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3 08:30: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测绘工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国现代测绘工程技术发展非常快,从整体上看,其工程质量都能有所保证,但是在并不代表着我国的现代测绘工程不存在着问题,相反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现代测绘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从事测绘工程企业非常多,而每个企业的水平不一,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每一项测绘工程都需要很多企业以及部门来参与,要想将水平不一、方法不同的各个企业有效的融合起来,的确有些困难,对测绘工程质量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接下来,就现代测绘工程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
1.1作业进度调控有一定的难度。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结束之后,需要进行测绘检查,如果出现测绘不准确的地方,就需要重新开始施工,这种返工的现象越严重作业进度就越难以控制。正常情况下,在工程开始前,作业进度已经编写在工程计划中,但是编写的进度计划往往会实际施工进展所打乱,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以及人身安全,不能为了进度而舍弃质量,另外,施工现场情况比较复杂,任何一个细节出现问题进度都难以保证,更何况测绘对工程建设来说非常重要,不容许出现任何差池,所以出现测绘问题,即使影响进度也要进行返工。
1.2检查不深入。一般情况下,测绘结束之后,都会选派某个单位来检查,而有些检查人员自身素质不足,在检查时找不到重点,因此检查并不彻底,有很多问题隐藏在其中那个,而有些检查人员接收贿赂,检查也只是流于形式,上述两种情况下出现,使得测绘检查质量难以保证,而测绘质量不能保证,待到建设施工时,就要开始返工,这就影响了工程进度。
1.3测绘结果没有顺序。一般某些单位为了节省工程建设周期,在测绘环节往往要招投几个不同的范围来完成测绘工作,这种方式虽然那提高了测绘的效率,但是这些单位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测绘单位非常多,这些单位的水平以及所使用的测绘方法都不尽相同,如果选择不同的测绘单位同时来进行测绘,产生的结果很难统一,没有一定的顺序以及规律可循,这为后期的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不便,尤其是在技术程序的选择上。
1.4相关机构职责不明确。某些质量保证机构存在的价值并不大。有些工程工期非常紧迫,而测绘任务也非常繁重,面对着中情况,一般情况下,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检查人员都要投入到测绘工作中,这样其他方面的工作就不能按时完成,各个级别的经检查任务不能出现了混乱的情况,比如这项检查任务只需要中队级检察人员来检查即可,但是大队级人员却完成了检查任务,这样中队级的设置就完全失去了意义。这种设置只会浪费工程建设成本,同时也会禁锢一些比较有能力的人员的才能。
1.5解决问题的周期比较长。无论哪些工程在测绘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在所难免的,尤其是在不同测绘单位同时测绘的情况下,出现问题的概率更大,但是从问题发生到真正解决,持续的时间特别长,这严重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进度,这种解决问题拖沓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很多后续的工作都不能顺利进行,因此要加强作业人员这方面的培训工作。有些作业人员在测绘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其主要的想法就是等到测绘工程全部结束再统一解决,但是等到测绘工作结束,有些工作人员因为没有做好相关记录,已经忘记具体哪里出现了问题,而有些测绘工作在重新开始时,对整体的测绘工程质量影响已经十分巨大。
2现代测绘工程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面临上述提到的现代测绘工程各种问题,相关部门以及从业人员一直致力于改变这种局面,其主要的采取的对策如下:
2.1完善测绘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管理机制主要需要相关部门完善测绘的管理体制,并且能够制定相应的一些测绘的标准和技术方面的指标,只有这样使得测绘的管理工作能够更加完善并且也使得测绘的质量有很大的提高。严格的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我国在测绘方面很多的公司在进行测绘时很少有遵循国家标准进行的,这也就给工程的建设埋下了隐患,因此需要各施工单位加强监督力度,切实可行的做好监督工作,并且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只有这样才会有良好的测绘质量。
2.2加强测绘的数据检查。1)图像数据检查。测绘的数据在进行传输或是整理时可能由于疏忽或是失误导致一些数据缺边或是悬点等不能准确的记入数据系统,这也就为测绘工程的正常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图像数据的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主要是检查图形的面积是否正确,并检查行政区面积和行政区内的图层的面积之间是否存在误差,此外还需进行缝隙的检查,及校正后的检查还有重叠检查等内容。2)风格的检查。首先需要了解的是风格检查主要是指对测绘数据的完整性进行详细的检查。由于测绘数据在进行记录时候,由于不同的软件使用软件的符号及相应的符号库是存在差异的,这样的结果就使得在不同的测绘平台下的下线型以及线宽及相应的颜色等图形的数据不能很好的兼容,这就对测绘数据的处理带来很大的不变,因此就需要利用素编码将不同要素进行对应,也只有通过这样才能真正的解决不同的平台之间的由于数据转换问题进而将风格进行改变的问题,这样也使得风格的转化工作得到了很好地保证。3)拓扑的检查。由于测绘工程比较的庞大通常是由多个单位同时进行工作的,不同单位使用的软件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然而不同软件其中的拓扑的关系也是不尽相同的,这就需要测绘人员定期的对拓扑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拓扑中的关系是否正确,并及时的能够解决其中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测绘工程的数据能够准确,也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保证测绘工程的顺利的进行。
2.3测绘工程的过程控制。对测绘工程进行过程控制主要是对测控的过程进行很好的监督和控制,主要方法是需要施工队伍加强自己检查的力度以及定期的对工程进行校核及审查进而实现对测绘工程的过程控制,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定期的对测绘过程中的数据记录输入及计算和输出,以及在绘图过程中等各项与测绘数据有关的记载中的错误进行及时的更正,严格的控制测绘数据的记录,做到准确记录数据,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测绘工程。
2.4验收阶段监控。测绘工程的验收阶段在整个测绘过程中是比不少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将直接反映出在测绘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也只有做好了验收工作才能减少由于测绘导致建筑上的安全隐患的问题,因此做好验收过程就需要做到:首先要明确检查的方法,技术上的指标要求全面,并且技术上的相关参数要合理,进行测绘的仪器必需要精准,此外还需要检查有无通过法定的检查机构的检验,并且在检查过程中的数据记录是否已经合格并通过了审查,做好了验收工作这也为测绘工程的很好完成奠定了基础。
工程测量中存在的误区
在工程测量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着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确保工程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换而言之,工程测量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勘测、设计、施工以及管理等各个环节提供相应的测量依据,在规范施工管理的同时,还能为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在其实际实施中,受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测量中存在大量的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于建筑工程规模大、施工环节多、施工周期长等特点,测量人员在对工程进行测量时,受自身工作时间的限制,导致测量人员流动性大,且测量仪器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与保修,直接影响工程测量的准确度。其次,在整个测量活动中,受测量人员素质的影响,无法对一些数据作出准确的判断。再次,在实施测量活动时,测量人员没有与工程的设计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导致测量与工程设计及今后的施工安排照成矛盾冲突。最后,在整个工程测量中,需要专业人员对其测量质量进行监管与控制。然而在实际管理中,监管与控制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认可与重视,对测量结果有着极大的影响。
在当前的工程建设中,基于测量自身的特殊性,需要工作人员严谨对待,同时还要结合着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当前工程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多数是由人为与技术原因引起的,针对这类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测量人员的技能培训,使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同时养成认真、负责、严格的工作作风,确保工程测量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工程测量的发展趋势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工程测量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基本,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进步。在工程测量的发展趋势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先领域
在当前工程测量开展实施的过程中,随着建筑行业面向超高、超大的类型发展,测量技术也应随之完善。结合着当前测量技术的发展,在其优先领域中,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纳米溯源技术和系统;其次,介入安装和制造的坐标跟踪测量系统。与之前测量方案不同的是,这些内容能使技术方案灵活的运用,从中吸取各个技术方案的优势。
如采用无导轨干涉仪,对跟踪系统的要求可以降低;采用二维精密跟踪测角系统在1M3测量范围内可以得到高精度;在现场进行介入制造和装配不能等待很长时间,力和热变形的补偿是必须的而且需要足够快,现在的技术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这些进展是关键性的。
(二)计算机辅助测量
网络计算机的投入使用,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程测量技术中,在计算机的辅助下,能够凭借计算机的优势,进一步精确工程测量结果。与此同时,计算机的使用,还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测量结果分析,同时结合着工程的实际施工状况,对工程施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完善。由此可见,在整个工程测量中,计算机辅助测量已经成为当前测量的主要趋势。
(三)智能化、自动化测量
在当前的工程测量中,需要测量人员结合着工程的实际规模进行测量。这种测量模式在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测量结果与实际状况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在一些地形复杂的地区进行工程建设,若没有准确的测量数据,则工程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质量及今后的投入使用。
智能化、自动化测量技术的应用,即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按照操作人员之前的程序设置,自动实现工程测量,在得到相关测量数据后,测量人员能够结合着电脑计算机中的相关测量软件,对整个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来保证工程测量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与此同时,工程测量技术面向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能够在节省测量成本的前提下,科学的缩短测量时间,由此可见,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将成为工程测量的主要发展趋势。
总结
1水利水电测绘工程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利水电测绘工程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无论是在仪器设备方面,还是人员配置方面,都在逐步完善,对于测绘工程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传统的测绘工程中,由于受到人员水平、仪器设备等条件的限制,测绘水平不高,无法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为了提高测绘工程技术水平,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从最早的地面摄影到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再发展到技术先进的GPS技术,成为水利水电测绘工作发展的全新阶段。测绘工程的质量对于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科研以及运行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资料,是保证工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所以要高度重视测绘工程的质量。在现阶段的水利水电测绘工程中,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系统的操作,全过程都可以通过自动化技术来完成,在数据的获取方面可以利用GPS技术获得精准的数据,然后通过计算机程序将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可以快速的绘制出图形,简便了工作程序,减少了操作过程中人为操作的失误,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水利水电测绘工程进入全新进程的重要阶段,所以在技术上要不断的创新,注重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操作人员,为我国水利水电测绘工程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2水利水电工程测绘自动化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测绘自动化技术集数据采集、处理、传输、显示于一体,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图精度高、图形属性信息丰富和图形编辑方便等优点。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下面主要介绍3S技术。
2.1GPS技术
GPS称为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是一种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的测绘工具。GPS定位技术与常规地面测量定位相比,具有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强,功能多、应用广,观测时间短,执行操作简便,全球、全覆盖、全天候、高精度的特点。特别是RTK的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在水上定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GPSRTK技术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一种全天候、全方位的新型测量系统,称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技术,是目前适时、准确地确定待测点的位置的最佳方式,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基础上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GPSRTK具有定位精度高且精度分布均匀,速度快、效率高,观测时间短,方便灵活,测程不受限制,不受通视条件影响等优点。
2.2GI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处理地理空间及其相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是融地理学、测量学、几何学、计算机科学和应用对象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GIS具有以下的基本特点:一是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二是多维结构;三是标准化和数字化;四是具有丰富的信息。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能把地球表面空间事物的地理位置及其特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屏幕形象、直观地显示出来。地理信息系统对空间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准确采集有关的数据,并对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管理、更新和分析,是采用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等最新技术的技术系统,对现代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起重要支撑作用。
2.3RS技术
遥感RS不直接接触被研究的目标,感测目标的特征信息,经过传输、处理,从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遥感技术依其波谱性质,可分为电磁波遥感技术、声学遥感技术、物理场遥感技术。遥感信息技术已从可见光发展到红外、微波;从单波段发展到多波段、多角度、多时相、多极化;从空间维扩展到时空维;从静态分析发展到动态监测。RS为GIS提供信息源,GIS为RS提供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GPS作为GIS有力的补测、补绘手段,实现了GIS原始地图数据的实时更新。3S的综合应用是一种充分利用各自的技术特点,快速准确而又经济地为人们提供所需的有关信息的新技术,三者的紧密结合,为工程测量提供了精确的图形和数据。结束语在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测绘工程需要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为工程的顺利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的设备仪器在测绘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测绘工程也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简化了操作流程,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在数据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方面,更加快捷,实现全程的自动化操作,对于水利水电测绘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水利水电测绘工程还会不断的创新和变革,在技术上不断进步,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作者:李栋梁单位: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GPS系统组成及优点
GPS定位系统主要是由工作卫星的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及用户部分组成的。这三部分分别具有独立的功能和作用,同时各部分之间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定位系统。
GPS地面接收机接受天上四颗以上的定位卫星的电磁信号,接收机可根据所接受到不同卫星之间信号的时间差,准确的计算出接收机该时距离各卫星的距离。由于GPS卫星在空中位置可知,因此可通过一定的计算公式将卫星位置和已测出的距离进行换算,确定接收机在地球上的位置,包括经纬度、海拔等地理信息。目前,GPS导航系统已开始应用于考古测绘、农业生产、城市交通及国际战争中。如在黑龙江的三江平原地区,因其是汉魏遗址,所以是考古重要地点,文物保护部门利用该定位专业技术,对遗址进行精确定位,并将遗址群绘制成为平面彩色图系,不仅使数据精确,更节省了人力物力;城市交通上以上海为首,历史性的跨入了“卫星时代”,交通部门可通过卫星定位对城市车辆进行定位,方便政府部门的管理,更便捷了百姓生活;国际战争上,利用卫星定位系统能够准确计算敌方阵营及重要部署,能顺利开展战争,给敌方造成致命突袭,有力把握住战争局势。
现采用的最新GPS卫星定位系统,能对发生的各种复杂变更情况较快适应,节省时间,避免人力损耗,能克服传统测量方法所存在的弊端,对动态监测过程能够真正实现数值化和信息化。在工程测量实际测绘过程中,GPS系统不只可以用于测量和导航,同时可用于测速及测时。GPS定位系统在测量过程中具有如下优点:
1.测站间的相互通视是传统测量学中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但在利用GPS定位系统过程中,避免了测站间的通视问题,能够使选点更加方便灵活,并使造标费用大大节省。
2.定位精度较高。GPS测量的优越性能随距离的增长而愈显突出。在一份对北京土地开发项目实施中,所要开发地区涉及10个边远郊县,而且多数位于山区地带,工作人员进入该地区后,易迷失方向,难以定位。通过GPS测绘专业技术的使用,可在50km以下的基线上,相对定位精度达到百万分之一上,在100km以上的基线上,定位精度达到千万分之一,轻松解决定位难问题。
3.定位迅速。利用该定位系统进行静态相对定位时,对20km以下的基线,快速相对定位通常只需20分钟;在动态相对定位时,完成初始化工作以后,可任意时刻对流动站进行定位,观测时间仅需几秒。
4.全天候工作。利用该专业技术进行观测定位的过程中,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也不会因天气状况影响观测效果。在平面控制测量的过程中通常以导线如结点、闭合导线的形式进行测量;在重要构造物测量时,通常布设成线形锁、三角网的形式。
二、工程测绘过程中GPS专业技术实施
1.工程测绘选点与标志的建立
在选点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要求:点位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带,同时保证该地带视场要开阔;在对电磁波有干扰的地带不宜选点,如高压线、电视台及大面积的水域地带都将干扰电磁波的接收,在选点时不容忽视。
2.工程测绘外业的观测
GPS的对外观测作业主要有天线的安置、实时观测及对观测结果的记录等。
2.1安置天线
安置天线过程中主要注意对中、定向、整平和对天线高的量测。在静态相对定位的过程中,要把天线架设在三脚架上,并在标志中心的上方进行对中,同时保持基座上的水准气泡在居中位置。调整天线定向过程中,要确保定向标准线正向北方,误差小于5度。测量天线高时,应从相位中心量起,直至观测点的标志中心,此段垂直距离即为天线的垂直高度。
2.2观测作业
在进行作业观测任务时,及时捕获卫星的信号,并实时跟踪处理,获得定位所需的信息和数据,在安置完天线以后,为确保电源和接收机的正常开通,要将接收机安置在离天线不远的安全区域内,在开启电源进行观测时,要保证系统已检查无误。
2.3数据处理与成果校核
为了保证对外观测的质量和预期定位精度的实现,对观测成果的校核成为一重要环节。在结束观测任务以后,要对获得的观测数据及时进行分析、校核,对出现的不合格的观测结果要及时采取补测措施,经确认数据无误后,方可对数据进行处理。
三、GPS工程测绘实施实例
1.GPS用于大桥的控制测量
作为对长江两岸鄂州市和黄冈市起连接作用的鄂黄长江公路大桥,在建造初期为使施工及设计便利,采用GPS专业技术对首选方案Ⅲ、Ⅳ桥位进行Ⅲ等平面控制测量。以双大地四边形布网作为设计方案。与江面垂直的长边约为1200m,平行的短边约为500m。双大地四边形与两个国家Ⅱ等以上大地点联测。
在平差处理以后,控制网的精度通常为:误差在最弱点位中为1.93cm,在最弱边长相对为1/113000,使Ⅲ等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得以了满足。
2.GPS测量用于导线控制测量
在河北境高邑至邢台段的京深高速公路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坦荡平整,最大相对高差在20m左右,平均海拔大约在50m,境内分布较多村庄。植被多为小麦及田间行树并密集分布着机耕道和公路。
在导线测量过程中,采用三台Wild 200 GPS接收机,采用点连接方式开始作业,三台接收机同时作业。完成作业后,使其向前滚动。
3.GPS测量用于密林、密灌地区路线控制测量
在工程测量道路建设测量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采用的GPS+RTK结合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测量,在进行道路测量方面,采用GPS+RTK主要是在进行次数字地面模型数据采集,以及加密控制点中等等几个需要测量方面中应用此项技术,在道路建设测量过程中,道路线路放线的工作可以说,测量工作中的重点,如果测量不够准确的化,就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情况发生,因此我们在进行测量中,首先采用GPS模式来对其测量方位进行定位,之后进行放样,最后在将放样的数据传输到电子手册中,这样经过分析就会得出施工测设放样点的相关的文件和数据信息,之后相关的施工以及测量人员只要通过的相应的数据值和文件信息,就可以简单而又轻松的完成现场的道路测量的放样工作(如图1)。其最重要的职能就是,可以节约很多的成本和资源,还可以为道路建设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GPS+RTK二者相融合,在工程测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GPS+RTK二者互相融合,在进行工程测量工作中一定要及时的了解和掌握,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问题,以免由于不了解情况,发生不科学准确的测量现象发生,给工程测量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为GPS和RTK技术一般都是通过计算机形式和手段,来其需要测量的对象,进行测量和分析的,为此,在工程测量工作中,一定要尽量的避免和杜绝其不好的情况发生,为工程测量提供基础性保障的作用,下面我们简单的列举出在二者互相融合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在进行需要测量区域的选择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其地势相对比较高的地方,在测量的范围中,不要具有大范围的水源和信号塔,以及高大的建筑物,如果这些外在因素,范围过大,就会严重影响的GPS的系统定位的信号,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电磁干扰,对测量的结果会发生影响。
2在进行工程测量过程中,一定不要将电台、收音机等信号源太强的装置,放在GPS测量系统的旁边,如果GPS和其他装置太过于接近的话,就会严重影响的GPS测量的质量,因为如果一旦在进行测量过程中,二者太过于接近的话,就会产生两种信号源互相干扰的情况发生在,对策测量数据的准确度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为电台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涡流的情况,这样就会对磁场产生一定的干扰,影响其GPS的信号质量。
3GPS信号资源锁一定要经过初始化的设置和处理,在进行设置过程中,一定要静止的观测几分钟,待重新锁定卫星信号之后,在开始进行测量工作的运行,这样就会提高其碎步点的观测效果和作用。
GPS+RTK在使用过程中的优点
GPS+RTK技术的融合,在进行测量工作中,可以称之为完美,其益处甚多,缺点很少,下面我们就通过简单的分析和阐述,来对其优点和使用过程中的优势进行的讨论。
1GPS+RTK技术在进行使用过程中,其定位的精度非常的高,产生的误差非常的小,与传统的测量方式不同的就是,只要信号资源好,在有效的测量距离范围中,进行测量,可以满足定位精度误差不累积的条件,其设备与其他设备不同,不存在每个点定位精度,然后进行总体去平均差的情况发生。
2在进行测量过程中,测站之间是不需要进行通视的,GPS+RTK进行测量主要就是接受卫星信号,所以只要具备一定的空间,就可以进行卫星的定位和测量,根本是不需要进行测站之间的通视的。
[关键词]测绘 联合培养 硕士研究生 思考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277-1
1引言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高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已不能满足日渐增长的研究生数量及培养质量要求。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逐渐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是以工程应用为自身特点,以培养工程技术和技术管理类型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在联合培养模式下,高校与与企事业单位之间能够相互合作,不仅降低了培养成本,更提高了培养质量,是加快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2测绘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
近年来,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作为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在各高校和科研企事业单位之间逐渐兴起。测绘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方案的确定上主要突出“测绘工程应用”的特点,学生所学课程除国家教委规定公共基础课外,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上灵活多样,紧密结合测绘地理信息生产、科研特点,既满足国家教委对工程硕士课程设置的要求,又实实在在让学生学到测绘地理信息单位业务急需的知识。虽然培养方案和管理体制尚有待进一步改进,合作机制仍需完善,但该培养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各培养单位之间交流,充分利用优质教学、实践资源,有效提高培养质量、降低培养成本。因此,逐渐被广大高校和科研企事业单位所认可。
3联合培养测绘工程硕士研究生总体目标
联合培养测绘工程硕士研究生总体建设的目标是:“形成以高校为主体、以单位为依托、以培育优秀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研究生为努力方向,参与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协作监督制度化的联合培养模式。”
显而易见,总体建设目标的形成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形成并实现多个子目标,才可以顺利达成。
3.1以高校为主体
研究生来自高校,始终离不开高校培养,高校具备强大理论教学和师资力量优势,高校尤其是地方合作高校是建设好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基础,要充分发挥高校在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3.2以单位为依托
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在研究生联合培养中的设备、资金、创新、场地等方面优势,单位指导老师长期从事具体测绘地理信息生产科研工作,相比较高校指导老师,有一定的实践业务优势,可实现更加全面均衡地培养研究生。
3.3以学生为基本
以培育优秀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研究生为努力方向,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根据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最新需求确定内容,如天地图、数字城市、地理国情普查等大型项目,让研究生参与项目的设计、建设、验收等关键环节,全面提高研究生学术和实践能力。
3.4参与主体多元化
测绘地理信息单位的业务范围和工作领域随着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拓宽,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三维建模、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等方面技术持续发展,给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带来了多个研究主体,为联合研究生培养开启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
3.5运行机制多样化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竞争性的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研究生培养对接市场需求,基地建设的制度化、单位对基地建设的内需化。同时,采用教育、咨询、开发、服务、共建实体等多种形式,将多元主体的作用发挥出来。
3.6协作监督制度化
为更好保障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法权益,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同时对联合培养单位的效益有所保障,必须在高校和联合培养单位之间建立起协作监督制度,实现高校、单位、研究生三方相互监督的培养机制。
4测绘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4.1实行双导师制
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联合培养硕士生,学校聘请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副高职称人员担任校外导师,一般校内导师负责学生基础理论指导,校外导师负责学生实践环节,双方共同指导学位论文。
4.2合作项目联合指导
校内外单位合作承担科研项目,以项目为依托共同培养研究生,通过开展项目科研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专业硕士实践能力提高的目的。
4.3毕业论文相互审核制
为切实提高论文质量,对于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要严把撰写论文各个环节的质量关。联合培养院校和科研生产单位专家参与研究生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毕业论文审核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严把学位论文出口关,在毕业论文审阅过程中,先有联合培养院校和基地导师进行指导审阅,再以盲审的形式送外校导师或基地导师审阅,二级把关,确保论文质量。
5联合培养模式下的几点不足和思考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培养标准;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4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3?0054?04
针对当前工程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论文、轻设计等问题,2010年教育部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是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的要求而提出的一项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1]。目前我国有61所高校被批准为卓越计划高校,其中部分高校开设了测绘工程专业(中南大学与黑龙江工程学院的测绘工程专业已被批准为“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2]。测绘工程专业是地学领域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之一,它涵盖了旧专业目录中的大地测量、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部分)和地图学等四个本科专业[3],这使得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培养要求具有更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由于“3S”(GPS、RS、GIS)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和普及,使测绘工作从工具到理论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专业整合、测绘新技术的发展及测绘学科内涵的不断扩展,使得测绘工程专业教育与教学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卓越计划”正符合测绘工程专业教育与教学改革的方向。“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之一是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培养方案,它是从专业培养角度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和措施,主要包括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及校企联合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方面的内容。本文针对信息化测绘系统下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分析制定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具体研究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及校企联合培养方案三个方面的内容,为制定和实施“卓越计划”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制定原则
“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制定首先应对人才培养的层次定好位,然后根据专业特点,突出行业背景,注重创新能力、人文素养及生产管理能力的培养。
1. 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
行业和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从工程师的类型来说,有服务型、生产型、设计型和研发型[4]。笔者认为卓越测绘工程人才的培养至少应该分两个层次,即生产设计型和生产研发型。他们的区别只是侧重点不同,前一层次应强调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后一层则应多一些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具有多种类型,主要可分为研究型和教学型两大类。我国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层次有明显的不同,本次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包含这两大类型的高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也应根据学校的类型在培养层次上定好位。同时,在制定培养方案或具体措施时,还要考虑同一学校中学生的个体差异。
2. 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
每个专业人才培养都应符合其专业的特点,制定培养方案时,必须根据专业特点设置课程体系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式。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主要有:①实践性强。从工程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到测绘产品制作,都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主干课程都应安排较多的实验课程以及相对应的实践类课程,课程设置时,其占的总学时数应在30%以上。②专业涵盖面宽。从内容上来说,它涵盖了旧专业目录中的大地测量、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部分)和地图学等四个本科专业。因此,制定方案时要融合四个旧专业的主要内容,并以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的内容为重点。从专业服务来说,测绘工程技术可以应用于广泛的工作领域,如国土、矿业、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国防等,这就需要开设相关专业领域的课程,如土木工程概论、地质学基础、城市规划原理等课程。③依赖工具。测绘科学是随着测绘工具发展而发展的,现代测绘基本上就是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包括体现测绘学科特色的“3S”技术。根据该特点,方案中应设置计算机技术与测绘专业结合紧密的课程,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
3. 行业背景不同
虽然许多高校都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但大部分高校仍具有行业特色。各高校在测绘工程专业上一般也结合其行业特色进行人才培养,如: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长安大学、河南理工等具有地矿特色,同济大学具有土木特色,西南交大具有铁路特色,河海大学具有水利特色等。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增加一些与行业特色相关的专业基础类课程,并在专业课程的课程内容中体现出行业特色。“卓越计划”将行业企业的参与作为实施该计划的前提,其中的校企联合培养阶段的培养方案可以更充分地体现行业特色。
4. 注重创新能力、人文素养及管理能力的培养
从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讲,“卓越计划”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生产管理与企业经营能力及人文素养。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我校以教师科研项目和科研实验室向学生发为手段,联通教学和科研,采用案例、启迪、学科交叉、科研训练、自主设计实验等方式,打造学生创新能力锻造平台,并设置相应考核办法以及必须达到的学分要求。在工程专业的教育过程中除了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哲学、经济、法律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5],人文社科的知识素养往往决定了学生的创新视野和创新思维,培养方案中应加强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我校结合“卓越计划”的培养特点,在全校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从培养人才层次来说,“卓越计划”培养的学生应该是今后本行业领域的领军人才,这就需要加强培养其领导管理能力,培养方案中除设置相应的管理类课程外,在课外研学中也应有所加强。
二、培养标准
培养标准是指学校层面制定的本校加入“卓越计划”的各个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它是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参与高校制定的本校实施“卓越计划”的纲领性文件,一般在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的基础进行深化,强调实践创新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及企业管理能力的培养。测绘工程专业总体应达到的标准是: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测绘工程理论知识、掌握测绘工程专业技能、具备空间信息综合处理能力、较强的测绘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知识更新与自我完善能力、良好的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测绘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学生可从事测绘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从事空间信息的采集、分析、整合、评价、决策等测绘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也可承担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及企业市场经营等工作。能达到工程测量师技术能力要求时,可获得工程测量员的技术资格,并具有在毕业4年后能获得国家注册测绘师的能力。对应国家标准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拥有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感。
第二,掌握测绘工程专业所需的相应自然科学知识,具备扎实的测绘工程基础、专业理论基础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①具备从事测绘工程学科所需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包括高等数学、概率统计、大学物理等。②掌握测绘工程技术所需的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包括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实用数据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土建工程、工程地质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应用工程基础知识解决实际测绘工程问题的能力。③掌握测绘工程专业基础理论与技术知识。包括空间信息数据采集、处理、表达与利用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术,各种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及运营监测各阶段的测绘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具体包括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编制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籍与房产测绘的理论与技术。
第三,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能从事测绘工程设计与施工工作。
第四,能参与测绘工程生产过程和工程项目管理与实施,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和经营能力。
第五,善于沟通,能适应环境,不断学习,初步具有竞争和合作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与能力矩阵设计
培养标准细化后,就要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与“标准实现矩阵”,把相应的知识能力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本方案的课程体系可以分为六类:
①基础课程。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大学物理、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测绘学概论、大学计算机基础、工程制图等。
②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测量学基础、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控制测量学、摄影测量学、遥感原理与技术、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GPS测量与数据处理、测绘程序设计基础、地图学概论。
③“卓越计划”人文与管理特色课程。包括人际传播与沟通、文学与创意、经济法、领导学、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企业管理、公共关系学。
④校企联合培养专业课程。包括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测绘工程监理、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
⑤行业特色课程。包括地下工程测量、地质学基础、土建工程概论。
⑥校企联合实践课程。包括测绘基本技能训练、测量学实习(含设计)、控制测量生产实习(含设计)、工程测量实习、企业综合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其中,实践类课程可以全部或部分安排在企业进行。校企联合培养的课程也可以部分在企业进行或者由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专题讲座。课程体系建立后,应对照培养标准中知识能力大纲所列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素,与用于实现这些要素要求的每一门具体课程和教学环节一一对应起来,即建立起 “标准实现矩阵”(见表1)。在此基础上,拟定教学计划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大纲的制定应对照知识能力大纲中各要素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
四、校企联合培养方案
实践是工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卓越计划”创立了高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结合的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目的是通过此方式解决工程人才培养中校企脱节的问题。依据“卓越计划”的要求,学生在4年的学习中,有一年时间是校企联合培养。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培养方案分时段先后进入优秀测绘企业完成36周的工程实践,有5门课程校企联合授课。通过具体工程实践,参预测绘项目策划、技术设计、实施、技术总结、成果检查验收,使学生掌握测绘工程项目生产与管理的一般流程和方法。企业阶段的培养计划主要包括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及指导与考核方式等。
1. 校企联合培养的课程内容
主要包括:①测绘基本技能训练3周。要求了解测绘基础知识,掌握测绘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距离、角度、高差测量以及方位角、坐标、高程确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②测量学实习5周。掌握图根控制测量、小地区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测绘成果检查验收的基本要求。③控制测量实习4周。掌握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布设、观测及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对控制测量成果进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④工程测量实习3周。深入实践,广泛接触各种工程项目,掌握工程测量、变形监测的技术与方法。⑤部分专业课程学习5周。主要包括测绘工程监理1周,企业实务1周,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1周,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2周。⑥企业综合实习4周。到所在企业的总经办、总工办、生产部、综合部、法律部、财务部、市场部、质检部、后勤部、安全部等部门,学习测绘企业经营管理方法、测绘项目生产、技术管理过程。⑦毕业设计17周。在优秀测绘企业,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完成综合性较强的测绘项目的技术设计、生产、检查验收和总结工作,其成果作为毕业设计提交学校。具体内容和计划由学校和相应的大型测绘企业结合实际企业生产情况、岗位需求、学生特点综合制定。
2. 校企联合培养阶段学体要求
①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应根据各阶段实践的主要内容和校企联合培养计划,制定自身学习、工作计划。②掌握多种测绘仪器的操作及检校技能,掌握常规测量技术及现代测绘技术。③参加测绘项目的生产与管理,理论联系实际,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初步培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努力提高测绘工程专业素养。④了解测绘企业及测绘项目管理和经营体制。⑤做好企业学习日志、学结和实践报告或论文。
3. 校企联合培养阶段的指导和成绩考核方式
校企联合培养阶段,学生的学习由在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联合指导,并实行导师制。中南大学在实施“卓越计划”时,要求全面实行双导师制,即校内校外各有一位导师。校企联合培养首先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由校企联合制订阶段培养计划和预期培养目标,学生在校企联合培养期间要随时向企业指导教师汇报学习进展,在校指导教师也会定期前往企业对学生进行现场考核和指导,督促学生按进度完成学习任务。
在校企联合培养期间,学生除了需要获得上述课程的各科学习成绩以外,还需要获得企业综合学习成绩,该成绩由三部分组成:①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实践能力、综合素养等,该部分成绩占校企联合培养总成绩的40%。②学生撰写的毕业设计(论文),该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40%。③学生的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校企联合组成),该部分成绩占企业学成绩的20%。
五、结语
为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教育部与国家测绘局决定联合实施测绘领域的“卓越计划”,并成立了工作组和专家组。以推进测绘领域的卓越计划的实施,协调相关政策措施,制定专业标准和实施方案,论证高校专业培养方案等工作。在此背景下,我校制定了“卓越计划”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由于“卓越计划”刚开始实施,其标准体系和培养方案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探索完善之。
参考文献:
[1] 张文生,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77-92.
[2] 田青.教育部国家测绘局联合实施测绘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N].中国测绘报,2011-04-08(1).
[3] 宁津生.测绘工程专业和测绘学[J].测绘工程,2000,9(2):70-74.
【关键词】工程测绘;GPS测绘技术;应用前景
引言:
在GPS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的今天,其在我国很多领域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工程测绘就是其中之一。因为GPS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得工程测绘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大大提高了工程测绘的精确度。由此可见,GPS测绘技术所具有的精确度高、测量时间短等特点在工程测绘中得到了充分发挥。本文笔者将详细的分析GPS测绘技术是如何在工程测绘中有效应用的,进而探讨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前景。
一.GPS 技术
(一)GPS技术的工作原理
GPS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GPS 接收机设置在某一点上,GPS卫星不间断的发送定位信息 ,再利用计算机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从而确定接收机所在的三维位置。将GPS技术应用于工程测绘中,GPS将会形成两个坐标系统,即空间固定坐标系统和地固坐标系统。利用这两个坐标系统可以判断测绘对象的具置,进而对测绘对象进行精确的测量,从而得到精确的、真实的工程测绘数据。可以说,GPS技术是一种应用效果良好的科学技术。
(二.)GPS技术的特点
GPS技术这种科学技术具有多种特点,如精确度高、测量时间短、操作简单、应用广泛等。具体表现为:
(1)精确度高。实践已经证明GPS相对定位精度在50KM以内可达10-6100-500KM可达10-71000KM可达10-9。这充分说明了GPS技术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利用此项技术来进行测量,可以大大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2)测量时间短。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创新,目前所应用的GPS技术在20KM以内相对静态定位仅需15-20分钟,而在15KM以内时流动站观测时间只需1-2分钟即可完成,如此快速的测量是传统测量技术所达不到的。
(3)操作简单。因为GPS接收机不断改进,促使其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将其应用测量工作中,可以促使GPS技术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应用。
(4)应用广泛。因为GPS具有精确度高、测量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点,促使GPS技术应用比较广泛,在到航空、军事、建筑、交通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工程测绘中 GPS 测绘技术的应用
具有测量精确度高、测量时间短、测量速度快、操作简单等优点的GPS技术在工程测绘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程测绘质量和效率,促使工程测绘工作高质高效的完成。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主要是:
(一)GPS外业测绘
将GPS测绘技术应用于工程外业测绘中,主要是对室外工程进行测绘处理。GPS用在室外工程测绘中具体应用过程中,最需要慎重注意的一点是选择点的确定。因为,在室外工程测绘中选择点确定是否准确直接关系测绘结果是否精确,能否有效的应用于工程中,为高质量的建设工程是否可以提供有效条件。所以,利用GPS技术进行室外工程测绘中应当将选择点的确定是为重点。只有在选择点上下足功夫,把准备工作做到位,才能从最大程度上确保测绘结果准确无误。对于选择点的确定,首先是检查坐标架、坐标规格符合要求、完好无损。其次,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相关规范性文件要求,选取一个最合适的测量位置,并且固定好测量点。在测量点确定好后,利用GPS技术定位测量点,根据坐标系统的判断进行准确的测量,进而完成室外工程测量。
(二)GPS布网工作
GPS布网也是工程测绘中的一种,主要是对工程建设中比较弯曲的隧道、湿地工程或不佳复杂的盘山公路等所展开的测绘工作。在对盘山公路、弯曲隧道、湿地工程等此类复杂、繁琐工程进行测绘的过程中,因为测绘难度大、测绘准确性差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工程测绘容易存在较大的误差。而GPS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此类工程测绘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准确的测量,还能够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利用GPS对盘山公路、弯曲隧道、湿地工程等复杂工程测绘中,主要是运用边连式和点连式连成三角形,这其中利用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几何原理。将工程测绘布置成网状结构,对工程进行能远程测量,从而得到准确的工程测绘结果。其实,再利用GPS进行布网测绘中,通常采用边连式和网连式这两种最为常用和实用的测量方式,这可以增强几何效果,促使布网的网状面积大大提高,从而实现GPS准确定位,精确测量。
(三)实时动态测绘方法
利用GPS技术对工程进行实时动态测绘是其他传统测量技术所无法实现的。GPS技术的实时动态测量能够大大提高工程测绘准确性和有效性,为规范、合理的进行工程建设创造了条件。对于GPS的实时动态测绘的实现,关键是确保RTK工作的程序有序、有效的进行。那么,如何确保RTK工作的程序有序、有效的进行?
首先,为了可以有效的控制GPS,需要建立一个基准站。而基准站需设立在一个固定的点之上,再把GPS接收机安装在基准站之上,依据GPS观测在视线范围内的卫星,利用无线机械设备进行对信息的传输,结合二者最终使流动站接受到所有有效地数据和信息。
其次,通过次基准站对GPS进行控制,促使GPS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对测量对象进行准确的测量,利用卫星将测量数据传输到基准站中。因为GPS技术可以长时间的运用,这使得GPS技术可以对测量对象进行实时测绘。
三.工程测绘中 GPS 测绘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对于传统的测绘技术来说,GPS测绘技术具有精确度高、测量效率高、功能多、易操作等优势,将其科学、合理的应用于工程测绘中,可以提高测绘准确率,促使工程测绘高质高效的完成。从当前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应用情况来看,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那么GPS技术将会不断创新和完善,这也就意味着GPS技术的智能性、全面性、功能性、自动性将会大大提高,将其应用于工程测绘中,其应当向智能化、全面化、自动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
GPS测绘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工程测绘,促使外业测绘、复杂工程测绘、远程测绘得以高质高效的完成,相信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其将在工程测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工程测绘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玉松.论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
[2]薛会元.浅析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09).
[3]张孝军,夏定华,封光寅,手持式GPS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A].测绘荆楚――湖北省测绘学会2005年“索佳杯”学术论文集[C].2005.
[4]康玉晶.加强工程测绘教学 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04.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工程测量,应用,研究
1.概论
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主要包括水利、交通、建筑等行业,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测量仪器的智能化,数字化测绘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摄影测量与遥感(RS)以及数字化测绘和地面测量先进技术的发展,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逐渐自动化、实时化和数字化,工程测量的服务领域也应进一步延伸,以满足不断提高的社会需要。
2.工程测量中的数字化技术
2.1地图数字化技术
在建立各种GIS系统时,对原有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在建库工作中占据了相当大的工作量,各工程测绘部门都投入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对于已有纸制地图,若其现势性、精度和比例尺能满足要求,就可以利用数字化仪将其输入计算机,经编辑、修补后生成相应的数字地图。当前有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两大类仪器,针对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数扫描矢量化软件能自动提取多边形信息,高效、便捷、保真的对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论文格式。
2.2数字化成图手段
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是传统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常规的成图方法野外工作量大,作业艰苦,作业程序复杂,同时还有繁琐的内业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难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论文格式。而数字化成图技术具有精度高、劳动强度小、更新方便、便于保存管理及应用、易于等特点。目前,数字化成图技术有内外业一体化和电子平板两种模式。内外业一体化是一种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主要设备是全站仪、电子手簿等,其特点是精度高、内外业分工明确、便于人员分配,从而具有较高的成图效率。论文格式。
3.数字测绘在数字地球中的应用
简言之,数字地球就是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信息,加载于一个统一的地理坐标框架中按数字的形式存贮于计算机,任何机构或个人均可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足不出户便获取所需的信息做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数字地球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技术复杂,涉及部门多,没有任何一个部门或团体能单独承担,它需要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技术才众多应用部门的配合。测绘作为地学和信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空间基础信息的获取、处理,向信息高速公路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信息货物等工作已历史地落在测绘工作者肩上。可以说,数字地球始于测绘。我国测绘部门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对传统测绘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的数字化改造。传统的光学定位技术已被光电技术,GPS技术所取代,传统的白纸测图已被数字测图和地理信息系统所取代,以地面测量为主向以卫星定位(GPS)、卫星遥感(RS)测绘等高技术为主的对地观测方面转变,被动的静态测量向动态的实时测量方面转变测绘部门在数字地球基础框架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建立了全国A级、B级GPS网;完成了全国1:100万、1:25万基础地理数据库和数据服务设施;建立了国情和省情综合地理信息系统,研制成功了从遥感立体影像自动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研制成功了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栅格图(DRG)等“4D”产品生线。数字地球的雏形已经形成。
4.工程测量中的地理信息(GIS)技术
GIS是集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测绘遥感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已成为多学科集成并应用于各领域的基础平台和地学空间信息显示的基本手段与工具。其技术优势不仅在于它的集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三维可视化显示与成果输出于一体的数据流程,还在于它的空间提示、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功能。目前,GIS不仅发展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技术科学,而且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在测绘、地质矿产、农林水利、气象海洋、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区域开发与国防建设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用GIS、数据库、内外一体化测图、扫描矢量化及全数字摄影测量等技术,为专业信息系统提供及时、准确、标准化、数字化的基础空间信息,以建立各类专业信息系统,从而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
5.工程测量中的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数字摄影测量是基于数字影像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航空摄影测量是大面积、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地籍测量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可以提供数字的、影像的、线划的等多种形式的地图产品。全数字摄影工作站的出现,加上GPS技术在摄影测量中的应用,使得摄影测量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迈进。随着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应用,摄影测量产品已经从影像图等向4D产品转化,为建立各类专业的信息系统和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证。
6.工程测量中的遥感( RS)技术
遥感(RS)技术由于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及经济性等优势,得到快速的普及,多光谱航空摄影和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将成为对地观测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各种中小比例尺地形图都可以利用遥感影像来获取,为应用于工程测量领域的城市基本地形图、地籍图以及各种大、中、小比例地形图的快速更新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方法和手段。
7.工程测量中的3S集成技术
3S(GPS、GIS、RS)技术的结合,取长补短,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趋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行成了“一个大脑,两只眼睛”的框架,即GPS与RS为GIS提供区域信息及空间定位信息,而GIS进行相应的空间分析以便从GPS和RS提供的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综合集成,使之成为科学的决策依据。诸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工程,其施工范围大、物流量大、施工周期长等,而3S技术为该类大型工程提供了最有效的数据及信息采集、分析处理、表达决策的工具。
8.结语
伴随着测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工程测量必将朝着测量内外作业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处理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数字化、测量信息管理可视化、信息共享和传播网络化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俊勇,胡建国.GPS技术的新进展[J].测绘工程,1996,(2).
[2]李建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李青岳.工程测量学[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测绘遥感领域最早成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测绘遥感、地球空间信息领域知名的研究机构,现根据项目研究需要,公开招聘博士后1-2人,具体信息如下:
一、招聘方向:
遥感图像和天文导航序列图像质量改善和图像感知、检测、精确定位与三维重建。
二、应聘要求:
1.近二年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或2014年毕业的应届博士研究生,能够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
2.熟悉图像处理、识别与检测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流畅的英文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本领域发表过SCI收录文章。
三、待遇:
除国家基本待遇外,课题组根据工作情况提供科研补贴,具体情况可面谈。
四、申请人需提供的材料:
1.应聘申请(CoverLetter)
2.个人简历及5篇代表性论文复印件。
3.学位和学历证书复印件。
五、报名时间:
本招聘启示长期有效,有意向者随时联系。
关键字:高职;测绘;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急需大量技术性的测绘人才,而目前,很多新型仪器及软件,都是英文界面,很多测绘专业相关的文献没有汉语版本,所以掌握一定的测绘专业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为使测绘专业毕业生适应岗位要求,很多高校针对该专业在校生开设测绘专业英语课程,旨在帮助测绘专业的学生全面了解测绘专业相关的英语表达,提高学生在测绘专业相关英语材料方面的阅读能力和词汇表达能力,为学生学习,理解和使用测绘专业技术提供便捷的途径。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技能型一线工作人员,特别是如测量工程这样的艰苦专业,高职生占的比例更大。相比于其他层次高校学生,高职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虽然高职院校大都开设了测绘专业英语课程,但与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是专业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新仪器新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为培养出称职的、能适应岗位需要并与国际接轨的一线高级技能应用性人才,有必要对高职测绘专业英语课程进行改革。
1.高职测绘专业英语教学存在问题
1.1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课时有限
大多数高职学院将测绘专业英语安排在大三的第一学期,性质为考查课,约为40个课时。这样的课程设置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大部分基础性的专业课已经学完,专业性更强的部分如:工程测量、GPS、摄影测量与遥感等专业课同步学习,起到中应对比,加深印象的效果。但是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的兴趣不浓厚,积极性不高,加之测绘专业英语词汇量大、组句复杂冗长、概念偏难,对于英语基础偏差的高职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1.2 教材难觅
测绘专业英语是很多院校测绘专业都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课,但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选用的仍是本科教材。本科专业英语教材一般阅读篇幅过长、词汇量过大,选用这样的教材既影响教学效果又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极不相符。
专业英语教材不同于基础英语,教材内容要求专业性更强。专业课程教材往往更新较快,采用最新的名词术语、技术规范,可以选择的版本数量较多,而测绘专业英语教材可供选择的数量原本就少,适合高职测绘专业英语教材就更难找到,且内容陈旧,无法反映前沿的新科学新技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教师能力有限
目前,高职测绘专业英语课程教师一般由专业课教师兼任,英语水平良莠不齐,由于没有受过专业的英语口语和英语教学训练,并且课程教学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测绘专业英语涉及的“大测绘”领域,而担任课程教师多为年轻教师,仅对某些领域较为熟悉,实践能力不强,教学中不免影响到教学质量。
1.4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高职测绘专业英语教学一般沿用基础的教学模式,多采用词汇讲解、语言分析、阅读、翻译、回答问题、写作等方式。专业英语的教学不同于公共英语[1]]。这样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体现专业英语的专门性、实践性,使学生不能学以致用,没能发挥专业英语的应有作用。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教师绝大多数采用讲授法,较少使用多媒体、网络等,课堂气氛沉闷,缺乏互动,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影响。
2.高职测绘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
2.1提高高职测绘英语课程重视程度,适当增加课时
大多数高职院校学制为三年,在学习完测绘英语不久后,进行撰写毕业论文,论文中涉及撰写翻译部分、查阅外文资料,有的还需要使用到最新版本的英文界面软件。如果将毕业论文撰写与测绘专业课程学习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课程教学实用性。此外,专业英语的课时较少,远远不能满足教学质量的要求,如果条件允许,应适当增加课时量。
2.2选用合适教材或自编教材
在高职测绘专业英语教学选用教材方面,选取适应高职生的高职高专类权威最新的教科书,以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尽量缩小知识延迟。以我校为例:选用黄河水利出版社的高职高专精品教材ㄍ测绘专业英语》,难易程度比较适合高职学生,并且内容较为贴合测绘技术发展趋势。如果是条件允许的话,高校也可以组织师资自编教材,选用原版专业文献或是专业书籍报刊的一些文章汇编起来,紧跟测绘行业发展趋势,保证原版语言的纯正性。
2.3提高教师水平
从事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首先应增加自身测绘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积累,还需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如练习英语口语、学习英语教学技巧、坚持阅读原版外文资料和撰写英文论文。如果有条件,可以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出国短期或中期的学术交流和深造[2]。高校应把提高专业英语教学教师水平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加大投入,储备一批胜任该课程教学教师团队。
2.4改革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注重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的学习,主要包括课文学习、专业词汇学习、构词法学习、课后阅读、专业文献知识、课堂讨论等多个环节[3]。教师在课堂上尽量采用双语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改变传统的讲授法授课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互动教学方式,调节课堂气氛,带动学生学习主动性。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课文同步学习中,演示测量仪器说明书、运行测量软件等,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课堂的生动性。
合理布置作业,选取篇幅、难度、词汇量适中的,与课程学习很好衔接的英文科技文章提供给学生阅读翻译,以巩固课堂所学,延伸课外学习。
3.结语
专业英语已成为高职高专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当前高职专业英语教学存在重视不够、课时不足、教材难觅、教学方法手段落后及师资水平有限等问题的背景下,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十分必要。笔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证明这些改革措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高学习效果,为学生以后的自学能力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王卫红. 谈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J]. 测绘通报,2002,增刊:80-82.
[2] 余正昊,赵斌臣,姚志强. 测绘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改革探讨[J]. 考试周刊,2007(12):12-13.
[3]晁怡,郑贵洲,郭际元.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英语的教学与改革研究[J]. 测绘通报,2007(4):75-77.
通讯地址及邮编: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402160)
联系电话: 13628338967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绘技术;问题;解决措施研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2.072
1 建筑工程测绘技术的重要性
测绘技术是将地面上的实物,通过观察、测量,将一些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准确的绘制到图纸上。通常在开发一大片工程土地时需要工程师进行准确的测量,根据地势特点地貌特征绘制地形图,并提供一些其他的信息,这样设计工程师才能进行规划,决策和设计。我们出外旅游时的地图和旅游图纸、交通工具图等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这些都是以测绘技术为基础完成的。测绘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测绘工作者经常长期生活在野外,进行测量考察等工作。
2 建筑工程测绘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检查过程松懈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我国的测绘工程技术的合格率不断提高,但由于某些原因,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检查过程不严格,测绘部门与检察部门往往都是一个单位的工作人员,大家长期在一起工作,彼此之间已经熟悉,在测绘结果中即使出现小的差错或者纰漏,出于人情也不会提出来,还有些工作人员对测绘结果认识不足,认为微小的差错不会引起什么大问题,所以不重视,能过就过。他们不知道,建筑工程庞大花费高,即使一个微小的差别也会引起很大的损失。
2.2 各单位合作缺少默契与责任心
建筑工程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任务重且工作繁琐,随着工程的不断壮大并且时间上要求的也比较紧,所以测量人员也不断增加,同一个工程,人越多面临的问题也就越多,例如合作问题、技术问题等,由于工程师的习惯不同测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不同的队伍之间又缺少合作和默契,出现问题大家都不管,遇到问题大家都不解决,以至于问题越积越多,工程质量和速度难以保证。
2.3 测绘结果处理不当
一般情况下,工程测绘工作不都是由一个单位独自完成的,不同的公司存在着技术水平上的差异,测绘方法和标准也不尽相同,所以,这也就造成了测绘结果混乱,不仅带来额外的花费还影响工程进度。
2.4 测绘技术人员不专业
测绘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工作,不仅要求测绘工程师有很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工作经验,由于部分工程师水平不到位,对测量结果处理马虎,对地形地貌的测量数据处理不当,测量结果马马虎虎,导致测绘图纸的相关信息有误。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测绘工作中引进了很多新的仪器设备以此来提高工作速度和工作质量,但是建筑企业却忽略了对工程师的培训,对先进设备掌握的不熟悉,发挥不了作用,有可能因使用不准确出现测量结果有误的现象。
3 建筑工程测绘技术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加强监督管理
由于监督管理部门人的监管职能滞后,给一些建筑商一些侥幸心理,即使工程中存在不合理不安全质量不过关的地方也不及时改正,监管部门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各处疏漏比较多,相应部门应设立专门的规定和要求,以法律的要求为准绳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管理监督的规章制度。测绘行政部门应秉公执法,加大执法力度,违法必惩,不徇私枉法。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离不开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坚决抵制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测量数据,精度,尺寸经检查合格后才可以批准实施。
3.2 选择好的合作单位
建筑工程测绘工作需要不同的单位合作共同完成,虽然单位不同,但如果都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制度去执行,各单位之间也就不会存在过大的差异,加强各部门的管理,完善测绘体制也是保障测绘工作稳步向前的必要手段。在选择合作单位时,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选择一些信誉高,技术好的单位。
3.3 对监管部门人员的选拔和技术人员的培养
有选拔才有竞争,有竞争才有提高。加强管理部门的人员选拔,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或者对管理人员采取一些激励政策,调动大家积极性,提高工作热情,以此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对建筑工程测绘工作也有很大的影响,建筑工程测绘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作,引进的新型设备也比较多且都很难操作,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严格执行操作标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保障工程质量。
4 小结
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设备的引入对测绘工程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工程测绘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及时解决。本文我在建筑工程测绘技术的重要性、建筑工程测绘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做了以上总结,因个人能力有限,可能存在不足,只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1]张文伟.数字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06).
[2]沈春光,郑成娟.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风,2009(18).
[3]马琛.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展望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08).
[4].工程测量的发展与需求[J].测绘通报,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