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学教师德育工作经验

中学教师德育工作经验

时间:2022-04-07 02:08:20

中学教师德育工作经验

第1篇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 现状 焦点

目前,我们中小学德育研究异常活跃,形形的研究实验此起彼伏,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为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总体而言,中小学德育研究的形势令人振奋,研究问题日益集中,研究焦点正在形成。实际上,这些研究焦点就客观地展示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现状和水平。

一、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

受全球化、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等社会思潮的冲击,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正朝着四面开花、各放异彩、不拘一格的方向发展,各种德育理论与实践层出不穷,相继呈现,不断丰富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研究领域。从德育理念上来看,德育体验论、对话德育论、交往德育理论、生活德育论、德性论等各领,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厚的观念智囊;从德育实践上来看,网络德育、生态道德教育、校本德育、叙事德育、活动德育、欣赏型德育等都是德育工作者创造出来的德育实践样式。由此可以说,我国的德育理论深化了,德育实践丰富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视野与思路拓宽了。然而,与之并行不悖的是,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离心”倾向日益明显,到底什么样的德育形态最适合我国中小学的需要开始成为令所有德育工作者头疼的问题。如若对该问题给不出一个科学的答案,德育工作者极有可能在这五彩缤纷的德育理论面前无所适从、乱了阵脚。所以,在吸收、统整、综合所有德育理论形态与实践样式的优势和智慧的基础上对德育工作进行综合创新、整体转换,就成为摆在我国德育研究者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进而言之,这种“整体化创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以德育工作为中心对各种德育理论进行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学校校情的德育思路;以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为纽带来协调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培育学生应对特定社会境遇、道德问题的道德智慧;以学校德育工作为线索来协调社会德育、家庭德育、网络德育,构建立体交叉、合力最大的德育网络,为学生品德的发展建立一条高速公路等等。这些工作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德育工作者与教育者思考的重点问题。

二、德育工作要回归生活

在90年代以前,德育工作者一直将德育视为一项道德规范、道德认识的传达活动、道德理论的教授活动,甚至认为它与一般的学科教学活动别无二致。其结果,德育工作沦为课堂教学事件,沦为一种游离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毫无关联的事情,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了一种无言的抵制情绪,导致德育影响难以深入学生的心灵。近年来,随之德育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越来越多地认为:德育源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是德育的基础和源泉;一种合理的德育活动应该时刻保持与学生生活间的血肉联系,必须回归生活,获得德育活动的生动形象;德育必须在走进生活的同时将自己“隐藏”起来,着力构建一种“无痕”、“无言”的德育形态。正是在此背景下,德育回归生活成为德育研究者们炙手可热的一个课题,并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现实生活出发,使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儿童在生活中认识到道德法则对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道德就在自己身边,是为保障自己生活服务的”。[1]关注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去经历,努力构筑一种社会与个体发展所期待的道德教育,这正是德育回归生活的真正目的所在。在当前,德育到底回归什么样的生活?是日常生活还是非日常生活?怎样回归生活?回归生活与联系生活、面对生活的区别何在?到底是德育要回归生活还是面对生活等等,这都是让德育工作者绞尽脑汁的问题,是需要德育工作者给出创造性答复的问题。因此,德育回归生活这一问题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德育研究的现实和状况。

三、德育观念现代化

当前,现代化是许多社会领域追求的目标之一,是社会实践追求创新和自我超越的表现。与之同理,德育也需要现代化,德育现代化的基础就是德育观念的现代化,德育的其他现代化内容,如德育手段、德育管理、德育内容的现代化等都是德育观念现代化的表现与延伸。德育观念现代化是推动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稳步前进的引擎,是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合理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学者们对德育观念现代化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面认识德育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把德育视为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的一个能动因素来认识;对中小学德育的科学性进行反思和深究,提高德育目标、德育功能在人们心目中的认同度,切实转变德育工作的思路,创造一种服务于学生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增进的德育观念形态;认识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摆正学生与教师间的地位,实现从灌输型德育向学习型德育、从规范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从道德知识传授向道德素质提升的转变;推行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面德育的观念,贯彻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教学的所有环节都渗透德育、全面关注学生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发展的德育理念,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顺利成长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四、从“大德育”走向“小德育”

中小学德育不是一项面面俱到的教育工作,而是有其特定的关注对象、目标定位的,那种将对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都一股脑地放进德育工作的做法,即所谓的“大德育”,日益为学校德育工作者所拒绝。中小学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品德,如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关爱他人、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关爱社会等品德。一句话,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道德的方式去做人、做事、处世,学会用自己的道德“心”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非用一定的政治标准、法律准则等去参与社会生活,处理社会关系,这就是“小德育”。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的《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转变的发生。这一转变必将促使中小学德育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的培育上,促使德育工作者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叶澜教授指出,德育具有四个层次的内容:最基本的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其次是责任心,再次是爱国,最后是追求自我完善的“立身之德”。[2]应该说,这一概括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小德育”的基本内容。德育是一个从爱己到爱人,从爱家到爱社会,从爱国到爱人类依次推进的过程,推己及人、爱及社会是当代德育应该具有的一种视野。因此,那些基础品德的培养正是德育的重中之重、立根之基,正是中小学德育的直接目的、核心使命所在。从“大德育”向“小德育”的转变体现着德育研究者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认识的深化,体现着中小学道德教育正步入一个科学的轨道。

五、德育工作者专业化

在中小学中,德育工作者主要包括两部分:德育课程的授课教师和学校的其他专职德育教师(德育处、团队专职教师)两部分。所谓德育工作者专业化就是指按照专业的标准来培养、管理上述人员。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基础是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源自德育教学和德育工作自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学校德育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按照综合性、高水平的德育教师专业标准来要求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实质。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德育教师的职前与职后培训、德育教师自身的知识更新与其在德育实践中的积累。[3]同时,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在西方,伴随着品格教育运动的兴起,开设专门德育课程的问题再一次被提出,德育专业化问题随之出现。因此,教师德育专业化是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前提。要实现德育教师专业化,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努力:其一,确立“将德育作为教育目的与教育任务同样重要”观念;其二,建立对所有教师的德育素养专业标准;其三,对狭义德育教师(即专职德育工作者)的专业标准提出有更高要求。[4]

六、德育实验研究活跃

要推进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开展德育实验是一条有效路径。在探索中认识德育、开展德育、改进德育是当代我国德育工作的一大优势。同时,随着国家德育类课题申报、立项工作的有序化,一批有识之士、专业德育研究人员对德育实验研究青睐有加,倍受关注。随之,德育实验研究在我国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性认识。在这些实验研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有:中央教科所开展的“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体验德育研究”实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开展的“欣赏型德育模式研究实验”、肖川教授等人开展的“主体性德育研究实验”、山东师范大学戚万学教授主持开展的“活动德育模式研究”实验、江西省黎川一中开展的“3+1”德育改革、黑龙江省小学开展的“德育整体改革”实验、广东省小学的开展的“信息化条件下德育课程改革”实验、重庆石柱中学校的“开发人性化德育校本教材的实验研究”等等。这些实验的开展为开拓我国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路径提供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值得所有德育工作者重视和借鉴。

纵观上述研究焦点,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德育研究正日益呈现出面向实践、注重创新、专业发展的道路。这一研究势头的形成有助于提升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效能,有助于拉近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间的距离,从而为促使我国德育研究工作健康、快速发展产生了积极功能。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儿童道德生活该如何加强.教育科学研究,2004(11).

[2] 骆风.上海市中小学生品德状况调查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06(11).

[3] 蓝维.德育专业化的关键.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研究,2007(4).

[4] 檀传宝.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教育研究,2007(4).

第2篇

富裕县教育局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不断加大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力度,努力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在体系构建、活动模式、德育培训、科研引领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全面整合德育资源,建立有效的德育工作运行机制

1.启动三个保障系统,为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提供支持

(1)组织保障系统。我们成立了富裕县德育工作三级管理机构。第一级为行政领导组,即由教育局主管德育的副局长担任主任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办公室”,作为管理机构,提供政策咨询和行政支持;第二级为业务指导组,由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进修学校德育部教研员组成,提供理论支持和业务指导;第三级为实践工作组,由全县中小学德育副校长、家长代表和社区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各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及家庭、社会德育工作的管理与落实。三级组织机构的成立,为我县德育工作的整体推进、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

(2)社会保障系统。主要是由新闻媒体、教育信息网、家长代表、专家组成。富裕报、富裕电视台、富裕教育信息网具体负责我县德育工作的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两年来,我县有十余篇德育工作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齐齐哈尔教育信息网、齐齐哈尔日报、东北网等多家媒体报道200余条。家长学校负责协调家庭及社区工作,沟通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教育局每年定时开展“优秀家长评比”“亲子诵读大赛”“优秀家长报告会”等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为我县家庭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评价保障系统。教育局出台了《富裕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意见》,由行政部门、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成效与成绩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评价方式,对中小学校德育工作进行评价。制定了《富裕县德育工作奖励办法》,分学校奖项、教师奖项、学生奖项三大板块,年初下发相关的评比标准,年末进行验收评比,每两年进行一次总结表彰。

2.力p强管理,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制度

(1)实行德育工作局务会议制。在年初专门召开一次局务会议,研究全县的德育工作,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德育工作的总体任务、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工作做法。

(2)实行德育工作例会制。教育局每年召开两次全县中小学校主管德育工作领导的会议。第一次是二月下旬,总结上一年的工作,公布工作计划,部署全年德育工作。第二次是在八月上旬,总结上学期的工作,安排、强调本学期的德育工作。

(3)实行德育工作总结、表彰制。我们每两年举行一次全县德育工作会议,对两年来的德育工作进行总结、表彰。

(4)实行德育工作检查、指导、监督制。教育局每年进行两次期初视导,检查、指导、监督各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

3.实施无项德育工程,为构建德育运行机制提供保障

富裕县教育局负责制定《富裕县德育工作三年发展规划》《富裕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统筹规划全县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通过实施德育“五项工程”,全方位落实,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

(1)活动育人工程。通过开展“四三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常规主题教育”、“特色系列教育”、“书香校园·亲子诵读”等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通过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来激发学生的仁爱情怀。

(2)阵地育人工程。精心打造四大基地,即青少年活动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社区活动基地,定期开展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能力,使学生知道感恩,学会奉献。

(3)学校文化建设工程。以培养人文精神和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挖掘学校文化资源,整体推进学校文化建没工作,努力构建环境优美、艺术氛围浓厚、文化底蕴丰厚、各项制度完善、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促进学校优质均衡发展。通过学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4)德育特色项目工程。通过“一校一品”的打造,彰显学校的育人特色。

(5)精细化管理工程。通过强化过程管理、考核评价,促进全县德育工作整体升位。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升德育工作质量

我们采用了分层落实、并行推进的方法,在学校、家长、社区三个层面,开展了培训学习,从而使我县的德育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

1.加强教师培训,打造一流队伍

一是校长培训,注重思想引导、理论提升,组织进行了《校长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大教育观》《办学方略》等专题讲座、论坛;二是德育副校长培训,注重实践操作、流程管理,组织召开了“德育及教学工作会议”“德育特色展示会”等大型活动;通过对德育工作领导者多角度、多形式的培训,更新了观念、开启了智慧,一些学校重新确定了办学理念、调整了育人目标、确立了德育特色项目,推动了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三是班主任、教师培训,注重观念更新、方法传授,采取专题讲座与经验交流相结合、个别指导与普遍培训相结合等方法,对班主任、教师实行县级统一轮训,全县两年共轮训德育教师1 000余人。通过举办“班主任综合素质大赛”“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我的教育故事征集”等活动,搭建了德育教师展示的平台,激发了德育教师的工作热情,掌握了德育工作方法,提升了德育工作质量。

2.办好家长学校,推动家庭教育

全县各中小学校均已开办家长学校。各家长学校系统地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已轮训过的德育教师做辅导员,采取集中授课的方法,分年段对家长进行培训,唤起了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增长了家长家庭教育的理论知识;教育局邀请专家到各学校进行专题讲座,传授家庭教育知识;我们还组织开展“家长开放日”“家长咨询日…‘家校直通车”和“校讯通”活动,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惑,融洽亲子关系,创建和谐家庭;学校每学期组织家长随堂听课,看校容校貌,评教风学风,议学校管理,提意见建议,了解学校教育目标及办学宗旨,密切了家校关系。富裕实验小学领导班子和家长委员会一同探讨学校的办学特色、谋划学校的发展;励志民族中学请农民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全程,使他们目睹孩子的综合表现,亲耳聆听教师的精彩教学,亲身感受学校的精细化管理,赢得了家长们的普遍赞誉。我县每年进行“优秀家长评比”,邀请家长代表做家庭教育经验和体会的报告,使家庭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逐年提升。

3.发挥自身优势,为社区教育提供服务

社区设有家庭教育办公室,有专职、兼职家教顾问,开通了家教热线,随时为社区家长提供教育咨询、答疑解难服务。县教育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由学校德育副校长、有辅导经验教师等组成家庭教育讲师团,定期组织专、兼职家教顾问培训;定期组织专、兼职家教顾问经验交流;定期深入社区,开展专题讲座,举办培训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我县的德育工作真正根植于社区,贴近于家庭,服务于家长。

三、创新德育工作载体,丰富德育工作内容

为扎实、有效地做好全县学校德育工作,我们始终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着眼德育工作的前沿领域,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不断创新德育工作载体,丰富德育工作内容。

1.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搭建学生体验平台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的工作意见》,县教育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成功对青少年活动中心管理权限进行扩展,购置了大量的器材。同时把学生的校外活动纳入到学校课时计划,每周利用固定时间,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学生体验活动,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实现了校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活动的开展搭建了学生快乐体验的平台,发挥了学生校外活动基地的作用,促进了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

2007年,富裕三馆落成,展馆融富裕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经济状况为一体,运用高科技手段,展示了富裕发展史、酿酒工业史和民族特色,是青少年不可多得的爱祖国、爱家乡、爱科学的教育基地。2010年10月,我们将富裕三馆等确立为富裕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并定期组织学生走进展馆,进行参观,充实了学生的头脑、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增加了广大青少年的责任意识、科技意识和爱国情怀,为我县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2.深入开展中小学生“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拓展学生课外空间

按照市教育局统一部署,全县中小学校深入开展“一比一访三走进”活动。我县结合实际,在假期里免费对社区内的学生全天候开放图书室、乒乓球室、健身设施、文化广场,聘请有教育经验的退休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在职的德育校长、大队辅导员为学生社区活动志愿者,全程为学生服务,为学生度过有计划、有组织、充实、快乐的假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带领学生走进农村、工厂,了解工厂的变迁、服务农村,为家里做一件好事、写一份工厂发展变化调查报告。此项活动的开展,科学地整合了教育资源,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使更多的学生明白了自己既是家庭的主人、学校的主人,也是社区的主人,唤起了学生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各级领导对此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3.指导学校积极开展警校共建、军校共建活动

每年定期组织中小学生走进军营,体验军营生活,使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和谐共进,形成教育合力。

4.充分发挥“关工委”的作用,开展好“五个一”活动

针对学生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优良革命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教育,启迪学生转变观念,从而达到转变思想的目的。

四、深化德育科学研究,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

1.以德育科研为先导,带动和谐德育深入开展

多年来,我县先后参加了中央教科所“十五”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整体构建黑龙江省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的实践研究。 全县所有中小学校作为子课题组承担了18个子课题的研究工作,经过大胆的实践和探索,实现了由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构成的横向系统“六要素”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构成的纵向系统“四学段”的大德育体系框架的和谐。

教育局每年编辑出版《全县德育经验材料汇编》《学生事迹材料汇编》《德育案例汇编》等20余册;全县广大教师获优秀科研成果奖300余项;有12所学校被评为优秀科研实验校。

2.以校本教材为主线,促进德育特色项目形成

各中小学校根据校本实际,努力挖掘地方德育资源,编写德育校本教材25套,共124册。形成了具体化、特色化、可操作性强的校本德育体系,对德育精品项目形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实验小学按年级编写了《礼仪教育》《快乐伴我行》《储蓄好习惯》等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诚实守信、责任义务、环境保护、安全常识等方面的教育,从而达到珍爱生命、为精彩人生奠基的目的,促进了德育精品项目“生命教育”的形成;励志民族中学德育精品项目是传承满族文化和励志教育,分别编撰了《满乡文化》《满乡艺术》《满乡满语》《满乡风情》《满族史话》等校本教材,让孩子了解满族文化、历史、民俗、风情,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第3篇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的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是把孩子培养成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教育承载的使命不仅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与环境和谐的相处,还要使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和发展自我,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并能以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迎接社会的变革。然而独生子女的教育,尤其是独生子女的道德水平、行为认知的提高给社会、家庭和学校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那么,如何开展德育活动,促使学生在德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品质呢?

一、创设德育实践体验活动情境,让心引行

三年前,我曾经在哈市观摩一节德育实践课,至今想起还记忆犹新,感动不已。这节德育课教师通过诉说和多媒体展示渲染背景,在一个暴风雨十分猛烈的夜晚,一只船穿行在大海上,船上有6人(爸爸、妈妈、奶奶、老师和我)由于暴风雨的猛烈侵袭,船体逐渐下沉,为了保护“我”,亲友一个个地被迫跳入大海, 而“我”却经受着一次次分离的痛苦。在这里,没有说教、没有训斥,只有入境的描述,只有渲染的情境。然而道德认知已悄然默化于每个心灵,引起了的心灵的振颤、思想的共鸣。可见,德育实践体验活动确实使德育入心入脑,具有很大的实效性。

德育实践活动要回归原生态的生活,由感而发,让心引行。现代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比较容易接受情感的体验,但不愿意遵从直白的说教。尤其升入初中的学生要经历青春期的困扰,多数表现出讨厌家长和老师说一些大道理。那么,智慧的教师就会抓住这一契机,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创设各种情感体验的环境,让学生们充分的去体验、去尝试。让心去领路,进而达到感知、辨识事物,从而主动地摈弃不良的品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认知水平。

二、优化德育实践体验活动设计,导感相长

德育实践活动使师生同在共行,导感相长。德育实践活动要想充分体现实效性和高效性,需要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们善于发现共性的问题,并基于问题进行合作研究(研究实践内容、形式、环境渲染、教师资源等), 从而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师管理能力、开启了教师的智慧,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在参与体验的实践活动中,是情感的升华、心灵的碰撞,形成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从而有利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

三、开展德育实践体验活动,理念先行,引导相伴

1.转变重教学、轻德育的观念。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要齐抓共管,缺一不可。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拥有健全人格、充满生命活力,并拥有能满足社会需求能力的“人”,而不需要那些被简单地、机械地塞满知识的“容器”。所以,德育活动和教育教学必须联合起来,打好配合,综合、全面、个性的发展生命。只有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就会将我们的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起到预期的效果。

2.引导班主任做好德育实践体验活动,注重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通过观摩学习,集中培训的方式,鼓励班主任尝试开展德育实践体验活动,发现、培养、树立德育实践体验活动优秀班主任,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并通过举行德育实践体验活大赛或相关的论坛,促使教师在德育活动中发挥团队精神,发挥德育实践活动的最大功效。另外,观注教师教学中三维目标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使德育渗透在各科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道德品质,规范了学生的行为。

3.实践体验活动不仅可应用于德育中、教学中,还可心借鉴于学生家长的亲子交流中。现代社会中,父母们终日为生计奔波忙碌,无暇顾及孩子,也很少与孩子进行交流;而独生女子们在孤独、缺少关爱中成长,自私的倾向很严重。尤其初中阶段要经历青春期,彼此的心情都非常容易烦燥,所以,他们之间需要理解、需要沟通。而活动体验能唤起彼此隐藏的情感、促进彼此心与心的交汇,那么我们何不利用这一功效,为家长和孩子架起沟通、了解的桥梁呢?

总而言之,德育工作在学校的工作中处于不可替代、不可忽视的地位,它是一种长期而持久的工作。我们要将德育工作做得更扎实有效,就要深入德育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思考,结合本校的实际,找出更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开展的思路和方式,引领教师更好地开展德育活动,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第4篇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职业教育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是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教育和训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高职业素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将来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却普遍面临着教育成效低下的困扰,其中,职业道德课教学作为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职业道德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作为一种道德观念,不可能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践中自发产生,必须通过系统教育和训练,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和掌握。中职学校开设的职业道德课就是对学生进行系统职业道德理论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的制度性课程,它强调“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围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对学生进行职业选择、职业理想、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的教育”。但是职业道德课教学低效却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不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职业道德课教学成效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内容上,主要侧重道德理论的灌输和道德规范的传授,知德分离,将道德教育变为道德知识的教育,罗列和解释各行各业的道德规范,没有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结合,少有情境性的职业道德问题探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客体,教师空洞的道德说教过多,忽视了学生内心世界主体性的体验和感悟,忽视道德实践和行为训练;教学方式上重形式,多花样,轻实效,少考核。职业道德课堂这种“多灌输、少启发;多压制、少诱导;多说教、少指点;多替代、少帮助;多言教、少身教;多理论、少实践”“六多六少”的教育方法简单、生硬,难以被学生认同和接受,也制约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

2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体验是指“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亲历包括亲身经历和心理上的经历(如移情、回顾与反思)”。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早在20世纪初,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在研究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和研究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体验教育的理念。他们提出,一个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获得真才实学、掌握过硬的本领,无不需要积极的真实的内心体验。在随后的教育实践中,体验式教育逐步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中职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少年期向青年初期过渡的重要阶段,表现为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认知能力大大增强,喜欢独立思考、争论,容易怀疑一切,固执己见,对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各种伦理道德问题,他们愿意接受通过亲身经历、自我感知或理性分析得到的道德规范,而非“高、大、空、远”式的说教,他们对某种道德观念的认可,一定要建立在对大量论据材料的分析上,而这些论据的获得,或是来自于亲身实践,或来自于有价值的史料或现实资料,这就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愿意接受的认知方式。由此看来,中职生的道德教育目标,并不排斥“高、大、远”,但忌讳“空”和“假”,只要给学生机会体验高大和高远,亲自研究其精神实质,他们会非常愿意接受,因为向善和体验崇高是人们共同的心理要求,真正能够让学生体验的道德教育才符合认知发展规律。

在中职学校职业道德课教学中推行体验式教学,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参与和亲身体验,“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在体验中,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获取鲜活的感知、感悟,引导学生逐步构建自己的价值判断体系,对道德事件做出独立的分析与判断,进而接受、认同相应的道德规范,能主动内化并逐步付诸道德实践,即“引导”、“唤醒”和“自身生成”。总之,体验式教学对学生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对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更有帮助,也更符合教育的真实。

3体验式教学对策构建

3.1以“尊重”为情感,促发学生的主体性体验

体验是自我的,是旁人无法替代的,是学生的主体性体验,体验教学的关键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此,教师应积极创设体验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首先,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资料的整合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点、生活经验等,营造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或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教育情境,让学生愿意参与,有能力体验。其次,教与学的关系是增强学生体验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要敢于舍弃自己的权威地位,学会尊重学生,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在沟通互动、愉悦合作的共同学习中,鼓励学生释放自我,以开放的心灵接受外界信息,体验真实的情感碰撞,体验学习过程中与人合作的经验、与人交往的方式等等,教师不要随意打压学生的“奇思异想”,不轻易地否定学生,不局限于固定的认知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体验。再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每个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他们都能参与,获得体验。

3.2以“情境”为平台,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体验

体验的产生,首先缘于体验者对体验对象有了切身的感受,因此,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对于体验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主体的体验过程一般是从对事物的亲身感受开始的,而这种感受往往带有一定的情境性,教师可设计多样化的体验情境,加强教育的感染力,帮助学生形成体验。

3.2.1直观感受型情境:教师借助丰富的课程资源,如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人力资源等,使枯燥的道德理论教育变得生动、形象,再现真实的场景;借助学生崇尚人物和偶像的先进工作事迹,身边的榜样,毕业生回母校现身说法等,拉近教育的距离,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借助真实的案例回放或是工作中可能遭遇的两难问题,让学生在争执辩论中体验观念的碰撞和情感的冲突,检验自身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等等。直观感受型情境,使学生的体验过程变得直观、有趣,甚至可以穿越时空,再现情景,渲染教学气氛,突破教材内容的局限,突破教学语言的局限,拓宽视野,增强学生体验。

3.2.2动手操作型情境:为了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思想、情感产生更深刻的体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共同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活动的组织设计,如学生在收集资源、使用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对资源进行辨识,筛选、整理和分析,在制作课件、课堂演示等操作过程中,需要对道德规范进行解释、说明和论证,这些本身也是学生个体的体验过程。

3.2.3社会实践型情境:“职业道德是高度角色化和实践化的道德,职业道德的养成和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只有在职业道德训练和职业道德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开放课堂,开展实践型的体验教学。生活世界是学生产生体验的源泉,职业道德课的教学要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从与学生发展相关联的人、事、物等方面去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另外,由于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再现现实活动中的情境性和真实性,所以职业道德课教学需要拓宽教学空间,向现实生活领域扩展,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本地区优秀的职业道德教育资源,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教师也可针对某一行业的职业道德状况,让学生进行相关调查,写出专题报告,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公益劳动,增强学生的为民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教师可结合实习实训,让学生在生产劳动中,感受努力工作带来的苦与乐,认识不同工作岗位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要求,体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

3.2.4角色模拟型情境:教师可结合行业、企业特点及职业角色特点,让学生在小品、游戏、情景剧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模拟真实职业环境中发生的职业道德故事,在揣摩、模仿角色的过程中,体验该角色内心世界的道德情感、道德态度和道德认识,感受该角色与周围世界人和物的关系,认识该角色应履行的责任、义务、应恪守的道德规范等等,并以此为参照,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日常言行,从而悟“理”,获得新的道德体验。另外“从职业道德教育的角度,做学生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职业”,“教育学生养成积极的课业态度和课业道德意识也是最重要的职业道德教育途径之一”,教师要要求学生要扮演好学生的角色,履行学生的“职业道德”。

3.2.5情感型情境: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性,情感体验就是教师选择情感体验点,“以情促情”,对学生先动之以情,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对比和换位思考等途径,感受情感的碰撞,用真情实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再晓之以理,实现情感的升华,将直觉情感体验提升为道德情感体验,引发道德情感的认同和接纳。

4以“心灵”为依托,促进体验的升华

体验有时是微弱的、片面的、易逝的,有时却是深刻的、强烈的、持久的,有时震撼着人心,有时又隐隐约约,似有似无,很多时候,学生内心的体验或是不能被他们清晰地意识到,或是显得杂乱无章,难以言表,或是当时有体验但稍纵即逝,此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唤醒体验并引导体验的升华。

第5篇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9年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深圳大学积极组织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情况

(一)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今年5月31日,中央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重点措施,是开展主题教育的根本指针。9月,中央、省委、市委分别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对第二批主题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安排。9月10日,学校印发《深圳大学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安排》通知,坚定政治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扛起政治责任,深入开展我校主题教育。主题教育期间,坚持主题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全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有机融合、贯穿始终,坚持抓思想认识到位,抓检视问题到位、抓整改落实到位、抓组织领导到位,充分借鉴运用第一批主题教育成功经验,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解决违背初心和使命的各种问题,努力实现理论学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师生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做表率的目标。

主题教育既有原原本本学理论、个人自学、集中研讨,又有实地参观教育、专家讲座,主题鲜明,学习深入,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党员、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思想根子问题,坚守理想信念、初心使命不动摇。同时,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校领导党委常委同志针对学校工作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师生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等分别开展调研,广泛提取意见建议,切实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办法措施。

同时,制定《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实施方案》,要求各基层党委(总支)将主题教育列为党委常委会、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基层党委书记例会、“三会一课”、党校培训等的学习内容;各职能部门,各学院、系、所、中心都要组织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开展专题宣讲会、学习交流会、师生座谈会等方式开展学习活动,畅谈感想,分享观点,通过校园网站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共同推送,扩大宣传,营造学习的浓厚校园氛围。

(二)举行深圳高校思政工作创新高端论坛

10月18日,深圳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中心在深圳大学举办“先行示范区背景下新时代深圳高校思政工作创新高端论坛”,来自深圳13所高校的思政工作负责人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特区高校思政工作的典型经验与特色做法,为新时代创新深圳高校思政工作建言献策,助力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圳市各高校思政工作各具特色亮点。其中,深圳大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成立思政课实验教学中心,在全国高校首创思政课实验教学,制作了18个教学实验软件,该实验中心已成为广东省思政课教学示范中心,深大思政课实验教学方法还先后在教育部、广东省思政课经验交流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三)举办教师节表彰大会

为迎接第35个教师节,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社会氛围,学校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2019年共评选国家、省、市优秀教师36人,从教30年教育工作者52人,校级教学、科研工作突出贡献团队46个。

(四)开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调研活动

立足学校实际,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杜宏彪副校长牵头负责“如何进一步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课题,把“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贯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搞调研、坚持对表对标找差距、坚持边查边改抓整改,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组织召开了教师、管理技术人员、博士后和专职研究人员、学院负责人等四场调研座谈会,收集问题清单,形成调研报告,制定整改措施,集中治理师德师风建设、人事制度建设等短板,着力整改解决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

(五)广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

各教学教辅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广泛开展师德师风系列活动。如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座谈、召开青年硕士生导师师德师风建设交流会、邀请院士授课、青年教师说课培训,赴莲花山瞻仰邓小平同志像、参观深圳党史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档案文献展、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举办“我和祖国共庆生”集体生日会、为残障儿童送温暖,观看话剧《寻找师昌绪》、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等,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引导广大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六)组织开展师德征文及微视频征集活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激发我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据上级文件要求,深圳大学开展“自觉爱国守法,潜心教书育人”师德征文及微视频征集活动。征文活动受到学校师生的积极响应,目前正在征集评审中。

二、存在困难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是教育事业的神圣职责,也是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但仍然存在抓手不够多、不够实,考核、培训、处理等方面还有待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教师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教学科研管理、人才引进、职称评审、年度考核等重大事项的政治把关作用。

二是增强教师党支部的活力和凝聚力,把解决教师的思想问题和解决教学科研、学习就业等实际问题相结合,加强对教师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重视在学科带头人、高层次人才、青年学术骨干等教师中发展党员,创新优化培养方式,主动帮助引导学科带头人、高层次人才、青年学术骨干等教师向党组织靠拢,条件成熟的及时确定为党员发展对象。

第6篇

一、扎实德育展实效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本学期通过学习贯彻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并在会上交流教育学生的经验,使教师牢固树立“三个面向”“以德育人”的思想,为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学校在每两周一次的教师会上,坚持组织学习时事,学习有关文件,并让年段老师上台介绍教育的经验,使先进的、典型的案例成为年轻教师实施德育的参照,为教师坚持依法执教、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科渗透 提高效果

一是坚持以思品课为德育主要课程,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进行教学。二是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功能,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使学科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并在各科计划要求和教案中具体体现德育内容。

3、创设活动载体 大力开展活动

第一、制定“师德教育三年规划”,让师德教育有“前进”的“航标灯”。同时深化“师德建设月”及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为主题的师德承诺 活动。本学期,通过出师德建设专刊,召开师生座谈会、班主任工作会议,举办师德辅导报告会等形式,提高活动效果,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变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动。

第二、夯实检评,规范学生行为。学校把创“红旗班级”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规范学生行为的重点和标准,认真开展“创十无校园,评红旗班级”活动,做好纪律卫生、路队、出勤、两操每天的检评和每周的公布,狠抓“五个一”阵容建设,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劳动习惯。第三、切实抓好少先队的建设与活动。

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和早会、班队会活动,结合相关节日开展各有关主题系列活动。如三月份,少先队开展“学雷锋活动月”活动,学校里出现了层出不穷的好人好事,三年级的3名学生拾到数百元钱和重要证件,通过教师归还给失主,失主写感谢信贴于校门口,这在社会上引起轰动的反响,四月,学校举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和儿童创意智能竞赛活动;五月份,组织学生祭扫革命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同时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各中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六月份,举行“六一”庆祝活动,为所有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学校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德育工作局面。

4、加强家校联系 形成整体合力

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为依托、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积极开展“三合一”教育活动。一是在二至三月份组织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二是于4月开展“家长教育进课堂”活动,让十多位家长走进教室为学生传授各种丰富的知识并进行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别具一格的教育;三是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幸福的 生活,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四是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到劳动基地实践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多方位的教育,使校-家-社会形成教育的整体合力,增强了教育的效益。

5、加强综合治理 创建安全学校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全面推行安全工作责任制,狠抓校园综治、普法、创安等各项工作的落实,为我校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

二、扎实教学提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生办学的生命线,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个学期来,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努力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长抓不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常规教学狠落实。

第一是做好“三查”,为确保教学的正常运行,开齐上好课程,防止重语数轻技能意识和行为的重抬头,学校做好行政管理人员随时抽查、教导处组织定期检查和年段自行评查三项工作,并做到检、记、评、聘四结合,保证省颁课程计划的得到全面落实,学生在学校能系统而全面地学习各科知识,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第二是落实每一节课。教导处和教研室以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为切入点,做好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和课外辅导关,使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有所学、有所得。

第三、坚持听课制,学校校长深入课堂第一线听课,了解教师教学情况,把握教学方向,提出教学对策,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本学期,共听课30多节。

第四、是以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为准绳,规范学校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学校针对指标要求,逐项落实有关工作,

2、深入教研促效益。

本学期我校注重对课堂教学“全面性、主体性、活动性、实效性、科学性”的探究,逐步营造了愉快、宽松、开放的课堂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乐于投入其中,把自己学习主动思维视为一种乐事,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大胆交流,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局面。一是注重理论学习,端正教学观念。学校长期不懈地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让我们共同走进新课程》等课改理论,联系本校实际,继续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开展教育教学经验交流。

3、优化队伍强素质。学校以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为目标,积极引导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抓好教师基本功的再训练。本学期组织了教师参加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为龙头的培训,并选派部分教师到外地参加英语、数学等学科的教研学习,同时,鼓励教师参加本科学习,而且还是组织教师进行“德育和素质教育论文”撰写的现场比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通过以上途径,强化了教师教育教学的素质,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

三、扎实服务为动力

后勤工作作为教学第一线的保障,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抓好后勤工作能有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本学期,学校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严格遵守财经制度,执行收费标准,增强理财公开透明度。学校不断完善财产的保管和使用管理制度,提高财务利用率和保存率,并在下 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开源节流,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最大限度地满足管理需要。

2、图书实验管理。以通过省级达标图书馆验收为契机,做到分类排架,编好目录,出借手续规范合理,优质服务读者。自然实验进一步充分发挥实验仪器作用,并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举办竞赛,使实验室成为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重要基地。

第7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7-0012-02

一、德国高职院校教师任职资格与培养策略

德国是第二次世界之后,用了不到50年的时间一跃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强国,这一奇迹般的变化为世人瞩目。与其经济腾飞联系最紧密的是其职业教育的发展,当然,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与其师资队伍的建设密不可分的。

德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就是“进门难、要求严、待遇好”。德国高等专科学校对任职教师的要求非常严格,除了要求具备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外,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五年的职业实践经验,其中至少有三年在企业的专业工作经历。德国职业学校的实训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取得任职资格,不仅要接受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还要掌握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知识。对理论课教师,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有的学校教师中博士学位的占50%),且至少有两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经过两次国家考试合格,到学院任教进行为期两年的教学实习,在此期间,每周授课25小时左右,知识更新时间不少于4小时。两年试用合格后,政府终身雇用,享受公务员待遇,免交社会保险,年收入为5~10万马克。

在德国高职院校有比较健全的师资培养体系,学校会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工作,及时了解和更新技术与实践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德国职业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培训和提高,专职教师必须经常参加教育培训、学术进修等。德国各州均设有教师进修学院和培训机构,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选择培训或进修,进修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

在德国,职业学院的教师由专职教师和兼职人T组成,兼职人员多为高等专科学校或普通大学的教师及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他们不仅具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日本高职院校教师任职资格与培养策略

日本的“双师型”教师被称为“职业训练指导员”,是指具有所教专业的技术专业学位和教育专业双学士学位的教师,他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教师。拥有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者,必须先去企业工作,然后才有资格转到教师岗位。在日本的高职院校中,要想取得职业教育专业课任教资格,有三种途径:①一般工科大学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取得学位后还需到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或者是职业教育的培训单位进行师范教育理论学习和生产实习。最后,经过各项考试合格,才能获得任教资格。②从专门的技术师范院校或技术教育院校进行选拔。③通过专门的职业教育师资进修机构或培训机构来培养。日本职业教育的教师有着较为优越的社会地位与丰厚的待遇。日本对职业院校教师的工资待遇优厚,比普通学校的同级教师要高出10%,比一般的公务员高15%,工资原则上一年提升一级。

三、国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的经验借鉴

1.高度重视国家和企业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

通过对德、日、澳等国高职院校教师现实状况的梳理可以看出,在许多国家高度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并且企业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比如:澳大利亚TAFE学院中的基建、实训等硬件建设经费和90%办学经费基本上都是由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专门审批的专项经费;德国的企业在教育中起者主导作用;日本企业与职业教育的紧密联系,日本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规,要求企业负责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从而形成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学校与社会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培养系统。国家和企业从一定程度上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2.制定明确具体的高职教师从业标准

作为高职教师应该符合从业标准,要求教师有多年社会实践经验。澳大利亚高职学院的教师必须符合三个标准,分别为院校“五证”标准;行政标准;“学者”标准。TAFE学院的教师,还要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有个别行业的教师还要具有5-10年的工作经验,并且被聘请到TAFE学院的教师首先要到教育学院接受1-2年的师范技能培训。德国高等专科学校对任职教师的要求非常严格,除了要求具备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外主,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五年的职业实践经验,其中至少有三年在企业的专业工作经历。汲取国外的教育经验,我国也应该提高高职教师从业标准,除具备教师资格外,重点突出企业实践经验和社会经历要求,使教师具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第8篇

这也让我深思:教师队伍怎么了?

事实求是地说,我们不能说这些当事的学校、老师不关心孩子的品德“成长”、学业“进步”。正好相反,在中国这样一个“伦理型”文化中,多数教师不仅在意孩子的品德,而且千方百计地用经验的、自我感觉上“可能正确”的方法去不断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促进孩子的成长”。然而,问题的症结在于:由于缺乏起码的德育专业化教师培育,教育工作者有关德育的教育观念、专业能力实在太过有限。所以即使我们注意到了某个现象并努力防止“出事”,可是由于整个教师队伍起码的德育专业能力没有建设上去,有一天就一定还会在另外的地方以另外的形式出问题。正是从对这些教育事件的观察与分析中,我觉察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即教师专业品质的建构必须有德育维度,也就是“教师的德育专业化”。否则,不光是德育会出问题,而是全部教育都会病态化。像“绿领巾”事件就不仅单是德育的问题,而是事关整体教育品质的大病症。

教师德育专业化既源于解决教育现实问题的需要,也是出于主动回应当代社会对教育品质的更高需求。如今,基础教育已经从让孩子“有学上”的阶段逐步过渡到让孩子“上好学”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学校和教师能够重视、呵护、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使之成为品德优秀、精神强大、具备幸福生活能力的一代新人,而非仅仅能够进行简单读、写、算,或者仅仅能够进入大学学习的考试机器。与这一教育需求的历史性变革相对应的,当是教育的历史转型,进而是教师的历史转型——教师必须从一个经验型的教学工作者逐步发展成为具备德育等更全面的专业能力的专家型教育家。

正是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教师专业化的一个新阶段应该以强调教师德育专业化为突出特征。简言之,教师专业品质的最新建构需要德育维度乃是一种时代的呼唤。

教师专业化≠教学专业化

“教师德育专业化”既是一个时代性的命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命题。

说是一个时代性命题,是因为现代教师已经告别或者正在告别经验型走向专业型,“专业型教师”的内涵就包括了教师德育专业性的维度。说是一个世界性命题,则是因为由于种种原因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在使用“教师专业”或“教师专业化”等概念时,实际上都有一个虽未明说却普遍存在的缺陷——“教师专业”约等于“教学专业”,“教师专业化”实际上指“教学专业化”。“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而教育实践证明,对教师专业化的德育维度的普遍忽视,乃是造成当今世界范围内教育实效低下的深层原因之一。

教师专业化需要德育维度的建构,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德育就没有教育”,乃是教育的本然。对这一命题进行论述的教育学家数不胜数。这里不妨枚举一中一外两个例子。一个是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他关于“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没有离开教育的教学,也没有离开教学的教育”的论述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究其原因,就是这一论述对德育与教学的关系、对德育于教育根本性质的保障作用做出了最卓越的表述。另外一例是我国台湾学者陈廼臣的论述:“教育是应该包含有教导和学习的因素在内,但反过来说并不一定为真。亦即有教有学的行为或活动,不见得就是教育。这是因为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价值性活动。”① 因此,“教育是一种善意(良善之意向)的活动”②。廼臣先生的论述与赫尔巴特的论述都是对教育之“教育性”(价值性)公理的肯定,也是对德育之于整体教育性意义的有力确证。

但实践中,我们承认的公理却常常得不到我们应有的尊重。在教育领域没有人否定过教育的价值属性,但人们日常生活中对“教育”形态的认知却常常只包括教学技能以及知识、技能的教学等。换言之,尽管教育的价值性毋庸置疑,教育价值性需要通过德育系统的具体存在予以落实或者保障也毋庸置疑,但真正考虑落实教育价值本性的教育制度设计与教育实践安排却一直是曲高和寡的。

随之而来的残酷、现实的问题是:当教育的“教育性”无法实现的时候,反教育的“教育”就会产生。这一点,只要看一看诸种教育病象就不难理解。因此,如果德育的概念得到专业、理性的界定(如,德育并不仅限于专门的“德育课”),所有从教者作为德育工作者的天命就必须通过“教师的德育专业化”等具体途径去实现。没有德育就没有教育,没有“德育专业化”也就没有完整、健康、科学的“教学专业化”、“班主任专业化”、“校长专业化”和“教育专业化”等概念。抽掉“教师德育专业化”,教育领域其他的专业化就失去了灵魂、就会变质。

因此,教师的德育专业化不仅是一个现时代的新命题,而且是一个具有普适性、永恒性的教育之规律性要求。

教师专业化需要德育维度的建构,另一个方面则是因为实践中“教师专业化”的概念远未完成,“教师专业(化)”常常没有包括德育的成分。迄今为止,除日本③等少数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的教师专业化的重点都是聚焦于教学的专业化(虽未明说)。如果说对德育维度有所关注的话,教师专业化也仅仅关注了与德育相关的、但并非德育本身的教育专业伦理(或教师伦理)维度,却无视德育本身也需要“专业化”的现实要求与教育规律。这就使得迄今为止的教学专业(化)、教师专业(化)等概念因为德育这一必要内容的缺损而成为一个尚未完成的残缺概念。于是教育的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教师从大学毕业拿到教师资格证书时基本没有学习过如何做德育,在继续教育过程中对德育的学习也是偶然和不系统的,故所有教师都在以“摸石头过河”的方式从事德育;另一方面,现代教育与心理科学已经在德育理念、德育理论、德育技能、品德及德育心理等许多维度都累积了十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基本只在各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内部传播而与一线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绝缘。这种现状,如果得不到迅速改变,则不仅教师专业化的概念本身有缺损,而且最主要的危险乃是现实的教育病态很难得到根本改变。

因此,基于教育的本性、基于时代的需要、基于对“教师专业化”概念本身缺陷的纠正,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确立“教师的德育专业化”的命题,无疑是教育界十分必要、迫切的任务。

“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内涵是什么?

整体而言,教师作为德育工作者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德育工作者的未分化时期,其对应的是经验型教育阶段,其特征是教育几乎等于德育、教师即人师或所有教师都是当然的德育工作者。这一阶段的长处就是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德育,其缺陷就是德育与全部教育一起均处于经验教育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教师逐步分化为“专门的德育工作者”和“非专门德育工作者”阶段,其对应的是近现代专业化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缺点是一般科任教师(非专门德育工作者)常常会误解工作分工,将德育责任完全推诿给所谓的“德育教师”,与此同时,专门和非专门德育工作者应有的“德育专业”(即德育的“教育专业”)标准尚未建立,教师在实现“教学专业化”的同时并未同步实现教育专业(教育学、心理学等)意义上的“德育专业化”。因此,未来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更高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方向就应当指向教育专业意义上的“教师的德育专业化”,这将是教师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在这一阶段,由于对教育本身价值属性或者“德育性”的重视,无论教师在学校哪个岗位,无论教授哪一门学科,他都负有直接尤其是间接德育的责任。因此教师不仅要自觉遵守教师的专业伦理,还必须责无旁贷地像了解、掌握本学科的教学法一样去了解、掌握必要的品德心理、现代德育的基本理论,具备对学生进行合适的间接德育(含利用隐性课程开展德育)甚或适时开展直接德育的专业能力。所以,教师的德育专业化的第一步,应该是尽快建立起对所有教师的德育专业素养标准。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去研究,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如果撇开教师素养中应该包括的一般文化素养和相关学科素养,仅就与德育直接相关的教育专业素养而言,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专业伦理和德育专业知能(知识与技能)两个方面。

关于专业伦理,实际上又存在两个维度。一个是经验型教育阶段就已经存在的教师职业道德,另外一个是德育专业化阶段更高要求的教师专业伦理。人类几乎从有教育活动开始就知道教师与德育的自然关联,因而自古各国都有“身教”之说。但在古代社会尚未实现专业化的经验教育阶段,人们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只限于抽象的“以身作则”。到现代社会,教师的“专业伦理”取代“职业道德”,不仅意味着对教师的伦理要求更加“科学”,师德规范常建立在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法学等学科知识的基础之上,而且意味着这些伦理要求更加规范、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比如,1975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通过的《教育专业伦理守则》除了在前言部分言明教育工作者的一般伦理原则之外,还分别提出了8条具体的“对学生的承诺”和8条“对专业的承诺”。而我国香港地区1995年由“教育人员专业操守议会”通过的《香港教育专业守则》则明确了教师对专业、学生、同事、雇主、家长以及公众的义务74条。如果考虑教师德育专业化,则教师的专业伦理又将发展到一个更高阶段——许多现在没有明确的教育义务与权利都将进入专业伦理的要求,而一些与德育专业化相抵触的现行师德规范则必须做相应的调整。比如当人们知道所有教学方法或者师生互动方式都会在价值上构成德育影响(即隐性课程)的时候,在经验教育阶段因为没有认识到而不被指责的许多不规范行为都会被新的教师专业伦理所明令禁止。果如是,则“绿领巾”事件就会在最广泛的范围内从根子上杜绝。一句话,未来教师的德育专业化将与教育专业伦理的发展相互支撑和发展。

至于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德育专业知能(知识与技能)方面,虽然研究空白甚多,但我们至少可以在现有的认识基础上来展开讨论。在《走向德育专业化——学校德育100问》一书中,笔者曾斗胆提出“德育理论、德育流派、德育实务的学习及德育热点问题的研讨”4个知能模块的教师德育专业化设想。我们设想,在有关教师德育专业化的知能学习设计上,除了德育原理、品德心理学这类已经稳定的教育专业课程之外,德育哲学、德育社会学、德育美学等理论课程,以及班主任工作、德育课程与教学、德育活动的组织与设计、师生关系与德育等技能性知识的学习都应该进入未来教师德育专业化训练的课程体系。我们可以对专门与非专门德育工作者提出不同的课程要求,但是具备从事现代德育工作的专业伦理、教育观念、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应该构成教师德育专业化的主体目标并成为未来新型教师专业化概念的核心内涵。

如何实现“教师德育专业化”?

如何实现教师的德育专业化一样是一系列待研究的课题。本文只从教师专业能力建构的几大主体的角度阐发一些初步设想。

(一)政策主体:政府可以做什么。

就政策的具体行动而言,至少应该努力进行以下两类变革。

第一,建立与教师德育专业化要求相配套的政策与制度。我们应该借鉴并超越少数先进国家(如日本)的做法,成为世界教师德育专业化的良好示范。最主要的努力应该包括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调整和教师教育的变革。关于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调整,应当尽快明确新教师在入职前必须有关于德育工作专业课程的学习才能获得教师资格;同时在教师资格定期更新时,也应有对在职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明确、具体要求,以促进教师德育专业方面的终身学习。关于教师教育,除了要保障、提供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学习条件,如建立教师德育专业化课程体系、培育基地等以外,还应针对目前德育教师培育模式中普遍存在的重大失误采取坚决措施,大幅度提高对于直接德育工作者的德育专业要求。

第二,建立完整的教师德育专业化政策体系。所谓完整的教师德育专业化是指,德育专业化不仅包括教师,也包括教师的领导者,亦即从校长到教育局长、厅长、部长都应有德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安排,或者说,应该有针对各级教育公务员的德育专业化的明确和具体的要求。毕竟,教育系统和科技系统、卫生系统、国防系统一样,是一个专业要求较高的工作领域,这些部门的公务员岗位不能视为可以不顾专业性而随意调动的职位。所有教育的领导者都应该是教育的内行而非教育的外行;同理,所有德育的领导者都应该对德育专业有足够的了解和尊重。以上设想在目前看来可能显得过于浪漫,但笔者坚信,明确理想所在并以最大的努力实现这一理想始终是人类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

(二)教育主体:大学可以做什么。

大学是教师培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为实现教师德育专业化,大学应大力加强对教师德育专业化学术研究,并努力探索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教育实践模式,以完成两大转型。一个转型是从教师教育应该从较为封闭的、速成式的“师范模式”转向向所有有条件的教育机构开放的、确保教师“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水平同步提升的“后大学教师教育模式”,从而使人们不必因为陷于“专业+师范”的窠臼而失去实现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基本条件(如特定课程安排所必需的课时等)。另一个转型就是在前述转型的同时努力将对于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最新认识落实到教师教育的实践中,实现从经验型德育工作者培育到专业性德育工作者培育的历史转型。后者虽然可以理解为前者的一部分,但是由于迄今为止这一维度没有引起足够和广泛的重视反而具有特别凸显的现实意义。大学或承担教师德育专业化任务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都应该对教师德育专业化的课程设置、教学安排、与国家教师德育专业化教育政策的密切关联等现实课题作出认真的回应。

(三)实践主体:学校和教师可以做什么。

与前两种主体相比较而言,学校(中小学)尤其是教师在德育专业化方面处于既消极又积极的角色状态中。说是消极,是因为宏观政策、制度安排方面的变革对学校、教师来说始终是一种外在的、不能操之在我的因素;而说积极,是因为在学校、教师自主的范围之内,对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推进工作实际上是大有作为的。

第一,学校应当探索建立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校本模式。

学校如果认识到实现教师德育专业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不能坐等宏观政策的调整。学校完全可以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教师德育专业化模式。比如“读书交流计划”、“经验分享计划”等。所谓“读书交流计划”,指的是学校制定长期规划,每一位或者每一组教师按照学校规划在一年或一学期之内认真阅读一本德育专业著作,而后在适当时间向全校同行做阅读心得汇报。以100名教师的一所小学为例,如果组织得当,3人一组轮换、每月做1次阅读汇报,则33个月以后这组教师才再轮一次。各组教师的阅读负担并不重,但是由于汇报对象是全校同行,一个周期后等于全校教师都了解了33本德育专业著作的内容,每一位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水准一定会因此大幅提升。所谓“经验分享计划”是另外一种基于本校德育专业资源的计划,即以学校为平台,定期请教师们以工作坊形式分享各自德育工作的经验、得失,共同面对教育问题的挑战。

以上两种建议能够克服许多学校将教师德育专业化等同于那种单一、被动的接受外来专家培训的狭隘理解。最主要的优点之一是实用、经济,具有较为普遍的可行性。

第二,教师应当自觉做自身德育专业化的主人。

如果没有教师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大学、政府部门等在教师德育专业化上的努力也就失去了最起码的根基。教师除了可以主动寻求校外学习机会、积极参与校本模式的德育专业化活动之外,也可以基于自身实际去设计自己的德育专业化发展路径——如设计适合自己的发展计划、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任何组织或集体性的继续教育安排都无法完全关照到每一个个体的专业发展需求、职业生涯实际等。响应时代的呼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十分清醒的专业化自觉而有采取终身学习的立场与行动。

注释:

第9篇

初一年级:重点用《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学生,教育学生遵守纪律、维护学习、生活秩序,为自己和他人创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认真纠正违犯规章制度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养成遵守纪律、讲究卫生、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

初二年级:重点进行礼貌待人、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教育。

初三年级:重点进行诚实守信、热爱劳动、艰苦朴素、克服困难等正确信念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教育,同时进行前途理想教育,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二、德育教育系统

课堂德育系统——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科任教师学生。

党团德育系统——党支部(团委)党(团)员入党(团)积极分子教师学生。

行政德育系统——校长(副校长)政教室班主任学生。

自我德育系统——团委班委会兴趣小组学生。

三、德育教育理念

(一)三中心德育理念

三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实质上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等,在德育过程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只起一个帮助者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亲自动手,包括活动的设计、活动的筹划和活动的准备等。学生不会做的,教师给予引导。

以体验为中心的德育。就是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总结学习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并通过实践转化为习惯的过程。让学生走出课堂,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体验人生,通过情感体验和道德体验去感受、关注和欣赏,去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和思想,使学生感受到实践中出现问题的多样化、解决问题方法的灵活性,体验到人与人交往的技巧,体验到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体验到社会中应担负的责任与使命。让学生在体验中受教育、体验中感悟、体验中养成优良品质。

以实践为中心的德育。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互动,自觉反思,德育工作更好开展,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二)三全德育理念

三全德育,就是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和全方位德育。

全员德育。从校长到每一个教职员工都要树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处处是德育工作阵地,事事是德育工作内容”和“校园无空地,处处可育人;校园无小事,事事可育人”的新育人观,坚定不移地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实施全员德育,用爱心、热心、诚心、耐心开展校园生活服务,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全程德育。全程德育,在时间上指的是从学生入学至毕业整个教育过程,在内容上指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教育环节。树立全程育人意识,要求所有的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自始至终和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

全方位德育理念要求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联系,提倡家长走进学校,学校走向社会,使各个方面都能很好的联系和互动。

四、德育教育措施

1、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德育理念的具体措施:

一是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德育,做到:德育目标自主化。每学期开学,第一节班会课,让学生展开以学期德育活动为主题的大讨论,先查找班级存在的问题,然后再看学生自己的德育水平,再最终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共同决策制定出本学期的班级德育活动计划。由于这些活动都是学生自己制定,自己参与组织策划,同学们往往都能自觉执行,从而达到德育自主化。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制订个人自主管理目标,先让同学写出自己的优点,然后写出自己的弱点,再让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写出自己的本学期德育目标,每个人给自己制定的这些小而具体的自我管理目标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同学们都能自主执行。

德育内容生活化。就是要把学生的日常生活,创造性、多元化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如学生在路上不下自行车,或装着没看见,针对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懂得礼貌的真正意义。

德育方式活动化。现代德育方式主要有:访问式、启发式、讨论式、座谈式、互动式、对话式、阅读名人传记式、谈心式、陶冶式、反思式、自我感悟式、表演式等。如将对老师的敬爱改为师生座谈会共同讨论老师教学的困境和老师对学生的关爱等,这样更能使二者互相了解,使学生更加认识到教师的伟大与平凡。

德育方法兴趣化。就是要把枯燥的德育条例、德育政策、德育内容,变成通俗的、有趣的、幽默的、有意义的形式,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德育形式中得到发展。如可以将一些德育内容变成故事、童谣、三字经、五字言、相声、小品、笑话、歌曲、快板等,把深刻的德育内涵蕴涵在其中。

二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队伍。教师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德育理念的基础。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允许教师有个性,鼓励教师创新;鼓励教师不断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要求。德育的中心是学生,学生积极地参与学校的各种德育活动;学校提供多种德育活动;根据学生的发展程度开展和调整德育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教师通过仔细观察了解学生的德育水平已经达到什么程度,还需在哪些方面提高;教师对学生德育进行观察和及时评定,从而对今后的德育进行合理计划;鼓励学生成为负责任和独立的人,养成终生自我德育的习惯。

小编推荐与 2010年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关联的文章:

· · · · · · · ·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2、落实“以体验为中心”德育理念的具体措施:

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可以通过一个具有详实的史料,辩证的道理和生动的语言的报告达到震撼学生心灵的效果,从而实现一种内心的体验;教师与学生交往过程中,教师的智慧,为人师表的举止,对学生所起的示范作用,从而使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敬仰、崇拜乃至模仿行为;优秀学生对其他同学的榜样激励,使同学暗暗地使劲追赶;社会实践和劳动过程中体验到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在帮助他人过程中所获得的快乐等等都是一种十分积极的自我教育和十分有效的人生观实践活动。

3、落实“以实践为中心”德育理念的具体措施:

如让学生亲自参加劳动实践,把一个班分组后分配任务,要求在互相协作中完成任务,在实践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人偷懒,或有人受伤等,面对这样的情况,学生会对偷懒的学生进行谴责,会主动帮助受伤的学生等,自然对好坏有了一个评判标准,也会对友爱、团结、协作等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

4、落实“全员德育”理念的具体措施:

全校的教职工担负起教书、管理、服务的工作责任,以自身的政治立场、治学态度、言谈举止、思想品德来潜移默化学生,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根据学科的内容和科学,适当地选择德育内容,有机地加以渗透,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受到教育。管理育人,要求党务、行政管理部门和人员所制定的各种条例、规定、办法有利于德育目标和贯彻落实。服务育人,要求服务工作做到物资供应及时,环境条件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使学生受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良好品德的感染和教育。

全体教职工有了全员德育意识,就能自觉地教育学生,用自己的良好行为感染学生,使他们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树立全员德育意识,是目前德育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全校的教职工要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作为自己的责任,用自己的良好行为影响学生。政工人员要成为全员德育的核心力量。

如何提高全体教职工德育水平呢?通过交流、研讨、反思,提高教职工的德育能力;通过制定监控方案,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德育监控能力;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全体教职工的课堂德育能力

5、落实“全程德育”理念的具体措施:

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团组织活动;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和班主任工作座谈会;狠抓学生生活这一薄弱环节,建立家长、生活老师和班主任的联系桥梁;严格学生纪律管理,完善卫生承包制度;搞好各学科、各年级的协作,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成立以政务主任为首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落实德育责任;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政治方向德育和以养成德育为核心的行为习惯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旋律常抓不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召开各种类型的家长会、学生座谈会,征求对学校、年级的意见,改进工作,相互沟通,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结合日常操行评定,加强养成教育。

6、落实“全方位德育”理念的具体措施:

一要重视学校常规管理。在每个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纪律整顿和基本习惯的养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要根据《守则》、《规范》把学校德育落到实处;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真正做到结合事例进行剖析,结合实际进行分析,结合热点进行透析;以班会课为重要阵地,精心设计,富有实效;以时政教育为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关心时政的良好习惯;以养成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要有健全的德育阵地,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演讲,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和大型的德育活动;以多方位教育为途径,如开好家长会,开展心理疏导,开展电子阅览,严格住宿生管理,以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以健全的制度为保障,表彰先进,督促后进,严肃处理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和事。

二要开展丰富的活动。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开展特长训练,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成立维修组、监督组等,增强学生的小主人意识。

总之,要担负起德育的使命,必须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增强德育首位意识,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的开放型、立体化德育模式,开创全方位德育工作新局面。

[2]

小编推荐与 2010年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关联的文章: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精神,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以《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为指导,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准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以体验教育活动为基本载体,进一步深化实施雏鹰行动,积极拓展德育工作渠道,加快德育工作的创新的步伐,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努力使学校德育工作在完善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强化特色建设等方面取得更显著的成绩。

二、 工作目标

1、重视法制教育,确保在校生违法犯罪率为0。加强安全教育,确保校内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2、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切实转变育人理念,以提高班主任业务素质为突破,以师德规范为核心,加强学校德育常规工作的管理,完善班主任工作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调动全体教师的育人积极性,造就一支“讲奉献、素质优、业务精”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充分发挥苏州市德育师示范学校的模范带头作用。

3、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适应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特征,进一步突出学校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阶段性,按照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要求,认真实施分年级德育目标,积极探索和构件“分层次、抓基础、重建设”的德育工作管理、考核、评估机制,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效能。

4、积极培植德育典型。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研究和指导,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总结和提炼德育经验特色,树立一批在创新方法、提高实效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先进班队和先进班主任。

三、具体工作和措施

(一)加大力度,坚持不懈,着力抓好德育师资队伍建设

1、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保证。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其工作的重要性是一般教师难于替代的,所以班主任的工作具有艰巨性。学校建立班主任上岗申报和审批制,选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进取心强的老师担任班主任,设立正副班主任制,明确正副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制订好班主任教师的培训计划,对新上岗班主任进行培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不断增强学校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

2、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尤其要突出班级常规工作的检查、考核和奖励,调动全体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工作的责任心,讲究工作的艺术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期末要考核评比一批德育工作先进典型,使广大教师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并举行学校班主任先进经验交流会。

3、加强班主任的岗位培训,加强理论学习,为班主任订阅有关优秀理论书刊,认真上好晨、周会课,每月进行班主任例会,交流工作经验和方法,探讨德育工作中的得与失,使班主任常规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

(二)、拓宽渠道,注重实效,广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大力加强德育实践环节,把激发和组织学生参加德育实践活动作为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11篇

初一年级:重点用《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学生,教育学生遵守纪律、维护学习、生活秩序,为自己和他人创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认真纠正违犯规章制度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养成遵守纪律、讲究卫生、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

初二年级:重点进行礼貌待人、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教育。

初三年级:重点进行诚实守信、热爱劳动、艰苦朴素、克服困难等正确信念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教育,同时进行前途理想教育,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二、德育教育系统

课堂德育系统——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科任教师学生。

党团德育系统——党支部(团委)党(团)员入党(团)积极分子教师学生。

行政德育系统——校长(副校长)政教室班主任学生。

自我德育系统——团委班委会兴趣小组学生。三、德育教育理念

(一)三中心德育理念

三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实质上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等,在德育过程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只起一个帮助者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亲自动手,包括活动的设计、活动的筹划和活动的准备等。学生不会做的,教师给予引导。

以体验为中心的德育。就是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总结学习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并通过实践转化为习惯的过程。让学生走出课堂,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体验人生,通过情感体验和道德体验去感受、关注和欣赏,去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和思想,使学生感受到实践中出现问题的多样化、解决问题方法的灵活性,体验到人与人交往的技巧,体验到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体验到社会中应担负的责任与使命。让学生在体验中受教育、体验中感悟、体验中养成优良品质。

以实践为中心的德育。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互动,自觉反思,德育工作更好开展,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二)三全德育理念

三全德育,就是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和全方位德育。

全员德育。从校长到每一个教职员工都要树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处处是德育工作阵地,事事是德育工作内容”和“校园无空地,处处可育人;校园无小事,事事可育人”的新育人观,坚定不移地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实施全员德育,用爱心、热心、诚心、耐心开展校园生活服务,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全程德育。全程德育,在时间上指的是从学生入学至毕业整个教育过程,在内容上指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教育环节。树立全程育人意识,要求所有的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自始至终和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

全方位德育理念要求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联系,提倡家长走进学校,学校走向社会,使各个方面都能很好的联系和互动。四、德育教育措施

1、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德育理念的具体措施:

一是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德育,做到:德育目标自主化。每学期开学,第一节班会课,让学生展开以学期德育活动为主题的大讨论,先查找班级存在的问题,然后再看学生自己的德育水平,再最终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共同决策制定出本学期的班级德育活动计划。由于这些活动都是学生自己制定,自己参与组织策划,同学们往往都能自觉执行,从而达到德育自主化。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制订个人自主管理目标,先让同学写出自己的优点,然后写出自己的弱点,再让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写出自己的本学期德育目标,每个人给自己制定的这些小而具体的自我管理目标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同学们都能自主执行。

德育内容生活化。就是要把学生的日常生活,创造性、多元化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如学生在路上不下自行车,或装着没看见,针对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懂得礼貌的真正意义。

德育方式活动化。现代德育方式主要有:访问式、启发式、讨论式、座谈式、互动式、对话式、阅读名人传记式、谈心式、陶冶式、反思式、自我感悟式、表演式等。如将对老师的敬爱改为师生座谈会共同讨论老师教学的困境和老师对学生的关爱等,这样更能使二者互相了解,使学生更加认识到教师的伟大与平凡。

德育方法兴趣化。就是要把枯燥的德育条例、德育政策、德育内容,变成通俗的、有趣的、幽默的、有意义的形式,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德育形式中得到发展。如可以将一些德育内容变成故事、童谣、三字经、五字言、相声、小品、笑话、歌曲、快板等,把深刻的德育内涵蕴涵在其中。

第12篇

关键词: 师德 关爱 教育工作

“传道、授业、解惑”,是对教师的定义;“学深为师,品正为范”是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条件。只有具备了“学深,品正”这两点,才能有机会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才能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教师:“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1]这就说明对于一个教师而言,具有很渊博的知识很重要,而他的品行更重要。这就涉及教师的职业道德。

什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它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和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我们抛开这些繁缛的多层关系,仅仅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怎么体现出师德呢?

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教育系统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我们更应明白:学生是相对于教师而言的,他们是教育活动的另一个主体,他们不是被加工的对象,具有主体性。于是在2009年版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的师德的六个方面要求中第三点就谈到教师对于学生的师德表现,即“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2]可见,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但是,当今教师对学生是怎么关爱的呢?事实上,部分教师时常使学生处于一种极其尴尬的境地。

一、学生永远处于失败者的角色

随着工业文明的深化,经济的发展,知识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学生是家长的希望或实现自己理想的寄托,他们对孩子倾入了全心的爱,对孩子求学上义无反顾;学生作为教师的工作对象,学生是否学会了学校或教育目标所规定的知识,是衡量教师工作业绩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学生在父母的爱心和教师的目光的“沐浴”下艰难前进。一个我们认为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如果小学升初中,没有升入重点初中,就是失败;初中升高中,没有升入重点高中,就是失败;高中升大学,没有升入重点大学,就是失败;升入重点大学,没能出国留洋,也是失败。另外,学校的“三好学生”也是最没个性的学生,因为他们是老师眼中的好的模板雕刻出来的,去野外郊游,一旦迷路,最没招的首先是他们,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是失败的。这样种种无谓的“失败”一直伴随着他们,他们好像永远处于失败者的角色。在他们身上负载了家长与教师太多的关怀与叮咛,如驮着重重壳的蜗牛,在人生道路上,在慈爱的呵护下,不断地被迫地改变着自己既定的人生路线。

部分教师时常挂在嘴边的“教师要关爱学生”,实际是在关爱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刻薄地说是关爱他们的成绩,因为成绩是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实际上,关爱学生,就是爱护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教师要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这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信条。那种把学生从小分成三六九等的做法是不对的,不仅会伤害大多数学生,而且会使少数学生滋长优越感,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二、学生的经验不被重视

学校过分重视学生积累和获得知识资料,以便在课堂上回答和考试时能够照搬。知识常常被视为学习目的本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被轻视到了极点,他们的生活经验一直很少成为传统课程研究的关注中心,很少成为教师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导火索。但是,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生活经验均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经验,这是一种有别于课程、学校文化影响的特殊教育经验,它通过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人际互动和自我教育的过程得以传递。

美国学者杜威把知识分为:天启的知识、知觉的知识、理性的知识、经验的知识和权威的知识[3];大思想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知识分为:感觉的知识、记忆的知识、经验的知识、技术的知识和智慧的知识[4]。他们两人都强调了“经验知识”,“经验知识”强调的是通过观察与发现来获得的,是指“通过看、听、嗅、触、尝,我们形成了对周围世界的看法。所以,知识是由根据所观察到的(或感觉到的)事实而形成的各种观念构成的”。经验知识的最高形式是“科学知识”,而最低形式则是“生活经验”。

教育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生活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了适应社会、参与生活的经验。日常性经验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影响绝不亚于课程知识和学校文化。生活经验涉及作为一个人的全部知识,尤其是感情、态度、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知识,即使按照内容来分,生活经验中也包含各种知识成分,如科学、自然、地理等知识类别。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个双赢的选择。教师可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讲授课程,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配以老师的指导,能够全面、完整地了解、掌握知识的内容与主旨。

有的教师以武断的方式,“填鸭式”地灌输知识,却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给学生以极大的不尊重,以不对等的地位处理着师生关系,造成这方面师德的丧失。

三、学生的道德危机

由于学校道德教育内容层次的“单一化”,由于学校道德教育受到社会的现实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影响,过去所提倡的集体主义、为他人服务等观念,正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淡化。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个人利益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比重相对缩小。曾经激励人们奋斗的道德精神,被一些学生无视为虚无缥缈的东西,他们淡漠信仰,唯我独尊,逃避崇高。

此时教师对于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和发展,对于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就应该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智慧、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可以说,教师对学生来说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更是情操的陶冶者。

可是一些教师的思想认识或教育观念仍停留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之中,或停留在自己学习的时代背景之中,以感性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去思考理性的问题,错误地进行人文教育。例如讲《药》一文中“乌鸦”象征什么?一个受过教育的教师认为,乌鸦象征罪恶的反动势力。

另外,教育的结构模式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中并不需要固定的教学模式。有模式有时是必要的,这样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中简明使用已经成功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少走弯路,直接采用。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但一概模式化并不好,不考虑教学条件、授课对象而采用模式,如所说凡是“言必称希腊”,[5]那么,会使教师讲课失去灵性,教师失去个性则会成为模式化的传声筒,导致课堂教学僵化,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教师甲的教学方法教师甲用了会十分有效,而教师乙挪去使用并不见得有效。李白《古风》说:“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邻失初步,笑杀邯郸人。”[6]教学不看对象,盲目趋时,一窝蜂地学习某法,就会成为丑女效颦、邯郸学步的笑柄。画家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7]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必须创造、创新,唯其如此,教师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教学是需要艺术性的。大教学家夸美纽斯说:“大教学论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8]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9]教师往往忽略了教学中的“艺术”这一成分的存在,上课时信马由缰,按自己的喜怒哀乐来讲授课文。由“满堂灌”到“满堂问”再到“满堂跑”,或者依据课本知识,看似有着科学依据但其实是在照本宣科。这是不好的。正如近代学者俞子夷指出:“我们教学生,若没有科学的根据,好比盲人骑瞎马,实在危险。但是,只知道科学的根据而没有艺术的手腕处理一切,却又不能对付千变万化的学生。所以,教学法一方面要把科学做基础,一方面又不能不用艺术做方术。”[10]

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今天的时代已经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化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学和心理学也有很大的发展,对学生成长的规律有了新的认识。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教师要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要掌握它是不容易的,需要不断钻研。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不断学习,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11]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绝对的不可逾越的鸿沟。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主导、主体密切结合统一在同一的教学目标上、同一的教学过程中,构成了新型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合作”关系。师生合作,这是人化的社会关系的缩影,师生双方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实行合作,共同以主人身份来完成教育任务,真正实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正确关爱。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67.

[2]09年版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109.

[4]亚里士多德.诗学:112.

[5].改造我们的学习.

[6]李白.古风.

[7]齐白石.齐白石作品选集:300.

[8]夸美纽斯.大教学论:342.

[9]卢梭.社会契约论: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