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4 19:35: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风筝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如果说梦想是成功的起跑线,决心是起步时的枪声,那么勤奋则如起跑者全力的奔驰,惟有坚持到最后一秒的,方能获得成功的锦标!
教案便是指向标,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课文原文及教案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教案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句子,从中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难点: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策略:
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句子,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海上日出的美。
四、学生学习方法: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
2、那你们想不想去那里看看?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的船,一同出发,去欣赏海上日出的奇观!
(三)讲读课文
1、谁愿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从这段中都读懂了什么?(引导: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请你读一读)
2、那作者是看了一次日出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是,第一句话,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说明作者经常看日出)
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让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出示图片)
2、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的景象。
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那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我请两个同学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谁来说一说?)
3、那么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
(出示图片配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读中感受)
4、看到这样的一幕,作者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因为作者不只是一次看日出了。
为什么作者要目不转睛的看呢?因为怕错过,反衬日出的美)
5、太阳还没有露面,就已经很美了,那海上日出会是怎样的壮观哪?想不想去看看?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然后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重点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与太阳向上升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好在哪里?)
6、太阳上升的同时,也在发生着变化,谁发现了太阳是怎么变化的?
7、这真是美的感受,让我们欣赏动画,请同学们跟着朗读。
8、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自学第四、五自然段
1、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东升景象如此壮观,那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出示课件)
2、看了动画之后,你是怎样的感受?
(你想把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吗?谁来试试?)
3、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仿佛身临其境似的,作者的语言真是太美了,你最喜欢哪句,请你读一读?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镶透染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感悟第六自然段
1、所以作者最后感叹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换成这是伟大的奇观。
好不好?为什么?
2、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
)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原文
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做一个蝴蝶样的吧。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那里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那儿找过了吗?”
“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大家说。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局别一定的阅读方法与经验,思维方式处在具体形象的事物中,但对于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体会内心活动有一定的难度。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以角色体验的形式品读词语,使学生能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2个生字;
读准平舌音“村”、“丧”和多音字“磨”、“坊”的读音;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1.正确美观地书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亲自体验一次放风筝的过程。
3.搜集风筝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唤醒情感,引入课题
1.出示风筝: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两个字。
(板书:风筝)
2.交流风筝的资料。
你对风筝有哪些了解?
3.唤起情感,联系生活,谈谈自己放风筝的情景、感受。
4.齐读课题。
是呀,放风筝是多么开心的事呀!让我们带着美好的回忆再来读读课题。(生带着感受读课题。)
5.过渡:真好!有一群孩子和我们一样,童年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贾平凹的这篇《风筝》,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读书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除了要把生字,词语的语音读准外,还要把课文读正确,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
(1)出示:
精心 希望 憧憬 依然 拼命 奔跑 村里 抖动 踪影 寻找 磨坊
继续 田埂 凌空飞起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垂头丧气 半沉半浮
翩翩飞舞 歇不下来
①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平舌音:“村、丧”。
②出示词语“磨坊”,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读准词语中的“磨”和“坊”两个多音字。
③学生汇报课前查字典的结果,弄清读音。(出示:两个字的两种读音)
④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词语,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刚才你们自学课文的时候,有没有碰到过特别难读的句子呢?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a.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b.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c.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读得真不错,接下来,就让我们把课文连起来开火车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4.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非常长,但大家都读得很正确,说明大家在自学课文的时候很认真,接下来请大家再读读课文,这回读的时候,请大家边读边想:(课件出示: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5.指名说。
(课文先写了做风筝,再写了放风筝,最后写了找风筝)
6.小结:大家读课文很认真,课文就是按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课文是怎样来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经过,以及当时我们是怎样的心情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下面我们一起来写写生字。
三、指导书写
1.出示课后田字格中要求会写的12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读,齐读。
3.你认为哪些字最难写,谁来提醒大家注意?生说。
4.师重点指导“丧、磨”。
“丧”字下面没有一撇。
5.生描红,写一写。
6.展示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四、课后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词朋友,还知道了课文是按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顺序来写的。下节课,我们再来感受风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理解“憧憬、依然、大惊失色、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文中描写心情的词、句体会放风筝经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心情起伏变化。
【教学难点】
在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6课《风筝》。
2.生齐读课题:风筝。
3.这些词语还记得吗?让我们开火车来认读吧。
4.看来同学们都和这些词语成为了好朋友。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围绕“风筝”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5.说得非常清楚,课文的确是按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顺序来写的。
二、细读探究体悟感情
(一)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读一读”课文第二段,体会到了什么?(做风筝时的快乐)
2.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动手“画一画”。
(1)指名朗读有关的句子
出示: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a.你很会读课文。那么,孩子们精心做着风筝,心里会想些什么?假如是你,心中会怎么想?(学生自由畅谈。)是啊,心中都有着美好的愿望,这就是——“憧憬”。
b.就让我们带着心中美好的向往,齐读“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c.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活?“依然”还可以换成哪个词?(“仍然”、“依旧”、“仍旧”)看,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d.此时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做出来的风筝什么都不像,而我们却依然快活呢?)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是啊,虽然做出来的风筝什么也不像,但是我们的憧憬,我们的希望依然存在。我们依然可以和伙伴们去放风筝,依然可以把我们的风筝放得高高的,所以我们还是快活的。谁能把这种快乐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2)展示朗读。
(二)合作探究,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轻声读课文三、四自然段,用“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的方法,看看课文中哪些词语描写了孩子们放风筝时心情的变化。
学生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学习情况。
(1)第三段中哪些词语告诉我们风筝飞起来了?(凌空飞起、高过树梢、越飞越高、翩翩飞舞)
出示: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出示词语“翩翩飞舞”),我们经常用它来形容什么?可是,一只什么都不像的风筝,在作者的眼中就如我们眼中色彩斑斓的蝴蝶一般地翩翩飞舞,越飞越高。你觉得此刻飞起来的仅仅是风筝吗?随着风筝一起飞起来的还有什么?
②完成填空:风筝越飞越高,我们的_____也飞起来了!(心、快乐、希望、幸福……)
③是啊,风筝越飞越高,我们的快乐也就——越飞越高;
风筝越飞越高,我们的幸福也就——越飞越高。
就让我们带着这越来越浓的快乐,齐读“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越飞越高的风筝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大的快乐啊!再读。
(2)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心情如何?哪些词表现出快乐的心情?(快活地喊叫、拼命地奔跑)
a.如果你就是那些孩子,你们会喊什么?叫什么?谁能配上表情动作来喊一喊?(“幸福鸟”,请你飞得更高些吧!“幸福鸟”,你飞得好高啊!“幸福鸟”,飞吧!飞到白云上面去吧!)
b.多么开心啊!就让我们开心地站着,快快乐乐地齐读第3自然段吧!
(3)可是,天有不测风云,风筝被吹断了线,飞得没了踪影,此时,我们的心情怎样?(难过、失望、伤心)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出示: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a.你从“大惊失色”这个词语体会到什么?(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
b.你还从哪个词体会到了着急?(千呼万唤)
这里的“千”和“万”表示的意思是很多,“呼”和“唤”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千呼万唤”的意思就是——(喊了很多遍。)此时,他们呼唤什么呢?(幸福鸟,你在哪里?快回来吧!)
c.感情朗读,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心情。
这两个词语,写出了孩子们此时的心情。谁想读读这句话,读出他们的心情。
展示性朗读。
(三)体会找风筝的心情
1.默读课文描写找风筝的部分,看看哪个词语最能表现“我们”的心情。
2.“垂头丧气”说明什么?哪位同学能做个垂头丧气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3.他们真的丧气了吗?(没有。
水磨房燃起了我们的希望。)望着远处的水磨房他们脸上的表情──(充满希望)正如他们做风筝时一样──(出示:“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4.想象写话
(1)这只让我们牵肠挂肚、寄托了我们这么丰富的情感的风筝,到底有没有找到呢?课文没有告诉我们。你能把你想象的结果写出来吗?如果能用上今天学到的这些描写心情的词语就更好了。
(2)展示学生作品精彩片段
【这是一次语言训练。这种有意识的语言训练,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力。】
三、小结
幸福鸟啊!我们亲手做的幸福鸟!你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快乐和痛苦。你就是我们童年最亲密的朋友!让我们再次满怀深情地呼唤这个朋友——风筝!
四、作业超市(任选其一)
1.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积累描写心情的词语。
板书设计:
16.风筝
做风筝
放风筝
老人的指导引起了我的思考,广场上,人们希望通过线绳放飞一只只风筝,而课堂中,我们不也希望通过这一堂堂的课,放飞那一只只“风筝”吗?
一、 巧借东风――以“课标”为本确定教学目标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研读“课标”,就是“磨刀”,是把力气用在了“刀刃”上。只有加强“课标”的研读,确定恰切的教学目标,教学效能才能彰显。曾经听过两节《小露珠》一课的教学,两位老师分别在二年级和三年级执教,由于学段不同,教学的目标也就不一样了。其中有两个关于“朗读”的片段:
二年级:同学们,小露珠真可爱,不仅小动物喜欢她,连植物也很喜欢她呢!读一读课文第6自然段,看看有哪些植物喜欢小露珠,把句子画出来。
三年级:同学们,多么可爱的小露珠呀,小动物喜欢她,植物也很喜欢她呢!默读课文第2~6自然段,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植物和小露珠打招呼了?把它们的名字圈出来。默读的时候不要出声、不用手指着读。
“课标”中关于阅读中的“读”有以下要求: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习默读。第二学段目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两节课中教师尊重了“课标”的要求,充分考虑了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自己的教学有目标、有方法、有效益。
二、 善于放线――以学生活动为本展开教学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场所,是体验情感的场所,是感悟中华文字魅力的场所,更是人性飞扬的场所。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就要从钻研教材走向研究学生,使课堂教学聚焦于学生。
1. 设置合理情境,创设主动参与的氛围。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教师则更多地成为了课堂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优于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创设合理的情景,鼓励学生演一演、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在实践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以《欢乐的泼水节》一课教学片段为例:
师:同学们,要去参加泼水节了,你要带哪些东西去呢?
生:桶、瓢、盆。
师:对呀,你们看,这就是桶,这是塑料桶,可是在很久以前,桶大多是用木头做的,所以是木字旁,而且桶一般都有个把手可以拎,所以文中说“提着桶”。
……
师:来,一起来读一读这几组词,(出示几组词语)能换个动词吗?
生:不能,因为工具不同,所以用的动词也不同。
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老师正是充分关注到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创设合理情境,紧紧抓住课文中动词的特点,探寻和发现语言的特点和规律,让学生感受到了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2. 鼓励质疑问难,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善于运用文中的空白点、矛盾点,鼓励质疑问难,以疑激思、以疑激趣。例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学们好好地默读课文,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生答略)
师:你找到了小女孩、小女孩的父亲以及爱因斯坦的语言及心理描写,从中你发现了什么,你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呢?
生:关于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小女孩、小女孩的父亲和爱因斯坦的看法各不相同,为什么?爱因斯坦究竟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
师:是呀,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学习。
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要阵地,无论是教师的导问,还是学生的质疑,都应该建立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力求每一处的导问、质疑都能恰到好处。
要使课堂教学有效,还要注重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的讲要科学、要艺术,要讲得生动,讲析简明扼要,点拨到位;讲得生动,讲析中要有知识的厚度、文化的厚度;要讲得细腻,条分缕析,力争精要;要讲得精美,意境开朗,生动简明。只有在关注学生学的同时,发挥教师“导”的作用,这“风筝”才能飞得高,飞得远。
三、 精于收线――以学生发展为本进行评价
如果说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的话,那么课堂教学永远不可能像教案设计那样一帆风顺。由于参与课堂教学的个体的特殊性和群体的多样性,造就了课堂教学生成性。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从掌控学生,走向成长引领。在这一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评价尤为重要。我们要“关注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如可以于“愤悱”时进行评价,于“众说纷纭”时进行评价,于“似通未通”时进行评价,于“出现偏差”时进行评价……以《三打白骨精》一文教学为例,有学生认为白骨精一而再、再而三地变化,摆脱了孙悟空的追打,这叫“聪明、化险为夷”。这样的认知,显而易见,已经出现了偏差,此刻作为老师,我们可以这样来引导: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白骨精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变化模样吗?为什么孙悟空要打白骨精?
生:白骨精是为了吃唐僧肉才想了这么多办法的,而孙悟空要打它就是为了保护唐僧。
师:对呀,为了吃唐僧肉而想办法能叫“聪明”吗?你能换个词语吗?(狡猾)那为了吃唐僧肉而逃跑能叫“化险为夷”吗?
生:不能。
师:是呀,同学们,我们在用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境的恰切性。
其实评价的方式是多样,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然而,我们也看到拓展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只是为了拓展而拓展,拓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形式,不管拓展的效果如何,似乎只要有了拓展的环节,就算成功。实际上,毫无实效。具体表现在:拓展脱离文本,拓展形式单一,拓展主体不明。
拓展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进行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下面笔者就自己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来谈谈对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肤浅认识。
一、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原则
为了真正发挥阅读教学拓展的有效性,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立足“文本”进行拓展
阅读教学需要拓展,但拓展一定要立足文本。我们决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不能让拓展成为形式。拓展的内容、拓展的时机、拓展的角度、拓展的宽度和深度……都要围绕文本来展开。文本拓展,要超越文本,更要反哺文本,离开文本的拓展那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立足文本的拓展,是文本解读的延伸和补充。
2.立足“学生发展”进行拓展
阅读教学的拓展要以学生主体的发展为依据。拓展要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接受能力的高低、基础的好坏、思维的活跃与迟钝等诸多因素,具体说就是立足于学生情感上喜欢、感兴趣、可接受、乐于主动参与的拓展点来进行拓展,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立足“适度”进行拓展
有效的拓展,内容不在多,在于适度,在于恰到好处。教师不能将拓展环节当作一个“卖点”来展示自己的才学,卖弄才思,显示课堂教学的新意,拓展内容和形式接连抛出,容量庞大,导致学生难以掌握,甚至无所适从,课后无印象,这样的拓展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实践
基于以上的原则,我认为要使阅读教学的拓展真正走向有效,必须找准拓展切入点,笔者选取了以下几个切入点进行有效的拓展。
1.从新课启动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在学生学习新内容之前利用拓展阅读作铺垫,会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新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以便尽快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这种阅读内容或是对作者的介绍,或是和课文背景、主要人物、主要事物相关的内容,使学生获得知识基础。更主要的是,这些或生动、或真实的材料能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和欲望,为学习新课增加了动力。
比如,在教学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时,笔者在文本解读之前,也进行了拓展。让学生诵读王之涣《出塞》、王维《使至塞上》、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边塞诗歌,深切感受边塞诗歌意境开阔、风光奇丽、气势雄伟、征战悲壮等特点。接着进入《渔家傲 秋思》的学习,学生就容易深切体会诗人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自己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思乡忧国、壮志难酬的感慨情怀。
2.从精美语言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之作,内含很多妙词佳句,精彩语段,因此围绕文本的精彩语言作一些拓展训练,既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积淀、习得语言的意识,又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比如,笔者在执教公开课《老王》时,在品读老王临死前送香油和鸡蛋这一情节时,围绕语言作了拓展:“镶嵌”“可笑”等词妙在何处,能否改换成“站直”“可怕”等,有的学生说,“镶嵌”比“站直”好,镶嵌写出了老王已经接近死亡了,身体极度的虚弱;有的学生说,“镶嵌”一词形象写出了身体僵直、步履维艰的形态,“站直”却没有这种效果;有的学生说,“镶嵌”一词使人容易想到遗照,暗示老王即将离开人世,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意味;有的学生说,“可笑”比“可怕”好,更显出老王的不幸,以及作者对老王的深切同情……在学生品位语言的基础上,自然地引出李健吾的话:“一切在情在理,一切平易自然,而韵味尽在个中矣”来印证,学生对语言以及老王的善良就理解得更深刻了。
3.从文本空白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作者为了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或为了文章本身写法的需要,在文章中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空白处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内涵,它能够触发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空白进行富有个性色彩的拓展,不失为开启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鲁迅的《风筝》一课,文中的“我”把小兄弟苦心孤诣制作的、将要完工的风筝毁坏后,“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这段文字将“我”的粗暴、自私、专制、漠视孩子的天性写得非常细腻,但有关弟弟的心理活动只字未提。在教学时,笔者抓住了这一空白点,进行了有效的拓展:
师:小弟弟当时会怎样想呢?请大家发挥想象,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弟弟的心灵深处。
生①:做风筝的事被兄长知道了,我该怎么办呢?我好害怕啊。
生②:我知道瞒着你做风筝不对,但我太喜欢风筝了。
生③:哥哥,我错了,我不应该躲在小屋里做风筝惹你生气。
师: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回答,老师想,弟弟的心理为什么只有害怕、无奈、后悔,却没有怨恨、生气呢?你们是根据什么来作心理揣测的?
生②:“我”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请求弟弟宽恕时,而弟弟“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生③:后文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弟弟把兄长的行为视为合情合理,做风筝偷着做,正说明自己也认为做风筝是不对的,一旦被兄长发现,自认该罚,所以哪来怨恨呢?
……
通过以上空白点拓展,除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外,也突破了文章的难点“我的心只得沉重着”的原因: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乞讨宽恕,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更加深刻,而且也使文本内容更加丰厚。
4.从领悟主题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主题是一部作品的灵魂,对主题的理解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围绕主题作出形式不一的拓展,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创造性的对话,一步步地向文章的主题开掘,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感悟、碰撞中,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创造,从而深刻地领会作品的主题,升华思想。
杨聪老师(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在执教《云南的歌会》时,在引导学生从细节和字句中发现、品味云南歌会的“意思”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领会作品的主题,作了如下一步步拓展:
师:请看课文已删除的第一段: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
师:沈从文认为写歌会的“意思”在哪里?
生①:生命的美好,生命的颂歌。
师:那么,沈从文歌颂了哪些生命形态,请用这样的话来表述,“这是____生命”,可以是自己概括,也可以是文中的字。
生②:这是无拘无束的生命……
生③:这是兴奋、活跃的生命……
师:如果我要你在“活”字前面加一个修饰语,来表达你对这种生命的看法,你会选择哪一个字?
这【】是______的生命
(却/竟/真/就/才……)
生:……
师:只有这样的生命,生活才有意思;只有这样的生活,生命才会充满活力。在我们今天这个物质社会里,忙忙碌碌的人们,我想加一个“才”字,这才是活的生命,我为什么要加这一个“才”字,请看大屏幕:
不少写平民的散文,玩味的往往是他们生活的卑微,却意识不到这个大海般的世界对于生活的意义,感觉不到它的尊严。沈从文是个例外。他始终以“乡下人”的视角,从乡村的民风民情中发掘人生中优美、自然、鲜活的生命形态,以唤醒那些在尘世风烟中渐次迷失的灵魂。邵燕祥说“从文的作品将以不舍昼夜地流传下去,润泽当代的直到后代的无数焦渴的灵魂。”……
这层层深入的拓展,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催生了学生的深层思考,将文本主题提升到了更高的一个层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选择相同或相似主题的作品进行拓展,指导学生比较分析、讨论思考,从而把握主题。如学习鲁迅的《孔已己》时,引进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进行比较阅读,两篇文章都反映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迫害,但《孔已己》是通过让人心酸的失败者形象来表现的,《范进中举》则是通过让人心酸的成功者形象来表现的。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引进席慕容的《乡愁》进行比较阅读……采用比较阅读,既帮助学生理解并深化文本的主题思想,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5.从捕捉质疑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对话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突发性和偶然性,再详细的备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的全部细节,教师不仅要在课前精心预设,更要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的质疑,在拓展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比如,在教学《陋室铭》时,课文中有“往来无白丁”这个句子,学生借助课文注释,了解了“白丁”的意思:“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但是,为什么称平民为“白丁”却不懂。笔者就在这里进行了拓展――在等级社会中,服饰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外在标志。贾谊《新书・服疑》里说“贵贱有级,服位有等……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唐朝时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穿紫袍,六品以下的官员分别用红、绿两色,小吏用青色,平民用白色,而屠夫与商人只许用黑色,士兵穿黄色衣袍。任何等级都不得使用其他等级的服装颜色。如此拓展,不仅起到了释疑的作用,也同时帮助学生领会了“往来无白丁”的刘禹锡那清高脱俗、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这些拓展切入点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学生特点、课堂情况等灵活地加以运用,提高拓展教学的有效性。
四、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在积极探索有效的阅读教学拓展时,我还有以下几点思考:
1.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
教学时拓展的时机,拓展的方式,拓展的内容,拓展的广度和深度,无一不依赖于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要想拓展的合理有效,教师首先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积累,让自己先“厚实”起来。
2.捕捉动态中拓展生成的机会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在这灵动的过程中,总会有新的生成,如果抓住了新的资源进行拓展,必然会使课堂教学呈现生动的局面。但是,实际教学中,很多拓展生成的机会都被忽视和扼杀。因此,教师精心备课,既备教案,又备学案,多些准备,多些预测。这样,对话中拓展生成的资源才可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余教授的“备课篇”主要包括以下六个主题: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练习,撰写教案,集体备课。不必说了解学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设计练习的针对性和阶梯性,也不必说撰写教案的多变性和预设性,集体备课的综合性和优化性,单是研读课标和钻研教材两个主题就够用尽心思认真准备一番了。我发现:自己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的备课行为像是例行公事一样,粗略看看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大致想想学生,简单写写教案。在“向课堂要质量”理念的支撑下,这样的数学备课行为简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从书中找到了改变这种现状的有效方法。
一、研读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因此,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有目标,有效果,就必须熟读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标准。余教授研读课标的要点是:不仅要读“前言”,把握该学科的基本理念,还要读课程目标和学段目标,确立“三维”目标。千万不要忘了读“实施建议”,提高操作能力。
对于课程标准,我只是在暑假里囫囵吞枣地读上一遍,毫不夸张地说,读后就忘了。试想一想: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向标,不去熟读、研究它,又怎能制订出合适的教学目标呢?学生没有掌握,原因是自己没有有效备课,课堂上没有切中目标,只能等到下一节课补上。这又怎能打造有效甚至高效课堂呢?
二、认真钻研教材
教材是教师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载体,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因此,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于小学数学教材,书中案例提倡“五读”俱全,我觉得很有参考价值。“五读”即读主题图、读例题、读教师教学用书和旁批、读结论、读练习。
主题图的意图在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的基本理念。如,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中“小数乘整数”一节,教材呈现了“几个孩子买风筝”的主题图。问题是:买3个风筝多少钱?如果教师认真读过、思考过主题图,教学中会这样做:(1)充分利用主题图的有用信息引入小数乘整数:(2)放手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独立解决问题;(3)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解题思路进行分析、优化,并能有序地说出算理。
例题是教学的依据和载体。读例题可以使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把每个单元的多个例题进行比较,辨析例题的侧重点,可以准确定位课时教学目标。五年级数学下册中“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利用有刻度的量杯记录放入西红柿前后水位的刻度,水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西红柿的体积。题目中有刻度的量杯提供了容积(可以换算为体积)。如果是没有刻度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里装入水,又该如何测量数据并计算出西红柿的体积呢?这时“用教材教”就可以体现出来。教师在读例题后,不妨设计出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己想办法测量长方体容器的长、宽(或正方体容器的棱长)和放入(或取出)西红柿前后水的高度(水要淹没西红柿),再想办法利用上升(或下降)的那部分水的体积求出西红柿的体积。
教师教学用书中对每个例题的编写意图、教学建议和练习中习题的教学建议都做了详细的解释说明。即使教师没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数学概念、性质、公式、定律等以结论的形式出现在教材中,教师读时也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出规律并加以验证应用,体现出规律由学生发现,结论由学生建构。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做一做”与例题对应,多个例题之后才会有一个练习,有的习题与例题针对性很强,有的综合性很强。读练习和教师教学用书中的习题说明和教学建议,教师在安排课堂练习时才会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如果研读课标和钻研教材准备得不十分充分,难以想象其他方面能有效准备。在忙着批改厚厚的作业,忙着写一节又一节的教案,忙着催促学生改错题……忙得几乎忘记思考时,余教授的“有效备课六主题”如珍似宝,使我找到了教学航行的路线和目标,找到了有效备课的内容和要点。要想有效甚至高效教学,除了备课外,还要靠教师课堂上深入浅出的讲解、巧妙的提问、耐心的聆听、细心的观察、关键的点拨等。
一、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文化透视
(一)课程内容中隐形文化和多元文化缺失西方学者爱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人作为社会成长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1〕这说明,文化有客观的文化,也有主观的文化。在《文化与个人》一书中,古莱德•克鲁克洪提出了一种文化类型,即隐形文化。他认为,隐形文化是被视为本身的属性并且竭力保持不变的东西,只有在文化的最为精妙的自我意识之外,人们才能从文化的承载者那里寻找、关注隐形文化及其奥妙。主观性、内在性是课程文化的根本特征。幼儿园课程内容中折射出的隐形文化往往最容易被教师忽视,这种文化犹如海上的冰山隐藏在水下的部分,使得行船人(教师)难以直觉它的存在,因而潜在着更大的危险。例如,故事《多嘴的八哥鸟》要求幼儿做一个“别人说话认真听、不插嘴、不多事并遵守游戏规则”的好孩子;《小猫钓鱼》教育幼儿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小猴子下山》教育幼儿不要因顾此失彼而最终一无所有,故事隐含着“守住所有的,不要冒险”……这些故事都是以成人的单一价值观对孩子进行道德教化。为什么对八哥鸟的“热心”视而不见?为什么一定要泯灭小猫“爱玩”的天性?为什么一定要扭曲小猴子如儿童般“顽皮”的本性以及充满冒险、敢于选择的精神?“这些儿童语言故事注重道德教化及单一价值的传授,忽视多元选择、生活事实及儿童的亲在性,体现了对成人的崇拜及对权威的认同。”〔2〕中国传统教育具有明显的“前喻型”文化倾向,强调稳定,贬抑变化,忽视反思和创新。由于对文化传统的过度依赖和因袭,造成了幼儿园课程内容隐形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缺失。
(二)课程内容剥离了幼儿的“生活世界”,造成儿童文化的缺失儿童文化是指儿童所特有的和共有的思想方法、心理特点、情感特征、行为方式等,是儿童自己决定其标准和价值观的文化。儿童文化诠释了儿童的生命价值和活动方式。儿童的生命成长是基于儿童的生活世界。然而,现实教育中为了追求幼儿适应未来生活必须具备的科学知识,幼儿园课程往往指向知识世界,剥离了幼儿的生长家园——论文格式—“生活世界”。鲁迅先生早在20世纪初就对此表现出深恶痛绝:“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国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枯燥死了,只好偷偷翻开第一页,看那‘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斗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3〕直到现在,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依然是被纯化过的以知识世界为核心的,我们的教育是让孩子去适应教育,让孩子去适应教材。幼儿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心体验被严重地分离了。黑板上挂着两幅图,一幅是稻穗,一幅是棉花。老师指着稻穗问小朋友:“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小朋友有的说是狗尾草,有的沉默着答不上来。老师说:“这是稻穗,跟我说:稻穗。”然后指着问:“这是什么?”有的孩子说是玫瑰花,有的说是水仙花。老师说:“这是棉花,跟我说:棉花。”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选择的内容与现代城市幼儿的生活相距甚远,不能与幼儿现实生活建立起内在的关联,因而这样的课程内容难以让幼儿获得认知的发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有的幼儿园课程内容对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所忽视,使课程内容难以让幼儿接受。课程内容的儿童文化缺失的另一个表现是游戏精神的缺失。儿童的童话、涂鸦、梦想、好奇、夸张、顽皮、科学探索、泛灵主义、天马行空的发问,甚至一言一行,都蕴含和洋溢着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化的灵魂与内核。当课程内容仍然以社会为指向、以知识为中心、专注于人的理性发展的时候,游戏精神缺失,儿童的童年就消逝了。当孩子们忙碌于经文的背诵、识字、算术、背英语,疲于学钢琴、学画画、学舞蹈的奔波时,儿童的文化已经慢慢消失了。
(三)缺乏对儿童文化的认同,忽视生成的课程内容生成课程内容一般是指“师幼互动中教师根据对儿童的需要、兴趣的观察及所做的价值判断不断生成课程活动、不断调整课程计划,以及师幼共同建构课程的内容”。〔4〕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具有主体性。在活动的过程中,儿童不断地表现出其创造性,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文化内容,这些内容常常是出乎成人意料的。而教师往往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更多地关注预先选择的课程内容,缺乏对儿童文化的认同,忽视生成的课程内容。例如,中班语言诗歌创编活动“风和云彩”,老师让小朋友观看多媒体演示后,问:“为什么云会动?”一个幼儿说:“因为我在动。”老师说:“还有不同的回答吗?”幼儿说:“我动,云也动。”很多幼儿动了起来,似乎在验证那个幼儿的说法,纷纷议论是风在动还是“我”在动。老师叫幼儿坐好,终于有个幼儿说:“是风吹动的。”老师欣喜地说:“我同意这个小朋友的说法,是风吹得云在动。”从活动来看,幼儿在活动中生成的内容是孩子感兴趣的而且非常有价值的,教师完全可以调整课程计划和活动过程,建构新的课程内容。然而,幼儿园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只重视“教案”、“计划”,关注“预成内容”,忽视“生成内容”;不把儿童看作是发现者,而看作是灌输对象。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在塑造幼儿标准化的行为和反应,无法实现幼儿潜在的发展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善于发现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的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锐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教师是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所以教师要善于对课程实施中生成的内容进行及时的关注和价值判断、选择。(四)综合课程内容如“文化拼盘”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旨在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儿童养成整体意识和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一种课程类型。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的课程类型。由于儿童对世界的感知是整体的、总体的,所以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经验的“整合”。现代幼儿园教育中,越来越重视课程内容的综合,如《纲要》中的五大领域实际上就是某种程度的综合。综合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是紧密的,它所反映的文化绝对不是“拼盘”式的简单相加。然而,由于综合的形式与教师以学科为本的理念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使幼儿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为综合而综合”。有些教师简单地把不同学科的活动拼凑成综合教育活动,而丝毫不考虑这些不同内容、形式和手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课程俨然成了“文化拼盘”。例如,一个“风筝”的主题,就是由和风筝有关的各科活动综合而成的:认识风筝、学做风筝、唱风筝的歌、放风筝……而在每一个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我们仍能看到分科教学的“影子”。甚至在一个教学活动中,也要想方设法体现学科的综合。例如,在短短不到半个小时的“认识树叶”活动中,不仅要让孩子观察树叶、说树叶的特征,还要数树叶、画树叶……在热热闹闹、走马观花的形式的繁华背后,一些本应落实的学科目标却再也看不见了。难道综合仅仅是一种形式吗?它不仅仅是一种活动形式,更应是一种教育理念。活动综合的依据不是其他,正是活动所反映的文化本身所应具有的整体性。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文化构建
(一)关注幼儿园课程内容中蕴涵的儿童文化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的时候,应该考虑课程内容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和信仰。目前,幼儿园的许多童话、故事、儿歌都是从成人的立场和视角看待世界和问题,缺乏对儿童文化和儿童精神世界的研究和思考。儿童的“缺席”和成人的“在场”使得这些课程内容只是充当教化的工具,背离了儿童文学作品的功能。这必然带来对儿童灵性的扼杀,造成童趣的湮没和道德的虚伪。课程内容应该包含着多种价值选择,而不是单纯地把成人的“传统的”价值标准灌输给儿童。这些内容应该是充满童趣的、优美的、充满对生命的关怀和人文的,而不是暴力的、残忍的、无视生命价值的、粗俗的。这些内容应体现着儿童的文化,是诗性的、热情的、充满了想象和创造的、不可预期的、体现了游戏精神的;而不是被化压制和剥夺,只剩下理性、冷静、重复、功利性。教师要关注、尊重、理解、接纳儿童文化,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儿童是成人之父。”对成人来说,应该向儿童学习,用儿童的方式思考问题。福禄贝尔说过:“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纯洁、天真、无所做作……我就像一个诚惶诚恐的学生一样向他们学习。”斯霞老师说得多好:“我所有成功的秘诀是童心和爱心。”观照和呵护儿童的游戏精神,架构免遭成人逻辑与理性标准过分侵扰的文化屏障,确保幼儿园课程内容蕴涵着儿童文化,应是现代幼儿教育的时代使命。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要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正如胡塞尔所言:“生活世界始终是在先被给予的,始终是在先存在着而有效的,但不是出于某种意图、某个课题,不是根据某个普遍的目的有效的。”〔5〕生活世界以一种无意识的自然的方式对人产生影响,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儿童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直观、创造、可体验的世界。儿童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只有那些能够实现的、适当的以幼儿的活动和经验过程加以呈现的文化,才能进入幼儿的生活世界。因此,回归儿童生活世界的课程内容具有生活性、对话性、形象性、活动性、生成性。《纲要》指出幼儿园课程内容具有如下特征:“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已有经验。兴趣是幼论文格式儿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幼儿对感兴趣的东西学得积极主动、效果好。杜威的观点告诉我们,幼儿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孩子天生爱探究,许许多多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本身就包含着我们所要的教育价值和教育目标;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生成教学活动。杜威指出:“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或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社会给予他的一切努力和一切成就的不自觉的统一性和背景。”〔6〕注重与幼儿生活联系的幼儿园课程内容应关注幼儿以往的经验,幼儿园课程内容必须有幼儿经验的参与才能进入幼儿个体内在的精神世界中去。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遇到的问题产生的疑问进行解释、猜想和判断,这是幼儿调动原有的经验和认识的过程,它为幼儿认知的主动建构提出了可能。超级秘书网
(三)课程内容的预设与生成要有机融合只重视预设忽视生成的活动沉闷、封闭、机械、程式化,幼儿几乎没有自主性,更谈不上激发创意。真实的教学活动并非预设不变,不一定按照教师设计的“轨道”前进。叶澜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活动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幼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幼儿作为一个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活动,他们是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是文化的创造者。当活动中幼儿的个性思维如潮水般喷涌而出时,教师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尊重生成。所以教师要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能厚此薄彼。首先,活动方案的设计宜粗不宜细。教师只需要设计大致的探索活动框架,设计主要问题,给予一定的弹性,给幼儿留有广阔的生成空间。其次,巧用动态资源,运用教学智慧。教学活动中的任何动态资源,如果没有恰当使用,没有匠心独运,最终还是会付之东流,丧失其价值。在活动中,信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丰富多彩,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处理完这些信息,显然不现实,而且这些信息本身存在着重要与次要、有用与无用之分。这就需要教师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网中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资源。(四)关注不同领域课程内容的文化整合儿童是以“完整人”的形象出现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应是综合的,应尽可能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以促进学习迁移。一方面,幼儿园应围绕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直接接触的、整体的体验,将课程内容综合为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达与表现等,并关注内容的动态生成性。另一方面,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应是全面的、启蒙性的,身体的、认知的、社会的、艺术的等方面的内容应纵横有序地交织在一起,以保证提供给儿童的各方面经验是平衡的。各领域的内容应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综合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课程内容涉及范围的全面完整性,也就是说课程内容要兼顾幼儿园学科的各个领域;二是指课程内容各部分间的融合,也就是说课程内容之间兼容性要强,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各领域的内在联系,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有效的整合。为了防止幼儿园课程内容综合似“拼盘”,教师在课程内容的抉择上要有理性的思考,不可“一刀切”。如不同课程内容之间需要整合,在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恢复不同领域内容之间的一些固有联系,将某些内容还原成整体的、联系的状态,并尽可能发现和挖掘领域间新的、更多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334
〔2〕郑三元.幼儿园班级制度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3
〔3〕鲁迅.朝花夕拾.鲁迅文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254
〔4〕冯晓霞.生成课程与预成课程.早期教育,2001(8)
关键词:指南 集中教育活动
一 、引言
集中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实施的主要手段,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集体教学活动能使幼儿快乐而又有效地学习,所以组织好集中教育活动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这也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
幼儿园教育活动时,应该是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考虑幼儿的现有水平;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也要重视幼儿的情感。而要更好地组织集中教育活动就必须将《纲要》和《指南》结合起来,以《纲要》的精神为指导,借助《指南》的帮助,科学地设计教案、组织教学和评价与反思。现在我国推行的《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成为指导组织教学的标准,因为它更具有操作性。《指南》是按照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五个领域来表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和教育建议的。在每个领域的开始部分,都用概括性的语言扼要说明了该领域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价值、教育要点和特别注意事项,同时通过确定的目标来表示该领域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内容、为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各学习领域的核心价值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更好地组织集中教育活动。总之,在《指南》背景下,提高集体教育的适宜性和有效性。[1]
实施《指南》要把握以下四个要点:
1.“重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从以上四个要点中,我们发现在《指南》背景下教育活动,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却起主导作用,是其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组织者。因此,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了解幼儿是组织好集中教育活动的关键;设计教案时,环节要体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不断激起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一步步引导幼儿实现有效的学习。因此,我将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明在《指南》背景下更好的组织集中教育活动。我归纳为以下几点:
二、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
一个优秀的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而教师的综合素质则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所以,为了保证每一次教学活动都能顺利完成,要不断提高知识储备和技能技巧的水平,不断积累教学中的宝贵经验,只有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才能更好地制定科学的目标,让幼儿在科学的教学组织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使之实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如果教师的知识技能差,教学质量不仅不高,甚至会让人们认为这样的老师是在“误人子弟”。
因此,教师提高知识技能是更好地组织集中教育活动的重要准备。多阅读一些关于学前教育的书籍,多在心理学的海洋里发现幼儿的奥秘,多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让自身素质不断提升。
三 、教师应深入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等
“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同样地,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从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发展水平出发,才能做到考虑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根据《指南》中各领域的目标要求,我们可以知道3~4岁、4~5岁、5~6岁的目标是各不相同的,我们不能要求三岁幼儿去达成五岁幼儿所能达成的目标,因为他们身心发展的局限性,这是不适宜的。当然也不能说,我们将六岁幼儿的目标定在三岁幼儿所要达成的,因为这也太过于简单,是没有意义的。哪怕是同龄幼儿能力和发展水平也是有差的。更何况说是差几个月的幼儿。要想使活动目标更加科学和具体,就必须了解幼儿。
因此,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等是组织好集中教育活动的必要前提。多去关注幼儿的一日生活,多去观察幼儿的行为,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四 、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
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为我们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提出了基本的要求。他认为“教育应走向大自然、回归生活”,对于他的教育理念我很是赞同,幼儿园的集中教育活动排排坐的组织形式应该得到改变,幼儿的一日活动作息时间和内容安排应该根据幼儿的需要适时调整,集中教育活动不应只局限于室内活动,应该让幼儿走向自然,那才是幼儿探索好奇、自由呼吸的天地。这符合《指南》中尊重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的原则。
我们知道,幼儿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他们的认识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和材料的互动中积极主动建构的。在创设坏境时,要突出主题,材料投放也要有层次性、科学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总之,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是更好地组织集中教育活动的重要条件。[2]
五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育观念
具有科学的教育观念是更好地组织集中教育活动的思想基础。就像不断更新换代的电子时代一样,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一个教师如果还只是停留在过去的教学思路里,在这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迟早会被淘汰掉。总之,科学的教育观念关乎幼儿的健康、快乐、全面的成长。就比如说,以前古代以胖为美,而现在以瘦为美,现在我们就很少去说一个胖子长得很美。
过去我们只要教会幼儿知识技能就好,但在幼儿园中那样的教育观念是不对的。我们对幼儿的培养最重要还是培养他们的兴趣,而不是将他们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他们。一个教育观念良好的教师会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这就是《指南》中所提到的要重视幼儿学习品质。但有的老师,他们往往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他们是目光短浅的。
六 、结束语
假如幼儿是飞在蓝天的风筝,那么教师就是那根长长的拴住风筝的线。“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教师引导的方式”,是在《指南》背景下更好地组织好集中教育的最好的诠释。
今后,我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技巧,深入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学习特点等,让他们在丰富的教育环境中学到知识,体验快乐,让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得以提升。
每天能多学习一点,多关注一点,多提升一点,多改变一点,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有品位的教师。
参考文献
节目长度:共6集,每集60分钟
出品单位:五洲传播中心
语种:中、英文
拍摄时间:2007年
2008年北京奥运会协办城市有上海、香港、天津、青岛、沈阳、秦皇岛。或许熟悉,或许陌生。六座城市,因为奥运会走进世界的视线。
上海,中国大陆最时尚的大都市;青岛,秀丽洁净的帆船之都;天津,洋溢着中国传统民俗风情的海港;沈阳,玫瑰花盛开的体育之城;秦皇岛,中国第一个皇帝的梦想之城;香港,世界级的繁华都市。
该电视片以灵动的画面和有趣的解说,泼墨作画,勾勒出每座城市最鲜明的个性,让人们在赏心悦目的同时,领略她们的风光和意趣,感受她们最深层的文化脉动。
片名:《北京风情》
节目长度:共12集,每集60分钟
出品单位:五洲传播中心
语种:中、英文
拍摄时间:2007年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这是全世界瞩目的地方。
北京,承载着活力、典雅,古老的梦想。北京,一座多色彩的城市。北京,一座有着3500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城市,今天又成为发展中的国际大都市,它拥有世界遗产5处,各种文物遗迹3500余处,100多座博物馆,200多万件珍贵藏品。
该电视片以创意性的镜头对准北京的历史、地理环境、城门、牌楼、紫禁城、明十三陵、祭坛、皇家园林、长城、胡同与四合院、交通、餐饮和剧院。
片名:《手艺北京》
节目长度:共6集,每集20分钟
出品单位:外文出版社
语种:中、英、日文
拍摄时间:2007年
该电视片以纪实性的镜头对准濒临失传的六种北京老手艺的传人:风筝哈、脸谱双、鬃人白、毛猴于、皮影路、面人汤,生动地记录了他们追求艺术道路上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展示了老北京手艺的精美绝伦,使读者置身其中既能感受到淳朴的民风习俗,也能体味到厚重的老北京文化。
该光盘中、英、日三语配音,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可随意切换。
《互动汉语》
出品单位:
华语教学出版社
融合文字、语音、图片、动画、音乐,激发热情,互动学习,至高品质,精美绝伦。20多位资深汉语教学专家参与教案策划编写,100名多媒体和程序设计师共同研制开发,工程量巨大,汉字及对应的译文量注释共达30万,合计8张CD- ROM,8张CD及8本配套学习教材。从拼音字母到汉语水平测试,以拼音带口语,汉字与拼音结合,汉语与译文对照,由浅入深,系统完整。学习之后,可以用汉语进行流利的对话,熟练的书写,达到中国汉语水平测试大纲的中等水平,同时还可以通过阅读成语、谚语等,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本套软件可供汉语教学单位使用,也适合学生使用,特别适合各界商务人士自学汉语之用。本套软件已出版汉英、汉日、汉韩、汉印尼、汉法、汉西、汉德等版本,以供各国人士学习汉语。
片名:《中国旗袍》
节目长度:60分钟
出品单位:外文出版社
语种:中、英、日文
拍摄时间:2007年
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民族服装,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它以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
该电视片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旗袍的领、袖襟、开衩、盘扣的精美细致以及蕴涵其中的诗情画意,展现了中国浓厚的文化魅力。该光盘中、英、日三语配音,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可随意切换。
【关键词】口语 语文教材 训练
低年级的语文教材,课文篇幅都很短小,语言也较浅显,针对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并不需要进行深度挖掘。所以,在我们多次探讨过低年级阅读课应该怎么上之后,我们发现,课堂中的语言“拓展”就多了起来。所谓的语言拓展训练,我的理解无非是课文留白处的想象性说话和模仿课文句式的联想性说话,应该算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种。下面我就以正在执教的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为例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适量
“适量”,是说我们在阅读课中的说话训练数量要有控制,不宜太多。例如在教学第1课《春笋》之前,我是借鉴了一些教案的,发现这些教案都设计有说话训练。比如第一自然段就这么两句话:“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可以设计说话训练的地方有几处:1.一声春雷,还唤醒了谁?2.除了春雷能唤醒春笋,还有什么也唤醒了春笋?3.春笋从地里冒出来,看到了美丽的世界,它会看见什么、听见什么呢?这里一共两句话,可以设计三个或者更多的想象性说话训练,看看都挺不错呀,那是不是都要带进课堂?当然不行啊,说话训练一多,文本的感染力就减弱了,感觉就喧兵夺主了。而且如1这个训练也太简单,如2这个训练又跟课文重点搭不上边,练和不练差别不大。反复斟酌,感觉3这个设计还是不错的,在学生“看见什么、听见什么甚至闻到什么”这样的思考和交流中,他们能整体感受到春天,感受到春的色彩,春的声音,春的气息,春的活力,感受到春笋破土而出的力量和喜悦之情。
二、适时
说“适时”,就是把握好说话训练的时机。我一向认为,学生的理解感悟要有铺垫,学生的情感激发要有铺垫,学生的课堂口语交际当然也需要做好铺垫。在设计和实施说话训练之前,一定要把课文相关内容学好,由词到句读好,对课文的句式和内容很熟练了才是最妙。比如第2课《雨点》,全文的句式就是“雨点落进( )里,在( )里(干什么)。”第一课时往往是读,因为儿歌非常好上口,没读几遍,不少学生就读流利甚至能背出来了,有时候老师就会比较着急地让小朋友说啦:“能不能也做一个小诗人,说说雨点还落进了哪里,在那里干什么?”学生自然很起劲,但是这样子站起来说的,往往少有精彩的。为什么呢,时机不对,学生没有感悟到位,他们熟读成诵的只是文中的句式,在这第一课时,能一下子通过读课文就感受到雨点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状态的孩子是少数,更别说能将这些状态拟人化了。所以,这个说话训练应该放在最后,引导孩子感受到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这样的描述是多么的贴切和巧妙,然后读好这几个句子将其内化。这时候,教师可出示一些图片,让孩子结合生活实际观察、联想雨点在汽车、雨伞、屋顶、窗玻璃、树叶等事物上是怎样的,然后用所给句式恰当地表述出来。上课的时候我就是这样操作的,学生的想象既贴切又丰富。
三、适当
说话训练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次我教学《小池塘》的时候就碰到了这个现象。《小池塘》第二自然段有四句话,一样的句式:“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白云像水中的白鹅,星星像撒在水中的珍珠,这些都不难理解,所以在学生读背以后,他们也说开了:“柳条倒映在池塘里,像女孩长长的辫子。”“风筝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蝴蝶。”开始几句都不错,后来就有学生瞎扯了:“飞船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飞机。”先不说飞船怎么可能倒映在池塘里,把“飞船”比作“飞机”已经是不对的了,它们是同类事物,并且既无形似,也无神仿,实在不可取。所以我当即否定了:池塘水面不会有飞船的影子,飞船和飞机不会“像”,这样的句子也没有美感。想象性说话不适当的情况在很多课堂上都会出现,但不是所有老师都会及时纠正学生的发言,不过我们还是要明白我们训练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
四、适用
关键词:民间资源 小学美术 教学方法
只要用心去发现,美术的资源是丰富的。在我国的民间,就有许多丰富的资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过探索和总结,将民间美术资源充分地引入到美术教学中,有助于丰富美术教学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还有助于让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
1、什么是民间美术?
1.1、民间美术的种类
民间美术种类有很多,例如:①绘画。其中包括版画、年画等。② 雕塑。有彩塑、建筑石雕、琉璃建筑饰件等。③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等。④刺绣染织。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等。⑤服饰。包括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等。⑥家具器皿。包括日用陶器、日用瓷器 等。⑦戏具。包括木偶、皮影等。⑧ 剪纸。包括窗花、礼花、刺绣等。⑨纸扎灯纸。包括各种花灯、各种纸扎。
1.2、中国十大民间艺术
1.琴棋书画指古琴、围棋、书法、绘画,是中国古代文人所推崇和要掌握的四门艺术。2.戏曲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传统剧目数以万计。3.皮影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4.剪纸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它能给人以视觉上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5.泥塑艺术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泥人张,是人们追求返璞归真的具体写照,并且传承着中国的美好文化。6.编织工艺最指中国结。7.木偶艺术8.杂技指对祖辈留下来的技艺得到一定的传承,并且永久的传递下去。9.风筝10、舞龙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不仅广受国际友人的欢迎,也在中国人民的世代传承之下,不断发挥出新的光芒。
2、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小学美术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小学教师将美术教学看做是一项可有可无的课程,对美术课程本身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完全按照课本内容进行画画内容的布置。有些教师认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尚不能支撑其对美术艺术的理解,因此,对于一些知识性的内容不进行讲解,只是单纯的让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临摹、效仿,没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艺术特长。对于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更是意识淡薄,不予应用。
2.2、小学教师教学模式陈旧,有待改善
大部分小学教学中并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小学而言掌握语数外是重中之重,忽视了对小学生的个性培养。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并没有对小学美术教学课程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只是单纯的根据课本内容制定教案,延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学生进行画画为主。小学美术教师没有向其他课程教学一样进行创新,运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教学模式有待改变
3、小学美术引入民间资源的有效策略
3.1、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民间作品
民间作品是促进小学美术知识具体化的重要工具,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民间作品良莠不齐,有的是对民间文化和民间传说的客观展示,有的是对民间故事的扭曲和神话阐释,因此教师应该用批判的眼光选择对教学有益的影视作品。例如,与《会动的小纸人》相关的民间作品是皮影戏,皮影人物造型应该选择对学生有积极向上影响的人物造型,避免迷信、丑陋等人物造型在小学生思想还不定性的时候对其美术作品产生影响;同时,在这节美术课中,教师还需注意美术作品呈现的层次性,首先应该展现皮影的人物造型,引导学生产生视觉感知,引导学生动手裁剪喜欢的造型,这是美术作品的基础性创作,然后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皮影或者同伴合作的皮影开展皮影游戏,增加学生的动态感知。
3.2、多途径地开发民间美术资源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丰富的自然地理资源和多元化的人文资源使我国民间美术呈现出精彩纷呈争奇斗艳的艺术形态。以广西为例,壮锦、绣球、民族头饰、蜡染花布等等,都N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也为美术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原生态教学资源。当前,国家对民间文化越来越重视,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民间美术比例也相应拓宽,如人教版的三年级《美术》就编入了“民间玩具”这一内容,详细介绍了江苏无锡泥塑大阿福、陕西千阳布公鸡、北京沙燕风筝等民间玩具,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美术教学效果。但另一方面,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仍较少,因此,还需要教师做好“教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多途径多方式地开发更多更有效的民间美术资源,对教材进行补充,让学生欣赏到更能多更丰富的民间美术,以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效果。对此,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出发,优选学生可以实际操作并喜闻乐见的民间美术资源,以做到《美术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的“以中小学生发展为本”,如一些比较简单的竹编、草编、剪纸等;
3.3、大力组织民间艺术活动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任课教师要引导学生适当地欣赏些民间美术作品,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欣赏不能停留于对图片表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课教师要给予小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其通过对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来挖掘自身的灵感,从而尝试创作出与之相关的美术作品。
例如,在进行“撕画艺术”的讲解中,笔者组织了“撕画民间艺术活动”,鼓励小学生自行动手撕画,不要求难度,只要小学生能够忠于自己的内心,充分发挥想象,撕出自己喜爱的形状即可。有的学生喜欢小动物,撕出了小兔子、小狗的形状,有些学生喜欢花,撕出了花朵的形状,虽然这不是逼真的艺术作品创作,但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而使其获得一个良好的美术学习体验。
3.4、鼓励学生亲自投身到民间美术的创作中
民间美术资源正在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一些学生对民间美术依然保持着兴趣,只是教师对他们的引导相对较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们可以多在美术课上带着孩们练习剪纸、多放一些民间美术资源的幻灯片,这些都会提高孩子们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加大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这对于目前我国民间美术的现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现阶段小学美术教育中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民间美术资源是历史遗留下的瑰宝,值得每个人去呵护、学习。
参考文献:
俞伟顺,北京市第七中学体育特级教师、教研组长,北京市首批正高级教师。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首批中小学体育学科市级骨干教师、北京市中学体育学科市级学科带头人、北京市特级教师。担任“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体育课程研发组核心专家、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协会理事、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城区中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委等职。
在北京市西城区教师队伍里,俞伟顺是一个“传奇”。他今年59岁,有43年的教龄,是唯一一位集北京市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于一身,而仍在教学一线,没有任何行政职务的人。
既练学生身体,也育学生心灵
800米以上的长跑属于耐久跑,这是锻炼学生耐力和心肺功能的一项体能运动。但现在的学生普遍娇贵,吃不得苦,不愿跑、不爱跑。在这个事关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问题上,俞伟顺和耐久跑较上了劲儿。
2004年,西城区开展首届“西城杯”教学评优课,俞伟顺决定拿难度较大的耐久跑“开刀”。他设计了让学生踢着球跑、运着球跑,并要求学生记住踢球、运球的次数。
“学生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数踢球、运球的次数上,长跑过程中的枯燥、单调感就转移了,他们不再痛苦地一圈一圈数跑的圈数。”俞伟顺说。那天,他还特意将长串的风筝剪开来,让学生们每人拉着一个小风筝跑,跑完后,有学生主动请缨:“老师,我还想跑一圈……”
评优课的结果,俞伟顺拿了个一等奖。自己的创新教法得到了认可,此后他陆续开展了重复跑、障碍跑、情境跑、定时跑等各种跑法,学生们渐渐喜欢上了跑步。
为了提高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俞伟顺又设计了一种趣味练习法。他把学生分成四组,第一组边踢球边跑,第二组拉着绳子跑,第三组赶着球跑,第四组跳着绳跑。一圈下来,每组之间顺时针交换跑步项目。学生都想试试自己没“玩”过的,那情景真是你争我夺,热火朝天。
变着法儿强健学生体魄的同时,俞伟顺还特别注重利用体育培育学生的心灵。连队列散开这样常规的动作,也被烙上“俞氏风格”。他认为常见的两臂间隔散开的方式太过松散,没有任何教育意义。为此,在实践探索之后,他撰文《浅谈体操队列‘分列式’散开练习对学生的行为影响》,主张采用正步走的方法散开。比如,横队第一排先走7步,第二排走5步,第三排走3步,第四排走1步,排与排之间间隔两步走……
学生们一开始走横队时还好,但走纵队时就有点乱了。俞伟顺并不灰心,他认为坚持做下去,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会更集中,也能培养出良好的纪律性及合作精神。“因为个人的失误最终会影响到整个队列的整体美和整齐度,所以学生会不断提醒、强化自己,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
与队列散开育人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2005年俞伟顺为全市体育教师所作的一节“鱼跃前滚翻”示范课。双人、三人、四人直至全组多人手拉手的前滚翻让教师们大开眼界:“原来简单的前滚翻还能这么练,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这些育人心得,俞老师常与我们一同分享,不会留一手。”西城区外国语学校的孙玲玲记得,在一次研讨中,她主张采用正误对比纠错法进行双杠教学,即让做得好和做得差的两个学生分别在同学面前做正误示范,通过比较找出不同点,以达到纠错的目的。“俞老师听后,不同意我的观点,就差生的心理变化问题向我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使我明白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每个学生都是有自尊心的,教书重要,育人更重要,‘诲人’不是‘毁人’。”孙玲玲说。
帮青年教师捅破“教学窗户纸”
在西城区,许多青年体育教师都或多或少得到过俞伟顺的指点。有一年,区里安排北师大二附中的郭华做一节研究课,接到任务,这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变得紧张、慌乱、没有头绪。“那种压力,非亲身经验者难以真正体会。”
一天下班后,郭华独自一人在办公室忙碌,门突然开了,俞伟顺笑眯眯地走进来:“郭华,准备得怎么样了?”“我当时呆住了,俞老师不请自到,竟然骑着摩托车风尘仆仆地从七中赶过来,为的就是指导一个仅在前一天参加区里教研时,跟他说起过这次研究课的年轻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郭华仍很激动。
同样的感动,北京八中的张健也有。2013年,因为要做一节市级公开课,她打电话向俞伟顺请教。为了让张健掌握技术要领,当时已58岁的俞伟顺亲自演示横箱侧腾跃动作。最终,张健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在俞伟顺看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帮助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他认为:“新老师的头几年定型很重要,像小树苗,如果一开始就歪了,以后再想尽快进步就难了。”
这样的看法,源自俞伟顺特殊的成长经历。
上世纪70年代初,由于历史原因,高考还没恢复,没有大学毕业生,学校短缺大量教师,俞伟顺是在初三临毕业时,被学校突然通知留校当体育老师的。“白纸一张”的他被学校送到原西城区教师师范进修学校脱产学习了大半年,心里才算“有点底儿”。更幸运的是,在回到原北京市第八十六中学担任体育教师时,俞伟顺与他当学生时的老师王达成了同事。受王老师的熏陶,认真负责、愿意把课教好成了俞伟顺工作的主旋律。8年后,俞伟顺被调到北京市第三十二中学,结识了另一位老教师、教研组长苑得石。苑老师在理论和驾驭文字能力方面都很强,俞伟顺的教案、教育论文没少得到他的指导。两位恩师对青年教师无私的帮助、提携,使俞伟顺深切地感受到,年轻时得到优秀教师的帮助,自己的进步才很快。因为教学有时就像是一层窗户纸,老教师不帮着捅破,青年教师要花很长时间去摸索才能领悟。
如果因此就断定俞伟顺对青年教师的帮助是温暖的、贴心的,这不是真正的俞伟顺。他那双深邃的眼睛,能把一节课的优劣看得一清二楚,即便是一点小瑕疵。
北京市三帆中学的郭建伟就见识过这双眼睛的威力。
2010年,郭建伟做过一节“篮球游戏化教学”的观摩课和一节“核心力量”的研究课,这两节课,很多教师的评价相当高,可俞伟顺却说:“郭子脑子灵,总能创新,这很好,但一定要注意语言组织和精讲多练的原则。”
“青年教师想吸引人眼球,难免弄些花哨的东西,但往往过不了俞老师的眼睛。”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陈贺举例说,如果一个教师要上的是一节短跑课,那么热身运动做健美操就是不合时宜的,因为场面的漂亮代替不了学科的科学性,正确的应该是多做听声音快速反应的训练。
渐渐地,俞伟顺的这双眼睛变得让一些老师“爱恨交加”:“爱”是因为他喜欢从不同的视角来看课、评课,让老师们屡有收获;“恨”是因为他是一个直率而认真的人,对待教学中的问题从来都是直截了当,切中要害。“如果要照顾到大家的面子好看,就捂着错误和不足,不去说,老师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故伎重演’,这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是不利的。”
近些年,俞伟顺开始变得“圆滑”了:当着被评课教师学校领导的面,他尽量说得婉转一些,事后再和该老师深入交流,他认为转变工作方式方法也很重要。
把体育当作一门艺术
“体育和艺术看似不搭边,其实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许是自己既从事体育工作又从事艺术工作,俞伟顺觉得体育也是一门艺术。在他眼里,教体育最辛苦的不是户外上课,而是备课,因为上一节体育课太容易了,但上好它太难了。“比如学生上课时既要上得高兴,又要出汗,还要学到技能,样样都得考虑齐全。”
对于艺术的理解,俞伟顺始终认为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教学艺术、教育教学方法。做队列练习,学生觉得被动、没意思,他就尽量不喊“齐步走、立定”,而是改为规定步数齐步走、自动立定,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
练习横箱侧腾跃这个项目时,不少学生担心磕碰,老是屈着腿。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减轻他们的恐惧心理,俞伟顺和他的徒弟、北京七中体育老师裴立伟一起,在跳箱的侧面挂上几个高度不同的挂钩,将橡皮筋穿过挂钩连接到一旁的障碍跑标杆上,这样使得跳箱得以“延长”。学生从最低处开始跳,很容易跃过,即使随着高度的升高不小心碰着了橡皮筋,也一点儿不疼,信心大增。当学生们跳过了与跳箱平行的那条线后,他们再做标准的侧腾跃时就变成了“小菜一碟”。
俞伟顺的教学从不拘泥于某种模式,而是颇有创新。细心的俞伟顺发现,学生普遍不爱长跑的原因之一是跑步时嗓子难受,呼吸困难。而以往的教学,教师强调的都是让学生加强吸气,于是就会经常看到学生长跑时呼哧、呼哧地吸气。但俞伟顺认为,这样做效果非常不好,因为学生的呼吸都是在无效腔中进行的。为了让学生明白耐久跑中“呼”和“吸”哪个较为重要,他精心设计了一个实验。
实验道具是一根头上戴橡皮囊的玻璃管和一瓶红水,俞伟顺告诉学生橡皮囊代表他们的肺、红水就是他们吸进肺里的氧气。他用手捏住气囊,捏瘪一半松手,这时玻璃管里吸进了一半的红水。第二次他把气囊全捏瘪再松手,此时玻璃管里吸满了红水。这个实验迁移到长跑中就是:只有呼出的气体多,才能吸进更多的氧气。“这种正确的呼吸法,通过实验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记住一辈子。”俞伟顺自豪地说。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民间艺术家,俞伟顺将个人爱好“顺延”到了工作中。做面塑作品手要巧、心要细,这种“细”转化到教学中,不光教案写得很细,而且在评课时特别注意细节,一些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或看不到的长处,他都能看到,因此点评能“一针见血”。他认为自己历年来能不停地超越自我,与艺术创作不无关系。
记者手记
“双面”俞伟顺
俞伟顺的肤色有些黑,这大概与他常年在户外上课不无关系。原本以为,以他59岁的“高龄”,又手握诸多荣誉,应该退居“二线”,多指导一些青年教师。可他不!体育办公室的过道里,贴着全校的体育课程表,俞伟顺的那张,与组里的其他老师一样,每周14节。贴上墙的目的是要大家互相监督,他说自己也不能搞特殊,大家要一视同仁。为了保持体能,只要有时间,俞伟顺坚持每天跑40分钟6000米。上体育课跑步热身,有学生跟不上,他来一句“你十几岁还赶不上我这老头子吗?”
对于传统教学,我们大多有着这样的理解:老师作为知识和信息的主要载体,以注入式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即老师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学生边听边记笔记、在课堂或课后深入理解,然后形成短暂记忆,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最后形成长久记忆。我们最容易想象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场景:一尺讲台、一位老师、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份教案,老师辛勤地在讲台上详细地讲解、仔细地板书、缜密地推理,学生则在认真地倾听、飞快地思索、奋力地记录……我们对这样的教学方式历历在目、念念不忘,而且认为教学就应该是这样的,而且永远会、一定是这样的。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
其实对传统教学方式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对学生智力因素方面的影响表现在以传授知识为终端的教学方法才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教学方法”。当今的教学任务,无论是开发学生智力,还是培养学生能力,若不注重传授相应的系统知识,不注重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系统知识,就不可能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这一点实际上告诉我们,以传授知识为己任的教学方法本身并没有过时,相反,还应进一步完善。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主要在于教师可以较为系统地、详细地向学生传授课程理论知识,教师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可以灵活地控制授课进程,可以激情满怀地生动讲解,也可以随时提问学生,让学生较为持久地保持高度注意力。
(二)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传统教学方式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生过分依赖老师,习惯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被动地等待老师“喂”知识,而缺乏自主学习精神。同时,长时间的单一讲授方式,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进而缺乏学习兴趣。并且习惯于坐在安静舒适的教室里上课,懒于走出课堂进行市场调研、实地考察等。还有,在课堂上老师是绝对主导,老师的权威性讲解好像所有的知识均是绝对正确、不容质疑。这样的学习习惯和授课方式致使学生变得越来越来懒,越来越缺乏动脑、动手的机会和主动学习的动力、能力。
二、案例式教学是实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案例式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理论讲授、“填鸭式”的教学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的学习要求,他们希望与老师互动,希望能亲自动手检验自己的学习能力,也希望抛开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去探索知识的正确性和事物的真实性。案例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和解决方案,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责任心,而不是一味地“等”、“靠”老师提供的解决途径。当然,在案例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优质、典型的案例,并预期该案例对学生的能力锻炼强度和难度。并且在此过程中,老师也要积极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方法以供学生参考。
(二)案例式教学可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式教学首先要求老师要在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下明确课程主要目的,按培养目标要求合理地、多方向性地选择典型案例。例如针对《传统手工印染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传统的手工印染种类(扎染、蜡染、型染、织物手绘等)、工艺流程、染色原理及各项染色工艺下的产品艺术特质。这样的实践性课程,只有将学生带到实验室,针对经典案例做操作性示范,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才能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制作扎染的方法、染色的控制、染色肌理效果和扎染方法之间的关系等。在案例式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购买材料(锻炼学生与销售人员的沟通能力)、熟练练习扎缬手法(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画面效果(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然后有目的性地创作扎染作品(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在一系列的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锻炼。
三、实践基地教学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艺术设计这类实战性专业,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之一。高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常会在校内建立相关课程的实验室或实训基地,但是校内实训基地的器械设备、技术支持往往不及企业,企业为了在市场激烈竞争中获得优势,通常会大力度购买最新设备和更新最新技术,所以,高校可充分利用企业的各项优势减少办学成本,拓展教学资源。
(一)实践基地教学可有效检验学识的真伪性
在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企业中得到锻炼,是学生们极其向往的一种学习方式。因为,学生通常认为自己学习了很多年,已经拥有了很多知识,应该是检验他们“学有所成”的时候了。同时,也存在这样的现象:论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们可能觉得自己是“专家”,但是一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与市场结合,他们的信心就没有那么足了。例如,染织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绘画图案,尽管老师在理论讲授中竭力强调或讲解印花、绣花、提花的不同工艺要求,图案的配色、表现技法、构图均有明显的差异和特征。但是,学生还是难于理解这些眼睛没有见到过的抽象的工艺概念。所以,在实践基地———相关企业中教学,可以让学生真切地目睹工艺流程,充分地理解工艺和图案之间的关系,然后检测自己所绘图案的可生产性。同时,企业优于学校的地方在于,企业拥有最快速的市场信息。例如在床品图案设计当中,尽管在校期间,学生已经有相关课程知识的积累,但学校的教学结果大多有“学院派”特色。学校教学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创意性思维和实际图案表现能力,而不太愿意给学生太多的限制,这样会导致所绘图案的“市场性”不强。所以,在校期间只要学生创意足够好、表现足够到位,即教学目的有效达到。但是企业才是检验真枪实弹的地方,市场是反馈知识和能力的最直接的地方。企业要生存,就得适应市场,灵活多变的市场信息以最快速度反馈到企业的销售部门,然后到达生产部门或设计部门。就床品印花图案设计来说,详细地分类:活性、涂料、天丝、磨毛均有各自的图案风格特色和流行变化,而且市场变化不是一年一变的,而是一月一变甚至一周一变的。所以,在企业实地学习,可快速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真伪性,会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的不足而在日后的学校学习中更有目的性。
(二)实践基地教学可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养
如今高校的职业道德教育通常在校内的理论课中进行,这样的理论讲授容易显得空洞、苍白,不利于学生消化、接受。尤其是在当下“物质”意识越来越浓,传统道德严重滑坡,片面追求物质消费、高生活水准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对如何做人、如何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对自己的职业和人生定位等问题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实践基地教学通常在校企合作的企业中进行,企业通常在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制度设定与执行、企业员工能力与培养等方面比学校有着更强的优势,在良好的企业文化熏陶下,严格的企业制度执行下,积极的经验丰富的老员工的影响下,学生会更快速理解企业文化,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对将来要从事的工作有更直接而理性的认识,从而尽早培养与塑造自己的良好职业素养。
四、南通大学进行案例式教学和实践基地教学的有利条件
(一)南通当地优良的市场条件为案例式教学提供丰富的课题资源
南通同时还是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名人———张謇先生在这里创办纱厂,大力发展纺织业,直至今日,南通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已成为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家纺市场。市场占地面积77150平方米,拥有8000多个商铺和摊位,主要生产经营床罩、枕套、被罩、被子等床上用品及各类家用装饰面料。南通拥有的成熟家纺品牌包括罗莱、凯盛、紫罗兰、宝缦、居梦莱等,还有最大的面料提供商———金太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综上所述,发达的纺织业、繁荣的家纺市场、便利的交通均为我们南通大学染织专业学生提供了实践基地教学的便利条件。
(二)丰厚的人文资源为实践基地教学提供优越环境和便利条件
南通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她拥有丰厚的人文资源,这里不仅人才辈出,还保留着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做得很好,南通的蓝印花布、刺绣、板鹞风筝、剪纸、木版年画、木雕、灯彩等均有很好的发展与传承。对于南通大学的艺术专业学生而言,南通城市博物馆、市中心美术馆、南通博物院、南通壹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南通风筝博物馆等地均是他们学习研究的绝佳去处。
(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促使实践基地教学稳固长久
如前文所述,南通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拥有千家以上家纺企业,与家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这种校企合作的关系更稳定、更长久。首先,校企双方均要有合作诚意,要有互利意识。企业不能单方面地为了吸引人才而忽略培养人才的周期,要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相信他们终将会为企业的发展尽一份力。学校也不能过多地对企业提条件,而应该尽力发挥自身的优势,为企业服务。例如在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的实践基地教学中,我们的染织专业学生认真地参观了馆藏的蓝印花布,切实地感受了蓝印花布的工艺流程,在接下来的创作实践中设计了符合蓝印生产工艺的优秀作品,同时这些作品的强烈设计意识、新鲜的构图和画面均为蓝印花布博物馆的创作人员带来了新鲜感觉,为他们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
五、结语
据起草标准的有关专家透露,《教师教育标准》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教师,涵盖教师标准、教师教育标准、课程标准、评价标准等四个方面。
领衔起草标准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告诉法晚记者,该标准意味着我国师范教育体系要进行大改革,改革后的师范课程将着重于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工作的重心必须从“教会知识”转向“教学生会学知识”,即所谓的“授之以渔”。
他说,新的教师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尊重孩子的学习权,与学生平等地对话,要学会倾听。教师不单单是“教书匠”,还应该是学生的朋友,要引导学生学会与家长、与社会、还有与自己对话的能力。
钟启泉表示,按照他领衔起草的标准,现在我国的中小学老师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
他说,这主要归结于目前我国师范生在大学接受的教师教育,与社会发展实际至少落后50年,现在使用的仍是建国初期引进的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偏重书本知识,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强调老师在课堂上的控制,以及封闭式的教学方式。用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无法适应现在的中小学教学,制约着教师教育的质量。
教学,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是决定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师对待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态度是影响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内在决定因素。但是,仅有强烈的动机还不够,教师还必须具备充分的实现有效教学的能力,他必须用最新的教育理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形成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才能进行有效教学,最终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是什么角色?在过去肯定大家都认为教师是上课的灵魂,起着绝对的主导的作用。其实这样做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使得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机械而空洞的重复和摹仿。所以应当让教师能有机会变换自己的角色,让教师自己变成学习的参与者,学习的促进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查阅百科全书等多种形式,来获取知识。教师不用过多的阐述讲解,不用满堂灌,而是协助,引导学生学习,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思考平台,一个创新发展的平台,培养学生必须具备的几个重要的理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富有个性。通过懂一会一悟,来自主探索研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说,不要直接给他鱼,让他们出海来获得鱼才是最重要的。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不但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教育观念,更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实现教学生活角色的转换和教学行为发生的变化。 转贴于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和欲旺盛,与成人相比较少有保守性。他们喜欢进行丰富的,奇特的幻想,喜欢想入非非,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初中生在独创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其思维的批判性也明显地发展起来。初中生思维批判性在初二以后有较快发展,一方面表现在他们不愿轻易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思想,态度,意见常要经过一番审查,再不盲从权威,甚至有时持过分怀疑的态度,另一方面表现在他们开始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主张和思想,这些都表现出初中生的思维正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所以,此时老师的尊重和沟通尤显重要。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通过具体行为体现新的教育观念和角色要求,是一个操作性的问题。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新的教育观念和角色要求应该看作是教师确定自己行为的科学依据。而在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然后行为,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如何创设情境,如何运用言语的和非言语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是一个教学艺术问题。教师的行为有效性最终要通过教学效果来检验。只有那些能够取得与新课程目标一致效果的行为,才是真正有效的行为。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而是个主动的开发者,研究者和创造性者,教师不仅要考虑为什么教的问题,而是要考虑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
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最终要体现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在教和学的关系中,教是途径,手段,条件,而学才是目的和过程。教的影响最终要通过学生学习过程来实现,并体现在学习效果之中。
以前上课往往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就象一部教案剧的编剧,导演,主演,我们的学生仅仅是教案剧的观众,少数被提问的学生仅仅充当群众演员。现在提倡的是师生交流,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原有的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