、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等。检验医学正在高速发展之中,检验手段越来越多,仪器越来越先进,检测结果也越来越可靠,它已经是临床诊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数据统计,目前临床检验诊断的项目已超过1000种,随着检验科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及方法学上的创新,检验科的检验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为临床医生提供越来越多可靠的检验信息,使临床诊断更为迅速可靠。检验医学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检验学科,它正凭借着全新的检验理念、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及手段,为临床医学培养更为专业的检验人才。

2检验医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2.1临床工作的需要

临床诊断对于像检验科这样的辅助科室依赖越来越多,尤其病情复杂难以靠简单问询及查体而定疾病的情况下,检验科的作用就越来越重要。快速准确的检验结果是临床医生渴求的,为患者取得宝贵的诊治时间起到关键作用,这就要求除了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外,就是对检验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检验医生有检验技师和检验医师,技师主要是进行检验化验保证结果准确可靠,医师主要是对检验结果进行审核、对化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相关信息,以协助诊治疾病。五年制改为四年制,即转为为临床提供检验技术型人才,缩短技术人才培养时间,满足临床需要。

2.2检验医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检验医学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刻不容缓,同时培养有广泛知识面的检验医师也是大势所趋,但是五年制培养的人才大多进入医院进行技师工作,浪费了时间,而就绝大多数的医院来说,对于技师的需求量相对更大。

3检验医学教学改革的新策略

医学检验专业作为牡丹江医学院的特色重点专业,一直致力于本专业的教学改革。在五年制改为四年制后,检验专业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都做了一系列的适应本专业四年制教学特色的相应改革。

3.1培养目标的转变

培养目标由五年制培养检验医师人才为主转变为以培养检验技师为主,主要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的检验人才。一方面对教师而言,教学的目的更明确,就是培养操作型的技术人才,教学的理念由原来的培养综合型人才变为培养专业型人才,要求强化实践及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要明确自己就业的类型就是一名检验技师,学习的目的要明确,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毕业后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检验技师。

3.2教学计划的改革

3.2.1理论课程的改革将临床相关专业课程删去一半,检验专业课程中增加了医学检验导论和医学检验临床岗位综合技能两门课程,更加侧重对学生检验专业知识的学习,以适应对于应用型技能型检验人才的培养。

3.2.2实验课程的改革对专业课实验课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删去了在临床中已经不应用的实验项目,增加了临床检验科的一些新增实验项目,如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中增加乙肝DNA及丙肝RNA的检测实验内容。同时增加了专业课实验课学时数,在临床检验仪器课程的实验中增加仪器维修教学内容,以及对临床生化检验课程中的实验方法进行合并等。

3.2.3临床实习的改革在学生的临床实习中,进一步加大与医院、防疫、疾控、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进行广泛合作,增建校外实习基地,尤其是水平较高的医院,拓展教学功能,为学生接触实践及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除了一年的临床实习外,为了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除与理论课同步的实验课外,增加综合能力训练与考核、技能训练与考核,使学生掌握岗位必需的实际操作技能。

3.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

教学目的有所不同,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有所不同。对于检验技师的培养,要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更紧密,实际操作能力强,学生敢动手操作,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操作机器,做到学生能基本操作各种实验室大型仪器,以学生为主体,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有多动手,才能发现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遇到问题才能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与学中互相学习,真正地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