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

时间:2022-12-25 12:24: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外国文学鉴赏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

第1篇

外国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作为文学类课程,它的人文性质决定了它不是一门实用型的课程。但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明确目标的师范类专业开设外国文学,就让这门课程不能不思考其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如何协调实用性和文学性的问题,以及文学课程如何为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服务的问题。

一外国文学是一门理论课,在传统教学中不太重视实践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般是文学史、文学思潮、作家作品三者并重,而且是以史为线,作家作品是作为文学史发展和文学思潮的案例代表讲授的,这样的教学思路目前在国内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仍被普遍采用。但笔者作为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以史为线的教学思路越来越难以适应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史为线的教学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是用文学作品来验证文学史,这样的教学思路有时候会导致为抽象的文学观念及特殊的文学现象而寻找文本例证,其结果是把鲜活、生动、具体的文学作品变成思潮、概念的传声筒,让能够“生出许多思想而没有任何一特定的思想,即一个概念能和它相切合”[1]的美的艺术变成僵化理念的代表。地方高校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设置的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任务,对于外国文学课程而言,就是需要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运用所学文学理论客观理性地分析文学现象、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高校中文专业通常不仅会开设文学史课程,也会同时开设文学理论课程,通常文学理论基础是文学史的先修课程,但二者容易出现脱节的现象,文学理论课程的学习阶段学生没有阅读的积累,不少文学理论教师也试图在课堂中多引入一些经典作品的分析,但学生在没有阅读或了解原著的基础上,仅靠听故事介绍或片段浏览是没有办法正确理解文学经典的,所以往往感觉很陌生很茫然。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的传授是潜移默化式的,一方面教师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适当给学生介绍一些文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在讲授文学作品时也要尽可能自觉使用中外文学理论进行文学的批评与分析,尽量避免一味感性描述的弊端,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文学鉴赏思路与方法范例,以供学生学习并进一步在此思路的指导下进行文学欣赏的探索,不断提升文学阅读与鉴赏的能力。西方近现代的文学理论,如西方的实证主义、精神分析学、神话原型批评、形式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女权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等理论与方法,都可以运用到文学现象与文学作品的分析中。外国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既成的,但研究本身却是开放的,研究的理论和研究的视角也都是开放的,美学的、心理的、文化的、地域的、比较的都可以是我们观照的视角,在外国文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开放的文学研究思路与方法传达给学生。例如在讲《简爱》时运用女权主义批评视角,对《红字》进行伦理学的解读,分析《老人与海》时兼顾其中的生态美学,讲授DH劳伦斯时突出精神分析,介绍俄苏文学时指出其“为人生”的艺术功用观,评价现代主义文学时关注阐释学理论等。同时,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尤其需要比较的视野与方法,笔者在讲荷马史诗时,和学生一起探讨了文学的追寻主题;讲中世纪意大利的大诗人但丁时,与我国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进行了比较;讲《哈姆雷特》时,研究了中西文学中的复仇母题;讲《安娜卡列尼娜》时,联系了中外文学中美狄亚、简爱、繁漪等具有叛逆思想的女性形象;讲到《百年孤独》时,探讨了西方文学中的家族叙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研究方法的掌握、理论水平的提升,教师对作家作品的分析,对各种文学现象的研究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和方法,就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初步掌握文学批评的方法。学生掌握了研究方法,在面对不同文学作品时就能进行个性化的分析与鉴赏。

二外国文学是一门理论课

但是必要的实践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有益处的。对名篇的欣赏、名著的阅读分享,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实践环节,对于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有很大帮助的。当下人文学科研究越来越细化,既有文学史的广度认识,又有文化认同的深度理解,文学研究与批评越来越立足于审美阐释与人格塑造;同时文学是人生,文学也是哲学,高校的文学课程对于学生而言也是精神成长课,所以文学课的学习不应只有课堂教学这一个维度,还应该辅以多样化的文学实践活动。文学课程的实践活动可以包括学生在文本阅读基础上的对文本理解的个性化表达,这种表达可以通过课堂的讨论,也可以通过课外学术活动的尝试,比如撰写阅读心得。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让地方高校的本科学生撰写学术论文是不现实的,这样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最终导致的就是学生通过下载、复制、粘贴来应付作业,所以笔者认为不如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家,将个人朴素鲜活的阅读感悟表达出来即可,形式不一定是学术论文,随笔杂感都可以,字数也并非要有一定规模,有个人的见解、想法就行。当然在学生热衷于“读图”而不是读大部头的文学名著的背景下,让学生自觉预习或者读作品是有一定难度的,笔者在外国文学教学中采取的办法是激励和强制结合的手段。对于阅读量,在课程讲授之初对学生提出一学期读两本外国文学名著的要求,围绕阅读的这两部作品,学生还将完成系列必修的学习任务:一是课堂讨论。在课程讲授中,授课对象会被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有指定的组长负责,承担一部作品的讨论任务,在讲授到该部作品时该小组成员将是课堂讨论的主要参与者。二是作业。作业的形式改变以往命题问答的形式,以不限字数的读书笔记形式来进行。学生写作业的过程就是总结自己听课感受和课后阅读时的思考和想法的过程。第三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形式多样,比如课堂回答问题。学生遇到自己阅读过的作品时,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参与性自然会大大提高,对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也会有更大的价值和内涵;平时成绩也可以通过学生自愿参与的佳作分享环节来获得。学生在阅读到好的外国文学作品并有激动、感悟、问题时,可以申请占用课堂十分钟向大家推荐好书并和同学分享阅读感受。第四是课程考查。笔者的外国文学作业近几年一直采取基于阅读基础上的自主选题的办法,学生选择课程授课内容范围内的一部作品,提出五个问题,选择一个问题做一个文献综述,并就这一问题写一个小论文。适度的阅读量,相应的奖励机制,课堂参与激发的学习热情,阅读分享带来的专业认同感与价值感,使基于阅读之上的作品分析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文学创作与文学欣赏都是一种极为个人化的行为,文学鉴赏如果没有阅读的体验、感悟,仅凭教师对故事的描述去了解,最终获得的认识必定是片面的、僵化的。当然,学生的参与将会对教师带来更大的挑战。学生参与并不意味着教师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课堂永远是一个双主体的环境,教师永远不能放弃对课堂的掌控与驾驭,不能撇开引导学生的责任。当下学生尽管阅读量有限,但是思想活跃,感受能力和问题意识都很强,学生组织参与的课堂讨论以及阅读分享,教师决不能游离其外,教师必须主动参与并承担评价总结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更丰富的阅读量,要有更扎实的批评基础,对文学作品和现象要有自己的独特认识,同时也要及时了解当下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与成果,当然还要有更加娴熟的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解析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关键。

三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通常采用以知识传授为主

以史为纲,以经典作家作品为点的教学模式,在当下学生阅读量普遍下降的语境下,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地方师范院校就显得举步维艰,课堂教学质量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激发。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模式较为适应于综合性大学。相比较而言,综合性大学的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高,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在文学课程教学中可以运用传统的授课形式,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东西文学发展史,掌握不同时期各种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的兴起及其理论主张、创作特征,理解重要作家作品在整体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等,将学科定位在“文学史”上,重视探究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现象,来实现传授知识的教学目的。但在地方师范院校中,也沿袭介绍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潮与文学成就,再介绍重点作家的生平与基本创作情况,然后再分析该作家的代表作,包括介绍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总结主题思想、归纳艺术特色等等,这样的课堂看起来条分理析,很有层次感、逻辑性,而且在分析作品和文学思潮时教师个人的兴趣以及研究成果也会体现其中,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体和中心,学生只是听众,学生更多的是机械地记笔记,一堂课结束,密密麻麻的笔记看似收获满满,但是由于全程无参与(尤其是在当下读图语境下没有阅读体验,学生对于教师分析的作品除了听故事的热闹外很难有思想对话式的互动),课程就变成了简单的知识传授而非能力培养的过程。课堂教学是一个需要以师生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的特殊任务,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备课与课堂组织,同时还受到学生是否配合这一因素的影响,而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学生是否有阅读名著的基础与准备显得尤为重要。当下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极为有限,在学生没有接触原著的状态下采用传统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很难提起学生的课堂注意和兴趣。反之,若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对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听课效果自然就提高了。文学作品是人类审美经验的结晶,一部外国文学史就是世界各民族审美活动的历史,文史类课程知识体系的这种审美属性,决定了文学课不能像理工科那样以传授知识为第一要务,也不能像其他人文学科如政治学、历史学、法学那样特别关注专业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文学同时承担着审美教育的重任。所以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必须担负起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审美批评力和审美创造力的责任,而这一任务实现的最佳途径莫过于鲜活的文本本身的审美教育功能,也就是立足文本展开教学。袁行霈先生指出:“文学创作是文学史的主体,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是文学史的一翼,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翼。所谓文学本位就是强调文学创作这个主体及其两翼。”[2]当然文学史写作立足文学本位并不意味着文学课程教学就实现了文学本位,所以要想有效实施文学教育就必须明确教学中的主体是什么。文本是最鲜活的,有人认为文学课上讲作品的故事情节是肤浅的,认为只有用深奥的理论分析评价文学作品才是有深度的课堂。其实,外国文学的讲授对象是文学经典,这些文学经典都是创作者给我们讲述的一个个故事,所以作家就是讲故事的人,那么讲授这些故事的教师首先也应该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文学课程的教师用通俗的故事讲述经典,用生动的讲故事的方式把学生带入外国文学多姿多彩的历史情境中,将自己对于作品的感受用最形象的表达方式呈现给学生,引发学生更为深入的思考,这样的讲授深入浅出而不媚俗,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枯燥深奥的理论分析。综上所述,面临浅阅读、读图的困境,课时减少、内容增加(当代外国文学的发展不断纳入)的压力,我们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从地方高校的实际和区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第2篇

关键词: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 素材 选择

一、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必要性

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信息传播已经逐渐跨越纸质媒介,进入电子时代,大学课堂早已不是传统的教师+口授+黑板+粉笔,取而代之的是以高效率的电子媒介为主体的多媒体课堂。信息量大,方法灵活,于视听结合中,学生轻松接收到大量有效信息。此种状态下,教师的知识优势渐渐退居幕后。教师的备课方式发生转变,互联网提供的各类知识节点、各类文库成为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托。教师必须时时接受新知识,才能给学生恰到好处的引导。

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的研究表明:人获得的外界信息中,味觉仅仅占1%,触觉仅占1.5%,嗅觉也只占到3.5%,信息来源主要靠听觉的11%和视觉的83%。而在获得的信息与保存记忆的试验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视听接收的信息保存的时间相对较长,而对只凭借听觉或者视觉获得信息保存的时间较短。单用听觉获得的信息在72小时候后仅剩15%,只凭视觉的剩40%,视、听并用获得的信息在三天后――高达75%。这样的实验结果给多媒体视听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教师们主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自身计算机理论与实践修养,学习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文系的外国文学课程亦不例外。外国文学教材少则三百页,多则六七百页,涵盖除中国以外世界文学几千年的精华,卷帙浩繁。除文学外,更涉及复杂的宗教、哲学,涉及地理、历史、民风、民俗,涉及道德、伦理,及其它艺术门类如绘画、雕塑、建筑,舞蹈、音乐,浩如烟海。对于身处异质文化的我们,掌握起来何其之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可以充分展示异域文化的风土人情、民俗礼仪,自然风光,了解作家时代,社会概貌、政治、经济、宗教、军事。外国文学课不单单传授、学习文学知识,同时对世界优秀文化进行接受、学习、传播。

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大量信息,能够缓减课程内容量大与课时逐渐缩减的矛盾(笔者所在单位外国文学课时由年学时128课时减为102,又减为目前的85)。多媒体课件使繁杂的内容简洁化、便捷化,生动、直观,形象、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高效、丰富,远胜于传统的粉笔或黑板课堂。

二、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素材选择策略

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搜集建立各类素材的电子资源库――电子期刊资料库、电子图书资料库、文本库、图片库、音像库。实际操作中基于教学重点难点,配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各类素材――文本、图片、影像资料、期刊类资料、论著类著述的挑选、组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市面上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种类繁多,各有优势,但适合讲授型外国文学课程的软件莫过于PowerPoint、Flash、Photoshop,简单易学,便于后期维护。搜集素材、制作课件可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完善教学思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学界对多媒体教学、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意义及作用论述较多,对课件需要素材的选择论述不多。笔者试图对此进行比较全面的论述。

(一)背景色彩素材

背景色彩,除了使用PPT软件已有的母版外,课件制作主要需要自我设计,体现制作者对该节课程的理解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背景色调素材与授课内容整体氛围要一致,为整节课件定好基调。传统的授课介质只有黑白(黑板和白粉笔)两色,不管讲授内容是什么,黑白是永恒色。多媒体课件则可以“随心所欲”选择底色。比如,《中世纪文学概述》选用灰暗的色调,以体现教会对社会生活整体的压抑。《哈姆雷特》用忧郁的蓝色,配以1947年版电影《哈姆雷特》奥利弗饰演的哈姆雷特忧郁的眼神,生动形象传其个性。《德伯家的苔丝》以英国田园风光和现代化工业融合为底色,借以说明苔丝的悲剧主因――时代、社会原因。同时还要注意文字、图片与底色的色彩要有明显的差异,如果三者色差不大,播放时,受教室光线、投影仪等的影响会出现不同效果。同时色彩不能太过炫目,影响观看。

(二)文字素材

选择调配好底色,依授课内容和篇幅编辑文字,简洁明了,切忌繁琐。谨慎选择字号、字体、字体颜色,突出讲授重点,难点。国外的作家名、作品名、主人公名译成中文后,长而拗口,学生掌握起来困难,可用不同颜色或者加粗强调。文字色彩的使用整体要以眼睛的舒适为度。文字素材包括必要的文学史知识点、作品分析重点、图片配文、原著的精彩片段、精彩评论链接等。尤其是原著经典段落的赏析,鉴于学生阅读原著的时间不足,课堂适当赏析,可以让学生把握作品重点,增加阅读兴趣。摘录《吝啬鬼》中阿巴贡丢失金子的内心独白,对比《一坛黄金》中尤克里奥丢失金子的内心独白,我们可发现两段文字简直“一模一样”,剧作家对吝啬鬼的心理刻画透彻深刻,由此亦可见莫里哀对普劳图斯的借鉴。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中美狄亚“骂夫”名段,实则是欧里庇得斯对古希腊社会男性的控诉、对女性的同情。从美狄亚杀子前的心理斗争可窥见一位母亲的痛苦抉择。通过经典段落的摘录,学生体味欧里庇得斯对社会的批判,亦可对比反思现今女性的生存困境。

链接一些相关论题的精彩评析,开阔学生学术视野,进而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古希腊戏剧起源的课件中,拓展中国传统戏曲起源知识,理解两种文化对同类艺术形式的不同创造与发展。古希腊神话课件可延伸到中国上古神话:如希腊创世神话与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造人与女娲造人,进行中西横向比照,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制作《哈姆雷特》课件时展示学术荒诞小说《哈姆雷特谋杀案》片段,由这部另类文学作品入手了解学界对悲剧《哈姆雷特》和哈姆雷特人物形象的相关论析。讲授雨果、大仲马,推荐阅读《金庸大仲马比较论》《萧峰冉阿让比较论》等评论文章,从学生感兴趣的论题着手于潜移默化中渗透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影响研究相关方法。

(三)图片素材

当今读图时代,多媒体课件对图片素材的选择至关重要。图片可以让读图者瞬间掌握相对完整的信息。图片选择不可太“花里胡哨”,过度吸引学生注意力。选择切合主题、极具代表性的图片,与文字配合,图文并茂,形成友好和谐的界面,对文学思潮、作品内容理解大有裨益。我们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对作家形象、时代风貌异常陌生,尤其是难以理解的宗教文化。配以适当的图片能让学生对当时的服饰、相貌、建筑、礼仪、民俗、着装有所了解。制作赫拉克勒斯传说的课件,搜集赫拉克勒斯建立功勋的各种素材图片:雕塑,壁画、油画,其功勋便一目了然。意大利诗人但丁距离我们时空遥远,展示米奇力诺的名画《但丁用诗启蒙佛洛伦萨》,学生对但丁的肖像、服饰,地狱、炼狱、天堂三界轮廓一目了然。古斯塔夫・多雷绘制的《地狱》插图直观地呈现了地狱情景。比照中国民间流传的十八层地狱图景,加深对《地狱》篇的理解。哥特式文学风格非常抽象,可先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入手――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由建筑风格进而推进到文学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充分佐证了文学的特点:对人性讴歌与赞美。波提切利的名画《维纳斯的诞生》,的维纳斯突出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人体美的追求,米开朗琪罗为罗马西斯廷教堂所做的《创世纪》巨幅天顶画、雕塑《摩西》,多纳太罗的雕塑《大卫》兼传达了人体美、力量美,讴歌人,赞美人,与文学内容异曲同工。

艺术同源共生。学生通过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图片亦可领略雕塑美、绘画美、建筑美。接受文学熏陶的同时,对其他种类的艺术品进行鉴赏。这样集合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文学课是传统教材讲授无法赋予的。

(四)音乐素材

多媒体课件中配入音乐,能够加强对人物形象、作品风格的理解。1997年苏菲・玛索主演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用短短4分钟的插曲便回顾了安娜逐爱的一生:追求、执着、痴狂、绝望。欧仁・鲍狄埃的《国际歌》人所共知,不仅是催人奋进的诗歌,配曲更是雄宏、豪迈、悲壮。歌德的《野玫瑰》,配以舒伯特的谱曲,把爱情的美好、欢乐尽现音乐中,令人心情愉悦。电影《俄狄浦斯王》配乐响起便把我们带入辽远的底比斯,带进那个神主宰的时代,带进命运之门。比才歌剧《卡门》名段《爱情像一只小鸟》,欢快、激情,唱出了卡门对爱情与自由的渴望。由音乐入手学习文学、赏析作品,文学课堂“有声有色”,学生对陌生的外国文学兴趣盎然。

(五)名著电影素材

中文系的外国文学实际上是翻译文学,与原语文学不同。聆听相关音乐,观看相关名著改编的原声电影,可增进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静态的图片展示不同,动态的影视素材,更具象化地为学生展示背景、服饰、人物关系、主人公个性,“读作品”改为“观作品”,于视听中感受作品。

接受美学强调接受差异,学生的资质不同,接受知识信息的能力各异,光影技术合成的电影成为学生学习文学作品喜闻乐见的有效途径。当代电影技术日异发达,能够创造出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奇特效果。《诸神之战》《贝W武甫》充分体现现代科技在电影方面的成功。影片把诸神斗争、地狱、天堂情景具体呈现出来。《贝奥武甫》中火龙,体大、会飞、通体金色、口能喷火。水怪格兰代尔身高、奇丑、言人语、吞食活人,贝奥武甫降怪除龙的英雄业绩豪迈而悲壮。《奥德赛》中独眼巨人、海怪、海难利用现代3D技术打造,场面宏大,形象逼真,弥补了学生阅读过程中想象力的不足。由路易・德・菲耐斯导演并主演的喜剧片《吝啬鬼》把阿巴贡吝啬的方方面面呈献给观众。影片中,正在教堂做礼拜的阿巴贡望见修女前来募捐,赶快更换座位。修女靠近他,阿巴贡即刻起身回家。途中被修女截住,阿巴贡调整路线,到家后,随即关门上锁。金币失而复得,阿巴贡拖拽着金币箱穿过下水道,走过花园,趟过沙漠,遇募捐修女,绕道……对于一些受地域、个人经济能力限制的学生,没有足够的现场观看话剧、歌剧经历,据此教师可搜集选择一些著名话剧、歌剧演出视频素材,如中、挪联合演出的话剧《玩偶之家》,歌剧《费加罗的婚姻》《巴黎圣母院》《茶花女》等插入课件,学生于艺术欣赏中感受戏剧的不同表现形式,探讨不同戏剧类型的差异,开阔视野。

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选择一些知名专家、教授的视频公开课,让学生领略名家风范,大师见识。每个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一,见闻广博不一、切入问题的角度不一,选择精彩的视频课加入课件中,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可师生共勉。

制作完成的课件在实际授课中还需根据任课教师的再理解,学生学习反馈,进行交互探讨,进行修改,完善、美化,以期达到融科技与教育于一体的完美“佳作”。

三、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素材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不仅服务于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教师、学生,还要兼顾其他外国文学爱好者。在搜集需要的素材时,理应考虑到课件整体科学性与知识性、美观性与艺术性;实际制作中,根据教育基本规律把握好重点、难点,繁简得当,以外国的文学思潮、作家、作品为中心,强调文学性,切记课件庞大的信息量把学生注意力引到其他方面,导致“迷航”。

建构主义教育观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的情境,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自身之间要进行协作与会话。教师在精心搜集、挑选素材、制作课件的时候充分考虑学生知识视野广博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使得教师切实变成知识的引导者,学生通过课上接收到的信息点,课后利用网络资源,深入研究,对文学思潮、作家、作品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培养鉴赏和品评能力。查找资料,自主学习,不仅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教、学相得益彰。

搜集、选择、整理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需要的素材是一个常做常新的过程,要随着教育观念、技术进步、学生接受能力、授课地点变换等做出不断的更新和调整,以期更适合课堂教学,适应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外国文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成果之一。[项目编号:ZL-14006])

参考文献:

[1]杨玲.点面结合,突破难点――浅析《外国文学》的多媒体教学[J].价值工程,2011,(1).

[2]何学琼.教师媒介素养在外国文学多媒体教学[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9).

[3]吕超.从“通识”到“大数据”――浅论当下中文系外国文学课程的教改策略[J].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5,(2).

[4]周青.多媒体课件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4,(21).

[5]孙霄.巧用CAI多媒体优化“外国文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6]胡贤林.图像时代外国文学教学的创新策略[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7]喻玲.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教育探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第3篇

论文内容摘要: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多媒体辅助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要发挥多媒体的长处,只有将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其教与学的和谐。

我国传统的教学结构是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下的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师是课堂的主宰。重讲解,重灌输,课堂即是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贯到底的天下。外国文学是五年制师范文科专业学生专科段的必修课程。古希腊罗马文学、中世纪教会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直至二十世纪的现代派文学,上下五千年,一学年区区近六十个课时,教师整个的教学都在分秒必争地灌输。这对系统知识的传授具有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因其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内在心理的发展变化,因此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显现出了明显的不足。

多媒体技术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能交互处理、存贮、传递文字、图形、影视图象、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的一种综合信息处理技术。它具备同时处理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能力。多媒体技术同时调动了我们的视觉、听觉和想象,改变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以“听”为主的情况。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外国文学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依据外国文学课程的特点,笔者将多媒体技术引入了外国文学的课堂教学。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的实践使笔者增强了对外国文学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勇气。

一.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之前,往往大多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吸收,常常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漫长的外国文学发展衍变中,名家名作浩如烟海,流派思潮纷呈迭出,为了在有限的课时中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只能进行知识性的灌输,再加之教具的单一,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减,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而利用多媒体学习环境和资源,通过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手段,使抽象的变得具体、形象;使看不见的变成如在眼前;使“静”的变成“动”的,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景,让那些呆板枯燥的文字也变得生动有趣、充满魅力。在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使用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声音和影像资料,打破了文体之间的界限,使不同体裁的教学内容相互贯通,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参与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在视觉上提供一些能表现真实世界现象、事件和故事的实例:如“文艺复兴运动”、“一、二两次世界大战”、“圈地运动”等。利用投影仪、录像机、闭路电视系统,教师不需要在黑板上板书大量的纲要及内容,不需要抄写教学笔记,可节省时间,讲解更多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使用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讲解其结构、历史脉落,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如此操作我们即可发现课堂形式活泼多样,学生对外国文学学习的兴趣大增,教学进度明显加快。

在每学期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中,我还会抽出两到三课时或利用学生晚自修的时间,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由外国名家名著改编成的电影,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乱世佳人》等,由此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名著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多媒体缩小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剪刀差

信息量大,较强的交互性,是多媒体教学的显著特点。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采用灵活的人机交互式学习环境,一方面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按自己的知识基础和习惯选择重点学习内容,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分析能力得以升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众多的尝试,现拿沙士比亚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作为范例说明如下。莎士比亚,欧洲最伟大的戏剧大师。歌德的“道不尽的莎士比亚”一言涵括了他戏剧创作的丰富与成就。按照教学安排本章节为两课时,从作家生平、创作概况到代表作品一一涉及分析,九十分钟的教学时间是无法完成的。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得心应手,如愿以偿了。教学前,通过闭路电视播放其代表作品《哈姆雷特》等影像资料,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罗列需要思考的问题,提供学生研讨的方向目标:从《哈姆雷特》看莎土比亚戏剧创造的特色。而后让学生遨游于网络天地:复仇故事改变的异同、创作《哈姆雷特》的广阔复杂的时代背景、戏剧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贴切生动的人物语言等等,丰富的网络给学生展示了莎士比亚众多的研究资料。在把握教学重点:“哈姆雷特形象的基本特征及典型意义”上,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思考的范围与深度大大突破了教师所期望的高度与目标。以上的探究活动,也使得课堂的讨论交流达到了传统教学中从没出现过的活跃程度。我们可以发现,多媒体技术提供了一个资源环境,它突破了书本是知识的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料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了教学知识量。学生思路开阔了,思想活跃了,对人物与作品的分析更为深刻与客观。此探究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能力。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多媒体技术还为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交互方便的网络使同学之间有了更为便利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开放性的教学,培养了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还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同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学会怎样更好地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共享学习。课后可布置学生撰写名著赏析专业小论文,从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出一些见解与问题,以求大家共同探讨。 转贴于

三.多媒体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外国文学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内容多而授课时数少,这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走出的效率困境,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多媒体教学容量大,加之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学习往往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学习活动中,若能集中注意力,则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就能够保证对当前作用于大脑的事物或信息产生最清楚的反映。多媒体教学根据要求适当变化“刺激场”,依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实际学情采用或变换媒体,多种媒体有机配合,不断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感官并用的环境,将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融为一体,使之变为共同参与学习进程的多维动态方式,突破了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和局限,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和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多媒体辅助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使笔者充分领悟了这其中的奥秘。

笔者在从事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时,曾对所教的两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对“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中学习,你认为自学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是否得到了培养和体现?”这一题,97个被调查的学生中有82位回答“是”,占总人数的84.5%;“与教师满堂灌,学生只是听记的上课相比,你认为哪种更有利于你的学习?”这一问,回答是“现在的”学生人数为88人,占总人数的90.7%。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形式较受学生欢迎。

四.调用多种手段,实现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

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恰如其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但是,笔者也清醒地认识到:利用多媒体辅助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并不意味着用了多媒体就可以代替一切。外国文学课堂教学特别强调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和生成性,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 要善于分析具体的教学情景, 选择最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或使训练效果达到最优化的时机呈现多媒体, 使多媒体的呈现成为整个教学流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它能将抽象转化为具体,想象变为直观,间接变为直接,并在时间的延续、空间的拓展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而传统教学方法,以其挥洒自如的板书、灵活多变的课堂组织、简洁多样的师生交流活动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时,不能忽略教学规律及实际效果,传统教学中优秀的、成功的一面仍要传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能也不应让位于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应当处理好多媒体使用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的关系。一堂课中, 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应该是课堂构成的主要部分, 而多媒体的使用只是起一个辅助的作用, 只能视教学流程的需要择而用之, 不能成为教学的唯一手段,更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

在使用多媒体时,考虑更多的应是运用的实效性,而不是为了使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否则,很容易造成教学中的删简就繁、画蛇添足,给人以华而不实之感。多媒体教学是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我们不能被现有的软件资料、已有的程序设计和有限的教材内容捆住手脚。

因此,广大教学工作者应注意结合每门学科自身的特点,从学科的教学实际出发,积极探讨多媒体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注重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更新,合理有效地利用好多媒体的辅助功能,才能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程智.教师专业发展与现代教育技术 [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3]王敏,唐蕾.外国文学史课程多媒体教学探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第4篇

【论文摘要】鉴于当前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教学存在课时少、内容多、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笔者从文史结合、文论结合、讲读结合、中英结合四个角度,阐析了英美文学课教学策略。   

 

高校英语专业除了培养学生的英文基本功之外,应当把提高学生基本的人文素质放在首位,以此为基础发展专业技能。因此,文学课程的设置,不管是中国文学还是英美文学,在教学大纲中都处于必修课程的首选。但是,在当前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许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在高年级选择专业方向的时候,大多对实用性较强的翻译或商务英语情有独钟,而对立身之本的英美文学敬而远之。英语专业的学生步入社会,居然会屡屡出现被问及英美文学代表人物而不知所云的尴尬场景。 

我们首先探求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心态。是什么使得他们对文学课程不屑一顾呢?一方面,商业社会下的“文学无用论”造成部分学生心态浮躁。另一方面,文学本身的深奥枯燥也使部分学生望而却步。学生普遍认为文学课没意思而且脱离实际,就这样,英美文学课逐渐被丢弃在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里。 

究其根本,还是我们文学课程的教学出了问题。在英语专业英美文学的教学中历来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主张以史为主,认为让学生了解文学史的发生、发展是文学课的宗旨,零散文本的阅读不利于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掌握;另一种则认为文学贵在文本的分析和欣赏,提倡侧重具体的作品选读。就这样,第一种倾向造成一种局面,一学期下来,学生只知有史,未知有文;第二种则相当于给学生多开了一门高级阅读,结果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这样,两种倾向导致了两个极端。 

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也同样影响着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老套,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改革后的多媒体教学极大提高了学生的活跃气氛,但却转移了文学课教学的根本。如何才能获取二者的平衡,成功地进行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成为教师们应该深思的问题。 

1文史结合 

2000年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强调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指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26)。英美文学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审美能力,以及对生活的敏锐感受能力和认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对文学基本知识的介绍和个别作品的独立分析都是不可缺少的。以史为主的文学教师大多是中国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往往拿起一个作品便将作者的社会背景、生活经历甚至一些与作品毫无关联的逸事旁征博引。以文为主的文学教师则大都是外籍教师,他们更多注重的是作品本身传达信息的分析。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大多随心所欲,或根据历史顺序,或完全抛开历史,凭个人喜好选择作品布置学生课下阅读,然后进行课堂讨论。两者皆有利弊。历史背景个人经历对作品的创作固然有很大影响,然而抛开作品本身谈背景则毫无意义;作品分析虽是文学研究必需的过程,但历史背景的缺乏也势必会对文本分析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笔者认为,鉴于英美文学课的独特性,教学中应该首先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和把握文学经纬。在理清了文学史的线索,获得一个整体的文学发展观念和整体态势后,再加以文学精品的赏析,通过细读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文学鉴赏、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使他们更加透彻地理解和欣赏每一部文学作品。 

2文论结合 

要深入理解英美文学作品,必须了解一些基本的文学批评理论,包括一些哲学理论和心理学观点。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和意识流。没有基本文学理论的支持,简单的文本分析就会流于肤浅,难以深刻揭示人物性格、角色冲突、社会矛盾,进而更深层次的了解作品内涵。而由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影响了劳伦斯和乔伊斯等许多作家。在教学中如果不介绍这些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的理论,学生就不能更好的了解原文和分析作品。 

但是,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作为文学研究的初级阶段,绝不能把文学理论凌驾于文本之上而去作专门研究,毕竟文学理论的根本还是用来分析文学作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文与论的关系。毕竟本科生处在学习语言的阶段,英美文学的教学目的依然还是语言教学,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只应处在一个初步的启蒙时期。 

3讲读结合 

英美文学教学课堂上,传统的教师主讲学生记笔记的方法早已落伍。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而文学课的课时却少之又少。在有限的时间内,就算是想讲完课本上的选读材料亦不可能。教师除了讲授文学史料和作品创作背景外,还要充分传达对于文学阅读、欣赏和分析的各方面的技巧,文学、哲学和美学的基本常识以及初步的文学批评理论,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和课后阅读。 

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并非毫无组织。教师除了指定一些必读书目,定期检查之外,每堂课还要请几名学生介绍自己一周来的读书心得体会,通过互相交流以起到互相促进的效果。指导,阅读实践,讨论相结合,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4中英结合 

文学和语言一样是相通的,不分国界。学习英美文学首先要求我们具备基本的文学素质和修养,而这些基本则是我们的中文基本功。如果连本国的文学都一无所知,没有任何文学底蕴,又如何去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学呢? 

我们要积极帮助英美文学专业的学生树立重视本国文学的意识,引导他们去了解并热爱中国文学。在教学过程中不妨采用中英结合和对比,生动的教学方式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中英结合的学习方法,学生会对英美文学作品本身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实现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提高文学修养为出发点的根本目的,真正提高英美文学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程爱民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ii)[j].外语研究,2002,(6):12—14. 

[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第5篇

关键词:黄源深 成才的"瓶颈" 虞建华 "知"与"用"

中国大学的扩招,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看似英语人才有些过剩,实则“小才拥挤,大才难觅”。英语教育已经陷于纯粹的口语、词汇、句法等基本功教学及应付各种等考试,专业知识课,如文学课,只在高年级开,也似乎成了可有可无。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中文水平历来被公众诟病。笔者有幸参加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宁波举办的中国英语教学方法高级研修班,从中受益匪浅,在这与各位同仁分享。[1]

研修班上,黄源深教授集中探究了英语专业学生成才致命的“瓶颈”: 英语写作基本没有过关;中文掌握不够水准;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欠缺;思辨能力薄弱。英语写作基本没有过关表现在:辨不清口笔语文体差别,通篇简单句;语感弱,中文腔重;词汇量小,酷似小学生的写作;只会描述,不会说理。而只会说几句,不会写,充其量可做个导游,相当于一文盲,却难以胜任众多其他工作。中文掌握不够水准一向是外语专业人的恶名,中文水平直接影响对外语的理解、表达和翻译能力。“几年前上海的一次翻译大奖赛,一个新加坡人战胜了几百个有专业英语背景的中国人,拔得头筹,而令人惊讶的是他不是赢在英文水平上,而是在中文表达上”(前言)。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欠缺同样直接影响外语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翻译能力。外语学生和老师在学和教中,多只见语言的字词句,忽略语言传递的信息和存在的文化。思辨能力薄弱体现在:写文章长于描述,短于立论,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缺乏观点、分析和论述;听讲座提不出问题,更难有论点的交锋;讨论会甘当听众,无法贡献自己的见解;头脑空空,没有想法。结果是,“走上社会后,善于复现相关语境,却难以贡献独特见解,缺乏创造力。他们也许能适应模仿性工作,亦步亦趋跟从别人,却无法独当一面,闯出一片天地来。”[2]

有鉴于此,黄教授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尝试”,精挑细选编写了一部针对性很强的《英汉散文比较欣赏》,不失为一种局部性补救尝试,以期提高英文写作水平,提高中文水平,提高思辨能力,扩大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之所以说是“前所未有”,是因为“已有的英语散文教材都是基于一国一语编写的,唯《比较赏析》打破了这一传统,把两种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时代的名篇佳作按照其“契合”之处予以匹配并进行比较赏析。”(秦秀白,2012:105)针对性强是指黄教授身为教师多年,洞悉英语专业学生的长处和短处,毕业生的成功和问题所在,有鉴于学生成才的“瓶颈”,独辟蹊径,精选历代英汉名家各20篇,以散文的形式和内涵的相似行成对成单元。秦秀白教授认为每单元的英汉散文具有至少两个契合点:“题材相同或相近”和“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手法相近”。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教育、艺术等重大题材,也包括洞察世情、感悟人生、咏物明志、追求理想、修身养性的抒情随笔” (2012:106)。《比较赏析》的另特色是编者在选用的英文文本和汉语文本上都标出了重点段落,要求学生细读或背诵。这些英文散文都是正式文体,可让学生辨明口笔语文体,学会使用地道的标准的简明的句式,及篇章写作的逻辑性和说理,减少中文腔。而相对应的中文散文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中文水平和对英文的透彻理解,也有益于学生的中英互译水平的提高。中英散文对比学习,也因其题材多样和内容的深刻,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比较欣赏》是“一种局部性补救”,是指这本书对突破英语专业学生成才“瓶颈”的一个突破性的开端。要克服英语专业学生的弱点,决非一部教材、一朝一夕所能为,需要全方位长时期治理,但只要我们下定决心,不怠不惰,坚持不懈,才能逐步打破“英语专业人的恶名”的魔咒。[3]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虞建华教授在探讨高等院校文学课的“知”和“用”时,提出了三对相对的命题:无用和有用,工具学科和人文学科,学以致用和学以致知。目前的英语文学课教学所遭遇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用型的大学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外国文学遭到冷遇,受到轻视,甚至忽视,大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喜爱近年来已经几乎降到了冰点。”(刘波、罗承宁,2003:86)“英语”专业,各高校对其定位不同,态度不同:多数将它当作“应用专业”,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要手段,以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少数将它当作“人文专业”,以人文内涵为主要内容,培养国际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科定位的模糊性,带来了实施教学方面的混乱。以语言应用为目标的专才教育成为主导,学生通适性能力的培养、文化视野的开拓、健康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陶冶遭到忽视,毕业生总体上呈现“小才拥挤,大才难觅”的状况。[4]

英语文学课的有用性,回归人文学科,当学以致知是有充分理据的。老清华、北大和解放前的西南联大英文系除去专门把文学当专业学习外,在语言习得方面也以大量的文学阅读为主,然后配以写作训练。在国际上,外语本身从来算不上大学的一个学科,外文系设置的专业和学科决不是听、说、读、写的技巧训练,它们的外文系就如同中文系在中国,而是英美和西方文学、文化和语言学等。抗战时期教学条件极差但人才辈出的西南联大的英文系,语言能力课(相当于现在的精读、泛读、听力、写作等课程)只占年总学分的不到16%,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是通过诸如散文、英诗、西洋戏剧等其他课程来实现的(刘意青,2010:1-2)。“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大学校园里曾出现过人人都在读外国文学名著、人人都在讨论外国作家、场场外国文学讲座都座无虚席的盛况。”(刘波、罗承宁,2003:86)。目前国内一些重点院校,比如北京大学英文系,已从一年级就开设出英语文学、语言学、文化和文学理论等各种课程,并把这些课程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语言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刘意青,2010:1-2)。黄源深教授建议大幅度调整课程结构,语言技能课应控制在25%以下,文化知识课,包括语言学、文学、欧美文化等,比例应占60%左右,知识可用英语授课。英语专业应该回归到人文学科本位,其意义在于,“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受益无穷(王守仁,2002:11)”。虞教授以一段生动形象的视频来展示文学语言的魅力。一个乞丐手身边放着一块牌子,写着:I’M BLIND. PLEASE HELP ME,但人来人往,施舍的寥寥无几。后来,一个女青年把牌子翻面,重新写上:IT’S A BEAUTIFUL DAY AND I CAN’T SEE IT,结果,很多行人开始不断地施舍。这两句话,意义上没有太大差别,但深层次上,却有天壤之别。前者是事实陈述,直接请求,以乞丐为中心,而后者是诗一般语言,个人叙事,事实的陌生化,以行人为中心,叙事空白得以填补,乞丐的目的不是直接请求而是暗含其中等。虞教授还提到,曾被一名外籍教授请求回答一道“选择题”:“Professor Yu, which would you prefer: a student who can only stutter out his ideas or one who speaks fluent English but has nothing to say?”这一问题,不得不令人反思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存在的弊端。[5]

鉴于文学课对于英语专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虞教授借鉴了以往英语短篇小说编写的经验,特编写了《英语短篇小说教程》,以期“知”和“用”的紧密结合。虞教授的选材的依据是,语言浅显易懂,又是名家大家作品;一定要短,在短时间内能读完;蚕食空间,让学生发散想象空间;脱离文学史,使短篇小说自成体系。名作的浅显和短可让学生不会花太多时间就可以读懂,参与讨论,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避免学生无时间阅读,老师自我陶醉地对文本赏析,老师热,学生冷。脱离文学史,可避免老师和学生花太多的时间去了解文学史,没时间研读、分析、赏析文本,本末倒置。虞教授编写此教材是期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可以最直接、最形象、最生动地了解英语民族诸方面的文化因素”,学生“不仅要有熟练的外语运用技能,更需要提高人文造诣,对语言对象国家要有更深的文化浸润,对其历史渊源、、思维方式、习俗礼仪等诸多方面要有更透彻、更细致、更广博的了解,以获得更多异域文化的体验,提升进行深层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根本上讲,文学中涵容的人文精神,要比文学文本反映的语言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编码于文学作品中的精神文化方面的东西,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底蕴,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6]

终上所述,两位教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探究了因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功利性教育的影响,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教育偏离了人文学科的正常轨道,导致了学生成为大才的“瓶颈”和文学学习“知”的缺失。两位教授有针对性地编写了《英汉散文比较赏析》和《英语短篇小说教程》,无疑会对目前的英语专业教育改革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7]

参考文献

[1] 黄源深,徐凯,周小进.英汉散文比较赏析 (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English and Chinese Essays) [Z].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刘波,罗承宁.高校外语专业外国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华南理工大学学报[J].2003 (2).

[3] 刘意青.序[A].方岩.英语短篇小说选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秦秀白.在散文鉴赏中感悟中西文化的契合与碰撞――《英汉散文比较赏析》评介.中国外语[J].2012(3).

[5] 王守仁.应该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J].2002(2).

第6篇

从高中学段来看,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过程是有阶段性的。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从高一至高三时间意义的阶段;二是指从审美感知力到理性思维及创造力的审美能力本身演进的阶段。本文要探讨的阶段既不单指时间意义的阶段,也不单指审美能力本身演进的阶段,而是二者的有机融合。这绝非是将二者生拉硬扯在一起,因为已在全国展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新教材突出了审美观照下的人文精神陶冶,把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有机整合在教材中,其注重选文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的特点,从整体安排的隐性序列上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新教材高中一年级安排的是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揣摩语言、筛选信息等阅读基本能力培养;二年级安排的是文学作品鉴赏;三年级安排的是研讨、评析。其中,不但显示出阅读能力层级的提高,而且也隐含着从审美感知力到审美想象力到审美创造力的审美能力发展的阶段。在新教材中,每年级段阅读能力层级的训练和审美能力层级的培养是吻合的,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去规划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过程。

(一)突出审美感知力培养的高一阶段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其心理趋向是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高一正是这样一个过渡衔接的阶段。在语文学习上,大纲要求学生把握内容,既要消化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还要变作者的认识为自己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从木见林、窥斑见豹。从教材而言,高一新教材“与高二、高三相对有别,既注意与初中衔接,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又为高二的文学鉴赏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1]此时,要变初中阶段较为浅显文章的学习为对内涵丰富作品的领悟,思维也由浅入深,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审美对象和更深入的审美活动,并对其感性认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感性认识的发生离不开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学生首先要对课文中意象的色彩、形态、声音、节奏等单个属性产生感觉。有了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基础,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感官形成这些感受,而对意象的认识有赖于在头脑中将其单个属性整合为统一体,才能整体把握意象。这种由单个到整体的变化,就是由审美感觉上升到审美知觉,我们称之为审美感知。

高一阶段,应利用新教材与初中衔接的优势及现代和古代散文为主体的教材资源,着力于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体味文章意义、意境和情味上,逐步优化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同时强调意象各特点间的内在联系,要求学生整体地体味意象,领悟贯通整体的内在血脉,从而深入其中,舍形得神吸收精髓。让学生在课内学得整体感知的方法、习得整体感知的能力,并通过阅读教学反复印证和提高,不断扩大和充实,能自己感受文章的妙处。在起始阶段就要强调胸中有全文,根据这一整体的直觉感受,再对文章精要部分作深入探讨。只有在高一突出了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揣测、琢磨,才会在头脑中储存下大量的表象;感性认识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积累了初步的审美经验,学生才会具有审美想象的原料,才能在审美想象的工厂中加工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精神产品,并为高二的文学作品鉴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突出审美能力培养的高二阶段

高中三年,高二是承前启后的阶段,既是把审美感受引向深入,又是为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做好铺垫,加强审美想象力成为高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高二是在高一基础上的提高。学生通过一年的语文学习,“日常性情感逐渐发展为审美性情感,他们能对作品所隐含的情感和意味在审美感受中达到直觉性的把握。”[2]在全面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拓展、丰富意象的需要。从教材方面看,以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为主,兼顾传统戏曲和影视文学,选读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主要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这些全部都是文学作品,而且以诗歌、散文、小说为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性、多义性的集合体,且大都十分讲究含蓄,常常是纸短意长写而不满,或弦外有音、或思想深刻,在行文中形成了若干空白和契入点,极具有限中富含无限的艺术效果。这就为集中进行审美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审美想象是审美反映的枢纽,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巧妙联系同一作者的类似作品去强化感受,适当用某作家的作品来补充另一作家的作品,自觉而自然地融入自身的见闻感受,甚至是跨时空的、跳跃性地重组积累的意象以帮助学生探幽发微,形神兼备地领会作品的意象及深层意蕴。随着审美想象的丰富,学生在学习中潜在的创造思维逐渐上升到意识表层,加之审美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对作品的再创造,这就使学生在审美教育中培养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成为水到渠成的一步。

(三)突出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培养的高三阶段

随着知识面的拓宽和基础的扎实,高三学生的思维具有了充分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内省性,其辩证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日趋成熟,智能发展上出体现出渐次向以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为主的方向。而且,在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想象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对作品的深入认识达到了审美理解,逐步能从美学的意义上去体味和认识作品。学生作为鉴赏的主体越来越需要把握作品的精髓、需要赋予对象以不落俗套的内涵。如果缺乏一种深层的抽象思考的自觉性,就无法满足这一需要。换言之,没有学生理性思维的注入,作品还只是独立于学生以外的事物,对作品的理解和诠释便无从实现。学生越来越呼唤评价性阅读。

还应看到,高三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后阶段,发展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是教学的终点目标。大纲规定的各项任务要在高三结束时最终完成。而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不但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还有利于弥补高一、高二阅读教学的不足,使学生无论是升学深造,还是就业,都能具备必要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独立评价事物的能力去满足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需要。

高三的教材“是比较阅读,简明了解中国和外国文学的一般情况,初步具有对外国文学的鉴别能力”。[3]其中三分之二是文学作品,其他以文学评论、论文为主,要在高二的基础上着重培养研讨、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较高层次的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材的特征和任务非常适宜突出理性思维及创造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必然表现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创设情境、激发想象、鉴赏评价的同时启发了思维,学生在感性基础上得到了理性的提炼,并不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尽力捕捉新鲜而独特的情思,于一连串原储存表象的分解与重组中创造出新的意象。虽不如原文意象丰富,却可能生发出新的认识。学生也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活动中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获得了审美的愉悦。逐渐地,作品里、意象中蕴涵着的美渗透到了学生的心中,净化了他们的心灵,提升了他们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刘真福:《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文)〉第二册说明》,《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2期,第7页。

第7篇

1.“语文”应指“语言”“文学”

“语”和“文”应该包含由语言文字构成的各种作品,文学作品自然应该包含其内。但是也有人认为中小学生中的绝大多数学习语文是为了满际的需要,会写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就可以了。这种意见当然也有道理,语文课程的内容应该单纯一些,目标清楚一些,不要搞得太庞杂。如果按照这样的设计,把语文课程的内容限定在语言、文字及实用文的阅读和写作的范围之内,为了满足文学教育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另设一门文学课程。文学不是奢侈品,文学对于人的教育功能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本人的观点是,语文主要是指语言文学更为贴切,它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主要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范文,从文体上向非文学性的文章作适当扩展,从内涵上可向文化方面延伸。这样为语文定位,是符合国内外重视文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大趋势的。

2.语文教育的内容包括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

在我们看来,语文教育的内容包括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两个部分,二者不能相互代替。文学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了解生活,去感受命运,体验痛苦与幸福,并引起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文学。文学课应该以本国文学为主体,兼顾外国文学,老师应该指导学生阅读和欣赏中外文学作品,使学生爱好文学作品,并对中外文学有足够的估价和正确的认识,使学生从作品中的人物和环境的描写以及他们的生活和斗争中受到影响,养成高尚的人格。语言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懂得语言的规律,能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这个规律,正确地说,正确地写。通过语言教学,使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语言,为祖国语言的完美而奋斗。

3.语言、文学宜分科

1956―1958年间,我国曾短暂实行过语文教育的分科教学。当时之所以进行分科教学,源于对实践中语文教育质量差的探讨。虽然分科教学的尝试由于种种原因失败了,但这种分科教学的思想在今天看来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首先,当前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是专为语言教育设计的。当前我国语文教学组织的基本方法是单元教学法。单元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在于实现了教学的阶段性和有序性,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单元教学法是传统课堂教学较适宜的方法,最适合有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结构、知识积累和技能要求由浅到深、有明确的既定量化目标体系的学科教学,语言教学正是如此。而中学文学教育并不完全适合单元教学法。文学教育的目标如提高文学艺术鉴赏力、培养人文精神等只能是定性的目标,不可能有如语言教学那样可以从词汇语法等方面量化的目标体系。单元教学法强调的标准化、统一化、高效率,非常适宜于语言教学。但文学教育更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个体性,更强调学生的领悟和教师的引导,其主要目标之一是为学生在文学素养――更进一步,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打下基础,不可能要求通过教学立竿见影地达到什么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用单元教学法是不太合适的。退一步说,即使语文学科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非常完美而有效的,但由于语文教育以语言教学为基础为重心的基本要求,使得语文教育的内容、方法等仍然不可能完全适合文学教育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中学文学教育要与语言教育保持各自相对的独立性。

其次,“新的语言观使文学教育不能简单地依附于语言教育来进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传统的文学研究都是从修辞、表达、技巧、手段的意义上来理解语言和文学的关系,认为语言对文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传达作用上,语言是文学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意识所使用的媒介和材料。随着20世纪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和评估语言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语言一经产生以后,对后来的个体而言就具有先进性,个体在使用语言之前必须学习语言。但语言并不是简单的词汇堆积,也不是无意义的符号和对事物的指称代码,语言是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沉淀,是前人经验和心理的储蓄。人们学习和接受语言的过程,其实是学习一种文化并被其同化的过程。人们对事物的感受、理解和认识,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语言的文化内涵的影响。语言成为人与世界发生关系的中介,人类关于实在的知识往往是在语言文化的参与下形成的。因此决不能把语言视为一种工具,语言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会影响人对世界的认识。

现代文学理论超出了语言“工具论”的范畴,把语言放在“文学本体”范畴来研究,关注语言在文学本体构成中的作用,强调语言并不是在传达思想感情的阶段才出场,而是从一开始就制约着作家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制约着他对形象的孕育和塑造。所以,现代文学理论把澄清语言问题作为讨论文学的存在、发展、性质和特点必不可少的前提。新的语言观使得文学理论研究对于文学与语言的关系的认识极大地深入。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诗学、叙事学的研究,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术语、观念和理论,如“陌生化”理论、新形式论、复义、反讽、语境、“文学是非指称的伪陈述”、“诗歌是系统地对语法规则的背离”等等。这些都从一定的侧面揭示了语言与文学的关系。从语言传达的角度来看,言意矛盾贯穿整个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活动的始终。作家的创作既是在使用语言,又是在不断地与语言的束缚和遮蔽对抗,在这种对抗中会创造出新的语言,或是以艺术的手法对日常的语言进行加工,产生出全新的效果。语言教育是让受教育者接受既定的词汇、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学会运用他们来表达和交流。而文学的一个根本的要求是在既定的词汇、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上突破他们的束缚和遮蔽。

此外,语言研究虽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事实上文学研究的范围远不止如此,如精神分析批评、文化批评等与语言已经往往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或者只是将对语言的分析作为一种手段,而研究的核心与焦点并不在于此。而且在当前的文学理论研究中,语言研究虽然重要,但绝非处于最重要的地位上。即使对文学语言进行研究,也极少单纯地进行语言形式的研究,大多渗透、穿插、承载丰富的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内涵。

二、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内涵探析

对于中小学文学教育内涵的理解有许多种,大致有以下几种看法,有必要对此加以分析。

1.认为文学教育就是语文审美教育

张永昊、周均平在《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一书中认为语文审美教育是文化型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主要通过文学教育来进行,忽视了文学教育,也就基本上否定了语文审美教育。这是把文学教育作为语文审美教育的主体来认识的。这种把文学教育和语文审美教育结合研究的思路无疑是富有启发性的,但由于首先缺乏对文学教育内涵的科学界定,从而也就使这种研究缺少了应有的深度,有时甚至会模糊二者的关系。张、周二人在《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中也从语文审美教育的实施手段、范围和性质等方面辨析了它和文学教育的区别,认为语文审美教育比文学教育实施手段更丰富,除了借助文学形象,还可通过非文学形象进行,实施范围除了文学外,还包括语言、文章领域,在性质上文学教育具有纯审美性,语文审美教育则难完全超越实用性等等,应该说这种辨析一定程度上澄清了二者相关但不相等的关系。但正如上文所言,由于没有一个科学的文学教育内涵界定作参照,使这一切辨析仍有些雾里看花的味道,比如文学教育具有纯审美性之说,就值得商榷。从语文教育的大系统说,文学教育的基本功能特点是整合性,对各种知识的整合,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整合,对文化素养和人格建构和谐发展的整合等。

2.认为文学教育就是文学教学实践

在笔者所见的大多数讨论文学教育的文章中,对这两个概念的使用确实也存在不严格区分甚至相互替代的现象,但如果就此认为文学教育就是文学教学,恐怕有失简单。首先,“教育”和“教学”是上、下位概念,存在联系但更有区别,提倡文学教育,强调的是文学教育育人立人的教育目的和效能,突出了文学教育侧重非智力因素开发和人格建构整合的基本特点,而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是文学教学。其次,文学教育的概念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丰富补充语文教育思想,对传统的“双基”教学起一种反拨、调整、整合的作用,为新时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良好开展创造一个理想的实施空间,作为实施这种功能的文学教学,不仅不会取消传统的“双基”教学,反而会以其整合性充分优化语文教学系统,促进整个教育系统状态的良好运行,所以那种认为文学教育就是文学教学的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第8篇

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普遍应用,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保障。近两年来,在国内,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充分认识到了翻转课堂在各学科教学中的高效性,所以开始在教学中尝试实施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高等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学生在课前,通过看视频、听博客、阅读文章或调动自己原有知识储备去思考问题或者写一写小论文的话,那么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会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探究和讨论,长此下去,学生听、说、读、写等专业能力就会有大幅度提升,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 高等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文学类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大课堂容量,高等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文学类课堂教学的教师们会煞费苦心地给学生布置适当的古诗词的背诵、现当代小说的阅读以及外国经典名著影片的赏析……然而,没有人监督,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加之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教师又无法在课堂上检查和反馈,所以教学效果特别差,学生专业能力也无从得到锻炼和提高。当教师真正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去解读文本的时候,学生一问三不知,所以根本无从参与讨论。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的文学类课堂教学现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结合教材适当地记一点笔记;课堂上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不去思考分析、不去讨论写作;考试的时候,背一背现成的人物形象特点和作家的艺术特色而已。这样的状况,不仅学生学习的内容有限,更谈不上专业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基于以上现状,我们学院在初等教育专业文学类课堂中展开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或者是“颠倒课堂”。既为颠倒,意思也就是教师与学生,课堂与课下合理互换。我们高校的文学类课堂一直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很少互动参与,然后学生课下在家完成作业;而翻转课堂却是学生在家在课下通过微视频、小讲座以及一些文字资料等进行自主学习,而课堂成了师生交流讨论互动的天地,从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目前,我们的学生大多住宿(个别学生走读,家里更是方便),都上晚自习,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班级,以及学生个人手中的笔记本、IPAID、手机等都能随时上网,这样方便的互联网以及信息化的手段,为学生课后的自学提供了保障。由于课下有了任务,学生有事情可做,所以晚自习的秩序井然,学生要么查找资料、要么热烈探讨;要么墨香四散,要么书声琅琅……同时,由于课下的精心准备,反馈在课堂上,便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 翻转课堂模式在文学类各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翻转课堂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古代文学,尤其是先秦文学距离学生太远,像《诗经》《楚辞》、诸子百家等内容,学生学起来困难,于是教师就在课前录制了重点学习篇目的音频,让学生下载,课下自由播放倾听,几次听下来,学生便自然把需要背诵的重点篇目——《关雎》、《蒹葭》《鹿鸣》《子衿》,甚至是《涉江》、《湘夫人》《山鬼》等稍长篇幅的难于理解甚至是拗口的篇目都背诵下来了,这样的效果让师生们都为之惊讶。为了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史,我们推荐学生阅读《中国通史》,为了解作家的生平经历,我们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推荐学生看《孔子》《屈原》《曹操》等影片,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历史上真实的孔子、曹操、屈原应该是什么样的?他们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与历史本来面目有何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不同,等等。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了作家作品,课堂上讨论积极热烈,主动去重读《三国演义》,这样的教学给学生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再有,对古诗词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让他们去参与文学批评,去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目前,他们自发地背诵起《论语》来,这为学生将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国学教育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翻转课堂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现当代距离我们的时间太短,很多作家作品是否优秀还有待时间的考证,尤其是对当代作家的评价,我们更应该让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然而,我们的学生不喜欢伤痕文学、不理解反思文学,对于课堂教学有抵触情绪。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的老师利用翻转课堂,通过视频讲座,让学生去了解那一特定阶段的历史,从而让学生去感受那特定时期的作品的特定内涵,而后在课堂上,老师作为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让学生去表述自己的观点。再有,关于戏剧的学习,为了不再出现学生观看《雷雨》时笑场那痛心的一幕,我们在课前先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剧目简介,然后再观看话剧,最后还组织学生亲自上演话剧,这样,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作品学习中、主动背诵台词、请老师指导,这样的教学效果能不好吗?他们在反复的排练中,不仅深刻地挖掘了作品内容,更重要的是在表演中,去纠正自己的发音,锻炼自己的胆量,提高自我表现力。

(三)翻转课堂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目前,外国文学的课时量在不断减少,因为学生不感兴趣,他们的英语水平又大多不能阅读原著,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落实教学内容,教师更有必要利用博客、录制音频等方法,在课下让学生去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从而体会作品的人文精神和特有的精神风貌,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外国文学教学中,我们主要安排学生观看外国文学中的经典影片,像《哈姆莱特》《简爱》《巴黎圣母院》等,并联合英语教师,让学生背诵原著中的精彩片段,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翻转课堂在儿童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现在,尽管儿童文学课已经成为师范类院校初等教育专业文学课中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课,但是跟以上三门文学课程比较,儿童文学课程似乎受重视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可在中小学,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现状,不熟悉一些儿童文学作品的话,不利于教师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都知道《红楼梦》中关于林黛玉外貌描写的语句极妙,可是,你拿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去当教学案例时,孩子们会觉得难,会觉得深,即使学生们能理解老师的用意,他们在写作文时,也绝写不出那样的外貌描写来。所以,你还不如结合学生的实际,来一段大家熟知的曹文轩《草房子》中,关于秃鹤的外貌描写,“秃鹤的秃,是很地道的。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腊一般亮,让他的同学们无端地想起,夜里他也会亮的。由于秃成这样,孩子们就会常常出神地去看,并会在心里生出要用手指头蘸一下唾沫去轻轻摩挲他一下的欲望。”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外貌描写要突出人物特点并且要注重细节,适当的时候加入一些修辞更能使人物活起来。所以,我们在课下经常给学生播放实习录制的真实视频、有课堂实录、班会及其各种活动实录,让学生去真正了解孩子、喜欢孩子。

从以上四门文学课的教学实际出发,我们可以看到文学类课堂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翻转课堂的运用,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更为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供了保障。

四 初等教育专业文学类课堂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小学语文教学能力的人才。现在的小学生不比从前,他们求知欲强、接受教育早、思维灵活、知识储备丰富。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有相当高水平的朗读、演讲、表演、分析、写作等专业能力以及组织活动、管理班级等综合能力。那么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这些能力又如何取得与提升呢?显然要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去落实。初等教育专业的文学类课程是专业课教学的主体,一旦翻转课堂在教学中得以广泛运用.那么学生的专业能力就会大幅度提升。例如,古代文学课,选择小学教材中的古诗作为材料,课下布置内容,让学生探讨“小学古诗意境的分析”,课上反馈讨论,总结小学古诗教学方法,这样,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得以加强,毕业后真正到小学去,拿下古诗教学这个内容就不在话下了。而且我们要求学生必须熟练背诵《小学必背古诗词70首》,在检查背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初等教育专业特别开展了“戏剧节”活动,给学生以展示的平台。除此之外,我们要求学生必须积累儿童文学中的精彩片段以及一些生动的寓言、童话故事,同时配以相关的讲故事比赛和演讲比赛等。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又将高校的文学类课程教学与小学教学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使教学有的放矢,落到了实处。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参与比赛中,展现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总之,高校的学生有充裕的时间,但不会合理利用,如果我们教师在专业课中都能有效地利用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并且学生得以重视的话,我们的教学效果就会大有不同,学生的专业能力就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姚红,崔霞.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1(1).

[2]刘红存,董伦红.基于翻转课堂的休闲体育课程教学模型构建与探索[J].常州大学学报,2014(6).

[3]张金雷,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第9篇

从今年试卷的整体情况来看,两卷的第一部分考查了同学们对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以及名著阅读情况,有四道小题题目相同;第三部分考查同学们的写作能力,采用了同样的材料作文题;第二部分考查同学们对各类读物的阅读情况,文言文和第四题的现代文阅读采用了完全相同的语段和试题,而阅读部分的第二、第三题,虽然阅读语段不同,但在命题的思路上有着很多的相同之处。下面我们重点就阅读部分的试题做一简要的比较和分析。

一、从阅读语段的总体选材情况看,2005年的中考试题,沿袭了我省近年来中考命题选材的基本特点:文言文语段――《三峡》选自课内,为《语文教学大纲》推荐的基本篇目,同时又在课改实验区使用的《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50篇优秀古诗文之列;三篇现代文阅读语段,全部选自课外,文体为比较典型的说明文、议论文和记叙文,篇幅长短比较适中,内容贴近我们的生活和思想实际。

在现代文阅读部分,两卷使用的共同语段――《白苍鹭》,为外国文学作品,具有生动的情节、丰满感人的形象,反映了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主题,能够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激起我们思想情感的共鸣,引发我们的思考。

在非实验区与实验区试题相区别的两个语段中,非实验区试卷的说明文《雾》、议论文《心系一处》,试验区试卷选用的《细菌发电的广阔前景》、《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都沿袭了我省中考阅读文段选材的一贯特点:说明文简洁明了,内容或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或介绍最前沿的科技发展动态,有利于同学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议论文则针对我们的学习和思想实际,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给我们以良好的引导。因此,在日常学习和中考复习中,同学们适当地阅读一些类似的语段,选择一些类似的题目进行练习,可以使自己更为熟悉和适应中考的试题,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从阅读试题的整体命题思路看,2005年的试题,延续了2004年的命题原则与思路,呈现出比较稳定的特点。比较两套试卷,我们可以看到:

1.文言文阅读试题没有波澜。2005年的文言文阅读,以《三峡》为载体,命制了五道题,前四道题分别考查了古代文学常识、文言文的背诵默写、文言常用实词的理解、文言文重要句子的翻译,试题的难度都不大。相对有一点儿难度的是第8题:“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考查大家对文言语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有一部分同学可能会由于概括不全面而丢分。

至于今年考查的文言文篇目《三峡》为课标和教学大纲的交叉篇目,我认为可能只是一种巧合,大家不要因此就在中考复习中盲目侧重交叉篇目。至于我省中考文言文语段的选材,是否会像其他部分省市一样由课内转向课外,我认为,明年将是大纲教材的最后一次中考,保持试题的稳定性应该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在日常学习和中考复习中,针对考点,抓好课内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应该是最重要的。

2.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试题的命题思路大致相同,但具体考查的侧重点稍有变化。

在说明文部分,两套试卷都考查了对说明方法的判断,以及对不同的说明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的分析和理解。非实验区试卷在说明文语段中综合考查了我们对常用汉字读音的识记能力,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能力,对相关信息的筛选和提取能力,除第10题“用自己的话概括雾是怎样形成的”有一定难度外,其他试题基本上都能直接从文章中找到答案,试题难度不大。

实验区试卷在本部分,除设置了对文章重要词语的理解、对文段说明内容的概括等试题外,第9题“为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更侧重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和语言概括能力,第14题“利用细菌发电除了发电效率高之外,还具有哪些优越性”,需要我们从文章中筛选和提取信息,并加以分析、概括,整体难度稍大于非实验区。

在议论文语段的考查中,两卷都设置了仿写句子、为文章补充事实论据等开放性试题,综合考查我们对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思维能力、知识积累和语言组织能力。另外,两卷还共同考查了同学们对论证方法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非实验区试卷第15题,“说说‘心系一处’这个词语的含义是什么”,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第16题“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心系一处’”,考查了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提取;而实验区试卷中“你怎样理解‘诚实更是一个人一生中必须不断进修的课程’这句话的含义”,则更注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阅读感悟,第17题,关于论证方法的理解与分析,让大家在文章运用的多种论证方法中选择一种回答,比非实验区试题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从两套试卷看,中考的议论文阅读题,更注重考查大家对读物的整体感知,注重我们的阅读体验,注重对我们语文素养的综合考查。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培养自己对各类读物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应丰富自己的知识与生活积累,加强语文实践,勤于思考,不断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记叙文阅读部分,除考查了同学们对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识记、对文章结构安排中“前后照应”这一写作手法的理解外,更多地考查了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对人物情感的体验、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以及对文中人物行为的评价。其中,第25题为开放性试题,为我们提供了提出观点、发表见解的自由空间。

第10篇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月报》自1910年8月29日在上海创刊,至1931年12月第22卷12号停刊,共发行了259期,其历时之长堪称近现代期刊之最。在《小说月报》刊行的21年里,经历了中国近现代文学从晚清至“五四”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段,晚清文学革命和五四文学革命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影响同样也反映到了《小说月报》上。《小说月报》虽为商务印书馆出版商的刊物,有着一定的商业气息,但由于时代文学大潮影响和主编更易等原因,以1921年1月第12卷1号为标志,十分清晰地形成了该刊前后两个发展阶段。从刊物内容和风格特色上看,前期《小说月报》应属通俗文学期刊,而后期则属新文学期刊。

实际上,1920年第11卷起,《小说月报》就开始进行了革新的尝试。沈雁冰被任命主持革新栏目“小说新潮”的编辑事务。在11卷第1号的目录后登载了一则“小说月报征文广告”,提出了“改良体例”,增设“小说新潮栏”、“编辑余谭”、“说丛”等栏目。沈雁冰亲自为“小说新潮栏”和“编辑余谭”栏目撰写一系列文章,极大地改变了《小说月报》的旧有风貌。沈雁冰曾回忆说:“《小说月报》的半革新……说明,十年之久的一个顽固派堡垒终于打开缺口而决定了它的最终结局,即第12卷起的全部革新。我偶然地被选为打开缺口的人,又偶然地被选为进行全部革新的人。”在当时的背景下,沈雁冰同意主持《小说月报》的改革工作,就是他意识到自己将要从事的这项工作对于影响文学风尚、改变文坛现状一定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时期他写的许多文章,包括那些介绍外国文艺思潮的译述文字,都是从大处着眼来影响整个文学的发展的。在《小说月报》11卷1号《小说新潮宣言》中,沈雁冰提出:“文学是思想的一面的东西,这话是不错的。然而文学的构成,却全靠艺术。”他还坚持主张应以中国文学之实际情况,着力介绍外国的写实派、自然派小说,同时还开列了一张翻译书目。在本期“编辑余谭”中,沈雁冰接连发表两篇评论,一是《俄国近代文学杂谈》,一是《新旧文学评议之评议》,详述自己的关于文学的主张与理想,从推崇俄国文学重视人生、用于人生到明确倡导为人生的新文学主张,《小说月报》革新之端倪初现。在11卷10号《小说月报》上又由王蕴章亲拟启事:“自本号起,将说丛一栏删除,一律采用小说新潮栏之最新译著小说,以应文学之潮流,谋说部之改进。以后每号添列‘社说’一栏,略如前数号‘编辑余谈’之材料。凡有以(一)研究小说之作法,(二)欧美小说界之近闻,(三)关于小说讨论等稿见惠者,毋任欢迎。”至此,《小说月报》向新文学期刊嬗变的姿势已经拉好。1920年11月,沈雁冰有条件正式接编《小说月报》,他向出版商提出“已买下的稿子(指鸳蝴派的)一概不在《小说月报》上刊登(如林纾的译稿后就封存数十万字之多),以后《小说月报》的编辑方针不受馆方的约束”。面貌一新的《小说月报》第12卷1号于1921年1月10日正式出版,并很快成为当时国内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也是唯一倡导新文学的纯文学期刊。后期《小说月报》先后由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徐调孚任主编,成为新文学的重要阵地,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事实上成了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

通过对改革前后《小说月报》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首先,在文学旨趣上,前期《小说月报》倡导自由、趣味的文学,后期《小说月报》则强调“为人生”的严肃文学。在1910年8月29日出版的《小说月报》创刊号上,“编辑大意”定下基调:“本报以多译名作,缀述旧闻,灌输新理,增进常识为宗旨”,继在“征文通告”中则称“体则著译兼收,文则庄谐并录”。林纾翻译的小说《双雄较剑录》,王蕴章的短篇侦探小说《钻石案》,“英美报纸之发达”等译丛,及一些旧体诗词等刊载在创刊号上,“理科游戏”等新知识也有刊载。此外还有徐卓呆翻译的剧本《遗嘱》之第一幕。从分类上看,前期的长、短篇小说,无论著译,都归属通俗小说之列,并及译丛、笔记、新智识、文苑、改良新剧等栏目亦崇尚文趣,后还有“小说俱乐部”等读者参与的趣味栏目。

革新号12卷l号开篇即为《改革宣言》,另外又专门刊载了周作人和沈雁冰的评论文章《圣书与中国文学》、《文学与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于文学者身份的误认》,其后是“创作”栏,刊登了冰心女士的《笑》、叶绍钧的《母》、许地山的《命命鸟》、王统照的《沉思》等作品。在“译丛”栏内,选登的都是由著名的新文学作家翻译的外国一流文学作品。而由沈雁冰、郑振铎编写的“书报介绍”、“海外文坛消息(六则)”、“文艺丛谭(五则)”等也都紧扣革新宗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一期更在最后的附录里刊登《文学研究会宣言》,以示后期《小说月报》与新文学的志同道合。

沈雁冰在《改革宣言》中明确表示:“《小说月报》行世以来,已十一年矣。今为第十二年之始,谋更新而扩充之,将于译述西洋名家小说而外,兼介绍世界文学界潮流之趋向,讨论中国文学的革新之方法。”后期《小说月报》所表现出的立意和气魄与前期相比,的确让人刮目相看。在《文学与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于文学者身份的误认》一文中,沈雁冰进一步指出文学是“综合地表现人生”,文学是“人的文学……真的文学”,“文学作品不是消遣品”,文人也不应是“附属品装饰物”,明白无误地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

其次,在译著的选择标准上,前期《小说月报》所选译著率意而为,通俗即可;后期则精挑细选,要求严格。前期《小说月报》所刊翻译作品以“林译小说”为主。前11卷《小说月报》就刊载了林纾翻译的29种译著,占前11卷总字数的十分之一,总字数逾百万。这些作品或为林纾独译,或与毛文钟合作,皆为文言,但一般文风平易,并不难懂。

在外界文学思潮的影响下,早在《小说月报》第11卷1号的“小说新潮宣言”中就开列了翻译作品的目录,后又在12卷1号“改革宣言”中明示“多译西欧名著使读者得见某派面目之一斑”。因此可以说,后期的《小说月报》在翻译作品的选择上,有明确的遴选原则,致力于翻译介绍外国优秀文学作品,体现出流派特色,并以现实主义作品为主,意在为新文学创作提供可供参考的经验。第12卷1号上的《疯人日记》、《熊猎》,2号上的《木筏》,3号上的《猎人日记》,4号上的《祈祷》和《在加尔各答途中》等译著,反映出编辑们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

前期《小说月报》分类交叉,栏目杂乱,后期则归类合理,相对集中。前期的《小说月报》由于重视刊物的趣味性、知识性,内容包揽甚广。创刊号“编辑大意”说“本报各种小说皆敦请名人分门担任,材料丰富,趣味浓深。其体裁则长篇短篇、文言白话、著作翻译,无美不搜。其内容则侦探、言情、政治、历史、科学、社会,各种皆名。末更附以译丛、杂纂、笔记、文苑、新智识、传奇、改良新剧诸门类,广说部之范围,助报余之采撷。每期……至少必在八种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早期的《小说月报》侧重文学著译且以小说为主,同时,期刊的综合性也较强,提供了各类有较强史料价值的文化信息。后期《小说月报》对旧有门类做了大幅度的改动,使内容趋于集中而转变为纯文学刊物。在文学翻译、文学创作、文学评论三大块的整体框架内,又细分为论评、研究、译丛、创作、特载、杂载。作品内容主要是反对封建文学,提倡“为人生”的艺术,稿件大部分由文学研究会成员撰译。在沈雁冰主持下革新后的《小说月报》栏目一新,与外界的文学大势更为合拍,在当时社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吸引了一大批青年读者围绕其左右。

前期《小说月报》在短篇小说创作、外国文学翻译、小说理论研究、各体文学史料积累乃至近费制的创立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沈雁冰革新刊物的成功,也是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深谙经商谋略的商务印书馆的商业改良策略,确保了刊物营运中能持守“中庸”,不至激进太过,显出明哲保身的一面。沈雁冰曾说:“因《小说月报》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刊物,而商务的老板最怕得罪人,我们对有些文艺上的问题,就不便在《小说月报》上畅所欲言。”二是文学革命大潮的影响,使得刊物必须适应读者需要,回应读者对刊物内容革新的要求。三是沈雁冰、郑振铎等文学同仁积极努力,在文学方向上全力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贴近生活,为刊物赢得了大批读者。作为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物,《小说月报》革新后催生了不少的顺应潮流的创新,但前后也有某些承继,而不是如某些论者所言“《小说月报》的历史从此被这革命性的变革划为了截然不同的两块”。

参考文献:

1.《小说月报》,1920.11、1921.12。

2.茅盾:《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商务印书馆,1987年。

3.谢晓霞:《论1921年〈小说月报〉的改革及其意义》,《齐鲁学刊》,2004(4)。

第11篇

古今中外一切文学现象、文学作品、文学研究等都可以按以下两个视角分类,从而构成一个完整而开放的文学系统:第一是文学的时空角度,第二是文学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角度。先来看第一个视角,即文学的时空角度,这又可分为时间性和空间性角度。

(一)时间性角度:古典性文学与现代性文学

文学的时问性,实际上就是文学的时代性。文学的产生、生长和演变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是在历史时间长河中不断运动的。这就有了文学的长度,即时间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文因时而变,文与时俱进。一个时代产生了适应一个时代精神与需要的文学,是作家对所处时代具体生活有感而发的产物;但同时,一个时代的文学又反过来反映和促进了这一时代的精神和品格。无论是把文学比拟为照亮时代的精神明灯,还是反映时代的镜子,说的都是文学的时代性问题。就整个人类文学而言,可以区分为古典性(古代)文学、现代性(现代)文学与正在发展运动中的当今性(当代)文学。就中国文学具体论之,从时间性角度可分为先秦文学、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近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每一时代都有代表这个时代价值取向、社会生活、审美理想与艺术创新的经典性作品。如先秦文学中的《诗经》和《楚辞》,前者是北中国文学的代表,后者是南中国文学的典范,两者互补融合,哺育着中国传统文学的古典性品格。同样,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代表着所处时代的文学成就。按时间性即时代性研究文学,正是我们的文学史教程长期奉行的研究路数。中国的古典性文学,美学上的道、气、韵、味等,政治上的忠君、爱国、济世等,构成了艺术和思想上的鲜明个性。在语言上,古代文学是古代汉语的文学,与古代汉语的语言系统相一致。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之间还有一个中介,即近代文学。近代文学是一种转型期的文学,很多东西都没有定形与定制,但它是现代文学产生的必要准备。需要说明的是,在西方,“近代”和“现代”是同一个词,不存在“近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分别。本文考虑到中国文学史的习惯分类,因而析出介于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的“近代文学”。现代文学是现代性的文学,表现了人类对现代社会的生命体验和审美感悟。现代性的基本标志有三个力‘面: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个体原则。市场经济以功利原则为主导,民主政治与权威主义相对立,个体原则是区别于整体主义的行动哲学。历史的发展要求人类找到一种能够更好地表现现代人精神情绪、审美理想、价值观念的新的文学形式。试以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相比较,从文体角度不难发现,中国古典性文学中的韵文较发达,广义的散文比韵文要弱;而现代性文学则相反,散文体尤其是叙事性文学小说特别发达,诗的成就相对要小一些。我们看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主体部分就是一部小说创作的发展史,诗歌、散文、戏剧都在其次,如果去掉小说,现代文学大厦就会轰然倒塌。从整体上说,中国现代文学即现代性文学在精神取向上表现为向西方学习,科学、民主、自由、理性、民族、国家等构成了现代文学的主题。在语言上,现代文学是现代汉语的文学,与现代汉语的语言系统相一致。现代文学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外部原因,即印刷技术和传播媒体比之古代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晚清以降,印刷业的发达,报刊的传播,文学大众化、通俗化的取向,极大地刺激了小说创作,使这一能够有力、有效地表达现代人精神情绪与生存体验的文体,有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关于文学的时间性与时代性,还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意味着后起的文学必然胜于从前的文学、越是后代的作品必然超过前代的作品。文学是精神产品,不同于科技产品。科技的发展是一种线性发展,后起的必然超过从前的,今天的火车飞机比之古代的骡马舟车自然要先进快捷,但人文领域的文学就不同了,每件作品都是作家在特定时空、特定语境、特定情绪下产生的,与彼时彼地人们的精神状态、生活习俗、价值观念、审美理想紧密联系,其意义与价值是复杂多元的,不可能像物质产品那样可以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与判断。比如诗歌,你能说今天的新诗已经超越唐诗了吗?显然,李白、杜甫的崇高诗史地位,今天依然无人可以取代。

(二)空间性角度:本国文学与外国文学

时空视角的第二个角度是关于文学的空间性,也即文学的地域性、民族性。从这一角度立论,可以把文学分为本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两大类。本国文学指自身所处国家的文学,具有民族、国籍身份的认同意识。对中国人而言,本国文学就是中国文学,即发生在中国境内的一切文学;外国文学是发生在中国境外的一切文学。为了行文方便,本文所论文学的空间性,只将其分为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两大类。中国文学内部又可按地域或民族分为各类文学。以地域区分,如京派、海派文学,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1996年湖南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中国现代文学地域文化研究丛书”,就包括巴蜀、楚湘、吴越、齐鲁文学等分类,研究了特定地域与现代文学之间的关系。就中国当代文学而言,形成了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两岸四地不同的地域文学。台、港、澳文学与大陆文学一方面是同根同源同文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各有其特殊的文学生态环境与发展态势,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深受西方文化与文学的影响;深受商业化运作对创作出版的影响;在语言方面深受闽南客家文化、广东方言以及外国语的影响。外国文学是一个十分宽泛的地域文学概念。一般把外国文学分为欧美文学、东方文学等大类。就欧美文学而言,又可分为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东欧、北欧、美国、加拿大文学等;就东方文学而言,则有日本、韩国、印度、东南亚文学等。文学的空间性是由产生这种文学的地理环境决定的。地理环境是一切因素中最稳定的因素,势必影响到与之紧密联系的地域文化生态的稳定性及其特征,濡化、组织、干预和引导着该地域作家的性格与思维、情趣与视野、审美理想与艺术感受,进而影响该地域文学的表现世界、精神走向与文化品格。科学的进步有其世界性的统一标准,但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的进步则在于其独创性。文学在时间上是时代的,在空间上是民族的。一个民族的文学只有反映了特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时代精神、民族性格、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共同荣辱以及本民族生存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质,才能有别于其他民族文学。秀华光发的世界文学大厦,正是由形形各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作品所支撑起来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不但是文学研究的重要尺度,也是文化研究的重要方向。时代性是一种全球意识,民族性则是一种寻根意识,这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思潮。21世纪人类面对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交通立体化、信息网络化,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特别足覆盖全球的通讯卫星和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创造了一个不分国界的“电子空间”,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真正成了“地球村”。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本民族文化价值的精髓,体现本民族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有的地佗、意义及尊严,正越来越成为一种普世的精神追寻。在此意义上,研究文学的时代性与民族性越发湿得重要。对文学大系统进行时问性与空间性分类,具有自身的学理逻辑,并非简单的分门别类。

二、人类文学大系统分类结构的生产者与消费者角度

文学的时间性与空间性着眼于文学与世界、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文学与外部的关系。文学大系统分类结构的第二个大视角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着眼于文学与作家、与读者的关系,也就是文学的内部关系。文学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既然是产品,就有生产者即创作主体,还会有消费者即阅渎主体。为此,从精神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角度立论,就可以对人类文学进行区分,探讨各自的内在规律。

(一)生产者角度: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

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从“生产者”来看,就要探讨是准生产了它?如何生产?为什么生产?生产过程与产品有什么特色?这是关于创作主体即作家的研究。按生产者身份的不同,可以把文学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作家文学,第二类是民nj文学。作家文学也可称为文人文学,或知识分子文学,生产者是作家,是文化人,是具有独立写作能力和对自己的言论自由及表达拥有清晰判断力的人,其特点体现在个体性、符号性、稳定性三个方面,表现了作家的独立性生产方式及产品的独创性品质。作家文学的第一个特点足个体性或个性化。文学创作是作家生命律动的特殊形式,是一种最具个性化的精神劳作,是一种完全彻底的个人行为,因此,人们通常把作家看成“自由职业者”。文学生产的个体性特别强调生产者的自由度,只有在自由度较大的宽松环境中,作家才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和劳动。文学创作本身足一种精神探索,是一种不断向前的精神追求,它以语言为工具,通过语言建构形象或意境,表现作家对社会生活的美学评价及其独特的生命体验。文学是生命的体验,是人生的表现,要充分体现、传达作家对社会的理解和对生命的独特体验,个性化就自然而然成为作家文学的一个鲜明特征。每个人对社会的理解、对生命的体验、对人生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对同一种社会现象也会有不同的体验与表达,同样生活在唐代,李白的豪放飘逸与杜甫的沉郁顿挫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即使同一个作家,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与生命历程中,也会有不同的文学表现。个性化形成了作家文学的个人风格、个人特色与个人色彩。个性化是作家价值观、人生经历、艺术气质与修养、语言理想等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晶,这是作家文学的第一个特点,也是最显著的特点。正因如此,文学研究除了整体性的文学思潮、文学社团、流派等研究外,也要专注于个别性的作家研究,根本原因就在于作家的个性化影响了文学创作的理想与作品。

作家文学的第二个特点是符号性。任何一个作家的精神生产都不是为了自我消费。一个自诩创作了100万字作品但还放在抽屉里没有公开发表的人,是不能称为作家的。作家的社会角色与意义在于向公众源源不断地提供其精神产品,并由此影响社会。只要号称作家,就自然有其影响于世的产品流传。因此,作家必须将自己的精神产品通过媒体变成符号公之于世,这就是产品的符号性。当然,其传播方式和途径是不一样的。在古代,作品流传的范围相对较小。上古时代通过甲骨、钟鼎或竹片、木片、石刻来发表作品,古人用“韦编三绝、学富五车”来形容饱学之士,车是牛车、马车,五大车的书自然不得了,作品是用竹简刻写成的。从今天的角度考量,“学富五车”不过几十万字,现在用几张光盘就可以把数千万字的大百科全书全部扫描进去。自古及今,作家文学的符号传播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首先是手工符号图书时代,完全手工化作业,有甲骨、钟鼎、简帛等多种形式;第二是工业符号图书时代,是纸张和印刷术发明以后的时代,在纸上印刷符号;第三是今天的多媒体时代、网络时代,进入电子出版流通渠道,即电子图书时代。电子书籍是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是通过计机或相关没备阅读并可复制、发行的现代传播媒体。电子书籍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纸质书籍命运的终结,人类未来的图书阅读与传播,将是电子书籍与传统书籍和平共处的“混合图书时代”。从甲骨简帛到雕版印刷,再到机器印刷,到今天的激光照排、电子存储与网络传播,作家产品的符号化转换与发表途径,变得越来越简便快捷与多样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作家产品只有公开发表出来,转化为符号进行流通才有意义。事实上,无论是过去“韦编三绝”的时代,还是今天电子网络的时代,发表自己精神产品的人总是少数,尤其是将其印刷成图书出版就更少了。作家文学符号化的核心手段是将产品印刷成图书,成为看得见、摸得着、易传播、可保存的纸质文本载体。作品的符号性是作家文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只有变成符号,作家才算完成了精神产品的生产,才能影响社会,才能产生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产生文本的解读研究、作家个案研究以及文学社会学等其他研究。符号性使作家的精神产品成为社会公器。作家文学的第=三个特点是稳定性。作家的精神产品一经成为符号文本公开发表,流人社会,便成为社会公器,不再改变,这就是作家文学的稳定性特点。当然。也有个别作家认为作品不太成熟,再版时会进行修改,但这从整体上说只是微观的,是个别语句、细节的修改,绝不是大动干戈,伤筋动骨,否则就是重写了。按照有关法规,一件印刷品如果有1/3以上重新修改。那就成了新书,不再是原来的作品。所以.作家文学一经出版,总是以稳定性的面貌流传于世,成为社会公器。不再是他个人的东西了。无论是四大古典名著,还足鲁迅、沈从文、钱钟书等的现代经典,文本都是相对稳定的。正是由于其稳定性,作家才能将产品以固定不变的形式影响社会,影响其他民族,直至影响后世。以上所探讨的是作为个人化生产的作家文学的特点。与此相对应,文学作品还有另一种生产方式、另一种生产者,这就是民间文学。这里把文学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个人化生产的作家文学,第二类足集体化生产的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特征正好与作家文学相对应。

民间文学的第一个特征是集体性。民间文学足民间的集体性创作,是集体生产的精神产品,无法像作家文学那样确定具体的生产者。民间文学作品如果印刷出版,署名只能是某某讲述、记录,而不能写成某某著。中国民间文学四大经典《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从来就没有具体的作者,只有浙江或河北版本的采风者等等。作家文学有“版权”,按出版法规定,作家去世以后,他的继承人还享有50年版权,此后作品才不受保护。这充分体现了作家文学的个人性、专有性特征。但民间文学就不存在版权之说,不能说《梁祝》的版权归准所有,这是由民间文学生产者的集体性所决定的。由于民间文学是集体生产的精神产品,因此充分体现了创造这种产品的民族的集体智慧、思维特征、历史记忆、审美理想、风俗习惯等,民间文学的风格是一种民族风格,是集体民族文化心理的记忆与积淀,是人类学、文化学、民族学的宝贵资源和第一素材。也是文学史的重要资源与对象。民间文学的第二个特点是121头性也即非符号性,与作家文学的符号性相对应。民间文学的发表和传播十分简便,就是嘴巴讲耳朵听,口耳相传,既足发表也是传播。探讨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应注意几个方面:第一,民间文学整体上是I:1耳相传的,但也有一部分作品经由文化人采风记录下来。这些用符号化手段记录保存下来的作品就成了“历史民间文学”。与浩如娴海的原生态民间文学相比,成为符号文本的民间文学数量非常有限。世界上每个民族在其童年期都有丰富的神话故事,但能流传至今的只是极少部分,在后人眼里也就益发珍贵。第二,历史上的民间文学之所以大量潭灭,难以流传下来,根本原因在于文化观念与文学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文以载道”、“事父事君”的价值理念和“有助王化”、“非礼勿听”的取舍标准,“在野”的民问文学往往被视为有伤风化、有碍大雅,长期得不到主流文学观念的承认和接纳,被排斥在主流文学殿堂之外。民间文学在表现人性方面大胆、直露,那些既荤又素的故事,在寻常百姓那里经常听到,但从文化规范的角度考量,却是“有伤风化”而不可记录保存的。所以,要发现民间文学的价值。需要真正有人文眼光和尊蓖民间思想精神的人,这种人在历史上二虽不多,但却十分难得,中国古代民间文学正是通过他们的采辑记录才得以保留r来。尽管当时他们的采辑目的各有不同,或为猎奇,或为述异,但毕竟使占代口头作品成为文本符号而保存下来了。第三,由于民间文学是以群体方式和“在野”姿态创作的,比之个人署名的作家文学更具自由色彩与“越轨”言论,这是不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自然只有“自生自灭”。从民间文学的发展历史考察。大凡改朝换代与社会转型,往往是民间文学大量生产的时期,同时由于口耳相传的简捷发表方式,因而也是民间文学广泛传播与消费的时期,但最终保存下来的永远只是极少部分。口头性既是民间文学的长处(便于发表,便于传播),也是它的短处(即时消费,自生自灭)。20世纪70年代后期“”刚结束之时,民间广泛生产和流传着鞭挞“”的笑话、故事,但被有心人记录下来并出版了的只是-d,部分。

民间文学的第三个特点是变异性,这与作家文学的稳定性正好相反。民间文学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新的补充修改,形成变异。一件作品之所以会变异,大致出于以下情况:第一,民间百姓既是作品的接受者,也是作品的参与者、加工者。一件作品经由张三之口讲给李四听时,李四觉得不过瘾,在他讲给王五听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添油加醋。第二,当一件作品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流传时,难免会融入该地区、该民族的文化内涵,使作品更易于为当地百姓所接受。第三,当一件作品在不同历史时期流传时,因时代的需要也会对原作进行某种改变。以上形成的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特点,整体上使民间文学成为一种开放性、互动性的文本。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在“名人类”作品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由于名人的文化效应能够扩大、提升名人家乡的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加上人们对名人的崇拜心理,经常会出现“名人争夺战”。尤其是在现代旅游业中,名人效应不仅是当地的文化名片,更是经济资源。在山靠山,在水靠水,有名人靠名人,没有名人也要想办法挖一个名人出来,甚至抢一个名人过来。20世纪末,河南南阳、唐河两地曾出现过谢姓始祖的争夺战,湖北与河南也有过李自成去世地点的争夺战。民间文学中也有争夺名人的情况,最典型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梁祝故事至少有浙江、河南、山东、江苏四个版本。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客观存在,既有民间受众参与的原因,也有地域文化参与的原因。但一般说来,一件民间文学作品如果被采辑记录成文字出版发表,成为符号性的文本以后,其变异性就会相对减少,稳定性会明显增加。文学作为人类精神表达与愿望满足的重要载体,其生产方式与传播手段自然需要“与时俱进”。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以后,文学面对新兴媒介尤其是互联网影响下出现的全球化、市场化、大众化、图像化、快餐化、博客化乃至手机化的挑战与挤压,网络文学以其民间性、大众性、快捷性的特点深刻影响着文学。网络文学打破了已有的文类分野,不断挑战、改写着文学的定义。在文学大系统中如何给网络文学定位、网络文学是属于作家文学还是民间文学的问题就被提了出来。对此学界现在还没有一致的观点。本文认为,从网络文学作品的独创性、符号性(电子读本)、稳定性特征考察,网络文学理应属于作家文学范畴,不少网络文学高手也视自己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近年吸收了部分网络文学作家入会,2010年鲁迅文学奖已接受网络文学参评,网络文学与通过报刊、图书刊布的作品已被一视同仁。但从大量网络文学作品发表的匿名性(作者不具实名,多以网名代替)、变异性(有的作品是开放写作,由多人接龙参与完成)、即时性(随时更换,很快消亡)、草根性考察,网络文学又具有民间文学的一些特征。到底网络文学是作家文学还是民间文学,这既取决于网络文学自身的演变发展,也取决于网络时代文学观念的更新与重塑,现在匆忙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二)消费者角度:与儿童文学(未成年人文学)

从文学生产者的角度分析文学系统的分类结构,可以分为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两大类。下面我们换一个角度,从文学消费者的角度,即接受美学所研究的文学接受与读者的角度,也可以分为两类:这就是与儿童文学(未成年人文学)。是为具有一般阅读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社会批判能力的成年人服务和消费的文学,我们平时习见的大量文学作品都属于这一范畴。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者与消费者都是同为已成年的社会人,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从根本上说不存在审美意识、知识结构等方面的“代沟”,整体上处于同一个平面进行精神对话与沟通。从这一基本点出发,的特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题材无。古今中外,天上人间,战争和平,权争利害,士农工商,爱恨情仇,生老病死,什么都可以写,什么都可以进入文学版图,一切都取决于作家如何去写,如何把它写好。第二,创作多样化。诸如有批判现实的现实主义文学、反抗现实的浪漫主义文学、绝望于现实的现代主义文学、调侃现实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等等,五花八门,文随世移,天马行空,出奇制胜。第三,风格个性化。作品的结构、意境、语言、笔力、雅俗等,均体现出作家的个人爱好、个人色彩、个人风格,从根本上说,不用担心读者会有看得懂看不懂的问题。容易理解,本文就不再多加展开了。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材 教学模式 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26-02

1 调查情况分析

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要提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了反馈目前我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并将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今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近期,课题组成员对我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艺体系、经济管理系、生物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凤翔师范分院进行抽样调查,调查专业涉及初等教育、学前教育、工程造价、会计电算化、金融管理、物流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应用化工8大专业,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其中无效问卷3份,有效问卷197份,调查内容主要针对大学语文课程认知、大学语文课程学习现状、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议三大主题展开。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语文课程认知”主题中, 55%的同学认为“学学语文对以后工作有用”,71%的同学认为大学语文“有时候能潜移默化地让人认清生活中的道理”,说明大部分学生能意识到作为基础性学科、承担着人文素质教育重任的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针对“你喜欢语文课吗?”的问题,回答“一般”的占47%,回答“喜欢”的占40%;而在之后的“影响你对《大学语文》课程态度的因素”问题中,34%的同学认为是教材或授课内容,37%的同学认为是教师风格,可见,教学的外因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较大。

在“大学语文课程学习现状”主题中,71%的同学对现行教材比较满意,但51%的同学认为“应该按专业的不同来选取不同教材”,43%的同学认为“教材应统一,但不同专业的教学侧重点应不同”,明显看出学生倾向于大学语文应该跟专业学习紧密结合,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在教材的阅读材料中,学生更倾向于中国的、现当代的、小说、诗歌等阅读文本,体现出学生学习需求的简单化;41%的同学认为目前课堂中使用的教学方式属于传统型的“填鸭式”,也有40%的同学认为是“创新型的专题式”,可见教师教学风格差异明显;相应地,40%的同学认为授课方式“死板,但可以接受”;在语文课程中开展朗诵会、读书会的比例仅为27%,而52%的学生认为这些实践活动“很有益,但很少参加”,可见,实践活动的落实成为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在“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议”主题中,42%的同学希望通过“兴趣小组”的形式对语文教学进行补充,34%的同学希望通过网络形式补充,体现学生对创新教学的期望;在考核方式上,36%的同学希望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25%的同学希望采用平时作业的形式,可见,闭卷考试这一常用考核方式不尽人意;而学生也都程度不一地反映出对大学语文课程的不满之处在于教学手段陈旧、教材陈旧、设备落后;48%的同学倾向于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授课方式,这些也都对今后的语文教学改革提出要求。

2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今后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2.1教材的选择

目前我院的大学语文课程有两个校本教材,两本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各有千秋,也都体现了编者的匠心独具,大部分同学也都比较满意,但通过上述调查结果看来,学生对教材中的阅读文本的选择有自己的看法。由于高职学生入校时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他们更倾向中国的、现当代的、小说、诗歌等相对简单的文本,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篇目较多,而课时数量有限,教师往往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教学资源来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篇目外的内容,如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也都取决于教师个体的主观认识,这就容易出现“学生的需求”与“教师的初衷”断链的情况。在今后的教材修订中,我们可以选择更贴近时代,跟专业知识、生活实践相结合的阅读文本,而一些古典的、近现代的名家的杂文或议论文,因为时代背景的差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且脱离学生今后的就业实际,造成“学而无用”的尴尬处境,在今后教材的修订中,要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加以取舍。

在讲授教材内容时,教师应根据专业的不同,充分合理地整合教材资源,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将人文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比如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要走上讲台,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在教学时,应注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分析文本,提高他们文本分析、文学鉴赏能力;提倡将诗歌改编成故事、将小说改编成戏剧,将散文改变成诗歌等,激起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根据教材内容,模拟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再如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应用化工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要走向企业生产第一线,根据企业用人需要,应加大应用文的阅读、写作比例,可选择一些科技或工艺产品生产的说明文,还可选取有关职业理想、行业发展、企业文化等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加入向专业特点延伸的口语交际等训练,以此贴近生产、贴近专业、贴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亲自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上某一现象进行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到企业参观见习,条理清晰地写出产品生产的流程及工作日志;为企业产品的广告、使用说明书等,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2教学模式的转变

因为客观教学条件的限制,目前,我院的大学语文教学仍采用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的教学模式,课堂氛围的带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讲解的魅力,语文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明显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显然更倾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的授课模式,这不是仅仅靠课堂提几个问题就能行的,这种互动的模式应该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师生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将知识性的教学任务细分成几个项目,把学生分成小组,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通过自主学习、讨论合作、开展调查、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的发展,尤其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比如学习苏轼的《江城子》时,可布置几个项目任务:(1)收集接触过的苏轼的诗词,总结其诗词内容特点;(2)查阅历史,了解苏轼的宦海沉浮;(3)述评苏轼的旷达豪迈;(4)联系本词,剖析苏轼的儿女情长;(5)找出既有英雄一面,又有儿女情长一面的文学家或文学形象。这样组织课堂教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今后学生就业所需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从目前情况看来,我院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开展第二课堂的非常少,而很多学生希望通过“专题讲座、兴趣小组、网络”等形式补充语文教学,根据学生专业、兴趣,可将语文教学与当代文学、社会生活、新闻事实、热门话题相结合,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组织演讲比赛、读书会、辩论赛、征文等活动;因地制宜地与学校、社团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知识转变为能力的过程;还可建立班级网络平台,学生管理,教师从平台内容、栏目建设方面进行监督,学生的阅读心得、原创作品都可以在这里展示,还可以学习求助、讨论交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学生未来职业竞争能力。

2.3评价机制的革新

目前,我院的大学语文教学评价中,基本是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在内的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这种评价机制看似囊括了学生的综合表现,但过于笼统,体现不出差异性,也不能够客观反映学生在这门课程中的表现,如平时作业中抄袭他人、期末考试时突击复习记忆的同学,也可以取得高分,而平时课堂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的同学却因记忆力、写作等短板取得差强人意的成绩。说到底,是因为教师以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为主,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重视不够;考试评价内容和方法过分拘泥于教材内容,往往以标准化题型考试为主,侧重考核知识的识记和再现,忽视了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化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的培养。

教师作为教学评价改革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重新建立科学的评价内容和标准,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制定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评价方案,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评价内容上,语文考试应淡化对学生的知识性考试,将重点放在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上,从单一元的知识评价向多元化能力评价转变,体现在期末试题中,就是不囿于题型的全面化、标准化,可采取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在评价方式上,要从重终结性评价转变重过程性评价,多视角,多种方法评价学生,实行分层、个体化评价。如帮助每一位同学建立大学语文课程学习档案,由每小组组长负责,制作课程记录卡,详细地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通过活动表现评价法,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表达交流能力、创新能力进行多方位评价;将小组成员的课堂笔记、文学习作、哲思短语、小论文等进行搜集整理,写出评语,提出建议,建立激励机制,在班级网络平台上展出;对学生参加的各种辩论赛、诗歌朗诵赛、征文比赛、演讲大赛、情景模拟等实践活动作出汇总评价,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总之,合理的评价机制的建立,要为培养学生的多种语文能力来服务,才会有效、有意义。

大学语文课程一贯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审美性与文化性的统一,但如果实际教学脱离学生的需求,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在高职教育背景下,大学语文只有与时俱进,逐步推进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