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1 19:58: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动画创作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引言
剧本是一剧之本。它能够向以导演为首的再创作者们提供拍摄影片的基础——包括思想和艺术两方面的基础。电影艺术离不开这个基础,离开它,就意味着背离了原著的思想和主旨。制作一部动画电影,首先就是从创作动画剧本开始的。当以运用影像的手段创作的动画剧本确定下来以后,创作者就可以画出分镜头画面——相当于未来影片的预览,它将成为后续每项设计与施工方案的重要依据,同时又是原画设计、背景绘制的指导蓝图。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曾经说过:“……不好的剧本绝对拍不出好的影片来。剧本的弱点要在剧本完成阶段加以克服,否则,将给电影留下无法挽救的祸根,这是绝对的。……总之,一部影片的命运几乎要由剧本来决定”。因此,动画剧本的质量是决定一部动画影片质量的关键因素。
题材的选取
如何提高动画剧本的质量,从而提高动画电影的质量呢?首先在题材的选取上要具备一定的时代感。电影是一门贴近生活、反映现实的艺术,因此,题材的时代感便成了剧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一部有时代感的动画电影,观众通过影片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引起发自内心的共鸣。如日本的《灌篮高手》,它是一部以校园故事为背景,以体育运动为表现题材的动画片。影片成功展现了一个活跃在观众眼前的热气腾腾的赛场,一群追逐理想、充满热情的青春少年,同时还穿插着少年们朦胧羞涩的爱恋,散发着活跃、轻松、健康的青春气息。这类题材的影片无论从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都贴近同龄人,因此受到青少年观众的欢迎。
反映现实是剧本时代感的一种层次,而剧作者本身的时代意识或超时代意识则更能使动画电影深入到哲学层面,展开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憧憬。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系列作品,如《风之谷》、《幽灵公主》等影片,改变了长久以来形成的动画片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的观念,跨越了观众的知识结构和年龄层次,获得了成人世界的认可。他充分发挥动画电影独特表现形式的优势,创造出神奇的魔幻世界,赋予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的作品对人类、自然、文明、冲突、生命及其存续等主题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探讨,不仅具有实拍电影无法比拟的观赏性,还展示了创作者契合时代脉搏的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思考。
在具备时代感的同时,动画剧本的创作者还应该具备市场意识,使影片具有商业娱乐效果。优秀的剧作者会将观众的审美特点和观赏习惯作为创作剧本的参考要素,并对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进行针对性的侧重。日本动画系列片《蜡笔小新》运用了观众喜爱的现代动画语汇,将日常生活用夸张、独特的搞笑手法展现出来,主角小新与同龄孩子格格不入的大人口吻和成人笑料使全片充满了喜剧色彩。这使得该片在推出后受到不同国家各个年龄层次观众的喜爱,蜡笔小新的形象也由此深入人心。
主题的表达
主题在电影剧本中占有主宰地位,它将未来电影剧本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细节、对话、结构乃至电影中的各种表现手段都统帅起来,使之服从于主题的体现,并以电影剧作艺术上的完整和谐和统一,呈现给读者和观众。因此,动画剧本的创作,必须始终围绕表达主题这一重要目标。
表达主题首先必须突出主题。由于动画电影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取材范围相当广泛,因此动画电影所能表达的主题也空前丰富。如《攻壳机动队》中人类对自身的质疑和反思,《幽灵公主》中自然与人类的对立和融合,又如《千与千寻》中人对自我本性的追溯和《最臭武器》中对残酷战争的控诉。虽然动画电影所表达的主题是如此的多样化,但在一部动画片中,剧本的主题必须突出。多个主题的并行阐述最终会使一部动画片失去主题。当然,突出主题并不是说要反复强调主题,对有些动画电影来说,主题的表达可能仅仅是提供了某种情调。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影片在表现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天姿韵趣,把观众带进一个美丽而温馨的童话世界,人们可以从这个情境中感受到深刻的生活哲理和创作者的审美情趣。
其次,在主题的表达技巧上应讲究含而不露。主题必须鲜明,但是鲜明不等于直露。优秀的艺术作品都会留给欣赏者想象的空间,而这些空间往往是表达作品主题的最佳之处。日本动画《萤火虫之墓》就是一部以写实手法和旁观者的视角铺陈而出的战争悲剧,除去开头真实地展现空袭后的惨状外,片中并没有过多地描绘战争场景,而是通过单纯柔弱的孩子们的视角,使战争的残酷性深刻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在糖果罐、萤火虫等感性道具的运用下,全剧弥漫着震撼人心的悲剧氛围。
剧本的主题在表达时还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民族文化中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深深影响着动画电影的创作者们,进而影响到动画剧本的主题上。我国早期优秀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就是这样的一部杰作。影片从中国古代铜漆器文物、敦煌壁画、民间年画、庙堂艺术等方面汲取了丰富养料,具有中华民族浓重华美的艺术风格。同样,在宫崎骏的动画作品中,观众可以看到文明的毁灭和重建以及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存等深刻话题,大友克洋的作品表露出创作者对科技既崇拜又恐惧的矛盾心理,对信仰文化的隐约幻灭感,和月伸宏的作品揭示了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这些动画作品深刻反映了日本民族文化中的危机意识和对人文自然的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岛国文化的扩张意识和摆脱渺小的渴望。相比之下,美国文化没有厚重的历史积淀,也没有浓重的悲剧情结,在它影响下的动画作品,具有戏剧化的乐观主义、浪漫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表现出轻松幽默的特点,如迪斯尼出品的《阿拉丁》、《花木兰》等影片就具有鲜明的美国风格。人物形象的塑造
人物是动画片最耀眼的商标,塑造人物形象是动画剧本的第一任务。在动画片中,动物植物、神怪妖魔、甚至瓶瓶罐罐都可以作为人物进行塑造,都具有人的思想和性格。好的剧本要想超脱平庸而获得非凡的艺术价值和商业效果,必须把人物性格的刻画放在艺术描绘的核心位置上。性格鲜明的人物会对故事起着非同一般的推动作用,而真挚感人的故事对于树立人物的形象,展现人物的个性,也是非常必要的。人物是故事的人物,故事是人物的故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剧本创作中,为了塑造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就要考虑人物符合其性格特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就是独特的语言行动、风度气质、爱好习惯以及外貌神情等。通过对人物行为动作、心理动作、语言动作等刻画性格的艺术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展现人物性格的真正魅力,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度。动画剧本中的人物性格塑造是丰富多彩、手法多样的。有的一出场就轮廓分明、特征毕露,如《猫和老鼠》中聪明又爱恶作剧的杰瑞;有的深藏不露、古怪偏狭,如《灌篮高手》中性格阴郁却球技高超的流川枫。不仅如此,剧作者还应该把自身对生活的审美思索和炽热深情渗透于人物性格的艺术创造中,赋予人物独特的存在价值和生命意义,让观众看到一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动画角色。
叙事结构的设置
动画剧作的内容固然是首要的、决定性的,但它必须依附于某种特定的形式才能得到最好的表现。因此与题材、主题、人物等内容要素一样,结构也是动画剧作极为重要的构成因素。为了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为了体现深刻的主题思想,剧作者必须对所掌握的创作素材进行精细的组织和安排。
动画剧作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但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传统的剧作结构和非传统的剧作结构。
传统的剧作结构如《哪咤闹海》、《美女与野兽》《埃及王子》等。这一类型的动画电影主要以矛盾冲突为剧作基础,以戏剧冲突的规律为结构的原则,由此导致其展开冲突的必然动作历程。即按开端、发展、、结局的进程,依次而又有因果逻辑地展现完整的冲突。它不仅要求人物关系和思想感情的描写紧紧扣住中心冲突的动作线,还要求造成紧张的声势,以步步相逼、场场推进的形式去发展剧情,使冲突逐场逐段递进加剧,愈演愈烈。因此,这一结构的影片富有戏剧性、紧张感、悬念感,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非传统的剧作结构包括散文式结构、心理结构、时空交错式结构等。散文式结构的影片如《山水情》、《梦幻街少女》、《龙猫》等。这一类型的影片不注重情节的完整性和因果关系,没有明显的开端、发展、、结局等结构要素,也没有显露完整的矛盾冲突线索。它比较强调细节的运用和对日常生活图景的自然展示,灵活多变,取材自由,在近似散乱之中蕴含着真挚深沉的情感,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心理式结构的影片如《回忆三部曲》。它主要以影片中人物的思想情况、心理状态进行叙事,不太注重故事的结果,主要反映的是创作者的心理过程。时空交错式结构如《萤火虫之墓》。这一类型的影片主要是打破现实时空的自然顺序,将不同时空的场面,按照一定艺术构思的逻辑交叉衔接组合,以此组织情节,推动剧情的发展。它在时空程序上将过去、未来,将回忆、联想、梦境、幻觉等和现实组接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叙述格式,获得艺术效果。由于这种方式一般采取主观形式的叙述格局,用视觉形象直接描绘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内心世界,因而使剧作整体呈现出主观的心理色彩,具有情绪感染力。
不管采用哪种形式,剧作结构始终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只有这样,剧作的内容才可能得到充分、恰当而又充满内在联系的展示,剧作的思想意义才可能得到准确而又深刻的表达,观众的审美心理才可能得到最大的满足。
认识到上述动画场景设计中存在的误区,就要有针对性地予以改正,并以提高场景设计水平为目标,不断进步。第一,提高动画场景的空间表现力。在动画场景中,距离的远近设计往往对空间表现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景物的距离变化使得空间具有层次感,从而产生纵深的距离感,使整个画面更加和谐统一。第二,优化场景的色彩配置。色彩能够给人的视觉感官带来最直接的刺激,不同的色彩搭配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因此有选择性地根据不同的场景搭配不同的色彩,使得整个场景更具吸引力。第三,合理布局动画场景的构图设计。一部成功的动画作品在其整个动画场景中都具有一定的连贯性,真正做到“首尾呼应”,即各个场景保持统一协调性,剧情发展与场景变化相协调,从而给观众完整连贯的视觉享受。
二、角色创作
1.含义及基本要求
与影片中的演员相似,动画中的人物角色同样是被赋予生命形式进行表演的主体,能够自由的表达思想和情感,甚至超越现实的发展,如现实中不具备生命本体的物体,如玩具,但在动画中则被赋予生命形式并可能成为主角,即作品《玩具总动员》中的玩具们。正是由于这种创作的自由性以及表现手法的随意夸张性,使得动画无论是在创作者亦或是观赏者中都极具吸引力。就动画设计三大要素而言,人物角色创作可谓是最具自由性,一般不做严格的要求,就当下大众普通审美特点而言,通常主角要具有个性鲜明、品德高尚、造型突出、表演富有感染力等特点,但不限于此。
2.角色创作中存在的误区
设计者在进行角色创作过程中往往陷入误区,这些误区主要表现为三点。其一,主人翁意识根深蒂固,往往忽略配角的存在感,而事实上,在整个影视动画中,所有角色都应受到平等对待,因为对不同的受众而言,配角也有可能上升为主角。其二,人物创作拘泥于已有的人物原型,创新步伐有待加快。我们耳闻目睹的国产动画大多是已有的人物形象,如孙悟空、哪吒等,而这些人物虽然极具个性但却缺少新意,虽然《秦时明月》在人物塑造上没有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没有机灵可爱的哪吒,但是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三,英雄色彩浓厚,在观众中很难引起共鸣,适当的塑造一些贴近现实的平凡却不平庸的人物形象或许更为成功。
3.提高角色创作水平的对策
一个成功的动漫角色离不开成功的原型设计,因此,要想做到角色深入人心首先就要从人物原型设计初始着手。不同的角色要赋予不同的形象特点,通常分为正反派两大类,而正派的的角色居多,这里以英雄类为例。对于英雄类角色,就要通过典型的事件、背景、语言等对其加以修饰,如国产动漫《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喜羊羊一角,在与灰太狼展开一系列的斗争事件中成功塑造出机智勇敢的英雄形象。其次,注重人物美化,美丽的事物更容易受到大家的喜爱。因此,遵循美学原则,巧用设计来塑造美的角色形象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在保持美的前提下还要注意突出个性,营造不同类型的美,迎合不同受众的喜爱。最后,作为人物角色的主要呈现方式——表演,更要搭配不同的表演手法,才能将预先创作的人物形象完整地呈献给受众。单一的表现方式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因此,应丰富人物表演技术,综合运用拟人、夸张、简约、程式等表演手法,将影视动画创作的优势尽情发挥,使角色的表演更显生动形象,带给观众一场完美的视听盛宴。
三、结语
关键词:动画角色造型;常用技法;时代要求;趣味性;可行性
一、动画角色造型的意义和作用
动画角色是动画片的灵魂,在各种类型的动画片创作环节中,角色造型设计是整个影片的前提和基础,主导着整个动画片的情节、风格、趋势等。动画片中角色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动画影片本身,类似于电影明星的广泛社会影响,优秀的动画角色造型同样有着独立于影片之外的意义和价值。通常在常规的商业动画创作流程中,角色造型设计是在完成商业策划、创意和剧本创作之后重要的创作环节,是动画前期创作阶段的起点和美术设计工作中最先开始的、最重要的部分。角色造型设计不仅是后面创作的基础和前提,而且决定了影片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质量,进而影响影片的制作成本与周期。
二、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常用技法
1.夸张
在动画创作过程中,为了塑造生动有趣的动画角色,动画创作人员经常采用夸张的造型技巧。这种技巧可使丰富的想象思维具体化和形象化,紧紧抓住形象的某些特征,从而使造型新奇有趣,突显形象的个性特质,从而强化艺术的感染力。
2.拟人
在动画的世界中,无论是有生命的动物、无生命的物体、想象中的神怪,大到史前恐龙,小到微观生物,都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思维,从而表现得活灵活现,这就是拟人动画造型技巧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时,无论是对外在形象的修饰,还是对内在情感的丰富,都要把拟人作为非常重要的手段。
三、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应该遵循的几点原则
1.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要符合时代要求
在动画的创作中,我们选取的题材可以是无拘无束的。但是考虑到作为动画形象最本质的特征是表达人类精神和情感,使观众产生心灵共鸣。这也是动画艺术的生命力所在。 在动画的角色造型设计过程中,要把握人们对物质和精神都有了更高的追求的特点。选取一些切合当今实际的动画题材,力争使得人们在观看过动画片之后,一方面放松身心,充分喻悦自己;另一方面使人们在动画片中看到时代文化、社会现象、流行元素的渗透,这就对动画角色的造型提出了更高的时代性要求。
2.动画角色造型要有较强的趣味性
趣味是动漫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一部动漫作品成功与否是首先在于动漫角色形象趣味性的设计。因此动漫创作人员在设计角色形象时候必须牢牢抓住角色造型的趣味性,才能更好的表现形象,体现出角色的趣味的生命力和幽默性。但是在角色造型设计中如何体现和更好的塑造出角色的生动趣味性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建议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着手研究。
(1)理解和塑造动漫角色来来体现趣味性
(2)针对不同观众设计的角色造型来体现角色的趣味性
(3)动漫角色造型中细节刻画和表现来体现趣味性
(4)动漫角色造型中表现手段来体现趣味性
3.动画角色造型必须具有可行性
动画角色造型的可行性是指角色成立要与动画片整体风格和谐统一的设计要素。动画角色造型的可行性具体表现为其合理性和实用性。一个动画角色可以设计的天马行空、千奇百怪,但是有个前提就是必须在动画的整体风格之内,否则就是“跑题”,是不可取的。比如我们在三维动画中设计了一个非常夸张可爱的角色,为了突出可爱的特性,我们可以把头和身体画的大大的,而腿脚弄得短或胖些,这在二维的空间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在三维空间上由于其形态的夸张很多动作的设计无法实现,这样的角色造型就会给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因此在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要尽量避免这种设计。
四、结语
综上所述,角色造型设计对动画片的角色性格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部动画片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角色造型设计。 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并不是无章可循的,作为动画造型设计人员要结合时代和生活的要求,把握动画角色的趣味性,发挥自己创意和风格,同时注重动画角色造型的可行性;并借助动画角色造型的技巧,在生活中取材,创新应用,提炼风格,用鲜活的方式实现与动画片的和谐统一,就能够设计出成功的动画角色。
参考文献:
[1]李素明.关于动画中的角色造型设计[J].硅谷:2009年21期
[2]石虹.动画角色造型表现研究.集美大学学报,2008,(07)
[3]朱晨鑫.浅谈动画中角色形象塑造[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
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08)
[4]郝华.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的新元素[D].中国优秀硕
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07)
[提要] 从国外引进的影视作品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2008年动画片《功夫熊猫》以1.35亿元在我国创下了票房新记
>> “功夫熊猫”“出口转内销”的启示 《功夫熊猫》对中国动画创作思维的启示 《功夫熊猫》对当代国产动画创作的启示 《功夫熊猫》对中国动画电影创意的启示 《功夫熊猫》在教育方面的启示 从电影营销角度看《功夫熊猫》的国际传播 《功夫熊猫》所承载的美国跨文化交际策略 《功夫熊猫2》字幕翻译中归化策略的应用 电影《功夫熊猫2》字幕翻译策略研究 《功夫熊猫》的叙事策略与视觉传达解读 从关联理论看《功夫熊猫》字幕翻译策略 功夫熊猫 《功夫熊猫》显功夫 功夫熊猫吉利熊猫CROSS 玩具熊猫与功夫熊猫 《功夫熊猫1》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启示 论《功夫熊猫》中的幽默对动画创作的启示 《功夫熊猫》的真功夫 《功夫熊猫》:PK之战 功夫熊猫2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from=search.
[5]江曼.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出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14.4.
[6]王鑫鑫,段元萍.中国电影贸易出口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优领域,2014.12.24.
[7]《功夫熊猫3》将做“中国定制版”票房要超《捉妖记》.Mtime时光网,2015.12.14.
[8]陈谊.中国电影国际营销中面临的挑战及策略[J].企业经济,2011.7.
[9]张欣宜.韩剧在中国的整合营销传播启示――以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为例[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2015.5.25.
[10]李怀亮,万兴伟.中国影视文化产品走出去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传播,2011.11.
【关键词】Flash;二维动画短片;基本技法
动画是建立在造型艺术和视听艺术基础上的独特艺术形式,动画的艺术性需要电影思维和视听语言,同时动画又具有绘画特征。Flash软件由于具有良好的文字编辑、图形图像处理、影片剪辑和声音综合合成等能力[1],所以是二维动画短片入门制作的首选软件。那么如何利用好软件的自身功能做好短片呢?
一、早期准备阶段
动画短片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动画短片的创作不但需要一个良好的团队,动画短片的创作还需要一个好的剧本。剧本是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动画剧本的基本特性就是营造具有原创性的幻想空间[2]。
1.剧本创作
动画短片创作要根据剧本做相应的分镜头剧本,而Flash软件自身带有场景管理功能,可以把动画分镜头剧本按场景进行单独编辑(如图一)。Flas的创作可以说既依赖于传统动画又有区别。同时参照分镜可以把设计稿直接画在FIASH里,一来可以成为以后创作很好的依据,二来可以较好地控制动画的节奏。
2.造型设计
造型设计是一部能够吸引观众成功动画片的重要环节。造型设计师不但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对动画的特性能够完全掌握,这样才能创造出形神兼备的造型。但不管是动画的角色造型还是场景造型,都要与动画片整体美术风格一致,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Flas软件主要采用了矢量绘图方式,矢量绘图可以达到无限大而不失真,同时,因为矢量图具有图形颜色单纯的特点,flas多数以整块的色彩平涂方式出现,给人以造型简练质朴、色彩鲜明的视觉感受,此外图像处理方面也有各种丰富的特效(如图二)。
在造型设计时,传统动画的绘制要靠动画师的熟练手感一次成型,且对线条要求比较高,在flash软件中,只要通过图二中的A(选择、变形)、B(变形工具子选项)两个模块即可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且图形可以任意修改。
二、中期制作阶段
1.动画阶段
在传统动画制作中,工作之前由设计稿人员向原画提供每个镜头的设计稿。原画设计要按照导演的意图,根据镜头设计稿的要求,设计每个镜头的关键动作,给动画人员画出运动的要点,标出中间加几张动画,同时填写摄影表。原画设定动作所需要的中间过程由中间动画人员来完成(如图三)。如迪斯尼的全动画中间张数加得多,所以片中人物动作柔软且弹性十足。动画的工作枯燥而复杂,它们需要配合原画设计去完成一个复杂的动作过程,动画工作除了包括中间画的基本技法之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创作要求。它们必须掌握动作过程的形态结构、透视变化及运动规律等各种技巧,用准、挺、匀、活的动画标准线条仔细画出每个动作。动画本身是连接原画之间的变化关系的过程画面,并且要将顺序号码填写准确,同时要认真读解摄影表的具体要求,尤其是多层动画互相交换层位的动画镜头,动画人员千万要小心从事。
Flas的角色是矢量图形,并使用了“库”和“元件”,所以运算快。Flas的动画方式多,如逐帧动画、补间动画、路径动画、遮罩动画、行为动画等[3]。且flash软件是关键帧动画软件,只要有关键帧(即相当于传统动画中原画),动画就可以通过软件自己生成,大大节约了时间和动画制作的成本(如图四)。
2.动检
传统动画制作主要负责检查动作是否连贯,线条是否符合标准,人物形象是否准确,更重要是否达到导演的制作要求。传统动画的流畅度检验主要是靠有丰富生活经验的动画师目测,观察动画短片是否符合各自的运动规律,但往往难免出现误差。
Flash的“洋葱皮”(绘图纸外观功能)功能大大提高了动检的效率,即使是软件自己生成的补间帧也能在舞台上清晰显示出来,物体的运动规律清晰的在舞台上显示,便于创作者迅速检查出问题所在。激活“洋葱皮”功能后可以任意帧数的观察舞台上物体的运动轨迹,既能整体观察整部短片的运动规律,也能观察局部帧的动画运动情况。
三、后期合成阶段
传统动画的后期含摄影、剪辑、冲印等繁琐的工序。
Flas在绘制过程中即可经常进行测试,检查播放以及检查动画的动作、节奏等。整个动画制作完成后,可以使用“”或“导出”命令进行输出,若用于网络展示多会选择SWF文件格式。
Flas以占用空间小,传播速度快而彰显特色,对于动画中的声音合成可采用MP3格式音频文件,MP3文件由于音质好、文件小,更重要的是便于和flash兼容。有部分音频文件难以与flash兼容,所以通常可以通过其他软件进行格式转行,达到MP3要求后再对其进行导入编辑。
Flash后期音频编辑时还可以对声音的大小进行控制,常见的两种形式是时间控制和帧控制,在多场景编辑时,建议选择帧控制,时间控制比较适合单场景声音编辑。
四、结语展望
因为flas入门门槛低,所以现在相当数量动画者一味滥用flash创作自动补形功能,造成了很多动画中的动作僵硬,缺失动画原本的一种灵性,原本为软件的一大强项,反而造成了阻碍技术进步的一大绊脚石。
Flas作为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其间每个流程对理论和技术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可以说flas是移门综合的艺术。在艺术上,动画制作人员需要有严谨专业的美术造型理论知识,具备合理准确的色彩运用能力,还需要高超的使用画面讲故事的技巧;在理论上,动画制作人员需要掌握动画原理,熟悉动画运动规律等电影视听语言;在技术上更要熟练掌握flash及其相关软件等。
回顾整个FIASH动画的创作过程,总体还是比较容易的。只要对FLASH动画的特点有所了解,掌握了FIASH动画创作的基本环节,掌握FIASH软件的基本功能,就能够尝试进行FIASH动画的创作。但是,要创作出高水平的FLASH动画作,需要创作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作热情,特别要掌握动画的基本技法,对FLASH动画的创方法有较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必须经过充分前期准备,具备良好的基础之后才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陶力.flas创作中的综合艺术表现[J].中国科技博览,2009.
[2]葛竟.影视动画的剧本创作[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3]陈红娟.基于Flash制作2D动画的理论探讨与技术革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9.
作者简介:
论文摘要 数字特技技术介入电影之后,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完成的非现实的形象与真人的表演数不胜数,二维动画应用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画片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多,其中主要的传播类型有影院动画片、电视动画片和试验动画片。现今国际有影响的大制作都有数不尽的动画形象参与到了现代电影艺术实践中,从这一角度来看,动画形象事实上已成为21世纪电影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主要角色之一。
一、动画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
最早把二维动画形象和真人表演结合到一起的近代电影应该是1971年出品的《奇妙飞床》。但是比较著名的影片却是1988年公映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96年的《空中大灌篮》和2003年的《华纳巨星总动员》。随后,二维动画形象与真人表演的真人动画片接踵而至。连绵不断。
在数字特技技术介入电影之后,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完成的非现实的形象与真人的表演更是数不胜数,例如《极速赛车手》作为一部向经典动漫致敬的影片,沃卓斯基兄弟极力将其打造为一部尽显原著视觉精髓的真人动画。沃卓斯基兄弟运用了一种被称为“21/2维立体技术”的视觉逐行压层技术来处理片中上万的视觉镜头。这些景所处的位面因为各自的移动而产生立体效果,这就象我们从小就看过的最简单的动画原理,就好比创造会动的拼贴画一样。
对于二维动画片来说,《蒸汽男孩》的画面效果更加引人注意。令人目不暇接的华丽视觉,炫丽的画面会带给你强烈的心灵震撼,优美的音乐于精彩的故事中就如诗中画画中诗,在音乐中你的面前是美丽的画面,从精美的画面中你会更加感受到音乐的优美,两者相得益彰。《蒸汽男孩》为我们展现了超乎想象的绚烂画面,丰富立体的画面层次和完美的动静结合,高科技下精彩绝伦的武打设计更是给你强烈的临场感,加上精心设计的人物形象和手绘、CG的紧密结合,出色的发挥了动画片的优势和力量,在日本动画片中可谓登峰造极之作。
二、计算机动画
动画所指的是由许多帧静止的画面,以一定的速度连续播放时,肉眼因视觉残象产生错觉,而误以为画面活动的作品。使用动画可以清楚的表现出一个事件的过程,或是展现一个活灵活现的画面。
计算机动画是指采用图形与图像的处理技术,借助于编程或动画制作软件生成一系列的景物画面,其中当前帧是前一帧的部分修改。计算机动画是采用连续播放静止图像的方法产生物体运动的效果。
计算机动画的关键技术体现在计算机动画制作软件及硬件上。
计算机动画制作软件目前很多,不同的动画效果,取决于不同的计算机动画软、硬件的功能。虽然制作的复杂程度不同,但动画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计算机动画由于制作手段上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类: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我们来看一下常用二维动画软件:
Animator Studio——基于Windows系统下的一种集动画制作,图像处理,音乐编辑,音乐合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自从1989年以后,全世界的动画制作工作室和各家影视公司电视台都采用AnimationStand二维卡通动画软件,包括全球最大卡通动画公司皆采用,比如沃尔特、华纳兄弟、迪斯尼和等,广泛为娱乐业所采用。
Flash——交互动画制作工具,在网页制作及多媒体课程中应用,通过它,可以让你在互联网上看动画。
三、二维动画的特点
首先,要对真实的表现对象进行长时间的临摹。对角色的形象、结构,乃至习性和习惯动作都要有一个系统的观察临摹,再进行艺术夸张,把一张对角色形象性格塑造有帮助的要素夸张出来,这时的角色动作创作要经过上述的艺术夸张之后,再进行提炼,画出关键的特点动作,再在这些关键张之间按照角色的性格不同所需要的不同节奏画出数量不等的中间张,这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关键桢的办法。这种动画角色动态的创作办法,科学地从生活出发,提炼并塑造出动态鲜明的性格,使角色动作实现手段更科学有效,这种基于关键张的创作方法在动画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潮流下一直使用至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二维动画。
用这种方法创作的影片,剧情发展节奏感强,角色动作流畅且个性鲜明。使观众更易于从动画片中感受到经过艺术加工提炼后,动画工作者想要传达的精神境界。但这种办法也有其表现力的弱点,就是很难表现出角色的微妙真实的细节动态,这也就使之对角色内心活动的表现。产生了一定的障碍。
二维动画角色是一种有意味艺术形式的视觉符号,它折射了角色的性格,民族的审美文化。科技的发展,以其独特的形式与审美价值被更多的人认知。离奇的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和动画意象,表现夸张、变形的视觉审美张九明亮的色彩,卡通化的造型以及强烈的动感。凸现感官强烈的视觉幽默虚拟的形象,满足了人们欢愉和体验的激情。
四、二维动画在电影中的前景
关键词:动漫;情节;滑稽
中图分类号:J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237-02
一、引言
在现在大多数动画片中,不管出自于什么题材,在制作中都会故意设计一些搞笑的情节,这类动漫的艺术表现流派主要体现为美国的滑稽,日本的怪诞,以及后现代文化思潮影响下非主流的诙谐[1]。滑稽、怪诞以及诙谐这些具体的逗引着人们笑神经的方式赢得了接受者的青睐,于是大多数动漫的制作者都绞尽脑汁寻求把引人入笑的情节融入动漫内容当中,这是因为:第一,它能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第二,它能适应动画作品内容表达的需要;第三,能为制作商们带来最大利润。调笑情节在动漫创作和实际应用过程当中的重要性是如此之大,那么调笑情节的创作方法有哪些呢?下文将结合案例来进行分析。
二、动画中引人入笑情节创作的方法分析
“动画片中笑的情节一直以来都受大众欢迎,而笑在动画中表达却又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元化的。” [2]动画是一种视听艺术,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不仅表现在视觉上同时也体现在听觉上。要制作引人入笑的情节不仅要用语言、动作还要配合音乐来引人发笑,这样才能拨动人的心弦,调节人们的好心情。因此语言、动作、音乐这三要素在动画中是相互联系,相互衬托的,这样才能让一部动画片更能把观众带进欢乐中。下面我们单独分开来谈谈如何具体表现调笑情节的方法:
第一,动画中用音效来表现笑的手法。音乐在影视动画中占据了极具重要的位置,它不仅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不可或缺的血液,还无时无刻不牵引着我们创作的视觉符号。如《感觉的淡水》这部影片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它通过音乐的强化使影片视觉效果与感情传达很容易被观众所理解和接受。在音乐这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介入与指导下,使动画更生动,更能让观者身临其境地投入进去。如何制作有趣的音效呢,一般都用夸张和喜剧来表达。我们知道音乐是有节奏感的,在制作中会使用节奏的变动与变形去夸张和表现以达到一种滑稽的感觉,并在听的感官上取悦观众,往往这种音乐的变动与变形都是要与画面相结合才能表现的。如《猫和老鼠》这部动画就是典型的使用音乐中节奏的变化式来传达主题的。猫和老鼠在柜子里打斗时,通过用音乐节奏来体现他们在柜子里打斗滑稽的场面。改变音乐中节奏或加快节奏的“咚咚咚”的声音,让人们知道老鼠在柜子中被猫狠揍的样子。还有当猫用它的大掌把老鼠打出去被抛在空中用夸张长长的“啾……”一音来表示老鼠被抛到高空的程度。我们再来看看用流行音乐来装饰古代生活方式以调笑的另一范例:《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马文才出场,处理成一个闪亮炫目的舞台形象,旋转的灯光下,踏着动感十足的摇滚乐节拍。这位花花公子扭着潇洒的街头舞,操一口当今乐坛最流行的RAP调,给观众带来了极其滑稽的感觉,引得大家开怀大笑,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看到这种镜头配着的音乐,无不表露出会心的笑容。
第二,在动漫中用动作、形状的夸张变形来取悦观众。变形是动画艺术中一个及泵的形式特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是艺术抽象特性的一个自然延伸。因为抽象必然涉及对象物的某几个特征,特别是夸张和强调。如果这种夸张和强调达到了过分的地步,以至完全破坏了对象物的整个形体的比例,那么调笑的内质便会激发出来。以经典动漫中唐老鸭的动作为例:作为一种家禽,鸭子外形轮廓细节上的特点和特性不甚枚举,但唐老鸭的作者主要只是取鸭子喜欢呱呱叫略显笨拙而固执的特点,又喜欢发表议论的这一喜剧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有关唐老鸭所有的形式表现让人们印象深刻,比如遇到事情发晕,两颗小眼珠子乱转,走路时硕大的屁股摆动的幅度特别大,这些夸张变形都是让人们轻松欢快的笑点。像《猫和老鼠》的笑料就基本表现在变形形式的运用上。汤姆和杰瑞互相攻击,把对方的身体搓揉成不同的形状。这些形状的变化常常是匪夷所思的怪异却并不残忍,都达到让人一笑的效果。变形手段由于电脑技术的发展,这种手法运用的更为广泛了,而且用得更为自然,巴赫金指出:“夸张,夸张主义,过分性和过度性,一般公认是怪诞风格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正是通过种种夸张的变形手段,作者将自己的“目的意象”鲜明地注入创作的形象中,使得形象的某个部分的特征被凸显到了极端好笑的程度,同时在心理上也强烈地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动画中运用语言台词来表现笑的手法。在动漫剧情中运用语言对白来表现笑的手法也是很常见的。有借用当代的流行的口头禅来进行渲染的,也有用愚问愚答的方式以及宾客对白来制作笑的情节。首先,我们讲运用时尚语言来取悦观众,《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部动画片,在这部以凄美爱情为主线的现代动画片里,把现代气息非常浓厚的时尚语言或大众流行的口头禅作为笑的作料,不是古为今用而是大转折的反其道而行――今为古用。这手法在马文才的台词中用的最多,活生生的体现了马文才最有特色的丑角,他一出场就运用rap调的做自我介绍“你不能不知道我是谁我是谁?”句句体现时尚特征,时不时来一句“养老津帖”、“花花世界”、“迷倒妹妹”、“账单我pay”、“蜡笔小新”等新词新语。还有其他的人,如包括手拿戒尺、声音苍老得都在发抖的私塾老师、粗俗或捣蛋的私塾学友,他们的嘴里也在时不时唱着“白马王子”、“女朋友”、“没水准”、“高血压”、“爹地”之类及“小姐不够用了”、“太伤自尊了”等等这些令人哗然的新词,这一些都无疑为动画赢得了此起彼伏的笑声,而且是惹得观众捧腹大笑。另外,用台词进行搞笑的另一种手法就是愚问愚答的方式,这种方式我们在《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麦兜响叮当》等都运用得生动自然。对于这种形式,设计出一些让人意料的愚蠢问答辞是至关重要的,它的用意并非彰显剧中人物的愚蠢,而是以此引起观者的新奇感,使他享受纯粹语言游戏的,如《机器猫》中有这样的片段:在小镇的后山上发现了古三叶虫还有鱼类的化石,野比闻讯后喜不自胜,认为他找到了一个能够获诺贝尔奖的大发现。机器猫问其理由,他说这足以证明像这些虫啊、鱼啊在许多年前一直生活在海里的。这种回答没多大意义,但还算靠谱,野比接着再说:“那一定是很多年前的某一个夏天,这些虫鱼在海里晒着感觉太热,于是就爬上来到山里乘凉,一来二去忘了回家,于是就永远留在了后山上,于是就有了后山的化石。”这对一个略受过现代科学知识教育的人来说,都足以回答上面现象。这种荒唐地愚答传达出野比低于一般人的智商,与正常人的智商或者思维产生强烈的对比,于是逗引着人们的笑神经。
三、结语
动画中引人入笑的情节是动漫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动漫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追求,回顾近年来国产动画创作的各个方面内容,无论在人物形象塑造、情节的编织,还是技术手段的使用,总是透着一股中洋结合现象,明显地让人感觉有“两张皮”的味道[3]。动漫中引人入笑的情节的创造如何更好的吸收和融入西方的动漫调笑情节的先进经验,并走出更具民族化的道路,这是我们在理论上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4]。
参考文献:
[1]靳泰然.现代动漫艺术及其主要流派[D].成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胡辛.中日动画片比较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关键词:网络环境 议论文教学 有效性
长期以来,高中议论文教学陷入一种教师讲授、学生写作、教师评改的封闭、枯燥而呆板的循环模式。笔者认为,真正的议论文教学应该是一种唤醒潜能的多元体验,一种燃烧激情的亲历还原,一种开启心智的交互感悟,一种沉淀哲思的协作探究。
借助网络环境,可以强化课堂的开放性,使学习方式合作、探究化,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进行体验、还原、交互、协作,实现议论文教学的高效运转。
一.多元体验:大力拓宽写作外延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议论文写作更不能囿于课堂。古人亦有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当下议论文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囿于教材传播和课堂传授,视野狭隘,平台残缺,学生吸取写作营养的途径单一。
网络平台能帮助学生快速建立“写作资源库”,及时储备、增添、更换题材,以防止资源匮乏造成的创作枯竭。借助互联网的快速、便捷,学生在网上可随意阅读经典小说、名家传记、优美散文、时事评论等各类文章,积累素材。
例如,创作以“沉静”为话题的议论文,就可以依靠网络资源搜寻到大量有关的素材,如杜拉斯、海顿、欧里庇得斯、维特根斯坦、庸、纪伯伦、沃尔特・肯等人文类素材,关于“微博控”、“手机控”、“游戏控”现象等现实类素材以及名人名句、陌生化哲理语段等语言素材,以资参考。
网络环境下的议论文教学,既可以结合教材,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为经线,使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又可以借助网络,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线,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由此构建经纬交错的议论文教学网络,使课内外相得益彰。通过教与学的多元体验,大力拓宽写作外延,使学生视野更开阔,议论写作时能够做到信手拈来、纵深推进。
二.亲历还原:充分燃烧创作激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长期以来,枯燥、程式化、低效的议论文教学模式,不但长期困扰着教师,也使很多学生怕写甚至厌写议论文。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状况?是因为写作是一个动态的的过程,而课堂作文大都侧重于结果的评价。如果能够利用网络及时、鲜活特点,在学生的写作意识还未离场之际,教师进行鼓励和点拨,同学进行观摩和评价,就可以做到还写作以过程,把结论型教学还原至动态性写作。
例如,基于网络,我们可以设置“T型展台”,师生、生生之间相互观摩,让其成为学生竞相表演的舞台;可以设立“构思交流区”和“素材评点库”,单独为师生、生生提供及时互动、提升的平台;甚至还可以提供视频、动画、游戏等形式辅助教学。丰富化的动态写作过程,会使学生爱讨论、评价和创作议论文。
网络环境下的动感议论文教学,能够创设激情氛围,拓展创作空间,挖掘写作潜力。从而走向高效多能模式,还原至写作的动态过程,教学充满平等气氛,形式生动活泼,过程新奇刺激,使创作分层次、有秩序地推进。
三.交互感悟:强力彰显主体地位
如果在议论文教学中,学生能真正成为主体,语感在赏析中生成,情感在体验中唤醒,感知在思考中获得,能力在探究中提高……这才是真正充满了经历过程、自主生成的和谐的教学过程。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基于网络的议论文教学,能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师生的交互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互相提升,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传统议论文教学中,作文评价的“生死大权”只决定在教师之手。教师评改的滞后性、评价的单一化、评语的同一性使学生写作议论文的积极性大为挫伤。而互联网可以提供聊天室、BBS论坛、博客平台、QQ群、电子信箱等平台,充分彰显学生主体地位,通过智慧交锋,情感碰撞,心灵激荡,思想交流,使写作成为一种富有激情的动感之舞。
笔者曾上过一堂“写作文如何有文采”的市级网络公开课,通过聊天室评论、修改学生习作,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通过博客平台进行现场作文比赛,激发了学生的求胜意识;通过QQ流,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完全处于平等地位,拉近了师生教学的距离……总之,教师的“教”尽量离场,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凸显,让师生的交互、感悟成为教学的主旋律。
四.协作探究:不断提升作品内涵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内心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研究、探索者。”基于网络环境,教师能够做到以语言为载体,以网络为桥梁,以课堂为常态,从而充分设置探究性情境,网络博客、论坛、聊天室、QQ群等平台有利于学生探究的顺畅和深入。
议论文教学探究的形式有“自馈”和“他馈”,而探究的内容则包含写作技技艺、道德体验、文化反思、人文关怀和哲理哲思。通过小组探究,不但深入探讨议论文写作技术层面的问题,还能积极引导学生用高尚的道德、丰富的心灵、睿智的目光去审视生活和人生,构建写作的精神家园,使议论文写作超越人文和思辩的贫庸。
例如议论文教学探究中的“自馈”,可以先由各组学生推荐“代表作”,师生集体探究、讨论后,确定文章的优劣标准,生生自由讨论,师生交流,竞相在网络中发言,表达观点,评点得失。这样,不但拓宽了交流的空间,而且加大了思疑辩理的力度,使师生的作文素养一起得以自我提升。
关键词:动画;微电影;剧本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2-0028-01
微时代最早源于微博的兴起和流行,传播范围广,见效快,以短小精悍作为文化传播的特征。微时代表现的是大众的、通俗的、广泛的、日常生活的文化信息,而微电影也正好符合了微时代的所有特征。微电影又可以分很多钟,微动画、微广告、微视频等等。取材范围广泛,且又能带给人们更直观的感受。
一、“微电影”与“微动画”
“微电影”发展的迅猛,在影视行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效果。由于“微电影”的只做方式便捷,成本不高,让很多电影爱好者不断的进行“微电影”拍摄以及制作。让大家对电影的兴趣加深了,还让青年一代加强了创作热情。
“微电影”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能够盛行,是基于人们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影视制作工具价格的低廉化。而微动画又是“微电影“里面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动画产品有了更多新的形态和表达方式。微动画作为一种年轻的艺术载体,一方面,它是加入了时间纬度的四维艺术。通常,微动画的篇幅不长,动画片的长度一般较长一些。由于要体现较多的创意,所以故事性的体现显得尤为重要,应体现的视听印象也要一定的加强,有较大的创作灵活度。微动画的创意可以是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是一种幽默状态。微动画作品篇幅小且简短,传播便利,非常适合新媒体平台播出。微动画比“微电影”更灵动,传播方式更灵活多样,文件体积更微型。
二、剧本创作在“微电影”制作中的重要性
剧本的创作需要一定的程序,就像做衣服一样,要按一定的步骤来完成。大致分为:创意构思、基础设定、故事梗概、分集大纲。而剧本里又要包括:题材风格、主线、角色、环境、演绎方式和规模。期间所有的角度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意创作,以及制定一致的方案。进行一定的审核,需要进行较多的剧本进行元素的创作。另外,故事的详细线索进程需要理顺对各个文本的创意构思,需要运用详细、明确的语言进行“微电影”的语言要求,制定故事的线索,发展进程。在进行故事创作前,需要进行脚本的规划与制定,做好尽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方法,以免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进行一定的可控性。
三、剧本创作方法
动画剧本的一些特性也就是讲卡通生活化。迪斯尼曾阐述过关于卡通生活化的一些言论,他认为生活化、卡通化是动画片的最关键的一个要素。在动画世界中,具有一个非常富有魅力的魔幻世界,一个有创作型的动画剧本,有较好的题材、视角、人物等等要素,不同的环节都要在各个要素中开展与发展。
剧本创作的技巧有很多,首先选择怎样的题材,确定怎样的主题是创作者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剧本主题的构思可以分成多个层次展开:
(一) 叙写小故事,来反应大问题,从而引出深沉寓意。通过困惑与碰撞的生活片段,来反应现实生活中人性,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感悟。
(二)通过戏剧化来处理单调的场景。
(三) 让主题寓意表达的最大化“捅破这层窗户纸”。在选择主题的时候,要尽可能选择那些解读意义大的实物来解读,在来捅破这层窗户纸,作品的价值也就更高了。
上述的三点对主题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选题一定要选材生活,取景生活,用于生活。剥离作者的身份,走进生活,有意识的把自身还原成生活的一份子,以个人对生活的体验来作为创作的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就是熟悉人物和故事环境,深层次了解人物的背景和心理,明确矛盾冲突的原因,以实现对主题内涵的深凿。
四、结束语
中国动漫业发展至今,经历了不少的风风雨雨,而却极少有关于动画剧本写作和动画前期制作的文章和专著。这种对剧本创作认识上的缺失,不能不说是引起动画行业发展滞缓的一个因素,从微动画做起,从小处着眼,以“微”见“大”,以微动画、微电影的繁荣带动动画作品及影视作品创作的繁荣,这是我们可以走的路和走向繁荣发展的途径。
“剧本,是一剧之本。”综上我们不难看出,剧本创作在影视动画中占据着基础性的位置,大凡成功的动画,无一不是建立在精良的剧本创作基础之上的。真心希望动画创作人员能正视这一问题,踏踏实实地为我们的动画剧本多做点思考,多做些实际性的创作,让中国动画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钟大丰.电影剧本写作基础[D].北京:北京电影学院.2011.
[2]唐亮.DV纪录片创作研究[M].武汉:硕士学位论文.2005.
[3]何淦.从微电影的兴起看微动画的发展[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
[4]姚琦.电影声画节奏初探[D].成都:四川音乐学院,2013.
[5]高菲.动画剧本创作要素漫谈[M].山东:临沂师范学院美术学院,2010.
[6]周忠成.动画剧本创作中剧本规划的重要作用[D].杭州:浙江传媒学院,2008.
[7]日日连柯.镜头剧本应该是怎样的[M].苏联艺术报,1951.
[8]蔡雨欣.剧作与动画[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0.
关键词:建筑漫游动画;光影;构成艺术0引言
光影是建筑漫游动画中展现建筑和环境的重要手段,正如路易・康所说“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亮”。对建筑空间的视觉感受只有通过光才能完美地体现出来,光影是设计师手中神奇的“工具”,在建筑漫游动画中光影构成可以表现建筑空间的深度和空间动势,营造艺术气氛和丰富空间环境,给观者以多种感受,因此光影构成是建筑漫游动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1关于光影构成艺术
光影构成艺术是构成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构成艺术的表现元素是点、线、面、体等具体或者是抽象的几何形态,光影构成艺术是利用光影这种构成元素,从构成学的角度对表现对象进行解构和重组,依据人的审美规律和构成美学法则来进行表现,从而获得丰富的艺术表现效果,呈现出艺术美和技术美相结合的特点。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体验,同一个建筑场景下,早晨、中午、晚上不同时段的光照影响下,其表现出来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在白天日光的照射下,建筑物呈现亮面、暗面和阴影三大界面,体现出建筑物很强的立体感。在夜晚场景环境中,灯光照明是主要的光源,这时场景中的光影更为复杂,五颜六色的灯光、月光、建筑物以及远处天空背景等等,空间层次更加丰富多样。我们在设计光影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场景中的各种因素,加强光影的对比,把握场景中整体的光影关系,增加光影的韵律感,还要处理好场景中光影的虚实关系。
2建筑漫游动画中的光影构成艺术
任何艺术的表现都要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建筑漫游动画的创作表现也是如此,建筑漫游动画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光影构成艺术在虚拟建筑领域的表现。建筑漫游动画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现实中的建筑进行三维仿真,在城市漫游动画应用中,人们能够在一个虚拟的三维环境中,用动态交互的方式对未来的建筑或城区进行身临其境的全方位的审视,这些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光影的参与。在建筑漫游动画创作中以光影作为表现媒介,把建筑作为表现的对象,发挥光影自身的特性,刻画建筑物的材质和细节,为观者营造一个唯真、情景交融的艺术空间。(1)建筑漫游动画中光影的对比与调和。建筑漫游动画中光影构成的对比是差异性的强调(比如照明中的亮和暗、色光中的冷和暖),把相对的两要素做出比较从而产生出大小、远近、强弱、高低和疏密等对比效果;而建筑漫游动画中的调和则指的是舒适和谐,是近似性的强调,对比与调和是相辅相成的,建筑漫游动画中的对比和调和是经常被用到的光影构成方法。建筑漫游动画中光影的明暗对比。这种对比方法能够更加明显的烘托要表现的对象,在建筑漫游动画的夜景表现中,灯光在亮度上的对比有助于更好的表现建筑和周边环境的空间关系,能够凸显和表现建筑主体的意境美。在商业街和游乐场所中要求灯光的亮度要强,光影的对比要强烈,这样更能体现商业街和游乐场所的繁华,更好地吸引人们的眼球,所以此类场所应该更好地表现出光影对比的特点。在建筑漫游场景中的公园、广场、绿道这类休憩场所中,光影的对比就要相应的减弱,这符合人们在所处环境中心里和生理的习惯,使得游人可以放松身心,有一个相对安静的休憩空间。因此,我们在3ds max软件中设置灯光的时候应该充分的考虑建筑场景中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考量,恰当地使用光影的对比和调和,以期能更好地通过光影构成来营造和谐的场景气氛。(2)建筑漫游动画中光影的节奏与韵律。节奏与韵律是来自音乐的概念。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秩序,重复连续地排列,形成一种律动形式,而韵律是富于变化的节奏。建筑漫游动画中光影构成艺术的节奏与韵律,体现出变化的形式美。建筑漫游中光影的节奏与韵律的表现技巧能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开阔视觉艺术的表现力。建筑漫游动画中光影构成的节奏与韵律像音乐的旋律一样,体现在建筑物的照明灯具设计和光线的明暗上,建筑物的形态各异复杂多变,光影构成在建筑空间中形成了多层次的变化。建筑漫游动画中的虚拟现实技术能更好地模拟这种效果。在3ds max软件中能够很好地控制灯光的强度、光色、反射和折射,再配合色彩和材质,构成不同形态和层次的光影空间,节奏感也因此产生。另外在3ds max软件中还可以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设计灯光的开启动画,并且伴随着音乐的响起,夜晚场景里,在摄像机镜头的运动中,镜头画面呈现出优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如上海水晶石教育学院制作的《世博之夜》,此片中建筑灯光变化丰富,与跳跃的音符完美结合,创作出一幅幅多彩绚丽,极富韵律的美妙画面,让每一位观者能够深切体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让“科技世博”“人文世博”的理念得到完美诠释。(3)建筑漫游动画中光影的虚与实。“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山川万物之具体,有虚有实,此生活之大端也”,我国古代哲学艺术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虚实相生的观念。虚与实是相对的概念,实是相对的实体,虚是我们视觉中的事物形态与现实中的实物不符的情况。建筑漫游动画中利用光影的虚实对比方法,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例如日光下的山体与云雾之间,山为实,云雾为虚;夜晚照明中的灯光与建筑环境之间,灯光为实,建筑环境为虚。虚与实是建筑漫游动画光影构成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不仅丰富场景空间层次,而且能够为场景中制造浓厚的人文和艺术气氛,提升空间的审美效果和作品的整体美感。光影和建筑空间界面构成虚与实的关系,如果建筑空间界面设计的过实或者场景中前后空间距离感不够,缺少层次性和空间感,那么尝试采用光影元素虚化的手法来构成空间的流动,从而达到意美和形美的统一。光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装饰物,其塑造性和装饰性很强,建筑物表面材质的反光的属性特点和自身在光源照射下形成的光影变化,这样就形成了建筑物虚与实的对比。在三维古建筑漫游动画中的窗格、雕栏等构筑物,在光源的照射下产生光影斑驳的效果,这种光影效果和周围的环境形成了虚实相间的艺术场景,这种艺术场景的设计彰显创作者“大象无形”“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念。如水晶石制作的建筑漫游动画《陈家祠・印象》(陈家祠是地处于广州市的中国清代宗祠建筑),在影片的戌时印象篇幅中,明媚的阳光透过形状各异、雕刻精美的窗户,映照在古老而又精致的墙面上,墙上的光影随着摄像机的运动而运动,节奏是缓慢而“生动”的,画面中光影与建筑物虚实相间,美轮美奂,水晶石创作团队运用光影构成手法,配合色彩和节奏等技巧的运用,作品逼真的模拟了陈家祠巧夺天工、极具特色的建筑群,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结语
建筑漫游动画中的光影构成艺术是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创作和实践中不断探讨和研究的课题,通过对建筑漫游动画中光影构成艺术的初步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光影构成艺术的重要性,只有充分研究光影构成的特点和应用方法,才能更好地把光影构成艺术应用到建筑漫游动画的创作中去。参考文献:
[1] 肖辉乾.城市夜景规划设计与实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956.
[2] 张振宇.光影构成艺术在城市滨水空间夜景照明中的审美与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6).
[3] 郑晓蓉.景观漫游动画的视听语言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6).
[论文关键词] 动画电影 叙事方式 角色 中国风格
[论文摘 要] 动画电影结合美术和电影的综合特点,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和审美特点吸引着广大的爱好者和制作者。动画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播方式与艺术形式,叙事则是动画电影的核心,也是中国动画电影中需要学习借鉴的地方。本文从动画电影的选材、主题手法、角色上来谈,最后论述中国动画电影如何发展,提出问题并展望中国动画应该如何发展。
动画电影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到今天的繁荣期,动画形式已在社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比较世界各国动漫的发展,中国动漫还存在一些差距。在欧美、日本和韩国,动漫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文化。但像动画片《魔比斯环》这样的片子如何能抵抗《怪物史莱克》,关键就要看其叙事策略了。动画电影应有理性的解析,把握商业动画电影的基本元素,才能充分发挥动画艺术的优势。
一、从选材看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
动画电影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形式,在选材上应遵循电影艺术的一般原则,但动画电影由于其媒介、制作方式、制作材料、制作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独特性,而有别于其他电影艺术的选材。在选材上我们首先要确定产品的对象是谁,所要表达的意义是什么。例如,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动画题材最受欢迎,市场效益也最好,因为它受众面广,市场收益相应也会多。关于动画的选材也有侧重于儿童化的,有人认为动画就是给小孩看的,不适合表现深层次的题材。有人则认为,动画可以表现所有的题材,我们所谓的动画全民娱乐的时代已经到来。其实,动画隶属于电影中一个分支,在题材表达上必须符合动画本体特征。动画电影区别于实拍电影,最明显的特征是动画具有高度虚拟性。这一特征决定了动画不可能像实拍电影那样接近真实。在一些优秀的动画电影作品中,很少如实描写日常生活,相反的是尽力拉开与现实的距离。动画可以天马行空地讲述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没人会对动画片中的老鼠为什么会打败猫而吹毛求疵。其次,动画电影的题材相对比较简单。在动画中,造型的线索简单、矛盾简单、人物关系简单,例如在中国四大名著中,《西游记》就比较容易被改编成优秀的动画作品,而《红楼梦》就非常不适合动画改编。在《红楼梦》中光是人物关系就已经十分复杂了,再加上场景之类的更是繁复。
动画表现的题材可以更加成人化。动画片早已不仅仅是孩子的专利,以成人为目标观众的动画片现在比比皆是。这样从商业价值上讲,单纯考虑儿童观众对动画产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通常只为儿童制作的动画片仅仅能在电影院的下午和傍晚时间放映,而国家经常出台福利政策限制儿童电影的票价,这样一来票房收入也大打折扣。相反,如果动画电影观众扩展至成人范畴,那么就可以进入晚场时段放映并因此有获得更高票房收入的可能。①这样无论从商业价值还是发展价值上都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动画片《蓝皮鼠和大脸猫》,其后续的商业价值还是比较高的。
二、从主题看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
动画电影是一种用来表现其特有主题的艺术形式。在动画片中不是说所有的都必须有严格意义上的叙事主题。许多艺术类的动画短片并不需要深刻的叙事主题,其动画可以作为一种纯视觉形象的一种表达方式。一部个性化的艺术动画短片,可能只要有一个绝佳的创意或者奇妙的视觉展现,就能创造出很好的效果,观众乐在其中,得到纯粹视觉感官体验。但是作为动画电影却并不是这样,动画电影通常是以故事情节来传达大众共有的精神状态。在动画电影的学习中不应纯粹追求视觉盛宴,而忽略了对艺术本质的探索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如果把这类作品打回原形,不过是儿童玩具万花筒罢了。因此动画电影的主题选材尤其重要。
动画电影的主题必须突出,如果一部动画片有多种主题而没有主次变化。那么最终这部动画片将失去主题。例如,日本动画《再见,萤火虫》就是一部以旁观者的角度展现战争悲剧的影片。除了在开场展现了空袭后的惨状外,片中并没有过多地描述战争的惨状,而是通过描述两兄妹单纯真挚的情感将战争的残酷性深深地刻入观众的心里,使得全片一直弥漫在悲剧的氛围当中。这就是主题的选择的重要性,好的主题能引人入胜,使整部动画具有意义感。
在动画的主题选择中,应该通过画面和情节自然流露出来,创作者的观点要尽可能曲折。但也不是说越曲折越好,不能让观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就好。另外动画片的主题选择应有较高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思想,要在动画语言、动画形式上做多种尝试,这样才能有更好的主题以吸引观众。选择好主题的叙事方式后,故事的发展情节多以整个故事的开始、发展、和结尾的先后时间顺序展开,围绕故事情节主线,简单明了,一目了然。这样的叙事结构可看性强,不仅符合人们的观赏需求,而且对于儿童这个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年龄阶段,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更适合儿童。
三、从角色上看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
谈到角色,大家都会想到“米老鼠、唐老鸭”。作为一部商业动画长片来说,当故事的主题和情节发展定下来以后,角色的设置无疑就是最重要的了。动画是创造生命、赋予角色生命的一种艺术形式。角色是动画中的视觉核心,很多经典的动画片,在多年以后,故事可能会被观众淡忘,但是观众往往能记住里面的“角色”,能被大家津津乐道的也一定是那些经久不衰的角色造型。因此从每个角度来说,动画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角色塑造的成功。因为在动画中,对角色的塑造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再现,而是一个虚拟夸张角色的塑造过程。角色造型设计不是纯粹的视觉问题,是抽象再创造的过程,是文学语言的视觉化,好的角色能给观众以遐想,能充分引起观众的兴趣。
动画电影是一种允许和鼓励个人创造的艺术形式,其中的角色设置可以不遵循现实生活中的约束,可以超现实生活,以凌驾于现实之上的能力。在动画里,动物可以开口说话,可以有自己的思维,甚至桌椅板凳这些没有生命的物件都可以行走跳跃等。动画中角色的形象不管是什么类型,都是拟人化了的人或物,体现着人类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例如动画片《美女与野兽》中的“烛台先生” “挂钟管家” “茶壶大妈”等。但动画角色的“假定性”也有其自身的限度,不能毫无节制地天马行空。不管动画片中的角色如何离奇,如何荒诞不经,它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内在逻辑,使观众相信并能够接受。如果只一味强调角色的“奇异性”,以至于失去了真实的逻辑基础的话,这样的动画角色必定是不受观众欢迎的、失败的。动画角色在性格上应简洁明了、艺术形象鲜明突出、主要角色的性格定位是循序渐进的。这样做并不是把角色简面化,而是为了角色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在商业动画长片中,角色不仅仅是动画中的简单形象,而在后期开发的主要产品上也有很大的经济效益作用。
四、回首与展望,中国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之发展
每一种艺术形式的存在都和其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动画也不例外。西方文化发展中的、希腊城邦文明、基督兴起等,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有着惟一不曾间断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和自身很强的修复能力。20世纪的中国动画是作为区域的一个个案存在的,那时的中国动画人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动画这种异域艺术品种“中国化”。似乎这就是中国动画的生存之道,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我们就要追究什么是“中国风格的动画”?是不是改编了古典神话,做了水墨效果,加上民族音乐就是中国风格的动画呢?在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的创作中,民族风格第一次被提及。中国动画电影史评价专家说:“该片还是首次将中国山水画搬上银幕,第一次让静止的中国山水活动起来,影片大量吸收了中国戏曲艺术的造型特点,赋予了每个重要角色以鲜明的个性特征,使之具有较为浓郁的民族特色。”②1956年,著名动画导演特伟提出了“探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并在后来执导的动画片《骄傲的将军》里体现出来。之后,国产动画陆续推出折纸动画《聪明的鸭子》、剪纸风格的《猪八戒吃西瓜》、木偶动画《孔雀公主》、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在1964年,对于四大名著中《西游记》的改编是拍摄出了集这一时期民族动画风格的成功探索。通过以上的论据得出,中国风格的动画其实就是“中国题材、中国样式、中国音乐”三者相加。无论是剪纸、皮影、汉代画像砖还是水墨画,能想到的民间美术资源基本上都曾经被动画所采用。早期是将传统山水画动起来,后来是将许多民间艺术形式动起来,如木偶、剪纸、皮影、汉像砖等,再后来是将水墨画动起来。不管是动画电影还是电视动画的创作者,都以从中国传统美术中吸取养分为荣。结合传统工艺,从民间考察调研得到大量素材,而从中获得灵感,并将这些具有民族化特征的传统艺术形式运用到动画中去。“人物用线条刻画,而背景则用晕染的方法,两者相辅相成,试图把中国传统人物画中所谓‘吴带当风’的韵味,在动画银幕上体现出来。在背景设计上,借鉴了敦煌壁画、藻井、中国古建筑的风貌,恰到好处地把握好似与不似之间的分寸。”③
在当今,整个社会生活节奏变化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动画的世界身份到底应该是什么?是不是应该完全隔绝于主流商业动画,盲目地发展所谓的“中国学派”?这肯定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动画电影对于当代的观众来说。首先要好看(娱乐性),其次才是有特色(艺术性)。我们对于当代中国动画创作中的民族性问题,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国产动画在20世纪80年代中存在一些弊端,在那时一直将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作为最高标准。但动画创作逐渐偏离了动画的本体,淡化了动画的叙事,一味地在选材和视觉表现上追求与传统艺术的简单对接,这样就忽略了叙事策略的重要性。
因此,对于当代动画来说,在动画价值的追求和动画叙事的研究上需要我们努力。在选材上,我国动画作品的选题大多以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改编而成,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较多老套范围狭窄。在动画产业的发展中,我们不能一直抱着五千年文明不放,那样就很难走出自设的牢笼。我国动画大师万籁鸣曾经回忆说:“动画片在中国出现,在题材选择上就与西方的分道扬镳了,在苦难的中国,我们没有时间开玩笑,我们要让同胞觉醒起来。”④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所拥有的精神是可以跨越时代的。中国动画一味偏重于低龄儿童。更多观众只能接受这样一种观念:“动画片应该像保姆一样百般呵护他们的孩子”,这些观念都需要我们去改正,其整体的叙事策略需要我们斟酌。
动画作为一种大众娱乐的文化产业。所谓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需要借鉴与吸收。我们应该探索其中规律,深入研究,从中寻求自己的文化个性和创意,寻求正确叙事策略和方式,真正创造出自主模式成长的中国动画,从而真正地走向世界。
注释:
① 薛燕平:《非主流动画电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页。
②③④ 周鲒:《动画电影分析》,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2页,第474页,第476页。
[参考文献]
[1] 谭玲,殷俊.动漫产业[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2] 孙立军.世界动画艺术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3] 徐振东.经典动画赏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论文摘要]水墨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灵魂,水墨动画片也称得上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它将中国传统水墨画题材、审美情趣和意境引入到动画的制作中,娴熟巧妙的笔墨营造出轻灵优雅的画面,它们之间有根深蒂固的传承关系,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水墨动画片《山水情》的研究,探索了中国水墨动画创作中的意境美,以此为切入点,来阐释水墨动画意境的审美特征,并呼吁经典艺术的回归。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水墨动画是世界动画界的珍宝,它突破了传统动画片线条结构惯用的单线平涂,运用了传统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方式,使动画的各种造型具有水墨特色,形成了最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开拓了动画界新的审美领域,同时使水墨绘画艺术有了更大的展示空间。与其他形式的动画片不同,水墨动画是没有边线的,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每一个场景都是一幅优美的水墨画,也是一首流水潺潺的抒情诗。水墨的晕染特征有表达意境之美的优势,它营造出中国画深远的意境,创造了“梦幻仙境般”的艺术美学。
水墨动画的巅峰之作《山水情》,相较之前的作品已趋于完美,因为它将山水的意境表现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影片主要描述的是:—位神秘出现,又神秘离去的老琴师,他不幸晕倒在渡口,幸遇小渔童相救,悉心照料,老琴师无以回报,见渔童弹琴似乎颇有天分,就教之以琴。接下来展开的画面是美丽的山水,闲暇之中,看老鹰飞过,浪花卷起,似乎隐藏着不安。江对面若隐若现的山河,老琴师将心爱的古琴赠给渔童,独自走向山巅白云之间,渔童为老琴师弹琴相送。全片重在山水的表现,无论是静景还是活物都完全融入国画的写意之中,这部动画给观众留下更多的是深邃、悠远的韵味美和登峰造极的意境美,加上古琴的浑厚音色,让人心旷神怡,从而演绎了一个旷世知音的动画。
一、意境的解读
意境是什么?以通常的说法:意境就是情景的结合,或叫“情景交融”。尽管某些人在口头上,把“意境”作为广泛地解释,而从欣赏的实际经验或创作实践方面来看,“意境”确有其特殊性能和特殊概念。一般来说,艺术是作者主观意识对客观现实反映的表现,但由于所表现的内容、题材、体裁、形式等等的不同,却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性能效果。有的重抒情、有的重“境阔”、有的惊心动魄、有的丝丝扣入人心、有的以空间的景物来感人、有的有意境、有的没有意境。因此,意境有它自己的性能和特点,意境不同于其他艺术的表现,也就是艺术具有一个空间的境象。这个空间境象,有的虽然不是直接的表现出来,也能间接的引人对它的联想。所以当人们感受到一幅画或一首诗有意境时,便会在眼前呈现出一片清新的,或宁静的,或开朗的,或壮丽雄伟的等等空间感觉,仿佛自己亲临于大自然之中一样。可以说,意境的特点,主要是依据空间境象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二、水墨动画创造意境的源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
画与诗都追求意境,意境与诗画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诗产生意,画产生境。诗和意是主观情感,画与境是客观的景象。主客观契合,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中有境,境中有意。如诗句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描写,将对美景短暂的留恋与珍惜表现的淋漓尽致,黄昏下温和的斜阳映照着一种凄婉、忧伤、悲凉的情景,诗人的瞬间感受留在了心底笔尖,这种色彩烘托的视觉图像已形成了画面的意境。
以传统水墨画的形式演绎的动画片《山水情》充满了中国式的优美前味,将中国文人长久以来的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用中国的方式表现。客观上展现了文化的传承精神,更是体现了传统的人文精神。整部作品将笔墨情趣与优美的诗境融进了每一画面里,通过绘画性的水墨,表现了江水烟雾蒙蒙,山峦云起缭绕和人物的音容情感,让人完全陶醉在水墨制成的山水之间。
三、水墨动画意境的审美特征
意境作为中国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它具有审美特征。水墨动画将水墨技法和电影技术相结合形成一个个“活”的流动的画面,《山水情》中揉合了各种现代动画手法,充分发挥中国水墨画的特色,创作出中外艺术史上独具中国特色的意境之说,具体来说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虚实相生的取境美
唐代刘禹锡说的“境生象外”,指出了意境所具有“象”(实)与“境”(虚)的两个层面。虚与实,是中国绘画中一对重要的理论范畴,它包括隐现、藏露、浓淡、黑白的对立统一。它显示山川万物的阴阳变化及创作主体的独特感受,虚实相生,意味无穷。虚,指笔线不到的空白处;实,指有笔墨有物象的实部。水墨画往往简单勾绘甚至干脆省略背景,留下大片空白,以虚衬实,凸现主体,拓展画面意境,增强表现效果。《山水情》中用“半边”构图和空处留自展现烟云水气的甜润灵秀,清新飘逸;用“梅花点瓣”式的笔触浓浓的刻画出苍茫山色,水的“白润”与墨的“黑韵”交融在流动的画面中,虚中带实,实中带虚,从而形成一个意中之境的艺术空间。
(二)民族音乐的朦胧美
在音乐中,我们常常会体会到一种朦胧美,因为音乐的形象具有不确定性。当音乐响起时,音乐之声到底描写的是山还是水,是青松还是翠竹,欣赏者不可能有具体的形象感受,正是在一片朦胧之中,在说不清楚美在何处的陶醉之中,才感受到了意境美的存在。
中国水墨动画的一大特色就是民族音乐的充分运用,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即“天人合一”,崇仰创造万物的大自然,又重视人的内心体验,而音乐的产生正是源于人对大自然的感悟。《乐记》中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古人认为:“音乐达天地之和而与人之气相接”。《山水情》中笛声、风声、水声、雁声、鹰声、等天籁之音与悠扬琴音遥相呼应而形成了一曲美妙的交响乐,久久不绝于耳,尤其是琴艺的升华为影片创造出了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心灵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境界。
(三)深邃悠远的韵味美
“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它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山水情》中老琴师与小渔童惜别,倾吐对人生的赞美与祝福,老琴师便消失在茫茫山野。然而,老鹰、孤雁、江流这一意象的出现,将观者引向了更为广阔的、丰富的间接意象,使人们不仅看到了离别场面,而且深切感受到离别之情的深远,正是直接意象中所引发的间接意象,构成了画面的意境,并在意境中产生了一种韵味,离别的痛苦、友谊的深厚,一切都在这韵味之中。意境就是如此简单而真实,其中的韵味却是抽象、妙不可言的。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