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课堂气氛论文

课堂气氛论文

时间:2022-05-08 19:06:06

课堂气氛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气氛;外在环境;学生积极性;教师引导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每个学科教师都应该注意的事情,在众多学科中,语文作为文学性较强的学科,更加讲究情境气氛,只有为学生营造好的气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本人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总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为营造良好课堂气氛可以这三个方面入手:①充分利用外在环境的影响作用;②适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③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一、充分利用外在环境的影响作用

课堂气氛的形成受到两大因素影响,一方面是客观的,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是主观的,受人的因素影响。首先,客观的外在环境包括教室环境、自然环境、校园整体的人文环境。教室环境是距离同学最近也是最容易影响学生情绪和感受的一个环境因素,它包括教室的卫生条件、课桌的摆放是否整齐、教室墙面的布置、窗帘的收放等等。试想,同样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明朗、卫生、美观的教室学习和在阴暗、脏乱、单调的教室学习,哪一个更有利于教学气氛的营造呢?毫无疑问,是第一个教室。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室中的一些积极因素,并加以充分利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学实践证明外在的自然环境也可以加以充分利用,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创建有利条件,例如,有时天气阴沉昏暗,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导致学生心情低落或者学习情绪不高,这时就需要语文教师引导帮助学生,从恶劣的环境中发现美。如果下着滂沱大雨,有的学生可能会心不在焉,在语文课开始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有关雨的诗词,既温习了课程知识,又可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营造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便于接下来课堂教学的开展。校园整体的人文环境也可以用来营造课堂气氛,每个校园都有自己的人文环境,同学之间互助友爱、师生之间平等尊重、人人爱护学校公物、有的学校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有的学校注重学生自由独立意识的培养等等,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大环境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带入课堂,形成有益于课堂教学的气氛。

二、适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气氛营造中的主观因素,它包括两个方面,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气氛的营造中,教师虽然具有很大的主动性,但是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应该把学生的主动性放在第一位,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营造出激发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教学气氛。初中生的性格还在塑造之中,没有形成属于自己完整、独立的性格,因此极易受到身边同学的影响,那么老师就可以让课堂上比较活跃的同学做好带头作用,发挥影响力,来带动内向甚至孤僻学生的学习激情,当然这也需要教师掌握适度的原则,兼顾班级内所有的学生,以积极带动消极,与此同时兼顾那些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态度,随时加以引导和规正。

另外,语文教师要注意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受,因为学生从小接触语文学习,可能觉得不需要很努力,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因此,课堂上出现走神或者不用心听讲的现象,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学生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也一天比一天差。这时,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办法来转变这种消极的现状呢?有几点意见可以采纳,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着眼。一是,可以在课堂伊始,利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因为学生在比较轻松自如的教学环境中更加利于其精力的投入和集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故事的内容要经过细心的筛选,不能不加选择地利用,不仅要注意故事的教育意义,还要注意故事和这堂课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如果故事内容只具有娱乐性质,那还是不讲为好,如果故事与课堂内容毫无关系,反而会转移学生注意力,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课堂开场的故事要经过语文教师的细心甄选之后才可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再就是要善于创造合理的问题情境,如果一堂课没有互动,只是老师自己讲,学生被动接受,那么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气氛是什么样的呢?这样的语文教学难道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吗?答案是明显的。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及时提出具有讨论性又能发挥学生主动性和想象力的问题,例如《海燕》一课,可以建议同学分组找出海燕的动作,并且从这些动作中你觉得体现了海燕的什么特点,并且比赛哪个小组找得最快又找到的最多。在既需要阅读能力又需要学生想象能力参与的问题情境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从而营造好的教学气氛。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是教学气氛营造的主要人物,是一个将众多因素聚集在一起并且加以适度、合理利用的角色。但是,语文教师不要只看到外在客观环境的因素,也不要只想到学生对于课堂气氛营造的重要性,还要明确自己作为教书育人的师者,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担负重担。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初中生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觉得老师好就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觉得老师不好,就会厌倦其教授的学科,初中生处于一个性情不定的阶段,不能很好的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并及时调整,因此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情绪变化,把学生往正确的方面引导。其次,老师上课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也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再者语文教师要善于控制自身的个人情绪,不能把个人情绪带到教学中来,要保持一种亲近的态度,和蔼的感觉,这样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亲切感,自然也会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亲近感,愿意按照老师的引导一步步投入到学习中来。

还应该注意的是,语文教师要注意讲课时自己的语音语调,讲课时通过声音把学习信息或者指导信息传达给学生,发音要准确明朗、抑扬顿挫、有感情,并且音色要洪亮有度,给学生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当学生觉得听老师说话是一种享受时,自然会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从而形成好的学习气氛。

第2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氛围;激趣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之初,轻松入境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讲讲故事,也可播放视频。这样,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教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教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并鼓励他们。如在教学时,还可换位教学。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们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他们。除了言语上的奖励,还可以用亲切的动作来表达――拍拍肩膀,点点头,微微一笑。每节课笔者尽量多赞赏学生,不光赞赏一个两个,而是赞赏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是虚伪的、应付的,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而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使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我班曾有这样一个学生,成绩很差,性格又内向,只要一开口,同学们就会笑他,所以他特别自卑。我很想帮他。终于在一次课堂上,我找到一个机会,半鼓励半引导,打消了他对老师和同学的惧怕及隔阂心理,终于在轻松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不仅帮他树立了信心,而且改变了同学对他的看法。

三、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例如在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时,我问学生鱼离开水会怎样?学生回答说鱼走不了,会死亡。我先让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中讲许多小鱼被困在海边浅水洼里,太阳一晒,浅水洼被晒干,鱼就会。接着我让每个学生边读边用动作表演,使其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再接着分小组,一人读书,其余根据课文内容表演动作,根据课文语句意思,互相纠正动作。最后,推出代表上台表演,全班评价是否正确表演出了课文内容。至此,学生的激情被彻底点燃。小男孩弯腰,捡鱼,扔回大海的行动表现了他什么?表现了他珍惜生命,爱护动物。这样教学,教师讲得少,学生实践多,兴趣高,人人参与都有所得,不仅培养了阅读能力,而且培养了语文实践能力。

四、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的课文,无论是布局谋篇还是作品的形象、意蕴等,都值得学生去咀嚼欣赏。这些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好素材。作为语文教师,真想让学生把每篇文章都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可是,这太费时,可操作性不强。所以我尝试让学生复述并表演课文。例如《草船借箭》一课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情节生动,很适合表演性复述。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组合成小组,每组三个主要角色:诸葛亮、周瑜、鲁肃。我让学生把握住人物特点,然后根据人物特点在表演中恰当演绎出动作、语言、神态。还可以适当地想象,进行艺术加工,表演课本内没有提到的人物表现。可以想到,这种形式的表演学生是很乐意参与的,劲头很高。这样学生既掌握了课文内容,又调动了积极性。他们在复述中寻找创新,最终实现了语言文字的有效积累。

五、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3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果是借班上课,可以和学生课前谈话,如问学生“你贵姓”“老师想和你做朋友”“你吃过饭了吗?”等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便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新授课作情感铺垫。

二、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三、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四、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五、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六、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第4篇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在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中,本人主要作了以下四方面探索:

一、教师教态促成良好语文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察其容”、“观其色”。教师的教态在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教学气氛,学生在无形中就感受到了一种相应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课堂气氛。具体来说,要做到:

(一)用微笑面对学生。有的学生说:“在开心的环境里,我会很愉快,学习的效率也一定能提高;相反,如果教师很威严,我的心情就会受到压抑,纪律再好也不会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觉得,课堂教学应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一种十分宽松和谐的氛围。而微笑是人际交流中一种最好的方式,微笑让学生对教师没有惧怕感,课堂气氛融和。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才会心情愉快的启动思维、钻研问题、驰骋想象。

(二)用鼓励面对学生。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学也如此:教师要放下严厉的批评、呵责,多鼓励、表扬学生。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别,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使之获得欣赏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在课堂上我经常夸奖孩子们“你真棒”、“好极了”、“你真行”等,对有进步的学生我还奖励他们一些小红花、作业本、微笑等东西,增强了学生们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的语言、表情,对学生的刺激应该是积极的,富有正能量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才能不断进取,才会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

二、合理游戏活跃语文课堂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将教学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学生就会快活地、有效的学习语文。

教师在课堂创设游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教学中我常采用的游戏有以下几种:

(一)找朋友。我用卡片制成相对的正反义词、汉字组合、拼音的生母与韵母等,让学生拿着其中一张去找另一张。边找边说:“找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谁是我的好朋友?”与其他学生的卡片对上了就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找错了就说:“错错错,赶快去找好朋友。”

(二)逛超市。我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标有汉字的商标、广告和自制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学生分组去别的柜台逛,比比谁的收获多。同时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读出桌上的识字材料。

(三)猜一猜。我在教学中让学生看动作猜词语,看口型猜字母,听故事猜谜语等。这些游戏既检查了学生的课外学习识字情况,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这些游戏改变了学生以往被动性的接受学习,变成了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游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结合。

三、动手操作调动语文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学会用手,不仅能做好事情,而且能发展大脑,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研究表明,手在大脑定位图中所占的位置很大,手的使用和操作对于大脑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动手操作和动脑是紧密相联的。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动手操作既可以把设想变为现实,又可不断地发展、完善人的想象力,也就是既培养了实践能力,又发展了创造想象能力。

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既让书本内容生动化,又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如小学课本《挑山工》一课中挑山工上山的“折尺形路线”每一次的“转身”、“换肩”,对于学生是陌生的。这时,我就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指名上台表演,感受一下挑山工的动作和上山路线,加深学生的理解。这时的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而是变成了学生表演的课堂,动手操作的课堂。又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时,我要求学生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记忆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之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充满乐趣的活动课。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语文课堂气氛

第5篇

关键词: 课堂气氛 高中语文教学 促进作用

在现代教学活动中,越来越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还要求学生会学,更要使学生乐学。在学校教育中,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是师生协同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条件,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良好的平台。一方面,良好课堂气氛的创设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者的重视,也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青睐,另一方面,良好课堂气氛的创设受到了现实很大的阻力,使得其原本具有的强大能量根本就没有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应有的释放。综观现代各个学科教学的课堂气氛现状,无不令人担忧,其中尤为突出的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课堂充斥着单调与乏味,没有一丝生活激情,缺乏应有的饱满情绪,学生厌学语文情绪严重,教师授课则以升学率作为指挥棒,严重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高中语文教学陷入泥潭,几近走向死胡同。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及时审视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的原因所在,对症下药,找出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方法。我们要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地利用良好课堂气氛的心理环境影响力,改善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负面思绪,增强双方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奋斗的凝聚力。

一﹑课堂气氛的含义

现代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的研究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但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还取决于一定的教学环境。这里指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这种精神环境就是指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教师与学生集体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心理环境,它影响着课堂上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学效果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心理学认为,情绪和感情是客观事物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1]课堂气氛就是在课堂教学环境的作用之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状态。

良好的课堂气氛作为课堂气氛中的积极成分,具有以下特点:教师的相对权威性在组织及管理学生学习活动时被学生所认可;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密切合作;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要充满着自信并充分认可自己的学习能力。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有赖于和谐的师生关系,有赖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核心的把握。

二﹑良好课堂气氛:是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好帮手

无论是高中语文教学还是其他的教学活动,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时代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论是从学生的角度﹑教师的角度还是教学效果的角度,良好的课堂气氛都是取得的良好教学效果所必需的。

(一)学生的角度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课堂自主参与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高中语文由于课本本身刻板单一,高中教学活动死板老套,为了应试的需要,只把语文学习分解成若干知识点,要求学生多死记少理解,使得学生感觉学习语文很无趣,产生了烦闷厌学情绪。良好课堂气氛的创设,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心理,有助于学生心理状态的放松,使他们更容易卸下思想包袱,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师的引导当中,积极努力参与到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潜移默化当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智力活动水平也会有所提高。相反,消极沉闷的课堂气氛往往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窒息学生智慧的火花。

(二)教师的角度

高中语文教学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课堂活动的主宰者囿于老师,整个课堂处于专制化状态,很少看到民主的影子。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推进民主教学并促进情感期待效应,课堂氛围良好,学生易于信赖老师,便能主动接受老师的引导,参加课堂讨论,形成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配合力”,当老师感受到了学生的信任与支持,教学起来就更为投入,更有激情,课堂氛更浓烈。若课堂气氛消极,教师的教学热情很快冷却,根本没心思上课,照本宣科成为最终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效果的角度

课堂是学生探索、学习知识的场所,我们在教学时,应转变观念,积极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关爱中愿意学习、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创造性地学习。积极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将教师和学生带入一种愉悦氛围的刺激当中,使学生和老师都精神饱满,思维活跃,灵感迸发。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配合默契,教师的最佳心理状态和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更容易吻合,这样一来就能更好地激发双方潜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消极对抗的课堂气氛,不仅直接影响教学过程,而且严重影响着最终的教学结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亢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甚至最勤奋的学生,尽管他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努力去识记教材,他也会很快地‘越出轨道’,丧失理解因果关系的能力。”教师要十分重视课堂气氛的作用,去创造良好积极的课堂气氛,使之成为传授知识、培养情趣、启迪智慧、提高觉悟的催化剂。

三﹑良好课堂气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呼唤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相比其他学科的教学,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气氛尤其沉闷。这不仅与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影响有关,还与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自身特点有关。近十年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传统的教学低估了学生的发展潜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学生发展的主体性要求。[2]首先,语文教学一直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对教学活动中两个最为活跃的因素——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问题处理不当,致使教师相对权威性过于凸显。教师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忽视学生的自主性,不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根本认识不到良好课堂气氛对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认知情感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其次,高中阶段,由于应试的需要,老师不断强化学生的“高分”意识,极度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获得,忽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得高中语文学习目的走向单一。为了应对高考,学生更多地依赖于教师而被动性地学习,教师则因为升学压力,将教学带上了一条为升学率而奋斗的道路,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好坏与否无疑被教师和学生们抛到九霄云外了。再者,高中阶段学科学习难度加大,语文学习也不例外,学生往往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处于应付状态,因而高中语文的课堂气氛亟待改变。

(二)如何营造高中语文教学良好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如何是一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只有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才能更好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兴趣,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课堂气氛跟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教师是最为重要的因素,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树立教师威信,采用民主的方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把握讲解知识难易度等方式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1.树立教师的威信。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和学生,良好课堂气氛的创设更是离不开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教师的威信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切记不要走上威信至上的道路,否则又会把课堂教学气氛压得死死的。我们要立足于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着实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相对威信,只有教师具有了一定的威信,他的言行举止才会被学生们信服,他所传授的知识才会被学生们确信,他管理的课堂才会被学生们认同,由此,学生便乐于跟着老师学习,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指导,更爱学习,也更尊敬老师。

2.采用民主的课堂组织管理方式。教师作为课堂组织者和管理者,整个课堂的气氛基调是否愉快,是否更适宜教学,重点还要看老师对课堂的组织管理方式是否民主。民主的课堂管理给学生们一种轻松活跃的学习空间和思维空间,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充分发挥,还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提供了平台。另外,师生间的情感共鸣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变量。[3]民主的课堂管理方式,有利于师生之间情感共鸣的产生。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事实上我们见到很多这样的情况,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他教的科目,会因为讨厌一个老师而讨厌他教的学科,学生喜欢老师,自然在老师上课时愿意跟随老师的脚步,积极踊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我们每个老师都要花心思好好研究,怎样和学生搞好关系来营造好课堂氛围,推动学生学习的进步。师生关系和谐,师生之间交往就越多,就越有助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出一种平等﹑积极的学习氛围,师生共同处于其间,就问题与知识点作出深入的剖析和理解,进而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4.把握知识难度。知识点过于难,往往是造成课堂气氛沉闷的一大原因,试想,本来一堂课的气氛非常好,可课上涉及的知识点不是难于被学生理解就是学生根本理解不了,那么,师生之间的互动无疑受到很大的阻力,良好课堂气氛怎么能维持下去呢?所以,在老师授课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化难为易,讲解时深入浅出,语言表达幽默诙谐,化抽象为形象,选择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传达讯息,这样便有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和维持。总之,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教材的特点,课程的需要,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掌握,灵活运用,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赫尔巴特曾明确指出:“使听者仅仅处于被动状态,并强迫他痛苦地否认自己活动的一切方式,本身就是使人厌恶与感到压抑的。所以一种连贯的讲课必须通过使学生始终保持急切的期待心理来激发学生,或者,假如教育者在什么地方不能做到这一点(在对儿童教学时,要做到这一点是困难的),那么他就不要把讲课连贯下去,而允许学生穿插意见打断教学,或者由自己启发学生穿插意见。教师在必须确保正在进行的工作能顺利进行下去的范围内,可以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这种方式乃是最好的方式。”[4]由此可见,课堂上学生并不仅仅听课,还需要适时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一堂课的成效很大程度受到课堂气氛的影响,需要师生双方借助教材知识点互相磨合,共同参与问题的探讨和知识的探究,营造一种充满民主气氛的良好氛围。要想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是广大教师急需重视并努力实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希庭.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郭元祥.教育的立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87.

第6篇

关键词: 课堂教学气氛;心理环境;情绪情感

收稿日期:2006―01―16

作者简介: 1.薛伟民(1972-),男,汉族,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2.张 清(1975-),男,汉族,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武警工程学院讲师。

一、课堂教学气氛概念的界定

气氛,一般认为是存在于周围能使人感受到的景象。教学气氛即课堂教学气氛。《中国大百科全书》将课堂教学气氛界定为: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不同的研究者从各自特有的学术和实践背景出发对课堂教学气氛做出了界定。笔者从有限的材料中提取了本人认为具有代表性的如下观点:

“情感态度说”。德国当代著名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认为课堂教学气氛是,“成功的教育生活环境中一定的内部气氛和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一定的情感态度,”是情感、情绪状态及对教育抱有好感或厌恶等关系的总和。①

“气氛情绪说”,美国加里・D・鲍里奇认为,课堂教学气氛就是“由师生共同发动的并浸染于其中的气氛或情绪”。②

“气氛情绪状态说”。Paul R. Burden & David M. Byrd 认为课堂教学气氛, 存在于师生交往过程中的气氛和情绪状态。③

“课堂质量说”。F・ W・ Parkay 和B・H・Standford 认为,课堂教学气氛是由师生在课堂中的交往及其方式和程度决定的课堂生活质量。课堂教学气氛与课堂动力一起决定了课堂文化。④

“公共情绪状态说”。施良方教授将课堂教学气氛界定为,“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⑤

“情绪情感状态说”,李秉德教授认为,“课堂教学气氛指在班集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状态”。⑥

“优势状态说”。皮莲生教授认为,“课堂教学气氛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⑦我国学者王巍平也认为,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教与学活动而形成的某种占优势的综合的心理状态。⑧也有人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认为课堂气氛主要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

“心理环境说”。简燕玲将教学气氛界定为,“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通过情感的相互作用,构成的心理环境的综合反映”。⑨

崔香淑也持类似的观点,认为,“课堂气氛是存在于课内能给人以强烈感觉的情境。”

“课堂氛围效果说”。桂世权认为,“课堂教学气氛是通过学生情绪体验得到验证的课堂效果的氛围。”⑩

由此可见,中外学者对教学气氛的界定,各有千秋。国外学者将课堂教学气氛视为由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体验和感受到的情感情绪状态。强调课堂教学气氛既是教学活动得以展开的心理环境平台,又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的结果。国外学者的观点同他们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文化环境以及教育实践状况是分不开的。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教育,特别是教学活动同社会息息相关。

与国外学者相比,国内学者将课堂教学气氛视为课堂教学环境下人可感觉到情绪体验。这表明国内学者对课堂教学气氛的研究依然处于“初始阶段”,较笼统地从整体综合的角度研究课堂教学气氛,但已经表现出了某些开放姿态。当然也有一些学者的看法同国外学者基本接近,但是这不能也无法妨碍我们对国内对有关课堂教学气氛研究的这个基本评价。国内学者的看法同样与我们重视从综合、整体的角度处理和看待问题的社会文化传统密不可分。

国内外学者对课堂教学气氛的界定从不同的视角探讨课堂教学气氛,他们不同的观点同时又将课堂教学气氛的共核展示出来: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状态。鉴于笔者学识有限,这个观点可能不一定准确。但是,笔者也认为教育教学中的心理状态不全都属于课堂教学气氛的范畴。比如,由于某个学生不专心或心有所事而出现了问题行为,教师为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以暗示法对他进行告诫。但这个学生对教师的告诫没有留意,还在继续进行问题行为,而教师认为其没有影响他人对该学生做了“冷处理”――置之不理。而这一系列的教育行为只发生在教师和个别学生间,其他同学几乎没有觉察到。教师和这个思想溜号的学生之间的心理状态恐怕不能称之为课堂教学气氛。据此,笔者对课堂教学气氛的界定为:教学活动中指向教学目标由师生共同创造的心理环境和社会关系的综合体。

二、课堂教学气氛分类的综述

探究课堂教学气氛,就应该对课堂教学气氛进行分类,进而准确把握课堂教学气氛的特点和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地把握教学进程,抓住教育良机,自觉创设课堂教学气氛。课堂教学气氛属于教育教学中师生在课题中共同创造的心理环境和社会关系,我们至少可以从课堂教学气氛产生的效果――心理环境和社会关系两个维度对其进行分类。无论哪一种分类标准,都不是对事物和现象分类的最终结果,都有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但都会极大地方便人们对课堂教学气氛进行分析和评价。

1.当前对课堂教学气氛分类的几种表述

P・R・Burden 和 David・M・Byrd〔美〕 认为课堂教学气氛是态度、情感、价值和关系的综合体。他们根据课堂教学气氛对学习者的学习、创造性工作、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影响将课堂教学气氛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课堂教学气氛。B11

F・W・Parkay 和 H・S・Standford认为课堂教学气氛是决定课堂文化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气氛非常复杂且具有多维度。它的特征由一系列的变量决定,而许多变量是教师无能为力的,然而,观察优秀教师的课堂,我们总会发现他们的课堂教学气氛呈现出了下列特征:练习和任务取向;集体凝聚力;师生间坦诚、热情的关系;学生间合作式、礼貌的互动;低度的紧张、焦虑和冲突;幽默;高度期望;根据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经常性输入的机会。

F・W・Parkay 和 H・S・Standford同时也承认优秀的课堂很难同时具备这8个特征。教师只有根据课堂过程中实际情况,作出课堂决策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尽可能使优秀课堂体现这8个特征。虽然F・W・Parkay 和 H・S・Standford没有给课堂教学气氛进行细致入微地分析和评价,但我们可以感觉到他是用了8个非常动态开放的指标来衡量评定课堂教学气氛。凡是符合这8个特征的课堂,课堂气氛必定是合适,有积极作用。反之。课堂教学气氛是不合适的,具有消极作用。

我国学者黄秀兰依据课堂教学气氛是一种综合的心理化特点,并根据心理状态的不同表现,如知觉、注意、思维、情绪、意志以及定势等状态,将课堂教学气氛划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并认为积极的课堂教学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格的有机统一,消极的课堂教学气氛常常以学生的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而对抗的课堂教学气氛实质上是一种失控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各行其是,教师手忙脚乱茫然失措。B12

李秉德教授认为课堂教学气氛是在学生需要基础上,包括师生心境、精神体验和情绪波动及师生间的关系等的情绪情感状态。他将课堂教学气划分为支持性气氛和防卫性气氛。他认为支持性的气氛有利师生间情感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获得教学反馈信息;防卫性的课堂教学气氛属于消极的气氛,会抑制学习情绪,降低学习兴趣,严重的还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B1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我国学者桂世权认为课堂教学气氛是凭借学生体验得以验证的课堂教学效果氛围,是教学境界的烘托和效果的标志。B14教师个人魅力是课堂教学气氛形成的根据和动力。他依据教师个人的个性特征和个性特征对学生需要的影响将课堂教学气氛划分为热情活跃型和冷漠沉闷型两种,指出在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境界中,学生能够获得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而在学生需要缺失的教学境界中,学生却将会获得沉闷压抑的情感体验。

2.对课堂教学气氛分类

(1)外在的课堂教学气氛,主要指课堂教学赖以进行的物理环境给人的情绪、情感反应。笔者认为外在的课堂气氛也许是教学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给人的影响,或者是隐性课程的一部分。外在课堂教学气氛的特征为:自在性、社会性、文化性。由于教学环境,尤其是教学自然环境和物质环境一般情况下具有时间的先在性,物质和信息流动的自发性,既会给课堂教学以促进,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因而具有强烈的自在性。

构成我们课堂教学环境总是处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同时这种自然环境又深深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不能不受到特定的地域文化的制约和影响。教学活动发生的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影响最具直接性。一所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是一所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文环境,既是这所学校中社会关系长期运动发展的结果,也是该学校社会关系发展进程的片断。生活于其中的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受到这所学校特有的社会交往方式的浸润,熏陶,表现出仅有这所学校才有的现象,形成了这所学校特色的重要特征。

学校是社会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特殊社会组织,而课堂教学本身又是文化得以产生、传递和发展的最直接、最经济和最有效的途径。课堂活动本身既是文化形式,又是文化内容。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既是既定文化的享用者,又是新文化的创造者,他们之间发生在交往基础上的教学认识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运动方式,具有浓厚的文化特性。

(2)内隐的课堂教学是指课堂教学主体之间以及主体同其他课堂教学要素的相互作用,主要指发生在教师、学生、教学信息、教学媒介等之间,间接影响人们情感状态的心理因素。内隐的课堂教学气氛可以包容课堂教学中的人际环境,教学的观念环境。内隐的课堂教学气氛的特征为:流动性、情感性、持久性。内隐的课堂教学气氛发生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传媒等之间,形成了不同似的信息源,构成了网状的信息通道,课堂教学本身就是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和途径,发生在其中,并作为课堂教学途径之一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这是课堂教学气氛最天然的特性。

课堂教学的展开和进行,离不开师生已有的心理基础,而且课堂交往必须建立在师生一定的心理基础条件上。并且又是在师生间的情感情绪状态中来进行的。优秀的教师他总是与学生进行着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中进行着教学交往,情感性构成了教育活动,尤其是教学活动的最基础的特性,对学生情感的合理性的影响和改造也是现代教学的目的之一。

课堂教学信息的目的是学生认知结构、情意状态和潜在的行为方式的合理性变化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情意状态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可变性,同时又具有极强的稳定性。但是,可变性一旦实现,则具有持久性。学生的发展不完全是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也不完全是教师教育的结果。学生的发展是师生课堂交往的目的,也是课堂教学生命力的源泉。内隐的课堂教学气氛主要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强度小,但效力持久。除了从课堂教学构成条件对课堂教学气氛进行分类外,也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构成要素将它分为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气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型课堂教学气氛。

(3)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气氛的主要特征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学活动的展开是教师自主的行为。教学活动体现着教师和学科的逻辑,学生按照教师的教学指令行动。这种课堂气氛利弊参半,但因人而异。民主型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面向教学目标完成认知活动,同时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而专制型的教师,严重只有课本、教材、教学目标,严格教学行为,一板一眼,不容丝毫变更。学生在此课堂环境中,处于“容器”地位,被动接受教学信息,暂时放弃了自由思考的权利。教学结构明显,但死气沉沉。

(4)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气氛的主要特征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活动以学生需要为标准,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帮助者。这种课堂气氛至少在目前评价不一。放任型的教师,放弃了自己作为教育者的教育权利,一味迎合学生,使他们接受教师教导的要求和需要大大缩水。民主型的教师,正确的履行自己的教育者权利,综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群体需要,平衡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的间隙,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体验改善认知结构和情绪状况。专制型教师则无法融合于这种课堂气氛中,自然难有作为。

(5)师生互动型的课堂气氛特征为:教师的课堂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互为依据,教师的行为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充分利用教师的行为进行学习。教师是课堂教学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者。学生是主动积极的学习者。这样的课堂教学气氛真正达到了心理互补,关系和谐,水融。这样的教学气氛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课堂教学气氛的探讨,就是要为创造有效的课堂环境和课堂社会关系准备条件,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引领学生增加才干,为他们终生的发展成长提供帮助和支持。

注释:

①〔德〕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等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41.

②〔美〕加里.D.鲍里齐.有效教学方法〔M〕(第4版).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05.

③B11P・R・Burden, D・M・Byrd.(1994). Methods of Effective Teaching[M], Allyn and Bacon. P.177.

④ F・W・Parkay, B・H・Stranford. (2004), Becoming a Teacher[M]. Boston: Ally and Bacon. P. 319, p.319~320.

⑤ 施良方,崔允.教学原理: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2.

⑥B1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74.

⑦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第3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97.

⑧ 省略/jxky/lunwun/0003.htm.

⑨ 简燕玲.课堂教学气氛和课堂教学质量[J].山西教育,1998,(1).

B10B14 桂世权.试谈课堂教学境界的艺术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4).

第7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途径;语言;积极性;师生互动;多媒体技术;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121-01

环境和气氛对一个人的心理和精神都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无数的教师实践更证明了:良好的课堂气氛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益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往往是最快乐和轻松的。高中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直接影响学生的升学。因此,一直以来,高中语文的教师都在不断挖掘和探究有益于活跃课堂气氛的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在教学中,笔者根据和学生的交流、自身的教学实践,积累和总结了一些利于教师提升课堂质量、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本篇文章从中拣选了:如何使用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巧妙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这具有代表性的四点进行尝试性的论述。

1.掌握和应用艺术幽默的教学语言

我们认为,活跃课堂气氛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掌握和使用具有艺术气质的教学语言。语文本身就是一门传授学生汉语言知识和文化的科目,因此对教师本身的语言功底要求是很高的。著名的语言学大师乔姆斯基曾经讲过:"语言是一门艺术。"的确,语言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工具,善于运用这一工具的高中语文教师在活跃课堂气氛上往往事半功倍。具体在教学中,举个例子,高中的语文课本中,古诗、古词和古文占有很大的比重,文言文的语言本身是比较严格和专业的,用一些学生的话说,叫做:"文绉绉的。"但是我们在讲的过程中用现代的语言,甚至是一些网络热词来解释和阐述,联系当下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也不失为一种更加有趣的教学方式。现代的语言和事例更加直观、简单、容易理解,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和应用,就能够实现更加轻松和高效率地学习。除此之外,应用幽默的语言是教师活跃课堂气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教师的幽默话语加之古灵精怪的面部表情的配合,常常给学生带来清新快乐的感受。善于应用幽默语言的教师的课堂上,常常是笑声一片,课堂气氛非常融洽和谐。但是幽默的语言并不是容易达到的教学艺术,需要教师睿智的思维和灵活的反应能力。

2.尝试各种途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辩证法告诉我们,解决事情要从内外因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的分析。课堂气氛的营造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单单是教师以个人努力是不能够达到教学情境的创造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如果想要活跃课堂气氛,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的积极性。学生和教师两者,一个是教学主导,一个是学习主体,是良好课堂气氛的共同创造者。高中时期,学生的学业压力是比较大的,而且很多学生都很难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和快乐。尤其是高中语文中的很多教学内容涉及到文言文的背诵和记忆,是比较枯燥辛苦的。如果学生认为学习是痛苦的,那么,教师该怎样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我们认为,首先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多穿插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和故事,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地将奖励机制引入到平时的教学中,鼓励和奖励充分参与课堂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最关键的是,语文教师要明白学生的内心想法、了解学生的切实需求,这样子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总之,一个善于尝试各种途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能够成功活跃课堂气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加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上文中我们刚刚强调过单纯依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支撑起整个课堂的活跃气氛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还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中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亲密互动,往往能成功活跃课堂氛围,轻而易举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师跟学生互动的时候,要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见解,合理公平地跟学生一起完成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和讨论。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将学生分为三五人为一组的小组,让其进行沟通交流,是我们常常采取的方式之一。在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我们教师并不是无事可做的。为了避免学生出现说一些题外话、跑神、不作为的现象,我们要主动走进各个小组、观察和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之中,随后根据观察,请学生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学生在跟语文教师、跟同学的交流互动中,激发了兴趣、增长了见识、吸收了知识。最重要的是,这样的互动保证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实现,真正贯彻了尊重学生学习主人翁地位的教育理念。在讲解《虞美人》一词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笔者就请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和评价该词的作者李煜。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激烈的谈论。有的学生认为李煜懦弱昏庸,有的学生认为李煜诗才可贵,有的学生认为李煜生不逢时,也有学生认为李煜是一个识时务的俊杰等等。最后,笔者对学生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总之,在活跃高中语文课堂的实践中,教师一定要坚持加强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这一原则。

4.巧妙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第8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和谐教学;环境创设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同时也要使学生更为自主地投入到英文学习活动之中。本文根据当前的新课程理论,提出了活跃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和创设交际活动三方面创设和谐教学环境的对策。

一、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教学软环境,是由班级社会体系中各个成员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它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课堂气氛能反映学生集体情绪倾向,一旦产生便能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因素反过来作用于学生的情绪。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拥有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师设计,例如:教学《Can you come to my party?》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可以让学生进行情境剧情的表演。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现出聚会的录像内容,创设出情境剧情表演的氛围。然后,假设音乐会的筹划场面,让学生六人为一组,一人邀请其余五人同去。接下来,小组同学总结一下可以怎样进行对话,并整理出表示拒绝的用语

“Sorry I can’t.”“sorry,I have to help my mother.”“I’m sorry ,I can’t.I’m playing soccer.”等。这样也实现了自主学习的训练。总之,活跃课堂气氛要求教师不能以传统教学模式为要求,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设计更多的情境活动和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更为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调动一切力量为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服务。当然,活跃气氛要以基本的教学目标为主,不能游离于课堂教学任务之外,否则会适得其反。

二、构建师生互动关系

现代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方式,而是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在多边活动的过程中主要强调师生之间互动。这一点也是新课程改革相比与传统教学的重要突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要设立师生平等、共同讨论的学习活动。例如:教学《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过程中,由于学习内容较为简单,因此教师可以与学生互换身份,具体做法是:第一步,设置小组,准备课前预习内容,结合教学学案,让学生熟悉所学的英语知识。例如,这节课的重点语法知识“by(介词)表示乘什么工具”“take表示乘坐”等。第二步,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进行授课。教师应该尽量地不插手,但是要做好课堂记录,准备后期的评论和总结。第三步,师生共同完成对话活动,如“How do you get to school?”“He

takes the bus.”“He takes the train.”“He gets to school by bus/train/plane或air/ship/car.”总之,师生互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传话”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让课堂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中再创生出新的智慧来。

三、开展丰富的交际活动

初中英语教学活动过程往往会涉及很多课堂教学情境,但是这样的情境设计往往时间较短,多数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很难对每个同学的表现做出评价,学生锻炼的机会也较少。而开展丰富的交际活动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英文语言对话训练。第一,开展辩论活动。辩论会能更好地让学生运用语言,而且能够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如“Discuss today’s weather.”让学生三人一群五人一组地自由组合讨论。“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让学生继续讨论。第二,开展演讲活动。演讲活动要求学生事先进行充分的准备,然后会进行相应的课外阅读,并学习更多的词汇内容。如设计“My family lecture”,让学生介绍家庭成员及父母职业;设计“I like it……”展开想象,进行演讲。第三,创设英语兴趣小组,每周活动一次,期末进行活动成果展示。第四,办英语小报,学生负责采集稿件、编辑,由固定老师担任编审,进行把关和指导。

综上所述,和谐的初中英语课堂的创设要考虑到活跃课堂气氛,保证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尽可能地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交际训练活动,实现英文学习的全面应用性训练,使得教学更具和谐性。

参考文献:

[1]李合成.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气氛的重要性[J].校园英语,2012(8).

第9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课堂气氛 多媒体技术 初中生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6-0131-02

所谓的课堂气氛,指的是课堂中教学呈现出的气息、氛围与情境,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任何优质的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调节和塑造课堂气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首先,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带动教师和学生们良性互动,为教学的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活跃、轻松的气氛可以淡化数学教学的紧张情绪,让学生们真正“轻装上阵”,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与美好。作为数学教师,要把课堂气氛的调节、塑造作为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常抓不懈。

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调节和塑造课堂气氛的必要性

初中数学教学具备重大的战略位置,要清楚认识到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数学是初中的三大主科之一,与中招考试息息相关,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和学生学习的重点。正是因为如此,广大师生才对数学更加关注。长期以来,由于数学教学存在着一系列模式与策略上的弊端,很多初中生甚至对数学学习“谈虎色变”,乃至存在排斥、厌恶的情绪。归结起来,数学学习的难度不仅仅在于数学学科本身,教师陈旧的教学策略与授课模式的死板也是重要因素。由于课堂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主体,其问题的突出性和严重性更加引人关注。也就是说,只有做好数学课堂教学的工作,整个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才会有所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推进,其关键在于气氛和氛围,即课堂的教学、学习氛围和气氛的综合体。从这个意义上说,采取有效方法调节数学课堂的气氛,并塑造积极向上、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等大背景下显得极为必要。

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调节、塑造课堂气氛,就等于找到了一条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捷径。因为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初中生对数学学习的厌恶、恐惧甚至排斥情绪会“烟消云散”,转而形成一种探索、乐观的情绪,这样的情绪或心理状态是有利于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的。广大数学教师更有必要努力做好相关工作,营造有利于教学开展的轻松气氛,构建完善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们真正融入到数学课堂中,激发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当初中生对数学课堂感兴趣、有欲望的时候,教学活动的开展就如同“顺水推舟”,十分轻松,效率也会自然上升。

二 调节、塑造初中数学课堂气氛的思路和方法

将课堂气氛的调节与塑造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突破口,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初中数学教师们应该从何入手呢?通常来说,可以考虑如下思路、方法:

1.摒弃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引入新型教学方法

传统的初中数学的课堂授课和教学,不仅乏味平淡,而且缺乏最基本的吸引力,学生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很难被激发出来,整个数学课堂显得“死气沉沉”。数学课堂气氛的低沉必然引发连锁反应,带来诸如教学效率低下、课堂资源浪费、学生情绪不高等问题。因此,广大的数学教师们必须创新思维、开拓创新,不断采取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模式,借以激活数学课堂,塑造高涨、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如教师可以引入电教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数学课堂教学,通过设置、放映PPT课件,联入互联网等方法,极大丰富授课的模式与内容,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此外,教师可以灵活配置授课的时间,给学生们留出更多的自由思考、解题、讨论的时间。初中生大都处于12~15岁的青少年阶段,他们喜好自由、不愿意被管制和束缚,给他们时间自由发挥往往可以调动整个课堂的气氛。另外,多媒体、计算机深受初中生的追捧、喜爱,多使用这样的新型教学工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从而烘托出火热的课堂氛围。总之,诸如此类的方法都可以为调节和塑造初中数学课堂气氛提供帮助,值得进一步的普及和推广。

2.开展小组合作式教学,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

要想更好地调节和素质数学课堂的气氛,首先要赢得学生们的信赖和支持。简言之,只有学生们愿意参与课堂教学及教学活动,课堂气氛才有可能进一步活跃。基于此,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式教学,即把全班学生分为4~5人的若干小组,然后辅以“任务教学方法”。每一次的课堂授课都可以当作一次数学教学任务的完成过程,每个小组都要通过相互协作与努力完成教师给予的任务,最终进行评比和总结,选出前几名的优胜者,给予激励和表扬。

在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的推动下,课堂可以更多的还给学生们,学生也更加充满干劲与积极性。为了小组的集体荣誉,小组成员必然更加积极努力的学习;在小组任务实现的过程中,课堂被分割为若干部分,同时也是一个整体,其气氛的活跃几乎“跃然纸上”。另外,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越来越多,整个数学课堂会更加和谐、融洽,课堂教学也必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面貌,这也是广大数学教师所乐见的场景。因此,以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塑造活跃、紧凑的课堂氛围,不失为初中数学教学的明智之选。

3.开展探索式教学,激发出数学课堂的“新活力”

数学教学讲求对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即数学知识不是死板的“纸上谈兵”,而是必须要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和使用。所以,要想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就必须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中真正活跃起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想做到这一点,可以尝试采用“探索式教学”的方法,即根据数学课程的进度及教学计划安排,定期制定探索课目,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中不断接受新的知识点的考验,同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例如,在开始数学课程的讲授前,教师可以预先设置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探索类问题。诸如“这堂课的核心知识点有哪些”、“这堂课的数学难点在哪里”等等。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带着疑惑进入课程的学习。之后,教师留出专门的“问题探究时间”,让学生们按照问题的要求进行讨论、分析,最后给出相应的答案。类似这样的探索式教学方法,其实包含问题探索、课堂环境营造、探索方法思索等多种内容,其根本诉求是引导学生在探索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的乐趣,并且调节课堂的气氛。当数学课堂气氛越发活跃、愉快的时候,学生们的学习劲头也随之“水涨船高”,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

此外,调节、塑造初中数学课堂的气氛,还可以采取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激活数学课堂。教师采取课堂活动、数学游戏、事物演示或模拟等方法,也可以很好地调节数学课堂的气氛。

综上所述,新时期初中数学课堂气氛的调节与塑造,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实现的,而是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同时结合教学工作的实际,有条不紊、扎扎实实地推进。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要遵循数学教学大纲与新课改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为根本目标,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不断拓展数学课堂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柴玉辉.浅谈数学课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J].科技致富向导,2010(14)

[2]史金梅.浅谈如何激发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6)

[3]吴启平.创建良好课堂气氛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科技风,2011(14)

第10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气氛;民主;和谐;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3-0029-01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宽松、民主、和谐语文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尊重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气氛

语文教学中,教师总会看到一些学生不能够积极参与相关的教学活动,尤其是阅读教学,无论是自主感悟还是创新感悟,他们都是无动于衷。这应当是阅读感悟的课堂不能出现宽松、民主、和谐气氛之大敌。为什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会这样?究其原因是教学中学生不被尊重的缘故。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也有自尊,如果在学习中自尊都没有,他们就会不愿意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必须以尊重学生为己任去创设宽松、民主、和谐语文课堂气氛。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阅读感悟的“劳动”成果。从平时学生的阅读感悟看,学生阅读感悟的“劳动”成果是他们都感觉不到的,尤其是一些“问题学生”的阅读感悟就更是一团糟。但从以尊重学生去创设宽松、民主、和谐语文课堂气氛的角度去思考,不管学生阅读感悟是怎样的,教师都要从学生的人格意义上加以肯定。如教学《姥姥的剪纸》时,一些学生的感悟多在浅表的文字意义上,为此教师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逐步地引领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获得比较深刻的文学和文化感悟。这样,学生在感悟时,会感到宽松、民主、和谐,在获取成功时更会感到心情愉悦。

二、关爱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气氛

学生之间存有一定意义上的差异,这是任何班级都不可避免的。因而,促进学生之间的逐步平衡,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不是完全依赖于对学生进行机械重复训练去达成阅读感悟的目的,而应当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对学生施以一定意义甚至严格意义的关爱上。在相关阅读感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得出的结论是,关爱学生是实现宽松、民主、和谐语文课堂气氛理想通道。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对所有学生都去施以爱。而教师想要在阅读感悟的过程中比较炽热地爱着学生,就需要良好的心态,需要理想的方法。如对一些问题学生,在阅读感悟上教师不能简单地批评,尤其是那些学习行为和思维存有严重问题的学生,更不能经常对其进行辱骂和斥责。教师只有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爱,那么学生在阅读感悟的课堂中才会感到愉悦。如教学《青藏高原一株柳》时,教师让学生进行阅读感悟的交流,一名学生所交流的内容让大家不知所云。但教师只要像于永正先生那样去循循善诱,像李吉林老师那样去热切期待,就会达到“千年的铁树开了花”的效果。后来,那个学生有板有眼地将自己的感悟表达了出来。同时,其他学生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使课堂教学更加宽松、民主、和谐。

三、 凝聚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气氛

语文课堂教学的阅读感悟,从语文学科课程的相关特点看,应当是一个个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悟。但语文教学不能忘记学生阅读感悟的合作讨论,而应是经常开展合作讨论。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也经常利用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去讨论相关的阅读感悟问题,但总感到学生合作讨论的效果不是很好。为什么合作获取不到好的效果?首先是教师没有将学生的心凝聚到阅读感悟的合作讨论上来,致使一部分甚至是相当多的学生觉得合作讨论与自己无关。从这个层面上说,创设宽松、民主、和谐语文课堂气氛能高度凝聚学生。凝聚学生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创造凝聚学生行为的时空,二是让学生的智慧得以充分碰撞,形成智慧上的凝聚。如教学《姥姥的剪纸》时,在学生都沉醉于教材文本的字里行间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先展开思维的翅膀进行联想,猜猜姥姥的剪纸是什么,是否就是完全意义上的简简单单的一幅窗花。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交流和辩论。在交流中,学生们说得非常得体和到位。如有的学生说姥姥的剪纸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器;有的学生说姥姥的剪纸是姥姥与“我”和周围邻居情感联结的桥梁;更有的学生说姥姥的剪纸是寄托着“我”与姥姥情感的载体,这载体不仅仅承载着“我”的童年,更为主要的是承载着“我”的多年,乃至于就是承载着“我”的一生。教育教学的实践表明:凝聚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语文课堂气氛中进行阅读感悟,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袁明.增强小学语文课堂吸引力策略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S1).

[2]赵翠兰.我国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现状的调查――以F小学的个案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0(08).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生物课堂;课堂气氛调节;情境教学;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167-02

在日常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课堂教学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是在课堂中完成的;另一方面,课堂的氛围和环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所以,对课堂的气氛进行合理的调节与塑造,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能否把握好课堂气氛的调节尺度,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关乎到生物教学的成败。所以,对这方面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深入研讨,还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一、高中生物课堂气氛的调节与塑造,要紧紧围绕“学生”展开

要深知,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性人物。对于高中的生物教学而言,能否做好学生工作,能否透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这才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点。生物看似死板乏味,实则意蕴丰富,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虽然很多学生对生物课并不感兴趣,但是这并不说明他们厌恶生物。尤其在生物课堂上,倘若能够给学生一个活泼、有趣和好玩儿的课堂,那么他们一定会“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所以,对于广大的高中生物教师来说,对课堂气氛进行有效的调节,塑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不错选择。具体来说,课堂气氛的塑造与调节要自始至终地围绕学生展开,要充分尊重和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情绪、思维和个性的引导,其实就是课堂气氛调节的最好办法。

例如,在生物课堂中,教师要脱离过去那种单纯依靠“滔滔不绝”的讲述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要想方设法地让生物课堂更加有趣儿,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和喜好。当然,调节课堂气氛不是单纯地放弃正常教学,而是指在保证教学顺利开展的进程中适度调控课堂氛围,从而使课堂更加多元化,“让课堂动起来”。这样的话,教师的教学更加轻松,学生的学习也更加主动。所以,课堂气氛的塑造、课堂氛围的营造,都需要精心地思考和严谨地设计,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课堂气氛的调节的最终诉求是保证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进而提升高中生的生物应用能力。

二、采取多种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让高中生物课堂“活起来”

诚然,相比于文科课堂的气氛,生物课堂缺失活力,略显沉闷,但这是由生物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绝非教师和学生的个人意愿所能左右。正因为如此,高中生物教师才更应该想方设法地活跃课堂气氛,让高中生物课堂告别“乏善可陈”的状态,从而成为学生们的“学习乐园”。对于生物教师来说,调节课堂气氛绝非易事,一方面是因为生物课堂的气氛调节需要学生的密切配合,另一方面是因为课堂气氛的塑造需要教学手段的创新与变革。也就是说,教学的效果好坏直接与课堂气氛活跃与否相关。教师倘若能够透过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来革除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弊端,那么课堂气氛必然活跃起来。例如,在日常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当然,并不是使用这些技术辅助教学就结束了,更重要的在于教师要“放权”给广大学生,要让学生自己操作计算机,自己设计多媒体作品,自己看到技术带来的成果。当学生可以参与其中的时候,课堂的气氛自然而然地就可以活跃起来。

另外,高中生物教师可以考虑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的情境教学,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情节或活动空间的办法,来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为教学提供帮助。情境教学既包括课堂活动、教学游戏,也包括生活情境与教学的结合等内容。试想。在生物课堂中引入情境模式,无疑是在课堂中投入了一枚“重磅炸弹”,课堂必然可以一下子被引爆,学生们也可以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情境模拟、课堂活动和生物学习中去。因此,情境教学的手段是对课堂教学的极大丰富与提升,是调节和塑造良好课堂气氛的绝佳选择。尤其在高中生普遍“讨厌”生物课的前提下,引入形式多变、内容风趣的情境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三、注重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打造融洽的课堂“共进氛围”

课堂气氛的好坏,归根结底取决于师生关系的优劣。师生保持融洽、和善与积极的关系,不但是对教学的促进,也是对课堂气氛提升饿助力。尤其是教学内容枯燥、课堂氛围沉闷的高中生物课,必须要透过师生的互动与交流来保持课堂的活跃度,保持教学的有效性。在平时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占据着主动的地位,学生则略显被动,这很大程度上是由生物教学的特点决定的。正因为如此,教师才需要更加主动、积极地与学生保持课堂的沟通、交流和互动,既要“传道授业解惑”,也要做努力做学生的知己好友,与他们打成一片。

教师的主动必然可以给学生传达一个积极的信号,这个信号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课堂上更加专心致志,更加爱上生物课堂。在课堂中的师生交流和互动,是保持课堂热度和新鲜度的重要路径,应该维护交流的畅通与持续。事实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对于教师的好感增加,与之相伴的便是他们对于教师所教科目的兴趣提升。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调节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其积极意义不可小视。

参考文献:

[1]高云霞.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第12篇

一、转变教育观念,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只有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决定着语文教学课堂气氛是否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是靠铁的纪律和挥动的教鞭“打”出来的,它依赖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依赖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依赖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破除“师道尊严”,变强调学生尊重老师的单向要求为师生互敬的双向统筹,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变传统教学中的专制型或权威型为合作型或伙伴型关系。在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努力创设民主气氛,实现民主对话、民主交流,呈现一种协商式、和风细雨式的良好师生关系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观,因学行教,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激发学生,以饱满激情感染学生,以精湛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重塑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崇高形象。只有改善了语文教学中师生不和谐的关系,才能打开学生情感的阀门,形成良好心理氛围,调动其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也才能营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气氛,实现语文教学改革目标。

二、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语文课堂气氛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没有“兴趣”作保障,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决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全方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出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师要提高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此时,教师也不需担心教学效果如何。

在此,我着重谈谈教师的教态对教学的影响。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教师的教态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教学气氛,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气氛。

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师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及时调整好你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具体来说,要做到:①用微笑面对学生。微笑是人际交流中一种最好的方式,微笑让学生对教师没有惧怕感,课堂气氛温和。如果教师板着脸孔,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让学生感到压抑,学习有紧张感,课堂气氛变得生硬、冷漠,不利于教学的开展。②给予学生鼓励。教师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别,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获得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放下严厉的批评、呵责,多鼓励、表扬学生,发现他们学习的闪光点,给予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的语言、表情,对学生的刺激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③多给学生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目光。多夸奖孩子们“好极了”“你真棒”等,教师还可奖励学生小红花、作业本等物品,这样让课堂气氛积极向上,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学生这样才能不断进取,有旺盛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在课堂上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去真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能喜欢语文,学好语文。

[参考书目]

[1]《教育学》

[2]《走进新课程》朱慕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