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跨文化营销论文

跨文化营销论文

时间:2022-06-09 13:44: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跨文化营销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跨文化营销论文

第1篇

一、全球营销大势所趋

“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衡量企业(业绩)成功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国际市场占有率。成功的企业通常依靠在全球各地找到市场而获胜。”通用电气公司的前任CEO杰克·韦尔奇(JackWelch)这样说道。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不再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市场,顾客也不再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消费者,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的,是没有国界的。所以企业只有在世界市场上取得成功,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功。《财富》杂志以营业收入为标准排序的2001年前500家最大的服务和制造公司中,日本电话电报公司(NTT)虽然具有最高的市场价值,但其营业收入却排在第16位,利润则排在第129位。一个国家的“外部市场”的潜量是如此的巨大!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市场吸纳着全世界市场约为25%的产品和服务,由此可以考虑到,其余75%的市场存在于美国之外。对日本公司来说,尽管其本国市场的美元价值在西方国家排在第二,仅次于美国,但日本以外的市场要占世界市场潜量的85%。因此,走向全球,谋求更大的发展和发挥最大的潜能才是根本!“不能抓住全球机遇的公司可能最终会丧失其国内的市场,因为更强更具竞争力的全球竞争者会将他们挤出跑道。”

全球营销是指为了实现公司整体目标而集中组织资源,选择、开发国内与国外营销机会的过程。全球营销是一般国际营销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淡化了国家的界限,模糊了本国市场和外国市场,强调各主要职能的全球分工与整合,倾向于使用标准化的策略来服务于全球的目标顾客。

二、跨文化管理,全球营销之必须

实行全球营销,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而全球的目标顾客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包括交流沟通的第一要素的语言不同、所处国家的风俗习惯不同、各个国家的历史不同导致的民族感情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导致的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以及和家庭构成等不同,从而导致购买模式、生活方式等的不同。而且这些就是在同一个国家内部就是千差万别的,何况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呢?而这一切主要缘于各国的文化环境不同。

实行全球营销,跨国经营企业面临的是一个诸多差异之间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环境,企业经营环境的跨文化差异是企业跨文化管理的现实背景。一般的说,跨国经营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其中文化因素对企业运行来说,其影响力是全方位的、全系统、全过程的。在跨国经营企业内部,东道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相互交叉结合,东道国和所在国之间以及来自不同国家的经理职员之间的文化传统差距越大,所需求解决的问题也就越多。在跨文化管理中,形成跨文化沟通和谐的具有东道国特色的经营哲学是至关重要的。

伴随着全球营销的发展,经济学家将文化因素引入了消费者行为模型,强调了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主流的购买行为模型将文化定义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关键因素,科特勒认为文化因素将对消费者行为产生最广泛最深刻的影响。主流的消费者行为模型,如恩格尔—考莱特模型对文化变量的重要性给予了证明。在EKD模型中,环境影响、个体差异和心理过程是塑造消费者行为的三个核心力量,对这三个力量影响下的因素分析表明,大多数因素是直接或间接的文化范围的变量,如社会阶层、家庭、动机、态度、价值、生活方式以及学习。因此,他们得出文化因素在分析消费者行为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华纳曾指出:“在跨文化管理中,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在某个特定的文化中有效的办法在另一个文化里可能没有效果。”因此,进行跨文化管理是实行全球营销企业管理的核心任务。

三、冲突管理,跨文化管理的核心

跨文化管理又称交叉文化管理,就是在跨国经营中,对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类型、不同文化发展阶段的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理方法,其研究的是在跨文化条件下任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并据此创造出公司独特文化,从而形成卓越有效的管理过程。,其目的在于如何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在管理过程中寻找超越文化冲突的公司目标,以维系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企业的潜力与价值。

(一)跨文化冲突的特征

在进行全球营销时,跨国公司由于加入了另一种文化的观念,势必会造成文化冲突(Cultureshock)。跨国公司跨文化冲突的特征有:1、非线性不同质的文化像不同的水域,几片或多片水域的冲突与交融,常常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状态,因而具有非线性特征。2、间接性文化冲突一般都在心理、情感、思想观念等精神领域中进行,其结果是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需要通过较长的时间才表现出来。3、内在性文化是以思想观念为核心的,因此,文化的冲突往往表现在思想观念的冲突上。比如,对于美国人而言,任何超过50年的建筑物都可以作为国家历史圣地,因此,许多美国人并不为拆掉这样的建筑而代之以现代化的办公大楼而感到丝毫遗憾。而在欧洲,人们为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圣地而感到自豪。这样冲突就发生了。1990年6月,麦当劳想在巴黎一家有180年历史而且毕加索和其他一些著名艺术家曾经驻足过的建筑物中设立一个餐馆,尽管他拥有位于香格里拉大街的建筑物某些特许权,但巴黎市民宣称城市的历史纪念地不容侵犯,麦当劳最后屈服了。4、交融性。文化冲突与文化交融始终相伴而行。跨文化管理的任务在于从不同的文化中寻求共同的能体现各种文化精髓的东西,这样才能在各种文化环境中生存。

(二)跨文化冲突的表现

跨文化冲突表现在国际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其中某些特定的管理职能对文化更加敏感些,主要表现在员工激励、协调组织、领导职权和人力资源决策等方面。

在激励方面,工资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但各个国家由于文化不同而导致对工资的态度和政策不同。当美国的海外经理给东道国墨西哥的工人长工资时,却适得其反,墨西哥的工人减少了工作时间而去享受闲暇。这是因为美国人和墨西哥人对诸如工作这样的基本概念所持的态度因文化不同而不同。美国文化中人们对工作的态度是积极热情,而墨西哥人对工作的态度则是,工作仅是为了维持所期望的生活水平而采取的方法,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在协调组织方面,跨文化冲突从日本企业进军马来西亚的企业的苦衷可见一斑。在马来西亚时常发生工人“集体歇斯底里”的情况。因为区区小事,一个工人大喊大叫便会引发整个车间的骚动,造成停工。由于多数工人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还不习惯城市工厂的现代化劳动管理。这种心理压力增多就会发生歇斯底里现象。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只能请当地的巫师来驱邪加以解决。

在领导职权方面,中意合资企业迪玛公司陷入困境也是由于跨文化的冲突。这家拥有丝绸处理高新技术的企业市场前景是相当广阔的。但企业的中方董事长耐不住“大家长”脾气,对企业的产供销直接干预,甚至将企业从银行的贷款放在老厂的帐户上,终于将外方总经理气回国,企业陷入困境。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微软公司的原则是,需要人力时立即到市场上去找现成的,最短时间就能担当某个最具体的工作;培训5%的人员,另外的95%靠自学和在职“实习”;公司业务成长而员工没能“跟着成长”,就会被淘汰。其前任总经理吴士宏则主张帮助员工“跟着企业成长”,在中国市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策略。由于不能克服这种跨文化的冲突吴士宏辞职了。

四、跨文化管理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跨文化管理的观念

首先承认并理解差异的客观存在,克服狭隘主义的思想,重视他国语言、文化、经济、法律等的学习和了解。当跨国公司的管理人员到具有不同文化的东道国工作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反映了特有文化的语言、价值观念、思维形式等因素在跨文化管理中会形成障碍,产生矛盾,从而影响跨国经营战略的实施。理解文化差异是发展跨国文化管理能力的必要条件。理解文化差异有两层含义:一是理解东道国文化如何影响当地员工的行为;二是理解母国文化如何影响公司派去的管理人员的行为。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可以采用不同的克服措施。因管理风格、方法或技能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可以通过互相传授和学习来克服则比较容易改变;因生活习惯和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可以通过文化交流解决,但需较长的时间;人们基本价值观念的差异往往较难改变。只有把握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文化冲突的办法。

其次把文化的差异看成是一种优势而不只是一种劣势,恰当、充分地利用不同文化所表现的差异,为企业发展创造契机。西方有谚语: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文化给企业开展国际运营带来了机遇,但更多的却是巨大的挑战。广州本田汽车公司总经理门胁轰二先生曾说:“我们企业内部的矛盾颇多,但这也正是本田好的一面。我们在中国选择合作伙伴时,总是喜欢挑选一些与我们想法不同的合作者,这使我们经常发生意见的碰撞,这样不同思想的碰撞就会产生新的想法,从而创造出本田新的企业文化。”在广州本田看来,矛盾和冲突的正确对待,不仅不会形成障碍,反而会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创新的源泉。

第三,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管理的关键是人的管理,实行全员跨文化管理。这是因为:1、跨文化管理的客体是人,即企业的所有人员。跨文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不同的文化进行融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文化,而这种新型的文化只有根植于企业所有成员之中,通过企业成员的思想、价值观、行为才能体现出来,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管理的目的,否则跨文化管理则流于形式。2、实施跨文化管理的主体也是人,即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在跨国公司中,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可通过企业的产品、经营模式等转移到国外分公司,但更多的是通过熟悉企业文化的经营管理人员转移到国外分公司,在跨国公司的资源转移中,除资本外就是经营管理人员的流动性最强。由于跨文化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涉及到人,因此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中要强调对人的管理,既要让经营管理人员深刻理解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又要选择具有文化整合能力的经营管理人员到国外分公司担任跨文化管理的重要职责,同时要加强对公司所有成员的文化管理,让新型文化真正在管理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促进跨国公司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三)跨文化管理的策略

1、本土化策略。要本着“思维全球化和行动当地化”的原则来进行跨文化的管理。通常跨国企业在海外进行投资,就必须雇用相当一部分的当地职员。这主要是因为当地雇员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市场动态以及政府方面的各项法规,而且和当地的消费者容易达成共识,雇用当地雇员无疑方便了跨国企业在当地拓展市场、站稳脚跟。“本土化”有利于跨国公司降低海外派遣人员和跨国经营的高昂费用、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减少当地社会对外来资本的危机情绪;有利于东道国在任用管理人员方面,主要考虑的是该雇员的工作能力及与岗位的匹配度,选用最适合该岗位的职员。但其缺点也是致命的。由于公司的各个成员都只重视自我的发展,无法形成一个集体价值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对个体来说缺少长久的凝集力。全球营销种产品的快速创新和多样化,以及人类种族之间的空前交往和融合,“多向交叉文化”策略己经成为许多跨国公司采用的人事管理制度。在具体运用中,可采用以下的方法,来避免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的巨大的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文化冲突”:(1)尽量选用拥有当地国籍的母国入;(2)选用具有母国国籍的外国入;(3)选用到母国留学、工作的当地外国入;(4)选用到当地留学、工作的母国入等。

2、文化相容策略。根据不同文化相容的程度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两个不同层次:(1)文化的平行相容策略。这是文化相容的最高形式,习惯上称之为“文化互补”。就是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并不以母国的文化或是开发国的文化作为子公司的主体文化。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虽然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但却并不互相排斥,反而互为补充,同时运行于公司的操作中,充分发挥跨文化的优势。一种文化的存在可以充分地弥补另外一种文化的许多不足及其比较单调的单一性。美国肯德基公司在中国经营的巨大成功可谓是运用跨文化优势,实现跨文化管理成功的典范。(2)隐去两者的主体文化,和平相容策略。就是虽然跨国公司中的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两者文化的巨大不同也很容易在子公司的日常运作中产生“文化摩擦”,但是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却刻意模糊这种文化差异,隐去两者文化中最容易导致冲突的主体文化,保存两者文化中比较平淡和微不足道的部分。由于失去了主体文化那种对不同国籍的人所具有的强烈影响力,使得不问文化背景的人可以在同一公司中和睦共处,即使发生意见分歧,也很容易通过双方的努力得到妥协和协调。

3、文化创新策略。文化创新策略即母公司的企业文化与国外分公司当地的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各种渠道促进不同的文化相互了解、适应、融合,从而在母公司和当地文化基础之上构建一种新型的国外分公司企业文化,以这种新型文化作为国外分公司的管理基础。这种新型文化既保留着强烈的母公司企业文化特点,又与当地的文化环境相适应,既不同于母公司企业文化,又不同于当地企业文化,是两种文化的有机整合。因为要从全世界角度来衡量一国或一地区文化的优劣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中间存在一个价值标准的问题,只有将两种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既含有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内涵,又能适应国外文化环境,从而体现跨国企业竞争优势。

4、文化规避策略。这是当母国的文化与东道国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同,母国的文化虽然在整个于公司的运作中占了主体,可又无法忽视或冷落东道国文化存在的时候,由母公司派到子公司的管理人员,就必须特别注意在双方文化的重大不同之处进行规避,不要在这些“敏感地带”造成彼此文化的冲突。特别在宗教势力强大的国家更要特别注意尊重当地的信仰。

5、文化渗透策略。文化渗透是个需要长时间观察和培育的过程。跨国公司派往东道国工作的管理人员,基于其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的巨大不同,井不试图在短时间内迫使当地员工服从母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而是凭借母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所形成的文化优势,对于公司的当地员工进行逐步的文化渗透,使母国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东道国员工逐渐适应了这种母国文化并慢慢地成为该文化的执行者和维护者。

6、借助第三方文化策略。跨国公司在其他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全球营销时,由于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同,而跨国公司又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适应由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而形成的完全不同于母国的东道国的经营环境。这时跨国公司所采用的人事管理策略通常是借助比较中性的,与母国的文化己达成一定程度共识的第三方文化对设在东道国的子公司进行控制管理。用这种策略可以避免母国文化与东道国文化发生直接的冲突。如欧洲的跨国公司想要在加拿大等美洲地区设立子公司,就可以先把子公司的海外总部设在思想和管理比较国际化的美国,然后通过在美国的总部对在美洲的所有子公司实行统一的管理。而美国的跨国公司想在南美洲设立子公司,就可以先把子公司的海外总部设在与国际思想和经济模式较为接近的巴西,然后通过巴西的子公司总部对南美洲其他的子公司实行统一的管理。这种借助第三国文化对母国管理人员所不了解的东道国子公司进行管理可以避免资金和时间的无谓浪费,使子公司在东道国的经营活动可以迅速有效地取得成果。

7、占领式策略。占领式策略是一种比较偏激的跨文化管理策略,是全球营销企业在进行国外直接投资时,直接将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行注入国外的分公司,对国外分公司的当地文化进行消灭,国外分公司只保留母公司的企业文化。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强弱文化对比悬殊,并且当地消费者能对母公司的文化完全接受的情况下采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模式采用得非常少。

总之,全球营销企业在进行跨文化管理时,应在充分了解本企业文化和国外文化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跨文化管理模式,从而使不同的文化达到最佳的结合,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五、跨文化培训,一个有效的途径

在进行全球营销时很多公司都偏重于员工的纯技术培训,却忽视了对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的跨文化培训。而跨文化培训恰恰是解决文化差异,搞好跨文化管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通常来讲,跨文化培训的主要方法就是对全体员工,尤其是非本地员,进行文化敏感性训练。

第2篇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2014年对外投资就超过4.3万亿元。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经济和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中国抢抓机遇,创建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建海上丝绸之路银行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持续的对外开放,使得我国在海外投资、金融、法律、市场营销、国际物流等涉外商务领域的人才严重短缺。自从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和2008年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试办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以来,截至2015年,已经有293所高校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2012年商务英语专业成为目录内基本专业,专业代码为050262,成为外国语言文学目录下的专业。然而,随着申办学校的增多,如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合格商务人才成为一大问题,尤其是一些独立学院,生源基础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更要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2.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2014年教育部组织编制了“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准入、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根据国家标准,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国际商法)等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的通行规则和惯例,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我们可以用五个词组概括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功、人文素养、国际化、复合型和应用型。同时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应具备五种知识和五种能力:语言知识、商务知识、跨文化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以及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五个部分。课程总学分不低于150学分,总学时不低于2500学时,其中专业课程总学分不低于100学分或1600学时。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按四大模块设置,各模块占专业课总学时的比例为:语言知识与技能课程模块为50%~60%;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模块为25%~35%;跨文化交际课程模块为5%~10%;人文素养课程模块为5%~10%。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为:掌握商务话语的特点;如何用英语进行商务沟通能力;如何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的能力,要着重系统学习商务专业知识;应对国际商务环境的能力。除了核心课程之外,还可以按选修和必修设置专业方向课程:突出商务知识与技能、跨文化商务交际和人文社科素养。实践环节涵盖实讯、实践和实习,占总学分的10%~25%,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指导完成。鼓励学生取得外贸、金融、会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司法等行业资格证书。专业实训在商务实训室等模拟仿真教学环境中操练外贸、金融、财务、营销、法律等实务流程。专业实践在第二课程活动和涉外商务活动等课外环境中完成。毕业论文重点考查学生商务英语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实践和创新能力。毕业论文可采用实践类或学术类形式,要求符合行业或学术规范,用英语撰写,正文长度不少于5000词。实践类包含项目报告和调研报告。

通过商务英语国家标准,我们可以得出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广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外事等工作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所以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各个高校都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比如广外就制定了英语语言类课程+英语文化类课程+(全英教学)商务类课程的课程结构(平洪,2009)。广外的生源底子好,师资力量强,这样的课程结构非常合理。但对于一些独立学院来说,学生的高考成绩不高,英语基础比较差,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有自己的特色。笔者所在的高校正是一所独立学院,下面以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

3.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于2013年设立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专业下设三个方向:国际商务方向、国际贸易方向和国际会展方向。国际商务方向主要培养涉外企业的国际商务人员,开设国际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国际贸易方向主要培养外企的国际贸易业务员、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开设国际经济学、跨文化商务沟通、国际物流等课程;国际会展方向培养掌握会展与广告设计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会展设计规划和运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造设计的实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从事国际、国内各种会展的组织与策划、会展翻译、会展协调与服务、外事办公等工作,开设国际会展概论和国际会展管理和服务等课程。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分为三个类别: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及实践课程,共155.5学分。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共45学分,占总学分的28.9%。公共基础课包含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体育和第二外语。公共选修课包含人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艺术体育类课程,要求在本领域至少选修4学分。专业教育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共91学分,占总学分的58.5%。学科基础课包含商务综合英语、高级商务英语、英语语音、英语语法、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视听、英语国家概况、会计学、同声传译、国际贸易单证等。专业核心课程则包括商务英语翻译、商务函电、管理学导论、电子商务、国际商法、跨文化交际学、经济学导论、商务英语口译和国际金融等。商务英语专业下设三个方向:国际商务方向、国际贸易方向和国际会展方向。国际商务方向主要有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商务礼仪和国际沟通课程,国际贸易方向主要有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国际会展方向主要有国际会展概论和国际会展管理与服务课程。实践课程指的是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共19.5学分,占总学分的12.6%,包括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军事理论、军事训练、专业实习实训、校内劳动实践和实践创新能力训练等。

针对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不高的情况,我系在选择商务英语教材时,尽量选用双语教材,尤其是金融学、会计学这种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上课时以使学生听懂学会为第一目标,不会只采用英文上课,而忽视学生的基本需求。结合近三年的学生表现来看,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比英语专业的学生知识面更广,性格更活泼,更愿意做社会实践活动。

4.结语

根据商英国标的要求,高校应该分层分类建设商务英语专业,避免千校一面。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高校在建设商务英语专业时应突出本校的专业定位,并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独立学院也应如此。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绝不是简单地在英语课程中加入商务的内容,而是依托外语、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交叉,突出商务语言运用、商务知识与实践和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一门复合专业。独立学院的商务人才培养应该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Brieger,N.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Handbook[M].York:York Associates,1997.

[2]Dudley Evans & St John.Developments in ESP:A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3]Ellis,M.& C.Johnson.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4]黄福荣.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科技信息,2012(34).

[5]李玲玲.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J].教育探索,2012(4).

[6]平洪.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外语,2009(4).

[6]汤伟,杨亚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7]王立非,李琳.我国商务英语研究十年现状分析(2002-211)[J].外语界,2013(4).

第3篇

一、跨文化品牌代言传播及其文化障碍

跨文化品牌传播是指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文化范畴之间进行的品牌信息传播及其互动的行为与活动过程。与同一文化范畴中的品牌传播相比,跨文化品牌传播体现的不仅仅是信息源和受众一般经验领域的不同,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体系所带来的思维模式、人际模式及其背后的深层文化结构的不同。当一国企业进入他国营销进行跨文化品牌传播时,必须针对当地文化及其目标群体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实施品牌传播活动,实现基于源文化形成的品牌信息与目标群体特有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生活方式等良性互动。品牌代言者是品牌的重要资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象征符号,它在一个品牌整体、长期的传播活动中也成为品牌个性、品牌形象、品牌核心价值的表征。20世纪50—60年代,由名人、明星等代言企业形象的传播方式在美国大量出现,形象代言人概念也应运而生,如今,品牌代言人也成为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品牌传播时重要的战略工具。

跨文化品牌代言传播经常要面临以下方面的文化障碍。

(一)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涉及到人们对世界、对人生、对事物价值和意义等不同的看法。在跨文化品牌传播中,代言者的形象应适应当地文化的价值体系,这样才便于被当地消费者认可并接受。

(二)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节等。我国自古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说法,反映出风俗习惯的地域差异和特色,所以在跨文化品牌传播中应对当地的风俗习惯予以充分的尊重。

(三)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各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宗教信仰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跨文化品牌代言所传播的信息会持有不同的态度,比如伊斯兰教国家忌讳妇女抛头露面出现在商业图像中。

(四)文化符号

文化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每个国家或民族在多年的文化积淀中都赋予了一些符号特定的含义,比如“龙”被看作[学术参考网提供写作论文的服务dylw.net]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着吉祥和尊贵,这与英文中邪恶凶残的“dragon”形成鲜明对比。跨文化品牌代言传播需要掌握不同国家或民族文化符号的内涵,从而扫清沟通上的障碍。代言者所传达的品牌信息和价值应与所在地固有的文化背景相融合,其语言表述应符合当地人对本地文化的习惯与偏好。

二、品牌代言传播策略与代言人选择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辽宁省3所高校1000名本科生发放问卷,了解其对国外品牌在中国代言传播的态度及其所看重的代言者要素,并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结果。

由上表可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外国品牌代言传播对信息接收者的影响力并不大,由于各种原因,代言者的言行并不能完全左右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换句话说,代言者虽然可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但要激发他们的购买意愿和行为,还需要一定的条件。下面再分析外国品牌代言者有效代言的要素评价。

上表数据显示,对于国内大学生来说排在前四位的最有说服力的国外品牌代言者应具备的代言要素分别是:被消费者所认同、与品牌核心价值相匹配、具有知名度和美誉度、被消费者所喜爱。基于此,在国外品牌代言传播策略和代言人的选择上,应作如下的考虑:

(一)从全球化视角传播品牌核心价值与统一形象

首先,代言者形象应与品牌核心价值相匹配。从文化的角度看,品牌是有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的,而赋予品牌这些特质的正是其赖以生存的本土文化,跨文化传播的品牌总是有意无意地折射出本土文化的特性和风貌。比如:奔驰、宝马品牌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德国民族所特有的技术主导、精益求精的风格。可以说,脱离了本土文化,品牌就失去了灵魂的依附,所以跨文化传播的品牌应根植于本土文化,挖掘品牌的核心价值,并据此选择品牌代言者,使两者达到内涵与表现、精神与外在的完美统一。

其次,代言者的选择应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吻合。企业战略是企业根据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洞察,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长期的行动纲领和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品牌的内涵、定位、价值主张以及个性等,所以选择形象代言者时要考虑其个性、形象和风格是否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协调,是否有助于企业战略的实施。

(二)从本土化视角建立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

品牌代言者是传播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的关键要素,从本土化的视角出发选择代言者可以拉近与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距离,产生强大的品牌亲和力,使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代言者形象与所在地文化相融合。不同的文化环境和社会影响会导致特定消费者不同的反应,表2中有效代言要素“代言者在某些方面被消费者所认同”“代言者被消费者所喜欢”都是与文化因素密切相关的。由于品牌母国文化与目标市场所在地文化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跨文化品牌代言传播应契合所在地的文化特点。

其次,代言者与目标受众的消费诉求相符合。品牌可以有很多诉求点,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应研究目标受众的人性、特点以及需求的本质是什么,从而提炼出最核心、最有价值的能够应对目标市场顾客心智的诉求点,提供相关适用性的理念、代言的切入点和方案。

三、目前跨文化品牌代言传播存在的问题及方式选择

(一)目前跨文化品牌代言传播存在的问题

1.从 品牌代言传播渠道来看,主要包括大众传播,如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介的传播;公共传播,如新闻会等公共性质的传播;人际传播,如旅游、口碑、集会等传播方式。从目前的状况看,企业主要采用广告投入的方式,多数企业存在缺少创新、盲目跟风的情况,看到其他企业明星代言成功了,就不惜血本跟进模仿,没有认识到品牌代言不是立竿见影的魔术棒,可以快速地、一劳永逸地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企业的销售业绩。品牌代言传播的本质还是关系营销,必须着眼于与消费者信任纽带和良好关系的建立。

2.从品牌代言传播主体来看。代言人的个性形象应与品牌的个性形象相吻合,强烈地传达出品牌识别,从而强化品牌在公众中的独特价值。但有不少企业在选择代言人的时候只偏重代言人的名声或靓丽的外表。而不考虑代言人与品牌个性之间内在的关联性,从而难以深入人心。有的明星为多个企业的不同品牌代言,所代言品牌的核心价值诉求差异很大,在无形中削弱企业品牌在顾客心目中可信度和认同度,产生相反的效果。更有甚者引起社会争议的代言者其负面信息会波及到所代言的品牌身上,直接损害企业品牌形象。品牌代言者取悦的是目标受众,所以对代言者的选择应根据地域和产品的特点、品牌的核心价值以及目标受众的需求慎重进行,而不能盲目跟风,盲目追求明星效应。

3.从品牌代言传播受众来看,可以分为内部受众和外部受众。内部受众是品牌的利益相关者,如企业和员工,他们既是品牌传播的主体,也是传播的受众,对内传播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利益相关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外部受众包括企业之外的产业投资者、旅游者、市场及公众等,对外传播的目的是增强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同的品牌针对的主要受众是不同的,像义乌小商品、绍兴家纺等品牌,其传播的主要受众是投资者、批发商,而杭州西湖、安徽黄山等品牌传播的主要受众是国内外旅游者。可见,通过分析品牌受众,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品牌代言活动,是达到预期品牌传播效果所必需的。

目前品牌代言传播中的问题还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品牌传播缺乏战略性规划与整合。品牌传播是一项战略性的举措,需要整体的规划与定位,尽管很多企业都有支持品牌发展的战略性思路出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品牌整体发展规划,这种状况使品牌代言传播缺乏整体性、目标性,极大地影响了品牌传播的效果。第二,品牌传播策略单一化。品牌传播是品牌主体利用各种媒介与受众进行信息沟通,达到构建品牌个性及其核心价值、形成品牌消费和忠诚的传播活动。目前国内品牌代言传播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传播模式,多是采用大众传播方式,如报纸、广告等,而且以单项宣传推广为主,没有建立受众信息反馈和监督机制。在网络传播等新型传播方式方面仍有不足,在营销方式上难以形成品牌传播合力,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品牌代言传播方式选择

基于以上分析,品牌代言传播可以考虑以下方式。

1.新元素开发的立体式传播。当今品牌传播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应充分挖掘多种创新元素,构建与时俱进的现代品牌传播体系,实现品牌代言由单一媒介向综合媒介、由对外传播向立体式整合营销传播模式转变。在海外品牌传播的过程中,杭州市确定“女子十二乐坊”为其海外代言人。“女子十二乐坊”首先在日本乐坛走红,杭州市启用“女子十二乐坊”在杭州拍摄以“美食、购物和娱乐”为主题的面向日本年轻女性的形象宣传片,在杭州至日本航线开通庆典中,邀请“女子十二乐坊”出席庆典活动,进一步激发杭州旅游在日本市场的关注热潮,通过“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进行系列的宣传推广活动,全方位提高杭州的国际知名度。“女子十二乐坊”的国际化道路也是杭州休闲之都城市品牌海外传播的战略路线。

第4篇

论文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广告要面临跨文化传播的挑战,一方面应通过主动的文化适应,获取品牌传播的文化通行证;另一方面,还应借助于创造性的文化转换,引起异质文化受众的情感共鸣,实现品牌的有效传播。在这一过程中要把握好文化适应与文化转换的关系及文化转换的尺度。

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来临,以及世界人口跨国家、跨民族的重新分布,使跨文化传播活动越来越普遍、频繁,甚至成为现代人必须面对的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培养跨文化的敏感性和竞争力尤为重要。因为,当两种背景完全不同的文化交汇时碰撞出的不仅仅是“激情”、“火花”,还有令人担忧的冲突和排斥。广告是一种营销手段,同时也是一种以文化为载体的传播活动,因此,广告传播活动同样面临着跨文化的挑战。在广告实践活动中如何应对才能使广告跨文化传播获得良好的效果,成为摆在广告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途径消解跨文化传播中的品牌沟通障碍。

一、在文化适应中寻求认同

文化适应是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机制之一。当一种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文化圈时,通过自我调整,主动适应该文化圈的文化模式、文化特色、民族个性和民族风格,就会顺利融入该文化而被接受。相反,如果没有这种适应,传播便不能正常进行,甚至半途夭折。

近年来,由于跨国投资、跨国生产、跨国营销活动与日俱增,广告越来越多地在跨文化语境中传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使得文化适应成为规划品牌传播策略的一种必然选择。在广告跨文化传播活动中,广告人自觉不自觉地实践着“文化适应”原理。

肯德基自1987年在北京前门开出中国第一家餐厅之后,目前为止,已是中国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快餐连锁企业。在美国,肯德基并不是快餐业的第一品牌。同为国际顶尖级的优秀快餐企业麦当劳,从全球范围看比肯德基拥有更悠久的经营历史、更雄厚的企业实力、更强势的品牌资产。但在中国市场,肯德基全面反超,成为中国大陆洋快餐的一面旗帜。那么,肯德基何以修得“正果,’?这要归功于其成功的跨文化营销传播策略。考察肯德基的品牌传播策略,不难看出诸多本土化的文化适应痕迹。例如,2002年肯德基的电视广告围绕着小波一家的故事展开了一系列的生活剧,将肯德基的产品与小波一家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体现出浓浓的家庭氛围和幽默情调。肯德基的“立足中国,融人生活”广告讲述了一个贫困女大学生,由于受到“中国肯德基曙光基金,’的资助,上完大学,自立自强,成为肯德基大家庭的一员,反过来又回报社会的故事,深深地博得了中国人的好感。2003年春节,从1月上旬到2月9日,白胡子的“肯德基爷爷”一改平日‘西装革履,的经典形象,在中国的170多个城市800家餐厅里同时换上华人传统的节日盛装,为品牌增添了文化亲和力。文化是理解沟通的桥梁,是凝聚人心的纽带。肯德基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国际品牌通过文化适应融人中国文化、赢得中国市场的典范。

中国品牌在走向国际市场过程中,广告传播活动如何打好文化适应这张牌,获得品牌进人的文化通行证呢?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尊重异质文化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世界观、价值观的源泉。宗教信仰的不同会导致人们对世界、人生、价值、意义、行为等迥然各异的看法。尤其在宗教信仰极为虔诚的国家,冒犯宗教禁忌的言行将遭到抵制乃至惩处。例如,日本索尼公司为了在泰国推销收录机,曾作过这样一则电视广告:闭目安卧的佛祖释迎牟尼听到索尼收录机放出的美妙音乐后,情不自禁地全身摆动,并睁开了双眼。广告在作为佛教之帮的泰国播出后,引起了佛教徒们的愤怒,他们认为这是对佛祖的侮辱,也是对泰国的挑衅,为此,泰国当局还通过外交途径向索尼公司提出了抗议。

二是尊重异质文化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国家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不同文化的风俗习惯,既可以成为广告创意的源泉也可以成为广告创意的羁绊,这就要看如何通过文化适应巧妙地运用它。例如,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每年春节都要贴年画,而年画中“阿福”的形象已是数代相传、深人人心了,他在广大中国人的心中早己成为“福气,的象征。宝洁公司恰当地利用了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习俗,在它的一款名叫伊卡璐颜丝的染发剂中,把四个可爱的小阿福额头上的一缕头发染上了各种时尚的颜色,看到阿福的新形象,令中国的消费者感到新鲜的同时发出会心的一笑。创意人员用中国文化为载体,成功地阐释、传播了一个外国品牌。

三是顺应异质文化的文化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选择、判断及解决冲突的习得的文化规则。文化价值观通常具有标准性和衡量性,它使其文化成员知道正误和真假的标准。在跨文化传播中,广告创意主动适应异质文化的价值观,有利于其文化成员形成好感并易于接受。例如耐克著名的广告语‘饭just do it"在香港电视上播放时,译成“想做就去做”,在标榜个性自由的美国,这一广告语倍受推崇,但香港作为华人社会,自律是一种传统的心理优势,因此,不少消费者认为该广告有诱导青少年干坏事之闲,纷纷投诉,后来广告语改成了“应做就去做”,才平息了风波。

四是深人了解异质文化符号的特定含义并恰当运用。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在每个民族的文化积淀中,都有一些符号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或特定的文化内涵,因此品牌传播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误用或错用这些特殊符号。至今还令国人记忆犹新的案例就是“立邦漆”的“盘龙滑落’广告。众所周知,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它在所有的中国艺术作品中及人们的观念中,总是腾云驾雾或处于至高无上的位置。而这样一个与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密切相关的、具有特定蕴涵的文化符号,在广告作品中竟然滑落了,怎能不遭到国人的质疑呢?

以上案例提示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能采用“自我参照准则”,即广告创意人员有意无意地参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去推测异质文化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文化心理和消费行为,而应准确把握异质文化背景受众的民族文化特点和文化心理,放低姿态、主动适应,以确保顺畅的文化沟通,为品牌的传播做好铺垫。

二、在文化转换中引起共鸣

文化适应原理着眼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通过主动适应来缩小与目标市场消费者之间的文化距离,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完整与畅通,从而为品牌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力保证。但是,我们不应该忽略的另一个重要事实是,不同文化之间除了差异性之外,还存有诸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例如,在伦理道德领域,在任何文化中都可以找到这样一条道德黄金律,它在不同文化中分别被表述为:“如果你自己觉得会受到伤害,就不要那样去伤害别人,’(佛教);“只有把自己的愿望当作兄弟的愿望的人才是一个信徒”(伊斯兰教);“你不喜欢的不要对别人去做,这才是法则,其他的都是评注(犹太教);“己所不欲,勿施于大,(中国儒家)……虽然语言表述不同,但其中所蕴涵的道德观念却是相同的。在人类大家庭中还有许多相同或类似的文化观念。因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而人作为类的存在具有共同的人性。正是文化主体自身的相同或相似,决定了人类文化的某些相同或相似。

如果说文化适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立足差异性解决问题的思路,那么,发掘人类文化的共性,则为我们探寻成功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另一条途径。因目前尚没有一个相应的概念指称这一现象,我们姑_且借用“文化转挥’一词表述它。

文化转换也是影响文化传播的一种机制。它是指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吸收、改造成为新文化形式的过程。文化转换与文化适应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着眼于文化的共性,通过对某一地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改造、更新而形成一种全球范围内广为接受的新的文化产品的过程,文化转换得到的是一个文化杂交混合体—个多种文化符号融合的国际口味的新文本;后者则是着眼于文化的差异性,通过传播主体的自我调整、不断适应某一地域文化的过程,文化适应得到的是富有地域特色的‘本土化’的新文本。

文化转换原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可分为三个阶段:去情境化、本质化与再情境化。第一步是去情境化,指针对不同文化背景受众的需要剔除原文化中的文化情境。第二步是确定新文本的核心要素,把原有文本本质化。本质化的过程往往是确立一个能够被不同文化所接受的核心思想或核心概念的过程。第三步是重新情境化,把本质化的概念放置在一个由多种异质文化符号融合构成的文化情境之中。

文化转换原理带给广告人的启示是:进行跨文化传播时,在深人了解目标市场文化模式的基础上,捕捉某一个为该文化模式和其他异质文化所共有的文化价值观,剔除这一观念存在的原有文化情境,把它转化为更容易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所理解和接纳的本质性的创意概念;然后通过重新情境化的过程(也就是广告表现过程),选择多种异质文化元素构建一个跨文化的新文本。实际上,文化转换的过程从广告创意角度来看,无非是旧要素新组合的过程,不同的是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要素更多的来自于跨文化的资源,使得广告创意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某一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而是“国际化,的文化杂交体。由此观之,文化转换相对于文化适应而言不是一种单一的适应过程,而是一个融合提炼的创造性的再生过程。

文化转换理论为品牌传播的国际化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国内一些品牌已经开始了有益的尝试,如“百丽”最新推出的品牌形象广告就带有文化转换的色彩并明显地体现出国际化的趋向,它的核心概念‘百变,所以美丽’,抓住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众多女性渴望美丽.而且期盼拥有常变常新的美丽这一共同的文化心理,很能引起不同国度女性时尚消费者的共鸣;在广告表现上,则以国际名模出现在梦幻般华丽的场景中构筑起现代女性向往的生活方式,激起了目标消费者的强烈购买欲望。通过这种巧妙的文化转换,使得百丽由鲜为人知的本土丑小鸭摇身变成了令人瞩目的具有国际品位的白天鹅,为百丽的跨文化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5篇

[论文摘要]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是“商品实体”和“商品文化”的结合,国际贸易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关键点。随着现代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强化,“文化营销”要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更加凸现,可以认为“文化营销”是国家贸易最基本的先行要素。在国际贸易中应运用好“文化营销策略”为产品通往国际市场铺平道路。

一、文化营销是国际贸易中最基本的先行要素

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单靠产品、价格等作为手段打开国际市场的策略越来越显得难行,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没有重视“文化营销”的作用。因为在国际贸易中“文化”是最基本的营销要素,进军国际市场,需要文化先行。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家电企业则通过赞助《排球女将》、《血疑》等多部电视连续剧营造文化氛围,促使了我国消费者对日本优秀文化的认同,同时把National、Sonny、Yamaha等品牌形象带进了中国,并在产品引入我国市场之初就注重较高的产品品质,使我国消费者形成了“日本制造,精良品质”的观念。

“韩货”热销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先通过韩剧将韩国文化内涵传入中国,以《蓝色生死恋》和《大长今》为代表的多部优秀电视剧,形成了强劲的“韩流”,“韩流”威力带动了“韩货”的热销,包括现代轿车、三星电子产品、韩国美容产品、韩式生发产品等等,并通过电子产品扩散到饮食、美容、生发、医疗等多个产业行业。还有就是P&G所生产的系列产品独占我国洗发美发护发用品市场的鳌头,这与该公司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将护发的文化观念引入给我国的消费者直接相关。综合这些国家企业成功的经验,都是先从文化上渗透融入目标市场当地,然后再将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目标市场。

相反,文化的不相融使得国际贸易寸步难行。我国的玩具商品由于理念落后、品牌缺乏,国产玩具根本无法与国际品牌竞争。虽然全球75%的玩具在我国生产,但与国内玩具消费急剧增加的市场背景相比,由于缺乏品牌支持,国内大多玩具厂商是以为跨国公司巨头们“打工”为“生”,很多玩具都以贴牌加工生产的方式才能进入国际市场。国际贸易的前景令人堪忧。

可口可乐公司开拓印度市场遇到的阻力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1977年曾遭印度政府驱逐出境的“礼遇”,可口可乐公司不甘心退出印度市场,16年后,1993年10月才重新登陆印度;2003年,印度的“科学与环境中心”首次公开调查宣称,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两大公司在印度生产销售的部分软饮料中杀虫剂含量超标;2004年2月17日,当地妇女组织以保护国家利益之名向跨国公司诉讼,当地政府责令可口可乐厂关闭……诸多的摩擦,究其原因,是因为印度人难以从精神文化上接受可口可乐。当年大英帝国以贸易为名,逐步吞食印度半岛各个国家的和领土,最终殖民统治了整个印度。东印度公司是印度人心中永远的痛。这里也存在可口可乐公司方面的问题,就是没有放下架子,没学会充分尊重当地文化。

商品本身就应该是“商品实体”和“商品文化”的结合,商品文化是生产经营者在设计、生产、包装、装潢设计、经营商品的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意义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中所包含的精神方面的总和。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者更加注重的是精神需求上的商品的满足。上文提到的这些国外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也包括诸多未提及的国外产品,都是紧紧抓住国内消费环境的变化,把“商品文化”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先行营销要素,满足国内消费的心理需求从而取得成功。相反,“商品文化”没能首先满足消费的心理需求,商品无法被接受,也就难以在市场上行销。二、国际贸易中“文化营销策略”的运用

1.提高对商品文化营销力的认识

进入21世纪后,国际贸易中以价格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态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文化所蕴含的巨大生产力正在被释放出来,文化创造财富的神话已经变为活生生的现实。文化除了直接作为商品、资产进入市场之外,还成为现代营销的资本。文化营销与营销文化进一步令人关注。文化营销,是指以消费者文化需求为导向的营销观念,以文化创造和文化渗透为手段的一种营销方式,也就是利用文化要素开拓市场、促进商品销售的方法和手段。营销文化,则是指营销活动中注重文化的要求。两者都是可以为提高商品文化营销力服务的,在国际贸易活动中都必须加以重视。另外,还要注意“商品文化”的形成包括了围绕商品活动的所有过程,应加以不断的充实和发展。

2.发挥文化在产品创意设计中创造价值的能力

“商品文化”的创造包含在设计、生产、包装、装潢设计、经营商品的活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发挥文化在产品创意设计中创造价值的能力,即文化创意力。创意力特别是在广告创意设计、艺术产品、网络游戏产品、工业产品设计和娱乐产品拥有强大的优势,是这些文化产业产品的财富源泉。由此,在国际贸易中要特别加以注意发挥文化在产品创意设计中创造价值的能力。

3.发挥文化在流通中创造价值的能力

文化在流通领域也具有创造价值的作用力。包括商品储存运输、包装、渠道等等方面。特别是包装文化在提升商品价值方面非常重要。包装具有文化价值,能在提升商品价值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

4.深入研究国际贸易中客户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每一个国家的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信仰和消费习惯。这些长期积累下来的文化直接决定了消费的行为。在开展国际贸易活动中必须充分认识和适应才能顺利地开拓市场。

第6篇

关键词:跨国公司;本土化;中国;策略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投资的必选之地,众多外资企业在中国进行投资充分说明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外资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最开始的时期,由于不了解中国市场的特殊性而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之后,外资企业便开始纷纷将“本土化”视为应对中国市场特殊性的法宝或者说是对策。

不同的外企对本土化的理解也不同,因此选择的本土化策略也不同。总的来说,跨国公司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本土化策略:

一、生产本土化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生产本土化实质上包括了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可分为采购本土化和生产制造本土化。

(1)采购本土化

采购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在当地国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活动。该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在东道国的采购比例越高,说明其采购方面的当地化比率越高。提高在东道国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当地采购比例,可以大幅降低跨国公司的生产成本,增强经营效率。

(2)生产制造本土化

跨国公司早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开始了生产本土化进程,中国加入WTO以后,引发了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又一轮热潮。这些跨国公司的到来,雇佣中国的员工,使用中国生产的装备,基本上完成了生产本土化的过程。

二、产品本土化

中国的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这个问题是值得每个外企深思的问题。为此外企需要了解他们在中国的目标消费者的特点、偏好、需求等。

跨国公司在充分理解本土文化特征、消费心理和情感需求的基础上,以保持强势国际品牌形象的原有特色为前提,把洋品牌做“土”,采取亲情营销,以克服消费文化的隔阂,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三、人力资源本土化

经济学中把创造社会财富的一切要素统称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等),而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的第一资源。它具有流动性、时效性、再生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企业的跨国经营,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经营,它体现在企业必须能够引导、协调和组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念的多元员工,使多元的人在企业内部能够聚合成一种创造价值的力量。这种跨国企业内聚力的实现不仅需要有共同的企业文化平台,而且依赖于企业在共同文化平台基础上全面整合内部员工关系。

人才本土化战略的实施首先有助于减少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经营管理上的矛盾和低效率;其次,利用当地相对低廉的人力资源,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再次,人才本土化增强了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信任感,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国际化形象,而且有助于保持经营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

四、营销本土化

营销本土化其目的和宗旨是满足本地顾客需求,培养顾客忠诚度。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的过程也是一个满足跨国文化顾客需求的过程,文化始终是跨国公司进入一个新市场时最难以捉摸的问题。尤其是在市场、销售、人力资源等领域,传统文化与习惯的影响根深蒂固。因此,充分调查和研究本地消费者的特点,并根据这种需求推出对应的产品,制定符合当地购买力的价格,同时根据当地文化风格和消费者偏好进行促销和宣传,是对跨国经营销的最基本要求。

五、研发本土化

随着技术密集型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不断升温,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研究开发中心已成为引人注目的新亮点。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竞争的加剧,引发了研发本土化的竞争,为了巩固其市场领导者的地位,跨国公司把研发活动定位于满足中国市场的特定需求,从而实现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研发中心是企业的核心部分,将企业核心本土化,有针对性地开发技术产品,无疑是在为它们大规模地进军本地市场研制强有力的进攻武器。

六、企业文化本土化

企业文化本土化的过程是公司原有文化与东道国当地文化相互融合,将文化差异最小化的过程。

首先要进行文化差别识别,通过各种workshop活动,使来自不同文化的员工加强沟通,增加认同感,从而增强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其次,就是组织一系列的跨文化培训活动,旨在有效地打破每个人心中的文化障碍和角色束缚,更好地找出不同文化的共同之处。最后,在此基础上,根据环境要求和战略需要,建立起共同的企业文化,最终实现文化的融合。同时,我认为在企业文化本土化实施的过程中,要保留原公司的核心价值体系与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所在地的文化环境,创造新的企业文化。

小结:跨国公司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进入中国,首先实施的是生产本土化和人力资源本土化,然后是营销和研发的本土化,企业文化的本土化是本土化诸多要素中最顶级的活动,它需要整合前面所有的要素。当然,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时间界限,存在交叉进行、相会推动的情况。其中,人力资源的本土化是本土化战略的核心,所有本土化管理思想的贯彻都离不了人。另外跨国公司所处的行业不同,本土化战略有不同的方法和着重点。成功实施本土化战略的跨国公司总是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行业发展步伐一致,当宏观经济形式、国家政策、行业发展出现重大变革时,它们也会及时的对本土化战略做出调整。

参考文献:

[1]郭毅.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

[2]谭军华.我国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第7篇

1.商务英语专业/方向设置目标与要求

课程建设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陈准民、王立非等,2009),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在此总目标指导下,不同学校应该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设置教学目标。从培养方案上目标定位来看,师大对重点高校学生提出更高的目标与要求,更为突显广西重点院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方向;师院本科教学则着眼于为地方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有作为”的高级商务英语应用人才。

2.培养方案设置结构情况分析

为了迎合时展要求,加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师大与师院都在这几年当中不断修订培养方案,努力构建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体系。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陈准民、王立非等,2009),本文将课程分为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课程、商务知识与技能类课程、跨文化交际能力类课程、人文素养类课程,以及实践类(专业见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设计))等五方面课程,并以师大英语专业商务方向培养方案及师院英语专业商务方向培养方案为例,就每一类课程的开设年级、课程数量、学分和课程性质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统计数据将能直观反映两所师范院校在英语专业非师范生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上的特点与特色,并以期从中获启示,更好改革商务英语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语言知识课程主要指语音、语法、词汇、语言学导论、英语词汇学、英语修辞学、英语语音学、英语文体学、英语语用学等课程;技能课程包括商务英语、综合英语、与听、说、阅、写、翻等有关的所有课程。师大与师院专业课程总学分均为131学分。从表1中课程设置来看,师大在低年级开设语言知识类必修课程比师院分别多1学分、而技能类必修课程少14学分;在高年级阶段师大没有开设知识类必修课,而师院有2学分的课程;高年级语言技能类必修课当中,师大比师院多开设2学分课程。总体来说,语言知识与技能课程设置上师大比师院少;师大与师院此类必修课总学分分别为57、70,分别占专业总学分的43.5%、53.4%。以上说明师大开设语言知识类课程及要求所修学分比师院少,而且师大与师院都多在低年级开设。语言技能类课程两校均主要在低年级开设,师大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分与数量均比师院少,但师大与师院在此类课程开设上基本符合教育部占专业总课程50%-60%要求。结果还表明师院比师大更注重开设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课程,这与生源高低有很大关系。师院是二本院校,学生基础较弱,所以要加强夯实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与技能。商务知识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国际商法导论及相关工商、贸易、金融、统计等理论知识的课程。表2显示师院仅在高年级开设1门商务知识类选修课程,师大开设了7门18学分的商务知识课程,其中必修课2门共4学分,课程主要在低年级开设;在商务技能类课程上,师大开设了必修课5门15学分(主要分布在高年级),选修课3门6学分;相比之下,师院分别开设了必修课5门10学分、选修课5门8学分。结果表明,师大构建了较全面的商务英语专业教育平台,开设了大量应用提高系列与理论提高系列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尤其注重在高年级阶段开设的商务技能必修课程。师大在此类课程开设上基本符合教育部占专业总课程20%-30%要求。相比之下,师院较欠缺经济基础学、管理学、国际商法及相关会计学、金融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商务知识课程;另外,商务技能必修课量较少,总开设课程学分远少于师大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学分。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师院还需加大商务知识与技能拓展课程的建设,注意构建合理的商务理论、提高应用能力的课程群。跨文化交际类课程主要包括跨文化思维能力、适应能力与沟通能力课程。表3显示师大没有开设必修课,但在低年级开设选修课2门4学分,在高年级开设有2门4学分。师院仅在低年级开设必选修课1门2学分。总体来说,师大所提供的跨文化交际类课程量比师院多,但两校所开设的跨文化交际类的课程还是偏少。面对我国日益频繁对外经济活动,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交际能力是成功商务英语人才必备的素质,因此,两校需增加此类课程的数量与学分。人文素养类课程在此主要指中国文化入门、欧洲文化入门、东盟国家经贸概况、中外礼仪、商务文化及与英美文学相关的课程。表4显示师大没有开设必修课,但在高、低年级阶段各分别开设3门6学分的选修课;师院在高、低年级各分别开设了1门2学分的必修课,并且在高、低年级各开设了1门2学分、7门11学分的选修课。可见,师院比师大更重视人文素质培养,但两校所开设课程在专业总课程比例中还是较低的。英美文学类课程是英语语言与文化的重要体现,是了解社会与文化的重要来源。尽管所面对的是商务英语学生教育,人文素质的缺失是外语思辨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文学素养提升对个人素质、专业能力提高还是很有促进作用的。由表5可见,两所院校均开设了专业见习、社会实践/调查、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在实践时间跨度、学分设置上,师大比师院要短、少些,所占本专业课程学分比例分别是7.6%、11.5%,低于教育部的实践学分标准。在不能增加以上课程学分条件下,两校可考虑在其他专业课程中增加实践环节分,提高实践要求,增加课堂实践内容,拓展实践形式等来解决这一问题。

3.课程设置改革启示

课程改革涉及决策人、专家、教师、学生及管理机构。课程改革成功的首要问题是要明确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及时性与可行性;另外,沟通与合作也是相当重要的(Medgyes&Nikolov,2002:197-199)。从前面两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情况分析来看,师大在目标要求与课程设置上力图突出体现教育部的目标,更着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师院也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培养方案,力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当然,要成功为转型为应用型大学做准备,我们也看到两校所存在的不足,很有必要组织各方力量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在课程设置上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放眼世界,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及时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语言学习是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并受到一定的社会因素影响的(Barkhuizen,2004:553)。在英国,产学研合作机制既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徐同文,陈艳,2012:112)。“产学研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孔繁敏,2006:50)。一方面我们要充分了解社会需求趋势,对特定岗位群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态度做出具体的描述,实行“订单”培养社会服务型人才(孔繁敏,2006:57);另一方面要加强校企联系,邀请相关企业或政府部门有工作经验的相关学科专家(含熟练的业务员)参与课程尤其是实践教学课程课时比例和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将语言与社会商务活动相结合,探讨商务英语在社会上的应用,争取更好的产、学、研效果。(2)提供更多的专业选修课程与其他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质辩、表达能力。课程设置之前必须充分了解现有课程教学开展情况(Dubin&Olshtain,2002:23)。在资源不足条件下开设课程则可择优录取学生,让对课程很感兴趣又最符合条件的学生能利用有限资源,在最大限度内实现师生共赢。(3)注意语言知识与技能、商务知识与语言能力的关系。文秋芳(2014:123)认为:“无论是学术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都需要从语言教育开始,同时语言教育须贯穿本科教育的全过程。”她(2014:124)还提出要根据专业方向开设系列特色课程。为此,要在保证打好学生语言基础同时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学校其他二级学院的资源,开拓商务知识课程,打造完善的提高商务应用能力的课程群。(4)“教育只有创新才有将来”,创新素质教育分为创新意识、思维、能力、人格和创新行为等五方面(燕良轼,2002:4、9)。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打造专业素质拓展教育平台,开设研究性学习、专题研究、自主听力、自主阅读、翻译实训等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基地研修,每学年完成至少1个企事业单位研究或案例研究并形成研究报告;利用专家论坛及工作坊,要求学生每学期完成至少1个产品展示与推介、谈判或会议现场口译、进出口业务操作、会议的接待与服务等项目研究报告;提供完善的大学四年每学期在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培养方案及相关任务与素材,要求学生在完成每阶段的各项任务,其任务完成数量与质量将纳入相应的课程平时成绩中计算。这一工作在我院已经开始了两年的试点工作,收到良好效果。(5)注意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同时并举。不仅要提升学生语言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还要注意思想、文化、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将来沟通和交际打下良好基础(孔繁敏,2006:69)。为此,跨文化交际、文学、文化、专业思想品德教育不能放松,在课程设置上比例要合理。(6)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开发更多的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实践活动。应用型人才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是在实践中培养的,我们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刘健等,2005:127)。技能类的课程要有一定的实践课时与学分要求,加强课堂实训环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区情、增强才干、锻炼毅力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学术活动,包括学术研究和学科竞赛,如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的各类学术协会、学术讲座与研讨会、阅读竞赛、翻译大赛、口语大赛、商务技能大赛、英语戏剧大赛、小论文比赛;开展文化艺术节;老师带领学生共同承担课题、创办专业相关刊物、拍摄与制作短片;参与广交会、中国—东盟博览会、各类国际商务类博览会等的商务翻译活动,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根据地方如北部湾经济区商贸、企业实情进行特定的商务方案设计,并进行比赛。在专业实习中巩固、提高英语(商务)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毕业论文课程可由学生自主选择论文写作或撰写商务调研报告(如市场调研报告、商业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完成任务,充分发挥学生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7)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动机在外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生存、社会及心理需求有关(董燕萍,2005:193)。一方面要坚持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为此,必须对学生有明确的课外学习质与量的要求,加强教师的课外引导,在评定课程考核成绩时要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并把课外自主学习(理论、实践)的量与质纳入相关课程成绩考核的范围,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8)更新教学内容与手段,采用最优秀的教材或编写、使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结合具体情况增加或取舍教学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总之,在我国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之际,社会竞争需要大批具备国际环境下具备良好综合素质、能进行有效商务沟通与抗衡能力的英语商务人才。为了更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师范院校迫切需要更新理念,加强沟通,不断修订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共同探索我国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模式。

作者:李光梅 单位:玉林师范学院

第8篇

[论文摘要]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与传统的营销观念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同时,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还具有自身的内涵和独特的特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国际贸易往来以及投资与金融资本的国际流动显著增加,各国经济跨越了国界走向融合而形成国际市场营销的商务活动。国际市场营销是在跨文化的背景下进行的,文化是经济活动的内在推动力。因此,传统的营销必定与关系营销产生一定的冲突。

一、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传统营销是以6P’S理论为基础的,即以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s)和政治力量(PoliticalPower)六个方面的组合来开展营销活动。而关系营销则是以4C’S理论为其基础与前提的。

(二)传统营销的核心是交易,企业通过与对方发生交易而获利;而关系营销的核心是关系,双方在买卖关系的基础上建立非交易关系,以保证交易关系能持续不断地确立和发生。

(三)传统营销只注重竞争,处在一个敌对的环境中。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竞争者甚至与顾客都是敌对的;而关系营销在竞争中求合作,在合作中有竞争。与供应商、经销商结成战略同盟;与竞争对手合作研发降低成本,合作渠道开发市场;与顾客保持长久关系赢得顾客终生价值;与政府合作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形成自己稳固的网络关系,增强了开拓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竞合的目的在于使参与方都获得收益,达到多赢。

(四)传统营销关心如何生产,如何获得新的顾客;而关系营销强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强调保持顾客。

(五)与传统营销相比,关系营销更注重为顾客服务,重视与顾客的关系,以获取有关关系方的满意,甚至力图建立与维护与有关关系方的相互忠诚与归属感,从而达到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境界。交易营销与关系营销的比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与协作关系不断加强,物质生活资料极大丰富,我国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关系营销在我国的产生、运用、发展存在着客观必然性。企业运用关系营销,可以在不断吸引新关系方和顾客的同时,留住老关系方或老顾客;可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获得竞争优势,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为此,企业需要深入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分析竞争者的产品及市场状况,结合自身条件,正确确定企业的目标市场,根据目标顾客的需要,集中企业的一切资源和力量,运用适当的营销组合策略,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从而使利润最大化,实现企业目标。

二、下述几种新型营销观念对我国企业营销活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服务型营销观念

服务型营销也称有形商品的无形性营销。该观念认为,在当今科学技术相当普及及信息快速传播的条件下,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或近似产品,其设计、制造水准已不相上下,使得一些有形产品其有形部分的属性如品质、功能、特性等方面的差异较小。顾客对商品的判断和选择,主要不再单单依据商品的有形属性,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其无形属性的一面。顾客之所以购买某企业的产品,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即企业“如何提供商品”,“如何服务顾客”。服务营销将企业间的竞争引向更高层次的竞争领域。未来的市场竞争,就是“优质产品+优质服务”的竞争。因此,服务营销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意义。

(二)包装型营销观念

中华民族的服装文化源远流长,并一直为世界所称道。可是,在注重人的穿着的同时,却不注意产品的打扮。中国包装技术协会披露:我国每年因包装不善造成的损失高达500多亿元。包装被誉为“无声的推销员”,尤其当人们对某产品不太熟悉时,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产品的包装。在超市,人们往往根据包装来选购商品。精美的包装会使产品身价倍增,消费者愿意付出高价购买。包装的完善不仅扩大了销售,还减少了商品损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关系型营销观念

关系营销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西方企业界兴起的,它以管理企业的市场关系为出发点,核心思想是建立发展良好的关系,使顾客保持忠诚。该观念认为,建立有利的商业关系需要企业与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人(包括供应商、分销商及其它合作者)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强调不仅要争取顾客和创造市场,更重要的是维护和巩固已有的关系。关系营销与传统营销观念相比,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传统营销观念的核心是商品交换,这是一种短期行为。而关系营销的核心是关系,指在双方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则是个长期的概念。关系包含的意义远远超过交换,因为如果在两个或多个商业合作伙伴间存在相互信任的关系,交换肯定会经常发生的。从本质上讲,关系营销不过是对人类商业与贸易活动本源关系的回归,同时顺应了新时期商业和营销环境的挑战。因此,争取稳定的顾客群,建立良好的顾客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四)文化型营销观念

文化在全球的商务营销活动中起到核心作用,而文化差异对国际营销活动会影响到营销者在目标国的新环境下做出决策和谈判,具体表现在对目标市场选择策略、渠道策略、产品策略等企业国际营销决策的影响上。文化营销是商品营销发展到最高层次的表现,也是国际市场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渗透市场营销组合的策略中,文化营销应用得当,营销者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而建立品牌文化,已由简单意义上的产品标识演化为综合营销者形象的文化营销,产品质量和文化内涵的鲜明标志,成为营销者进行市场营销的主力。这种无形的“文化力”为营销者打造强势品牌,增强品牌竞争力提供有利的支撑,并能引导一种新的、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打造一个品牌,维护一个品牌并创造一个国际营销市场。因此,成功的把握住跨文化营销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差异因素,制定正确的跨文化营销进入策略,必定有助于营销者在世界经济营销活动中获得竞争优势。

(五)生态型营销观念

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要求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则要求开展绿色营销,开发绿色产品,获取绿色标志,以满足国际目标市场的环保要求,冲破走出去过程中所谓遭遇的绿色贸易壁垒。同时加入世贸组织也使国内企业面对来自外部的绿色冲击,因此实施绿色营销是必然的趋势。

(六)创新型营销观念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为稀缺的资源,关于创新的理论最早见于经济学家熊彼得的《经济发展理论》,他认为,创新是企业实行生产要素的新结合,包括创新产品或赋予产品新品质;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拓新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全新共给源以及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五种情况。从这个创新的经济学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营销创新是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经营实力,寻求营销要素某一方面或某一系列的突破或变革的过程,它是企业市场竞争力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营销创新的关键是市场。创新的成功不取决于它的新颖度,它的科学内涵和它的灵巧性,而取决于它在市场上的成功。营销创新的核心是市场导向,其关键就在于了解市场、诱导市场和开发市场。新晨:

参考文献

[1]徐俊,中小企业营销的优劣势分析及其营销战略的选择[J],《中小企业研究》2007年第8期P150

第9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岗位技能;双语教学;“双师”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2-0043-03

近年在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实行的中美“双师”双语合作教学取得了可喜成绩,这次突破传统教学窠臼的教学尝试是商务英语岗位技能训练的创新途径之一。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做学结合,要求高职英语教师既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又具备职场工作能力,即所谓“双师”双语教师。这里的“双师”含义可一分为二:一为一位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一为两位教师在课堂上共同执教,形成中英文促教对子。这种“双师”双语教师包括英语本族语教师、汉语本族语教师和企业行业讲师、技师。当前国内这类师资的匮乏严重地制约了高职涉外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网络教育技术的发展,跨国互动网络远程教育的实施有了保证,从而使得“双师”双语教学成为一种兼备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高职教学途径。

论文根据专业统计机构的数据统计,设计问卷调查,结合个别访谈,从较为宽口径的理论维度进行教育生态全息研究,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途径创新,并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商务沟通技能的英汉两位教师合作的“双师”双语教学进行实验研究。

一、美国“双师”教学和欧美双语教学的启示

美国的“双师”(co-teaching)教学和更早的欧美双语教学打下了较深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形成了多方位的可持续发展途径。欧美国家实行双语教学更多是基于二语环境,而中国英汉双语教育仍旧是外语环境。实行中外合作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善语言学习环境。国内高职商务英语教师注重语言学习策略而往往缺乏行业经验,其英语水平很难达到国际商务沟通的专业要求。因而引进英语本族语讲师进行合作教学,与行业能手结对教学就能较好地开展岗位技能训练,既有利于提升涉外型人才培养质量,又有利于促进汉英双语文化的互动发展。

二、课程合作教学实训理论及实践

高职涉外型专业教育目前主要有这样几种“双师”双语教学形式:(一)由一位具有“双师”素质的英语或汉语本族语双语教师实施教学;(二)由一位英语本族语教师和一位汉语本族语英语教师合作实施教学;(三)由一位英语或汉语本族语双语教师和一位汉语本族语职场专业人士合作实施教学;(四)由一位英语或汉语本族语双语教师和一位英语本族语职场专业人士实施教学。其中情形(一)当前只具有理论意义,因这类人士往往供职于高薪聘请的企业培训部门,要在高校大量引进这类师资缺乏现实性;(二)、(三)两种情形因学校课程安排及企业派员问题在国内课堂教学中较难实现,但在实习、见习阶段常见这类短暂培训情形;(四)在国际化职场培训中愈发常见,在国内高校仍较为鲜见。《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教学整合了这四种教学形式,通过教学场地的变迁、校企合作、课程面授与跨国远程教学互动等多方位多渠道的教授方式,积极开拓了国内外企业体验式实践教学、“双师”双语课堂教学和国内外顶岗实训等岗位技能训练途径。课程教学收效明显,教学相长,既为有效培养高素质的高层次涉外型职业技术人才提供了保障,也为情形(一)这类“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储备了师资和教学项目等教学资源。为了对前期研究进行跟踪实验,下面以情形(二)的“双师”双语教学情形为例加以阐明。

(一)渠道拓展及项目开发

2010年笔者赴美访问教学,在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首开中美合作“双师”教学先河,之后先后协助六位商务英语教师成功赴美参加美国高校的《商务沟通》课程的“双师”教学实践,期间与美方校企专员开发了“环球财政与文化”、“现代国际商务与管理”和“汽车营销”等几个美方见习和实训项目,而这些项目都是《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的拓展项目,由中美教师以及美国企业人士进行合作教学实训。2011年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首次赴美参加项目实训,2012年第二批学生赴美实训,目前正在Skype试行的基础上开发跨国远程实训互动平台,旨在为项目实训提供更为便利的操作途径。2012年纽约州立大学坎顿学院的美国师生到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的中美教师合作教学,教学过程强化“教、学、做”一体化,结合赴美师生的教学经验开展在国内的校企合作项目实训和社区服务项目实训。在此基础上,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坎顿学院等洽谈开发会计、金融、工商管理和专门针对女性的社会科学定量研究发展项目,并安排教师赴美进行合作教学,同时进行跨国互动网络教学实验。至此,基于商务英语技能培养的中美双方的合作项目已初具规模。接下来主要研究提升“双师”双语合作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p师”课堂需要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对子,在上述四种情形的基础上,参照国外研究整理的“双师”课堂操作模式,进一步考虑每一对教师的个性和教学风格的相容性和互补性。从教师层面看,结对教学便于因材施教和分组分层教学,正因为结对教学改善了差异化教学,促进了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学习,教育发达国家在实训教学、远程教育和国际化教育中运用越来越广泛。

(二)教学案例

下面是中美《跨文化商务沟通》“双师”合作教学的典型课堂设计及组织形式。

美方教师Bill作为主讲教师,中方教师Peter作为辅讲教师。Bill是国际商务法学博士,商务和公共管理副教授,主授《商务沟通》和《国际商法》,目前担任美国大学商务文理学院商务科主任。经过前期考察,Bill走进中国课堂演示美式教学方式,加上这堂课处于合作教学中期,Bill对中国高校的教学方式、中国学生的特点等已有一定了解,学生也对Bill的美国式教学兴趣盎然。因此,Bill和Peter的合作能够实现中美教学方式的融汇贯通,配合默契,师生其乐融融,教有所得,学有所获,实现了教学相长。

在“产品设计与营销(Product Design and Mar.keting)”项目教学时课堂的操作方式如下:

(2’)Bill和Peter进入教室,师生互相问好,Peter巡视教室观察学生需求并最终站位于Bill身旁示意由Bill开始英语授课。(学生目光炯炯,兴趣盎然)

(5’)Bill简述上一次课程内容并提示本次课的项目进展汇报。Peter站在一旁进行必要的中英文解说。(师生互动,因材施教)

(5’)Bill坐在前排准备名单和评分表,Peter巡视课堂,监督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气氛活跃)

(10’)小M自愿上台示范,Bill和Peter加入小组进行辅助提示。(师生互动,专业指导,因材施教)

(20’)其它小组轮流上台展演各自的产品设计和营销项目。(中美学生互动互助,英语交流积极主动)

(3’)布置课后小组任务:师生深入周边社区,体验商务文化和人际沟通。(学生欣然领命,课下积极作业)

这一节课45分钟,比较有效地完成了中美合作教学,既训练了学生的跨文化商务沟通技能(国际市场营销),又通过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满足了针对涉外型专业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需要。

这次中美合作教学班共37位学生,包括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32名女生和美方5名大学生(3男2女),持续三周,每周四天,每天两小时课堂教学加上三小时分场所演练实训,周五加上周末共三天则深入周边企业商场开展跨国商务实战。整个过程安排紧凑,顺利完成《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教学,学生获得该课程学分。

为了收集数据,促进教学研究,课题组设计了阶段性的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集体座谈。第一周的调查显示,94.59%的合作班学生对教学过程十分满意,访谈中也发现40%的美国大学生对饮食和卫浴等生活差异较难适应。第三周的调查发现,合作教学对中国学生产生了皮克马里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63.1%的学生英语成绩突飞猛进,英语学习信心倍增,极大提升了全球商务视野,其中有两位商务英语专业女生后来分别获得了广东省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另外两位典型则直接到国外创业,分别在西班牙、德国从事国际营销工作;但是也有8.11%的中国学生出现怠惰情绪,他们听不懂英语课,对英语文化兴趣不浓。

三、结语

《跨文化商务沟通》作为一门经典的大学课程在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顺应了高职教育基于校企合作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是具有国内外共性的职业技能教育途径的有益探索。根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My-COS)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3)》统计,2012届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3084元,排全校第一;就业竞争力排在全校第四,半年后就业率99%,高于全校4个百分点。2015年麦可斯报告进一步印证了商务英语教学途径改革的有效性。

第10篇

关键词: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

一、国际商务英语的界定

关于国际商务英语的学术界定,众说纷纭,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Jones,Alexander认为。国际商务英语只是在商务背景下使用的英语,并不是什么特别的语言;Pickett认为,国际商务英语位于特定商务技术语言和普通大众语言的交界地带,是一种工作语言;Bargiele-Chiapini,Nicherson认为,国际商务英语是一种职业话语,是人们使用英语进行商务活动的结果,语言和商务活动之间具有密切相连的关系。我国学者程世禄、张国扬把商务英语与旅游英语、科技英语、医学英语等行业英语归类到职业英语范畴;王兴孙教授认为:国际商务英语实际上就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种变体,也就是已在从事或将要从事商务行业的专业人才所学习或应用的专门用途英语。张佐成、王彦则认为,商务英语是在商务场合中,商务活动的参与人为达到各自的商务目的,遵循行业惯例和程序并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选择地使用英语的词汇语法资源,运用御用策略,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所进行的交际活动体系。从以上的有关言论中可以得知:商务英语不是独立的语言,是与国际商务活动密切相关的学科理论,是跨文化商务活动的工具。

二、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国际商务英语学科作为新型的应用型学科,其学科交叉性和专业复合性决定了该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跨学科的工作任务。在设计课程体系内容时,除了遵循通识的课程设置理论和ESP理论之外,还应该结合国际商务英语学科特点。遵循以下原则:

1 以学生为本,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众所周知,学生的需求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和岗位客体的需求,二是学习主体的内在需求。国际商务英语教育是培养能够参与国际贸易竞争的国际商务人才的学科,国际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变得更加宽广,涉及国际商务的各个领域,这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无疑都对国际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必须重视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如,英语语音、综合英语、英美概况、初级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务知识导读、商务信函写作、国际营销写作、欧洲文化等课程。另外,在专业设置时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针对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设计专业必修课,如,第二外语、商务翻译、商务口译、经济学原理(英)、国际贸易、进出口实务、跨文化交际导论(英)和国际金融等课程。要将商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融人低年级英语语言技能课的教学中,在语言学习时,同时传授国际商务专业词汇、术语及国际商务英语表达方式的内容。例如,在培养英语语言能力、国际商务能力时,我们可以用国际营销、国际贸易和物流等模块内容来训练,语言训练贯穿于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中。这样,学生在提高语言水平的同时,也能获得商务知识与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应立足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的培养,将道德素质教育融入日常英语和商务英语知识的教学中。

2 以“学科本位”为基础,以“能力本位”为导向

“学科本位”课程全面系统地阐述整个学科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传授知识是课程体系的中心和重点,具体的做法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教学科目,并且以严密的逻辑关系构架全部内容。“能力本位”课程模式是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业界和社会对学习者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而设计的课程形态。其目标是使学生最终掌握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技能,该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国际商务英语以培养学生国际商务能力为目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交叉性和复合型的特点,在课程设计时,我们还需要强调目标岗位能力的培养,要以能力本位为导向,设计和培养具体的专业能力。国际商务英语涉及的内容广泛,许多内容是跨学科的,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很难培养出实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程体系时,以学生获得目标市场和岗位所需求的具体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课程内容的建构要与实际工作需求相结合,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知识内在的逻辑系统和情感体验与能力相结合,学科系统化知识和职业实践相结合。 3 吸收国外经验和教训

我国的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历史不长,从现有的课程设置和内容来看,还存在着内容过时,与培养目标相脱离的现象。专业书中有不少实例还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内容,且内容覆盖也不够宽广,许多国际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如国际结算、国际物流、商务口译、企业管理、国际营销在我国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因此,我们还需要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英语国家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的经验,汲取先进的课程设置理念、方法和内容。同时,把握我国的商业环境和企业文化,积极主动地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推陈出新,开发适合我们国家适用的国际商务英语专业课程。

4 与时俱进,适应变化

目前,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状况令人担忧,将国际商务英语作为独立学科建设的力度和效度不尽如人意。从历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大会的论文文集和散见于其他学术刊物的商务英语论文的内容来看,绝大多数是关于商务英语教学、翻译等方面的,只有极少数学者的研究涉及商务英语学科课程体系设置与改革。国际商务英语作为我国的一门新兴学科,不可避免地要继续向前发展,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时,我们需要注意课程的前瞻性。由于国际社会、国际市场和国际商务的情况千变万化,随之带来的国际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国际商务英语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惰性学科,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内容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建立起科学的、反映时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综上所述,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必须随着国际商务的发展与时俱进。另外,设置国际商务英语课程时,我们还应该考虑到不同区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完全一致的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既不现实,也不符合我国国情。在国际商务英语蓬勃发展的今天,构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和内容不失为一个可操作和现实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鲍文,国际商务英语学科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11),

[2]张佐成,商务英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08.

[3]江春。丁崇文,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探讨[J],对外贸易大学学报。2004(01).

第11篇

论文摘要:在国际营销活动中,只有正确而恰当的理解和运用文化差异,才能在营销战略上做出正确的选择。作为国际营销中最重要的两种战略,标准化和本土化战略各有其适用的条件,但在实践当中,由于条件所限,使用纯粹的标准化或本土化战略的机会很少,更多的是对两种战略的综合运用,即全球本土化战略。另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各种营销策略的有效组合是营销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一、文化差异及其特性

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们所具有的“共同心理程序”。它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文化差异就是来自不同环境中的人们在“共同心理程序”上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

由于不同地域或民族所处的环境总是存在差别,即使在同一种亚文化中,不同国家之间虽有相似的地方,但仍会表现出不同的特色,所以文化差异具有客观性。相同的语言、动作甚至事件对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往往有着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含义,比如,生意约会迟到,在日本、美国和德国被认为是无礼和没有教养;而在意大利、巴西和印度则属正常。蓝色对绝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是最有男子气的颜色,而在法国和英国,红色才有相似的意思。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活动的产物。所以,文化差异的存在就如同人的存在、民族的存在一样,世界上的各种文化虽然存在很大的差别,但都是平等的,并无优劣之分。在国际营销活动中,只有抛弃本体文化的优越感,超越自己在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障碍,用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态度,理解并尊重他国文化,才能真正认识文化的平等性,减少文化之间的冲突。

二、文化差异的调适

事实上,每一种文化都是长时间对环境的适应而积淀形成的,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如果能正确地认识这种优势,对文化差异进行恰当的调适,克服文化障碍,它同样可以变成一种资源,一种营销财富,帮助企业提高国际营销的竞争实力,而这首先需要辨识不同市场上的文化特点。

如果目标市场上的文化开放性弱,变动性小,文化的对应性差,那么他们的核心价值观一般是很难改变且不容侵犯的。这时,应采用文化适应策略,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决策时,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习俗、宗教禁忌,顺应目标市场的需求,将产品、营销人员、促销手段等最大限度的本地化,这也是跨国营销中一种最基本的策略。在这种策略下,子公司应拥有高度的自治权,通过自主决策,做他们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

如果目标市场具有较高的文化开放性,并且双方文化不会排斥的情况下,可以在两种文化中间建立第三种文化,使用文化融合策略,这种策略不是用一种文化去支配另一种文化,而是在双方文化基础上创造一个彼此都能接受而又超越各自文化的新文化,这需要两种文化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对方文化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同化吸收。

在文化对应性较强,亚文化类型比较多的国家或市场上使用文化变迁的策略比较好,这是指利用母国强大的文化优势,抓住目标市场文化变迁的时机,使它们的文化顺应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一定程度的变化,从而营造新的营销环境,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

当母国文化与当地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可又无法忽视或冷落目标市场存在的时候宜采用文化规避策略,特别是在宗教势力强大的地区,应特别注意尊重当地的信仰,不要造成彼此文化的冲突。

所以说,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不同的情景下,需要采取不同的调适策略,只有如此,企业才可以不仅克服文化差异给营销带来的障碍,还可以使它成为征服国际市场的有力手段。

三、国际营销战略理论基础

在国际营销战略选择上,存在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标准化战略和本土化战略。标准化战略理论起源于对广告标准化的讨论。1961年,E I finder提出要在全欧洲范围内采用标准化广告,以迎合泛欧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对广告标准化与本土化的广泛关注。后来,Levitt于1983年在《市场的全球化》一文中提出了“世界市场逐渐同质化”的观点,认为在全球消费者偏好趋同的情况下,企业应该把经营的重点从顾客定做的项目上转移到向全球提供标准化的产品上,向各国消费者提供先进、实用、可靠和低价的标准化产品,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降低成本,并扩大企业在全球的品牌影响力。

后来,Levitt ( 1988)又提出了“消费多元化”的概念来补充其全球同质化理论,认为全世界是由包括多种偏好的人们组成的市场,消费者在很多方面存在异质性。营销学者西蒙·马加罗在其专著《国际市场要素分析:一个进入世界市场的战略方法》中指出营销组合策略须与不同国别的环境变量相结合,从而提出国际市场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另外,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标准化营销是营销观念的倒退,跨国公司必须采取灵活的“本土化”营销战略,才能满足目标市场的特定需求,由于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以及民族之间存在法律、文化、风俗习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不同,国际营销不可能实行全盘标准化。

标准化和本土化的观点差别甚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是基于不同的假定条件提出来的,比如说,标准化战略一般认为适合于在以下情况中使用:母公司高度集权,产品以母国市场为中心向其它市场推广,各国分销渠道及营销策略等方面有较强的相似性,资本和技术可以在市场间自由流动;而本土化战略则更合适以下情况:跨国公司高度分权,子公司可自行制定营销政策,各地消费者需求个性明显,产品可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进行差异化设计,分销策略花样繁多。

标准化和本土化战略虽然都有各自不同的适用条件,但现实中能严格满足这些条件的机会很少,企业在营销实务中也就很少使用纯粹的标准化或本土化战略,更多的情况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这种混合战略的使用,可以看成是“全球化思考、地方化行动”的结果,因而也称为“全球本土化”战略,比如,可以对技术研发采用本地化战略而对产品采用标准化战略,这样做既可以使跨国公司在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的同时又与本土企业保持一定的技术优势,有利于将新产品快速地推向全球市场以及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与产品有关的因素,如品牌、包装、生产线等只需进行轻微的改动,以维持较高的标准化程度。

四、文化差异对国际营销组合战略的影响

(一)文化差异对产品战略的影响

文化对产品的影响是与其对消费者的,合理影响直接相关的。大多数情况下,产品本身是相同的,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品会给消费者带来一些和其物理特征相关的心理学特征,这些心理学特征会影响到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消费者会有各种不同的好恶,只有设计出能迎合当地文化品味的产品才会取得成功。有时,文化会变成仅次于政治的东西,并被用作非关税壁垒,这在产品设计上必须加以考虑。不同的文化品味常迫使许多公司为取得成功而改变其产品的组成.甚至是整个产品,如雀巢公司根据不同市场上消费者品味的不同,配制不同的咖啡并在各地取得成功。

产品战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品牌。品牌可以用来帮助消费者确认、指定或拒绝某种产品或服务。一般来说,良好的品牌有着持久的力量,这主要来源于公司为树立其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在促销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在全球市场上,品牌名称通常很难标准化,有些品牌在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名称,因为同样的名称在不同的市场可能会包含截然相反的含义。全球化品牌可以立刻被认知,帮助人们躲避使用当地产品带来的风险,但品牌并不是在全球化市场取得成功的保证,像在法国,由于“减肥”一词因其医学含义和象征健康状况不佳而受到限制,可口可乐公司将其“减肥可乐”产品改为“轻身可乐(cokelight)”。

产品的原产地效应也是产品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产出国效应是生产商所在国家对消费者接受或拒绝某种产品的影响。生产产品的国家、产品的类型、公司的形象和品牌,影响了产出国效应对全球消费者效果的大小。工业化国家通常有着最高产品质量的形象,同时消费者对不同国家和产品有着模糊而清楚的固有形象,如法国和香水、苏格兰和威士忌等,这些国家可以多采用一些标准化战略。

(二)文化差异对促销战略的影响

与别的因素相比,促销在国际营销中受文化因素的影响更大,国际促销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适应当地的环境。有些市场需要直销人员,有些则不需要,而且顾客的接近方式不同,人员推销和销售管理比国内复杂。

广告是应用最广泛的促销手段。广告标准化可以降低广告成本,保持世界一致的广告形象,还会带来学习效应,但标准化广告漠视了目标顾客群对广告意义的不同解读,它是以同质化顾客为假定前提。

标准化的广告是指在国际上通用的广告,除了必要的翻译工作外,其主题、副本和报道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标准化的广告对能通过产品形象促销的产品,如奢侈品和高技术产品是较为容易的,广告中的可视性元素也是易于在跨文化中标准化的,而下列几种情况,广告的标准化战略是无法实施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市场;有不同习俗或社会规范的市场以及不能忽视竞争对手行动的市场。事实上,广告的标准化是很难实现的,广告信息如果不能适应当地的文化,试图将标准化的信息强制传送给消费者只会导致失败。

另外,文化对于沟通和信息的反应方式是不同的,在奉行集体主义的地区,其广告比奉行个人主义地区的广告含有更多的团体导向;高权力维度的地区比低权力维度的地区有更多带有地位不平等角色的广告;亚洲文化能比欧洲文化从情景说明中得到更多信息。同时,低情景文化和高情景文化对同一广告的反应也不同;对时间持有非线性观念的文化会提供分散的信息,且没有清晰的结论,更易符号化,而对时间持线性观念的文化更趋向于直接指出观察者的可靠信息来源,并提供合理的论据和可视化信息;非语言和可视化的广告最有可能满足某个公司全球化营销的要求。 (三)文化差异对分销战略的影响

分销渠道是指商品从生产商到最终用户的通道,国际分销渠道一般包括分销商、人、委托机构、进口商、交易商、批发商、贸易公司、合作出口商等。由于不同国家的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不同,因而在分销渠道上也会因国家和文化的不同而存在差别。

在有些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分散,存货量少,单位成本高,成本售价的差额大等原因,其分销体系多以较小的中间商为主,分销运作缓慢而低效。同时,有些不发达国家对中间人的态度一般持否定态度,因为在这些国家人们倾向于强调生产力,并认为中间人是无生产力的,在这种情况下,中间交易常常是在暗地里或秘密完成的,这使得分销变得很困难。然而,低效率的分销系统并不仅是在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现,有些发达国家的分销系统由于当地文化的原因也并不高效,如日本的分销体系通常是多层的,复杂且低效,所以日本的分销领域仍被看作是经济中的黑色成分。

尽管监管和非关税壁垒不受文化限制,但文化和文化中的规范会影响某一国家的制度和法律标准,如果某些制度对于该国的主流文化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他们很快会被淘汰掉。所以,通过审视影响国际营销渠道的制度规定,同时也可以考察不同的文化。比如欧洲各国和日本,尽管已是发达国家和工业化国家,在分销网络中也有许多限制性实践。

一般来说,在国际营销中应更多地使用中间商,因为他们熟悉当地的语言和文化,能在与文化相关的运作中提供帮助,并且可以节省中间交易成本。

(四)文化差异对产品定价战略的影响

价格是同价值相关的,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既取决于产品本身的价值,也取决于消费者认同的价值,而消费者认同的价值常常与文化背景有关,对于两个不同文化或国家中的相同产品,两个不同的价格也许都会被接受。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价格制定的习惯和思维往往也有所不同。在日本,定价是生产商获取对其分销渠道影响和控制的一种省力工具,而且,一旦产品的价格确定了,再提价就会有很大的难度,这使得最初定价在日本比在西方更重要,人们不得不选择一种在能在多年内使用的价格。而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高价格是与高质量和贵重产品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对于质量较高的时尚产品往往定价较高。另外,母公司的文化背景也会影响到公司的定价战略,如加拿大的公司喜欢市场体系,美国的公司喜欢成本导向体系,而德国则倾向于使用混合体系。

有些跨国公司在定价时偏好标准化的做法,在设定一个基准价格的基础上,公司给所有目标市场上的产品设定相近价格。尽管这种做法在理论上是精密的,但往往与实践不符。由于不同市场之间的差异,价格也许是最难标准化的一个营销要素,因此,在针对特定市场定价时,应该使产品的价格与它实际向消费者传送的价值相称。

在产品定价方面,议价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不同文化中的消费者一般都会讨价还价,从而形成交易中的议价行为,作为一种高度结构化的行为体系,议价以反映威胁、反威胁、放弃兴趣和符号语言等文化特征为标志。在现代社会,议价在各种文化中的情形也不同,议价在中东和非洲最常见;在亚太和拉美新兴市场中也有存在;而在典型的美国商业交易中,议价并不被认为是一个合法部分;在一些落后的地区,由于许多消费者不会读写,议价的传统对许多商品的交易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

五、结论

综上所述,跨文化营销中采用纯粹的标准化或本土化战略是基于对文化差异的不同认识造成的,比如,本土化战略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每一个目标市场都具有不同的文化基因,不同的文化基因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消费模式,因而,跨文化营销不可能采取相同的做法,而必须因地、因时、因人而异,采用本土化战略的公司要把每一个目标市场都作为不同的市场对待,进而采取不同的营销政策满足该市场的需求。

第12篇

(1)目标需求与学习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2)学生、学校与社会需求兼顾的原则;

(3)大纲制定、教材选择及教学实施要体现各种需求的原则。徐新宇提出对商务英语的需求分析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即对将来工作环境的分析、对学生的分析、对商务英语语言的分析及对授课环境的分析等。自2009年以后有不少论文从需求分析的角度来分析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但主要是研究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阮绩智建议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应遵循目的导向原则、需求分析原则、科学系统原则以及发展原则。从研究现状来看,关于需要分析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较多,但从需求分析理论的角度对新设本科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的很少。因此,本文拟从需求分析理论入手,通过走访用人单位调查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并根据社会需求分析的结果提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改进建议。

二、社会需求分析的结果与讨论

(一)用人单位招聘广告分析作者通过走访人才市场、深入企业等方式收集到一些典型企业的招聘广告,笔者主要对广告中的英语能力要求,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和综合素质要求进行分析。

1.英语能力要求通过对企业招聘广告中的分析,笔者发现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主要包括英语水平整体要求和英语技能要求。对于英语水平整体要求,多数企业都要求英语良好,通过大学英语4级考试;也有不少企业要求英语流利,通过大学英语6级考试。在调查分析中还发现,尽管商务英语专业的本科生都会参加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的考试,学生基本上都能通过专业四级考试,而且也有不少学生通过专业八级考试,但是企业招聘广告中对专业四级和八级的要求很少。另外,在英语能力要求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两项是口语及写作能力。可见,用人单位更加注重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2.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目前,越来越多的知名的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以及一些民营企业在招聘广告上都明确写道“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者优先”。这其实就是对员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种要求。在海外留学或工作过的人由于在不同文化背景过得到过锻炼,往往被用人单位认为可能外语能力会高一些,关键是他们的海外经历培养了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应该比没有这个经历的人在对外交往中思维更灵活,沟通交际能力更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更需要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这种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社会要求应当体现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提供英语能力的同时提高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掌握灵活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人际沟通的能力。

3.综合素质要求对于招聘广告中提到的“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积极热情”可将其视为工作态度,此外还提出了开拓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适应能力,以及在较强压力下工作的能力等要求,可以将上述要求归纳为综合素质要求。通过对招聘广告中对综合素质要求的调查显示工作态度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事项之一。对于工作态度的引导虽然很难设置成一门课程,但是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来体现和强化认真严谨的精神及学习态度,以便于学生在将来能将此种态度有效地延伸到工作岗位中。其次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用人单位比较注重的。在实际工作中这种通过语言协商讨论并达成共识的能力较为重要,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可以通过开设跨文化交际和商务沟通等课程中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

(二)用人单位访谈记录分析通过走访一些企业,与用人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将访谈记录整理分析后,得出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可以总结为如下三点:

1.能够有效地交流能够与客户尤其是外国客户有效交流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以及成功的基础。很多情况下,尽管做了充足的准备,但由于在传达产品信息或进行项目策划时没有做到有效的交流,或交际技能的欠缺而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一些用人单位指出在这种跨文化的商务交际中,为了避免造成误解,语言的恰当使用及对双方文化差异的深刻理解是极其重要的,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不仅能够胜任与外国人的交流,还能够克服文化优越感和文化偏见,能够和来自异国文化背景的人互相达成妥协与理解,达到互惠双赢的结果。

2.能够熟练运用商务英语语言技能很多企业负责人在访谈的时候都强调英语口语在对外工作中的重要性,希望学校能加强学生在商务交际中口语能力的培养。大部分毕业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不能使用较地道的英语进行交流,即便再擅长交际策略及技巧,也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此外,在具有的商务交流中商务专业术语的正确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对商务英语阅读和写作的要求如下:熟悉各种体裁的商务文件(如合同、报告、信函、备忘录等),并能用准确的商务术语和恰当的语言进行撰写,能够快速阅读并找到特定信息。一些用人单位指出大部分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普通英语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好,但在商务背景下的英语语言技能就需要加强。

3.能够较全面且正确地掌握商务知识和商务操作流程具备一定的商务专业知识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与英语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区别。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学校和学生双方往往重视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对于商务知识有所忽略。一些企业招聘人员在访谈中提到对于像经济学、管理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这些商务知识在商务实践中使用很多,应加以重视,希望学校能系统开始这些课程。此外,一部分用人单位抱怨学生的实践经验太少,招聘的毕业生刚开始无法独立工作,必须培训3到6个月才能掌握商务操作流程,较耗费时间和资源。有的企业建议学校增加学生进企业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多到实际工作环境中去体验和学习。通过用人单位访谈记录和招聘广告的分析,可以得出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整体需求有以下几方面:(1)能够在商务背景下正确地运用英语的语言能力;(2)熟悉基本的商务知识;(3)熟练掌握商务操作技能;(4)擅于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5)熟悉国际商务文化,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及能力;(6)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改进建议

通过前面的需求分析研究,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不但要具备以下能力:(1)外语应用与跨文化沟通能力即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沟通能力;(2)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即具有国际视野,能按国际惯例从事商务活动,处理各种关系的专业实践能力;了解国际商务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在外经、外贸、外事、管理、金融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3)综合素质与职业发展能力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基本的第二外语应用能力。与普通英语相比,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中的需求分析尤为重要。有效合理的课程设置应该考虑到学习者和社会双方的需求,并以市场为导向。从市场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学校培养的学生视为面向市场的“商品”,将用人单位视为“消费者”。消费者是否会选择商品取决于其自身的需要,因此,学校在设置课程之前要对用人单位的需求有明确的认识。此外,课程设计者如果对学生选择商务英语专业的动机及其主观需求有所了解,那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也会有相应的改进。