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9 13:06: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变电运维专业技术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培训 创新 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9(c)-0110-02
1 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
1.1 专业管理的理念或策略
现场培训方式创新紧密围绕建设“一强三优”现代电网公司的战略目标,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以培训需求分析保证培训的针对性,以培训效果的评估和考核保证培训的有效性,面对“十二五”期间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特高压和智能电网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以及新型业务拓展、新型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对公司人才队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人才队伍建设质量、促进人才结构调整优化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通过加强现场培训方式创新来提升公司员工队伍素质水平,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具有重大的意义。人才是推进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培训高素质的劳动者,建设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是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
1.2 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1.2.1 专业管理的范围
变电运维中心严格贯彻落实公司培训政策,建立科学合理的现场培训计划,持续加大现场培训力度,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支持。变电运维中心主要针对运维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变电运维中心技能培训需求调查表》(见附录1),根据调查表调查结果,根据员工培训需求,制度详细的现场培训方案。
1.2.2 专业管理的目标
突出现场培训方式的特色,根据“建设一流检修公司”及“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以科学的培训标准为理论指导,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培育一支理论扎实、作风严谨、具有较强技术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展现现场培训方式的创新理念,满足当前电网建设快速推进的需要,为公司发展规划和冀北公司“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确保首都供电安全,高质量保障冀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国网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电网公司的需要。
2 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2.1 主要流程说明
2.1.1 培训前期工作
节点1:根据人资部门整体部署,根据公司培训总体目标,下达具体培训要求,建立健全培训工作管理制度与流程,并为保障培训效果采取有效措施。
节点2:变电运维中心根据人资部门下发的培训文件,组织培训管理,根据专业发展状况和技术发展要求,规划培训要求和培训方向,全面促进员工队伍技术素质整体提高。
节点3~节点5:运维中心及所属各班组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危险点分析,现场培训的目的是实现技能水平的提高,但必须要建立在不威胁设备运行安全的基础上,在现场培训工作开展之前,需要认真做好危险点分析,并制定恰当有效的防范措施。
节点6~节点9:变电运维中心制定详细培训方案,细化培训项目,注重现场培训的计划性、培训内容的完善性,力求培训效果最大化,适应目前运维工作的需求与特点,确保实用性和针对性。
2.1.2 培训中期工作
节点10:现场培训工作难点之一是技能培训,重点是现场培训的实施,变电运维中心不断进行培训方式创新,现场技能培训工作效果良好,通过大量的现场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现实性问题,提取有教学价值的成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3 培训后期工作
节点11:通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若满足预期培训效果进行下一节点工作,对于不满足者,时间充足时进行讲授人与参培人员交流,发现培训中存在的不足并改善培训方案,时间不满足时,根据各方反馈意见与建议进行分析汇总,对下一轮培训提出新的要求。节点12:进行培训总结与反馈,通过此节点,可以实现对培训工作的整体评价,有利于对于人资部门总体部署,促进下一年度培训工作制定与改革。
2.2 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2.2.1 完成培训工作的组织机构
根据公司“十二五”人才培养战略要求,变电运维中心实行中心主管领导监督指导下的分层培训体制,由培训主管根据各班组培训需求及培训方案制定培训计划,各班组分别设立培训员,负责本班组根据生产提高的培训需求的汇总和上报工作,并完成培训工作的总结任务。
2.2.2 岗位设置说明
培训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由变电运维中心培训主管制定统一的培训标准,经主管领导审核实施,各班组培训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需求,上报培训主管。
2.3 典型创新培训
2.3.1 “运维一体化”仿真培训
为全面推进“大检修”体系建设,配合“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开展,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指导意见》、《变电站运维一体化业务规范》文件精神,确保各项“运维一体化”业务安全有序的实施,变电运维中心坚持以培训先行、素质提升的原则,结合“运维一体化”近期和中期开展的项目,2013年夏季大负荷期间组织全员进行“运维一体化”仿真培训,利用管理培训中心仿真系统的软硬件设施,提升人员“运维一体化”的操作技能和业务素质,培养出适应于运维一体化要求的运维人员。
2.3.2 “抓短板,提技能,打造五星级技能员工”
变电运维中心为了迅速提高中心职工的技能素质,完善知识结构,使得每一位职工具备岗位职责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制定“抓短板,提技能,打造五星级技能员工”培训方案,培训项目包括了电气一次设备巡视、验收、二次回路的识别、倒闸操作、事故处理等运维人员必备的知识。
3 评估与改进
3.1 专业管理的评估方法
班组:班组制定期进行技能考核,以问答形式检查职工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报汇总至运维中心专工。
主管培训专工:主管专工负责对各基层班组的培训员的培训成果进行考核,检验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与培训完成的总体效果,对主讲人进行考核,用{查的方法保障所选主讲人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满足现场培训要求。
变电运维中心主管领导:对现场培训进行评估,根据培训完成情况制定下一阶段改善方案与指导计划方案有效实施;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实用性是否能够符合要求;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现场技术考问是否通过率达到标准要求。
3.2 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3.2.1 提高人员基础技能水平的必要性
因参培人员技能水平基础参差不齐,造成现场培训进行过程中不如方案中设想的流畅,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变电运维中心要求各班组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基础知识学习,重视技能基础的重要性,强化基础能力,在掌握扎实的基本功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各项综合业务能力。
3.2.2 配套的管理制度尚需健全
任何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均有其不足和缺陷,尤其目前现场培训管理初步使用阶段,有很多配套的管理制度与考核标准并不完善,为使现场培训进行良性化运行,符合现场培训发展的科学规律,还需要继续调整完善制度的内容和形式。
4 结语
近年来,我公司人才培养工作秉承培训先行的理念,以确保安全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突出“两个转变”: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由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向注重技能培训转变;实现培训方式和培训手段的创新。
参考文献
关键词:500kV;智能化变电站;运维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当前使用的500kV智能化变电站实现了智能化变电运维一体化,可以根据系统分析进行数据采集、智能化设备操作、网络化信息交互及自动化状态检修等操作,改变了原有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智能化变电站的发展,必须及时对其进行研究。
一、500kV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特点
与传统变电站相比,500kV智能化变电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信息利用率高。智能化变电站系统可以完成各个区域信息的处理,已经成了规范化建模模式,促进了变电站内自动化控制操作,而且可以让原先的工作独立完成,减少了共同工作产生的干扰,各部门技术也形成了统一化模式,实现了集成控制,能够完成变电站中各种信息共享,提高了信息利用率。第二,杜绝了二次干扰问题。由于智能化变电站中使用的设备不同,所以在不同设备之间可以借助光缆和通信等功能共同完成转换操作,及时处理通信和光缆在传输中存在的问题,避免了二次电缆干扰,解决了屏障难问题,提高了设备功能。第三,消除了通信壁垒。智能化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可以对变电站中不同类型的设备进行控制,可以让不同厂商生产的不同设备形成串联,控制了各项操作,可以在各个设备之间协调完成操作,提高了系统兼容性,消除了通信壁垒。第四,可以快速完成检测操作。变电站中的所有设备都已经实现了智能化,同时还实现了在线监测等操作,保证了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减少了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第五,处理了铁磁谐振问题。当前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提升,可以使用电力互感器完成很多操作,及时解决了过载等问题,保证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本次结合金华500kV芝堰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试点工程投运,对智能化变电站运维一体化进行研究。
二、500kV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要求和运维重点
(一)运行维护要求
500kV智能化变电站是目前变电中应用的新型模式,对操作技术、管理及人员均提出了严格要求,实现了不同类型设备之间的联接,为了在此种模式下安全运行,必须加强系统运维管理。第一,运行维护管理。500kV智能化变电站运维一体化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对维护及管理的要求较高,同时也对管理人员提出了高标准,只有提高维护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优化检测方法,才能保证系统的运行,实施科学化维护和管理。为了保证运行维护工作的顺利进展,还要制定严密地计划,详细的操作流程,合理分配人员的职责,保证设备的高效运转。第二,运行维护人员。在500kV智能化变电站运行中,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联系较大,实现了不同系统的相互融合,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较高,只有掌握全面的知识,扩展知识面,提高业务能力,才能充分发挥设备及系统的各项功能,促进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开展。第三,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稳定性。系统协调稳定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设备的各项工作,减少死机、误发等问题。
(二)运行维护重点
第一,设备并操作二次压板。维护人员操作或设置二次压板时,禁止更改参数,保证各类装置都可以处于初始状态,实现投入或退出状态压板的控制。进行设备开关检修时,必须将母差装置本间投入压板与本间隔保护失灵启动压板退出后,再进行相关操作。必须等到开关检修转化为冷备用时将设备智能化逐渐转自检修取出来。禁止使用智能终端断路器调合闸压板方式操作,避免机器出现死机。第二,就地布置智能装置。500kV智能化变电站内经常会使用各种型号的交换机和微机进行操作,可以使用智能化装置实现自动控制,但是此种操作容易导致设备发热,影响了设备工作环境,增加了设备故障率。第三,电子式互感器直流工作电源。电子式互感器对电源的要求较严格,如果缺少直流工作电源就很难启动,导致站内测控及内继保等装置都无法发挥出作业,影响了设备保护工作的进行。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使用2路直流电源完成供电,如果丢失1路电源,就会导致对应元件保护和母差保护无法完成,造成保护装置形成闭锁状态。直接接地时禁止直接对回路进行检查,如果不想使用,可以申请相应的保护装置,减少设备损坏。
三、保证500kV智能化变电站顺利运行建议
为了促进500kV智能化变电站的顺利运行,必须从人员、管理和安全等方面进行控制,促进500kV智能化变电站的发展。
(一)加强运维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进行500kV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和管理时,核心工作是实现通信、继保等自动化。这几种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密切联系,维护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分析并发现继保装置、合并单元与交换机等问题,利用专业化知识对运行问题进行控制,及时分析并处理比较困难的问题,初步考虑并分析相关问题产生的后果。构建一支高素质、高技术的专业化队伍,同时还要积极掌握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和新技术,积极应对通信与自动化技术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此外,为了更好地发挥人员的作用,必须定期对人员继保、通信和自动化技术等内容进行培养,提高人员的故障处理能力,加强人员专业化知识培训,保证运行中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提高整体供电质量。
(二)加强网络交换机等设备的运维管理
随着光纤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该种技术已经成为智能化变电站连接屏柜的主要方式。由于实际应用中交换机端口数量与光纤连接随意性经常产生各种矛盾,在初始化作用下,每个端口与光纤连接后都会对日常维护工作造成很大影响,所以施工人员必须在相关工作开始前完成端口光纤定位,加强智能化变电中众多设备的运维管理。同时施工中还要防止粉尘等杂物进入到光纤设备接口中,减少对光纤顺利传传输产生的影响。
(三)完善智能化变电站的监控系统功能
智能化变电站的监控系统与其他监控系统存在较大差异,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要求,导致监控系统经常存在各种兼容性问题。很多后台厂家出厂时就会因为该项愿意导致监控画面不规范,不能达到统一的标准要求。进行系统检测时,即使及时上报了信息,但是由于上报中没有形成统一的格式和标准,导致信息经常混乱现象,所以必须构建统一化标准和规范,提高系统运行维护的效率,保证设备的运行。
(四)合理规范各专业的分界面
由于500kV智能化变电站实现了各种技术的高度融合,导致各技术分界点非常模糊,降低了专业化要求。间隔层中的GOOSE是交换机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功能上完全可以符合各个线路的通畅需求,而且实现了电缆的联络,划分清了不同职责和权限,所以能进行归口管理的尽量采取归口管理。进行系统维护时,还要急性设计、验收和运行等各项操作,只有实现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和联系,才能提高整体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五)加强智能化变电站资料管理
智能化变电站所产生的电子资料必须由专人进行保护,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必要时还要进行备份。没有出现特殊状况不能挪用资料,避免资料遭受恶意代码和病毒的侵袭。完善系统升级时,必须严格管理相关程序,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结语
智能化变电站是电网建设中的主要任务,对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很大作用。但是目前500kV智能化变电运维一体化依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实际运行时间比较短暂,还没有形成统一化管理模式,导致实践中经常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智能化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的发展。所以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认真总结经验,加强运行维护管理监督和管理,给500kV智能化变电站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智能化变电站安全、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国权.智能变电站运维及操作的研究与应用[J].华北电力大学,2015,2(3):123-124.
[2]杨松伟.浙江省电力检修公司变电运维人员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2014,2(6):23-25.
一、主要工作经历
1、在220kV垱岭变电站的工作经历
1996年从学校毕业分配到垱岭220kV变电站,由于自己的勤奋好学,98年经过竞岗选为值长。刚参加工作,本人虚心请教、主动向别人学习。在接触实际设备后,感觉我学的理论远远不够,于是我又从理论学习开始入手,从中不断领悟,向老师傅学习,按工作程序工作。在垱岭220kV变电站值班期间,由于该变电站当时是我公司的窗口变电站,人员结构合理,年轻化,当时的变电站学习气氛很浓,本人和同事互帮互学,特别是有检修班组到站进行检修或试验工作时,这时对我来说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利用这样的机会我可以更准确、完善地了解设备的结构及性能、技术状况等,很快的掌握一定的运行维护技能。
1999年8月份,正处迎封度夏期间,垱岭变电站#1主变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出冷却器全停信号,经查两路电源不能自动切换,手动切换后正常运行,后经仔细检查,发现#1交流接触器线圈一根线烧断,而I、Ⅱ段切换KK开关由于接点不到位造成了冷却器电源不能切换,从而造成了冷却器全停。
2、在110kV金鹅山变电站的工作经历
由于本人在工作上的严谨细致,加上平时对自身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2000年3月,赣东北公司首座综合自动化变电站金鹅山变电站建成投运,为改变当初110kV变电站管理滞后于220kV变电站的状况,公司领导任命我为该站站长,希望我能将以往220kV变电站的优良传统带到新站,我们全站上下秉承着建立“学习型、团队型”变电站的目标,经过大家的一致努力,我站在安全生产、运行管理、设备管理、技术资料管理等各方面达到了公司一流水平,获得公司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2001年4月20日,35KV金乐二线(驻乐部队用电在该线路上) 开关保护跳闸后,无任何指示灯亮,操作机构弹簧也没有储能,发控制回路断线信号,无任何指示灯亮,本人立即用短路法短接开关辅助接点,区分是一次还是二次故障,短接后控制回路恢复正常,随即检查开关机构判断是开关分闸后没有返回到跳闸位置状态(开关拐臂没有完全分闸到位,引起开关行程和辅助接点没有到位,开关有卡涩现象)申请将35KV金乐二线开关由热备用转冷备用后,用操作棒将开关抵座拐臂分闸到位,开关储能,手动跳闸,再分闸,经过多次这样处理后,开关卡涩现象消除,红、绿灯指示恢复正常,及时恢复了35KV金乐二线的正常供电,为部队及时提供了用电,赢得的了好声誉。
在生产一线,站长既是负责人,运筹帷幄;又是普通一兵,身先士卒,以我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带领和激励着全站员工,众志成城共同抵抗各种自然灾害及运行的外力破坏,取得了历年迎峰度冬及迎风度夏期间保电的全面胜利。
3、在余干220kV变电站的工作经历
2005年8月,因工作需要本人任余干220kV变电站站长兼技术员,开展变电站的筹建工作,全面负责余干220kV变电站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培训等相关工作。在筹建期间,本人组织并参与编写江西省电力公司赣东北供电公司《余干220kV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为余干220kV变电站的新建投运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在以后的设备扩建工程中,不断地修编完善该规程。同时还编写了本站的事故预案、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典型操作票等技术标准。每月还定期组织全站人员进行反事故演习、技术讲课等培训工作。
1)2005年在余干变电站筹建期间主要做好了以下各项工作。
(1)做好与各相关部门的联系工作。将我站人员发现的施工质量、图纸及设备上出现的问题汇总,并以工作联系单的方式递交给项目监理部或其它部门,并督促问题的整改。
(2)组织好人员的培训工作。在筹建期间,每天安排一个站员就某一具体设备方面的知识对全站员工进行讲课,每个站员事前都必须进行充分的备课准备,在讲课前必须拿出讲课讲义,同时把讲义存档备案,从而充分调动大家学习钻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编制现场运行规程。根据上级颁发的规程、制度、反事故措施、图纸和设备厂家的说明书,与站内主要骨干人员一起编写余干变电站各类设备的现场运行规程,然后对其进行全面修订经分公司领导审核后报送有关部门。
(4)完善标识。根据公司要求,确定变电站的设备巡视路线图、设备双重编号牌、设备巡视点。
(5)组织全站人员编写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结合我站实际情况,安排人员进行标准化作业书的编写。
(6)做好变电站竣工验收工作。变电站竣工后按照竣工验收小组分工,对电气一次、二次、土建、五防等进行分别验收,参与了变电站的验收工作。在验收工作中,严格按照验收要求,对设备各个项目进行详细检查,将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映给验收小组。
(7)组织协调好变电站送电工作。在投运前组织大家认真研究送电方案,对送电的各项工作做了详细部署。在全站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2005年12月25日余干220kV变电站试送电成功。
2)2006年余干变电站投运后的主要工作。
一、立项背景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发展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电网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智能输变电工程建设取得重要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投资规模将持续加大,到2020年国家电网规模总体将再翻一翻,实现由传统电网到坚强智能电网的跨越发展。因此提高电网建设质量尤为重要和紧迫,电网质量关系到能源安全和公共安全。国家电网加大了对“通用设计”的推广,不断提高设计的先进性、实用性、普及性,通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计、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施工、一流的管理,持续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工艺水平,努力实现在国内各行业中领先。
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是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建设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国家电网组织编写并了《110(66)--500kV变电站通用设计》,并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推广应用。2009年,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成果(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通用设备)应用目录(2009年版)》。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结合“十二五”电网建设需要和规程规范的调整,吸收智能变电站可研和实践成果,出版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110(66)--500kV 变电站分册》(2011年版),对通用设计的使用方法、方案组合、设计技术导则、适用条件及技术特点、基本模块划分进行了说明。
通用设计秉承“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投资合理、标注统一、运行高效”的原则,努力做到统一性、可靠性、适用性、先进性、经济性和灵活性的协调统一,是进行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项目可研、初设、施工图设计必备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
在运用通用设计方案的同时,我公司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对设备运维、建设施工等单位征求了相关意见,国网通用设计方案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通用设计中主变与GIS设备连接为弓子线连接,没有设置弓子线固定点,弓子线为自由体,弓子线变形的大小、方向无法掌控,弓子线变形引起变压器相连处瓷套管及GIS瓷套管变形、变压器瓷套管与本体连接处漏油、GIS瓷套管与本体连接处漏气的状况常有发生。
2、建筑物主要入口在侧面,一般建筑物大门很少开在侧面。
3、电容器室没有通往平台的门,不利于运行及维护。
以上问题增大了设备故障机率,不便于安装、运行和维护,建设管理部门要求设计人员在施工图设计中予以解决。
二、功能实施情况介绍
典型设计是对以往电网设计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是实施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多快好建设坚强电网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国家电网的输配电能力和整体效率,在2011年,公司提出对国网通用设计进行优化。
对于此次通用设计的优化,在工程建设方面,有十多个农网项目的土建建设基本完成,设备正在准备安装,我公司设计人员认真总结分析以往问题出现的原因,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攻关,并与其他设计单位的结构、建筑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反复研讨和计算,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主变区和其他设备区的设计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为后期变电站的可研、初设、施工图设计提供了可靠地依据。
一)主变与GIS设备连接的问题
图1为通用设计主变区断面图,图2为我们应用通用设计建造好的主变区现场照片。从通用设计图及建成的实物,我们不难发现主变与GIS设备均应用弓子线连接,弓子线无固定点,弓子线基本为自由体。
设计人员根据工程实际,对主变与GIS设备连接问题按照工程进展情况采取两种方案处理。
1、对2011年土建工程已经开始或基本完成的项目,在主变区增加了主变门形架,给弓子线确定了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让弓子线按照设计人员的要求随变压器负荷、温度进行有序的变化,减少弓子线因无序变化而引起变压器及GIS设备故障问题。
图3为根据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及工程运维人员的要求,设计人员对户外布置变压器细化优化后主变区断面图,该方案在主变区增加了主变门形架。
2、对2012年及以后新建设的工程,设计人员结合通用设计方案布置方式,把主变区框架柱上升到屋面位置,增加框架梁,在框架梁底预埋吊钩对弓子线进行固定。
图4为增加框架梁,在框架梁底预埋吊钩对弓子线进行固定的断面图。图5为优化后方案的主变区现场照片。
二)建筑物主要入口在侧面的问题
调整建筑物的内部房间布局,将主要入口设置在建筑物的主要正面。
三)电容器室没有通往平台的门的问题
优化电容器室平面布置,增大室外楼梯平台,增开电容器室通往平台的巡视门。
三、革新解决的问题
优化后的通用设计方案较好的解决了在通用设计中存在的部分不合理的问题,经过三年的运行,优化部分运行情况良好,为变电站安全运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在主变防火墙外侧增加框架柱,在框架柱上方增加框架梁,在梁下方设置吊钩,在梁上方设置避雷线。梁下方吊钩作为GIS设备与主变相连弓子线的固定点,使弓子线由自由体变为有约束体。既解决因弓子线变形引起变压器瓷套管变形漏油及GIS瓷套管变形漏气的问题,又可以在框架梁上方设置避雷线,取代独立避雷针,不仅能解决弓子线固定的问题,在框架梁上部加装避雷带还能对变压器进行直击雷保护,省去了通用设计该方案中的两棵35m独立避雷针。
2、将建筑物主要入口设置在建筑物的主要立面上,更贴近生活习惯,利于运行及维护。同时,优化全站照明设计,户外灯具选择节能型泛光灯,采用低式安装,分散布置;户内照明灯具选择效率高、寿命长、性能稳定的LED照明灯具,达到节能降耗、绿色环保。
3、优化电容器室平面布置,增大室外楼梯平台,增开电容器室通往平台的巡视门,利于变电站运行及维护。优化电缆沟布置,将110kV配电装置室二次电缆沟改为电缆桥架,电缆桥架与组合电器汇控柜相结合,减少建筑工程量。
四、革新取得的效益
我公司在进行变电站设计中,以通用设计为依托,精心设计,勇于创新,秉承“以人为本、环境友好,安全可靠、简洁适用,创新优化、节约资源”的设计理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多项设计成果获得优秀设计奖
220kV兰陵变电站、220kV坪上变电站、220kV堰头变电站分别获2012年度、2013年度、2014年度国家电网公司优秀设计三等奖; 110kV府前站、110kV益新站分别获山东省电力公司2012年度、2013年度优秀设计三等奖(图6)。
(二)应用优化后的设计方案运维成绩
从2011年起,运用优化后的设计方案完成110kV变电站、220kV变电项目40多项,涉及设计变电容量约3000 MVA,GIS设备未发生漏气施工,真正使GIS设备在厂家设计的免维护期间内免维护运行;变压器安全平稳运行,变压器可达满载运行率100%,减少运维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设备完好率,提高供电可靠率。
(国网冀北唐山市丰润区供电公司,河北唐山064000)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配电网络日益完善,相应地,无人值班变电站也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为实现调控一体化提供了契机,促进了传统调度专业业务实现横向拓展。现对县级调控一体化建设及运行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能促进专业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调控一体化;大运行;成效
0引言
在加强电网运行业务统筹,实施调度业务模式转型的过程中,我公司在实现“调控一体化”方面有了一些经验积累,但相对于同行先进单位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本着学习与发展的眼光,本文对县级调控一体化建设及运行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能促进专业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1专业管理目标
转变传统调度运行与设备运行相分离的业务模式,推进电网调度运行与输变电设备集中监控的集约融合,缩减运行环节,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电网运行业务的统筹,转变传统相对分散的决策、实施模式,提升电网运行控制和管理的精益化水平。切实防止电网稳定破坏事故、大面积停电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良好局面。对可能构成安全事故或事件的问题落实控制措施,化解安全风险;加强风险动态管控,深入开展电网关键部位运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运行薄弱环节;强化调度运行监控,开展在线安全分析,严格执行电网运行控制要求,落实保电措施,确保电网安全。
2专业管理情况
2.1管理职责
县级调控中心承担县域所辖电网的调度运行和集中监控重任,负责县域所辖电网的方式安排、运行监视和潮流电压调整,指挥电网倒闸操作、事故处理;负责编制县域电网的停电检修计划;负责所辖电网二次系统专业技术管理工作和地县一体化系统县调侧主站设备运维;负责所辖电网调度自动化实用化管理;负责调度系统信息整合和应用,调度信息安全管理;负责厂站端变电设备监控信息接入管理;负责组织所辖电网继电保护、自动化及安自设备缺陷和事故的抢修处理及技术调查分析,审定事故分析报告,提出技术措施及反事故措施并组织执行;负责所辖电网的继电保护、自动化及安自设备运行、统计分析和考核。
2.2加强基础管理
完善基础资料储备,有效规避运行风险;编制调度标准术语规范手册、自动化信息处理标准手册、巡视标准卡,规范调控人员行为;执行运行方式会商制度,提出风险等级预警报告;完善电网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加强调度和集控中心运行操作过程中的电网风险辨识,以期达到调度员综合素质及认知的全面提高。通过一年多的研究和实践,电网运行管理由最初的调度、监控分散管理到调控合一初步集中管理,再升级为调控一体化全面集约管理模式,实现了电网运行由分散到集中的本质转变,实现了电网运行集约化管理的全新变革。各级人员从思想和能力上初步适应模式转变,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功能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应急能力明显增强,安全供电可靠水平提升,管理优势初步显现。
2.3加强调度运行管理
调控中心需重点对设备监控流程、异常及缺陷处理流程、事故处理流程、负荷紧急控制流程等核心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全面提升电网实时调度控制能力。不断提高电网自动化水平,全面消除监控盲点。加强人员培训,进一步实现电网调度运行与设备监控运行值班的集中融合。
2.4加强安全内控机制建设
深化调控中心安全内控机制,坚持全流程的“痕迹”管理;推动县调安全内控机制建设,建立、完善县级调度关键业务节点,实施全方位绩效评估和反馈,实现安全闭环控制。
2.5加强继电保护管理,细化定值整定计算工作
由于管理机制的原因,过去继电保护一直由变电科负责,新管理模式下,继电保护归属调控中心负责,为使该项工作尽快步入正轨,我们加大培训力度,加强现场实践演练,对所有管辖的变电站定值进行重新梳理,根据大量排查整理发现的问题,我们采取了对高耗能用户、新增用户推行安装智能分界开关的措施,用户通过无线传输与局主站取得联系,实时传输用户信息,便于调控中心及时掌握用户的用电负荷及设备运行情况,实现了准确动作、实时保护。
3专业管理成效
通过“大运行”体系建设,优化整合丰润电网调度和设备运行资源,推进输变电设备运行与地调调度业务的高度融合。开展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输变电设备状态在线监测与分析业务,实现“调控一体化”。优化调度功能结构,推进电网调度业务转型,实施“标准化、一体化建设,精益化、集约化管理”,全面构建集中统一、权责明晰、工作协同、规范高效的“大运行”体系,保障丰润电网安全、经济、优质、高效运行。
(1)电网协同控制和突发事件快速处置能力得以提升。实施“调控一体化”,电网调度与监控业务高度融合,信息得以共享,调控人员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掌控水平进一步提升,有效促进了调度快速准确决策;调度与监控间的沟通协作渠道进一步畅通,业务流程进一步缩短,提高了调度业务的及时性、精确性、高效性,电网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能力和电网运行实时控制效率有效提升。
(2)调控人员业务技能水平得以提升。实施“调控一体化”,调控人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促业务改进的长效机制得以形成,有助于员工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为电网调控业务更加高效融合奠定基础。
(上接第175页)
(3)二次设备运维高度融合,专业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变电站站端继电保护、自动化设备运维工作的融合,一方面适应了电网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提高了二次设备缺陷故障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促进了专业间的交流学习。自动化专业管理和站端运维管理分属不同部门,实现扁平化、专业化、集约化管理,有利于管理措施手段的纵向贯穿、刚性执行。
(4)供电可靠性全面提升。丰润局在“大运行”体系建设过程中,充分依托电网自动化系统,深化电网调度管理新模式,通过紧急情况下设备远方遥控操作,有效缩短了事故处理时间,供电可靠性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4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通过“大运行”体系建设,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完善了电网运行体系,提高了电网运行调控能力,体系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1)不断加强专业管理与运维生产班组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与职责分工、业务管控、考核奖惩密切融合的管理模式,通过不断完善的管理模式,使“大运行”体系运转更加平稳、顺畅、高效。
(2)密切跟踪管理制度执行和业务流程运转情况,对各类专业制度的修订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在实践中探索经验、改进方案,不断进行修订、完善提升,从而增强专业制度的指导性和实效性。
(3)结合“大运行”体系建设验收结果以及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制定详细的人员技能培训提升计划,随着“大运行”体系建设“回头看”阶段和完善提升阶段各项工作的开展,继续进行人员同步培训工作,坚持“阶段初期适应性培训、阶段末期完善培训”的培训制度,确保人员技能培训工作全面跟进。
(4)结合形成的创新成果,积极在员工内部开展创新成果宣贯工作,使全体员工主动将创新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同时由各专业创新小组重点对创新成果的实施情况进行密切跟踪,积极进行深入提炼,最终实现创新与实际的紧密融合,以全面提升工作水平。
关键词:电网运行;故障;调度;安全操作
目前,在电网快速发展形势下,微型计算机保护和科学技术的大量运用,改进了调度管理的信息系统,而且调度技术和设备水平也明显提高,加强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可是,依据大量实践经验,若想确保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一定要加强调度操作的安全性,并且妥善处理电网运行常见故障。因此,分析与研究电网运行故障和调度安全操作有着重要意义。
1 电网运行故障分析和处理
1.1 线路故障
电网运行时,若是发生单相接地或是相间、三相短路问题,就导致线路的开关发生保护性跳闸,重合闸会动作使开关重合,当重合之永久性故障时,重合闸会自动断开三相开关,当值调控人员应该把线路的继电保护动作情况等有关参数资料信息汇报至相关单位,通知相关单位对该故障线路进行巡检,寻找故障点,并在线路维护人员巡视线路的时候,同时通知变电运维人员检查开关状态,若检查开关无异常,通知线路运维人员后,可对重要线路强送一次,试送时须停用重合闸,试送成功后再将重合闸投入。线路开关跳闸,重合闸未投或者未动作,检查开关无异常,也可对线路强送一次。对空载运行线路、全电缆线路、正在进行带电作业的线路,低频低压减负荷动作切除的线路和安制装置动作切除的线路不准强送。
1.2 变压器故障
若是电力系统中的变压器发生故障,并且引发变压器跳闸,就一定要依据继电保护与变压器具体情形加强变压器问题的诊断,然后恢复变压器的顺利运行。若是变压器差动保护和重瓦斯保护同事动作发生跳闸,未明确具体原因和排除故障,不可实施强行送电操作。若是差动保护与重瓦斯保护其中一个动作,应该在明确不是继电保护保护操作失误的基础上,针对外部进行严格检查,且确认不是由于变压器内部故障引起,可对故障变压器试送一次,如不成功,则不得再强送。另外,若是变压器后备保护的动作发生跳闸保护,应该针对变压器外部实施检查,在未发现异常问题和变压器主保护无异常的基础上,能够对变压器试送一次。
1.3 发电机组故障
发电机组故障跳闸会导致系统频率降低。此时调控人员就要及时启用备用容量调节联络线路和频率,若是调节能力缺失,就要选择故障限电手段进行负荷限制。另外,还应该将发电机组发生跳闸的具体原因向有关领导汇报。
1.4 母线故障
母线故障主要指在保护母差的范围以内发生设备故障,从而导致母线电压消失。由于联接母线的设备相对偏多,所以母线发生故障就会造成严重影响。若是母线发生故障,调控人员就必须通知运维单位,加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检查,发现故障点,必须把故障点进行分隔,然后及时进行母线送电。若是故障点无法隔离,且是双母线的一条母线发生故障,必须在确保故障母线中设备并不存在问题,把其与运行母线进行连接,完成送电。另外,若是故障点并不明显,就要运用外部电源或是具有充电保护设备的母联开关尝试对母线送电,如果条件允许,还能够运用发电机针对母线进行零起升压,在送电恢复正常过后,再复原其它相关设备。同时,如果充电失败,证明问题依然未处理,就要继续完成检查和处理。
2 加强电网运行安全操作的对策
2.1 加强方式安排的科学性
在调控运行工作中,电网设备的检修和由此带来的方式安排占据重要地位。而为了能够确保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制定科学、有效的运行方式,进而为电网系统的检修工作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在确保电网系统调度安全性的前提下,可以分阶段编排检修计划,比如说日计划和与周计划等。另外,还应该针对电网设备检修时的危险点和薄弱环节,合理制定方式、保电预案和风险点分析,从而加强设备检修管理和事故处理速度,确保电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2.2 改进调度体系,规范电网调度操作
制定科学、有效的电网调度体系,使电网调度能够有据可循,而规范电网调度操作,可以加强电网调度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另外,改进与完善电网故障预处理计划,加强电网调度相关指令的规划性,并且严格执行所有规章制度,防止发生误调度与误操作,确保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3 加强数据分析能力,熟练掌握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系统
电网调度必须以及准确的信息数据分析作为依据,因此必须加强电网信息数据的研究和分析。在电网信息数据的分析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依据正确的信息数据分析,加强电网调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现阶段,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系统已经普遍运用在电网调度中,因此,调度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调度自动化系统,合理运用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这样才可以在电网调度过程中实现电网的科学、合理调度。另外,还应该学习有关知识,并且总结实践经验,确保电网调度工作的正常实施。
2.4 事故判断
目前,对于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系统而言,开关事故报文上传一般是运用开关跳闸相应变位信息与事故总信号的相关变位信息完成。在电网系统中大量应用信息技术,在判断事故和预警处理手段方面有了一定突破。首先,可以根据变电站特点进行判断,如果无人值守的变电站发生开关跳闸,而且开关没有进行遥控操作,就必须依据开关的状态、故障报文和该开关负荷的变化完成事故的判断。其次,依据开关的保护信息进行判断,在发生错误信息之后,应该认真观察事故的保护信息相应开关,主要检查其是否发生分闸变位,并根据各种信息数据对事故进行判断。
2.5 应用在线监测系统
通常在电网系统进行调度操作过后,应该妥善处理电网系统运行模式的变换,同时对电网系统有关工作进行模拟与调整,然后利用在线检测系统完成电网系统的实时监控,充分了解电网系统具体运行情形,若是发现问题必须要及时利用相应措施进行处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确保居民日常生活与生产的正常开展。
3 结束语
调度操作直接影响电网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对此必须在电网系统进行调度操作时,调控人员综合分析电网系统特点,加强调度操作的安全性,从而确保电网系统在调度操作过后,实现电网的安全与可靠运行。另外,电力企业还应该加大调控人员专业技术与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调控人员安全操作意识,并且严格依据调度操作标准开展工作。同时,应该制定合理的调度方案,对于事故进行预判,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合理应用在线监测系统等,确保电网系统调度之后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邓慧琼.电网连锁故障的激发因素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0(3).
[2]邢金友.变电所的常见故障及处理[J].煤炭技术,2011(8).
[3]李瑛.电网调度工作危险点与预控[J].宁夏电力,2012(5).
【关键词】 提升农村配电网供电能力安全运行
中图分类号:U223文献标识码: A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2014年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着重解决电网高压和配电网“两头薄弱”问题。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将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由于哈密各县市经济发展状况不同,98年国家实施的第一次农网改造项目实施规模的不均衡与建设质量标准不高,致使近年来农村配电网及设备状况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为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亟待提升农村配电网供电能力和安全运行水平。
1.哈密农村配网现状
哈密供电公司供电范围包括一市两县,运维管理10千伏配电线路143条,长度2572.8千米。2013年哈密供电公司农网供电可靠率99.8356%,农网综合电压合格率98.845%,与国内、外先进供电企业的指标完成情况存在较大差距。
2.哈密农村配网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配电网规划不科学,配网建设缺少规划的指导
配网建设的前瞻性不够,造成配网结构不合理,输送能力不能满足电力负荷长期发展的要求。农村10千伏配电线路受农业生产负荷分布影响,线路走向、距离长度难以统一规划,加之近几年农村产业经济政策趋好,投资资本流向农业开发,自行架设的配网线路“私拉乱接”且建设标准较低,给电网安全运行埋下隐患。电力规划和政府规划由于体制的原因,相互之间没有很好的信息沟通,配电网建设与所在地区的市政规划之间的结合紧密程度不够,导致少数线路不能如期建设,部分变电项目的用地问题难以落实,导致配电网布局不合理。
2.2配电设施防外力破坏水平低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各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大量施工机械车辆在农村基建工地上频繁使用,在农田地、道路转弯、跨路等处电力设施极易遭受到外力破坏,特别是在春、夏季最易受到农耕机具、施工车辆的碰触造成故障;近年来随着在线路廊道周围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私自建房、扩房等现象加剧,因不满足安全距离给配电设施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尽管设备运维部门不断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宣传,但由于外界对电力设施保护意识不到位,以及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断发生电力设施破坏事件。
2.3用户电气设备故障影响配电网安全运行
随着用电户的日益增多和电网不断扩大,近年来用户的电气设备故障引起停电事故有增加趋势,因用户产权设备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大部分设备年久失修,也未按规定进行周期性试验,配电设施运行状况较差,其中高耗能变压器、油断路器仍在网运行。部分配电设施保护形同虚设,例如用户分支断路器机构卡涩、用铁丝代替跌落式熔断器熔丝、短接低压熔断器等致使保护越级情况时有发生,如何有效地防止和降低用户端设备对电网的影响已是刻不容缓。
2.4设备运维不到位,造成设备故障发生
由于供电所员工数量不足且部分员工专业技术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造成对配网设备巡视、检查、运维不到位,致使配网设备存在较多设备缺陷和隐患,不能及时消除。当事故发生时对设备事故的判断、处理能力不足,不能及时查找到事故点或按时完成故障处理,给供电可靠性造成了较大影响。且运维不当造成电容器过电压损坏、配电变压器过载烧毁、瓷瓶绑扎线断、设备接头烧断、树障等人为责任事故依然存在。
2.5配网无功补偿不足,末端电压偏低
在夏季高峰负荷期间,由于配电线路长、导线截面偏小,线路传送无功偏大,致使线路电压偏低,部分机井根本无法启动,出现农民上访、投诉的现象。其中主要原因是配电网结构不合理,农业负荷季节性较强致使电源容量不能满足要求;其次是电压无功管理不到位,未开展分层、分区的无功补偿原则;另外农业用户对无功补偿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中规定: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为0.80,因此大部分农业机井用户均未装设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小于100千伏安),造成线路末端无功补偿容量严重不足,若只依靠供电部门在变电站及配电线路上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则无法满足无功需求。
2.6新设备、新技术应用不足
农村配电网设备老化,新设备、新技术应用不足,导致配电网的管理非常困难。农网配电设备依然存在无功补偿装置不能自动投切、断路器保护级差无法配合及显示故障类别、配电变压器调档范围不够等现象;配网自动化程度不高,无法显示出配网设备在线运行情况,发生故障亦不能准确判定故障范围,配网倒闸操作只能依靠图纸或现场经验进行。
3.提升农村配电网供电能力和安全运行水平对策
3.1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提升配电网发展水平
加强对配电网架的研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不同区域、不同负荷特性的配电网架进行优化分析,提高规划、设计等级与规模,提升电网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灵活性。35KV变电站的建设坚持“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对长线路合理设置分段、联络开关,缩短供电半径,逐步采用“手拉手”供电方式,每条线路负荷不超过60%为宜。配电变压器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建设和改造台区,配电变压器容量需留有适当余地,并配置多功能综合配电箱。规划部门每年按照乡镇实际发展情况进行项目储备,并滚动修编配网规划方案,确保规划方案的及时性、准确性。
3.2积极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推行设备主人制管理规定,加强配电线路及设备巡视,认真梳理线路隐患并分等级建立隐患台账,针对不同等级隐患采取相应措施,协调政府部门牵头成立电力设施保护小组,充分依托政府、企事业单位、媒界等社会力量,进行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工作。与线路廊道周围的施工责任人、大型特种车辆司机签订电力安全协议,在农田地、道路转弯、跨路等处电力设施上安装警示牌、反光纸、保护桩、限位桩、改迁等措施,充分利用各乡镇义务护线员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设立电力设施保护基金,开展电力设施破坏举报奖励机制。
3.3关口前移,加强用户电气设备管理
提升用户电气设备管理水平,提高供电方案制定标准和设计标准,加强设备选型和施工质量检验,严把客户新投设备验收关,对验收缺陷整改合格后方可投运。定期开展用户设备隐患排查工作,发挥客户经理的专业和技术优势,对用户设备存在的缺陷、隐患,下发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指导用户开展设备隐患、缺陷整治工作,不满足运行规范要求的用户设备,必须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减少用户设备故障跳闸陪停次数。
3.4提升员工素质,加强配网设备管理水平
积极开展供电所员工正向激励,细化岗位责任和明确技术标准,加强配网基层员工、技术骨干业务培训学习,充分依托PMS系统,建立健全配电线路各类基础台账信息,准确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利用远红外测温仪、接地电阻测试仪、钳型电流表等设备开展在线检测工作,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并消除。充分利用计划停电针对故障率较高的线路开展集中检修,加固扎线及设备连接部位、更换引流线、清扫绝缘子、清理树障等提高抵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故障抢修能力,加强对可靠性考核力度,逐步推行配网状态检修、积极开展配电网带电作业、加强配电设备在线检测工作。
3.5加强配电网无功电压管理
根据城乡经济规划发展,结合电网发展规划,合理部署农村配网电源点,减小配电网供电半径,根据分层、分区平衡的原则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完善各级人员职责,合理分布电压无功监测点,全面实现实时监控,根据电压曲线及时投退电容器或调整变压器分接开关、定期检查配变接地系统、合理分配变压器三相负荷,安装10千伏配网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减轻人员工作强度。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出台相应无功电压管理政策,要求农业排灌小于100千伏安专变用户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并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3.6加强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水平
为有效提高配电网管理水平,必须逐步加大新设备使用力度,如使用宽幅、调容变压器、配置微机保护的柱上断路器、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柱上重合器等设备,可以有效拓展设备应用能力。同时在加强PMS应用的基础上,开展GIS平台建设和推广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逐步实现配电网实时数据采集、告警信息上传和执行遥控命令等,从而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和降低劳动强度。同步完善配电网SCADA功能,解决配电网盲调的问题。应用配网故障定位系统,减少线路故障查找时间。
4.结束语
为了满足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供电的要求,需要更多的电力工作者认真分析、总结,找出影响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问题,从电网规划、设备管理、人员素质、客户管理能等方面及进行完善、改进,才能有效提升农村配电网供电能力和安全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低压变频器;故障;维护处理
目前市场上的低压变频器的功能较多,它是变频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结合的产物,是以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的原理,来对交流电机进行电力控制,有调速功能显著、使用方便、效率高的特点。在如今大力提倡节能降耗的时代,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都需要节约型能源,而低压变频器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直流电机调速和机械调速等的操控不便、状态不稳、浪费电能和人力。
1低压变频器的故障分析
1.1使用环境恶劣所引起的故障
可影响变频器使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种是空气环境因素;变频器安装至高粉尘、高湿度环境下使用,不可避免地存在粉尘或水汽、油气附着在电气元器件上的现象。普通粉尘可长期附着在电气元器件和散热口上可引起元件过热有时甚至会烧毁;导电粉尘如石墨粉尘、金属粉尘等,附着在电子元件上,可引起爬电发生放电、短路故障;水汽、油气可降低电子元件绝缘,引起放电短路故障,尤其是酸碱性水汽對电子元器件的损坏更是严重[1]。
另一种是电力环境因素可引起变频器的故障,当地电能质量不高,电压不稳或系统谐波影响均可导致变频器故障发生。采取对策:合理优化电力负荷布局,把产生谐波的负载的供电线路和对谐波敏感的负载的供电线路分开,降低系统谐波对变频器的影响;或提高低压系统电能质量,增加系统滤波装置,降低系统谐波。
还有一种影响变频器正常使用的环境因素就是现场环境温度及现场散热条件。现场环境温度高、散热不良,会导致变频器发热严重或加速元器件老化降低使用寿命。因此,改善现场环境温度或增加散热条件,可以有效预防变频器故障的发生。
1.2变频器自身质量及设计不合理引起的故障
不同的变频器在相同环境,相同条件下使用的寿命不同,这主要就是因为不同的变频器所选用的材质不同或内部结构设计不同造成的。内部结构设计,一次线路间隙或一、二次系统间的屏蔽隔离设计不合理,易发生变频器内部一次侧短路或二次控制部分受一次电力感应干扰导致控制回路误动等故障。
预防对策[2]:选用优质品牌变频器使用;易损元件要用优质材料进行替换;对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的变频器进行技术改造,增加内部一次设备绝缘,在一、二次系统间增加屏蔽隔离,既可以防止一次故障窜入控制系统,烧毁控制部分扩大故障范围,同时也可预防一次系统对控制系统的干扰。
1.3安装、调试不当所引起的故障
大多变频器故障都是因设备不按要求安装、调试验收不规范所致。如变频器输出电缆和控制电缆不使用变频专用屏蔽电缆;用变频器外壳固定螺丝代替接地线作为变频器的外壳接地;接线端子处绝缘热缩套安装不规范导致绝缘间隙低于规范值;端子接线螺丝松动;变频器使用参数设置不合理;还有变频器安装位置震动太大也可导致变频器故障。
由专业的设备厂家制造、专业的施工队伍安装、按专业的调试验收流程,可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发生。根据设备参数结合工艺要求,正确设置变频器各功能参数,建议变频器功能参数表经专业工程师审核并签字确认后再输入使用,同时应将所设置的功能参数表复印件粘贴至变频器旁,定期检查核对,如需修改变频器功能参数,应通过专业工程师审核确认后再进行修改,并将最终的功能参数表贴至变频器旁随时供运维人员校对。
2低压变频器的使用维护保养
2.1低压变频器日常运行维护
运行中的变频器每天都要进行点检,详细记录运行数据,并每天都要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以利于早日发现故障隐患。
变频器日常检查记录项目主要有:
电机声音及振动是否有异常;变频器及电机温度是否异常,有无烧焦气味;工作环境温度是否正常;变频器的输入电流、输入电压在正常工作允许范围内,三相是否平衡;变频器的输出电流、输出电压是否三相平衡,是否在额定值范围内;变频器是否卫生清洁;变频器的冷却风扇是否正常运转,无污垢、棉絮堵塞风道;变频器如发生故障跳闸,务必记录故障代码,和跳闸时变频器的运行工况,以便具体分析故障原因[3]。
2.2低压变频器定期维护保养
根据现场使用的实际情况制定变频器定期维护保养周期,对变频器进行全面的检查维护。保养要将控制电路板等拆下再清除变频器内部和风路内的积灰,脏物。风机要拆下吹扫,清理叶轮,检查振动;将变频器表面擦拭干净;变频器的表面要保持清洁光亮;在保养的同时要仔细检查变频器,查看变频器内有无发热变色部位,对输入输出端、电阻、电容和快熔等元器件进行全面检查、参数测定,发现烧毁或参数变化大的器件应及时更换换;对线路板、母排等维修后,要进行必要的防腐处理,涂刷绝缘漆,对已出现局部放电、拉弧的母排须剔除其毛刺,并进行绝缘处理,对已绝缘击穿的绝缘柱,须清除碳化或更换。
2.3低压变频器运行维护保养基本要求
低压变频器运行维护保养工作必须是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担任,至少要有2人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其中一人操作、一人负责监护;维修保养工作必须执行“停电-验电-接地-装设围栏及警示标志”流程,确保安全用电;运行维护保养工作必须要认真做好记录,并养成良好的数据分析比较习惯,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总结积累经验。
3结束语
总之,正确使用变频器,一方面要认真做好日常运行维护保养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对每次变频器故障都要进行详细透彻的分析,正确判断,查找原因,合理制定纠正措施,做好提前预防,尽量杜绝事故发生,确保变频器运行安全。使变频技术能够更好地在各行各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秦念文.低压变频器的应用与维护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5):115-115.
[2] 齐书鹏.低压ABB变频器的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诊断方法[J].电子世界,2016,(11):88-88.
关键词:电力公司;人才选拔;创新实践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专业人才是企业制胜的利器。没有充足的而且是高素质的人才做支撑,企业将无法适应经济市场化、知识化和全球化的要求。对电网企业来讲,人才建设是推进“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重要支撑。
一、人才选拔培训方式工作主要流程说明
1)制定教育培训工作管理规定,明确了“谁主管、谁负责;管专业、管培训”的培训责任机制,营造全员培训的良好氛围。
2)加强员工培训与考核是提升员工队伍素质的关键。通过员工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岗位资格取证和职业技能鉴定等活动,提升员工的技能技术水平。同时通开展竞赛调考等活动,全面检阅职工的技术技能水平。
3)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使员工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管理能力得以加强,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4)通过开展通道人才选拔,星级农电工评选;专家人才选拔,专业带头人选拔和兼职教师选拔等活动,使得一批优秀的管理、技术、技能人才初提拔到重要岗位,企业的人才队伍形成梯队发展。
二、 人才选拔培养方式创新与实践
1、建立“管专业必须管培训”责任制和“我要培训” 的全员培训良好氛围。
1)多元化教学,“五种课堂”立体充电
针对电力施工队施工任务繁多、施工地点不固定、施工人员安全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开展了安全培训“移动课堂”,一年以来开展送教进工地22期;为解决工学矛盾等困难,开设“三华”同步电网、“五大”体系建设、道德讲堂等“掌上课堂”,面向局本部及所属十个县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编制52期掌上课堂”,手机简报发送量为58000余人次。
2)“三个帮带”交叉提升培训效果
2012年,以“师带徒”、“点餐式”帮带、“厂家带客户”等交叉性帮带培训方式,促进市县培训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同时结合“三集大五”、“调控一体”“联合运维”等活动,开展了跨单位“师带徒”活动,开展局系统县与县之间、市与县之间的帮带活动,让专业技术人员“走出去、学本领”;在持证上岗、变电检修、营销服务等培训课程中实行“点餐式”培训方式,受到了学员的一致欢迎。
3)“两个竞赛”擂台竞技
为进一步提升员工队伍素质,营造“学知识、比技能、长本领”的良好氛围,努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用心工作、专业精通、全面发展的一线员工队伍,连续五年与漳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及团市委继续联合举办“红旗 电网杯”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截止2012年10月,共有42名员工通过参加“红旗 电网杯”荣获“漳州市技术能手”,62名员工获得“漳州市青年岗位能手”。
2、 畅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促进岗位成才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局系统人才发展,满足电网企业快速发展要求,引导员工多渠道成长,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各类人员职业发展晋升机制,漳州局出台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管理办法并开展选拔活动畅通成才成长通道。至2012年,共有国网公司五星级农电工2人,四星级农电工4人,国网公司优秀农电工人才2人,省公司513人才1人,局6-8级通道人才17人。
3、加强培训效果评估,查找培训短板
通过完善培训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对标、考核为手段进一步落实培训责任,加强各县公司培训计划管理、培训过程管理、班组现场培训管理,夯实培训基础。通过培训班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4大项17小项的教学质量测评,了解培训计划编制效果和培训办班的短板和不足,2012年上,共开展培训班教学质量测评138个,收集培训意见和建议46条。
三、人才选拔培养方式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员工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提高。一是各单位、部门和班组培训的积极性有待加强; 二是员工培训的主动性有待提高;特别是部分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年龄超过50岁的职工更没有培训积极性,对培训考试考核有一定的排斥心理,被动培训的多,主动要求的少。
(2)工学矛盾问题突出。当前用工结构性缺员仍然比较严重,同时电力建设、经营管理、优质服务要求高,任务重,工学矛盾突出,相当一部分生产一线骨干因工作脱不开身而无法参加培训,工学矛盾大。
2、改进方向或对策
(1)持续营造重视培训工作的良好氛围。
切实推动“谁主管、谁负责”的培训工作管理机制,把加强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培训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使命,不断增强在教育培训工作上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同时加大对县供电公司的专业指导,充分整合各县公司培训资源,优化培训基地使用效率;以人为本抓源头,完善局系统培训负责人轮岗培训机制,提高培训管理人员的素质,搭建市县培训工作沟通交流平台。
(2)强化岗位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业务技能水平。
采用“自学―讲授―研讨―总结”相结合的模式,使学员带着问题学习思考,通过案例教学、互动教学、交流研讨、拓展训练、情景模拟和现场观摩等手段,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亲身体验中锤炼优良作风。加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培训符合企业发展需求,同时也要得到员工的认同,用务实的工作作风,用创新的工作思路,不断提高培训效果,使培训真正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
结束语:本文以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漳州电业局为例,通过本单位在落实人才规划、加大培训投入,大力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的背景下,以及快速推进全员培训和人才培养建设,积极探索创新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与机制,大胆创新专业人才培养与实践的良好形势下,阐述了电力企业人才选拔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便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为提高电力服务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随着传统能源日渐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我国能源资源约束问题日益突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摆上了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国家在2005年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并于2007年出台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许多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加大投入,实施一批包括水电、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并开始着手进行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运营管控和接网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供读者参考。
一、风电场运营管控
当前,许多风电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在风电场管控模式上进行了一些尝试,总体来说管控模式形成了多元化,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对于集中开发且装机规模较大的风厂.实行运检分开的管控模式;对于风场规模一般且位置偏远的风场采用运检合一的管控模式;对于位置比较偏远同时装机规模较小,则采用整体委托经营的管控模式。风电场的管控模式虽然很多.但在管控模式的选用上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隋况,具体采用哪种管控模式要根据风场规模、变电所及风场岗位定员、外委队伍素质、当地工资收入水平、风场人员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等条件综合考虑。
目前,我国风电企业整体管控水平较低,无论采用那种管控模式,在运营管控方面均要着重落实以下几项工作。
(一)重视生产指标统计与分析,总结经验,形成结论.超前控制。
风电企业要重视指标的统计、分析、评价工作,逐步总结指标评价的依据和标准。用指标进行深度分析后形成的经验性的结论指导风资源评估、微观选址、设备选型和运行方式等工作。通过对生产运营指标的横向对比、相互关联、综合分析,评价风电企业发电能力这一核心竞争力指标。从而促进企业生产运营向低成本、高效益方向发展。
(二)细化“两票三制”等基础管理工作,推行标准化作业。
公司各级领导均要高度重视风场的运行管理工作.必须把运行管理、操作及控制等工作做为主要工作来抓。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并融入到每一个环节。
在“两票三制”方面要细化两票管理规定,制定两票管理标准、执行流程, “两票”审批、编制、入库、执行等有关制度,在设备巡回检查工作中要制定设备巡回检查制度、管理标准。在交接班工作中要制定风厂交接班管理制度、风厂交接班管理标准。在设备定期试验、切换方面要制定设备定期试验、切换制度,设备定期切换操作流程。
在“缺陷管理”方面要制定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设备缺陷管理标准、缺陷验收管理标准、缺陷管理流程。
根据风厂特殊的运行方式和人员结构,必须把风场运行班组的“班前会、班后会”作为运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了“班前会、班后会”管理标准,使各项工作特别是安全措施能够在“两会”上进行讨论并得到全面落实.把现场的工作力争在“两会”上“想细做全”。
根据风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通讯条件,结合实际制定“安全生产汇报制度”和“表报记录报送管理办法”。根据缺陷等级和运行情况逐级进行汇报,确保生产信息畅通,缺陷处理和设备操作可控再控。细化日报、周报、月报,建立运行岗位工作标准。督导规定工作,鼓励创新管理。
(三)深入践行“三讲一落实”工作,做细做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三讲一落实”是指生产班组在组织生产工作过程中,在讲工作任务的同时,要讲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讲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并抓好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归纳为“讲任务、讲风险、讲措施、抓落实”,简称“三讲一落实”。在风场的生产工作中以“三讲一落实”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对风场生产人员提出明确要求:即“讲任务要做到明确、具体,不能引起歧义;讲风险要全面,尤其是要结合以往的事故案例,以及作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性问题;讲控制措施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并明确谁负责,如何落实。抓落实首先是在班前会上,对安全措施如何落实进行明确,其次是利用班后会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关键环节是到现场检查、确认。把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措施和要求,落实到班组、落实到现场,有效防控现场作业安全风险,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四)安装生产管理软件和信息平台,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风电的快速发展,生产、经营规模将日益扩大.生产经营和行政管理信息越来越庞大和繁杂,为了提高办公效率,在各风场应实现网络通畅,通过网络实现生产现场的可控和再控,同时也提高整个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五)按照分级管理、闭环控制、专业归口的管理模式落实技术监控制度,做好技术监控日常工作。
认真执行国家、行业关于技术监控工作的各项要求,建立风场技术监督管理体系,特别要加强金属、绝缘、化学、继电保护等重点专业的技术监督,对新、扩建项目在生产准备、验收时就要重视技术监控工作,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及时整理技术合帐,从源头抓起,从过程着手,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保证移交设备“即投产、即稳定”。
(六)探索“集中管控”新模式,优化人员结构。合理调配运行方式,做到经济运行。
许多企业在同一区域建立多个风场。形成“点多面广”的实际情况,人力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为此成立风电场集控和调度中心,将多个风厂运行工况和生产信息统一接入一个控制室实现集中控制,做到了风电场的少人值守或无人值守运行。合理调整各输电设备潮流分布,做到经济运行。
(七)推行风力发电场“定期工作标准”和“岗位工作标准”,加强运维人员队伍建设。
风电企业在生产管理工作中细化多项制度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主要有“绩效考评管理体系”、“运维人员培训管理体系”、 “风电场班组建设规范”、“风电场各岗位定期工作标准”等并认真落实。在安全标识、技术监督、两票(动土工作票)等方面必须融入风电的一些要求,形成了有风电特色的、立体的、闭环的管理体系。
二、在运营管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首台风电机组并网发电至今,各级风电企业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生产态势。但是,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风电的运营管理工作与风电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一)体系建设、标准建设、制度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建立长效有序的管理机制。
各风电企业虽然出台了很多新制度,但针对我国风电快速发展而形成的点多面广、各风场情况不一的实际情 况,原有的制度和体系很难做到统筹兼顾。尤其是风电企业成立之初,有些规章制度没有及时建立或修订,参照了火电厂和水电厂的制度和管理体系,因此有必要结合风场实际情况修订一整套管理体系和工作标准,以便更好的规范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二)专业化的风电技术监控管理体系应进一步完善,提高技术监控管理水平。
目前许多风电企业没有成型的风电技术监控管理办法,没有切实可行的技术监控体系和实施细则,特别是绝缘监督、继电保护监督、化学监督等方面,存在试验设备和技术人员匮乏问题,只能外委相关单位完成,存在监控不到位、不及时、费用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着技术监督工作及时顺利的开展。
(三)管控模式多元化,管理思路需要创新,对外包单位的监督管理力度有待提高。
较大型的风电企业管辖的风场较多且容量不等,管控模式多元化,产生了许多外委项目,管理上增加了难度。因此,不仅在技术上要严格按照国家、行业的标准去落实,在管理上要有适合自己风场、风电公司的思路,监管外包单位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有依据、有力度、有效果。
(四)风厂硬件设施急需完善
当前,许多风场不能准确预测负荷,有效控制出力,特别是许多风力机组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给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各风电企业要认真做好以上几项工作,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实现网企和谐发展。
三、在运营管控工作中需进一步采取的措施
(一)完善各项制度、管理体系、工作标准,明确各级责任主体的责任,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二)牢固树立全员生产经营意识,加强备品配件的统筹管理和电量营销意识,克服一切不利因素,实现成本最低、管理最好、效益最高。
(三)高度重视设备可靠性管理工作,积极探索,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四)建立健全各类规程,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对比逐步缩小差距。
(五)制订风力发电厂点检、维护工艺标准,加强对新投产设备和修后设备的验收工作,努力提高设备利用率。
四、风电接网情况的几点认识
随着风电建设规模不断增大,风电接不进、送不出的问题愈加突出。按照当前风电发展速度,这一现象将更为严重。为此,有关部门要制定适应大规模风电发展的电网规划,研究风电对电网影响的解决措施,重点解决百万千瓦级风电上网和电量输送问题,争取国家有关部门修订电网规划,有针对性地提高电网配套建设标准。
1、优化电源结构,加快电网骨干架构建设,并配套建设一定规模的调峰电源。
国家新的风电发展规划初步确定了7个千万级的风电基地,按照“融入大电网,建设大基地”的要求,实现远距离输送电能,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国家对于风电发展已有系统的整体规划方案,但要对风电与其它电源、风电与电网的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更重要的是风电项目要与电网建设进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避免出现风机安装调试后无法送出的情况,造成投资损失。为实现风电的顺利送出,建议电网要配套建设一定规模的调峰电源,如抽水蓄能电站等,增加电网的风电消纳能力。同时要建设坚强的跨省跨区互联电网,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各个地区的电源调节能力,有效扩大风电的消纳范围和规模。我国风能资源的分布特点和风电的开局特点,决定了优化电源结构,才能促进风电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2、应尽快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制定《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同时建立完善的风电机组检测认证体系和权威的认证机构,从源头上杜绝技术水平无法满足要求的风机进入市场。
我国现有并网导则(GB/Z19963-2005)技术标准较低,同德国等风电技术发达国家的并网导则存大差距。详见下表。
国家电网公司于去年出台了在技术上较为全面的《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修定版)》,但作为企业标准对风机生产企业缺乏约束力和影响力。
目前国内风电整机制造商超过70家,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不多,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更少。有的企业为了抓风电产业发展的“商机”,匆忙上马,盲目求快,从国外厂家拿来技术就进行大批量生产,产品质量自然很难保证。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风电机组的检测认证体系,对风机各部件质量和整机情况进行检测认证,借此提高国产风机的质量,规范市场秩序,不符合电网并网技术规定或质量不合格风机不能进入市场。风机整体质量的提高,有利于风电运营商的运行维护,减少维护费用,提高风能利用率。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3、电网对风电机组技术要求提高.部分风机机型无法满足。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电网公司开始对风电场并网提出更高的要求,对风机并网主要有以下要求:
(1)要求风电场具有有功功率调节能力,并能根据电网调度部门指令控制其有功功率输出。
(2)对风电场无功性能调节提出要求。
(3)对风电场的电压范围提出要求。
(4)要求并网风机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
(5)对风电场的运行频率、电能质量提出要求.并必须安装PMU装置。
电网的以上要求,对目前投运的风机绝大部分并不满足。要实现上述功能,需风机制造商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在这方面,风电运营商只能等待,处于被动地位。
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工作总结,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维修主管个人工作总结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维修主管总结报告1时间流逝,转眼间20__年即将过去。回顾一年来走过的历程,在项目部的正确领导下、在与检修分厂电气车间的紧密配合下,电气专业安全、优质、高效的完成了全年的检修维护工作。一年来各项检修工作都能做到合理安排,有条不紊的开展,没有发生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事故,实现了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的目标。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遵章守纪,安全第一
每周进行两次不少于1小时的安全学习活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告知工作中的危险点及发生事故的防范措施,让每位员工在思想上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进一步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进一步反省了自己、统一了思想、规范了作业行为,对如何预防事故,确保自身安全,杜绝违章操作指明了方向。一年来的安全工作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戒骄戒躁,把好的工作习惯继续延续下去。
二、精心组织、严把质量关
通过对问题的及时发现与处理,没有影响蒸发系统的正常生产,并且短时高效的完成检修任务受到了业主的一致好评。同时,我们对今后更好的做好检修维护工作也充满了信心。通过对电机的保养,可以及时发现一些平时巡检发现不了的问题并且能够进行处理,避免了不必要的设备损坏。通过对保养后的电机进行观察,发现运行稳定性大大提高,能够很好的满足生产的需要。
三、众志成城、渡过难关
由于执行两班倒制度,导致部分劳务人员辞职,面对人数和实力大大减弱的情况,全体电气人员并没有退缩,而是凝成一股劲,埋头苦干,加班加点,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后来,在几次申请之下,人员总算配齐,但力量远远达不到先前水平,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做好以老带新,通过最短的时间来培养一支技术过硬的检修队伍。
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
继续加强班组管理水平,不定期开展班组交流会,了解班内成员的思想状况,让全体电气人员树立服务意识、忧患意识、全局意识。组织全体电气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训,提高自身水平,让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进一步提高检修质量,严把质量这道生命关卡,让__检修品牌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立于不败之地。
成绩是属于过去的,要想把检修维护工作的做得更好,我们还任重而道远。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们会继续总结经验,面向未来、开拓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维修主管总结报告2转眼间我从事汽车维修工作已经有一年时间,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汽车维修的知识,为了对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总结经验,扬长避短,提高维修技能水平,现对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汇报
自工作以来,在投入新的工作环境后,我有了新的工作——汽车维修主管,我认真的完成工作,积极的思考问题,向车间同事及车间领导的学习,工作能力有了逐步的提高,从普通的维修到疑难杂症的排除,对汽车有了大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汽车是一个很复杂的机械,有各种大小不同上千个零部件组成,想做好一名出色的维修工,必须了解汽车的构造和原理,才能做好维修,我努力学习维修方面的知识,使我能够在新的环境中能够胜任新的工作,此外由于刚到新的工作环境,无论从维修能力,还是从思想上都存在许多的不足。在这些方面我都得到了部门领导及本部门的老员工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使我在工作能力提高,方向明确,态度端正。从而,对我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工作感想
踏入新的工作岗位后,经过一年的锻炼,使自己对这份工作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对于工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我也一样。对我而言,我觉得工作态度是最重要的,因为态度决定一切。有了正确的态度,才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找到正确的方向,进而取得正确的结果。
三、工作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倍的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更多的维修技能,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作风上,能遵章守纪、团结同事、务真求实、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生活中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耐劳、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勤劳简朴的生活,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此,我将更加勤奋的工作,刻苦的学习,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各种工作技能,做出应有的贡献。
今后我将以崭新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努力学习,提高工作效率,熟练维修能力。积极响应公司加强管理的措施,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做好本职工作。
经过四年的巡检工作,工作态度及各方面技能得到上级的肯定,本人有幸在今年五月份上旬聘任__主管,中旬聘任__巡检工。
设备维护是一项能延长设备正常运作周期、能把常见的故障发生率减到最低的工程。因此,必须拥有一支“精修细检”的维护精神、中级工以上的维修水平的优秀队伍。
在七、八月份的时候,各巡检及维修工班长分批到本工班跟岗实习。在维护工作当中,他们对本工班工作方面、管理方面提出很多需要改进的宝贵意见。每当他们一提出建议,我都及时笔录收集,因为这是维护与巡检之间的沟通桥梁。
每月都举行2次的工班例会,在例会前,我都会对近两周维护工作做一份维护工班的会议摘要和提出相关的注意事项,而且在搜狐的网站创建自己的工班管理博客,内容涉及到工班会议摘要和自己提出工班管理论,可与其他人分享工班管理经验,不断完善技术和管理,力求把人性化中国式管理融入工班管理当中。
为了更好配合6s工作和开展,我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有关6s的文章,提高6s认知程度及合理化应用。现在,维护工班完成了相关6s有关内容,例如:工器具的标准化、合理化摆放,工班电脑文件的规范,工班文件夹、工器具、消耗品、备件、衣帽柜等统一标识。
值得一提的是,__负责的__巡检工班,我每一次去,都获得不少的6s改善工作的灵感!特别是工班电脑的`电子文件的合理性摆放,除了对文档文件归类外,还列出几张工班电脑文件存放的图片,能清晰表现该台电脑的电子文档摆放,减少花大量时间盲目地寻找相关需录入重要报表数据。
因维护工班人数比较集中,基本上每一个月都举行一次工班活动,一是联系各同事间友谊,二是减少各员工在工作上的压力。每次活动都能顺利完成。
希望在20__年,对20__工作所汇报的事件,继续发扬以及改进工班管理,能使维护工班各员工能得感觉到第二个健康兼温暖的大家庭。
维修主管总结报告3虽然我来公司的时间不长,但是在入职之后,我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同事请教,并且积极配合部门的培训与考核,在工作当中我也尽心尽力,我想以我的能力为公司的发展、为部门的建设添砖增瓦,现在我对入职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全面熟悉工作
在入职后全面学习公司企业文化,同时了解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中,系统的了解管委会项目设施设备现状及运行情况。已经基本掌握了外围监控系统、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等。
二、管理工作
我应聘的岗位是维修主管,所以在工作中不能按员工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把更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拉动部门工作的方面。在入职之后,我利用工作和工作之余的所有时间主动和老员工、新员工交流,了解部门的运行状况,之后我发现目前整个部门缺少积极向上的作风,在工作中比较被动,如:缺少巡检、习惯于被动召修等问题。于是我主动找部门领导沟通,寻找解决办法并带头工作,最终使部门实现了划区管理,有效的提高了部门全员的工作主动性。
三、工作的计划与组织实施
维修管理的精髓在于有计划地提前进行设施设备的维保,而不是应急抢险。所以在我入职的这段时间里,我主要带头完成了以下工作:
1、粉刷管委会排污井,并划分井盖标识。
2、检查箱式变电站运行状况,对低压部分进行全面检查、保养,测量、紧固零、地线系统并同步完成箱式变压器内外卫生清理,变压器底座进行补刷油漆工作。
3、检查消防系统,对前期消防高位水箱未予以投运的安全隐患,联系并组织施工单位调试,并投入运行。
之后组织人员同时清理了消防水箱间设备卫生。
4、组织人员给供水系统阀门加油,并清理井内卫生。
四、关注细节、发现并解决问题
在巡检中发现庭院草坪灯、中心广场高杆灯螺丝生锈,这件事情虽然不大,但不予更换会对日后的维修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之后,申请材料采购并及时组织更换,确保以后便于维修中省时省力。
五、新一年的工作重点
1、协助部门经理拟定箱式变压器的《维修保养计划》,同时编制《停电预案操作规程》呈报公司领导。
2、完善管委会各管道的保温工作,如:消防栓,供水阀门,浇花取水点的保温。
3、在冬季来临前,全面检查管委会空调设备,保障冬季采暖正常使用。
近期我虽然在工作中完成了部分工作,但总体来说,自己还不是太满意,因为我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刻苦学习,不断完善,使自己不断进步,争做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为管委会增光添彩。
以上是我对这一年的工作总结,不足之处,敬请领导同事给予指正和帮助。
维修主管总结报告420__年上半年已经过去,怀着对青春的梦想,我捧着一颗火热的心踏上了班长的舞台。上半年已经过去,在这半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做班长的艰辛和快乐,我把自己的青春倾注于我所钟爱的事业上,倾注于每一位同事身上。上半年的工作已经结束,收获不少,下面我对上半年稍微写一下,为下半年的工作确立新的目标。
一、思想认识
在上半年,作为一名班长,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自己的事业,以班长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力争思想上和工作上在同事心目中都树立起榜样的作用。积极参加工厂及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工厂的主管讲课。半年来,我服从和配合领导做好生产部门各项工作。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在领导的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下半年,我将更加努力工作,勤学苦练,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经受得起任何考验的班长。
二、维修工作
在维修工作方面,上半年任务都非常重,但不管怎样,为了把自己的维修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看一些相关的书籍,还经常网上找一些机械维修资料,还争取机会多与同事们聊天,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自己也经常去设备现场看、与生产部门沟通挖掘他们对设备操作存在的缺陷,自己做好笔记统一处理,处理不了的通过OA流程上报设备动力部要求他们的技术支持。
三、班长工作
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并能完成领导给予的各项任务。由于我们是机修工,这个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我们必须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我服从领导的安排,兢兢业业,主要的完成每月的设备保养计划工作和日常维修工作的安排,还处理一些突发性事故。并很好的完成了领导安排的所有任务。在以后的工作,我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我会更加积极地配合领导完成各项任务,为华峰的美好明天更加努力。
四、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公司工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到目前为止,考勤制度我还在制定当中,以机修以前的制度为版本再增加一些工作的实际情况。我将会用最少的时间逐步完善考勤制度。下半年,我将更加勤恳,为自己作的事,自己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
综合以上几点,其中还有不足之处,所谓“人无完人”,我将用的时间带领机修的全体同事发挥他们自己的专业技能,为自己和他们去寻找更大的发展舞台。
维修主管总结报告5时光飞逝,转眼间从配电室调出来工作已近半年。在这半年里,我在厂部和科室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本着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热情的服务精神,一边尽己所能的工作,一边虚心的学习新知识。为机电组和科室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提高和改进。现将半年来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内容
我的工作内容大致分为机电组工作和设备科科室工作。
机电组工作:
1、组织班组成员做好车间设备的巡检、维护和维修工作;
2、参与巡检和重点维护、维修工作;
3、负责机电组和变配电室的现场规范和管理
科室工作:
1、安全工作:填写安全检查记录、安全整改记录、安全月报表、安全季报表;
2、质量工作:整理维护设备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冰机、锅炉、变配电运行记录、设备用油记录和车间设备保养记录;统计设备完好率和监视测量装置有效率;
3、完成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二、主要成绩
1、在机电组规范了个人用品的摆放,如:茶杯、工作鞋等;
2、公用工具、备品备件和资料等实行专人分管整理;
3、组织机电组成员及时完成车间设备的巡检、维护和维修,保障了车间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4、组织班组顶酷暑参与车间新设备安装、放线、接线及调试等工作,为新设备早日投产作好准备;
5、参与能源组设备的部分维修,保证了能源设备的运行;
6、在q10机液位控制系统故障时,实现了q10机的液位控制系统的改造、并修复原液位控制器,恢复原控制器控制液位后运行正常,至今无异常;
7、参与前加工段均质冷却水系统改造的电气部分安装工作;
8、参与cip中心站系统改造的电气和气动部件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9、完成车间设备巡检表的更改,加大了设备巡检力度;
10、做好安全工作的各种记录、报表;
11、做好设备档案的维护和设备运行、设备用油、车间保养记录的收集;
做好设备完好率和监视测量装置有效率的统计。
三、经验体会
1、塌实刻苦提高专业技能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是根本。搞技术是学无止境的,还要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光要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联系实际,在实际中不断摸索、不断积累。同时,也要虚心求教,掌握各种相关专业知识。
2、努力钻研提高管理能力
对于刚从事机电组管理工作的我来说,面对的一切都是崭新而富有挑战的。就需要充实自己,我经常用业余时间,看些与管理相关的书籍,或者上网查一些管理方面的资料及前辈们的管理心得。而运用这些管理知识到工作中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就是“纸上谈兵”了,我在这方面还做得够,还需加大力度。
重视思考,有时遇到同一个问题,有的人处理得恰当,而有些人就处理得草率。作为一名管理者,就要养成勤思考的习惯,那就是平时碰到问题,要勤于思考,以至带领班组以的方案处理问题。
同时还要经常性的与班组成员工进行沟通,鼓励成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及部门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善!
3、注重细节逐步成长
在工作中,任何细微环节的差错都可能导致整个工作的失败。所以要重视每一个环节,一丝不苟的做好。学会记录每一件事和每一个重要环节,为今后学习和回顾提供材料和依据。
四、存在问题和不足
1、工作中有时有点粗心、不够细致;
2、在专业技术上钻研不够;
3、组织管理力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