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1 02:59: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描写雪的散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知识与能力]
1、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的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欣赏散文诗。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的寓意。
3、感悟人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南北的雪景图,制成幻灯片,配以音乐;学生收集、整理描写雪景的诗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1、2点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雪景的诗文。(多媒体展示诗文片段)
2、简介鲁迅及作品。(多媒体展示)
二、朗读感知(多媒体欣赏南北方雪景图片)
课件朗读课文,学生在文中圈点勾画主要信息。
思考:文中描写了几种不同的雪景。
三、研读探究
(一)精读课文,揣摩特点。
思考:南北不同情调的雪的特点。
(二)品味语言,理解寓意。(多媒体展示问题)(分小组探究)
1、江南雪景的特点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哪些词语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画出描写江南雪的词语,体会雪的形象。
2、作者是怎样描绘朔方的雪?它引起了你哪些联想?
画出描写朔雪的词语,体会雪的形象。
(三)选择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段高声朗读,同时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交流)
欣赏南北两幅雪景图,想象南北方的雪相遇,写一段他们间的对话。
五、全班齐读课文。师小结:文中雪的形象难道就是指自然界中的雪吗?作者更喜欢江南还是北方的雪?你更喜欢哪种雪,结合附录,领会作者的精神追求。
六、作业布置
1、阅读《野草》中描写自然景致的文章,如《秋夜》、《好的故事》、《腊叶》等,让学生感受其中自然描写的特点。
2、由“梅”、“兰”、“竹”、“菊”想到什么?根据它们的特点,任选一种,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话。
一、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好的写景作文,往往不取决于你在文章中写了多少个景物,也不在于你选择的景物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关键在于文章中要有重点描写的景物,而每个景物都非蜻蜓点水般地描写。
二、 角度选好,印象深刻
写景,就要突出景物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在此基础上,还要选好描写景物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感官角度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内心感受等;描写景物的视角有仰视、俯视、平视、正视、侧视、远视、近视等。
一旦将自己融入对象,我们的感官和意识就会灵动起来,描写也就水到渠成了。恰如叶圣陶先生所讲,眼睛怎样看就怎样写,耳朵怎样听就怎样写,内心有怎样的感悟就怎样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运用了视觉描写;“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运用了听觉描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运用了嗅觉描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写出了内心感悟。写出了清雅幽僻、宁静迷蒙的画面。这与只用“美丽”、“壮观”等空洞的词比起来,效果有天壤之别。
总之,要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
三、手法恰当,魅力无穷
确定所写的景物后,为了使笔下的景物具有独特的魅力,我们要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对于写景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白描、细节、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移步换景、化用诗词文等。
运用白描,最著名的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短短二十八字,一连推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刻画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
运用细节,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如《想北平》:“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果子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运来……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他真正地融入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肤之中。如果老舍是个观光客,即使再喜欢北京,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郁达夫描写微雨寒村“说不出的悠闲境界”,先写有了“河流边三五人家聚在一个小村子里”的场景,再“点些精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这些细节使“悠闲”具体而生动,真是“活像”。
运用想象,如《沁园春·雪》中想象雪后美景: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虚实结合,“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虚”是联想、想象或梦中的情景。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想象中美好的仙境,属于“虚”的内容。再如《江南的冬景》:“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马上会来。暮雨潇潇江上村。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五彩的文字:灰云、霜白、红叶、雪白的桕子、赭色的草根边带绿意、青天碧落、白雨、淡墨背景、乌篷小船、红黄的垂暮天。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这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如《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第三句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这一句是静景描写,第四句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这一句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移步换景,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抓住特点,准确描画,再如《小石潭记》中第一段中发现小石潭就是移步换景。
四、修辞润色,文辞优美
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仿佛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需要尽可能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所以,我们要对自己平淡的语言进行加工润色。通常使用的方法就是恰当地运用我们熟悉的修辞手法、成语、形容词等。如许俊文的《乡村的风》:“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弄乱,再在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乡村的风的可爱、温馨。
五、巧用对比,突出景物
在《江南的冬景》中,作者将北方冬景、江南秋景、闽粤地区的冬景与江南的冬景对比,写了江南的屋外,写了植被,写了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在比较中写出了江南的温润晴暖优美。又如《想北平》,在文章中,作者声称自己“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又联系自己丰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北京和欧洲四大历史都城相比较,从城市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历数北京的好处。
巴黎热闹?摇?摇?摇?摇北平安静
巴黎的布局“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
美国的橘子?摇?摇?摇?摇北京的玉李
伦敦成天冒烟的工厂?摇?摇?摇?摇北平接近自然
六、情景交融,诗味悠然
散文自古以来在我国文学史上都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位置。散文教学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新初中语文的散文教学,感悟散文的哲思之美,是培养初中生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一、找准情趣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散文内容根据其体裁和内容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记叙性散文和抒情性散文两大类。根据不同散文作品的特点,教师要发掘不同的兴趣切入点,以快速激发学生散文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对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这类记叙性散文。切入时,应着重分析“老先生”的人物特征,从老先生的衣着、语言、行为等细节描写入手,揭示这些细节背后所蕴含的老先生敬业的精神、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个性。学生在对老先生钦佩之余也引发了对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加深了对文章所内涵的哲思之美的理解。在比如对《家里的灶头》这类抒情性散文的阅读,教师要以分析文章情感的抒发方式和情感表达为主,通过由灶头的描写到对母亲的情感表达,揭示作者寓情于物的表现手法。从民俗的角度调动起学生的兴趣点,在感悟作者情感抒发的过程中发掘作品所内蕴的哲思和审美情趣。
二、注意方式方法,深化审美体验
学生的审美体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直观感知到深入挖掘的过程。教师在进行初中散文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审美体验的方式方法的传授。首先,要重视初中生在散文阅读中的感性特点,鼓励学生的“灵光乍现”和新奇的思维活动。尊重学生对于作品的个性化的理解和新鲜的阅读感受。如在《想北平》的阅读欣赏时,学生第一感觉往往都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作者老舍对北平的那种痛彻心扉的爱。在阅读《金岳霖先生》时,学生也都会对金岳霖先生的个性着装报以会心一笑,同时对金岳霖先生幽默的人格魅力和对爱情的坚守执着给予发自内心的敬重。学生对文章的个性化的直观感受是学生对文章最直接、最基本的感知,也是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的第一步。
其次,在学生对散文作品个性化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圈点、批注。在圈点、批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准确的理解自己对文章字、词、句、文的疑惑之处,同时对文章所表现出的精彩点、内涵点、寓意点等亮点给予自己的评价和感悟。如在阅读林清玄的《可以预约的雪》一文时,文章结尾处的点睛之笔需要学生自己去仔细品味、感悟,并将自己的心得写下来,加深了学生对“结尾处文章整体内涵得到升华”的理解。圈点、批注的过程,也是学生对在散文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再次,在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对散文作品的审美议题,从而将对文章的鉴赏感悟养成初中生散文阅读的习惯。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议题的设计过程,也是学生自主探究审美体验点、培养思维习惯和文学素养的过程。如在阅读学习于坚的《云南冬天的树林》一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然美”、“文辞美”、“社会美”、“内涵美”以及作者流露的思想之情等几方面进行审美议题的设置。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感悟,领会作者在白描手法和哲理性语言背后所要表达的对大自然的感受和尊重之情。
三、创设审美情境,感悟哲思之美
初中散文教学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过程,课堂作为这个交流的枢纽和平台,需要创设适宜的情境加以渲染。将学生引入与散文作品相符的特定情境中,更能增加学生对散文内容的审美体验。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引入,是初中散文课堂教学的情境化创设成为了可能。多媒体具有图片展示,音乐渲染和动画互动的特点。利用图片,可以将学生难以想象的唯美画面直观展示给学生;音乐的渲染,可以使作者的丰富情感变得形象生动;动画视频的展示,不仅丰富了散文情感的表达,也增加了学生与文章之间的互动性。例如在阅读的《我的母亲》一文时,教师可以采集关于母亲、母爱的图片制作教学课件,同时在课堂上配以阎维文的歌曲《母亲》作为背景音乐。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中加深了对母亲辛劳、慈爱、无私等形象的体验,也加深了对作者所要表达的对母亲的爱的感悟。通过情境的创设,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感悟散文作品中的哲思之美。
感悟散文作品中的哲思之美是新课称教学理念对初中散文教学的要求,也是培养初中生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的题中之义。教师在初中散文教学中应找准兴趣切入点、注意体验的方式方法、巧用多媒体创设审美情境,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宋雪,教师,现居山东青岛。
关键词:散文阅读 题材 构思方法 教学 高考试题
一.回顾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选文及试题
1.按题材分类。
(1)高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中的散文是指在现代汉语系统中与小说、诗歌、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生活的内容是写作的素材,素材经提炼写入文章便成为题材;学生阅读散文,第一感觉即文章的内容。因此,从题材的角度切入散文阅读教学,以创作者所采用的构思方法为依据,引导学生按规律阅读散文,进而解答相关试题,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可能是比较科学的,且切合实际。
散文的题材大体有四类:1.叙事类,2.写景类,3.记人类,4.感思类。
(2)回顾近1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散文阅读选文:
2007年的《麦天》属叙事类;
2006年的《一幅烟雨牛鹭图》属写景类(也可将之归为感思类);
2009年的《上善若水》、2004年的《草堂·诗魂》和2003年的《乡土情结》属感思类。
散文有第4类题材——记人(写事中的人)类,但这类题材的散文多以在细节中刻画人物为主旨,与小小说类似,如2008年的《老银匠》。于是,为教学计,可暂将其从散文中列出,与小小说一起,组成单元,专题教学。但必须明白:记人(写事中的人)类散文尽管也是以刻画人物为主旨,但其所记之事并不是一个独立且完整的故事情节,因此,它不是小说,属散文。
2010年的《溜索》和2011年节选的《这是你的战争》分别是小小说和小说节选。
2.按构思方法分类
(1)散文创作最基本的构思方法是由“物”生“思”。
由“物”,可理解为遇到了“物”。谁遇到了“物”?作品中的“我”(作者)遇到了“物”。“我”遇到了什么“物”?“我”遇到了某事、某景或某人。
于是,大多数作家创作散文,在拟定作品的人称叙述角度及其语气时,都会在文章的内容中设计这样一个情境(有时是真实的,有时是虚构的)——“我”遇到了某事、某景或某人。
这事、这景、这人,引发了“我”的感思、感悟或感情,于是,“我”向“你”(读者)诉说“我”的感思、感悟或感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读者阅读散文也就是在倾听“我”(作者)的述说。
2009年所选的《上善若水》写的是“我”“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看到“扑面而来”的“‘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抒发“我仿佛看到了……”的感思。
2007年所选的《麦天》,文中虽无“我”,但语气完全是由一个看不见的“我”(作者)在向“你”述说“关中人”在“收麦的日子”——“麦天”里忙碌、喜悦的生活场景。
2006年所选的《一幅烟雨牛鹭图》写的是“我”“一眼看见那幅大地上的水墨小品”(烟雨中的牛、鹭),“我还真有些忘情”了。“我像什么都看到了,但又像什么都没看到——我在想着那个农人。”“我忘情地凝神,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
2004年所选的《草堂·诗魂》写的是“我”“来到杜甫草堂”,“品味”到了“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2003年所选的《乡土情结》(节选),文中虽无“我”,但语气完全是由一个看不见的“我”(作者)在向“你”述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2)散文按构思方法分,可以分成两类——由“物”生“思”类和缘情述“物”类。
①由“物”生“思”中的“物”可能是一个风景,如2006年所选的《一幅烟雨牛鹭图》;
也有可能是一个场景,如2009年所选的《上善若水》:在“都江堰”,“‘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
或者是某一特定场景中的某一特定的人,如2004年所选的《草堂·诗魂》:在“细雨”中,在“杜甫草堂”里思“杜甫”;
也有可能是一个事由,如2003年所选的《乡土情结》:“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
运用由“物”生“思”构思法写成的散文,其题材内容必有两块:一块述“物”,一块写“思”;由“物”生联想,由联想产生“思”。
②运用缘情述“物”构思法写成的散文,其题材内容只有一块——述“物”,其中的“物”多为关于某件事及其场景,或有关某人的事。
题材为关于某事及其场景的,如2007年所选的《麦天》,文中之题材内容全是在述说“关中人”在“收麦的日子”——“麦天”里忙碌、喜悦的生活场景。
题材为有关某人事的,如2011年广东省所选的《严冬海猎》、2007年北京市所选的《湿湿的想念》和2008年江西省所选的《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
运用缘情述“物”构思法写成的散文,述说者即使对所述场景或者人事饱含情感,想要抒发,也不直接表达,而是把它蕴含在具体的描述之中,因此,这类散文大多没有独立成段的“感思”内容。这种表达方式更为准确地说,是在含情述“物”。
借王国维论诗词意境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类比:用由“物”生“思”构思法写成的散文,如“有我之境”;用缘情述“物”构思法写成的散文,似“无我之境”。
3.笔墨的重点
(1)对所述之“物”的描述。
题材内容为写景,则重在对所写之景的描述,如2006年所选的《一幅烟雨牛鹭图》的前半篇。
题材内容为某件事及其场景的,则重在对事中场景的描写,如2007年所选的《麦天》整篇对麦熟后女子回娘家帮忙、下面条,男子准备开镰、收割,新麦入囤后一家人虽累却平和、闲散的生活场景的描绘。
(2)如构思立意是用由“物”生“思”之法的,还重在对所生之思的阐发。
如2009年所选《上善若水》后半篇对保护生态、造福人类的感悟;
如2006年所选《一幅烟雨牛鹭图》后半篇对现代文明的思考;
又如2004年所选《草堂·诗魂》的大多数篇幅都是在写“我”在“草堂”里感慨“杜甫”的人生际遇,反复“品味”着“文章憎命达” 这句箴言所含的人生意蕴。
二.对散文阅读教学的建议
1.兼顾题材、构思方法分类,精选教学例文及其试题。
2.在课堂教学中,按学生考场答题的实际情境,重点引导学生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掌握散文阅读最基本的思考方法。
(1)在粗读中思考并判定:
①该文的构思方法是由“物”生“思”法,还是缘情述“物”法?
②该文的题材内容主要是叙事类,写景类,感思类,还是写人类,抑或小小说?
(2)在细读中圈画并判定:
①文中是怎样(有哪些语句,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文中之景物、场景、人物的?这些语言和方法突出了该景物、该场景、该人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②如运用由“物”生“思”构思法的,那该文在描述该景物、场景或场景中的人事的基础上,还产生了怎样(有哪些语句,有几层含义)的感思?主要采用了哪一种或哪几种艺术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3)在精读中思考:
①开头为何如此下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作用?
②文中有几处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语句?如有,则分别是从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
③文中有几处显现文章旨意的语句,这些语句如何理解?进而如何理解题目?
3.帮助学生归纳并理解散文知识尤其是散文中常见的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法(具体从略),在训练中规范学生的答题用语。
4.以上阅读过程中思考的内容与试题的对应关系
(1)开头为何如此下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作用?
2009年《上善若水》: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2)文中是怎样(有哪些语句,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文中之景物、场景、人物的?这些语言和方法突出了该景物、该场景、该人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①2007年《麦天》:文中叙写了如今关中麦天的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②2007年《麦天》:“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进了麦田,就如机船下了海,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现特色。
③2006年《一幅烟雨牛鹭图》: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爱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④2006年《一幅烟雨牛鹭图》: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⑤文章把“烟雨”作为牛鹭的活动场景,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3)该文的构思方法是由“物”生“思”法,还是缘情述“物”法?
如运用的构思方法是由“物”生“思”法的,那该文在描述该景物、场景的基础上,还产生了怎样(有哪些语句,有几层含义)的感思?主要采用了哪一种或哪几种艺术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①2009年《上善若水》: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②2004年的《草堂·诗魂》: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
③2004年的《草堂·诗魂》:阅读第四段画线的句子,说说“杜甫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④2003年《乡土情结》: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
⑤2003年《乡土情结》: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⑥2003年《乡土情结》: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4)文中有几处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语句?如有,则分别是从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
2007年《麦天》:“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珠子擦了又出。早晨起个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5)文中有几处显现文章旨意的语句,这些语句如何理解?进而如何理解题目?
①2009年《上善若水》: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②2007年《麦天》:文中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
③2009年《上善若水》: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
④2006年《一幅烟雨牛鹭图》: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
关键词:世俗生活;平淡;故国家园
张岱是明清之际在史学、文学、艺术诸方面都卓有建树的杰出人物。他一生坎坷不定,前半生极度繁华奢侈;四十八岁时,明朝灭亡,几经沧桑。
张岱散文中独具时代特色,善于表现生活化、个人化情调的游赏。以散文《陶庵梦忆》、《西湖寻梦》为代表。
一、作者眼中的世俗化生活
16世纪后,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社会出现世俗化倾向,晚明士人受其影响日益接受世俗化的生活方式。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文学领域,晚明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文艺题材开始出现生活化。这股时代的洪流影响张岱的散文,他的散文中题材多为生活常见,说书演戏、养鸟斗鸡等,充满着生活情调。
张岱散文从多个角度展现世俗的社会。在张岱的散文《陶庵梦忆》、《西湖寻梦》以及另外一部散文集《琅嬛文集》中,都表现出晚明的世俗化生活面貌。如他写端午节时节的秦淮河:“年年端午,京城仕女填溢,竞看灯船。好事者集小篷船百什艇,蓬上挂羊角灯如联珠。船如触龙火蜃,屈曲联蜷,幡委旋折,水火激射….”寥寥数笔,简洁而清晰地把秦淮河端午时节热闹的气氛渲染出来,一副热闹非凡的明人生活图展示在众人面前。
张岱的散文中,市井细民也是其特色之一,如戏子、、帮闲、牙婆、还有艺人、隐士等等。如《王月生》中:“南京朱市妓,曲中羞与为伍;王月生出朱市,曲中上下三十年决无其比也。面色如建兰初开,楚楚文弱,纤趾一牙,如出水红菱,矜贵寡言笑,女兄弟闲客多……”[3]写出了一位貌美但个性十足的形象。而诸如此类的人物比比皆是。《陶庵梦忆》中散文124篇,其中以人名为题多达16篇。《西湖寻梦》中更是插入更多的人物故事,作者在写这些市民的同时,宣扬他们的个性特征。
二、作者眼中的云淡风轻
张岱的散文突出表现在“思维敏捷,清澈透底,崇尚生机和活力”[4]。《一卷冰雪文后序》写到:“自弹琴拨阮,蹴鞠吹箫,唱曲演习,描画写字,作诗,凡百诸项,皆藉此一口生气。得此生气者,自致清虚;失此生气者,终成渣秽。”
《陶庵梦忆》中的唱戏、放灯、扫墓、竞渡、说书、品茶等,表现出了晚明的社会文化风俗,如《金山夜戏》中:“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衮。日哺,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奚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而其中所表现出的洒脱和干净是其他文章所无法比拟的。表面上在追忆,无意为文,实则讲究不凡。
张岱散文语言清澈透底,简捷干净。例如《朱文懿家桂》中有“不亭、不屋、不台、不栏、不砌”等句子,意思是不造亭子、不盖房屋?不搭平台、不做栏杆、不砌台阶。此处的“五不”显得十分简捷干净。张岱善于吸取各家的优长之处,从而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明人祁彪佳说他“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无所不有。”
张岱的文章平和之中带着一丝自然,没有愤世嫉俗的厌倦。《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我独往湖心亭看雪。天地间如此空旷,“长提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两三粒而已。”到了亭中,突然发现,有人跟我一样高雅,在这么飞雪的晚上出来喝酒赏雪。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里的“痴”是一种“一往情深”,是一种真性情。作者有的,别人也有。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显得孤傲和偏执。
三、作者眼中的家国旧梦
《陶庵梦忆》和《西湖寻梦》(简称“两梦”),奠定了张岱晚明小品的地位。张岱在《陶庵梦忆自序》中写到:“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平生,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余今大梦将寐,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在这部散文作品中,张岱追忆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出生于官宦之家,少年时代生活奢华,他在《自为墓志铭》中写到:“少为纨绔子弟,极好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兼以茶橘虐,书蠹诗魔。”本来满腹才华的张岱,可以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平步青云,实现少年时代的伟大理想,但世事难料,他不仅个人科举连连失意,而明朝的灭亡更是让他遭受了国破家亡、一片狼藉的悲惨生活。
国破家亡,少年时代的理想沦为不堪忍受的痛苦,张岱寻找的不仅是个人的“繁华之梦”,而且还是整个“家国旧梦”。在他的后半生里,故国家园成为一个遥远的梦,但正是这份梦让他可以去追忆,在整个散文作品中,作者追忆过往的日常生活,点滴之间都隐藏着作者巨大的亡国之痛和无家可归之感。
在《陶庵梦忆》或者《西湖寻梦》中,作者表现出一种“追忆往事”的飘零之感。明朝灭亡之后,张岱并披发入山,著书立说。他说:“故称之以富贵人可,称之以贫亦可;称之以智慧人可;称之以愚蠢人亦可……任世人呼之为败子,为废物,为顽民,为钝秀才,为瞌睡汉,为死老魅也已矣。”虽然他自嘲“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16]但他作为文人,总是不会也不能否认自己的才华,在文学上著述颇丰。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自嘲是表面的现象,自颂才是真实的内在本质。这种另外的自我表扬更可以看出作者的一份聪慧。张岱在文章中表现出的渴望和眷念正是其悔恨和幻灭感的产物,他掩盖不了其内心深处的强烈的对现实的和呐喊。在其作品《西湖香市》、《绍兴灯景》、《秦淮河房》中,作者在平静自然地描写晚明社会的各种场景和人们生活景观时,如《秦淮河房》中“秦淮河河房,便寓、便交际、便冶、房值甚贵,而寓之者无虚日。画船萧鼓,去去来来,周折其间。河房之外,家有露台,朱栏绮疏,竹帘妙幔。夏月浴罢,露台杂坐。两岸水楼中,茉莉风起动儿女香甚……”[17]平静热闹的自然生活中也表达了作者对清朝统治者的高压政策的反抗。现实中所缺乏的温暖和感动,作者从过去的回忆中获取,而回忆故国家园正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
结语
张岱赋予散文更多生命力,散文的内容不再是奢华单调的宫廷生活,而逐渐融入世俗化,民风风俗、市井老百姓、自然风景成为重要的描写对象。张岱的前半生享受着明代富贵家庭纨绔子弟的繁华生活,到了晚年,成为记忆,就开始变得格外的诱人。他品茶、饮酒、煮蟹、制奶酪等,完全成为一种雅兴,是人生的一种乐趣。饮茶品茗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精神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张岱正式在这种闲情雅致中写出《闵老子茶》和《兰雪茶》。
张岱的记忆丰富多彩,充满着温暖的故国情怀。他通过自己的审美感受捕捉身边的一切事物之美。在浅唱低吟之中让身后人体味一份久违的沧桑之感。(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岱撰 马兴荣点校《陶庵梦忆西湖寻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 陈平《“都市诗人”张岱的为人与为文》[J]《文史哲》2003年第5期
灯笼是耕作之余农人用一双粗笨的手做成的。要破竹裁篾,要凭经验想象扎骨架,然后把照个人喜好调色绘制的花鸟虫鱼故事人物粉纸图贴糊上去。一切皆别于繁重的农活,力气使不来,需要的是良好的耐心和脾性,一堆篾条一叠粉纸才能变成一只活灵活现的灯笼。即使平时用各种不堪入耳的语言辱骂一头懒惰牲畜的急躁农人,面对一堆即将变成灯笼的竹和纸,心性脾气都会变得极好,从不握笔涂文雅诗词的粗笨双手,也能弄几个漂亮灯笼出来。
冬闲扎灯笼的画幅,背景是农家小院。背景里有几棵如炭笔素描的光身子树,树下有三两只杂色母鸡和一只绿尾巴的红公鸡在闲逛,它们让这画面显得有一点杂乱。如果落雪,农人扎灯笼时会落脚在宣纸上,满幅素白里,一只走路觅食的公鸡和一只在农人手里会翻身跳动的灯笼,都会以其红色绿色让画面更有诗意。雪是通人性知人意的,相约从它们居住的地方纷纷前来。起先只均匀落下一些雪粒,打在灯笼上,沙沙地响。当雪粒把最初探路时的莽撞态度摇身变为满天飞舞显惊喜态的雪花时,农人手头的工作已经结束。红绿灯笼被随手挂在雪不能近前的屋檐下,在那里,它们如尚未公演的戏,迎接着雪花拥挤在空中地上的目光。
正月十五是灯笼的节日,灯笼节的夜,若没有雪参加,就会缺少许多情趣和韵味。其实总有雪要来,来看灯,来看挑灯的人。当各家孩子挑着父母为他们点亮的灯笼走出院门时,雪粒就在映着亮光的灯笼上跑出沙沙的脚步声。灯笼在空间里映出一个光的圆,灯笼和挑灯的孩子被黄暖的光浮在中间。雪粒在地上积下薄薄的一层,雪地上留下挑灯孩子错乱的小小鞋印。顺着小小的鞋印,各家父母很容易找到自家的孩子,自家的灯笼。
这时候父母总要站在院外的雪地里,看聚拢在一起的灯,看满街走动的灯。曾经从自己手里成形的灯笼,从别人手里成形的灯笼,都把孩子们的正面照得亮亮的,把背面映照成剪纸一样的影子。灯光下能看见正急急赶下来的雪粒,能听见不远处灯笼上响起的沙沙声。柔和的声音和蒙的色彩,把眼、耳和心变柔和了,变快乐了。
从一个村子里出生,都是一样的灯笼,但因人与人之间心性脾气有细微差别,灯笼色彩浓淡,样子笨巧还是有差别的。在外人眼里,看不出差别。初看只是一团团在雪地里漂浮的亮光,再细心一看,会发现每只灯形状色彩绝不相同。西瓜灯,柿子灯,莲花灯,兔子灯,公鸡灯……有多少只灯就有多少种灯。有的灯只用一种色彩,如柿子灯,浑然一体的大红色,极像秋风中经霜的一只火柿子。也有用红绿双色的,如莲花灯,红的花瓣,绿的缨络,经烛光映照,红的更红,绿的更绿,缨络轻摆,款款如水上仙子,妩媚动人。最复杂的花色,是在方灯笼上用朴素细腻笔法绘制的人物故事,二十四孝故事,村童联手拔萝卜等图案的灯笼在雪地里构成一个个光与色的神话世界。
一只灯笼,如一个亮着灯光的小神仙的家。小神仙的窗外,雪在落着。窗纸上响起的沙沙声,是无数雪粒在灯笼外充满好奇的惊叹声。孩子们挑着灯笼在雪里走动,小神仙们在自己的灯笼房间里安静极了。这一夜天上是没有星星的,因为天上的星星都到灯笼里去了;这一夜打碗碗花牵牛花都不会开放,因为它们的全部色彩都装饰了花灯;这一夜天上的雪将越来越少,它们正相约成群来看灯笼了。这是灯笼的世界,也是扎灯人和他们的孩子心情最软和最柔的时候。
要问这一夜的灯笼亮了多久,雪打灯笼响起的沙沙声持续了多久,谁也说不清。当孩子们把最后一根蜡烛点亮,把灯笼挂在小院里某一处后,他们就睡觉去了。他们入睡不久,大朵大朵迟到的雪花才漫天而来。清晨起来,灯笼成了雪作的灯笼,灯笼里的神仙是不必担心的,它们其实只是农人小小的心愿。这小小心愿要在农人心里积攒一年,到下一个灯笼节才会让灯笼用抒情语言,用雪打灯笼的沙沙响声叙述出来。因为灯笼,因为雪,家乡农历正月十五的夜,是世界上最美的夜,农历正月十五的灯笼节,是世界上最美的节日。
【编后语】冬意渐浓, 树上满目的金黄在风中一片片地铺落到了地上, 踩在脚下沙沙作响。 小时候到了这个季节就该盼着过春节了吧?记忆中最温馨的春节仿佛永远地停留在了童年。鲁迅老先生的“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错,那浓浓的节日气氛早在年前就开始了,家家户户都是提前好多天开始采办年货。终于过年了,贴春联、包饺子、穿新衣、放鞭炮、拜年、吃元宵、看花灯……现在回想起来,儿时的年,过得确实像个年,欢欢喜喜,热热闹闹、开开心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时代的进步,“年”越来越成了记忆里的东西。不知从何时起,年夜饭搬进了大酒店,“伊妹儿”代替了贺年卡,再也没有了往昔的忙忙碌碌,年味渐渐地淡了下来。从某种意义上讲,淡化的是一种文化,一种中国独有的文化。没有了传统的文化底蕴,这年味自然也就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本期我们推荐给同学们几篇充满着浓郁年味的文章。不同的时代、地域、作家、文字,唯一相通的是文章中那质朴自然的描述方式和浓烈似火的节日气氛。
梁实秋,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为“新月派”成员之一。20世纪40年代以散文小品知名于世,陆续出版《雅舍小品》《雅舍杂文》等近二十本散文集。梁实秋学贯中西,其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章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北平年景》是作者写于上世纪50年代的怀乡散文代表作,文章朴实无华而又意趣盎然,北平独特的年景,作者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跃然纸上。
汪曾祺是戏剧、小说、散文“三栖”作家。他的作品语言朴素而富有诗意,含蓄蕴藉,耐人咀嚼。他的散文朴素、平实,语言力求自然平淡,而在平淡中又优美含蓄,别有韵味。《故乡的元宵》一文遵循了他散文的一贯风格――求平实,不矫情。他笔下表现的风俗美显得极为详实和生动。
林斤澜以创作短篇小说而闻名,《矮凳桥风情》是其典型的代表作。他的作品被人戏称为“怪味豆”。语言的风格、行文的韵味及人物的刻画都极富个性,常常令人拍案叫绝。《年糕》里的平常人、平常事,在林斤澜的笔下,处处透着质朴与自然。尤其是在炼字上,文中描写捣年糕的那段可见一斑,那“哆哆” 的蒸汽、持捣槌的汉子,被作者描画得生动而传神。
[教材解读]《四季的美》是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作品,是《枕草子》(日本平安时代的文学作品)第一卷的第一段容,文中的艺术感受方式和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日本文化特色。作者用细笔触再现视觉形象,表达了自己真切的感受。
[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多种写作写景散文的方法,有了一定分析、欣赏写景散文的能力,但许多学生运用起来不一定准确、灵活;虽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粗读和初读上,思维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鉴于此种情况,补充本课容,借助本课学习使学生达到理解和写作写景散文的能力。故学习本课重在激发学生的形象思,激发想象力,发展个性。
[达成目标]学习、鉴赏作者用细腻笔法再现视觉形象,表达真切感受的写法;使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审美体验,张扬个性;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并能在生活中发现美、探索美、感悟关。
[重、难点]重点:把生活体验与阅读结合起来,感受细腻的散文笔法,进而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难点: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挖掘文中深意。
[教学准备]教师结合文章容设计制作课件;学生课前收集与四季有关的好词佳句或音乐。
[课时]一课时。
[纪实]
师: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
生: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从头到尾都给人以希望的感觉,小草钻出,花苞待放,都给人以蓬勃向上的美。
生:我喜欢夏天。可以在夏天做各种运动。夏天里还有鸟叫虫鸣。
生:我喜欢冬天。虽然冬天给人的感觉是万物凋零,但冬天有一种特别的美。冰清玉洁的美,圣洁的美。
师:春天给人以生机,夏天给人以热情,秋天给人以丰盈,冬天给人以沉静。作家们以生花妙笔为我们展示了色彩缤纷的四季。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徜徉在四季的美景中,你们愿意吗?(板书课题。)
生:愿意。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四季的美》吧!(屏幕展示原文,教师配乐诵读。)
师:不知能否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我请同学们看屏幕继续欣赏。在读课文时找到最喜欢的句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大声朗读,一会儿展示给大家,好不好?(屏幕展示。学生朗读。)
生:我最喜欢夏季文中呈现出的固态美,画面中又呈现出萤火虫泛着微微的光,由静态的美中又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师:一种动静结合的美,
生:我最喜欢春天这一段,它通过云彩色彩流动的变换来表现春天的气象。我最喜欢的句子是:“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生:我喜欢夏天这一段,尤其最后两句。在漆黑的夜晚,一两只萤火虫飞舞会给人一种诗意美。
师:富有诗情画意的美。
生:我也喜欢最后一段的后两句,看到雪就会想到和小伙伴们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
师:我们曾经历过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日的黄昏,冬季的早晨,但我们很少像作者那样,用细腻的笔法传达真切的感受。怎样才能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与作者进行对话呢?这节课我们采用体验式学习,变换角色,把自己当成录像师,用文字模拟录像并制作脚本,看屏幕上的要求:(屏幕出现要求,如下:
1,陈述人用填空方式陈述成果:根据这一段对____的描写,我们按____的顺序,抓住了它们的____特点加以录制,为使这个特点更加突出,并真实地再现作者当初感受,我们还加入了____以使这种感觉更真切,引起共鸣;也可结合板书陈述。
2,描绘人用形象化的语言加以描述,再现他们带有鲜明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3,在描述的同时,另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把设计好的思路写在黑板上。
4,其他同学聆听并对其进行质疑或提出建设性修改意见,以激发每一位同学思考及参与合作的意识。)
师:我们在体验学习时,自由组合成春、夏、秋、冬四组,每组合理分工,制作脚本,体验开始。(学生自由组合、分工、讨论。)
师:各组基本完成,先请各位同学在组内演习,组内指导完善,执笔人请上讲台,展示板书。(学生展示、讨论,各组执笔人板书。)
师:那我们按四季的顺序来,有请春季这一组。
生:这一段通过春天黎明的描写,通过“泛、染、飘”三个动词体现它变化的动态美,通过颜色的变化体现时间的推移,给人以希望和力量。下面我们采用配乐的形式来体现春之黎明的美,下面有请××同学用文字摄制壮美的黎明。(掌声。)
生:天与海深蓝一片,波涛滚滚。这时天边冒出红色的尖,渐渐地泛白,黎明即将到来,突然红光跳出了海面,云红了,海也红了,大海不安起来,荡漾着。(口技:风声。)这时一个火球缓缓升起,海面红了,太阳升起来了。整个天、整个海都红遍了。(描述人说的同时。《春之声》音乐声起。)
师:让我感受到了春天黎明的壮美。现在有请夏天一组。
生:本段通过对夏天夜晚的描写,写出了萤火虫翩翩起舞的景色最美。下面请××同学详细介绍。
生:一个漆黑的夜晚,镜头慢慢转向天空那几颗泛着点点微黄的星光,给人以高远与深邃的感觉。镜头再由空中转到陆地,十分宁静的夜晚出现了几只萤火虫,使安静的夜增添了几分活泼的色彩。
生:这时晴朗的夜下起了微微细雨,伴着沙沙的细雨几只萤火虫打着它特有的小灯笼飞来了,微微的黄光在细雨中越发朦胧了,这时让观众在视觉上体验到一种迷人的气息。夏天这一段为我们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美,一是静态的美,一是动态的美,萤火虫的设计是点缀夏天色彩最富有特色的一笔。
师:描写得很具体。好,现在有请秋天一组。
生:在秋天的黄昏这一节中,以时间的顺序写夕阳映照西山与夕阳西沉两幅画面,夕阳映照西山是以视觉效果为主要内容,体现了归鸦和大雁的感动,夕阳西沉是以听觉效果为主要内容,风声与雨声使人心旷神怡。
生:(配乐萨克斯曲《回家》)镜头中出现夕阳快要落山的情景,此时梦幻式的虚光中依稀可见人们急匆匆回家的身影,乌鸦嘴里叼着小虫快速地扇动翅膀飞回窝里,等候许久的小乌鸦看见后快活地叫着、喊着,不停地扇动着稚嫩的翅膀。镜头慢慢转到空中,天幕中出现黑点,渐渐近了,原来是一列大雁,他们时时变换队列。队形虽是不断地变换,但无一只掉队。渐渐地大雁飞出了镜头,此时镜头只有日落山头,绯红渐渐隐退,深蓝已悄然来临,一阵秋风吹过,掀起落叶,仔细听落叶沙沙声中伴着蝉鸣、蛙叫,此时镜头由远及近,最终聚焦在黄绿相间的叶子上的蝉。
师:好,有请冬天一组。
生:冬天最美是早晨,从视觉的角度以动静结合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写清晨到正午不同的美丽景色,写出了雪的静、白、美,下面请××同学做详细描述。
生:本段主要抓住冬天的晶莹剔透与洁白的特点。首先全镜头点染冬季的早晨,在一座小山上有一座小木屋,被环抱在黑青的松树中,还有皑皑白雪。天上飘着轻雪,松树的尖已被染白。镜头转移到空中,树顶上的太阳似乎很吝啬,只有些许的光,镜头回至地面,这时一个女子手捧着暖和的炭火从屋里走了出来,穿过廊下,抬头望着天,看着无数的小雪花如同水晶一般纷然落下。镜头中出现远处的山、冰雪、天空。阳光折射出雪的晶莹,山的朦胧,天的洁净。镜头对头顶的正午太阳进行特写,再转至炭火盆,盆中只剩下少许的炭火和白灰,以及淡淡的炭火的烟徐徐升向天空,以动写静,满溢着冬的充盈。
师:四组已展示完成果,现在请所有的同学,对其板书、陈述、描述解说进行质疑、点评,可欣赏、可建议。
生:我认为(春天组)本组跟其他组比,我们所描述的是散文片段,摄影的专业知识少,或者没有,更没有具体的做法。
师:少了具体如何去做,只描绘美景,缺少必要的文字――摄影的术语。
生:冬天这组在录制中加入了人的活动,使景色有了灵气。
师: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才使景色更加美丽。
生:正如你们所说夏天是热情洋溢的季节,萤火虫是点睛之笔,为什么不着重介绍萤光,以及它是如何运动的,它是怎样突出夏天晴朗的漆黑的夜和雨夜的特点的?
师:应抓住哪个词语?
生:“迷人。”
师:我们在用文字录制的过程当中,应着重注意什么?
生:应抓住能体现事物或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加以录制。
师:同时加入一:些合理的想象,请继续谈。
生:冬天这组表述得很好。他们设计了一个小木屋,让我们有家的感觉。
师:大家都很有见解,各组的录制在遵循作者原有创作的基础上,都有合理的想象与创新,同学们的评价又都有独到的见解,但有没有对板书提出好的建议呢?
生:我质疑的是冬天这组的板书,从书中并没有看出有夜晚的描写,我认为不应写上。
师:为什么?
生:因为板书应遵循作者的意愿,与文章保持一致,所以读者的想象以不出现在板书中为妙。
师:各组整体的活动设计有条理。在学习过程中,春天这组抓住动词及时间的推移体现出日出的动态美和色彩的变化。夏天这组注意了文中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秋天这组注重了作者原有的描述,并抓住“感人”一词进行大胆想象创新,冬天这组注重抓住雪的特点加以描绘设计,以突出作者细腻的感受。从中我们应学习哪些写作方法呢?
生:描写景色的形、色、声、味。
生:用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写景。
生:写景要细致地观察。
师:我们在体验中学到许多方法,不过我还想提一点我个人的看法:秋天一组围绕“感动”加以录制,通过乌鸦哺育幼仔来体现感人的亲情,通过大雁队形的变换来体现感动,但这种感动到底是什么呢?首先想一想大雁为什么不断变换队形?
生:不掉队。
师:那头雁为什么不断地变换位置?
生:轮流休息。
师:这是我们常说的一种精神――
生:团结、合作。
师:对,是团结合作的精神,更是一种关爱。但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出这种精神,需要我们去体味。
师:让我们把目光再次投向广阔的天地,去感受四季的美吧!(大屏幕展示习题:
用课内外的好词、好句、好段来描绘四季,或谈对四季的感受;
还有哪些事物可以展示四季的美丽?你能在本篇的启示下回忆一下吗?)
生: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师:用三言两语来进行创意写作。(几分钟后)请同学们展示成果。
生:冬之美在于白雪的不凡。清晨时分,雪纷扬落下,白雪抚慰大地。无需回报,无需等待,无需规则。雪似乎从开天地以来,一直是没有时间感的,最后一个到来,片片白衣飘然而至,不在乎自己旅程是否漫长,只在乎旅程是否美丽。
师:写得很美,认真观察,抓住了特征。同学们已接受了新的知识,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在这一节课中你一定有许多收获吧! [大屏幕出示以下问题: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可以从知识、学法、态度、情感等方面反思、总结。)]
生:语文原来也很有趣。
生:用动写静的表现手法写景。
生:我想起了一首歌《四季歌》。(学生唱。)
师:这节课,我们散步在充满温情的精神家园中,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草的勃发,花的竟放,风的煦暖,雨的轻细;仿佛听到了蜂蝶的嗡,流水的叮咚。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语文的生活中,走进生活的语文天地中,尽情地遨游吧!
[反思]这节课使我真正理解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念。也终于明白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师既有义务去深入挖掘教材,开发拓展教学资源,又有责任去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意识,使学生爱语文、学语文、用语文。
角色体验式学习贴近生活,充分体现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特点。它打破了单纯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限制,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阅读指导写作,服务于写作,写作又实践阅读、再现阅读。
[评析]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文本的自主探究和个性化见解的自由表达是本堂课的亮点。教师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教材内涵,以《四季的美》为凭借,实现了对写景散文的阅读教学和对生活体验进行独特感受的有效整合,同时检验了学生是否能将“吞进去”的知识进行“倒嚼谷”式的反刍,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我的映像里,江南一定有着一条蜿蜒的河流,河岸是纯朴的人们,住着有着青灰色砖瓦的房屋。房屋前是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道,长满青苔,有了些许岁月的痕迹。在石板上,飘过江南的少女美丽的倩影,撑着油纸伞,在雨中哀怨而又彷徨——正如戴望舒在诗中所描写的那样。河上的船只来来往往,小舟划过留下一道道水纹。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一定幸福之至,在水中嬉戏,玩耍。
但是,知道我读到鲁迅的简介,才知道原来我也在江南。“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绍兴,离我的故乡是不远的,那么我也应该算是生活在江南的人了。
我进入脑海中的时空隧道,去搜寻幼时遗忘在江南的梦。
江南·雨
我现在生活在城市,然而我十分庆幸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只有在那里,我才能感到自然的美,江南的美。
江南一向是多雨的,每到春天,雨水就更加丰沛。幼时的我,一直很喜欢下雨,有时也说不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下雨的时候,雨水会击打在老屋的旧瓦上,发出有节奏的响声,然后又顺着屋檐淅沥沥地流下来,形成一小股水流,在地上汇成小溪。雨后的空气变得更加清新,潮湿的空气中还夹杂着泥土和野花的芬芳,使我仿佛匍匐在大地的脚下。雨后的花草显得格外精神,绿色和红色、黄色等其他颜色交相辉映,斑斓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江南·溪
现在每当我看见城市里的人们在游泳池里欢快的场景,心中都会产生无限的惆怅。现在的我们,有几个人享受过在溪流中玩耍的愉快呢?恐怕大多数人只能够在一方浅浅的游泳池里满足他们内心的渴望,而我也只能够闭上眼,神游记忆中的溪流。
蜿蜒的溪流,在奶奶家门前静静地流过,这条溪流养育了这里的人们,也给了我童年无数的快乐和憧憬。每天早晨,阳光还没有把雾气吹散,奶奶就带着我去小溪,她去洗衣服,我则在溪中玩耍。溪里不知名的小鱼小虾成群地游动,随便一篮捞下去,拎起来都是活蹦乱跳的一大群鱼虾。
江南·麦田
到了秋天的时候,我总会闻到麦子的芬芳。即使远在城市,脑海中依然会浮现出一片广阔的麦田。那些金黄的麦子,沉甸甸地挂在纤细的麦秆上,压弯了它们的腰。这时候的麦田,是一望无际的金色的海洋。秋风吹过田野的时候,那些麦子随风摇动,仿佛掀起一层又一层金色的波浪。
江南·雪
有人从河堤上走来,手一直捂着耳朵,四周的白光刺着眼睛,眯眯地睁不开。天把石头当真冻硬了,瞅着一个小石块踢一脚,石块没有远去,脚被弹了回来,痛得“哎哟”一声,俯下身去。
堤下的渡口,小船儿依然系在柳树上,却不再悠悠晃动,横了身子,被冻固在河里。船夫没有出舱,弄他的箫管吹着,若续若断,似乎不时就被冻滞了。或者嘴唇不再软和,不能再吹下去,在船下的冰上燃一堆柴火。烟长上来,细而端。什么时候,火堆不见了,冰面上出现一个黑色的窟窿,水咕嘟嘟冒上来。
一只狗,白茸茸的毛团儿,从冰层上跑过对岸,又跑过来,它在冰面上不再是白的,是灰黄的。后来就站在河边被砸开了的一块冰前,冰里封冻了一条小鱼,一个生命的标本。狗便惊奇得汪汪大叫。
田野的小路上,驶过来一辆拉车。套辕的是头毛驴,样子很调皮,公羊般大的身子,耳朵上、身肚上长长的一层毛。主人坐在车上,脖子深深地缩在衣领里,不动也不响,一任毛驴跑着。落着厚霜的路上,驴蹄叩着,干而脆地响,鼻孔里喷出的热气,向后飘去,立即化成水珠,亮晶晶地挂在长毛上。
有拾粪的人在路上踽踽地走,用铲子捡驴粪,驴粪却冻住了。他立在那里,无声地笑笑,作出长久的沉默。有人在沙地里扫树叶,一个沙窝一堆叶子,全都涂着霜,很容易抓起来。扫叶人手已经僵硬,偶尔被树枝碰了,就伸着手指在嘴边,笑不出来,哭不出来,一副不能言传的表情,原地吸溜打转儿。
最安静的,是天上的一朵云,和云下的那棵老树。
吃过早饭,雪又下起来了。没有风,雪落得很轻,很匀,很自由。在地上也不消融,虚虚地积起来,什么都掩盖了本质,连现象都模糊了。天和地之间,已经没有了空间。
只有村口的井,没有被埋住,远远看见往上喷着蒸气。小媳妇们都喜欢来井边洗萝卜,手泡在水里,不忍提出来。
这家老婆婆,穿得臃臃肿肿,手背上也戴了蹄形手套,在炕上摇纺车。猫儿不再去恋爱了,蜷在身边,头尾相接,赶也赶不走。孩子们却醒得早,趴在玻璃窗上往外看。玻璃上一层水汽,擦开一块,看见院里的电线,差不多指头粗了:
“奶奶,电线肿了。”
“那是落了雪。”奶奶说。
“那你在纺雪吗,线穗子也肿了。”
他们就跑到屋外去,张着嘴,让雪花落进去,但那雪还未到嘴里,就总是化了。他们不怕冷,尤其是那两颗眼睛。他们互相抓着雪,丢在脖子里,大呼小叫。
麦苗在厚厚的雪下,叶子没有长大来,也没有死了去,根须随着地气往下掘进。几个老态龙钟的农民站在地边,用手抓着雪,吱吱地捏个团子,说:“好雪,好雪。冬不冷,夏不热,五谷就不接了。”
他们笑着,叫嚷着回去煨烧酒喝了。
雪还在下着,好大的雪。
(选自《贾平凹散文自选集》)
【品读】
这是小说家的散文,显示出精彩叙事和真切状物的技巧。作者捕捉到乡村冬景中一些新鲜生动的细节,用冷静的语调诉说出来。北方的冬天是寒冷的,在这寒冷和多雪的天气里,生命依旧蓬勃着。作家以自己独特的眼光观察着这一切,感受着这一切,并井然有序地呈现给我们一个真正北方的冬天。
探究练习
1.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
踽踽( ) 磕烟( )
消融( ) 掘进( )
2.查阅工具书并结合文章理解下面两个词语的含义。
踽踽:___________________
老态龙钟: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文中的“冬景”由哪些场面组成?
4.哪一个细节或哪几句话给你印象最深?并简要说说理由。
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思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而在这个过程中,读位居中间,可见其作用是多么重要。灵动的文字是不会说话的,而只有和读者融为一体,读者和作品产生共鸣,其文学之美也就呈现出来了。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好读书,不求甚解”等,这些睿智的论述都强调了诵读的重要性,而诵读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尤为突出。熟读成诵,读是第一步,读熟了自然水到渠成就会诵了。因此,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感悟语言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感能力,让他们懂得语文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还是沉淀在岁月中最恒久的美,有着熠熠生辉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美学兴趣。在此,我想谈谈散文诗的朗读之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所选的文章有鲁迅的《雪》,巴金的《日》《月》,高尔基的《海燕》等,虽然篇篇都是经典,但是写作背景离现在的学生都比较远,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大的困难,可以说这几篇文章与现在的学生有了代沟,他们多数只是被动地接受,而非主动地吸收领悟。如何引领学生去体会这种“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于海”的意境之美,以及作品的情感、灵魂、风骨、精神及某种意义,那就只有在朗读中去体会和感悟,享受朗读之美。
一、朗读接近文本
首先,我们要找准感情基调。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有音乐美和节奏美,因此在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情感、语速、语调的变化,如同唱歌一样找准调子,如果找不准,那就先听读,发挥想象,慢慢地接近作品。其次,我们开始试读。自己试着朗读,找找感觉,不同的人理解不一样,感觉也会略有不同。试着多读几遍,然后让学生互相听一听,评一评。再次,熟读之后,配上合适的音乐,创设情境,触发学生的联想,让学生的情感流露出来,很快就融入作品中了。最后,多种形式的朗读,比如领读、合读、分读、混合声读等,或者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去读,带上表情和动作,让人人感受到朗读之美。我在教授《海燕》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听读,然后试读,接着配上音乐《命运交响曲》及画面,让学生再读,并且采用多种形式,大家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有激情,感觉自己就是那高傲的海燕,在大海上无畏地飞翔,很快就与作品达到了共鸣,后面的教学内容都迎刃而解,水到渠成,也不用我再去分析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二、品读走进文本
在完成最基本的朗读之后,我们要将自己的审美能力提升一个台阶,那就是品读。品诗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通过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可以培养我们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品读散文诗,可以从诗的形象、诗的语言、诗的情感、诗的写作背景等方面进行,其中语言是关键。我们常用“行云流水”来形容文章语言的流畅、优美,高尔基也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抓住形象进行品读,如在《海燕》这篇散文中把描写海燕的句子找出来,细细品读,如,“碰、穿过、冲、掠起”“黑色闪电”“大笑、号叫”等这些词,我们去读、去感、去悟,一个勇敢、乐观、豪迈、坚定的形象就从头脑中跳跃出来,震撼了我们的心灵。
三、美读感悟文本
当审美能力提升一个台阶后,还要美文美读,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积极主动地去发现美、感受美。抓住美的情感,即言有尽而意无穷。鲁迅的《雪》的末尾:“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这就把作者斗士的形象、不屈的精神展现了出来,语景亦即语情。“难写之景”和“言外之意”确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追求的美好理想的心声。中学生正值青春萌动期,内心世界一刻也不会平静,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宣泄,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因势利导,使其从作品中吸取营养,产生爱心,升发美感。比如,课文《雨之歌》,教师通过舒缓、欣喜的语调,再现了春的使者形象,使学生感受到无私奉献之美。
四、再读创新文本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而散文诗的朗读也莫过如此,从走进文本再到走出文本,其过程是我们享受到了朗读之美,感悟到了散文诗的意蕴,并且在新的时期我们又能找到一种人生价值的目标,不再把这些语言文字当做是枯燥乏味的枯藤老树,而是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满园春色和源头活水,经典作品的魅力也就经久不衰地得以传承。
通过朗读,我们能感受文章之美、情感之美、语言之美、形象之美,或柔美,或壮美,而不同的形式的朗读更是让我们享受视觉盛餐,听读让我们养目养耳、品读让我们陶冶性情、美读让我们益智励志、再读让我们绽放光彩。总之,朗读欣赏,让我们拥有一双灵性的眼和一颗灵性的心,去发现美、创造美。
摘要布宁是俄罗斯20世纪侨民作家的代表。他虽然半生侨居国外,但他的心却始终眷恋着俄罗斯的大自然,他的创作也一直情系俄罗斯这片热土。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美妙和作家对自然的爱恋。本文通过分析布宁创作中的自然主题,阐释分析了作家热爱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关键词:布宁 自然 永恒 乡土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上世纪以来,人与自然的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俄罗斯文学也做出了积极的响应,并涌现出了一大批生态作家。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宁(1870-1953)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发表了一系列作品,如《鲁霞》、《米佳的爱情》、《完了》、《安东诺夫卡的苹果》、《静》、《投宿》等。当我们细细品读这些作品时会发现,布宁的创作融入了大量的人与自然主题。作家通过鲜明的景观刻画,细腻的情感分析,以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整个社会的自然生态现状。
一 自然主题的源泉
风景描写在布宁作品的情节构筑中“占有最主要的位置”,但不失“合乎逻辑的诗意”。在作者的视野里,只有讲故事的人、作者和主人公的心情。这主要表现为对环境,尤其是对大自然的感悟。布宁的抒情主人公常常游离于社会生活圈子之外,去寻找一种更为牢靠的支柱,即生生不息的大自然。正是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他才能找回自己,找回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布宁的这种自然情缘,源于他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而他的这种对自然对故乡的眷恋,在侨居国外后更进一步升华到其文学创作之中。布宁的故乡奥尔洛夫省地处俄罗斯腹地,风光秀丽如画。屠格涅夫、丘特切夫等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和作家均诞生于此。在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布宁自幼便饱受俄罗斯贵族文化的熏陶,且其家学深厚,这些都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布宁生长的乡村是祖父留下的农庄,夏天庄稼一直长到房前,冬季积雪遍野。幼小的布宁终日徜徉在花草与庄稼的海洋,带着自己淡淡的忧伤,细心体察大自然的无限美妙,从而形成了自己敏锐的艺术感觉。因此作家在对自然的描写上可谓得心应手,别具一格。这是他以后创作中以描写自然景观取胜的主要原因。
二 创作中自然描绘的体现
作为构筑布宁小说世界的重要素材――自然景色,经常出现在他的乡村题材的作品中。在这些小说中,布宁经常描写田野、庄园和乡村。主人公的视线经常从人类转向大自然,再从大自然转向人类,转向日常生活,这样的往返回复,是想在人类的生活中注入美与和谐。尤其是在《安东诺夫卡的苹果》和《苏霍多尔》等作品中,作家带着如丝如缕的喜悦和绵绵不断的忧伤,反复描写它们,笔端闪烁着对往昔岁月深情的追念与幽思。
1 对自然的赞美
小说《耶利哥的玫瑰》对意境的追求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耶利哥的玫瑰”无疑是小说的中心意象,在灵秀的山水间,在作者深挚的情怀中,在庄严幻美的气氛里,无处不飘散着这种传奇刺草的清香,显然,“耶利哥的玫瑰”是一种象征,它蕴含着作者对于某种精神的追求。表现了布宁中年迟暮之后,对于理想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
我们来看《静》中的一个片段:
“初阳已透过雾霭,照暖了阒无一人的堤岸,眼前的一切无不光莹四射……萨瓦尔山消融在亮晃晃的晨岚之中,在阳光下难以辨清,只有定睛望去,方能看到山脊好似一条细细的金线,迤俪于半空之中,这时你才会感觉到那边绵亘着重峦叠嶂。近处,在宽广的山谷内,在凉丝丝的、润湿而又清新的雾气中,横着蔚蓝、清澈、深邃的日内瓦湖……两三只海鸥紧贴着湖水悠闲地翱翔着,冷不丁其中的一只,忽地从我们身旁掠过……”
在这里,初阳、晨岚、群山、鸥影,表现出主人公甜蜜、忧悒与超脱的心境。可以说,整部小说就是诗化的典型,它的每一个章节都是诗化了的,甚至小说中的每一句话也都能构成意境。《静》几乎是山水风景画的连缀,是蕴涵着情感和意蕴的一幅幅画面,轻静淡雅,给人以美的的艺术享受,表现出了散文化小说独有的艺术魅力。像这样满是意境的语句,在小说《雾》、《深夜》中也比比皆是,印象式的文字和跳动的意象以及含蓄的表达,不胜枚举。
2 对自然的忧伤和感叹
布宁早期的短篇小说的叙事者在精神气质上接近作者,是传达作者情绪的中介。与之相适应,文本中采用了大量的作者插语、形容词、比喻来表达作者的主观评价。这种用法经常见诸于对主人公的评价和肖像描写中,赋予整部小说一种基本的情调。
在任何一部浮动着抒情主人公翩翩情思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对现实环境的描写,也表现出对逝去的忧伤和感叹。以《安东诺夫卡的苹果》为例,这部小说给我们呈现出一幅极富表现力的画面。读者仿佛看到了雇工们在地主庄园采集苹果,还似乎看到了集市般的场面,这是衰落中的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而对于叙事主体而言,这些社会现实显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大自然的美丽壮阔,这才是作者心之所系。通过对两幅迥然不同的画面――果实丰收的美景和萧瑟破败的暮秋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无限惆怅和感伤。
在这部小说的开头,作者运用散文的笔法,淡淡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幅清丽可人的秋日果园图景,透露出一种祥和、宁静之美:
“……我至今还记得那凉丝丝的静谧的清晨……记得那座满目金黄、树叶开始凋零,因而显得稀稀落落的大果园,记得那槭书的林荫道、落叶的幽香以及――安东诺夫卡苹果、蜂蜜和秋凉这三者的芬芳。空气洁净得如同不复存在一般,果园里到处是人声和大车叽叽嘎嘎的响声……”
这样的描写在侧重情节叙事的现实主义小说中是不常见的。小说二分之一的篇幅,都在尽力描绘蓬勃的果实丰登之秋,展示旧式地主生活的诗意。作者的主观情绪跃然纸上,给人留下尤为深刻的印象。但是到了作品的第三部分,对果园的描写,就完全是另外一番样子了:
“自九月杪起,我们那儿的果园和打麦场就开始变得空旷了,气候也通常在这个时候发生骤变。风整日整日摇撼着树木,雨则自早至晚浇淋着它们。偶尔,傍晚之前,在西半天上,落日的颤抖不已的金光会穿破阴沉沉地压在地面上的乌云……同时,在北半天,在沉甸甸的铅灰色的乌云上方,水汪汪的浅蓝色的天空冷冰冰地、明亮地闪着光,乌云则慢慢地凝聚成为连绵不绝的含雪的云峰……风并没有停息。它骚扰着果园,撕碎着不停地从下房的烟囱里冒出来的缕缕炊烟,并且重又去驱赶如发绺似的不祥的乌云。乌云在低空飞驰着,转眼间,就像烟雾一般,遮蔽了落日。余辉熄灭了,像一扇小窗户那么大的一块蓝天闭合了,果园显得荒凉、沉闷,雨重又浠浠沥沥地飘落下来……起初是悄悄地、战战兢兢地下着,后来越下越密,最后终于变成了与黑暗与风暴为伴的倾盆大雨。使人忐忑不安的漫漫长夜开始了……”
这一段文字和上面的一段一样,都是采用散文式的白描手法。由于时过境迁,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变化,艺术效果和审美情景迥然不同。这样一幅衰败凄凉的画面饱含悲剧色彩,读来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由于对自然的描写和抒发,小说充满了散文的韵致。它意味深长地宣告了在时代的重压下,乡村贵族老爷旧式生活的衰落终成现实,庄园的景致一去不返。
在布宁的小说中,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有的只是优美的意境以及倾注着作者的主观情感的,一种深远的、气韵生动的境界。布宁深受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的影响,极富于诗人气质。他怀着淡淡的惆怅和忧伤,在乡村的旷野之中、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寻觅着“安东诺夫卡苹果”的芬芳、人类的爱以及自然的永恒。这种诗情充溢在他的小说中,形成了一种美丽而略带空的风格。
在创作中,布宁侧重于氛围的营造、情境的构筑。对意境的追求突出地表现在对田园景色的描绘、对山水风物的抒写上。平凡的小事、片刻的意念、永恒的遐思、脑海瞬息起伏的波澜都可以成为其小说创作的材料,从而构成意境悠远、情韵深邃的美文。
比如在《一个小小的爱情故事》中,景物描写几乎占据了整个篇幅。在《鲁霞》、《米佳的爱情》、《完了》、《金窖》等小说中,不乏大量的自然风光描写。在这些小说中,场景和景物并不是为人物的活动服务,恰恰相反,人物成了景物的点缀,成了自然的一个部分,作者所展示的只是一个个充满诗意的风景片断,用以铺展感觉和玄想的瞬间。如《金窖》实际上是一些风景片段的连缀。读者通过画面的过渡,才可以隐约感觉到时间的缓慢变化。好景不再,美丽的自然一去不返,小说传达出一种惘然若失的情绪,显得沉郁、凄美,读后让人久久难于忘怀。
对于意境的追求是小说《雾》的一个显著特点。整部作品几乎是一首象征主义的散文诗,是诗也是画,充溢着对夜的沉寂、雾的迷蒙、纷乱的思绪的描写和忧郁哀怨的倾诉。在《静》、《投宿》中,风景描写也都占了很大篇幅。
在《新路》中,作者一改直接抒写的方法,主人公的意志主要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含蓄地表达出来。作者对清冷凄凉的飘雪之夜的描写,不仅烘托了气氛,而且也给读者的心灵深处带来丝丝的寒意。
像这样对于自然的感叹和表达淡淡的忧伤情感的作品,在布宁的文学创作中,可谓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三 结论
布宁的作品不仅确立了他在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坛中的地位,而且是其对小说领域最突出的贡献之一。首先,改变了小说的审美意象,形成了散文化的独特艺术特征。其次,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思维,既是对俄国与欧洲小说散文化发展趋势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小说的开创,使小说突破传统模式而更为开放,导致小说风格的丰富与发展。
布宁本人曾说过,“我认为自己既不是颓废派,也不是象征主义者,既不属于浪漫主义,也不属于现实主义”。感受在布宁作品中占主要地位,情节几乎不存在。罗曼・罗兰曾经指出布宁小说富有情调,融合了各种感受和体验。布宁似乎致力于向读者传达一种对生活的印象,对自然的印象,而非事件的罗列。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布宁的创作中,对于自然仍只是停顿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然美好失去的怅然。他有的只是感叹和淡淡的哀伤,而没有像普里什文、拉斯普京、阿斯塔菲耶夫等作家呼吁甚至谴责对俄罗斯大自然破坏的行为,更没有思考自然缺失的原因和后果。可以说,我们从布宁的文学创作中了解到的自然生态,只是一个起点,更深层次的自然生态,并未在布宁的作品中出现。
注:本文系唐山学院2009-2010年度院级社科类科研项目《俄罗斯生态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09006A。
参考文献:
[1] 任光宣、张建华、余一中:《俄罗斯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俄]符・维・阿格诺索夫主编,凌建侯等译:《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曹靖华:《俄苏文学史》(第一卷),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 [俄]伊・布宁,陈馥译:《布宁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俄]伊凡・蒲宁,戴骢译:《蒲宁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6] 冯玉律:《跨越与回归――论伊凡・蒲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 梁坤:《当代俄语生态文学中的弥撒亚意识》,《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作者简介:
《陕北柳》是一首盛赞陕北柳、盛赞黄土地母亲的动人歌谣,仔细品读,陕北柳的无私,陕北柳的坚强,让人叹服,让人心颤。
对比手法现柳魂。第一段简短地描写了陕北柳的形状,第二段则进行鲜明的对比。把陕北柳跟江南垂柳、塞外白杨、黄山松、曲阜柏树进行对比,极力凸显它的普通。它长在陕北的河道、渠沟、山坡、崖畔,既不婀娜,也不挺拔,也不长青,这种对比手法的运用,更加凸显了陕北柳的坚强、奉献,比直接写柳树更能引起读者的敬意。
灵动的比喻、拟人,赋予陕北柳无限的灵气。整篇文章都是把陕北柳当作人来写的,“她是一棵母亲树。……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儿女出力流汗、耗费心血”“她出嫁了。……嫁给了河边的泥土”“她学着母亲们的样子,开始了第一次梳妆”……这些充满灵性的比喻和拟人,生动传神,将陕北柳坚强、奉献的一生展现在读者面前。它被砍割,安家在泥土里,奋斗,生根,萌芽,喂养出孩子,献出椽子,身体被掏空,枯干老丑,枯竭,融入黄土地。这就是陕北柳无私奉献、无私劳作的一生。这些比喻和拟人,富有感染力,让我们想起自己辛劳的母亲,一生劳碌,衣着简朴,老了,也别无他求,默默地来,默默地去,直到生命的结束。
动人的细节,饱含地域特色。《陕北柳》没有大篇幅的叙事,但在细节的刻画上也有不少点睛之笔。“毛驴靠在她身上蹭痒,她不恼;山羊抵在她身上磨角,她不烦”“主人正等着用这些粗壮的椽子,给他第三个儿子的新窑洞制作雕龙的窗棂和添置待客的炕桌”……这些富有陕北地域特色的生活情节别具风味,就如陕北民歌,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描写中插入这些生动的细节,使《陕北柳》活灵活现,更具韵味。
难点指津
《陕北柳》语言优美,比喻、拟人十分灵动,感染力强,值得读赏。这篇散文在文字的理解上没有多大的难度,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
1.对“陕北柳生命历程”的理解与主题的思考。
读罢全文,我们了解到陕北柳的生命历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插杆;(2)长枝;(3)成椽; (4)砍椽;(5)腐烂成泥。在这个生命历程中,作者详写了哪几个环节?细读全文,不难看出,详写的环节如下:长枝,砍椽,腐烂成泥。为什么要详写这几个生命环节?与文章主题结合起来思考,我们发现,这样写是为了深层次地展现陕北柳的坚强和无私奉献精神,使文章更具内涵。文章详略安排,别具匠心,值得深究。
2.对于“如何体现陕北柳的坚强和奉献”的写作方法的探究。
阅读与考试应该结合起来,很多省市在中考和高考的时候,都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方法的理解。读这篇散文,文章的主题是很好把握的,但主题是如何凸现的?值得探究。
(1)从正面去描摹。如第三段和第四段,“赤条条地安家,光溜溜地奋斗,从滴血的伤口上生根,从的肌肤上萌芽”“摇摇摆摆度过冬春,她学着母亲们的样子,开始了第一次梳妆”。这些句子都是直接用灵动的拟人修辞去表现陕北柳的精神和品质。
(2)从侧面去烘托。第二段用对比手法去表现陕北柳的普通,后面的文字则是从侧面去烘托。比如第九段,“炸雷在头顶霹响,洪水在脚下吼叫。……狂风从身上抽过,大雪向肩头压来”,炸雷,洪水,狂风,大雪,都是载体,目的是体现陕北柳的坚强和隐忍,以及它的无私。对于这种写作方法的理解,要学会思考。
考点训练
1.简要概括《陕北柳》的思想意义。
2.赏析下列句子:
(1)她面对利斧时的颤抖,只是分娩前的阵痛和离别时的酸楚,她的心里是甜的。
(2)在最后的日子里,她变得枯干老丑。
附: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