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八下历史总结

八下历史总结

时间:2022-03-14 18:20:04

八下历史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八年级历史;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71-1为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校八年级历史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在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同时,需要根据学校生源情况、学校未来发展需要以及着眼于培养具有创作性人格特征的学生的需要,设计规划八年级历史公民教育活动课程。

八年级抗战史的学习,为笔者提供了一个活动创设契机,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战史时“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进一步弘扬世界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表现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不畏强敌、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事业进行不懈努力。”结合南京地方史,笔者逐步开展以“南京大屠杀”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教育活动:结合“国旗下讲话”、班会课等营造探究氛围;组织学生探访南京大屠杀集体屠杀地点;探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开展历史知识竞赛;邀请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经盛鸿老师开设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知识讲座;开展图文并茂的历史小报评比;“中学生历史剧创作与表演大赛”……以南京大屠杀为中心形成12.13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课程。历史公民教育活动课程日益体现出目的明确、系列化、不断走向精品化的特点,成为学校八年级课程体系中的一大亮点。

一、八年级历史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八年级历史公民教育活动课程实施分准备阶段、成果展示阶段、总结阶段。

(一)准备阶段

1.严密规划:凡事预则立,必须重视计划性。9月新学期开始之际笔者就开始规划本学年本学段的历史公民教育活动课程。

2.活动的宣传与发动。规划制定后在各班进行宣传,张贴活动设计方案;利用运动会、期中考试、秋游等空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准备。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彰显,自行制作宣传海报,自我学习与创作,自行组织表演……在整个过程中班级同学团结协作,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提升,学习历史的氛围逐步形成,探究历史的激情兴趣喷涌而出。

3.制定标准,进行预赛。历史小报先进行班级选拔,必须紧密贴合12.13主题活动的主题,图文并茂,注重形象直观性与反思性,体现创新性。

历史知识竞赛班级在平时教学与测试中进行选拔由班级推荐5人参加年级的决赛。

历史剧的创作与表演:剧本创作要立足历史,带有一定的公民教育,将历史剧的创作表演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鼓励创新,如加入一些改编的情节和现实的讽喻等,尤其可反映90后一代的困惑与心声,但不可流于荒诞。评价标准涉及主题、表演、创新性、道具准备、感染力(现场互动气氛)、时间的把握等等方面。

(二)成果展示阶段

历史小报评选优秀者制作成展板学校橱窗展示;历史知识竞赛决赛中评选优秀者予以表彰;历史剧创作表演大赛以晚会汇报演出的形式举行决赛,评选出优秀者以及最佳表演者进行现场表彰;学科讲座根据学生需要探究的问题邀请专家开设。

(三)总结阶段

由于历史学科活动的延续性,笔者特别重视多方面的总结工作,通常总结分参与学生层面、观看者层面、整个活动过程性总结等等。学生的总结侧重于他们的体会感想,最触动他们内心的地方。其中历史剧创作表演大赛最引人注目,留下的印象自然最深刻。

二、对八年级历史活动课程的思考

1.学生期待这样的学科活动性课程。每次活动后笔者都感动甚至钦佩的是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是单纯与激情化身的天使,某班同学为了排练倒地的镜头而头部受伤缝针;某班的同学数易其稿,手写的稿子密密麻麻几十张;某班同学全身心投入角色,流下了真实的眼泪……这些只是所有孩子们热情和智慧的一个缩影。

2.活动性课程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活动中展现了学生的智慧,锻炼了学生的合作、协调与交流等诸多能力,这在学科课堂教学上是学不到的,给我们老师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在这样的“活动课程”中学生的成长超乎我们的期待与想象!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第2篇

【关键词】活动;多元;价值;防空;励志

笔者所在的学校,地处农村,随着城镇学校的扩建和扩招,农村学校的生源严重流失,面对这种现状,学校采用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笔者也结合自己的历史课程进行了深入的实践与研究、反思与总结、分析与论述。在这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结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班级学生结构特点,笔者尝试着深入开展以纪念“九・一八事件”为主题的德育系列活动,这样不仅顺利的完成了教材预设的教学内容,还达成了历史课堂的多元价值。

第一、防空演练的价值达成

在纪念九一八事件的日子里,结合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防空演练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深入实践中提升综合逃生、自救能力。

1.防空逃生演练。在纪念九一八事件的日子里,我们从活动的策划、宣传、落实、反思、总结来提升每个学生的逃生演练意识,并在活动的实践中达成能力的提升,比如今年九月十八日,十点零九分拉开防空警报,所有学生快速,井然、有序的离开教室,撤向宽广的操场,空袭警报中全部师生抱头蹲下或趴下。

2.消防灭火演练。消防安全是学习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教学行为中,我们可以借助演练进行消防安全演练,逃生的环节加一些火灾现场的渲染,让学生迅速用毛巾、手帕、湿巾纸等快速沾湿后进行逃生,并让学生拿着灭火器、消防栓去灭火,不仅掌握火灾现场的逃生技巧,还掌握基本的灭火技巧。

第二、牢记历史的价值达成

牢记历史、才能更好的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了解历史的细节,才能感悟当年耻辱的原因,更能努力提升自我、实现强我中华的伟大梦想。虽然学生刚刚进入初二,按照教材预设的时间,我们的教学进度还没有进行到《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但是我们可以借助这一具体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开展一系列的牢记历史的活动。

1.主题黑板报的布置。班级中利用班级橱窗、班级文化墙、班级黑板报进行以“缅怀先烈、牢记历史”“难忘九一八”等主题文化布置,让班级的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布置这些主题的内容中,学生在参与布置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了解这段让每个中华儿女都难忘的历史,让每个学生为此而震撼、为此而流泪、为此而奋起。班级中有与之相关的图片、文字、警句等等,这些内容再次让学生牢记这段难忘的历史。

2.主题手抄报的评比。在这个时间段,我们完全不需要让学生通过背诵、记忆等形式来记住某个历史时间、历史人物,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手抄报的形式让每个学生进行手抄报的制作,让这段历史时间、人物、事件成为学生记忆中的一部分,成为学生历史素养的一部分,也成为学生思想素养中的一笔精神财富。

3.主题演讲赛的进行。历史老师在学校一般不担任班主任这一角色,但是历史老师可以联合政教处、团委、班主任团队等进行一个“难忘九一八”的主题演讲比赛,让学生结合对九一八事件的认识进行主动报名参加,学校对班级推荐的作品进行海选和推选,最终进行以年级或学校为单位的演讲大赛,把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对侵略用语言、音乐、泪水、愤慨等情感表达出来,用情用泪用行动来牢记这段历史。

记住的不仅仅是历史,是耻辱、更是教训,这样的活动的开展不仅达到课程预设的目标,还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和生活,丰富了学生的素养和品质。真正达成提升教材价值的效果。

第三、励志向上的价值达成

在和平的年代,我们的牢记历史是为了展望更好的未来,擦去泪水,我们可以再次静下心来慢慢分析这段历史的悲剧,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再到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中华儿女正因为经历这种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困难才深思、反省,每个中华儿女都发现落后就要挨打,而为了避免这种灾难的重演,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需要用行动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1.为梦想而学习。人生因为梦想而伟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而个人梦想的完美实现是寄托于国家梦想的实现。面对当下的和平年代,我们有非常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面对这种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应该珍惜一切来之不易的环境,用心、用脑的去学习,用这种最快捷最科学的方法来实现我们的梦想,实现中国梦。

第3篇

摘要:历史反思是八十年代电影历史意识的重要内涵,从反思政治到反思文化,由当代现实延伸到更为久远的历史深处,是80年代电影历史反思的演变路径。作为一种与时代思潮紧密关联的电影现象,八十年代电影的历史反思也有其无法回避的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八十年代;历史反思;历史意识

八十年代中国电影对当代历史的深刻反思,其源头是“伤痕电影”。七十年代末期,以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伤痕文学”涌现,开始了当代文艺对“”历史的控诉与反思,展示伤痕、舔舐伤痕也成了深刻影响八十年代文艺潮流的逻辑起点。所谓“伤痕电影”,主要是指以《泪痕》(1979)、《苦难的心》(1979)等为代表的一批旨在揭露历史伤痕的影片。在其后的理论探讨中,理论界对“伤痕电影”一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轻视倾向,并有意无意地将其与“反思电影”区分开,认为其仅仅是一种精神创伤的展示,缺少反思的深度与广度,甚至只是一种廉价的情感诉求。

历史反思首先是从政治开始的。八十年代初期,痛定思痛的人们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终于意识到政治上的极“左”倾向和各种运动的反复,严重损害了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政治首先成为人们反思历史的对象。从文艺创作的角度来说,长期的政治封闭和混乱,在拨乱反正后,不失为极好的创作素材和资源。国家民族的苦难,在艺术家看来是极深刻的艺术素材。因此,谢晋在八十年代创作的《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等一系列影片中,集中对当代中国政治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批判与反思。应该说,在前两部影片《天云山传奇》和《牧马人》中,导演在情节设置上作了些巧妙的设计,比如将政治事件置后为故事背景,对政治运动及其来临前的肃杀气氛不做太多的渲染,甚至没有直接地表现政治运动的场景和过程。到了《芙蓉镇》(1986),则作了较为大胆的艺术表现,影片也因此在发行时遭到了极大的阻力。在当代中国电影史上,《芙蓉镇》第一次将政治历史进行了长时段的回顾与反思。从五十年代的“四清运动”前,一直到“”结束后的1978年,这二十多年的政治风云的变换和社会现实的进程,透过芙蓉镇这个湘西小镇得到了全面的折射。谢晋通过对主人公胡玉音和秦书田、粮站主任谷燕山、镇支书秦满庚、“革命女将”李国香、流氓无产者王秋赦等一系列人物的塑造,结合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的变迁和动荡,展现了这些小人物在政治风暴中的悲剧命运。

八十年代的中国电影对历史的反思,在现实层面上将历史悲剧的发生归因于当代中国的极“左”政治,那么,它又是如何转入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的呢?历史地看,这一反思对象的转变,与当时社会文化思潮的演变有密切关联。在八十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现代化,而“中国人走了三步才走到文化这个问题上来:首先是实行改革开放、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随后是加强民主与法制并进行大踏步地经济体制改革,因为没有相应的先进管理制度,先进技术有等于无;最后,文化问题才提到了整个社会面前,因为政治制度的完善、经济体制的改革,都直接触及了整个社会的一般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文化心理与文化机制”。因此,仅仅从现实政治的层面进行反思,固然能够总结出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在政治上争取不再走弯路,走错路,然而,要真正解决当下社会的问题,转变人们的思想与观念,投身到实际的现实中去,还必须要从文化观念和文化传统中找寻更深层的原因。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文化寻根的社会思潮出现了。1985年初,寻根思潮借《作家》《上海文学》等杂志浮出水面,随后迅速扩大到整个文学领域。一时间,“寻根文学”成为取代“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之后的又一股文流和思想潮流。“寻根思潮表现了中国文学界在一个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就文学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现代与传统等具有时代特色的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表现了文学精神的自觉,也表现了文学自我认识的觉醒,并且第一次把‘文化’作为一个基本视角引人中国文学的理论与批评中。”很快,文化寻根的思潮的影响也扩展到了电影、美术等其他艺术领域,并进而影响了电影创作。例如陈凯歌就曾谈到过他对中国文化根源的看法,“我认为西部是我国文化的发源地,我们就是要溯本求源寻找自己民族的根。在经济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找出一个民族观念形态上的历史继承。”将文化继承与经济振兴联系在一起,而不再是一味地反思政治,成为这一时期人们在思考中国社会问题时的最明显的特色。八十年代中国电影中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寻找与反思,最典型的例子当数《黄土地》《孩子王》和《红高粱》。这些影片在面对与反思传统文化时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反思视角的宏大性与自觉的文化责任感。正如张艺谋所言,“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是甩不掉的。……只不过我们和第四代‘优’的角度和形式不同,我们这一代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发言,往往是远远地看,如《黄土地》;或者更超脱些,这就是《红高粱》。”从《黄土地》(1984)开始,《大阅兵》(1986)、《孩子王》(1987)、《老井》(1987)等一批影片的出现,标志着80年代中国电影在文化反思方面的发展与趋于成熟。在这些影片中,导演们试图去触摸这个民族积淀了数千年的文化心理结构和思维定式,并由此对国民文化性格中的缺陷和弱点进行反思。在《黄土地》中,影片将镜头对准了贫瘠的黄土地,对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农耕文明进行了反思。中国社会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经济上以封闭的小农经济为主,社会制度方面则以宗法制度为主体结构,在文化上的特点就是由这种经济形式和社会结构决定了的封闭性。因此,在《黄土地》中,以大量的静止镜头拍摄那片土地,大片大片的黄土地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天空留得极少,人物往往被放置在一个小角落里,如蝼蚁一般渺小、无助。封闭性的构图暗示的是文化上的封闭性与停滞性。黄土地虽然养育了这片大地上的儿女,但这种黄土文明的根深蒂固的习性,也使他们养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习惯和文化心理上的自我封闭状态。“《黄土地》超越了创作主体个人有限情感的外射,而升华出一种社会情感和民族情感的超前意识。”如果说《黄土地》承载着导演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但与此同时却又保持着一份对这片土地的深沉的爱与眷恋的话,那么《孩子王》则借中国文字这个古老的文化意象,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更为激烈的反思和批判。文字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产物,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文字有时也会成为人类悲剧的渊薮。古有焚书坑儒、文字狱,今有持续数十年的文字大批判和笔墨官司,这一切都与当权者的文治手段之残酷与狡诈,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文化也可以轻易地成为一种批判的武器。在《孩子王》中,有一个场景的音响设计得极富文化批判意味:老杆在翻阅着字典,音响中传来各种人声和方言诵读《百家姓》和《九九表》的声音,混合着自然的音响、山民的野唱和庙堂的钟鼓乐。这一幕,无疑是导演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的外化。尽管《孩子王》最终 给出的结论很有些文化虚无主义的色彩,即要求字典也不要抄,把传统文字和文化彻底地扫进历史的垃圾桶,这无疑是有些矫枉过正了。但就文化反思和批判的力度而言,《孩子王》确实是前所未有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审视与批判。再如影片《老井》,也以一种极为矛盾和暖昧的态度表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落后、愚昧的一面的反省。一方面,老井村的村民们为了寻找合适的水源,在长达数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坚持不懈地打了上百眼井,在与自然伟力的对抗中展现出一种坚韧执著百折不屈的民族品质和蓬勃的生命力量;另一方面,影片以大量篇幅表现愚公移山式的打井行为,在片尾却轻描淡写地交代了工业化机械最终打井成功,这一对比显然象征了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与只有几百年历史的西方工业文明之间的对立和差距。以农耕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中国文化,其主要特征就是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人力的原始性和在科技上的蒙昧状态。

历史反思是八十年代电影历史意识中的重要内涵,从反思政治到反思文化,由当代现实延伸到更为久远的历史传统,体现了八十年代电影历史反思的主要方向与道路。有论者在总结新时期电影时认为,“新时期以反思电影为主要内容的电影创作,经历了政治反思――思想反思――文化反思三个阶段”,《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天云山传奇》《牧马人》《人到中年》《如意》《月亮湾的笑声》等影片作为思想反思的代表作“将镜头向历史的纵深穿透,把观众的视线引向‘’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包括三年困难时期,反‘右’斗争时期,,化时期,等等),甚至引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首先,从语义上说,不论是反思政治还是反思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反思历史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思想行为,因此没有必要将政治反思、文化反思与思想反思区别开,政治反思与文化反思的思想性是毋庸置疑的。其次,《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天云山传奇》《牧马人》《人到中年》《如意》等影片,从内容上看的确是将反思的触角推向了“”以前的中国当代历史,但这些影片要么是反思政治(如《天云山传奇》《牧马人》《人到中年》),要么是反思文化(如《如意》),要么是既反思政治又反思文化(如《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并不存在只能归为思想反思而不能归为政治反思或文化反思的情况,因此,将这几部影片视为思想反思的代表作是不恰当的。最后,从八十年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演变情况来看,政治反思始于对“”及“”历史的批判,但政治反思的思想倾向一直到八十年代中期的改革片里仍有其深远影响,具体表现为对政治教条主义和僵化的政治体制的批判与反思。在人们寻找经济改革何以举步维艰困难重重的内在原因时,文化的因素开始凸显出来,传统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机制对现代经济改革的阻碍作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这一切,都是在八十年代思想启蒙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八十年代中国电影之所以会表现出如此强烈的历史反思意识,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知识分子批判意识的恢复与重建。从社会阶层的区分来看,知识分子不同于其他社会阶层的本质特征,就在于他们是严肃的批判性话语的生产者和制造者。这种批判性话语“比较说来,带有更多的反思性,更带有自我批判性”。在“”期间乃至更早以前,中国的知识分子长期处于一种失语状态,不仅丧失了批判性话语的生产功能,连生产话语的机会都少得可怜,意识形态的严酷控制将知识分子的话语空间挤压得几乎为零,知识分子群体的社会地位也降到了空前的最低点。“”结束之初,意识形态的控制相较以往有一定程度的松动,因此,在整个八十年代,知识分子的批判性话语力量总体上是逐渐恢复并慢慢得以增强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八十年代电影中历史反思意识的建立,与知识分子群体的批判意识的恢复与重建是分不开的。这种批判意识和力量,很快从文化界、思想界传到了电影界,影响了八十年代电影的艺术风貌。(2)八十年代是一个催人思考的时代,其时代性内容之一便是反思与批判。刚刚过去的历史亟待人们去总结,现实中的困难也需要人们去解决,未来的发展却似乎并不明朗。近30年的当代中国历史给身处其间的生命个体带来的精神创伤,是电影从政治角度反思历史的最初动因,随之而来的社会改革浪潮与人们的社会理想之间的矛盾以及飞速发展的市场化、商品化对人们的冲击,历史责任与道德理想的失落,迫使人们去反思自身的文化处境与文化生存方式。对精神价值的追寻,是八十年代中期的社会思潮逐渐转入文化反思的主要原因。(3)八十年代文艺创作环境的改变,给电影的历史反思提供了外部条件。与“”时期和“十七年”时期相比,八十年代的文艺创作环境是较为宽松的。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文化反思热,既是这种宽松的文化语境的结果,也为电影的历史反思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支持。(4)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政策,让人们得以走出周遭的小圈子,甚至走出国门放眼世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存在着显著的差距,这也给国人提出了与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政治反思、文化反思的紧迫课题。因此,八十年代电影的历史反思意识,也是整个时代的发展所要求的历史反思与民族反思的要求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然,八十年代电影中的历史反思也存在着某种历史的局限性。不论是前期对政治历史的反思,还是后期转入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在反思的深度与合理性上都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政治反思的历史局限性在于,反思的主体与作为反思对象的历史之间的时间距离过近,“当局者”的视角限制了主体对历史的认识上的超越,而使一些影片的政治反思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和感性化特征。尤其是为人所诟病的“伤痕电影”,几乎是紧接着“”历史结束后就开始出现,这种快速反应,既表现了艺术家的艺术敏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艺术视野和艺术深度的开拓。黄修己先生在谈到历史事件的影响时曾指出,历史的影响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直接影响阶段,指事变刚刚发生,直接作用于某一方面的社会生活,在社会上引起震动的幅度大,其影响显而易见。二是深刻影响阶段。历史事变于社会生活已无明显的影响痕迹,但由于直接影响的后果已积累了相当长的时间,负效应亦已渐显,要亡羊补牢都已不易,因而显出了历史事变的深刻性来。三是潜在影响阶段。事变已成遥远的历史,其影响已成为一种具有顽固性的传统,成为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潜伏在民族的血管里。从这个意义上说,八十年代中国电影中所呈现的对现实政治的反思恰恰是处于“直接影响阶段”。其最关注的是事件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直接的影响,从而总结经验和教训。然而,由于历史才刚刚过去,其在创作者心中的印记还甚为明显,所谓“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这个阶段对建国后的政治现实本质要做出深刻的揭示,无疑是困难的,更无法超前地表现这段历史对其后的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潜在影响。至于八十年代电影在文化反思方面的局限性,则主要表现为在面对本民族文化传统时的情绪化倾向:要么走向文化的虚无主义(如《孩子王》),要么把文化传统中愚昧、落后的一面过分地美化和神秘化(比如《老井》和《红高梁》)。对于前者,海外学者余英时曾有过严肃的批评,认为“对于文化传统只是一味地批判,极少‘同情的了解”。这一观点对于我们认识八十年代电影文化具有启示意义,它提出了文化反思的边界意识问题。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其复杂性,恐怕不能简单地去全盘接受或彻底否弃,文化传统中既有值得抛弃的糟粕,当然也有现代人迫切需要的养料。因此,对于文化传统的反思和批判,必须要存在边界和底线。对于后者,将文化传统中的愚昧落后的一面加以美化和神秘化的倾向,在90年代后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我的父亲母亲》等影片中得到了更为全面而丰富的展示,以至于被一些理论家们批评为“伪民俗”,这种以丑为美或试图化丑为美的文化态度,同样是不足取的。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比较中,八十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怀有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对民族壮大国家富强的迫切希望,使他们很难以冷静客观的姿态审视本民族文化,这既是那一代知识分子在文化反思问题上的成熟度不够的表现,也是八十年代电影文化反思的局限性所在。

第4篇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

太行山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赴武乡史实地寻访实践团在校团委副书记马耀斌带领下一行八人在山西省武乡县开展了弘扬太行精神,寻访抗战老兵系列活动。

七月的太行山景色迷人,地处太行腹地,山西武乡县城的八路军纪念馆显得更加庄严肃穆,高大宏伟。人们通过解说员生动的讲解,通过对太行革命老区的走访观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脚下这片土地的神奇壮丽,更加深切地缅怀那些长眠于此的革命志士和英烈,缅怀那些为太行山今天的幸福生活而为之奋斗,不惜流血流汗的老一辈革命家。抚今追昔,此次将社会实践目的地选择在山西武乡,翻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和中国革命史,武乡这个名字出现频率颇高。武乡之所以成为华北抗战的指挥中心,是由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和山西地区在抗战历史的重要地位决定地。一是山西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前线的落脚点,并且在山西初步完成了八路军部署的调整和实行了战略展开。二是山西是八路军向整个华北地区实行战略展开和创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出发地,日军大量入侵华北平原地区后,冀中、冀南、冀鲁豫等根据地也非常需要八路军去最前线抗日,所以说由山西必须向整个华北发展。三是山西是华北敌后抗战的军事指挥和政治领导的中枢所在地,也可以说是战略依托。在中国抗战中,应该说山西是发挥了特别巨大的作用。正是这样,我们才慕名来到山西武乡这片红色的土地,来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为什么选择这里,我想,正是因为这个纪念馆是中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和华北各根据地八年抗战史实的大型军事专题纪念馆,也是因为这里是八路军总部的所在地。所以希望在这里能够全面系统的了解有关抗战胜利及八路军的历史。

走进八路太行纪念馆,一首气势磅礴的抗日歌曲把你引向那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随着讲解员的讲解,一个个英姿勃勃的八路军战士,一位位英勇顽强的革命先烈,一幕幕血火连天悲壮感人的往事,一次次刀光血影的激战都清晰地浮现在你的眼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大型铜制雕像,一共有十一人,他们就是新中国的十大元帅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他们都曾参加过抗日战争,领导过八路军同日本侵略者的战斗。每个人都神态庄严,气势宏伟,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雕像的背后便是纪念馆,纪念馆共分上下两层,白砖青瓦,样式很像故宫的太和殿。正门的上方便是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馆名。

走进馆内,“太行精神,光耀千秋”四个金色大字便展现在我们面前,顿时觉得这个地方充满了正能量。这里展品众多,囊括了从抗战初期一直到胜利结束期间所有重要的时期。分为日本全面侵华、八路军出师抗日、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等六个展厅,全景式介绍了八路军的形成,结构,领导,发展等各个方面。通过导游的介绍,图片、实物的展示及全景模拟的再现,系统的了解了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八路军115师平型关战役的烽火硝烟,感受到了将士们为取得抗战以来首次重大胜利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为了转移群众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感受到了八路军全体指战员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危,舍生忘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日军残忍实行“三光”政策所造成的万人坑,感受到了当时人民群众的无助与悲恸。

我边走边看,边走边听,仔细的了解每幅图片,每件实物背后的故事。在左权同志的雕像前,我停下脚步,望着他那挺拔的脊梁和深邃的眼眸,听着导游介绍着他不平凡的一生。顿时我的眼眶湿润了,一位八路军的副总参谋长为了群众的安危,亲临前线,将生死置之度外,最后壮烈牺牲。这就是人民军队啊,这就是为人民更好的生活而奋勇杀敌的八路军啊!在平型关战役的模拟实景面前,看着115师的将士们埋伏在山沟的两侧等待坂垣师团出现的时候,我的心也紧张了起来;在将士们拿起大刀冲下山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白刃战的时候,那种扣人心弦让我的内心被一股强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所震撼。这就是英勇顽强的八路军,这就是拥有民族精神和马列思想信仰的人民军队所迸发出来的强大力量!

“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这是朱德同志的一句话,它被醒目地刻在纪念馆烈士英名录的一栏上方。其实在太行八年抗战历史当中,涌现的革命前辈,革命人物远不仅仅这些,还有不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没有载入史册,他们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却默默无闻,正是这些英雄的八路将士,英雄的太行人民用自己的鲜血和汗水创造出战争史的奇迹,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太行山不会忘记抗战期间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的老一辈革命家,不会忘记在这里浴血奋战,艰苦创业的八路军将士和太行人民,他们英名永垂青史,光辉业绩万古流芳,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我们将踏着先辈的足迹,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奋勇前进。

八路军纪念馆在雄伟壮丽的太行山区、如诗如画的漳河水畔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整整两个半小时,我都沉浸在震撼和感动之中,震撼于日军的残暴,感动于八路军的英勇无畏。纪念馆的609幅照片、1091件文物以及大量油画、雕塑、历史场景、视频影像资料,全景式展现了八路军及华北根据地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光辉历史,反映了八路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使我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对于八路军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记得央视七套的《百战经典》里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回首战争”。xx总书记也曾说过:“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展望未来”。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党和国家重视和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今天。

我们应该牢记像“太行精神”这样的伟大抗战精神,将满腔的爱国热情化为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将这种精神与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思想道德修养相结合,把八路军将士战胜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当今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相结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第5篇

一、古镇概况

廿八都镇位于浙、闽、赣交界处,处于仙霞岭腹地,依山伴水,地理位置优越,号称“鸡鸣醒三省”。古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被誉为“文化飞地”、“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自宋熙宁四年(1071年)始称“廿八都”,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宋室南渡之后,仙霞古道日渐繁盛,廿八都逐渐由兵家必争之地发展成为商贸重镇,四方之民云集,富甲三省边界,雄踞一方。

廿八都当地居民是移民的后裔,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文化类型。各种民风民俗极具个性,丰富多彩。在古镇,从建筑到街道巷弄,再到整个古镇的环境,仍基本保持着传统的风貌和格局。多种类型的民居和公共建筑保存完好,它们融浙式、闽式、徽式、赣式、客家式于一体,风格各异,匠心独具。此外,其它的历史物质遗存众多,壁画、古桥、古庙、古阁等不胜枚举。

二、古镇的传统特色

廿八都古镇布局基本沿袭明清“一溪二街”格局。主街纵贯南北,与枫溪平行,北段称“枫溪街”,南段称“浔里街”。主街之西为一条古老的后街,狭窄弯曲,大致与主街平行。东西走向巷弄众多,纵街横巷,构成南北长、东西狭的古镇街市。廿八都古镇是代表浙西南明清古建筑群和街区风貌的古代重镇,1991年被公布为首批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1. 古镇传统建筑特点

古镇建筑总体布局,依山而建,因势而导,师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古镇内规模较大且保存基本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有四十余幢,其建筑形式千姿百态,其中有徽式马头墙、浙式屋脊,赣式檐橼、闽式土墙,还有欧式门庭,各种风格争奇斗艳,却又和谐共存,相得益彰。

古镇民居建筑平面布局为国内传统的层进合院式布局,即沿中轴线纵深布置房屋和天井,上堂下厅,左右厢房,中间为天井。天井较为开阔,一般为横向矩形,通风采光良好,舒适宜人。古镇凡有一定规模的宅院,都有雕饰精美的门楼。与江、浙、皖式门楼不同,廿八都的门楼为木结构,采用梁、枋、檐、挂落和垂莲柱等构件组成四柱三楼式的楼阁式,上覆黛瓦,檐角起翘,各个部件雕饰精美,内容多为福禄寿喜之类的图案,寓意吉祥。

廿八都现存的公共建筑约有20余处,以文昌宫和水安桥最富特色。文昌宫整体布局沿中轴线展开,依次是照壁、门庭、正门、前殿、天井、正殿、寝殿,共三进四天井五开间,左右为厢房,以檐廊相连。正殿为三层重檐歇山顶楼阁,三层共18个飞檐翘角,蔚为壮观。文昌宫内牛腿、雀替、窗扇、户格、栏板等构件均为浮雕或镂空雕,构图精美,雕工精湛;其梁、枋、脊檩、藻井上有彩绘人物、山水、花鸟等400多幅,内容丰富,笔法细腻。

水安桥位于古镇南端,为条石浆砌单孔石拱桥,长二十一米,宽近六米,跨度十四米。上有桥廊,原有九间(今存七间),中间为歇山顶重檐三层楼阁,飞檐翘角,四面花窗。堪称浙西风雨桥之典范。

2.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

古镇历史悠久,风貌独特,文物古迹丰富,传统格局完整,且有独特的地方习俗和文化传统。挖掘古镇的历史遗存,其历史文化价值总结如下:

(1)古代的军事要地

廿八都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清时期曾驻有重兵。四周关隘拱列,地势险要,仙霞关为东南入闽之咽喉要道,枫岭关为浙江五大古名关之一。雄关古道,曾留下明朝著名爱国将领郑成功和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足迹。

(2)仙霞古道上的驿站

清康熙以后,仙霞古道地位更为突出,人流、物流“攘往熙来,络绎不绝”, 廿八都开始进入鼎盛时期,镇上设有驿站或驿铺,过往官员、兵丁、商旅、挑夫等,均在此歇脚换马。

(3)边界的商贸重镇

廿八都是中原通往东南沿海、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陆上交通枢纽,如今沿老街两侧还遗留着大量19世纪以来作为店铺商号的建筑,10多个老字号。廿八都曾经是货通南北的一个重要中转站。

(4)“文化飞地”

廿八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被誉为 “文化飞地”,或称“移民文化的活化石”。廿八都镇的地方聚落居民与历代驻兵后裔以及各地商人后裔组成了一个移民小世界,使得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凝结、沉淀。小小的一个古镇,流行13种方言,有142种姓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形式多样,山歌对唱、跑旱船、踩高跷、舞龙狮、戏鱼蚌、玩木偶、剪纸等异彩纷呈。这与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传统村落有着本质的区别。

(5)丰富独特的古建筑

廿八都保存有大量的明清以来的民居、宫庙建筑,其中有省级文保单位1个,市级文保单位32个。这些建筑融浙、闽、赣、皖、客家建筑文化于一炉,有的甚至掺杂西洋建筑元素,不显鄙俗却另具神韵。

3.古镇街道和巷弄空间

古镇地势北高南低,东西约二三百米,南北约一千米,主街一条,纵贯南北。东西横巷沿纵街延伸,又有交叉相通的里弄,宛若蛛网。主街道为青条石路面,各巷道均以卵石铺面,古朴典雅。水沟沿建筑环转流淌,其水汇入下游的枫溪。南北大街依枫溪自然曲直构筑,浑然天成,丝毫无人工造作之势。北段以民宅为主,南段以商铺为主。高墙、窄路、狭天,绵延曲折,步移景异,令人神往。东有大王庙,南有万寿宫,北有文昌阁。出水口在古镇的南端,夹山而出。上有水安桥,两侧林木葱茏,景色优美。古道经水安桥折向南,跨溪过桥,豁然开朗,得见另一番锦绣福地。

三、廿八都古镇的保护与开发规划

首先,古镇保护的关键是科学规划。规划应着眼于古镇的全局和整体发展,不但要保护一座座单体建筑,更要保护古镇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民族传统文化;其次,通过规划,重点保护古镇的历史传统风貌及街巷空间肌理;第三是确定古镇保护的工作原则与方法;第四是确定合理的保护范围;第五是确定保护的内容与层次,并提出保护和整治的要求;第六是对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提出整饬和开发利用意见。另外,还应注意保护古镇的自然山水与人文环境。保护传统文化的意义在于促进传统文化的再生和发展,使其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保护的原则在于真实地反映历史留下的信息,同时古镇的保护也应随着时展的需要,对一些不适应发展需要的功能,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改造和整合,使保护与利用和谐融合,在保护中发展,从而激发古镇新的活力。廿八都古镇根据继承、保护、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一次规划、分期建设,近期主要以抢救濒危历史建筑,解决古镇风貌的保护与恢复为主,远期达到进一步提升古镇的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提升整个镇区的环境品质的目标。

古镇保护规划坚持以整体保护为指导思想,重点保护和恢复古镇原有的历史空间环境肌理,尽量避免损伤其具有鲜明特征的步行空间。从土地利用、设施更新改造等措施入手,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在保持古镇传统格局的前提下,力求改善古镇环境质量,突出保护对象的特点,体现古镇的传统特色。

四、廿八都古镇保护与开发规划的实践

1.抢救濒危建筑,保护整治历史建筑和传统院落

古镇保护规划实施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第一是保护,对古镇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院落及历史建筑实施严格保护,建筑外观除适当修复外,不做任何改造;对古镇内格局完整、传统风貌较好,但建筑质量一般,难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传统建筑,整治立面,保持传统形态,修缮改造内部空间,改善居住条件;对个体价值一般的,但对保持整个古镇风貌特色有重要作用的原有建筑,由专业人员实施修复,保持原有风貌。对于现状质量尚好、但风貌与古镇整体风貌不协调,又难以立即拆除的建筑,对外观进行整治,降低对历史环境的破坏程度。廿八都古镇保护一期工程共实施项目21个,经过1年多的努力,完成了文昌宫、忠义祠等项目修复建设,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

2. 更新和改善基础设施

传统的古镇代表着一段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古镇街道历史悠久,风貌独特,空间尺度宜人。但老街两侧的建筑老化严重,街区环境日渐恶化,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与现代生活的要求矛盾尖锐。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历史老街在时代进程中的继承保护与更新发展的矛盾。

首先是净化视觉空间环境:电源干线采用电缆埋地敷设,取消架空线路;在道路一侧设污水管与原石砌暗沟形成完整的雨污分流及排水防洪系统。街面采用青条石铺砌,恢复古镇质朴自然的街巷空间。

其次是改善基础设施:古镇传统老街设施落后,居住质量差。要维持传统民居建筑的延续性,就必须改善原有的生活设施,使古镇居民能够舒适地生活。在对民居的保护性修复过程中,对一般性建筑内部功能设施进行完善,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同时充分考虑古建筑的防火安全问题,改造消防通道,划分防火区域,并按规定设置消火栓。在市政设施方面,结合保护工作更新改造排水、排污沟渠等基础设施,并接入周边城镇市政管线系统;规划建设垃圾集中收集点;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增加绿化,改善古镇的整体环境。

3. 修复改造民居,提高居住质量

古镇民居的修复,立足于改善古镇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允许在不破坏历史风貌整体性的前提下,改善传统民居内部空间,更新生活设施。使古镇文化与现代生活和谐相融,从而实现保护与再利用协调下的可持续发展。廿八都古镇核心保护区内民居的修复历时一年,得以全面完成。古镇沿街立面得到整治,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达到了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要求。

4. 古镇保护与发展旅游相结合

廿八都古镇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自然离不开旅游开发。否则古镇的保护终将成为无源之水。古镇的保护和利用是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对于文化资源的利用,切忌目光短浅。倘若只顾眼前的利益,盲目而无限制地开发利用而不注意保护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最终将被证明是极其愚蠢的行为,必将自食恶果。唯有合理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固有价值。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树一帜的传统建筑是古镇令人向往的魅力所在。通过发展旅游,可使古镇与现代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从而达到保护目的。

廿八都古镇在做保护规划的同时,结合旅游发展的需要,统筹考虑了古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线路、旅游景点的规划,以千年古道(仙霞古道)为主线,将清湖古码头、石门清漾古村落、江郎山、仙霞关、廿八都以及浮盖山等景点一一串联起来,古镇旅游融入了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大流之中,成为廿八都镇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古镇保护与发展旅游相结合,一方面提升了古镇的环境空间品质,保留了传统的场所精神,使古镇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得到提升和体现;另一方面,使古镇的知名度通过旅游这一手段得以有效宣传和提升,并逐步树立古镇自己的品牌形象,进而促进旅游发展,并为古镇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五、古镇保护与开发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在我国,虽然不乏成功的古镇保护开发案例,如周庄,南浔,木渎等,但是由于各地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廿八都的开发保护并无现成的经验可以直接套用。在廿八都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具体实践中,通过摸索、总结,形成如下几点思考:

1.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的实施,为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不仅为当地的居民开辟了财路,同时也使当地居民对古镇资源的价值以及如何利用资源有了新的认识。在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古镇居民确确实实得到了实惠,这是最令人欣慰的。

2.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古镇居民是古镇最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必须让居民参与到古镇保护的行动中来。居民作为古镇发展的主体,应该是保护规划实施的执行者,同时也是最终受益者。

3. 随着古镇保护的深入以及城镇的不断发展,古镇原有的基础设施在一定时期后将不能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提前谋划完善配套诸如古镇的停车、排污、消防等基础设施的扩容显得尤为重要。

第6篇

关键词:历史课;兴趣;知识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241-01

一、注重历史教学的故事性、趣味性

现行中学历史教材注意到了中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大小字结合编写历史的方法,穿插了一些趣味性很强的故事,但由于受教材文字总量的限制,一些社会上流传甚广,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本应写进历史教材,却未写进教材,有些虽然写进了教材,但仅仅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写得不深不透,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备课时认真地思考,精心地设计,这堂课加进哪些诗歌、名言、典故,以增强故事性、趣味性、感染力。如讲岳飞,我要板书、朗诵岳飞著名的词作《满江红》、爱国者岳飞的形象跃然纸上,学生热血沸腾,对岳飞油然而生敬意。当我讲到岳飞遇害后,人们怀念岳飞,痛恨秦桧,后人在杭州西子湖畔修了岳王庙,铸了秦桧的铁像跪在岳飞墓前,后来有一位姓秦的书生瞻仰岳王庙后奋笔写下了两句诗:“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槐姓秦”,强烈地表达了书生对岳飞无比的敬仰和对秦桧的无比仇恨之情,许多学生听到这里,眼泪夺眶而出。学生产生了共鸣:疾恶如仇,爱憎分明,要做流芳百世的爱国者,不做遗臭万年的卖国贼。

二、注意课堂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历史教师要特别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注意课堂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还要不乏幽默感,使学生为你滔滔不绝地讲授,非同凡响的口才倾倒,所折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马卡连轲说:“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可见课堂语言的重要性。课堂语言的生动性,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对你所教的内容相当熟悉,俗话说“熟能生巧,巧能生花”。不熟,就可能边讲边想,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其次要求教师语言丰富多彩,形象幽默。例如讲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我加进这样一段描述:“1771年1月5日,震惊世界的土尔扈特部反抗沙俄压迫的民族武装起义爆发了,他们歼灭了监视他们的沙俄官员、军队

和其他人员,焚烧了自己的宫殿、村落和带不走的粮食、物品、草原上升起了巨大的烟柱,渥巴锡汗骑大马上,举着鲜艳夺目的彩条旗,带着八万部众、分三部离开居住了140多年的伏尔加河下游,踏着积雪,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祖国前进。到六月,土尔扈特部历时半年,行程一万多里,历尽千难万险,付出了人员减半的巨大牺牲,终于回到了祖国,他们献出了永乐八年明朝政府敕封给他们祖先的汉篆玉印,表示回归祖国的诚意,受到乾隆皇帝的热情招待。”这样生动、形象的讲述,使学生对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并深刻认识到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各族人民心向祖国,热爱祖国,我国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收复香港、澳门是顺乎民心的,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台湾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海峡两岸一定会实现统一。

在讲“八・一”南昌起义时,我先满怀激情地说了一段富有感染力的话:“1927年,、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和‘七・一五’反革命事变,提出‘宁可枉杀一千,不可一人漏网’。”一时间,共产党人血流成河,尸骨成山,但敌人的白色恐怖并没有把共产党人所吓倒、所征服,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高举红旗,又继续战斗了。八月一日深夜,他们在江西南昌,打响了反抗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下面请看‘八・一’南昌起义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局如何。这

种开头,生动形象地渲染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的那种紧张肃穆的气氛,共产党人那种百折不挠,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能紧扣同学们的心弦,迫使他们急不可待地想知道“八・一”南昌起义的情况,唤起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三、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新颖性

由于青少年的思维往往与声音、形象、色彩、感觉等连在一起,历史包罗万象、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因此,要揭示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适应青少年思维的特点、历史教学在教法上应灵活新颖,教学手段应先进科学,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史后论,或先论后史;或先原因后结果,或先结果后原因。也可目标教学,也可图示教学,也可电化教学,也可多媒体教学,总而言之,根据内容的需要,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最好是多种方法和手段的有效结合,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使他们高效地

第7篇

一九六O年代拉丁美洲的‘爆炸时期’(boom,1960-1975) 文学风潮大放异采,将拉丁美洲的小说创作推上世界文坛,‘魔幻写实’(realismo mágico/magic realism)的创作技巧俨然已成拉美小说的图腾,也是近四十年来文学论述中不可缺席的尖兵。在探讨‘魔幻写实’时,不应忽略的是‘历史’在小说题材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拉丁美洲历史题材丰富多样,举凡前哥伦布时期史,殖民主义,役奴/解奴史,独立运动史,种族史[印第安原住民史(indigenismo),混血族群史(mestizo/mulato),克里欧由主义(criollismo),高卓文化史(gaucho)]…等均是文学创作的题材。拉丁美洲的传统历史小说书写可追溯至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最丰富,进而发展至写实主义、现代主义、克里欧由主义及少部份存在主义思维的历史小说。依曼顿(Seymour Menton)的分析,一九四九年古巴小说家卡本迪尔(Alejo Carpentier)的<<世界王国>>(El reino de este mundo)面世后,可谓拉美新历史小说与传统历史小说的分水岭(38),卡本迪尔自然成为新历史小说创作的始祖。一九七九年的<<竖琴与阴影>>(El arpa y la sombra)描写历史知名人物哥伦布,结构与内容呈现更多新历史小说的特色,新历史小说可概括出几项特点:拟仿(mimesis)历史背景外,附加哲学、形而上学的思维,赋予历史周期循环的特质,以致真伪难辨,如波赫士的作品;刻意曲解、忽略、夸大史实或撰述时代错误的事迹;后设论点(metaficción),互文(intertextualidad)特色,仿讽(parodia),多层次语境与论谈(heteroglosia) 等(Menton, 42-46,Niall Binns, “La novela histórica hispanoamericana en el debate postmoderno”, La novela histórica a finales del siglo XX, 159-165)。 <<竖琴与阴影>>之后杰出历史小说相继面世,被视为拉美新历史小说创作的巅峰。虽然卢卡斯(Georg Lukács)在他的<<历史小说>>(The historical novel)精辟论述中以狄更斯和托尔斯泰的小说为例,指出写实小说和历史小说的诸多相同点,藉以说明不需在小说文类中再区分其他从属(次)文类(subgénero)的主张(part III, chapter 5,230-250),不过一般在探讨二十世纪的拉美文学时,由于‘后现代’与‘魔幻写实’论述的强势旋风,除了少数几位因‘魔幻写实’技巧书写引学界瞩目而兼探讨其历史/小说外,许多杰出的小说家未如‘魔幻写实’群作家受到重视。当然,广义而论,所有的小说都有历史小说的影像,小说人物的社会环境多多少少都会模拟真实情境。墨西哥诗人艾米里欧.帕契哥(José Emilio Pacheco)撰文阐述历史与小说的关系时表示:‘小说创作究其根源,其实便是在化历史为己有(小说)的转变过程…日常生活的故事,没有历史的人的历史…所有的小说都是历史小说’(Menton, 31-32)。如果刻意区分的话,本文讨论的主题马奎斯则尚不是拉美作家中致力经营‘历史小说’的作家,以安德森.因贝特(Enrique Anderson Imbert)对历史小说较中庸的定义:‘小说叙述的情节是小说家前一个世代的故事’(3),那么马奎斯从一九五五年的第一部小说<<风吹落叶>>(La hojarasca)至一九九六年的报导文学<<绑架新闻>>(Noticia de un secuestro)等十余部作品中可视为‘历史小说’者仅有<<迷宫中的将军>>(El general en su laberinto,1989) 。不过马奎斯娴熟精湛的‘魔幻写实’技巧,擅长揉制史实与神话的笔力让读者在他诸多小说中可以捕捉到历史的轨迹,进而探勘这些史迹对他创作的影响与在小说中扮演的角色。如此,<<迷宫中的将军>>之外,马奎斯其他小说中蕴涵的历史则是如万花筒般色彩缤纷了。本文将先探讨‘历史小说’<<迷宫中的将军>>,继之再论述历史再现的小说作品。

二、<<迷宫中的将军>>

<<迷宫中的将军>>并不是第一部将这位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Simón Bolívar,1783-1830)写入小说的作品,马奎斯在‘跋’的谢辞中感谢同胞作家穆迪斯(Alvaro Mutis)的(“El último rostro”)给他的灵感(271),然马奎斯妙笔生花的创作让玻利瓦尔这位历史知名人物也在文学天地中声名大噪。<<迷宫中的将军>>在结构、主题与技巧上虽较属传统历史小说,但仍是近几年来拉丁美洲历史小说的经典代表(Menton, 156)。马奎斯以传记小说书写西蒙?玻利瓦尔(Simón Bolívar),将历史与神话重新建构,让读者在正史与虚构的迷宫中游离(Matías Barchino,”La novela biográfica…”,La novela histórica a finales…,149-150)。

1. 凡人vs.英雄

<<迷宫中的将军>>以玻利瓦尔生命最后七个月又九天(一八三O年五月八日至十二月十七日)的时间铺陈而成,主题平行呈现一个强烈对比的历史人物:与凡人无异的玻利瓦尔每下愈况的健康情形和传奇般的英雄人物玻利瓦尔的丰功伟业。这样的对比呈现巴赫丁(Mijaíl M Bajtín)所指的历史小说的特色,他说:‘当代历史小说的目的与特色便是试图在小说人物的私生活中(恒常以情史为主轴)找寻历史的痕迹,同时以一种寻常生活化的方式来呈现历史介面’(368)。由此观<<迷宫中的将军>>八个单元的篇幅,每一章都有他身体状况的描述咳嗽、吐血、胀气、发高烧、头痛、体重越来越轻,身子益见萎缩…,‘那些不久前在世纪大会(Congreso Admirable)上见过他的朋友都不敢相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的身子竟至这般形销骨毁地步’(146);不过玻利瓦尔的健康虽然随着章节的爬梳日益恶劣,却又高潮迭起,在一次次奇迹似的状况下又变得精神抖擞。第一章提到他四年来一直有发高烧呓语的症状,‘发病翌日却又完全恢复理智, 一切如常’(18) ;第七章、第八章描写日薄西山的将军,却又峰回路转地勾起几笔英雄胆识的意境与影像:‘何西.帕拉西欧斯(José Palacios)好久不曾见到主人的健康状况像那几天那么稳定,一接到军事的消息,头痛和黄昏高烧的毛病则“弃械投降”,立即消失’(203-204);里欧阿查区(Riohacha)叛变得以敉平的善意的谎言让他喜形于色,唤起昔日万民拥戴的回忆:‘我们从来没有这么好的机会沿着正确的道路从新开始…当我重新踏上阿拉瓜谷那天,全委内瑞拉的人民都会起来支持我’(257) 。 这样一个看似平凡无奇的生老病死问题在每章中平行走笔,对应玻利瓦尔盖世雄风的印记显得丝丝入扣,引人入胜。

医生角色的塑造也使整部小说趣味横生,在玻利瓦尔病恹恹的身躯上平添几多色彩。虽然小说一开始便带入玻利瓦尔日益消瘦的身子,医生却迟至第五章后才陆续出现,将军英雄式的自信与自己的健康拔河:‘我如果真把医生的话当回事的话,早就入土多年了’(142)。尼卡西奥.巴列(Nicasio del Valle)大夫在第四章中昙花一现(112),其余三位则颇有戏谑嘲讽意味,连名字都语带揶揄。埃库莱斯.加斯特尔冯多(Hércules Gastelbondo, ”Hércules”原为大力士之意)的惊人之语:‘在我手上死去的病人跟死在其他医师手里的一样多,但在我这儿死得更快活’(218);尼特(Night,黑夜)大夫却把将军的病情诊断为慢性疟疾(251),雷韦伦多(Alexandre Prosper Révérend,庄严可敬的亚历山大)的诊断‘感冒未愈导至肺炎’较正确(251),但他在将军颈部及小腿肚贴了起疮药,在过了一个半世纪后,许多医生咸认将军死亡的肇因是这几帖磨蚀膏药(261)。玻利瓦尔戎马倥偬的一生与近乎江湖郎中的医疗并置,一八三O年的死因竟和一九八O年的医学文明相呼应,典型马奎斯式的夸饰手法。

2. 煜煜辉赫的解放者

除了与病痛鏖战的将军外,我们也看到功勋彪炳的英雄玻利瓦尔,因此年代大事纪是重塑解放者角色重要的史实元素,马奎斯打破时间顺序来回顾一代英雄玻利瓦尔的光荣岁月。‘十一年前,西班牙人长达三个世纪的统治结束时…’(19),这里引导了一八一九年开始至一八三O年玻利瓦尔逝世期间的大事纪。玻利瓦尔的光荣史迹在小说中以时光倒转的回忆式做‘历史巡礼’,如一八二四年的胡宁(Junín)战役与阿亚库乔(Ayacucho)战役的胜利(25),一八二六年‘牙买加宣言’(Carta de Jamaica)的慷慨激昂(85);一八一三年万民拥戴,被尊称为‘解放者’的荣耀(175),十二年来(1819-1830)身兼玻利维亚总统、哥伦比亚总统及秘鲁独裁者的风光与无上权力(39)…等,披露一个雄才大略的英豪典型,继而再引介周遭相关人物以凸显或对比。小说中虽将玻利瓦尔的袍泽与政敌一一点名介绍,仍然彰显了两位最重要的人物苏克雷(Antonio José de Sucre)和桑坦德(Francisco de Paula Santander)。苏克雷的角色在第一章里与玻利瓦尔分平分秋色,他拒绝玻利瓦尔要他任共和国总统的建议(27-28),尔后名字则反复出现直到第六章惨遭杀害的叙述高潮。苏克雷是玻利瓦尔肝胆相照的同志,因而有‘苏克雷遇害后,他已不再用打扮的技巧来掩饰衰老的仪容了。波帕足区(Pie de la Popa)的屋子陷入愁云惨雾的哀凄中’(193)来映照玻利瓦尔对这位并肩作战的袍泽的尊敬与惋惜。政敌桑坦德角色的描写则在第二章与玻利瓦尔分庭抗礼直至最后。桑坦德在一八二一年至一八二八年任哥伦比亚共和国副总统,因一八二八年暗杀玻利瓦尔计画失败,蒙玻利瓦尔宽赦死刑而流亡法国(63)。在马奎斯笔下,一个是加勒比海性格的玻利瓦尔,一个是内陆山区的”卡乔哥”(cachaco)人,两人注定要格格不入,陷入瑜亮情结的困惑。马奎斯对玻利瓦尔的宽待与善意与对桑坦德的不屑与批评在作者的历史天平下轻重立判。虽然如此,马奎斯不忘打破神话迷思,透视玻利瓦尔肖像的内在,指陈其非裔血统,乃因曾祖父曾与一个非洲女奴生过一男,可从玻利瓦尔五官看出遗传,‘所以秘鲁上流社会都称他为桑博人(El Zambo)。但是随着他的荣誉不断上升,画家们便逐渐将他理想化,洗涤他的血液,神化他的形象,直至最后以罗马人的侧面浮雕形象树立在官方的记忆里’(186)。另一方面,桑坦德的功勋是‘历史的必然,而不是他的才华…共和国永远给他打上墨守成规和崇尚保守的印记’(60) 。苏克雷与桑坦德角色的侧重更加凸显玻利瓦尔的政治视野与影响。

3. 迷宫中的将军

一八三O年五月前的大事纪打乱时间的次序,配合嵌入最后七个多月玻利瓦尔的‘英雄回忆录’。一八三O年五月八日至十二月十七日则是依序渐进,成为小说中独立发展的线路。五月八日之前,玻利瓦尔的奋斗而至荣耀一身的历程泰半以独白的方式叙述,之后‘风烛残年’的点点滴滴则以对话方式铺陈。这段时间的历史事迹包括苏克雷遭暗杀事件玻利瓦尔的断臂之痛;五月莫斯克拉(Joaquín Mosquera)被选为总统,而玻利瓦尔未得半张支持票,颇有江山易主的惆怅(37);九月五日乌达内塔将军(Rafael Urdaneta)夺取政权以拥护玻利瓦尔出任共和国总统(199),马奎斯此处用语揣摩用心,用‘我们’追溯祖国哥伦比亚伤痛的历史,写下‘这是在哥伦比亚共和国发生的第一次,是在那个世纪其余时间中“我们”将要遭受的四十九次内战的第一次’(203);旅途最后一站圣玛尔塔居民的宿怨与敌对加深将军穷途末路的悲情(247);乌达内塔之后,玻利瓦尔最后奋力一搏,试图派斯(José Antonio Páez)将军在委内瑞拉的政权,将委内瑞拉并入哥伦比亚共和国,但这个一统的美梦也破碎(209-210;222-223)。讽刺的是最后带入了一则事迹,玻利瓦尔逝世后,他的军官‘五年之后发动一场军事,与佩德罗.卡鲁霍(Pedro Carujo)司令并肩作战,以实现玻利瓦尔统一美洲大陆的理想’(253),莫不有‘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欷歔或‘古来英雄皆寂寞’的感叹。帕叶兹?玻罗(Esteban Páez Polo)在他的论述<<寂寞城中的玻利瓦尔>>(Simón Bolívar en la villa de Soledad) 中巧妙地的应用玻利瓦尔最后的‘旅途’辞世前一站落脚地‘索莱达镇’(意为寂寞镇)的涵意,恰确地投射解放者的寂寞与孤独,与马奎斯的布局相互辉映。每一个冷清的迎接场面,随日子益显颓废的身躯,都让他回想起与现状大异其趣的昔日风采,陷入不知孰是孰非的迷惘,而在行将就木的前十天却依然意气风发地想要重享一八一三年‘解放者’的光环,再度实现一八一七年‘卡萨科马湖’宣言解放美洲与大一统的宏愿(257-258)。正如马奎斯所言,这一部份是历史文献记载最少的部份,成就他颠覆历史悠游小说虚构世界的梦想(<<迷宫中的将军>>,302)。

4. 女人vs. 玻利瓦尔

第8篇

2011年7月中旬出版的军史1―6卷,是建军史上首部编年体史书。该书1997年由中央军委授命编撰,跨越时间长达13年,前后参与的军方领导人、军史研究学者近100人,现任军史编写领导小组组长为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其前任是迟浩田。

今年6月,中央军委常委会议上,军委主席正式圈阅批准出版。总计270余万字的军史,记述了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止,横跨51年的历史发展情况。

此前的1月,中共出版了党史第二卷,编撰内容的截止时间也为1978年,时间跨度亦为51年。

这并非是一种巧合,北京军事科学院有关军史学者透露,军史编撰任务其实早在本世纪初就完成,军史编撰的内容实际完成进度已至1997年,目前出版的1―6卷只是其中的部分。

“原来听说前几年就要出版,不知何故延至今年才出。”北京军史学者分析称,军史等待党史的这一有趣现象,应属“统一口径”。

在84年的建设发展史中,存有一些历史敏感问题,军史学界争议颇大,至今并无定论。譬如红军的肃反运动、1958年的反右等,对这些历史问题的评述和把握,军史编撰者都必须依循中共已有的决议为准。要让军史成为“一部真实可信、具有权威性和综合性的史书”,自然要跟着党史二卷之后,亦步亦趋。而军方高层相信,在新一波的军队革命历史传统教育热中,军史将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史的历史倾向性

“军史1―6卷填补了军队历史研究的空白。”军事科学院原军史部研究员鲍明荣说,有关成长发展壮大的历史著述,社会上已不少见,但其编著者和出版商多为地方学术人员机构,很多信息并非一手,甚至“以讹传讹,颠倒黑白,损害军队形象”。

民间军史知识的匮乏、信息混乱,亦事出有因。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荣维木表示,大陆现存史料档案中,有关八路军、新四军时期的军事史料已经公开,相关著述也颇丰,但抗战军史以外,1949年以后的很多军队档案资料还是不开放的,“一般人掌握不了,军史学者也要持有上级的介绍信函,才能正式调看。”

一部权威性军史的出现显得迫切而必要。鲍明荣说,史书是否为官修正史,一般看编撰书的任务来源、编撰单位的社会地位。军史由中央军委授命编撰,编撰方北京军事科学院是军方首席智囊机构。此次军史编写领导小组成员有钱树根、吴胜利、葛振峰三位前副总长,杨志琦、陈勇两位前任和现任总长助理,还有总政的前任和现任副主任刘永治、杜金才参与,军事科学院三任上将院长都曾参与其中。

“既为官修军史,其倾向性难以避免。”中国社科院有专家说。翻开军史第三卷第四章,有关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部队抗日作用描述为:“在战略相持阶段起,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抗击了58%-75%的侵华日军和几乎所有抗日伪军,成为中国抗战主力军。”

这一说法并不为上述专家所认同。“八路军等军队在敌后战场很活跃,毫无疑问,在正面战场能牵制和消耗日军。但军的正面抵抗中一共有22次重大战役,很多发生在1938年以后,如1939年的冬季攻势、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作战等,都是很漂亮的阻击战。”该专家称,自己不太赞成主力和非主力的说法,没有实在意义,“意识形态可以分个高低,但作为学术讨论,要尊重历史。”

敏感问题粗线条带过

在几十年的征战历程中,中共军队并非常胜将军,也有相当数目的战场败绩,比如西路军全军消亡、金门岛作战、抗美援朝五次战役等,这些战争的相关军事资料虽未公开,但近年陆续披露的史料大致还原了史实。

新编军史中,这些堪称“污点”的败仗大多语焉不详,或被轻轻一笔带过,或只叙成绩,不言教训。

譬如金门岛战役。该战是中共建政初期对大兵团渡海登陆作战的初步尝试,其结果是登陆金门岛的野战军的三个团几乎全部被消灭于水际滩头。有关这段历史,军史第四卷第三节“渡海登陆作战经验教训的总结”中,只引述了在1949年10月发出的一则战事通报:“当此整个解放战争结束之期已不在远的时候,各级领导干部中主要是军以上领导干部中容易发生轻敌思想及急躁情绪,必须以金门岛事件引为深戒。” 1948年,在延安。

第五次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双方投入总兵力达百万人,连续激战50天。志愿军和人民军歼敌8.2万人,自身伤亡8.5万人,其中志愿军伤亡7.5万人。在战役转移阶段中,志愿军180师因指挥不力、通讯不畅,几乎全师被俘。军史第四卷中,关于抗美援朝部分的数万字论述中,有关此一战役的着墨不足寥寥300字。

不同于作战史,该部军史除了作战之外,更侧重军队的建设史,反映其发展壮大的曲折历程。

新编军史详述了红军时期以来50多年军队建设发展的风风雨雨,“不回避发展中的错误和失败,客观公正地反映历史真相。对史实进行了尽可能详细的澄清、梳理和剖析。”编写小组成员、军史学者郭志刚说。但很多时候,涉及历史敏感人物和细节,编撰者只能“以大局为重,采取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处理”。

军史第六卷第―章中,提及的一则细节耐人寻味:“开始,中央接连发生几起党政军领导人突然被撤职、批判的政治事件。1965年11月,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遭到诬陷,被免去中央办公厅主任;罗瑞卿总长、副总理,被加以篡军等罪名,遭到批判。”对这些军内重要事件的发生原委、责任人及是非曲折,军史只字未提。

军史教育借古鉴今

军史中的这些春秋笔法运用,军内专家归结为“很多问题迄今没有结论,或者同一件事过去的结论不科学,现在又没有统一的说法,只好粗线条划过”。

比如关于西路军,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这支红四方面军1936年渡过黄河、深入河西走廊后遭惨重损失。争议聚焦于西路军惨败到底源于错误路线指挥,还是中央军委直接指挥。据西路军将领、李先念和中共领导人陈云等人陆续回忆,西路军当年完全在毛的遥控指挥中,其落败有多种原因。出版军史未提及已被澄清的这部分史实,只是点出了西路军当年是“根据中革军委命令”。

据悉,在编制军史过程中,军事科学院编写组为类似的历史提法往来中央军委信函请示百余次。

事实上,中共军队一向重视军史编写。八路军时期就建有军史史料委员会,、左权等高级指挥员都积极参与。当时的八路军指挥员认为,对提高军队战斗力来说,战争是最好的老师,战争时期编写军史,可以不断总结经验、磨砺自我。

第9篇

关键词:八旗满洲,建置过程,八旗满洲建立作用

八旗制度是清朝特有的制度,他对满族的形成和发展,对清朝的军、政、财、文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八旗制度的建立可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三部分,本文主要对八旗满洲的建置过程,八旗满洲的生计问题,八旗(满洲)制度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性的综述。

一、八旗满洲的建置过程

关于八旗满洲的建置过程问题,学者们讨论颇多,但观点趋于一致。

研究八旗满洲,首先涉及牛录问题。牛录是八旗的基层组织。清太祖时代,随着人口增加,牛录增多,所以建立固山。

关于八旗建立的时间,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辛丑(1601年)说”,“甲寅(1614年)说”,“乙卯(1615年)说”,目前看来,大多数学者认同“乙卯说”,年代的问题基本解决。

众所周知,八旗制度是在牛录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满族简史》中提到“原来在女真人氏族制时期,就存在着作为生产和军事行动的组织形式———‘牛录’。当时,在行军出列时,参加的成员,各依所属的族寨行进。每十人中以一人为首领,被称为‘牛录额真’,所属九人听从他的指挥。努尔哈赤把从战争中合并来的各部落的诸申、伊尔根,统一组织起来,规定每三百人编一牛录,每牛录置一牛录额真。每五牛录置‘五牛录主’,即甲喇。每五个甲喇构成一个‘固山’,即‘旗’。‘旗’在这个时候只是标志这一新组织的队伍的不同部分的旗帜。1601年,努尔哈赤有黄、红、蓝、白四旗。随着队伍的扩大,1615年,于原有四色旗帜以外,又增加镶黄、镶蓝、镶白,镶红四色旗帜,合为八旗。八旗逐渐兼具有它们所标志的队伍本身的名称和意义了。李燕光,关捷所著的《满族通史》中说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建立八旗满洲。戴逸的《简明清史》中提到1610年(明万历二十九年),努尔哈赤在这“牛录”组织的基础上,并参考其先世金朝猛安谋克制度,正式创建旗制,设立四旗,即黄、白、红、蓝四色,规定每三百人编为一牛录,每牛录设牛录厄真一人,管理该牛录内的一切事务。到了1615年 (明万历四十三年),因 “归附日众,乃析为八”,在原有四旗之外,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黄、白、蓝均镶红边,红旗则镶白边,合为八旗。阎崇年认为努尔哈赤始设四旗是在1610年(万历二十九年),这次对军队的改革,为八旗制度的建立奠下基础。1615年(万历四十三年)十一月除原有四旗,再增设四旗,共为八旗。姚念慈在《清初政治史探微》认为牛录与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牛录作为基础,旗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二者有许多共同点。但牛录和旗毕竟不是同一事物,二者又有不同质的规定,所以不应以牛录的特征来解释旗的产生。不应该将旗的产生与牛录混为一谈。关于旗初建于何年,清史界尚有不同的认识。初设四旗的具体时间,各种《实录》俱无明确记载。唯乾隆年间修纂的《清通典》有云:“太祖高皇帝辛丑年初设四旗。”作者认为,从1601年的四旗发展为1615年的八旗,其中的关键是努尔哈齐与舒尔哈齐及褚英的斗争。褚英的死,直接导致了四旗制的结束和八旗制的诞生。乙卯年(1615年)设八旗时,各旗之贝勒未见记载。直到天命五年(1620年)才在《建州见闻录》中第一次记录了八旗旗主,努尔哈齐、代善各领两旗,皇太极、莽古尔泰、多铎、阿敏各领一旗。张晋藩、郭成康的《清入关前国家法律制度史》中依据《满洲实录》记载的一段文字“原有黄红蓝白四色旗纛,将此四色旗纛镶成八色,共八个固山。”认为直到乙卯年镶成八色旗纛之后,才有八固山。以此否认乙卯年(1615年)建立八旗之前有旗的存在。毅夫《是满洲八旗还是外藩蒙古》。李鸿彬先生在《清朝开国史略》中认为努尔哈赤为了把松散的部众组织成号令专一的群体,大约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他在女真原有牛录的基础上,建立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的牛录制。到了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十一月,他又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建立八旗制度。周远廉的《清朝兴起史》中认为八旗制度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王台的失败,明朝政府对待女真的总政策,对外用兵,对内镇压阿哈等劳动者的反抗,八旗制度慢慢地产生了。在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努尔哈赤已经灭哈达,亡辉发,重创乌拉时明署礼部尚书杨道宾连上三道奏疏希望明朝应对女真的基本政策应该是“分而治之”,为了巩固女真的统一,努尔哈赤利用旧的牛录制度,改进发展,创立了八旗制度。作者也认为八旗制度渊源于女真人长期流行的牛录制。作者将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以前努尔哈赤编立的部分牛录列表并根据表格和相关文献看出五个问题:第一,多数牛录以某部、某地“来归”之人编立而成,即以率众来投的酋长或其子侄为牛录额真,“使统之”。第二,将分散的诸申凑编牛录,赐予有功有才之臣辖领。第三,牛录已经成为固定的社会基层组织。第四,牛录人丁多少不等,急需划一。第五,归附日众,牛录激增,迫切需要建立严密的分级管辖制度。因此,努尔哈赤在传统的女真牛录制基础上,加以改组、发展、扩大和定型,创立了八旗制度。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将此四色镶之为八色,成八固山(八旗)”,正式确立了八旗制度。作者也认为八旗制度是在原有的四色旗纛上建立的。刘小萌的《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认为万历二十九年(辛丑年,1601年)始建黄红蓝白四旗,万历四十三年(乙卯年,1615年)增四镶旗,成八旗定制。近年有学者主张万历十六年(1588年)已成四旗,主要的根据是《朝鲜宣宗实录》的记载,作者刘小萌对其进行了辩驳,指出其不正确之处。还有的学者曾引《满洲实录》卷2癸巳年(万历二十一年,1593)古勒山一役记事中“令诸王大臣等各率固山兵分头预备”一句,认为1593年旗制已初具规模。作者认为这时的旗理解为部落的部更为恰当,不应作为旗来理解。作者还提出至于初设四旗时间在辛丑年(1601年)的传统说法,也值得商榷。姜相顺的《试解满洲八旗创制之谜》认为满洲八旗共八“固山”,八旗制度和金代的猛安谋克制有一定的因袭的关系。深入辽代探讨了“纠军”和金代的猛安谋克制对八旗制度的影响。作者最终得出结论,综上可见,“纠军”制不但在辽、金、元代是军队中的一种的组织,而且它对明代女真特别是明末兴起的努尔哈亦的满洲八旗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努尔哈赤把女真人的狩猎、军事组织“牛录”加以改造,采用了“纠军”的组织形式,随着招抚日众又参用了猛安谋克制,五旗而四旗而八旗。满洲八旗中有龙画和无龙画各四旗之出现表明从“纠军”制时浓厚的五行思想向皇帝君临四面八方的“四正四隅”思想的重要转变。杨永琴的《浅谈清代八旗》对八旗制度的建立,八旗制度的常务兵制,八旗的生计问题进行了论述。作者同样认为八旗满洲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在1615年创建的。

以上就是近年来学者们对八旗满洲建置过程及建置时间和以牛录为基础创建八旗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对乙卯说(即1615年)创建八旗制度基本赞同,并且认为八旗制度是在原有的牛录制度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戴逸的《简明清史》和姜尚顺的《试解满洲八旗创制之谜》中还提到了八旗的建立受到了金朝猛安谋克制的影响。

本篇对于八旗满洲建置问题的论述,有关八旗满洲的建置过程,八旗满洲的建立对清王朝的作用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对一些专著和论文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方面研究的论著出版。由于时间的仓促,资料收集的有限,论述不是很全面,还请老师批评指导。

参考文献

1.满族简史编写组:《满族简史》,[M] ,民族出版社,2009年

2. 张晋藩、郭成康:《清入关前国家法律制度史》,[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3.王景泽:《清朝开国时期八旗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M],2002年

第10篇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79周年,79年前的九月十八号,日本帝国主义拉开了侵略中国的序幕。经过大半个世纪的涅槃,中华民族早已摆脱了当初任人践踏的惨境,但国耻难忘。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民族抗战在那一天打响,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场大觉醒从那一天开始。“九·一八”,任时光流逝多久,中国人民也不会忘却;79年后的这一天再次拉响警报,意在牢记国耻,强我中华。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根据院团委指示,结合我团支部实际情况,定于9月份开展主题为“牢记历史、振兴中华”的团日活动。旨在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同学们缅怀先烈、继承遗志、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脚踏实地、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同学们聚精会神观看爱国纪录片·《东京审判》场景一

一、 活动主题:牢记历史、振兴中华 二、 活动成员:交土091团支部三、 活动时间:2012年9月19日 四、 活动地点:202教室五、 活动内容:1、网上参参观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相关链接九一八实景漫游展示系统/main.html 2、观看抗日战争纪录片《东京审判》

同学们聚精会神观看爱国纪录片·《东京审判》场景二

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1、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活动期间同学们分工合作,并积极地出谋划策,以集体的利益为中心,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同学之间的感情在活动中得到了升华。2、活动准备充分,策划详尽周密。本次活动我团支部查阅了很多历史纪录片,分工明确,安排合理,提高了业务素质,锻炼了团支部组织等综合能力。3、活动影响认识深入,宣传到位,达到预期认识效果。每位同学都从中提高了思想认识,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深刻认识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重大意义。

此次活动不足之处:1、活动时间安排紧促。2、方案修改频繁,资料获取渠道少。我们在资料准备过程中,太过依赖于网上查找,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例子了解不足。

以上就是我团支部对于此次活动的总结,虽收获颇丰也存在不足。后期总结讨论,我团支部充分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并且升华了理论,提高了同学们的思想认识。总而言之,“牢记历史、振兴中华”主题团日活动凝聚了我团支部所有成员的心血和汗水,此次活动才得以成功开展。希望下次团日活动再接再厉。

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 交土091团支部 二〇一〇年九月十九日

第11篇

关键词: 历史知识 记忆历史 记忆方法

在初中教学中,学生脑海中尚存历史科目是一门“豆芽科”“副科”的想法,甚至在许多教师,乃至学校的教育观念中有此种落后的思想。但不可否认的是,历史课在中学课程体系中还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学历史仍然是一门初中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科学文化课程,也是初中生中考的一门必不可少的科目。因此,教师教好历史、学生学好历史、记住历史知识,任重而道远。在任重而道远的历程中,学生的记忆能力及教师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记忆历史知识成为了此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根据心理学基础讲解,心理学家认为记忆是个体对其自身感知过的、思考过的、体验过的和行动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回忆和再认)。因此,人类在探索知识的道路上,记忆是其根本能力,是知识的积累和发展的基础。同样,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不懈的记忆才能真正记住知识。

但在我身边的教学经历中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在上课期间向学生提出历史知识问题,例如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学生回答不明确、不全面,有的学生甚至不会。这说明学生没有记住知识。学生连最基本的历史知识都不能掌握,教学工作如何进行、学生成绩如何提高呢?我在教学工作中经过反思,分析了造成学生“记不住”历史知识的原因,并且根据记忆规律和学生的记忆特点,总结出一些有效帮助学生记忆历史的方法和技巧,采用了学生有效记忆历史的方法。

一、造成学生“记不住”历史知识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学习态度不端正

在初中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很关键,学生学习态度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记住历史、掌握历史、学好历史。

课堂上不学、下课后不看。在学生中,除了一些态度端正、自觉性很好、积极进取的学生之外,有许多学生认为历史是一门“豆芽科”“副科”,觉得历史微不足道,所以,不关心历史,不重视历史。在非常关键的四十分钟的课堂上不集中注意力、不认真听讲,造成了他们不明确学习的重难点、不清楚历史的思路,既然课堂上都没有专注于学习,课后的自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平时不用看,寄托于开卷。有的学生认为,历史属于文字学科,是死的知识,靠的是背诵,平时不需要认真地学,考试前背背就行,还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历史在中考时属于开卷考试,可以翻书参考,存在侥幸心理。因此,许多学生学习情绪就会消极,平时不用功,收到的效果已然明了。试问寄托于开卷的学生们:中考是政史合堂,一个半小时,一共十二本书,你翻得过来吗?

2.记忆方法运用不当

首先,学生在记忆历史时,大多采用的是“死记硬背”的记忆哲学。当然这种记忆方法虽然能够记住一些史实,但这种方法难度较大,死记硬背有可能暂时记住,但会很快遗忘,对学好历史起不到推进作用,所以死记硬背并不值得提倡。其次,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没有明确重难点,记忆历史时总是一处不少、一字不漏,这也明显加大了记忆难度。最后,学生自己不善于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和比较,不善于前后联系,更不善于中外联系,造成了对历史知识的断节及知识的混淆。

(二)客观原因

当前教育政策的变化、学校教学方针,以及教师教学观念等因素是造成学生记不住的原因之一。首先,从教育政策来看,当今为了优化课程体系,体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做出了许多改变。当然,这样的目的是非常正确的,但正是这样的变化造成了历史的边缘化,同样政治、物理、化学等学科受到影响。作为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渊源的主要学科,现在的中考历史居然只占50分值,而且是开卷。作为一个历史教师,我甚为不平。最后,由于受这样的政策影响,许多初级中学并不用专业的历史教师上历史课,有时可能会造成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误导。

二、学生如何有效记忆历史知识

虽然造成学生记不住历史知识的因素有主观、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但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在学生自身。根据记忆规律和学生的记忆特点,在教学工作中,我总结出一些有效帮助学生记忆历史的方法和技巧,与众分享。

(一)理解记忆法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我们根据记忆规律可知:只有经过人脑的思想理解了的事物和知识才能被我们深刻地感知、记住,从而牢牢地占有、运用它。因此,理解记忆法是记得最牢、我最喜欢、也是我最提倡的一种记忆方法。这种记忆方法对教师的教学讲解水平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有极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懂得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如何用恰当讲解方法使更多的学生理解更多的知识,也就是面对不一样的学生要有不一样的教学方法,而且要把每个知识点的内涵讲得透彻,讲的通俗易懂。其次,对于学生而言,应该对知识点的内涵信息掌握、吃透、消化,而不易理解的地方应当及时请教同学或者向老师询问。这两点构成了理解记忆法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时候,要让他们在理解的同时顺便记忆,在记忆的同时深化理解,这不但有利于记住历史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走出死记硬背的误区。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这一课中,关于如何记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非常困难,而如果对这段意义的话加以理解分析,就非常简单了。首先,辛亥革命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次,辛亥革命的功绩:政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经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最后,辛亥革命失败的地方:三个没有(没有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没有改变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那么如此一来,就非常明了了,学生只要能够理解这个组成部分,记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二)循序渐进、反复记忆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记忆任何历史知识,不过需要多花时间。首先,在课前预习时进行简略记忆,知道所学内容是什么就行。其次,课堂上跟随老师思路,抓住重点,攻克难点,边学边记忆,这一点尤为重要,只要很好地利用这四十分钟,课后就少花时间了。最后,课后要做到“温故而知新”,通过不断的练习、不断的复习、反复的记忆、循序渐进,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和深化的理解。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这一课中,关于这八个国家和签订《辛丑条约》的十一个国家的名称的记忆,就可以用这种方法。“英法美俄、德意日奥、比西荷”,这十一个国家,记一次有可能当时记住了,之后又会忘,所以,必须通过反复记忆、不断地记忆才会把这十一个国家的名称牢记于心。对于历史知识,学生记忆的时候,不要想一下子把所有的东西记住,而是要慢慢地、以少积多、循序渐进地记忆知识。学生第一次记住之后,下次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把记过的知识重新看一遍,从而在脑海里加深对已记知识的印象。

(三)归纳整理、对比记忆法

学生如果善于归纳整理、善于对比,记忆知识就轻而易举了。这要求学生把性质相同或者相似的历史事件、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经过整理之后的知识就相对有条理性、逻辑性、系统性,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而且对学生记忆历史知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八年级上册的学习,主要就是学习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也就是一些战争组成的历史。我们就可以把近代的战争一一罗列出来,进行归纳整理,理清线索。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左宗棠收复新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局部抗日、全面抗日)。如此,就能帮助学生记住八年级上册的主要历史脉络,对于他们学习和记忆有非常大的帮助。

另外:关于《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记忆。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和概括,知道这两个条约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内容上大致相同:割地、赔款、开放口岸,但也有不同之处:签订的国家(中英、中日),割地(前者割占香港,后者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赔款(前者赔款2100万元,后者赔款白银二亿两),开放口岸(前者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后者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条约内容的最后一点也不同(前者是关税由两国协商,后者是允许日本开设工厂)。通过这样的对比和归纳,知识点简单明了,学生看得一清二楚,易于记忆。

(四)趣味记忆法

此种记忆方法,非常灵活多变,记忆知识成功率很高。只要有利于记忆历史知识,学生或者教师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历史的趣味性自编口诀、歌诀、顺口溜,因为只有自己编的东西才有利于自己记忆,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口诀、歌诀、顺口溜的编立,主要着重于将所要记忆的历史知识以大致整齐押韵的句子进行概括,形成近似口诀、歌诀、顺口溜的句子,如此,知识变得有趣、记忆变得容易。

例如:在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朝代的变更顺序的时候,就可以采取这样的记忆方法。中国自夏建立以来经历了几千年的朝代变更,朝代个数也非常多,因此,可以自编口诀记忆。“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朝两汉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像这样的歌诀,学生一看比较感兴趣,记起来也就容易了一些,至少大致的顺序不会弄错。

另外,七年级历史中关于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及名称,可以如此记忆:“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再到南。”名称、位置一举两得,记忆简单有效,如果在书上比较地图记起来就更简单有效了。

又如:《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我们也可以这样记忆:“南北的走向,广厦福宁上”,位置、名称也一举两得。

(五)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把需要记忆的而且枯燥单调的历史知识利用同音字、同音词等谐音组合到一起,将学习材料进行谐音处理,然后凭着自己记忆的特点创造出一种便于记忆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对于难记忆的历史知识利用谐音记忆,便于想象,能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兴趣性,收到“寓快乐于记忆,在记忆中得快乐”的艺术效果。利用谐音记忆法记生涩枯燥的历史知识,往往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对于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的出生年代、逝世年代的记忆,就可以用此方法记忆。马克思出生于1818年,死于1883年,我们可以这样记忆:“一爬一爬,一爬爬山”,并且可以理解为一爬一爬,爬到山顶就逝世了。这样一来,他的生卒年代就记得一清二楚了。

又如:在八年级上册“人民军队的建立”这一课中,关于南昌起义五位领导人的记忆。教材上的顺序是这样的:、、叶挺、、。这样的名字记起来很难,而且会说错。但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留()荷()叶(叶挺)煮()粥(),这是其一,还可以这样记忆:刘()爷(叶挺)煮()粥()喝(),这是其二。这两种方法记忆这五位领导人的名字绰绰有余,既有趣又顺口,更重要的是记起来方便快捷、简单有效。

(六)联系记忆法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历史事件同样如此,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在学习中,将所学的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纵横相错地联系起来,便于记忆,但这种记忆方法对于学生的知识面的范围和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有极高的要求。一般学生无法掌握,但对于优等生帮助很大。

例如:我们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关于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时间,发生在1940年5月。我们回想学习过的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枣宜会战,它也发生在1940年5月。这样中外联系起来就记住了两个事件的时间。而在枣宜会战中牺牲的著名将领叫张自忠,但历史上还有一个促成国共1949年谈判的张治中。这样只要记住了枣宜会战,就记住了张自忠、张治中和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相关信息。这样一来记忆效果非常明显,可谓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七)规律记忆法

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而我们学习历史知识同样具有其特殊的规律,只要我们学会总结其规律,对于记忆历史非常有用,最能体现规律的就是最难记的历史时间,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都向我反映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学习历史不是很难,记忆历史时间才是最难的。而这种规律记忆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用来记忆历史时间的,因为在渊源的历史长河中,历史史实的发生难免会存在相同的规律和巧合,利用这一点我们就很简单地记住历史时间了。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会学到“国父”——孙中山一生的主要革命活动,由于他的革命活动较多,历史时间很难记住,但我们会发现这些活动的时间都有一定规律。1905年创建中国同盟会,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1915年参加护国运动,1917年举行了护法战争。我们会发现发生的这些史实时间都是单数:1905、1911、1913、1915、1917。这样只要记住时间就好记住这些事件了。

又如:中国近代许多事件的时间都是单数:1911(辛亥革命)、1915(新文化运动)、1919()、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1923(中共三大)、1925(广州国民政府成立)、1927(“四一二”、“七一五”、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南昌起义)、1931(九一八事变)、1935(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1937(七七事变)、1945(抗日战争胜利结束)、1949(新中国成立)。这些事件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只要善于抓住,记忆起来就简单多了。不管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这样的规律,数不胜数,只要善于发现就能悟透其中的奥妙,从而帮助学生记住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简单有效的记忆方法。但这些记忆的方法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初步的知识而不知道如何有效记忆的基础上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学生不同,记忆方法可以不同,学生对方法的总结具有一定的特色,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另外,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努力,务必在新课改形势下,做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简单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1版.

[2]朱小琴.提高识记中学历史的一些方法[J].现代阅读,2012,7(7).

[3]吴慧梅.提高学生历史记忆能力的九种妙招[J].学法指导.

[4]马艳.浅谈历史学习中的“记不住”现象[J].教海探航,总第667期.

[5]汤晓飞.谈重大历史事件时间的巧记[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4,VOL24(2).

第12篇

关键词:承德;织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y impacts deeply the preserv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but also leads to space division of new and old city in the environment, industry and culture. The article first describes “weav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urban planning theory, and then combines with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actic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of Chengde City,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weaving” strategy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preservation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pattern, environment and texture.

Key words: Chengde;Weaving;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Preservation

中图分类号:TU-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44(2010)10-62(5)

作者简介:刘佳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

陈占文承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接近50%,推进城镇化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将引领城市建设量的进一步攀升。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代表的传统城市,普遍经历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尖锐矛盾冲突。作为我国最早一批的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市在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建设活动的增加、产业的扩展和城市功能的不断调整,以避暑山庄为核心的老城区面临着不断冲击,使得承德市传统的历史文化空间在用地结构、功能设施、城市肌理、社区建设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错位和断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1 城市快速发展冲击下的承德市传统历史文化空间

1.1 城市结构调整不到位

城市规划结构的确定和用地布局对保护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更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础和前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 GB50357-2005 )》要求“城市用地布局的调整、发展用地的选择......应有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结构不能仅仅考虑功能分区的合理性,更要把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当成第一要务,针对承德带状组团式城市结构的特点,通过城市建设的均衡发展形成不同的发展区域,解决新与旧、拆与留、建与保的矛盾。而达到这个目标,多核心结构是一种相对合理的城市结构。承德市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城市规划结构为单中心城市结构,在面积只有1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布置了大量工业、居住、公共服务、交通、仓储等设施,用单核心的空间区域去承载多样性的城市功能,旧城空间非常局促。90年代以后,尽管城市规划结构为多中心组团式,在规划实施中采取了控制人口规模、搬迁部分单位等措施,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城市建设较多在老城区,形成了老城组团为主、其余组团为辅的建设现状,特别在人口分布上仍然是单中心城市结构,与名城保护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图1)。

1.2 用地结构不协调

按照《承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承德市老城区职能为旅游服务、商业贸易区。但从现状用地构成看,与规划职能差距甚大,表现出“一大三小”的特征,即居住用地比例大,旅游设施、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比例小。2009年承德市老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2.68平方公里,居住用地面积达到6.87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用地比重高达54.18%,在老城区局部地段住宅建设与相应配套设施建设比例严重失调。部分公共设施“缺口”较大,2009年中心城区体育用地面积和文化娱乐用地面积分别为7.82公顷、4.21公顷,占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比重分别为0.62%、0.33%。

1.3 空间肌理不合理

承德市作为山区城市,建设用地非常紧张,供求矛盾突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老城区职能杂,人口密度大, 高层建筑多且体量大,导致城市历史肌理的破坏和传统风貌的丧失,直接瓦解了城市原来的社会结构、文化脉络、地方风情和传统的生活方式,开发建设对山地特点考虑不够,开山平整土地改变了人工建筑与周围山水的自然和谐关系。

2 “织补”城市的理论

历史文化空间的错位和碎裂并非中国特有的现象。上世纪70年代,面对现代城市在乌托邦式完全开放的、完整的城市理念下形成的城市片断, 很多学者开始探索拯救城市的理论与途径。“织补”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柯林.罗在著名的《拼贴城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用文脉主义(contexturism)的方法织补现代城市片断的设想。他认为,面对多元的社会,建筑师只能接受多元的片断, 要像罗马人那样不断地改造、叠加他们的城市,在相互冲突的公共建筑现实与历史的片断缝隙之间建立起普通却又多变的联系,使罗马成为最有魅力的城市建筑与历史的“作品选集”。此后,文脉主义得到了更广阔的社会土壤和实践空间,逐渐从对微观城市环境的关注扩展到整个城市,并最终发展成 “织补”的城市规划概念。

1970年代末以来,很多西方城市通过各种规模的城市建设项目,努力在功能上完善市政设施、激发城市活力,在形态上探寻具有围合感的城市建筑类型,重塑城市广场、街道,以及有明确界限的城市开放空间,织补被战后城市建设肢解的城市肌理。1980年代后, 美国逐渐出现对混合功能的提倡、郊区消极空间的改善以及“新城市主义” 等等,这些都成为织补美国大都市郊区环境的重要内容。1990 年代初,两德统一后,合并的新柏林开始尝试从城市各个系统入手,提出织补城市的策略,使织补城市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2001 年,巴黎申办2008 年奥运会时,更是明确地提出织补城市(weaving the city)的主题口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城市织补的理念对于制定承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策略是极具启发性的。

3 基于“织补”策略的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承德市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土地使用权、投资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城市在功能结构、交通、基础设施、城市环境等方面衔接不足,新旧城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片断化倾向。依据“织补”理论和方法要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手段要多采用“微创手术”,要多从修缮的角度出发,严格保护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传统,着力提倡现有资源充分利用的观念,而不是大面积改造,不注意尺度和体量,或者推倒重建的错误方式。通过地段的修复整治、新老城区功能和景观特色的协调,保护原有的社会网络和生态肌理,从而达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目的。

借鉴国外成功的保护经验,结合承德市城市发展的具体条件,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格局、环境和肌理三个方面来考虑承德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方法和内容,以尊重城市既有格局为基础,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空间肌理的梳理、社区的融合,创造富有活力、生态环境良好、具有文化特色、充满情趣、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环境(表1)。

承德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

(1)以生态织补为先导,充分利用和改善现有环境资源,突出地方环境特色,协调保护好历史空间环境的传统格局和不同时期城市风貌,包括原有的河湖、水系、道路系统以及主要街巷和典型胡同等。传统街巷和建筑在改造时,既要保护外部风貌,也要更新内部设施。

(2)要制定明确的保护空间地域范围,制定保护范围时要体现整体环境空间概念,反映建筑物与周围地形地貌的关系,保护好景观点之间的景观视廊。在城市空间整合过程中,传统文化是“城市灵魂”,必须在城市更新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城市才有生机和活力,才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3)保护和恢复城市传统格局;以产业、用地调整为契机,以渐进式织补为手段,建设和谐、包容、文脉传承的城市社区。

(4)以交通基础设施织补为重点,对历史道路骨架加以恢复,并与新修道路有机衔接,构筑公交优先、步行舒适的道路与交通系统;以公共服务设施织补为带动,整体改善城市日常生活服务网络。

(5)以城市项目为突破,织补和延续城市的肌理与文脉,构建富有历史氛围和地方建筑文化的城市场所与形态。

4 承德市历史文化名城协调保护与发展对策

4.1 优化城市功能结构

从全局出发,调整现状城市结构、城市职能、人口分布和城市用地,推动城市多中心组团式结构的形成;城市人口向新城疏解;城市用地向新城发展;突出山庄、外八庙周围空间的旅游服务职能,这是从整体上保护好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城市空间,促进城市发展的根本保证。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2008年批准的《承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未来承德市中心城市由四个组团组成,即老城区、西区、南区和北区,其中老城区为旅游服务、商业贸易区;北区主要职能为休闲度假、会展和现代物流区;西区主要职能是工业和附属旅游区;南区为行政办公、高新技术产业和教育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四个组团只是功能组团,不是等级组团,四个组团只有分工不同,没有主辅之别(图2)。特别强调的是,为调整老城区的用地结构,在城市建设中对于涉及到名城保护的老城区,更要本着“功能上要减,人口上要迁,密度上要降”的“中疏”原则,慎改慎建,为今后名城保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2 恢复老城区基本城市骨架

承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多民族文化。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战国时代属燕国领地, 秦汉至唐宋时期,许多少数民族曾先后在此游牧。清朝康乾时期在这里修建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 更是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古代建筑艺术和多民族的宗教文化特点。按照承德发展历史,城市空间拓展上呈现了先西后东、先北后南的轨迹。为了传承历史记忆,按照循序渐进,先碎片织补,再连缀成带的原则,应打造两条历史传承文化带,一是以避暑山庄外八庙为中心,西起喀河屯行宫、途经广仁岭─―西大街(旧称御路街)、东至小东沟的文脉带,在这条东西向历史传承文化带上,有计划、逐步地恢复御道、官衙、店铺、庙宇、府邸等代表性历史建筑或传统符号,建构具有承德文化底蕴的城市历史廊道。二是以武烈河为中心,形成自双峰寺水库起,经外八庙、避暑山庄至承德大桥的南北向历史传承文化带,逐渐修复沿河两岸城市景观,保护、有选择地恢复钓鱼台行宫、五窑沟窑址、溥善寺等历史文化遗产,整治避暑山庄、外八庙、罄椎峰、蛤蟆石、罗汉山周边环境,与上述东西向文脉带共同构成老城区基本城市骨架。

4.3 织补修复生态系统

当年避暑山庄选址时,决策者充分考虑了山庄周边的自然环境。伴随山庄兴建成长起来的城市,也遵循了与周边自然环境相融的原则。老城区周边环境是承德珍贵的财富之一,主要范围应包括五条水系、五组山体及分布于老城区的50多株名树古木(不含避暑山庄、外八庙内的古木)。其中,五条水系为武烈河及城区内四条旱河(狮子沟旱河、二仙居旱河、牛圈子沟旱河、石洞子沟旱河)。五组山体为老城区北部的狮子沟北侧山体,老城区东部罄椎峰、蛤蟆石、罗汉山及周围余脉,老城区西侧枫木岭及其余脉,老城区中部的佟山,老城区南部的僧冠峰及其余脉。新城在生态系统维护上应与老城相衔接。今后武烈河及各条旱河上游要加强植树育林,禁止建设有污染的项目,禁止填旱河或缩减水域面积方式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保护生态环境;在满足防洪要求前提下,尽可能保持水系的原生态系统。老城区除应注意周围山地绿化外,对老城区内现存古树名木,要立即采取抢救性措施,按古树生存需要,划出禁建范围,挖掉古树根部附近的硬化地面,尽最大可能恢复古树生存环境。

4.4 织补避暑山庄外八庙核心景区系统

避暑山庄、外八庙是老城区的核心,是承德及至全国最著名的名片,该地区的保护必须符合原真性和系统性两条要求。可惜由于历史原因,外八庙目前还是残缺不全,有的寺庙基址仍被非文物部门占用。从长远考虑,该地段要逐渐恢复(或基址归整)溥善寺、广安寺、罗汉堂、狮子园等文化遗产,通过织补策略,基本重现避暑山庄外八庙核心景区历史原貌。

4.5 织补城市交通系统

保护好老城区道路系统。老城区道路系统不仅要从交通功能上考虑,还要满足历史传承要求,展现传统脉络,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骨架。总体上,道路密度要高,道路路幅不宜过宽;道路线形要随弯就势,道路断面不必强求一致。注重竖向设计,体现山城起伏的地貌特色。

4.6 保护恢复城市肌理

老城区山地所占比重较大,在山地建设时必须避免大规模开挖,破坏自然地貌。应结合当地地域环境,顺应地形地貌肌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形成具有山地文化特征的建筑和城市意象。老城区建设布局不能过于规整和人工化,作为山城,其城市肌理形态要充分考虑不“规整”的特点。为适应这一特点,建筑群体组合时要避免行列式布局,要吸取传统布局手法,形成院落式、街巷式或自由式布局。除此之外,建筑的第五立面(屋顶)要形成有特色的肌理。历史上承德市老城区屋顶形式非常丰富,有硬山、悬山、攒尖、歇山、四坡、组合等多种形式。今后在建设中要减少平屋顶,对现有平屋顶建筑要逐步进行改造,形成具有历史特征的城市第五立面。

5 结语

传统的历史文化空间的断裂是城市功能的紊乱、空间特色的丢失,甚至是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失衡。基于“织补”的观点,重新审视我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得失,有助于我们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如何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采用新的规划思路去协调传统的日常生活方式与现代化发展需求之间的冲突。我们既需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推进经济发展,也要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的格局、环境和肌理,保留城市文化特色,解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的种种矛盾。

参考文献:

[1]张杰,邵磊.中国式住居的织补策略[J].时代建筑,2006(3).

[2]张杰,邓翔宇,袁路平.探索新的城市建筑类型,织补城市肌理――以济南古城为例[J].城市规划,2004(12).

[3]张杰,刘岩,霍晓卫.“织补城市”思想引导下的旧城更新――以株洲旧城更新为例[C]//2008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8.

[4]于江.城市更新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的探讨[J].上海城市规划, 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