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1 18:29: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调动申请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自从我来幼儿园参加工作以来,一直热爱教育事业,勤勤恳恳,认真做好各项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如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为人忠厚老实,热心做事,能与同事融洽相处;对学生充满爱心,能博得学生的尊重和学生家长的赞许。
我家住江庄镇最西部的****村。20xx年4月,调到本镇东部的***幼儿园工作,两地相距约十八华里。儿子24岁,现在***工作,其薪水只够自己糊口而已。妻子大我一岁,老而多病,在家耕种几亩薄田,偶尔在近处做点零工贴补家用。
自从在铙钹幼儿园工作以来,每天的上下班成了最让我难堪的事,我患有先天性心脏预激综合症,属于心脏病的一种,有体检和入院治疗的单子证明。这种病一遇寒气刺激心脏薄膜往往会引起痉挛,致使心跳速度加快,胸闷难忍,汗流浃背,全身无力,需要休息多时方可活动,为此迟到多次。骑电动车或摩托车虽然能缩短路上时间,但由于速度快引起的冷气强等原因,发病频率会增加许多,为此我主要踩自行车上下班。由于路途遥远,又不能骑行太快,我常常要很早的从家里出去,很晚甚至天黑才回到家里,有时不能按时到校上班,更无法帮助妻子料理一下家务活和地里的农活,这给我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诸多困难。希望上级领导能体谅我身体情况和家庭生活上的不便与困难,审验我的调动申请,为一个在教育一线上工作了近30年的老教师着想,减少我身体上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能同意我的请求,将我调动到镇内离家相对较近的单位——金苹果幼儿园,让我在那里做后勤工作。
如果上级同意了我的调动请求,那么,我坚信,不需要长途奔波的我,将发挥自己手勤腿勤做事热心的特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创造出新的成绩,为江庄镇的幼教事业贡献力量。
最后,我再一次 请求领导考虑到我的实际困难,同意我的工作调动要求。谢谢!
【幼儿园教师调动申请报告二】
尊敬的领导:
自参加工作以来,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得到了学校及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并荣获哈市优秀班主任的称号。党赋予的荣誉更增加了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我在幼儿教育事业的行业中,更加努力,奋发进取,坚定了为党的幼教事业奉献终生。
幼儿教育的发展和成效关键在于基本功是否扎实,为了达到立竿见影,卓有成效的工作,自己不断加强基本训练,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加固,使自己的工作成果不断显现。《拨入拨去5》、《身体的声音》、《分房子》、《找星星》等课题分别在市公开课上荣获一、二等奖。《分房子》、《大豆宝宝变魔术》等课题分别在X市公开课上荣获一等奖。
学无止境,教无终点,这是鞭策自己不断进取的名言,自己在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地进行深化探索和研究,《改革美术教学模式,注重幼儿素质提高》等五篇论文分获X市教育学会二等奖,《幼儿右脑开发社会适应能力开发的实验研究》等五篇论文分获省教育学会二、三等奖,为推进和提高幼教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根据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和传统惯例,本着关心教职工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是中心校的重要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为了让***中心校的离退休教师和在职特困教职工度过一个喜庆、祥和的佳节,切实把****党委的爱护落到实处,把党的关怀送到困难教职工的心中。
中心校决定,在春节前夕对中心校辖区内三所学校的离退休教师和在职特困教职工开展“送温暖”活动。对于一部分年纪较大行动不便的离退休教师实行送温暖到家。本次送温暖活动所需经费肆万元整,请****给予拨款,为盼。
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
****中心校
20xx年x月x日
协会活动经费申请报告二自本学期开学以来,为了迎接我校百年校庆,我院各个社团都十分积极的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 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锻炼了同学们各方面的能力,同时还为我院迎接百年校庆添上了靓丽的颜色。
举办好的活动,需要有好的创意,好的策划,好的宣传,也需要有一定经费上的支持协会活动经费申请报告协会活动经费申请报告。但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
1、现状
社团举办活动的开销均来源于新生入会时缴纳的会费(10元/人),每个协会一年能收取的活动经费大概为二三百元,其中社团部收取30%用于资金调动,即:将举办活动较少的社团的部分资金拨给举办活动较积极的社团,使这些社团能有充裕的资金支持,让他们的活动能达到预期甚至更佳效果。
今年社团部共收取调动资金490元,而大部分社团收取的会费在上学期的活动中已基本告罄,现阶段活动开销来源于这部分调动资金。开学以来的手工艺品大赛,古韵文学知识竞赛已花去了335元,即将举办的英语演讲比赛预计花费一百五十余元。社团部的调动资金也将所剩无几。
2、以往情况
往年,社团活动经费部分是由外联社拉赞助而获得,但20XX年外联社并入学生会成为外联部,主要为学生会举办的各大型活动提供资金支持,而为社团这边所能提供的赞助就打了折扣。
去年组织的活动并不是特别多,有些活动是同学生会部门合办的,活动经费由学生会负责,所以在资金这方面没有出现什么明显问题。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是我们母校百岁诞辰的一年,校社联的会议上多次表达了学校领导对社团的重视,同时也希望各社团能够“给力”,百团献礼,为百年校庆添彩。所以我相信,如果我院各社团能够“给力”发展,那么生命科学学院的旗号也会更加响亮。
我相信,这并不是一个短期的问题,如果社团想要发展壮大,经费问题将长期存在
3、如果解决社团活动经费问题
关于这一问题,我与社团部成员及各社团会长集思广益,最终讨论结果按可行性排列如下:
1)社团部根据各社团往年举办活动的情况,做出预算,并在9月份申请院办老师下拨本年度活动资金至团委。各社团举办活动时,再由社团部向团委申请使用这部分资金。
2)与学生会外联部结合,活动前由外联部拉取赞助,用于活动经费。但考虑到外联部同时还要为学生会各活动拉赞助,以及现在拉赞助的成功几率,可能会耽搁活动的进行,并且在各社团之间资金分配方面也可能出现问题。
3)社团自己组建外联小组,活动前争取赞助。可以请外联部做些经验传授,但这需要长期锻炼,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此方法可以考虑但可行性不大。
经过讨论,我们一致认为,第一方案可行度较高。
因此,我们统计了本年度各协会的活动开销及由于经费不足而夭折的活动预计开销,如下:
4、年度经费预算
1)会费收入:1570元
2)各协会支出(元):
阳光体育协会325达达语言协会350
兰梅斋290兰意倒影文学社364
青年志愿者协会560PC技术协会120
爱心家教社100总支出:2109
3)由于经费问题未能举办的活动支出:350元
4)收支差:20XX+350―1570=889元
望老师根据本年度的收支情况,酌情给予社团活动一定的资金支持,有了您的支持,我们誓将我院社团发展更好。
此致
敬礼!
一、课题申请和立项程序
(一)根据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实际需要,学校每年颁布《奉贤中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
(二)每项课题限报负责人一名,课题组成员一般不超过6名。每一负责人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承担一项研究课题。凡已承担研究课题尚未完成,或到期完成情况不好的课题主持负责人,一般不再申请新课题。每人原则上允许承担两个课题(一项主持,一项参加)。
(三)教师依据《奉贤中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确立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完成课题设计,填写《学校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请书》,报校教育发展研究室。
(四)校教育发展研究室对上报的研究课题申请人资格及填表内容进行核实,然后组织三名以上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关的、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成员进行立题论证。通过立题论证,并由学校批准后方可确认为校级课题。
(五)学校每年在已经立项的课题中遴选优秀课题申报区、市级课题。
二、课题实施与管理
(一)凡经学校或上级管理部门批准立项的课题,先由校教育发展研究室统一编号,然后在20天内与课题负责人签订合同书,双方就课题实施和应承担的责任各自作出保证。
(二)校教育发展研究室每学期组织一次课题中期检查,了解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同时根据需要对有关课题进行不定期抽查。各课题组应密切配合,积极接受检查,做好中期总结,填写《奉贤中学教育科研课题中期检查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研究,加强指导和给予必要的处理。
(三)经批准后的课题,在实施过程中要求修改研究内容、进度、技术指标和变更研究人员,必须提出书面报告。校级课题报校教育发展研究室审批,区、市级课题上报区科研室审批。未报告或已报告而未经批准的各课题组不得随意自行修改或变更研究计划。
(四)校教育发展研究室定期出版《教育情报》,为课题研究提供情报资料。
(五)为提高科研能力,学校定期邀请教育教学科研专家来校指导。
三、课题结题
(一)课题研究终结时,课题负责人应整理好相关研究资料,并填写《课题终结登记表》,向校教育发展研究室提出鉴定申请。校教育发展研究室组织三名以上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关的、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成员进行课题鉴定,并及时将课题结题材料整理存档。
(二)对因客观因素确定需要延期的课题,负责人必须在计划结题期限前3个月提出申请报告,经考核审查后由校教育发展研究室审批。一个课题只能申请延期一次,且延期时间不超过一年。
(三)学校定期举办科研论坛,推广优秀课题研究成果。
(四)学校定期组织教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评比活动。
(五)继续办好校刊《教研新圃》,并积极向区、市有关刊物推荐优秀科研成果。
四、奖励与惩处
(一)奖励
1、正式立项的校级课题,学校提供课题研究经费。
(1)校级重点课题400元,一般课题200元。
(2)区级重点课题1000元,一般课题600元。(包括市级条线课题)
(3)市级重点课题2000元,一般课题1000元。
若市、区下达的课题研究经费不足学校所规定的标准,由学校补足;若市、区下达的课题研究经费超过学校所规定的标准,按实际经费使用。
课题研究经费主要用于购买研究资料、复印资料、召开小型研讨会议等。课题立项时下达一半经费,通过课题鉴定后下达其余经费。
2、凡按期较好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并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的负责人,可优选申报新课题。
3、对在研究工作中表现突出,对教育教学工作有明显促进作用的个人,由校教育发展研究室向学校提供情况,作为评优、晋级、晋职的参考依据。
4、对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课题组,学校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二)惩处
1、未按合同和科研计划要求正常开展课题研究,校教育发展研究室对课题负责人视情况给予警告,冻结其科研经费,并在3年内不受理其申报新课题。
2、对在研究工作中弄虚作假,违反财经纪律,或违反政策规定,影响精神文明建设和学校管理工作正常开展,造成不良影响者,视其情况给予批评直至报请学校给予处分。
本课题研究内容是提高薄弱学校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重点是以研究英语课堂教学为主,研究高效课堂在初中教学中的对策与实效性。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探索薄弱学校开展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模式存在的困难与不足,原因分析,通过理性的分析,进行总结归纳,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以及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加强对薄弱学校的课堂改革,实现课堂的高效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
2.认真落实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
3.2013年9月凯里市启动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2014年3月制定了《关于积极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意见》,教育局并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并于3月18日组织全市600多名校长和骨干教师参加全市“高效课堂教学观摩会”,这些都为高效课堂改革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4.凯里市属于少数民族落后地区,师生比较封闭,教学观念落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师生的语言能力也比较薄弱。所以高效课堂模式在凯里九中和十四中这两所薄弱学校的实践与研究将对全市实施高效课堂模式,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都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主要过程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
1.确定课题组成员并拟定了课题的实施方案、确定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实施步骤。
2.在课题开展外出学习实地考察。
3.召开课题组成员研讨会,认真学习相关理论。我们还从网上下载学习了相关视频和相关的文章。这些都为课堂实施积淀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4.拟定出合理可行的施行方案。以小组①撰写了开题报告。以②确立了第一阶段的实验计划。③设定调查问卷。④设计好小组合作,确定小组(好中差搭配,同等条件可以自由组合)成员,小组评价机制。⑤确定上课流程:(课前预习)展示―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达标测评―点拨总结。
(二)第二阶段:验证阶段(2015年3月到2015年8月)
探索性阶段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初创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共同探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合理引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确立了第二阶段的实验计划。
2.对学生进行了英语学习的问卷调查。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
3.完善了小合学习的分工制度,小组学习的责任,小组评价等。
4.打造高效课堂常规课流程。
5.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
(三)第三阶段:深化展示和结题阶段(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
1.课题组举办课题研讨会,开展课题公开观摩实验课,交流实验教师论文,同时重点对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对课题继续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对本课题进行全面的总结,归纳材料,写课题总题报告。
2.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结题报告。总结探索性阶段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完善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创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共同探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合理引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四)具体操作
1.制定了第三阶段实验计划。
2.制定可行的策略以
1)课堂形式:合作学习-学生展示-教师点评-每节课总结、反思、测评。
2)课堂流程: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完成任务-合作学习-展现拔高-穿插巩固-达标测评等。以小组
3)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表现自我,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人人参与、紧张活泼的氛围,使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
3.确立了小组合作的高效课堂模式。
三、课题研究成果:
(一)促进了学生素质素养的全面发展
1.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初上课时,学生胆小羞涩,很少有主动要求展示的学生,都是教师点名,但经一个学期的训练以后,他们渐渐地抢着展示,有时同时站起来好几位同学一起汇报。
2.在活动中彰显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教师经常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来学教学。在开始竞争前,各小组会积极合作,小组成员各显其能,这无疑是体现了差异教学。
3.通过课题实验,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乃至于解决问题、设计问题的能力。
②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课堂应当是学生施展灵性,张扬个性一展才华的殿堂。
③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4.学生成绩提高了,爱上本学科的课了。
实验第一学期两班均分差距:9.68分;第二学期两班均分差距:15.22分;第三学期两班均分差距:15.6分。
实验第一学期两班均分差距:0.79分;第二学期两班均分差距:3.64分;第三学期两班均分差距:3.67分。两张表均显示在课题研究后,实验班学生的平均分、及格率和红分率均超过了对照班学生。虽然差距不是太大,但也说明了此次实验有了一定的收获。
(二)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近两年的课题研究,不仅培养了教师的科研意识,锻炼了科研能力,课题组教师们勤于思考,边实践边总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薄弱学校的高效课堂模式是:“小组合作”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在小组合作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欲,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展示异彩纷呈时,教师要能画龙点睛。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自身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1.教学设施的落后,学校经费不足,不能更好的服务教学。
一、工作思路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
二、总体要求
在现代教育改革实验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必须加强教学改革实验与研究,以教学研究来推动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进行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必须把立足点放在教学和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上;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把生长点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学校领导和各教研组长要积极成为实验的参与者、组织者、服务者,成为教学研究的帮助者、实践者,建立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教学研究工作落到实处,推进课题实验。
三、具体制度
1、学校领导积极参与制度。学校领导至少要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实验,定期参加课题组活动,及时了解实验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督促课题组开展教改实验工作,掌握和积累第一手资料。
2、课题实验专题研讨制度。各课题组安排专门的时间,围绕课题开展以总结、交流、反思研究情况,进行课例评析,思考、研讨下次研究内容为重点的研讨活动。针对实验中遇到的难点、疑点、突破点进行研讨,发挥集体智慧,提高课题实验的实施水平。
3、课题研究组教师示范制度。课题组成员通过定期开放研讨课、示范课等方式带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参加实验的老师每人每学期上1次公开课,依托典型引路来提升课题研究的水平。
4、课题实验工作学期小结制度。各课题实验组成员要坚持写实验札记,要将课题研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成功做法和体会、理论学习体会、课题研究等情况写成书面材料,供集体研究、交流和存档,每学期就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总结,为下阶段实验作准备。
5、家校联系制度。为了使课题研究中好的理念、好的设计让每一个家长都知晓、认可,进而引导家长支持和参与,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实验年级每学期开展一次家长学校活动,对家长进行普及性培训,同时要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直接参与听课、评课活动,利用家长的覆盖面宽的优势,为课题实验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帮助。
6、校际协作交流制度。要积极参加各级教改研究和交流活动,与兄弟学校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定期举行课改研究与交流活动。
7、领导小组监督制度。学校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监督课题研究工作。
8、经费保障制度。学校根据课题实验情况,力所能及地加大投入力度(如:活动费、外出参观学习费、参考资料费及其它费用),确保课题实验的正常进行。
9、课题实验奖励制度。参加课题实验的教师按有关规定通过对课题实验实施情况的综合考核,根据学校的考核制度,视情况予以奖励。
石门小学课题研究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我校教育科研课题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提高课题研究整体水平和效益,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现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办法。本办法仅对课题研究过程及课题档案管理结合本校实际作具体规定。
一、课题开题。
1、课题开题工作由学校教研室与课题组(负责人与执笔人)共同完成。自立题通知下发之日起2个月以内,课题负责人应召开开题会议,形成开题报告(或课题实施方案)。开题报告(或课题实施方案)应上交学校教科室并上报上级备案。
2、课题负责人要认真修改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并准备好以下材料方可开题:课题的立项通知、课题的背景材料或调查报告、课题方案、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前期研究总结等。
3、开题过程:宣读立项通知、课题背景介绍、介绍课题方案、宣布课题研究工作计划时间表、前期研究小结、课题咨询与论证、开题会总结等。
4、课题开题应视研究领域邀请有关人员参加开题会,会议所涉及的问题要有记录,会议所有的材料应进行整理并存档,开题情况用简报形式报上级部门。
二、课题实施。
1、由课题组负责人负责课题实施,按课题研究工作计划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开展各种研究活动。活动中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均应承担一定的任务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每次活动后,认真分析得失,做好记录,并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2、做好课题组活动记载工作。以上表格由学校教科室统一印发,由课题组负责人或执笔人记载并形成电子文稿,学期结束将电子文稿上交学校教研室存档。
3、课题阶段进展报告。学校教研室及课题负责人对各级科课题进展情况应进行认真阶段登记;原则上要求学校各级课题都要举行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会并上交课题研究阶段报告。
三、结题管理。
1、课题研究期限已满,课题负责人应主动召集课题组成员进行结题,并向学校教科室上交结题报告;若需延期,需提交延期报告说明原因。
2、课题申报、结题鉴定、及其他研究费用由校长室决定调拨。
2、学校教研室负责人应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提交结题申请报告。请求鉴定的成果应报齐鉴定材料:课题结题鉴定申请书、课题研究报告(论文或专著)、附件等。
四、档案管理。
1、选题阶段。包括调查报告、方案论证、开题报告、立项申请与审批手续、申报方案等。
2、研究阶段。各种原始记录、音像资料、工作日记、会议记录、进展报告、研究方案及其修改记录、经验总结、有关论文、教育教学效果检测情况、阶段报告等。
3、总结鉴定阶段。立项文件及通知复印件、结题证书复印件、结题报告、申报方案等。
4、成果获奖材料。学校教研室应将获奖课题的获奖证书复印件、公布文件、结题鉴定证书、结题报告、推广应用方案进行存档。形成成果获奖汇总表。
5、档案管理以打印文稿与电子文稿并存的方式进行。
石门中心小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有效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研究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特制定本方案,以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一、指导思想:
本方案以研究有效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为核心,遵循教师专业化成长规律,注重发挥教师的自育自学能力,以把教师培养成为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名师为目的,追求学校的特色化发展之路,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寻找和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在克服问题中不断提升、进步,明确学校发展目标与方向,形成学校发展的行动方案,从而有效推进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探讨这一课题,树立全校领导、教师新的学校发展观,从有效学校的认识观入手,不断调整学校领导者的领导行为,进行学校管理的改革创新,以质量求生存,以学习求发展,建立学习共同体。
2、通过课题研究,实现学校内部的民主管理,构建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框架,研究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规律,努力实现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培养我校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教育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3、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办学理念。明确我校的科学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研究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制定学校可持续性发展规划,把我校建成学习型学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研究理念
1、立足我校教育教学现状,突出针对性,体现层次性,注重实效性。
2、坚持引导教师从经验中学习,指导教师在理念更新上有所突破,倡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与改革的反思中成长。
3、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以求得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四、组织管理
为加强对本校课题研究的管理,使研究得以顺利进行,决定成立领导小组。
名单如下:
组长:辛常福
副组长:袁振华刘元泉
成员:杨亚起李姗姗邬宽香王英业
王立友魏文忠孙金龙
五、研究内容
在学校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研究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规划,建立合理的教师、学生评价体系,形成有效学校的评价观,掌握实践层面的运作方式。
1、研究有效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引导教师以办学思想讨论为铺垫,总结自己的工作,组织对学校发展进行展望,提出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主要的机遇与挑战等,将这些讨论归纳并形成意见和建议。在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教研组制定学科发展规划、部门制定分管工作规划的基础上,提炼、汇总,形成学校发展规划。
2、研究有效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包括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现在发展状况的分析、学校发展对教师个人的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要求教师在制订规划时要将现状分析与愿景的追求结合起来,要静下心来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思考今后自己的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为自己设定发展目标。
3、研究制定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
(1)教师的评价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而教师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对教师的认可态度及对教师的工作评价。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成就教师的集体归属感,如何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合理、有效、科学地进行教师评价,使之积极地投入教学研究实践,适应并参与到学校的整体规划中来,是学校管理者不可回避的课题。
(2)学生的评价
有效学校评判的核心在于学生个体的发展,研究有效的学生评价方式,建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也是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六、研究难点
1、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如何落在实处、起到实效?
2、如何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投入教学研究实践,反躬自省,内在升华,适应并参与到学校的整体规划中来。
七、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座谈研讨、专题讲座、自修反思、经验总结。
八、研究步骤
1、组织学习阶段(2019年1月~2019年6月):前期资料准备及相关理论研究阶段,构建组织体系,组织课题组成员和教师认真学习,使教师们在理论上有初步的认识,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树立课题意识,形成研究计划,确定落实实验研究人员。
2、研究实施阶段(2019年9月~2019年12月):按子课题分工,明确职责和实验要求,全面付诸实践,及时反馈,随时调整,经常总结,形成随时记录,个案分析和阶段报告。
3、自我评估阶段(2019年10月~2019年1月):综合整理,总结成败,调整改进,反馈校正,使每个教师专业化发展思路更清、方向更明,升华思想境界,掌握研究方法。。
4、成果阶段(2019年10月~2019年12月):依据课题研究实验,总结得失,推理归结,为最终课题的成果形成做好全面准备
九、实施意见与考核办法
a)广泛宣传,全员参与;
b)教师参加研究的年度记录,是教师年度考核、晋级、晋升职务的必备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项目 地球科学 组织管理
“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举措。该计划的实施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2007年初,教育部正式启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长江大学于2008年成为全国获准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高校之一。2014年10月我校受邀参加了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被评为2012至2014年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
在“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中,我院始终强调“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1]。同时,地球科学又有别于其他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以野外实习教学和室内实验教学为主,注重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等的培养。笔者就几年的实际工作来探讨一下地球科学学科大学生创新项目组织管理方面的几点思考。
1.项目申报与管理
1.1动员及项目申报
每年9月份开始新一轮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我院一般是从上个学期末6月份初就开始展开宣传与动员,通过网络、校园宣传栏、海报、报告会等多种途径向同学们宣传介绍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情况,并专门召开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动员大会,向学生传达教育部的文件精神。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一部分学生已经开始结合自己的专业思考可能的创新项目或开始主动地联系导师。
由于学生受知识、技能、经验等因素的影响,结合我院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地理信息科学三个专业的特殊性,在项目实施初期,首先鼓励由副教授或博士以上学历的教师结合自身科研项目进行申报,科学设计并初拟出适合于大学生实践的创新训练项目课题。选题确定后,指导教师召集学生研讨、引进问题,分析现有知识、技能水平,综合考虑项目的实施方案、可行性、野外实践、实验设备等条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调研、收集资料,实行以学生为主、学生与教师协商的方式确定最终课题名称,并撰写项目申请报告。这样,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充分发挥了学生在选题、研究、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性,以此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1.2项目管理过程
按照“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要求,在实验创新过程中,学生要自主设计管理实验过程,同时要对研究方案、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调整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严谨的科学研究作风。[2]对于每年学校下达的项目中期检查及结题验收工作,都会认真组织专家委员会成员对在结题项目进行答辩评审,提出研究问题所在及整改意见,并给出利于项目顺利进行的有效办法和建议。对于不能按时递交中期进度报告或无明显进展且不能按期结题的项目,会给予警告及通报,并由负责此项工作的院领导出面谈话,要求指导教师及项目负责人限期整改。
因为石油地质学科的许多创新项目都需要实地到野外考察,我院考虑到学生平时课程紧张,只能集中寒暑假出野外,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勤于思考,主动动手动脑。这就培养了学生创新方面的思维,很多手标本和薄片需要反复的仔细观察才能鉴定出来。我院还组织项目小组成员到油田等专业相关生产第一线或自然环境中进行专业实验, 实地考察, 获得一线资料,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项目的执行能力。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到科学项目研究当中,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锻炼了实践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与团队意识,这些都对大学生以后的工作或者科学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我院还实行专人负责创新项目的日常管理,并不定期走访调查,分别听取学生和老师的意见,并对其管理方法做及时的调整。同时成立了地球科学学院大学生创新学习中心,方便学生开展自主实验。此外,还为创新团队开放实验活动室,在方便各项目成员日常交流的同时,更利于开展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研究。
2.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2.1做项目与考研的协调
石油学科类创新项目相比其他学科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体力。一些队员到大四面临考研的紧张复习,投入创新项目的时间明显变少。所以在团队建设中,我们鼓励同学们跨年级跨专业甚至跨学院组成创新团队,比如项目2013年立项的项目编号为2013004《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系统》这个项目就有来自既有大三的同学刘佑(201101216)、蔡珍琴(201101200)、李军(201101212),也有大二的同学张振(201201210)。再如项目编号为104892013008《深层白云岩储层形成地质条件研究》,此项目是地球科学学院和石油工程学院学生共同参与的项目。历年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学生均以大二大三学生比较集中。项目持续一年左右后,高年级同学挤时间复习考研,大二也升为大三,随着专业的深入学习,对项目研究也渐入佳境,达到“传、帮、带”目的。所以地球科学学院的创新项目更需要地质精神、石油精神,协调处理好与考研的关系。
2.2结果和过程孰重孰轻
在几年的管理摸索中,一直伴随着一个问题,如果学生确实做了很多努力,进行了创新和探索性研究,但最终没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我们是否允许学生在项目过程中出现失败?如项目编号104892013006《峡东地区中二叠统缺氧沉积特征研究》,此项目小组成员积极投入、勇于实践,多次实地到野外考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但最终发现他们得出的结论别人早已得出,似乎他们的项目进展达不到他们预期的研究目标,有些灰心丧气。对此,我们也对小组成员进行了谈心鼓励,相比结果,我们应该更注重过程,只有不是因为学生自生不努力或惰性所致,给出合理解释,阐述已完成的工作,写出研究心得。这一过程更能促使学生正确理解做人做事与科研创新[3]。
3.结语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要坚持和注重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宗旨。学生通过参加创新项目,无论从创新思维、科研能力还是团队协作方面都总有所收获,管理者不应该过分苛求学生一定在期刊上发表文、获奖和取得专利等。在组织管理方法上一定要继续推进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育模式,带动广大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牛莉莉,吴良,吴晶.“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的过程管理模式探析[J].纺织教育,2009,24(4):11-13.
近年来,随着检验手段日益先进,检验内容不断丰富,卫生检验专业已从预防医学专业中分离出来,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型学科。卫生检验技术也由传统的手工操作发展到高通量自动化分析;由化学定性试验发展到高精密度的定量试验;由常量标本单个项目检测发展到微量标本多项目联合检测[1]。检验水平的不断提高,又使卫生检验技术在疾病的预防控制、食品卫生检测、环境监测和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各领域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及时、准确、快速地检测,及早发现并及时预防控制,保障了人民健康安全。卫生检验专业的高水平技术性人才不仅是卫生、环境保护、检疫等有关管理部门的需求,而且也是与食品安全、环境与职业安全相关企业的需求[2]。为此,通过改革卫生检验专业教学模式,尤其是实验教学模式,对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型及应用型技术人才极为重要。卫生检验理化实验课程是卫生检验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国内相关实验课教学多为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再进入实验室进行相应内容的实验实践。实验教学中开设的实验大多为理论验证性实验,依附于理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一切实验准备工作都由教师在实验前完成,包括试剂的配制、仪器前期准备等,学生在课堂上只需按讲义内容重复操作,当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符就达到了实验目的。这种模式必然约束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4]。为此,笔者对卫生检验理化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教学中引入了设计性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现将教学经验介绍如下。
1卫生检验设计性实验课程的实施
笔者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改进了教学内容及方法,构建了一个创新型的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使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科研素质得到全面协调发展。设计性实验课程采用“提问”和“讨论”方式进行教学。课题题目由教师推荐和学生自拟相结合,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地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等多种方式查阅文献资料,根据现实条件独立地选择实验方法,并制定出详细的实验计划,最终完成实验操作获得实验结果(卫生检验专业设计性实验的实施过程见图1)。
1.1通过基础实验培养基本操作技能
通过开设经典基础课程如《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基础操作技能,包括实验器皿的洗涤、实验试剂的配制、基本实验操作,各类型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以及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实验报告的撰写等。实践表明,通过大量的初级基本技能的集中训练,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1.2通过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理知识与实践相联系
卫生检验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更要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相联系,着重培养学生能动性的实践能力。专业课教学主要包括《食品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空气理化检验》、《生物材料理化检验》和《化妆品理化检验》等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相当于总课时1/2的实验课。只有通过大量的专业课程实验的训练,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把各门课程的知识点串连起来,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当次实验课甚至于该课程的内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及学科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授目前常见的仪器和国家标准实验方法,更强调和推荐国内外先进的实验技术以及目前国内外关注的社会热点,促进学生将课堂和社会相联系,及时了解学科的新进展。此外,邀请政府部门和用人单位例如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检验中心等单位参与到卫生检验专业办学当中,定期安排一定学时,聘请省CDC检验中心的兼职教授进行教学,重点介绍近年卫生检验相关的前沿及热点和实验室质量控制等平时学生较少接触且非常实用的知识。
1.3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通过大量的基础课程实验和专业课程实验的学习,学生在较为熟练地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专业实验知识后,则开始进入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阶段。
1.3.1实验题目的选择
实验题目选择对于设计性实验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至关重要。卫生检验专业的实验课题应具有较高的理论基础和实用性,此外还需考虑课题的难度适当与否以及学生的“个性”。拟题由教师推荐与学生自拟相结合建立题库;定题则由学生自主选题。为了充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考核中,自拟课题的起评分高于同类教师推荐课题。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推荐选题包含5大检验(食品检验、水质检验、生物材料检验、空气检验和化妆品检验),推荐选题见表1。
1.3.2课题资料的查阅和实验方案的设计
课题题目确定后的2周内,安排学生根据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实验方案。期间,教师介绍查阅资料和中外期刊的一般方法,介绍卫生检验相关工具书的使用及查阅方法,如试剂手册、相关国家法规、国家卫生标准及检验技术规范等。该教学过程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阅读文献资料和关注学科学术动态的良好习惯。
1.3.3学生自主完成实验
设计方案确定后,从试剂的配制及仪器的准备到分析测定的所有过程,均由学生组织完成。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干涉学生的实验,而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所遇困难的原因及选择解决方案。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往往就一个课题可能提出多种实验方案,因此,在实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各项要求,甚至对于部分有缺陷的方案也允许学生通过实验学会自行分析失败原因并加以完善。在开设设计性实验期间,实验室全天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进度自主安排实验时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方案分组、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所有同学都必须参与,参与程度将计入实验成绩中,这样既不会对某些学生放任不管,又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1.3.4实验总结和讨论交流
经过数周的实验后,学生均有较大收获。为了及时巩固,教师应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及总结体会。内容一般包括6个部分:实验目的及意义;课题方案及设计的理论依据;实验技术路线;数据处理与结果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及完成情况;对本设计性实验课开设的建议与要求等。最后,学生以PPT的形式对实验进行总结,并讨论交流体会,指导教师作点评和补充。在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胆量、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均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p#分页标题#e#
2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
先向教务处提交申请报告并在实验中心和院系备案后,方可开设设计性实验课程;在设计性实验开课过程中以及结束后,由教务处或院系组织进行认定评估验收。设计性实验教学效果的检验,包括指导教师自我评价、听课专家评价和学生评价(以座谈会以及问卷形式)三方面组成。内容包括实验目的是否明确、实验条件是否满足、学生是否独立完成实验,学生收获大小等各方面。
3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成果
3.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开设设计性实验能给学生一定的学习自由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表明,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普遍认同,而且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更为高涨,认为该教学方法促使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学生对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从与小组成员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到实验的组织实施、实验结果观察和最后实验论文的完成等每一过程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由此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科研素质。
3.2提高了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对指导教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指导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素质。全面评价几十份不同选题、不同内容的实验设计方案,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基本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而且还要与时俱进,通过文献研读,更新拓宽自身知识库,掌握新信息与新知识。同时,设计性实验开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亦取决于实验准备的充分与完善。同时准备多个创新性的实验课题,则要求实验技术人员还需具备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相结合的高素质。对于实验技术人员来说,设计性实验的开展,促进其对科研设计的认识理解,使其不仅仅局限于常规的实验准备工作,而且还应重视学科的新进展及前沿,并有机地结合到实验教学的准备中去。因而,开设设计性实验要求实验室技术人员不仅要比传统教学付出更多的劳动,投入更大的精力,同时还要及时了解当前的新技术、新方法,根据实验室现有的条件,积极协助指导教师做好实验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对每一个设计性实验实施环节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保证所有开设的实验顺利进行,达到应有的效果。
3.3提高了用人单位的信心为进一步考察开设设计性实验课程效果,笔者对接受卫生检验专业学生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进行了跟踪调查。通过对用人单位访谈得知,这些单位对接受过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训练的学生非常满意。与未经训练的学生相比较,经过设计性实验训练的学生专业知识较为全面,课题设计能力,实验准备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各项能力均明显较优。
关键词:高等学校 科研经费 优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101-02
近年来,我国高校科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推动了高校自身的发展。高校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已成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如何优化管理,合理使用,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率,使科研经费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是高等院校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不科学。高校的科研项目和经费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考核教师的重要指标。所以,从学校到教师都十分重视科研项目及经费的争取工作。各高校都精心组织,教师们也积极配合,动员所有力量,用尽浑身解数编写申请报告,争取项目和经费。高校科研经费按其来源分为纵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高校配套经费及校级科研经费。科研经费来源的多元化造成了管理与核算的复杂性,因此科学地编制项目预算就显得十分重要。但在一些高校普遍存在重视科研项目立项,轻视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高校科研项目负责人一般缺乏财务和资金管理知识,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只是凭经验估计,很少进行科学性、合理性评估,加之与财务部门配合不够,使得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不仅可操作性不强,也难以对经费的使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和有效监督,而且对日后结题也带来了一系列困难。
2.科研经费支出不合理。目前,有相当多的高校没有制定专门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或者管理办法不具体,加之高校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的内容缺乏了解,致使财务部门在审核经费的开支中管理不严,存在超范围支出和支出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另外,还有些高校课题负责人认为课题是自己申请来的,使用权理所当然属于自己,在经费支出过程中随意性较强,其经费支出用于个人和家庭消费比例较高,而真正用于科研研发的业务费用所占比例较低。如发票开具时间与科研活动时间不一致;差旅费及办公用品用途不明确;劳务费、差旅费、招待费的比重较大;使用票据不规范;把个人的费用和家庭的日常开销也混杂在科研经费支出中;没有按国家政策开支人员经费等。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往往是和错误的观念分不开的。
3.科研经费成本核算不规范。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评估是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环节。想要准确地反映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就必须先准确地核算出科研成本。但高校由于兼有教学和科研两项任务,所以高校的科研成本和教学成本往往混在一起,很难对科研经费实行全成本核算。例如,由于高校科研项目的研究人员一般都是高校的教师在兼职,其工资、福利都由学校发放。因此,这些科研人员不仅对完成科研课题任务到底需要花费多少成本心里没底,而且科研经费到底该划定多少进入科研项目也难以确定。再比如,从事科研工作的研发过程大多在学校进行,除部分仪器设备由科研项目自购外,其他大多主要利用学校的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此外,实验室、水电等也都与教学共用。这种共享不仅很难确定实际应该将多少成本费用定为科研成本,而且也易虚减科研项目核算成本和加大高校运行成本。同时,也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4.科研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科研需要大量的仪器设备,特别是工科项目更需要一些大型设备。但由科研而购买的这些仪器设备,存在购置、使用、管理不严的现象。比如不少项目各自为政,重复购置仪器设备,造成大量浪费现象。在使用中,也是互相封锁、互不通用,生怕别人使用自己的仪器设备出成绩出成果。不少仪器设备没有及时到资产处登记造册,特别是一些电子设备没有及时入库,在结题后由科研人员自行保管,造成了固定资产流失;对科研活动中形成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技术、实用新型发明技术等,也不太重视将其入账管理,使得侵权现象屡有发生。这些都造成了资产的浪费和流失。
5.科研经费管理监督不到位。高校科研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结题过程中,在完成研究任务报告的同时,也要附有科研经费结算说明,更需要财务处的管理和审计处的监督。但由于高校科研项目和经费的取得十分不易,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学校更是如此,因此不少学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监督不严。如纵向经费结题中,都要科技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对经费的使用严格地管理和监督,并要求这些部门签署意见。由于有些高校领导有意鼓励这些争取项目和经费的有功人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故而暗示网开一面。这些管理监督部门也心领神会,往往放的较宽,放松了管理和监督。
二、改进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措施
1.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监督。建立规范的科研经费管理监督体系是加强经费管理,解决经费管理中突出问题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才能有效防止科研腐败和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确保科研项目多出成果和扩大学校知名度。笔者认为,高校应根据发展实际,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制定有章可循、有则可依和激励与约束有效结合的科研经费监督管理机制。一是要建立严格的管理监督制度和机制,制定科研经费管理监督办法,把科研经费纳入高校经济责任制范围,并严格执行;二是高校领导特别是主管科研的领导,要重视科研经费的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监督作用;三是加强激励机制,对和取得成果的科研人员按质按量奖励,确保高校科研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在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建立起联动机制。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项目承接后,应及时将各个项目组的科研项目合同包括经费预算传递到财务部门,同时还应报送审计部门;财务部门在进行日常的科研经费报销过程中也要及时向科研管理部门反馈信息;审计部门则要把科研经费审计工作纳入到常规的审计工作计划当中,并加大力度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进行全过程审计,尤其是资金使用效益审计。
2.科学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预算管理和资金管理是科研项目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其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科研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科研单位争取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高校不仅要高度重视科学编制科研项目的预算管理和资金管理,更要提高对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重视,不能把预算当作立项时走过场的一个摆设,而要当作申请后执行的依据。在具体操作当中,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学校要责成财务部门、科研部门、审计部门一起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确实可行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由学校研究批准后执行;二是项目申请时,在课题组负责人编制预算的过程中,要主动接受财务部门的指导,财务部门应协同配合,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财务制度制定出科学的、切合实际的预算编制;三是经费到位后,财务人员在办理日常报销时应力求做到随时掌握项目合同预算执行情况,对款项的支付与否要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和处理;四是财务部门要经常与科研部门、审计部门积极配合,监督经费支出的情况。
3.严格规定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比例。高校科研经费是学校经费的重要来源,其使用范围和使用比例必须严格按照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执行。因此,项目负责人要正确认识科研经费的性质,合理安排经费的使用,而绝不能把科研收入视为项目负责人个人的“私房钱”。作为科研经费的核算部门――财务部门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按规章制度办事。一方面,要规范项目经费支出的管理办法,设置各个科目支出占预算总支出的比例,合理把劳务费、差旅费、招待费等控制在预算比例内,使支出更加科学合理;另一方面,对科研经费开支的日常核算严格管理,严格控制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和标准。对没有纳入科研预算且与项目无关的消费内容一律不得列支。
4.加强成本核算意识,合理计算科研成本。随着高校科研规模的不断扩大,科研经费也连年增长,不少高校的科研经费已达几亿甚至十几亿元。科研经费少的本科院校也达上千万元。因此,加强科研成本核算,合理计算科研成本成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当务之急。科研成本费用主要有设备使用费、材料费、聘用人员劳务费、差旅费、水电费、通信费、招待费、科研管理费等。其中:材料费、聘用人员劳务费、差旅费、招待费、水电费等比较好界定,属于科研项目的直接成本。而固定资产折旧或使用费、设施运行及维护费、学校行政管理费、院系管理费等则属于科研项目的间接成本,在项目结束前必须归集,并按照间接费用摊销的方法,摊销到科研项目经费中。我们要根据科研经费项目的合同,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项目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逐步建立和完善科研成本核算制度,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按合理比例计提并分摊到项目成本中。从而既可以减少科研成本的虚减,还可以给学校带来一定的收入,真实地反映科研成本。这不仅能真实地反映出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还可以为真实的核算项目实际经济效益打基础。
5.加强由科研经费产生的资产管理。高校应加强科研经费中设备购置的监督和管理,尤其对科研资产要采取统一管理、专人负责,有偿调配和使用。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要及时沟通,加强对科研经费产生的资产管理。一是统筹做好存量设备的有效利用与增量采购设备的管控。科研所需要的仪器设备购置前,有关部门要对学校所有的科研项目所需的仪器设备进行梳理和采购整合,力求做到既满足科研的需要,又不重复购置,造成浪费。在采购工作中,批量仪器设备必须通过高校有关部门进行招标购买,对于少量的单一货源也要货比三家,以确保质量和价格公道,防止个别人员单独购买而产生虚高价格,从中牟利。在科研活动中,凡能共用的仪器设备,都尽量打通使用,以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二是加强设备的入库、配置和盘点清查。高校资产管理部门要及时入库,做好低值易耗品材料的台账。科研设备以及其他固定资产在结题后,财务部门要及时进行资产清理。对结题后项目所产生的资产由科研管理及有关部门合理配置,资产管理部门仍要对这些由科研经费购买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和清查,以防止资产流失;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则由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对已经形成的专利权进行归类登记管理,对于保护期已过的知识产权及时进行清除。
参考文献:
1.梅珍,张静,肖红.外语类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0(5)
2.王汇,熊富标.浅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绩效[J].教育财会研究,2010(6)
3.李智敏.高校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的探究与探索[J].教育财会研究,2009(1)
关键词:本科生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模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8-0128-05
本科生的培养最终必须落脚在社会所需能力的提高上,当前企业或社会发展的需要,迫使高校人才培养必须确立能力导向培养意识。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本科生课堂教学无论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方面能力导向培养意识还不够清晰。其主要表现在实践中本科生课堂教学至今仍未形成清晰、完整的“能力培养模型”以及仍缺乏能力导向教学方法,大多数高校的课堂教学仍偏重于传统单一的学生知识接受能力、教师“满堂灌”、学生考前集中突击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模式[1];理论界专门对本科生课堂能力培养模型及能力导向教学方法的研究至今很少见到,相关研究的论著和论文也都很少。在中国知网上,以篇名“本科生能力培养模型”“本科生能力”检索到的论文分别为0篇和34篇(其中2010年以来的16篇);并且这些已有的论文在本科生能力培养方面只提出了一些简单的设想[2],尚未见到系统的模型、方法设计。无疑,本研究既是现实需要,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鉴于高校审计学知识本身枯燥乏味、抽象难理解、层次多、内容烦琐等原因所导致的高校审计学课程教学中教师普遍认为难教、学生大多数感到难学的局面,教师更应树立强烈的能力导向意识,高度重视相应教学方法的探究与应用,并在应用反馈中不断反思改进。
一、高校本科生课堂能力培养模型构建
国际上公认的能力素质模型的创始人,哈佛大学教授大卫・麦克里兰(David McClelland)博士把能力素质划分为五个层次:(1)知识(Knowledge);(2)技能(Skill);(3)自我概念(Self-Concept);(4)特质(Traits);(5)动机(Motives)。他把人的能力素质形象地比喻为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海面以上的浅层次部分属于知识和技能(显性能力素质),海平面以下的深层次的部分则属于自我概念、特质、动机(隐性能力素质)[3](如下页图1所示)。
借鉴该模型,笔者认为,个体的这些显性的知识、技能,是表现在外的能力素质,容易考察和衡量,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实训来改变;而隐性能力素质不同于显性能力素质,其本质上经历着一个长期熏陶、潜移默化的积淀过程,不是仅依靠哪一次培训就能轻易获得。
因此,高校本科生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应该是图中的显性能力素质――知识、技能的培养,具体应主要包括知识接受、质疑、应用、信息收集与处理、陈述汇报、团队合作、创新等七大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所设计的高校本科生课堂能力培养模型(如下页图2所示)。
(一) 知识接受能力
知识接受能力是学生在教师的讲授和启发下,自身理解与掌握知识的能力。
一个优秀的本科生必须拥有扎实的课堂文化知识,最终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本科生应该把课堂的理论知识学好,同时辅以课外参考或课外实践,丰富与加深自己的理论知识。课堂知识接受能力强弱,直接决定着本科生拥有课堂文化知识的深度和实度。
(二)质疑能力
质疑能力是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并向教师提出问题的能力[4]。它是学生最珍贵的能力之一,是学生突破疑惑进而寻求创新的前提。正所谓:“问能解惑,问能知新、创新。”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倡导、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和学术探讨气氛,有意识地引导、鼓励、支持学生勇敢质疑,习惯质疑,善于质疑,使质疑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三)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是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目的贵在应用。只学不用,不积极利用、灵活运用,则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将大大减弱甚至荡然无存。灵活运用既具有综合性,又具有广泛性;既表现为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解决某一问题,又表现为运用某一原理解决某一问题或某些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置重要知识的应用环节,使学生在这些应用环节中,锻炼和提高自身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是学生根据具体实际的课程学习需要,运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信息并加工整理成所需资料的能力。
收集与处理信息的途径主要包括:搜集图书、报纸、杂志等文字资料;音像、电视、广播等影音资料;网络资料;实地观察、调查访问所得资料等。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发动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对所收集的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整合、建构处理。该过程可以促进学生各类知识的消化、吸收和迁移,培养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教师课堂教学应设置相应的环节或任务,使学生积极地搜集信息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产生新的、满足需要的有效信息或知识,以锻炼学生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五)陈述汇报能力
陈述汇报能力主要表现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等,这两种能力既是个体专业素养的体现,也是个体与他人进行沟通、传达个人意图和展现自我的工具。特别是后者,更是团队协作等能力的基础。书面表达能力也是各种高级专门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本科生书面表达能力欠佳,必然与高校课程培养模式的不尽完善有关。对于每个本科生来说,这两种能力都是不可缺少的,必须重点加强培养。
(六)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是根据任务需要,确定任务目标,相互配合工作,并及时调整合作方式、不断改善合作关系,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任务目标、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团队协作要调动团队所有成员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实现“1+1>2”的目标。团队协作需要个人的能力,但更强调各个成员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置这种能力锻炼的环节,并高度重视对该能力的考核与评价。
(七)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学生利用已学知识、技能,提出新创见和取得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进步的灵魂,是竞争的核心;社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因此,学生该能力的培养应该引起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视。
二、能力导向的课堂教学方法设计
为了培养本科生课堂教学中的以上各种能力[5],笔者以高校审计学课程为例对其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设计。
(一)增强知识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
学生课堂知识接受能力的强弱,一方面取决于学生自身的悟性、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另一方面还主要取决于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
结合自身从事审计教学二十余年的切身体会,笔者认为,仅就教师而言,增强学生课堂知识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应主要包括:认识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携领知识教学法、引领思考―启发判断―自推结论教学法、反复梳理教学法等。
1.认识教学法。首先,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原始凭证审核时,可先讲解最常见的原始凭证(发票)的审计实例,然后让学生对不常见的若干种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假发票审查的主要步骤和方法。其次,教师可拿出几节课带领学生参观会计事务所以及其他的审计主体,观察审计业务流程,请审计人员讲解岗位业务操作,增强学生对审计的认识。再次,为加深对课堂所讲授的审计程序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教师还可以在授课后把学生带到审计模拟实验室,让学生通过“审计工作全流程实验”来了解和操作审计工作的整个流程。
2.案例教学法。将实际或经典审计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在讲解课程内容的重要知识点或重要方法时,均举出实际或经典案例。如在讲解分析程序和函证等方法和知识要点时,引入经典案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抽象的理论和方法。无疑,案例教学法会缩短学生课堂理论学习与实际审计工作的距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审计课程中重要的理论知识点。
3.携领知识教学法。教师要深入研究审计学各章之间、每一章中各节之间知识的相互关系,把握具有统领作用的知识、公式、图表等,直接、明确地使学生理解这些起决定性作用的知识。如教师在讲授审计实务时,面对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存货与仓储、筹资与投资四大循环,以及货币资金与特殊项目的业务审计,由于其都存在着真实性审计、完整性审计、截止测试、分析程序等,因此在讲解第一个循环的业务审计时,就应拿出较多的时间将这些方法讲深讲透,并使同学们明确此后各循环业务审计也同样会用到这些审计程序或方法,审计实务部分无非就是这些程序和方法的应用,搞清楚一个循环的业务审计,其他循环的业务审计就会轻松理解。又如教师在讲解审计规范体系这一章时,由于我国三大类审计主体的审计规范都是由审计法、审计准则、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等组成,因此在讲解时,重点讲透注册会计师审计(或国家审计)规范体系即可,其他两种审计规范体系的讲解和学习就轻而易举。可见,携领知识教学法能使教师教和学生学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引领思考―启发判断―学生自推结论教学法。每一个重要的、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都要力求做到变灌输为引领思考、启发学生自己判断、自己得出结论。如教师在讲授注册会计师审计总目标时,要向学生指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目标(合法性、公允性)的实现取决于审计具体目标的实现;当讲授到审计具体目标时,要告诉学生审计具体目标共分三类,即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与列报相关的,且每一类中都包含着若干个具体目标;在讲解完这么多具体的目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得出这些具体目标与审计总目标之间关系的结论。无疑,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听课,对枯燥抽象难以理解但很重要的知识,能真正理解、轻松记忆,且记忆深刻。
5.反复梳理教学法。面对审计知识层次多、关系非常复杂烦琐的事实,教师讲授中应在适当的地方及时反复梳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层次关系,尽力使学生对纷乱复杂知识之间的层次关系随时保持清晰的认识去听课,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接受度。如对审计计划、重要性、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重要章节,在每次上下课前、每章开始结束时,以及其他必要的地方,都要反复梳理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二)激发学生质疑能力的教学方法
激发质疑能力主要依靠两个方面:一是靠教师设疑,二是靠教师激发学生质疑。(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疑。笔者认为,教师设疑应主要包括:第一,在学生普遍感觉疑难时设疑。教师可在学生疑惑不解、各持己见、莫衷一是时设疑。为了准确设疑,教师应该结合自己历年教学中的体会、思考与提炼,在讲课前的备课过程中,就对每一章节所涉及的重要的疑难问题提前做好准备,讲授时遇到学生有上述反应时就及时设疑,让学生当堂回答或带着问题课后去解决。这样学生的疑惑就能得到及时的缓解,听课的情绪就会得到及时的调动,最终促使学生更好地解决和掌握课堂上的疑难问题。第二,在重点、难点处设疑。学生能否真正学深、学透一门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重点、难点把握的深透程度。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要、疑难的知识处准备设疑的问题;课堂上讲解这些重点和难点时向学生提出,由学生思考和回答,必要时教师给予及时提示和释疑,显然,这种做法无论对教还是对学,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在关键处设疑。关键处主要包括重点、难点处,内容与内容之间连接处,学生普感困惑、乏味处。教师课堂上及时地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很好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维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总之,教师设疑要求教师对课堂知识有很深透的把握,并且能用自己敏锐的目光及时捕捉学生的反馈;及时设疑,恰到好处的设疑,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2)鼓励学生在课堂讲授中质疑、利用课间质疑和课后质疑等,以进一步加深其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学习。
(三)培养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陈述汇报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1.自主型教学法。学生自主主动学习的能力对审计学教学效果影响极大。自主型教学法就是培养学生自主主动学习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自主型教学”是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利用审计的某几堂课,教师让位于学生,由学生来讲授[6]。对学生分组,要求学生紧密围绕自己最感兴趣审计热点、实际案例等,自主选题、收集资料、整理加工、登上讲台演讲,其余学生及教师可以提问、点评,使演讲者不断地加以说明、解释,对所汇报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自主型教学”使讲授的学生成为教者,讲台上讲解的同学投入、充满激情,讲台下即将登台讲解的同学跃跃欲试,没有讲解的同学也会围绕演讲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一系列的思考。教师、同学相互启发与学习。教师做听者时要注意通过提问来启蒙、引导“学生”讲授,通过精彩点评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改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的教学取向。这种教学方法能促使学生自主探求,变被动为主动,大大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增添学生的自尊心及自信心;同时使学生的信息收集与处理、陈述汇报、知识应用、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都得到锻炼和提高。既能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也能实现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知识的共享。
2.拓展型教学法。拓展型教学法中的拓展,应既包括教学内容的拓展,又包括教学方式的拓展[6]。对学生分组,学生通过挖掘 “非课本型”教学资源、开展“非教师讲授型”教学方式,拓展课堂审计教学内容及方式。教学内容的拓展涉及报纸杂志、网站的相关知识等;教学方式的拓展则涉及到“自主型教学”,视频的收集和收看,网络审计理论与案例的收集、阅读、全班交流与讨论,优秀的审计课件收集与展示等。通过拓展来增加审计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及教学效果,使学生的信息收集与处理、陈述汇报、知识应用、团队协作、创新等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
3.科研转化教学法。教师可结合自己的审计科研成果和体会,面对学生举办审计教学或学术讲座。另外,鼓励学生积极申报校级课题,教师对其进行科研全过程指导,使学生在选题、立项申请报告、调查提纲、写作提纲、结题报告等主要环节中,获得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陈述汇报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的锻炼与提高。
4.模拟实验与实训。模拟实验与实训是教师让学生在实验室的课堂上进行的。实验和实训的主要项目可包括:审计软件操作学习、审计全流程工作底稿实训等。前者的主要目的是借助实验性环境的仿真性和实验资料的真实性,让学生利用所给的实验资料,借助电子计算机、审计软件,在计算机中使用审计软件完成从审计计划、审计测试、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到编制审计报告等全部审计电算化过程的工作程序,学生通过这种实验,能熟悉并掌握利用审计软件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后者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审计全流程工作底稿的处理。总之,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实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
最后,还需指出的是,以上所述的都是能力导向的校内课堂审计教学方法。当然,能力导向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如陈述汇报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就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己进行课前回顾复述、每堂课总结、自主讲课中点评等方式。
三、结语
本文引入麦克利兰的能力素质模型,分析高校本科生课堂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构建其能力培养模型,并以审计学课程为例设计出能力导向的课堂教学方法。该模型和方法不仅能使本科生能力培养理论研究的思路更明晰,而且也会使教师在本科生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更具有明确的强化能力培养的意识。当然鉴于笔者教学、研究水平有限,所构建的能力培养模型及实现方法难免会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将有待于理论研究者讨论,并进一步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 吴中春.能力导向的大学本科会计教育问题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9,(10):100-103.
[2] 巩建闽,萧蓓蕾.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框架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132-137.
[3] 孙立莉.基于胜任力的企业个体绩效管理流程设计[J].企业经济,2008,(8):36-37.
[4] 王玉侠.“引学―导学―督学”,淮北电大《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59-61.
为深入贯彻全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宁国等12个县(市)开展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工作的通知》(皖政〔**〕126号)精神,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扩大宁国等12个省直管试点县(市)的(以下简称试点县)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关于发展和改革管理权限
1.试点县申请使用国家和省级政府性资金建设项目,由试点县发展改革委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报送《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2.试点县安排本级各类财政性资金,采用直接投资(含通过各类投资机构)或以资本金注入方式,建设按规定应由国务院或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及省政府或省发展改革委管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由试点县发展改革委直接报送省发展改革委审批或转报省政府或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或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3.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和所有需办理进口设备免税的项目、限制类项目,由试点县发展改革委审核后,报省发展改革委核准或转报。
4.试点县申请世行、亚行和外国政府贷款、赠款项目,由试点县发展改革委直接报送省发展改革委。
5.内、外资项目办理进口设备和购买国产设备抵免税确认书,由试点县发展改革委直接报送省发展改革委。
6.试点县所属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由试点县发展改革委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提出发行规模申请。
7.凡不需要国家、省、省辖市出资或平衡建设条件的政府投资项目(不含党政机关办公楼和培训中心),由试点县发展改革委自行审批。
8.凡需省辖市发展改革委核准或备案的企业投资项目,由试点县发展改革委核准或备案。
9.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下,符合国家《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规定的鼓励类和允许类、且不需办理进口设备免税的外商投资项目,由试点县发展改革委核准。
10.试点县的省级开发区,除扩建的开发区总体规划需报省政府审批外,不再审批开发区的总体规划。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开发区管委会负责编制和实施。
11.省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各类文件、指导工作的各类信息,凡是所在省辖市享有的,均发送到试点县发展改革委。
二、关于农业、粮食、林业、水利管理权限
12.省农委发送到省辖市农业部门的有关文件和指导工作的各类信息,同时发送到试点县农业部门。要求省辖市农业部门上报的有关材料、信息和统计数据,试点县农业部门直接上报。
13.省农委负责组织的各类农业建设项目,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农业利用外资等各类项目,凡符合条件的,试点县农业部门直接向省农委申报。省农委负责组织实施的多种农业补贴、农业救灾及有关专项资金等,试点县农业部门直接向省农委申报。
14.省农委加强对试点县农业部门的工作指导,下放行业管理权限,有关行政许可、农机鉴定、防疫检疫、农业执法等管理事项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省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认证与质量安全的监管,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名牌农产品以及农民创业带头人的培育和认定,试点县农业部门享有与省辖市农业部门同等的权利与义务。
15.省级储备粮安全储存、检查管理,由试点县粮食局直接进行。
16.省级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受理报批,由试点县粮食局直接报送省粮食局审核。
17.陈化粮购买资格认定,由试点县粮食局直接报送省粮食局审核。
18.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库点资格认定,由试点县粮食局直接报送省粮食局审核。
19.现代粮食物流、仓储、加工项目,由试点县粮食局直接报送省粮食局审核。
20.国家、省粮油龙头企业认定,由试点县粮食局直接报送省粮食局审核。
21.国有粮站(库)仓容规模在1000吨以下或占地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下的,拆除、变卖由试点县粮食局直接审批。
22.粮食流通统计、行业发展规划、仓储设施和粮油加工统计,由试点县粮食局直接上报省粮食局。
23.林业生产和各项投资计划由省林业厅直接下达到试点县林业局,主要包括年度林业生产计划、林业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以及有关专项计划等。
24.各类林业项目的申报,均由试点县林业局直接向省林业厅申报。
25.在林业资金管理方面,省与试点县直接办理相关资金下拨与上缴;相关财务报表也由试点县直接报送。
26.林业行政许可,试点县林业局直接报省林业厅审批。出省木材运输证、林木产地检疫合格证以及因特殊原因需要在禁猎区、禁猎期猎捕或使用禁猎工具猎捕审批3项许可由试点县直接审批。临时占用林地的,试点县享有省辖市的审批权限。
27.林业生产管理方面:(1)重点公益林采伐有关事宜,由试点县林业局直接审核或审核后直接报省林业厅;(2)重点公益林区划调整,由试点县林业局审核后直接报省林业厅;(3)原由省辖市林业局审批的,除退耕还林作业设计继续由省辖市林业局审批外,其他项目造林作业设计由试点县林业局审批。
28.试点县林业局直接向省林业厅上报各项统计数据。原由省下放到各省辖市的统计调查,包括林业典型调查等,直接下放到各试点县林业局单独组织开展。
29.林业高级工程师、职工评残评审由试点县林业局直接向省林业厅申报。森林公安警务管理试点县享受省辖市管理权限。
30.在水利基本建设计划管理上,对试点县比照省辖市的权限,实行计划单列。年度建设计划由试点县直接上报;国家和省级投资计划直接下达试点县。水利基本建设计划安排实行按项目进行管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由省、市组织实施的项目,计划及资金按原下达方式进行。
31.对试点县不涉及相邻县(市、区)的或与相邻县(市、区)没有水利纠纷的水利项目,其规划设计文件直接报省水利厅审核或审批。
32.结合农村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实际,对部分原由省辖市初审后转报省审核、审批的项目,改由试点县直接报省审核、审批;对部分原由省辖市审批的项目,由省、市政府委托或授权试点县审批。具体如下: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投资项目审批,由试点县直接报省水利厅审核后报省发展改革委审批。
(2)水土保持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投资项目审批,由试点县直接报省水利厅审批。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审批均实行分级审批制度,根据项目立项机关及限额,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分别由中央、省、市、县审批。对部分原由省辖市审批的项目,由省、市政府委托或授权试点县办理。
(4)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可研报告审批,改由试点县直接报省审批。
(5)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初步设计审批,由试点县的项目法人初审,直接报省审批。
(6)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审批,改由试点县直接报省审批。
33.农村水电建设项目中,对原由市发展改革委、水利局上报省审批的农村水电项目计划、项目初审,改由试点县直接报省审批。对原由市发展改革委、水利局负责审批的农村水电项目,改由试点县发展改革委、水利局负责审批。
34.加强对试点县水利工程管理的业务指导。
三、关于工业、交通、信息产业发展管理权限
35.省经委管理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创新项目、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创业创新项目、产业集群建设项目、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等省级企业发展资金扶持的项目申报,试点县经委(经贸委、工经委、工业局、中小企业局)直接向省经委报送。
36.省经委掌握的省级企业发展资金,在同等条件下,对试点县项目优先给予资金扶持。
37.除国家明确规定需要报送省经委审批、核准或备案的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内外资项目外,其余项目审批权限一律下放试点县经委(经贸委、工经委、工业局、中小企业局)。
38.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内外资项目办理进口设备减免税和购买国产设备抵扣税确认由所在试点县经委(经贸委、工经委、工业局、中小企业局)直接报送。
39.试点县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需要到省经委备案的,由试点县直接报省经委。
40.在试点县建立中小企业统计直报点。同时,将试点县直接纳入全省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和调节的对象。
41.扩大试点县经济信息的获取权和知情权,省经委出台的重要文件、政策、有关信息及时向试点县提供。
42.从2008年起,对试点县村村通建设计划进行单列,并将建设资金(含国家车购税和省安排的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和农村公路养护补助资金直接拨付至试点县。
43.养路费、客货运附加费、运管费、小机养路费等交通规费征收计划由省直接下达试点县,由试点县自行组织征收,由省组织考核。
44.除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权力和义务由省辖市享有的外,有关交通行政许可、认证、评定、审批、鉴定、交通执法管理,试点县交通部门享有与省辖市交通部门同等的权利与义务。
从事普通货运经营(危险货物运输经营除外)、县级行政区域内客运经营(出租车经营除外)的营运证的审批、发放、年审,由试点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核发办理。
45.省交通厅召开的会议、印发的文件,凡是省辖市交通部门享有的,通知或印发到试点县交通部门。
46.尽快建立行业管理渠道,赋予试点县有关部门行使省辖市相应的信息行业管理权限。
47.在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信息产业相关统计数据报送以及信息产业有关信息获取等方面,试点县享有与省辖市相同的权限。
四、关于商务、旅游、外事管理权限
48.由试点县商务局直接上报县商务发展规划、县商品流通市场建设专项规划、县年度进出口计划等商务专项规划及专项计划,省商务厅对试点县有关指标直接进行平衡。
49.由试点县商务局直接上报省商务厅申请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国家茧丝绸发展风险资金、出口机电产品研究开发资金、出口机电产品技术更新改造贷款贴息资金、高新技术出口产品技术更新改造项目贷款贴息资金、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研究开发资金、对外经济合作专项资金、中部商务发展资金等政策性资金、成品油零售许可证。
50.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下,符合国家《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规定的鼓励类和允许类的外商投资项目、企业设立及变更,由试点县商务局核准。
51.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的鼓励类、允许类和限制类项目的企业设立及变更,由试点县商务局审核后,直接报省商务厅。
52.中小出口企业专项担保贷款,经试点县商务局、财政局审核后,联合报省商务厅、财政厅审批。
53.对商务部、外交部委托省商务厅办理的下列行政事项,由试点县商务局受理企业申请后向省商务厅直接转报:(1)进口商品配额审核;(2)出口商品配额(含纺织品、白银、活猪、活牛)初审;(3)对外劳务合作及工程承包经营资格初审;(4)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产品出口企业确认;(5)设立二手车鉴定评估机构核准;(6)外派劳务项目审查及未建交国家、港澳台地区劳务项目审核;(7)对外援助成套项目实施企业资格初核;(8)对外援助物资项目实施企业资格初核;(9)直销经营许可申请转报;(10)因公出国(境)经贸团组审批;(11)邀请外商来华签证通知电签发。
54.对省商务厅网上审批、报送纸质文件的下列行政事项,由试点县商务局受理企业纸质申请后,向省商务厅直接转报:(1)一般货物自动出口许可;(2)一般货物自动进口许可;(3)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文件备案;(4)机电产品自动进口许可;(5)进口重点旧机电产品初审;(6)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商品配额审核;(7)外商投资企业自动进口许可;(8)汽车品牌经销商备案;(9)技术进口合同登记;(10)技术出口合同登记;(11)软件出口合同登记。
55.对试点县商务局审批的外商投资企业的批准证书,由试点县商务局直接办理、发放。对省商务厅向试点县企业发放的其他各类证照,试点县商务局可本着便民原则,从省商务厅领取后送达企业。
56.省商务厅在进出口、利用外资、对外经济合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统计资料时,将试点县的统计数据在所在省辖市名下以“其中”形式列出。
57.省商务厅印发的文件、信息,凡省辖市享有的,均发送到试点县。
58.IA、2A级旅游景区,由试点县旅游部门自行评定。
59.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申请,由试点县旅游部门直接向省旅游局报送。
60.省级旅游发展资金的项目申报,由试点县旅游部门直接向省旅游局报送。
61.现行需经省辖市外办审核、报省外办审批的县处级以下(含正县)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境)的事宜,均由试点县政府直接报省外办审批。
62.现行需由省辖市外办出具申办护照签证介绍信,并由省辖市外办专人办理护照签证的,均由试点县外办出具申办护照签证介绍信,由试点县外办专人办理护照签证。
63.各试点县外办应将出国(境)事务专办员名单提前报至省外办。
五、关于建设、国土、环境保护管理权限
64.需报省建设厅核发选址意见书的项目,由试点县规划部门初审,直接报省建设厅核发项目选址意见书。
65.省外勘察设计单位、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等企业前往试点县承接业务备案登记工作,由试点县建设部门办理。
66.一级及一级以下建筑业企业资质,一级及一级以下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定级、晋级,丙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工程勘察乙、丙级资质,建筑工程设计乙、丙级资质和其他建设工程设计丙级资质,工程监理乙、丙级企业资质,建筑材料检验机构,乙、丙级招标机构资质,施工图审查机构认定证书,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资质,房地产评估机构,城市房屋拆迁企业资质,物业管理企业资质,建设类各类执业资格注册初审等,由试点县建设部门自行审查,直接报省建设厅审批。
67.建筑劳务企业资质和新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由试点县建设部门直接审批。建设行政执法队伍委托备案、执法人员资格认证,由试点县建设部门直接报省建设厅审批(备案)。
68.试点县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由试点县国土资源局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建议,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查后直接报省国土资源厅。省人民政府分解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将试点县的用地计划在所在省辖市的用地计划中单列,并单独建账进行考核和管理。
69.试点县矿产资源保护、矿产资源整合、地质环境治理等项目的立项申请,由试点县国土资源局直接报送省国土资源厅。
70.试点县农用地分等定级、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基准地价评估和城镇地籍调查等成果和200亩以上新增耕地面积的验收申请,由试点县国土资源局直接报送省国土资源厅。
71.试点县实际耕地保有量、实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新增耕地指标、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折抵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补偿指标确认申请,由试点县国土资源局直接报送省国土资源厅。
7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立项申请、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项目的申报、新增耕地折抵建设用地指标的确认申请,由试点县国土资源局直接报送省国土资源厅。
73.除国家规定外,试点县环保局享有《安徽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试行)》(环监〔2003〕115号)规定的市级环保局审批权限。
74.试点县环保局直接向省环保局申报污染治理项目,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购买、报废放射源,省级绿色学校等项目。
75.原由省辖市环保局发放的排污许可证,由试点县环保局直接发放。原由省环保局发放的排污许可证,由试点县环保局审核后报省审批。
六、关于科技、教育、广电、文化、体育等管理权限
76.科研攻关、软科学研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由试点县科技局直接向省科技厅申报。
77.高新技术企业及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火炬计划项目,由试点县科技局直接向省科技厅申报。
78.民营科技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由试点县科技局直接向省科技厅申报。
79.自然科学基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和省级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由试点县科技局直接向省科技厅申报。
80.技术合同登记、国家秘密项目、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登记、科技成果鉴定,由试点县科技局直接向省科技厅申报。
81.星火计划项目、科技扶贫项目、农业专家大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由试点县科技局直接向省科技厅申报。
82.省教育厅印发各省辖市教育局、涉及县(市、区)的文件,直接印发试点县教育局。
83.试点县教育局直接向省教育厅申报项目、资金等。
84.省教育厅在安排项目、资金以及受援项目时,对试点县给予倾斜。
85.职业学校、民办学校的设置审批,由省辖市教育局负责审批的普通初中的设置、高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招生计划、出县教师调动等,由试点县教育局负责审批。
86.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由试点县文化局直接报省文化厅审批。
87.国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改作其他用途,由试点县文化局直接报省文化厅审批。
88.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工程建筑或进行爆破等作业,由试点县文化局直接报省文化厅审批。
89.已建立馆藏文物档案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之间调拨、交换馆藏二级、三级文物和一般文物,由试点县文化局直接报省文化厅审批。
90.考古发掘单位保留少量出土文物作为科研标本,由试点县文化局直接报省文化厅审批。
91.由演出经纪公司承办的外国文艺表演团体、个人参加的营业性演出,由试点县文化局直接报省文化厅审批或报批。
92.由演出经纪公司承办的台湾地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文艺表演团体、个人参加的营业性演出,由试点县文化局直接报省文化厅审批或报批。
93.设立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由试点县文化局直接报省文化厅审批。
94.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的娱乐场所,由试点县文化局直接报省文化厅审批。
95.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的演出场所,由试点县文化局直接报省文化厅审批。
96.设立音像制品批发单位和设立音像制品连锁经营单位,由试点县文化局直接报省文化厅审批。
97.现行的“广播电视频率(频道)审核、审批及频率执照核发事项,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有线广播电视站的设立审批和乡镇广播电视站的设立审批,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许可,申请设置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境外电视节目许可,开办视频点播业务审批,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传送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审批”6项管理权限中,涉及由县级广播电视局提出申请,逐级上报审批或审核的,一律由试点县广播电视局直接向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上报。
98.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以外,现由省辖市广播电视局行使的审批管理权限,根据省政府有关规定要求,由省辖市通
过行政委托或授权等办法,下放到试点县广播电视局负责行使。
99.试点县体育局直接向省体育局上报请示事项。
100.将从事涉及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的体育经营项目许可下放到试点县体育局。
101.竞技体育类运动员注册、招选,初级教练员的职称审定,二、三级裁判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审批、注册,武术学校、普通传统项目学校的审批,从事体育培训、辅导、裁判和咨询,经营性武术组织的管理,水上体育项目的审批,试点县体育局直接办理。
102.省体育局有关资金直接拨付到试点县。
七、关于审计、财政、税务管理权限
103.在审计计划管理方面,对省审计厅授权项目,试点县审计局直接向省审计厅提出申请。省审计厅研究同意后,直接向试点县审计局下发授权审计通知书。
104.在审计专项经费安排方面,试点县审计局直接向省审计厅提出申请,按现行有关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规定办理相关事宜。
105.增加试点县审计局为审计信息直报点。同时,省审计厅审计信息资料增发试点县审计局。
106.省审计厅发往各市审计局的文件,增发试点县审计局。
107.继续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不断深化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农业综合开发及农业项目,由试点县财政局直接向省财政厅申报,资金直接拨付到试点县。
108.试点县地税部门受理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地方各税减免审批事项,未超过所在省辖市审批权限的,由试点县地方税务局直接审批;超过所在省辖市审批权限的,由试点县地方税务局直接报省地方税务局审批。
109.试点县地税部门受理的技术改造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审批事项,未超过所在省辖市审批权限的,由试点县地方税务局直接审批;超过所在省辖市审批权限的,由试点县地方税务局直接报省地方税务局审批。
110.试点县地税部门受理的财产损失税前扣除,未超过所在省辖市审批权限的,由试点县地方税务局直接审批;超过所在省辖市审批权限的,由试点县地方税务局直接报省地方税务局审批。
111.除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税务总局部门规章、税收规范性文件明确规定不得下放至县(市、区)管理的税务办理事项外,试点县国家税务局原则上享有与省辖市国家税务局相同的管理权限。
112.对于下列税务办理事项,试点县国家税务局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
(1)纳税人遇有“风、火、水、震”等严重自然灾害或者属于国家确定的“老、少、边、穷”地区的新办企业申请减免企业所得税,年度减免税额在100万元以下(“以下”不含本数,下同)的,由试点县国家税务局直接审批;年度减免税额在100万元以上(“以上”含本数,下同)的,由试点县国家税务局直接报省国家税务局审批。
(2)内资企业申请享受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优惠,单个项目投资总额在3000万元以下的,由试点县国家税务局直接审批;单个项目投资总额在3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由试点县国家税务局报所属省辖市国家税务局审批;单个项目投资总额在5000万元以上或者属于军工企业的,由试点县国家税务局直接报省国家税务局审批或呈报。
(3)纳税人申请财产损失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年度税前扣除金额2000万元以下的,由试点县国家税务局直接审批;年度税前扣除金额2000万元以上的,由试点县国家税务局报所属省辖市国家税务局审批。
(4)纳税人符合企业所得税政策性减免条件,申请享受的其他减税、免税事项,由试点县国家税务局直接审批。
113.对于开展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后新增的税务办理事项,试点县国家税务局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系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意见》(国税发〔2005〕170号)要求,实行集体审核制度,原则上不得简化审批环节。
八、关于人口计生、卫生、劳动保障、公安、民政管理权限
114.省里已要求省辖市减少对县级考核次数,对省已考核的样本点不再考核,实行数据共享。试点县考核结果除作为该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评价依据外,同时纳入省辖市总体考核。
115.试点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审批由省辖市审批,改为试点县自行审批。
116.将试点县卫生局纳入省辖市卫生局发文范围,包括文件、资料、信息等。
117.试点县卫生局直接向省卫生厅申报有关卫生项目,在县级医疗救治能力建设、乡镇卫生院能力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建设、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公共卫生项目等资金分配方面,优先将试点县纳入项目实施范围,省直接指导管理试点县的项目工作。在医师执业注册、变更方面享有省辖市卫生局的管理权限。
118.对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省直管县的管理权限,经审核,具备条件的试点县依法享有,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省直管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119.省劳动保障厅发送省辖市劳动保障局的各类文件、工作通讯、信息,除有特殊规定外,均发送到试点县劳动保障局;要求上报的有关材料,试点县劳动保障局直接报省劳动保障厅。
120.试点县劳动保障局直接向省劳动保障厅申请劳动保障专项资金、重点工程项目。国家和省级各项转移支付和补助资金(除实行市级统筹的社会保险资金外),直接拨付到试点县。
121.驻地省属单位职介机构资格认定、驻地省属企业特殊工时制度审批,下放至试点县劳动保障局。
122.试点县劳动保障局直接向省劳动保障厅申报业务工作试点。
123.省辖市公安机关网络监察部门负责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信息网络安全和消防安全审批并签发《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安全审核意见书》的权限下放到试点县公安机关。试点县公安机关设有网络监察机构的,由其负责;试点县公安机关未设置网络监察机构的,由该县公安机关治安部门负责。
124.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生产销售审批由试点县公安机关审核后报省公安厅审批。
125.收取两万元以上取保候审保证金,由试点县公安机关审批。
126.评定残疾等级,由试点县民政部门直接报省民政厅审批。
127.申报确认省一级光荣院的,由试点县民政部门直接报省民政厅审批。
128.与境外合资、合作举办社会福利机构,经试点县民政局、商务局审核后,联合报省民政厅、商务厅审批。
129.新办社会福利企业由试点县民政部门会同税务部门审核后,直接向省民政、税务部门提出兴办申请。
130.城镇退役士兵(不含转业士官)安置资格的审核,由试点县民政部门直接办理。
131.福利院和乡镇敬老院改扩建补助资金等涉及民政方面的资金直接拨付到试点县。
九、关于工商、统计、物价、质监管理权限
132.取消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在省工商局登记的规定,实行试点县登记、监管。
133.深入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个体工商户登记,委托属地工商所办理。
134.将《安徽统计信息》及一些重点统计分析资料的发送范围,扩大到试点县主要负责人,并增加试点县统计局为统计信息直报点。试点县享受与省辖市同等权限,直接向省统计局报送各类统计分析和信息资料。
135.向市级统计部门印发的各类文件和指导工作的各类意见等,均发送到试点县。
136.将《安徽省定价目录》中规定的省辖市享有的价格管理权限,全部授予试点县。对现行须由省辖市审批或管理的事项,均由试点县自行审批、管理;对需经省辖市审核、报省审批的事项,均由试点县直接报省审批;对必须经省辖市审核、审批的事项,采取省、市委托或授权等办法,下放到试点县办理。
137.省物价局向省辖市物价部门部署工作、发放文件等,同时扩大到试点县物价部门。试点县物价部门在政策请示,上报信息时,直接向省物价局上报。
138.行政相对人不服试点县质监局具体行政行为的,可直接向省质监局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139.对按规定需向省辖市质监局报请审理、审核、报告的行政案件,试点县质监局自行审理决定;对按规定需逐级上报省质监局审理、审核批准、报告的行政案件,试点县质监局直接上报省质监局。
140.各季度监督抽查计划和省级监督抽查申请,由试点县质监局直接报省质监局。省质监局对其监督抽查计划直接审批,省级监督抽查安排直接到试点县。
141.免检产品、名牌产品、质量奖等国家、省评优奖,由试点县质监局直接向省质监局推荐。
142.省质监局对试点县的补助经费直接下拨试点县质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